山西省图书馆调研报告

2022-12-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报告在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已经成为常见的事后总结方式,报告的内容,是以严谨、准确为特点的,有效的报告一般都具有哪些要素呢?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山西省图书馆调研报告》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1篇:山西省图书馆调研报告

深化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

摘 要:山西是全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生产基地,煤炭经济举足轻重,不仅对全省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改善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且对全省文化理念、政治生态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煤炭资源与煤炭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滞后有深刻的联系。按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对全省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政治生态,形成弊绝风清、富民强省的局面有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煤炭管理 体制改革 调查报告

文献标识码:A

山西是全国最重要的煤炭资源生产基地,煤炭经济举足轻重,不仅对全省经济发展、社会事业、民生改善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而且对全省文化理念、政治生态有深刻而广泛的影响。这种局面的形成,与煤炭资源与煤炭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滞后有深刻的联系。按照市场化的改革方向,深化煤炭管理体制改革,对全省推进煤炭资源市场化配置、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政治生态,形成弊绝风清、富民强省的局面有深远的意义。为此,近期我们对全省现行煤炭管理体制进行了调研,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山西煤炭管理体制,历经上述多次改革和演变,目前,形成为由国家、省、市、县多层次分体系,资源配置、投资审批、行业管理、煤炭销售、安全监督等多部门管理的格局。全省专司煤炭管理的部门主要有三个:省煤炭工业厅、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省煤炭工业厅主要履行全省煤炭工业宏观调控和对煤矿建设、生产、安全全过程的行业管理职能,在原有职能基础上增加了煤矿矿长资格、矿长安全资格以及煤矿特种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职能和煤矿安全监管职能。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隶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实行垂直管理,负责全省煤矿安全监察工作。至2007年末,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在全省设有8个分局和2个安监站(朔州、忻州设为安监站,临汾分局覆盖运城市)。主要行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职能。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与山西煤矿安全监察局合署办公,主要负责全省煤炭工业的安全监督管理,组织指导安全培训和指导煤矿灾害预防、应急救援、事故抢险救护,参与煤矿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同时,省国土资源、发改、经信、国资等管理部门以及煤炭交易市场、晋能公司也分别承担了煤炭行业管理的部分职能。

现行的煤炭管理体制,对加强煤炭行业集中统一管理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用发挥好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尺度来考量,用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确立企业市场主体地位的要求来审视,其存在的问题和弊端仍然比较突出。

(一)管理体制上机构重叠,职能交叉

煤炭工业厅、煤矿安监局、安全生产监督局以及国土、发改等部门重叠设置,各种管理职能相互交叉,形成了多头管理体制,给行业与企业健康发展、安全发展、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行业难解之困是政出多门、部门掣肘、职责交叉,煤矿建设项目审批缺少统一的程序规范,审批服务项目散、程序乱、时限长,审批事项中有关部门缺少协同审批机制。煤矿主要领导的精力几乎全部用在应付层层组织的检查和办理有关部门层层设置的所谓安全评价、评估、准入和认证上,经常无暇顾及企业生产,往往是上一轮换证尚未结束,新一轮又开始进行,搞得企业无所适从,经常游走在不规范生产的边沿。此外,管理职能混乱的局面还突出体现在,连晋能集团这样的企业和煤炭交易市场这样的事业单位也履行着行政管理权利。

(二)资源配置上市场化程度不足,有欠公平

山西省是较早进行煤炭资源有偿使用的省份,是唯一对煤炭资源单独制定市场配置政策的省份。但是,现有体制和政策在市场制度、监管制度、资源收益分配等方面都存在很多矛盾。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不足,一级市场行政划拨仍严重存在,二级市场仍能处处看见行政的影子,资源配置招拍挂机制很不健全,通过竞价方式取得矿业权的较少,以致资源价格不能真实反映市场的供求变化,资源无法配置到效率最高的经营者手中。据调查,2003年8月以来,全省煤炭资源矿业权一级市场未发生一起公开出让的,是全国主要产煤省份中的唯一省份。资源收益分配不公,无论在资源价款的征收上还是在资源价款分配上都有深刻体现。全省2003年实施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至今,五大集团仍在无偿使用着2003年以前设置的矿业权;2014年七大集团拖欠的资源价款占到全省拖欠总额的94%。在资源收益分配中,资源价款分配在省内的比例是省市县3∶5∶2,煤炭可持续基金分配比例是6∶2∶2(地方矿)、8∶1∶1(省属矿),明显不利于县乡村等资源所在地。此外,资源管理制度尚未完善,采矿权人对其权益没有长期稳定预期,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仍未得到解决,还存在着煤炭资源配置与环境生态保护、城镇建设、伴生资源开发的矛盾,亟需进一步解决。

(三)安全管理上多头监管,责任不明

煤矿安全监察监管体制设计不尽合理,煤矿监察是上面有头,下面缺腿,而煤矿监管在一些地方则是下面有腿,上面无头,国家监察、地方监管这种体制在行政资源配置上存在着部门职能交叉、权责不明、多头执法的问题,国家监察有权无责,地方监管有责无权。同时,煤炭安全管理体系不够健全,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安全监管责任划分不够清晰、合理,中央、省属、地方煤矿分属于不同的安全监管主体,地方政府安全监察和监管的作用难以有效发挥。行业安全监管机制不通畅,煤矿安全生产涉及煤矿监察、行业管理、国土资源、安全监管、工商、公安、劳动保障等多个部门,这些部门分别负责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工商营业执照等多个证照和工商保险、劳动合同等,但是统筹协调不够,没有形成联合执法的机制。

(四)运销体制上政企不分,生产与市场脱节

煤炭运销体制存在的问题,是全省煤炭管理体制问题的集中表现,是制约煤炭工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突出表现为:一是煤炭销售管理部门(单位)林立,争权逐利现象严重。目前,全省煤炭运销管理职能主要由四个部门(单位)承担。省煤炭厅负责全省煤炭经营监管和煤炭销售票的管理;省经信委负责公路煤炭运销统一调运单的印制、核发和回收以及独立洗煤企业经营资格证的发放;晋能公司履行煤炭公路运销合同、票证、货款、收费等管理职责;煤炭交易中心履行煤炭铁路运输计划的安排、立户开户、购销合同汇总及交易等职能,并参与公路煤炭运销统一调运单的发放管理。二是政企不分,行政收费性流通体制特征鲜明。煤炭销售本应是煤炭企业经营的基本权利和职能,煤炭卖给谁、价格是多少、货款如何走都是企业自己的事,然而一些煤炭企业这一基本权利却被剥夺。三是煤炭流通环节多、路径长,生产与市场严重脱节。这种煤炭生产企业与市场被隔离的状况,使企业远离市场,生产处于盲目状态,难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要求。

(五)法制建设上立法滞后,执法困难

法制建设滞后、行政执法职能交叉和为企业营造良好法律环境不够。全国至今没有出台《煤炭法》或《煤炭资源法》,《山西煤炭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已经与变化了形势不相适应,甚至有些内容与全面深化改革相关要求相抵触。《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侧重于矿产资源勘查、开采和保护环境等矿产资源等行政管理,而对矿业权公开出让转让等矿产资源的市场化改革,以及矿产资源综合勘查开发和采矿权依法退出等体制办法缺乏应有的规范。对与煤炭产业发展息息相关的煤层气产业、煤层气矿业权与煤炭矿业权的重叠设置以及如何理顺二者的相互关系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依据。在行业行政执法方面,存在执法依据不充分、执法力量不足、执法主体混乱等问题,再加上少数执法人员投资入股、失职、渎职、收受贿赂、官商勾结,往往使一些煤矿成为监管盲区。

(六)税费体制上乱象丛生,企业负担沉重

社会对煤炭行业、企业普遍存在“唐僧肉”心理,无论是行业管理部门还是其他相关单位,都想参与到煤炭或涉煤企业的管理中,目前全省涉及管煤矿的部门达26个之多,并且都有涉煤审批项目和收费项目。煤炭企业承担的税费和其他与企业生产经营无关的各种费用为各行业最高,始终居高不下。省政府开展涉煤收费清理规范工作,整理出的比较规范的涉煤收费就达27项之多,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16项、政府性基金6项、经营服务性收费2项和其他收费3项。同时,承担所谓的“社会责任”也是煤炭企业的沉重负担。国有煤炭企业,具有深厚的行政部门特性,党政社团大都要设立委办处科室,并且要花费很大人力、物力、精力办本应是政府承担的社会公益;而私营企业,应付各种摊派、捐助,给企业带来巨大负担,成为企业生产经营的严重羁绊。

二、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表现在对煤炭资源和产业、企业的管理上,根子则是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大趋势下,煤炭资源配置和企业主体地位确立的市场化内在要求与行业行政管理体制严重滞后的矛盾,具体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现有管理体制机制是体制背景反复变化的结果

新中国建立以来,山西煤炭管理体制历经了多次改革和演变,而每一次变化都与国家对煤炭管理体制的调整紧密相关。仅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煤炭管理体制先后经过了五次“重大调整”,总是处在管理机构分分合合、管理权限收收放放之中,直到2000年以后,各大煤矿的管理权限才归于地方政府。但对山西来讲,管理体制不顺的问题并没有解决,在国家层面,由于国家煤炭部撤消,煤炭行业管理、安全管理和煤炭安全监察职能等分别归属于不同职能部门,形成了多头管理体制;在省级层面,各职能机构与国家各部门设置大体一致,但机构重叠和管理职能交叉的问题反而更加凸显,同时也暴露出了中央与地方、主管与监管、行业主要管理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权责不相匹配的问题,导致部门之间相互掣肘、互相扯皮。

(二)利益格局的调整和纠葛导致行业管理体制始终难以理顺

煤炭黄金十年,煤炭产业成为投资的热土。煤炭投资首要的是占有资源,由于煤炭资源开采监管体系不完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不完善、矿业权设置与矿区规划脱节、煤炭储量家底不清及资源回采率界定缺乏科学性,导致管理部门权力膨胀,围绕煤炭资源发生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甚至于引发很多腐败问题。而对于煤炭企业来讲,看到煤价上升、销售好转,又开始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扩大生产规模,而全省这一轮的煤炭资源整合又恰恰为此提供了“机遇”。加速扩张的结果是造成资金不足,专业技术人才不足,内部管理特别是技术管理滑坡,企业负债率高。与煤炭管理体制问题相伴随的还有煤炭运销体制,全省煤炭运销体制是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产物,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又得以强化。“五统一”时期的管理办法,至今还在以“设卡收费”和“经手交易”的方式在全省煤炭运销中延续,而随着煤炭交易中心的建立,行政对煤炭运销的控制更为彻底,“计划平衡”形成了政策上的不公平,伴随着统一运销的是企业自主经销的空间越来越小、业务环节更加繁杂,企业的负担越来越重,市场化程度越来越低。

(三)认识不到位、管理方式滞后制约了煤炭管理体制的健全完善

煤炭资源是国家战略资源,其勘探、开发、利用、配置需要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有序进行。然而,这是否意味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机制在煤炭这一战略资源领域就不起作用?需要政府宏观调控是否意味着在一级市场不需要招拍挂、仍是行政直接划拨?政府的宏观调控采取什么方式?特别是对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资源管理又该如何?所有这些问题至今没有一个清晰、统一的认识。煤炭经济、煤矿生产安全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怎么高估都不为过,各级党委、政府始终将其放在心上、抓在手上,也十分必要,因此建立煤炭行业政府管理部门也算是正确决策,但对如何管、管什么、采取什么样的方式管等问题的认识一直在调整变化中,由此导致煤炭管理体制反反复复,一时设立、一时取消,一时为委管局、一时为政府组成单位,一时以条管为主、一时以块管为主,等等。目前,煤炭工业行业管理部门,是全省政府设立的唯一工业行业管理部门,这种单为一个工业行业设立管理部门的体制全国也没有几个。然而,要不要设立行业管理部门、政府如何履行行业管理职能,至今仍有不同声音。再则,煤炭企业项目审批、安全管理、运销管理等体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也与认识不到位息息相关。比如煤炭运销体制,为了防止利益流失、取得所谓的话语权,就剥脱煤炭生产企业的直接销售权,就是认识不到位的结果。

(四)煤炭资源与煤炭工业的特性以及国家据此实行的政策也是影响煤炭管理体制的重要因素

煤炭资源为不可再生资源,是工业的原料和重要动力源泉,煤炭能源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占70%以上,煤炭工业为上游产业,煤炭能源价格、供求状况的变动,都会对下游产业乃至居民消费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国家对煤炭资源、煤炭能源和煤炭工业始终采取严格管控的政策,市场化改革相对滞后,直到2013年由国家发改委主持召开的指令性计划严重的全国煤炭计划订货会才停办,重点合同煤指标成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受到社会的广泛诟病,而煤炭运输受铁路计划控制的体制2014年才有所松动,允许煤炭生产企业在铁路开立户头。这种政策背景,势必影响全省煤炭资源以及煤炭管理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程。

三、对深化山西省煤炭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是建立符合市场化要求的行业管理体制。借鉴世界上发达国家和主要能源生产国家的做法,根据全省目前经济管理水平和客观条件,建议设立统一的政府管理机构,加强对煤炭行业的统一管理,同时建立煤炭行业协会进行辅助性的工作,形成符合发展市场经济要求的行业管理体制。这个管理体制的内涵是,煤炭行业主管机构通过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充分发挥煤炭行业协会和各类行业监督机构的中介作用,为煤炭企业创造宽松、和谐的良好外部环境。在这个管理系统中,煤炭行业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业的系统管理,具体包括资源优化配置协调、市场准入制度安排与审批、安全生产监管、行业标准的颁布、政策研究实施与检查、信息收集整理与披露、煤炭市场的预测调控等。煤炭行业协会是中介组织,是连接政府与煤炭企业的桥梁。主要在保护煤炭企业合法利益、行业统计、技术服务、市场咨询和开发、行业发展、信息咨询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为煤炭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二是建立简便高效的项目审批体制机制。按照转变政府管理职能,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的要求,厘清煤炭企业投资行政审批权利边界,减少和下放投资审批事项,减少和下放生产经营活动审批事项,减少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公布审批事项清单,建立分层分级企业投资管理体制。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核准制和备案制。其中,政府仅对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角度进行核准,其他项目无论规模大小,均改为备案制。对于企业使用政府补助、转贷、贴息投资建设的项目,政府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企业投资建设实行核准制、备案制的项目,也应简化手续、简化环节、简化相关文件。扩大晋能、焦煤等大型企业集团的投资决策权。试行园区项目打包审批和产业链条审批。建立健全协同配合的企业投资监管体系,发改、煤炭、资源、环境、安全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事中和事后监督检查,对于不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的项目,以及不按规定履行相应核准或许可手续而擅自开工建设的项目,要责令其停止建设,并依法追究有关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三是建立资源配置的市场化体制机制。切实发挥市场配置煤炭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坚持政府调控、市场决定、有偿使用,在符合矿产资源规划、矿区总体规划、煤炭生产规划、煤炭工业发展规划和矿业权设置方案的前提下,依法公开、公平、公正进行市场化配置。建立“两权”流转的矿业权交易市场,矿业权一级市场实行完全市场化,取消一级市场中对不同所有制矿业企业差别待遇的政策,给予不同所有制矿业权人平等取得煤炭资源的权利;矿业权二级市场允许矿业权人依法进行流转,包括出售、作价出资、股权转让、出租、抵押等多种方式;建立和完善矿业权退出机制,对原探矿人因政策原因不能探转采的,鼓励进入矿业权有形市场公开交易,采矿权竞得人无法实施项目建设的,可以在矿业权有形市场交易转让。积极推进市场体系的发育和成熟,大力发展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矿业权市场交易平台,培育社会化的矿业权评估、代理、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探索建立矿业权评估、代理、法律咨询等中介机构,探索建立矿业权证券化市场,培育矿业权资本市场,最终形成比较完善的矿业权市场交易体系。

四是建立健全市场主导的煤炭销售管理体制。紧紧围绕企业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形成职责明确、统一协调、务实高效的煤炭销售管理体制和监管机制。全面放开煤炭公路、铁路运销,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的干预,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落实企业市场主体地位,促进企业公平、有序参与市场竞争。全面取消铁路运销煤炭计划管理,由企业直接向铁路部门申请煤炭铁路运输计划和立户开户。规范交易中心运作。取消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承担的煤炭销售管理职责,划归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履行,省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可以委托交易中心承办煤炭销售方面的具体工作;支持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按国家发改委《关于深入推进煤炭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明确的交易市场的功能定位和基本作用,加强煤炭交易市场建设,开发煤炭交易产品,推进现代化煤炭交易。清理规范涉煤管理票据。按照“精简票据、合并功能、管理有效、服务企业”的原则,对涉煤管理票据进行合法性审查并清理整顿,取消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的票据,将所有票据的功能都整合到《煤炭销售票》上,形成“源头控制、途中监控、终端查验、事后追究”的新型煤炭运销票据体系,实现对煤炭运销票据的一体化管理。

五是加强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立法和执法工作。目前山西正处于经济转轨、体制转换、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煤炭管理体制改革深化。加快推动煤炭立法。尽快修订出台《山西省煤炭管理条例》《山西省矿产资源管理条例》,研究制定《山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办法》,加快出台《山西省露天开采煤矿办法》,用法律的形式明确规范煤炭行业各管理部门的性质、地位、职责、权利义务以及行为方式。建立健全煤炭综合行政执法体制,将分散在政府各部门的煤炭资源配置、勘查、生产、经营、安全等行政执法职能进行整合,统一行使。完善煤矿安全监管监察机制,加强各监察分局(站)的机构建设,完善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参考文献:

[1] 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文告.2014.10.20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商务学院 山西太原 030031;作者简介:王启业,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管理学院工商管理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山西省经济咨询协会主席,研究方向:企业战略管理。)

(责编:贾伟)

作者:王启业

第2篇:关于山西省公立医院公益性测度与评价调研报告

摘 要:本次调研就太原市10所公立医院的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管理体制、医疗水平、社会评价等几方面展开,调研方式以问卷调研、焦点访谈、座谈会形式进行。在实现公益性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但公立医院存在片面追求效益忽视自身公益性的现象,公立医院存在低效率扩张医疗规模问题。政府要在人才培训、人才配置等有关方面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减轻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使之有更多的空间从事公益性工作。同时,制定一些限制性政策,约束公立医院放任自流的逐利行为。

关键词:公立医院 公益性 测度 调研分析 对策

文献标识码:A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先后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和《关于全面推开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指导意见》和《实施意见》就公立医院的定位、改革目标、改革重点和改革路径做了明确说明和具体部署。就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坚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构建布局合理、分工协作的医疗服务体系和分级诊疗就医格局是全面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目标。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强化医保支付和监控作用、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构建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推动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等是当前及今后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城市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龙头,对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具有辐射作用和示范效应,当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县超过了50%。

一、公立医院公益性表达指标设定

若对公立医院公益性进行测度与评价,应该设定合适的公立医院公益性表达指标。设定公益性表达指标之前,需要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内涵和外延进行界定。

1.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定义相关综述。赵明等人(2009)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公立医院在政府有效的保障和规范机制下所具备的以改进国民健康为宗旨,以提供公平、可及、高效、适宜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手段,不以营利为目的并致力于满足全人群的健康需要,提高社会效益的基本性质。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以公平为根本出发点,以贫弱人群为重点保护对象。类似的,李新(2011)认为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就是在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前提下,解决医疗服务中的公平性、适宜性及可及性问题。同时,也肩负社会基本医疗保障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重担,承担履行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社会责任。雷海潮(2012)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分为自然公益性和衍生公益性两个层次。自然公益性是指医院具有的有别于其他社会组织和单位的特点,如实行救死扶伤和人道主义精神,提供重大活动卫生安全保障、参与处置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培养医学人才以及发展医学科技等等。各个医院均具有此特征。衍生公益性是指通过政府公共政策而使公立医院能长期持久发挥的缓解居民看病就医经济风险程度的公共功能,如扶贫济弱、提供廉价甚至是免费服务等等。李玲等人(2010)则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作了两方面的定义,一方面是一般概念性定义,一方面是操作性定义。一般概念性定义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是指公立医院的行为和目标与政府意志相一致,进而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目标相一致。操作性定义分为三部分,所有医院的基本要求;非营利医院的基本要求;公立医院公益性的要求。

依据有关专家学者对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探讨,可以得出以下六点结论:第一,公立医院的医疗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和医疗工作效率等,是其公益性得以充分实现的必要前提条件。第二,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与政府密切相关,在政府的有效保障下实现政府的意志,为国民提供高效可及的医疗公共产品。第三,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具有非营利性的特点,与当下很多医院的逐利性是互相排斥的。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要求医疗服务应将服务公众作为最高目标,而不是将获得利润作为最高目标。第四,公立医院的公益性针对的重点对象是贫弱人群,是为国民提供高质量低费用甚至是免费的基本医疗保障。第五,社会满意度即门诊患者和出院患者满意度等,可以衡量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的程度,即公立医院在提供医疗服务时是否公正、适宜以及具有可及性。第六,公立医院的公益性还表现在医院应该积极主动参与处置应对各种公共卫生事件,并担负起培养医学人才和发展医学科技的重任等。

2.公益性指标选择。依据上述六点结论,同时结合公立医院的实际情况,可以设定公立医院公益性表达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一级指标9个,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管理水平、医疗水平、社会评价、出资人,基本医疗保障,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指标和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等指标。

二级指标41个,经济效益指标包括平均每日诊疗人次等6个二级指标;运行成本指标包括实际开放床位数量等4个二级指标;管理水平指标包括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比例等4个二级指标;医疗水平指标包括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等9个二级指标;社会评价指标包括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等5个二级指标;出资人指标包含政府出资比例等3个二级指标;基本医疗保障指标包含低收入人口诊疗率等5个二级指标;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指标包含公共卫生事件救援救助比例等2个二级指标;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指标包含每年培训下级医疗机构人员数量等3个二级指标。

二、山西省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现状调研分析

1.公益性影响因素和实现程度指标分类。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山西省内10家大型医院的经济效益、运行成本、管理水平、医疗水平、社会评价、出资人,基本医疗保障,参与公共卫生事件指标和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等9个一级指标涵盖的41个二级指标的实证数据进行了收集整理。各级指标的主要设定依据是卫生部颁布的《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 年版)》和《三级综合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指标(2011年版)》,比较全面地测度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依据各项指标内涵,可以将41个二级指标分为两类,第一类指标是对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影响因素的定量描述,第二类指标则是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程度的定量描述。

结合指标数据调研的可得性与代表性,下面将选择山西省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山西省中医院、山西省儿童医院、山西省人民医院、山西省第二人民医院等5家医院的28个二级指标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

公立医院公益性影响因素的定量描述指标包括:政府投入(累计)比重(%)、医院自筹(累计)比重(%)、第三方投入(累计)比重(%)、医院员工总数(实际在职)、医用建筑面积(m2)、固定资产总值(万元)、实际开放床位数量、医疗收入/百元固定资产(元)、业务支出/百元业务收入(元)、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比例(%)、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比例(%)、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重(%)、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医技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比重(%)等15个二级指标。

对公立医院公益性实现程度的定量描述指标包括:平均每日诊疗人次、治愈率(%)、好转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患者对检验科服务满意度(%)、患者对医学影像部门服务满意度(%)、患者对药学部门服务满意度(%)、患者对医院后勤服务满意度(%)、患者对医疗服务满意度(%)、每年培训下级医疗机构人员数量、对口支援边远地区医疗机构数量、每年与下级医疗机构学术交流次数等13个二级指标。

2.公益性测定与分析。对上述指标数据在两个方向上进行分析。一个方向是同一家医院在2012-2014年间的纵向数据比较,另一个方向是不同医院之间在同一年中的横向数据比较。通过分析有以下发现:

第一,资产构成中政府投入比重对医院的公益性没有明显影响。总体而言,政府投入的增加与减少并没有导致医院医疗水平、社会评价以及医学技术传播及发展数量的相应变化。但就山西博爱医院资产构成情况来看,政府投入比重为零,则其参与公共卫生事件与医学技术传播及发展数量均为零。

综合分析可以看出,政府投入比重普遍较低,逐年增长速度也比较缓慢。5家医院2012-2014年三年之间,最大比重为25.08%,最小比重为2.77%;2014年最大比重为25.08%,最小比重为4.33%。现阶段下,政府投入虽然对医院的公益性有所影响,但影响甚微,政府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额度和投入速度远远不能支撑医院的公益性要求,还应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

第二,医院运营规模对每日诊疗人次的影响最为明显,两者呈方向一致的变化。运营规模越大,每日诊疗人次越多,但是,治愈率(%)、好转率(%)、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诊断符合率(%)等并没有随之得到相应的提高,甚至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数据分析结果提醒我们,医院不能一味地盲目扩大规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更要重视医疗水平的提高,练好内功,提高诊疗准确率,在软、硬件高效配置上下足功夫。

第三,医院运营效益基本和社会评价呈相反方向的变化,由于调查周期较短,两者变化趋势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要注意不能过度追求医院运营效益的提高,过度关注效益就会减弱医院公益性的实现程度;反之,过度关注医院的公益性,也容易使医院的运营陷入困境。关键在于两者平衡点的选择,应该清楚医院运营效益与医院公益性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完全对立关系,两者可以相辅相成。提高医院运营效益可以使医院有更多的人力、财力、物力做更多的公益性工作,同时,医院公益性工作做得好,会增加病患对医院的信赖程度,提高医院口碑,有利于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四,人员配置对医院的公益性影响较大。其中卫生技术人员与开放床位比例(%)、病房护士与开放床位比例(%)、在岗护士占卫生技术人员比重(%)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与社会评价相一致。临床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医技科室主任具有正高职称比重(%)、护士中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者比重(%)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与医学技术传播与发展有比较高的匹配度。

基层医务人员直接面对患者的机会和时间最多,增加基层医务人员的相关比重,可以使患者得到更细致、更周到的诊疗服务。同时,医学技术传播和发展需要大量高职称、高学历医务人员的支撑,他们一方面可以提高医院整体的诊疗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利用自身具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优势,对下级医疗机构人员展开有效培训,与下级医疗机构进行学术交流,并对口支援边远地区的医疗机构。

关于低收入人口诊疗率、低收入人口诊疗人均次费用、低收入人口医疗费占医院全部医疗费比重以及病人未支付的医疗费占医院医疗收入的比重等指标受到数据可得性的约束,没有获得相关实证数据。因此,本文对山西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分析尚存在一定缺陷。但是,依据已经获得的实证数据进行分析,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山西省公立医院公益性现状。

三、调研主要结论

通过分析,发现存在多方面问题,下面将针对主要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1.在公立医院的资产结构中,政府投入比重明显偏低。公立医院作为具有公益性质的医疗机构,不仅要因为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而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更要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即也要满足公立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要求。在实现公益性的过程中,政府需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应对公立医院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不仅仅是资金方面的支持,也要在人才培训、人才配置等有关方面制定相应的支持政策,减轻公立医院的生存与发展压力,使之有更多的空间从事公益性工作。

2.公立医院存在低效率扩张医疗规模问题。应该引导公立医院高效配置现有资源,限制盲目扩大医院规模,避免无效或低效率地重复建设、扩张。重点做好分层分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工作。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将工作重心下移,重视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和发展,给予基层医疗机构人、财、物支持以及政策倾斜,建立完善的层次分明、互联互通、互为补充的公立医院。

3.公立医院存在片面追求效益忽视自身公益性的现象。政府应该在增加对公立医院资金扶持力度的同时,制定一些限制性政策,约束公立医院放任自流的逐利行为。应该促使公立医院调整成本结构,该降的一定要降下来,该提的一定要提上去。例如,虚高的药价要降下来,医生的诊疗费要提上去,一方面使患者少花或者不花冤枉钱,一方面让医术高、服务好的医生得到与其服务质量相匹配的回报。

4.从调研数据来看,科室主任正高级职称比例偏低,可以推断,医生中的正高级职称也不会太高;另外,护士群体的学历也相对偏低。这会严重阻碍公立医院医疗水平的提高和公益性的充分发挥。应该严格把好医院人才入口关,同时,对现有医务人员分级分批展开系统内培训,提升医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并实施学历提高计划,选拔业务骨干进高校做进一步深造,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

参考文献:

[1] 贾康,孙洁.公立医院改革中采用PPP管理模式提高绩效水平的探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5)

[2] 雷海潮.公立医院公益性的概念与加强策略研究.中国卫生经济,2012(1)

[3] 胡祖斌.试论公立医院公益性缺失的原因及对策.医学与社会,2010(5)

(作者单位:山西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中心 山西太原 030000)

(作者简介:赵金玺(1965—),男,山西朔州人,山西省事业单位绩效考核服务中心,高级经济师)

(责编:李雪)

作者:赵金玺

第3篇:山西省科协组织专家调研为企业新产品开发论证支招

6月19日,山西省科协组织省中医药学会、省食品学会、省营养学会、省毒理学会、省茶叶学会等,在山西菩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学术茶座的形式现场调研、论证、交流,对企业新资源食品白子菜的开发应用提出意见和建议,這是省科协贯彻落实中国科协“八大”精神,创新学术交流方式,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转型跨越发展的一个新的尝试。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刘凌,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实验室曹学丽,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新药、保健食品评审组长李先荣等出席了论证会。

白背三七,又名白子菜、土田七等,为菊科三七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白子菜原植物富含对人体有益的成份,从南方引入北方,并成为新资源食品,有很高的营养保健价值,开发新资源食品具有广阔的前景。论证会上,与会专家通过观看白子菜的专题片,现场考察参观白子菜的育苗温室、基地大棚、制茶生产线,听取白子菜的开发报告,针对白子菜的市场定位、价值、功效、发展规划等,进行了认真的研讨和论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加强基础研究,拓展系列产品

白子菜产品功效明确,目前已有较好的开发基础,但其生产工艺仅限于食品的阶段。专家建议:要加强基础研究,拓展品种空间,最大程度体现产品的效用价值。如,可开发系列产品“白子饮”等,改变“白子菜茶”单一保健品的性能。

白子菜茶, 从中医药性上讲,应为脾虚寒者禁忌。因此专家建议在应用过程中,要扩大临床观察,进行复方研究和药物的开发研究。通过配伍,烩制,纠正药物偏性,并开发其它方便服用的剂型,适应更广泛的人群。另外,在产品的市场、价格、宣传上要进一步研究,努力使白子菜茶在口感上有独特的味道,积极发挥其保健食品的功效。

改进加工工艺,提高产品质量

在白子菜加工工艺的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衍生物质的保持,尤其是黄酮类药用成分的提取,要避免高温、强光长期暴露。专家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加工工艺,加强产品功效的定位;要积累研发成果,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必要的时候,可考虑建立研发基金,支持产品的研发。专家强调,在生产工艺上要重点研究杀青工艺,该工艺是决定性的工艺,对茶的品质起决定性的作用。

制定发展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论证会上,专家一致认为:企业要注重加强产研销的配合,开发系列产品,同时开展价值较高的同类产品的研发,向普通食品、日用品、保健食品、药品等几个领域发展,进行GAP认证,制定标准等,形成一个综合新资源生物制品的大公司。

白子菜产品市场前景好,山西菩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形成产品规模的同时,一定要制定产品规划,研究市场需求,增加科技含量,对产品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把关,掌握好市场切入点;要做好药源保障,加强药理毒理功能功效等的研究,并增加或补充动物实验,验证其相关功能,提出更加科学的数据;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围绕企业未来的发展科学地制定推广战略,服务亚健康的人群。要提高白子菜产量,走GMP形式,从大棚中转移到室外去,进行室内外种植的质量比较;要塑造新理念、绿色理念,创造新模式,形成一个团队,比如建立养生堂等;要发展新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认识,加大对白子菜的宣传力度。(张学东编辑:胡金枝)

(山西省科协)

第4篇:山西省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 书 馆 之 调 研 报 告

山西省图书馆新馆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了解图书馆建筑的设计要求,解读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学习功能组织与流线安排,空间的处理与空间气氛的营造,以及建筑形体的造型。 调研地点:山西省图书馆新馆 调研时间:2013年9月6日

调研方法:查阅资料,拍照记录,作为读者亲身感受,局部测量,向具体使用者问询建筑使用过程中的利与弊。

调研内容:在调研过程中有侧重的做了以下三方面的资料收集:

1、 山西省图书馆新馆总体平面功能组合分析(主要是指藏书、借阅、管理、公共空间以及室外空间五大类各部分功能要求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山西省图书馆建筑的功能分区和功能关系如何;了解各出入口的位置和各流线如何组织;了解总平面中建筑与场地出入口的关系。

2、 山西省图书馆新馆的室内环境,主要是指采光照明、通风、噪声控制等建筑物理中的环境控制;了解家具与人体活动尺寸的关系;了解门厅、展示空间与出纳、检索的空间关系如何组织;了解报告厅的布局和要求,书流和业务用房的关系如何;了解不同功能空间的层高要求有无不同;同时简略了解使用者心理特点、行为规律与图书馆建筑的关系,更好的在设计中创造符合读者特点的环境空间。

3、山西省现代图书馆新馆外部空间设计,整体建筑与环境的适应方式以及互动关系,内外空间的界定方式;图书馆立面开窗方式,主入口的位置,造型设计以及建筑内外部材质选取和柱网分配。 调研成果 :

1省图基本概况:

山西省图书馆新馆,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文化岛”,是“十一五”时期全省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占地面积60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设计藏书量700万册,有各类阅览室27个,可容纳3000人同时阅览,还有视听室、报告厅、多功能厅、展厅以及可供读者选择的专题阅览区、数字多媒体体验区、休闲阅读区等,是省城的十大建筑之一,具有宏伟、开放、现代、人文等特点,已成为省城的文化新地标。新馆以“有空间必有书架,有书架必有书籍”为布置理念,以打造市民的“终身学校”“城市书房”为目标,在馆内的走廊,楼层平台处均摆设有各种高低不一的书架,以及各类畅销和实用类书籍。

2平面功能分析: (1)总平面设计: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太原市长风文化商务区内的文化艺术博览区,根据长风商务区详细规划,山西省图书馆用地位于中央文化绿岛的二层平台上,南侧用地为大剧院,东北侧为美术馆,西北向隔绿带和内河与会展中心相对而望。

和太原理工大学相类似的是长风文化商务区的整个建设用地还把比汾河略低。为了防汛的要求,整个长风文化商务区被整体抬升,形成了一个“岛屿”般的平台。平台下为行车交通,平台上为步行交通。平台上、下交通形成立体交通系统,二者互不干扰。抬升的平台也使岛上人们的视线不再为防汛堤岸所干扰。岛外环引汾河水入基地形成内河,环绕文化中心区形成文化岛。提升了自然景观。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引导,对于初次前往省图的群众,文化岛的交通就显得十分复杂,进入图书馆往往要绕好大的一个圈。对交通系统虽然有了十分巧妙的区分然而在对骑行者的引导上,几乎就是一个盲区。想要找到停自行车的地方,是一项很费时费力的事情。

(2)各层平面图:

地下一层:办公区,书库区,培训区。该层是馆员工作和办公区,不对外开放

一层:展厅,办证咨询处、还书处,报告厅,贵宾室,茶吧,现代报刊阅览室,少儿阅览室,视障阅览室,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

(一)。

二层:音像制作室,书吧,视听室,数字阅览室,咖啡吧,外文及港澳台文献阅览室,自然科学图书阅览室,社会科学图书阅览室(

二、

三、四)。

三层:特种文献阅览展示室,多功能厅,地方文献报刊阅览室,地方文献图书阅览室,基藏图书阅览室(

一、二)。

四层:基藏图书阅览室

(三),专题阅览室,期刊阅览室,报纸阅览室,民国文献阅览室。

五层:办公区。读者止步。

(3)功能分区:

在图书馆的设计中,阅览区竖向层层叠加,减少交通流线的面积,也便于实现分区管理,减少管理人员的数量。管理部分与阅览部分适当地隔离,各负职能,互不干扰。室内整体空间的利用,使得建筑中预留有足够的面积,使得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灵活,未来若有任何功能上的变化也可以简单的解决。

同时,在设计的同时,注重室内外空间的结合,直贯五层的中庭设计将自然光直接引入建筑内部利用室内墙面的漫反射,使得室内给人一种通透轻松的感觉。

山西省图书馆为主体地上五层,地下一层。读者主入口位于图书馆东南的夹角处,通过宽敞水面上小桥的引导,将读者引入新馆的各功能空间。同时还另设有南北两个辅入口用来分散人流和疏散用,但遗憾的是并未真正开放,使得人流的流向趋于单一,原本可通过两条辅助通道直接进入阅览区的人不得不绕道东南主入口造成无谓的浪费。

普通阅览空间水平展开,一层至四层均有设置,以开架和半开架为主,以书刊种类区分各阅览室,读者可以直接查阅各类报刊、书籍。电子阅览分散在各阅览室内,各室单独管理。地下一层设基本书库和停车场,通过楼梯、电梯到达各层的功能区。五层为图书馆的行政办公部分。由于不对外看放,没有上去。

3室内空间设计:

图书馆的内部空间摆脱了原有旧图书馆的式联社会主义式的规规矩矩的空间分,内部建筑造型丰富各层平台间错落有致。从高处基本都能望到各层的情况。而可见处基本都是阅览室或独立的小书吧,给人创造一种阅读学习的氛围,创造出一种严谨的“学习”的空间个性。

东南主入口中庭前是一个处于二层的独立的小书吧。其两侧均是中庭,是人有一种悬于空中的感觉。而此处也是馆内咖啡吧所在,阅读休闲的结合,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情趣。同时此处书吧的设立,巧妙的分割开了前后两个中庭,与展示板后的屏风共同作用,使得入口门厅的尺度不会过大,也使得人们进门后,视线不至于过快跑散而造成空间的单一感。中庭的空间形态也变为一种棱柱体。加强水平方向的对位交流,使其内部建筑丰富的造型优点得到全面的发挥。

在分割内外空间的墙面的处理上,整面的半透明玻璃砖贴面和建筑的外部产生对话,使之功能由分割内外空间变为连接内外空间,拜托了传统建筑是孤立个体的枷锁,完成了内外的交流,使之“消融”于整个环境当中,墙面的细部处理具有良好的尺度与观赏性,在光影的变化下使之有了丰富的表情。

在内部空间的分割中运用了景墙和大量的绿色植被(部分为人工假树)。将整体空间有效的打散,同样使得内部的空间增加了许多的趣味形,同时也丰富了室内的色彩,使得它从单一的白色空间中解放出来。由于图书馆开放时间所致,图书馆的主要采光是自然采光,同时结合了人工照明。南北临窗部分都是阅览室,而中庭附近为休息区,书吧。由于三个直贯式中庭设计使得内部采光良好。同时又注意了明暗的交接处理,休息区的光线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使得在此休息的人不会因为过强的光线而产生疲劳感。富于变化的光线效果,使得图书馆中各种需求的人群得到了充足的满足。

4立面造型设计:

图书馆的整体造型则是突出了“快意书山”这一基本理念,硬朗的外部线条勾勒出了如同岩石般的雕塑造型,仿佛从地面自然生长出的原生态建筑,起于音乐厅,止于大剧院,其浑然天成的特质成为大剧院和音乐厅自然的联系和过渡。同时也强调将建筑消失在对空间深 层次细腻的体验过程中。代表了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横竖结合的开窗设计,虽然能使得构图上不至于单调但是省图以其大体量的横向立面,再配上横向的开窗设计,使得在正东南给人一种趴在地上的感觉,而且它的横向开窗使人在近处有一种凌乱的感觉。 结语:

对于山西省图书馆,在其刚开馆时,就来过一次,不过由于匆忙,且主要是来玩耍,并没有认真的分析这个建筑。这次因设计需要,再次来访,经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和与同学的讨论,虽然对省图建筑有了更多的认识。但建筑就和人一样都有各自的个性,没有长时间的相处,很难说自己是对其有了根本的认识。报告中所言也是我自己的看法,有所纰漏也请谅解。

第5篇: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介绍

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行政和业务部门介绍

本馆主要分为一校区主馆、逸夫楼分馆、二校区文理学院分、三校区体育学院分馆四部分。’〃

一校区主馆

●行政办公区:位于天井院内东楼一层和三层。包括:图书馆办公室 各馆领导办公室。

图书馆办公室 在东楼三层。馆办是辅助馆长完成图书馆行政和业务工作的执行部门,负责全馆工作的组织实施、馆务协调、统计汇总、后勤保障、图书借阅证办理等,以及音像视听室、学术报告厅、自习室的管理使用。

馆长室 在东楼三层。馆长全面主持图书馆的行政、业务工作,制定图书馆的发展规划等。

副馆长室

在东楼一层。副馆长分别协助馆长负责各自分馆的行政和业务工作。 ●文献采编部:位于天井院内东楼二层。由采访室、分编室组成。

采访室和图书资产登记室 根据学校专业设置、教学科研的需要,进行图书文献的采访、 选购、登帐等,建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藏书体系。同时,开呢新书通报、读者荐购 和图书捐赠业务,还负责本馆、学校各单位及个人公款购买图书资产的登记和报帐。

分编室 根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对所购图书分类、加工、验收、典藏等,并准确上传编目数据,建立完善的馆藏文献书目系统,以供读者检索。

●文献流通部:由主库借还书处、文学分库借还书处

(一)、文学分库借还书处

(二)组成。全部实行开架借阅,为读者提供图书的查询、借还、挂失等服务。

主库借还书处

在主楼二层半中间。主库分为四层,典藏除了文学类以外的所有类别图书。

文学分库借还书处

(一) 在主楼二层西。典藏的文学类图书为文学理论、世界文学、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部分的文学评论、文学史、作品集、诗歌韵文、戏剧文学。

文学分库借还书处

(二) 在主楼一层西。典藏的文学类图书为中国文学部分的小说、报告文学、散文、民间文学、儿童文学、少数民族文学。

●文献阅览部:由文科库本阅览室

(一)、文科库本阅览室

(二)、理科库本阅览室、工具书和艺术图书阅览室、报纸阅览室组成。各阅览室均为半开架阅览,所藏图书以本馆全部图书的样本为主,仅供室内阅读,概不外借。

文科库本阅览室

(一) 在主楼四层东。典藏的图书为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 ,社会科学总论,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科学、教育、体育共七类。

文科库本阅览室

(二) 在主楼三层西。典藏的图书为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共三类。

理科库本阅览室

在主楼二层东。典藏的图书为自然科学总论,娄理科学和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工业技术,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共十类。

工具书和艺术图书阅览室

在主楼一层东。典藏的图书为丛书、百科全书、类书、辞典、年鉴、目录、索引等和艺术类图书。

报纸阅览室

在主楼地下室西侧。该室收藏近现代以来各种类型报纸合订本。 ●数字资源和系统技术部:由主机房、电子阅览室组成。

主机房 在天井院内北楼二层。服务器存储空间 TB,目前储存有二十多个数据库。负责全馆计算机系统的软、硬件管理,全程监控镜像和远程数据库的运行,做好所有数据的整理、传送、更新、备份以确保数据安全,及时维护图书馆主页,解答读者在使用数据库时遇到的各种问题等。

电子阅览室 在主楼三层东。该室有电脑一百余台,可为读者提供馆藏图书期刊检索、数据库使用、学习软件利用、Internet网络服务,读者凭手机一卡通刷卡计费上机。

●信息咨询部和论文检测中心:在天井院内东楼一层。该部门为读者提供代查代检、文献传递、学科服务、读者咨询与培训、博硕论文检测等服务。编辑出版《图书馆馆讯》、《信息导航》两种电子刊物。

●古籍部:在天井院内北楼、东楼四层。由线装古籍库、古籍阅览室、古籍丛书阅览室组成。该部承担古籍的收藏、鉴定、登录、编目、阅览、开发、修复等工作。

线装古籍库 现藏线装古籍10万余册,其中善本773部10855册,入选《中国古籍善本书目》210种,进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15种。在藏书总量和善本数量上,位居全国高校图书馆前列。2009年,被授予首批“山西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13年入选第四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目前,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共审批通过167家,本馆为其中之一。

古籍阅览室 该室为本馆线装古籍阅览的场所。读者对象为高年级本科生、硕博研究生和全校老师,此类图书仅限室内查阅,一概不准复印、照相、扫描、外借。

古籍丛书阅览室 典藏大型系列精装、平装古籍丛书,如《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补编》、《续修四库全书》、《国立北平图书馆藏甲库善本丛刊》、《古今图书集成》、 《民国丛书》以及山西地方志等,品种齐全,积储颇富。

逸夫楼分馆

逸夫楼分馆包括期刊部、外文部两个部门。

期刊部 在逸夫楼一层、二层、三层。由登到室、分编室、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汝信赠书阅览室、博硕论文库组成。

外文部 在逸夫楼四层。由外文图书阅览室、外文期刊阅览室组成。

二校区文理学院分馆

二校区文理学院分馆,设有借还书处、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

三校区体育学院分馆

三校区体育学院分馆,设有借还书处、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等。

第6篇:江西省图书馆2015年工作计划

2015年是江西省图书馆的制度建设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努力推进新馆建设和老馆改造,大力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提升科学管理能力,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完成江西省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为我省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做出新的贡献。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新馆建设和老馆改造

1、大力推进省图书馆新馆建设。遵照省委省政府倡导“统筹利用资源,省市共建共享文化设施”原则,按照“五十年不落后,一百年可持续”的要求,配合省文化厅做好新馆建设各项准备工作,学习参考外省建设经验,不断完善功能设计,力争下半年在南昌红谷滩新区实现总面积十万平方米的新馆建设破土动工。

2、完成中山路老馆整体改造工作,争取经费支持不断推进省立图书馆旧址维修改造工作,做好江西省典籍博物馆和江西省地方文献保存研究中心的筹建工作,着手研究蒋介石南昌行营的展陈预研工作。

3、继续做好洪都北大道现有馆区维修改造工作,树立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良好形象。重点做好馆区停车场、后院平房改造,完成配电间改造,不断消除馆区安全隐患,为广大读者营造一个

温馨舒适的阅览环境。

二、加强基础业务建设,扩大社会影响力

1、推进赣版图书呈缴制度建设,建立专门队伍上门收集各厅局地方文献,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查询工作,打造江西地方文献中心。

2、利用调查问卷、网上读者荐购栏目,充分了解读者的阅读需求,为文献采访提供参考,不断完善新书、好书推荐工作。

3、建立外文报刊数据库,将现有外文报刊进行统一规范分类、编目,纳入ILAS管理系统。

4、恢复图书保存本制度,恢复建立基本书库,保持和完善省级图书馆文献保障中心的功能。

5、加强宣传,进一步提升社会影响力和业界知名度。积极进行图书馆网站建设工作,不断丰富网站信息量。配合我馆开展的各项活动,密切联系新闻媒体,加强宣传,编辑《赣图动态》,积极投稿至《江西文化信息》、《图书馆报》等各类媒体,进一步提升社会形象,扩大影响力。

三、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

1、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充实本馆网站参考咨询内容,继续做好“领导决策信息集萃”专栏,努力构建全省公共图书馆决策咨询服务协作平台,做好为上级职能部门的文献信息服务工作,努力做好2015年省两会信息咨询工作,抓好信息资源开发利用、课题服务及编辑

二、三次文献,努力做好《江西省文化志·图书馆章》撰稿工作。

2、大力培育公益文化服务品牌。提升“赣图展览”、“赣图大讲堂”服务能力,做好讲座与展览的预告宣传、策划工作,编辑出版《赣图大讲堂2014选编》、《讲座与展览2014集萃》,制作《赣图大讲堂2014选编视频版》光盘;继续推动全省讲座巡讲及展览巡展工作,加强与联盟成员馆以及兄弟省市图书馆的合作,实现讲座与展览资源全省及国内公共图书馆的共享共赢;开展好“兰兰姐姐故事会”、“贝贝乐园”等品牌少儿节目。

3、全面推进全民阅读。组织、策划、开展全省性的全民阅读活动;结合行业特点,举办具有图书馆特色的讲座、巡展等社会活动;做好“世界读书日”、“图书馆服务宣传周”、“全国科普日”活动的普及与宣传,深入开展“读好书”活动。

4、加大对未成年人和弱势群体服务力度,创新各种针对特殊群体服务的文化阅读活动。

5、突出服务品牌建设,建立“重点读者沙龙”。联合社会力量,举办旨在扩大图书馆社会影响的公益活动。定期举办读者交流会。

四、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提升数字信息服务水平

1、丰富数字资源建设,建立具有江西特色的文化资源库。继续扩充馆藏资源,丰富资源种类,增加资源库数量,满足不同阶层读者的精神文化需求。筹备建设《江西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多媒体资源库》和《江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

(四)》。继续参加10000条元数据仓储、24000条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和10000页地方文献数字化建设,资源建设量达到6万条以上。

2、加强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进一步改造升级电子阅览室和数字图书馆体验区,扩大面积、更新设备,改善读者阅览环境,开放更多的机位,让读者可以自由利用网络资源,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同时加强机房建设改造,更换老旧设备,安装机房监控,保障机房设备设施安全。

3、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相关建设工作。一是完善江西省分中心网站建设,加大各市、县级支中心共建共享的力度,继续完善江西文化信息网站作为江西文化门户网站的平台作用。二是加强对已建成数据库及特色栏目的推广,提升其利用率。三是完成已建市、县级支中心、乡、村基层服务点的电子阅览室设备设施升级,实现江西文化共享工程市、县、乡、村各级服务网络全面覆盖。

4、大力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完成“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运行管理平台的搭建工作,实现对全省“推广工程”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架设连通数字图书馆国家中心的物理专网,为读者提供更高速的数字资源访问渠道。

5、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在南昌市中心城区推广24小时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在党政机关和便民场所推广电子借阅机,建设江西省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提升公共数字文化的服务水平。

五、切实加强古籍保护,进一步优化古籍发掘、整理、开发与利用工作

1、完成民国时期文献整理出版项目(《江西省政府公报》);完成编纂出版《江西省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工作;完成中华珍

贵典籍数字化工作。继续做好影印出版《江西省图书馆古籍珍本丛书》第六辑工作。完成“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古籍题跋整理项目”工作。

2、完成江西省入选国家级珍贵古籍名录的116部古籍数字化工作,并进行数字化发布;完成国家珍贵古籍江西珍本丛刊第一辑。

3、继续做好参加全国各类古籍普查与保护培训班的组织工作;开展全省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的督导,努力推动全省古籍普查与保护工作全面、深入地开展。

4、加强古籍保护宣传,编辑工作简报,维护好江西古籍保护网。

5、加强古籍修复工作及其管理,加大古籍修复投入,为未来国家古籍修复中心江西省分中心建立作准备。

6、改善古籍保存条件,完成善本书库的樟木书柜的更换和部分馆藏善本的樟木书匣、樟木夹板的添置工作。

六、发挥龙头和辐射作用,促进全省图书馆事业发展

1、加强组织建设。召开江西省图书馆学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加强全省公共图书馆的联盟建设,推进通借通还、讲座展览联盟、文献传递等方面的合作,构建全省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2、大力开展学术活动。召开2015学会年会,开展论文征文和优秀论文颁奖及推荐优秀论文至学会会刊《图书馆研究》;创新办会方式,与各兄弟省市图书馆联合举办学术会议;积极组织广

大会员和图书情报工作者参加2015年中国图书馆年会及其它各类学术会议;与江西省高校图工委、各设区市图书馆学会合作,联合举办专题学术研讨会。

3、做好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做好2015年《图书馆研究》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及时进行刊物网页的更新和刊发省内业界新闻消息;编辑、发行2015年《江西图书馆动态》;做好《江西省图书馆学会年会论文集(2015年卷)》的编辑工作;举办作者、读者、编委和编辑多方互动的关于刊物发展的研讨会。

4、做好跨区域联盟工作。做好湘鄂赣皖四省联盟“十三五”规划草案起草及2015年活动策划工作;与山东、河南、安徽、新疆五省区学会联合举办“2015年鲁豫皖赣新五省区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加强行业区域协作。

5、关注会员需求切实服务业界,办好图书资料系列继续教育培训班, 举办图情专业论文写作培训班。

6、坚持开展“三区”人才支持计划,为基层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制定长期有效的培训计划安排,运用多种培训方式,包括远程培训,下基层培训,集中培训等方式,针对实际需要,安排培训方式及内容。指导在寻乌县建设规范的公共电子阅览室和乡镇(社区)文化站图书室,整合农家书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等资源,形成农村基层文化规范化服务阵地。

7、在全省公共图书馆推动主题图书馆建设,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围绕地方特色文化,加强特色馆藏建设,形成在全国有影响的特色文献服务中心。

8、努力探索开展公共图书馆理事会试点工作。

七、优化人才结构,加强队伍建设

1、配合新馆建设,做好增编准备工作。继续向省编制办要求增加人员编制数量,解决我馆人员数量不足问题。

2、加强人才培训与交流。创造条件让职工参加国家图书馆培训中心、古籍保护中心、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举办的各类培训。

3、改变工作方式,提升科研水平。通过对部分工作引进外包(劳务派遣),让我馆人才资源和智力优势得到开发,鼓励职工参与科研,撰写论文,建立科研成果与工作业绩相结合的考评模式,提升我馆科研水平。

八、强化内部管理,稳步推进温馨家园建设

1、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各部门规章和岗位职责;对人事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归档;加强后勤保障,确保后勤运行顺畅;举办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增强安保和消防意识,提高规避风险能力。

2、做好党建工作。继续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进一步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切实提高服务水平,促进事业发展;做好优秀党员的推荐工作,发展新党员,为党组织建设增添新生力量;全面做好工青妇工作,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女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增强青年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继续做好志愿者服务工作,开展各类专题讲座和健身活动提升职工综合素质,做好困难、身患重病职工走访慰问活动,关爱职工身心健康,为

事业发展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继续开展温馨家园建设,举行第七届“温馨家园”征文、摄影比赛。

第7篇:图书馆调研报告

题目:南航图书馆调研报告姓名:刘亚松

班级:09建筑一班 专业:建筑学

指导老师:祝秀芹

2011年10月28日

首先我们先介绍一下南昌大学,南昌大学创建于1921年,刚刚经过了其90周年的校庆,是江西省唯一一所211工程大学,其校训:格物致新,厚德载人。体现了其包容,宽广的治校理念。所以本着对其学校的向往,我们参观的它的图书馆。

下面就具体情况作以下介绍:

简介:

10月28日,我们一行七人考察了,南昌大学,和南昌航空大学的图书馆,南昌大学我们考察的是前湖校区的那个,这个图书馆位于新大门的东侧,高18层,外部效果如图:2

其一到四层为藏书区,分为各个专业的藏书如图:

图书馆内部图第二层

它的查阅处则设在二楼的借阅进口处,有六台电脑查阅设备,方便了同学的借阅,如图:

查阅处

其入口处是一个大厅,它是个小型的展览馆,展出学校的历史,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还有各个领导对学校的视察,使进入图书馆的同学在了解图书上的知识时,也可

以通过走动的参观,了解到学校的历史,和现在,做到了脑力和体力的交换,而且其

布局清新自然,分为陈列区,和图片展览区,如图所示:

陈列区

图片展览区

六楼到十八层阅览室,它分为夹层,有两层,这样做方便了同学们的借阅,也大大挺

高了同学们学习的效率,其阅览区设在靠窗一侧,并采用大面积的,窗户,方便与采光,加大了同学们的阅读的性兴致,同时同学们在学习时由于外部环境的空旷,翠绿,是的同学们能保持比较好的学习的心情,比较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生阅览室

首层平面图:其首层平面布局合理,分为七部楼梯,和五部电梯,如此大的运行设施,大大方便了同学们的进出和借阅。

两处图书馆的对比

:

这两座图书馆都是高层建筑,造型都很简洁,大气,在细节处理中也都做得比较的不错,造型都是下面四层为大型的藏书去,分为一个中庭,四周为各层的藏书去,看起来大气,简洁。入口处都是大型的阶梯,直达第二层, 南航的首层也为一个中庭,它则作为了一个航空展览处。但南航我认为的一个缺陷是,它的图书查阅室设在了入口屏障的后面,使读者不易找到其位置。而且其藏书区的划分,各层都不一样,比较的乱,其各个功能空间的布局比较的乱,不宜人流的流动。而南昌大学的图书馆在这一方面就做得比较好,布局比较的清晰,简洁,合理。

我的意见:

我对南大的图书馆比较满意,但我认为其借阅室的楼梯有点问题,其楼梯为铁的楼梯,这样在上下时会发出比较大的噪声,很容易影响同学们的学习,我的意见是,在上面加一层地毯,或者其他的吸声设备,以减少噪音的发生。而南航的却有点乱布局,我们在那里都转得不知道图书室在什么地方,我的意见是加一个导航的指示牌,或者把平面图标在明显的位置,这样方便我们找到自己想找的功能区。

调研心得:

通过这次调研,我体会到了空间布局,和外观对一个建筑的重要性,外观是一个人的外貌,让人第一眼就区别出它和别的建筑的不同,并记住它,而空间的布局就是一个建筑的人格,让人们看得舒服,接触起来也很和蔼,容易了解它。所以在我以后的设计中一定会注意这两个方面的问题的。

6

第8篇:图书馆调研报告

前 言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席卷全球的国际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信息利用者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如此,对我国的发展现状来说,通过图书馆来贮藏图书资源还将是一个长期的发展战略。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已成为全社会的重要资源,对信息的占有量、获取能力及信息处理手段的先进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科技发展及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因此该设计以注重效益为设计原则,在保护环境于合理利用资源的前提下,确保基本功能和提高效能,塑造更具个性的建筑形象及合理利用现代科技。

本方案总体设计本着经济和理的原则,内部功能设计,考虑人流和书流两条流线,以及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合理利用空间,体现功能分区,布局紧凑。阅览区设置中央空调,采用自然通风与机械排风相结合, 自然采光和人工照明结合阅读空间明亮舒适。外形建筑风格上,处理简洁,主体材料采用混凝土,技术成熟经济合理,结构形式采用钢筋砼框架结构,通敞式大开间布局, 除办公和业务用房等,均不设固定隔断,饰面材料外挂铝板,富有时代感。

第一章我国图书馆发展的现状及未来

1.1高校图书馆的馆舍现状

图书馆建设相对滞后,馆舍面积达不到有关标准。在馆舍方面,有相当数量的高校,特别是省建一般学校都“人满为患”。尤其是其次,高校图书馆实行计算机集成管理以来,伴随着图书馆的信息化、数字化的发展,原来的馆舍在结构布局和功能设计上都已经显得落伍。

1.2新馆建筑总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是说明图书馆的性质特点。如图书馆是文理综合性还是专科性;是全国性,还是地方性;是师范院校,还是工程院校。它的学术性、教育性、情报研究程度如何,是重点单位还是一般性单位等等。

二是图书馆的任务。是为科研服务,还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有否承担国家科研项目,这些任务的份量及其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如何。

三是图书馆服务对象和数量。

四是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比如书刊文献收藏中心、流通参考中心、宣传展览中心、情报服务中心和学术活动中心,以及在学会和协会及图书情报网络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本地区甚至在全国的作用和地位。

五是藏书特点和规模。按出版方式区分,印刷型、缩微型、视听 型、机读型文献量;按外型区分,图书、期刊、报纸、特种文献量;特藏如古籍、专利、样本、标准等文献量,以及它们的年进书量、现有量、最大藏书量。

此外,还有建筑规模、借阅特点、现代化设施、环境美化等项内容。总体要求虽不能太具体,但也不能过分笼统,需要周密考虑。以上各项要用文字说明,应有图表、数据,以便设计师能大致设想出新馆未来的基本形状。

鉴于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多样化和动态性,要求图书馆建筑的布局结构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由封闭的固定性空间形态变为开放的灵活的空间形态。作为新建馆应充分考虑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业务,配制各种现代化设施,包括网络设备、电子文献检索设备、声像服务设备、音像服务设备等等;在布线和配电上应留有余地,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新馆要建立诸多兼作报告厅、多功能学术活动厅的多媒体业务厅。所以,应至少有1间计划外房间,以满足将来的某些需要。

在现代开放式管理的图书馆设计中,标志系统已成为与管理模式相协调的、不可缺少的一项设施,成为疏导人流和识别空间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标志系统往往被忽视,待建筑物建成后才对其进行填补,草率从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与建筑环境不协调,有的给读者使用带来不便,使标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图书馆标志系统的设计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1.3新馆建筑设计

(1)外部。把新馆建成学校的标志性建筑。在区位上要处于学校的中心和教学区的中心;在风格上要与学校建筑大环境协调,还应有其独特的风貌;要重视图书馆的周边环境设计,馆舍周围环境绿化要好,面积开阔时应建有花园式的绿地、喷泉、石雕等装饰物,使之具有文化休闲广场的感觉。

(2)内部。新馆在1楼或2楼上应设有一个宽敞的大厅,各馆应有意识地规划利用这个空间,使之成为一个有特色而又实用的活动空间。要尽量使馆舍内墙不承重,能够自由拆换,更进一步设内墙,采用其他装饰材料如磨砂的玻璃墙壁,以增加房间的进深感,也适应了读者开放自由的心理状态。在馆舍布局上,要考虑大进深、大开间、开放式的方案;考虑利用等柱面结构,各种房间同一高度,取消旧式书库布局,为读者提供优美、宽敞、舒适的环境。

打破传统图书馆藏、借、阅3项功能的分离和空间上的相互分割,采用收藏、借阅、咨询、管理一体化的现代化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要求将图书馆的期刊及书的库藏、外借、阅览、文献查询等活动统一合并在一个大的空间里,使书库既是图书馆的借书处,又是阅览室、咨询室,把收藏、外借、咨询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藏书实行开架管理,读者可随意选书,就近阅读或抄写,如确实需要外借,可直接在出口办理借书手续。这样既方便了读者,又减少了工作人员的需求量和工作强度.鉴于现代图书馆的功能多样化和动态性,要求图书馆建筑的布局结构设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由封闭的固定性空间形态变为开放的灵活的空间形态。作为新建馆应充分考虑信息化时代图书馆的智能化服务业务,配制各种现代化设施,包括网络设备、电子文献检索设备、声像服务设备、音像服务设备等等;在布线和配电上应留有余地,以适应未来发展需要。新馆要建立诸多兼作报告厅、多功能学术活动厅的多媒体业务厅。所以,应至少有1间计划外房间,以满足将来的某些需要。

在现代开放式管理的图书馆设计中,标志系统已成为与管理模式相协调的、不可缺少的一项设施,成为疏导人流和识别空间的重要工具。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标志系统往往被忽视,待建筑物建成后才对其进行填补,草率从事,带有很大的随意性,有的与建筑环境不协调,有的给读者使用带来不便,使标志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图书馆标志系统的设计应引起设计人员的高度重视。 1.4现代高校图书馆建筑设计的基本思路

20世纪末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时期。1999年上半年,国家做出了进一步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的决定,当年普通高校实际招生规模达到160万人,在校生达到415万人,增长22%。伴随着大规模扩招,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露出来

(1)新馆建设立项。递交要求新建或扩建图书馆的正式报告。报告应依据《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修订)》,着重强调“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应与学校的建设和发展相适应,其水平是学校总体水平的重要标志”,进而提出把本校图书馆建设成为“学校重要的文化景观”的发展奋斗目标。

(2)新馆建筑设计任务书。建筑设计任务书是建筑设计前最重要的文件,是图书馆工作人员向建筑设计师提出的设计意向,也是建筑设计师设计图书馆的依据。在编写任务书之前,应向有关图书馆建筑专家咨询,向建筑设计师请教,向有经验的图书馆馆长取经。同时在馆内成立新馆建设咨询小组,广泛听取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集思广益,最大限度地减少遗憾,满足图书馆的功能要求。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应包括新馆建筑总的指导思想、新馆建筑的依据及原则、新馆建筑的具体要求、各类用房及面积分配等。

第二章图书馆设计指导原则

2.1建设21世纪的新型大学图书馆的新理念 1.“交流场”论

图书馆是读者与知识、读者与馆员、读者相互之间的交流场。图书馆首先是一座知识宝库,读者在这里可以畅游信息空间,自主吸纳人类智慧成果,跨越时间与空间无限自由地进行知识交流;

在图书馆,读者可以与咨询馆员充分地进行交流,获得指导帮助,获

第9篇:图书馆调研报告

图书馆是搜集、整理、收藏图书资料供人阅览、参考的机构,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出现了最早的图书馆,图书馆有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发信息资源、参与社会教育等职能。据《在辞典中出现的“图书馆”》说,“图书馆”一词最初在日本的文献中出现是1877年的事;而最早在我国文献中出现,当推《教育世界》第62期中所刊出的一篇《拟设简便图书馆说》,时为1894年。中国最早的省级 图书馆为1904年创办的湖南图书馆。

一、基地分析

1、洛阳气候概况:洛阳市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表现出显著地季节性.大陆性多样性等特征。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天气少,春季干旱大风天气较多,夏季闷热雨多,秋季凉爽大风多。温度:夏季最热时42度,冬季最冷时零下10度。风向: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偶尔有西北风。

2、基地分析图

基地与西侧道路之间的落差为一米左右。基地南侧为教学区北侧为教学区与运动区东边为住宅区属于较安静区域。西侧为绿化区。北侧游泳馆应该是基地噪音的一个来源,应该保持他与建筑的距离。东北方为7号教学楼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对基地造成很大的影响人流在上下课时还是相当多的。西侧绿化区应该是基地的一个很好取景点。同时也是主干道人流与图书馆的分隔带基地周边绿化区。可能存在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古树,应该适当保留。

档案馆与老图书馆分开建造。主要是两层的高度。现在看起来很有历史的特色。老图书馆主要有图书馆与档案馆组合而成。中间部分也是通过院落来解决采光问题。由于二者层数与层高的不同,在空间关系上不是很整体,联系有点弱。

基地老图书馆入口色彩突出,但形体不是太突出。

3、对基地分析的总结:通过对基地周围环境的理解,从而能从更深层次理解建筑文脉。学会恰当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图书馆设计。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观察,把握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建筑要素·功能分区。亲身了解图书馆这种公共建筑的空间体量,进一步加深对空间的总体认识,和对一些大尺度空间的具体把握。充分结合当时的地形,学会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功能分区与环境的协调性,体会场所精神。借鉴别人在处理不同功能房间层高组合的方式的手法。学习别人在处理图书馆不同人群流线的设计独到之处。在形体和立面表达上注重构造知识和材质的表达。

二、实地调研

洛阳理工学院西区图书馆

1、简介

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是2007年在原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与洛阳大学图书馆的基础上合并组建而成的,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全馆拥有馆舍3座,总建筑面积28000m2。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178万册,中外文期刊2100多种,电子图书95万册。

洛阳理工学院图书馆主馆设在西校区,是图书馆的文献采编中心、数据库建设中心、行政管理中心,东、北校区各设有一个分馆。主馆与分馆馆藏文献按学院各校区学科布局分布,对全校师生开放服务。图书馆下设办公室、采编部、流通部、期刊阅览部和技术部五个部门,在编职工64人。实行“大流通”、全开架和跨校区“通借通还”管理模式,开展全方位的读者服务。各阅览室和书库全部开架服务,并在主馆流通书库全部实行了“藏、借、阅”一体化服务。单独设立了读者服务窗口,还在主馆设立了文化长廊和休闲厅。

2、基地分析

如上校园规划图所示:可以看出学校主要出入口选择在学子街附近,并且图书馆处在学校的中轴线上,使人一进入学校就能看到图书馆。处于核心地位。图书馆所在位置的前方为一些高层住宅,大约15层左右。如大曌国际。虽然二者之间有160m的距离,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图书馆的核心位置。图书馆在学校内被一条圆形的湖水围绕,在一定程度上分隔了与北面操场的联系,减少了大量的噪音。配合湖旁的绿化带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达到动静分区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突出学校图书馆主体建筑的中心位置。建筑依水而建,与水结合,在一定程度上给建筑赋予了灵性,建筑不在仅仅是“建筑”,与自然的意象结合,给人更多的感受是它的存在很和谐。

该图书馆整体基本为一个半圆弧,但是在布局上又是采用了那种非对称的形式。给人一种活泼 ·动态的感觉。在建筑的主入口前采用广场式,并且广场也是通过不同的高差,从而逐步抬高的做法,使空间序列很有层次,同时也很有纵深感。并且在广场的处理上也是采用扇形的做法,与建筑结合的很完美。并且建筑入口被抬高到二层的位置。通过直跑大楼梯与广场结合。1)在立面透视效果上很有气势,正好突出入口。2)在功能分区上很好地解决了书库与阅览室的关系,在流线上解决了读者与办公人员的交叉。主入口上的位置经过 的高差变化:经过实地测量如下:0.45m+0.96m+1.44m+1.44m+0.24m测得一楼办公走道的宽度:2.00m左右双跑楼梯的梯段宽:1.50m。窗台高度:0.90m,走廊栏杆高度:1.20m,一楼建筑层高:2.90m-3.00m。

3、平面功能分析

如图可知,该图书馆的布局分区还是相当合理的。在一层分布一些书库,采编室,文印,值班和一些纪念展厅。书库与书库之间通过楼梯分隔,同时也增加与上层阅览室之间的联系。总体布局上采用了6部疏散楼梯,在建筑防火规范上没有太大的问题。在一楼靠近陈列馆的位置设置了很艺术的楼梯,围绕一个棱柱形的物体来回盘旋上升,很有造型特色。二层与一层的布局差不多,主要是书库与图书馆办公之间的组合。馆长及领导办公设置在二层角落。现刊报纸室设置在三层。原因可能是因为由于一楼陈列馆的存在,同时书库的面积不够所致。缺点:位置过偏不方便人们阅读,容易对阅览室造成噪音。电子阅览室在这一层,同时与一些阅览室通过楼梯间,大厅,相隔,同时又通过外廊连接。可能是为了做造型外廊消失,同时给内部阅览室的采光带来很大的帮助。学术报告厅设置在5楼。

外廊设置大约有4m。靠近内墙布置桌椅。便于学生学习。光线良好,通风不错。不足:外廊过宽给内部阅览室造成光线昏暗。 4.立面分析

采用竖向的线条来将曲面分隔。使形体看起来更高大。竖向线条的粗细,长短来组合,使立面看起来丰富有色。通过线条间的疏密,粗细来体现层次。注重虚实结合。在设计的时候,注重沿着建筑的趋势开窗体量分析通过基本形体的切割。通过一些体量的穿插。衔接部位处理的还不错。

5、材质分析

一层部分墙体采用粗糙的毛石,有一种粗壮质感。二到四层正面采用水泥混凝土的材料,给人一种纤细挺拔的感觉。建筑的大多部分采用淡红色的墙体与玻璃的组合。

河南科技大学图书馆

1、简介

新区图书馆由主楼、副楼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万平方米。其中主楼地上5层,地下1层。它是河南科技大学和市政府共建项目,是目前全国高校中规模最大的图书馆,配有盲人阅览室、少儿阅览室、电子阅览室、善本文献藏阅书库、样本图书藏阅书库、多媒体中心、少儿活动庭院等多种现代化图书馆设施。

2、基地分析

洛阳新区图书馆位于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北临开元大道,总占地约110亩。建筑主入口面临开元大道,同时距离开元大道有110m左右。中间通过绿化带,广场做一定的分隔。起到隔离噪音的作用。坐落在学校正大门的旁边。成为学校标志物的一部分。选在这还有的原因是便于与外界交流。建筑入口处也采用了水系。由于该建筑主入口不是在主干道上,因此设计者采用了三种方式来引导。1水系,2广场,3大型楼梯。图书馆的北面距离文科教学楼很近。旁边的多功能演播厅。目前存在的现象由于没有充分考虑到图书馆主要针对的对象。应该在这个入口旁设计一定的自行车停车位。

3、平面分析

1层 二层 一层由于学校图书馆面积比较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多种功能。从图中可知一些学院也设在此层。基藏书库有2个设在偏东位置,一个特藏书库。2层主要服务大厅设在二楼,通过大型的楼梯抬高到二层,处理手法不错,分隔不同的人群流线。各阅览室通过庭院围绕大厅设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间组织上的问题。报刊设在2层。各阅览室围绕中庭院布置,解决采光,通风问题。在最东边布置一些学校团委办公的地方。较偏僻,从而避免流线干扰。主要一些不是人常去的阅览室设置在这。同时还有学校校史馆5层主要是电子阅览室,学术报告厅录播室等和一些学院的教室。他们之间的流线还是很清晰。

在一些宽敞的走道上布置桌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4、立面分析

立面上采用横向的线条来划分竖向的线条。一层采用大的竖线条来划分横线条。之间采用大面积的窗。看起来虚实结合。层次分明。往上都是竖向浓密来形成一个面状。同时更能强调横向线的流畅。四个立面采用的元素都是一样的。看起来整体感很强。南立面并且在这个入口处采用木质的地板来做成一个弧形的平台。应该有强调的作用。

5、体量分析

形体不是很复杂。通过基本形体的切割,划分。产生与功能协调的空间组合形式。通过2个院落来满足周围房间的采光。通过形体间的虚实对比,有时更能有强调的作用。局部细节的处理采用由低到高逐层递加的外伸。层次感强。

6、材质分析

建筑立面基本上都是采用石材与玻璃的结合。既有一定的庄重感。在色彩上采用浅灰色的大理石面砖。虽然体型庞大,但看起来很轻盈。玻璃采用淡蓝色。为营造庄重而不厚重的感觉。

总结:通过对这两个实例的分析,我们可以对图书馆建筑的功能有一定的认识与理解。在形体造型方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对场地的理解也有一定的收获。吸取它的优点,从而对我们接下来的设计起到一定的作用。

三、基地分析

基地分析

1、洛阳气候概况:洛阳市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气候带,表现出显著地季节性.大陆性多样性等特征。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寒冷雨雪天气少,春季干旱大风天气较多,夏季闷热雨多,秋季凉爽大风多。温度:夏季最热时42度,冬季最冷时零下10度。风向:常年以东南风为主,偶尔有西北风。

2、基地分析图

基地与西侧道路之间的落差为一米左右。基地南侧为教学区北侧为教学区与运动区东边为住宅区属于较安静区域。西侧为绿化区。北侧游泳馆应该是基地噪音的一个来源,应该保持他与建筑的距离。东北方为7号教学楼在特定的时间内会对基地造成很大的影响人流在上下课时还是相当多的。西侧绿化区应该是基地的一个很好取景点。同时也是主干道人流与图书馆的分隔带基地周边绿化区。可能存在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古树,应该适当保留。

档案馆与老图书馆分开建造。主要是两层的高度。现在看起来很有历史的特色。老图书馆主要有图书馆与档案馆组合而成。中间部分也是通过院落来解决采光问题。由于二者层数与层高的不同,在空间关系上不是很整体,联系有点弱。

基地老图书馆入口色彩突出,但形体不是太突出。

3、对基地分析的总结:通过对基地周围环境的理解,从而能从更深层次理解建筑文脉。学会恰当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从而更有效地进行图书馆设计。 调研目的:通过实地调研观察,把握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建筑要素·功能分区。亲身了解图书馆这种公共建筑的空间体量,进一步加深对空间的总体认识,和对一些大尺度空间的具体把握。充分结合当时的地形,学会处理建筑与环境的关系。体会功能分区与环境的协调性,体会场所精神。借鉴别人在处理不同功能房间层高组合的方式的手法。学习别人在处理图书馆不同人群流线的设计独到之处。在形体和立面表达上注重构造知识和材质的表达。

上一篇:配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