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脱贫攻坚

2022-09-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山西省脱贫攻坚

山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现路径探究

【摘 要】 2020年是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党中央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山西省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忻州市东留属村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贫困状况有极大的改善,实现了整村脱贫,分析其实现脱贫的路径对其他地区打赢脱贫攻坚战有极大的引导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 脱贫攻坚;路径;多措并举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然而,贫困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阻碍。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把扶贫开发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我国农村贫困人口从9899万减少到1660万,每年减贫人数都保持在1200万以上。党的十九大之后,党中央又把打好脱贫攻坚战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

山西省一直将脱贫攻坚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晋发[2016]23号文件中指出,产业扶持、技能扶贫、资本扶持和不断改善贫困地区基本生活条件的“3+1”工作路径,是近年來山西省扶贫开发的探索创新和成功实践。山西省代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东留属村位于代县东部,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贫困现象相对严重,现已实现整村脱贫。

二、文献综述

省内外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现路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观政策和具体操作两个层面。宏观政策方面,洪大用(2015)提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两个主要路径:一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包括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教育,实行大病医疗保险,改善基础设施,实行低保制度、社会救助制度的全覆盖等。二是市场化机制,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生态补偿制度,二是收益共享。胡红斌(2016)提出:当地政府应因地制宜,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实施易地搬迁、抓好对口帮扶、着力加强教育、提高资产收益、整村推进脱贫等路径,打赢脱贫攻坚战。王宗(2017)将贵州的大脱贫路径总结为“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和异地搬迁、产业扶贫。

三、现状及成效

东留属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枣林镇,由于历史及地理原因,曾是代县的贫困村之一。近年来经过当地政府、村民及各界人士的不懈努力,已成功脱贫,脱贫成果显著,村民走向了幸福新生活。

(一)贫困基本情况

东留属村与繁峙县接壤,距县城23公里,距镇政府12公里,108国道东西穿村而过。代县多山地丘陵地貌,土壤贫瘠,交通不便,历史贫困情况较为严重。东留属村全村土地总面积11089.52亩,其中耕地4120.88亩,人均耕地2.8亩,其中草地1570.6亩,非耕地85.62亩。常规农作物以玉米、小杂粮为主,人均耕地面积少,土地产量低。村民收入除种养殖外,主要以就近务工为主。全村的贫困户情况如表1所示。

(二)脱贫成效

东留属村通过多策并举和落实各类政策性补助,经过村民及村干部的不懈努力,全村已于2016年整村脱贫。近年来,脱贫成效稳定,无明显返贫现象。据2019年度收支测算结果,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收入均在5000元以上,超过2019年脱贫线3600元,吃饭穿衣等基本需求得到保障,实现了不愁吃,不愁穿,全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已大幅度改善。

全村义务教育、基本医疗有保障。全村66名学前教育适龄幼儿和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全部入园入学,义务教育阶段全部享受两免一补,对寄宿生、贫困大学生进行补助,全村无一例辍学现象,无一例因学致贫现象。该村通过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代缴医保费实现了“户户全覆盖、人人有保障”,实施“136”住院补偿政策35户42人次,有效防止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水、电、路、网、房”基础设施完善。有供水塔2座,自来水全部进家入户,全天24小时供水。全村现有变压器16台,其中9台为机井配套,供村民生活用电3台,动力电有保障。互联网光纤宽带网络全覆盖,联通、网通、移动网络通讯全覆盖。2010年以来,47户进行了危房改造,经县乡住建部门鉴定,全村已100%实现住房安全。2014年以来,通过实施小农水、以工代赈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全村现有18眼机井配套,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的产出率,农业收入稳步提升,建设400kw光伏发电项目,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脱贫路径探究

东留属村实现整村脱贫,脱贫成效稳定,无明显返贫现象,对其主要脱贫路径的探讨和研究能够为山西其他地区脱贫工作提供经验借鉴,从而进一步推动山西省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一)光伏扶贫

光伏扶贫是优越于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科技扶贫、转移就业扶贫、异地搬迁脱贫、教育扶贫、生态保护扶贫、社会扶贫等的一种新型扶贫方式。光伏扶贫是对太阳能资源的利用,可以充分利用部分贫困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实现扶贫开发和新能源利用、节能减排相结合。由于太阳能资源的特殊性,光伏扶贫理论上对很多地区普遍适用,能够进行试点和推广。

东留属村属温带大陆性气候,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光热资源丰富,全年累加日照时数2863.6小时,有充足的条件开展光伏发电项目。东留属村的光伏扶贫主要采用光伏地面电站的模式,2016年光伏发电项目投资79.3万元,占地面积6亩,于2017年6月并网发电,2018年投资203万元,占地面积13亩,已并网发电,共建成200KW光伏电站二座,截止2019年10月末,已累计实现收益498422.78元。光伏扶贫以新型的方式带动贫困人口通过劳动增收,实现了经济和生态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保护了贫困地区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条件。东留属村的光伏发电项目为整村脱贫贡献了巨大力量。光伏扶贫模式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较高,其他贫困地区可参照已成功的经验,依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符合本地环境的光伏扶贫项目,实现模式和机制的创新与发展。

(二)产业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南绍北代”是自古以来关于我国黄酒产业自古以来的一个俗语,意思是南方的黄酒以绍兴为代表,而北方的黄酒则以代州最为有名,古代州就是如今的代县,代县的黄酒酿制技艺现已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东留属村的黄酒产业是有悠久历史的特色产业。

东留属村的黄酒产业虽然有较久的历史沉淀,然而,由于地理位置等局限,发展不是很好。新时代当地酒厂借助政府扶贫开发对产业的政策支持迅速发展。产业发展带动当地种植业发展,东留属村主要农作物种植品种为玉米,小杂粮。黄酒集团选用当地农民自己种植的黄米作为原料酿酒,将本土产业与当地种植业挂钩,没有粮食中间商,既为广大农民提供了黄米的销路,也保证了酒厂的原料正宗实惠。当地黄酒产业同时也为本地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解决了部分就业问题,村民能够通过接受技能培训,掌握一定技术之后加入黄酒厂,改变了当地过去以农耕为生的单一收入模式。东留属村4家黄酒集团带动贫困户30户60人增加收益90万元。如今,该特色产业为当地创收、解决就业、拉动种植业发展,一举三得,产业扶贫取得良好成效。

发展特色产业扶贫,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立足当地实际,找准产业发展路径,寻找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方向,开展地方产业建设,同时带动广大农户积极参与产业发展。以技术优势特色产业为先锋,积极开展农产品深加工,形成一业主导、多元发展、齐头并进的良好局面,促成产业扶贫的顺利进行。

(三)技能培训

“扶贫必先扶智”,除重点发展教育之外,加强对劳动力的技能培训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一环。东留属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村民普遍从事传统种植业,技能水平不高,无一技之长。为改变现状,村民委员会树立“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的精神,坚持“真诚、务实、优质、高效”的作风,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秉承“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邀请相关方面的专家对村民进行相应的技能培训,确保劳动力接受培训能够学有所获。扶贫先扶志,旨在让贫困群众从根本上摆脱惰性,增强群众的自我创造力,为贫困地区的发展进行长远谋划。

东留属村开展技能培训,共计培训73人次,致富带头人培训10人次,4家黄酒酿造企业务工60人;辰鑫检车线5人,选矿厂20人,鸡场1家12人,猪场2家10人,牛场3家10人,108国道汽车维修厂30人,车队务工60人。经过培训,该村相当一部分劳动力受益匪浅。对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培训,一方面要针对传统农业,不断向农民传授新型实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种植方式,为农业增收创收,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和专业技能培训,尽量使劳动者有一技之长。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要做到培训内容与劳务市场的需求紧密结合,针对就业岗位设置技能培训方向,确保劳动者学有所用,为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持。另外,创新技能培训的方式方法,优化培训手段,根据当地情况及培训内容人数决定培训方式,传统授课、实地操作演示、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灵活配合,为贫困地区塑造更多技术型人才。

(四)金融扶贫

扶贫工作的开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从资金来源角度讲,金融扶贫区别于财政扶贫,是指通过金融机构信贷、保险、基金等形式,解决贫困地区与人口生产型金融需求问题,通过金融扶贫,为贫困人口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造血”式扶贫模式的发展,增强贫困对象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的落后状况。金融扶贫主要面向农村地区和贫困群体,为贫困地区人民提供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性金融等金融服务,在偏远地区,主要是通过小额信贷的手段来扶持低收入家庭及贫困农户的农业生产和经营,为农民提供资金支持,使其有资本进行投资,摆脱困境,增加收入。金融扶贫的开展,不仅为贫困地区贫困户个体发展提供了资金,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贫困地区人民对资本和金融的理解,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树立正确的投资理财观念,提高其对当前经济社会的认同感。

东留属村实施金融扶贫,贫困户小额贷款30户30人,2018年牧源贷款16户16人,2019年小额贷款16户16人,个贷款4户4人,通过小额信贷的方式,一部分贫困户拥有原始资金,自力更生脱贫致富。虽然金融扶贫工作开展有序,但基于东留属村的村庄小、人口少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其金融扶贫局限于小额信贷模式,金融扶贫模式及手段不够丰富。待该地区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可拓宽金融扶贫思路,创新扶贫手段以满足更多的需求。

五、结语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人民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行百里者半九十”,在这场战役中,山西还需不断努力。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确保到2020 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山西省东留属村的成功经验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值得借鉴。扶贫工作应统筹规划,统筹推进多种措施并行,构建脱贫攻坚工作长效机制,光伏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和资本扶贫相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地制宜走出有当地特色的脱贫路径,打赢脱贫攻坚战,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确保群眾稳定脱贫。

【参考文献】

[1]李斌. “不获全胜 决不收兵”[N].人民日报,2019-03-08(004).

[2]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17

[3]姜安印,刘博.精准扶贫背景下光伏扶贫问题研究[J].农林经济管理学报,2017,16(6):789-794.

[4]徐杉.美丽中国:扶贫先扶“智”和“志”[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7(5):162-163.

[5]周双,刘鹏.我国贫困地区金融精准扶贫创新研究[J].上海金融,2017(1):17-22.

收稿日期:2020-05-1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山西省社科联重点课题“山西省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现路径与效益评价研究”(课题编号:SSKLZD-KT201809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刘秀苗(1995—),女,山西忻州人,山西能源学院助教。

作者:刘秀苗 孟秀峰 李公平

第2篇:对山西大同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实践与思考

【摘 要】大同市所辖7县中6个县为燕山——太行山国家级贫困县。到2020年,全市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要实现脱贫,金融业在多元化、全方位的脱贫攻坚工作体系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扶贫信息共享不充分、激励与分担机制不健全、部门协调不到位等影响了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整体效果,并据此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大同;脱贫攻坚;实践与思考

大同市6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20.6万贫困人口,金融机构如何更好地发挥行业优势、对接国家扶贫战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意义重大。人民银行大同市中心支行通过用足扶贫再贷款,用活支农、支小再贷款,带动更多信贷资金投向“三农”;通过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推动信用体系建设,开展金融知识进农村示范点、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点等措施,促进贫困县域经济发展,2016年助推159个贫困村4.9万贫困人口脱贫。金融机构也积极发挥行业优势,主动承担金融服务职能,成为金融脱贫攻坚的重要基础力量。

一、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总体情况

2016年以来,全市金融机构在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方面存在着“扶不准”、“扶不好”、“扶不久”的现象。人行大同中支行对症下药,提出“创建一个平台,完善一套体系,形成一套机制”的工作思路。即:加强人民银行扶贫信息系统与扶贫部门信息系统对接,解决“扶不准”的问题;加强农村信用体系与金融服务站建设,提升金融服务能力,解决“扶不好”的问题;加强组织领导、政策协同、监督检查,解决“扶不久”的问题。

1.在资金供给上,优先向脱贫攻坚项目倾斜

人行大同中支充分运用扶贫再贷款等多项货币政策工具,加大对贫困地区的资金和政策倾斜,为金融机构支持脱贫攻坚提供充裕的低成本资金来源,保证了金融扶贫的特惠性质。

(1) 用好用足扶贫再贷款政策。2016年,扶贫再贷款业务开办后,人行大同中支向上级行申请了4.65亿元限额,覆盖全市6个贫困县。此外,为了满足贫困户的资金需求,确保对扶贫项目不抽贷,不断贷。2017年,人行大同中支向上级行申请了扶贫再贷款展期,保证扶贫政策的延续,避免周转过程繁多影响扶贫效果。

(2)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落实降准和定向降准政策、加大支农与支小再贷款投放力度,带动更多的资金投向三农和小微企业,确保全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全部贷款增速,增量不低于去年。同时,加强资金使用的监测与管理,2016年,累计投放支农、支小再贷款8.16亿元,引导当地金融机构将新增信贷资金大部分投向了带动贫困户脱贫的企业、贫困户和扶贫重点工程项目,在资金供给上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3)加强对县域法人金融机构的约束激励。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当年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人民银行给予比同类金融机构正常标准低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的政策优惠。2016年,全市6家贫困县域法人金融机构有3家考核达标,享受到存款准备金率降低1个百分点的政策优惠,增强了信贷投放实力;对6家贫困县的“三农金融事业部”进行考核,对3家考核达标的县级“三农金融事业部”执行比农业银行低2个百分点的优惠存款准备金率。两项政策合计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超过2亿元。

(4)按照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等五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五位一体”推进全省扶贫小额信贷工作的指导意见》,以开展“五位一体”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为契机,与扶贫部门、保险部门加强信息对接,制定工作计划,明确主要措施,做好工作落实。同时,要求各银行机构对于包括扶贫小额贷款在内的扶贫信贷工作,要单独进行考核,在监管部门指导下,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对信贷人员适当放宽条件,减轻工作压力,做到尽职负责。

2.抓好对接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助力脱贫攻坚

(1)个人精准扶贫贷款充分调动贫困户生产经营。指导辖内农村信用社开发了“富民贷”扶贫信贷产品,对有贷款意愿、有就业创业潜质和一定还款能力,且被确定为贴息对象进行重点支持。至2016年末,全市农信社系统扶贫贷款余额达7.93亿元,占全市金融机构总额的30%以上。其中,发放扶贫小额信贷资金3100万元,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58户。

(2)引导金融机构发放产业精准扶贫贷款。辖内金融机构以“银行+合作社+贫困户”、“银行+农业龙头企业+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支持一批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发展,使贫困户获得长期稳定的务工收入、经营收入,2016年向9个县区的33户企业发放扶贫开发项目贷款5.82億元,向36户具有带动作用的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大户、扶贫项目类企业发放贷款1.79亿元。支持了三峡新能源(左云)水窑10万千瓦项目和华电大同新能源左云秦家山1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分别提供6.9亿元和7亿元信贷支持,惠及贫困户627户1259人。

(3)通过易地搬迁贷款,带动贫困户走向富裕。加强易地扶贫搬迁专项金融债资金使用监测,指导市农发行按照“基础设施带动扶贫、易地搬迁精准扶贫、重点基金助力脱贫”的思路,将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扶到点上、落到根上。2016年末,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共计投入14.35亿元,支持了文瀛湖周边土地整治、左云县基础设施建设、广灵县公共停车场建设等项目。在易地搬迁扶贫方面,投放1.6亿元,支持灵丘县南山区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安置搬迁户数1675户,同步搬迁人口4649人。推动项目建设上,已投入2.53亿元,支持御河、十里河生态湿地修复建设5平方公里,建设浑源县采煤沉陷区安置住房2588套,建设南郊区棚户区住房7900套,满足了贫困人口“挪穷窝、建新居”的愿望,实现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目标。

3.抓好基础服务,补齐贫困地区金融服务短板

(1)加强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有。针对农村金融服务环境落后的现状,人行大同中支加强农村金融服务站建设,建立具有银行卡助农取款、农村手机支付、小面额人民币兑换、小额信贷咨询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功能的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为村民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截至2016年末,已建成“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947家,覆盖行政村900个。同时,利用农村金融服务站已成形的网络、设施等资源,在农村金融服务站叠加电商物流功能,提高惠农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2)继续推动诚信建设。人行大同中支全面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建设,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与精准扶贫、普惠金融工作有效结合,增强贫困户信用意识,主动偿还贷款,减轻扶贫小额信贷工作中的风险压力。截至2016年末,建立农户信用档案29.8万户,评定新用户23.万户。下一步,将对贫困户开展建档立卡工作,建立贫困户的信用档案,让贫困户获取快捷的贷款支持的同时,珍爱自身的信用记录,按时主动偿还银行贷款。在此基础上,大力推广“流水贷”业务,为信用记录良好的个人发放无抵押、无担保贷款,形成银行与贫困户合作共赢的良好发展局面。

(3)强化监督考核。按照人民银行总行联合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国务院扶贫办共同印发了《关于开展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政策效果评估的通知》,人行大同中支联合有关部门对包括“五位一体”模式在内的扶贫小额信贷政策执行情况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出现的问题,确保完成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任务。

4.做好政策宣传,努力拓宽金融扶贫的覆盖面

贫困人口金融素养不高、不能灵活地掌握和运用金融扶贫特惠政策,是个不争的事实。对此,人行大同中支会同扶贫部门、银监部门组织各金融机构利用各种途径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传,明确分工,让实施主体、贫困户了解扶贫金融政策、服务流程,提高实施主体、贫困户金融服务便捷性和可得性,引导贫困户增强投保意识,分散风险。2016年以来,组织金融机构开展金融扶贫宣传30余次,利用广播电视、金融服务站、机构服务网点等平台,通过布设展板、发放传单手册、播放视频和开展文艺汇演等形式,积极宣传金融扶贫政策,对事关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扶贫小额信贷、扶贫保险等特惠政策进行详细解读,为金融扶贫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金融助推脱贫攻坚面临的困难

1.扶贫信息建设不兼容,造成信息共享不充分

目前,人民银行、地方扶贫办、金融机构扶贫信息系统不联网,造成资源共享不充分。此外,由于大同地区贫困县域多、贫困户分散,贫困对象间差异较大,对贫困对象分类、贫困程度和致贫原因等深层次识别还不完全到位,致使金融机构推出的系列金融扶贫产品,不能很好地满足贫困对象的金融需求及发展变化情况。

2.激励措施与风险分担不健全

在人民银行层面,不论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支农再贷款的发放、还是差别化监管政策,主要激励对象上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对非法人金融机构则缺乏针对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引导,激励奖惩机制不完善。在金融机构层面,商业银行对专项扶贫贷款的考核管理,大多按普通信贷标准掌握,绩效计提和风险追责视同一般贷款管理,风险与收益倒挂,影响金融机构开展扶贫的积极性。在地方财政层面,贫困地区受财政实力限制,难以大范围推动担保金、风险补偿金等政策的实施,使金融机构参与扶贫开发的动力不足。在保险层面,农业保险市场建设滞后,政策性农业保险产品不足,风险覆盖面和覆盖率较低,影响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发放的意愿。

3.部门间协调存在一定难度

金融助推脱贫攻坚涉及扶贫办、财政、农业等多部门,但目前各部门缺少明确的职责分工和扶贫定位,部门间沟通协调存在一定难度,制约金融扶贫的推进力度。同时,政府扶贫政策与金融政策有效衔接不够,金融扶贫整体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三、加大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相关建议

1.加强资源整合,提高扶贫信息共享水平

加强金融管理部门、当地扶贫办、金融机构间扶贫信息系统建设的标准统一,在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信用信息和金融信息方面实现共享。同时,加强对金融支持精准扶贫情况的监测,有效识别并动态掌握贫困农户和产业的金融需求及发展变化情况,使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可识别、可跟踪。

2.加强统筹规划,确保扶贫信贷资金的持续增长

引导金融机构把金融助推脱贫攻坚作为支持社会经济发展重要内容,对贫困地区在信贷规模上适度倾斜,编制专项信贷规划,确保实现贫困地区贷款稳定增长。金融机构要重点在适度降低贷款门槛、创新担保方式等方面实现突破,农村信用社、农商行、村镇银行要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每年实现“两个不低于”的目标。此外,引导金融机构适当降低授信门槛,改进贷款营销模式,优化审批流程,提升服务效率,不断提升对贫困地区的金融服务水平。

3.加强部门合作,构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工作长效机制

人民銀行、扶贫办、财政局、金融办、银监局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建立定期或不定期会商机制,共同研究区域金融支持扶贫开发政策。要定期对政策实施情况进行专项评估,及时反馈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加以解决,探索建立符合贫困地区特点的金融支持扶贫开发工作新机制、新模式。

4.发挥贫困地区保险服务职能,增强金融助推脱贫攻坚的力量

鼓励各类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服务网点,并针对贫困地区特点,构筑以农业保险、大病保险为核心,民生保险为补充的多层次、全险种保险扶贫保障。对接农业保险服务需求,积极开发扶贫农业保险产品,对贫困地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量身定制覆盖农业产业链的组合型保险产品,全面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配合易地扶贫搬迁战略,推动发展政策性农房保险统保,对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提供意外伤害、疾病等全方位风险保障,切实解决农户“因灾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并结合“五位一体”实施战略,探索发展小额信贷保证保险,增强金融机构放贷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岗.基层金融扶贫欠精准[J].中国金融,2016(3).

[2]赵天斌.金融扶贫模式的调查与思考[J].华北金融,2015(20).

[3]高旭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的金融扶贫作用——基于宜昌试点的分析[J].武汉金融,2015(16):

[4]盖永和,孔令儒.金融精准扶贫需要完善“信贷+”[N].金融时报,2016-03-21.

[5]金振国.微型金融与农村扶贫开发——中国农村微型金融扶贫模式培训与研讨会综述[J].中国农村经济,2014(11).

作者:刘瑞民

第3篇:牢记总书记嘱托 科技创新助推山西振兴崛起 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和民生保障

实施科技精准扶贫 推动县域经济发展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骆惠宁书记在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汇报发言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聚焦深度贫困集中力量攻坚的若干意见》,按照“各部门安排的惠民项目要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的任务要求,山西省科技厅提出在深度贫困地区开展科技精准扶贫示范工程,为深入落实厅党组科技扶贫专题会议要求,提出了明确的扶贫计划。

“通过实施科技精准扶贫示范工程,最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可示范的科技产业稳定脱贫及可持续发展典型模式,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这是我们目前的重点工作之一。”山西省科技厅农业科技处侯树民处长介绍道。

侯树民表示,为了使这一工作得以更好地落实,科技厅农业科技处结合汾西县、临县、岚县实地调研情况,提出了很多针对性的实施方案。其中包括通过引进和培育主导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集聚人才、项目、成果、资金等资源要素,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同时,根据示范县的主导产业项目实施需求,引进和培育2~3家创新型企业、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此外,通过集聚产业开发区、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中心、科技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基地五区合一,打造贫困县“星创天地”示范平台。重点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平台与集市、贫困地区主导产业产品电商平台(与京东、淘宝等电商合作,建立贫困县主导农产品卖方市场)、基于“互联网+科技特派员”的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系统、科技特派员工作站、科技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基地)、脱贫示范县科技综合服务咨询专家团等六方面内容,充分发挥科技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助推全省脱贫攻坚工作,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提高贫困户的科学素质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强调,深度贫困问题要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确保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受鼓舞。我们应当把习总书记的勉励和期望铭记在心,增强维护核心、干事创业的信念,将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依靠科技幫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为山西实现全面同步进入小康社会的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保德县科协主席冯富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立足特色产业,找准扶贫“穴位”,创新培训方式,细化培训内容,因地制宜针对百姓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开展技能培训,以农业科技武装农民,让贫困家庭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进而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一直是保德县科协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今年以来,保德县科协依托保德县红枣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从省里推广的10项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技术中,选取了4项技术,在全县范围内展开了培训。保德县科协负责对全县第一书记及村干部和部分贫困户进行培训,之后由第一书记及村干部对其他贫困户进行培训。保德县科协还为县内每个村都赠送了3本《农民科学素质读本》,并在每个村张贴一套科普助力脱贫挂图,让贫困户不出村就能了解和掌握先进科技信息。

“目前全县已有70个贫困村的百姓接受了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老百姓及时了解掌握了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及现代农业科技新知识新方法,切实提高生产力。在今后的工作中,保德县科协上下要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加大科普惠农力度,加快保德县红枣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大力提高贫困户的科学素质和生产技能,助力保德油枣重新成为地方特色富民产业,推进保德县依靠科技力量拔除‘穷根’,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冯富川激动地说。

发挥人才优势 助力精准扶贫

“此次习总书记亲临我省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作为科技工作者,除了认真学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我们还要以更加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全省科技扶贫的工作当中。”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副秘书长石建国表示,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关于精准扶贫讲话精神,切实加快精准扶贫进程,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充分发挥人才优势,组织广大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身体力行,在山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进程中的重点、热点和难点领域,沉下身子、了解需求、多出主意、当好参谋,积极建言献策,破解难题,真正成为党委、政府的参谋和助手,为山西科技助力精准扶贫献计出力。

“我们将组织涉农专家为贫困地区的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技术服务,大力推广小杂粮、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促进产业发展,增加贫困地区农民收入。”石建国说,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还将在山西有条件的涉农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专家服务站,引进院士及其创新团队的技术成果,发挥院士专家的技术引领作用,帮助企业培育科技创新团队,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技术难题,特别是加快功能食品的研发和创新,为山西脱贫攻坚提供技术支撑。

此外,山西省专家学者协会还将团结动员广大医务科技工作者,充分发挥健康在扶贫攻坚中的积极作用,在贫困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创建省级医学专家服务站,开展医疗卫生专业技术讲座、业务培训、学术交流、进村入户服务等科技助力健康扶贫活动,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为实现全省脱贫攻坚目标提供保障。

整合资源 为贫困百姓提供科技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的庄严承诺,不管任务多么艰巨、还有多少硬骨头要啃,这个承诺都要兑现。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在韩家川乡引起了强烈反响。作为科技扶贫专员,我感觉信心更足了,干劲更大了,我认为自己应该切实做到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做好扶贫对象摸底调查工作,积极协调联络各级科协,整合社会资源,为贫困百姓提供培训等科技服务,提升他们脱贫的能力。”山西省科协科技助力精准扶贫专员栗连国说。

全省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会议召开后,山西省科协在机关、直属单位中公开选拔出了20位扶贫专员。5月12日~19日,扶贫专员们在各市县科协的积极协助下,陆续入驻重点帮扶的永和县、左权县、偏关县、保德县、临县、岚县共6个县的18村。栗连国入驻保德县韩家川乡韩家川村之后,挨家挨户摸底调查,通过入户,详细了解了贫困户家庭成员情况、生产经营情况、经济收入情况、种植和养殖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对贫困户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了一对一的沟通,针对他们对生产和生活方面的主要打算和诉求进行了心贴心的交流。

与此同时,栗连国积极投身保德县红枣科技示范基地建设事业,在省科协及保德县委县政府、韩家川乡党委乡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联络农科110专家成立专家组,制定了优质红枣示范基地的工作预案。“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把总书记的亲切关怀转化为做好本职工作的强大动力,与贫困群众一道决战贫困、决胜小康,让老百姓的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栗连国动情地说。

让贫困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幸福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山西省科协驻方山县麻地会乡扶贫工作队队长、郝家庄村第一书记闫保全说:“习近平总书记来山西视察调研,专门看望了岢岚县人大派驻到赵家洼村的扶贫工作队队员,这对我们基层干部,特别是从事农村扶贫工作的人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舞与激励,我们将按照总书记的号召继续做好扶贫工作,让贫困群众生活一天比一天更幸福。”

闫保全从2012年起就一直奋战在扶贫一线。刚驻村时,村里基础设施落后,人均年纯收入不足2000元……几年来,他扑下身子,与村“两委”班子一道带领群众树立信心、发展养殖业和种植业、调整产业结构,让村集体经济靠自身发展成功破零,也开辟了群众增收致富的新渠道。

闫保全说,总书记要求,要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点到了当前农村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部分群众“等、靠、要”的弊端和痛点。下一步,闫保全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斗志带好这支队伍,继续把扶贫当作崇高而神圣的事业去奋斗,扎实做好每一件事。在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过程中立足实际,在激发和激励广大群众参与脱贫攻坚的内生动力和信心上多下功夫,多想办法,多出实招,真正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进来,通过多种手段使广大群众全部脱贫,过上好日子。

他告诉记者,今年是省科协领导干部包扶村致富奔小康的开局之年,全体扶貧队员、第一书记和村“两委”干部、村民满怀信心,今年村里已规划发展鱼塘养殖、黑鸡养殖、高端奶牛示范养殖等,着力建设种薯、商品薯基地,发展生态、休闲农业和农村电子商务等,农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

多措并举发展贫困地区经济

“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6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会后,山西省科技扶贫中心召开全体员工会议,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总书记关于经济发展、脱贫攻坚、“三农”工作、生态建设的重要指示上来。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山西省科技扶贫中心主要从四方面做好扶贫工作。”山西省科技扶贫中心主任崔国良介绍,一是推出金融助农服务,山西省科技扶贫中心积极与省城各大金融机构对接,推荐了1000多户条件成熟、带动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及农村农业专业合作社,使其在程序简便的情况下获得了3000万~5000万元的贷款,解决了它们在生产经营中资金短缺的问题;二是以中心科技扶贫合作基地为依托,重点在贫困县区开展实用技术技能专家面对面培训,并在示范基地吸收了一些经过考查、筛选、精准识别过的贫困户,使他们在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学习到了一些新养殖种植等不同类别的新技能,提高了其自身发展能力;三是积极联系社会公益组织,筹集资金为吕梁和太行山区20名家庭贫困考上大学的学生进行助学资助,使其能安心完成学业,以成就心中完美的大学梦;四是建好原平市崞阳镇郑家营的有机蔬菜示范园区,形成可示范、可复制,带动辐射周边县市,提高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脱贫攻坚,时刻紧抓不放;精准到位,打好这个硬仗。”崔国良表示,山西省科技扶贫中心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围绕山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和“四大定位”目标,认真做好科技扶贫本职工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不断奋斗,以更加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把实用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总书记的到来让我们很温暖,同时也给我们的工作指出了方向。我们要以技术为抓手,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发动农科110、健康365专家和社会企业力量,在贫困地区推广先进技术,开展健康生活指导,建设落地乡村e站等农村信息化建设,加快贫困地区脱贫步伐。”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主任栗争荣表示,他们将继续深入学习总书记讲话精神,并结合省政府要求和当地的实际条件,将先进技术推广到全省的每一个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

“我们特聘请了专家,加快在全省推广富硒、有机等功能农业技术推广与产品开发,推进我省农业产业效益提升。”栗争荣介绍到,山西省农业科技信息中心将利用2~3年的时间在左权县打造20万亩有机谷子示范基地,由山西省杂粮学会会长郭平毅担任栽培技术指导专家、山西农业大学食品研究所所长郝利平担任产品加工开发技术顾问,引导左权县太行明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转型升级搞新产品加工,打造优质小米生产基地。项目投入运营后可带动周边县市5万农民实现增产增收。目前已在左权县落地2万亩富硒谷子种植基地。同时,今年还将在吕梁暖泉镇打造5000亩富硒核桃示范基地,在孝义打造3000亩富硒核桃基地,在隰县打造3000亩富硒玉露香梨示范基地,在保德县打造800亩富硒优质红枣示范基地。

“我们还将发动专家、各级组织以及企业等社会力量,为贫困地区服务,选派驻村扶贫专员,开展精准扶贫。通过专员更好地全面协助专家企业在贫困农村开展技术指导、技术引进示范实施、健康医疗卫生服务等工作,根据不同贫困地区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扶贫工作计划和具体实施办法,确保扶贫项目内容落地。”栗争荣说,目前,扶贫工作计划已在山西省6个贫困县、20个贫困村开始实施。

第4篇:山西省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全面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办法》(厅字〔2016〕33号)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坚决打赢全省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晋发〔2016〕23号),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

本实施细则适用于全省11个设区市、58个贫困县(区)党委和政府、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脱贫攻坚责任的落实。

第三条

脱贫攻坚按照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乡村组织实施的工作机制,省、市、县三级成立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党政主要负责人任“双组长”;成立专项扶贫领导小组,实行分管扶贫负责人和分管行业负责人“双组长”制,构建责任清晰、各负其责、合力攻坚的责任体系。

第二章

省级责任

第四条

省委、省政府对全省脱贫攻坚工作负总责,并确保责任制层层落实;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政策措施,根据脱贫目标任务制定省级脱贫攻坚滚动规划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向中央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五条

省委、省政府负责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建立财政扶贫资金总量和增幅“双增长”机制,积极推动统筹整合使用财政资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总结推广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经验,发挥山西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作用,确保扶贫投入力度与脱贫攻坚任务相适应。

第六条

省委、省政府负责加强对扶贫资金分配使用、项目实施管理的检查监督和审计,及时纠正和处理扶贫领域违纪违规问题。

第七条

省委、省政府负责建立脱贫攻坚组织保障体系和扶贫资源动员机制,统筹整合各方资源,引导各方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

第八条

省委、省政府负责加强对贫困县的管理,组织落实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保持贫困县党政正职稳定,做到不脱贫不调整、不摘帽不调离。 第九条

实行脱贫攻坚工作省级督查巡查办法,综合督查原则上每年一次,专项督查和巡查根据需要不定期开展。督促市县和省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工作责任和政策措施,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落到实处、脱贫任务如期完成。 第十条

实行省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制度。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双签脱贫攻坚责任书,除签署脱贫责任书外,同时签订联系县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其他省级领导干部签订联系县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对联系县的脱贫攻坚工作负帮扶责任,指导帮助联系县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第十一条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督导落实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11个设区市、58个贫困县(区)党委和政府脱贫工作成效考核及第三方评估,组织落实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有关情况向省委、省政府报告。

第十二条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市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书、省级领导干部与联系县的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签订工作,压实脱贫攻坚主体责任和帮扶责任。 第十三条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贫困退出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对拟退出的贫困县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后,报省政府批准退出。36个国定贫困县退出情况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

第十四条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建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数据平台,建立扶贫信息和行业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机制,完善农村贫困统计监测体系。

第十五条

省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工作职责,运用行业资源落实脱贫攻坚责任,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制定配套政策并组织实施,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落实。

第十六条

省纪委监委对脱贫攻坚进行监督执纪问责,对扶贫领域职务犯罪进行集中整治和预防;省审计厅对脱贫攻坚政策落实和资金重点项目进行跟踪审计。

第三章

市级责任

第十七条

市级党委和政府承担本地区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年度减贫计划,督导检查、推进落实八大工程20项行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向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向省委、省政府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十八条

市级党委和政府负责协调域内跨县扶贫项目,对项目实施、资金使用和管理、脱贫目标任务完成等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监督。

第十九条

市级党委和政府根据本地区脱贫攻坚需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落实财政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加大扶贫资金投入,加大统筹整合力度,确保财政扶贫投入总量和增幅“双增长”。

第二十条

市级党委和政府要确保市级扶贫机构队伍建设与脱贫攻坚任务要求相适应,完善扶贫机构设置和职能,充实配强扶贫工作力量,改善工作条件,提高管理水平。

第二十一条

市级党委和政府按照隶属关系和属地原则,加强对各级驻村帮扶单位、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的管理,加强帮扶资金项目监管,推进落实帮扶政策措施。

第二十二条

实行市级领导干部联系贫困县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市委和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双签脱贫攻坚责任书,除签署脱贫责任书外,同时签订联系点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其他市级领导干部签订联系点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对联系点的脱贫攻坚工作负帮扶责任,指导帮助联系点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第二十三条

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县级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书、市级领导干部与联系点的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签订工作。

第二十四条

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脱贫攻坚综合协调。按照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域内非贫困县(市、区)党委和政府脱贫工作成效考核、评估,有关情况向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报告。

第二十五条

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贫困县的退出进行初审,并将初审结果报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域内贫困村的退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

第四章

县级责任

第二十六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承担本县域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负责制定脱贫攻坚实施规划,优化配置各类资源要素,组织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做好脱贫攻坚进度安排、项目落地、资金使用、人力调配和推进实施等工作;组织落实重大涉贫事件处置反馈机制。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县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向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向市委、市政府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二十七条

实行县级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县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双签脱贫攻坚责任书,除签署脱贫责任书外,同时签订联系点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其他县级领导干部签订联系点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对联系点的脱贫攻坚工作负帮扶责任,指导帮助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第二十八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制定乡村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指导乡镇、村实施贫困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和退出工作,对贫困村、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情况进行检查考核,保证贫困退出的真实性、有效性。 第二十九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指导乡镇、村加强政策宣传,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激发内生动力,把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到村到户到人。 第三十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县级扶贫机构队伍建设,强化扶贫机构设置和职能,充实人员编制,改善办公条件,确保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要求相适应。 第三十一条

县级党委和政府应当坚持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强化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稳定乡村干部队伍;精准选配贫困村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建立考核激励约束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员、驻村第一书记按照在编干部进行日常管理。

第三十二条

县(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组织开展乡镇脱贫攻坚主体责任书、县(区)及乡镇领导干部与联系点的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签订工作;负责组织开展各级驻村帮扶单位与包扶贫困村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的签订工作。

第三十三条

县(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域内贫困村退出标准和程序执行情况进行核查,批准退出;对贫困户退出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 第三十四条

县级政府要建立扶贫项目库,以脱贫规划为引领、重点扶贫项目为载体,制定资金整合方案并组织实施。积极探索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等机制创新,撬动更多金融资本、社会帮扶资金参与脱贫攻坚;建立健全扶贫资金项目信息公开制度,对扶贫资金管理监督负首要责任。

第三十五条

贫困县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关于建立贫困县约束机制的通知》(国开发〔2014〕12号)、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阳光扶贫廉洁扶贫的若干规定》(晋脱贫攻坚组〔2016〕8号),落实必须作为、提倡作为和禁止作为事项,严禁铺张浪费、形式主义。

第五章

乡村实施 第三十六条

乡镇党委和政府承担本行政区域内贫困村、贫困户脱贫的具体责任。做好人、财、物的统筹保障和扶贫项目申报、实施与管理等工作。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内脱贫攻坚第一责任人,向县(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签署脱贫责任书,每年向县委、县政府报告扶贫脱贫进展情况。

第三十七条

实行乡镇领导干部联系帮扶贫困村贫困户制度。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双签脱贫攻坚责任书,除签署脱贫责任书外,同时签订联系点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其他乡镇领导干部签订联系点脱贫攻坚帮扶责任书,对联系点的脱贫攻坚工作负帮扶责任,指导帮助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第三十八条

乡镇党委和政府具体组织实施扶贫对象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工作。负责对贫困村、贫困户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动态管理;组织以村为单位制定脱贫规划、以户为单位制定贫困户帮扶计划并抓好推进落实。

第三十九条

乡镇党委和政府应当加强扶贫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宣传和培训,确保群众知晓度;做好群众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引导群众合法表达利益诉求,及时排查矛盾纠纷,预防涉贫事件发生。发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激发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第四十条

乡镇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贫困村、贫困户退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年度贫困村退出计划,对预退出贫困村进行调查核实,确认并公示后报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对贫困户退出标准和程序执行情况进行核查,批准退出,并在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中予以脱贫标注。

第四十一条

村党支部委员会、村民委员会(简称村两委)按照规定程序和要求,做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相关数据采集和统计工作,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有效性承担直接责任。

第四十二条

村两委应当在充分征求群众意见基础上,确定扶贫项目,并做好项目申报工作;落实公告公示制度,及时公布贫困识别和退出、资金使用、项目实施等情况。

第四十三条 驻村第一书记要把帮助贫困户稳定脱贫并实现退出作为首要任务,把建强基层组织、维护乡村稳定、提升治理水平等任务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统一起来。

第六章

合力攻坚 第四十四条

各级人大、政协应当积极参与支持脱贫攻坚。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应根据脱贫攻坚需要,加强立法,依法监督;政协应对全省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建言献策。

第四十五条

各级驻村帮扶单位要按照“单位包村、领导包带、工作队到村、党员干部到户、第一书记到岗”要求,实行“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党委(党组)要主动承担帮扶责任,制定帮扶计划并组织实施;选优配强驻村工作队和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驻村工作队要协助村两委摸清贫困底数,分析致贫原因,制定帮扶计划,协调争取帮扶资源,监督实施帮扶项目;协助村两委贯彻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紧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细化实化帮扶措施,督促政策落实,切实做到扶真贫、真扶贫,不脱贫不脱钩。 第四十六条

驻晋部队应当积极参与支持地方脱贫攻坚,有条件的应当承担定点帮扶任务。

第四十七条

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应当充分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和人才智力优势,做好脱贫攻坚民主监督和人才智力支持。工商联系统应组织民营企业开展精准扶贫行动。

第四十八条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老促会、扶贫基金会、扶贫协会等社团组织,及各类企业、公民个人应当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支持和参与脱贫攻坚。

第七章

第四十九条 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设立全省脱贫攻坚奖,表彰在脱贫攻坚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人物。脱贫工作成效考核综合排序靠前的贫困县按照20%的比例通报表扬并给予奖励,对在脱贫成效考核中连续三年为优秀等次或者脱贫攻坚工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表彰的贫困县党政正职,在晋升职务时优先考虑,可以就地提级。各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可以按照规定对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到位、工作成效显著的部门和个人,以适当的方式予以激励,并作为干部选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五十条

对未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以及工作中出现问题的市县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提出限期整改要求;对不负责任、情节严重、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的,实行责任追究。对不胜任工作、没有履行帮扶职责的驻村工作队员、第一书记进行约谈、召回。对贻误工作、造成不良影响、出现严重后果的,追究相关责任,并对帮扶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问责。

第八章

第五十一条

其他有扶贫任务的县(市、区)参照本实施细则执行。

第五十二条

本实施细则由中共山西省委负责解释,具体解释工作由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承担。

第五十三条

本实施细则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5篇:山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脱贫攻坚帮扶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的若干意见,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山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脱贫攻坚帮扶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的若干意见,山西省扶贫开发办公室

Get the Flash Player to see this player. 晋脱贫攻坚组〔2016〕45号

精准落实帮扶政策措施,是保障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支撑。为确保年内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享受到帮扶政策措施支持,促进贫困群众真正受益,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现就帮扶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提出如下意见:

一、精准落实生态补偿扶贫政策。新一轮退耕还林和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政策要精准落实到户;生态治理脱贫和生态保护脱贫政策要精准落实到人。今年提前启动实施的2017年度120万亩新一轮退耕还林补贴,年底前将第一年国家每亩补助500元和第二年省级每亩配套补助150元,兑现到退耕贫困户。2016年干果经济林提质增效项目优先保障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2017年贫困县造林绿化工程全部安排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实施,合作社贫困人口比例要占到60%以上,劳务费的60%以上要支付给参与工程建设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贫困县60%以上的护林员岗位提供给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中央安排我省的林业管护补助7000万元,全部用于36个国定贫困县新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管护员。确保培训上岗后的贫困劳动力护林员,年底至少领到1个月的管护工资。

二、对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实行特惠补贴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农业,在享受现有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标准的基础上,杂粮补贴每亩增加25元,薯类补贴每亩增加50元,中药材补贴每亩增加200元。支持各市县从实际出发制定养殖业特惠补贴政策。贫困户特惠补贴资金从切块到县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中安排,通过“一卡通”直接发放到户,由县扶贫部门会同财政、农业部门组织实施。

三、加快推进光伏扶贫资产收益到村到户。抓紧推进2015年和2016年光伏扶贫项目建设进度,加快落实光伏扶贫资产收益分配办法,确保电站收益落实到村到户。临汾和大同市的五个试点县,要督促光伏扶贫试点项目承建企业严格履行承诺,足额兑现光伏扶贫资产收益,企业不能兑现的由当地政府筹资解决,五个县至少惠及4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1万个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村增加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对2016年第一批下达的村级电站规模指标,已经建成并网的村级电站,电网企业要按月及时结算基础电费。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优先对扶贫电站项目备案,并指导村级电站项目及时申报国家,尽快纳入国家财政补贴目录。电网企业应在收到国家补贴资金后,及时向用户转付。

四、支持贫困人口参加就业培训并落实补贴政策。12月份,面向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集中开展培训就业扶贫对接服务月活动。通过走村入户、寻访调查,准确掌握贫困劳动力培训就业需求,针对性提供职业指导、职业培训、劳务输出等就业服务,努力实现“精准培训一批、信息储备一批、培训输出一批、政策落实一批”的目标。对参加培训的贫困劳动力,按规定给予600-1200元的职业培训补贴;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贫困劳动力,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对为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劳务输出服务的机构,按规定给予300-800元的职业介绍补贴。

五、推进省属企业产业扶贫项目精准对接贫困户。省属企业要细化量化帮扶目标任务,做好产业扶贫项目与所在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接。年底前,每个项目必须建立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合作模式,将辐射带动效应落实到相关联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并由当地将项目收益落实到村到户到人。省属企业农业开发公司要与帮扶贫困县建立劳务输出对接机制,为贫困人口直接提供就业岗位。项目建设运营中需要的季节性临时工,优先使用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选择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吸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立的股份合作社入股,共同参与项目建设运营,项目收益按股权比例分配,增加村集体经济资产性收入。

六、落实民营企业“千企帮千村”扶贫行动。各市要组织落实好“千企帮千村”年度目标任务,年底前,组织动员民营企业与贫困村建立帮扶关系、签订帮扶协议、精确瞄准贫困村、贫困户开展产业扶贫、商贸扶贫、就业扶贫、智力扶贫、捐赠扶贫活动,将帮扶效果落实到村到户。

七、扎实开展“百社万户”精准扶贫行动。各级供销社要组织开展“百社万户”精准扶贫行动,通过发展小杂粮、中药材、电商物流及驻村扶贫等特色产业项目,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确保年内结对帮扶贫困户达到10000户。

八、实行责任包干推进扶贫小额信贷精准到户。贫困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扶贫小额信贷按乡镇包干制。扩大扶贫小额信贷主要责任银行范围,统筹推动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同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发放工作。每个乡镇明确一家主要责任银行,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行名单制管理,全面开展信贷需求摸底调查。建立健全信贷员走访制度,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逐户走访,摸清贷款意愿、用途、金额情况,开展信用评定。根据特色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在合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推动基于农业产业链的金融服务模式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委托经营模式。

九、推进保险扶贫到户到人。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户大病保险优惠扶持政策,保险起付线标准降低至5000元,分段医疗费用补偿比例每段提高2%-3%左右,提高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做好民生保险及大病补充、意外险等扶贫保险服务,开发推广涵盖农房家财损失、大病补充医疗和意外伤害的综合保险产品,按照特惠原则,将保险费率较基准费率下浮一定比例。

十、支持贫困户参与以工代赈项目获得劳务报酬。2017年度中央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投资计划15030万元在11月底前提前下达,70%的省级财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计划确保在年内提前下达。凡县级政府统筹整合财政扶贫资金实施的以工代赈项目,要按照不低于10%的规定比例,足额提取劳务报酬,优先组织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与建设。根据实际务工情况精准发放劳务报酬,最大程度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获得务工收入,提高贫困户收入水平。

一、加快解决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水保工程建设。12月20日前,对36个国定贫困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饮水安全调查摸底,对饮水不安全的贫困户提出帮扶措施。水保重点工程要安排到贫困县,贫困县水土保持投资要占到项目总投资的85%以上,人工劳务部分要最大限度地吸收当地贫困人口参与,增加工资性收入。

二、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摸底对接工作。农村危房改造优先保障贫困县,重点支持建档立卡贫困户。12月10日前,对58个贫困县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危房改造摸底对接工作,准确掌握危房数量、分布和危险等级等情况,摸清农户改造住房的时间计划及准备采用的改造方式,保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户。

各项任务牵头部门要与当地扶贫部门密切合作,建立完善帮扶政策措施精准落实到村到户档案资料,严格落实“两登记”制度,依托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将精准对接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落实帮扶政策措施及贫困户受益情况记入精准帮扶手册和贫困户帮扶政策牌,通过记账、算账,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对帮扶政策措施认账,对脱贫成效满意。

山西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

2016年11月28日附件:晋脱贫攻坚组〔2016〕45号

第6篇:学习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脱贫攻坚奔小康

九州大地上,孕育了世世代代的华夏儿女。历史长河中,生息了千千万万的中共党员。随着时间推移,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整体已经有了飞速的跳跃,可是总有养育不了一方百姓的一方水土,为了深入了解这些百姓的生活状况,XX年6月21日习近平主席来到了山西吕梁深度贫困地区赵家洼村,详细观察了贫困地区老百姓的生活环境,询问了他们的家庭收支和主要致贫原因,了解了脱贫计划和稳定增收的可行性。要想全国一道迈进小康社会,就需要将精准扶贫做到点上,特别是对那些最穷的,最困难的人民。

深入了解人民,这无疑是一个优秀的国家领导人的作风。改善人民的生活,这无疑是一个出色的国家政体的目标。因此,我们不仅要为习主席点赞,也应该为中国共产党竖起大拇指。

关于扶贫的步伐,在过去没有停止,在未来也不会放缓。至于其中缘由,此前,精准扶贫存在很多阻碍,扶贫信息系统不统一,低质、低效问题普遍存在,制度缺陷。如此导致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使得帮扶工作有很多盲点,浪费国家扶贫资源,甚至滋生腐败。

三步走战略中,提到在建党一百周年国民经济需更加发展,各项机制需更加完善;建国一百周年实现基本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要求脱贫的尽快完成。可是老话说到,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所以说,精准扶贫很重要。

建党96年,建国68年,改革开放39年,部分地区没有能很好的脱贫。而在当下的十三五,其中要求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此下精准扶贫被广泛应用。精准扶贫指示最早由习主席在XX年11月作出,XX年精准扶贫思想思想落地。XX年新年主席在云南调研,5个月后视察贵州,XX年十三五实施。

实施过程中,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是重要的原则。

现如今,刘永富指出经过多年减贫工作,现在只剩下硬骨头,于此,习主席也指出扶贫工作已经到了攻坚拔寨的阶段。让我们撸起袖子干,相信在不日之后,习大大最揪心的事儿不会再揪心。

第7篇:学习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要抓住“人”这个关键

学习习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要抓

住“人”这个关键

6月21日上午,总书记到山西考察工作,专程前往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调研。23日,总书记在山西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听取脱贫攻坚进展情况汇报,集中研究破解深度贫困之策。“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强化支撑体系,加大政策倾斜,聚焦精准发力,攻克坚中之坚”,习总书记从深度贫困地区实际出发,明确重点、作出部署,提出合理确定脱贫目标、加大投入支持力度等8条要求,为深度贫困地区如何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提供重要遵循,指明实践路径。要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要抓住“人”这个关键,而这里的“人”包含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领导人,即决策者;二是贫困户本人,即受策者。

脱贫攻坚是硬骨头,要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制度优势。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习总书记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作出了庄严承诺,2020年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脱贫攻坚战在全国范围全面打响。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4年多来,5564万贫困人口摆脱了贫困的实践证明,打脱贫攻坚战是啃硬骨头,要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实现非常目标,必下非常之功。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管理体制,坚持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责任制,一方面,要发挥政府投入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发挥金融资金的引导和协同作用,把新增脱贫攻坚资金、项目、举措向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倾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形成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强大投入合力;另一方面,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重点解决深度贫困地区公共服务、基础设施以及基本医疗有保障的问题,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帮扶和政策性保障兜底等工作,为战胜深度贫困奠定坚实基础。深度贫困地区主要负责人要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做到人员、责任、工作、效果“四个到位”。要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选好书记,配强领导班子,发挥好村党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以解决突出制约问题为重点,以重大扶贫工程和到村到户帮扶措施为抓手,以补短板为突破口,就能确保深度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攻克坚中之坚,聚焦精准发力、激发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是关键。脱贫攻坚搞大水漫灌、“手榴弹炸跳蚤”不行,而应精准施策、靶向发力。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应围绕精准扶贫发力,重点发展贫困人口能够受益的产业和项目,让区域发展更好带动贫困人口脱贫。深度贫困地区发展底子差、脱贫门路少,更需要通过扶贫协作、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多种途径,在资金、项目、人员上得到更多支持。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在脱贫攻坚战中,我们不难看到大多数贫困群众尝到了勤劳脱贫的甜头,真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他们走上了脱贫奔小康之路,越干越有劲头。但也有一部分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甚至把党的扶贫好政策错误地当成了养懒人的政策,争着当贫困户、低保户。贫困群众大多数文化素质偏低,有的读书看报、填表算账都困难,脱贫能力普遍欠缺。此类问题已成为脱贫攻坚的突出矛盾。因此,坚持把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就能为教育引导贫困群众通过自身努力脱贫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总书记说,现在党中央对农村农民的政策都是“给予”,就是要实践以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实现非常目标,必下非常之功。生活条件的改善是第一步,我们要采取更加集中的支持、更加有效的举措、更加有力的工作,才能充分激发出贫困群众的创造活力。我相信只要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再深度的贫困也是完全可以战胜的。

第8篇:脱贫攻坚宣传标语 脱贫攻坚宣横幅

1,产业扶贫促贫困户增收。

2,脱贫先立志,致富靠自己。

3,扶贫开发,利国利民。

4,社会兜底保民生,扶贫政策脱贫困。

5,一户一策,脱贫致富。

6,产业扶到户,致富有门路。

7,规划到户帮与促,产业扶贫助增收。

8,勤劳可致富,扶贫来帮助。

9,村有特色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10,扶贫开发铺富路,幸福乡村惠民生。

11,干部驻村心连心,同步小康齐步走。

12,扎实推进精准脱贫 保障打赢青河脱贫摘帽攻坚战

13,把贫困人口找出来,把扶贫政策送进家。

14,贫穷落后不光荣,好吃懒做很可耻

15,整村推进展新貌,产业扶贫促增收。

16,打好脱贫攻坚战,确保消除贫困户。

17,扶贫开发显真情,易地搬迁助民富。

18,只要努力就能脱贫 只有努力才能致富。

19,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打好脱贫攻坚硬仗。

20,一户一策 目标明确

21,把村民组织起来、让民主自治起来、使发展和谐起来。

22,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

23,坚持整村推进,提高扶贫效益。

24,只有努力才能改变 只要努力就能改变。

25,全面落实到户帮扶政策,加快贫困群众致富步伐

26,精准脱贫 不落一人

27,消除贫困,同步小康。

28,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农民致富基础。

29,脱贫致富快,全靠产业带。

30,村有主导产业户,民有致富门路。

31,弘扬中华美德 援手扶贫帮困

32,创新机制抓脱贫,开拓新路奔小康。

33,弘扬扶贫济困传统美德 积极推进民族大团结

34,不甘贫困,奋力脱贫。

35,加强农牧民技能培训,培养农村适用人才。

36,聚力脱贫攻坚,推进民生工程。

37,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

38,以积极态度、得力措施,扎实作风完成脱贫攻坚工作

39,劳务输出一人,脱贫致富一家。

40,向贫困宣战,一起动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41,学会一种技能,带富一个家庭。

42,落实每个阶段任务,抓好每个环节工作。

43,提升素质,当地就业。

44,扶贫先扶志和智,帮人先帮技和艺。

45,加大到村到户扶持力度,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

46,瞄准扶贫开发对象,全面落实扶贫政策

47,集众智 聚群力 团结一心 攻坚克难 打赢脱贫攻坚战

48,建档立卡,精准扶贫。

49,结对帮扶,一户一策,脱贫致富,同步小康。

50,先富帮后富 同奔小康路。

51,坚持项目到村、扶贫到户。

52,安贫可耻 脱贫关荣 团结一心 共奔小康

53,营造全社会参与脱贫良好氛围推动共同富裕

54,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心同向同小康。

55,扶贫开发送温暖,“双到”工作促和谐。

56,整村推进扶贫富村,扶贫济困到户惠民。

57,精准识别贫困人口,扶贫攻坚致富幸福

58,全民动员 全民参与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

59,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

60,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

61,打造幸福乡村,建设美好家园。

62,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

63,创新脱贫机制,助推产业发展

64,大力开发,整村推进。

65,构建政府,市场,社会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

66,培训一人,转移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67,建好水、电、路、讯、房,提升科、教、文、卫、保。

第9篇: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脱贫攻坚,方案

x xx 县 县 0 2020 年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

2020 年是我县脱贫攻坚战决胜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及盟委、行署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圆满完成脱贫摘帽任务,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 2020 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以及中央、区、盟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以推进上三级反馈脱贫攻坚问题整改为统领,按照“抓整改,补短板,促提升,保脱贫”工作思路,坚持现行目标标准和问题导向,进一步聚焦深度贫困地区、特殊贫困群体和影响“两不愁三保障”的突出问题,实施脱贫攻坚“清零达标”专项行动和政策落实“回头看”,集中攻克深度贫困,持续提高施策质量,进一步巩固减贫成效,实现 5300 人以上贫困人口减贫任务、66 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县摘帽目标,为下一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工作要点

按照照单全收、举一反三原则,认真做好中央第八巡视组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自治区巡视和盟委巡察等上三级反馈脱贫攻坚方面存在问题整改工作,围绕脱贫摘帽任务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严格把握精准识别退出标准程序。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脱贫质量不高、贫困识别退出不精准、精准识别把关不够严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错评户和错退户、贫困户识别退出程序不规范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脱贫不稳定不持续、档案内容与实际不符等问题。

1.做好贫困人口动态调整工作。严格控制“四率一度”关键指标,牢牢把握“两不愁、三保障、一达标”指标,做好建档立卡动态调整工作,错识率、错退率、漏识率控制在2%以内,力争做到“零控制”。

2.加强贫困人口动态监测。开展错退漏识和动态调整数据差错清零行动,对所有建档立卡脱贫户开展“回头看”,及时纳入返贫人口和新发生贫困人口。

3.强化扶贫档案软件建设。按照“全、简、精、实”要求,加强对县、乡、村、户四级档案进行规范整理和完善,核实更新基础数据信息,确保档案内容齐全,系统数据准确。

4.加快扶贫数据平台建设。进步推进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平台数据系统建设工程,切实发挥大数据平台统计、决策功能,实现大数据系统建设达标。

(二)加强资金使用管理。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扶贫资金监管有待加强、扶贫资金使用管理存在不足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挪用扶贫资金用于平衡预算、扶贫资金管理不严格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扶贫小额信贷和资金管理、

资金和项目未充分发挥效益等问题。

1.强化资金整合使用。计划整合资金 2.9 亿元,其中扶贫专项资金 2 亿元,外部资金 0.9 亿元。组织开展财政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专项审计行动,清查梳理扶贫资产资源,确保扶贫效益可持续。

2.推进项目库建设。完成 2018 年已实施项目和 2020 年《项目实施建议书》编制工作,加快项目实施规划审批进度,建设高质量项目库。

3.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定期对滞留扶贫资金情况开展自查,查出一笔、整改一笔、销号一笔。项目安排从项目库中提取,加大项目实施公开公示,开展跟踪审计和及时评审,确保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使用安全。

(三)深入推进京蒙协作。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东西部扶贫协作推进不力、京蒙扶贫协作项目建设较为滞后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京蒙协作结对帮扶推动不力问题。

1.强化项目实施和资金管理。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2018 年项目全部竣工。组织好 2020 年批复项目,做到当年项目开工率 100%,资金使用率 100%,确保 80%以上帮扶资金用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上。做好项目资金监督管理,强化项目公告公示,确保项目资金发挥效益。持续做好京蒙扶贫协作项目库建设,做到“储备一批、论证一批、实施一批”。

2.实现北京企业落地。大力实施特色产业,充分发挥我

县“xx 小米”“兴安盟大米”“五谷杂粮”等特色产业优势,做好“绿色”“有机”等文章,完善产业链,打造生态圈,吸引北京企业到我县进行投资考察、洽谈合作。

3.加快扶贫平台建设。以产业园区、扶贫车间为主,加快扶贫平台建设,年底前至少建成产业园区、扶贫车间各一个。

4.抓好农畜产品和劳务进京。积极争取北京房山区支持,积极参加北京方面的农畜产品展洽展销会和招聘会,切实拓宽绿色农畜产品和劳务进京。

5.打造亮点工作。在完成人才交流、劳务协作和携手奔小康等规定动作的基础上,主动探索创新,建成一批带贫成效好、市场前景好、规模效益好的典型示范项目和工作方法,至少打造 3 个工作亮点。

(四)集中攻克深度贫困。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扶持深度贫困村政策落实缓慢问题。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瞄准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短板,统筹安排足够资金,提前办理前期手续,确保项目尽快建成见效。保证每个深度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少于200 万元。危房改造、光伏扶贫、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和产业扶贫等项目要优先向深度贫困村倾斜。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改善村容村貌。

2.推进产业发展进程。落实每个深度贫困村 20 万产业

引导资金,项目验收合格后,每村再奖补 30 万元。发展优势特色产业项目采取奖补资金、扶贫贷款和适当贴息“一补一贷一贴息”措施,打造一批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优势特色产业基地,每个深度贫困村至少规范发展一个农民合作社,实现“一村一社一产业”目标。

3.搭建电商小院。在全县 26 个深度贫困村建成 100 个电商小院,大力培育贫困地区特色产品和服务,通过私人定制小菜园、共享经济、线上销售、订单式种植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将自家庭院种植的果蔬触网销售,努力扩大贫困地区农特产品、旅游产品的网上销售规模,促进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五)切实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一些干部习惯于输血式扶贫、造血式扶贫意识不够强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群众宣传教育和发动工作做的不到位、贫困户内生动力调动不足、存在“等靠要”思想问题。

坚持“智志双扶”并重,深入实施“扶贫扶志•新时代新型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扶贫扶产业•牧业再造 xx”工程和“扶贫扶心•党群心连心”工程“三大工程”,持续开展改变生活•从庭院做起“积分争星”行动,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引导农户发挥主体作用,提升“精气神”。抓好政策宣讲,通过组织脱贫攻坚农民夜校、“六进村”、扶贫政策集中宣传月活动等,进一步宣传脱贫攻坚先进事迹,提高农民政策知晓率。抓好分期培训,充分利用农民技能培树进训基地,对农

民开展分期技能培训,增强贫困人口就业能力,切实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和“技能短板”。

(六)强化提升施策质量。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扶贫举措不够精准、部分扶贫政策未落地生效、措施到户不够精准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政策知晓度低、有的脱贫攻坚政策未能完全落实到户到人、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

扎实推进“六清零”“四达标”行动。“六清零”:“脱贫攻坚到户政策未落实或执行有偏差清零”、“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人口扶贫产业项目未覆盖和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兜底政策未覆盖清零”、“促进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现集体经济薄弱贫困村清零递增”、“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清零”、“实现贫困村未通动力用电、贫困户生活用电未达标清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清零”六个专项行动,“四达标”:“实现精准扶贫建档立卡平台数据系统建设达标”、“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贫困县镇村两级卫生院(室)设备、人员、药物等基本医疗服务达标”、“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达标”、“完成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乡村小规模学校、乡镇寄宿制学校改造,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控辍保学达标”四个专项行动。

1.产业扶贫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产业模式单一、同质化问题突出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产业扶持没有

做到精准施策、产业施策效果不明显、落实产业扶贫政策不到位等问题。

1.发展到户扶贫产业。建立产业扶贫长效机制,在产业施策全覆盖基础上,继续施行“菜单式”种养扶贫产业和资产收益式扶贫模式,加大对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家庭牧场”、致富能人等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全面巩固和提升产业脱贫成效。注重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鼓励有劳动能力贫困户自主发展种植、养殖业扶贫产业, “菜单式”扶贫产业带动贫困人口比例达 65%以上。发展禽类养殖项目。投入资金 300 万元,对发展禽类养殖产业贫困户进行奖补,计划带动贫困养殖户 2283 户。实施“放母收羔、放母收犊”项目。由政府提供平台,银行提供贷款,贫困户(农户)将贷款抵押给企业,企业提供能繁母畜和免费改良服务,并负责回收幼崽,贫困户(农户)庭院饲养,增加收入。发展生态扶贫产业。续聘生态护林员 879 名,带动贫困人口 2147 人,人均增收 4094 元。加大产业技能培训力度。投入资金 311 万元,培训贫困户 756 人,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实现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加强产业后续服务。加强改良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家畜诊疗改良 120 服务中心功能,与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提升改良服务能力。建立产业指导员制度,每村从驻村工作队员和第一书记、当地乡土专家、种养能手、新型经营主体带头人中选聘 1-2 人担任产

业指导员,重点在政策宣讲、技术指导协调、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等方面为贫困户提供指导服务。

2.发展村集体经济。巩固完善基本经营制度。坚持家庭经营基础性地位,落实土地延包政策,鼓励通过土地流转、资产收益等多种形式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年内土地流转规模达 50 万亩以上。积极培育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一批规模适度、生产集约、管理先进、效益明显的示范家庭农场,鼓励依法组建共同出资、共创品牌、共享利益的合作社。年内培育盟级规范合作社 30 家。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坚持试点先行,由点及面,完成整县推进任务,并通过自治区验收。丰富集体资产股份抵押、担保形式,加快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建设,探索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探索集体经济多种形式。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推进“一乡一品、一村一业”。鼓励临近县城村屯发挥区位优势,发展休闲农业,打造功能服务型集体经济。扶持山水秀美村屯挖掘资源优势,发展生态产业,打造自然资源型集体经济。帮助企业入驻村屯发挥龙头优势,优化农企利益联结,推进产业合作型集体经济。推动传统种养村屯发挥基础条件优势,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打造股份合作型集体经济。引导空心村屯发挥资产富集优势,盘活闲置资金资产,打造资产入股型集体经济。逐步推动村集体经济由单纯土地发包向多种经营模式转变。

3.住房保障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资金拨付率普遍较低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进度慢、危房改造质量低、进度慢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贫困户住危房等问题。

(1)完善农村住房改造工作。开展危房清零“回头看”行动,全面加强住房监测,确保 2018 年尾欠工程全部完工,住房安全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实施农村安全住房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在确保住房安全的基础上,提升贫困群众生活居住状态,让贫困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2)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1284 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同步搬迁人口 351 人。建设县城集中安置点 1 个,安置 1162 人,建设幸福院 4 处,安置 122 人。强化后续产业扶持,拓展配套产业形式,实现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搬迁任务清零。同时,对已经搬进贫困户进行严管,清退户收回搬迁楼。

4.教育扶贫方面。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教育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教育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

全面落实各项学生资助政策,以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精准资助、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提升基础教育水平、提高教育素质为重点,实施建档立卡义务教育阶段子女控辍保学达标工程,强化工作举措,杜绝建档立卡学生辍学。

5.健康扶贫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健康扶贫工程实

施进展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健康扶贫政策没有做到实现全覆盖、健康扶贫政策宣传不到位等问题。

加快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改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设施条件,达到每个乡镇有一所标准化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一所标准化卫生室。全面落实贫困人口医疗保障补偿政策,严格执行县域内“先诊疗,后付费”及盟内定点医疗机构“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制度。动态掌握健康扶贫对象,建立工作台账,落实“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实现精准医疗,精确施治。落实好分级诊疗制度,建立健全贫困人口转诊转院备案制度。深入实施“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确保完成国家确定的 24 种大病贫困患者集中救治工作,慢病签约服务管理实现应签尽签。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提高群众防病能力,引导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

6.生活兜底救助方面。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不顾标准滥用低保兜底、一兜了之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低保评定等生活救助政策落实还不够精准、个别脱贫户在取消了低保政策后容易导致返贫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部分取消低保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符合生活救助扶贫政策应及时纳入生活救助范围问题。

严格落实“三类人定额补”的政策,做好低保与扶贫两

项制度衔接工作,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将符合低保条件的贫困户纳入低保,将符合贫困户条件低保户纳入贫困户”的双向纳入要求,用足用好政策,确保特殊困难群体稳定脱贫。开展特困供养对象生活状况排查工作,将监护责任缺失、生活状态不达标的特困供养对象动员集中供养,实现无劳动能力贫困人口兜底政策未覆盖清零。

7.金融扶贫方面。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有的扶贫小额信贷发放不规范、有的贫困户对扶贫小额信用贷款政策知晓率低等问题,盟级层面查摆出扶贫小额信贷和资金管理不规范问题。

加大扶贫小额信贷宣传力度,侧重对内生动力较强的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确保有贷款意愿、有产业项目、有还款能力、符合银行条件的贫困户获得贷款支持,全年计划投放扶贫小额信贷 0.2 亿元。实现农村信用评级全覆盖、金融扶贫政策实施全覆盖、金融服务到村全覆盖,“扶贫保”全覆盖。强化风险防控,及时清缴欠款,建立完善信用联合惩戒机制,确保扶贫小额信贷资金安全,切实维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

8.就业扶贫方面。

(1)实施就业扶贫援助就业行动,结合京蒙扶贫协作工作,开展 5 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专场招聘会。

(2)实施就近就地转移就业行动,积极沟通协调县内

特色产业和龙头企业,筛选适合贫困劳动力的岗位,鼓励企业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依托现有扶贫车间,安置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就业;结合京蒙扶贫协作,鼓励北京企业在我县落地,积极沟通已落地的北京企业,深化京蒙协作,促进贫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3)实施技能培训促进就业行动,以京蒙扶贫协作为契机,利用北京扶贫的优势资源,针对我县贫困劳动力不同的培训需求,开展保洁员、养老护理员、俗厨、面点等工种技能培训。

(4)实施创业扶持带动就业行动,全方位推进创业扶持,提供针对性创业服务,鼓励贫困劳动力自主创业脱贫,创业培训和指导、担保贷款、财政全额贴息等方面予以支持。通过创业扶持带动贫困户创业就业,实现“创业一人、带动一批”的目标。

9.农村公路建设方面。加快推进撤并村公路和街巷硬化项目建设,确保如期竣工。严格落实《兴安盟行政公署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

10.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方面。投资 2048 万元,实施东山变电站改造工程 0.3 公里。投资 6085 万元,改造、新建 10千伏线路 147.6 公里,低压线路 170.8 公里。

11.光伏扶贫方面。建设完成 25 兆瓦村级光伏电站项目。

根据我县贫困村、贫困户规模与分布,结合社会经济状况、能源资源、电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等条件,按照国家光伏扶贫工作要求,建设联村电站 10 个,关联 145 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 4222 户。

12.旅游扶贫方面。以“全域旅游、四季 xx”为中心,以“休闲度假游、采摘体验游和乡村特色游”为重点,以“过境旅游、浪漫花海、多彩冬季”为特色,打造 xx 旅游名片。修编《xx 县旅游总体规划》,新编《xx 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加快“四镇八村”旅游特色小镇、特色村寨建设,高标准抓好乡村旅游示范点 5 个以上。成立旅游协会,加强精品游线产品营销,积极参加旅游招商推介展会,举办冰雪节、采摘节等旅游推介活动12次以上,旅游收入和人数增长20%以上。

13.电商扶贫方面。搭建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网络,宣传并鼓励贫困户参与电子商务培训和公益讲座,培养电商人才。建设非遗孵化器,将剪纸、根雕、草编等非遗产品打造成爆品网货,依托企业深入村屯进行培训,有效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依托京蒙协作,建设参观及品鉴为一体的芦花鸡、斗鸡、大雁、苏尼特羊养殖基地和杂粮杂豆种植基地,打造小杂粮品牌,统一种植、统一回收,形成生产销售一体的种、养殖模式,助力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致富。利用乌兰图雅代言效应,形成统一标识、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宣传、统一品牌,举全县之力向外推介 1-2 个品牌,对接北京商标

注册企业,注册统一商标,力促品味 xx 特色商品上行销售。

(七)强化组织领导,压实攻坚责任。国家层面曾指出存在脱贫攻坚责任落实不到位、帮扶工作不实问题,自治区层面提出存在落实主体责任有差距、驻村帮扶不深不细、扶贫领域监督执不够到位问题。

1.切实发挥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职能作用。根据人员工作变动情况,适时调整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建立完善领导小组议事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切实发挥好全县脱贫攻坚领导核心作用。各专项推进组按照职责分工,加强调查研究,制定工作方案,及时向党委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分兵把口、各司其责,形成攻坚合力,纵向做好上传下达,横向建立协调联动,盯办任务落实。

2.全面压实各级领导干部工作责任。严格落实县乡村“三级书记”抓扶贫工作责任制,县委书记遍访贫困村、乡镇党委书记和村书记遍访贫困户。围绕解决实际问题,有针对性开展好遍访工作,建立领导组抓指挥、工作组抓推进、包村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抓帮扶、村“两委”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大格局。严格落实驻村工作队管理机制,落实队员保障措施,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生力军作用。在“争星积分”活动的基础上,探索推广公共管理、环境治理、设施护理等村级事务自治管理模式,实行“务工记分、工分挣钱”的“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公共管理有偿服务的运营模

式,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由村集体经济支付劳动报酬,积极引导贫困户广泛参与,互助互帮,务工获酬,激发群众劳动致富的内生动力,打造“不走的工作队”,提高村级事务自治管理能力。

3.汇聚帮扶强大合力。加强定点帮扶工作。协调中央部委、8 家厅局单位、28 家盟直单位做好定点帮扶工作,进一步完善帮扶档案,提升帮扶成效。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全面推进“中国社会扶贫网”相关工作,持续开展“百企进百村”结对帮扶活动,重点发展一批特色产业、解决一批贫困户劳动力就业、落实一批公益捐赠项目,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强化脱贫攻坚宣传力度。挖掘选树一批自主脱贫致富、干部帮扶、驻村工作等扶贫方面的先进典型,利用各界媒体,加大典型宣传力度,展示脱贫攻坚成果,激励带动更多群众参与脱贫攻坚,调动社会各界级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

4.着力推进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将扶贫资金滞留、扶贫政策落实不到位等问题作为巡察、督查工作重点,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转型向督查和明察暗访,系统清除作风问题形成根源,较真碰硬压缩作风问题滋生空间,切实推动各地各相关部门进一步强化问题意识和责任担当,构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明显改善。开通县长扶贫信访热线电

话,及时受理和解决 12317 等信访电话中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进一步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落实好信访问题处理专项考核办法。

三、工作方法和步骤

按照贫困县摘帽验收程序,将全年工作分为三个阶段。

(一)集中攻坚阶段(3 月 1 日-8 月 31 日)。坚持问题导向,根据贫困村出列和贫困人口脱贫各项指标完成情况排查结果,按照存在问题类别及数量,通过实施问题整改系列行动,分类整改、分段考核。

第一阶段(3 月 1 日-3 月 31 日),集中推进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广播电视、手机信号、产业施策等问题整改工作。

第二阶段(4 月 1 日-4 月 30 日),集中推进基本医疗、生活用电、产业施策、村集体经济、饮水安全等问题整改工作。

第三阶段(5 月 1 日-6 月 15 日),集中推进住房、交通、产业施策、村级活动场所、村集体经济等问题整改工作。

第四阶段(6 月 16 日-8 月 31 日),集中推进住房、交通、村级活动场所、村集体经济等问题整改工作。

(二)自查验收阶段(9 月 1 日-10 月 30 日)。组织各有关部门启动编制各项扶持政策的自查方案,开展自查查工作,上报自查报告,并向盟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交退出申请。

(三)迎接上级验收阶段(11 月 1 日以后)。进一步完

善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软件档案,随时准备迎接盟、区、国家各级脱皮摘帽验收评估考核。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政治站位。全县上下要坚决扛起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把脱贫攻坚工作摆到全局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敢抓敢管、敢于碰硬的鲜明态度和坚决措施,全力以赴推进问题整改。以聚焦短板、攻坚克难的工作导向,强化各级干部打硬仗的拼劲、韧劲和狠劲。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的攻坚合力,层层夯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以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推动脱贫攻坚再上新台阶,以决战决胜之势全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二)明确责任分工,抓好问题整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全面建立起领导组抓指挥、工作组抓推进、包村单位和驻村工作队抓帮扶、村“两委”抓落实的脱贫攻坚大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党委(党组织)书记抓扶贫作用,要站在一线、干在一线,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当好战斗员。充分发挥包片、包村领导联系乡镇、村指导作用,各包片、包村责任人要带头落实包联责任,亲自带队、靠前指挥,出思路、想办法、解难题、促整改、抓落实,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充分发挥各专项推进组、行业部门扶贫部门参谋助手作用,要根据脱贫攻坚形势变化和工作需要,及时向党

委政府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纵向做好上传下达,横向建立协调联动,盯办任务落实。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生力军作用,驻村工作队员要坚守岗位、履职尽责,当好脱贫攻坚政策宣传员、脱贫致富组织员、脱贫攻坚战斗员、项目资金监管员、志智双扶引导员、动态调整统计员。

(三)严守整改时限,狠抓督促落实。要求各乡镇、部门对照整治任务和要求,制定整改清单,明确责任目标,细化时间节点,倒排整改时限。能够立即解决的,要立行立改、立竿见影;需要一定时间解决的,要细化整改措施、限定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整治任务;需要长期推进的,要制定完善制度,做到常抓不懈。县委政府将以最严格的脱贫攻坚考核制度,从严考核各乡镇、部门、驻村工作队及干部工作责任落实情况,并强化考核结果应用,建立常态化约谈,切实前移关口、传导压力、倒逼责任落实,确保脱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为高质量完成“脱贫摘帽”任务打下坚实基础。

2020 年 2 月 1 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