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护理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想必大家在写论文的时候都会遇到烦恼,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icu护理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立足在岗成才,是ICU护理现代学徒制的显著特征。ICU护理学徒有别于其他常规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吃苦、善钻研、又细心、有爱心,是成就ICU护理能手的内在因素。以产教融合为定力,学校与医院成为命运共同体,实施双元教育,育训结合才会做大做强,复合型ICU护理技术技能的培养才能提升至新台阶。

第一篇:icu护理论文

心理护理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探究

【摘 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5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结果:患者在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和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患者的睡眠质量、忧虑情况及满意度均好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ICU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者的护理质量,并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大力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影响

引言:

ICU危重患者所患的疾病是比较严重的,因此在临床的护理时,要使用有效的护理手段来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ICU患者由于缺乏与家属和他人的交流,很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因此,ICU患者的心理问题一直是医护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ICU作为医院最重要的科室,在对此科室的患者护理时,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护理,常规的护理方式并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对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情况都无法降低,在此基础上将心理护理应用到临床上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所接收的ICU重症患者50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将患者分成两组进行护理,主要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为25例,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以及心理护理。对照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15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0例,年龄在29-65岁,平均(47.8±1.9)岁,观察组中的男性患者人数为12例,女性患者人数为13例,年龄在30-68岁,平均(48.5±1.4)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1.2 方法

对照组ICU重症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医护人员给予患者常规检查,安慰、鼓励患者积极治疗,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首先对ICU病房的环境进行设置,保持病房的通风、干净,为患者营造出温馨的治疗环境,对病房进行定期的消毒,防止患者出现感染等不必要的问题,从而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1]。其次,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ICU重症患者很多都是生活不能自理,这给护理人员增加了很大的护理难度,在此基础上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护理计划,使用温和的态度与患者进行交谈,向患者讲述疾病的严重程度,并且告知患者降低心理不良情绪,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工作,尽快让患者得到最快的康复。再次对患者的饮食护理,ICU危重患者的饮食是比较严格的,护理人员要给患者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一些流质的食物,避免卧床的患者出现排便不畅的问题,适当吃一些水果,补充维生素C,实现患者的营养均衡[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生活质量、满意度等进行评分,其满分分别为60分、60分、60分、100分,将比对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 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 X2 检验,组间比较行t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生活质量和满意度评分,对照组各项评分都远远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ICU 危重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给护理人员也带来了很大的工作难度。在 ICU 危重患者进行护理时,使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不但不能降低患者的抑郁以及焦虑程度,还会导致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医疗纠纷,对患者的后期康复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也影响着护理人员的工作进度[3]。因此,护理人员要对常规的护理方法进行优化改进,通过心理护理干预的运用,有效的降低了患者負面情绪的影响,拉近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护理的质量。本研究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ICU重症患者50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两种护理手段的比对研究发现,采用心理护理干预,患者的满意度以及身体各项指标均优于传统的护理手段[4]。此种护理手段有效改善患者焦虑紧张的心理,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效果。因此,心理护理手段值得在医疗过程中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赵辉玉.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10

[2]张俊鲜.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9):121

[3]杨红梅.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8):132+137

[4]邱玲,张红霞.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5):296-297

作者:袁卫莲

第二篇: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

[摘要] 目的 探索基层医院ICU的护理管理模式,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 以2009年1月实施全方位的ICU管理为分界,将2008、2009年度入住ICU的所有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二者在院感发生率、意外拔管率、护理缺陷发生例数之间的差别。结果 2009年度的各项护理管理指标均优于2008年度。结论 因地制宜,运用适合基层医院特色的ICU护理管理模式,是基层医院ICU护理管理的方向。

[关键词] 基层医院; ICU; 护理管理

[

Management of Primary Hospital ICU Nursing

HUANG Yonghong HUANG Jiju HU Yulan

Sichuan Province Guanghan City People's Hospital,Guanghan 618300,China

[

[Key words]Primary hospital; ICU; Nursing management

随着现代医学发展的需要,不少基层医院已拥有自己独立的重症监护病房(ICU)。在影响ICU危重病人救治成功的众多因素中,护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因此,探索基层医院ICU的护理管理,对提高病人护理质量,提升护士专业水平,从而提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十分必要。

我院ICU于2007年9月19日正式开业,共有9张病床,在最初的一年里,由于护理人员配置太少(最初只有14人),且大多没有经过ICU专业培训,所以护理质量不尽人意,病人和家属投诉较多(主要表现在对护理人员不放心,对某些护理措施不理解),护理缺陷发生也比较多(比如血液制品未及时输入,病人意外拔掉气管插管、胃管等管道,造成一定的隐患)。针对这些状况,我们不断加强护理质量管理,逐渐增加护理人员至16人,强化护理人员三基三严的培训,通过一系列的努力,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别选取我院2008、2009年度入住ICU的所有患者,对照组454例,男297例,女157例,年龄8~103岁,平均(58.92±18.04)岁;观察组383例,男240例,女143例,年龄10~97岁,平均(60.86±18.04)岁。入组标准:(1)入住ICU的所有患者;(2)把2009年度作为观察组,2008年度作为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构成上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以2009年1月实施全方位的ICU管理为分界,将2008年1~12月入住ICU的病人作为对照组;2009年1~12月入住ICU的病人作为观察组。通过回顾性研究,总结两组在院内感染率、意外拔管率、护理缺陷发生例数方面的差异。院感发生率数据来源于我院信息科的统计数据;意外拔管和护理缺陷发生例数来源于科室的原始记录。

1.3 统计方法

统计分析运用SPSS17.0统计包处理后输入“临床医师统计学助手”软件自动计算。率的比较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详见表1 ~ 3。

3 讨论

3.1 加强院内感染管理是ICU护理管理的重要措施

重症监护病房是集中收治危重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治疗的单位,其侵入性诊疗措施较多,是易感人群和感染因素集中的场所,属于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1]。近年来,控制ICU院内感染发生,防止院内感染暴发越来越受到关注。通过以下综合防控措施,ICU院感率明显下降,未发生院感暴发。

3.1.1 加强气道管理和口腔护理等措施,减少HAP(医院获得性肺炎)和V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对气道开放的病人,严格无菌操作,尽量使用封闭式吸痰管,减少气道感染机会;同时加强口腔护理,防止口腔定植菌移位致下呼吸道感染;机械通气者使用一次性呼吸回路并及时更换;加强物表、空气的消毒,减少室内细菌浓度。

3.1.2 加强导尿管管理,预防泌尿道感染 保持引流系统密闭通畅,防止尿液逆流;保持尿道口清洁,每日用0.5%碘伏消毒尿道口2次,温水冲洗会阴1~2次;大便后及时清洗,防止大便污染尿道口而致逆行性感染。

3.1.3 加强营养支持,提高抵抗力 根据医嘱给予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保证热量的供给,改善全身营养状况以增强自身抵抗力。

3.1.4 加强医务人员管理,防止交叉感染 坚持手卫生制度和标准预防制度,减少或避免由医务人员的手作为媒介导致病人之间的感染。

3.2 加强管道护理,防止意外脱管

3.2.1 妥善固定管道 对照组气管插管脱管和胃管脱管的病人,有1/3属于固定不牢所致,我们改进了固定方法,将气管插管和胃管用高强度胶带固定在面部后再用棉带固定到枕后,使管子不易被拔出。

3.2.2 适当约束病人 躁动、不合作的病人最易意外拔管,特别是在夜间,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患者心率、呼吸频率降低,肺泡通气不足,CO2潴留,患者出现头痛烦躁幻觉的精神障碍,易导致意外拔管[2]。因此,夜班护士评估病人后有效约束病人的双上肢,同时加强巡视,警惕病人意外拔管或及时发现意外拔管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病人安全。

3.2.3 镇静与镇痛 根据医嘱适当使用镇静、镇痛措施,也是防止病人意外拔管的措施之一。

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观察组在气管插管和胃管的脱管率上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心静脉脱管二者比较无明显差异,这是因为中心静脉导管容易固定,不易被病人意外拔出。

3.3 加强护士法律意识和风险意识的培养,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

3.3.1 加强重点环节监控 强调护士在输液、输血、特殊治疗等操作环节中的查对制度的落实,避免差错事故发生。

3.3.2 加强重点时段的监控 中午、夜间、节假日是护士容易疲乏或松懈的时候,护士长或护理质控小组成员不断提醒、督促护士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交接班制度的落实,同时采取弹性排班制度,抢救病人多、护理任务重时适当增加护士人手,以保证护理安全。

3.3.3 加强心理护理,满足患者和家属的心理需求,避免护患纠纷发生ICU收治的都是各种危重症及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病情具有特殊性、复杂性、多变性的特点,随时可能发生生命危险[3]。因此ICU患者和家属的心理护理特别重要。我们的做法是对清醒病人随时沟通,减少其对入住ICU的恐惧和对没有亲人陪伴的孤独感;对患者家属则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适的心理安慰和支持,理解他们对患者的担忧,告诉他们ICU护理工作的内容和流程,让他们相信病人在ICU能够得到很好的治疗和护理。只有我们的工作得到患者和家属的认可,才能融洽护患关系,避免护患纠纷。通过我们的努力,护理缺陷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性(P<0.01)。

3.3.4 建立无责上报制度,及时发现护理缺陷或隐患 基层医院ICU护士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每天面对的都是病情复杂多变的危重病人,工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都很大。由于种种原因,有的护士出了差错不敢上报,导致相同的错误在科室里重复发生。因此我们在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也给护士一个宽松的工作氛围,对待发生护理缺陷的护士,不以处罚为目的,而是首先从管理上找原因,再和当事者一起分析是个人能力不知还是认识方面的偏差,从而帮助她们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尽管ICU护理工作又脏又累,目前还没有一名护士主动要求调换科室。

作为基层医院ICU的护理管理者,ICU的护理管理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将不断努力,尽快摸索出更适合基层医院ICU的管理模式,以提升医院护理品牌。

[参考文献]

[1]陈洁莹. 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情况分析及预防措施[J]. 中国实用医药,2009,4(35):22-23.

[2]谢彩娟. 气管插管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J]. 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56.

[3]陈献,李立平. 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焦虑状况的影响[J]. 当代护士学术版,2009,(1):14-16.

(收稿日期:2010-03-09)

作者:黄永红 黄继菊 胡玉兰

第三篇:ICU护理现代学徒制研究

摘 要 立足在岗成才,是ICU护理现代学徒制的显著特征。ICU护理学徒有别于其他常规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能吃苦、善钻研、又细心、有爱心,是成就ICU护理能手的内在因素。以产教融合为定力,学校与医院成为命运共同体,实施双元教育,育训结合才会做大做强,复合型ICU护理技术技能的培养才能提升至新台阶。

关键词 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双元教育;ICU护理;顶岗实习

Key words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modern appren-ticeship; dual education; ICU nursing; post practice

1 前言

對于危重症患者来说,进入一家大医院ICU(Intensive Care Unit),其生命就有了初步保障。在封闭的医学环境里,ICU集中了现代化的护理监测设备、生命支持系统和医术精湛的医护人员,其中对于ICU护理人员的要求比其他科室的护理技能素质更高、更全面,因此,培养优秀的ICU护士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教学带徒工作。

泰州市人民医院是一家综合性三甲医院,ICU护理工作复杂多样且非常繁忙。为让新入行的护生更快适应大医院的快节奏、高要求,泰州市人民医院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对接,以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强化学生在ICU护理技能方向的培养。

2 ICU护理现代学徒制培养基础

ICU护理技术技能综合了输液、铺床、无菌技术、导尿、生命体征测量等基础护理技能,还包括根据不同年龄层次病人的危急重病进行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监护等抢救护理技能,要精通现代化护理仪器操作和监测,掌握隔离技术以防传染病的播散,能根据不同类型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因此,ICU护理人员应具有复合型临床护理技术技能。想要能够用得上、用得好ICU护理人员,还需要强调前期入行培养,即不但学得好,更应做得好,才能符合入职ICU护理技能要求。培养高素质ICU护理人才,需要学校与医院紧密合作,育训结合、课证融通、校内实训与临床学徒相互融合。

建立产教融合合作平台 泰州市人民医院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多年,教师和医护人员互派,成立了天使学院。该学院属于园校企合作产业学院,由泰州市医药高新区产业园、泰州市人民医院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三方组成,主要培养方向是护理领域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向社会开展相关技术培训。该天使学院护理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授课内容,体现学院课堂与医院临床课堂对接、线下课堂与线上课堂相互融合。比如CPR教学,在校内临床模拟基地,使用模拟人为对象,强化标准化操作,通过模拟人身上相关传感器反应胸外按压深度、部位、回弹等参数是否达标,以避免在临床上对真人护理时出现失误,提高抢救的效率和成功的概率。

项目化教学与综合训练相结合 由于ICU护理的综合技术技能要求,不同于分类护理,如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成人护理、老年护理等,需要接触不同类型各个年龄层次危重病人,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综合护理技术技能,因此,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需要考虑项目化教学与现代学徒制相衔接、模拟教学与临床教学相融合。如气管内插管术项目理实一体化与现代学徒制分项对接,根据经口腔插管、经鼻腔插管、逆行插管等不同插管途径,通过计算机模拟和模拟人来模拟患者明视插管和盲探插管,ICU护理带徒教师则在病房给学徒示范教学和辅导,让学徒切实感受ICU病房环境,或协助指导教师完成病人气管插管,学会观察并记录呼吸机等仪器数据、患者插管反应及其精神状态,体会救死扶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配套相应的激励机制 ICU护理现代学徒制与工厂学徒类似,工学结合,让学徒者在短期内经过技能训练,能熟练掌握必备技术;但与工厂学徒最大的不同是,产品做得不好,可以重做,而在医院临床则不同,病人生命只有一次,不能出错。因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复合型护理人才,学校与医院共建产业学院,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双岗双薪,双元教育护理学生,医院指导教师即兼职教师的绩效考核、评奖评优及职级晋升,与所指导的学生技能考核结果密切挂钩,全方位调动医护人员带徒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ICU护理培养模式分析

以现代学徒制作为ICU护理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教学过程与ICU临床护理相对接,常规护理与ICU特殊护理相融合,全面训练与单项练习相互促进,提高学生ICU护理实训和顶岗实习培养质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培养主体双元,培养对象身份双重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20条)明确校企合作主要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产教融合深度和广度,最终为产业升级、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资源。随着新工业革命的到来,科技不断进步,ICU临床护理技术也在迅猛发展,给危重病患者带来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因而需要开设护理专业的学校与对接医院尤其是大型综合医院护理部长期紧密协同,培养高素质护理技术技能人才。建立股份制或混合所有制产业学院,将使得双元教育的主体能够稳定且有保障,教师相互兼职具有双薪,学校课堂对接ICU病房课堂,学生角色互转,即学生与教师之间既有师生关系又有师徒联系,学生通过系统育训,职教20条中1+X中的X护理等级技能证书才有更高技术技能含金量。

协同培养,在岗成才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教20条给出明确方向,即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产教融合是根本,校企合作是关键,政策支撑是保障。校企协同培养复合型ICU护理技术技能人才,要以岗位引领,对接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授课方法,过程性考核和综合考核相结合,在相关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断改进制度下,实施学校指导教师和医院ICU护理指导教师双导师制,特别在医院病房实行一对一导师指导,学徒充分利用学校与医院ICU病房两个主体的优质教学资源,对接护理专业全面技能育训标准。

育训结合路径:认识性实习到校内强化实训、临床集中见习、ICU病房顶岗实习。校外导师前置在认识性实习到校内强化实训,学校加强在医院驻点指导教学,参与学生的临床集中见习、ICU病房顶岗实习,提高学生的临床护理技能,增强校内教师的工匠素质,实现在岗成才。

4 ICU护理现代学徒制发展趋势

ICU护理工作地点在病房而不在门诊部门,工作环境相对封闭,由于患者病情危重、不能自理,病房内充满多种气味,且护理设施设备复杂,刚来学徒会感觉工作环境气氛紧张有压力。双元教学中的导师应先在校内专项实训教学中进行“三全”教育,对学生即全面、全員、全过程进行精神高度集中、不怕吃苦工作态度方面的训练;后期到医院ICU护理学徒中,导师加强技能、责任心理等项目的训练和考核。因此,加强ICU护理现代学徒制,为医院培养复合型护理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学校与医院合作,教学过程与临床护理过程对接,课堂授课与技能训练融合育人。

ICU护理现代学徒制与传统学徒教学管理不同。ICU护理现代学徒制融入更多更高现代元素,比如泰州市人民医院与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专业共建共管委员会,在此领导下建立天使学院,师资双岗双薪,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共商,课堂同教,使用统一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和诊断改进制度,学生与学徒身份双重,教师与师傅身份互转,通过现代学徒制岗位育训成才。传统学徒模式则是:实习单位不参与或很少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制订,学生进入实习单位顶岗学徒,技能训练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有脱节现象,学校指导教师很少参加顶岗实习技能训练教学工作。由此带来的问题是,实习单位师傅带徒考核不严,造成在岗学徒技术技能不足,与职教20条的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要求不符。因此,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离不开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而实习与实训选择现代学徒制模式则是必由之路。

ICU护理现代学徒制立足在岗训练成才。ICU护理具有环境封闭,生命支持仪器众多,工作量大,涉及各科护理知识技能面等特点,这就需要从业者具有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精湛的重症护理技术技能。师傅言传身教有别于其他护理岗位,学徒尤其需要细心、耐心。由于需要常态化抢救危重病患者,工作时间不规律,在ICU护理岗位上学徒将会获得更多临床技能,为毕业后到医院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5 新医科促进学校与医院成为命运共同体

医院内的医生、护士、医学检验等岗位专业技术人员均从学校毕业生中选拔,医院为民服务的医疗水平与医学院校的教书育人质量密不可分,医院的医疗水平又与从业人员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紧密相关。与此同时,医院医疗水平的提升也离不开医学院校和科研院所。所以从长期育人合作考虑,医学院校应与医院构建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医疗事业的发展服务。而ICU护理技术技能的联合培养,则是学校与医院命运共同体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重要纽带。

为社会服务的目标相同 ICU护理是常规护理的技能综合提升,为医院、社区护理服务提供不同等级的人才资源,医院和社区需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为百姓健康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为了共同目标,有必要形成命运共同体。

政策支持 为提高职业教育培养质量,职教20条从科技革命、产业提质升级、经济发展趋势方面提出校企紧密合作,单股绳并成多股的“斜拉索”,形成命运共同体“斜拉索桥”,为产业不断向前发展架桥铺路。ICU护理好比医疗中的单股绳,只有与其他医疗技术互相支持,才能变成多股绳,最终形成挽救生命的“斜拉索桥”,即建设高水平综合生命支持的ICU。所以,医学院校教学与现代学徒制临床教学共同培养复合型医疗人才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曹元军.高职院校专业群的质保体系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6):38-41.

[2]曹元军,卢意,宋正和.基于产教融合模式的高职工科人才培养[J].河北职业教育,2018(6):77-79.

[3]刘立新.德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0):18-23,37.

[4]贝克.职业教育教与学过程[M].徐国庆,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

[5]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6]高智华,齐雪茹,等.产教深度融合模式下高职院校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研究[J].河北职业教育,2017(1):21-25.

[7]马蓓.面向护生的开放式基础医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2):16-17,26.

作者:刘仁蕊 曹元军

第四篇: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

ICU重症患者非常特殊,患者在治疗期间不允许家属陪护,需独自面对治疗的痛苦和死亡威胁,患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常出现孤独、恐惧、绝望等心理,不利于治疗和护理的顺利开展,也会影响身体康复。为此,本文讲一讲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处于良好心态接受治疗。

ICU重症患者心理特点

要做好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先了解患者的心理特点,然后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以便消除患者负面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恐惧与焦虑。①患者在疾病折磨下易出现恐惧和焦虑感,处于此种情绪中的病人神志清楚,知晓自己病危情况。②ICU内不允许家属陪护,患者需独自面对陌生环境以及各式各样的医疗设备和仪器。仪器设备的警报声和医护人员操作时发出的各种声音,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让其出现恐惧感和焦虑感。③ICU重症患者身上会连接各种线路和导管,易让患者出现恐惧感。④ICU内其他患者出现生命危险时,医护人员会进行抢救,抢救时的紧张气氛会刺激患者,产生恐惧感。若同房病友不幸去世,会进一步加重患者恐惧感。⑤医护人员忙于抢救,忽视和患者的交流,患者不知晓各种操作的目的以及自己病情,会出现焦虑感,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2.抑郁感与孤独感。ICU内患者病情稳定后才允许家属探视,且探视时间也有限制,病人会感到自己和外界隔离,进而产生孤独感。特别是急诊转入ICU的患者,因病情突发,对院内陌生环境没有心理准备,会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且有的患者会担心疾病是否可以治愈,预后会不会出现肢体障碍,治疗费用多少等,也会让患者出现孤独感和抑郁感。

3.挫折抗治疗心理。出现此类心理的患者,多是服毒自杀者、事故患者、工伤患者,表现出呻吟、暴躁、哭喊、易怒、不合作等。例如,服毒自杀者会因各种打击失去生活的意义,而拒绝医护人员洗胃以及各种治疗。

4.择优心理。有些经济条件较优越的病人会出现择优心理,在住院治疗期间什么都想要最好的,希望使用最好的药治疗,希望技术水平高、资历深的医护人员给自己治疗。且此类病人也非常在意医护人员的行为举止和语言态度,医护人員的一个皱眉、一个眼神等都会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让其出现不良情绪。

ICU重症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

1.降低噪音。医护人员应为患者营造一个安静的、舒适、平和的休息环境,并做到“四轻”,即操作轻、医护沟通轻、走动轻、设备声音轻,以降低患者的听觉刺激,缓解其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2.环境护理。控制好病房内的温度和湿度,温度控制在24℃左右,湿度控制在45%以下,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进而放松紧张的心理。除此之外,待患者意识清醒后,医护人员应主动进行简单的自我介绍,并为患者介绍室内环境和常用的监护仪器,以改善陌生环境、陌生人员对患者的不良刺激,进一步缓解病人的紧张感和恐惧感。

3.健康宣教。患者清醒后,医护人员应及时给予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全面的认知。且此期间要加强心理干预,多讲解一些以往的治愈案例,以恢复患者治疗信心,让其以最佳心态面对后续的治疗与护理,继而提升治疗效果和护理质量。

4.言语和仪表。医护人员上班期间要注重仪容仪表,要保持举止大方、衣帽整洁、态度亲切、语言和蔼,有利于消除患者恐惧感和焦虑感。除此之外,对出现择优心理的病人,医护人员要给予适当的语言引导,以精准娴熟的操作技术、冷静的举止取得病人的信任,让其得到宽慰,进而缓解不良心理,提升其康复信心。

5.关心患者。护理人员每项操作前,都要向患者讲明操作的目的和作用,以获得病人的配合和支持。对于无法讲话的患者,要借助非语言沟通和患者进行交流,例如点头、摇头、书写等方式,以了解患者的需求,缓解其不良心理。

6.保护患者隐私。做各项治疗和护理时,医护人员要注意保护病人隐私,例如导尿、床上排便、灌肠等操作,要使用帘布遮挡,以免增加患者不良心理。

7.临终患者心理护理。对于此类患者,护理人员不要当着患者面表现为悲观、难过心理,以免加重患者心理负担。对于出现愤怒情绪的患者,要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给予最大的宽容,以缓解其愤怒情绪。

ICU内重症病人心理活动多种多样,且比较复杂。遇到突然而至的天灾人祸时,患者会出现较大的紧张感,丧失自我应对机制,出现异常心理,例如濒死感、悲哀、绝望、恐怖等,这些情绪会加速病人的死亡。为此,医护人员先应了解患者心理异常的原因,然后根据上文所讲内容进行心理护理,以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其重获治疗信心,进而促进其康复。

(作者单位: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

作者:舒红

第五篇:浅谈ICU护理安全管理

[摘要]随着新的侵权责任法的颁布,医患关系和护患关系的日趋紧张,再加上ICU的收治对象是急、危、重患者,护理安全显得举足轻重。而正确优质的管理又是一个机构得以延续生存的核心,故要全面提升护理质量,保障患者安全,不仅要从提高护理人员技术上着手,更需要大力加强并落实有效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笔者所在科ICU针对护理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实行持续性整改,近两年来,效果显著。

[关键词]护理安全;护理管理;措施

1影响护理安全的因素

1.1医生方面各种观念的改变、新技术的逐渐开展起来,针对各种疾病,医生的处理方式或手术方式发生了改变,如果未及时与护士沟通,护士按照惯用的模式照料患者,可能会偏离了病情观察重点,导致治疗的延误。

1.2护士方面

1.2.1人员素质ICU护理人员需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强大的压力下担起看护重病患的重担。责任心不强、缺乏应变能力,往往会延误危重、病情变化快的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

1.2.2技术方面各种新设备的引进,对护士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如果不能及时掌握,患者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的各种正常预警或是故障没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也会耽误治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1.2.3护理文书书写方面书写不规范、有涂改,没有如实的记录患者真实的情况,或者记录前后不一致,这些都是医疗纠纷的隐患。

1.3患者及家属方面不遵医行为影响患者安全。

1.4药物方面各种新药的不断更新,各种抗生素的滥用,药物的配伍不当,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概率,患者安全和护理安全问题上升。

1.5环境设施方面应该隔离的患者是否严格隔离,各种可再利用的医疗物品是否严格消毒管理,ICU是否定时空气消毒,各种垃圾、医疗垃圾是否严格分类定点放置,是否有足够的备用监护设备,设备是否定时检验维修等等,这些都是安全隐患。

1.6管理方面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监督不力,职业道德教育薄弱,业务培训不到位、设备物资管理不善等影响护理安全的组织管理因素,不仅是发生纠纷和事故的主要原因,也是对患者安全的最大威胁。

2ICU护理安全管理措施

2.1护士临床技能的加强

2.1.1知识的掌握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与考评,每月一交的读书笔记,不定时的已学过知识的抽查,都加强了护士主动学习的意识与积极性。对于新到科室的护士,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对不同知识的一定程度的熟悉与掌握,赏罚分明。

2.1.2临床技术的培训每月一次的操作演示与考试,各项基本护理技术,做到熟稔。

2.1.3新设备的培训各种新进设备,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要求护士在一定时间内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各种预警处理及简单故障处理,没达到要求者予以责罚。

2.1.4善于反思危重患者的观察护理重点进行讨论后执行,不断总结与反思,一天比一天做的更好,针对实施过抢救的患者,组织年轻护士进行总结培训,以增加经验,遇到类似病例,知道如何处理得更好。尤其要分清事情的轻重缓急,处理好先后顺序。

2.1.5对各种新药,护士要第一时间了解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做好药物使用的观察,及时反馈给医生,并配合处理。

2.2护士素质、责任心及法律意识的培养护理工作中的团队合作与分工协作十分重要。采取不记名提意见或建议的方式进行反馈,针对护理工作中的不足重点改进,每月一次,赏罚分明。同时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各种护理文书谨慎、如实书写。

2.3加强沟通

2.3.1加强医护沟通对于医生新的病情处理方式和新的手术方式,护士也参与学习,把握好观察重点,提高护理质量。对于抗生素,护士有责任提醒医生针对性的使用。

2.3.2加强护患沟通定期对护士的语言沟通艺术进行培训,并赋予实施,再从患者及家属那反馈护士态度信息,赏罚分明。

2.3.3针对ICU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患者,制定图示,让患者看图说话,及时了解患者的主诉,满足患者合理需求的同时又能及时预见疾病的发展,做好提前预防。

2.3.4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减少或消除不遵医行为,同时满足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知识的渴求。

2.4加强护理安全管理

2.4.1护士长排班做到人员足够,搭配合理。笔者所在科ICU实行弹性排班制。

2.4.2各种安全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如严格三查七对制度,护理文书书写制度,ICU探视制度,隔离消毒制度等,还要有适当的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2.4.3设备管理定期检验和维修,配有备用的监护设备。抢救设备定期检查,保证其完好性和使用性。各种设备放置合理。对于基本的紧急供电设备,防火设备等也要有良好的保障。

2.4.4环境管理安静清新的环境对患者恢复有益。减少或避免噪音污染,保持ICU的整洁,定期的空气检验与消毒必须做到。

2.4.5各种护理用物的质量保证如输液器、注射器、消毒液、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导尿包等。

作者:卿厚敏

上一篇:博学职称论文下一篇:安全施工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