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分析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包含的内容较多, 主要有机车车辆、线路、房屋、建筑物、机械动力设备、运输设备、传导设备、电气化铁路供电设备、仪器和仪表、工具和器具、信息设备、通信设备等设备设施, 进行固定资产管理主要从设备的采购、正常使用、维护、保管、报废等流程。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 从而确保固定资产为铁路的施工、运输等提供服务。随着铁路万吨重载列车的上线运营以及运营里程的快速增加, 在陆续进行了安全管理治理、生产技术创新的变革后, 铁路运输企业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 现阶段铁路运输企业要想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就必须提高重视, 充分挖掘内部潜力, 对固定资产成本进行严格控制, 做好固定资产管理工作。

一、现阶段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弊端

(一) 重视程度不足

铁路局集团公司对站段的考核指标主要是盈亏和成本预算完成指标, 未将资产的保值增值纳入指标体系, 仅在发生资产毁损流失时才予以考核。实际上, 上级单位在进行例行经营业绩考核时, 面对庞大的固定资产, 往往在短期内难以核实资产损失事项及数额。由于上述考核机制及资产的国有性质, 作为站段的主要负责人在经营管理方面会更多地关注成本预算完成情况, 而不会把精力投入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去。整体上, 铁路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重购置, 轻管理”的情况, 轻视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现场实物管理人员在资产管理上缺乏主人翁责任感, 认为资产是企业的, 管理的好坏对个人不会有太大的影响。负责固定资产核算的财务人员, 仅局限于对固定资产购置、变动、修理、处置等业务进行审核和账务处理, 未参与到资产的现场管理中去, 管理和监督作用未得到发挥。

(二) 管理制定不健全

按照铁路企业内部相关规定, 站段每年须对所管辖、使用的固定资产进行清查, 但部分单位在实际执行时是为了完成上级任务, 走走过场, 流于形式, 未掌握资产状况, 没有真正起到摸清家底的作用, 具体表现在:未达到报废年限但已不能使用的资产未分析原因, 未鉴定使用人责任;达到报废年限已不能使用的资产未进行统计列示, 上述两项均未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导致账上资产多, 能使用的少, 造成资产数据失真。不仅如此, 铁路固定资产存在闲置、使用不当的现象, 如果资产管理不当势必会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三) 部分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铁路企业对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方式是:财务部门按照技术部门填制的财固-5, 从财务角度分析组固, 手续齐全、资料完整、确定固定资产分类, 账目准确, 及时入账, 准确计提折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固定资产日常使用维护和保养, 建立技术台账, 确保资产安全。由于种种原因, 在管理中往往存在较多问题, 工作人员不注重固定资产的实际管理, 与实物脱节, 账实不符的情况普遍存在。究其原因, 主要由于固定资产的使用部门对拆除、报废、损毁的固定资产未及时进行报废处理, 以为不能使用也没什么价值了, 就随意堆放在一边, 时间长了, 仓库几经搬迁, 固资陆续丢失, 而财务部门的台账还存在, 导致账实不符。这种情况比较突出的是信号设备、手持电台、锅炉设备等。

(四) 缺乏专业的管理人员

从实际情况来看, 很多铁路运输企业在固定资产管理人才上严重不足, 一些基层铁路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固定资产管理机构, 固资管理人员多是兼职, 其他工作忙时分身乏术, 有心无力, 对时效性不很强的工作如: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 移交等, 一拖再拖, 经相关部门多次催促才去办理。铁路对固资管理人员很少进行常规、系统的培训, 他们基本上是以自学为主, 边干边学, 在此背景下, 固资管理人员业务人员水平亟待提高。

二、提升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一) 提高思想上的认识

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 铁路运输企业领导和相应的管理人员应意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 逐步建立健全内部管理体系, 制定一系列可操性强的管理制度, 从而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管理的综合效率以及操作的完整性。在岗位职责安排方面, 建立职责分明的管理体系。强化工作人员管理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鼓励全员管理, 加大固定资产的维护和保养, 对于一些设备应加强日常检修, 形成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全员内部控制体系。

(二) 制定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划

铁路运输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管理时要明确战略规划, 建立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完善组织结构, 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落实工作责任制度, 坚持谁出问题谁负责的管理模式。制定季度、年度、长期的固定资产管理发展策略, 确定固定资产管理资金、设备、人力等方面的保障, 为固定资产管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战略发展规划应详细, 在实施过程中及时检查规划执行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确保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的顺利开展。

(三) 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种类和数量较多, 这对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 要招聘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人员, 为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动力。另一方面, 加强当前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培训, 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的结合, 不断提升自身管理综合水平, 为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奠定基础。因此, 铁路运输企业应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强化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 定期盘点, 做到账实相符、账卡相符、账账相符, 进而提高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四) 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

铁路运输企业可以结合企业当前的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现状, 进一步优化目前的固定资产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增加自动扫码识别设备, 对固定资产进行实时跟踪, 还可以构建固定资产价值动态管理和实物动态管理同时管理的信息系统, 以实现固定资产管理各职能部门间的信息共享, 对固定资产的实际情况有充分的掌握, 出现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对策。同时, 单位也可以在社会上展出单位的档案, 向全社会展示单位的辉煌成就, 提高单位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当然过去的发展经验对于单位的如今的发展来说, 也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单位通过研究单位的档案, 可以总结单位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 使单位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 铁路运输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当前阶段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提高思想上的认识、制定明确的固定资产管理规划、提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强化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水平等方式, 逐步建立规范化、标准化的资产管理体系, 发挥固定资产的基本功能, 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摘要:从行业性质来看, 铁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 加强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有助于促进资产管理的科学化, 提升资产使用效率。但是, 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仍存在不少问题,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铁路企业工作的正常开展。基于此, 研究当前阶段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对策具有非常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对策

参考文献

[1] 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铁路总公司固定资产设备管理办法[Z].铁总财〔2015〕45号.

[2] 张颖.浅谈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经济 (理论版) , 2014 (5) .

[3] 徐晓雄, 刘晓爱.浅议铁路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 2012 (6) .

[4] 徐玮.关于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对策的若干思考[J].会计师, 2014 (16) .

[5] 林小贞.浅析铁路运输企业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3 (4) .

上一篇:采空区自燃火灾危险及防治技术之研究下一篇:试论基于信息化环境下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