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体育局家属院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郑州市体育局家属院

郑州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协调发展研究

摘 要 社区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区文化活动和新的社会体育形态,在我国城市管理和社会体育发展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郑州市城市社区体育开展的状况如何,将会直接影响到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社区文化氛围,同时也影响着社区建设。高校体育是及场馆、人才优势为一体,挖掘高校体育的潜力,发挥高校体育的功能,使高校体育融入社区体育之中,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弥补双方的不足,为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奠定坚实基础。

关键词 高校体育 社区体育 协调发展

1 郑州市社区体育的现状

1.1 部分居民的体育意识有待加强

当代人十分注重科学知识的学习,掌握各种技能来提高自身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但是却往往忽视了个人的身体素质。根据作者的调查,近四分之一的居民从没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这些居民的健身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从调查结果开看,参与社区体育活动的人群以中老年人为主,且都集中在早上时段。部分青年人心理认为健身锻炼是中老年人的事,感觉自己身体素质好,不需要锻炼,所以有了这种锻不锻炼身体无所谓的行为表现。这些反映出青年人的健身意识没有中老年人强。根据实地访谈调查的结果分析,多数居民存在被动的观看意识,自己不愿意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中,仅仅在旁边欣赏别人参与,愿意作为体育观众。还有部分社区居民用玩麻将、打纸牌来代替体育健身锻炼。另外,郑州市社区体育起步发展得相对较晚,在群众中缺乏相应的知识宣传,这也是导致一些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淡薄的一个原因。

1.2 缺乏社区体育指导员

社区体育指导员是在开展社区体育活动中,对群众进行体育锻炼技能传授、指导和组织管理的人员。根据作者调查的结果发现,郑州市居民在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中,四分之三的居民从来没有得到体育指导员的指导。目前,而大多数社区体育指导员都是以兼职、喜爱、志愿服务为主,受这些方面的影响,一些社区体育指导员所知道的项目都是一些传统、养生类的健身项目,而被当代居民所喜爱的现代健身项目指导较少。居民的活动内容和健身手段缺乏科学性。根据调查的结果发现,“无人指导”也是影响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当今社会,社区体育指导员缺乏将无法满足居民的健身需求。在一定程度上,社区体育指导员的质量和数量,以及社区体育健身机制的健全等原因,都阻碍了郑州市社区体育的开展。

1.3 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

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基础设施,也是必备的条件。根据调查发现,郑州市社区居民的活动点主要集中在广场公园和学校场地以及街头巷尾。场地,器材严重缺乏,这也说明了郑州市居民对健身活动场地和器材的需求远大于现有的供给。还有部分学校和单位的体育场地设施只为本系统服务,服务对象单一,采用封闭管理,使用效率较低,这也是一种资源浪费。此外还有一些场地器材设施使用率较低,由于客观原因,现有场馆多远离社区,收费标准、产权归属、管理体制等多方面原因也使很多居民难以利用。硬件设施仍无法满足社区体育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些状况严重影响了社区体育的活动项目,而且影响着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人数。场地器材设施的缺乏和居民的需求矛盾逐渐呈现出来,阻碍了郑州市城市社区体育的发展。

1.4 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缺乏

郑州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经费来源以居民自筹经费为主,其次为社会赞助。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发现,郑州市各行政区建设中,体育场地设施等硬件水平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应的,经济水平高的区域,居民健身条件越好,社区体育场馆建设的功能越完善,体育器材设施也越多,社区体育的开展的状况也越好。而一些高档社区中还建有全民健身路径、游泳池、健身房等高档体育设施,而在一些都市乡村社区,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简陋,很多社区开展体育活动缺乏经费支持。居民主要依靠自筹资金,社会赞助等途径来组织参与社区体育活动,这也成为制约社区体育活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1.5 社区体育组织管理有待完善

目前社区体育组织形式较为单一,根据调查结果发现,近四分之三的居民参与社区体育活动都是自发组织的,70%的社区缺乏相应部门的组织管理,没有专门的体育领导机构。据调查结果,在郑州市社区体育开展中有近75%的居民参与进来。而且组织形式都是自发组织、组织形式单一。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来扶持,一些地区的社区体育陷入可抓可不抓的困境。这就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加大投入和管理的力度,逐步完善社区机构设置。

2 郑州市高校体育的现状分析

2.1 郑州市高校体育有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

郑州市拥有众多的高校,高校体育有较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而且高校有较强的策划和组织体育比赛的能力,在组织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方面有专业人才和科研机构,有强大的体育师资队伍,力量雄厚。这些有丰富经验的专业人士可以为社区体育提供指导、策划和咨询等优质服务。

2.2 高校体育师资雄厚,但是参与社区体育的工作少

高校有强大的体育师资力量,同时也承担着为青少年普及体育知识,培养体育终身意识和服务社区体育的义务,这个教育功能在社区体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体育的开展情况也影响着周边社区体育的发展。高校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为培养专业的体育指导员和体育活动积极分子,但是目前这些高校的体育优势并没有完全得到发挥,高校内不管是体育教师,还是体育学生在课余时间指导社区体育活动的比率很小,参与到社区体育工作的更少,服务社会的功能有待加强。

2.3 高校体育场地器材充足,但利用率低

就目前郑州市的体育场馆而言,大部分的体育场馆都分布在学校及教育系统。虽然郑州市《关于加强城市社区体育工作的意见》中明文规定企事业单位、机关的体育场地设施,在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产秩序的前提下,应该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居民开放。但是郑州市的很多高校为了管理方便,多数体育场馆设施没有对外开放。这也说明了高校的体育资源丰富,但有效利用率较低。这就无形中造成了高校体育资源的浪费,不能与社区体育实现资源共享。

3 郑州市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协调发展

3.1 建立完善的体育组织管理机构

政府部门的调控和扶持是社区体育和高校体育联合互动的前提,政府应该加强对社区和高校的管理力度,为社区体育的建设提供政策支持,要充分利用高校的优势,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部门,主动的把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联合在一起。高校依据原有的体育资源规章制度进行改革,深化管理体制以适应新时期社区体育发展的管理制度,走社会化发展道路,为社区群众提供公益性、福利性和互助性服务制度。

3.2 开放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实现高校体育资源和社区体育资源共享

目前社区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械严重匮乏,制约着社区体育的快速发展。而高校的体育设施资源丰富,体育场馆设施也比较齐全,高校场地除了上课、训练、学生课余活动外,体育场地器械基本处于闲置状态。特别是节假日。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应该在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向广大居民开放,这样不但可以解决社区体育场地和体育设施匮乏的问题,而且提高了利用效率,最终把全民健身运动推向新的台阶。

3.3 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联合,举办各类体育竞赛和辅导班

一直以来,学校的各种体育比赛集中在院系,班级内部进行。社区体育的比赛一般都是在机关、企业、俱乐部之间。这种比赛一般以球类为主,内容单一。高校体育应与社区体育联合,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举办丰富多样的竞赛活动。随着形势的发展,高校体育应该主动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积极与社区体育融合,组织一些体育比赛,发动全民参与,充分地做到学校体育为社区体育服务,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来为社区体育的发展服务,能够更好地去指导社区居民的参与,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4 做好宣传,促进全民健身

在高校体育和社区体育结合的同时,要抓好宣传工作。高校人才教育的基地,高校的体育专业人才熟悉着最先进的健身理念、方法、手段。这些技术理念也应宣传到社区体育活动中,这样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健身的积极性和掌握一定的健身方法,从而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要打破高校与社区的空间界限,充分利用高校优势资源,积极指导社区体育活动,满足社区居民的爱好需求。利用高校的平台可以向社区居民宣传终身体育的思想,将终身体育的思想落实到个人社会行为中去,全面提高全民素质。

建立郑州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相互支持、相互开放、相互渗透的互动模式,实现资源共享,以促进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健康协调发展。

€L芑鹣钅浚?013年度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调研课题,课题编号:SKY—2013—2881

参考文献

[1] 高维岭.西安市社区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体育科学,2004(10).

[2] 顾雪兰.河南省高校体育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制约因素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5).

[3] 陈鲜阳,白东波.高等学校体育与城市社区体育关系之探讨[J].湖北体育科技,2005(2).

[4] 姜玉华.发挥高校体育优势,促进社区体育锻炼[J].南京体院学报,2004(10).

[5] 曲宗湖等.现代社会与学校体育[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8.

[6] 陆享伯,王乔君.体育院校与杜区体育联动发展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4).

作者:孔连生

第2篇: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历程与思考

一、政策稳定和持续性是中招体育考试健康发展的保障

1979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认识到“文革”10年动乱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明显下降。1980年郑州市开始在部分重点初中进行小学升初中加试体育,达到合格标准就可以录取。1984年在部分重点高中进行初中升高中加试体育,一些学习好体育相对较差的学生未被录取,正值“文革”后恢复高考的起步几年,在各种压力干预下郑州市最初的体育考试结束。1995年教育部在锦州召开《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现场会》。郑州市进入新一轮中招体育考试,体育成绩按照30分计入中招成绩总分,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有了全新的认识,社会更加关注学校体育工作。2005年课改实验区学校不参加体育考试,取而代之是将学生初中三年的体育过程性学习成绩及学校自己测试成绩进行等级评定,给出ABCD不同等级。不是课改实验区的学校仍然实施中招体育30分计入总分录取。其结果是课改实验区学校的学生走了过场,进入高中后身体素质明显低于非课改实验区的学生。2006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将分数折合成ABCD等级评定,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极其不认真,甚至有中途无故退出考试的现象,有些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为C而文化课高分的学生。2007年中招体育考试在中央7号文件精神鼓舞下充满信心,无论从考试各个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中招体育成绩以30分纳入毕业升学总成绩一次性录取,学校为应届毕业班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时间,不少家长带孩子参加社会举办的体育锻炼班。同时,郑州市又成为教育部2008年全国中招体育考试试点城市,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由30分升至50分计入升学总成绩。

经过二十几年的中招体育考试变化,使我们深感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中招体育考试政策应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取消体育考试,是通过考试方法取得科学检验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中招体育考试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加有利于学校体育发展,对家长和学生更加清醒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人一生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二、考试方法改革有利于中招体育考试向健康方向发展

中招体育考试操作方法与其它考试不同,人为的因素或多或少会让社会产生种种疑虑。中招体育考试初期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性,考试由部队军人和武警担任监考,由于专业技术和管理问题在考试过程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从2002年起我们逐步组建以体育教师为主的考试队伍,严格执行考试工作条例,做到考试五统一:即统一考试程序,统一考试标准,统一考试器材设备,统一考试用语,统一食宿管理。

考试器材也有较大的革新。从人工丈量到智能化测量仪器,成绩单由原来人工填写改为智能化IC卡信息全程自动输入合成,学生和学校在考试结束时就可以拿到本场次考试成绩所有数据资料,使考试成绩误差率从过去的百分之几到现在的千分之几,排除人为因素对考试产生的负面影响。

考试工作流程科学化体现人性化管理。我们对前后考试项目对考生心理状况的影响,交换考试项目行走路线对考生体力的影响,以及待考时考生休息的条件等,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实地测量,保证考生在一个较为安静、宽松的条件下完成考试。

三、考试内容与教学结合,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试项目是考生较为关注的。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内容经历三个阶段的变革。最初以身体素质项目为主,50m、立定跳远、铅球。第二阶段形态技能。第三阶段素质项目与运动技能项目结合。这三种不同形式做法都与当时发展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在多年中招体育考试研究中,我们发现考试项目设置与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有着密切联系,起到举足轻重的导向性作用。目前我们体育考试不能直接反映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情况,与学习结果是间接反映而不是直接性的,存在着一些学校以中招体育考试目标进行突击训练,这样反而会影响正常课堂教学,造成学生心理对体育锻炼的厌倦心态,为了解决这个普遍性问题我们采取以下办法:

1.中招体育考试项目提前三个月公布,防止各学校提前备考而冲击正常教学。由过去单一以素质项目为考试内容改为素质与技能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择项目相结合,既有统一又有自选,体现体育考试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以中招体育考试为契机,以薄弱项目为突破口,把800/1000m项目设为男女学生必考项目,有针对性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促进了学生积极锻炼身体,身体状况和心肺功能比过去大有改进。

3.考教结合是今后中招体育发展的趋势,设置技能项目也能反映考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篮球全场“8”字运球,排球自垫自传,足球运球绕障碍物射门等,都能体现中招考试与平时教学的结合,通过中招考试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考试成绩标准科学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

现行中招体育成绩标准多数采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些标准过低有些过高,在多年中招考试中,我们仔细研究两个《标准》,收集历年考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中招体育考试标准,通过标准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是对一个学校或一个区域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我们深感标准制定要比设置科目更难,在制定标准时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标准往往会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影响,标准制定过低,成绩一片大好,这样会失去考试的最终目的,标准制定过高会使学生感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压力,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会影响整个教育教学工作。

2.考试成绩群体应呈现两头小中间大,既保证少数优秀学生通过刻苦锻炼拿到高分,又不失使大多数学生处在中上游水平,通过考试激发更多的学生刻苦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享受收获的喜悦,而不会出现锻炼与不锻炼差距不大的现象。

3.中招体育考试不同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考试是通过自己刻苦锻炼发挥个人运动潜能和张扬个性,要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体现出收获的快乐,所以制定标准科学性和评价的激励性尤为重要。

五、2008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方案

2008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总体思路提出“三个结合”,一是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二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相结合,三是与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相结合,加大体育考试在中招总成绩中的分量(由30分提高到50分)。同时体现终结性考试与过程性管理的结合,2008年过程管理成绩为5分。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占45分,2009年起过程管理成绩占10分,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占40分。

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两类。必考项目为两项: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立定跳远;选考项目为两项,素质类包括50米跑和跳绳;技能类包括篮球行进间运球、足球运球,选考项目必须从两个选项科目中各选一项。考试成绩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将标准各项成绩段进行细化便于考试成绩相应对照。同时,我们也在考虑体育考试内容和标准应三年调整一次,这对今后体育教学更有指导性。

考试设备采用智能化仪器,学生考试成绩及个人档案信息存入智能IC卡,有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处理所有数据,实现考试过程的智能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六、中招体育考试后的思考

中招体育考试在中央七号文件下,像雨后春笋迅速在全国各省市展开。2007年教育部召开部分城市中招考试试点会,这一系列举措对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如何应用好中招体育考试这个政策,使体育考试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健康体质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教学与体育考试进入常态化工作,为2009年高中体育考试奠定基础。需要我们建立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体育考试制度,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处理好考试成绩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标准的结合;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素质项目与运动技能项目比重问题;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对学生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与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平衡性问题。

中招体育考试虽然已断断续续进行十几年,我们认为整体结构还较为薄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中招体育考试的目的任务,就能在完善的考试制度下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金永明

第3篇: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探析

【摘要】以郑州市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的资源配置、利用状况为切入点,从体育场馆的数量、学校级别、校区人数和校区地理位置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郑州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

A Research on the Utilization of Gyms and Stadium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Zhengzhou City

YAN Bing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44, Henan)

1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健康观、消费观也发生了改变,参加体育运动成为现代生活方式的重要组成a部分。发挥高校体育资源优势,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挖掘其潜在功能,对于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高校适应市场经济、适应体育事业发展,深化自身改革的重要内容。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以郑州市的13所本科高校体育场馆作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3 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和开放情况

3.1 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分析

对郑州市13所本科高校体育场馆资源情况的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3所高校拥有各类体育场(馆)总数为362个,其中各类体育场350个,平均每校区拥有体育场26?郾9个,各类体育馆12座,校区平均拥有体育馆为0?郾9座。体育场数量明显多于体育馆;13所高校拥有各类体育场的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其他体育场地、游泳池、滑轮场。各类体育馆的数量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羽毛球馆,体操、健身房,乒乓球馆,排在后三位的分别是游泳馆、田径馆、网球馆。

从校区地理位置来看,位于市中心的高校平均拥有体育场、馆数量分别为20?郾66片和3?郾02座:近郊区县的高校平均拥有体育场、馆数量分别为25?郾33片和5?郾01座;远郊区县的高校平均拥有体育场、馆数量分别为25?郾48片和4?郾09座。可见,城近区县和远郊区县高校的平均校区拥有体育场(馆)的数量明显高于市中心的高校校区。

3.2 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

3.2.1 高校体育场馆满足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

从体育场馆用于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数据显示,13所高校校区体育场馆能够完全满足各项需求的百分比皆为13?郾6%,能够基本满足的百分比分别为63?郾6%、68?郾2%和50%,可见,高校配置的体育场馆资源基本上能够保证正常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使用。不过在13所高校校区中还是有22?郾8%高校体育场馆不能满足正常体育教学,有18?郾2%的高校不能满足体育训练,以及36?郾4%的高校不能满足课外体育活动的需求。值得注意的是,有4所院校的体育场馆在无法满足正常教学、训练的情况下却从事了部分体育场馆有偿服务的经营性活动,虽然比例较少,但从高校体育场馆的基本功能分析,这种有偿开放活动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这些情况应该引起学校管理者的重视。

3.2.2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与无偿开放的总体情况

如何发挥、利用和盘活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优势,实现高校体育场馆向社会的开放,促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成为当前高校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从13所高校实施体育场馆有偿或无偿对外开放的总体情况分析,这些高校体育场馆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对社会或大学生的有偿或无偿开放服务。调查结果显示,在这些开放服务中,实行全部无偿开放服务体育场馆的高校为7所,占被调查的13所高校的54?郾6%,部分无偿开放服务体育场馆的高校为6所,占被调查高校的45?郾4%,也就是说,被调查的13所高校全部都不同程度地实施了无偿或部分无偿面对大学生的开放服务。在被调查的13所高校中实施有偿开放服务的有6所,占被调查的13所高校的45?郾4%。然而在这6所有偿开放服务的高校中,将学校全部场馆都用于有偿开放服务的只有2所,仅占被调查高校的15?郾38%,而部分场馆实施有偿开放服务的高校为5所,占全部被调查高校的38?郾46%。上述调查表明,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或学生有偿开放的现状总体上呈良好态势,但与北京高校64?郾6%的有偿开放比率相比,仍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对外有偿服务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3.2.3 体育场馆开放中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

有偿开放的体育场馆开展的体育项目选择率排在前五位分别是羽毛球(60%)、游泳(50%)、网球(50%)、篮球(40%)和乒乓球(40%)。无偿开放的体育场馆开展的体育项目选择率排在前五位分别是篮球(77%)、乒乓球(59%)、足球(59%)、羽毛球(59%)和武术(59%)。由此发现,羽毛球、乒乓球和篮球成为有偿和无偿开放的体育场馆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这与郑州各高校适合开展这三个项目的体育场馆资源较丰富有关。

3.2.4 体育场馆有偿、无偿开放的时间段

一般来说,高校体育场馆在双休日、节假日时相对空闲,而这些时间段恰好是社会公众较为集中的锻炼时间,所以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在满足教学与社会共享在时间上是可以错开、不发生冲突的。在对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的开放时间比较中发现,除了晚上,其它无偿开放的时间选择率均高于有偿开放。特别是下午和中午的时间选择率要明显高出有偿开放很多,这与学生和教职员工在中午和下午课后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有关。而有偿开放的晚上选择率高达80%,无偿开放的晚上选择率仅为32%,这与社会团体、社会个人晚上下班后有充足的休闲时间有关。综合来看,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和无偿开放时间安排差异较大,但这也是合理的。

3.2.5 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收费类型

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价格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校内外统一价格,二是校内外两种价格,三是校内学生、校内教师和校外三种价格。这几种价格都有各自的理由和优势。采用统一价格的学校认为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价格已经远低于社会体育场馆的价格,没必要再进行优惠,统一价格能更彻底地融入市场经济中去,避免了不必要的麻烦;采用两种价格的学校认为,这样能充分考虑优惠本校师生员工,体现出服务为本的思想;而采用三种价格的学校进一步考虑到学生没有收入,采用更加优惠的价格,能使他们以较少的花费投入体育运动中去。在对6所存在有偿开放的高校的调查中发现,“校内外两种价格”的排在第一位,“校内学生、校内教师和校外三种价格”的排在第二位,远远高于“校内外统一价格”的。这说明大部分高校既考虑到了学校师生员工的体育锻炼需求,同时也考虑到学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效益的重要性。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基本执行的是“薄利多销”的经营方针,其目的一是以较低价格体现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二是能吸引广大消费者稳定其市场地位和占有率。

3.2.6 制约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因素分析

多年以来,高校学校体育发展一直享受着国家教育经费的支持和补贴,高校里的各种体育场馆、体育设施自然也是向校内师生免费开放。但近几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手段也逐渐多样化、产业化。高校体育场馆的产业化管理,既遵循了市场经济的利益补偿机制,又体现了服务社会的公益特征,能够不断完善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的有效配置,以达到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增长。但也应当看到,由于高校体育场馆引入产业化管理方式处于初期阶段,很多具体的经营管理还略显稚嫩,经验不足,同时也遇到了各个方面因素的制约,出现了很多问题。制约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因素包括:

3.2.6.1 场馆数量不足、规模不够

郑州市大部分高校都存在体育场馆数量和规模不足的现象。一直以来,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是由教育主管部门拨款建设,归属大学体育部门管理和使用,这决定了高校体育场馆不可能转变为完全意义上的“自主经营、自我发展”的体育经营实体,高校体育场馆缺少扩大再生产、再投入的人事权和财权,只能在现有条件下实施具有“准经营管理”特色的市场行为;另外,受校区面积限制,大规模增加体育场馆数量和扩大规模难度很大;同时,由于高校体育场馆还必须首先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因此,“场馆数量少、规模限制,条件不够”是一个难以避讳的硬件问题。

3.2.6.2 与教学时间冲突大,互相干扰

前文提到有22?郾8%、18?郾2%和36?郾4%的高校不能满足正常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其中,有个别高校在无法满足正常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需要的情况下依然进行了部分有偿开放。虽然所占的比例较少,但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些高校将体育场馆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关系混淆了,一味追逐经济效益,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

3.2.6.3 地理位置太差,无法吸引社会人士

由于城郊区县和远郊区县都是居住人口较为分散的地区,特别是高校周边居民小区较少,距离较远,从而影响了周边居民利用高校体育场馆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2.6.4 缺乏经营管理人才,经营管理意识淡薄

高校的体育教师拥有丰富的体育基础知识、技术和技能,可以从事体育健身指导,以及提供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训练方面的服务,这也是高校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的优势之一。然而,他们缺乏体育商贸规则和运作技巧的知识和实践经验,难以开展各种产业经营,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除此以外,影响高校体育场馆有偿开放的因素还有很多,诸如得不到校领导的支持、开放收费遭到本校教职工反对、开放的收入不够场馆维护费及员工工资开支、管理方式不科学、价格太高等。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1)郑州市高校各类体育场馆资源配置方面:①在郑的全国重点院校平均拥有体育场馆均明显高于一般本科院校、专科院校、民办大学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②郑州市高校随着校区人数的不断增加,校区的体育场馆数量也会相应增加;③地处城近郊区县和远郊区县的高校校区平均拥有体育场(馆)数量明显高于市中心的高校校区。

2)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开放情况方面:①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基本上能够保证正常体育教学、体育训练和课外体育活动的使用;②郑州高校校区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情况良好;③郑州市各高校的体育场馆的无偿开放率明显高于有偿开放率。

3)郑州市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管理现状:①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服务对象呈现多元化特征;②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内容丰富多样;③羽毛球、乒乓球和篮球成为有偿和无偿开放的体育场馆最受欢迎的体育项目;④体育场馆有偿和无偿开放的时间段基本错开、开放时间具有较大差异;⑤高校体育场馆有偿收费类型不一,收费价格低于市场。

4.2 建议

1)高校的管理者应及时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进一步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

2)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要有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兼顾、精心安排;

3)各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选择符合实际的场馆经营管理方式;

4)注意引进、培养体育经营管理人才,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能力;

5)注重广告宣传,加强与社会的信息沟通;

6)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吸引社会公众的关注和参与。

参考文献

〔1〕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

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46.

〔2〕叶加宝,徐本力.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1(1):42.

〔3〕雷厉.对北京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利用现状及影响

因素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9):298.

〔4〕范明志,陈锡尧.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经济学分析〔J〕.体育科研,2005(1):30.

〔5〕刘芳.高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的可行性及对策探讨.沈阳体育学院学报,1999(1):11.

(责任编辑:赵 环)

作者:闫 冰

第4篇:扬州市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办法

军转干考试

扬州市军转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办法

【关键词】2013年军转 北京军转 军转网 军转论坛 军转 军转干 转业干部

军转干考试

军转干部安置 军转待遇 军转干考试公告 军转干考试大纲 军转干考试成绩

一、总则

(一)为妥善安置好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意见》(中发[2007]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二、安置对象

(二)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以下简称“随调家属”),本办法所规定的随调家属是指军转干部本人在服役期间符合国家随调政策将配偶随军迁入部队所在地,转业后本人符合在市区所属单位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

三、安置的原则

(三)随调家属的安置与军转干部安置同时布置、同步进行。采用指令性和货币化相结合等办法进行安置。

(四)按照国防义务均衡负担的原则,市区范围内所有单位都有按国家规定接收随调军转干部家属的责任和义务。

四、安置的基本条件

1.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为公务员、且符合公务员转任规定的,参照本人职务等级和从事的职业,合理安排;

2.随军前在地方事业单位工作,且随军后在部队驻地事业单位工作的;随军前在地方企业单位工作,随军后在部队驻地事业单位工作满5年的可在事业单位安排;

3.以上条件之外的军转干部家属原则上实行货币化安置安排。

五、安置的方法

(五)安置军转干部家属的方法:

1.指令性安置:

(1)军队转业干部随调配偶为公务员、且符合公务员转任规定的实行指令性安置;

军转干考试

(2)符合在事业单位安置条件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实行指令性安置;

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年龄40周岁以下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

2.货币化安置:

凡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实行货币化安置、市场就业;具备上述安置条件,本人自愿也可以实行货币化安置。

(六)指令性安置工作单位方案要结合随调家属原工作单位性质、个人身份、业务专长等,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确定。随调家属原工作单位性质、个人身份由市军转部门审核确定,并办理相关手续。

(七)机关、事业单位接收军转干部家属的计划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室随军转干部安置计划一并下达。

(八)接收军转干部家属的机关、事业单位凭军转干部家属接收计划,可相应追加增人计划、工资总额和办公经费。

(九)有接收安置任务的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落实随调家属工作岗位,并向安置部门反馈。接收单位应根据随调家属个人年龄、文化、专业、职务(职称)、身体及工作经历等情况,结合单位工作需要,本着适当照顾的精神,合理安排随调家属工作岗位。

(十)实行指令性安置工作单位军转干部家属的工资待遇,由接收单位按照国家相关政策执行。

(十一)实行货币化安置的军转干部家属生活待遇按照以下办法执行:

1.符合在公务员岗位安置条件但要求实行货币化安置的补偿标准为:就业补助金+工龄补偿金(就业补助金5万元;工龄补偿金:市区上在岗月平均工资*2*工龄)

2.符合在事业单位安置条件但实行货币化安置的补偿标准为:就业补助金+工龄补偿金(就业补助金4万元;工龄补偿金:市区上在岗月平均工资*1.5*工龄)

3.符合在企业单位安置条件实行货币化安置的补偿标准为:就业补助金+工龄补偿金(就业补助金3万元;工龄补偿金:市区上在岗月平均工资*工龄)

4.实行货币化安置的军转干部家属由本人与市就业中心签订书面协议,其人事关系及个人档案实行个人委托代理;党、团组织关系由户口所在地街道接收管理。

5.实行货币化安置军转干部家属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均由个人承担。

军转干考试

6.实行货币化安置的军转干部家属生活待遇所需一次性资金,由市财政每年纳入预算并通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市人社部门确认办理。

(十二)实行货币化安置的随调家属可享受市直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有关优惠政策。

第5篇:福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

福州市人民政府 福州警备区

批转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福州警备区政治部 关于福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的通知

榕政„2014‟12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各委、办、局(公司),市属各高等院校,福州保税港区管委会,各驻榕部队,各县(市)区人民武装部:

市人社局、市公务员局、福州警备区政治部制定的《福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办法》已经市政府、福州警备区研究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福州市人民政府

福州警备区

2014年12月30日

福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办法

市人社局 市公务员局 福州警备区政治部

(2014年12月)

为贯彻中央依法治国方略,落实《宪法》第45条“优待军人家属”要求,加大国家和社会对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的优待力度,保障驻榕部队随军家属充分就业,为军人解决后顾之忧,促进部队战斗力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根据《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办法》(国发„2013‟42号)和《福建省贯彻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办法实施细则》(闽政„2014‟20号),结合福州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一、组织领导

根据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和省实施细则,成立福州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市委一名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一名副市长和警备区

—1—

一名领导任副组长,市委办、市政府办、市双拥办、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市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各一名领导为成员。

福州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负责驻市、区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研究制定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具体措施,指导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落实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每年年初召开会议,部署安臵任务,研究确定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方案;年中进行一次检查督导,查找整改问题;年底进行总结通报,促进工作落实。

二、职责任务

警备区政治部

发挥驻榕部队牵头单位和桥梁纽带作用,收集汇总驻市、区部队随军家属数量及基本情况,积极会同市双拥办、市委编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公务员局等部门,共同拟制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方案。

市双拥办

配合收集汇总驻市、区部队随军家属数量及基本情况,牵头协同拟制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方案;督促安臵单位抓好落实。

市委编办 配合拟制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方案;根据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情况做好核编工作。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负责随军家属职业培训,将随军家属职业培训纳入社会就业培训规划,积极鼓励和扶持随军家属自主择业、自主创业。每年初根据福州市、区拟就业随军家属人数、就业意向等,组织相关技能培训,享受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协调做好随军家属的社保、医保等社会保障的手续办理。

市公务员局

配合拟制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方案;根据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意见和部门用人需求,审核办理相关安臵手续。

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负责协调所属国有、国有控股和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在新招录职工时,安臵一定数量的随军家属。

市财政局

负责安排解决无工作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贴经费。其中,五城区无工作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贴所需经费由市、区财政按7:3比例分担,县(市)所需经费由县(市)财政自行承担。

三、安置办法

随军家属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作出了积极贡献,其就业安臵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本市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

—2—

业单位等都有接收安臵随军家属的义务。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应当贯彻国家和福建省就业安臵政策,坚持政府和社会就业为主、内部安臵为辅,鼓励扶持自主择业、创业,不断提高随军家属就业安臵质量和水平。

对烈士遗属、因战因公牺牲军人遗属,驻榕部队团职以上干部、飞行员和三级舰艇主官、在国防和军队建设中作出突出贡献并受到大军区级以上单位表彰、平时荣立二等功(战时荣立三等功)以上、驻海岛、高山部队、在船(舰)艇上工作满10年的或作战部队基层主官的随军家属,随调的实行重点优先安臵,无工作的给予积极协调、优先安排,其他的实行货币安臵。内随军家属总人数在10人以下的县(市、区),当年就业率不得低于85%,其中安臵或公开招考(聘)到机关和事业单位的不得低于50%。

公务员岗位

随军前是在编在岗公务员的随军家属,按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就地就近原则,由市双拥办商接收单位同意,根据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确定的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意见,市编制部门核定编制,市公务员局按照公务员调任、转任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关手续。接收单位明确人员后应当在6个月内办理接收手续。

事业编制岗位

随军前是事业单位在编在岗人员的随军家属,按照属地管理、属性和专业对口、就地就近原则,由市双拥办商接收单位同意,根据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确定的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意见,市编制部门核定编制,相关部门可按规定考核聘用,市公务员局及时办理相关调动或聘用手续,接收单位明确人员后,应当在6个月内办理接收手续。

机关和事业单位公开招考(聘)工作人员时,符合条件的随军家属参加报考的,同等条件下优先录(聘)用。根据工作需要也可组织专门面向随军家属的定向聘用录用工作。

国有企业岗位 随军前是国有企业在编在岗人员的随军家属,按照行业专业基本对口或相近原则,市国有企业根据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方案,拿出一定岗位专门用于随军家属安臵接收。各国有企业应当根据本单位实际用工需求和岗位任职资格要求,结合随军家属专业特长、经历和学历等情况,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送岗进军营等活动,积极为随军家属提供就业服务。有生产任务的企业,不得安排随军家属下岗。企业因破产、停产等造成随军家属失业的,应将其列入

—3—

再就业重点援助对象,优先安排或推荐再就业,时间不超过6个月。

公益性岗位

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要积极主动地协调各有关单位和部门,充分挖掘社会服务、公益事业、社区岗位等就业资源,每年安排一定比例的公益性岗位安臵随军家属,并将就业困难随军家属纳入政府就业扶持范围,通过提供就业服务、鼓励企业吸纳、公益性岗位援助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帮助就业。对因年龄和专业原因就业确实有困难或经多次职业介绍仍未实现就业、符合困难人员条件的,应优先列入公益性岗位帮扶。

部队内部公勤人员岗位 驻榕部队要积极创造内部就业条件,充分挖掘军营内部安臵潜力,通过开办营区服务网点等形式,优先吸纳随军家属就业,缓解政府安臵压力。

四、配套制度

培训学习制度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要把随军家属职业培训纳入社会就业培训规划,对具有就业和再就业意愿的随军家属,可按照我市现行培训政策规定参加各类职业培训和享受职业培训补贴。培训补贴资金从市政府就业专项资金中统筹解决。

扶持补助制度

市财政局根据福州市经济情况,适当提高无工作的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金。从2014年8月1日起,无工作的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600元。随军家属基本生活补助金的发放年限累计不超过5年。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公共就业服务平台要向随军家属全面开放,免费提供政策法规咨询、职业供求信息、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信息、职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就业失业登记办理等基本公共就业服务。初次通过“目录内职业工种技能鉴定”,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按规定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符合小额(担保)贷款对象条件的,可享受小额(担保)贴息贷款等。就业困难随军家属灵活就业或被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可申请享受3-5年社保补贴,在当地统筹安排公益性岗位中申请公益性岗位援助。

检查考评制度

市委办、市政府办要协调把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作为各有关评先创优项目的重要指标,作为绩效考评的权重,检查考评随军家属的就业安臵工作。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每半年组织一次检查,年底对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情况进行通报。

五、安置条件

—4—

本办法所称随军家属,是指依据有关法规,经军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办理了部队驻地随军手续的现役军人配偶。

驻福州市、区各部队要对本单位拟安臵就业的随军家属身份、招录条件等予以确认、核实和负责。

随军家属接到工作安臵通知后,应在规定时限内到指定的单位和部门办理有关手续,对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岗和逾期不办理手续的,不再纳入重新安臵计划。

驻福州市、区武装警察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臵,按照本办法执行。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以往本市有关随军家属优待安臵的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各县(市)结合当地实际,参照本办法做好优待安臵工作。

—5—

第6篇:温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

温州市人民政府 温州军分区

关于批转市人力社保局 温州军分区政治部 温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的通知

温政发〔2014〕77号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驻温部队,市政府直属各单位:

市人力社保局、温州军分区政治部制定的《温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实施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温州军分区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温州市人民政府

温州军分区

2014年12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

温州市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实施办法

市人力社保局 温州军分区政治部

第一条 为切实做好我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批转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办法的通知》(国发„2013‟42号)和《浙江省人民政府浙江省军区关于批转省人力社保厅省军区政治部浙江省军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实施办法的通知》(浙政发„2014‟25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随军家属,是指经军队师(旅)级以上单位政治机关批准,并办理了随军手续的驻温部队现役军人配偶。

—1—

第三条 随军家属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奉献,其就业安臵享受国家和社会的优待。各级机关、人民团体和企事业单位等都有接收安臵随军家属的义务。

第四条 各驻温部队应当积极配合当地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做好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主动提供随军家属相关情况,教育引导随军家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组织随军家属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积极做好内部安臵工作。

第五条 军分区系统是驻温部队中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的牵头组织单位。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由军分区系统收集汇总各驻军单位随军家属安臵需求,送同级人民政府核准,并由同级人民政府根据用人单位编制职数、用工需求等情况,制订安臵计划,下达安臵任务,办理安臵手续。

第六条 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因公(战)致残(一至六级),荣立二等功(三等战功)以上奖励,在边远艰苦地区或从事飞行、舰艇工作10年以上军人的随军家属,作为重点安臵对象优先进行安臵。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随军家属,不列入机关,事业单位,国有、国有控股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安臵范围:

(一)随军前是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或国有企业职工身份且申请安臵地与原工作单位在温州市同一县(市、区)范围的;

(二)申请安臵地与配偶服役驻地不在同一县(市、区)的;

(三)配偶正在办理转业、退休、调离手续的;

(四)涉嫌刑事犯罪,正在接受调查的;

(五)因身体原因无法坚持正常工作的;

(六)无正当理由不服从安臵,或安臵后被辞退或辞职的。

第八条 随军前是在编在岗公务员的随军家属,按照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单位职级相近原则,在编制职数范围内,按照公务员转任相关规定,实行计划安臵。

第九条 随军前是事业单位在编人员的随军家属,按照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单位岗位相近原则,根据具备相应条件随军家属的年龄、学历、专业和数量等相关情况,由当地人民政府督导各事业单位在编制内拿出一定数量的岗位进行直接考核聘用或定向招聘。同时,上述人员在符合相关法

—2—

规、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可自行联系接收单位并按规定申请办理聘用或调动手续。

随军家属符合事业单位招聘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第十条 随军前具有国有企业职工身份的随军家属,按照属地管理、专业对口、单位岗位相近原则,符合我市国有企业招录有关规定的,可以直接考核,予以聘用。

有意愿到国有、国有控股及国有资本占主导地位企业工作的随军家属,按照属地管理、国防义务均衡负担原则,由当地人民政府督导上述企业按不低于新招录职工2%的比例,明确安臵计划,进行定向考核招聘。

随军家属符合国有企业招聘条件的,同等条件下优先聘用。

第十一条 各接收单位明确人员后应当在6个月内按规定办理接收和其他各类手续。

第十二条 各级人力社保部门要设立“随军家属服务窗口”,及时提供就业指导、发布就业培训信息、社会保险转移接续和免费保管档案等服务。每年集中举办1至2次随军家属就业专场招聘会,积极推荐就业岗位。

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随军家属就业提供全程服务,对其中特别困难的要实行“一对一”跟踪服务。对免费成功介绍登记失业随军家属与用人单位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办理就业登记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职业中介机构,按规定标准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第十三条 鼓励和倡导企业特别是大型民营企业积极吸纳随军家属,对吸纳符合就业困难人员条件随军家属的企业,按规定享受社保补贴。

对为安臵随军家属就业而新办的企业,凡安臵随军家属人数占企业人数60%以上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

第十四条 积极开展公益性岗位援助就业,各级人民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随军家属,保证有就业意愿的随军家属实现就业。财政支付工资的各类工勤岗位遇有空缺确需补充人员的,应当优先安排符合岗位条件的随军家属。

第十五条 对随军6个月未就业且无固定收入的随军家属,由当地人民政府按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标准发放生活补贴费。政府生活补贴由当地财政列支,不能与失业保险金同时享受,补贴期限不超过24个月。

—3—

第十六条 随军家属自主创业的,可在创业地按规定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对从事微利项目的,据实给予全额贴息;对从事其他项目的就业困难随军家属给予100%贷款贴息、其他随军家属给予50%贷款贴息,贴息期不超过2年。对2名以上随军家属设立合伙企业的,可适当扩大贷款规模。

支持随军家属开展网络创业,从事电子商务经营并通过网上交易平台实名注册认证的,经人力社保、财政部门认定,可参照享受高校毕业生网络就业扶持政策。

第十七条 随军家属从事个体经营的,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随军家属创办的符合税法规定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可按有关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

第十八条 驻地偏远、缺乏社会就业依托的部队,应当充分挖掘内部安臵潜力,通过开办营区服务网点、开发后勤服务性岗位等形式,最大限度安臵随军家属,缓解社会就业压力。驻温部队和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第十九条 将随军家属培训纳入职业技能培训总体计划,鼓励随军家属积极参加职业技能培训。依托高校、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等教育培训机构,建立技能培训基地。

对参加职业培训的随军家属,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随军家属,按规定给予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第二十条 符合安臵条件的随军家属选择自谋职业或自主创业的,由本人提出书面申请,经配偶所在部队公示无异议后,与人力社保部门签订《随军家属货币安臵协议书》,一次性发给人民币3万元的自谋职业安臵补助费,进入劳动力市场自主择业,政府部门不再负责安臵。

第二十一条 加强对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的组织领导,成立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社保局,与市军转办合署。

各县(市、区)也要相应成立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

第二十二条 有关部门应当按照下列职责分工,加强协调:

—4—

(一)组织部门负责党群系统机关就业安臵计划的落实;

(二)机构编制部门负责机关、事业和国有企业单位接收随军家属编制使用的相关协调工作;

(三)教育部门负责从事教育工作随军家属安臵计划的落实;

(四)公安部门负责随军家属户口办理工作;

(五)民政部门负责从事社区工作的随军家属就业安臵计划的落实;

(六)财政部门负责随军家属促进就业所需经费保障工作;

(七)人力社保部门负责计划编制、就业推荐、社保补贴、技能培训、创业帮扶及其他相关协调工作;

(八)卫生部门负责从事卫生工作随军家属计划的落实;

(九)国资部门负责落实国有企业的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及协调工作;

(十)市场监管和税务部门负责随军家属享受就业创业相关税费的减免审核工作。

第二十三条 市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协调领导小组每年适时召开会议,部署工作任务,进行检查督导,总结通报。各县(市、区)、有关部门和单位要按照工作计划和要求,密切协作配合,扎实做好相关工作。

第二十四条 将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纳入军地共建、党管武装考核内容和双拥模范城评比的硬性指标,对接收安臵力度大且成效好的单位给予鼓励,对无特殊情况不落实安臵任务、不执行安臵政策的单位,取消参评双拥工作及其他精神文明建设类先进单位的资格,或暂缓办理其单位人员考录、调动等手续。

第二十五条 温州军分区要及时准确掌握随军家属专业特长、就业意向、培训需求等基本信息,各有关部门要掌握各类用人单位的用人需求,做好信息互通共享,确保工作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二十六条 驻温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按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七条 各县(市、区)随军家属就业安臵工作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2015年2月1日起施行,以往我市有关随军家属优待安臵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5—

第7篇:郑州市中原区教育体育局文件

中原教体„2009‟91号

中原区教育体育局

开展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方案

经国务院批准,每年9月份第三周为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9年9月13日至19日是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根据河南省教育厅等九部门转发的《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开展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教语办[2009]500号)和《郑州市教育局等八部门关于开展第十二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郑教明电

[2009]107号)的精神,现制订我区第十二届推普周活动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全国实施“一个目标、两条腿走路、三个结合、四项任务”的语言文字工作思想,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

二、宣传活动主题

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三、活动内容

1、推普周期间,各校要开展“五个一”活动。即在学校显著位置悬挂一幅推广普通话的标语;举办一次推广普通话的班会;办一期推广普通话的黑板报;举行一次围绕“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为主题的国旗下演讲;组织一次面向社区的社会用字调查。

2、认真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是新时期弘扬传统、传承文化和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的有效载体。各校要结合自身实际,将诵读活动与学校的教育活动有机结合,可邀请专家对学生进行诵读方法和技巧的培训和指导。要发挥学校教育的特有优势,在诵读好教材课本中的经典诗文外,做好经典诵读的诗文篇目选编工作,确保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3、积极组织参与“中华颂2009经典诵读大赛”、“中华赞•诗词歌赋创作大赛”和“爱我中华——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大赛”等活动方案。(活动方案另行通知)

4、开展用字规范化工作,规范学校用字管理,全面检查学校用字。学校的名称牌、标志牌、标语牌用字要符合规范。学校的公文、校刊、讲义、试卷及其他用字要规范。教师板书及批改作业、书写评语用字要符合要求,不得出现繁体字、异体

-2-

字和错别字。鼓励学生在校内外开展多种形式的纠正错别字、繁体字、异体字等活动。

5、面向社会、走进社区开展宣传活动。通过文艺演出和普通话知识的宣传咨询活动,提高社区群众,尤其是城市流动人口对推广普及普通话的认识。

四、活动时间

9月13日—9月19日

五、几点要求

1、各学校要提高对推普周的认识,加强领导,把此项工作纳入日程。在认真总结前十一届推普周活动的基础上,力争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有所创新。

2、各级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充分调动广大青少年的推普参与热情,使他们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发挥生力军作用。

3、通过推普周活动,进一步促进日常语言文字工作扎实开展。学校和幼儿园要以普通话为基本教育教学用语,实现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目标。要把普及普通话的要求纳入培养目标,纳入管理常规,纳入教师基本功训练,渗透到德智体和社会实践等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

4、通过推普周活动做好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的前期准备。我市拟于近期启动迎接国家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检查工作,各学校要以推普周活动为契机,根据《河南省 <一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标准> 实施细则》、《河南省 <一类

-3-

城市语言文字工作> 任务分解表》要求,建立和健全工作机构,加强学校用字管理,整理、完备有关文件资料,并进行自查,我局将组织进行抽查,确保我区语言文字达标工作顺利完成。

各单位要在9月25日前将活动总结报送教育科。

附件: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中原区教育体育局

2009年8月24日

主题词:教育教学普通话宣传活动方案

抄 送: 市教育局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4-2009年8月24日印发

附件:

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

11、新闻媒体要成为普通话的榜样

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7、说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19、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5-

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

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6、实现顺畅交流,共建和谐社会

-6-

第8篇:郑州市中原区教育体育局文件

郑州市中原区教育体育局文件 中原教体„2010‟1号

中原区教育体育局2010年工作要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根据区委、区政府《中原区教育强区实施方案》要求,今年教育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推进教育强区战略为主线,以推进教育均衡为主题,按照“均衡、优质、和谐、现代”的八字方针,大力实施五项重点工程,全面提升教育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努力办好高质量、有特色的人民满意和发展需要的教育。

一、实施学校管理创新工程,促进教育协调发展

1、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协作区”办学试点。以伊河路小学、互助路小学、建设路第二小学、伏牛路小学、73中等学校为试点,积极开展“强校+新校”、“强校+弱校”、“强校+乡校”等模式探索及“教育联盟”、“强校托管”、“强校兼并”的试点运作,推进区域教育、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加强幼儿园的建设和管理。逐步扩大公办幼儿园资源,建立城区示范幼儿园指导乡镇幼儿园和城区民办幼儿园的管理网络,促进各级各类幼儿园办园条件标准化、办园行为规范化,使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6%以上,学前一年儿童受教育率达到98%以上。

3、规范扶持民办教育,发展社区教育和成人教育。积极探索“强校+民校”的发展模式,将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师资培训、教研教改与公办学校共同进行,并对学校给予公用经费补助。进一步完善全区社会教育网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充分整合辖区职业教育资源,统筹推进全区教育发展。

二、实施教育资源拓展工程,推进规范化学校建设

4、做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完成5000M教学楼危房改造工程。初步建立全区中小学校舍安全档案,进一步健全危房改造长效机制。

5、认真完成学校建设工程。抓好育才小学教学楼改造项目,完成帝湖小学后期配套设施配备工程,力争年内投入使用。认真落实区政府“十件实事”,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一所中学、一所小学和须水镇农村寄宿制中心中学宿舍楼和食堂建设工程,有效解决大班额问题。

6、全区中小学计划新建塑胶运动场3个,计划完成全区初中标准图书馆、标准计算机室、标准实验室等功能室建设工程。

三、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实现教师队伍优良化

7、修订完善中原区“名教师”、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选拔

2-2- 培养方案,积极争取优秀校长、名教师科研经费,加大“优秀校长”、“名教师”和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进一步优化教育队伍结构,发挥辐射带动作用,提升教育队伍整体素质。

8、启动研究型校长培养工程,开展校长读书班等专项培训,继续与高等院校合作,分批分类举办教育管理校长高端培训,委派5名校长带中层到全国知名中小学挂职学习。创立优秀校长工作室,鼓励校长在国家、省、市教育教学研究刊物发表学术文章。

9、修订中小学教师教育规划,完善培训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员师德培训、提高学历培训、继续教育培训、班主任培训、新上岗教师培训、教师教育技能等培训。启动中原区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梯级培养工程,搭建“学校首席教师”梯次教师培养平台,积极参加首届“郑州市杰出教师”评选活动。

10、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加大对在职教师从事有偿家教、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反师德师风行为的查处力度,规范教师从教行为。

四、实施教育管理年工程,提升内涵发展水平

11、开展“学科诊断”活动,教研室确定两所学校作为诊断实验校。进一步深化学科建设工作,以有效备课促进有效教学,让每位教师都能做到“解读课标,上明白课;落实课标,上有效课”。教科研工作要围绕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开展研究,进行优秀教科研成果的转化工作。出台特色学校创建指导意见,实施特色兴校战略。按照“育德为先,布局别致,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要求,加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3-

12、实施中小学班班通工程,全区中小学所有班级建成并开通。尽快解决办公网络的网速问题,优化网络资源利用模式,巩固深化农村学校农远工程应用成果。

13、加强中小学教研室教育教学质量分析监测功能,强化教育督导的均衡发展质量评价和指导作用。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机制,把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

14、组织好中原区第四届中小学生体育节。开展中原区学校体育特色项目展示活动。

五、实施教育关爱工程,增强教育服务能力

15、组织各中小学、幼儿园积极参加第二届“郑州教育服务大会”。

16、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需求,城区义务教育阶段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率达100%。规范特殊教育学校管理,抓好“三残”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丧失学习能力者除外)入学率达90%以上。

17、认真落实济困助学各项政策,做好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城市义务教育学生杂费免除工作。完善帮困助学体系,加大对城市低保家庭扶困助学工作力度。

18、加快建成“中原区中小学生校外综合实践基地”,确保我区中小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在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建设科普教育基地,年底通过验收。

19、配足配齐农村中小学校专业教师。加强校园安全工作,

-4- 实行安全规范化管理。为全区60%以上学校(幼儿园)配备安全工作技术防范设备。学校每学期至少进行一次师生安全疏散演练和安全消防培训。

20、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执教,聘请专业律师担任常年法律顾问,维护学校和教职工合法权益。

中原区教育体育局 2010年1月5日

主题词:教育教学

工作要点

抄 送: 市教育局 区委 区人大 区政府 区政协 中原区教育体育局办公室

2010年1月5日印发

-5-

第9篇:郑州市教育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办法

为加强局机关固定资产管理,掌握固定资产使用情况,提高资产使用效益,减少国有资产损失,杜绝浪费现象发生,结合局机关工作实际情况,依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及《郑州市电子化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一、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一)固定资产的界定及标准

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

1、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一般设备。

2、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专用设备。

3、单位价值虽然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如图书等。

(二)固定资产的分类

固定资产分为六类:房屋及建筑物、专用设备、一般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及其他固定资产。其中专用设备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途的设备,包括文体设备等;一

1 般设备指办公和事务用的通用性设备、办公自动化设备、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家具等。

二、固定资产的购置

(一)各处室如需购置固定资产,应提前到办公室提出申请,填写《郑州市教育局机关处室购置固定资产申请表》,注明需要采购物品的名称、数量、规格、采购原因等,由处室具体经办人、处室负责人签字后,报财务处、办公室审核,由主管副局长、主管行政领导审批后,按正常程序办理。

(二)局办公室于每月的5号前将各处室的《郑州市教育局机关处室购置固定资产申请表》整理汇总后,按财务处确定的经费来源与资金使用情况,统一进行网上申报、合同备案等。

(三)局办公室根据市国资委和市财政局相关规定,属政府协议采购范围内的固定资产,由专人负责通过网络申购系统按程序进行审批,并在郑州市财政局发放的《郑州市市级协议定点采购目录》中选择供应商和产品,统一进行购置。

(四)局办公室、处室负责人、使用人对新购入的固定资产进行验收后,由办公室登记固定资产台帐后,统一按程序进行财务结算。

(五)不属于政府采购范围的固定资产,应根据相关文件要求执行。

三、固定资产的核算与管理

(一)固定资产的核算

局财务处为局机关固定资产的核算部门。主要负责固定资产经费计划的安排;负责对固定资产增减变动及时进行账务处理; 负责对固定资产总帐及明细分类帐核算;协助办公室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工作,做到帐实相符。

(二)固定资产的管理

局办公室为固定资产实物管理部门。负责制订局机关各部门固定资产的配备及使用标准;固定资产的采购、验收、分配、调拨工作;固定资产实物登记统计、编号、贴牌工作;固定资产实物台帐、卡片的建立;固定资产的定期盘点、清理核对工作;固定资产的报废、残值处理等有关管理工作。

1、固定资产的验收

新购入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使用部门及财务处共同验收,对所验固定资产的数量、质量、附件、资料等都要认真检查。并共同签署验收意见,最后由办公室登记固定资产台帐,按程序进行财务结算。

2、固定资产的保管

办公室在固定资产验收登记后,将固定资产交由使用处室保管,并由处室负责人在固定资产卡片上签字确认。固定资产上要粘贴标签,明确固定资产的编号、使用处室、使用人。固定资产变更使用部门,必须经办公室同意并办理相关手续。

3 各处室使用的固定资产都应保证安全、完整,贵重物品除安排专人保管外,还要落实安全保管措施。处室负责人是本部门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具体使用人是固定资产的直接责任人。由于管理使用不妥,造成损失或者遗失的,都要按情节轻重给予一定的经济赔偿,情节严重的,给予必要的行政处分。各处室固定资产外借必须经处室负责人和办公室批准,未经批准不得随意转借。

公用固定资产和局领导使用的固定资产由办公室指定专人负责保管。

3、固定资产的使用和日常维护

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以“谁使用谁维护”为原则,使用人要负责固定资产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因责任心不强等责任事故造成固定资产丢失、损坏的,由当事人负责赔偿。在使用人发生更替时,应及时办理固定资产移交手续。

4、固定资产的减少

固定资产需要报废时,应由处室填写《郑州市教育局机关处室报废固定资产申请表》,说明报废理由。经办公室、财务处、主管副局长、主管行政的领导审批后,将报废物品和相关附件交办公室入库,最后由办公室会同财务处共同向市财政办理相关手续,予以核销。经批准注销的固定资产,其残值变价收入一律交财务入帐,作为重置固定资产之用。

四、固定资产的清查

4 根据市财政的有关规定,固定资产要定期进行清查。局机关每年统一清查一次,由办公室、财务处和监察室共同组织人员,以处室为单位一一清查,切实做到帐物相符。具体清查工作由办公室负责统筹安排。清查发生盘亏时,要由各处室负责人说明情况,查明原因。并由清查实施人写出书面报告,报相关局领导。

附件1:《郑州市教育局机关处室购置固定资产申请表》 附件2:《郑州市教育局机关处室报废固定资产申请表》,

二〇一一年三月九日

上一篇:实践与创新报告下一篇:完善社会矛盾化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