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改革开放

2022-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郑州市改革开放

“双循环”背景下郑州市开放型经济 改革相关机制研究

近年来,中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在中心城市建设日益突进的情况下,我国不少城市都开始重视开放型经济改革。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市要想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就必须将其处于对外开放的环境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郑州市无论是营商环境指数还是制造业城市发展指数,排名都比较靠后。作为河南对外开放的门户,郑州市在未来“双循环”背景下,需要抓住对外开放的机遇,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平台起到的辐射性效应,提高经济质量水平。基于此,文章在研究中首先阐述“双循环”提出背景、开放型经济及改革;其次,分析影响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的因素;再次,总结国内高水平开放地区对郑州市经济改革的启示;最后,研究“双循环”背景下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双循环”提出背景、开放型经济及改革

(一)“双循环”的提出背景

在现代化国家建设中,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是比较重要的战略决策。“双循环”是以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国内与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从某种角度来说,“双循环”与我国深层次性变革有密切关系,且时代背景比较深刻。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题,需要对接两步走,充分重视现代化的发展战略。从2010年至今,我国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阶段。具体来讲,经济逐渐从高速发展,调整为中高速发展,期望通过此种转换,优化结构,提高发展质量。而从2018年以后,中美贸易战出现,2019年末,出现新冠肺炎疫情。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此背景下,调整好国际关系,对我国发展战略进行调整,使战略服务经济与社会时代发展目标,是极为必要的。

(二)开放型经济

开放型经济,是相对于封闭型经济来说的。从本质上来看,开放型经济属于经济体制模式。在开放型经济中,无论是商品、要素,还是服务,都能够参与到跨国界流动中,且具有一定的自由性,通过此种方式,可提高资源的配置水平,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开放型经济突出强调的是结合国际市场,调动国内经济,促使国内经济尽可能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与此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常来说,国家经济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市场化程度,二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化程度就随之上升,与开放型经济越接近。受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影响,不少国家和地区都选择开放型经济,与外向型经济相比,开放型经济突出对关税壁垒的降低,注重对资本自由流动程度的提升。通过对开放型经济的分析,出口、进口都包括其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对外投资的同时,积极吸引外资。要围绕我国国情,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构建“引进来、走出去”的体制,加快国际间的合作,完成开放性经济新体制构建目标。

(三)经济改革

经济改革,实际上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实际上就是改革重点领域和环节,对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处理,对社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处理。同时,要积极破除体制机制在科学发展中的障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借助先进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中,从战略角度上对深化改革内容做出部署。在全面深化改革中,重点内容就是改革经济体制。而其核心问题,是积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立足于我国基本国情,结合实际发展现状,坚持社会主义特色,深刻理解经济体制改革的内涵、要求,做好各项与经济改革相关的工作,协同促进多领域共同改革,形成强烈的改革合力,为经济改革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开放型经济改革中,要坚持以人民为主,确保改革使人民受益。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促进公平与正义。没有使人民获得利益的改革,没有任何意义,也不会受到人民的欢迎。除此之外,在经济改革期间,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转变和发挥职能作用,促进改革的推动。各职能机构作为改革的推动者,不能安于现状,要主动转变职能,对相关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加以完善,不断理顺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通过以上方式,进一步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保障。

二、影响鄭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的因素分析

(一)郑州市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在开放型经济改革中,营商环境对于城市的经济改革水平有重要的影响。营商环境涉及市场经济体系中的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等,能够体现地区的软实力。营商环境良好,可激活区域市场活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通过调查来看,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中,营商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如表1所示,2020年我国部分城市营商环境指数的排名。

结合上表中相关数据显示,能够了解到上海是营商环境指数最高的城市,营商环境指数达到87.24。而郑州市的营商指数为70.39,位居21名。以上数据表明,郑州市的营商环境指数不高,其营商环境需要优化。

(二)郑州市招商引资质量有待提高

现阶段,影响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的因素,也有招商引资质量问题。目前来看,虽然郑州市招商引资项目不断增多,但是招商引资项目的质量不高,且招商项目的规模偏小,对于郑州市经济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在招商时,签约的项目总额与实际到位的资金存在差异。资金到位的有效率不足,与上海、北京等发达城市相比,明显偏低。而且,郑州市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协调,招商引资质量存在差异,发展失衡。因而,郑州市的招商引资质量需要提高。

(三)郑州市先进制造业发展比较薄弱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十分必要。就当前郑州市制造业的发展现状来看,无论是制造业的创新能力,还是制造业的整体实力,都需要转型升级。据不完全统计显示,2020年郑州市工业增加值达为4054.3亿元,同比增长5.9%。该数值与上海市的9856.4亿元相比,明显偏低。因而,郑州市开放性经济改革中,需要加强对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视。

(四)“四路”与“五区”相关机制不完善

通过对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现状的分析,发现该市“四路”与“五区”相关机制不完善。具体来说,郑州市在“四路”方面的协同和在“五区”方面的联动效果并不明显,未充分发挥应有的优势。一般情况下,“四路”协同过程中,需要提高区域内的对外开放承载力与竞争力。“五区”联动过程中,需要建设服务平台,发挥政策协同效应,提高信息共享水平。就郑州市而言,亟待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对“四路”和“五区”进行统筹性分析,利于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水平的提升。

三、国内高水平开放地区对郑州市经济改革的启示

目前,国内已经有不少城市在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中,效果比较显著的城市包括杭州、长沙和上海等城市。杭州市在对外开放中,通过对“放管服”政策的落实,进一步提高了杭州市政府的服务效能与水平。2017年,杭州市在互联网背景下,应用了政务服务,优化了审批流程,将“最多跑一次”的政策服务真正落实,打造出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此外,该市在2018年将政府服务、投资贸易等作为根本出发点,为该市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的营商环境。长沙市在对外开放中,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沿线城市及国家展开合作,形成了以外贸多元化为特征的市场经济体系。长沙市比较关注“走出去”的质量,在综合服务平台下,借助“一站式”资讯,为长沙市提供了比较全面的“走出去”信息动态,实现了招商引资。上海市通过“双自联动”的方式,在上海自贸试验区纳入了张江自主创新示范区。利用此方式,形成了政策的叠加,构建了相对完善的服务体系,已经基本实现网络化运营。由此看来,杭州、长沙和上海等地区的高水平开放,都能对郑州市经济改革起到一定的启示。

四、“双循环”背景下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的相关措施

(一)积极优化郑州市营商环境

在“双循环”背景下,郑州市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优化当地的营商环境。与沿海城市相比,内陆地区在对外开放时要更加注重营商环境的质量。郑州市在优化营商环境时,要突出营商环境的公平性、透明性、国際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具体来说,郑州市相关部门可以将市场主体的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在此过程中,积极转变对外开放的服务理念,构建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提高政务环境的透明度。与此同时,要对郑州市各类市场主体加以保护,尊重市场规则,突出市场对于资源配置的重要作用。持续深化郑州市出台的相关配套改革措施,营造良好的开放型经济改革氛围,对公共服务体系进行优化,围绕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的问题,对审批手续流程加以简化。进一步拓展郑州市市场主体的经营范围,从根本上改善郑州市的营商环境。由此,为“双循环”背景下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的发展,提供环境保障。

(二)提高郑州市招商引资的水平

在营商环境中,招商引资是重要的抓手,也是国家中心城市在对外开放、经济发展中,高质量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所以,郑州市在开放型经济改革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提高招商引资水平。在重视招商引资时,要合理考察招商引资项目,将招商引资重点项目,作为对外开放的切入点,并及时做好对项目的跟踪,明确投资项目的具体信息、投资可行性等。在投资可行性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对投资项目的深入分析,对招商项目建立责任清单,并重视对项目投资的引导,保障发展资金能够落实到招商项目中,保障招商项目的质量。还要重视对项目发展新动力的培育,利用招商的方式促进产业的联动性发展,从根本上提高产业竞争力水平,完成区域联动发展。除此之外,在互联网环境中要加强对线上平台的利用,通过网络考察项目的方式,完成网上招商、签约等,将项目资金落实到位,加强企业与政府之间的联动,实现合作共赢。

(三)重视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在对外开放经济改革中,行业的转型升级十分重要。就影响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的因素来看,先进制造业薄弱成为制约因素。为此,在“双循环”背景下,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该市要不断加强对先进制造业的关注,提高制造业产品的质量,促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时,要明确人才、物资和交通等重要性,在掌握以上资源的前提下,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从低端发展转向高端发展,提高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与此同时,要加快融合脚步,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产业融合,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对产品的创新,打造集群化发展模式。在新能源领域中、智能制造领域中,不断壮大产业的根基,构建生态链和生态圈,以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不断吸引其他行业或是外资进入郑州,与先进制造业的需求相对接,为其营造较稳定的发展氛围。

(四)提升“四路”与“五区”优势

“双循环”背景下的郑州市开放型经济改革过程中,要充分提升“四路”和“五区”优势。在四路方面,主要强化四路的协同效应。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提高“陆路、海路、空路、网路”的协同效应。整体化的推进“四路”的统筹建设,使各路之间的优势互补,提高信息的互通性与共享性,从根本上提高郑州市对外开放的辐射力。依托“四路”中的陆路,可推进郑州市进口岸的建设,完善与之相对应的配套设施,优化交通枢纽,提高对外开放的影响力。依托“四路”中的海路,积极构建内外联动的综合物流网络,使郑州市物流中心占据枢纽地位。依托“四路”中的空路,以政策扶持的方式,建设航空枢纽。依托“四路”中的网路,充分发挥跨境电商的作用,推进核心功能集聚区的建设。在五区方面,主要是提升五区的联动优势。郑州市在开放型经济改革中,可积极加强顶层设计,从金融、科技等多个角度,实现“五区”的融合联动性发展。在此期间,郑州市要充分发挥航空港区优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区域内的产业集聚。除此之外,郑州市要将开放型经济改革作为根本出发点,积极搭建与对外开放相关的新体系,为郑州市对外开放水平的提升、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持。

五、结语

在现代社会发展进程中,“双循环”背景逐渐得到强化。在新的发展环境中,郑州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将自己置身对外开放的背景中,为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保障。在“双循环”背景下,郑州市从积极优化郑州市的营商环境、提高郑州市招商引资水平、重视先进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升“四路”与“五区”优势等角度,深入探讨开放型经济改革的相关措施。

作者:孟珂

第2篇: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改革历程与思考

一、政策稳定和持续性是中招体育考试健康发展的保障

1979年全国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扬州召开,认识到“文革”10年动乱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中小学生身体素质普遍明显下降。1980年郑州市开始在部分重点初中进行小学升初中加试体育,达到合格标准就可以录取。1984年在部分重点高中进行初中升高中加试体育,一些学习好体育相对较差的学生未被录取,正值“文革”后恢复高考的起步几年,在各种压力干预下郑州市最初的体育考试结束。1995年教育部在锦州召开《全国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体育现场会》。郑州市进入新一轮中招体育考试,体育成绩按照30分计入中招成绩总分,学校和家长对学生日常体育锻炼有了全新的认识,社会更加关注学校体育工作。2005年课改实验区学校不参加体育考试,取而代之是将学生初中三年的体育过程性学习成绩及学校自己测试成绩进行等级评定,给出ABCD不同等级。不是课改实验区的学校仍然实施中招体育30分计入总分录取。其结果是课改实验区学校的学生走了过场,进入高中后身体素质明显低于非课改实验区的学生。2006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将分数折合成ABCD等级评定,参加体育考试的学生极其不认真,甚至有中途无故退出考试的现象,有些是省级示范性高中录取学生综合素质评定为C而文化课高分的学生。2007年中招体育考试在中央7号文件精神鼓舞下充满信心,无论从考试各个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中招体育成绩以30分纳入毕业升学总成绩一次性录取,学校为应届毕业班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时间,不少家长带孩子参加社会举办的体育锻炼班。同时,郑州市又成为教育部2008年全国中招体育考试试点城市,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由30分升至50分计入升学总成绩。

经过二十几年的中招体育考试变化,使我们深感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影响。中招体育考试政策应该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服务,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而不是附加值。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取消体育考试,是通过考试方法取得科学检验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中招体育考试政策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加有利于学校体育发展,对家长和学生更加清醒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人一生的发展是不可缺少的。

二、考试方法改革有利于中招体育考试向健康方向发展

中招体育考试操作方法与其它考试不同,人为的因素或多或少会让社会产生种种疑虑。中招体育考试初期为了保证考试的公正性,考试由部队军人和武警担任监考,由于专业技术和管理问题在考试过程中存在这样和那样的问题。从2002年起我们逐步组建以体育教师为主的考试队伍,严格执行考试工作条例,做到考试五统一:即统一考试程序,统一考试标准,统一考试器材设备,统一考试用语,统一食宿管理。

考试器材也有较大的革新。从人工丈量到智能化测量仪器,成绩单由原来人工填写改为智能化IC卡信息全程自动输入合成,学生和学校在考试结束时就可以拿到本场次考试成绩所有数据资料,使考试成绩误差率从过去的百分之几到现在的千分之几,排除人为因素对考试产生的负面影响。

考试工作流程科学化体现人性化管理。我们对前后考试项目对考生心理状况的影响,交换考试项目行走路线对考生体力的影响,以及待考时考生休息的条件等,做了充分的研究和实地测量,保证考生在一个较为安静、宽松的条件下完成考试。

三、考试内容与教学结合,有利于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考试项目是考生较为关注的。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内容经历三个阶段的变革。最初以身体素质项目为主,50m、立定跳远、铅球。第二阶段形态技能。第三阶段素质项目与运动技能项目结合。这三种不同形式做法都与当时发展背景有着密切联系。在多年中招体育考试研究中,我们发现考试项目设置与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有着密切联系,起到举足轻重的导向性作用。目前我们体育考试不能直接反映体育课堂教学实践情况,与学习结果是间接反映而不是直接性的,存在着一些学校以中招体育考试目标进行突击训练,这样反而会影响正常课堂教学,造成学生心理对体育锻炼的厌倦心态,为了解决这个普遍性问题我们采取以下办法:

1.中招体育考试项目提前三个月公布,防止各学校提前备考而冲击正常教学。由过去单一以素质项目为考试内容改为素质与技能相结合,必考项目与选择项目相结合,既有统一又有自选,体现体育考试促进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以中招体育考试为契机,以薄弱项目为突破口,把800/1000m项目设为男女学生必考项目,有针对性发展学生心肺功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意志品质。事实证明,这种做法促进了学生积极锻炼身体,身体状况和心肺功能比过去大有改进。

3.考教结合是今后中招体育发展的趋势,设置技能项目也能反映考生的身体素质状况。篮球全场“8”字运球,排球自垫自传,足球运球绕障碍物射门等,都能体现中招考试与平时教学的结合,通过中招考试也促进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考试成绩标准科学性,有助于提高学生锻炼积极性

现行中招体育成绩标准多数采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些标准过低有些过高,在多年中招考试中,我们仔细研究两个《标准》,收集历年考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制定出适合本地区的中招体育考试标准,通过标准有效地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同时也是对一个学校或一个区域教学质量的监控与评价,我们深感标准制定要比设置科目更难,在制定标准时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标准往往会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决策的影响,标准制定过低,成绩一片大好,这样会失去考试的最终目的,标准制定过高会使学生感到体育锻炼带来的压力,增加学生心理负担,会影响整个教育教学工作。

2.考试成绩群体应呈现两头小中间大,既保证少数优秀学生通过刻苦锻炼拿到高分,又不失使大多数学生处在中上游水平,通过考试激发更多的学生刻苦进行体育锻炼,在体育锻炼过程中享受收获的喜悦,而不会出现锻炼与不锻炼差距不大的现象。

3.中招体育考试不同于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考试是通过自己刻苦锻炼发挥个人运动潜能和张扬个性,要使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体现出收获的快乐,所以制定标准科学性和评价的激励性尤为重要。

五、2008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方案

2008年郑州市中招体育考试总体思路提出“三个结合”,一是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二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相结合,三是与体育教学过程管理相结合,加大体育考试在中招总成绩中的分量(由30分提高到50分)。同时体现终结性考试与过程性管理的结合,2008年过程管理成绩为5分。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占45分,2009年起过程管理成绩占10分,升学体育考试成绩占40分。

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两类。必考项目为两项:长跑(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立定跳远;选考项目为两项,素质类包括50米跑和跳绳;技能类包括篮球行进间运球、足球运球,选考项目必须从两个选项科目中各选一项。考试成绩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并将标准各项成绩段进行细化便于考试成绩相应对照。同时,我们也在考虑体育考试内容和标准应三年调整一次,这对今后体育教学更有指导性。

考试设备采用智能化仪器,学生考试成绩及个人档案信息存入智能IC卡,有计算机进行远程控制处理所有数据,实现考试过程的智能化,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

六、中招体育考试后的思考

中招体育考试在中央七号文件下,像雨后春笋迅速在全国各省市展开。2007年教育部召开部分城市中招考试试点会,这一系列举措对发展学校体育工作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如何应用好中招体育考试这个政策,使体育考试更好地为体育教学服务,提高学生健康体质形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教学与体育考试进入常态化工作,为2009年高中体育考试奠定基础。需要我们建立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体育考试制度,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与课堂教学的结合;处理好考试成绩标准与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水平标准的结合;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素质项目与运动技能项目比重问题;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对学生和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处理好中招体育考试与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平衡性问题。

中招体育考试虽然已断断续续进行十几年,我们认为整体结构还较为薄弱,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去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明确中招体育考试的目的任务,就能在完善的考试制度下促进青少年学生体质全面健康发展。

作者:金永明

第3篇:郑州:改革土地储备制度 保障发展用地需求

“通过土地储备制度改革,惠济区大运河片区综合开发、荥泽古城片区核心板块、管城金岱科创园等重大民生项目用地得到保障。”谈起土地储备制度改革,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人介绍。

2020年以来,郑州市在深化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和转变土地储备运行模式上进行全方位改革,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引领、区域平衡、滚动发展、市区联动、利益共享等原则,重点从统筹土地储备管理工作、完善征迁安置补偿政策、强化资金管理和加强保障措施等方面发力,进一步加强土地资源统一调配和整体运作。

建章立制 健全政策

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作为统筹和协调全市储备土地综合开发工作的牵头单位,坚持把强化储备土地综合开发政策体系的建章立制工作作为保障政府主导做地改革推进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

该中心针对新形势下建设和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土地储备工作管理粗放、统管不力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保障能力,主动对标国内先进城市,在深化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和转变土地储备运行模式上进行了全方位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土地储备制度改革加强储备土地综合开发的意见》。

在此基础上,该市制订了《郑州市储备土地综合开发工作考核方案》,坚持考核督导和计划引领相结合,明确各相关单位的年度目标和责任任务,纳入全市綜合绩效考核。同时,该市还出台《郑州市储备土地综合开发实施细则》等3个规范储备土地综合开发工作的技术指导性文件,初步构建形成统一管理、统一流程、统一标准和统一考核的储备土地综合开发配套政策体系。

细化措施 严格落实

在坚持以人为本、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理念的基础上,该市统一土地储备机构管理和土地储备计划管理,重构了郑州市土地储备制度体系。

统一土地储备机构管理。按照“一件事由一个机构来管”的原则,对全市储备土地综合开发工作实施必要的整合和统筹,完成了市级土地储备机构的改革整合,建立了市土储统筹全市土地储备资源,具体实施市内五区土地储备和供应前期准备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了市土储管理市内五区土地储备机构业务,各开发区土地储备机构按照属地开展工作管理体系,明确了市土地储备中心负责各储备土地综合开发主体的业务指导和协调工作的职责要求。

统一土地储备计划管理。加强计划对土地储备工作的统领作用,强化计划管理、统筹推进,建立了市土地储备中心统筹全市计划编制管理体系。依据新规范,2020年首次编制覆盖全市的《2021年度郑州市土地储备计划》和《2021年度郑州市土地储备、做地和供应计划》,强化政府对土地资源的统一开发利用,实现统一管理和提升资源掌控能力。搭建储备土地综合开发工作学习交流平台,在全市范围内举办了一系列新政策和新业务培训,多批次组织骨干力量到外地参观考察和邀请相关专家辅导讲课。

试点先行 典型带动

依据郑州市国土空间规划,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实施后的政府主导做地空间布局将得到大幅度提升。为守住新的做地土地资源,提升土地资源占有率,该市坚持锁定存量、限制增量,把占领和巩固做地土地资源作为保障政府主导储备土地综合开发改革推进的真正战场去加以落实。

该市制定相关文件禁止新增建设用地以任何形式搭载原有的棚户区改造项目进行变相蚕食做地土地资源。2021年初,该市出台了《关于加强土地出让管理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严禁擅自批准新增棚户区改造项目,已批改造方案的棚户区项目,应设定完成期限,加快推进,限定期限内未完成的项目自期限届满按照本意见执行”。以政策文件等有效形式进一步筑牢了这个堤坝,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全市原棚户区改造项目统计和认定工作,截断现有土地资源被流走的河床。

该市积极谋划和开展以32个核心板块为重点的做地试点,运用市场的方法,选择地块成熟、条件具备的区域为试点,通过树立标杆,发挥样板引领作用,形成看得见、摸得着、科学有序的形象进度和实物成效。以试点建设成效让各做地主体看到新的储备土地综合开发模式改革带来的利益和实惠,消除各储备土地综合开发主体徘徊和矛盾心理,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进行储备土地综合开发,确保试点工作平稳起步。通过同时按下暂停键和快捷键,迅速占领和巩固了储备土地综合开发的阵地。(作者单位:郑州市土地储备中心)

作者:周伟

第4篇:温州市改革开放经验

论文关键词:温州精神 民营化 解放思想 人民首创 温州模式

论文摘要:改革是温州巨变之源,创新是温州发展之魂,全民创业使温州充满活力。30年来,温州坚持实践检验真理标准,大胆冲破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框框束缚,走出了一条“生活逼出来,市场放出来,群众闯出来”的独特经济社会发展之路。世界都看到了温州的变化和发展。

提起温州,一般人都会想到有钱一词,温州人聪明会做生意。这点我深有体会,我小时候跟父母去上海,那时我父母在上海办厂。去过上海的人都知道上海人内心比较高傲,对各地外来人员都有一种鄙视感,北京人在他们眼中都是“乡下人”。我记得我和父母那时住在一个上海人出租的房子里,房东是个比较有钱的纯上海人,对其他租在他哪里的人他都比较冷漠唯独对我们很热情。用他的话说就是“温州人吃苦耐劳,富有创业精神又有聪明的头脑,他一向敬佩温州人”。以前高中,初中说自己是温州人没什么感觉因为大家都一样,现在上了大学,像别人说自己是温州人感觉特骄傲,为自己是温州人感到自豪。

大家现在看到的温州市改革开放30年后的温州,然而在改革开放以前的温州却是另一个样子。 温州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全市辖3区2市6县,陆地面积1178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三面环山,东临大海,山地占陆地面积的78.2%,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说。 改革开放前,温州曾被形象地描述为:“50年代的海防前线,60年代的武斗火线,70年代的投资短线。”人口稠密,资源匮乏,交通闭塞,工业落后,城市破旧,农村人均耕地不足半亩,就业和生存压力巨大,经济社会发展缓慢,2/3的温州人处在贫困线以下,是当时中国最为贫穷落后的地区之一。然而改革开放短短30多年来,温州连世界都为之震惊,温州人遍布全世界,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温州商贸城。温州人也获得了一个美称——东方的犹太人。

温州改革开放30年来的变化

(一)工业化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30年来,温州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1993年以后,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第三产业比重达到40%以上。2006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757家,全市拥有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532家,超5亿元企业59家,超10亿元企业31家。拥有58个中国驰名商标,获得33个国家级生产基地称号,特色产业集群优势明显。16家企业集团跻身首届中国企业集团竞争力500强。1978—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从13.2亿元增长到2145亿元,增长161倍,年均增长15.1%;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38元提高到28362元,年均增长13.8%;财政收入从1.35亿元提高到293.3亿元,增长216倍,年均增长20.4%。

(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从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国家对温州累计投资仅5.95亿元,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7。那时温州没有机场,没有铁路,只有一条水路和一条路况极差的国道与外界相连,全境被江河所隔,有“走遍天下路,难过温州渡”之说。改革开放后,温州的投资力度明显增大,1978—2007年,投资总量达5065亿元,建成一大批水、电、路、港、通信设施,基本形成公路、铁路、航空相互协调配套的立体交通网络,全国性交通枢纽初显端倪。瓯江上建造了5座大桥,实现了全市一小时交通圈。现代通讯能力位居全国各大中城市前茅。市区面积从20平方公里扩展到170多平方公里。各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快速发展,农村一半人口过上了城镇生活。

(三)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间资金丰盈。30年来,温州人民摆脱贫困,实现了总体小康。1978—2007年,居民人均储蓄从8元提高到24000元;全市各项人民币存款从1.79亿元增加到3376亿元,增长1885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477元(1981年)提高到24002元,年均增长16.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113元提高到8591元,年均增长16.1%。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汽车达21辆。大多数城镇居民拥有投资性资产。据估算,民间资金4000亿元左右,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温州人的富裕程度。

温州改革开放的历程 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1年。这一阶段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起点,以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为主要路径,以市场化改革为重要动力,以成功探索股份合作制为最大创举,温州进行了艰苦卓绝的第一次创业。

第二阶段,从1992年到2002年。这一阶段以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为开篇,以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为基本取向,以实施质量立市和基础设施建立为战略重点,温州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第二次创业。

第三阶段,从2003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来,温州进入切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探索又好又快发展道路的新阶段。

温州改革开放的经验

第一、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客观事物在不断发展变化,解放思想作为根据实际情况探求事物规律的认识活动也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不同的发展阶段,实践会对解放思想提出不同的内容和要求。温州改革开放30年,领导和群众的思想总是处于一种解放的状态,认识事物、考虑问题、指导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怎么符合客观实际就怎么干,怎么又利于发展就怎么干。翻阅历史,温州曾被作为全国资本主义复辟的典范,在全国许多地方出现民企偃旗息鼓,思想倒退之际,但温州的党政领导者仍然主张改革、鼓励民企发展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以致温州当地有句话说:“温州领导姓什么在变,解放思想的共性不变。”温州人始终认为,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其本身就充满了探索和实践,没有什么现成的模式可循,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踏踏实实搞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积极解放生产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对于具体的思路和方法,就没有争论的必要,这也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态度。

第二,始终坚持民营化、市场化的改革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温州最富有特色、与众不同的成功经验,可以概括为始终坚持“民营化、市场化”的改革道路。民营化关系到社会所有制结构、企业产权制度、利益分配关系、经济决策和动力结构等;市场化,设计到市场主体培育、经济决策信息结构改变、经济运行调节机制乃至整个社会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等。从温州改革开放的30年的实践看,正是通过不断深化民营化改革,大力发展了以个体私营为主的各种民营经济,有效地调整了社会所有制结构、企业产权结构和利益分配结构,从而为温州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活力;正式通过不断深化市场化改革,促进了经济运行方式和调节机制的转变,从而提高了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

第三,始终弘扬“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温州人传统上就具有恋乡不守土、敢冒知进退、自信不自满、重利不守财、吃苦不叫苦的禀性。正是基于这些优良的传统,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得到了更好的培育和弘扬。首先,温州人创新意识特别强。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冒险精神,具有“争喝头口水”的超前意识,敢闯敢冒,敢为天下先,曾经涌现了“胆大包天”、“胆大包地”、“胆大包海”、“胆大包江”等一批典型。其次,温州人创业欲望特别强。“人人想当老板、个个争当老板”的愿望,使他们能够义无反顾地打拼天下。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再次,温州人吃苦精神特别强。在很穷时能吃苦,富裕起来还能吃苦;当小老板时能吃苦,当大老板时还能吃苦。“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是温州人艰苦创业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的生动实践中所培育和铸就的“敢为人心、特别能创业”的温州人精神,不仅为温州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也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新鲜经验,成为全国人民倍感珍惜的一笔宝贵的财富。

温州改革开放们的启示

以前听老师说过温州有一段造假的历史,那时各种造假的东西严重影响了温州品牌的形象,其中影响最深的是皮鞋造假事件。20世纪80年代,温州皮鞋被打上“劣质”的印记,遭到全国商界的抵制,甚至在杭州被当众焚烧,此后,温州人卧薪尝胆,狠抓质量,争创名牌,重新赢得声誉。如今的温州已经实现了从最初的资本原始累计到“质量温州”、“品牌温州”、“信用温州”的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国品牌经济城市”、“全国质量兴市先进市”。可见一个品牌的建立必须是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如果当时的温州人没有意思到诚信的重要的话就不会有如今的辉煌成绩。 我们还要尊重人民首创精神。温州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担当主力军,创造了多项中国第一: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建成的“第一座农民城”——苍南县龙港镇、私人跨国农业公司、集资建造的飞机场、民间集资建设的东海长堤和股份合资建设的铁路等。可以说,温州的每一步改革、每一次创新,都与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不开。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调动人民群众的创业创新激情,是推动温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动力。

温州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温州抓住历史机遇,发扬敢为天下先、特别能创业的精神,以市场取向改革激活发展动力,以商贸兴盛带动工业繁荣,以产业集聚支撑城镇崛起,以构建营销网络创新经济业态,以差异化经营打造品牌经济,以文化创新推动实践创新,使当地摆脱了贫穷落后的面貌,使经济社会发展走上了又好又快的轨道。温州模式,令人感佩,也发人深省。

第5篇:改革开放30年郑州的变化

改革开放30年我家乡的变化——河南郑州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郑州人,对于这片土地,我耳闻过了它的衰败,也正见证着它的兴盛。它的荣与辱,与我息息相关。而我们之间,有着剪不断的牵连。

要说郑州市的标志,二七纪念塔当仁不让。位于郑州市二七广场的二七纪念塔,建于1971年,是我国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它是为纪念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最年轻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71年,距今仅有不到四十年的历史)。

曾经有位老师在课堂上向我们感慨说,80年代初,他站在二七塔顶,能鸟瞰郑州市的百分之

七、八十,但短短十五年之后,他却是连近在咫尺的二七商圈也望不出去。然而心情却是一片大好,郑州牛了,咱自己心里也高兴!说完我们台下一片掌声雷动。

的确,以二七纪念塔为中心的二七商圈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几乎引起了整个中国的流行风潮,“中间有个野太阳”说的就是郑州亚细亚商厦。亚细亚商厦作为全国第一个统一全体售货员服装的购物商场,在当时真正成为了全国时尚的先锋。售货员们整齐的装扮,甜美的笑容,无一不给前来光顾的客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郑州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字是,“火车拉来的城市”。 郑州火车站始建于1904年,是中国铁路建设初期芦(沟桥)——汉(口)铁路中段的业务站,时称郑县站。1914年陇海铁路开(封)——洛(阳)线正式投入运营,奠定了路网中心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为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53年郑州站改扩建工程动工,1956年投入使用,并先后分离出货运站、编组站和以运输旅客为主的客运站。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1988年郑州站再次进行改扩建工程。1999年12月28日随着主站楼的投入使用,长达12年的改扩建工程落下帷幕,一座崭新、雄伟的现代化客运站,伴着新世纪的钟声,呈现在世人面前。

作为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交通城市,郑州正处于中国南北东西交汇之处,每天火车站的流水人数就有几百万人。

中原崛起看郑州,郑州发展看郑东。短短7年,一座现代化的新城区——郑东新区崛起在郑州东部,成为郑州乃至河南城市发展史上最耀眼的一笔。

外形酷似一把大伞的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像一只飞舞的蝴蝶的河南艺术中心„„这一切,将一块远离老城区、无人问津的荒地,打造为一座环境优美、生机勃勃的新兴城市

郑东新区的三大标志性建筑之一——郑州市国际会展中心总投资2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省一次性投资最多的建筑。其设计匠心独具,特色鲜明:屋顶在我国首次采用吊杆式斜拉悬索钢架结构,3.4万平方米的无柱大空间展厅,被誉为“亚洲最大的单间”;会议中心中央桅杆高110米,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伞”。它以独特的设计、完美的设施获得获国际规划大奖及鲁班奖、詹天佑奖等四项大奖。

在郑东新区,像这样立意新颖、恢弘大气的建筑比比皆是。河南艺术中心由加拿大国际著名设计大师设计,设计灵感来自古代乐器“陶埙”、“石排箫”的造型,运用了27项全国首创的新技术、新工艺。而高60层的郑州会展宾馆,设计灵感来自“嵩岳寺塔”,设计充分尊重和考虑了中原的深厚文化渊源„„

行走在郑东新区,但见高楼林立,碧波荡漾,小桥流水,闹中取静。新区之美,让人惊叹。

不仅硬件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软环境也有了巨大的改变.贯彻可持续性发展战略,实施“三城连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城市)是郑州市确定的城市建设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郑州市做了大量的工作。

开展了“三讲一树”集中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和集中整治农村卫生环境活动,倡导文明生活方式,使讲文明、讲卫生、讲科学、树新风的良好风尚在我市蔚然成风,大街小巷上乱吐乱扔的不文明行为少了,郑州市的市容市貌变得更加整洁有序。

强化规划宏观调控,优化城市结构布局,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规划用地调整“退二(产)进三(产)”。近年来,油漆厂、化学制药厂等一批污染企业迁出市区,置换城市用地约120公顷,城市环境明显改观。开展机动车尾气治理、禁止燃煤大灶等活动,使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提倡在全市造林绿化活动,通过出入市口整治、建设游园、绿地,仅去年一年就在市区范围内新增绿地340余万平方米,从而使郑州市的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6.8平方米,而5年前这一数字仅为4.23平方米。今年,还将在市区新建62块绿地,新增绿地62公顷,逐步实现让市民出门500米就能见到游园、绿地的目标。

纵观三十年的风雨变化,郑州经历颇多。作为土生土长的郑州人,我见证了部分的变化,却体会到了这三十年的变化所带来的全部益处。三十年的变化是一代郑州人的梦想史的现实,也是一代郑州人努力的见证。

改革开放时至今日已逾三十载。这三十余年造就了郑州经济、政治的现代化。也成加快了中国经济、政治现代化的进程。立足当下,展望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经济全球化,更现代化,郑州的明天定是无限美好,中国的明天也将前景无限!

第6篇:郑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为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根据《中共郑州市委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郑发〔2010〕5号),现就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加快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综合改革,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相结合原则。强化政府责任,实行全市统一领导,地方分级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多方共同参与,正确处理政府、卫生机构、医药企业、医务人员和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实现改革成果共享。

2.坚持公益性质,注重社会效益。把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放在首位,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质,不断提高服务能力,扩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从改革中得到明显的实惠。

3.坚持从市情出发,统筹兼顾。结合我市实际,用好现有的各项政策,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充分调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积极性,解决好改革中的各种问题,推进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财政补偿、药物制度、保障制度和管理体制等综合改革,建立充满活力的长效机制。

(三)总体目标

到2011年6月底前,初步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益性管理体制和高效规范的运行机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公平性和可及性显著提高,城乡居民医药费用负担有效减轻。

二、主要任务

(一)推进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补偿机制和推进综合改革的前提条件。要坚持公益性方向,把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定性为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政府负责保障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经费、人员经费和其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各县(市、区)要积极推进乡镇卫生院对政府投资所建的标准化村卫生室实行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产“五统一”一体化管理,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逐步实行一体化管理。鼓励各县(市、区)积极探索,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未覆盖区域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通过委托非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任务,满足本辖区人民群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需求。

(二)推进人事制度改革

依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的工作任务,结合服务人口、服务半径及辖区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情况,由编制部门分类核定所需要的人员编制。乡镇卫生院编制按照《河南省乡镇卫生院机构编制管理规定(试行)》(豫编办〔2010〕20号)规定,实行总量控制,统筹调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按照《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意见》(郑政〔2007〕5号),按照工作需要实行定编定岗。各县(市、区)要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建立竞争上岗、全员聘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负责人,由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公开选拔、择优聘任,并实行任期目标责任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他工作人员,在县(市、

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导下,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编制部门核定的编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行的岗位设置,组织实行全员聘用,竞聘上岗,择优录取,合同管理,并要对未聘人员采取多种方式妥善安置。

(三)推进分配机制改革

根据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功能定位,科学核定承担的工作任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根据承担服务的人口数量和服务半径核定;基本医疗服务任务根据前三年医疗服务平均人次数、收入情况,并综合考虑影响医疗服务任务的特殊因素核定。建立以服务质量和服务数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为基础的绩效综合考核和激励制度,实施绩效工资制度。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财政、人社等部门对考核结果进行审核,考核结果与经费补助挂钩。考核工作要做到公开透明、动态更新、便于操作。各县(市、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指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按岗定酬、按工作业绩取酬的内部分配激励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依据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管理岗位任务制定内部分配管理办法,定期组织对职工绩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职工个人收入挂钩。

(四)推进政府补偿机制改革

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严格界定功能和工作任务、核定人员编制、核定收支范围和标准、转变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政府负责保障按国家规定核定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其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的业务经费,确保其正常运行。其中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由各县(市、区)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建设规划统筹安排;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补偿,政府补助按照“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办法核定。医务人员工资水平与当地事业单位平均工资水平相衔接。政府对核定的收支差额给予全额补助。各县(市、区)在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各县(市、区)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所需经费的主要责任。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承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任务,政府对其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给予合理补偿。政府对一体化管理的行政村卫生室给予适当补助。

(五)推进基本药物制度改革

继续在乡镇卫生院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药品和我省增补的非目录药品实行零差率销售。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医保报销政策,确保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围,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在我市开展非政府办社区卫生机构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规范基本药物招标配送,按照河南省规定,基本药物以省为单位招品种规格、招数量、招价格、招厂家,逐步实现基本药物全市统一价,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和供应。密切跟踪监测基本药物市场价格和供应变化,根据全省药品集中招标采购情况和价格调整情况,适时调整销售价格。

(六)推进人才保障机制改革

制定实施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制定优惠政策,选拔优秀的医科院校毕业生,并采取措施吸引省内外医疗卫生人才充实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对长期在城乡基层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在职称晋升、业务培训、待遇等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健全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依托医学院校或专门培训机构加强对基层卫生人员的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学历层次、业务能力和整体素质。通过建立对口支援、结对帮扶等制度,使市、县级公立医院的中高级专业人才定期到基层机构开展医疗服务。

三、实施步骤

(一)筹备启动(2011年1月1日-2011年4月30日)

市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成员单位制定《郑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文件,广泛征求省、市相关部门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正式下发实施。要求市医改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制定细化包括编制核定、人员分流安置、绩效考核、收支核定等改革措施实施细则,并层层动员,全面安排部署。

(二)全面实施(2011年5月1日-2011年6月30日)

各县(市、区)组织完成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方案的制订工作;组织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员聘用工作;妥善安置在编、在册未聘富余人员,落实相关政策;完成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收支核定工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绩效考核,实行绩效工资。要求各县(市、区)要突出基层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创新体制机制,统筹做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人事、分配、保障制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县(市、区)作为此次改革的责任主体,要抓紧制订改革方案,用好现有政策,制定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解决好改革中的各种问题,确保改革工作平稳、顺利实施。

(三)督导考核(2011年7月1日-2011年12月31日)

2011年下半年,市医改领导小组组织各相关委局制定督导考核方案,成立督导检查队伍,分赴各县(市、区)开展专项检查指导和集中考核,考核结果将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综合改革市级补助经费分配依据。要求各县(市、区)要加大力度,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各项综合改革措施工作指标贯彻落实,并逐步建立长效管理机制,使之规范化、制度化,防止工作滑坡、回潮。

四、保障措施

(一)坚持政府主导,加强部门协作。市医改领导小组统一指导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工作。各县(市、区)政府作为责任主体,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亲自挂帅,周密部署、统筹安排,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政策落实到位。各级发展改革、卫生、财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编制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相互配合,共同突破实施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加强财力保障,严格资金管理。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要优先保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所需资金,确保各项经费及时足额到位。要建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财务公开制度,加强监管,确保资金分配使用规范、安全、有效。

(三)加强督导监管,确保规范运行。市医改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对各县(市、区)

综合改革推进情况的综合督查,市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对职责范围内医改工作落实情况的督查。要建立工作责任制,及时处理违规行为,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要责令限期整改;违纪违规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四)加强动员宣传,营造良好环境。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直接涉及到各方面利益关系的调整,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和基层医务人员的理解、支持和参与。各级各部门要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正确认识此次改革的重大意义和主要政策措施,增强医务人员信心,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为推进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第7篇:青州市水利改革发展汇报

中共青州市委 青州市人民政府

(2017年4月24日)

青州市委、市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把水利建设作为全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水利改革发展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把水利现代化进程同全市经济社会转型紧密相连。特别是十三五以来,在省水利厅的关心和支持下,青州市委、市政府抢抓发展机遇,全面实施“一二四三”发展战略,加快建设“五强四宜”城市,将水利工作作为十三五蓝图的重要篇章,作为实现青州“弯道超车”、跨越发展的重要支撑,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一以贯之地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快的发展形势,迎来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黄金时期,水利建设也取得了一系列成绩,现汇报如下:

一、青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情况

青州,为古“九州”之一。1986年由原益都县撤县设市。总面积1569平方公里,现辖4个街道、8个镇和1个省级 1 经济开发区,人口94.5万,有汉、回、满等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7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长寿之乡,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连续六次被表彰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青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青州市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紧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一二四三”发展战略,树立正气、敢于担当、全面发展、再创辉煌,加快建设工业强市、旅游强市、文化强市、花卉强市、生态强市和宜居宜业宜游宜养“五强四宜”城市,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5.7亿元,增长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6亿元,增长10.1%;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6.2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58.6亿元、利税142.1亿元、利润81.3亿元,分别增长12.6%、13.3%和14.7%;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2468元和16180元,人均储蓄余额达到52599元。

二、青州市水利改革发展主要工作

2 近年来,青州水利工作坚持“以人为本、服务民生;节水优先、高效利用;尊重自然、人水和谐;统筹兼顾、综合施治;深化改革、创新驱动;依法治水、科学管水”六大原则。立足职能,大胆创新,以水为墨,以改革为笔,以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为引领,在青州大地上书写了“持续‘涵养水’、留住‘天上水’、全力‘节约水’、实现‘水常在’、保障‘水常绿’”五大篇章。

一是深入开展水土保持,持续“涵养水”。加强山丘地区水土保持,创新“政府引导、业主投入、企业运作”工作模式,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不断完善综合治理格局,以小流域为单元,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置。

二是发挥设施储水功能,留住“天上水”。针对西南山区雨洪资源及弥河客水资源相对丰富、而拦截率较低的客观现实,我市以拦河闸坝、蓄水池建设和老旧蓄水池维修为重点,大力实施“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努力留住“天上水”。制定发展规划,力争五年时间在山丘地区水量比较丰富的河道内,全部形成梯级拦蓄,具备一定汇流条件的地方全部建立蓄水池。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先建后补、以奖代补,充分调动群众和社会力量参与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积极性。

三是提高水利用效率,全力“节约水”。 全面实施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落实区域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

3 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管理制度,做到水资源论证制度规范化、取水许可审批程序化、监督检查经常化、取水档案标准化,逐步实现取水监控自动化。加强技术升级和价格调控,有效促进工业节水,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倒逼企业转型升级。积极争取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整合农业开发、国土、水利等涉农资金政策,全力推进农业节水,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四是持续加强现代水网建设,实现“水常在”。高标准编制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确定了“双翼两水齐飞渡,五库六河绕青州,三横三纵水联通,二带四区润佛都”的现代水网规划格局,加大资金投入,逐步实现水系联通和串联。自2006年至今,青州市先后实施了黑虎山水库向城区供水工程、七一水库与龙虎水库串联工程,目前,正在推进三库串联向城区供水和引弥干渠向城区坝沟子水库供水两大工程,现代水网规划目标正在逐步实现。同时结合生态强市、旅游强市战略,先后对弥河、南阳河、北阳河三大河流及部分中小河流进行了治理。弥河先后获得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国家级湿地公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3A级景区等称号。南阳河综合治理项目于2014年荣获人居经典“规划.环境”双项金奖,2015年被评为山东人居环境范例项目,南阳河湿地公园被评为“省级湿地公园”。

五是率先实行“河长制”,保障“水常绿”。青州市创新河流

4 管理模式,于2016年4月在潍坊市率先试行“河长制”,通过创新体制机制,打破了“九龙治水”格局,建立了“首长负责、各级联动、部门共治”的治水体制,同时加大资金投入、严格监督检查,“河长制”开启了我市河道管理新的篇章。试行一年来,河道环境明显改善,同时,群众节水、护水的自觉意识被唤醒,全民治水蔚然成风。河道范围内无污水直排、水域无障碍、堤岸无损毁、河底无淤积、河岸无垃圾、绿化无破坏、沿河无违章建筑的“七无”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三、青州水利改革发展思路

纵观近年来青州水利发展历程,是一部全民治水、兴水的辉煌篇章,以人为本、人水和谐是不断实现的目标,改革和创新是贯穿始终的主旋律。下一步,青州市将继续贯彻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全面落实我省水利改革发展各项举措,统筹做好水灾害防治、水资源节约、水生态保护修复、水环境治理。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促进水利发展。目前,青州全市正在全面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弘扬担当进取、勇创一流的精神,改革创新、勇于争先的精神,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精神,崇尚法治、规范理性的精神,强化标准导向、纪律导向、发展导向、基层和群众导向、落实导向等“五个导向”,以作风抓队伍,以一支作风优良、担当进取的班子队伍,贯彻中央及省水利政策方针,促进我市水利改革发展,不负省

5 水利厅对青州水利事业的关心和支持。

二是坚持改革创新,争取新成绩。以改革的眼光和发展的视角审视我市水利工作,继续创新水利建设投融资模式,拓宽投融资渠道,积极争取勇于承担中央、省水利改革试点任务及重点项目落户青州,主动开展对标提标活动,瞄准水利建设先进地区及典型经验,坚定赶超信心,勇创一流,争取青州水利发展新的更大成绩。

三是加大资金投入,推动现代水利建设。未来五年,计划多渠道筹资加大兴水、治水投入。在积极争取省项目资金、政策的基础上,加大我市财政水利建设投资力度,更广泛地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重点投向现代水网及民生水利建设。大力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努力留住“天上水”。投资6000万元,实施黑虎山水库扩容工程;投资4000万元,在重点河道新建或改建拦河闸坝,新建部分小型水库;投资1亿元,大力建设五小水利工程,计划每年新建100座水池、小型拦河坝;投资1600万元,分实施小流域综合治理。大力开展河道生态治理工程,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和生态水平。投资1.1亿元,分四段对大石河进行综合治理;投资4.2亿元,对淄河青州段进行生态治理。继续实施河库串联及引调水工程,合理调配全市水资源。投资6000万元,完成仁河水库向南阳河上游调水;投资8000万元,实施坝沟子水库向北阳河、茅津河调水工程。实施水源及饮水安全工程,提高供

6 水保障能力。投资1亿元,实施临朐向青州东部供水工程;投资8000万元,分四年时间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村网改造;投资9000万元,继续实施第四轮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

四是继续深化河长制,实现青州水长治。在总结前期试行河长制经验的基础上,按照中央及省推行河长制的相关意见,进一步健全我市河长制组织体系、扩大河长制覆盖范围、加大资金投入、坚持问题导向、因河施策、强化考核,切实管好河流,确保河畅水清。

当前,青州市已经具备了“弯道超车”的条件,正处于高层次全面发展的关键节点,水利发展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的重大机遇期,相信在省水利厅的关心和支持下,青州市水利事业将取得新的跨越发展,推动青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再创新辉煌,实现青州梦。

第8篇:《杭州市机构改革方案》2001年

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杭州市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

浙委发〔2001〕53号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

《杭州市机构改革方案》已经省机构改革领导小组审核,现予批准,请抓紧组织实施。

中共浙江省委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1年10月11日

杭州市机构改革方案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意见》(中发〔1999〕2号)、《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市县乡人员编制精简的意见》(中办发〔2000〕30号)和《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市县乡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浙委〔2001〕5号)精神,结合杭州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改革的目标和原则

这次机构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建立与省委、省政府组织机构大体对应的市委、市政府组织机构框架,构建办事高效、结构合理、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党政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干部队伍,逐步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并体现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市委机构改革的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的原则;坚持依搣党规攠定职能,按程序办事情的原则;坚持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

市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是:转变政府职能,实行政企、政事、政社分开;精简机构和人员,提高办事效率;合理划分事权,理顺各种关系;坚持依法行政,规范政府行为;加强行政组织立法,逐步实现市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和工作程序的法制化。

二、理顺关系,转变职能

市委机构改革的重点是:调整、规范工作机构设置,精简部门内设机构与人员编制,合理调整和界定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规范工作关系,进一步理顺党委部门之间、党委部门与政府部门和群众团体之间的关系,调整相关部门的职能,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

市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是:围绕搣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攠的要求进行改革。市政府主要履行区域经济调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和辐射功能。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调控政策,制订本辖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中长期发展规划,集中精力抓好区域经济调节、政策指导、行政执法和监督、组织协调,保持经济运行平衡,促进经济和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加强发展环境建设,打破地区、条块分割,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

根据上述要求,市政府转变职能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政府的区域经济调节职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2、解除政府主管部门与所办经济实体、直属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将生产经营和投资决策权交给企业。政府机关一律不再办经济实体,已办的要限期脱钩。

3、原工业经济管理部门、行政性公司转为经济实体后仍承担的行政和行业管理职能划归政府有关部门承担。尚未转为经济实体的要抓紧完成改组。

4、加强和改善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的管理、监督与运行体系。

5、强化社会服务功能,大力推进政事、政社分开,将一些辅助性、技术性和服务性职能从政府职能中分离出来交由事业单位或社会中介组织承担。

6、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取消不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或者不应当由政府履行的审批事项,加强对审批行为的监督,巩固和发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成果。

7、合理划分行政层级之间的事权,界定和调整各部门的职责分工,理顺各方面的关系。

8、改革行政执法体制,清理和规范行政执法队伍,逐步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健全行政执法监督机制。

三、机构设置与调整

(一)市委机构设置与调整

保留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监察局与其合署办公)、办公厅、组织部、宣传部、统一战线工作部、政法委员会(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与其合署办公)、政策研究室、台湾工作办公室(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组建农村工作办公室,主要承担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协调、调查研究等职能。

保留老干部局,由组织部管理。

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保密局)并入市委办公厅,保留牌子。

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机构编制委员会的常设办事机构,也是市委、市政府主管机构编制工作的机构,与市人事局合署办公。

调整后市委设置工作机构10个,部门管理机构1个。具体机构设置见附表。

此外,市委讲师团并入市委党校,保留牌子。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改为市委宣传部管理的事业单位。

(二)市政府机构设置与调整

1、综合经济部门

计划委员会更名为发展计划委员会。

保留经济委员会。

保留财政局,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

2、专业经济管理部门

保留交通局、林业水利局、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城乡建设委员会、旅游局分别更名为建设委员会、旅游委员会。

不再保留建筑业管理局,其行政职能交由建设委员会承担。

不再保留农村经济委员会(市委农村经济委员会)、农业局、水产局,组建新的农业局,挂水产局牌子。

贸易办公室更名为贸易局。粮食局与贸易局合署办公。

不再保留商业局,其职能交由贸易局承担。

组建信息化办公室,将政府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原属经委的电子信息产品制造行业管理职能等划归信息化办公室。原由计委管理的市经济信息中心划归信息化办公室管理。

不再保留乡镇企业局,其职能并入经济委员会,保留牌子。

物价局改为发展计划委员会管理的机构。

3、执法监督部门

保留工商行政管理局。

技术监督局更名为质量技术监督局。

保留环境保护局,其领导体制改为省环境保护局和市政府双重领导,以市政府领导为主。

不再保留医药管理局,组建药品监督管理局,将药政、药检和药品、医疗器械质量监管职能划入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医药管理局承担的药品、医疗器械生产行业管理职能划入经济委员会。

组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增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牌子,承担相对集中城市管理行政处罚执法管理工作。

地方税务局实行省以下垂直管理。

4、社会管理和政务部门

保留办公厅、民族宗教事务局、公安局、监察局、司法局、人事局、规划局、文化局、广播电视局、卫生局、计划生育委员会、审计局、统计局、外事办公室、侨务办公室。规划局同时承担测绘工作管理职能。

科学技术委员会、教育委员会、体育运动委员会、房地产管理局、市政府法制局分别更名为科学技术局、教育局、体育局、房产管理局、市政府法制办公室。

市国家安全局改为省国家安全厅的直属机构。

保留民政局,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设在民政局。

不再保留劳动局,组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现由有关部门承担的社会保险职能,划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原由劳动局承担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职业安全监察、矿山安全监察职能划入经济委员会;锅炉压力容器监察职能划入质量技术监督局;职业卫生监察(包括矿山卫生监察)职能划入卫生局。

不再保留土地管理局,组建国土资源局。将原计划委员会承担的国土、地质矿产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职能划入国土资源局。

不再保留市政公用局、市容环卫局,组建市政市容管理局,为市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原由市政公用局、市容环卫局承担的除行政执法外的行政职能交由建设委员会和授权市政市容管理局承担。

保留园林文物局,增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牌子。

新闻出版局由市委宣传部管理的事业单位改为市政府工作部门。

保留市委、市政府信访局,仍为市政府办公厅管理的机构。

不再保留机关事务管理局,其行政职能并入市政府办公厅,保留牌子。

建立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原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改为其办事机构,称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

保留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也是市政府人民防空工作的主管部门。

调整后市政府共设置工作部门40个(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入政府机构个数),部门管理机构2个,另设置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2个。具体设置见附表。

市政府工作部门可参照省分为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具体由市确定。

四、人大、政协、法院、检察院和群众团体机关的改革

市人大、政协机关的机构改革,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定职责的原则,进一步完善机关职能,理顺职责关系,合理调整机构设置,精简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形成运转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为人大依法履行权力机关职能,为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提供可靠的组织保证。

法院、检察院机构改革按照中办发〔2001〕9号文件精神,坚持从审判和检察工作的实际出发,完善职能配置,调整内设机构,精简人员编制,优化人员结构。

工、青、妇等群众团体机关改革,按照中办发〔2000〕31号文件精神,坚持有利于党对群众团体的领导和群众团体独立自主开展工作的原则;坚持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各自的章程确定职责的原则;坚持精简、统

一、效能和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原则;改进运行机制,克服行政化倾向;精简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人大、政协和群众团体机关的机构改革与当地党委、政府机关同步进行。

五、精简编制和人员分流

杭州市、区机关(不包括萧山区、余杭区,下同)编制由6337名减为5196名(含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减少1141名,精简18%;单列管理的市、区政法机关专项编制,按中央和省规定的比例精简,由3615名减为3329名。

萧山区机关编制由1175名减为940名(含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减少235名,精简20%。单列管理的区政法机关专项编制,按中央和省规定的比例精简,由385名减为344名。

余杭区机关编制由881名减为705名(含区工商行政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局、药品监督管理局),减少176名,精简20%。单列管理的区政法机关专项编制,按中央和省规定的比例精简,由623名减为574名。

市委、市政府部门领导职数一般配备2—4名,不再配备部门领导助理。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主任一般由秘书长兼任,副主任可由副秘书长兼任。

本次机构改革人员编制实行一次性定编定岗,3年完成人员分流任务。根据搣带职分流、定向培训、充实基层、优化结构攠的人员分流原则,从杭州市实际出发,人员分流的主渠道是:专业经济部门转为经济实体的,人员随转体单位分流;选派一批年轻的公务员进行学历教育或专业培训,学成后充实到需要加强的部门;选调一批公务员到本部门所属单位工作;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分流人员自谋职业或到企业工作;对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公务员,及时办理退休手续;符合《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有关提前退休条件的公务员,本人申请,经组织批准,可以办理退休手续;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公务员,办理离岗退养手续。

六、组织实施

市级机构改革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市机构改革领导小组负责,尽快完成。区、县(市)和乡镇机构改革工作在今年年底前基本完成。

附: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表

中共杭州市委、杭州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表

市委工作部门

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

办公厅

组织部

宣传部

统一战线工作部

政法委员会

政策研究室

农村工作办公室

台湾工作办公室

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

市政府工作部门

办公厅

发展计划委员会

经济委员会

教育局

科学技术局

民族宗教事务局

公安局

监察局

民政局

司法局

财政局

人事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国土资源局

规划局

建设委员会

房产管理局

园林文物局

交通局

农业局

林业水利局

贸易局(粮食局)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

旅游委员会

文化局

广播电视局

新闻出版局

体育局

卫生局

计划生育委员会

审计局

统计局

环境保护局

工商行政管理局

质量技术监督局

药品监督管理局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

信息化办公室

外事办公室

侨务办公室

法制办公室

说明:

1、市委设置工作部门10个。其中: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与监察局合署办公;政法委员会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合署办公;市委办公厅挂保密委员会办公室(市保密局)的牌子;台湾工作办公室挂市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牌子。设置部门管理机构1个:市委老干部局由组织部管理。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与市人事局合署办公。

2、市人民政府设置工作部门40个。其中:监察局与纪律检查委员会机关合署办公,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序列,不计政府机构个数;贸易局与粮食局合署办公;市政府办公厅挂机关事务管理局牌子;经济委员会挂乡镇企业局牌子;财政局挂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办公室牌子;园林文物局挂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牌子;农业局挂水产局牌子;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牌子。设置部门管理机构2个:市委、市政府信访局由市政府办公厅管理;物价局由发展计划委员会管理。设置议事协调机构的办事机构2个: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办公室,为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人民防空办公室,为市国防动员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也是市政府人民防空工作主管部门。

第9篇: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年工作总结和2009年工作思路

二〇〇八年工作总结

今年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市发改委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和创新的思维,努力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充分发挥“总参谋部、总规划部、总协调部”的作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促进了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事业和谐发展。

1-9月份,全市生产总值完成1280亿元,同比增长12.6%,高于全省平均增速2.2个百分点,排全省第二位。预计全年全市经济增速能够完成13%的预期目标。1-11月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13.12亿元,同比增长25.86%。预计全年可完成792亿元,同比增长28%。

1-11月份,纳入市发改委项目库管理的投资1000万元以上项目累计完成投资50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6%。竣工项目775个,总投资374亿元,完成投资159.2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74个、147.4亿元和59.8亿元;在建项目977个,总投资1594亿元,完成投资331.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8个、710.3亿元和87.6亿元。亿元以上在建项目235个,总投资1370.6亿元,完成投资252.7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40个、710.1亿元和98.9亿元。列入省政府重点调度的104个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216.34亿元,已超额完成投资计划,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237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13.7%。

2008年,市发改委共受理项目487个,其中:核准96个、备案65个、批复242个、上报84个。经积极争取,列入省重点项目建设计划52个,总投资722.34亿元,其中在建项目38个,总投资424.65亿元;前期项目14个,总投资297.68亿元。列入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3个。列入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3个,规划面积8188公顷。

共谋划超亿元项目94个,总投资1841.47亿元。其中,交通项目17个;石化、工业类项目27个;水利、农业产业化项目15个;文化、体育、教育、旅游类项目24个;能源、服务业项目6个;节能降耗、循环经济项目5个。

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各类资金7.65亿元,为企业减免税费1224万元。争取国家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1家,省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5家。为我市8个棉纺企业争取国家棉花进口配额1.1万吨,有力地支持了企业的发展。

实际利用外资12976万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全市引进省外资金80.5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

经积极协调,动车组列车于7月28日在京沪铁路线沧州站停靠,密切了沧州与京津地区的交流往来。

沧州政务网已成为政府与民众信息沟通的桥梁。经积极争取,中国管道装备制造基地(盐山)电子商务平台被定为省级信息化试点,填补了全国无线门户网站的空白。沧州环宇电路板有限公司和河北航凌电路板有限公司跻身首批河北省信息产业与信息化诚信企业。

全年共编制完成完成专题调研课题19篇,代政府起草文件32余篇,上报交流党务、政务信息113余篇,其中67余篇被上级采纳刊发,在全市80多个市直部门中名列第三。向市委、市政府提交《重要情况报告》18期,《重大项目情况专报》2篇,引起领导高度重视并批示。完成经济形势分析、投资形势分析及项目分析报告15篇,编印《发改动态》29期、《争取国债项目资金情况专报》10期、铁路建设工作简报32期,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全年共处理各类业务文件1000余份,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事项600余件,其中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承担的28项工作和“十大民生工程”中协办的3项工作均取得阶段性进展。全年督办反馈各类事务工作200余项,承办并全部落实人大代表的建议和政协委员的提案13件,深得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满意。

由于各项工作突出,我委获得多项荣誉称号。荣获2007市委、市政府信息工作优秀单位、文明单位、督察工作先进单位、扶贫工作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工作成效突出奖、支持沧州华润热电重点项目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上半年行风评议获市直经济和社会管理类部门第一名。

一、做好经济形势分析和重大问题研究,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做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

为了准确把握经济走势,确保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我们多次深入各县(市、区)调研,认真分析投资趋势,及时掌握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先后起草了《一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上半年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第三季度全市经济形势分析报告》等15篇经济形势分析、投资形势分析及项目分析报告,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国内房市低迷、工业原材料价格波动、奥运安保、节能降耗等多种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市发改委提议成立了经济运行预警监测例会,并于8月20日召开经济形势分析会议,就如何加强经济形势分析预测进行了深入研究探讨,分析了当前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了第四季度工作举措。12月初,根据省委、省政府转发的《省发改委关于落实中发[2008]18文件精神,努力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努力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了26条促进经济较快增长的有力措施。

(二)加强重大问题研究

围绕事关沧州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加大调研的力度,一是加强了对黄骅大港经济腹地的调查调研,撰写了《黄骅大港经济腹地的调查调研报告》。围绕如何更好借助天津滨海新区的大开发之机,加快沧州渤海新区发展步伐,撰写了《滨海新区与渤海新区要素比较分析》,阐述了我们的优势和劣势,提出产业错位发展,港口共同发展,加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观点。二是向市政府提交了河北省融入京津冀都市圈的建议,提出要转变与京津产业错位发展、做京津菜篮子、后花园的融入战略,要以沿海为切入点,实施产业对接,合作共赢。三是针对中心城市经济发展缓慢,向市政府提出了加快中心城市发展的建议,提出了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发展措施。四是对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深入调研,向市政府提出了将沧县旧州镇等6个镇做为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的建议。五是对华北油田改革重组问题进行了调研,向市政府提交了《关于华北油田改革重组对我市经济影响的情况分析报告》。配合市政府研究室赴郑州、邯郸等地参观考察经济走廊的经验,提出了建设沧港工业走廊的建议。

围绕农业和农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服务业、城市建设及节能减排等方面广泛开展调研,完成了《沧州市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情况调研》、《沧州市水资源重点项目建设思路》、《我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历程和基本经验》、《关于加强政府投资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建设的调研报告》、《沧州环保装备产业调研报告》、《沧州市生产性物流的发展情况、问题及对策建议》等19篇调研报告。研究起草了《关于促进石油化工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沧州市服务业发展指导意见》、《关于促进沧州市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沧州市市场建设指导意见》、《沧州市关于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意见》等30余篇指导性文件,其中21篇以市政府名义下发执行。

(三)抓好“十一五”规划实施和中期评估工作,编制和修订各类专项规划

加强与市直部门沟通,及时掌握“十一五”规划重大举措的实施情况,协调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确保“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实施。加大了对“十一五”重大问题、重大战略举措协调督导力度,起草并向人大常委会汇报了《沧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期实施情况评估报告》,结合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建议制定了八项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积极与国家级研究机构联系,完成了食品加工、五金机电、纺织服装、管道装备制造业等四大主导产业规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沧州化工产业“十一五”及中长期发展规划》和《黑龙港地区沧州特色产业发展规划》,配合林业局完成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对《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纲要》提出了修改意见。

二、全力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促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积极做好项目谋划

围绕实现“三个

三、八个一”的目标,谋划了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华北石化10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中捷石化6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沧炼5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南大港石化5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鑫泉焦化500万吨改扩建等石化基地项目,力促炼油能力升至3000万吨;谋划了总投资超1000亿元的中铁装备新材料、中信泰富特钢、中钢滨海基地等装备新材料加工制造基地项目,力促装备新材料加工制造能力达到3000万吨,力争将渤海新区钢铁基地列入河北省钢铁产业发展规划;谋划了总投资超700亿元的盐山管道装备、孟村弯头管件、青县石油装备、沧县、新华区石油钻采等管道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力促管道装备制造能力达到3000万吨;谋划了总投资超200亿元的渤海新区热电、任丘热电和沧州华润热电二期、沧东电厂三期、沧州垃圾发电等电力产业项目,力促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以大石化基地建设和与中国化工、中盐集团战略合作为契机,重点谋划了100万吨乙烯、100万吨芳烃、100万吨PVC、100万吨甲醇、100万吨合成氨、100万吨二甲醚、10万吨TDI、12万吨己内酰胺等化工产业项目,延长了石化产业链条。

抓住国家启动投资拉动、扩大国内市场的机遇,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相关信息,针对六个方面中央投资的具体投向,制订了《争取中央投资工作的实施方案》,多次召开各县市发改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争取更多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计划盘子。截止到目前,谋划超亿元项目94个,总投资1841.47亿元。

(二)积极做好省重点项目、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省级产业聚集区的争列工作

年初,我们组织召开了全市省重点项目调度会,多次到省重点办汇报工作,进一步加大了省重点项目的申报力度。通过积极争取,我市列入2008年省重点项目52个,总投资722.34亿元。筛选并申报2009年省重点项目80个,总投资786.2亿元。与此同时,为填补我市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空白,我们深入渤海新区等重点县(市、区),了解筛选申报工作情况,与重点项目单位共同研究企业发展规划和项目实施方案。通过努力,中石油华北石化公司千万吨炼油扩能项目已列入第三批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河北中原钢管制造有限公司管道装备制造基地项目和河北中孟管业制造有限公司管件制造基地项目享受省重点产业支撑项目政策。

为了更好的享受省出台的优先配置土地资源、享受财政优惠、提供投融资服务政策等有关扶持政策,多次到省发改委进行专题汇报,并邀请省发改委主管处长到我市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努力,盐山孟村管道管件聚集区、泊头工业区、青县经济开发区三个产业聚集区已经省政府批准为首批省级产业聚集区。

(三)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

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为企业服务,加大跑办力度,不断推进项目前期进程。邯黄铁路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并获得铁道部和省发改委项目初审意见的批复,并上报国家发改委;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的北围堰工程已经核准,防波堤等八个项目正在积极办理各种支持性文件,今年年底前有望批复;沿海高速公路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省发改委已批复;廊沧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已顺利开展。渤海新区热电工程、任丘热电工程各项相关支持性文件已经取得,基本具备开工条件。12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已落实了省政府2.36亿元的资本金;沧州炼油厂500万吨炼化一体项目、一期350万吨/年原油配套改造项目可行性报告已报中石化;120万吨焦化扩能改造项目已获批复,二期正在编制整体规划方案。

(四)积极做好项目管理工作

一是实施台帐管理办法。为了切实管理好具有重大产业支撑意义的重点项目,我们对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和重大前期项目实施台帐管理办法,对省重点项目和“三五八十”项目实行月通报制度,力促前期项目顺利实施,在建项目顺利建设。二是加大调度力度。全年组织召开了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渤海新区小组工作会、沧东电厂500MW出线走廊协调会等五十余次项目调度会,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三是优化投资、施工环境。在吸取去年实施重点项目“一卡通”和重点项目挂牌保护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全市重点项目进行了仔细筛选,为华油钢管有限公司大口径螺旋埋弧焊钢管增资改造生产线、河北美德钢管有限公司建设Φ630-Φ820mm厚壁直缝埋弧焊接钢管等29个项目和河北华戈化学集团有限公司、河北知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16个项目建设单位颁发了“一卡通”证书和“重点项目建设保护单位” 牌匾,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进一步优化了全市项目建设环境。四是加大招投标工作力度。对200项招标方案进行了核准,对东光化纤浆粕一车间施工等30多个项目开标、评标全过程进行了严格的执法监督。成立了沧州市招标投标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招标投标工作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检查,为规范我市的招标投标市场秩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五是加大项目稽查力度。为了确保国债资金安全使用,对任丘、黄骅、肃宁等7个县市的城市供水工程、任丘市标准粮田建设、泊头市有害生物预警站、沧县优质大豆良繁基地、献县农作物新品种推广示范基地、泊头市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和三个计划生育服务站等项目进行了严格的稽察。六是代建工作取得进展。光荣路消防站项目3月31日正式破土,提前开工。执勤楼主体工程6月9日封顶,7月14日通过主体验收,现在消防支队一中队已经入住。特勤消防站工程6月18日进场开工,11月8日主体验收,目前正在进行内外装修。武警支队搬迁项目,目前开工前的准备工作已基本完成。

(五)积极做好重大问题协调工作

为确定邯黄铁路的线路走向,我们组织人员做了大量基础性工作,实地踏勘线路300多公里,并对铁路沿线县市及周边县市大型企业逐个进行货源调查,听取市直有关部门、基层部门的意见。多次到省发改委、省建投和铁三院就邯黄铁路沧州段线路走向等有关问题进行沟通,积极争取有利于我市经济发展的邯黄铁路沧州段建设方案。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拿出了邯黄铁路沧州段线路基本走向方案。目前该工程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铁道部组织的专家评审并获得铁路部和省发改委项目初审意见的批复。

为做好京沪高速铁路沿线各县征地拆迁工作,我委专门组织成立了支持铁路建设办公室,多次召集国土、规划、环保、林业、供电等部门就征地拆迁工作进行协调调度,积极与建设单位和沿线地市就做好征地拆迁、土地补偿、被征农民安置等问题进行协调沟通,组织召开了京沪高速铁路征地拆迁动员大会,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沿线各县基本完成征地拆迁工作,保障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为促进沧州华润公司3#机组建设,积极协助沧州华润热电公司与沧州金牛化工公司、东光县政府签订了小热电机组拆除指标转让协议。为按时完成省政府下达我市的减排项目计划和节能减排目标,尽早得到国家发改委核查确认,我们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协调解决沧州发电厂机组关停后遗留问题。目前小机组拆除工作已获得国家发改委确认,为下一步国家核准3#机组项目打下了关键基础。

8月份,原市政府支援油田建设办公室的职能划转到市发改委。我们迅速熟悉情况,积极开展工作。为了使大港油田港狮生活基地落户沧州,我们就基地选址、小区外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子女就学等六个方面的15个问题,多次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并及时向市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

(六)积极做好资金争取工作

争取国家和省的资金支持是弥补我市重点项目建设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是我市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有力保障。今年以来,市发改委坚持把争资金、上项目作为全委工作的重点。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政策措施,做好国债资金争取工作,我们多次赴国家和省发改委了解新动向、新政策、新信息,并及时召开各县市区发改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全年共争取国家和省各类资金7.65亿元。其中,争取已内酰胺项目资本金2.38亿元;城建、乡镇司法所、基层法院等项目资金3832万元;以工代赈、城镇污染治理、人饮安全、优质粮专用工程及其他农业和农村建设资金23312.1万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7262万元;文教、卫生等社会事业建设项目资金12796万元;环境资源综合利用专项资金590万元;市场、流通、粮、棉加工等项目资金1280万元;工业结构调整资金410万元;省校合作资金80万元;口岸查验设施建设资金100万元;支持信息产业企业建设资金60万元;省级项目产业技术研发资金700万元。为企业减免税费1224万元,有力地支持了项目建设,促进了全市经济发展。

三、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一)进一步开展对外洽谈活动,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

积极筹备深圳高交会、沧州渤海新区临港产业项目推介会、香港“3.26”投洽会等各项招商投洽活动。在香港“3.26”投洽会上发布项目39个,总投资34.6亿美元,当场签订协议项目16个,同比增长89%,项目总投资达到13.5亿美元,同比增长2.9倍。这次恳谈会与往年相比,签约项目最多、项目投资规模最大、涉及领域最广,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1—11月份签约外资项目39个,总投资17.98亿美元,协议利用外资14.9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2.5%、3.15倍和3.2倍。泊头水厂利用亚行贷款项目已列入国家备选,项目总投资8491万元人民币,利用亚行贷款550万美元。

(二)继续做好黄骅港口岸扩大开放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完成黄骅港口岸扩大开放申报工作的基础上,今年完成了口岸扩大开放查验设施建设的初步方案。黄骅港1-11月份共完成货运量7329万吨,其中煤炭7277万吨、杂货115万吨;完成外贸运输1594万吨;安全到港船舶2606艘次,其中外轮365艘次,较好地完成了生产任务。

(三)扩大区域经济协作,搞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一是加强与京津地区、冀中地区、朔黄铁路沿线等广大腹地的经济技术合作。今年1-10月份,与京津地区合作项目475项,与朔黄铁路沿线合作项目95项,引进京津地区技术项目190项、朔黄铁路沿线技术项目40项。二是积极组织参加区域合作活动,精心组织并参加了2008年环渤海地区经济联合市长联席会第一次特派员集中办公会议,协调组织了任丘赴温州招商团等一系列区域招商活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在中西部经贸洽谈会、全国铸造企业碰头会及深港投资对接政企交流洽谈会上,发布招商项目171个,达成合作意向27项,签订铸造合同27项。筛选上报了河北华戈医药化学有限集团公司等五个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省校合作项目,已全部通过省发改委的初步审定。截止到目前,引进省外资金80.5亿元,引进省外技术项目453项。

四、全力做好节能降耗工作

今年以来,市发改委高度重视节能工作,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一是抓制度保障。起草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节能降耗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节能目标责任制奖惩办法》两个专件,为推动全市节能工作建立了制度保障。二是抓机构建设。成立了节能工作办公室,改建了市节能监察监测中心,并督促各县(市、区)都成立了节能工作办公室,为深入开展节能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抓机制建设。整理完成了《沧州市百项节能措施》,实行定期调度制度,对18个县(市、区)、百家节能重点企业和5个市直部门下达了节能任务书,并定期组织召开节能工作例会,确保节能任务顺利完成。四是抓重点措施。严格执行限批制度,严控新上“两高一资”项目。关停了沧州发电厂,整治关闭了多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指导各县(市、区)制订了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并对进展情况实行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推动百家重点耗能企业加大节能技改力度,共实施节能技改项目63项,前三季度实现节能量 36万吨标煤。五是抓好督导、检查和考核。9月下旬我们组织五个督导组,对各县(市、区)政府及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进行了专项督查。11月下旬我们又组织三个预考核组对各县(市、区)节能工作进行了预考核,及时查找问题,提出整改措施,为完成全年节能目标任务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六是抓好宣传和培训。制定了节能降耗媒体行动方案,举办了两期节能管理与节能技术培训班和“能源紧缺体验日”活动,提高全民的节能意识,积极营造全民节能的良好氛围。

五、稳步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工作

(一)统筹安排全市经济体制改革

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沧州市2008年深化重点领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在行政、企业、财政、市场体系等四个重点方面的改革任务,广泛征求意见,已修改完善并报市政府。

(二)推进渤海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对渤海新区的现有体制、机制进行了调研,组织财政、人事、商务等部门共同研究探讨,几易其稿,提交了《渤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提出了在行政管理、企业改革、财税金融制度、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土地管理、科技创新、涉外经济、社会领域等八个方面改革的主要任务,梳理出了涉及市直17个部门需下放给新区的68个审批权限,邀请省内专家对此方案进行了研究论证,待市政府研究审定后上报省政府。

(三) 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为了进一步推进职能转变,减少微观行政许可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效能,我们对省发改委制定的《关于精简行政许可审批事项的意见》和《进一步转变职能,深化投资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认真的学习研究,结合本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要求,对已批复项目的年审提出了具体意见,并印发各县市区和市直有关部门严格执行。进一步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制度,对非经营性项目积极探索有效的代建制办法,制定了《沧州市市本级投资非经营性项目代建制办法(试行)》,待修改后上报市政府。

(四)积极推进粮棉等重要商品流通体制改革

一是全力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市场化取向的总体思路,多次牵头组织财政、粮食、农发行等部门,研究深化我市粮改的具体意见。并对我市地方粮食市场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筛选了部分有发展前景的粮食市场、粮食物流项目上报省发改委。二是积极推进棉花流通体制改革,认真做好全市棉花流通的宏观管理。制定了我市2008年棉花加工企业更新改造计划,会同市农发行、市技术监督局纤检所对列入2008年更新改造计划的棉花加工企业进行考察,积极为企业争取国家贷款贴息,顺利完成了全市300多家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换证、认证的审核上报工作。

七、加大党建、纪检力度,强力推进机关建设

(一)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

为了进一步强化依规治委、建立长效机制,我们根据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修订、完善了《会议制度》、《公文审批制度》、《财务管理办法》、《车辆管理办法》等机关工作机制。按照“一岗双责”原则,制定了《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完善了《党组织工作制度》、《基层组织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支部分级分类考核细则》、党员先进性考核制度、党风廉政教育计划等一系列制度。起草并下发《预防腐败工作方案》,《党风廉政责任制分工实施办法》、《行风评议工作方案》等文件,编制《信息公开指南》、《公开目录》和《管理办法》,并辑印成册。起草《重大行政许可事项会审制实施办法》,及时反馈执行情况。

(二)积极开展特色党建活动

开展了“把党的旗帜亮出来”、“强化执行力建设、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等特色党建活动和“纪念纪检监察机关恢复重建30周年”知识竞赛。完成了第三届机关党委会委员换届选举工作。落实纠风工作部署,组织开展《公仆热线》节目3期,组织参加全市“阳光服务”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65份。

(三)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按照市委《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工》,落实党风廉政工作部署,将各项工作进行目标分解。筛选上报20名行风监督员,在沧州日报公开《服务承诺》。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制定《2008年民主评议工作方案》,通过权利公开透明运行、政务公开、竞争上岗等措施,实行依法行政,强化社会监督,依规制委,杜绝跑官要官等行为。经过全委上下共同努力,未发生违纪现象。

(四)积极做好扶贫救济工作

认真做好定点扶贫、计划生育三结合、少数民族村对口帮扶和运河区、新华区、渤海新区五个村的新农村建设帮建工作。为彻底解决盐山县东托村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我们多次跑省发改委汇报情况,使东托村改水项目列入2009年项目计划,明年将落实资金7万元,彻底解决1000余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多次深入黄骅市新立村了解计划生育三结合帮扶户的具体情况,为3户种植户、1户养殖户提供科技光盘20余张、图书100余册;为了改善帮扶村的办公条件,我们购置并送去了电脑、沙发、书柜等办公设施;节日期间坚持定期走访帮扶户,送去慰问金及米、面、油等生活用品。全年共组织全体职工向全市农村特困大病患儿捐款5160元、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3000元,组织全体党员交纳特殊党费37800元。

(五)积极做好“奥运”安保工作

自2008年6月份至9月份,我们把“奥运”安保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安保会议,落实安保措施,坚持主任带班值班制度,对重点人群加强防范,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奥保期间未发生任何问题。还先后派出5名同志参加了市委组织的“奥运”安保督察组和驻村工作队,较好地完成了任务,得到了领导的好评。

总的说来,2008年市发改委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沧州的发展为己任做了大量工作,攻坚克难,出色的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但与新的形势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还不能适应高标准的工作要求、调查研究的深度不够、对全市经济的宏观分析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提高、统筹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职能定位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事关沧州市全局发展的重大战略支撑项目谋划的还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予以高度重视,发扬成绩,改进不足,争取更大的成就。

二○○九年工作思路

2009年,市发改委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各项工作部署和“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市的战略目标和“渤海新区龙头带动、城市化建设突破提升、县域经济腾飞升位”三大核心任务,扎实做好项目建设、资金争取、节能减排、经济监测、统筹发展、改革开放、招商引资等重点工作和重大问题研究,努力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2009年,市发改委的工作目标是:

——力争明年全市GDP增长11%。

——力争明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以上。

——力争全年争取国家和省各类资金支持7亿元左右。

根据上述思路和奋斗目标,2009年市发改委重点推动以下六项工作:

一、加强调研、注重分析,准确把握全市经济形势

针对全球金融危机给沧州带来的负面影响,围绕明年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和可能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组织专门人员加强对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研究国家政策趋向,提出有利于我市经济发展的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围绕渤海新区开发建设、农业和农村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城市化建设、节能降耗、招商引资、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方面进一步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围绕构筑“三大经济圈”,加快建立协调推进机制,编制发展规划,优化发展环境。对京沪产业带、沧港产业带、黄骅港经济腹地、“两环”发展战略等问题广泛开展调研,明确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目标,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制定编制方案,明确调研课题,确定行业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范围,力争编制一个更加科学、更加实用、操作性更强的“十二五”规划。加强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综合规划的衔接,做好海挡、海堤等已落实国债资金项目的规划,明年上半年编制完成管道装备制造业、五金机电、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等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底前牵头编制完成3个聚集区的产业规划。构筑工业发展平台,积极为市开发区、运河区工业园、新华区工业园拓展发展空间,进一步明确沧东工业园产业定位,将沧东工业园打造成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极。

二、注重谋划、加强管理,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围绕“四大两升一换代”、“三五八十”和“再造、创新、创优”三大工程,谋划一批延长产业链条,加速技术改造升级,提高产业附加值,能够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的项目,进一步发展壮大五大主导产业,重点谋划华北石化1000万吨炼油升级改造、100万吨乙烯、燕山管道装备制造基地、中铁装备新材料等一批项目;围绕道路、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谋划滨海新区至渤海新区城际客运铁路、保港铁路、邯港高速、沧州支线机场项目,谋划临港产业项目,谋划原油、集装箱、矿石等专业码头;围绕加大实施民生工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谋划建设“两线”、“三库”、20个大中型沼气项目;围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谋划沧州铁狮文化广场、东光铁佛寺景区改扩建、沧县纪晓岚文化园等文化旅游设施项目;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谋划10个以上节能技改项目,实现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再生产品的循环生产模式,使产业链之间的共生关系增加,进而产生共生效益。

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全力以赴跑国家和省,盯办一批重大前期项目,尽快完成报批手续,争取年内开工建设。重点推进华北石化1000万吨炼油质量升级改造项目可研报告尽快获得中石油批复,明年开工建设,并加快100万吨乙烯、100万吨芳烃等前期项目进度;推进中海油与中捷石化1200万吨炼化一体、沧州炼油厂500万吨炼化一体、年产12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尽快开工建设;确保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全面开工;争取华润热电“上大压小”、渤海新区热电、任丘热电等项目尽快得到国家核准。

以倒计时的工作方法,全力以赴,抓好沧东电厂二期、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液化空气、大港石化二期技改、东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0万吨尿素技改、河北宏润重工集团有限公司核电管道国产化、阿尔卡迪亚国际大酒店、贻成海狮国际酒店、沧州市会展中心、沧州市中心医院内科病房楼、沧州市体育馆等一大批项目竣工投产或投入使用;继续抓好中铁、中钢、京沪高铁、廊沧高速、大广、沿海高速等项目建设进度,加大调度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难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或超额完成投资目标;同时,狠抓项目新开工,推进黄骅港综合港区起步工程全面启动,争取邯黄铁路等前期各支持性文件完备的项目尽快开工建设。

进一步完善重点项目建设管理机制,实行重点项目考核,对各县(市、区)政府项目建设工作和各县(市、区)发改局重点项目管理工作进行考核;对“三五八十”工程项目继续实行专门台帐,重点管理;筛选一批重点建设项目和项目单位,对其实行重点项目“一卡通”和重点项目单位挂牌保护,以保证重点项目建设顺利进行;继续实行项目联查机制,年内组织召开两次全市重点项目观摩会。

对已向省申报的拟列入2009年省重点计划的项目,进一步加快完善各项支持性文件,并加大跟踪力度,争取列入计划。同时,加大装备制造业项目的包装和跑办力度,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重点项目计划。推动项目由分散建设向集中布局转变,继续做好重点产业聚集区和产业支撑项目的申报工作。

围绕国债资金投向,积极争取国家、省各类资金支持。明年争取各类资金不低于7亿元。

三、依托资源、广辟门路,努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

明年我们将继续做好黄骅综合大港口岸开放的各项工作。要进一步开阔眼界,敞开思路,突破传统的空间和领域,在更宽更广的范围内引进资金和项目。在坚持小团组招商为主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招商方式,立足沧州实际,有针对性地谋划、包装、跑办和引进项目,寻求与世界500强和国内“央字头”企业的战略合作。认真做好3.26香港洽谈会、5.18廊坊项目投资洽谈会、9.8厦门洽谈会、日韩招商及省、市组织的专项招商、项目推介会等活动的准备工作。提出一批对本地经济发展有拉动作用、外商感兴趣的好项目,争取在各项涉外活动中多发布一批、多签约一批具有本地特色的项目,推动招商引资工作向前发展。

继续做好重点外资项目调度工作。我们将采取每月调度和重点实地督导相结合的形式,对项目前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切实将项目成果落到实处。重点推进任丘太阳能电池项目、海兴阻燃材料项目、青县英硕模具注塑精密科技有限公司塑料包装项目、河间康德鑫健身用品有限公司健身器材项目、献县睿智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包装罐项目、献县诺信机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增资扩建项目、泊头水厂间接利用外资等项目的前期工作。

在进一步加强以两环为工作重点的同时,大力推动与京津和东南沿海发达省市的经济合作力度,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提升我市产业化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定不移的搞好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组织3-5次以我市企业为主的区域合作活动,与中国科学院组织一次大型技术项目交流会。计划走访中国科学院、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密切市校之间的合作,争取与之建立科研新项目联合发布制度。

四、加强引导、大力支持,开拓性的做好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工作

认真抓好渤海新区、沧州主城区两个服务业重点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整合、挖掘我市的优势资源和潜力,着力培育港口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主城区商贸服务业和金融及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等其它生产性服务业。搞好2009年主城区菜市场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建设,认真抓好吴桥社会化养老项目、中国枣专家智能惠农平台、孟村鑫越法兰管件配送中心、东光农资连锁经营等已列入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项目的建设,确保顺利实施,发挥引导和带动作用。

建设完善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培育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引导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较大幅度的提升关键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自主发展能力。加快沧州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2009计划认定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3家。

五、开拓进取、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继续以关注民生,扩大公共服务为出发点,根据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以国家专项投入为引导、地方和社会投入为补充,推进全市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突出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城市社区服务等领域。加快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东部应急供水工程、农村公路、以工代赈、人畜饮水、农村“两院”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初中校舍改造等项目的谋划和建设工作。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深入扎实地推进全市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渤海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抓紧向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上报,经批准后尽快创造条件组织实施。尽快起草《加快推进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协调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落实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举措,对下放的事项搞好上下之间、横向之间的衔接,防止出现管理真空或政策不协调现象。

六、集中力量,迎难而上,扎实开展节能降耗工作

加强节能管理。强化节能目标责任制的管理和考核,加大对县(市、区)及节能重点企业节能任务完成情况的跟踪调度;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强对重点耗能企业的监管;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发展,严控“两高一资”项目的准入门槛;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加大节能技改项目的实施力度;落实节能重点领域的政策措施;继续推动以家庭社区、政府机构、学校、企业等为主体的全民节能行动。 推进循环经济发展。以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统筹规划,抓好试点,加快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热电联产、再生资源利用等基础性设施的建设,化工、建材、冶金、电力等重点行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率、废弃物的最终处理量等循环经济的主要指标以及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达到省内先进水平。争取将渤海新区化工园区列入国家第三批循环经济试验区。

沧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