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作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不论是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对策的探究,相关教育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主要是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1: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优化改革,特殊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但通过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现状分析发现,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但会影响到体育教学活动开展,而且不利于学生运动技能提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引言

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也是体现我国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特殊教育学校也要紧跟改革的步伐,大力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加快提升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体育作为特殊学校对特殊儿童实施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可以帮助特殊儿童实现身体功能的恢复,可以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要重视体育教学,要组织开展适合特殊儿童的体育活动,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强化他们的身体素质,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一、残疾学生体育活动现状

(一)忽视残疾学生体育教学

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融合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只是关注到了学校残疾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没有制定专门的残疾学生教学计划,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投资不高。部分体育教师会对残疾学生放宽要求,残疾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是在教室内休息或在操场某一个角落自己玩耍,不利于残疾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二)残疾学生体育活动形式单一

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采用统一的填鸭式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需求教学,无法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育能力。而且教什么是根据教师的意愿,自然也不会单独利用游戏、活动等教学方法去调动残疾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对残疾学生的侧重指导,这严重影响了残疾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方法

(一)营造良好的氛围,调动特殊儿童的积极性

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调动特殊儿童学习的积极性,反之,枯燥乏味的教学环境既不利于提升特殊儿童体育活动参与的积极性,还会影响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积极帮助特殊儿童扫除参与体育活动的各种障碍,与其相互配合、相互鼓励,促使每名特殊儿童都能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学校可以经常组织特殊儿童开展一些体育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如结合特殊儿童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娱乐性较强的体育活动,或者组织各班级之间开展小型的体育比赛活动,这样具有浓厚趣味性和竞争性的体育活动,既有利于提高特殊儿童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又能丰富特殊儿童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与他人交往的机会,进而提升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开展多元活动,确保综合发展

以往的统一授课模式在现在的融合教育教学中有很大的缺点,尤其是无法满足学校残疾学生的体育需求。在新课改和融合教育推进下,体育教师应树立教育改革的意识,采用多元化教学活动锻炼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改变灌输、填鸭式的教学方法,结合残疾学生的实际情况调节授课模式、时间和内容,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向多元化、综合化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要着急教授特殊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可以采取小组合作锻炼的方式,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让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活动以提高残疾学生的课堂融入力,培养学生们的合作学习意识,为体育技能教学奠定基础。

(三)强化师资力量,提高特殊教育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从某种意义上來讲,体育教师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课堂教学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运动能力的强弱,这就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要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来精准施教,另外,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对现有的体育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能技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实施因材施教,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众所周知,特殊儿童的残疾情况是不同的,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采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进行教学,既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同时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要根据特殊儿童的不同情况,巧妙地实施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实现对特殊儿童身体素质的培养与锻炼。

(五)改善教学条件,提高教学水平

体育教学质量、水平的发展与教学条件有着直接的关系,目前大部分普通学校的体育器材、场地都无法满足学校残障学生体育活动的开展。因此,学校需要根据学校实际改扩建操场、增加体育康复器械或设置康复训练室,为视力残疾的学生设置直行跑道,除了部分场地作为训练外,还要注意操场的软化设施,防止残疾学生摔伤。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时代社会经济的进一步提升,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特殊学校教育逐渐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体育教学活动作为特殊学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及完善现有的教学设施等,提升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俞法硕.新时期体育课堂中培养特殊学生健全人格的策略[J].体育风尚,2019(05):98-99.

[2]拓小娟,杨银,赵斌.全纳教育背景下民族特殊教育研究回顾与展望[J].绥化学院学报,2019,39(04):17-21.

[3]赵静.陕西省特殊学校体育课程开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9,36(02):253-256.

作者:刘广湛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2:

刍议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及对策

摘 要 作为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不论是对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还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来讲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与对策的探究,相关教育部门应给予足够重视。本文主要是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目标及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

关键词 特殊教育学校 体育教学目标 对策

作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关键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能够充分反映出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程度。因此,我国应不断加强特殊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不断提升残疾学生教育水平,满足广大残疾人员的心愿,同时这也是党和政府应积极承担的责任,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加强特殊教育对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一、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

在我国,特殊教育虽然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由于体育教育对象较为特殊,所以相比于其他学校特教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也存在很大不同。

首先,其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功能缺陷补偿和康复,通过开展这方面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可以对一些日常生活、生产等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有相应的掌握,并对补偿自身缺陷的基本方法有初步了解,使其身心缺陷能够在受教育过程中逐步康复。而补偿则是指机体在失去某种器官,以及某种技能收到损害时的适应,是一种有区别于正常人的一种特殊发展过程,并使学生被损害的技能可以在这个特殊发展过程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改善。在这种补偿和康复过程中,作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手段,各特殊学校应给予足够重视[1]。

其次,特殊教育学校更注重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特殊教育理论认为,对于残疾学生来讲,生理缺陷为第一性缺陷,而聋、哑等为第二性缺陷。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对改善和纠正学生第二性缺陷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能够培养残疾学生树立勇敢、团结的精神与竞争意识,这些都是残疾学生未来在社会生存、发展所必须具备。

二、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对策

(一)政府应加大扶持力度,构建良好体育教育环境

首先,充分保障残疾学生的受教育权利是各级政府与教学形成部门应承担的重要责任。各级政府应正确认识到加强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并科学管理和协调好各部门间的关系,并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一定的经济和政策支持,有效改善其新学校的教育条件,对于特殊教育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给予足够关心。

其次,政府及有关部门也应该积极利用报纸、杂志和电视等媒介来加强特殊教育的宣传。同时,还应不断加强普通学校与特殊教育学校的交流,积极的为残疾学生提供一些与正常儿童共同参与、完成体育活动的机会。加强高等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的联合,并定期组织学生对残疾学生的体育教育提供帮助的志愿活动。这些措施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人们对特殊教育的了解、关系和帮助,进而为特殊教育学校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2]。

(二)优化体育教育场地和器材

当前,很多特殊教育学校都出现了由于经费不足,体育场地和设施无法得到完善,从而对残疾学生的体育锻炼及康复效果造成不利影响。对此,政府应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经费不足的状况,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不断拓宽筹资渠道,进而使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条件能够得到有效改善。主要可以从一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各级政府应适当增加财政预算,加强对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资金支持。利用福利彩票回收的一部分,去改善特殊学校的教学环境与条件。二是,通过各种合理渠道向社会筹资,帮助其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增添一些必要的场地与器材。三是,特殊教育学校也应该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发扬艰艰苦奋斗和勤俭等精神,科学合理的组织学校师生搭建一些简单的体育场地,以及简易的运动器材,以此来满足体育教学活动开展的基本需求,进而使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经费、器材的匮乏状况得到有效缓解。

(三)建设高素质的特殊体育教师队伍

体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对特殊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而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各级政府要想实现预期的体育教学效果和目标,就必须要建立起一支既懂得特殊体育理论,又具有较高教学水平的师资队伍[3]。为此,各级政府和学校可以通过不断丰富体育教师培训形式来优化教师知识结构,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逐步提升。一方面,可以鼓励在校教师利用寒暑假去参加各种培训班、提高班,通过不断学习积累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学校也要多组织教师对残疾人可残疾的体育运动比赛进行观摩,使其在观摩过程中积累更多特殊体育理论知识,从整体上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特殊体育师资队伍,进而使残疾学生能够接受到更科学、全面的体育教学。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特殊教育学校也应该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更新和探索更科学、新颖的教学理念,并结合我国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体育教学和残疾学生不同阶段的认知需要,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与对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教育人才,以此来促进其学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推进特殊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田春雷.贵州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4.

[2] 谭丽清.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5.

[3] 王虹,徐广华,陈爽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中人文关怀理念的研究与探讨[J].考试周刊.2015,(37):118.

作者:胡斌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论文 篇3: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

摘 要:特殊教育在我国教育行业中占据着重要部分。国家对弱势群体的重视也推动了特殊教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和发展。在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一直是一大难点。本文以特殊教育中的体育教学为对象,研究了其教学的现状,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现状;发展对策

特殊教育学校的主体主要是一群聋哑人,由于学生身体上的缺陷导致教学方面的发展稍有落后。在体育教学方面,特殊教育更是缺乏相应的理论支持。针对这类特殊学生,学校应该分析教学现状,从学生自身出发,教师制定出合理的教育措施,从而推动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教学的发展。

1.特殊教育體育教学现状

1.1.主观方面

教师和学生作为体育教学中的两个主体,其对体育的主观认识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体育锻炼意识薄弱。在实际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意识都十分薄弱。教师考虑到特殊学生的身体情况,为了达到保护的目的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体育活动的开展;而学生完成体育活动的困难性更是导致其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其次,教师缺乏一定的专业性,不能制定出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专业程度是教学的重要保障,而在目前的特殊教育学校中,关于这一方面所做的恰恰不够。学校在挑选教师时,对于教师体育方面的素养,学历等要求并不高。另外,学生的特殊性使其对教学方法的要求更为挑剔,而体育是一门需要交流和沟通的课程,这恰好是特殊学生所缺失的。故而传统教学方法并不适合特殊学生,新的教学方法并没有被制定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厌恶甚至抗拒体育课。

1.2.客观方面

一节成功的教育课不仅对师生需要较高的要求,在旁辅助的教学器材和教学内容都应该达到高标准高要求。而在目前的体育教学中,却存在着如下两大问题。一,体育锻炼器材缺乏,种类少,不能较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和扩大,教学器材也应该做到及时的供应,帮助学生取得良好的课堂体验。二,体育锻炼内容的创新。在面对着特殊学生这一群体时,教师便不能安排普通学校的锻炼内容,而应该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爱好和身体适应方面等因素,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又受到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

2.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发展对策

2.1.学生方面

学生作为体育教学的主导人物,一切的体育活动都应当从学生出发,故而发展体育教学必不能忽视学生所起到的重大作用。

第一,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特殊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容易与外界划开联系,故而也无法理解体育的重要性。教师应该打破学生的这一错误认知,让学生在日常的活动中了解体育活动对每一个人的重要性,有利于培养大家的适应能力。例如,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多多接触外界的社会。包括参加体育爱好者所举办的小型体育活动,邀请体育专业人士到校进行讲解,教授学生们体育运动,或者是在学校内部举办体育比赛等,让学生走出舒适圈,亲身去感受体育的魅力。而通过与外人的交流,达到潜移默化的效果,学生从他人身上去了解体育,认识体育对人生的重要。

第二,增加体育锻炼的内容。教师由于担心学生的身体素质,在教学的过程中仅为学生提供很好的体育活动,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对体育课提不起兴趣。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身体状况适当的增加一些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和做游戏等一些项目。对于聋哑学生来讲,篮球和乒乓球是可以接受的,而跳绳或者踢毽子也增加了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帮助学生快乐体育。这几种活动的安全性也比较高,教师可以放心的在课堂中开展。

2.2.学校、教师方面

学校和教师作为体育教学开展中的强大辅助力量,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首先就学校来讲。其应该加强师资队伍并且加大投资力度。一,增大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学校可以为教师开展相关课程的培训,从而提高每一位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知识储备,在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力量。二,制定评价机制。通过这一机制来激励教师进行自主的学习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监督教师认真上课的作用。三,加强投资力度。随着经济的发展,教学目标也对学生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校应当注重教学中基础设施的完备,加大投资力度,对于体育器材和体育场地等尽量满足教学需求。

从教师方面来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摒弃旧的教学模式,制定新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提高自身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例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身心特点来采用集体教学,小组辅导教学或者个别化指导教学等。依据学生的爱好和体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在满足学生喜好的同时尽可能的做到训练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爱上体育,并在学习中有所得。

3.小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当重视体育教学,根据每一位学生的情况来具体制定教学方法,开展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自信心,从而推动特殊教学学校中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 牛述宏.特殊教育学校中的体育教学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7,(31):106.

机构:甘肃省甘南州特殊教育学校,甘肃 甘南藏族自治州,747500

[2] 颜宇.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上,下旬),2015,(5):252-252.

机构:内蒙古通辽市特殊教育学校 内蒙古 通辽 028000

作者:隗成伟

上一篇:农村普法工作总结下一篇:医院五官科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