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力与领导行为提升

2022-11-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领导力与领导行为提升

哲学思维与领导力提升

(云南省文山州干部行政学院,云南 文州 663000)

摘 要:中国哲学思想中包含着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哲学是其间优异的组成部分,老子哲学思想就蕴含了许多丰富的领导思想。老子以“道”解说世界万物的演化,着重人与自然和谐、尊敬客观自然规律,认为事物阴阳相生相克、彼此控制、彼此平衡。老子哲学中领导思想的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无为”,它的思想在这些基础上论述“道”的内涵,并构建了以“道”为中心的思想体系。

关键词:老子;无为;领导力

老子哲學最为突出的就是“无为而治”即遵循自然的法则而不妄为,治即治理,自己不妄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无为”作为一种政治原则,在春秋末期已经出现。使“无为而治”系统化而成为理论的是《老子》一书。他认为统治者的一切作为都会破坏自然法则,扰乱天下,祸害百姓。要求统治者无所作为,效法自然,让百姓自由发展。“无为而治”的理论根据是“道”,现实依据是变“乱”为“治”;“无为而治”的主要内容是“为无为”和“无为而无不为”,具体措施是“劝统治者少干预”和“民众无知无欲”。

当然,“无为而治”的“无为”,绝不是无所为,不是什么都不做。“无为而治”的“无为”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违道而为。相反,对于那些符合道的事情,则必须有为为之,但所为之为,都应该是出自事物之自然,无为之为发自自然,顺乎自然;是自然而为,而不是人为而为。所以这种不仅不会破坏事物的自然进程和自然秩序,而且有利于事物的自然发展和成长。

一、老子哲学“道”在领导力中的运用

“道”取自老子的《道德经》,意指一种客观规则,一种人类无法抵抗的自然力量。领导力中的“道”,从领导者的身份来说,这个“道”是领导力的精髓。《道德经》五千言,通篇讲“道”。领导力者在运用老子哲学上,只有理解了老子“道”的意义和基本思想,才能把老子哲学合理运用在领导力中。老子领导思想之“道”是领导力中必定要遵从的一种规则,是领导力中开展的、客观存在的无形力量。领导力中的“道”是多种多样的,职工是“道”,办公设备也是“道”,企业外部内部环境也是“道”,言而言之,但凡能影响领导力的都能够被称之为“道”。

现时中国建立的企业十分多,可以说各式各样的企业都有,所以企业的兴与衰、发展速度、是否赢利等不尽相同。即便相同的企业,为何有的企业开展顺利、赢利可观,而有的企业却问题一大堆乃至难于保持运营。没有把老子哲学“道”的意蕴运用到领导力之中去。或许在领导力上仅仅遵从了少数人的意志。然而,意志的力是无法与“道”的力相抗衡的,所以才会呈现企业运营不善的状况。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这些用在领导力中阐明企业发展,符合规则发展是最主要的工作,企业的任何运营决策,都要适应其客观规则,按规则去进行运营领导,循着规则自然发展,违反企业发展规则,就会让企业堕入危机,停滞不前乃至消亡。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和决策者对企业要审时度势,把握着当前发展的大方向,做准确的事,要尊“道”而行,不要背道而驰。

二、老子哲学“无为”在领导力中的运用

老子哲学思想中“无为”是“道”思想的应用,契合“道”特性的使用法即是“无为”。如同船和水的关系,“道”是水,那么“无为”即是船,这种领导力理论,是要契合现代领导力规则的。在现代领导力中,契合企业“道”规则的领导方法即是“无为”领导之法,20世纪70年代西方领导学提出过“不存在最佳的领导理论,全部领导必须以时间、目标为前提”的领导理论。这种思想恰恰与老子“无为”的理论相符。

“无为”是“防止反天然的举动”凡是不强行为之,必然失利的工作不勉强去做,应含蓄的引导或因势而成之。由于领导力中“道”是多样性,故“无为”领导之法也要顺有利地势,应有利地势,通人和,把大势。无论对外部的环境,还是内部的人、事、物都要在尊敬客观规则的基础上展开领导活动。“无为”领导并不是什么也不做,实施坐享其成的领导;恰恰相反,“道”是运动的“无为”领导也是运用的。“无为”领导用耳濡目染的方法完结,领导者要自动知道并根究事物发展变化及领导活动的内在规则。“无为”领导是一种顺其自然的、契合规则的领导方法。“无为”领导在领导力中有一个误区,“无为”领导并不是不领导,扔掉一切的领导准则和领导方法,反而“无为”领导更需求准则作为支持,只不过把准则看作路标,而非围墙。领导者对部属是“辅导”而非“指挥”。

三、老子哲学在领导力中的完美应用——塞氏公司案例分析

巴西的塞氏公司是一家制造上千种产品,包括空调机制冷器、搅拌器、洗碟机等,平均年增长27.5%的跨国企业。和IBM、通用、福特、西门子等国际知名大公司相比,塞氏显然是默默无闻的。但默默无闻不代表碌碌无为,相反,塞氏公司恰恰是这些大公司竞相学习的榜样。学习它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灵活多变的组织形式,民主共治的领导方式。当然,这还不是全部,塞氏公司最令人称奇的是它那近乎“乌托邦”式的企业构建。

在塞氏公司,没有前台,高层经理自己接待客人,自己复印东西,自己发传真。员工很随意,有的穿着短裤上班,把脚放在桌子上,有的员工没完没了地看报纸,从来不装出忙碌的样子,老板不待在公司,很长时间都没往公司打电话。

在赛氏公司,没有正式的组织结构图。实行的是灵活的工作时间,每个员工负责设定并遵循自己的时间表。每个员工不同的工作进度和表现取决于每天的时间安排。员工可以自由改变自己的工作环境,并使自己感觉舒服。粉刷墙壁或机器,在你身边增添植物或装饰物,都可由员工决定。着装和外表都不重要,每个人知道自己喜欢穿什么,需要穿什么,并决定穿什么。工资可以由员工说了算,公司账簿可以自由查阅,可以利用公司的资助自立门户……

塞氏公司可以说是把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无为”合理得以利用,是在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和一种合适的企业文化的条件下得以生效的,而且塞氏的成功一部分原因还得益于巴西特殊的经济环境和时期。但是,这并不是否定它的“无为而治”带来的作用,而是要我们要根据自身条件因地制宜地利用“无为而治”制定相应的政策。所以,从我国目前的情况出发,企业要像塞氏领导者所拥有的领导力那样“无为而治”那样让员工自由决定工资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而且也不太实际,但是我国的领导者还是可以应用这个思想,打造出具有本身特色的领导力制度的。

1.工资透明化,保证员工的知情权

我们大多数的企业的工资信息是封闭的,员工入职时通常要签署一份工资保密的协议,这可能是出于保持企业竞争力和维护内部和平的考虑,但是工资透明化本身也并不会破坏这些。工资透明化可以提高员工和企业的匹配度,从而降低离职率;而公司若在领导上不具备竞争力,必然会督促其在其他的配套措施上加以改进,以吸引到所需要的人才。工资透明化可以增强员工的竞争意识,努力提高生产力,从而更有利于公司的发展壮大。

2.领导力与哲学思想的相辅相成

对于一名领导干部来说,可以说是一个组织中的头脑和领路人,要能够善于总结群众的经验,能够集中集体的智慧以便做出科学的决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具备全局性的战略眼光,并且要有把过去和当下的情况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的能力,这也就从另一个侧面要求了领导干部要能够从整体上把握问题、具备观念形成的概括力和提升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升都与哲学思维息息相关。

领导力应该在哲学思想的基础下制定,进取型的哲学思想采取进取型的领导,保守型的哲学思想搭配保守型的领导。哲学思想是在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形成的,是组织员工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和处事原则,与哲学思想相符的领导力更容易被组织成员认可和接受,也更能發挥其应有作用,达成其领导目标。

3.在领导力上尝试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

领导者要舍得下放权力,给予员工一定的自主权,这样不仅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也可以集思广益找到更好的方案。这个自主权包括让员工自己决定或选择领导的形式,让员工参与领导的设计等。自主权的赋予可以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向心力,从而使员工真正为企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4.加强哲学的应用训练

任何一种知识体系要想转化为一种能力都需要一个训练的过程,所以哲学思维也不会例外,只是可能训练的方式稍有不同。那么对于领导干部的领导力来说,哲学思维的训练其实更为看重的是自觉性,而不是其他的。

在进行加强训练的过程中要将哲学思想进行转化,在进行转化的过程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重复的过程。虽然我们已经对哲学进行了多次研究,也能够做到理解和消化,但是有些时候还是会有本本主义和拿来主义的情况出现,所以反复熟悉就成了将哲学思维转化为领导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够融会贯通将哲学思维转化为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运用自如。我们可以通过“向后看”和“向前看”两种方式来加强训练和转换。所谓的“向后看”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在进行领导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并且试图运用哲学思维的方法对以往的工作进行回顾,看看哪些地方做得还不够、哪些地方做得还不错,也就是自己的回顾和审视自己的工作过程,找到不足、发现优势;所谓的“向前看”就是在工作中遇到了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时,尝试着用哲学思维去思考和解决,通过这种方式来解决现实社会中的矛盾。

四、结语

时代的发展,思想的进步,企业自身的状况,决定了领导力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没有一成不变的领导力制度。塞氏公司的领导力无疑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形式,虽然,考虑到适用性和实用性,我们没办法照搬照抄,但是贯彻其中的老子哲学思想是能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的。老子的哲学思想强调领导者需要能对自身规律进行把握,对自我与自然社会对立性的不断破除否定,逐渐消除主客观而远对立使得进而将自身规律推演至宇宙万物之中。通过人性中人人皆有的无限智慧自然显现,真正合理地形成内在与外在、主观与客观、相对于绝对的完美统一的高效领导力。在执行领导力时,要更多考虑怎样才能激发员工的自觉性,达成组织目标,实现双赢,真正做到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无为而无不为”。

参考文献:

[1]陈仁川,刘慧.老子哲学对现代领导力和领导者的启示[J].中国商贸,2015(23):252-253.

[2]管国兴.老子道论对现代领导力的启示[J].学海,2015(3):55-58.

[3]姚荻琳.《道德经》与领导力哲学[J].人力资源领导,2014(12):41-43.

[4]崔志林.浅谈高校基层党支部书记领导力建设——以管理哲学为视角[J].湘潮,2014(11):24.

[5]吴炳新.哲学是提升现代领导力的科学观[J].管理观察,2015(5):40-44.

[6]芮益芳.“我们”背后的领导力哲学[J].商学院,2015(12):78.

[7]尹洪源.老子哲学为宝钢提升核心领导力打牢根基[J].中国培训,2012(5):48-50.

[8]李晓东.哲学已轻叩门扉——评《思想的力量——企业家提升领导力的6堂哲学课》[J].前线,2009(8):62.

作者:王新华

第2篇:企业领导力提升研究与方案设计

摘 要: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国内企业的客户扩展到全世界,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剧烈的国内国外双重竞争压力,特别是中国的一些OEM企业,这些企业要想在当今竞争极其激烈的时代立于不败之地,获得持续健康的发展,企业领导力的提升是关键。

本文首先对企业领导力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和阐述,然后在这些理论的基础上,特别的对企业领导力提升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然后针对A案列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对A公司企业领导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2、研究如何提升A企业的领导力建设。3、通过研究指出了A企业的领导力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保障机制。4、通过研究给出了A企业领导力的运行模式的四个环节和企业领导力提升建设的效果评价。

本论文将企业领导力相关的理论和A企业领导力提升建设实际结合起来,重点对A企业领导力提升建设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丰富了A等类型企业领导力提升建设的理论,对其他类似的中小企业的领导力的提升和实践有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领导力;提升建设;中小企业

1.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经济转型与变革时期,一个组织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中获得竞争优势,实现持续长远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组织是否具有良好的领导力。领导力对组织的发展至关重要,组织领导水平直接决定着组织的发展的方向和前途。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背后,企业的全球化和创新的步伐正在加大,新的领导能力不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多,例如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白热化、人才流失以及许多不确定因素的增多等等,领导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各种挑战,中小企业更需要有卓越的领导人抓住机会带领员工走出困境,走向辉煌;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依赖每个层级的领导人才迅速执行战略和适应变化。中小企业要把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不断提升企业领导者的经营管理能力和团队管理水平,才能带领企业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圆满完成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

2.企业领导与领导力提升理论概述

2.1领导与领导力的概念

(1)领导的概念。从二十世纪初开始,学者们就开始了对领导理论的系统研究,但是直到今天为止,仍然没有形成领导的统一定义。美国著名的领导理论研究学者Yukl在1998年列出了8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概念。

学者们对领导的定义各有所见,但都具有一定的共同点。普遍的领导定义是:在某个特定的情况下,为了影响一个人或一群人,使之心甘情愿地朝既定的目标共同努力,期待达成群体愿景的人际互动的过程。

(2)领导力概念与研究综述。过去学者认为,领导力即一般的“领导的能力”,也是“领导者的地位与指挥能力”。PanlHersey则认为:“领导力是对他人产生影响的过程,领导力就是影响力。任何人都可以使用领导力,只要你成功地影响了他人的行为,你就是在使用领导力。领导他人基本基于专业才能或者个人魅力,绝对不是单纯地依靠你的职位称呼.《领导者的对话》一书中,指出:领导能力是把握组织的使命和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而奋斗所具备的能力;领导能力的基本原则是:领导力是怎样做人的艺术,而不是怎样做事的艺术,最后决定领导者能力的是个人的品质和性格。领导者的基本任务是建立一个高度自觉的、高产出的高效团队。Robert N.Lussier、Christopher F.Aehua(2008)认为,领导力(leadership)是指领导者和下属通过变革实现组织目标的影响过程。李元旭认为:“所谓领导力就是影响力,它和管理不同,它不是要去控制别人,而是更多地去影响别人,协调别人的活动。”综合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定义,本文把领导力定义为:领导力是领导者的个体素质、思维方式、实践经验以及领导方法等的综合体现,是领导者和下属通过变革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2.2企业领导力特质理论

领导力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取,领导特质就是影响领导力获得的主要因素之一。早期有关领导者的特质研究关注于用来确定什么因素可使人成为有效的领导者,虽然有关领导者特质的理论之间存在些许不同的观点,但在很多方面是有相同之处的,这些领导力特质对于领导力的发挥都起到与众不同的积极作用。

斯托格蒂尔在有关领导力特质研究方面有比较全面的看法,1948年他在自己第一项学术调查中提出领导个人的角色在才智、机敏、洞察力、责任感、主动性、耐力、自信和社交能力等8个方面与一般角色存在差异。Karen等人把人格品质归纳为坚持、成就动力、自信、影响他人的能力和创新力等五个方面。中国学者王蕾等人则认为自控、开放性、持续性、内控、责任心、决断性、压力反应、稳定性、风险承受、支配性和自信是中国情境下较重要的11个领导力特质(王蕾,车宏生,2004)。由于我们研究的是中国中小企业的领导力现状与解决方法,所以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中国学者的11个领导力特质。

3.A公司领导力现状与问题

3.1A公司概况及组织机构

(1)A公司概况。深圳A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茂硕)是一家专注于LED照明驱动、消费类电子产品电源、适配器、大功率光伏逆变设备变压器等科技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A公司的总部位于深圳市南山区西丽镇,公司现有员工2200余人,公司成立于2006年,并于2012年3月1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成为深圳市南山区第100家上市企业。A作为国内优秀的专业电源制造企业,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短时间内迅速跻身领军地位,在行业众多竞争企业中独占鳌头。

公司已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国际环境体系认证,具有强大的新产品开发和快速响应能力,至今已获得了数十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在营销服务方面,拥有业内最完善的营销服务体系,即在国内市场建立了数十个销售分支机构和技术服务机构。公司以技术为依托,以人才为基石,已与国内多所知名高校进行广泛深入的技术交流和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与国内同行业企业相比,A公司技术优势和产品性能优势较为明显,是公司的核心竞争优势。根据对产品研发、制造、可靠性验证和市场实际应用的判断,A公司集产品研发、制造、销售及服务于一体,已在国内外多地设立子公司或办事处,能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迅捷的专业服务。优秀的人才,先进的技术,科学的管理,以及务实、进取的创业精神,使得A能够持续处于行业领先位置,是A公司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正是由于上述优势,A在传统电源方面成功的成为多家跨国优秀企业的合作伙伴;LED驱动电源方面公司也与国内近300家LED路灯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有效巩固了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与这些优质大客户的战略合作将为A公司业绩的高成长提供有效支持。

(2)A公司的组织架构。A公司的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3.2A企业领导力提升存在的问题

(1)首先是A公司领导层的领导力水平参差不齐,尤其在某些特征上差别非常明显,这就可能使得公司在推行某些计划策略时,存在部门之间步伐不统一的问题,一旦无法保证统一的节奏,那么公司对战略等规划的执行力将大打折扣,对问题的应变能力和对机遇的反应能力都会变得迟钝,并最终伤害到公司,影响其发展前进;

(2)其次各主要管理者的领导力在各个特质的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这样的特点会使得公司进行领导力提升培训时应当注意对待不同的管理者,所培训的侧重点应有所区别,而且应当尝试在提升领导力的培训过程中发挥领导者之间在不同特质上的互补性;

(3)A公司领导力方面另外一个突出问题,或者称之为特点就是公司的总(副)经理在领导力上明显比其他领导层高出一个层次,那么公司在进行领导力提升时是否应该考虑利用总(副)经理的领导力来培训引导其他管理者,或者总经理有无意愿和精力关注于利用自身的资源来培养提升下属团队的领导力。

(4)A领导层在塑造组织文化,推行具有特色的组织氛围方面缺乏足够动力。例如在公司理念、人格魅力、创造氛围、调动下属积极性和关怀下属等方面,公司的领导层并没有展现出可信赖的、有效的、强号召力的领导力特征,这对于公司追求更好更长远的发展是不利的。

4.A公司领导力提升实施方案

4.1制定提升A企业领导力的实施路线

目前国内外理论界对领导力提升方案的研究已经初具成果,本文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分析,结合A的具体情况给出以下的提升领导力的具体实施路线:

本研究对A公司领导力的提升首先制定提升目标,然后从三个版块着手,首先是结合问题分析与时机的把握做好筹备措施;其次通过为公司设立规范的领导力标准、塑造领导力具体方法和对领导力建设后的维护与发展等具体实施领导力提升;最后利用风险解决、效果评估和保障机制等维护A企业领导力提升,并将新问题等反馈至前两个版块以不断更正完善达到最佳效果。

4.2A公司领导力提升方案

在本文中,A具体实施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步骤:规范应有的领导力、塑造领导力以及领导力的维护和持续的发展。

4.2.1制定A公司领导力的提升目标

通过对领导力的相关理论进行阐述,以及对A公司的实际运营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之后,本文根据领导力的特质理论,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之下,设计并且提出领导力提升的计划和内容,初期目标为解决文章上述的几个问题。

4.2.2分析影响A领导力提升的因素

全面分析A的组织结构和具体分工情况之下,为了达到预期效果,使得领导力的提升与A本身的情况相对应,有很多必要点我们需要注意。

第一个因素是公司的战略需求。不是所有的企业都必须培养提升领导力,也不是每一个时候都可以开始提升领导力。企业必须考虑企业的战略是否需要提升领导力。一旦领导力的提升与企业的战略有悖,领导力的提升也会事半功倍。

第二个必须考虑的因素是提升领导力应当强调公司高层的支持和介入。因为公司高层更清楚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第三个因素是提升领导力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奖励、惩罚措施是一种行为改变的驱动力。一定的考核指标能够促使学员学习和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第四个因素是提升领导力应该注意各个领导层面的整合,亦要注重基层领导力的提升。

4.2.3选择提升时机

在文章的前面我们已经提过,公司应该选择在正确的时机进行领导力的提升,这是必要性与效率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落实到A身上,我们加以分析。

(1)企业领导力主体发生重大变化,必须进行领导力提升建设。A目积极扩大公司规模,连续收购了多家LED企业,同时公司2006年上市,公司主体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提升领导力刻不容缓。

(2)企业执行力长期存在重大问题时,必须进行企业领导力提升建设。由于A是一家集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物流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企业部门众多,管理层次深,所以企业一直以来执行力都存在着问题。

(3)企业出现并购,优化组织结构,进行资源整合时,必须进行领导力提升建设。A近来的并购脚步并未停止,加上广州LED产业集群的加速,资源整合深化,A随之的领导力提升也已十分必要。

4.2.4制定相关实施规范

合理与完整的规范是公司领导力提升的有效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具体来说,需要完善以下几点:

(1)完善公司作业流程与规章制度,使之与领导力提升的培养体系相结合。

(2)个人自我评估。在进行领导力提升之前,公司需要有完整的公司员工个人的自我评估。

(3)建立完备的领导力评估机制。A应该根据本身的具体情况与本文的分析建立与企业相匹配的领导力评估机制体系。

4.2.5A领导力的塑造

有了规范的领导力提升机制和规范,需要正确的方法培养和塑造A的领导力,对于领导力的塑造将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培养和选择核心团队成员。建立一个稳定、可靠的核心团队,根据本文对A领导力的评估,大胆的结合辞退、晋升和调岗的形式对公司领导团队进行重新整合,搭建起更高效的领导团队。

(2)有效利用冲突。领导团队是合作关系,意味着必须允许团队存在不同意见。事实上冲突随时可能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发生。对于破坏性的、情感上的冲突应当避免发生或坚决制止。对于建设性的、认知层的冲突应当加以适当引导,利用冲突发掘不同意见,激发创意。

(3)全面领导力的提升与高层领导力提升相结合。公司的竞争力应当不只是受到管理层的领导力的引导,还受到其他公司成员的影响。虽然A现在规模相对较小,但是在公司全体成员中提出领导力提升的概念,不仅使得作为职业发展的一部分其他员工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增加其组织承诺,同时还通过领导力提升的进行从员工中发现人才,提升公司人才储备量,从而整体提高公司的人才素质。

(4)注意领导力提升的差异化优势。在执行培养体系时进行针对性的领导力提升工作,发挥差异化领导力的优势。例如考虑公司出现女性领导者所具有的独特效果,在培训领导层时也将补其所短与取其所长相结合。另外,考虑到公司未来战略目标,有意关注培养领导者的战略统筹艺术等等。关注差异化领导力的提升以利用聚焦优。

4.3A公司领导力的维护与发展

A公司领导力的提升是暂时的,但是我们需要持续性的领导力的提升才能满足A持续发展的需要,所以为了最大化领导力提升的效益,我们应该建立合理的机制维护茂硕电领导力提升措施和效果,使之可持续利用,不断提升A企业领导力。

(1)持续的培训和宣传。对于A来说,在领导力提升的过程中,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培训的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从内外部培训的角度,A公司更加需要企业内培训。培训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其一是基础性的领导力需求提升;其二是针对性的领导力提升。

(2)完善和落实A领导力提升过程中的激励机制。

(3)学习型组织和自我训练。提升的过程是短期型的,为了达到成本控制的最低与提升效果的最大化,A公司应该通过建立学习型组织,培养员工自我训练的能力,通过一次领导力的提升,能够带给学习型组织成员习惯上面的改变,从而达到提升效果的长期性。

(4)建立完善A的企业文化。A公司应该着力形成能够创造、维护和管理公司文化的领导力文化,也必须利用企业文化价值观去促进领导团队领导力的持续发展,使每一位成员产生使命感和认同感,以相辅相成的方式来维持和发展整个公司的领导力。(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作者:王敏懿

第3篇: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困境与破解策略

摘要:学校变革时代中,我国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面临着诸多矛盾:校长的传统管理思想与新课程倡导的课程领导理念之间的矛盾;校长缺乏课程领导的同行者;学校现有资源与新课程所需的课程资源之间的矛盾;传统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文化难以兼容。要破解校长课程领导的困境,必须借助有效的策略,校长要革新观念——提升课程领导理论水平,优化制度——改善课程领导行为,创新实践——提高课程领导能力。

关键词:基础教育;学校变革;校长;课程领导

在我国,校长在不同的情境中拥有不同的角色,但校长作为课程领导的角色长期受到忽视,人们更多意识到的是校长的行政领导者的角色。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中小学长期实行全国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学校只需按照规定执行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统一的教材,而不必考虑课程建设的问题;另一方面,人们认为:在课程建设的四个环节(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中,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三个环节应由教育部、省教育厅或市教育局来承担,课程实施环节最主要的因素是教师,而校长在这四个环节中只不过是一个上传下达的角色。然而,很多研究显示,课程改革特别是新课程在学校中的顺利实施,校长的课程领导是必不可少甚至是相当重要的。

一、校长课程领导和校长课程领导力内涵

校长课程领导是上级部门赋予校长的权利与义务,是校长应该承担的责任,是理论层面的、规范性的、指导性的,用于引导校长的课程领导工作,是一种应然状态。校长课程领导力是校长能否有效履行课程领导权利与义务的自身的内在能力,它接受实践的检验,通过实然状态得到体现。

当前,不少中外的学者从课程领导功能、课程领导内涵因素、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等不同层面,对课程领导作了不同的界定,其具体划分维度表现为:

(一)从课程领导的功能方面揭示校长课程领导内涵

美国学者托马斯·J·萨乔万尼(Thomas J.Sergiovanni)将课程定义为:为学校成员提供必要的、基本的支持与资源,进而充实教师的课程专业的知识技能,发展优质学校的教育方案,促进教师间的交流与观摩,促进学校形成合作与不断改进的文化,最后把学校发展成课程社群,达到卓越教育的目标。

美国学者格拉(A.A.Glathom)从功能行使的角度出发,认为课程领导是使学校达成增进学生学习品质的目标。在这个定义中,第一,强调的是“功能”(functions),而非“角色”(roles);第二,强调领导是使学校教育和个人得以达成其目标的过程,这种功能是具有目标导向性的,而不纯粹是一些例行的活动步骤;第三,强调领导的最终目的是能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以增进学生的学习成效。

(二)从课程领导内涵因素方面揭示校长课程领导的内涵

美国学者克鲁格(S.E.Krug)将课程领导分成五个元素:订立愿景、管理课程与教学、监督教学、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提高教学的气氛。

庄明贞、王月美指出:课程领导是指领导者具备课程哲学与课程知识的专业基础,并运用领导行为领导学校成员专业成长,共同积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发展与课程决定,包含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设计、实施、评鉴等过程,以提供全校学生适切的学习计划,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并发挥潜能,协助教师改进课程与教学质量与提升学生学习成就的历程。

(三)从课程管理与课程领导的区别揭示校长课程领导内涵

靳玉乐、赵永勤认为,课程领导与课程管理这两个名词有所不同,他们认为课程领导的权利主体分享,课程决策要民主,教师要具有创意,学校内外要做好沟通。

钟启泉认为,课程领导是在摆脱历来的“管理”思想自上而下的官僚体制的“监控”、“管制”。亦即,改变学校接受上级行政部门的指令之后才开始围绕学校的课程展开活动和运作的认识,改变行政和管理是为学校的上司和外部提供驱动力的观念。因此,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模式,就得从“经营”或是“领导”的功能出发,强调诉诸自身的创意与创造力,自律、自主地驱动组织本身的涵义和韵味。

综上所述,校长课程领导是指在课程发展的过程中,课程领导者通过自身领导资源和能力影响并引领被领导者,对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其他相关事项提供支持,从而提升课程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改善学生学习品质。

二、提升农村中小学校长课程领导困境

(一)传统管理思想与新课程倡导的课程领导理念之间的矛盾

新课程改革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以及学生的适应性”。对校长的课程管理提出新的要求,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成为一种必然。课程领导强调“以人为本”、灵活性、主动性,注重学校自身的创新和创造力,学校和教师有权利和义务,并且要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领导,进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生的学习,学校发展的动力来自于自身;更多考虑的是管理中的人文和价值,课程领导不是在控制别人,而是要引导别人,实现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来看,就是要建立一种开放的课程管理,把学校课程领导视为一个生态系统,强调管理组织与外部的关系。课程领导具有共同性、平行性、参与性、互动性和发展性等特点。

传统上实行的是僵化保守的、封闭式的课程管理,课程管理更多考虑的是管理技术问题,校长是学校信息和权利的高度集中者,侧重于课程方面的安排和执行;学校在接到上级部门的指令后才开始围绕学校课程展开工作和实施,校长“监控”和“监管”学校课程实施,学校和教师是忠诚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学校的发展动力来自于上级和外部;课程管理是一个在统一化、层级化、秩序化理念指导下的,不可侵犯的、稳固不变的系统,是一种分层组织式的管理模式。

农村中小学校长的自身理论水平知识有限,课程领导的意识淡薄,课程领导力低下,在传统管理理念走向课程领导的道路上必然是坎坷的,需要做一番挣扎。

(二)缺乏课程领导的同行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新任务和新要求,不是仅仅依靠校长一人之力所能胜任的,课程领导需要建立一个支持系统。课程领导是一项由学生、教师、家长、学校行政人员以及社区人士所组成的课程革新团队,共同参与课程革新的合作过程。校长课程领导的顺利进行,如学校文化建设、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需要教职员工、学生、家长和其他社会人员的积极支持与参与。调动全体教职员工的积极性、能动性,依靠教职员工的智慧,发挥其潜能,让教职员工分享权利,民主参与;专家给予指导,共同讨论,解决问题;学生积极参与课程实施,检验新课程;家长主动配合新课改工作;社会人员提供资金、设备等物质支持。

然而现实状况令人担忧。农村中小学校长在课程领导的道路上是孤独的。教师把门关起来独自教学,校长也是把校门,甚至是把校长室的门关起来,独立经营学校。其中,教师成为课程领导的陌路人,学生无权参与课程领导,家长置身于课程改革之外,学校课程改革成为校长“个人的家务”,各个学校校长之间也缺乏应有的沟通和合作。在传统封闭式课程管理理念的引导下,校长、教师和学生达成的共识是课程管理的权利属于校长,而教师的任务就是做好课程实施工作,即做好教学工作,学生的任务就是完成学习。

(三)学校现有资源与新课程所需的课程资源之间的矛盾

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5]。按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可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按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同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农村中小学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课程资源特别是条件性课程资源匮乏,如学校硬件设施严重不足;另一方面,由于课程资源意识的淡薄而导致大量课程资源,特别是素材性资源,如学生资源、教师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乡土资源等被埋没,不能及时地加工、转化和融入实际的中小学课程,造成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的闲置与浪费。一些中小学甚至把教科书当成唯一的课程资源,对课程资源的认识十分狭隘。

(四)传统学校文化与新课程文化难以兼容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内部形成的、为其成员共同遵守并得到同化的价值体系、行为准则和共同的作风的总和。学校文化可以分为组织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学校文化对校长课程领导有着重要影响,如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文化的引领,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培育校本课程,培育校本课程的文化特色,需要民主、对话、合作、学习、创新的学校文化与之相适应,打造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与课程文化。新课程要求课程领导要构建合作、对话、探索的课程实施文化;营造平等、合作、创新、自然、竞争,注重自身专业发展的教师文化;构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文化。

新课程改革遇到了传统学校文化的阻碍。农村中小学传统学校文化特点:由于历史原因,如改革可能会降低升学率等,教师对新课程持怀疑态度;升学率文化与新课程目标背离;竞争文化导致教师发展的孤独与保守;权威文化导致教师和学生对课程参与与决策的疏离;危机文化导致教师及家长对新课程风险畏惧;差别文化违背了新课程改革的道德目标;保守文化影响教师课程改革激情。可以看到,在传统学校消极文化的影响下,校长的课程领导困难重重。

三、破解校长课程领导困境的策略

(一)革新观念——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理论水平

1.课程观:促进课程品质的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其中课程实施的真正主体是学校。校长必须把握课程的发展性、开放性,树立动态式、生成性的课程观,鼓励师生在教学情景中通过探讨、反思等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理解和把握,并以自己的主观经验削减课程的预设品性,把已有的书本知识与自己的情感体验等结合起来,使课程与教师和学生的个人经验在教学情景中产生积极互动,使课程的价值更加丰富化。

2.教师观: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是课程实践的最直接参与者,拥有宝贵的智慧和珍贵的创意,应该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与实施者,成为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构成要素。在本真意义上,教师即课程。校长要充分相信教师的智慧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变课程管理为课程领导,也才能使教师走上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二)优化制度——改善校长的课程领导行为

1.从“课程管理”走向“课程领导”——建立民主、合作、交流的课程领导机制。从课程管理到课程领导是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型学校课程管理模式,首先,要求学校课程管理信息沟通顺畅,校长要努力建立学校与上级主管部门之间、学校与社区之间、学校领导与教师之间以及师生之间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其次,校长要引导教师参与学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全过程,建立有利于全体教师主动积极参与课程的机制;最后,要求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程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展开讨论和研究,搭建平等对话的平台。课程领导是一种合作行为,创建一个优势互补的课程领导者团队,成立包括校长、教师、学生、家长、专家学者以及社区人士等共同组成的课程领导小组,整合各方的观点,通过真诚的沟通达成共识,自下而上地建构起学校课程发展规划,共同制定适合学校本土情况的课程发展目标,确定课程领导的工作范围和职能。

2.建立发展性的学校课程领导评价体系。学校的课程评价应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能力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因此,必须改革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和课程实施评价,努力构建新型评价体系。主要包括:第一,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的评价,以帮助他们了解自我、完善自我。第二,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体系。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课程与教学反思,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第三,建立并不断完善课程的评价体系。要认真分析课程执行的情况以及课程实施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课程规划,改进教学管理,形成不断完善课程的机制。

(三)创新实践——提高校长的课程领导能力

1.建构课程愿景与目标。愿景乃是学校根据自身的条件为未来发展所勾勒的可达成的前景、愿望或较长远目标。愿景是行动的方针,形塑学校形象的指针,凝聚组织成员力量的催化剂,更是组织追求进步并赖以永续发展的凭借。从学校课程发展的角度,亦须先建构学校课程的愿景,从而给课程工作一个明确的方向感,提供评价课程的基础,并为学校人员提供专业对话的时机。

学校愿景的建构应让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如此愿景才能成为组织共享的愿景。学校课程愿景的规划需要校长在办学理念和教育哲学的指导下,结合学校发展的历史和现实,整合教师、家长、学生的观点,经过反复讨论、真诚沟通而达成共识。通过这种方式规划的学校愿景,能够得到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认可,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参与课程领导的积极性和热情。

2.从“狭义”走向“广义”——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在课程领导过程中,校长必须树立开放的课程资源观,发挥各种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且眨务。

(1)学生资源观。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不同的生活体验,善于将之作为一种生动的课程资源,使之与教学内容、目标发生良性的互动,借助这种课程资源达成教学目标,同时使学生的生活体验得到检验、改善与丰富,实现二者的沟通、互补与融合。其次,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不同思维方式尊重、发掘与引导,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不同的思维方式,将其与课程内容积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

(2)教师资源观。教师积累的知识和已有专业技能是重要的素材性课程资源,它影响课程实施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条件性课程资源,决定了课程资源的识别范围、开发与利用的程度,优化其他课程资源。因此,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要重视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3)教学活动资源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所以教学活动的资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更为细节的部分。教学活动的资源是微观层次的课程资源。

(4)家庭课程资源观。建立学生、教师、家长学习共同体,家庭是一个很好的实验资源库,学生可以与家长合作在家做一些简单的小实验,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学习兴趣,巩固学到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同时,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学习情况,学生感受到来自家长的关注,转化为一种学习动力。

学校应珍视这类资源,强调“伙伴关系”的建立,营造家校一体的共识,使家长与学校一样共同关心课程改革,办开放的、没有围墙的学校。

3.构建新型学校文化——建立专业、合作、共享的学校课程文化。课程文化是学校特定文化和精神的产物,课程文化的构建首先是学校全体成员对学校课程目标、课程规划的情感认同和精神暗合,所以要营造一种互相尊重、和谐、愉快、合作的文化氛围,激发学校教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力,使教师和学生成为课程的主人,成为新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和创造者,从而推动课程改革的发展。

靳玉乐和陈妙娥提出在新课改的历史条件下,应致力于“营建合作、对话与探究的课程文化,实现课程文化模式的转型”。校本课程文化指以校文本、由学校自主进行建构和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具体指在学校自主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中,确定以特定的文化为导向引领校本课程开发;在培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同时注重和强调学校文化建设活动的进行,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学校课程文化系统。

学校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价值观不断冲突的过程。在构建学校课程文化的过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要肯定教师和学生的参与权利,惟其如此,才能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归属感,从而转变成具体的、大家认同的观念,形成学校具体的、可操作的目标,形成全校师生的“共同愿景”。

作者:王双喜

第4篇:领导思维与领导力提升(本站推荐)

李拓 博士 国家行政学院 教授 主要内容 引子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二、创新思维――领导力之魂

三、打造团队――领导力之本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五、灯火阑珊处――领导的最高境界 结语 教育心理学名言: “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如何使创新成为领导者的性格,关系到我们民族的命运和未来! 引子 寓言

有个人遇到了神仙,神仙问他需要什么东西,他说需要金子。

于是神仙用手指点了几块石头,石头立即变成了金子。神仙叫他去拿,他没有去拿,神仙就问:“你还需要什么呢?”

他说:“我要你的手指头。”

――我们要的不是金子,而是手指头, ――这个手指头就是创新思维! 引子 领导,就是为了共同的目标把男男女女们集合起来的能力和能启发人们自信的性格 ――蒙哥马利 什么都想自己做的人或者功劳归自己的人,是成不了卓越领导者的――安德鲁 卡内基 “必须善于使用干部。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 ――毛泽东 什么叫领导?简单地说,“领”就是带领,就是走在前边,干在前边,身先士卒,“导”就是引导、教导。只有“领”好了,“导”才能起作用。―― 李瑞环

一头绵羊带领一群狮子,敌不过一头狮子带领的一群绵羊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一)什么是管理,管理管什么?

1、管理(manmgement):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工作,有效率和有效果地完成工作。

2、管理四大职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3、后现代管理与人本管理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二 领导(leadership) 领导是指挥和影响个人、群体、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某种目标的行动过程。 领导者就是实施这个过程的人 三 领导力 影响别人 、群体、组织的综合能力 领导力就是影响力,等于影响力。当一个人能够影响别人,别人愿意追随他的时候,他就是领导者。要影响别人,先要影响别人的思维,要影响别人的思维,首先自己要有思想,人格要有魅力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三 领导力的要素

1、远见与未来;

2、对他人产生影响;

3、他能够得到实惠;

4、跟着你行动不吃亏;

5、跟你在一起感到开心。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四 管理与领导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领导者拥有的这种影响力是内在的,随身携带的,而不说别人赋予他的,同岗位无关。 而管理者是通过组织赋予的岗位权力去影响别人,有岗有权,没岗没权。 领导者拥有追随者;管理者拥有下属; 领导者做事主动,追随者也主动。 管理者被动做事,下属也被动。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2、联系: 领导者把梯子架在正确的墙上,管理者解决爬梯子的技巧。 领导者做正确的事,管理者正确地做事 领导者制定制度,也可以修改破坏制度 管理者在特定情况下,在必须破坏制度,那么他可以破坏,这个时候他就是把自己定义成领导者,但是必须先斩后奏,必须请求处罚。

一、管理与领导―科学还是艺术?

二、创新思维―领导力之魂 一 创新思维 就是以超常规乃至反常规的眼界、视角、方法去观察、思考问题,提出与众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案、程序或重新组合已有的知识、技术、经验等,以获取创造性的思维成果,从而实现人的主体创造能力的思维方式 案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二、创新思维―领导力之魂 创新不同于以往人们狭隘理解的“发明创造”,它贯穿于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主要有以下五个领域:

A、实物---某种具有实用价值的新物品; B、制度---某种新的组织方式和行为方式; C、对策---某种解决特定问题的新策略;

D、理论---某种具有解释力和指导性的新的理论; E、心态---某种内心情绪、态度和观念的转变。 案例: 博士内急

二、创新思维―领导力之魂 二 创新思维的视角、方法 “视角”就是思考问题的角度、层面、路线或立场。应该尽量多地增加头脑中的思维视角,学会从多种角度观察同一个问题。 1、肯定――否定――存疑

2、自我――他人――群体

3、无序――有序――可行

4、内脑――外脑――内脑

5、左脑――右脑――左脑

6、复杂――简单――复杂

三、打造团队――领导力之本 一 带出一支团队 团队是由员工和管理层组成的一个共同体,该共同体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 ――团队的构成要素 5 P : ――目标 Purpose ――人 People 3人以上 ――定位 Place ――权限 Power ――计划 Plan

三、打造团队――领导力之本 我们最缺乏什么精神?

三、打造团队――领导力之本 二 培养团队执行力 执行力,就个人而言,就是把想干的事干成功的能力;对于组织,则是将长期战略一步步落到实处的能力。 执行力是组织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当战略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这时候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

四、打造团队――领导力之本 案例 浩瀚干褐的非洲草原上,狮子来了!――― 羚羊在奔跑, 象群发怒了!――狮子在躲避; 蚂蚁军团来啦!――成百上千的狮子和大 象在集体逃命。 ――蚂蚁军团充分显示了团队的力量!

四、打造团队――领导力之本 问题与启示: 谁更强大呢? 为什么蚂蚁可以把狮子和大象吓跑?

四、打造团队――领导力之本 三 执行力的奥妙和精髓 执行力文化:※ ――认真第一,聪明第二; ――制度第一,能人第二; 执行力方针: ――结果提前,自我退后; ――锁定目标,专注重复 执行过程的三个要点: 执行前――决心第一,成败第二 过程中――速度第一,完美第二 执行结束后――胜利第一,理由第二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一 提高领导效能 案例: 一个年轻的妈妈发现时针已指向23:00,于是就催促自己的小孩说: 马上关掉电视,已经很晚了,快睡觉吧! 这时,小孩针对妈妈的责备会做出两种反应:一是小孩根本不理会,对妈妈的话充耳不闻,照看不误,并且被电视的情节吸引住了。这时,作为领导的妈妈,其领导行为就失败了,即属于领导失败;二是小孩听从妈妈的话,并按要求关了电视,这时作为领导的妈妈其领导行为就成功了,属于领导成功的情况。 但是,这个小孩如果关电视是心甘情愿、高高兴兴的,此时妈妈的做法就是有效领导;如果小孩有抵触情绪,表现出极大的不满,这时妈妈的领导效能则是无效的。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分析: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作为领导,产生一个让部属去做工作的行为,会出现两种结果:成功与失败。而成功领导的结果又有两种:有效和无效。这就是领导的效能。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二 决策的艺术 管理学上有一句名言:一个错误的决策100个行动也无法挽救。 注意以下方面:

1、慢条斯理与雷厉风行

2、弄清实质,抓住要害。

3、多谋善断,集思广益。

4、抓住时机,以变应变。

5、抓好信息,增强预见。 ※案例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决策前做好五个问答,可有效减少失误。 “何事”即“What” “为何”即“Why” “何人”即“Who” “何时”即“When” “何处”即“Where” ――决策时要考虑五个因素,以全面提高决断的质量 考虑风险(Risk ) 考虑对手(Rival) 考虑关系(Relation) 考虑报酬(Reward) 考虑结果(Result)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决策时要打开选择的空间 任何决断都要扩大空间,扩大配置资源的半径 。 ――决策时要排出标准的顺序 ――决策时要借助“外脑”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三 应变艺术 需要注意:

1、敢于应变,敢担风险。※案例:英国探险队长

2、几套方案,适应变化。

3、提高素质,善于应变。

4、加强储备,搞好开发。

5、不怕受挫,百折不挠。

四、优秀到卓越――管理智慧与领导艺术 四 用人的艺术 李嘉诚用人心得:“大部分的人都会有部分长处部分短处,好像大象食量以斗计,蚂蚁一小勺便足够。各尽所能、各得所需,以量材而用为原则;又像一部机器,假如主要的机件需要用五百匹马力去发动,虽然半匹马力与五百匹相比是小得多,但也能发挥其一部分作用。”

1、不重学历和经验,适合即可

2、 “挖墙角”不一定得到好人才

3、注重人品

4、真心爱下属 案例:亚瑟国王的故事

五、灯火阑珊处――领导的最高境界 境界之一:隐形 境界之二:赢得信任 境界之三:把握未来

“预知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 ――John Sculley ―不要拓荒者,要精耕细作者 ―变诸侯割据为协同作战 ―国际化不是一个选择,而是必须 结语 故事: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一块破烂的马蹄铁„. 谢谢大家! * * 德鲁克大师名言:“管理没有终结的答案,只要永恒的问题” 个性 员工 决策 价值 变革 领导 共性 工作 执行 效率 秩序 管理 未来 外部 艺术 软权 激励 领导 现在 内部 科学 硬权 控制 管理 团队精神

第5篇:领导力提升与沟通技巧

引子案例:刘力经理的当官情结困惑

1. 刘力面临这些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2. 刘力该如何面对这些问题?

3. 刘力需要得到什么帮助?

引子游戏:齐放竹竿游戏--成功领导管理素质的要素

1.现场提问

2.启示:成功领导管理素质的要素

3.如何做一名合格的领导者图示

第一章 领导及领导力的一般原理

一. 领导的释义

1.领导的概念

2.定义

3.相关描述:

二. 领导权力与领导能力

1.领导权力

2.领导权力不等于领导能力3.领导能力 案例讨论:冯经理做企业领导的故事

三. 领导类型

1•集权型

2•参与型

3•宽容型

4•权变型

权变理论的意义

5.情境领导关系行为任务行为四种领导模式S1—S4

第二章 领导的本质含义及素质和能力要求

一.正确理解现代企业领导的本质含义

1.权力是领导的基本特征

2.责任是领导的真正象征

3.服务是领导的实质内涵

二.现代企业领导者的总体素质要求

1.品德端正

2.知识和经验丰富—大树逻辑

3.身心健康

三 二十一世纪企业领导者的全面能力要求

20条能力要求综述

1、有远见:

2、策划统筹能力:

3、组织指挥能力:

4、不断地进行广博的知识学习能力:

5、有良好的沟通及协调能力:

6、创新能力:

7、灵活应变能力:

8、自我控制能力:

9、知人善任,了解员工的专长和缺点:

10、以人为本,关心、重视和帮助员工:

11、高超的有效激励能力,帮助员工找到工作的动力

12、兼收并蓄,借鉴并吸取别人的优点或意见

13. 敢于承担错误、勇于承担责任:

14. 身先率人、言行一致

15、有效授权:

16、个人及团队的执行能力:

17、团队精神,学习型组织

18、快速正确地解决问题:

19、有效个人及团体的时间管理:

20、自我检讨反省能力:

第三章 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及思维方法

一. 领导工作的基本原则

1•多数原则

案例:列宁的布尔什维克党

2•预见原则,

案例:戴高乐将军的预见

3•创新原则

4•其他原则

二. 领导工作的思维方法

1.系统论方法:注重结构,注重层次

案例:蒋介石的教训总结

2.控制论方法:强调信息,强调反馈

三株案例:风险管理机制

3.模糊论方法:弹性管理--利取最大,害取最小原则

现实管理的特性

管理弹性分类

4.人才论方法:对待人才应有的态度

1) 爱才之心案例

2)识才之眼案例

3)求才之渴案例

4)用才之能案例

5)容才之量案例

小组讨论:对领导如何对待人才发表几点感想。

6)信才之道

案例:电讯公司隐瞒真相

案例:美国某公司的起死回生

名人名言:不信任是最大的成本

案例研究:希尔顿的用人之道

5.任务论方法:根本任务与经常任务

1)三项根本任务

2)三项经常任务

案例:联系群众的案例—松下的销售会

3)根本任务和经常任务的辩证关系

6.职业化方法:基层、中层和高层不同

1)企业基层领导职业化塑造要点

2)企业中层领导职业化塑造要点

3)企业高层领导职业化塑造要点

第四章 领导管理沟通的方法与功效

引子案例:老金为什么专能攻破问题客户?小王却不行?

一.沟通的定义及实质

是复杂而隐蔽的交谊舞

沟通是双赢的过程

案例:杨子荣和座山雕的机智对话

二.遵从有效沟通的六特性

1)双向性

沟通游戏:闭眼撕纸(第一回合)

2)明确性

案例:小孩,尼姑及和尚沟通的故事

3)谈行为不谈个性

案例:某女营销员失单

4)积极聆听

1) 倾听能力的自我测试2)聆听的技巧

5)善于提问

封闭式提问和开放式提问

1)封闭式提问:是,否,用于转移话题

2)开放式提问:启发客户

练习:把封闭式问题转成开放式问题

提问游戏:黑板猜字

6)善用非语言沟通

非语言沟通的方式

案例:肢体语言对行为的影响

沟通游戏:语气与语调的练习

三.对有效沟通的深入认识

沟通游戏:闭眼撕纸(第二回合)

沟通无极限

伟人/名家论管理沟通:杰克韦尔奇诺基亚爱立信

四.为什么经理人要注意对部下进行有效沟通

引子案例:高经理为什么受累不讨好?

1.管理人员沟通的重要性

2.沟通对于领导者来说更具有特殊意义

案例:美国的总统选举,拉选票。

案例:毛泽东善于和群众沟通

案例:西北歌王王洛宾走遍中国大西北

案例:某经理人内向,不善与部下沟通

五.成功在于沟通

1.今天的管理人员面对复杂的管理现象

2.项目经理的沟通要求

3.成败之别

4.成功管理者的沟通圈

沟通游戏:部属角色与领导角色

第五章 有效沟通与领导艺术

一.有效沟通与情商

案例:钢铁大王查尔斯.施瓦布惩罚工人吸烟

案例:《财经时报》记者对张锡民的采访

二.应当克服的痼癖与习惯

案例:一位著名散文家的精彩描述

案例:富兰克林的著名自述

三.情商测试问卷情商分析

案例:有一位总经理在前往视察一门培训课程

四.做一个弹性的沟通者

将“但是”换成“也”“合一架构”

富兰克林避免抗拒的沟通技巧沟通六道

五.对待有问题部属的原则—情、理、法三结合

六.责备部属的技巧

七.如何赢得部属的忠心

八.如何处理好员工的抱怨?

1.员工抱怨的主要内容2.员工抱怨的特点3.正确处理员工的抱怨

1).乐于接受抱怨

2).尽量了解起因,任何抱怨都有原因。

3).平等沟通

4).处理果断

5).就事论事,尊重任何员工的抱怨

第六章 管理者穿透力培养的6Q模式

引子案例:“地下总经理”

一.公司的成长是艰难的过程

二.中国企业的达利克摩斯之剑

巨人集团案例分析:科学决策的重要性

决策经典案例分析研讨

三.中国呼唤高素质的中高层职业经理人

案例:国内B企业总经理的一天

案例:国外A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一天

资料: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排名

四.管理者的穿透力素质培养

1.什么是管理者的穿透力?

2.强大的穿透力可以达成的目标

3.领导穿透力素质的外在性格表现

4.领导穿透力素质的外在职业化表现

5.领导穿透力素质的外在管理能力表现

五.中高层管理者的心痛

六.6Q模式简述

LQ= IQ+ EQ+ AQ+ FQ+ HQ

IQ—智商

EQ—情商

AQ—逆商

FQ—财商

HQ—健商

6Q简析

七.管理者6Q塑造法

1.不断学习是6Q提高的源泉

2.自我修炼是6Q提高的内功

3.在实践中成长与悟道

4.领导者的职业化成长平台—从基层到高层

案例:吴士宏从清洁工到中国微软总经理,为什么能扬名于中国?

八.管理者6Q模式的实例典范—松下幸之助

结束语:社会发展需要不断提高领导力

第6篇: 《领导力提升与自我修炼》

一、课程背景:

21世纪企业竞争加剧、市场无序、社会变革、国际交流、信息技术、个性发展等诸多挑战与机遇降临到我们面前时,无论我们是否身处领导者的职位,都应该具备领导力。这是因为,领导力意味着我们总能从宏观和大局出发分析问题,在从事具体工作时保持自己的既定目标和使命不变;领导力也意味着我们可以更容易地跳出一人、一事的层面,用一种整体化的、均衡的思路应对更加复杂、多变的世界;领导力还意味着我们可以在关心自我需求的同时,也对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给予更多的重视,并总是试图在不断的沟通中寻求一种更加平等、更加坦诚也更加有效率的解决方案。 企业的竞争力更多的体现在领导者的高瞻远瞩;企业的竞争优势也更多的体现为领导优势;如今,有力的领导往往被看作组织成长、变革和再生最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领导力是短缺资源。正是因为这种短缺,许多企业难以适应全球竞争的加剧。同时,领导力在员工教育成长过程中也会发挥三大作用:发展个体技能、普及企业价值观和远景、进行战略性干预以便在整个企业倡导对话,实施变革。

领导人就是一个指挥家。很多人在成为领导人之前,有的是做技术的,有的是做营销的,有的是做研发的,有的是做服务的。但当他走上领导岗位后,他原来的经验和能力已经成为非核心竞争能力,过去赖以生存的核心竞争能力,现在已成为一种支持力和外围竞争能力。他现在需要的是领导能力,因为他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指挥家了!

《领导力提升与自我修炼》是提升企业中高层的领导力的课程。在当前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领导力对于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只有那些能够对市场环境变化反应及时,并作出迅速应变的企业才可能在残酷无序的竞争环境中赢得先机。领导力不仅是一个战术层面上的问题,也是一个

主讲:闫明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战略层面上的问题,它是一个系统工程,它需要充分融入渗透到它的战略、目标、文化等各个方面。作为一个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加强企业的领导力建设,领导力是每个企业管理实施的重要因素,领导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充满竞争与不确定性的未来。

二、课程观点:

领导力就象美,它难以定义,但当你看到时,你就知道。

──Warren Bennis 沃伦.班尼斯 麻省理工学院博士 组织发展理论创始人 领导就是要让他的人们,从他们现在的地方,带领他们去还没有去过的地方。

──Henry Kissenger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记住,是人使事情发生,世界上最好的计划,如果没有人去执行,那它就没有任何意义。

──Mark Hogan 马克.赫根 通用汽车副总裁

没有一个有效管理者是天生的,他们之所以有效只是由于在实践中学会了一些有效的管理习惯。

──Peter F Drucker 彼得.德鲁克 现代管理学之父 领导是做不一样的事,它不是要你做的卓越,而是激发别人表现卓越。

──Tom Peters汤姆.彼得斯 管理学大师

沃尔玛能取得今天的成就,执行力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如果你希望成为一名优秀的CEO,或者希望将你企业的挑战性目标变为现实,就必须依靠执行力。

──Robson Walton 罗伯森.沃尔顿 沃尔玛总裁 三流的点子加一流的执行力,永远比一流的点子加三流的执行力更好。

──Masayoshi Son そんまさよし孙正义 日本软银公司董事长

对我而言,没有一件事比知道人们拥有生命的能力而更让人振奋。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Henry David Thoreau 梭罗 美国作家、哲学家

历史不是其它人造就的,你我的行动就是历史的内涵。

──Todd Gitlin 季特林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三、学员收益:

.1、了解领导者的基本素质,初步建立领导意识;

2、了解管理职务的重点,提升管理及领导才能;

3、掌握面对自身管理的弱点及偏差,并运用所学进行改善; 4.认识领导行为并调正领导实践中的问题;

5、建立引导行动的价值观,明确企业执行力体系的主要内涵; 6.完善管理及领导的职责,发挥管理及领导绩效;

7、提高有效的领导力以及激励和鼓舞下属的能力;

8、培养积极发现问题的意识与能力,以求创新、改善和变革的工作态度;

9、认识并区分管理行为与领导行为的主要特征;

10、建立具有领导力的管理团队,激发出团队成员的潜能、积极性、热情、工作动力

四、适合对象:

企业各管理层人员(具不同层次调整)

五、培训时间:

1——2天(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

六、课程大纲:(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适当调整) 第一单元:管理与领导:

1. 认识管理与领导 管理的主要内涵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领导的基本含义

领导与管理的差异:比较与研讨练习 2. 中高层管理者的角色定位

研讨与总结:经理人的角色特点

工具介绍与练习:经理人个性特征分析工具与练习

3. 中高层管理者应当拥有的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 案例分析、总结

中高层经营管理者知识结构与技能结构 4. 领导者的角色认知与领导者的行为风格

管理行为风格与领导行为风格的主要差异 第二单元:管理技能基础: 一: 制定有效的规划、计划、策划

1. 规划、计划、策划比较练习

2. 制定规划的基本思路

3. 规划文案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4. 计划制定的基本方法、步骤、案例

5. 重点工具介绍1:发现与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6. 重点工具介绍2:计划制定的几种工具及其相互关系

7. 案例:大型生产计划制定案例分析

8. 工作项目策划的的基本思路

9. 策划书的主要结构与重点环节

10. 策划制定工作的注意点 二: 做个教练式管理者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1. 教练式管理者:训练、指导、辅导下属的角色

2. 练习:哪些是好的指导行为?

3. 教练式管理者的角色定位及其相关技能

4. 什么时候你需要对下属进行指导

5. 有效指导下属的步骤

6. 如何做一个有效的指导者

1)有效指导的标志 2)怎样提好问题 3)指导解决问题

4)给出建设性的反馈 5)避免指导中易犯的错误 三: 高效沟通

1. 认识沟通 认识管理沟通

回顾与总结:已经接触过哪些典型的沟通行为 沟通的基本原理与要素 管理沟通的各类表现形式

2. 避免触犯沟通禁忌 沟通不宜行为举例与辨别

3. 企业内部沟通的主要类型 如何与上级开展沟通

如何与下级开展沟通

如何开展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

4. 如何应对特殊状态下的沟通 批评与表扬下属的技巧 冲突状态下的沟通策略 第三单元: 高绩效的团队协作:

一:团队协作

1. 建立起对团队的共同认识基础

看图研讨:有团队与没有团队状况下的差别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2. 团队的运作与沟通 团队合作的核心理念

案例研讨:面对不同的工作环境与任务运用不同的团队沟通工具

3. 激励团队的若干工具:

研讨与总结:高绩效团队运作中的若干工具

4. 团队合作技巧训练

组织层面的团队协作技能训练 个人层面的团队合作练习 二:高效利用时间

1、 浪费时间的现象

练习:检查表中找差距 浪费时间的三大杀手

2、 管理者节约时间的各类做法

几种不同的时间管理方法的比较

3、 用四象限时间管理方法检验你的时间观

检测练习:您的时间安排顺序

总结:卓越的时间管理方法和工作顺序造就卓越的人生 第四单元:管理制度与管理控制:

1、 管理控制的基本含义

练习:识别不同的管理控制含义

2、 管理控制的相关工具

3、 日常管理工作不同阶段和环节如何加强控制 4. 制度功能的不同定位

练习与研讨:制度功能演进的不同阶段 5. 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6. 制度推进的各类方法 第五单元:领导力模式培养: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一:领导者的行为方式

1、领导者的核心行为方式

2、领导者使用权力的类型

3、关键领导任务---领导者如何做?

4、影响追随者行为的领导过程

5、影响领导行为有效性的因素 二:领导力核心素质的培养

1、通过塑造与传播愿景提升领导力

2、通过价值观塑造提升领导力

3、通过建立信任塑造领导力

4、其它领导力素质的培养

5.、案例与练习

三:领导行为方式及领导力培养

1、支持型领导行为的培养

2、指导型领导行为的培养

3、参与型领导行为的培养

4、领导者奖励行为的培养

5、超凡魅力型领导行为的培养 第六单元:领导力技能提升: 一:决策艺术与领导力提升

1、 决策的基本方法和工具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2、 防范决策陷阱

3、 经营决策案例分析

4、 管理决策案例分析

5、 企业决策管理的主要步骤 二:有效授权与领导力提升

1、研讨:请比较命令与授权的差别

2.、总结:授权的功能与运用

3、 借鉴授权的理念下达命令

4.、授权的含义、意义、案例

5.、有效授权的四个步骤

6.、推进有效授权的实践:避免走入授权的误区 三:有效激励下属与领导力提升

1.、员工激励的基本原理

企业内部激励文化的基本类型 练习:他们为何而努力工作?

2.、 塑造良好的内部激励机制 企业内部激励机制的内容

制度型激励与非制度型激励的综合运用

3.、 日常工作中如何有效激励下属

日常工作中激励下属的常见方法 第七单元、领导者竞争力塑造:

一、领导者的六个特质

1、不同的声音(Different voices);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2、国际化视野(International Vision);

3、深度之沟通(Depth Communication);

4、问题与生机(Issues and Opportunities);

5、热情(Enthusiasm);

6、凡事感恩(Appreciation for All);

二、领导者的八大能力:

1、自动自发力

2、结构创新力

3、量化细化力

4、系统思考力

5、果断决策力

6、沟通协调力

7、瞬间应变力

8、问题解决力

员工培训是一项投资回报率最高、收益最大,时效最长的投资

电话:15515711365

QQ:835114142

邮箱:xinming5288@163.com

第7篇:《卓越领导力提升与塑造》-高海友

高海友老师年度精品课程系列

《卓越领导力提升与塑造》

【课程背景】

“领导是一门技能。领导所展现的领导力是能力、智商、情商等综合表现,卓越的领导力可以将企业从起死回生。一个伟大的企业,不可缺少企业,离不开拥有卓越领导力的企业家。同样一个企业,不同的领导者能经营成完全不同的结果。企业中同样一个部门,不同的部门领导者,领导的结果也会有很大差别。领导者拥有更加优良的领导能力,使得公司更加高效的发展,是企业和领导者的共同目标。

1985年,世界货币基金组织宣告世界进入企业家时代,国家竞争主体更多是在企业之间展开。企业的领导者不光决定着企业的命运,更关乎着民族的未来。对杰出领导者科学化、流程化、规范化和生动化的锻造与培育,全方位锻造其卓越的领导力,成为一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工作。 【课程收益】

理解领导力的核心思想

分解领导力的组成因素

诠释领导力的核心内容

明确提成领导了关键步骤

阐明影响领导力的核心因素 【课程学时】

1-2天 【课程方式】

核心法则讲解、案例分析、自我剖析、练习、角色扮演,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课程对象】

总裁/总经理、营销副总等企业中高级营销领导人员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道篇

☆万物有其必然的机理,圣人不出户而知天下。学习和提升领导者的个人境界是卓越领导的必修课。所有的外部课程只是引导,最核心的目的是这些外部课程能协助领袖人物打开心灵之门,走在“道”的路上。  领导的四个境界

 无:感觉不到他的存在  喜:歌颂、赞扬  惧:惧怕  辱:羞辱  领导者的功能

电话:18611717026 高海友老师年度精品课程系列

 定战略  抓队伍  抓执行  卓越领导力的特质

 事业心:远大、愿景  远见:行业、规律、预见性等  坚定的信念:永不动摇  领导热情:感染伙伴的能力  沉着冷静:风险防范的潜质  人才经营:人才济济  领导能力:永被追随的特征  领导者同领导者的区别

 制度--绝情  领导--无情  领导--有情  分清法、理、情  永不破坏领导和制度

 领导力之因人而异

 情境领导理论:美国领导力研究中心(CLS)创始人、主席:保罗·赫塞博士。

没能力,没意愿---告知(明确指导、近距离监督) 没能力,有意愿 ---推销 有能力,没意愿 ---参与 有能力,有意愿----授权  两种能力: 指导、监督  领导的核心

 事:事前、事中、事后;关键点控制  人:情景领导理论  权:收权、放权、监督权  钱:罪恶的源泉  无规矩,不领导

 规矩制定  制度制定

 领导工具学习和使用  领导者的工作目标

 不管理的境界达成  无管理的境界达成

电话:18611717026 高海友老师年度精品课程系列

 处处管理的表现形式  个人修养篇

 商场道德、伦理  职业操守  跳的出才看得透  个人习惯

 情绪控制:过头话、过头事  善言、善性、善心  家庭关系

 爱情关系管理  婚姻关系管理  家庭教育管理 第二部分:术篇:

☆术是道的具体体现,是具体的方法和路径。不落地的指导思想好看不好用,只有落地,优秀的思想才能体现出无限价值。具体方法、小的细节往往起到决定成败的作用。  高效会议

 三阶段

摆事实:实事求是

说意见:扩散思维、头脑风暴 做决定:统一思想  六色思维

蓝色---主持人的会议框架限制、问题提出 白色---摆事实、列情况

黄色---放开思路,讨论各自对事情发展的判断 黑色---风险讨论,漏洞预测 绿色---观点、建议 红色---决策  表观点、不重复  限制领域、发展思维  控制搅局者

 领导者完成目标的必备技能三步走

 定方向,找到(思)路

领袖 人才 方向  人才

电话:18611717026 高海友老师年度精品课程系列

找人 识人 用人 管人  执行

个体区别与对待 高效沟通要点 明确任务 任务分解 关键点控制 难点解决思路 复制执行 监督跟踪 奖罚分明 责任追溯到位 风险预防 正确认识朝令夕改 团队合作

 卓越领导力--技能和技巧

 让团队充满激情

好孩子是表扬出来的 毛泽东的一些做法 抑恶扬善

培训是最直截了当的方法  像个领导的样子

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以身作则 带头苦干、勤快未必是好领导 6分喜欢4分怕  不要被舆论欺骗或引导

正确认识人性化管理 正确理解信任和放权  修炼卓越

哲学思维 企业文化 创新管理 危机管理

电话:18611717026 高海友老师年度精品课程系列

品牌管理 资本运营  细节影响卓越

迟到会让信任减分 礼节礼仪 外表形象 言谈举止 管好自己的嘴  分清重点

紧急重要 紧急不重要 不紧急重要 不紧急不重要  领导角色认知

高层领导之思维至上 中层领导之管理有方 基层领导之执行到位  态度比结果重要的多  大事拖到第二天决定  问题解决之方法论  管理工具的借鉴与创造  人力资源

如何留住核心员工 人力资源领导 同怪才打交道 总觉得当前的人不满意  避免人际关系纠纷  团队你能离开10天么  所有的问题都有领导问题

备注:课程大纲为基本范本,实际课程大纲会根据实际情况而调整,以最终调整后为准。

电话:18611717026

第8篇:哲学思维与领导能力提升

焦佩锋

中共中央党校哲学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大家好,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来学习哲学思维与领导能力这个讲题。

课程前言

习近平同志在8•19讲话中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领导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宣传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我想,这四句话其实是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有哲学思维,那么从一定意义上来说,没有哲学思维,当不了领导;没有好的哲学思维,当不好领导,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领导是管全局的,领导的素养、管理者的素养一定要和哲学思维紧密联系在一起,因为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照顾到眼前和长远。

对于做意识形态工作而言,我们领导干部尤其是要有哲学思维,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对于新进干部、年轻干部,我们一定要抓好理论学习,这其中体现的就是马克思它是科学的真理,它所使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于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建立世界观、价值观很有作用和意义,这也是经过无数历史证明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2013年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哲学,在这个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推动全党学习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更好认识国情,更好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大势,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各项工作。习近平所强调的这段话,意思就是说,我们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尤其是历史唯物主义或者是唯物史观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有助于我们或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我们的国情,比如说我们当前的发展阶段,我们这次改革遇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种性质和特点以及类型,更好地认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势,就是目前我们党和国家要朝向,我们的趋势是什么?未来的走向是什么?还有更好认识历史发展规律,因为改革也不是随便改的,建设也不是随便建的,

革命也不是乱革命,我们是依据,是在认识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而这种认识论又来自于哲学思维,所以我们党特别重视在思想上建党。

在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指出三条:马克思主义哲学深刻揭示了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既然是规律性的东西,它就具有普遍性,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所以认识规律就意味着认识这个世界,意味着让我们知道什么是自由、什么是原则、什么是灵活性,它依然是指导共产党人前进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个客观规律指的是什么呢?比如说,社会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正作用和反作用关系,这都属于规律性的认识,这是前人的认识成果,而且这些认识成果在我们党的历史,在我们党革命时期、奋斗时期,在上一段改革时期都得到了正确的验证,所以这是我们党的思想法宝,共产党人和其他党人,或者说共产党人本身有什么不同呢?他也是人,也有自己的利益和诉求,但是共产党人特别注重运用规律性的认识来认识社会和治理社会。

所以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我们党自成立起就高度重视在思想上建党,其中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和武装全党。学哲学、用哲学,是我们党的一个好传统。刚才我讲了,共产党人有什么特质呢?放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当年讲,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士兵、战士有什么不一样呢?共产党的战士在打仗之余手里捧的是哲学,蒋介石退回到台湾以后也讲了这个问题,打败我们的就是共产党人懂哲学、用哲学,所以尽管我们在客观条件上,在武器装备上,在力量构成上我们可能不如国民党,但是我们懂得学哲学、用哲学,不怕领导学哲学、就怕战士学哲学,就怕全民学哲学,因为哲学意味着世界观、意味着方法论,意味着对世界对现象的本质性认识,而这种本质性认识能够使我们党上下、军队上下能团结成一条心、拧成一股绳,达到政治乘胜的结果。

所以近平同志指出,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我们才能不断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所以重视和掌握哲学是被历史、现实和党的建设等等多次成功证明了的。既然是好的东西,有用的东西,我们就不应该放弃,所以我们把这作为党的一个好传统。学什么哲学呢?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在当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是共产党人在新的历史时期,结合新的历史条件、新的历史认识、新的实践探索所得到的关于中国问题的理论回答或哲学思考。所以,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每一个党员,对领导者来说,依然不能放弃学哲学、用哲学的传统。

那么在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同志指出必须重视和掌握这么几个重要哲学观点:一个是要学习和掌握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目的是为了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这个矛盾分析方法我们都知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也是一对矛盾。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根本最活跃的力量,它也是我们区别社会和社会之间差异性的一个根本问题,因为生产力解决的是穿衣吃饭的问题,解决的是人的基本需要、低层次的需要,没有生产力的发展,我们就没有社会的发展,一切都是空的,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生产关系是我们在生产劳动当中结成的社会性关系,这个关系从动态的角度讲,分为对于社会劳动产品的生产、分配、消费、交换以及再生产这样一个循环过程。所以说它体现的是,它本质上生产关系是一种经济关系,它体现的是我们对社会产品的分配,当然这个过程当中有公正有不公正,所以公平相对公正的生产关系或者社会分配关系,是我们推动生产力,保障生产力可持续发展的前提,这是马克思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关于社会治理的基本原理。

社会经济矛盾还包括,作为生产关系总和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上层建筑,所以经济基础来自于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生产力状况的需要,上层建筑是从思想层面,从精神文化层面对社会的制约和引导,它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的上层建筑,所以我们今天这个讲题哲学思维和领导能力,其实是要求大家要从思想意识形态,从这个高度来理解社会的人、事、物要用哲学思维,所以掌握好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这次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为什么要发展经济、为什么要释放经济活力、为什么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呢?是因为我们要尊重马克思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方法当中的生产力标准。而为什么同时我们要强调要做好顶层设计呢?要进行制度建设呢?是因为我们尊重或者我们认识到了社会治理当中经济基础或生产关系的现实化就是制度,以及我们在思想层面,思维层面的总结,我们的哲学思维、顶层设计等等诸如此类,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对于社会的稳定和谐有序的反作用,所以第一个社会经济矛盾分析方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

第二条,要学习和掌握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马克思主义特别强调物质生产,特别强调生产力标准,因为它是社会变革,社会发展的最根本的推动力量,我们可以用任何一条标准给社会历史分析,来认识这个社会,观察这个社会,但在根本上能够使大家的认识共同达到一致的就是物质生产,因为根本,它解决的是,它着力于它侧重于人的穿衣吃饭问题。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当中指出,人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吃喝住用行,这是每天每日每时所必须连续进行的历史动作,我们关于政治的观点,关于哲学的观点,关于意识的观点,关于法的观点,国家、制度等等问题都需要从这个上面进行解释而不是相反。它也使我们联想到我们当前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尽管中国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二的经济发展规模、

发展水平,但我们依然要看到,我们的经济发展有很多水分,有很多问题,我们质量不高、效率低下、环境破坏程度大、资源成本高,这也是我们的特点,所以当前的发展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而且是科学的发展经济,已经把发展是硬道理这个问题进一步转化为科学发展是硬道理,可持续发展是硬道理这样一个问题,所以当问题的问法变了以后并不意味着我们对发展的否定,而是我们有新的方式,新的发展方式来推动发展,这是对我们提出更高更严峻的要求。

第三条,要学习和掌握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共产党人、领导者、领导干部并不是凭空掉下来的圣人,也不是超凡脱俗的仙人,我们的所有的力量,我们所有的政策,我们的制度,包括我们的想法、我们做法、我们的经验都来自于人民群众的鲜活的社会历史经验,所以脱离了群众,就脱离了现实,因为群众是火热的社会生活的参与者,我们脱离了群众,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所以这三个重要的哲学观,第一个社会基本矛盾分析法,它有利于我们认识到这次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而物质生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的观点,有利于我们全面把握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什么样的关系呢?比如说在发展经济的问题上,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非公经济、民营经济和公有制经济的关系,领导者个人一把手和下属之间的关系,还有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要求我们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把人民愿意不愿意、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我们是否推动改革的标准,我们要问计于民、取信于民,这样的话,因为人民是社会力量的大多数构成者,这样力量的释放是庞大的,他的效应也是庞大的,所以我们要尊重人民群众这个主体。

而回到领导本身而言,哲学素养是做好领导工作的本质要求。为什么这么说呢?习近平同志2010年3月1日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党员领导干部只有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他能够使我们心明眼亮,能看到这个社会发展的大局,而不是片面的深刻性,我们这里的深刻是来自于对改革发展全局的掌控或把握,比如说刚才我讲到的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它能使我们的思想理论水平达到这样的高度,这是领导干部应该有的素质。它能够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这是第一个效果。

第二个效果是,能够全面、正确地理解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所以我们的理论、我们的路线、我们的纲领、我们的经验和各项方针政策都和这个指导思想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所以理解了这个指导思想,就能理解或者贯

彻我们党的理论、路线、方针、纲领、政策,所以作为领导者必须不仅看到是什么,还要看到为什么,而这个为什么来自于长期的、日积月累所形成的哲学素养。

第三条,学好哲学,有利于我们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克服和避免摇摆性、片面性、盲目性。这也是被实践多次证明的。哲学是透过现象看本质,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看到事物内部的结构,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系统性和联系性,当然也包括差异性,所以学好哲学有利于我们克服,什么叫摇摆性呢?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精致的利己主义、实用主义等等,有利于我们克服片面性,就是看到什么抓什么,上面要求什么我们动什么而不是主动的积极地担负起领导责任,当然还有一点是盲目性,为什么说学好哲学能避免盲目性呢?是因为我们不仅能看到是什么,还能看到为什么?当你理解了事物的原因之后,看到事物发展态势之后,你就能够主动的而不是盲目的,清晰的明白的而不是盲目的想问题、做决策。

2013年12月3日在中央政治局第11次集体学习时讲话时,习近平指出,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世界观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本质性认识,方法论是我们通过一定的方法或途径去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这已经被我们历史和现实多次证明了,所以我们把哲学作为自己的看家本领,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就是宏观的,看到各个局部之间的关系,局部和整体之间的关系,局部和局部之间的排列关系,综合决策能力,是综合判断而不是片面判断,所谓的片面指的是眼前的、狭隘的、个体的,这种片面化的决策,越是片面化的决策,越是经不起历史的检验,还有驾驭全局能力,作为领导者,领导工作一个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因为你是站在全局之上看问题,所以你必须要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这是领导的基本要求。尽管说近平同志,中央讲的这两段话,是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但是我想这种讲法,这种要求对各行各业领导干部都有适用性。

今天这次课,我们主要谈论两个问题,第一个,要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既然马克思主义哲学这么重要,那么它有哪些鲜明特点呢?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还有它的精神实质是什么?第二个,运用哲学思维方法,提升领导改革的能力。因为当前对中国社会而言,改革是最大的政治,改革是最大的现实,改革涉及到各行各业,因为我们这次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所以,如果认识改革、如何理解改革、如果领导改革,对领导者来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而这个要求的达到依赖于我们运用哲学思维方法,我认为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个要有全局思维,同时提高统筹协调能力,第二要有过程思维,同时提高照应阶段能力,

第三要有底线思维,同时提高防突处变能力。我们分别看一下。

一、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点

第一个大问题,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个小的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哪些鲜明特点呢?我认为它有三个特点。一是人民性。为什么这么说呢,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纯哲学”,它和康德、黑格尔、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这些哲学都不一样,这种哲学充满现实感,这种现实感主要体现在它有鲜明的人学立场,它总是以人的物质利益、社会权益等问题为思考重点,所以它不只是关注人,而是通过关注人的问题、人的生存现状来关注,或者说通过人的状态来关注人本身,而不是说由人道主义或者说人权这个抽象概念来关注,并且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以单个人、少数人,而是以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社会解放为根本任务。所以他不仅看到人的生存状态,还要看到人的生存状态背后的社会原因、历史原因,基于这种原因的分析,他要结束这种人的被压迫、被异化、被奴役的状态,他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压抑的解除,比如说私有制,私有制是束缚人的,他里面有雇佣劳动,人是不自由的,还有政治压迫,所以无论是阶级斗争还是这种异化劳动的批判,最重要是实现人的解放,这是人民性。

第二点,现实性。始终从现实的人的需要以及为了满足这种需要而不断展开的物质生活和交往行为出发来解释世界,是马克思主义最为鲜明的特点,这是其唯物主义立场的真正体现。一般我们都认为,哲学是远离社会生活的,它是高高在上的,远远在外的制度,实际上,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具有“入世”的特点,它不具有“出世”的特点,它不是道家哲学,它也不是儒家哲学,它是积极“入世”。这种现实性体现在物质生活和交往行为,这是人的肉体需要、人的感性需要的结果。还有实践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关注是什么,还关注为什么,更重要的是关注怎么办,所以这种鲜明的“入世”特征,它不仅看到了经济的不平等,而且主张通过政治手段、经济手段、特定阶级的革命运动来消除这种不平等。所以马克思主义有句名言就是以往的哲学家只是在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对这三个特点,分别用马克思主义经典的作家的话进行解释。

第一个关于人民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指出,哲学是问:什么是真理?而不是问:什么被看作真理?它所关心的是大家的真理,而不是某几个人的真理。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这种“入世”的特点,这种现实感体现在,它关心的是大家的真理,而不是少数几个人的真理,少数部门,少数个体或者某种组织的真理。所以这也是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普遍性特点,

广泛性特点。

还有,这种人民性体现在无产阶级作为大多数利益代表者的被压迫阶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他说,无产阶级宣告迄今为止的世界制度的解体,只不过是揭示自己本身的存在的秘密。它这个阶级从发生到存在,它就意味着它要代表大家的真理,它要实现大家的利益,因为它就是这个世界制度的实际解体。无产阶级要求否定私有财产,只不过是把社会已经提升为无产阶级的原则的东西,把未经无产阶级的协助就已作为社会的否定结果而体现在它身上的东西提升为社会的原则。注意这里面有一个社会的原则,作为一个阶级它可能是尽管是代表大多数人,但是这个阶级要把自己的利益,把他的诉求,把自己的原则提升为整个社会的原则,让大家意识到什么叫大家的真理,什么叫多数人的解放,什么叫人类的解放。所以私有制最后的结果就是要被广泛的社会化的分配所取代。

第三句话,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率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所以社会关系是人在自己的物质社会生活当中,不能脱离这个生产活动来讲社会关系,处在这些社会关系当中的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就是比如说哲学,比如说艺术、宗教这些等等,在马克思看来,他一定是和特定的社会关系,特定的社会历史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我们不能脱离那个社会的背景来认识这些原理、观念、范畴,用抽象的原则来指导人们生活,这是关于人民性。

关于现实性,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们常常要追问自己的本质是什么,我从哪里来,我是谁,我要向哪里去?这个问题脱离人的社会关系,脱离人的社会活动是没有答案的,我们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么回事,我们都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当中活动,我们的社会角色,我们的社会身份,我们的社会评价必然与你特定的社会关系结合在一起,脱离了这个,人的本质必然说不清楚。

第二句话,人们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制造呢绒、麻布和丝织品的。这些一定的社会关系同麻布、亚麻等一样,也是人们生产出来的。麻布、亚麻、呢绒,这是看得见的物质产品,在生产这些看得见的物质产品的同时,人也在生产看不见的社会关系,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唯GDP主义,经济利益崇拜。为什么人越富,有时候表现出来的文化水平、社会行为越不那么文明呢?是因为我们没有良好的社会关系制约这种行为,所以人们对暴发户都有不好的社会评价,这意味着他不符合我们心中那种公平正义的社会关系,这提醒我们在进行社会评价的时候,既要用看得见的生产力的标准、劳动工具的标准来评价社会进步,同时也要用看不见的,一个社会是否和谐,这也是我们评价社会的标准,我们评价干部的标准,评价领导的

标准。如果一个领导使一个单位,使一个同事或者使一个地区、部门之间、行业之间、产业之间这个关系理顺了、摆顺了,这也是杰出领导能力的表现,而不仅仅说我们靠量的优势,数据的东西来评价一个领导是否有所作为,所以我们在政绩观层面,在人事考核方面也要特别注意这一点。人和人的和谐也是我们评价领导艺术的一个方面。

还有关于实践性。马克思指出,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有思想上的共产主义就完全够了。但是呢,要特别注意红色部分。而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历史将会带来这种共产主义行动,而我们在思想中已经认识到的那正在进行自我扬弃的运动,在现实中将经历一个极其艰难而漫长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其他好多哲学家,包括黑格尔、费尔巴哈、费吉特、康德等这些哲学家,最根本的差异是在于他特别强调思想要转化为行动,而不是说我思想上达到某种境界了,我自我思想革命完成了,这个事情就完成了。思想革命完成了,对现实中的革命一点影响都没有,在马克思看来,思想革命是现实革命的前提,所以他指出,要扬弃现实的私有财产,则必须有现实的共产主义行动。所以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这句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必须记住。所以领导者你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要求,首先我们要科学的解释世界,要认识社会现象,要认识事物和事物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在这种科学认识的基础之上,我们要有效的去改变这种世界。所以对领导能力而言,首先你要有认识能力,其次要有决策能力,最关键的是你要有落实能力,你要有推动工作的能力,你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要求。这种素养,这种要求我们是从那种所谓的休闲哲学、人生哲学当中是得不到的,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总是具有现实性,总是具有实践性。

还有马克思指出,哲学就其自身而言,她的理论就是实践。她的理论就是实践,你注意这句话,用我们共产党人的话翻译过来就是叫落实叫务实,通过务实的过程达到求真的目的,这对领导者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一个要求。这是第一个小的方面。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

第二个方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两大发现”。这两大发现不是我在这凭空定义出来的,而是马克思逝世之后,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马克思一生进行盖棺定论。

恩格斯指出: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发展的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茂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因而一个

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即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制度、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的观念,就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吃饭、喝水、住宿、穿衣,这是人之为人的一个基本条件,没有这个,人类社会是不存在的,而人类社会的种种现实的产物,比如说国家制度、法律、艺术、宗教等等认识、观念都从吃饭、穿衣当中来,所以我们必须从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这是唯物主义,这是第一个发现。

第二个发现,马克思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就是第二个发现,这个发现的内容是什么呢?就是剩余价值规律。我们都知道,剩余价值规律是揭示了资本主义资本运动的产生资本利润的一个规律性的认识。

“两大发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呢?第一个发现其实是关注普遍的人类社会,它具有普遍性、总体性,第二个发现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针对资产阶级社会的,所以它具有特殊性、阶段性,这两者之间也是高度统一在一起。

那么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什么有这种特征呢?我们简单回顾一下,马克思主义创立的一个简单过程。首先我们要注意到,“物质利益难题”是马克思发动哲学革命的基础。他在41岁的时候指出,1842-1843年间,我作为《莱茵报》的编辑,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马克思当年也是哲学青年,他大学首先报的专业是法律专业,后来改专业、换学校,开始在波恩大学,后来去柏林大学学哲学,所以他换了专业,换了专业以后他认为没有哲学,就不能使我前进,对哲学特别痴迷,尤其是黑格尔哲学,那种丰富性、那种感染力深深吸引了马克思,马克思读黑格尔甚至生了病,生病期间、疗养期间依然读的是黑格尔哲学,可见哲学对他影响多大,但是大学毕业以后,来到社会生活当中,没有找到工作,然后去给《莱茵报》写稿,写稿期间就碰到一个物质利益的难题,就是莱茵省议会关于林木盗窃和地产析分的讨论,当时的莱茵省总督冯•沙培尔先生就摩塞尔农民状况同《莱茵报》展开的官方论战,最后,关于自由贸易和保护关税的辩论,是促使我去研究经济问题的最初动因。这是马克思自我告白。他从一个哲学青年变成一个关心社会物质利益问题的青年马克思,但是关注利益问题并不意味着马克思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是一个机会主义者,是一个纯经济学家,因为他关注的经济问题和经济学家不一样,他要在经济现象背后看到人和人中间在哲学高度的差异性。

马克思说,为了解决使我苦恼的疑问,我写的第一部著作是对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性的分析。我的研究得出这样一个结果: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法的本质是什么呢?法律的本质是什么呢?它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黑格尔把它按照英国人和法国人的

先例,概括为“市民社会”。就是说18世纪的英国社会和法国社会已经发育出了资产阶级社会,资产阶级已经登上历史舞台,然后黑格尔称为市民社会。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对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所以他批判亚当斯密等等这些,谁是亚当斯密,就是市场经济的鼻祖,他看到自由主义经济背后人的不自由。

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逻辑是这样的,首先是特别重视法律关系,然后他看到国家的形式,最后推动他进入到物质生活关系当中,进入到市民社会当中,而对市民社会的研究就最后促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

恩格斯对马克思这个哲学经历、思想经历也进行了佐证:“我曾不止一次地听到马克思说,正是他对林木盗窃法和摩塞尔河地区农民处境的研究,推动他由纯粹政治转向研究经济关系,并从而走向社会主义。”“马克思着手研究有关物质利益的问题,„„得出这样一种见解: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钥匙,„„应当到黑格尔所蔑视的‘市民社会’中去寻找。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也就是政治经济学。”关于市民社会的科学就是政治经济学。

我们由此简单回顾马克思思想转变过程,可以得到这样一个简表,马克思的思想经历是这样的:法学、哲学、经济学,最后是政治经济学,而政治经济学就是市民社会的科学。市民社会的科学是两大发现,主要体现在两大发现,两大发现是什么呢?唯物史观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唯物史观规律具有普遍性,对于整个人类具有适用性,而剩余价值规律是对当代的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适用性。

社会基本矛盾理论是解释“两大发现”的理论依据。或者说我们通过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互动作用,能看到马克思所发现的第一个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唯物史观的规律的普遍性,还有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剩余价值规律的特殊性。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序言中交代说: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经得到就用于指导我的研究工作的总的结果,可以简要地表述如下: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是生产关系。然后在这个关系之上又有上层建筑。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这种动态基本矛盾规律表现在什么呢?物质生产力发展了,便同生产关系发生矛盾了。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这就是社会历史发展客观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主要内容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辩证唯物主义,包括唯物论,就是实事求是的看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个辩证法,要联系发展的看问题。实事求是的看问题就是我们要看到这个问题是什么,要回到事情本身,是什么就是什么。然后用辩证法看,

就是我们要看到这个是什么背后为什么。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要求。而历史唯物主义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点是生产力标准,我们要尊重社会历史发展过程当中生产力的根本作用,第二个要看到生产力背后是人的作用,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话,人的积极性就提高了,生产力就发展快了,反之就发展慢,这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两方面的内容。

(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什么呢?为什么要掌握这个东西,重要性何在呢?我认为,本质来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也是一种哲学,但是,这种哲学不是高高在上或远远在外的某种抽象教条,而是基于人的物质生产和交往活动才可能的现实主义解释原则,这种新的哲学形式是唯物论、辩证法、历史观的有机综合。较之于以往的西方哲学,它更具有历史感、现实感、科学性和实践性,因此,它不仅容易被理解和传播,而且也容易被转化为方法、能力和素养,进而发挥“改变世界”的效用。这就是领导干部学哲学、管理者学哲学的必要所在。

我们看看,毛泽东同志曾指出:“我们说马克思主义是对的,决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证明了是对的。”实践的说服力要求我们必须要重视和学习这个立场、观点和方法。

邓小平同志在92年著名的南方谈话中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我们尽管社会主义起步晚、底子薄、水平低,但是我们一定要相信,我们社会主义是尊重历史唯物主义规律认识的结果,是制度的成功,它不是一种空泛的乌托邦式的意识形态。所以尽管社会主义遭受了一定挫折,遭受了曲折,但人民经受锻炼,我们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

回到当代我们可以看到习近平在去年的8•19讲话中指出,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要老老实实、原原本本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老老实实指的是态度,原原本本指的是回到文本,不要片面的学习马列主义。而新干部、年轻干部尤其要抓好理论学习,通过坚持不懈学习,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坚定理想信念。因为这种理想信念不是说教条,是你通过用它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实践当中可以得到证明的,它可以说服你。

还有我要特别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不能割裂“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 的关系。

十七大报告有句话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党员领导干部既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这一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又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所以我们一方面要学内容,另一方面要通过这些内容看到它背后体现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所以这是领导干部要提升领导能力的重要要求。这是第一部分。

二、运用哲学思维方法,提升领导改革的能力

第二部分我特别想讲一下运用哲学思维方法,提升领导改革的能力。哲学思维与领导能力的关系是什么呢?哲学是“爱智”之学,追问本质、探求意义、寻求方法是其天性。我们之所以强调要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因为这种哲学所体现出来的人学立场更真实、认识观点更科学和思想方法更深刻。因为历史和现实多次证明了,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认识和实践,我们总是能够取得新的更高的成绩,所以,学哲学、用哲学往往是领导人、管理者的自觉追求。

我认为,改革是当前中国社会最大的现实。为什么呢?这个现实需要我们站在思想的高度去理解。这是因为,在本质上,本轮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重要性与整个中国的现代化目标紧密联系在一起,所以,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取得共识的“最大公约数”。这是态度。

第二个,改革需要方法。“要不要改”不等于“会不会改”。我们不要仅仅把思想认识停留对改革的重要性的认识上,而是说我们要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推进改革,改革需要“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过快不行,过慢也不行,所以适度、有效的方法是防止改革不走样、不走偏的前提。一定要看到方法对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性,而这个东西需要你从哲学的角度去领会。哪几个方法呢?

(一)全局思维与统筹协调的能力

第一个,全局思维与统筹协调的能力。历经30多年发展,中国民众对市场化改革的正面作用已毫无疑义,当前,让市场和政府各得其所、各尽所能是社会各界的普遍吁求,与此相反,消除不公平竞争、打破利益固化、遏制权力滥用,划清市场和政府的边界是本轮改革实质而又核心的问题,因此,形成具备现代社会特征的治理体系、培养与之相应的治理能力

才会成为本轮改革的总目标。这是全局,你要看到这个全局,要有这个全局的关怀,只有看到这个全局,你才能作为领导,才能统筹协调能力。或者说你才能看到统筹协调的能力对于实现、维护这个大局的重要性。所以要将全局作为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邓小平曾指出:有些事从局部看可行,从大局看不可行。有些事从局部看不可行,从大局看可行。归根到底,要服从全局。全局和局部只是相对而言,局部是相对于全局而言的局部,局部固然重要,但是,这种重要性必须汇聚到全局中才能发生更大的作用,如果看不到全局,局部工作就会丧失方向感,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割裂局部和全局的关系。我们在改革当中,我们都处于某个不同的部门,处在某个布局的链条当中,但是你一定要看到,你这个链条不得力、不奏效,对于全局来说是损失,所以不要觉得自己可有可无。一定要看到局部工作对于全局来说有很大的作用。怎么处理处理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呢?我认为主要内容就是排兵布阵、统筹协调。

本轮改革的重点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作为企业家,既要看到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还要看到企业与政府的关系,更要看到本轮改革的总体目标与企业自身的定位之间的总体性关系,要避免陷入“就企业谈企业”的狭隘立场;作为政治家,必须从“两个百年目标”的高度来进行政治活动,民族的振兴、国家的现代化、制度的科学化,这是关系改革成败得失的大局。我们要用这个大局来衡量局部工作的好坏。

(二)过程思维与照应阶段的能力

第二个思维,过程思维与照应阶段的能力。过程思维是从时间的角度思考问题。因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这一点决定了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的过程主义特点。我们要从事物发展的过程角度去看问题。

事物总是在过程中表现自己的本质,也只有在过程中,事物之间才能建立起相应的联系,我们要运用过程思维来认识和解决问题,它要求我们要认识和处理好眼前与长远之间的关系。

表现在第一个,既要照应阶段,又要善抓机遇。每个人、每个组织、每种制度都是按照过程、阶段而存在和发挥作用的,领导者既要看到事物的存在状态,还有看到事物的发展趋势,既要看到量的积累,还要注意质的飞跃,既要看到阶段性,也要看到长远性。

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要有照应阶段的能力,首先要立足当前:务必脚踏实地,反对好高骛远;放眼长远,就是说我们在脚踏实地,反对好高骛远的前提下要有预见能力,要看

到当下的事物未来的发展态势,反对鼠目寸光。

第二个能力是善抓机遇的能力,体现在什么方面呢?第一个是多谋,四个字,第二个是善断。多谋是我们要常想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可能性,丰富的可能性,它有哪些可能发展的方面;第二个叫善断,善断是及时做决断,在事物出现了某种萌芽、某种苗头,我们要及时拿我们的预案进行处理和化解,而不是当事后诸葛亮,或者雨后送伞,我们要雪中送炭,而不是雨后送伞。

分别体现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邓小平提出,不要离开现实和超越阶段采取一些“左”的办法,这样是搞不成社会主义的。“左”的办法就是脱离实际的东西,在这方面我们是吃过大亏的,所以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这是社会主义领导者,当然这也被写进我们思想路线的,一个必备的素质,看起来很简单,实际上很重要。

所以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我们不能好高骛远,脚踏实地,我们脚踏的就是这个实地。

第二点,看准机遇、抓住机遇。当年关于姓社姓资的争论非常激烈,邓小平说,不要争论,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这话是从什么角度得出的呢?是从全局的角度得出的,所以大家都拥护邓小平,认为他讲的对。

所以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直到现在我们依然处在这个战略期内,要抓住这个机遇,加快这个发展,因为这个是和平发展的一个机遇,所以现在我们网络上、社会当中还有冷战思维、有战争思维,这个固然有作用,有一定的必要性,但是它不能成为我们影响全局的思维。

领导工作的成效往往体现在能否看准并抓住事物发展的关键环节,能否预见和抓住事物发展的重要机遇。战有战机,商有商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说的都是要珍视机遇。

(三)底线思维与防突处变能力

第三个思维方法是底线思维与防突处变能力。“底线思维”是习近平同志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新表述,它不仅对经济工作,而且对各行各业都有指导意义。它体现的是作为领导者必须具备的一种“从坏处打算”的素养和防突处变的能力。事物的发展有连续性,也有非连续性,有曲折性,有复杂性,所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作为领导者,你一定要看到这个事物发展的边界,它的关键阶段,薄弱环节是什么地方。所以这种素养要和底线思维的提升结合起来。

十八大报告特别有句话我希望大家注意,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所以我们不能有盲目乐观的心态,不要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同时不要因为困难大,就丧失信心,这些都不需要,我们必须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种伟大特点体现在各个方面,有时候来自于我们党自身、自己,党内的反腐败,有时候来自于外部,党群关系,有时候来自于国际,中国和国际的关系,引进来和走出去的矛盾,这些都是伟大的斗争,我们需要有自信,需要有底气,需要有能力。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这指的就是我们要有底线思维,因为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的结果。大国和小国不一样,十几亿人口的大国和几亿人口的国家那不是一个概念,一个人一件事情,汇聚到一起是多大的事情,4亿人的矛盾和十几人的矛盾,这不是一个层面的矛盾,所以我们一定要知道大国政治,大国治理在大国当中生活、发展,做企业、做领导者,这种战略能力,这种哲学思维能力何其必要。所以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所以这是他的特别交代。

所以我认为要用底线思维筑牢社会发展的堤坝。经济领域,比如说公平竞争,这个原则我们必须贯彻。政治领域:国家统

一、主权独立,这是我们在政治领域不能放弃、不能松懈的原则。还有思想领域:违背公德的、混淆视听的这些东西,我们必须用底线思维进行治理。社会领域:制谣传谣、制假贩假、坑蒙拐骗、各种恐怖行为,这些我们都必须用底线思维能力,底线思维的方法来进行打击规范和惩治。还有军事领域,比如说贩卖国家机密、危害国家安全的思想和言行,我们都必须借助于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托底的行为,就是说无论任何公民或者社会组织或者任何集体,你不能脱离或者摆脱或者越出这个底线,越出这个底线意味着原则性的问题,或者根本性的颠覆性错误,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后果。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就哲学思维能力、哲学思维方法和提升领导能力进行了学习,谢谢大家的聆听,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第9篇:清华大学人文素养与领导力提升

【项目背景】企业家人文素养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企业家的视野、境界、思维模式和人文底蕴决定了企业发展最终能达到的高度。企业家只有具备全面的管理素养和卓越的领导智慧,才能够做到“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发展有同质化趋势,追求卓越、创新思维成为很多企业家的诉求,如何使企业脱颖而出?企业的管理者需要拥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运筹帷幄的驾驭才能。领悟中西文化的深邃智慧、提升管理者的人文竞争力、洞悉商界领导的运筹之道对企业家来讲尤为重要。西方管理思想发展数百年,逐渐形成了指导企业成功运作的管理模式;中国国学博大精深,必将成为指导中国企业走向更大成功的思想武器。

作为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清华大学,拥有庞大的师资队伍,致力于为学员打造精品课程。清华大学基于国情及企业现状为企业家量身定制课程“企业家人文素养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此课程于西方现代管理科学与中国传统国学智慧相结合,将高层管理智慧与人文素养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百战归来再读书,聆听名师之传道、授业、解惑,品味圣贤之道德、事功、文章。真正实现“博学、悟道、修身、治企”,从而铸造具有强势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项目特色】

 通古今、融中西——立足哲学,国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精华;  政、学、商三结合——由著名管理学者、政府官员、国学名师和商界精英联袂悉心传授;  全方位、大视野 ——开启管理智慧、拓宽战略视野、锤炼个人价值、提高文化素养、凝塑自我魅力、收获高端人脉、拓展商务空间。

【招生对象】总经理,董事长,总裁等高层决策者。

【报名要求】大专以上学历;五年以上管理经验。

【培训费用】学费人民币36900元/人(含听课费、讲义、学习用具、证书、合影、通讯录等)。

【课程收益】

 培养全球化视野和卓越领导力;

 超越自我, 更新观念 ,开阔视野 ,强化能力

 结识精英人脉,交流心得体会,积累人生经验 提升生活品质,拓展人生视野,圆梦清华  知名专家教授及时为学员企业进行咨询和诊断。【教学安排】

学制一年,每两个月集中一次,每次4天,共6次(必修);192学时。 上课地点:北京·清华大学。

【课程设置】

【准备材料】每位学员于上课前须向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提供二寸蓝底照片2张;

最高学历证书复印件一份及身份证复印件一份(用于办理清华大学结业证书); 填写报名表格,传真至报名处;将培训费电汇到清华大学指定帐户。

【开课时间】2012年8月24日-26日。

【授课教师】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专家、学者、教授,国内实战派管理专家等。

【学习认证】

全部课程学习结束,学员递交一份3000字左右的结业论文,

颁发清华大学“企业家人文素养与领导力提升项目”结业证书加盖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专用 印和继续教育学院公章,证书编号可在清华大学教育培训与认证网站查询。 【学费】36900/人 学时 :1年半。

【汇款信息】

开户单位:清华大学 (256)

开 户 行:工商银行北京分行海淀西区支行 汇款帐号:0200004509089131550

注:请在汇款单“汇款用途”栏注明“企业家人文素养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博雅文教集团》合作项目。 【报名咨询】 项目负责人:欣然

电话:010-8562339615011100633,18810040104 传真:010-85623396

网址: 【邮箱】GAI66777@163.COM 【通讯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西门华腾科技大厦5楼1505室邮编:100084

企业家人文素养与领导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学员报名申请表

注:请参加培训人员请认真填写此表(此表可复制),传真至:010-85623396欣然老师收。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