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领导力提升课程

2022-08-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情景领导力提升课程

提升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

【摘 要】 学校管理中校长的领导力直接影响到管理的质量和水平。中小学新课程的实施和管理中要更好地发挥校长的领导力,校长就要提高对新课程的认识,有效地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不断学习和亲身参加实践,真正成为新课程的指导者和实施者。

【关 键 词】 校长;新课程;领导力;提升

【作者简介】 侯沛成,高级教师,现任江苏省连云港高级中学校长,主要研究方向:高中政治教学与学校管理研究。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实施是从教育思想到教学方法的一场深刻的教育变革。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校长对新课程实施的领导力是决定新课程深入发展和成败的关键。校长的领导力在学校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和决定作用。要办好学校,提升学校品牌,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就要不断提升校长的领导力。要保证新课程的深入发展和实施就要不断地提高校长对新课程的领导力。在当前的新课程实施中要提高新课程的实施水平,就要有效地加强对课程实施的管理,不断学习和亲身参加实践,真正成为新课程的指导者和实施者。

一、提高新课程实施的认识和理解是提升校长对课程领导力的前提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校领导和老师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实现根本性的转变。要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和教育改革的发展,学校校长首先应该是新课程实施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校长的领导力在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具有决定性作用。坚持在新课程的实施与发展中提高自己的对新课程的认识是提升校长对课程实施领导力的前提。

1.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的教与研的关系

新课程是从教学理念到教学方式的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要求。校长是学校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也是教育教学过程的直接实施者,校长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着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发展。教育理念不更新,教学方式不转变,就无法实现课程改革的任务和目标。新课程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在发展学生的同时,教师也要得到提高和发展,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转变都会受到校长教育观念的影响。新课程的教学从内容到方法都是崭新的,新课程的教学过程在本质上也是研究和学习的过程。因此,校长要教师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处理好教学与研究的关系,引导老师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教学水平的提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都往往先来自教学研究。处理好老师的教学与新课程研究的关系,可以保证我们对新课程教学方式的构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2.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实施中的行政管理与课程管理的关系

课程管理是新课程实施与发展的保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现代化的教育管理模式已经逐步取代了以人治为特征的单纯的行政管理,但学校管理中人为决策的现象还是很普遍,特别是学校管理中的行政管理的力度往往大于教学管理的力度。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学校管理中仅仅靠校长的人格魅力和行政管理的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在现代化学校的建设和管理中,就要学会用科学的现代学校管理的方法去管理新课程的实施。用现代化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去管理新课程教学,用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去指导课程管理,是校长在学校管理中的领导力的集中表现,也是新课程实施的保证。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去指导学校的规划和发展,必须要发挥校长在课程管理中的领导力,校长特有的办学理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往往决定了学校的特色发展。同样,新课程的实施和发展也见证了校长的领导力。开发、整合、利用有形和无形的课程资源,开发适合学校的课程体系,是校长对课程领导力的集中体现。

3.认识和处理好新课程的指导和亲身实践的关系

校长是学校教学和发展的领导者,对学校的发展要起到引导作用,但校长同时也是学校教育和教学的实施者,应该亲身参加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实践。在组织和实施学校的教育教学任务时,既是指导者和组织者,也是教育教学任务的承担者。校长要发挥领导作用,就不能高高在上,应该勇于参加教育教学实践。在新课程的实践中,不能停留在理念的更新和理论的学习,更多的是去带头实践。一方面,校长要树立终身学习观,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引领教育干部和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另一方面,校长首先应该是一个好教师,要带头承担教育教学任务,处理好指导和实践的关系。确立科学的发展观,促进学校的科学、快速的发展。

二、有效的课程管理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关键

新課程实施后,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方式,成为中小学教学发展的重要课题。新课程一方面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也要求教师和学校领导在新课程发展自己,教师应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不断成长。新课程的有效管理,校长对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领导课程能力,是校长提升领导力的关键,校长应该在新课程中不断的提高自己和发展自己,才能更好地实施新课程和推进新课程。

1.校长应该是新课程实施和推进的带头人

校长应该是新课程实施和发展的带头人。在坚持国家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大力开发校本课程,努力构建国家、地方和学校的三级课程体系。

(1)探索新课程实施中的经验和解决实际问题。新课程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探索性实验、独立进行科技制作、研究一些新科技问题并完成相关的科研学习报告,进行社会调查以及扩展性学习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教师对研究课题的内容、过程、方法以及相关综合信息的熟悉和掌握程度。因此,要想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学校领导和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教师将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课堂教学的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已成为新课程实施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靠灌输和题海训练去传授知识,而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改变以往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状况,由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和发展去转化。

(2)推动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的核心是教学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学,将理念转化为课堂中教师教学自觉行为,是学校课程领导成败的关键所在。新课程要求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方法的三维教学目标,是中小学基础课程的重要目标。校长要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就必须理解新课程的教学目标,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完善课程体系,构建适应新课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和新的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3)引导教师在新课程中发展自己。新课程要求教师在发展学生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发展自己,在新课程中不断地提高和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始终关注的问题。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校长作为课程领导者不仅要理解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更要知晓教师专业发展的历程,在不同阶段,给予教师不同的关注与支持,营造多维的成长空间,推动教师持续的专业发展。校长要努力搭建教师成长的平台,制定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规划,将学校的发展愿景与教师个人发展方向、发展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机制;培育有利于教师进行开放性学习、交流的学校文化;开辟学科校本研修通道、创设良好的研修氛围;建立和健全学校的课程开发组织,形成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因此,校长成为“新课程教育方式的执行者”、“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促进者”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2.把新课程的实施作为校长的中心工作。

新课程的核心是构建新的学习方式和新的三级课程体系,新课程的实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教育改革的长期任务。校长要提升对学校教育与教学的领导力,就应该把对新课程的组织和领导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不能存在功利主义,把课程的实施作为学校的门面。作为学校课程改革领军人物的校长,对新课程改革应该有全面而系统的思考,整体地把握,只有高瞻远瞩,才能运筹帷幄。在当前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体制下,学校不能除了分数还是分数,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除分数外还给学生带来什么,认识到学校教育应为学生明天的可持续性发展负责,应该认识到学校教育不单纯是为少数人升学服务,而是一种面向每一位学生,促进每一位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均衡教育;教育是科学,是有客观规律可循的,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施以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依据学校发展历程,文化底蕴,校内外资源和办学条件,努力形成富有个性的课程特色。因此,校长要充分认识到课程改革的重大意义,它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选择,是一次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是学校文化重建的有力措施。校长应成为学校“新课程教育思想的引领者”。

三、进步的校园文化是提升校长领导力的保证

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品位高低的直接体现,也是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是学校大德育体系的重要内容。进步的、高雅的校园文化,不仅可以提高学校的品位,还为学校的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一所不重视学校文化建设的学校是一所没有高度的学校。真正的教育就是要用文化的方式发展有灵魂的教育,用文化点燃人们心中熊熊不息的火炬。文化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精神。当学校文化充溢于整个校园时,就形成一种氛围,称之为“文化场”。尽管它不可触摸,却是客观存在,浸润和濡染着在场中的每一人,这就是文化的影响力。学校文化建设包括很多方面。学校文化的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学校文化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先进的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动力,也是校长领导力发挥的保证。 作为校长,必须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发展和提高育人功能的主要阵地。

1.抓好学生社团建设

新课程实施后,中小学的社团以及功能成为学校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学生社团的出现和开展,不仅活跃了学校的学习空气,还提高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构建了以生为本的校园文化。校长要从文化的高度、从组织文化的角度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学校,结合学校传统、结合学校面临的冲击,以独特的眼光,创建适合本校自身发展的校园文化。

2.设计和管理好校园文化建设

校长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领导和设计,是校长领导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要精心規划,严密设计。校长必须明白,学校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学校文化、本学校的学校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如何建设学校文化,制定适合学校实际与发展的校园文化规划。

校长是学校的第一管理者,校长不仅承担着学校的行政事务、教学管理等任务,而且更肩负着学校文化的策划与管理。传统的学校管理将学校文化的建设看作是党政或者工会负责的工作,校长一般不思考这方面的事情。其实,组织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论,所以对学校文化的管理是校长的主要职能。

3.提升校长的文化魅力

校长的人格魅力是学校管理中校长领导力的重要体现,在学校教育中,校长的人格魅力集中体现在“以德感人、以才服人、以情赢人”上。在社会飞速发展变化的今天,校长必须走专业化发展之路才能肩负起时代赋予的教育使命。校长专业化,意味着校长必须具有教育理想和教育精神,意味着校长必须成为一个永远在路上的创新者,还意味着校长必须具有反思意识和研究激情,而且特别要拥有历经亲身体验的“实践智慧”。校长的专业化水平决定着一所学校发展的高度。

校长的领导力是学校发展和改革的决定力量,校长对学校的决策和指导对学校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校长的领导力不是校长本身就具有的,只能来源于学校管理和校长的自我学习和完善。没有学校的管理的实践,就没有学校校长的领导力,同时,没有校长领导力的影响和发挥,也不会有学校的发展。

作者:侯沛成

第2篇: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的“四力”模型

校长是学校课程的总领导者,担负领导学校课程发展的角色和任务。课程领导力的主体是以校长为核心、教师为基础的课程领导共同体,以提升学校的课程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教师、校长、课程、学校文化的发展为目标,在学校的课程改革探索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教育思想、教育哲学以及课程理解、规划、执行、管理、评价以及创造等方面的能力。

结合学校实际,我们初步建构了基于理论学习的课程研究力、聚焦理念引领的课程规划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执行力、面向未来指向的课程评价力等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四力”模型。其中研究力是基础,规划力是核心,执行力是关键,评价力是旨归,“四力”相互依靠、相互支撑,共同促成了校长课程领导力的提升。

基于理论学习的课程研究力

课程领导知识是形成课程领导力的基础,课程领导力则是课程领导知识在一定条件下的外显,是一种稳定的、基本的、内在的素养。校长作为学校课程领导的核心者,既要学习课程领导力的理论性知识,包括课程领导理念、课程领导力目标、课程领导力的性质等专业知识,更要学会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做到知行合一,并在实践中进行验证、总结和提炼,思考适合学校发展的特色实践性理论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基于理念引领的课程研究和理解就显得非常重要。一是深入教学一线,获得真知。要真正将教育研究作为校长专业发展的原始动力,不断提升校长课程领导能力,校长必须深入教育教学实践情境,细致观察教育对象最真实的教育需求和最本真的教育追求。二是以课题研究作为重要动力。为此,学校申报了省级课题《初中生阳光心理体验式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将学校课程开发、设计、研究作为专项课题,秉持边研究、边实践、边改进的行动研究路径,深入思考课程的真谛、课程领导力的建设、学校课程体系的建构等。三是团队集体攻关。校长对课程的领导力最终落脚点在教师团队建设上,因而,校长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带领团队学习。除了参加各类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培训,学校还组织专题的校本培训,经常邀请科研院所的教育专家、课程专家、教育名师等来校为师生作报告、讲座或现场指导,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课程素养。

聚焦理念引领的课程规划力

在我们学校校门的显著位置上,写着两句话:体验成长快乐,建设幸福家园。这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每位教师都在为把家变得更好的方向上努力,他们踏实敬业、精心教学、默默耕耘、潜心育人,共同建设着这个美好的家园。家园中的每个孩子都是一颗智慧的种子,在田中这块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的办学理念,是学校对学生成长过程的珍视,是学校对办幸福教育的精心提炼。学校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教育观作为办学的理论基础,实现聚焦理念引领的课程规划力。

一是精心设计学校文化视觉系统。学校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和幸福教育观作为办学的理论基础,提炼出了支撑办学愿景的三大具化载体,即“幸福种田人,莘福田课程,阳光田中娃”。并将学校的办学理念以校园形象规范体系(SIS)来进行整体传达,具体包括了理念识别系统(MI):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育人理念等;行为识别系统(BI):学校的章程、师生必须遵守的校规校纪等相关制度;视觉识别系统(VI):学校外在的视觉形象,例如校舍风格、校园景观、校徽、校旗等。田莘耕中学在精心运作 MI、BI的基础上,设计了学校LOGO,中间灵动的“田”,即代表“莘福田课程”,边上的太阳光的形状既寓意“阳光田中娃”,又代表着师生发展的幸福多元。

二是将学校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学校研制了三年课程规划,将课程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发展整体规划、年度计划、一周行事安排等具体环节中,同时进行以学期为单位的课程推进计划达成度评估,使得课程建设工作真正落地。

三是精心打造阳光德育课程。在新的课程观里,下课并不是课堂的结束,教材也不是唯一的学习课本。课程的空间无限广阔,课程的外围无比宽广。受此启发,学校合理延展课程,建立了莘福“田”课程下的阳光德育课程。经过近7年的研究与实践,学校系统构建整个三年的阳光德育阶段目标。分别是:七年级阳光学子准备课程(即入学课程),包括入学仪式、新生军训、才艺展示等,旨在帮助初一新生适应新学期生活,全面深入地了解学校,培养同学们热爱学校、热爱班级、尊师友爱的品质,规范同学们的日常行为,为成为明日的阳光学子打下良好的基础。八年级阳光成长体验课程,旨在让七年级的阳光德育过程进一步强化,力图全面、全程、全方位促进学生的真实体验,让幸福走进学生的真实生活,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学生变得健康乐学、富有爱心、活力四射。课程内容包括阳光大课间,阳光成长日、阳光心理剧、阳光体验100件事,阳光少年风采展等。九年级阳光毕业课程,旨在让所有的田中娃重温奋斗的足迹,让他们带着温暖离开母校,带着自信走向未来,为明天的辉煌画上一道亮丽的彩虹。课程包括田中这三年、我们的毕业照、高中你好、同写一封信等。

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课程执行力

教育为本,质量为魂。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是课程质量,课程质量关键是教师具体的课堂教育教学工作。因此,校長要加强课程实施监控力度,助推学校课程建设,为课程实施的质量把好关。

一是集体合作,共同推进。课程的高质量实施需要集体的智慧和高度合作,需要每个老师的积极配合。学校成立课改技术保障小组,负责研究相关理论,提取与教育教学关系最密切的理论呈现给老师,制定操作手册,让老师们明确抓手,实现教改下的有效教学。

二是变革学校教学模式。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学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和教学模式进一步形成,培养了学生“会听、勤思、敢说、善问”的良好学习习惯。会听,即上课时专心听课,细心倾听同学们的发言,边听边思,精力集中。勤思,即积极思考提出的问题和同学们的解答,在学习过程中边操作边探究,边观察边质疑。敢说,即上课大胆发言,敢问敢说,敢大声反驳别人甚至是老师的意见。善问,即对没听懂的内容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提出、解决。

三是抓关键指标、核心环节。经过近三年的课改实践,学校明确了教学质量提升的三个抓手:导学案(强调预习功能)、课堂教学(强调展示与评价)、小组建设(突出团队意识和自主管理)。

以数学学科为例,过去的数学只是让学生掌握书本上的几种方法,而忽视了学生对举一反三的能力和思维的训练。为此,学校数学组以数学课程标准为“原点”,从知识点、考点的本本目标,转向数学人、数学思维的齐头共进,使得整个数学教育教学变得简单、易行且高效。数学教育完全改变了形态,采用先“导”后“学”的导学制,加强导学案的预习功能,让学生初步了解老师要上的知识内容,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过程探究化、流程清晰化,形成了“开放、探究、质疑”的课堂呈现方式。

四是设立课程专门机构专业推进。学校在2016年成立了课程发展中心,同時制订了拓展性课程开发开设奖励办法、精品课程评比方案等,使课程工作的开展更有保障。依托课程发展中心,学校构建了课程研究共同体,所涉及每一个研究成员都是课程领导的主体。

校长是学校课程研究共同体的掌舵者,承担着方向性和目标性的使命,需要激发学校课程研究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内在潜力,形成相互促进、相互支持、相互调适、相互交流的课程研究氛围,使其在反思和借鉴中提升课程研究能力,最终达成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

面向未来指向的课程评价力

未来已来,将至已至。学校课程改革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变革,需要紧紧抓住课程评价这一“牛鼻子”发力,需要在一定价值观和目标的指引下,运用科学方法,判断课程方案实施的价值,以便更好地保障决策的正确性。学校的课程评价遵循三个原则:

一是综合性原则。学校在课程教学评价中,始终坚持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结合,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档案袋式的成果展示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二是过程性原则。学校定期对开设的课程进行分析和论证。依据《田莘耕中学拓展性课程开发开设奖励办法》对开发开设课程的教师进行奖励肯定。对于能促进学校内涵建设且对学生成长有帮助、需要新开发开设的课程,由校长和团队成员共同来设置讨论,并安排有所长的老师负责开发开设,由此形成有效的团队协作。

三是发展性原则。以小组建设为例。最初,我们采用6人小组,依据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将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尽管将A、B、C三类学生起了不同的名称,但不可避免地在初一就将学生划分档次。每个学生都有其智力发展规律和可塑性,过早给他们贴上“三六九等”的标签不利于他们的长远发展和自尊心保护。此外,课堂上学生是动起来了,但思考深度不够,节奏也不快,有的学生“吃不饱”。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学校改进了小组建设方式。用8人小组代替6人小组。根据成绩、表现等将学生分成基础稍好和基础稍弱的两个层次,避免将学生人为分成三等的情况。将8人小组再分成2个4人小组,结成4个对子,课堂讨论阶段具体操作起来也更容易。此外,根据不同的课型,为学生设计了不同的坐法。一种是按学生的学习差异采用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方法分组,我们称之为行政组,这种坐法较适合于新课教学。同时,还可以按学生的学习差异进行组内同质、组间异质分组,即将知识掌握程度同一层次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更有利于他们合作学习、合作探究。这种坐法对资优生的培养有一定的好处,较适合于复习阶段。

我们及时将课堂的大循环变成大循环和小循环相结合。在课堂教学内容的展示活动中,最初采用让学生一次性将一节课所有学习内容展示完,再由优秀学生或老师归纳总结的大循环模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发现,大循环模式的缺陷是中间的某些学习内容没有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归纳,后续的学习内容就无法深入推进,特别是逻辑性强、难度较高的学习内容。鉴于此,我们将大循环的展示方式改为以学习单元为基础的展示、归纳和总结的小循环为主的大循环和小循环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

校长课程领导力提升是一个持续的、螺旋上升的过程,“四力”模型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相辅相成,有利于校长在短时间内夯实课程领导力的基础,提高学校课程建设的站位,对整体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陈林

第3篇: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行动研究

【摘 要】“教师课程领导力”是近些年来教育界普遍关注领导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新课程改革中首次提出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而教师不再是传统的“教书匠”,而应转变身份成为课程的领导者。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资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够改进课程实践和课程建设。那么笔者们在课程实施、教学活动中,该如何实现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从而更好地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助力?这是一个值得笔者们思考和探讨的问题。本文即从教师设计课程、指导幼儿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途径和方式。

【关键词】幼儿教师;领导力;专业发展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学校情境,以专业知能为基础,通过实现提升课程品质、提高教师的专业性、改善学生的学习品质等方式而产生的影响力。课程领导力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正式的,另一类是非正式的。其中,课程领导力的主体不仅包括领导岗位的课程领导力,还包括一般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在幼儿教育中,一般教师往往不具备领导职务,所以在进行传统课程教学时,其课程领导力经常被忽略,很多人都认为一般教师的课程只具有执行力,不具有领导力。

在笔者看来,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强调的是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能够依据课程标准并且体现出整合力、创造性,有效实施教学的能力;在课程的设计中,能够对课程的发展和设计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课程的开发和完善,在课程的实施中,则能够发挥自主权,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不断追求教学质量的提升。但在现实教学中,无论是传统课程体制的束缚,还是教师自身意识和能力的缺乏,都或多或少阻碍了教师课程零代理的发挥和体现。本文则以笔者自身在实际教学中开展过的“头脑特工队”主题探究式活动中的“管子大本营”案例为例,从教师设计课程、指导幼儿的角度,来具体分析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途径和方式。

一、幼儿课程领导的必要性分析

在传统教学中,幼儿教学往往强调的是“课程管理”。但是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教育界开始将“课程管理”的观念转变为“课程领导”。“课程领导”是指教师在处理课程事务时,要注重民主性、沟通性、开放性和合作性。同时,可以将“课程管理”融入到课程管理中,可以对学校传统的科层式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为学校发展提供动力。幼儿教师在基础教育中具有关键的作用,也是教师课程领导的重要参与者。从幼儿园教育的性质来看,幼儿园是一个专门为3-6岁儿童提供早期教育的机构。一般来说,这是社交活动。然而,从幼儿园自身内部矛盾的两个主要方面,即教师和儿童,儿童是矛盾的非常重要的方面,这就规定了笔者国幼儿园教育的基础、全面性、启蒙性和保护性。

近年来,教育界提出了“教师专业化”的理念。自教育改革以来,教育部门对幼儿教师进行了培训,但是这远远不够。我国幼儿教育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教师缺乏课程参与意识、教学理念落后等。而推广教师课程领导力恰好可以为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新的理论、途径,这也是提高幼儿教师专业性的重要内容。

二、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实现过程

1.在课程设计、开发中的预见和预设。

课程领导力不同于传统教育,前者往往涉及到多个方面,以课本为课程的理论依据,以教师、幼儿为参与者。同时需要考虑到课程的时间安排、幼儿的接受水平等。此次研究以“头脑特工队”主题探究式活动为例,在本节将介绍课程的设计、开发过程。通过案例来介绍如何在教學中实现课程领导力。

“头脑特工队”主题探究式活动是笔者在新学期伊始与孩子们就本学期将要开展的主题活动进行讨论得出的结果。该主题活动下的分支活动包括“彩光变变变”、“有趣的绳子”、“沉浮”、“管子大本营”等等。管子只是一个平凡不过的物品,而在主题活动开始进行之前,笔者经过慎重考虑,预设将“管子大本营”作为这一主题活动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来开展。除了因为这一活动项目在一开始就得到了最多幼儿的支持和喜爱之外,也是基于这一项目十分多变灵活的考虑。管子这一材料能够千变万化,将来活动开展时,无论是通过将管子设计成特殊的跑道让幼儿在健康领域得到发展,还是根据管子的特性设计天平、杆秤,亦或是利用管子制作出乐器来表现出韵律……都是十分可行且易于实施的。通过不同的设计、巧妙的变化,笔者就能够从多方面使幼儿的能力得到发展,这是主题活动开始之前笔者对课程价值的判断和洞察,并且进行了有预见性的初步设计,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都设计出相关课程和游戏,例如在艺术领域,笔者预期进行“管子插画”的创作,在科学领域,笔者预设了“小球回家”的科学活动。有了初步的框架结构,日后活动进行时笔者会再根据幼儿学习的实际情况和反馈进行调整。

2.课程实施中的课程指导力。

这“小球回家”这一游戏中,笔者旨在让幼儿尝试利用各种长短、粗细不同的塑料管设计通道,组成让小球能够“回家”的线路。为了避免幼儿在拼搭塑料管时毫无头绪、盲目拼接的情况出现,笔者首先设计出学习单,并组织幼儿先通过想象,思考自己理想中认为小球能够“回家”的路径,随后在学习单上将其画下来,然后在后续的游戏中,幼儿再根据自己的预想摆放管子,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若不可行,再次回到学习单上进行修改,修改时使用不同颜色的笔,以示区别。很多幼儿会发现理想与现实总是有差距:“为什么小球在这里就滚不下来了?”“要怎么样才能让小球在这里拐弯?”“小球下坡之后要怎么才能又上坡呢?”……笔者在游戏中听到了许多幼儿发出的疑问。在实践中,笔者也仔细观察了每一个幼儿尝试的方式,拼搭的走向是否正确,进行适当的领导和点拨。在幼儿反复尝试、实验,教师适时的指导下,一条条能让小球“回家”的通道接连诞生了。

但这并不是结束,因为现阶段幼儿完成的让小球顺利“回家”的道路组成普遍比较简单,笔者向幼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么才能让小球回家的过程更有趣呢?笔者鼓励幼儿挑战更为复杂的管子拼搭方式,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他们领导,提供一些他们还未掌握的理论知识的支持,例如倾斜角度对小球加速度的影响、惯性作用等等。为此笔者还特意学习巩固了相关的物理知识,以便给幼儿提供更为有效的帮助和指导。笔者欣喜地看到一个个幼儿化身为“管子特工”,创造出各种形式的管子道路,有的悬空,有的“九曲十八弯”,有的幼儿还利用里的各种材料在小球“回家”的路途上进行装饰,并且赋予了小球“回家”线路童话般的故事情节,上演了一幕幕小球回家的“历险记”。

在这样的过程中,为了让幼儿得到发展,教师进行了适时适当的指导,也努力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以提供更好的支持,提升指导水平。

3.课程实施中的判断力。

“我在科技馆见过传声管,它是铁做的,绕来绕去的。”

“用传声管说话可以传得很远。”

“粗细不同的管子,传播的声音会一样吗?”

“如果管子很长很长,那还能传声吗?”

“管子如果弯弯曲曲的可以传声吗?”

这些孩子们的对话源于某天一位幼儿偶然提起管子可以用来玩传声管游戏。班上的幼儿似乎都对此很感兴趣,你一言笔者一语,随即开始了热烈的讨论。笔者从孩子们的对话中捕捉到了部分孩子已经掌握的关于传声管游戏的已有经验,也听到了他们提出的许多关于传声管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既然幼儿已经掌握了相关经验,于是笔者决定通过投放适当的材料,让他们在游戏中自己去探索与发现。笔者提供了粗细、长短不一的管子,还有弯曲、笔直的管子,塑料制、铁制、纸制的管子,笔者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结合预设的教学目标创设好游戏所需的环境与材料,孩子们展开了传声管的探索之旅,并且在笔者提供的学习单上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游戏中的发现。例如笔者从幼儿的学习单上看到了他们在操作中得出的小结论:大管子传播的声音比较小,小管子傳播的声音比较大。(幼儿使用弧线的数量来表示相应的大小);管子如果太长,那声音传到另一头的速度就比较慢……幼儿们在自主探索中实现了笔者预设的教学目标,这也得益于投放材料合理性的功劳。

另外,在管子游戏进行到末期,班级剩下了许多管子的边角料,于是笔者在区角内投放了许多的即时贴,让幼儿进行创作。于是在后续的区角活动中,笔者看到了幼儿用即时贴装饰管子,在泡沫格子里进行创意管子插画。最后笔者还组织幼儿进行了“最具创意管子画”的评选,以此作为对幼儿的激励。

正如《指南》中所说,“要为幼儿的探索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材料并非越多越好,材料数量的适宜性也应在教师考虑的范围内,并且材料应蕴含幼儿通过操作能够实现教师预设教育目标的可能性。在合适的游戏材料的支持下,幼儿的自主探索也变得更加有效和有意义。

4.课程实施后的评价能力。

通过两个案例的分析,体现出教师领导是幼儿园课程领导的主体之一,其专业水平直接影响幼儿园教育质量和幼儿园校长课程领导的发展。培训计划和职业发展计划应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教师。这种基于教师实际发展的培训计划将有助于教师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也有助于提高他们参与课程的意愿。采用了多种分层的教师培训方法,包括:对于新手教师,主要通过指导和基础培训来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根据对重点教师的培训,培训的重点是提高重点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特殊教师,笔者们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特殊优势。此外,主任还将参与教师的活动设计,并对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的各种活动发表评论,还将根据教师的需要为他们提供参观和展示教学的机会,所有这些都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此外,还应该有计划的“整体意识”。在建立完整的课程实施计划框架的基础上,教师应从幼儿园课程概念和特点的角度,全面考虑幼儿园课程实施计划各要素(课程背景和条件、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管理和保障、课程评价)之间的关系,并有机整合各要素,使各要素相互关联,协调内容,确保计划的内在体系和逻辑。

三、教师课程领导力提升的路径

1.教师事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如果教师应对儿童的心理和教学方法有足够的基础,事先考虑活动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设计,让儿童有充分的空间考虑他们的需求、兴趣特征和发展水平。环境应该让儿童感到安全,并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对活动、感官刺激、新鲜空气和休息的需求,这有利于他们的活动和交流。活动的内容应该与儿童的日常生活相关,教学内容和过程应该融入到环境和活动中。不同种类的知识——物理的、逻辑的、数学的和社会的——应该包括在一项活动中。充分考虑一些发展儿童观察、想象力和概念形成的基本方法。

2.积极观察,寻找干预时机。

正确的指导是积极观察、正确策略和恰当时机的完美结合。由于儿童经验的获得是一个个体自笔者内化的过程,如果教师能够深入儿童,观察他们的言行,倾听他们的对话,他们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学习儿童在最近阶段获得的各种经验。既然活动可以锻炼人的能力,它们也反映了人的能力。儿童的能力水平可以通过观察速度、角度、方向、活动量、活动方式、活动性质和内容来判断。因为儿童的心理有明显的特点,所以可以通过观察儿童的语言表达、声音、手势、动作、手势等来分析他们的心理需求。总之,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该重视观察,这样的“观察不仅要用眼睛,还要通过思考;眼睛只会变得敏感,想法会真正显示出来。”这种积极的观察是开展幼儿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在此基础和前提下,考虑灵活采取以下不同的干预策略。

3.活动结束时要进行强化。

活动的领导不限于活动的过程。教师有必要在活动结束后立即加强对活动结果或过程的指导。这种做法有改善经验的作用。根据行为主义,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点是,教师必须高度一致地掌握意外强化的时间表。苏霍姆林斯基还认为,吸引儿童参与活动不足以确保教育的有效性,只有评估的有益结果才能给未来带来满足感,并引发未来的行动。因此,在活动结束时,教师应该重视对这一环节的评价。通过提问、唤起儿童的回忆和联想、表扬和鼓励良好行为,教师应该领导儿童评估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这将有助于儿童联系意义和构建知识,分享活动的乐趣和经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教师不仅是课程执行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决策者、制定者和领导者,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即课程”,教师在课程中的地位应被突出,在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和评价上都应展示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在课程开始前,对课程的价值有预估和判断,能够预见课程进行中可能出现的状况并作出预案;在课程进行中,能够有效地指导幼儿进行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在课程结束后,对幼儿进行适当的评价,给予幼儿激励以促进其长远发展,这是一名教师所应具备的“课程领导力”,也是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时代要求,笔者们都应共同努力,不负肩上重任,为每一名幼儿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根基。

四、结论

在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从全球视野下的纯粹理论走进了本土行动的实践之中。而幼儿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具有关键作用,具有一定的独特性。其中,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扮演着决定性角色、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也意味着幼儿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目前,我国对于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在本次研究中首先阐述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定义,并且介绍了幼儿课程领导的必要性。然后笔者以“管子大本营”为案例,介绍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实现过程。最终,笔者提出了提升教师课程领导的途径,主要包括事先做好充分准备;积极观察,寻找干预时机;活动结束时进行强化,希望通过此次研究,可以促进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展。

作者:傅承君

第4篇:领导力提升课程

领导力的提升形式

一、如何提升个体领导力

企业区分被试者的目的,在于通过区别他们之间潜力与培养价值的高低,实现因材施教。

1.领导者的个体类型

个体领导者主要分成四个类型:

淘汰型领导者

这一类型的领导者一旦被调到别的岗位,就无法胜任新的工作,因而缺乏开发的价值。

呵护型领导者

这一类型的领导者的开发价值极其有限。对于这类人,应采用短期培训的策略。

潜质型领导者

这一类型的领导其开发价值很大,只要经过简单的训练,就会立刻产生价值,达到特定的素质水平。

标杆型领导者

这一类型的领导者是最理想化的类型,企业应该投入主要精力进行持续开发。 总之,企业重点关注的对象应当是潜质型领导和标杆型领导。

2.个体领导力的提升方式

个体领导力的提升方式主要有四种:

组织:集中式培训

对于素质不足的领导者,企业可以通过定期组织培训的方式实现其特定素质的提升。

自我:个人学习

管理者个人通过积极地学习知识、提升自我,也能实现个体领导力的提升。

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强化

优秀的领导者主要是通过实践而非培训锻炼出来的。

主管:辅导和督导

作为管理者的直接主管,也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辅导和督导。

3.基于情景模拟的领导者的管理能力开发

小组命名、选举环节

在小组命名选举环节,管理者六个人被分为一组,然后对小组命名,并选出负责人和带头人。通过这一环节,每个人的角色认知能力都会得以展现。

分发资料环节

在分发资料环节,每个组员都被分发到部分资料,然后依据对手中资料的深入分析,判断出自己被漏发了哪一部分。在情境模拟测试中,这个环节被称为事实发现或事实搜索的技术。通过这一环节,参与者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会得到详细展现。

独立作业环节

在独立作业环节,参与者运用给定的资料来完成某种任务或某一方案。这一环节需要管理者基于案例分析任务,从而完成独立作业。

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

在无领导小组讨论环节,所有人完成个人作业后,召开集体会议。

分别谈话环节

在集体会议过程中,管理专家与每部分工作的落实者和负责人分别谈话,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和点评,帮助他们有效提升领导力素质。因此,这一环节同时起到了角色扮演的作用。

4.个体领导力提升计划

从时间角度来说,个体领导力的提升需求可以分为短期需求、中期需求和长期需求;从改变难度上说,个体领导力的提升需求可以分为比较容易改变的、不太容易改变但能改变的以及不太容易改变的需求。

依据个体领导力的不同提升需求,企业需要制定出相应的个性化领导力提升计划。总体而言,提升计划分为三个步骤:首先,让管理者达到团队群体的水平,不能掉队;其次,让其达到组织要求的水平;第三,为管理者制定未来的标准,即持续改善的水平。

总体而言,个体领导力提升计划包括:

① 让管理者达到团队群体的水平,不能掉队;

② 让其达到组织要求的水平;

③ 为管理者制定未来的标准,即持续改善的水平。

具体来说,个性化的领导力提升计划包括以下方面:

寻找不足的素质指标

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管理者为例,其要想通过领导力测评过程,就要首先查找自己不足的素质指标。

反思导致素质不足的行为类别

假如一个人的沟通能力存在不足,其在素质剖面就反映为倾听技巧的缺乏。

确定改进目标

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具体的改进目标。

确定改进方式

确定改进方式的办法有两种:

第一,基于领导力模型,与主管教练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也就是说,根据自己的测评资料和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中的具体表现,与主管教练进行沟通。

第二,自我训练。这主要是指管理者在跟人沟通过程中,要刻意加强自己弱势方面的训练。

确定改进周期

根据个体领导者类型,制定出相应的改进周期。

确定改进责任

一般来说,个体领导者的改进责任主要由其本人及其直接主管负责。

进行改进效果评估

通过模拟面谈,个体领导者可以实现评估改进效果的目的。

确定评估周期和评估人

确定评估周期长短和评估人,主要是指什么时间进行评估、由谁评估的问题。

5.个体领导力提升的原则

个体领导力的提升是有规律可循的操作过程,需要注意以下原则:

针对性原则

强调要针对具体的不足素质及其素质剖面进行提升。

高效性原则

在个体领导力提升过程中,要选择高效的提升和改善方法。

计划性原则

强调提升计划要能落地、要有责任人,即明确和实现目标的方式、制定所需要的时间、确定最终进行评估的人员以及明确素质提升的责任人等。

持续性原则

强调提升计划要循序渐进、形成习惯。持续性原则强调周期性,主张通过某个特定周期来实现素质改善的目标,使提升过程循序渐进、轻重有别。

要点提示

个体领导力提升原则:

① 针对性原则;

② 高效性原则;

③ 计划性原则;

④ 持续性原则。

二、如何提升群体领导力

在提升群体领导力时,需要注意三点:第一,根据素质的具体表现,将管理团队最终的测试结果转换为提升其需求的培训计划。第二,根据培训计划,制定出相应的课程体系。第三,在进行培训计划时,培训项目的先后顺序由需求的紧迫程度决定。

1.培训课程设计与实施要点

一般来说,企业需要制定出非常严谨的领导力课程体系。在制定领导力课程体系时,一定要把课程对应到具体的胜任素质指标方面。

在设计和实施培训课程时,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培训对象与目标

在进行培训课程设计时,一定要明确培训的对象和目标。

培训方式与师资风格

在对个体领导力进行培训时,一定要找到最有效的培训方式,如讲授法、讨论法等。值得注意的是,确定培训方式必须基于长期的对管理人员的培训经验。

培训形式的选择决定了师资的培训风格。例如,采用讲授法进行培训,就需要采取讲师授课的方式;采用讨论法,则不需要讲师的参与。

编制大纲

编制培训课程大纲时,要坚持由浅入深的原则,要依据指标的操作定义来进行编制,同时要具体到素质剖面和典型行为上。

采集案例

了解了培训的重点和目标后,就要进行相应的关键事件和具体案例的采集工作。

编写课件、设计练习、试讲、调整

对测评结果进行个性化设置。编写课件、设计练习、课程试讲及调整是比较专业化的工作过程,因此必须对管理人员的测评结果进行个性化设置。

领导力测评数据。在设计所有培训课程时,必须关注群体管理者在每个指标的素质剖面上的表现,这种表现通常以五分制的形式体现。实践表明,如果群体在每个指标的素质剖面上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的60%,就意味着其还存在非常明显的提升空间。

2.领导力培训的要点

在进行领导力培训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点:

选择可以短期改善的行为

选择行为改善方法时,一定要首先选择可以短期改善的行为,其次再考虑需要一段时间改善的行为,最后考虑需要长时间改善的行为。

目标与内容要脚踏实地

领导力的改善是一个复杂、持续的过程,因此培训的目标和内容要脚踏实地,不能好高骛远。

形式多元化,符合受训者特点

在领导力培训过程中,要注意符合受训者自身的特点,实现培训形式的多元化。

【案例】

用实际案例培训店长

和其他企业让店长坐在教室里听专家讲课的培训方式不同,某超市采取的是让

其店长走进卖场,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培训方法。

这家超市的具体做法是:先将三人分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不同的区域,

如三人负责生鲜区,三人负责电器区,三人负责服装区……一旦在营运过程中发生问题,这一组中的三个人要及时讨论和沟通,最后拿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

从实践来看,这一独特的店长培训方法效果不错。

这家超市的做法实际就是通过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然后用实例来培训员工解决问题能力。

【案例】

蒙牛的培训方法

蒙牛老总牛根生是一个非常擅于学习也非常强调下属学习的人。

在日常工作中,牛根生经常赠送下属书籍、光盘和DVD,敦促下属加强个人

学习。在牛根生的带动下,整个蒙牛集团形成了非常浓厚的学习氛围。

蒙牛的培训办法是高层带动、监督,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师资构成多元化,着力培养内部讲师

领导力培训一定要注意师资构成的多元化,着力培养企业内部讲师。

聘请知名讲师或专家学者对员工进行专门时间、固定地点的培训办法固然不错,但如果对方讲述的内容与构建自己企业的领导力模型无关,也就失去了培训意义。

培训效果侧重于受训者实际变化

在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时,评估的重点不应放在对培训讲师的评估上,而要侧重于被试者在培训前后的变化、是否有改善的空间等内容。

效果评估要跟后续培训目标相结合

培训师的开发。企业应着重培养内部讲师队伍。在培养内部讲师队伍时,应把握三个原则:第一,侧重于企业各层级的管理者,这类人往往对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负有直接责任;第二,侧重业务表现优秀的员工,这类人能起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上的示范性作用;第三,侧重有行业背景的外部讲师,这类讲师传授的内容往往会比较贴近行业实际。

要点提示

内部培训师的开发三原则:

① 侧重企业各层级的管理者;

② 侧重业务表现优秀的员工;

③ 侧重有行业背景的外部讲师;

内部培训师的培训。在挖掘内部培训师时,企业会遇到一些能力和潜质都具备但缺乏相关经验的人。对于这类人,企业要进行相关培训技巧的强化。这种强化被称为内部培训师的培训,即TTT的课程。

严格管理内部培训师。企业要对培训师的资格进行严格管理,强调管理者的责任,取消一年内没有教课任务的培训师的资格。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建立激励机制,目的是在培训师之间形成内部竞争机制。

培训师的评估体系。企业不要经常给培训师考核评分,而应该帮助其了解自身及其课程需要完善之处。

第5篇: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

□ 本期主持:黄 浩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课程领导具有丰富的内涵及意义,它扩大了教师的课程权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在现实中,传统的课程管理体制以及教师自身课程意识和能力缺乏,阻碍了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发挥,因而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需要从改变课程领导管理体制、增强教师课程领导意识、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等途径来实现。

教师即课程

新课程首次提出了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因而教师不再是“教书匠”,而是课程的领导者。教师是新课程改革的巨大资源,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提升能够改进课程实践和学校课程建设。但在实践中,教师的课程领导力还未能和新课程实施的步伐保持一致,因而需要强化对教师课程领导力的研究。

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行为的总称,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

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作为课程的领导者和参与者,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创造性地设计课程教学环境,有效实施课程教学,全面提升课程质量的能力。其主要要素包括:教师课程意识力、教师课程设计力和教师课程实施力。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教师对课程的基本认识及其课程行为的自觉程度,并对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系统把握。它包含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教师在课程领导中,以平等、合作、分享的领导方式,能够为学校课程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对学校的课程进行决策,从而实现课程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教师在课堂层面,充分发挥自主权,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制订教学计划,定期进行课程评价,同时体现在教师充分发挥其平日教学工作中的课程领导智慧,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并在课堂管理中投入自己的情感与管理智慧,形成对学生积极的影响。

随着新课程不断深入,英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都将教师课程领导力作为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变革策略,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是课程变革和课程领导模式转型的必然趋势。我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可见,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的出台,为教师课程领导提供了政策空间。教师不仅是课程执行者和实施者,同时也是课程的决策者、制定者和领导者,在某种程度上说,“教师即课程”,突出了教师的课程主体地位。在课程变革策略上,让教师参与课程领导,赋予教师更多课程权力,体现教师的主体作用,可以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有助于推进课程改革的成功。(王钦)

在课程建设中打造教师课程领导力

和许多学校一样,我们(江苏省太仓市明德高级中学)在课程建设中也遇到过一些问题,如许多教师对课程建设的价值取向思考不够,学生被动参与课程管理,校本课程不能有效开设等。这些问题促使我们思考:课程领导不仅仅是指校长的课程领导,更包括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领导。教师要真正担负起课程领导者的角色,在课程实施中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师生一起努力,丰富课程内涵,深化课程改革。

案例一:学生能优化校本课程实施路径吗?

2008年,中国瑞典合作的“环境小硕士”项目(简称YMP,英文授课)落户我校,使我校成为江苏省唯一一所开展YMP项目的县市级试点学校。2009年10月,我校启动了“汇丰气候变化项目”,履行应对气候变化的社会责任,注册加入国际生态学校。目前,环保课程已成为我校特色课程之一,是校本课程的一大亮点。

早在2003年,我校针对太仓地区的生态与气候,在地理、生物、化学、英语等学科开展了一系列的学科活动,教师指导学生在地区气候变化、区域生态保护、地区水质变化、环保节能行动等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并积累了大量的一手资料。但是,学科间缺少整合,师生间也缺少交流。3年前,我校申报中瑞合作“环境小硕士”项目时,许多教师对申报成功不抱希望,理由一是没有专门的教材,二是活动时间得不到保障,三是无法评价学生。而省专家评估组更看重的是学科整合与学生活动,学科整合使更多教师参与项目并相互协作,学生活动是该项目的重要基础,它们是联系学科间、教师间的重要桥梁。

当然,仅仅有学科整合和学生活动还不能称为校本课程。校本课程是基于国家课程体制的不足,调整改革课程体系、结构与内容。校本课程的建设需要教师课程领导力的支撑,课程领导力要求教师具备三问的批判意识:一问事实层面(指导什么),二问技术层面(如何指导),三问价值层面(为什么指导)。这三问涉及课程建设的目标愿景、实施内容、技术操作等诸多层面。基于以上三问,我们确立了环保课程“以广泛合作为前提、以行动研究为基础、以发展特长为目标、以项目创建为手段”的四大实施路径。环保课程的开发,使我们体会到一所学校要发展,也要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根据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不断开发出新的课程。

案例二:学生如何悦纳校本课程个性化名片?

我校是著名实验物理学家吴健雄博士中学时代的母校。10年来,我校机器人活动从无到有,再到发展壮大,经历了“经验实证一任务实践一竞赛引领一课程开发”的艰辛历程。我校在高一年级常年常态开设机器人通用技术课程,并已出版了《机器人》通用教程。

机器人教育开设了10年,已经发展成为学校校本课程个性化名片。我们一直在思考:机器人教育的经验能否被复制?机器人教育给我们带来哪些改变?我们认为,这些经验是独创的,在短期内难以复制,尤其是难以复制呈现学校个性特征的特色课程。既然难以复制,教师只有更好地发挥科技教育课程建设的辐射作用,让学生在享受特色校本课程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我校的机器人等科技教育课程在实施上改变“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进一步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在实践中,教师没有现成的教学模式和教材来套用,需要通过想象自主开发;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开展机器人活动,需要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对话、参与、合作,新课程强调的能力均在课程开设中得到体现。

通过校本课程的开设,我们更清醒地意识到:教师获得课程开设主动权,就不再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是研究者、设计者和决策者。当这几种角色在教师身上得到较好展现时,课程建设将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第6篇: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

1 提升校长课程领导力的实践与探究

——执行新课程的几点做法

江泽民同志在第三次全教会上说“学校的校长在精心培育人才方面富有特殊的责任。”李岚清同志也曾说“一个好校长,带领一批好教师,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这些观点集中说明一个问题:新课程能否如实的推行,效果能否明显,关键在校长。

校长既是学校的一家之长,又是学校发展的设计师。一个学校的发展潜力、发展规模、发展前景与有一个什么样的校长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有思想的校长对学校的发展会有一个科学的远景规划,会带领他的管理团队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制度来实现它的规划。

新课程要求校长把握教育发展规律,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为此我从四个方向抓落实。

一、把准课程方向,转变观念

新课程的重点在于培养社会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要教师“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创新能力的培养要解决几个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培养兴趣,发展个性,培养品德。作为管理者的校长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充分的了解。学校教学中的优势是什么?不足是什么?并因此制定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规划,加大宣传和动员的力度,取得党政,社会,家长的支持。比如我校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个性方面所做的工作就足以说明观念转变重要与艰难。执行之初,我提出全面发展学生,不把学生摁在书本里,可以通过发扬他

2 们的兴趣爱好,(成立器乐队,舞蹈队,运动队,课前三分钟讲、演、唱来促进文化教学,提升学生得实践和动手能力)。党政担心了,社会责怪了,家长不理解了。这不是把成绩抛开“不务正业”了吗?为此我积极宣传,耐心解释,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明:校园多彩了,活力重现了,吸引力增强了,辍学率降低了,教学成绩上去了,家长和老师笑了,党政和社会满意了。

二:理解新课程内涵,改革旧的评价制度。

“应试教育”方式方法已深入人心,教师已习惯“填鸭式”教学,“题海战术”加以强化,家长已习惯以成绩论英雄与成败。

校长在新课程推行的领导力就体现在否定原有的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评价制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首先,校长要从课堂教学手段着手改变,我们的做法是:把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指导学生学习的前提下,围绕重点、难点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讨论,小结;教师只是提示,归纳。课堂上要求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嘴。让学生在学习中发现乐趣,在学习中摸索方法。在成功中体验真快乐。

其次,改变单一的“分数”评价学生优劣的体制。每学年,学校都要对上学年做一个小结,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奖励和表彰。我们就抓住这个新评价制度宣传的大好时机,严格把关评优口,对那些爱思考,勤动手,品德优良,个性鲜明,特长突出的学生进行隆重表彰。把这些学生的业绩,模仿名人字画制成“校园风云人物”条幅在校园内予以张贴并赠送给家长。让学生,家长体验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

3 转变其观念和努力的方向。

三,精心组织,带头落实

计划不是用来看的,应付检查的,而是用来实施的。我校为实行新课改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课程安排上足额安排,日常检查必须照课表进行查验。领导小组经常检查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我兼任的是初三历史,为了更好的落实新课程,我不仅认真钻研教材,还经常给教师上示范课。示范课严格按照集体备课时设置的统一模式上课。学生根据教师出示的问题,先自学,再讨论,然后演示,教师只是指导。在疑难问题的讨论中一般都有争论,我也只是让学生去发挥。形成定论后,学生一般印象深刻,学生在这种方式中学会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提升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落实常规,注重实效。

新课程要求学生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践探究和扩展知识面上,教材中常会出现许多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改变以往以“灌“为主的教学模式,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手,动嘴。为了能在教学过程中提高新课程的执行力度,我们通过集体备课,设计了各种课型的基本模式、流程。要求教师按设计步骤授课,教务不定时地进行检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思考,讨论找出问题的答案。教师在课堂上解决问题,认真写好课后反馈,在课堂上解决问题,注重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

五,树立典型,全面推进

4 新的教学模式有了,也配套了相应的检查措施,我们每学期还坚持搞好几个比赛。一是新课程优质课竞赛。比的就是哪位教师能熟练地运用集体备课设计的教学流程,顺利地完成课堂教学。二是新课程教学效果竞赛。比的是哪位教师在课堂教学后的检测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比例大。然后对这些获奖者进行表彰,树为典型,立为骨干;优先晋级,晋职;拨给其教研经费,选送其外出学习、考察;通过集会,板报展示精英风采,介绍其成功经验,推广其做法,号召大家都来学习以点带面,全面提高。

六,持之以恒

一天做好某件事情不难,一年做好也不难,难就难在一辈的坚持。校长调走了,做法不能改变;大方向定了,只能不断地改进、完善。一个民族有其特殊的文化底蕴,但是其形成必须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一个学校的文化底蕴,优良传统,良好氛围的形成也要靠长久的积淀。所以这种模式确定之后我们不作轻易改变。熟能生巧,只有教师教得越来越轻松,学生学得越来越有兴趣,教学效果越来越 好,学生学习能力越来越高。新课程的课标才真正得到落实。

校长,校长。一校之内仿效其长。校长的思想和做法,还有执行的力度都是教师仿效的标准,新课标的落实关键看校长的执行力。

第7篇: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的方法

提升校长的课程领导力有必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真正理解“课程”的内涵。课程绝不等同于课堂、科目,也不仅仅是指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也就是学校提供给学生在学校期间得以获取知识、能力、人格以及学习经历等一切活动的总和。具体来说,大到学校的总体布局、硬件设施、办学思想,小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乃至日常指导、勉励、批评学生过程中的措辞,均属课程的范畴。

二、 真正理解开发校级课程的意义。校级课程的开发,将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课程意识,使得教师不再被动地执行学校下达的教育教学指令,转向深入挖掘教师个人的教学专长,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实践证明。开发校级课程的教师对自身专业能力的认可、对自身职业的眷恋和自信程度都明显高于其他教师。校级课程对教师队伍凝聚力的形成,会产生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校级课程的开发,是校长领导力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校长领导力的加强与完善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基础教育领域,一位好的校长往往关系到一个学校的优化发展,因此从这个层面上说,校长积极领导校级课程开发,将对学校的长远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三、 联系实际,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个性化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让课堂成为校长工作的重要场所,让上课、听课成为校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课程、研究教学、研究教师、研究学生,校长既要从学校未来的发展角度进行总体规划,从全校课程的高度上进行整体统筹,更需深入日常的课堂教学,细致观察学生发展中的实际需求,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自主开发校级课程,认真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的各个环节的落实。由此确保校长课程领导力有实实在在的抓手,从源头上保证学校课程开发工作在整体上的稳步推进。

五、 强调校园文化在传承课程育人理念方面的魅力。

第8篇:卓越领导力提升训练课程介绍1

【课程对象】企业总经理、中层经理、高级管理人员

【收费标准】3600元/人(含中餐、茶点、讲义费等)

【课程背景】

如何提高企业领导者的领导能力是众多企业追求的主题,成功的领导者不仅具有成熟的心理素质,更应该具有熟练的洞察他人的心理行为反应的能力。 如何高效利用领导力培训常识对同事或领导者的下属施加影响进而达到组织的效益的增长是成功领导的重要能力要素。 现代化企业调调以人为本,强调主动自律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与人际关系变化,才能更有效的领导企业走出混沌,提高企业团队的领导能力,推动企业变革。

【课程目的】

通过系统的学习,对企业领导者的领导风格与领导素质进行评估;

区别领导与管理,帮您掌握、运用领导和管理艺术,更有效的领导团队;

了解杰出领导者的权力与影响力,有助于开发自身领导力;

掌握领导心理学的知识与方法论,提升领导力,打造卓越团队,创造卓越绩效。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领导者的思维定式与自我突破

一、环境在产生了什么变革?

二、传统管理者与现代领导者

三、领导者的个人概念障碍

四、领导者的决策问题

五、中国人的心理特质与领导特征

六、人情困境与法制环境

七、组织中领导者的心理与领导行为

八、影响圈与关切圈

九、用影响圈领导

领导测评、游戏互动

第二部分: 领导心理学概要

一、领导心理学概论

二、领导心理学核心内容

三、领导行为研究的理论模型

关于领导行为研究的几种模型

四、领导理论及其应用

1、领导的素质理论的几种代表

2、行为类型理论的几种代表

3、情境理论的演变与意义

4、利克特(R•Likert)的领导系统模式

领导测评:

5、弗鲁姆和耶顿的规范理论

6、领导的生命周期论

第三部分:领导与领导力

一、领导的概念与意义

二、何为影响力

三、领导的特点与领导影响力

四、领导者的权力基础

1、权力影响力

2、非权力影响力

案例分析讨论:

五、权变领导

讨论:如何界定三者关系?

六、领导的权利基础

1、法定权力

2、奖赏权力

3、强制权力

4、专家权力

5、感召和参考权力

6、实施领导权利基础的影响力

案例分析讨论

六、权变领导与权力应用

1、菲德勒定义的环境

2、柔性领导与软权力的运用

3、权力的运用

案例演练:

第四部分:情境与魅力领导

一、情境领导核心

演练:如何界定领导的情境特征

二、下属的成熟度

案例分析:请确认下属的成熟度

三、如何确定下属的成熟度

测评: 案例分析:

四、下属成熟度的表现阶段

演练:何种情况下表现差异?

五、情境领导风格

领导测评:情境领导测评

六、领导风格与成熟度匹配

案例分析:

录像分析:

七、关于魅力型领导

魅力领导的六要素

测评:

第五部分:领导激励

一、为什么要激励员工

1、激励的定义

2、当代激励模式

二、当代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核心要义简介

需求理论在领导措施上的运用

2.麦克莱兰德的需要理论

3.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

双因素理论在领导措施上的运用

4.期望理论--弗鲁姆

期望理论在领导措施上的运用

5.公平理论--亚当斯

公平理论在领导措施上的运用

三、如何有效激励

1、激励形式——物质激励的体系设计

2、激励形式——精神激励的艺术

3、激励的六种设计方式

4、精神激励的几大方法

5、领导沟通与激励

案例分析:

四、盖勒普Q12的应用

【讲师简介】贾君新老师

管理学博士,工商管理硕士,资深培训导师“10S”企业组织培训系统解决方案创始人,英国人力资源研究会注册人力资源管理师,国内多家民营企业长年战略顾问、独立董事、董事,2006-2007年度IPTA中国最有影响力的50名职业培训师之一。

贾君新是一位既具有丰富管理经验又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实战型管理培训专家。曾在清华大学、香港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Wales (Cardiff)UK、北京大学学习,并在英国剑桥大学、美国斯坦福大学、圣荷西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格勒诺贝尔大学短期培训学习,能将东西方管理精髓同管理实践有效结合起来,并应用到企业管理过程中。

先后在和记黄埔、建溢集团、TL(香港全利)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担任经理、高级经理、总经理,其中8年以上担任上万人大型外资上市集团总经理工作经历。

服务的企业:

INTEL; IBM; 三洋 ; 日立;通用集团;施耐德电气;中国华电集团;中粮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航天工业;中国新兴铸管;中国华能;中国远大集团;中国电力投资;中国大唐电力;新希望集团;贵州电网;中国燃气;华为技术;广东南粤物流股份;中国南方电网;国家电网公司;安徽电力;通用集团。

授课风格:

结合十多年大型跨国企业高层管理经验,互动性强,注重学员参与,语言风趣幽默,课堂气氛活跃,精辟的案例分析和对管理独到深入的观点是主要特点。

课程价格、开课时间有波动详细请资料参考:深圳市一二三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于2003年在深圳成立,多年来众人行一直专注于企业培训及项目咨询等工作,至今已有专业咨询顾问及高级培训师100多人。

第9篇:军事拓展训练课程——领导力提升训练营

——明阳天下军事拓展

代表科目

《红黑商战》

训练营训简介

一个企业的中层领导者是企业咽喉,处于很重要的位置,承载着向上反馈沟通和向下管理执行的重任,多数企业的中层,都是由专业技术人才转变为团队管理人员。面对角色的变化,很多中层人员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权限,不知道对待不同的员工如何进行沟通,不知道如何打造有战斗力的团队。明阳天下军训“领导力提升训练营”,帮助参训学员建立起对于自身能力提升所必需的角色认知、塑造个人领导行为风格,凝聚团队力量。

训练营目标

1、面对角色的转变如何转变心态;

2、塑造领导者的影响力;

3、学会打造积极高效的下属团队。

本文转自明阳天下军事拓展官网,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企业经营理念口号下一篇:托班手指游戏教案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