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药安全管理规定

2022-11-1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药安全管理规定

2012中国国际农药安全管理研讨会

主办: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

协办: 北京颖泰嘉和科技有限公司

邀请函

详情请登录展会官方网站www.agrochemshow.com/专题会议

农药生产安全、使用安全及农产品安全,关系到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安全。2011年我国农业部相继出台了《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及正在修订的《农药管理条例》,都从不同层次上表明了政府对农药和农产品"安全"的高度重视。这也标志着我国已由"解决温饱型"农业向"安全生态型"农业转型发展。"安全"已成为农药企业转型发展的推动力。

会议将以专题的形式,共同研讨农药理化安全登记和测试中遇到问题,并对今后工作发展提出建议。

会议时间:2012年3月7日 会议地点:上海光大国际酒店 光大8号厅(漕宝路66号)

会议主题:安全促使农药行业转型再发展

主持人:李德军 所长 山东省农药研究所

会议主要报告

◆农药行业的环境保护政策及要求

报告人:胥树凡 副司长,国家环保部科技标准司

◆《农药管理条例》对农药安全管理的要求

报告人:陈铁春主任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国际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农药部分)的深入解读

报告人:王如君主任 高工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安全生产办公室

◆通过安全管理让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杜邦工厂生产安全管理理念和方法

报告人:曾安 安全管理业务发展总监, 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

◆我国农药安全风险管理概况

报告人:王以燕研究员 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浅谈代森锰锌及复配制剂的自热试验

报告人:王高升 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浙江省化工产品质量检验站有限公司

◆我国农药包装、运输现状及安全管理水平的提升

报告人:张子明专家 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危险品供应链的HSE管理

报告人:袁国锋董事长上海运泽化工物流发展有限公司

◆先进优质的助剂-安全性农药的潜质

报告人:张宇辉 总监 赢创德固赛(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用可持续的方法加强百草枯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报告人:区越富 总监 先正达(中国)投资有限公司

◆ 植保专业化防治对粮食生产安全的作用及其

完善发展之对策

——统防统治对农药安全使用的效果及其经济效益

报告人:张夕林 副站长 研究员 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植保站

◆农药残留对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出口的影响

——进出口农产品或果蔬的农药残留检疫情况

报告人:韩建勇 科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浦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处

◆农药理化安全性及评估研讨

拟邀请专家:

陈铁春主任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庄占兴博士,高继跃高级工程师山东省农药研究所理化测试中心

王以燕研究员 国家农业部农药检定所;

邵向东博士 北京颖泰嘉禾分析技术公司;

(更多嘉宾和测试单位…)

形式:专家和测试单位及参会企业代表共同研讨,提出建议

主题:1.农药理化安全登记和测试中遇到问题(如腐蚀性测试等)及解决办法。

2.如何通过对农药理化性质系列指标的评估,来提高我国农药的安全性,减少农药制剂中有毒有害溶剂和助剂的使用量,以提升我国农药产品品质。

会议结束17:30

参会对象:企业老总、总工、项目主管、生产和产品安全主管、进出口部门主管、农药注册登记部门主管、质量安全环保主管;各大高校及科研院所研发技术人员;农药及中间体和助剂企业的总经理;跨国公司驻华机构代表、农资及植保应用推广机构代表。

以上二专题会议注册及费用:

1.请填写会议报名表传真至我会,或登录www.agrochemshow.com在线填写并提交报名表。

2. 会议注册费

1)欢迎参会厂商和参会代表同时参加以上二大专题会,会议费用:2012年2月20日日之前报名注册:3000元(RMB)/人;2012年2月20日之后及现场报名注册:3600元(RMB)/人。

2) 分别参加"2012中国国际农药安全管理研讨会"或"第一届中国生物农化经济发展国际论坛",会议费用:2012年2月20日之前报名注册:1800元(RMB)/人;2012年2月20日之后及现场报名注册:2000元(RMB)/人。

以上费用含资料费,午餐,会场设备租用。

联系方式: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

联 系 人: 叶熙萌,刘洋

电话: 010-64222845,64276847 传真:010-64219324

E-mail: yxm@agrochemshow.com;liuyang@agrochemshow.com

单位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七区十六楼469室(100013)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化工行业分会

2012年2月2日

第2篇:做好五项农药管理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做好农药管理工作、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2020年农药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精神和全国农药管理工作会议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农药高质量发展和绿色发展,以调结构、提质量、保安全为目标,按照“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管服并重”的策略,优化审批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加快构建创新驱动、绿色安全、优质高效、管理规范的现代农药产业体系,不断提升农药管理能力和水平,促进农业丰收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优化管理服务,提高农药审批质量和效率

1.严格审批标准。在登记环节,进一步完善农药登记管理制度和评审细则,规范技术审查、专家评审和行政审批,提高审批质量,保障农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加强农药登记试验单位培训指导和监督管理,确保登记试验质量。在生产环节,严格准入条件、优化生产布局、控制新增企业数量,督促相关农药企业按照规定进入化工园区或工业园区;鼓励发展高效低风险农药,淘汰高污染、高风险的落后产能,引导农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在经营环节,根据农业生产需要,合理布局农药经营网点,严格审核经营者的技术、场所、管理等条件,从严控制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审批,规范农药经营行为。

2.优化审批服务。贯彻落实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精神,开展“三减一优”(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优化审批服务)农药行政审批服务便民活动,提高审批效率,减轻企业负担。积极推行网上办理,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积极推进网上申请、网上审批和电子证书签发,加快农药无纸化行政审批进程。优化农药登记试验管理,研究推进新农药登记试验纳入备案范围。完善农药登记审批绿色通道政策,为生物农药、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创造良好环境。继续支持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试验,鼓励农药企业积极参与,加快登记进程。组织开展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联合试验、群组化登记,加快农药登记步伐。

3.建立退出机制。在农药登记方面,重点开展氟虫腈、莠去津、多菌灵、草甘膦等已登记15年以上的农药品种周期性评价,对农业生产、人畜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等有严重危害或者较大风险的,严把登记延续关口,逐步采取撤销登记或禁限用措施。在农药生产方面,严把农药生产许可延续关,未在规定期限内提交申请或者不符合农药生产企业条件要求的,不予生产许可延续。鼓励企业兼并重组,退出一批竞争力弱的小农药企业。

4.完善进出口管理。研究制定政策措施,進一步完善农药进出口管理服务,支持企业走出去。调整进出口农药管理名录,削减一批农药管理品种。加快推行农药进出口网上办理,力争实现全流程作业无纸化,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

二、加强市场监督管理,保障农药产品质量

1.开展质量监督抽查。按照“双随机一公开”的要求,加大农药产品监督抽查力度,采取随机抽查、专项抽查、重点抽查相结合的方式,随机抽查市场销售的农药产品,专项抽查生物农药添加化学农药、低毒农药添加高毒高风险农药、敌草快等灭生性除草剂添加百草枯等违规添加农药隐性成分的问题。加密抽查“黑名单”农药企业的产品,同时公开抽样检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

2.开展市场监督检查。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赋予的职责,不定期开展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检查。生产环节,重点监督检查生产企业是否如期进园、证照是否齐全、生产管理是否规范、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以及二维码标注和追溯平台建设使用情况。经营环节,重点检查实体店和网店是否存在违规销售禁限用农药、“仅限出口”农药、假冒伪劣农药等行为,以及农药经营台账记录和农药存放安全隐患等。使用环节,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使用禁用农药、超范围使用农药和不遵守安全间隔期等违规行为。

3.严厉查处违规行为。加强区域协助、部门配合、上下联动,采取检打联动、行刑衔接的方式,对制假售假行为,尤其是对违规生产经营使用禁限用农药、专供出口转内销等行为严厉查处。对于跨地区的农药生产经营违法行为,相关地区的农业农村部门要互通情况、协作查处。对于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依法移交司法机关查处,切实净化农药市场。

4.完善质量追溯体系。利用区块链等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构建全国统一的质量追溯系统,逐步实现全国农药质量追溯“一张网”。完善标签管理办法,推行农药内外包装二维码关联,逐步实现农药生产、经营、使用全链条可追溯。

5.构建生产企业诚信体系。借鉴相关行业经验和做法,研究制定农药企业诚信评价指标体系,推进构建全国农药企业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为审批监管、政策扶持和推广应用提供支撑。

三、加强产业发展引导,促进农药转型升级

1.编制产业发展规划。组织制定《全国农药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明确“十四五”农药产业发展思路和目标任务,并在农药生产布局、产能规模、产品结构和政策措施等方面作出顶层设计,促进农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2.强化信息监测预警。开展农药产销用信息监测,及时掌握农药产销用动态,对重大供需缺口、价格异常波动作出预测预警。开展农药安全风险监测,重点监测农药使用过程作物药害、人畜中毒、农产品质量安全、环境污染等风险,建立农药风险监测、预警、处置和报告制度。加快农药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农药数字监管平台,强化农药行政审批、质量追溯、市场监管等信息互联互通。

3.加强安全生产督导。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理念,督促指导农药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排查安全隐患、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全力保障生产安全。

4.创建农药经营标准化服务门店。在蔬菜、水果、茶叶主产区,遴选工作基础好、技术力量强、诚信守法的500个农药经营门店,继续开展农药经营标准化服务门店创建活动,大力推广经营场所、经营产品、经营行为、技术服务、管理制度和废弃物回收等“六规范”模式,示范带动提升农药经营管理服务能力和水平,保障农药产品质量。

5.积极稳妥推进高毒农药淘汰。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按照5年内分期分批淘汰现存的10种高毒农药的目标要求,开展高毒高风险农药淘汰工作。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高毒农药淘汰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2020年选择2-3种高毒农药,开展风险评估论证,适时采取禁用措施。

四、加强科学用药指导,促进农药减量增效

1.建立健全农药安全合理使用制度。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要求,制定出台《农药使用管理办法》部门规章,明确农药使用者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农药使用行为,强化农药安全间隔期监督指导,促进农药使用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升。

2.加强安全用药培训指导。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等项目的实施,加强各级安全用药技术培训,开展新农药、新技术、新模式等科学用药示范推广,力求做到科学选药、精准施药、安全用药。完善应急用药措施,保障草地贪夜蛾等应急防控需要。县级农业农村部门重点加强果菜茶优势产区、技术薄弱区和农残超标区的农民培训,县级以上农业农村部门加强使用指导和服务工作。

3.深入推进农药减量增效。大力推广应用生物防治、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等绿色防控技术,通过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低毒农药替代高毒农药等措施,大力推广高效植保机械和专业化统防统治,强化科学用药技术集成应用,不断提高农药利用率,实现农药减量增效。

4.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指导。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会同生态环境部制定印发《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管理办法》,明确农药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回收义务,因地制宜开展回收处理试点,探索回收模式,指导各地切实做好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工作。

五、加强支撑能力建设,提升农药治理水平

1.强化体系队伍建设。按照《农药管理条例》及机构改革赋予的职责,明确专门的农药管理机构、匹配专职人员,并加強农药检定、植物保护等机构建设,建立一支懂政策、懂法规、懂业务的农药监管和技术支撑队伍。

2.强化人才技能培训。举办各级农药管理培训班,提高农药依法监管和科学管理水平。举办两期全国性农药管理专题培训班,重点培训省级农药管理、执法监督和重点市县人员。省级重点培训市县农药管理人员、农药生产企业,县级重点培训农药经营主体和农药使用者。

3.完善农药标准体系。按照农药登记管理、质量监管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需要,组织制修订农药残留标准1000项,加快农药产品质量标准和农药产品中有效成分测定通用分析方法标准制定,并积极推进农药登记和安全使用配套技术标准制修订,逐步完善农药标准体系。

4.强化物质资金保障。积极争取加大农药管理投入力度,重点支持质量监督抽检、高毒农药替代、特色小宗作物用药登记、信息监测预警、技术培训、包装废弃物回收和安全用药培训指导等,保障各项工作有序有效推进。结合实施植保工程,建设一批省级农药风险监测中心及配套监测站点,提高农药风险监测能力。

5.推进国际合作交流。坚持走开放合作之路,加强与相关国际组织和国家的农药管理合作与交流,配合做好斯德哥尔摩、鹿特丹、巴塞尔等农药相关公约的履约和技术性贸易措施官方评议工作,组织召开国际食品法典农药残留委员会(CCPR)第52届年会,积极推进农药登记试验数据互认工作。

作者: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

第3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药兽药管理保障食品安全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近年来,我国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向好。但是,一些地方违规生产经营使用农药兽药问题仍然突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农药兽药管理,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经国务院同意,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农药兽药生产经营管理

严禁在农药兽药中添加剧毒高毒成分,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药兽药行为,所有农药兽药生产企业必须按国家质量安全标准组织生产。严格执行限制使用农药(含高毒农药)定点经营制度,实行专柜销售、实名购买和溯源管理。严禁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农业部要抓紧制定实施药物饲料添加剂退出计划,尽快淘汰有风险隐患的品种。严禁饲料生产企业在饲料中违规添加抗菌药物。

二、加强农药兽药使用管理和指导

严格落实农药兽药使用管理相关制度。所有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都要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农产品生产过程农药兽药使用记录,如实、及时记录使用农药兽药的时间、品种和数量,记录留存不少于两年。各地要制定实施农药兽药使用培训计划,普及法律法规和种养技术,指导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症选药、科学用药。规范农药兽药使用行为,禁止使用的坚决不用,限制使用的严格按规定范围和剂量使用,允许使用的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规定。

三、加强农药兽药残留抽检监测

各地要严格落实食品生产企业和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药兽药残留检验责任。所有生产经营者必须对其生产销售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承担法律责任,确保其生产销售的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符合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经营者的监督检查,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市场销售的粮食、蔬菜、瓜果、畜禽肉、鲜蛋、奶、茶叶及其他食品农药兽药残留的抽样检验,发现非法使用农药兽药或残留超标的,要及时监督生产经营者采取下架、召回、销毁等措施控制风险,并追查源头和流向,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四、加强食用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

各地要强化食用农产品产地检测,完善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衔接机制,督促生产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制度,深入推进畜禽、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强对种植養殖、收购、贮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监督检查,严防严控食品安全风险。

五、加强食品安全风险源头治理

各地要深入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和农药兽药减量行动,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开展食用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和风险评估,加大土壤、水污染治理力度,重点治理农用地土壤重金属污染、农业种植养殖用水污染等问题,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加强粮食收储环节质量安全监管,推动粮食收储企业配备烘干设备、快检设备,及时处置真菌毒素、重金属超标粮食,严防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推广病虫害防控、动物疫病防治专业化服务,扩大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面。

六、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

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者是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履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对在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农产品生产中使用高毒农药,在水产养殖中使用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类、氯霉素等禁用物质,超范围超限量使用农药兽药,违反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相关要求使用农药兽药,未如实记录或保留记录等违法违规行为,各地要依法依规严肃查处,责任追究到人,涉嫌犯罪的,要及时依法移送公安机关查处。

七、严格落实地方属地管理责任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来抓,守土有责、失责必问。要重点加强种植养殖环节监管,把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关;加大对市场销售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的监督检查、抽检力度,严防不合格产品流向餐桌。要充实基层农药兽药监管执法力量,将监管执法和检验检测所需经费纳入本级政府预算,加快完善地方性监管法规和技术规范。各级监管部门要认真履行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责任,及时发现并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积极回应社会关切。

国务院办公厅

2017年9月19日

第4篇:农药安全使用规定

(一九八二年六月五日农牧渔业部、卫生部发布)

施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草、鼠害,是夺取农业丰收的重要措施。如果使用不当,亦会污染环境和农畜产品,造成人、畜中毒或死亡。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特作如下规定:

一、农药分类

根据目前农业生产上常用农药(原药)的毒性综合评价(急性口服、经皮毒性、慢性毒性等),分为高毒、中等毒、低毒三类。

1.高毒农药有39

11、苏化20

3、160

5、甲基160

5、10

59、杀螟威、久效磷、磷胺、甲胺磷、异丙磷、三疏磷、氧化乐果、磷化锌、磷化铝、氰化物、呋喃丹、氟乙酷胺、砒霜、杀虫眯、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氯化苦、五氯酚、二滨氯丙烷、401等。

2.中等毒农药有杀螟松、乐果、稻丰散、乙疏磷、亚胺疏磷、皮蝇磷、六六

六、高丙体六六

六、毒杀芬、氯丹、滴滴涕、西维因、害扑威、时蝉散、速灭威、混灭威、抗蚜威,}倍疏磷、敌敌畏、拟除虫菊酯类、克瘟散,稻瘟净、敌克松、40

2、福美砷、稻脚青、退菌特、代森镊、代森环、2,4-滴、燕麦敌、毒草胺等。

3.低毒农药有敌百虫、马拉松、乙酷甲胺磷、辛硫磷、三氯杀瞒醇、多菌灵、托布律、克菌丹、代森锌、福美双、萎锈灵、异稻瘟净、乙磷铝、百菌清、除草醚、敌稗、阿特技津、去草胺、拉索、杀草丹、2甲4氯、绿麦隆、敌草隆、氟乐灵、苯达松、茅草枯、草甘磷等。高毒农药只要接触极少量就会弓[起中毒或死亡。中、低毒农药虽较高毒农药的毒性为低,但接触多,抢救不及时也会造成死亡。因此,使用农药必须注意经济和安全。

二、农药使用范围

凡已订出“农药安全使用标准”的品种,均按照“标准”的要求执行。尚未制订“标准”的品种,执行下列规定:

1.高毒农药不准用于蔬菜、茶时、果树、中药材等作物,不准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与入、畜皮肤病。除杀鼠剂外,也不准用于毒鼠。氟乙酰胺禁止在农作物上使用,不准做杀鼠剂。“3911”乳油只准用于拌种,严禁喷雾使用。呋喃丹颗粒剂只准用于拌种、用工具沟施或戴手套撤毒士,不准浸水后喷霉。

2.高残留农药六六

六、滴滴涕、氯丹,不准在果树、蔬菜、茶树、中药材、烟草、咖啡、胡椒、香茅等作物上使用。氯丹只准用于拌种,防治地下害虫。

3.杀虫眯可用于防治棉花红蜘蛛、水稻螟虫等。根据杀虫眯毒性的研究结果,应控制使用。在水稻整个生长期内,只准使用一次。每亩用25%水剂2两,距收割期不得少于40天,每亩用25%水剂四两,距收割期不得少于70天.禁止在其他粮食、油料、蔬菜、果树、药材、茶叶、烟草、甘蔗、甜菜等作物上使用。在防治棉花害虫时,亦应尽量控制使用次数和用量。喷雾时,要避免人身直接接触药液。

4.禁止用农药毒鱼、虾、青蛙和有益的鸟兽。

三、农药的购买、运输和保管

1.农药由使用单位指定专人凭证购买。买农药时必须注意农药的包装,防止破漏。注意农药的品名、有效成份含量、出厂日期、使用说明等,鉴别不清和质量失效的农药不准使用。

2.运输农药时,应先检查包装是否完整,发现有渗漏、破裂的,应用规定的材料重新包装后运输,并及时妥善处理被污染的地面、运输工具和包装材料。搬运农药时要轻拿轻放。

3.农药不得与粮食、蔬菜、瓜果、食品、日用品等混载、混放。

4.农药应集中在生产队、作业组或专业队设专用库、专用柜和专人保管,不能分户保存。门窗要牢固,通风条件要好,门、柜要加锁。

5.农药进出仓库应建立登记手续,不准随意存取。

四、农药使用中的注意事项

1.配药时,配药人员要戴胶皮手套,必须用量具按照规定的剂量称取药液或药粉,不得任意增加用量。严禁用手拌药。

2.拌种要用工具搅拌,用多少,拌多少,拌过药的种子应尽量用机具播种。如手撤或点种时,必须戴防护手套,以防皮肤吸收中毒.剩余的毒种应销毁,不准用作口粮或饲料。

3,配药和拌种应选择远离饮用水源、居民点的安全地方,要有专人看管,严防农药、毒种丢失或被人、畜、家禽误食.

4.使用手动喷雾器喷药时应隔行喷。手动和机动药械均不能左右两边同时喷。大风和中午高温时应停止喷药。药桶内药液不能装得过满,以免晃出桶外,污染施药人员的身体。

5.喷药前应仔细检查药械的开关、接头、喷头等处螺丝是否拧紧,药桶有无渗漏,以免漏药污染。喷药过程中如发生堵塞时,应先用清水冲洗后再排除故障。绝对禁止用嘴吹吸喷头和滤网。

6.施用过高毒农药的地方要竖立标志,在一定时间内禁止放牧,割草,挖野菜,以防人、畜中毒。

7.用药工作结束后,要及时将喷雾器清洗干净,连同剩余药剂一起交回仓库保管,不得带回家去。清洗药械的污水应选择安全地点妥善处理,不准随地泼洒,防止污染饮用水源和养鱼池塘。盛过农药的包装物品,不准用于盛粮食、油、酒、水等食品和饲料。装过农药的空箱、瓶、袋等要集中处理。浸种用过的水缸要洗净集中保管。

五、施药人员的选择和个人防护

1.施药人员由生产队选拔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的青壮年担任,并应经过一定的技术培训。

2.凡体弱多病者,患皮肤病和农药中毒及其他疾病尚未恢复健康者,哺乳期、孕期、经期的妇女,皮肤损伤未愈者不得喷药或暂停喷药。喷药时不准带小孩到作业地点。

3.施药人员在打药期间不得饮酒。

4.施药人员打药时必须戴防毒口罩,穿长独上衣、长裤和鞋、袜。在操作时禁止吸烟、喝水、吃东西,不能用手擦嘴、脸、眼睛,绝对不准互相喷射德闹。每日工作后喝水、抽烟、吃东西之前要用肥皂彻底清洗手、脸和漱口。有条件的应洗澡。被农药污染的工作服要及时换洗。

5.施药人员每天喷药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小时。使用背负式机动药械,要两人轮换操作。连续施药3—5天后应停休1天。

6.操作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应立即离开施药现场,脱去污染的衣服,漱口,擦洗手、脸和皮肤等暴露部位,及时送医院治疗。

第5篇: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一、公司购进的烟叶生产、烟叶储存用农药由生产科(仓库、烟草站)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农药的仓库应选择在阴暗通风的位置,避免阳光直射引起温度升高,造成农药蒸发。

二、农药储存要做到专室专库,严禁与烟叶、包装物、专用肥料、特别是人畜食用物品混存混放。

三、农药入库必须由仓库保管员验收登记,分品种存放。

四、农药出库必须按公司分配计划调拨到各烟草站(组),保管员要明确记载出库时间、数量、领取部门和领取人姓名,做到数量清楚、去向明白。

五、农药的使用必须由生产技术员按使用说明书或生产技术规范正确操作、指导使用。

六、使用剧毒农药时,必须严格佩戴防毒手套、口罩、衣裤,防毒手套、口罩只能使用一次,用完后现场焚烧,而后用清水将手清洗干净。

七、烟叶仓库使用杀虫药必须由专人操作,放药时要与烟叶保持一定距离,漏水的仓库不能放药,放药完毕后,要密封仓库门窗。

八、严禁购进非生产性剧毒药物,禁止使用导致烟叶残留农药或药性超标的农药品种。

九、凡因保管不善、使用不当,造成人畜伤亡的,公司将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恩施市烟叶分公司

第6篇:农药安全管理制度

农药管理制度汇编

为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规定,保护生态环境,防止人畜中毒,特制定本制度。

一、农药采购管理制度

1、采购部根据农药经营部申报计划制定采购清单,经总经理审批后,采购符合规定的农药;

2、所采购的农药需具备国家规定要求的“三证”:农药产品登记证、农药产品执行标准、农药生产批准文件;

二、农药仓库管理制度

1、建立专用的农药产品存放库,库房要相对独立、干燥整洁、存取方便;

2、农药库有专门的保管人员,并制定有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农药使用责任制;

3、有清晰、连续的农药出入库记录;

4、农药按说明要求,分类分隔安全存放;

5、每周清理农药库存一次,并做好弃置农药的有关记录。

三、弃置农药药液和农药包装器具处理规定

1、 农药库房出的农药数量应和回收的包装数量相符;

2、空的包装袋,玻璃瓶,塑料瓶等分类放置,统一进行处理;

3、过期的农药,破损的器具和容器应集中处理;

4、定期(每季)对过期农药、包装箱具和农药容器进行无害化处理

- 1

4、农药摆放规范,销售要有详细的登记台帐;

5、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六、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事故(如火灾、中毒等),应立即拨打110或120急救电话,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防止人员伤亡;

2、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4、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第7篇:农药经营安全管理制度

农药属于有毒,易燃危险化学品,为了保证农药经营过程的安全性,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特制定如下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农药经营单位必须从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

3、农药经营、储存场所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开业条件和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建筑物须经公安消防机构验收合格。

4、经营单位负责人和主管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中经国家授权的部门专业培训,取得上岗资格。

5、农药经营、储存单位应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检查制度,对查出的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

6、经营、储存场所须根据规模大小配备足够的消防设施和器材。做好防火、防毒、防盗工作。

7、经营、储存场所需根据所涉及的危险化学品(农药)的性质分类、分库存放,禁忌物料不能温存。

8、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化学品和剧毒农药。

第8篇:农药肥料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食品生产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故在生产管理中,对肥料、农药和水的使用及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总体地讲,农药的安全使用包括从农药购买、贮运、配制、田间安全合理使用、个人防护、废弃农药及其容器处理等方面内容,以下是关于农药、肥料安全使用与管理。

农药使用与管理

一、正确选购农药

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农药,首选应选购好合适的农药。 ㈠ 明确防治以对象,对症下药,要弄清在农作物上所发生的是什么病虫害,以及发生的严重程度和决定用药的适宜时期。应考虑到有时耕作措施或生物防治方法更为有效。如必须使用农药时,再根据作物、防治对象来确定所需购买的农药。

㈡ 选购高效、安全、低毒的农药。

㈢ 注意鉴别假劣农药。购买农药时,首先注意应从国家规定的允许销售农药的正常部门购买农药,不贪图便宜,从非法销售单位或个人那里购买,从农药来源上保证不买假劣农药,同时,注意标签内容要完整,不买没有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许可证或准产证的农药。另外还要质检部门检验,看有没有超标,是否带残留,严禁购买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

二、农药的贮存与保管

公司农药必须妥善贮存,严格保管,主要要求如下: ㈠ 有专人负责

⒈ 保管人员具初中以上文化程度,身体健康,工作认真负责; ⒉ 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的农药基本知识和安全常识。 ㈡ 仓库要有良好的条件

⒈ 仓库建筑结构不渗漏,易于清洗; ⒉ 仓库易通风、干燥; ⒊配备消防设备和急救药箱。 ㈢ 农药存放要符合规定要求

⒈ 存放的农药包装要完好无损,标签要清晰。对包装破损无标签的农药要及时处理;

⒉ 农药堆放要合理,离开电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等;堆放要稳固,不宜过高;

⒊ 不同类别农药,不同包装农药,以及不同生产日期的农药,应分开存放,使之一目了然,以免拿错;

⒋ 禁止农药与食品、粮食、饲料、种子及其他与农药无关的东西混放在一起。

㈣ 严格管理

⒈ 场部建立严格的安全保管制度,农药进仓、贮存、使用时取药,都要进行农药名称、数量等的记录;

⒉ 定期检查,维修仓库设施,防护用具等,使其处于良好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⒊ 定期清扫农药仓库,保持整洁;

⒋ 进入农药存放间的人员,必须遵循仓库的有关规定,同时注意仓库通风、照明良好。

三、安全合理使用农药

㈠ 农药的配制及防护。农药配制要经过农药制剂取用量的计算、量取、混合均匀等几个步骤。

⒈ 配药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必要的技术和熟悉所用农药的性能。

⒉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参加配药。

⒊ 在开启农药包装、称量配制时,操作人员要穿必要的防护服,戴必要的防护用具,尽量避免皮肤与农药接触及吸入粉尘、烟、雾等。

⒋ 不用瓶盖量取药或用饮水桶配药,不用盛药水的桶直接下鱼塘或沟河取水,不用手或胳臂伸入药液、粉剂或颗粒剂中搅拌。配药时要防止溅洒、散落。

⒌ 药剂要随配随用,当天配好的药液当天用完。开装后余下的农药封闭在单包装中,不转移到其它包装中,如饮料瓶或食品的包装。

⒍ 处理粉剂和可湿性粉剂时要小心,防止粉尘飞扬,如果要倒完整袋装的可湿性粉剂,应将口袋开口尽量接近水面,站在上风处,让粉尘和飞扬物随风吹走。

⒎ 检查药械是否完好。喷雾器中的药液不要装得太满,以免药液溢漏,污染皮肤和防护衣物;施药场所应备有足够的水、清洗剂、急救药箱、修理工具等。

⒏ 配备的药械一般要求专用,每次用后要洗净,不在河流、井边冲洗,以免污染水源。

⒐ 少量剩余农药,一时不好处理,分类贴上标签送回仓库,以后如不要,可按废弃农药处理方法统一处理。

⒑ 使用后废农药瓶必须集中分类存放,交农药供应商回收处理。 ㈡ 安全合理施药及防护

⒈安全合理施药场部遵守如下原则:

⑴ 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药,注意安全防护,避免造成人、畜中毒事故。

⑵ 达到防治指标时再施药,避免盲目增加施药次数。 ⑶ 按照《农药合理作用原则》施药,严格控制施药次、施药量和安全间隔期,避免农副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

⒉ 场部安全合理施药要求如下: ⑴ 施药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⑵ 不允许未成年人和儿童施用农药,或接触农药;要在远离他们的区域进行安全作业。

⑶ 孕妇、哺乳期妇女不能从事施药作业。

⑷ 根据施用的农药毒性级别、施药方法和地点,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⑸ 施用农药时,必须有2名以上操作人员,施药人员每日工作不超过6小时,连续施药不超过5天。 ⑹ 施药人员要始终处于上风位置施药。

⑺ 工作人员施药过程中不准吃东西、饮水和抽烟。不要用嘴去吹堵塞的喷头,应用细签、草杆或水来疏通喷头。

⑻ 临时在田间存放的农药、浸药种子种苗以及施药器械,必须有人看管,及时处理。

⑼ 施药人员如有头痛、头昏、恶心、呕吐等症状,应立即离开现场急救治疗。

⑽ 做好施药记录,包括农药名称、防治对象、施药时间、地点、施药量、施药人员等。

⑾ 剩余或不用的农药,分类贴上标签,送回库房;已配制好的剩余农药,应在允许的范围内第二天用完,一时不能处理的,保存在农药库房中,待统一按废弃农药处理。

⑿ 施药人员用过的防护衣服和器具,及时清洗干净,要小船坞净手、脸和暴露的皮肤后再吃、喝和吸烟。

㈢ 农药废弃物的安全处理及防护

处理农药废弃物要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对于一些变质、失效及淘汰的农药,由国家指定的技术部门确认后予以销毁。严禁将农药废弃包装物作为它用,不能乱丢,要妥善处理。完好无损的包装物可由销售部门或生产厂统一回收。

㈣ 作物药害及其预防

作物药害是指由于使用农药不当而引起作物(或植物)发生各种病态反应,如引起作物组织损伤、生产受阻、植株变态、减产、甚至死亡等一系列非正常生理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因此预防作物药害的发生,是安全使用农药的内容之一。

肥料使用与管理

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中国的农业生产水平已经从温饱型向小康型发展,中国大地正在呼唤一场以科技为先导的绿色革命。无疑,肥料的科学合理使用,将是这场革命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改善土壤肥力,保护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以保证人类的营养和促进人体健康,有助于更新我们在肥料使用中的一些落后观念与方法,使我们的肥料应用与现代化接轨,从而有助于中国农业的强化和发展,不断满足中国庞大的人口日益增长的生活需求。由此可见,肥料的正确使用没有什么地方比中国更重要。中国人口大约占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而耕地面积却不足世界总量的十分之一。中国必须最大限度地强化其农业生产,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变化和增长的需求。

⑴ 肥料是提供植物养分和改善土壤肥力的物质。它是增加作物产量和改善食物和农产品品质最有效的方法。

⑵ 在自然肥力高或肥力获得改善的土壤上,为了获得作物高产,肥料使用是最有效的。即使是在低肥力土壤上,通过施肥,作物的生产也能大大改善。

⑶ 施肥是为了补充土壤中自然养分的供应,特别是纠正限制产量的最低因子。

⑷ 某些矿物质和有机物质可直接作肥料使用,但大多数是要经过化学方法以适应植物的需求。

⑸ 最适合于某一特定目的的大量和微量养分肥料的种类取决于所要求的养分吸收速率(如叶面喷施或由土壤快速供应的水溶态或能持续供应的缓慢释放法);也取决于所需求的养分组合;还决定于促进生长的副作用(例如对其它土壤养分的活化)。

⑹ 肥料用量根据诊断方法来确定,例如,可根据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划分的等级。植物分析也可揭露限制产量的最低因子。通过增施肥料可将它去除。从作物栽培的观点看,肥料用量的上限决定于经济回报的限度。

⑺ 采用的施肥方式要使所有种植的作物均获得适量的肥料。粒肥散施和某种程度上溶液喷施一般能做到这点。颗粒肥可以施入表层土壤,也可留在土壤上面,以后通过雨水缓慢渗入。

⑻ 如果根据最高最合理的方法施肥,则食物的品质肯定会通过合理施肥特别是施用有机质肥料而得到改善。在农作物生产中,矿质肥料和有机肥料的合理施用可预防许多病害和提高抗病力。以最新的施肥技术为基础的农业,可以恰当的描述为“健康促进者“。

⑼ 施肥也有危险,即会对环境产生有害作用,使环境(土壤、水体或大气)超过控制的最低无害标准。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可能发生的任何污染主要是由于施肥不当所致,且常是由于施肥过量所致。

公司根据经验评定土壤和植物的养分状况,为有效施肥提供指导。诊断方法如下:

⒈视觉的(观察植物) 与深绿色不一致的程度;可识别的缺素症;与无肥小区比较时,生长上的差异。

⒉ 化学方法

⑴ 土壤检测:有效养分含量,这是肥料需求的基础;PH、盐渍度等。

⑵ 植物检验检测:

点滴试法:例如检测叶片或作物的提取物。 植物分析:根据养分含量作为评估需要量的基础。 在施肥之前,需进行的核查:

⑴ 其它农业因素(品种、植物保护、水分等)是否满意? ⑵ 土壤肥力的基本需求(PH、有机质、稳定疏松的土壤结构、无坚实层,排水良好,无盐害)是否满意?

⑶ 在该土壤上哪些养分不必考虑(如很多土壤有充足的钙,铁,钼等)?

⑷ 哪些养分不必每年考虑?

⑸ 在播种时,磷、钾肥需施用多少?这可根据土壤检验来确定。在磷、钾供应良好的土壤上也可根据作物的移走量来决定。

⑹ 所需氮肥的种类、数量和时间?这可根据预期的产量或土壤检验来确定。

⑺ 在该土壤上哪些养分会造成特殊的问题(例如锰的固定),或某特殊植物品种对哪种养分的需求量大(例如油菜需硫多,甜菜和豆科需硼多等)。 肥料的施用:

肥料可以施于土壤表面,或施入土壤中,也可直接施到叶面上。目标是花费少,肥料分布均匀而且有效。施肥的方法取决于肥料的种类。

⑴ 固体水溶性肥料均匀施于土壤表面,溶于水后,淋入土壤,进入根区。

⑵ 固体不不溶性肥料撒于土壤表面,然后用机械与耕层混合。 ⑶ 液态肥料可喷散在土壤表面,让它进入土壤,在施用后立即与土壤混合,以防止气态损失。另也可以以稀释过的溶液直接喷在植物上。

⑷ 气态肥料注入土壤表层,例如气态氨注入10cm深度。 ⑸ 体积大的有机肥料和改良剂:尽可能均匀地撒在表层,用耙、圆盘耙、犁等使之与耕作层混合。

总而言之,用最新的专业技术进行施肥是农业生产的财富之源,也是人类食物和健康之源。

第9篇:农药安全管理制度和岗位操作规程

农药安全管理制度、岗位操作规程及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安全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2、经营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和储存设施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

3、负责人和业务人员必须经过有关部门的安全培训,并取得上岗资格证,做到持证上岗;

4、不得经营国家明令禁止的高毒、剧毒农药和杀鼠剂以及其他可能进入人民日常生活的化学产品;

5、不得经营没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的危险化学品;

6、经营者必须了解和掌握自己所销售的农药存在的危险因素;

7、农药不得与其他货物、危险化学品和日常用品混放在一起;

8、不得销售假、冒、伪、劣和失效的农药;

9、经营者不得向未取得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采购产品;

10、时刻注意防火、防中毒。

产品采购、销售、登记制度

1、危险化学品采购分到专人、采购时,必须到有经营或生产危险化学品资质的单位购买。

2、危险化学品的销售时,购买单位必须具有危险化学品的经营

许可证或生产许可证。不得向无资质的单位销售。

3、销售的危险化学品,在委托运输公司进行运输时,承运公司具有运输资格,危险品的运输车辆和人员必须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不得无证运输或无证上岗。运输中必须对危险化学品做好相应的防护,严禁出现跑、冒、滴、漏。

4、危险品的购销完成后,必须对危险品的品种、数量进行登记。

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积极参加安全教育培训。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持证上岗,把安全教育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3、公司内部每季度组织一次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水平。

4、每年组织一次安全技术实地操作演习,训练培养出思想品德好、技术水平高的实用型人才。

5、对安全技术先进班组、个人,要给予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对安全意识淡薄,工作马虎的要给予惩罚。

6、加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利用黑板报、墙报、专栏、标语等形式,把安全教育培训工作落实在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

安全检查制度

1、所有工作人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场所定时检查。

2、业务人员对经营场所的安全状况要熟悉,并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

3、夜间工作人员和值班人员必须定时做巡回检查。

4、节假日前后作安全检查,节假日值班,必须按时进行安全检查。

5、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应立即上报,并采取防范措施。

经理安全职责

1、建立、健全本公司安全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3、保证本公司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公司的安全工作,及时消除经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公司的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6、及时、如实报告安全事故。

业务员安全职责

1、认真学习并掌握安全技术,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积极参加各项安全管理活动,主动提出改进安全管理的建议,正确使用劳动保护用品或用具。

3、检查所使用的工具、设备,保证安全可靠,并做到安全使用。保持作业现场整洁卫生和通道畅通。

4、发生事故要立即报告,积极参与救护工作,向事故调查人员如实介绍情况。

安全员职责

1、认真学习并掌握安全技术,自觉遵守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2、定期组织业务人员安全学习,学习国家有关安全及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本公司的安全管理制度、安全技术知识、消防安全知识、本岗位操作规程。

3、协助经理督促、检查本公司的安全工作,及时消防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安全事故隐患。

4、及时、如实汇报安全事故,并按照预案协助经理组织实施救援。

岗位操作规程

1、严格按照国家《农药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及产品说明书正规销售;

2、经营场所不得擅自离人,并做到持证上岗;

3、不得混淆产品或卖错、拿错产品;

4、农药摆放要规范,销售要有详细的登记台帐;

5、一旦发现不安全因素,必须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

事故应急救援措施

1、发生事故(如火灾、中毒等),应立即拨打110或120急救电话。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区,防止人员无故伤亡。

2、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

3、迅速控制危险源,并对危险化学品造成的危害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险化学品性质及危害程度;

4、针对事故对人体、动植物、土壤、水源、空气造成的现实危害和可能产生的危害,迅速采取封闭、隔离、洗消等措施。

2010年2月20日

上一篇:我的舞台我做主下一篇:苏教版中考政治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