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2022-10-2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

[摘要]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和实施者,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应从创新选用机制、加强教育培训、注重锻炼、健全激励保障机制、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探索。

[关键词]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

[作者简介]沈小璇,中共龙岩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副教授,福建龙岩364000

[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指出:“建设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对做好农村工作至关重要。”这是党中央对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提出的目标要求,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必须贯彻的重要指导思想,为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当前,如何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已成为党组织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试就此课题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农村基层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农村各项工作的组织者、建设者和实施者。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头雁”。他们的素质、能力和积极性直接影响着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进度和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当前,从总体上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较好地发挥了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突发事件、关键时刻的考验面前,较好地发挥了带头作用。但是,在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中仍然存在着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不适应的问题:一是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因循守旧。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强,服务群众的能力不强,无法胜任带领群众实现科学发展的职责。二是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宗旨观念不强,缺乏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意识,在工作中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搞政绩工程,工作扯皮、效率低下,损害群众的利益,在群众中公信力降低。三是有的农村基层干部法制意识、民主意识不强,工作方式方法简单粗暴,导致在矿产资源开发、移民安置、征地拆迁等工作中侵犯群众利益和换届选举过程中对群众民主权利的直接损害等现象屡屡发生,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削弱了村级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导致一些地方越级上访、集体上访等群体事件增多。四是有的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带头赌博、搞封建迷信,搞宗族制、搞帮派、争权夺利,甚至以权谋私,侵犯集体和群众的利益,从而导致领导班子整体功能不强,影响了班子的战斗力。五是一些地方由于农村基层工作强度大,报酬低、出路窄,保障和激励措施不到位,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致使其干劲不足,甚至出现后继乏人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的健康成长,造就一支真正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真正了解基层,熟悉国情,与农民群众建立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政治可靠、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从而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根基,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二、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需要多方参与,多措并举,共同推进,形成合力,当前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创新选用机制,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

1 扩大选任工作的民主化程度。要不断改进农村基层组织选举制度,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和完善“两推一选”、“公推直选”等多种切合农村实际的新型选人办法,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村级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一人兼”与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三位一体”模式,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致富和带富能力强、化解矛盾能力强的优秀党员,工作负责、对党有感情、对农民有亲情、对事业有热情、群众拥护的优秀党员,热爱农村、有知识、有见识的年轻党员,选拔到村党支部书记岗位上来,提高选用村党组织书记的公信度。

2 拓宽选用渠道。要建立农村人才市场,完善人才网站,促进人才交流和流动,跨行业、跨地域选拔农村基层干部。一要注重“选”,就是注重从复员退伍军人、外出打工返乡青年中“选优”;二要善于“挑”,就是善于从专业大户、能工巧匠等农村致富带头人中“挑优”;三要探索“调”,就是积极探索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从农村工作基础较好,经济相对发达的村交流“调配”,逐步推进村干部的职业化,从而激活村党组织书记的源头活水;四要提倡“派”,就是提倡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乡镇机关中的优秀年轻干部“下派”到村任职锻炼,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配强村级干部队伍。

3 加大后备干部人才培养力度。要抓好村党支部书记后备人才的培养,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把更多青年农民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后继有人。积极推进“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要结合各村新农村建设实施规划和产业发展状况,有目的地引导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长期在外打工回乡的人回村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并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为农村基层干部储备人才。要建立人才档案,将从县(市、区)直机关、乡镇年轻干部、大中专毕业生、农村回乡青年,复员退伍军人,企业能人中选拔出来的后备干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实践锻炼,促其成长成才。

(二)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1 统一认识,抓好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整体规划工作。各县(市、区)、乡镇应把农村基层干部纳入新一轮大规模培训干部工作整体规划,制订农村基层干部培训年度计划,分级分层抓好落实。要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资金保障机制,从经费上保障干部参加培训。在实施教育培训前,应注重把握好需求调研、课程设计、师资聘请、培训方式、强化管理等重要环节,力求在实现培训内容个性化、实现培训力量专业化、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上先行先试,有效增强干部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同时,还应建立对农村基层干部培训教育的验证程序,并依托人事管理信息库,建立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的信息系统,做到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科学和规范化管理。

2 拓展内容,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系统化。

一是政治理论和政策培训教育。要按照建立学习型基层组织和学习型党员干部的要求,结合当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农村基层

干部进行较为系统的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学习,使他们转变发展观念,把握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同时要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系统培训,使他们在熟悉和掌握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增强执行政策的自觉性和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并积极地向农民宣传,使党的方针政策被农民所掌握,从而达到用政策推进工作,用政策凝聚人心,用政策鼓舞士气的作用,发挥好、调动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农村各项工作落实符合党的政策,满足群众要求。

二是进行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教育。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既重政治品行,又重生活品行;使他们带头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传统美德,带头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使他们牢记党的宗旨,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密切联系群众,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诚心诚意为群众谋利益。

三是农村经济知识培训。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进行市场经济知识、农业科技知识、现代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和指导,使他们掌握带领农村发展、带领农民致富的基本技能,树立市场观念,了解市场变化,把握市场规律,善于用市场经济的理念谋事,用市场经济规律办事,用市场经济法则评事,把党的政策和市场信息结合起来,引导农民自主调整农业结构,进而带领广大农民走上共同致富道路。

四是法律法规教育。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适应这一目标要求,就必须对广大农村基层干部进行法律知识,特别是与农业和农村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成为法律法规方面的“明白人”,知法用法,在实际工作中,善于从法律的视角进行思维和判断,把法律手段、民主作风和灵活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在发展经济、疏导纠纷、化解矛盾、消除不安定因素等方面发挥应有作用;把对国家、集体负责与对农民群众负责有机结合起来,把握好权与法、情与法的关系,做到遇事懂法、办事依法、处事公正、作风民主,进而带领农民群众全身心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

五是工作规范化教育。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农村基层干部认真学习与农村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方法,重点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的基本功,使他们能够准确把握群众所需所盼,不断拓宽服务群众的渠道,并把集民智以图发展,察民情以定取舍,尊民意以作决策作为工作的出发点,转变工作作风,确保工作的落实。

3 创新方式,增强培训教育的实效性。

一是注重学习培训的层次性,做到经常性培训和学历教育两手齐抓。要把学历教育当作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科学文化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治本之策来抓。支持和鼓励农村基层干部积极参加自学考试、电大以及农广校的学习,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学历层次和文化水平。经过2—3年的努力,使乡镇干部普遍达到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每村有1—2名村干部达到大专文化程度,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

二是注重学习培训的灵活性,增强实效性。要从农村干部队伍的现实状况出发,不断创新培训方式,建立健全符合农村实际的基层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要以县(市、区)、镇党校为阵地,进行系统性培训;以农广校、职业中专为依托,进行实用技术轮训;以农业示范服务基地为快车道,进行实践性培训;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即与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及发达地区乡镇村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实施结对帮扶,邀请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和发达地区的基层干部来传经送宝,同时带出去参观学习。进行现场培训;要发挥县(市、区)属部门的职能作用,组团下乡培训;要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多媒体等科技手段开展电化教育,进行直观培训;要结合“三会一课”,以会代训。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农村基层干部巩固现有知识,掌握新内容,在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提高政策理论水平等方面取得新的进步;使农村基层干部成为科技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团结带领群众奔小康。

三是树立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一方面要组织基层干部继续深入学习区内、外等先进人物的先进事迹,培养他们顾全大局、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甘当公仆的精神;另一方面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表彰农村基层干部中的先进典型,树立标杆,激发基层干部学先进、比贡献,立足本职干事业的积极性。

(三)注重锻炼。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能力

1 鼓励投身生产实践,挖掘基层干部的潜能。实践长才干,实践出真知。要让基层干部注重实践锻炼,立足岗位成才,在实践中建功立业,在创造中锻炼自己。各乡镇党委、村党组织对优秀的年轻干部和大学生“村官”要尽可能多地安排他们参与中心工作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让他们在农村的具体工作中得到锻炼,使他们在实践中实现基础知识向应用知识转变,学历转化为能力,并在实践中虚心向群众学习,不断丰富阅历,提高认识水平、政策水平和创新水平,增强解决问题和驾驭全局的能力,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要继续开展“五好”村党支部、镇党委创建活动,进一步深化“支部+协会”党性实践活动,使基层干部在组织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宗旨意识,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2 加强岗位交流,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农村正处于改革发展的转型期,暴露的问题和矛盾较多,如果这些问题和矛盾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严重影响农村的发展和稳定。我们应将培养一批敢于直面矛盾、勇于面对困难的干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应每年从乡镇、村上派10名左右的干部到市、县(市、区)信访局、农业局、建设局等单位锻炼,努力提高他们依法行政的能力、组织和发动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

3 加大异地交流力度,提高开创工作局面的能力。要坚持每年有计划地选派基层干部到外省市、区和本市其他县、区的一些先进镇村、乡镇企业去交流任职,使他们开阔眼界,学习发达地区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村经济方面的先进经验,学习敢闯敢干、敢担风险、敢于拼搏的精神,不断增强善于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从而提高他们开创工作局面的能力。

(四)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发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活力

1 提高经济待遇。一要建立健全收入保障机制,探索实行村干部工资现金发放制度,如将村干部工资纳入乡镇财政年度预算,逐年增加乡村两级的转移支付力度,适时提高乡村干部待遇。二要建立健全效能工资制,村干部的工资由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两部分组成,基础工资由各乡镇党委根据各村人口规模和工作难度系数来确定,绩效工资根据

村级经济状况和干部工作实绩来确定,集体经济实力壮大,农民增收显著的,农村基层干部要得到相应的奖励。三要坚持和完善农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将农村优秀村干部纳入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其标准要尽可能与城镇职工的标准一致;要建立离任村干部定期补助和低保制度,并逐步形成长效机制,以解除其后顾之忧。四要建立农村特困干部关爱基金,针对部分农村基层干部面临着无钱治病、因病返贫、儿女无力赡养的特困情况,要发动社会捐助,建立农村特困干部关爱基金,用于慰问关爱在生产生活中特别困难的农村基层干部,从而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2 改善政治待遇。一要认真落实选聘到村任职高校毕业生的政策待遇,对各方面表现突出、有发展潜力的,要及时列入乡镇后备干部队伍;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要及时通过法定程序或其他规定将他们推上村主要领导岗位,特别优秀的,及时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要统筹选调生和公务员招考,乡镇、县市区公务员招考要主要面向大学生“村官”,或设定专门岗位、拿出专门指标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考;县市区事业单位有空缺职位需补充人员的,要优先聘用本地到村任职期满、考核合格的大学生“村官”,以此吸引更多的优秀高校毕业生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要建立健全晋级晋升制度,要敢于打破农民身份限制,加大从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中考录乡镇公务员和选拔乡镇领导干部、招聘乡镇事业编制人员的力度。同时。对在农村担任村干部连续3年以上、符合公务员招录条件的优秀农村青年,可通过统一考试录用为国家公务员或选任乡镇领导干部或招聘为乡镇事业编制人员,以此激励村干部扎根基层工作,吸引农村优秀青年回乡投身建设。三要建立健全政治荣誉激励制度,一方面,出台相关文件规定获省级以上表彰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可享受乡镇领导班子副职政治待遇,列席乡镇领导班子有关会议,参与有关重大决策;积极推荐提名政治素质好、参政议政能力强的优秀农村党组织负责人作为各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选,为他们提供参政议政、发挥作用的舞台,在社会上突出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地位,使村干部岗位在政治上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县乡两级每年都要定期表彰和奖励政绩突出、农民拥护的农村基层干部,并广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努力形成重视、关心、爱护农村基层干部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和激发他们干事业的积极性。

3 优化工作环境。上级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农村,帮助基层村干部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真正成为农村基层干部工作中的有力“靠山”;上级布置工作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既交任务又交政策、方法,对基层干部的高标准严要求要相应配套多关心多支持多为基层干部着想,应由有关部门承担的工作,不能转嫁到农村基层干部身上,努力为农村基层干部的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五)强化监督管理,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从政行为

1 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实现规范运作。一要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目标责任制,应结合实际,确定村党支部书记任期目标和年度目标,向党员、群众公开承诺,并根据履职情况,严格兑现奖惩,从而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要健全村党支部书记个人政绩档案管理制度,县(市、区)委组织部要加强对村党支部书记队伍的管理,逐人登记造册,制定实绩考核、民主评议办法,对村党支部书记的实绩考核、民主评议、调整任用情况及时备案,并督促乡镇党委落实有关政策,从而增强村党支部书记的责任心。三要建立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制度,通过权力的相互制衡,防止权力被滥用,同时实行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建议权和监督权,从而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四要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制定严格的管理规定和执行措施,建立健全村账镇代理制,严格把好会计审核关,堵塞漏洞,规范财务管理。五要完善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制度,公开的内容、时间、程序、形式和管理方式应符合规范,真正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2 构建多层次的监督体系,实现立体防御。一要强化上级监督,各乡镇党委要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诫免谈话制度、离任审计制度、村务大事请示报告制度,既要保证过程监督,又要做到事后问责。二要强化班子内部监督,建立健全村级领导班子议事规则,防止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独揽大权。三要强化党内监督,各基层党组织要严格按照党章的规定,开展党的组织活动,建立严格的考评制度,每年召开一次总结评比和民主生活会;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做好不合格党员的教育、转化和处置工作,保持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有一个健康的肌体。四要强化群众监督,健全和落实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凡重大事项都要经过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进一步健全和落实村民理财制度,完善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加强对农村干部财务活动的监督;完善村干部定期向党员群众报告工作制度,认真开展村干部述职、民主评议工作,确实增强他们的廉政创业,为民办实事的自觉性。五要强化舆论监督,要充分利用大众媒体,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典型案例的公开报道力度,即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情况,选择那些具有典型意义的大案要案及时在媒体上予以报道,“公布于天下”,让腐败分子的丑恶思想和行径在光天化日之下暴露无遗,使那些沾染了不良习气的农村基层干部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悬崖勒马。改邪归正,同时也教育警示其他干部,防患于未然。六要加强法纪监督,要坚持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大查处农村基层干部违法违纪行为的工作力度,大力整治不正之风,对作风不实、履行职责不到位、群众有反映的,要及时批评教育,促其整改;对岗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差、作风不好、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有关规定及时调整;对以权谋私、违法违纪的,要严肃处理,根据违纪情况给予相应的处分,触犯法律的,按照有关司法程序进行惩处,从而使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引以为戒,做到依法行政、廉洁从政,努力塑造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

[责任编辑 周志华]

作者:沈小璇

第2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但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原因包括监管不力、财务制度不健全、待遇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特权思想严重。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应从完善监管制度、健全财务制度、落实惩处机制、提高待遇、加强思想教育这几方面入手,形成环环相扣、层层相辅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倡廉目的。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反腐倡廉;人民群众

作者简介:胡月(1991-),女,汉族,河南登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的法学实践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坚定信心、大刀阔斧进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政治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成效。无论多么高的职务,无论多么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只要触犯我国的党纪国法,那就毫不妥协地追究其刑事责任、毫不留情地严厉惩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尤其存患于基数大、人口多的农村基层干部中。

一、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腐败问题

这里所说的农村基层干部,是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当下,随着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和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大量国家资金、集体资金、外商民营企业投资源源不断涌入基层。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随之滋生的,是有些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权力贪污受贿、非法挪用公共财物、非法侵占征地补偿款、随意处置集体土地、肆意截留惠民资金等腐败问题。这些不良行为极大损害了人民群众和国家集体的利益,降低了政府执政的公信力和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为我国党和国家事务管理者的农村基层干部,直面群众,是政府执政的基石,是连接群众与政府的桥梁,是联系群众与政府的纽带。农村基层干部处于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推行者,又是领导群众的指引者和实践者。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农村基层干部就是要为群众推行国家政策、党的方针,就是要为群众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极易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动摇国家执政的基础。

二、导致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

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导致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农村基层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管从中央层面来说,我国疆域辽阔,约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上分散着各个农村基层政权,这导致农村基层干部人数庞杂。同时,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农村几乎是熟人社会,农村基层干部大多形成隐形的、紧密联系的个人关系网络,造成官官相护。所以,中央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长期的统一监管。从内部监督来说,我国虽然对基层党纪委的主要任务作了明确规定,但是缺乏具体的职能、责任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有效性。且由于基层纪检人员工作繁杂、人数上的不断压缩、还要身兼数职,致使监督也是“隔靴搔痒”式的监督,根本不能对农村基层干部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从群众层面来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群众有权对党政部门进行监督,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老百姓潜意识不敢、不愿监督农村基层干部,抱着“民怎能与官斗”的思想,致使其监督意识淡薄、监督力度低下,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

(二)农村基层财务制度不健全可以说,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基层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一些地方财务制度混乱,你有你的帐,我有我的帐,自成一体,各存各的“私房钱”,套用公共资金。一些地方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或者会计出纳频繁更换,或者会计出纳由一人身兼,或者干部代行会计出纳一职,严重违反财政纪律。一些地方的财务制度不完善,什么项目可以开支,什么项目不可以开支,开支的上限为多少都没有明确规定。一些地方财务账目不公开、不透明,或者搞“形式公开”,公开内容粗略,公开方式单一,公开质量低下,民众看了也不懂,流于形式。

(三)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不高虽然李克强总理两次强调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上调公务员工资,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农村基层干部经济待遇仍然较为低下。而且,作为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其工作涉及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司法、社会保障等各个层面。工作量庞大复杂,工作质量要求严格,经济待遇却不高,这极易打击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造成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失衡。再加上手中有权,面对赤裸裸的金钱诱惑,腐败就成了一种当然性、可行性的选择。

(四)农村基层干部总体素质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要求新一代的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高、办事能力强。但由于农村基层条件差、待遇低、晋升渠道有限,大部分高素质人才不愿在基层任职,造成农村基层干部总体素质较低。因此,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觉悟不高、公仆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学习能力不强,不知道公权为民,做不到严以用权,滋生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五)农村基层特权思想严重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传统的人治思想仍然毒害着农村的基层干部。再加上我国关于基层各项制度的规定并不具体,留给农村基层干部很大的酌情处理空间。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的对策

我国现今将反腐斗争的主阵地放在了政府的中高层,对同等重要的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重视不够。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笔者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

(一)建立有效监管制度首先,建立有效的基层巡视制度。依据我国现有的巡视制度,中央巡视到省,延伸到市一级,省级巡视到市,延伸到县一级,而县级以下的巡视基本是监管的空白。而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腐败,是严重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腐败,是影响基层改革发展的腐败。因此,更应建立有效的基层巡视制度,弥补县级以下监管的空白。基层巡视制度的建立,应坚持重点突出与专项结合的方式,重点巡视作风不正的人、滥用权力的事,具体针对权钱交易问题、廉洁自律方面,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其次,依靠基层纪检监察强化内部监管。一是由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定期向农村基层干部传达国家反腐倡廉的精神,引导基层干部自觉守法、严守党纪,转变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达到预防基层腐败现象发生的目的。二是健全具体责任追究制,划分具体责任,并将责任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每一个主要负责人,有效避免农村基层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最后,利用新型科技手段进行即时监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有效的科技方式可以实现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即时监督:一是设置专线举报电话或者反腐网络平台,欢迎广大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听取群众意见、采纳群众建议,及时发现基层干部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事态扩大。二是专设反腐倡廉网站,全面地、及时地更新每一起群众举报的基层干部腐败事件,让广大群众看得见监督成效和处理结果。

(二)健全基层财务制度首先,要制定一套切合基层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资金安全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总预算工作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等,做到条理分明,明确各自管理权限。其次,农村基层干部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基层财务,任何事都必须有章可循,任何人都必须依规定办事,严防乡镇书记一人之言。同时,要对各类项目资金进行从开始到结束的实时监管,确保每笔资金用到实处,严防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套用、挪用项目资金。定期举行财务会审,审查所有支出票据。票据手续不全的不准报账;超出合理预算的不准报账;违反政府采购标准的不准报账;不按照项目管理规定的不准报账;不遵循出差管理办法、接待管理办法、会议管理办法的不准报账。审计部门也要客观、公正的对基层财务进行审计,既要做到定期审计,也要做到不定期审计。还要面向群众、面向社会、面向媒体及时公开基层财务,接受群众、社会、媒体等不同层面的广泛监督。

(三)全面落实惩处机制首先,惩处要有重点。严厉惩处农村基层干部在强农惠农物资与资金、项目扶持资金、征地补偿款、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土地矿产征用开发、农村集体财产、补助补贴资金、退耕还林款物、退牧还原款物等领域的贪腐犯罪。这些领域无不是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联系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着基层社会的民生福祉。因此,一定要严查上述领域的贪腐犯罪,保障基层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根基的安稳。其次,要从严从重惩处。小贪小腐,若不加以有效阻止,很容易演变成大贪大腐。只有从严从重惩处,加大犯罪成本,才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才能遏制基层贪腐之风的蔓延。因此,一经发现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腐败,无论涉案金额、不分大案小案,就应重拳出击,决不手软,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严防“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的发生。

(四)改善农村基层干部待遇首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津贴。由于我国现有的津贴制度是与职务、级别挂钩,农村基层干部处于我国行政级别最低一级,因此其津贴着实不高。在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制度外,可以根据各地方基层政府实际情况提高基层干部津贴,或以其连续在基层工作的工龄为条件,或以其年度考核为条件,或以其工作成绩为条件,改善基层干部待遇,为农村基层干部增添收入。同时,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其工作地点并不局限于办公室,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他们经常奔走一线、参加各式会议、组织下乡活动。在此基础上,可以给予其一定的交通补贴、下乡补助、生活补贴等,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基层,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其次,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政治待遇。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很少受到职级晋升政策的眷顾,以致于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感觉政治没奔头、工作没劲头,自然而然抱着“能捞一点是一点、能贪一点是一点”的贪腐思想。所以,我国应尽可能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多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给农村基层干部一个可以展示自我才华、展现工作能力的平台。这样,农村基层干部会主动自我鞭策,努力工作,加强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不敢、也不想、也不愿因一时贪念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五)加强农村基层思想教育首先,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应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可以成立中心学习小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学习中纪委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等。农村基层干部可以写出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在每周例会上进行发言。同时,还可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定期观看反腐纪录片《廉政公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督促其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批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增强其抗腐拒变的能力。其次,针对农村基层群众,应加强民主教育,提高其监督能力,扭转其“畏官”心理。我国是人民主权的国家,国家权力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农村基层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本身就是为民服务、为民排忧、为民解难的,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基于这样的认知,在面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不良现象时,基层群众才有公民的责任意识,才能自主提高监督能力,才能做到敢监督、敢问责。

[ 参 考 文 献 ]

[1]孟昭英.关于基层党组织是反腐倡廉的主阵地的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15(07).

[2]汤续.新形势下基层反腐倡廉机制的构建[J].理论观察,2015(06).

[3]黄少东.反腐倡廉从基层抓起[J].东方企业文化,2015(03).

[4]李东红,尹海涛,翟耀.河南反腐新创举:市县党委巡查制度正式启动[J].决策探索,2015(06).

[5]韩锐.基层党支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探析[J].才智,2015(04).

[6]郑文飞.从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基层反腐倡廉建设[J].民主,2014(12).

作者:胡月

第3篇:新时代农村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建设

摘 要:随着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更大,担子更重。迎面碰上的时代考题层出不穷,工作内容错综复杂,部分基层干部不堪重负,压力感较强。新时代培育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可从三方面进行探讨:满怀热情关心关爱基层干部,建立干部心理服务体系;干部从认知、情绪、时间管理提升心理调适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健全完善干部激励制度。

關键词:新时代;干部;心理调适;对策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员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对新时代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基层干部作为连接政府和人民群众的桥梁,承担着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建设、改善民生、精神文明建设等重要任务。当前,基层干部队伍奋发向上,满腔热情投入工作,为群众所称赞。但工作压力也会使基层干部在某个时间段心理失衡,需要心理调适。在履职尽责基础上做好心理调节是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中保持饱满精气神的重要途径。

一、培育农村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的重要性

(一)培育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对新时代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基层干部作为农村事务的重要承担者,他们的工作状态直接决定基层政府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1]。”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基层领导干部责任更大,担子更重。我国第一部“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显示:“公务员整体心理健康水平良好,但仍有5%焦虑水平比较高,5.5%抑郁水平比较高,10.2%压力水平比较高[2]。”党的干部队伍,不仅要政治过硬、本领高强,还要有心力。拥有良好的精神和工作状态,是干部担责任、重担当的前提。长期具有消极心态的干部,更容易发展为懒政心态,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工作绩效和生活品质。情况严重的可能会发展为心理疾病,甚至走向腐败犯罪。因此,把提升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纳入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对激发基层干部心理活力,增强党的凝聚力与战斗力至关重要。

(二)培育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助力干部提高工作质量

2018年10月28日起施行的《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要求党支部应当注重分析党员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2019年7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党务干部队伍,把党务干部培养成为政治上的明白人、党建工作的内行人、干部职工的贴心人[3]。”基层干部做好党务工作、思想政治工作和干部日常工作,需要和群众打交道。不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工作方式容易死板、脱离群众。很多群众带着问题来,情绪激动,如果单纯就事论事,容易激发矛盾。这时需要先缓解群众负面情绪,了解思想状态,情绪稳定后再共同分析问题、改变认知,解决问题。

(三)培育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对提高组织效能大有裨益

多数人希望在积极的组织氛围下愉快工作。情绪感染理论指出,组织压力实际上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而是一个团队在面对。如果把坏情绪传染开,周围同事、下属也会受到影响。美国心理学家库尔特·勒温“心理动力场”理论指出,人是一个场,人的心理活动是在一种心理场或生活空间里发生的。生活空间包括个人及心理环境。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个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4]。在单位设立完善的员工援助计划(EAP),引导干部掌握心理调适知识,有助于单位形成有正能量的氛围。

二、培育基层干部心理调适能力的对策

(一)满怀热情关怀干部,建立基层干部心理服务体系

干部心理服务体系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持之以恒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当前,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形成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为核心,突出党建引领,以领导负责、系统培训、整合力量、平台建设为保障的“1+1+4”模式。

首先,各级领导须重视干部心理服务体系工作。建议上级部门出台干部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细则,设立专人负责,将心理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年终考核项目。其次,各机关单位、基层党校建立心理健康培训计划。《2018-2022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明确要求抓好心理健康方面的学习培训。建立“3×3基层干部心理培训”模式,即集体教学、兴趣小组、个体咨询的实施模式,结合讲授法、现场体验式教学、个别咨询的教学方法,将课程规范化、科学化。再次,探索“党建+心理服务”“社会治理+心理服务”等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党员干部价值观培养、红色基因教育、社会治理能力提升相结合。最后,研发针对基层干部的心理服务移动平台。

(二)引导干部掌握心理调适方法,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方式

首先,学习情绪管理方法,提升干部情感能力。卡南高(1992)在研究管理人员能力时,认为管理能力由三个类型构成:情感能力,智力能力,行为能力[5]。学习情绪管理方法,引导干部认识并管理自己和基层群众的情绪,提高情感能力。掌握腹式呼吸法、身体扫描技术和冥想技术等方法,改善身体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掌握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方法,及时疏解群众的情绪,了解思想动向,提升沟通技巧和问题解决的能力,转变群众认知,将基层矛盾化解于萌芽状态,避免发生群体性事件。

其次,掌握时间管理和授权原则,制定合理工作计划。管理学家科维将工作按重要和紧急两个维度划分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四类[6]。基层干部个人精力有限,应将时间做合理规划。对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要优先集中精力处理,例如突发事件的处理、紧急接待任务等。对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件,需要提前分配时间处理,尽量避免此类事件转化为重要紧急事件。组建工作团队,做好团队分工。培养有担当高素质专业化的工作团队,充分了解成员特点,对被授权工作人员给予充分信任和工作指导。

最后,建立科学合理的认知方式。非理性的认知陷阱是指过度加重压力或导致无压力痛苦状态的常见心理习惯,长期陷入其中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和行为。引导领导干部读原著、悟原理,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运用于工作生活,用辩证、发展的观点看待压力和困境,树立压力并不是完全不好的、“危”与“机”是相互转换的观念,改变干部对于压力的一贯认知,增强干部改变现状的能力与信心。

(三)组织内部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体制,健全完善干部激励制度

其一,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以政治标准作为干部选拔的首要标准,在干部选拔考核中加入心理素质标准,选择政治过硬、心理素质强、专业水平高的干部承担基层工作。其二,避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工作,为基层干部减负。2019年是“基层减负年”,将基层干部从无谓的工作事务中解脱出来,不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不搞“工作留痕”“报表堆积”,把精力集中在为群众谋实事干事创业上。其三,采用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激励机制。保障基层干部的待遇,关爱干部生活,帮助解决干部家庭困难。树立基层干部的先进榜样,增强干部获得感和成就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傅小兰,等.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7-2018)[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95-97.

[3]习近平.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网.2019-07-09/2019-09-03.http://www.gov.cn/xinwen/2019-07/09/content_5407704.htm.

[4]侯玉波.社会心理学(第四版)[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81-82/48-51.

[5][6]夏洪胜、张世贤.时间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2014:65-66.

基金项目:郑州市2019年度社会科学调研课题(ZSLX2019095);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9年度调研课题(SKL-2019-688)

课题:中共郑州市委党校教学科研一体化课题“郑州市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调查与调适对策研究”,序号:2019-01

(作者单位:中共郑州市委党校)

作者:林悦

第4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加强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问题研究

中共***组织部

中共***基层办

2009年6月22日

近年来,我县按照“强化培养措施,优化队伍素质,加大管理力度,落实备用结合”的总体要求和“着眼长远,抓好当前,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村党支部书记培养管理工作,培养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村级领导班子队伍,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保持农村社会政治稳定,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和各项事业全面进步,推进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全面贯彻落实。

一、基本情况

***辖8乡1镇、107个行政村、526个村民小组,居住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族等19个民族。现有村党支部书记107人,其中,实行”一肩挑”102个,国家干部任村党支部书记7人,初中及以下52人,高中8人,中专43人,大专4人;30岁以下3人,31岁—35岁7人,36岁—40岁32人,41岁—50岁57人,51岁—55岁6人,56岁—60岁2人。

二、主要做法

县委把加强村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优化班子队伍结构入手,不断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综合素质。

一是配齐配强村党支部书记。严格换届法规和操作规程,突出实行“一肩挑”宣传引导和从优秀后备干部中提拔等工作,提高基层选民法规意识和参选率,全力推进村委会换届工作。全县102个村实现 1

了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交叉任职,占总村数的95.3%。同时把一大批年龄在40岁以下,政治素质好、能力强、懂经济、善管理的优秀青年选进了后备干部队伍,作为村党支部书记重点培养对象。并从乡镇机关选拔优秀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共选派7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

二是精心培养,全面提高村党支部书记的德才素质。通过“干部作风提高年”,县委组织部、基层办组织开办村干部培训班,加强各类党内法规培训,进一步提高村干部思想素质和工作作风。实行理论培训制度。我们在结合每年的乡镇三级干部会和党员冬训对村党支部书记培训的同时,还利用农闲组织他们系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开办专题讲座,引导他们学习实用科技、法律知识等。在此基础上,在偏远的村阵地组织开展了以“贯彻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转变干部作风”为主题的封闭式集中轮训,每期时间7天,累计开班36期,参训党员干部达4400余人次我县将学习情况的评定归入村党支部书记个人档案,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

三是实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制度。对村党支部书记坚持跟踪培养,把培养管理工作贯穿于村党支部书记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中,促使其健康成长。同时,实行优胜劣汰,滚动管理,每作一次微调,使村党支部书记保持活力。

1、以“一月十落实”活动为载体,规范基层组织活动。针对个 别村级党组织工作不规范的问题,2006年在总结以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成功经验基础上,提出了“一月十落实”活动,成为规范村级党组织工作的有力抓手。“一月十落实”活动,即落实每天至少1名干部坐班,解决热点、难点问题;落实每个村每天有一个村民小组开展集中学习1次,及时统一思想认识;落实每周至少安排1次工作,明确工作重点;落实每月至少召开1次村民大会,民主决策村级事务;

2落实每月至少表扬1次好人好事,形成良好村风;落实每月至少联系1次维稳重点人员,确保社会稳定;落实每月至少宣传1次法律、法规知识,增强群众守法意识;落实每月至少开展1次科技培训,增强群众致富本领;落实每月至少交流1次致富经验,拓宽增收途径;落实每月至少召开1次党支部例会,总结自身建设情况。同时,2008年开始,我县还借鉴温宿县“十个一”活动经验,对开展“一月十落实”活动内容进行充实完善。

2、以“分类定级”活动为平台,增强争先创优意识。

一是抓目标确立。采取“统一标准,量化分值,乡镇考核,基层办复查备案”的程序,按照领导班子好25分、党员干部队伍好20分、制度建设好15分、工作业绩好20分、农民群众反映好20分的标准,根据考核结果,一年确定一次。目前全县107个村中一类村42个,较上年增加3个;二类村51个,较上年减少2个;三类村14个,较上年减少1个,有2个二类村提升到一类村并创建为“五好”村党支部。按照“引导一类抓巩固,指导二类抓提高,督促三类抓整顿”的整体思路,通过组织村干部、党员、人大代表、“三老”人员、政协委员、爱国宗教人士等各层面的人员座谈,找准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原因,群策群力研究解决基层党组织班子竞争意识不强,党员基层干部先锋作用不到位等问题。

二是抓责任落实。联系村的乡镇领导结合农村实际,帮助村党支部书记制定符合农村发展的具体措施,教处理经济事务、处理同群众的关系、处理各种矛盾的方法,使村党支部在抓人的教育管理和抓全面工作中的信任度明显提高。同时加大责任追究,2007年以来,部领导先后对连续2年未实现创建或转化目标任务的1名乡镇党务副职和4个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告诫谈话,并取消了评优资格,1名党务副职予以免职,激发了抓党建的源动力。

三是抓整顿落实。针对个别村党支部书记综合素质不高、工作能力不强的问题,分别采取了领导个别谈心、组织集体谈话,举办培训班,组织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到村巡回宣讲等多种形式,强化教育培训,并通过思路上领、政策上扶、信息上引、物质上帮、技术上带等具体办法,加大后进村整顿力度。2008年以来,组织奥特贝希乡5村党支部书记艾力〃尤努司等2名同志,到各乡村巡回宣讲10场次,乡镇领导个别谈心(谈话)370余人次,举办各类培训13期,受训人员达1100余人次。在此基础上,注重从信息、技术上加大帮扶,多渠道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以经济发展带动后进村整顿。一年来,为农牧民群众提供致富信息450多条,新增集体经济收入8万多元。

3、以“党员帮带互助”活动为载体,引导村党支部书记做好服务群众工作

一是在农村党员中,实行定目标、定任务、定时限、定责任,一包到底的“四定一包”制度,按照自愿、就近、以强带弱的原则,开展“党员帮带互助”,让每名党员联系10户左右的群众,3381名有帮带能力的党员与20286户群众结成帮带对子,落实“八个一”基本职责(即,把党的政策向群众讲一讲,致富经验传一传、实用技术带一带,邻里纠纷劝一劝,贫困农户帮一帮,稳定工作抓一抓,计划生育管一管),初步形成了乡党委管村党支部、村党支部管党小组、党小组管党员、党员联系农户、群众监督党组织和党员的“金字塔式”管理模式。2008年,奥特贝希乡5村种植大蒜比较多,一时难以销售,村党支部主动承诺帮群众找销路,把矛盾不上交,对问题不回避,把解释工作做到了群众心里,赢得了群众的信任。二是开展“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和“天山先锋”为主题的实践活动,通过创立“党员先锋岗”、划分“党员责任区”、组建“党员服务队”、开展“党员奉献日”等系列活动,引导教育党员在岗位上争当先锋,工作中争当模范。奥特贝希乡4村村干部艾买江〃库尔班说“我们村干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村党支部相信党员,党员也积极发挥作用,配合党支部,任

4何工作党员带头先做”。2008年,推广西红柿种植中,在党员带动下,西五乡种植的3万亩西红柿中,贫困户种植8700亩,带动2106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50元,当年使810户,4050名贫困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增至858元。三是从开展“五送四摸三帮”活动切入。“五送”即向结对帮扶农户送观念入脑,送政策上门,送科技下田,送法律进家,送信息到户。“四摸”即摸清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所想所盼以及意见和建议。“三帮”即帮助搞好生产规划、庭院建设、生产技术服务和解决具体困难。据统计,全县党员共为对口联系的农户办好事、实事1310件,提供无偿劳动力1703次,免费技术指导930次,资助贫困学生15名,实现了“民得实惠、党得民心”的目标。

4、以去冬今春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为契机,抓查摆,完善长效机制 一是采取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交心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设立意见箱和举报电话等途径,让党员对照《党章》查找问题,发动群众重点围绕党员在执行上级工作安排、发展生产、维护稳定、解决群众困难等方面,给党员提意见、查不足,使党员干部明确整改方向。截止目前,召开各层次群众座谈会115场次,走访群众达3001人次,发放征求意见表13500份,设立意见箱9个。通过自我剖析、交流座谈、发放征求意见表,梳理汇总出意见、建议730余条,其中涉及班子意见、建议210条,党员干部个人520条。二是采取“三上三下”,从严把好剖析材料关。明确党员的材料由村党支部书记把关,村级班子成员的材料由驻村督导组和联系村乡领导把关,村党支部书记的材料由乡党委把关。乡干部材料由分管乡领导把关,乡领导材料由驻乡督导组和乡党委书记、乡长把关,乡党政正职的材料由驻乡督导组组长县领导把关。每次审阅个人剖析材料,领导都要签署具体的修改意见或评语,督促党员抓好整改。三是抓整改,见实效,在促进工作中践行先进性。坚持边学习,边查摆,边整改的原则,实行一月突出一 5

第5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

古浪县科技局

2009年4月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现阶段全党工作和政府全部工作重中之重。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首要问题是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确保把党的各项农村政策落到实处关键是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和•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意见‣把提高基层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水平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指出通过扎实开展农村基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扩大党在农村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近几年,县委、县政府大力实施“双培双带工程”和“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创新村党组织书记培养选拔机制,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社会化管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我们应当清楚的认识到,我县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还处于整顿提高阶段,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不高,应对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足;科技文化素质低,消化吸收新技术的能力 1

差;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待遇偏低,影响了基层组织建设的正常运行。因此,为了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建设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创新基层干部队伍的培养选拔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村级干部的报酬和待遇,解决他们的“三金”问题,吸引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和回乡务工人员加入到村干部队伍的选拔之中;大力推行在优秀村干部中招考公务员制度,使他们自觉不自觉的树立为民干事业、为民谋福祉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带动农村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继续推行“三合一”的村级干部队伍,提高他们执政为民的能力。结合省、市、县组织部门下派干部到村上担任第一书记(全县已选派村第一书记50名),科技部门下派科技人员到村或企业担任科技特派员(全县已选派科技特派员286名),人事部门下派高校毕业生进村(社区)担任村(社区)主任助理的活动,充实村级领导班子,确保每个村有一名大学生和科技特派员,对优秀干部进行兼职,做到领导力量强化,科技推广管理有方,同时,又不给群众造成负担,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三、深化乡镇体制改革,提高为民服务的效率。对乡镇现行的机构设置进行改革,整合人力资源,搭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乡镇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设立党政事务办公室、社会

保障服务中心、科技推广服务中心、信息服务中心,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着力提高农村社会管理水平。

四、加大对基层干部队伍和人才队伍的培训力度。充分党校、行政学院、农广校、农函大等教育培训基地,开展素质教育和学历培训,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与高等院校联合办班培训,提高他们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采取送出去学、请进来教,举办各类培训班、以会代培等多种形式,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积极开展农民技术员职称评定工作,每个村选拔2—3名有知识、会经营、热心科技工作的青年,强化培训,使他们掌握1-2项先进实用的技术技能,通过公开招考,聘用为村级农民技术员,担负起本村的实用技术推广工作。同时,制定优惠措施,支持他们进行农资经营,承担农业试验、示范、推广项目,增加个人收入,调动他们为农服务的积极性。

五、积极鼓励科技人员下基层创业。结合科技副乡(镇)长、科技特派员的选派,动员县级单位的科技人员到乡(镇)村一级工作,施展才华,允许他们创办、领办经济实体和科技型企业,在资金、税收政策方面给于倾斜和优惠。同时,对在农村乡村单位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职称评定时,免外语、计算机考试,在各类人才评优、评奖、提拔任用及项目申报工作中,扩大基层一线人才的比例,使他们在事业上有干头,政治前途上有奔头。

第6篇: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村官考试复习资料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

第一节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坚持理想信念

作为农村基层干部,首先要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从认识上讲,理想信念是人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是人生前进的风帆,是开创伟大事业的力量源泉。所以,在农村工作的基层干部,一定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

从要求上讲,树立理想,坚定信念,最根本的就是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践行。就农村基层干部而言,当前最主要的是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胡锦涛同志有关执政党建设、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理论观点。在学习中,要理论联系实际,把学习的理论、领会的精神同“三农”的实际、自己的思想认识和工作中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二起;在学习和实践的双重作用下,进一步坚定理想和信念。

二、坚持为民服务

首先,农村基层干部要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中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要按照胡锦涛同志的要求,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题,坚持不懈做好事。要始终把农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在各项工作各个环节都细心研究群众的利益,关心群众的疾苦,体察群众的情绪,努力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等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团结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其次,要深入农民之中,切实关心和及时解决农民群众中的生产与生活问题。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不能只停留在口号和一般要求上,必须从农民最关心、最揪心、最不放心的事情做起,切实把农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心上。对于农民群众中的贫困户、救助对象,一定要按胡锦涛同志讲的“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要求,带着深厚的情意去帮助解决。

三、坚持求真务实

求真务实,对于农村基层干部来说,就是要说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忌心浮气躁,更忌弄虚作假。现在,农村有的地方,有少数基层干部喜欢追求标新立异,动辄“大思路”、“大手笔”,看似挺热闹,实则是虚功。提倡求真务实,就是从实处着手,从农民群众最关心的事抓起,一件一件地做,直到人民群众满意为止。

农村基层干部求真务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要坚持对农民群众负责和对上级领导机关

负责的一致性。既要对农民群众说实话,更要为维护农民群众利益对上级说实话,千万不能为了迎合上级机关或某个领导人的政绩需要而弄虚作假。上下求真、两头务实,这尊是处理对“两个负责”,一致性的党性原则。

四、坚持公正廉洁

具体到农村基层干部的公正廉洁,就是办事公道,廉洁奉公。具体要求是“三个正确使

用”。二是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反对以权谋私。要按原则办事,反对人情风;要坚持办事公开制度,政策公开、程序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以提高基层政权的公信力。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服务“三农”上,用在为农民谋福利上,用在带领农民朋友致富奔小康上。二是正确使用干部。摒弃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农村基层干部的用人权虽然不大,干部的职位也不高,但干部的使用是零照离,选用得不得当,造成的影响是很大的。所以,在选拔和任用干部时一定要公开、公正弘平。三是正确使用金钱,把农村很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到得人心、获民意的“三农”建设上。.千万不要从个人或小团体的私利出发,用农民的血汗钱摘那些所谓的政绩工程和一些烂尾工程。用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花老百姓辛苦挣来的钱,一定要精打细算,扳着手指头过日子。

关于农村基层干部的公正廉洁,要牢记三条:一是记住党纪规定的廉洁自律的要求;二是记住自己身在暂时还贫穷落后的农村;三是记住肩上的重担是服务农民、无私奉献。为此,农村基层干部一定要耐得住艰苦,管得住小节,挡得住诱惑,用自己严格自律、廉洁勤政的好作风去树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的“清官”形象。

第二节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要求

一、认真学习,增强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

(一)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思想政治建设是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加强政治学习又是思想政治

建设的根本。所以,要努力提高学习的自觉性,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克服农村条件差、基层工作忙等困难,坚持“中心组”、“学习日”等学习制度,努力学习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增强领导班子的理论素养。

(二)在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

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在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时,要按照党中央的要

求和乡镇、村的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并在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一是要在完整、准确地把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体系、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上下功夫;二是要在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上下功夫;三是要在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农村工作,提高解决基层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下功夫。要把学习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的《决定》和十七大精神同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推动基层领导班子学习活动的不断深入,推进基层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建设。

(三)端正学风,坚持学以致用

在学习中,基层各级领导班子要特别注意学以致用、求真务实,在理论联系实际上多下功夫。联系实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联系思想实际,努力塑造保持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和优秀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联系工作实际,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一个好班子,带出一支好队伍,找出一条好路子,推行一套好机制,推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健康发展。

二、团结一致,增强领导班子的执政能力

按照党的十本届四中全会和十七大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的建设,关键是班子自身的建设,要求乡、村两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要有大局意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加强团结,齐心协力,提高班子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

(一)坚持民主集中制

1.严格党的组织纪律,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上级党委的领导。《党章》规定的“四个服从”是民主集中制的重要原则,也是领导班子必须遵守的组织纪律。“四个服从”的核心是全党服从中央。农村基层组织一定要强化班子的全局观念,把维护中央的权威同维护省委、市委、县委的领导统一起来,把执行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省委、市委、县委的指示精神和本地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既实事求是,又开拓戗新。

2.坚持和完善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集体领导是民主集中制原则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是党的群众路线在领导方法上的具体运用。从工作上讲,集体领导就是重大问题由集体讨论决定,任何个人无权决定重大问题,也无权改变集体的决定。同时,还必须完善个人分工负责制,在为党的中心任务和农村中心工作服务、维护集体领导的前提下,班子每个成员都要按照分工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对于职权范围内的事情,一定要敢于负责,充分履行自己所承担的职贡。

3.加强制度建设,用制度保障民主集中制的贯彻执行。建立健全制度是领导班子实行民

主集中制的关键,因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特点,可以有力地约束和规范班子每个成员的言行。在乡镇、村,特别是党组织两级领导班子中,一是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在提高生活会质量、提高解决班子自身问题上下功夫;二是坚持和完善民主评议班子成员的制度,可采取领导与群众、党内与党外、上级与下级等几方面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评议;三是坚持下级向上级请示和报告工作制度。特别是对于那些地处边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不畅的乡镇、村,坚持多请示、勤报告的制度尤为重要;四是建立严格、有效的监督制度,做到把党内、行政与法制的监督,把专门机构、组织与群众的监督,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的监督等结合起来,形成对各级领导班子强有力的监督机制。

(二)坚持以大局为重,加强领导班子的团结

对班子团结的重要性和要求要有足够的认识。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领导班子团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协调运作。在工作中,主要负责人要养成良好的民主作风和合作意识,常规工作要在班子内部多通气,特别是与副手多通气,重大问题必须经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充分听取大家的意见,不搞个人说了算。对班子所有成员要明确授权,使其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调动一班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副职褒思想上要自觉维护一把手在班子里的主导和核心地位,积极支持一把手的工作。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做好自己分管的工作,努力当好~把手的参谋和助手,拾遗补缺,搞好协调。

要加强班子的团结。具体到农村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要在尽力维护党和人民大局的前提

下,考虑本乡、本镇、本村、本土的利益,做农村、农业、农民急办、大办、想办的事,用心琢磨工作,而不计较个人的名利、地位和权力。“为此,班子成员必须做到以下“四同”:思想上要同心,目标上要同向,行动上要同步,事业上要同干。

(三)充分发挥主要负责人在增强班子执政能力方面的引导、促进和协调作用

1.引导作用。首先是要以共同的信念和目标凝聚一班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党团结的政治基础,这就决定了一把手必须以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团结一班人的基础。其次要以党的纪律约束一班人。基层组织特别是乡镇党委和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团结必须在党的纪律约束下求得思想的统一,达到行动的一致。作为一把手,首先要成为遵守党纪的模范,同时还要带头执行党的纪律。再次要以宽阔的胸怀融合一班人。作为一把手,心胸一定要宽阔、豁达、大度,善与人同,与人为善,要有容人、容事、容言之量,要有忍受、忍让、忍耐之度。对班子成员真正做到放心、放手,把权力放下去,把责任留下来,以自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模范行为在班子中形成“亲和力”。

2.促进作用。首先是教育一班人从维护大局和党的建设的高度加强班子的团结,使班子每个成员从党的事业上珍重团结,从集体荣誉中珍惜团结,从同志间的友情上珍爱团结,进而使维护领导班子的团结成为每个成员的自觉行动。其次是一把手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胆识,善于发现并及时处理团结中的矛盾。解决矛盾时应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力求不留尾巴,完全消除隔阂。

3.协调作用。首先是协调好同副职的关系。要做到以事业为重,不嫉妒,不猜疑,互相信任,坦诚相见;不揽功,不诿过,互相尊重,相互支持;求大同,存小异,多谋大事,共求发展。同时还要协调好委员与委员之间的关系。成员之间,由于职责分工有区别,能力水平有高低,经历性格有差异,思考问题的角度与处理问题的方法也不尽一致,再加上基层工作千头万绪,焦心缠手的事很多,因此,在工作中造成误解,产生分歧,甚至发生摩擦现象是难免的。这就需要一把手思想上要重视,协调工作要及时、要做细。

三、勤政廉洁。增强领导班子的服务意识

领导班子讲勤政,就是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领导班子

讲廉洁,就是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反对腐败。这两点,既体现了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关于党的作风建设的主要精神,又是对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根本要求。

(一)勤政为民

1.要言行一致地实践“宗旨”。在农村,农民群众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很直观。老百姓最讲实际,也最讲实惠。这就要求基层各级领导班子对党的宗旨,心里要记牢,嘴上常念叨,手中必做到。实践表明,在我国有许多乡镇和村的领导班子,为了农民致富奔小康,在实践“宗旨”上是动了真情,使了真劲的,因而农民群众把这些班子看作“主心骨”,把班子的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看作“领头雁”、最可信赖的人。

2.要树立群众观念,强化服务意识。有没有群众观念,是衡量领导班子成员、农村基层干部思想境界高低和宗旨意识强弱的重要标志。因此,乡镇和村两级班子都要在群众心中找位子,多深入农民群众之中,同农民群众交朋友,悉心体察农民群众的生产与生活,给农民群众多办事、办好事、办实事。要坚持以农民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时刻了解农民群众在想些什么,需要些什么,真正把心系于农民群众的疾苦和平民百姓的冷暖上。

3.要深入基层,摸实情、讲实话、用实劲、办实事。农村工作是最实际的工作,因此,一定要深入基层中去,直接感受农民群众吃苦受累的滋味,亲自了解农民群众有什么困难、需要什么帮助。这些农情民意一定要摸清号准。农民群众最喜欢基层干部讲实话,不讲假话、大话、空话。特别是对上报告工作,不浮夸虚报,不掺假兑水,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用实劲、办实事,就是不搞假把式,不搞形式主义,下功夫、用气力为农民群众办成几件好事,做成几件实事。

(二)廉洁为公

1.不奢侈浪费。现在,农村条件还比较艰苦,农民生活还比较清苦,这就要求基层组织领导班子成员要与农民群众共过苦Et子,同度紧日子。因此,在工作上要坚持艰苦奋斗,在生活中要勤俭简朴。在接待等活动中,要节约从简,不用公款大吃大喝;因公出差,特别是外出参加学习,一定要按乡镇和村规定的标准安排吃、住、行,不贪图享受,不攀比阔气;遇到婚丧喜事,一定要带头移风易俗,不讲排场,不铺张浪费,不请客受礼;下乡或入户检查指导工作和生产,尽可能步行或骑白行车,不搞迎来送往,不搞吃喝招待。

2.不假公济私。一是不用公车为自己或亲友办私事;二是不借外出参观学习之际游山玩水,更不允许花公款进行娱乐性的活动;三是不假借集体或公用的名义,到乡镇或村办企业报销实属个人享用的通讯工具、生活El用物品等。

3.不贪财占物。乡镇、村两级领导班子成员作为乡镇、村各级组织的领导者和决策人,如果不廉洁、不自律,照样有贪财占物的条件和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北京市已专门发文,明确规定农村干部廉洁自律“十不准”,即“不准借用、占用、挪用公款公物为个人谋利;不准借用征地、转非、迁户等各种履行公务之机接受钱物;不准在批准的数额之外多拿和多头领取工资、奖金;不准把集体经营活动中收取的回扣、中介费据为己有或擅自处理;不准用公款公物为个人或亲属购房、建房、装修住房;不准用公款大吃大喝、铺张浪费;不准为个人和亲属承包经营集体的土地和资产提供优惠条件;不准违反规定个人多占或为亲属多批房基地;不准参与封建迷信和赌博活动;不准大操大办红白喜事并借机敛财”。这“十不准”,同样适用于我国其他省、市、自治区的村级干部,同时对乡镇领导干部也有警示作用。

第7篇: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考与建议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明确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目标。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培育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为建设社

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是当前各级党委政府非常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本人在农村工作的情况,现就如何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提一些粗浅的看法和建议。

一、突出一个“选”字,选准配强班子。作为一个村来讲,支部书记的作用举足轻重,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实践证明,选好一个支部书记,就能带动一个好班子,这个村的工作就能上去;反之,支部书记弱,班子强不了,支部作用就难以发挥,工作也难打开局面,华西村之所以能够有今天的业绩,关键是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因此,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首先必须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班子,特别是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任用能人,选好村官的思路应采取多渠道、全方位的广泛选拔村干部。一要解放思想,开拓视野,突破区域界线,从致富大户、民营企业负责人、外出务工经商的能人等各类优质人才中挑选,真正选出条件过硬的村组干部;二要积极鼓励机关干部到农村任实职带头创业,使他们成为农村发展的带头人;三要选拔大中专毕业生,退任军人进村任职;四要强化引导,大胆使用。对选拔任用的能人,工作中既要大胆使用,又要帮肤引导,鼓励他们大胆实践,充分发挥各人特长,在领导方法上,做好传帮带,使他们尽快适应新岗位,带领广大农民,尽快走上致富路。

二、强化一个“培”字,提高干部素质。农村干部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影响到党在农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农村基层干部奋斗在农村第一线,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克服文秘杂烩网困难,扎实工作,为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做出了很大贡献,但同时也要看到,面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新形势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要求,明显存在着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培训教育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发展农村经济、增强农民收入的本领,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和解决农村复杂问题的能力,要扎扎实实实施好村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建立干部任职资格培训制度,对新任职的村干部进行系统培训,切实提高村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能力,同时要建立健全基层干部学习培训的激励机制,把干部参加学习培训的情况同年终考核评比、奖励、补贴结合起来,激发参加学习,接受培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通过学习教育,使农村党员干部的思想得到新的解放,观念有新的提高,执政为民的意识进一步强化,不断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本领。

三、推进一个“带”字,发挥示范带动。新的时期对村组干部的素质提出新的要求,他不仅要求,村组干部办事公道,廉洁自律,而且要求村组干部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强。村组干部只有率先发展起来,才能产生影响力和向心力,也才能影响和带动其它群众发展起来。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大力推进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双带”创业工程,大力培养“双强”型村组党员干部,不断壮大“双带”型农村党员干部队伍;要坚持在“培”中“带”,在“带”中“培”,快速提升党员干部的致富技能和带富本领,帮助农民解决“想干不会干”、“想干不敢干”等问题,营造一种“一人致富不算富,全村致富才算富”的浓厚氛围。

四、着眼一个“实”字,树立良好形象。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农村工作的第一线,他的一举一动,老百姓都看到眼里,记在心里,前些年,一些基层干部由于工作方法的欠妥,造成了干群关系较为紧张,损坏了干部形象。但是当前随着农村的发展和农民负担的减轻,这就需要我们基层干部要转变工作作风,干事情,考虑问题,一定要从群众的利益出发,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从群众最需要的事情做起,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解难事、办好事,从而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树立威信。当前,税费改革后,村级组织“无钱办事”的问题较为突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村党支部作风的有效发挥,但是,目前国家加大了对农村的扶持力度,相继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对农村实行种粮补贴,草危房改造补助,医保补助等,作为基层干部要把国家赋予农村这些优惠政策办好、办实,同时,还要结合本村的实际,积极引导群众搞好富民增收,以实实在在的业绩和政绩赢得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五、立足一个“关”字,

消除心中之忧。在新农村建设中,基层干部有“三忧”。一忧:乡村债务包袱重,新村建设起步难。由于种种原因,巨额的债务已成为新农村建设一道难以逾越的“坎”。在新农村建设中,广大基层干部迫切希望国家采取转移支付等手段,首先帮助他们还清欠旧债,让他们轻装上阵。二忧:雁过拔毛,惠农政策“打折扣”。建设新农村,国家还将不断加大对农村的资金投入,

有关部门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和严格的管理制度,确保国家支农资金不再被截留,杜绝资金到了农民手里成了“毛毛雨”现象。三忧:集资难,怎样避免举债搞建设。在新农村建设中,建设项目大多要求村民筹资配套、投工投劳,而向农民集资数量有限、难度很大,但项目要按计划完成,村集体免不了又要借债,最终成为村干部和村民的负担。有关部门要给他们出谋化策,当好参谋,同时希望国家加大资金的投入,减少农民筹资配套等。同时,各级党委政府需加大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关心和支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乡村干部激励机制,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要大力宣传、表彰,给予鼓励和奖励,对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需予以关心和照顾;对任职时间较长的且工作突出的帮助办理养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要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工资标准等,为农村基层干部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

第8篇: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新时期新阶段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农村基层干部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和实施者,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因此,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现实要求,又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迫切需要。

一、新农村建设对基层干部素质提出了新要求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庞大的任务,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大力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素质,防止一哄而上,防止急功近利。抓好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必须具备以下基本素质:一要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开车要靠方向盘,行船要靠舵定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解决问题、推动工作、促进发展。二要有较高的政策水平。农村基层干部是否熟悉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并且严格按政策办事,是衡量一个干部合格与否的重要标志,也是对每个干部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农村基层干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参与者,必须熟知政策,吃透精神,切实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三要有很强的群众观念。国以民为本,党以民为基。人民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作为农村基层干部要始终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时刻牢记党的宗旨,恪守服务之责,多想富民之策,多出利民之招,多办利民之事。四要有开拓进取精神和做好工作的真本领。俗话说,“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随着农业向专业化、市场化、现代化转变,随着农村基层民主的扩大,农村基层干部必须懂政策、懂市场、懂科技、懂管理、懂法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履行好职责,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真正在新农村建设中起到排头兵、主心骨和领头雁的作用。

二、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打造高素质的基层干部队伍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农村基层干部要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习,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争当终身学习的模范。当前,我们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不懂得、不熟悉的东西很多,只有刻苦学习,不断增长知识,才能提高本领,干好工作。要深入持久地学习政治理论,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领会实质,把握要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其基本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理论水平,才就能站得高,看得远,遇到大事不糊涂。要坚持不懈地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特别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及新农村建设基本要求。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政策理解了,精神吃透了,才能及时、全面、准确地把这些政策传达到群众中去,执行起来才不走样。要学习市场经济、科技文化和法律知识,学习种植、养殖、加工等方面的科技知识,学习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等经济知识,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真正成为农业农村工作的行家里手,带领农民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三、创新工作方式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只有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情况,才能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农村基层干部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吃透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有关精神,深刻领会方针政策,结合本地实际贯彻落实,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同时,吃透本地的实际情况,包括乡情、村情以及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在向群众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上级指示精神过程中,注意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同群众多谈心,多请教,掌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要开动脑筋,善于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提出解决本地实际问题的具体办法,创造性地执行上级指示决定。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农村基层干部既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也不能对中央的方针政策和上级的指示照抄照转,而应当吃透“两头”,寻找适合当地特色的发展思路,深入实际,创新工作方法,以保障新农村建设不走弯路、错路。搞好试点,探索经验,树立典型,以点代面,是建设新农村很重要的工作方法。要选择农民群众积极性高、班子力量强、发展基础好的村,作为示范村率先建设。要将土地开发整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农业综合开发、通村公路改造、新型合作医疗试点、生态家园建设等项目适当集中,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倾斜,促进示范村优先发展。要把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衔接起来,在目标任务上统筹谋划,在资金投入上捆绑使用,在具体操作上协调互动。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作者系县人事局局长、干部)

第9篇:农村基层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情况调研报告

目前,根据党中央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的长期稳定是基础。广大农村基层干部担负着带领农民实现这一目标的历史重任。“为政之要,惟在得人”。为建立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确保党在农村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需要,我们对全市22个乡镇(街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我市共有908个行政村,904个村党组织,村“两委”干部3753名,农村党员24226名,村级后备干部2306名。从全市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上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力量不断壮大。近年来,我们不断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把选拔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作为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基础工程来抓,纳入党务工作目标考核,定期调度工作进展情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个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全市2306名后备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达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一职一备的标准。

(二)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各乡镇(街道)结合工作实际,举办不同规模、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同时发挥老党员、老干部的传帮带作用,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素质和致富能力。其中,受过党务及实用技术等各类培训的1637名,占71%;致富带头人1038名,占45%。

(三)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结构趋向合理。本着实用、有效的原则,镇村两级扩大视野,调动农村优秀青年参与村级工作的积极性,不断改善后备干部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30岁以下的有461名,占20%;30—35岁的968名,占42%;35—40岁的392名,占17%,以中青年居多。学历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学历的1406名,占61%,大专学历的115名,占5%。党员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级后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发挥了作用。在村党组织带动下,年轻后备干部干劲足,热情高,工作积极,在村级各项工作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在村“两委”换届时,能够为选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选;在平时班子调整时,也能够及时充实进来,保持了村级班子和村干部队伍的持续稳定。如宁家埠镇荐家村的后备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实,作风硬朗,甘于奉献。在村集体资金紧张的情况下,个人为村民铺风化石路近千米。2002年5月以绝对优势当选村委会主任,他与支部密切配合,认真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2003年6月成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像这样的优秀干部,各乡镇都有十多名。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强村的发展经验之一,取得了明显成效。如刁镇的刁西村、普集镇的普东村、白云湖镇的郑码村等,多年来一直注重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不仅村两委班子团结稳定,而且后备干部素质较好,数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级干部梯次结构,实现了村级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各项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备干部队伍已初具规模,整体素质有了较大提高。同时,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其中有的问题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倾向性,不容忽视。一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在农村发展的新形势下,后备干部平时大都忙于种植、养殖或务工、经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务时才抽上来从事村务工作。由于平时参与少,缺乏实践经验,在具体工作中思路窄,办法少。特别是刚毕业的学生和退伍军人,接触农村实际不多,不能结合具体情况、从村情民意出发去处理和解决实际问题,影响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发挥生力军的突出作用。半数以上后备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体科技水平不高;受过培训的多以乡镇党委组织的政治培训为主,参加科技实用技术培训不多,在农民致富中的“引领”作用不突出,在经济发展和村级各项工作中还不能发挥骨干和带头作用,缺乏政治素质强和致富能力强、文化素质高和工作水平高的“双强双高”型后备干部。三是部分乡镇对后备干部的管理培训流于形式。有的仅有名单和档案,没有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对后备干部只满足于有,而不着力于用,不在培养锻炼后备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导致不敢用、不会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备干部的成长,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后备干部的积极性。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党委在认识上有偏颇,不想去抓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在各地普遍实行村委会直选的形势下,有少数乡镇领导干部认为培养村级后备干部与村级直选的现实不吻合,培养了也不一定选上,费力大而成效小,不能从农村发展长远大计的角度出发去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点放在经济工作上,从而放弃了抓发展关键、抓农村人才的主动权。二是个别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权力意识的局限,不愿培养后备干部。部分现任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从个人眼前利益出发,担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胁,有意无意地淡漠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和培养。三是少数村主要干部统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选拔后备干部。有的担心选拔后备干部会引发年轻村组干部之间的矛盾,导致班子的不稳定,只好放着人才不用或不能有效使用,贻误了人才的成长。客观方面,一是村级任务重,工作难度大。面对加快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村级工作包括结构调整、引进引办、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事业,以及计划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调解、精神文明建设等诸多繁重任务,村级负担重,压力大,令年轻人望而却步。二是村干部职位吸引力差。村干部报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实一般村干部的退养安置,不能解决其后顾之忧。个别村集体经济薄弱,一些正常工作开展不起来,干部工资常年挂在帐上,导致状态低迷,成效不高,在群众中没有威信。三是年轻人外出务工多,力量分散。随着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变革,农村青年中外出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摊”,后备干部人选缺乏。机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对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力度还不够,规章制度还不够健全,少数乡镇党委及村党组织在后备干部的选拔上缺乏机制制约,在培养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岗保障,致使队伍建设规划落不到实处。

三、对策及建议

面对新的形势和加快发展的任务,要着眼于农村发展和稳定的大局,从确保党在农村的各项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出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打好三个基础:更新思想观念、壮大村级收入、规范村级管理;做好三篇文章:落实责任、增强吸引力、健全机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

(一)明确责任主体,在更新观念的基础上落实责任

实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首先要引起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重视。要从教育引导、典型宣传和示范带动入手,以紧密结合实际的理论知识、实实在在的工作效果和具体典型的说服力,使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为指导,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原动力,落实村级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从而以思想观念的更新促进工作的开展。抓落实,就要明确责任。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明确要求,乡镇党委书记是直接责任人,村党组织书记是具体责任人。这一责任自然包括干部队伍建设。乡镇党委要按照村干部一职一备的要求和年轻干部“四化”标准,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三级联创”活动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建工作规划,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一是完善档案,建立后备干部人才库;二是实行定期考察、动态管理,既要保持后备干部队伍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提高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村党组织要在乡镇党委的指导下,具体抓好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管理和使用,每年结合民主评议工作推出三名以上后备干部,指定专人培养,分配具体任务,严格管理考核,确保后备干部的质量和数量,促进村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二)营造良好环境,在壮大村级收入的基础上增强吸引力

有稳定而雄厚的经济收入作基础,才有可能把村级工作搞得红红火火、有声有色,以生机蓬勃的事业吸引优秀青年积极主动地向党组织靠拢。要按照循序渐进的工作步骤,让青年人在壮大村级经济中唱主角,抓好引导、帮扶和激励,把越来越多的既有办事能力、又有良好品质的青年人吸引过来、汇聚起来。一是启动“创业工程”,把村级经济搞活。我市在开展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把经济发展指标作为评选“五个好”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的主要标准。乡镇党委要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尤其是青年党团员积极探索农村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发家致富、实现理想不只是外出打工一条路。比如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发展特色产业,搞活物业经营,实施农业产业化等,使资源优势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走好特色发展之路,努力创造有利于后备干部成长的环境氛围。我市相公庄镇桑园村大胆启动村办企业改制,将8家集体企业全部改为民营企业,建起了120万平方米的工业园,形成了以金属颜料有限公司等4家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工业园为依托的大发展格局。村里的多数优秀青年在集体及私营经济发展中大显身手,既经受了锻炼,也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如年轻的村委委员翟建龙就是从中脱颖而出的。全村工业总产值2002年达到3亿元,2003年可实现3.5亿元,成为全市经济首强村。二是启动“帮扶工程”,为村干部创业引好路。在这一方面,我市探索实行了农村党建特派员制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1277名党建特派员构筑起三级帮扶工作网络,25名市级领导干部下到22个乡镇驻村蹲点,310名市直部门下派干部派驻到109个后进村,942名乡镇党建特派员包驻全市908个行政村,强班子,抓发展,促稳定,形成了帮扶基层的强大合力。在帮扶主体上,采取市直部门帮、乡镇政府帮、经济强村帮、骨干企业帮等多种形式;在帮扶手段上,采取资金扶持、政策倾斜、信息技术服务、人才帮扶等多种方式。一年来,三级党建工作队共帮扶贫困户327户,帮扶资金、物资计110万元,帮助修路、打井、改造电网的投资达到530万元,新建和扩建奶牛小区6个,引办项目5个,总投资1000万元,进一步提高了农业产业化水平和组织化程度,提高了后备干部的理论素养、科技素质和工作能力,为全市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更强更新的活力,从而加快了农村发展速度。三是保障财力支持,建立激励机制。要结合农村实际,给予村干部相应的经济待遇,以有效的形式保障其工资略高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并健全村干部退养安置机制,解决其后顾之忧。今年,章丘市委出台了《关于加强村党组织书记规范化管理的暂行规定》,对村党组织书记从职责条件、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工资待遇、退养待遇等方面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由市财政承担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津贴,做到按月发放,持卡领取。并实行工资待遇最低保障制度,村党组织书记工资标准不得低于每人每月260元,村级收入不能予以保障的由乡镇(街道)财政予以支持。对于连续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0年以上或年满55岁的,按照一定程序办理退养手续,享受退休工资或养老保险待遇。这一举措,激发了村干部的责任感和自豪感。同时,市委下发了《关于对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实行定额补助的通知》,抗日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100元,解放战争时期入党的老党员每人每月补助80元,确保他们能够老有所养,安度晚年,这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从根本上为建国前入党的农村老党员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充分保障,基层党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对青年党员的吸引力明显增强。

(三)创新工作措施,在规范村级管理的基础上健全机制

规范选拔程序。一是扩大“选”的范围。按形势发展要求和班子实际需要,把致富能手、站所工作人员、复退军人、回乡学生、企业骨干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遴选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来。二是落实“推”的办法。我们提出了政治素质强、致富能力强两个基本条件和年龄40岁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两个参考条件,并指导基层组织根据班子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表格或召开村民会议的形式,广纳意见,推出群众满意的后备干部。三是实行“考”的制度。通过考试确定人选,并通过日常跟踪考察、工作考核和急难险重任务考验,真正使敢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脱颖而出,完善推选、公示、考核、使用“四步”选拔程序。多种方式培养。一是以乡镇党校为基地,进行综合素质培训,同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后备干部的政治觉悟和驾驭村级工作的能力。二是以乡镇站所为基地,进行挂职培训,让村级后备干部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社会、参加实践,提高科技水平和组织协调能力。三是以村级日常工作为阵地,主动交任务、压担子,为后备干部打造锻炼平台,加快成长步伐。四是建立培训基地,进行专项培训,强化后备干部的经济意识、发展意识,增加经济工作的实践经验,增强创业本领。今年,我们根据形势发展要求,从村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情出发,建立了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的章丘市农村干部培训基地,以6处示范基地作为现场教学示范点,从山东农业大学和知名企业聘请了6名科研人员,从市农业局、林业局和畜牧局聘请了16名科技人员定期从事技术指导和教学。现在的规模每期可培训200人。从前期培训的效果和反映看,在组织开展培训时,真正做到“进门是课堂,出门是现场”,受到了农村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后备干部的欢迎。实行动态管理。不能将后备干部建档立卡后就束之高阁,不闻不问,杜绝后备干部队伍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健全了后备基本情况、实绩档案等基础资料,更注重建立动态管理制度,包括完成任务、建功立业、致富及帮带情况、外出管理等内容,把监督、管理贯穿于选人、育人、用人的各个环节。文祖镇以“注重公认、规范管理”的原则为指导,每年结合民主评议村干部,发动群众公开推荐后备干部,村支部严格考察、研究后确定人选,并报镇党委备案,每半年对村后备干部进行一次鉴定,一年一次考核,及时调整补充人员。从今年上半年开始,我们以乡镇为单位,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定期考察,坚持优胜劣汰,保持了后备干部队伍鲜活的生机。做好备用结合。要坚持递进培养的原则,建立备用结合制度。通过实践加强锻炼,使其逐步积累丰富的经验,尽快成熟起来,全面增长才干,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然后再按班子要求和各自特长,通过推荐和选举逐步走上两委干部岗位,形成村级干部合理的梯次结构。刁镇实行了村支书储备制度,制定选拔标准,履行群众推荐、党员大会通过、党委考察确定三项程序,落实了跟踪联系、参政议政、定期培训三项制度,今年换届后,“能人”书记已占到70%以上,增强了村干部队伍的整体力量。全市各乡镇党委、街道工委也正在探索实行“双培”机制,即把农民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党员和后备干部,把党员和后备干部中的经济能人培养成村党支部书记,进一步加强村级班子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上一篇:拓展训练心得体会50篇下一篇:夏百赛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