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履职论文

2022-04-3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江苏省太仓市在加强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同时,创新开展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构建村级民主监督的新平台,促进村干部勤政廉政,走出了一条增强村级民主监督实效的新路子,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基礎不牢,地动山摇。”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直接伤害广大农民群众,严重破坏党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基础。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履职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履职论文 篇1:

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困境与出路

摘要: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也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核心力量和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部署新要求,而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仍面临着政治功能淡化、组织作用弱化、队伍建设欠缺化、群众基础薄弱化、发展力量有限化等困境。新时代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聚焦问题,靶向施策,对照新要求,精准发力,不断增强政治领导力、组织覆盖力、组织执行力、团结凝聚力和发展推动力。

关键词:南通市通州区;乡村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

DOI:10.13784/j.cnki.22-1299/d.2019.06.010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农村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指出:“以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主线,突出政治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1]按照乡村振兴战略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南通市通州区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中仍面临一定困境。为此,必须紧紧围绕通州区情,认真梳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寻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路,充分发挥党建“导航引擎”作用,高质量推进通州的乡村振兴。

一、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现实困境

南通市通州区现有1556个农村基层党组织,2.3万名农村党员,构成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依靠力量。①调研发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利益格局发生深刻调整,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面临着一些薄弱环节和现实困境,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组织力的发挥。

政治功能淡化

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整体运行较好,但也存在政治功能淡化、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少数地方片面强调经济社會组织的自主性、片面强调村民自治,淡化了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这一主职主责主业;在制定政策和推进工作中,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重视、支持不够,故而农村基层党组织引领把舵能力不足、群众威信不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重经济、轻党建,抓党建意识不强、能力弱化,无心也无力抓党的建设;有的村党员自身形象不佳,党性意识、纪律意识淡化,政治站位不高,影响力、感召力下降。

组织作用弱化

调研发现,农村基层党组织架构体系和人员构成的变化倾向导致组织作用弱化、组织活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着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效力的发挥。具体来看,主要存在三个方面问题。一是农村党员老龄化现象突出,新党员发展缓慢,农村基层党组织很难吸纳新鲜血液。二是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调整滞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存在覆盖“留白”、隶属不清等问题,致使基层党组织作用全覆盖落实不到位。三是党员教育管理不严格,组织生活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三会一课”流于形式,仅满足于按照上级规定的主题、频次来开展组织生活;对党员思想动态聚焦不够准,批评和自我批评走过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活动内容相对枯燥,特色不明显,未能充分激发党员的参与热情。

队伍建设欠缺化

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队伍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年龄结构偏大、性别结构失衡、综合素质不高等问题。据调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34岁以下的占10.3%,35-45岁的占23.5%,46岁以上的占66.2%;男性占80.8%,女性占19.2%;高中(中专)及以下的占15.8%,大专的占61.1%,大学及以上的占23.1%。此外,个别干部对党建工作只是被动应付地去做,习惯于沿用老套路、老办法解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遇到的新问题,存在着畏难情绪和“等靠要”思想。从外部环境来看,村干部待遇普遍偏低,激励手段不够有力,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村干部的发展空间。

群众基础薄弱化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据调查,通州农村地区青壮年大多外出学习务工经商,农村空心化现象严重,大量“能人”“土秀才”持续外流,基层治理中发挥群众的作用相对不足,“党员干部拼命干,群众站在边上看”的情况时有发生。有的村财务公开流于形式,对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未能进行有效监督,导致部分群众对农村基层党组织不信任、不支持。同时,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意识不足,服务态度有待改善。个别干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少,和农民聊得来、说农民听得懂的话还不擅长,对教育就业、医疗社保等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问题关心与帮助解决不够。

发展力量有限化

据调查,通州区现有217个涉农村居,2018年村级集体收入2.52亿元。截至2018年底,通州区仍有11个市级经济薄弱村,市脱贫标准脱贫率为91.27%,仍有515户、1018名农民未脱贫。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建与发展结合得不紧密,在推动发展上点子和办法不够多,应变和创新能力较差,带领群众闯市场、谋致富的本领不强,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知其表不知其里,对本地资源禀赋了解掌握得不透彻,推动产业发展心有余而力不足。除此之外,引进人才浅层化、同质化现象还比较普遍,挖掘人才潜力、激发人才活力的措施仍有限,影响了农村经济发展。

二、乡村振兴视域下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出路探索

差距不找不明,问题不攻不破。在《新时代江苏基层党建“五聚焦五落实”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全区农村基层党建“五基达标、五星争创”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文件的指导下,新时代通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紧紧围绕乡村振兴这一核心目标,对照新要求,精准发力,破解制约瓶颈,为高质量推进通州的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突出政治功能,强化领导核心地位,增强政治领导力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灵魂,是首要功能,是党组织整体功能发挥的基石。正所谓“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发挥。因此,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领导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思想建党。突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与政治责任,不断强化政治功能,把加强思想建党作为首要任务。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党课名师”工程,教育引导党员忠诚于党、忠诚于人民、忠诚于马克思主义信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引领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二是坚持把关定向。进一步理顺村党组织与基层行政组织、经济组织、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关系,将村级各类组织都纳入党组织的有力领导下,支持和保证村委会开展群众自治活动、村监委会依照法律规定行使职权、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教育引导村级其他组织自觉服从党的领导,共同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健全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以村党组织为领导核心、党群议事会为议事主体、村民委员会为执行主体、村务监督委员会为监督主体的“一核三体”工作机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到教育、引导、凝聚群众的具体实践上来。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制度,着力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工作、重要问题,由村党组织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讨论决定、领导实施,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落地生根。

扩大有效覆盖,严格党员教育管理,增强组织覆盖力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优化组织设置,构建覆盖严密、贯通上下、联通左右的组织体系是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前提条件。因此,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覆盖力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一是创新组织设置方式,提高覆盖力和辐射力。对于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可以采取单独组建、村居联建、产业统建等形式成立党的组织,形成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富有活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村“四位一体”党组织架构,采取以强带弱、以大带小等组建形式,探索跨地域、跨所有制、跨产业联建综合型党组织,把党的基层组织延伸到各个领域。二是完善党员教育管理机制,严管党员队伍。坚持把质量作为发展党员的生命线,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加大從产业工人、青年农民、高知群体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力度,为党源源不断地输送新鲜血液。全面推广《党员日常行为纪实管理手册》,建立健全“设岗定责—星级评定—标兵评选”的制度链条,激发党员在各方面各领域发挥“带头示范、带领群众”的作用。进一步深化党员教育管理“双预警”制度,把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和党费收缴等情况作为预警提示的重点内容。三是严肃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创新基本活动形式载体。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十不准”规定,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提高组织生活质量,使组织生活“党味”浓;紧跟时代主题,开展“主题党日”、过好“政治生日”、推行远程教育“固定学习日”,加快形成步调一致、特色各异的生动局面,使组织生活“鲜味”够;认真落实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按照个人自评、党员互评、民主测评的程序组织党员进行评议,真正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每个党员的必修课,使组织生活“辣味”足。

选优配强农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增强组织执行力

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是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是确保农村党组织战斗力的关键。因此,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执行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完善选拔任用机制,拓宽选人渠道。当前形势下,尤其要聚焦“三农”领域硬任务,选优配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把真正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优秀党员选拔到基层党组织带头人岗位上来。制定村党组织书记“县乡共管”制度,指导县(市、区)逐一开展村(社区)“两委”班子运行情况综合研判,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档案。二是创新教育培训机制,提升党务能力。不仅要开展基层党建工作专项培训,还要进行多层次、全覆盖的培训,回应基层之需,提供村党组织书记感兴趣、有实效的培训内容。定期举办“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工作讲坛”,安排村党组织书记上台摆擂,晒工作、亮思路、比业绩,促进真抓实干、比学赶超,推动村党组织书记知责明责、履责尽责。三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激活内生动力。完善招录村党组织书记进乡镇街道事业单位和公务员队伍实施办法,注重从村书记、村主任中培养选拔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全面落实基本报酬与考核报酬之和按照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农民人均纯收入2.5倍的标准,建立村党组织书记报酬增长机制,营造鼓励担当作为的良好氛围。四是完善评价约束机制,严格督查考评。规范履职行为,建立村干部小微权力清单,完善勤廉双述、村“两委”干部廉政档案等制度,促进基层干部规范用权、廉洁自律。探索建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巡回督查制度,健全完善“日常纪实、季度交流、半年评估、年度考核”工作推进机制,对重视不够、履职不力、措施不实、落实不到位的村党组织书记,由县级组织部门及时提醒约谈、通报问责。

创新惠民利民、为民服务机制,增强组织凝聚力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所在。中央农办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解读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时表示:“要增强村级组织服务能力。按照有利于村级组织建设、有利于服务群众的原则,将适合村级组织代办或承接的工作事项交由村级组织,并保障必要工作条件。”[2]因此,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团结凝聚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完善基层民主,创新凝聚力量和集聚智慧的群众工作。增强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主人翁意识”,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群众自治、民主协商机制,深化党群议事室、党代表工作室、书记会客室制度,搭建“线上+线下”党群互动平台,畅通群众表达意愿、参与决策、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的渠道,最大程度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二是强化服务引导,建设服务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健全“五位一体”党建惠民联动工作体系,落实每个村不低于38万元的村级运转经费,确保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服务群众、引导群众。进一步拓展农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功能,建设“一门受理、一站式服务、全科社工”便民服务中心,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服务、市场化服务发展,支持人口流出较多的农村社区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农村社区互助和志愿服务,用心用情关爱,真心实意服务。三是规范财务监督,保障服务群众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监委工作规则,规范村务监督的内容、权限和程序,特别是要加强村级资金管理、工程项目建设、惠农政策落实以及耕地保护、土地流转等方面的监督。加强村级组织运转经费管理,做到公开透明、严格标准、厉行节约。

融合中心工作、促乡村振兴,增强发展推动力

抓发展是第一要务,抓党建是最大政绩,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为了提高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需要绘制一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蓝图,让农村资源要素活起来,带领广大农民群众增收致富。因此,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发展推动力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健全村集体经济法人治理机制、经营运行机制、收益分配机制和监督管理机制,抓好资源开发型、资产经营型、合作共享型、服务创收型、投资分红型等集体经济类型,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和自我发展能力。推广“支部+电商”“支部+专业合作社”等发展模式,推行抱团发展、异地入股、村企共建等发展方式,促进集体增收。统筹引导支农、扶贫、产业等各类项目资金,投向集体经济项目。二是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提高农业质量效益。要牢牢把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制定实施优质蔬菜、应时果蔬、休闲观光农业等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以“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为抓手,大力推进产业兴村。全面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农业重大技术推广覆盖面,不断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积极培育各类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鼓励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多种形式扩大经营规模。三是加快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人才带动作用。深入开展乡土人才“三带”行动,注重在新型职业农民、返乡创业人员中培育“土专家”“土秀才”,发挥掌握特殊技艺的能工巧匠、善于开拓创新的经营能人、拥有一技之长的生产能手等人才作用,不断扩大农村人才存量。在引进人才时不仅要借助乡情牌,更要打好政策牌,围绕事业平台、薪酬激励、服务保障,作出一系列有竞争力的制度安排,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

注释

①文中数据来自于南通市通州区实地调研。

参考文献

[1]绘就乡村振兴宏伟蓝图——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http://www.sohu.com/a/256439582_532369,2018-09-26.

[2]对标硬任务  做好“三农”工作(高端访谈·解读中央一号文件)[N].人民日报,2019-02-20.

作者:王梦琪

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履职论文 篇2:

案例背景:小村官大腐败困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江苏省太仓市在加强村务公开和基层民主建设的同时,创新开展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构建村级民主监督的新平台,促进村干部勤政廉政,走出了一条增强村级民主监督实效的新路子,有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基礎不牢,地动山摇。”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问题,直接伤害广大农民群众,严重破坏党群关系,危害党的执政基础。规范农村基层干部的履职行为,深入开展农村反腐败斗争,已成为巩固基层政权的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江苏省太仓市不断探索加强村级民主监督, 2006年率先试点村级“勤廉指数”测评,经过不断探索和完善,将廉政与勤政、上级考核与群众评议、干部自律与他律、主观判断与量化评估、当前工作现状与未来工作指向等有机统一起来,既加强了对农村基层工作的领导,又发挥了村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勤政为民。这项实践得到了江苏省委、省纪委和苏州市委主要领导的高度肯定。2011年 7月25日,苏州市委专门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的意见》。7月30日,苏州市在太仓召开现场会,在全市全面推广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目前,全市1193个行政村和209个涉农社区已经全部启动了这项工作。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具有简便易行、客观公正、体现民意等特点,符合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等要求,有利于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关于《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并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苏州召开现场会后,新华社、《中国纪检监察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日报》、江苏卫视、江苏公共频道等各大媒体先后报道了苏州全面推广村级“勤廉指数”测评的做法。新华网、凤凰网、中国廉政网等也相继转载和报道。

8月23日,江苏省纪委在太仓召开全省村级“勤廉指数”测评工作部署会,全力推广这项工作。江苏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弘强这样评价太仓经验:“对权力运行情况进行监督,仅有上对下的监督,或者仅有下对上的监督,都是行不通的,必须坚持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勤廉指数’测评形成两把锁,环环相扣,上下联动,让庸懒贪腐无所遁形,让群众有权监督。”

案例背景:小村官大腐败困扰农村党风廉政建设

1. “小村官大腐败”不容忽视

我国现有3.1万多个乡镇,近60万个行政村,总计数百万农村基层干部,他们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和贯彻执行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力量。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变,农民在解决温饱问题后,对科学发展、民主法制、公平正义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对基层干部廉洁从政的希望和要求越来越高,对损害切身利益的行为越来越敏感。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当前,腐败不仅频繁见诸于位高权重的高官之间,似乎就连在似官非官的“村官”中也已根深蒂固。小村官,大腐败,是当前困扰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突出问题。

所谓村干部,指村党支部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的组成人员。村干部其实算不上是“干部”,因为他们不是国家公职人员,不是行政监察对象。但他们又是“干部”,村干部在其所属的行政村范围内,对该村的公共事务享有管理权。村干部最经常、最直接地与农民打交道,与农民的利益联系最密切,在群众眼中,他们代表着党和政府,是“官”,是“干部”。换言之,村官虽小,权力有限,却掌管着农村政务及村民生活的大事小情,他们的作用举足轻重。土地征用、扶贫救灾款物发放、社会事业发展等,这些与群众息息相关的事情都与村干部紧密相连。由于目前对村官的监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监督体制,同时乡镇政权的弱化也使监管失控,亦为村官腐败提供了温床。

由于村庄已有相当的自主权,基层政权组织并不直接发号施令,因而往往通过给予某种“好处”,才能实现权力渗透。而村庄领导人也需要与政权组织的领导人建立“关系”,以获得进一步的支持。由此形成基层政权组织与村领导的利益共同体。以上因素所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地方特别是基层政权组织的利益化倾向。村官腐败不能容忍,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既有问题的解决,如何进一步规范村官行为,如何进一步有效防范“小村官大腐败”?

位小权大、缺少监督,在村干部腐败案中,乡村干部相互勾结、共同作案的情形并不鲜见。调查显示,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国家对农民税费的减免,当下,在经济发达的城乡接合部地区,村干部腐败多集中在土地补偿款、企业改制等方面。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腐败则多发生在截留国家下拨款物、私分集体资产上。2008年,全国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涉农职务犯罪11712人,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等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占42.4%,足见村官腐败的严重性。

2. “8个禁止、41个不准”,规范农村基层干部言行

为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维护农村集体和农民群众利益, 2011年5月24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这是继《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之后,中央颁布实施的规范公务人员和受委托从事公务人员廉洁履行职责的又一部重要法规。此《规定》是专门针对农村基层干部“量身定制”的,填补了对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的空白,特别是这部法规可以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实现无缝衔接。《规定》明确规定了“8个禁止、41个不准”,分别对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和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村民委员会成员两类不同主体的行为进行了规范。

农村基层干部勤廉履职论文 篇3:

面对面交账 实打实考核

“干部清不清?说给群众听;村务好不好?述给群众评;财务乱不乱?交给群众看。‘双述’工作就是好,清了集体的‘家底’,亮了干部的‘箱底’,明了群众的‘心底’……”8月14日,笔者在广元市旺苍县尚武镇调查农村党风廉政建设,该镇榆钱村70多岁的杨丕荣老人自编的顺口溜引来村民们纷纷叫好。

据了解,杨丕荣老人说的是前几天镇上举行的基层站所负责人和村(社区)书记述职述廉暨民主测评大会。此会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成为当地连日来的热门话题。

“如今在尚武,我们这些‘村官’要看村民的‘脸色’行事。履职不到位,‘亮相’就很尴尬,严重的还会被‘弹劾罢免’。”榆钱村党支部书记苟飞理感叹道。“尚武镇按照县纪委的要求,率先在全县乡镇中开展了此项工作,对述职的人是一种诫勉激励,对听的人是一种教育警醒,在干部群众中产生了很大的震动,为加快村级建设和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镇党委书记鲜勇如是说。

“农村基层站所负责人和村(社区)书记述职述廉机制是我县推行的乡镇、部门党政主要领导向纪委全委会述职述廉的延伸,今年将在全县各乡镇全面推开。”谈起“双述”机制,旺苍县委常委、纪委书记朱桂桦告诉笔者,“通过近年来我县查办的案件来看,乡镇村(社区)干部、基层站所负责人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我们以此项机制促进乡镇基层干部廉洁履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弥补不足。”

据介绍,“双述”对象为辖区内基层站所、学校、卫生院负责人和村(社区)“一把手”,“双述”的主要内容为:本人落实乡(镇)下达的中心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特别是群众关心、关注的热难点问题的处理和落实情况,以及个人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的情况。

“‘双述’会议由乡镇党委主持召开,述职人所在村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人大代表及企事业单位代表等参加,按双述、质询、评议、考核四个环节进行。”县纪委副书记张洪介绍,“述职人在大会上要接受群众的质询,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要作出整改承诺,并接受与会人员的测评,测评结果当场公布。”

据了解,测评分为履行工作情况和廉洁自律情况,四个等次评定:测评满意票达85%以上为优秀,75%以上为良好,60%以上为一般,60%以下为较差。旺苍县坚持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的结果作为衡量述职人工作的重要依据,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与个人的奖惩、任用、报酬等挂钩。

“这种‘现场把脉开处方’的形式,既让我们时刻紧绷‘勤廉’这根弦,又让我们明白了工作中的不足,对我们是一种很好的促进。”尚武镇自来村支部书记郝跃宗坦言道。

“这种让乡镇基层干部与群众当面锣、对面鼓的‘对账’和‘现场把脉’考核的形式,必将进一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勤政廉洁意识,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监督权、参与权,融洽了干群关系,促进全县农村和谐稳定。”走出办公室,迎着似火的骄阳,纪委书记朱桂桦显得信心十足。

链接:去年初,广元市旺苍县积极创新党内监督新模式,大胆尝试乡镇、部门党政“一把手”向县纪委全委会述职述廉,让“一把手”权力运行得到有效监督。今年以来,旺苍县将这一模式向全县38个乡镇的基层站所、学校、卫生院和村(社区)延伸,进行全面推行,进一步夯实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基础。

作者:赵胜

上一篇:部队副所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学校纪念改革开放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