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干部现状

2023-01-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基层干部现状

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

摘要:十八大以来,我国反腐力度持续加大,但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形势依然严峻复杂,主要原因包括监管不力、财务制度不健全、待遇不高、综合素质较低、特权思想严重。为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应从完善监管制度、健全财务制度、落实惩处机制、提高待遇、加强思想教育这几方面入手,形成环环相扣、层层相辅的长效机制,有效遏制腐败现象,达到倡廉目的。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腐败;反腐倡廉;人民群众

作者简介:胡月(1991-),女,汉族,河南登封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与当代中国的法学实践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首的党中央坚定信心、大刀阔斧进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显著的政治成绩和良好的社会成效。无论多么高的职务,无论多么错综复杂的利益链条,只要触犯我国的党纪国法,那就毫不妥协地追究其刑事责任、毫不留情地严厉惩处。反腐倡廉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的特点,再加上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尤其存患于基数大、人口多的农村基层干部中。

一、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腐败问题

这里所说的农村基层干部,是指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基层站所负责人、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村民委员会成员。当下,随着我国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和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实施,大量国家资金、集体资金、外商民营企业投资源源不断涌入基层。农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农村面貌也焕然一新。随之滋生的,是有些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手中权力贪污受贿、非法挪用公共财物、非法侵占征地补偿款、随意处置集体土地、肆意截留惠民资金等腐败问题。这些不良行为极大损害了人民群众和国家集体的利益,降低了政府执政的公信力和群众对政府的信赖,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作为我国党和国家事务管理者的农村基层干部,直面群众,是政府执政的基石,是连接群众与政府的桥梁,是联系群众与政府的纽带。农村基层干部处于政府工作的第一线,既是国家方针政策的贯彻者和推行者,又是领导群众的指引者和实践者。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农村基层干部就是要为群众推行国家政策、党的方针,就是要为群众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就是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常言道: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干部的作风,直接影响到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极易影响政府的公信力,进而动摇国家执政的基础。

二、导致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

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存在的腐败问题,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导致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原因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对农村基层干部缺乏有效的监管从中央层面来说,我国疆域辽阔,约有三分之二的国土面积上分散着各个农村基层政权,这导致农村基层干部人数庞杂。同时,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农村几乎是熟人社会,农村基层干部大多形成隐形的、紧密联系的个人关系网络,造成官官相护。所以,中央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长期的统一监管。从内部监督来说,我国虽然对基层党纪委的主要任务作了明确规定,但是缺乏具体的职能、责任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纪检监察部门工作的有效性。且由于基层纪检人员工作繁杂、人数上的不断压缩、还要身兼数职,致使监督也是“隔靴搔痒”式的监督,根本不能对农村基层干部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从群众层面来说,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人民群众有权对党政部门进行监督,但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老百姓潜意识不敢、不愿监督农村基层干部,抱着“民怎能与官斗”的思想,致使其监督意识淡薄、监督力度低下,遵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原则。

(二)农村基层财务制度不健全可以说,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基层财务制度的不健全。一些地方财务制度混乱,你有你的帐,我有我的帐,自成一体,各存各的“私房钱”,套用公共资金。一些地方财务制度执行不严,或者会计出纳频繁更换,或者会计出纳由一人身兼,或者干部代行会计出纳一职,严重违反财政纪律。一些地方的财务制度不完善,什么项目可以开支,什么项目不可以开支,开支的上限为多少都没有明确规定。一些地方财务账目不公开、不透明,或者搞“形式公开”,公开内容粗略,公开方式单一,公开质量低下,民众看了也不懂,流于形式。

(三)农村基层干部待遇不高虽然李克强总理两次强调要求机关事业单位上调公务员工资,但与其他行业相比,农村基层干部经济待遇仍然较为低下。而且,作为农村工作第一线的基层干部,其工作涉及教育、医疗、卫生、计划生育、司法、社会保障等各个层面。工作量庞大复杂,工作质量要求严格,经济待遇却不高,这极易打击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造成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心理失衡。再加上手中有权,面对赤裸裸的金钱诱惑,腐败就成了一种当然性、可行性的选择。

(四)农村基层干部总体素质相对较低近年来,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和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支持,要求新一代的农村基层干部文化素质高、办事能力强。但由于农村基层条件差、待遇低、晋升渠道有限,大部分高素质人才不愿在基层任职,造成农村基层干部总体素质较低。因此,一些农村基层干部思想觉悟不高、公仆意识不强、法律观念淡薄、学习能力不强,不知道公权为民,做不到严以用权,滋生了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

(五)农村基层特权思想严重我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时期,传统的人治思想仍然毒害着农村的基层干部。再加上我国关于基层各项制度的规定并不具体,留给农村基层干部很大的酌情处理空间。

三、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的对策

我国现今将反腐斗争的主阵地放在了政府的中高层,对同等重要的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重视不够。应当积极采取措施,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干部反腐倡廉建设,笔者提出以下思路和对策:

(一)建立有效监管制度首先,建立有效的基层巡视制度。依据我国现有的巡视制度,中央巡视到省,延伸到市一级,省级巡视到市,延伸到县一级,而县级以下的巡视基本是监管的空白。而农村基层干部的腐败是发生在老百姓身边的腐败,是严重损害老百姓利益的腐败,是影响基层改革发展的腐败。因此,更应建立有效的基层巡视制度,弥补县级以下监管的空白。基层巡视制度的建立,应坚持重点突出与专项结合的方式,重点巡视作风不正的人、滥用权力的事,具体针对权钱交易问题、廉洁自律方面,形成强大的震慑力。其次,依靠基层纪检监察强化内部监管。一是由基层纪律检查委员会定期向农村基层干部传达国家反腐倡廉的精神,引导基层干部自觉守法、严守党纪,转变基层干部的思想观念,达到预防基层腐败现象发生的目的。二是健全具体责任追究制,划分具体责任,并将责任分解到各部门、落实到每一个主要负责人,有效避免农村基层复杂的人情关系网络,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局面。最后,利用新型科技手段进行即时监督。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有效的科技方式可以实现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即时监督:一是设置专线举报电话或者反腐网络平台,欢迎广大群众对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听取群众意见、采纳群众建议,及时发现基层干部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事态扩大。二是专设反腐倡廉网站,全面地、及时地更新每一起群众举报的基层干部腐败事件,让广大群众看得见监督成效和处理结果。

(二)健全基层财务制度首先,要制定一套切合基层实际的、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制度,例如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制度、资金安全管理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总预算工作制度、会计工作管理制度、会议管理制度、出差管理制度、接待管理制度等,做到条理分明,明确各自管理权限。其次,农村基层干部应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管理基层财务,任何事都必须有章可循,任何人都必须依规定办事,严防乡镇书记一人之言。同时,要对各类项目资金进行从开始到结束的实时监管,确保每笔资金用到实处,严防农村基层干部以权谋私,套用、挪用项目资金。定期举行财务会审,审查所有支出票据。票据手续不全的不准报账;超出合理预算的不准报账;违反政府采购标准的不准报账;不按照项目管理规定的不准报账;不遵循出差管理办法、接待管理办法、会议管理办法的不准报账。审计部门也要客观、公正的对基层财务进行审计,既要做到定期审计,也要做到不定期审计。还要面向群众、面向社会、面向媒体及时公开基层财务,接受群众、社会、媒体等不同层面的广泛监督。

(三)全面落实惩处机制首先,惩处要有重点。严厉惩处农村基层干部在强农惠农物资与资金、项目扶持资金、征地补偿款、救灾救济款物发放、土地矿产征用开发、农村集体财产、补助补贴资金、退耕还林款物、退牧还原款物等领域的贪腐犯罪。这些领域无不是与基层群众密切相关的领域,联系着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关乎着基层社会的民生福祉。因此,一定要严查上述领域的贪腐犯罪,保障基层群众的利益,维护社会根基的安稳。其次,要从严从重惩处。小贪小腐,若不加以有效阻止,很容易演变成大贪大腐。只有从严从重惩处,加大犯罪成本,才能形成强有力的震慑,才能遏制基层贪腐之风的蔓延。因此,一经发现农村基层干部贪污腐败,无论涉案金额、不分大案小案,就应重拳出击,决不手软,做到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严防“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现象的发生。

(四)改善农村基层干部待遇首先,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津贴。由于我国现有的津贴制度是与职务、级别挂钩,农村基层干部处于我国行政级别最低一级,因此其津贴着实不高。在现有的农村基层干部工资制度外,可以根据各地方基层政府实际情况提高基层干部津贴,或以其连续在基层工作的工龄为条件,或以其年度考核为条件,或以其工作成绩为条件,改善基层干部待遇,为农村基层干部增添收入。同时,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其工作地点并不局限于办公室,为了更好地贯彻国家政策,他们经常奔走一线、参加各式会议、组织下乡活动。在此基础上,可以给予其一定的交通补贴、下乡补助、生活补贴等,提高其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更好地服务基层,减少腐败现象的发生。其次,提高农村基层干部政治待遇。由于农村基层干部很少受到职级晋升政策的眷顾,以致于大多数农村基层干部感觉政治没奔头、工作没劲头,自然而然抱着“能捞一点是一点、能贪一点是一点”的贪腐思想。所以,我国应尽可能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待遇,多从基层选拔优秀干部,给农村基层干部一个可以展示自我才华、展现工作能力的平台。这样,农村基层干部会主动自我鞭策,努力工作,加强学习,积极进取,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也不敢、也不想、也不愿因一时贪念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

(五)加强农村基层思想教育首先,针对农村基层干部,应加强反腐倡廉教育。可以成立中心学习小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讲话,学习中纪委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的会议精神,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的具体内容,学习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三严三实”的深刻内涵等。农村基层干部可以写出自己学习的心得体会,在每周例会上进行发言。同时,还可组织农村基层干部定期观看反腐纪录片《廉政公署》,加强反腐倡廉教育,督促其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批评,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思想道德素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增强其抗腐拒变的能力。其次,针对农村基层群众,应加强民主教育,提高其监督能力,扭转其“畏官”心理。我国是人民主权的国家,国家权力是由人民群众赋予的,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农村基层干部作为人民公仆,本身就是为民服务、为民排忧、为民解难的,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基于这样的认知,在面对农村基层干部腐败的不良现象时,基层群众才有公民的责任意识,才能自主提高监督能力,才能做到敢监督、敢问责。

[ 参 考 文 献 ]

[1]孟昭英.关于基层党组织是反腐倡廉的主阵地的思考[J].党史博采(理论),2015(07).

[2]汤续.新形势下基层反腐倡廉机制的构建[J].理论观察,2015(06).

[3]黄少东.反腐倡廉从基层抓起[J].东方企业文化,2015(03).

[4]李东红,尹海涛,翟耀.河南反腐新创举:市县党委巡查制度正式启动[J].决策探索,2015(06).

[5]韩锐.基层党支部反腐倡廉建设工作探析[J].才智,2015(04).

[6]郑文飞.从制度入手切实加强基层反腐倡廉建设[J].民主,2014(12).

作者:胡月

第2篇: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研究

摘 要:近年来,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出和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越来越多。因此,有效打击和预防农村基层干部涉农职务犯罪,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村改革发展,已成为当前各级司法机关和党政机关所面临的紧迫任务。

关键词: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

作者简介:蒋世明,男,本科,兴安县人民检察院,预防局局长,研究方向:职务犯罪预防。

近年来,国家提出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不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支出和相关政策支持,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越来越多。因此,有效打击和预防农村基层干部涉农职务犯罪,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保障农村改革发展,已成为当前各级司法机关和党政机关所面临的紧迫任务。根据《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中的规定,农村基层干部主体范围主要指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人大主席团负责人、基层站所负责人、以及乡镇其他领导干部,同时包括“两委”人员、农村集体经济负责人,村民小组负责人等。

一、案件的主要特征

(一)涉案的罪名相对集中。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主要集中于贪污罪、受贿罪、挪用公款罪等这几种常见的罪名,尤其以贪污罪为最多,这些案件大部分都跟新农村建设的项目资金有关,涉及的领域主要有土地专用补偿款、扶贫优抚款等易于发生贪污等经济型职务犯罪的领域。

(二)涉案金额大,社会危害性大。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中,涉案金额大,5万元以上的占了案件总数的50%左右,10万元以上的占了案件总数的20%左右,数额较大的案件占相当的比例。窝、串案较多,共同作案特征明显。随着新农村建设各项资金的注入,多人合伙作案特征突出,不少案件都是查处一案,带出一窝,查处一人,牵出一伙。

(三)案发领域广,发案的环节多,主体多样化。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从国土资源、惠农项目建设,发展到教育、医疗、林业等各领域在发案的环节上也呈现宽广化的特点:从规划、立项审批到采购、执法监管、代管等环节都有可能成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发的环节。作案主体方面,也呈现出多样化特点,有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村集体经济负责人及村财务人员等。

(四)作案方式、手段多样化,案件发现难,查办易。作案方法多种多样:一是采取村务收入不入账、虚报冒领装入自己腰包等,公然贪污公款;二是以吃喝等名义少支多报、虚报、重报侵吞公款;三是利用“白条子”和虚假发票报账频频作案;四是截留农户救济款物和各种指标、补助款进行贪污、挪用;五是在专项建设款项目中利用职务之便收受贿赂,公然索贿等。

二、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原因分析

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多发、易发是内、外因共同作用导致的结果,既有农村基层干部个人的原因也就是内因即主观因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外因即现实存在的客观因素。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就是这两大方面的原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

主要有以下主客观因素:一是村委干部文化水平相对低,政治素质和法律意识不高,容易诱发犯罪;二是国家加大民生领域资金投入,项目多资金大,当前体制下很多补助项目必须首先经村委干部初审才能呈报上级审批,说明村委干部手中权力较大,一旦“水源”出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三是一些地方政府对村委干部的廉洁教育和法制教育不到位,有的走形式,会上一句带过,往往比较重视村委干部完成工作任务,忽视纪律要求和加强监管。在所查处的一些农村基层干部中,面对道德评价的偏离、金钱欲望的膨胀、贫富差距的扩大,往往容易出现“三观”错位和扭曲现象,面对诱惑时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这些“三观”扭曲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者一般有以下几种心理:一是想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二是赌一把的冒险心理;三是居功补偿心理;四是见缝插针的投机心理等。

查处不严,惩处失当。一些司法机关、纪检部门认为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时间跨度大,案值小,不屑一顾,因此把主要精力放在大要案上,对案件的查处往往不重视、不及时,对基层干部违法违纪的问题,基本上是“民不举,官不究”。在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和移送上,一些部门为了“保护干部”,发现了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线索后不移送司法机关,最终以党纪、政纪处分代替刑事处罚。

财务管理较混乱。随着国家在资金项目上给予新农村建设的倾斜,每年都有一定项目资金在农村实施,在客观上使农村基层干部有了职务犯罪的条件。从查处的职务犯罪情况看,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大部分是贪财图利的经济犯罪,这和基层财务管理不规范有极大的关系。财务状况不公开、不透明,对重要的财务收支情况部分公开,公开的部分也普遍含糊其辞,甚至存在干脆不公开的情况,使财务公开的规定形同虚设。

三、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对策及司法建议

检察机关作为职务犯罪预防的重要机关,要主动做好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工作,积极探索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切实可行的路径,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法制保障。

(一)加强对农村干部的培训

以增强农村基层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廉洁自律意识。一是强化政治业务培训。各级乡镇政府要建立专门村教育活动室,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方案和教材,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集中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财务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农村基层干部的综合素质,培养造就一批责任心强、素质高、会经营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二是强化警示教育。检察机关应结合查办的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编选典型案例,以案释法,重点讲解与农村基层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三是司法机关及政府相关部门应利用农闲时间开展形式多样的“送法下乡”和“法律进村”等活动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引导农民群众牢固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二)加大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的力度

各级司法机关要充分发挥各自的职能,强化查办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工作措施,拓宽案件线索来源渠道,积极查处违法犯罪行为,特别是对群众意见大,多次上访影响稳定的大要案要坚决依法从快、从严查处,并将处理结果向群众反馈。对不构成犯罪的违纪案件,也要将查处结果向群众公开,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同时,对案件的查处进行跟踪监督,确保案件有处理结果,不让犯罪分子有侥幸心理。

(三)加强廉洁教育,营造浓厚的廉政氛围

一是各级各部门要将廉洁教育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内容抓早抓好。重点加强易发高发领域、重点岗位关键环节干部职工的廉洁教育,夯实干部职工廉洁基础,警示干部职工慎用权力,抵制腐败诱惑。二是各级各部门要注重用反面典型案例警示教育干部职工。当前我国反腐败工作不断推进,查办案件的规模和涉及的犯罪领域不断扩大,不同部门不同领域典型腐败案件具有极强的警示教育效果。各级各部门应善于运用典型案例抓好干部日常监管工作。三是各级各部门要注重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展廉洁教育。通过邀请检察官讲授职务犯罪法律知识,增强干部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廉洁意识。

[ 参 考 文 献 ]

[1]邢同宝,梁昭.农村职务犯罪的综合防控——以冠县人民检察院2005年以来查办的涉农案件为视角[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2).

[2]薛国君,李志刚.农村基层组织成员职务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J].当代法学,2011(01).

[3]杨红梅,刘荣.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案件实证分析——以基层院为视角[J].法制与社会,2010(34).

[4]赵雪克,陈金章.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法律适用问题探讨[J].中国检察官,2010(19).

[5]张鹏飞.当前涉农职务犯罪的特点、成因及防范对策——以江西渝水区为例[J].老区建设,2010(16).

[6]宜都市人民检察院"三项重点工作"课题组.宜都市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现状调查及预防对策研究[J].中国检察官,2010(15).

[7]于晓光,张鑫.论吉林省涉农职务犯罪的成因及防范对策[J].当代法学,2010(04).

作者:蒋世明

第3篇:农村基层干部不能成为“法外之地”

近日,笔者在基层调研走访时了解到,一些村组干部作风粗暴、蛮横无理,群众反映强烈。有的村干部对于群众的合理诉求不上心,面对群众的指责,还叫嚣“有本事就去告”;有的村委会随便订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要求群众这样不能、那样不许,而村组干部却照样“违规”;有的村组干部以“罚款”代替村民自治,子女不孝顺罚款,违规办宴席罚款,没有将生活垃圾集中倾倒罚款;有的村干部成天吃吃喝喝、酒气熏天,聚众赌博、嗜赌成瘾,全然拿中央和上级的有关规定当儿戏,还美其名曰“管不着”;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明星村干部在征地拆迁中,巧立名目、大肆敛财,而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凡此种种,令人痛心。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农村基层干部处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最前沿和第一线,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基石,肩负着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民群众致富奔小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他们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代表的都是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就要为党和人民履职尽责,就得在法律规定的框架内行使权力,不能也不允许恣意妄为、无法无天。

村干部被认为“是官非官,是民非民,两头不靠”,但权力的含金量却相当高。在城镇化建设如火如荼推进的当下,村集体土地带来的巨大红利,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在数量和金额上出现了井喷式增长。在浙江经济最活跃的温州,村镇已经和城市融为一体,温州市永嘉县瓯北镇新桥村10名村干部竟斗胆瓜分了价值18亿元的316套安置房,犯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村级官员集体贪污的第一大案。2013年7月11日与7月31日,永嘉县人民法院两次开庭审理这起案件,其中7名涉案人员均被判刑,被判处5至6年不等有期徒刑。近年来,村级违纪腐败案例发案率居高不下。从各级各地通报的案例来看,“小村干部大黑洞”“小官巨腐”“苍蝇之腐”,令百姓深恶痛绝。因村干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村级违纪腐败行为也极大侵害了群众利益,村级腐败也成为农村基层矛盾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村干部肃贪反腐,刻不容缓。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位穿针引线的人,就是村干部。农村工作涉及的政策法规很多,农村基层干部如果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不用法,老百姓根本不会买账。村级基层干部必须学好政策、法律、法规,在工作中要有法律政策观念,不断提高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在处理问题时不受个人一时情感驱使,始终保持冷静的头脑,切实做到“以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在制定和执行“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时,必须始终坚持“上位法”原则,必须在法律框架内受法律制约,决不能凭长官意志或强加于人的“土法令”和“山大王”的家规家法来管事治人。

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村干部,看似位卑权轻,但是如果不守规矩、滥用权力,危害性甚大。“村干部腐败”“小官巨腐”等问题,严重侵蚀着党的肌体甚至动摇着党的执政根基。为了消灭腐败的苗头,树立党和政府公信力,中央出台八项规定,持续整饬作风,促进了党和群众的密切联系,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而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抓中央、管上层,更要抓地方、治基层,必须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从严从实教育管理约束村干部,要深入持久纠正“四风”问题、全面开展“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专项整治以及农村“小五长”(村主任、校长、院长、所长、站长)专项治理,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和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使基层政权、村组干部始终保持清廉本色,真正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到实处、落实到群众心坎上。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必然导致绝对的腐败。党内不允许有任何不受纪律约束的党组织和党员。村级基层干部,虽然身处基层,貌似“天高皇帝远”“两头管不着”。越是这样,越要强化纪律约束,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不断加强和规范基层党内政治生活,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抓实抓好“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充分发挥上级党委监督、纪委延伸监督、基层党组织日常监督、党员民主监督等体制内监督作用,同时要坚持党内监督和人民监督、舆论监督等体制外监督紧密结合,形成监督合力,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基层政治生态。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党的十八大以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得到有力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但是,“四风”问题隐形变异、基层干部身上存在的“为官不为、为官乱为”以及影响群众切身利益的症结难点依然存在。基层干部不善学习、不懂法制、不守纪律,乃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侵占群众利益,危害着党和政府在群众心中的良好形象,更动摇着党的执政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有利于百姓的事再小也要做,危害百姓的事再小也要除。”要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对基层贪腐以及执法不公等问题,要认真纠正和严肃查处,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让群众更多感受到反腐倡廉的实际成果。各级各地党委(党组)、纪检监察机关必须将工作重心向基层延伸,打通作风建设“最后一公里”,清除农村发展的拦路虎、绊脚石,为民生改善夯实根基,让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

响鼓需用重锤敲。基层党组织建设、基层干部队伍管理,要想取得让中央和上级放心、让基层群众满意的良好效果,必须加大工作力度,特别要加大对不正之风和违纪违法问题的整治力度。要大力开展强基工程、壮村工程、挂钩帮扶和结对共建等活动,帮助基层党组织抓好基层党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彻底治理村级干部违纪违法问题,铲除村干部侵占、挪用行为的土壤,要积极创新,大力实施一系列“标本兼治”的措施,如村务公开、开展“勤廉工程”建设、使用科技手段加强村务监管、村级“三资”公开交易等措施,规范村干部权力,治理村级腐败。要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常态化开展基层巡视巡察工作,对于违纪违法和损害群众利益等问题,要坚决做到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以严厉的问责倒逼基层党员干部守土尽责、遵纪守法。

將心比心,以情换情。农村基层干部不仅要严格依法办事、依规用权,而且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工作,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支持和拥护,扩大群众工作的感召力和亲和力。既要深入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中增进对群众的感情、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又要耐心说服教育群众,让群众识大体顾大局,切忌态度野蛮、方式粗暴,激化矛盾、引发事端。决不允许在群众面前自以为是、盛气凌人,决不允许当官做老爷、漠视群众疾苦,更不允许欺压群众、损害和侵占群众利益。在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要创新工作载体、搞活工作方法,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教育,善于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信得过的方式与群众交流沟通,想方设法帮助群众解决诸如子女入学、拆迁安置、生活保障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巩固党的执政根基。

(责编 / 吴耀明)

作者:倪洋军

第4篇:关于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现状的思考

关于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现状的思考 村居干部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其作风不仅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而且直接影响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事关一个村居的发展稳定和对外形象。加强和改进村居干部作风建设,对于促进农村各项政策落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村居干部作风的现状

近年来,通过狠抓干部队伍的作风建设,特别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干部作风大为转变,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全面落实,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有些问题还相当突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作风浮漂型。在做农村工作中,当“邮递员”、传话筒,开开会,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认为把工作落实了。二是方法简单型。有的干部习惯于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做农村工作,对农村工作中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认识不清,对农村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缺乏深层次思考,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找不到解决办法,不总结别人经验,自己又创造不出经验,动辄耍态度,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三是群众观念淡漠型。对群众缺乏深厚感情,工作指手划脚、指责训斥,无耐心,不做细致工作,不懂得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伤害了群众感情,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声望。四是不思进取型。这种类型的干部由于长期在一个地方工作,安于现状,消极应对,平庸度日,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二、村居干部作风问题的原因分析

目前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其存在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放松了思想教育,致使政治理论素养较低。近年来,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干部队伍的思想理论素养得到了一定提高。但也存在着一些地方思想政治工作有所放松的问题,有的地方长期不组织开展干部集中学习教育活动,致使不少基层干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理解不深,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知道很少,特别是对上级涉及农村的各项政策、规定知之更少,导致宗旨观念淡薄,服务意识淡化,干群关系紧张,甚至做出了一些损害群众利益、破坏群众感情的事。二是放松了技能培养,致使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少数地方对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认识不清,往往习惯于过去惯用的计划指令安排,而放松了对干部必要的技能培养锻炼,导致不少干部在指导农村工作中对农业产业建设是“门外汉”,无法实施有效的指导。

三、加强村居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思考

一是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干部素质。要以强化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为重点,坚持不懈地加强学习学习,提高广大干部综合素质,切实树立广大干部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思想意识。要坚持学用结合的原则,切实加强基层干部围绕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这一主题而开展的各类实用技术的培养,切实增强广大干部指导农村经济特别是解决产业发展技术难题的能力,拓宽工作思路和方法,切实解决工作方法简单粗暴的问题。

二是开展“四走进”,架起“连心桥”。深入开展以“走进基层、走进群众、走进困难、走进矛盾”为主要内容的“四走进”活动,建立起“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机制。大力倡导基层干部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一步树立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望。

三是开展作风整顿,解决突出问题。在抓好集中教育的同时,针对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刻剖析干部作风问题产生的根源,开展积极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放矢的进行整改,真正达到改进作风,促进工作的良好效果。

四是强化目标管理。科学的管理措施是工作机构有效运行的关键所在。进一步规范机构设臵,规范职权范围,细化分工,明确目标责任,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建立健全工作督办检查制度,年终按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增强干部的责任感、紧迫感,使乡镇干部形成明争暗赛、你追我赶、竟相迸发干工作、创事业的大好局面。

第5篇:当前农村基层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现状、问题 、对策

一、作风建设现状

一是抓好学习教育,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以“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科学发展观、“强作风、保增长”活动为契机,突出党的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宗旨教育和党规党纪、法制教育、权力观教育,开展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夯实宗旨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是突出制度建设,加强监督管理。主要是建立健全干部教育、管理和监督制度,实行乡村干部行为规范,乡村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岗位责任制,推行政务公开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尤其全面推进“4331”工作机制,村集体所有资金、资产、资源、债权债务、经济合同签订全部进入规范运作,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对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是坚持示范引导,注重典型引路。近年来,我乡坚持在村支书,村主任中开展“三进三同”,“活动赶场面对面”活动,以及开展 “群众满意的基层干部”等一系列活动,塑造了一批先进典型,使干部群众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拉近了干群之间的距离,转变了干部工作作风。

四是惩防并举,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实施纲要》,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抓手,乡党委政府同各村(社区)党支部、村(居)委会每年度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长效机制,积极推进了规范化管理。

二、存在的问题

1、政治思想方面。在党员队伍中,主要表现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思想占多数,对身边发生侵害国家集体利益的不良行为不敢批评制止,怕得罪人的现象存在。有的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淡泊,对党支部分配的工作缺乏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无所谓的思想。一些基层干部受传统思想影响,仍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维定势和工作方法,思想保守,因循守旧,不会或不善于在新形势下带领群众发展经济。部分干部精神不振,缺乏争上游、创一流的信心和勇气,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2、理论业务方面。主要表现为:重视学历教育多,重视理论学习少。一些党员干部重视学历考试,轻视政策理论学习。有的党员干部迫于学习制度的约束参加日常学习,但平时深入基层,联系实际开展调查研究的自觉性不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各项理论知识和农村工作业务知识的自觉性不高,还没有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3、联系群众方面。主要表现为:一方面,一些基层党员干部群众观念淡化,不能充分认识到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深入基层的过程中,一些党员干部对如何组织群众、发动

群众落实各项工作感到束手无策,缺乏做群众工作的能力。 4、工作方法方面。主要表现为:照搬照套工作多,开拓创新精神少。一些党员干部迫于严格的考核制度的压力,只满足于完成工作任务,有些干部只对上负责,很少深入农村第一线调查研究,帮助老百姓解决实际问题,工作作风不够扎实,缺乏精益求精的精神。有的党员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喜欢用行政手段落实工作,不善于用软办法完成硬任务。工作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特别是贫困村的一些干部,在困难面前怨天忧人,发展思路多,受地域条件制约,发展缓慢,集体经济薄弱。

三、建议及对策

一要标本兼治,强化教育,夯实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基础;把理论学习考核与工作实绩检查相结合检查党员干部的学习成果,把学习政治思想理论、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村实用技术知识以及其他农业知识同开展多种形式的调查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党员干部开展农业和农村工作的综合素质。要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长效机制,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并不断引向深入。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

(二)抓好整章建制,强化监督制约,为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提供科学规范的制度保证;最好由上级建立健全农村基层干部奖惩制度,择优汰制度,促进干部选拔使用,从而调动基层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在纵向、横向上,要建立健全

公平、公正、公开的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流动和竞争机制发挥各种激励竞争机制的作用,激发农村基层广大党员干部时时有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转变思想工作作风。

(三)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组织程度,切实增强作风建设的实效性。力戒形式主义、讲求工作实效,促使活动经常化、制度化。用严格的纪律和检查坚决克服和杜绝制度流于形式的现象,促进党员干部提高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2009年11月18日

第6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分析

—以那务镇为例探讨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 那务镇专职组织干事林积鹏

前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者和执行者,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落实者,承担着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任。所以切实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是各级党委党建工作的重点。今年9月初我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青干班调研报告主题,利用通过下乡体验、谈话了解和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那务镇31个村(社区)党支部党建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情况。找出目前村级党组织党建工作存在问题并行思考,提出一孔 之见,供大家参考。同时因调研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以及本人的能力与经验所限,报告存在不妥之处,敬请原谅。

一、那务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

那务镇党委下辖有31个村级党支部,其中30个村党支部、1个社区党支部。共有党员1600多名,其中外出党员600多名。近年来,那务镇党委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按照“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的原则,采取一村一策、“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对先进村进行巩固推广,对落后村进行整改提高。

(一)采取了党委主抓、部门包抓,不定回访的“三位一体”综合治理措施,不断建立和完善抓村级组织建设的制度,有效地提高了基层党支部的战斗力。

(二)是大力培养选拔“靠得住、有本事”的优秀人才进班子,做到既注重思想政治素质的标准,又侧重具有专业特长和具备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经济管理能力,从而促进村集体经济得到发展壮大,进一步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三)是积极慎重地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做好在新的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四)是切实加强农村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堡垒和先锋作用。同时涌现出新屋村、长岭村、东门村等优秀突出党支部和一批优秀党支部书记和党务工作者。而且建立了23个服务型农村党小组,在指导与引导群众农业生产、社区服务、基层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这对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务镇党委基层党建工作一直以来底子好,基础扎实,但根据调查得到的实际情况来看,

还是存在一些不足。同时基层党组织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个别党支部群众认可度不高。据调查问卷显示,31个村(社区)党支部的满意度测评中,有27个党支部群众满意度达到90%,有4个党支部群众满意度低于60%,甚至有的已经纳入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整顿。

经过与村党支部干部、驻点团队成员、群众谈话了解,我思考分析了4个党支部满意度低的几个原因:1.村“两委”战斗力一般,党组织建设、便民服务、完善公共设施、发展集体经济方面等各项工作做得不够好。2.村“两委”班子内部不团结,党支部无心思搞党建,村委会无心做好服务群众工作,从而引起群众的反感。3.因为宗族派别的原因,部分受访群众对2014年换届后的村“两委”作出了有失公允的评价。

(二)党支部班子结构、党员结构老化。2014年村级“两委”换届,那务镇党委把政治素质好、"双带"能力强的后备干部选入村级“两委”班子。但是换届后31个村(社区)党支部班子平均年龄依然高达53.5岁,整体年龄结构不合理,断层情况比较严重,整体党支部班子缺乏活力。党员年龄结构老化更加严重,中青年党员绝大部分外出,导致能够正常参加党支部活动的都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党员。例如林坑村党支部在家党员年龄达到60岁以上。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村(社区)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发展党员培

养对象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严重影响了村(社区)党员后备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2.村“两委”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虽然现在村干部的待遇超过了1400元,但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3.村(社区)干部选拔渠道不宽,年龄层次更新缓慢。村民或党员一旦当选村“两委”干部,一般会一直做到60多岁,导致一些后备干部很难有机会进入到村“两委”班子。村干部队伍长期任职现象突出,虽然村干部队伍相对固定,有利于村(社区)干部队伍稳定,但长期地任职,工作思维、工作方式会陷入惰性现象,影响党建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创新形式,如何保持村级干部队伍的合理流动,破解村干部长期任职问题值得思考。

(三)个别党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开展。根据调查问卷显示,个别村党支部没有坚持 “三会一课”制度,组织生活不正常开展,甚至开展组织生活半年以上一次。党支部只是在“七一”或者村中有事需要集中开会讨论时才召开党员会。另外根据组织部电教股反馈的数据显示,党员远程教育开机率每月都不能够达到100%。主要原因是:

1.党支部书记对组织生活的开展不重视。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认为党组织开展活动是走形式,可进行可不进行。

2.党支部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党员参加党组织活动的积极性降低。部分党员反映宁愿在家干农活或者外出打日工赚钱都不愿意参加党组织生活。人心涣散导致党组织生活无法开展。

3.个别党支部缺乏党组织活动场所,或者党组织活动场所残旧不堪,无法举行党组织活动。

(四)经费不足限制党建工作开展。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您认为影响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要问题是”选择“党务工作经费保障不到位”选项的达到100%。在与党支部书记谈话了解,党支部每年拨到党建经费非常有限,无法开展组织更多的组织生活。在村级党支部召开党员会或者过组织生活需要发放“会议费”和解决午饭,每年的党建经费都不够发“会议费”,导致党支部不敢召开党员会或者过组织生活。

(五)党务干部队伍业务不精、能力不高。调查走访发现,31个党支部的组织干事绝大部分都是由文书担任,个别组织干事由新进村支委担任,造成组织干事不是很老就是很年轻的现象,造成年老的学习不足、年轻的一窍不通的局面。部分党支部委员甚至党务干部不熟悉党务工作,甚至对发展党员业务一窍不通,党建业务水平不足和开展党建工作能力不高。

(六)上级下达工作任务过重。根据调查问卷显示“您认为影响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主要问题是”选择“上级下达任务过重”选项的达到92%,在与很多村干部谈话中他们表露:每

年能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与村中矛盾纠纷维稳工作都已经不错了,没有心思去做党建工作。同时每年评选,党建工作成绩占评分标准的比例很低,党建工作的重要性在党支部和村支委心目中不断下降,所有工作重心以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村中维稳工作为主。

目前村干部角色定位复杂,这主要体现在村干部“亦官亦民”角色:说村干部是“官”,因为作为党委政府来,把村级作为行政权力延伸,把村干部作为执行落实任务一级干部,各项中心工作任务都要要求村干部完成或配合完成做好,如计生、殡改、合作医疗、社保扩面等任务都分解到村,落到村干部头上。

(七)党组织生活形式单一。根据走访调查了解,农村党支部党组织生活形式比较单一,不外乎读书看报、开会学习的模式。虽然借助远程教育平台,组织党员开展专题学习,但是没有要求每位党员结合支部实际,写好学习读书笔记,撰写学习心得,学习效果不佳。党员年纪偏大,对网络认知很低,无法借助网络平台搭建党组织生活新阵地,成为党员组织生活的时空限制。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几项建议。

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所以针对目前那务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思考出几点建议:

(一)强化抓党建意识。党的建设是农村工作的基础、支撑和保障,必须强化党支部书记抓党建的主业意识。如何强化党支

部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党的建设各项工作,我认为应该靠制度和监督两方面下手:

1.完善党建工作长效机制。一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开展好"三会一课"。党支部书记可根据党支部自身情况和党员实际情况灵活地确定党组织生活时间、地点,采取党员都乐于接受的党组织生活形式,特别配合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工作开展日和远程教育专题课题日开展。使开展"三会一课"具有自身的特色和需要,建立长效机制。二是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强化责任落实和责任追究,实现干好干不好不一样。把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列入村级党支部各项综合目标考核体系,并且加大党建工作成效在目标考核体系的比重,镇各中心工作任务完成指标不纳入村党支部考核或者优秀党支部的评选中去。

2.健全党建工作的监督机制。一是建立镇党委委员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求党委委员既是党建工作指导员,又是党建工作监督员。定期到联系党支部指导开展党组织生活,积极开展讲党课、调研工作、听取民意、解决问题等活动。发现联系点党支部不正常开展党组织生活的,要及时提醒,指导其开展党组织生活。二是要强化基层党支部书记的具体责任。年初各党支部要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及工作目标,凡完不成党建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强化各党支部书记抓党建的责任意识。各党支部按照月、季度两个阶段要向挂点党委委员汇报党建工作情况,镇党委在半年、年终两个阶段对各党支部进行党建工作考核。完善问责机制

和奖惩制度,对于在半年考核中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要进行问责,对年终考核不合格的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

(二)加强村级党务干部队伍建设。一是健全党建指导员制度。通过镇党委下派、第一书记担任的形式建立健全党建指导员队伍,通过一对一的形式进行“传、帮、带”,指导和协助村支部书记、党务干部积极开展党组织活动,特别是创新党组织活动形式。二是注重村级党务干部的配备。从村支委中选用年轻有活力、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强的支委担任组织干事。三是加强村级党务干部系统培训。镇党委要本着“增新、补缺、提高”的原则,通过专门党建讲座、短期业务培训、业务能力考核等多种形式,拓宽党务干部培训渠道。

(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党建工作提供物质保障。一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例如学习田心村田中心农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二是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利用“第一书记 ”和“扶贫双到”等项目加大扶持力度,制定落实帮扶措施、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四)以增强活力为导向,提高村级党组织建设水平。一是抓好村级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社区)党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社区)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二是组织党员加入普遍直接联系群众工作辅助团队,组成民情信息员队伍,及时将村情民意向驻点团队反馈,协助驻点团队参政议政、化解矛盾纠纷,以此推动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三是继续完善服务型党小组建设。根据社会治理和经济发展需求,根据村实际情况在村重点产业链、种养殖产业上建立功能性服务型党小组,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实现服务型党小组在农村工作的全覆盖。

(五)创新党组织生活形式。一是借鉴尝试推行“组织生活联过,支部活动联搞”的新模式,利用联建平台组织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党支部到各村党支部召开座谈会,政策业务解答讲座、联系单位领导上党课等形式,实现镇机关企事业党支部组织生活与农村党组织生活对接,突破组织界限。二是尝试开放式党组织生活,通过党组织生活主题由党员提出选定、方案由党员参与策划的全方位公开,为党员提供了全过程参与党内事务的平台,改变了组织唱主角,党员成听众的陈旧模式。目前,不少地方基层党组织正逐步探索形成“角色互换”、“轮流主持”等新机制,形式鲜活、内容生动,激发了党员的主体意识,调动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的积极性,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借鉴学习。

(六)推广先进典型,树立品牌效应。一是对现有党建工作成效突出的优秀村级党支部例如:新屋村党支部、长岭村党支部、东门村党支部等进行典型培育,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突出“一村(社区)一品牌一特色”。通过健全完善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二是推进软弱涣散党组织整顿转化工作。把村党支部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组织开展好党组织生活,提高党员带头致富能力和水平。

通过调研,我们相信那务镇党委只要围绕农村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才能进一步地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和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7篇: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与对策

黄建国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可靠保障。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要求,要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扩大村民自治范围,保障农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这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和完善基层民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根据近日对某县部分行政村调查的情况,就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及其对策作一初步探讨。

一、当前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有关规定,建立村级规范化管理制度为主的民主制度以来,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收到了显著成效,民主选举逐步规范,民主管理基本成为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自觉行动。但是,在该县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也还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是侵权事件时有发生。如有的村换届选举后,原班子不交帐,新班子履行不了职责。有的乡镇干部随便以“停职”、“晾在一边”等形式,不是通过村民会议决定,而是用行政手段变相撤换村委会干部,这些做法明显地违反了法律规定,侵犯了村民民主选举和民主决策的权利;

二是不按规定召开村民会议。20%的村以难以召开村民会议为由,长期不开村民会议。法律规定必须由村民会议决定的事项,未经村民会议授权就由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更有个别村干脆由村干部和驻村公务员商量拍板。这些村自觉

不自觉地以间接民主代替了直接民主或者丢弃了民主,严重违背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宗旨,村民意见极大;

三是村务公开欠真实。25%的村村务管理混乱,既不让村民参与管理财务,也不向村民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公开的是无关紧要的内容,村民想知道的和村干部不想公开的部分仍然不公开,随意性大,没有达到村务公开的目的。这些做法使村民对村委会和村干部失去了信心,挫伤了村民民主管理村级事务的热情;

四是村委会和村内事务得不到有效监督。28%的村委会及村委会干部长时间内既不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也不接受村民评议。对村民提出的有关产业结构调整、村办公益福利事业的处理及村务公开中的意见和建议,村委会办得了的拖着不力,办不了的也不向村民作出解释说明,特别是实行村财乡(镇)管后,使村民失去了直接管理和监督村级财务的权利,村委会得不到有效监督,这些村的民主监督实际上成了一纸空文。

五是村干部整体素质较低。目前农村文化素质较高的、年纪较轻的村民绝大多数或进城经商或外出打工,而留在家中的一般都是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村民,在村委会换届选举中选出的村干部百分之40%左右都属于这类人员。另外还有80%是原来任过几届的村干部,因此工作起来大多是按部就班、缺少新思路、没有新办法,对有关法律法规理解不深,对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吃得不透,工作起来较吃力,往往是一届干满过后,工作仍无新的起色。

二、保障农民当家作主权利的途径及办法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中,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和扶持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上级拨付的支农资金和发放的支农物资以及粮食直补、扶贫救灾、养老保险等费用往来将越来越多,农村要办的的事情诸如制定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农村建设项目的立项和实施等事务也越来越多。如何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这些事项的决策、管理和监督,使之发挥应有的效益,让农民群众得到更大的实惠,使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农民对这些事项不仅要有知情权、参与权,而且还要有决定权和监督权。因此,笔者以为在当前新的形势下,必须按照中央的要求,切实加强和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保障村民依法行使当家作的权利。其途径和办法为:

第一,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好有关村民自治的法律法规。一是各有关国家机关,新闻媒体、文化教育单位,都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向广大农民做好有关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千方百计加大普法力度,使广大农民群众都能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让农民在村级事务中真正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调动他们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作为村民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要尊重和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义务,及时向各级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建议和要求,为村民更好地行使权利创造条件;三是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要转变观念,带头遵纪守法、严格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与指导作用,不用行政手段代替村民的自治权力,切实尊重村民的民主权利,支持和保障村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健全充满活力的自治机制,在我县广大农村创造一个良好的村民自治环境。

第二,建立健全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监督保障机制。一是推行设立村务监督组织。根据村民自治原则,在所有行政村普遍推行设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所

设村务监督委员会由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与村委会任期同步,把那些有一定文化素质、又乐意义务为村民服务的村民选进监督委员会,定期审查村级财务的收支情况和村内事务的办理情况,监督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为全体村民实施民主监督权利提供第一手资料;二是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县乡两级人大要适时开展执法检查,对于在检查时发现的实施村民自治法律法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一府两院”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确保村民自治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权利;三是要加大法纪处置力度.纪检监察部门要把保障村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纳入自己的工作职责范围,对于违反村民自治法规、侵犯农民权益的党员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直至交由司法机关追究必要的刑事责任;四是强化舆论监督。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体要不留情面地揭露和曝光那些压制民主、侵犯村民行使权利和村民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

第三,通过培训提高村干部的法律意识和工作能力。针对大多数村干部仍然是连续任职、少数干部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的现状,要通过县级党校教育阵地,对现有村干部普遍进行一次集中轮训,使他们能够坐下来系统地学习村民自治法律法规和涉及农村事务的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系统地学习村干部的业务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和管理村级事务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领头雁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推向新的高潮。

(作者系湖北省地方人大工作研究会会员、湖北省建始县人大常委、农工委主任)

第8篇: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煤矿科队级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煤矿科队干部队伍作风总体上主流是好的,他们能够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始终坚持发扬艰苦朴素、任劳任怨、克难奋进的精神;比较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定位比较准。特别是广大科队干部,面对企业改革改制和安全生产工作中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有条不紊的开展工作,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但这中间也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干部作风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

1、学习实效不够。一是基层干部学历低、水平低。不少干部特别是一些井下区队干部,有种信赖思想,总认为自己干了多年的本职工作,有一定的实际经验,信赖习惯性、老方法的操作,但现在井下条件地质变化较快,就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很难适应这些变化。二是学习多、效果差。区队各种学习会坚持尚少,但由于学习内容缺乏针对性,学习方式简单落后,效果不理想。学习只为完成一项工作,参学者借学习休整一下身心,完成一项任务。三是制度多、落实少。各基层单位一般都制定群众会、党员会等会议制度,大多数区队能够坚持学习,但也有个别区队坚持不好。有的甚至根本不学,制度只是做给大家看的一种形式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四是要求多、兑现少。矿上在学习方面对基层干部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但督办检查指导还不到位。

2、个别干部思想消极不思进取。一是自以为怀才不遇,工作随 1

随便便,甚至自我标榜工作中上无所求,工作好坏无所谓,经常散布消极言论。二是好人主义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相互批评,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三是对前途悲观失望,工作没有积极性。提拔无望的,工作得过且过;由于年龄接近退出领导岗位的同志,流露出时时告诫自己“栽花不栽刺”的现象;对那些后进职工不愿大胆管理。四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工作低要求,安排了就做,没安排就拖,不动脑筋思考,没有长远打算,安于现状,安享太平。

3、工作漂浮不务实。一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思路、计划、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际中却百无一用。二是好练虚功,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着本子念一念;落实工作,隔着玻璃看一看;检查工作,糊弄糊弄转一转。三是疲于应付,敷衍塞责。用会议贯彻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对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回避、推诿。五是做“官老爷”,高高在上。深入实际,不深入现场少,手脚不勤,拿文做武,外出回老家摆阔气,租车带人陪同,职工中造成极坏的影响。发言材料必须要有人代笔,即使是个人的心得体会、述职报告之类东西,也要由单位有关人员撰写。

4、奢侈享乐不自律。吃吃喝喝、打牌赌博行为存在。打麻将、斗地主娱乐性的一元两元的打也不讲场合、不看对象、不选时候,谈论起来应和者众多,而且津津乐道、眉飞色舞。个别干部赶时髦,手机一年换几个,话费实报实销,有些根本没资格享受话费的干部也能全额报销话费;有些区队和部门干部玩权弄权,吃空头,吃回扣,吃

拿卡要,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

导致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习引导不够 ,宗旨观念淡薄,官本位意识严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扭曲了人生价值取向,利己主义思想严重;当前,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注重学习,强化教育。要学理论、学业务、学科学知识,强化对党员干部的宗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大胆改革学习培训方式,切实突出学习教育的目的。

2、建章立制,狠抓落实。要建立科学实用的学习制度,民主的用人制度,实事求是的绩效评价制度,勤政为民的廉洁制度,客观公正的奖惩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约束人,加强督办检查,强化督办措施,定期通报各种不良行为,严肃查处各种损害人民利益的行为,确保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3、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风成于上,俗化于下。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方面率先垂范,能从我做起,敢说“向我看齐”。要带头学习,带头深入基层,听真言、讲实情,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带头发扬民主,尊重民主,尊重民意,清政廉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做执行制度的模范和表率。

4、加强监督,从严惩处。领导干部要按照《中国共产党内监督条例(试行)》的规定,自觉接受来自各方面的监督,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和建议,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定期召开党内民主生活会,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自身的良好形象。纪监、审计部门,在加强自身作风建设的同时,

要坚决抵制歪风邪气,坚决制止奢侈浪费,坚决查处违法违纪,力求查处一案,教育一面,规范一片。

第9篇: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基层干部作风建设的现状分析总体来看,基层干部队伍作风主流是好的,能够不断解放思想,谋求发展的意识越来越强;能够发扬艰苦朴素,任劳任怨,克难奋进的精神;能够团结协作、清正廉洁;能够切合实际确立工作思路,定位比较准。特别是广大基层干部,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新矛盾和新问题,积极探索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一、干部作风建设存在的

突出问题

1、学习应景无实效。一是文凭高、水平低。不少干部特别是一些党政部门的干部,一味追求高学历,但实际的文化水平与该学历应具备的知识相差甚远。二是培训多、效果差。各种名目的培训一期接一期,但由于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方式简单落后,培训效果都不理想。培训者为培训而培训,只为完成一项工作,参训者借培训休整一下身心,结交几个朋友,联络一下感情。三是制度多、落实少。各地各单位一般都制定了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和政治学习日制度,但能够坚持学习的很少。有的甚至根本不学,制度只是做给大家看的一种形式和应付上级检查的一种摆设。四是要求多、兑现少。各级主管部门在学习方面对下级单位和干部提出了很多具体要求,但督办检查指导较少,即使检查也不够认真,没有严格的考核兑现措施。如有的乡镇从2000年以来,每年几乎没有认真组织干部集中学习过一次,记录、体会、心得全是临时编出来,应付上面检查。

2、思想消极不进取。一是自以为怀才不遇,工作随随便便,甚至自我标榜政治上无所求,工作好坏无所谓,经常散布消极言论。二是好人主义严重,不愿说真话,不敢抵制和反对歪风邪气,不愿开展相互批评,随波逐流,明哲保身。三是对前途悲观失望,工作没有积极性。提拔无望的,工作得过且过;即将退出领导岗位的,时时告诫自己“栽花不栽刺”;已经改非的,很少有人关心,整日无所事事。四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过安稳太平日子。工作低要求,安排了就做,没安排就拖,不动脑筋思考,没有长远打算,安于现状,安享太平。

3、工作漂浮不务实。一是夸夸其谈,坐而论道。思路、计划、措施都停留在嘴上,说起来头头是道,落实到实际中却百无一用。二是好练虚功,做表面文章。安排工作,照着本子念一念;调查研究,隔着玻璃看一看;接待上访,糊弄糊弄劝一劝。三是急功近利,沽名钓誉。耐不住寂寞,守不住清贫,喜欢追求轰动效应,不着边际地宣传鼓动,不切实际地勾画蓝图,不顾群众利益地大搞政绩。有些地方乍一看是发展了、繁荣了,但发展繁荣的背后却是极其严重的“透支”,给后几任领导都造成难以解决和消化的各种矛盾纠纷。四是疲于应付,敷衍塞责。用会议贯彻会议,就文件落实文件,沉溺于文山会海,对群众急需解决的难点、热点、焦点问题进行回避、推诿。五是做“官老爷”,高高在上。不深入实际,不调查研究,手脚不勤,拿文做武,出门必须要有车代步,发言必须要有人代笔,即使是个人的心得体会、述职报告之类东西,也要由办公室撰写。

4、奢侈享乐不自律。吃喝风、玩乐风、赌博风盛行。一些领导干部常年吃高档烟,喝高档酒,进高档娱乐场所,其消费与个收入相差很大;用公款相互宴请吃“磨盘餐”现象严重,自己人在一起比吃比喝比玩,哪儿有好吃的就吃到哪里,哪儿有好喝的就喝到哪里,哪儿有好玩的就玩到哪里,认为只要没有将钱装进自己的腰包吃点喝占无所谓;赌博现象十分普遍,打麻将、斗地主、炸金花不讲场合、不看对象、不选时候,谈论起来应和者众多,而且津津乐道、眉飞色舞。许多干部对生活领域中的腐败行为习以为常。有的领导上下班总是专车接专车送;有的单位负责人子女在十堰上学,一到周末就出公车到十堰看望,来回二三天,耗费公款上千元;有的干部赶时髦,手机一年换几个,话费实报实销,有些根本没资格享受话费的干部也能全额报销话费;有的虽然是贫困乡镇,送起礼来不含糊,逢到元旦、春节就去拉关系,用公款送人情,走上层路线,为自己将来铺路;有些部门权力过大,掌有实权的大小干部玩权弄权,吃拿卡要报,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5、纪律散慢不严明。干部“走读”现象依然严重,过去是领导干部“走读”,现在一般干部也“走读”,一天掐头去尾,有效工作时间所剩无几。机关管理松驰,干部上班时间打牌、下棋、玩游戏,部分县直单位11点以后办公室里就基本上找不到人,有的乡镇几个干部联系一个村,相互商量轮流驻村,结果一个也没下村,一个也没搞工作,安排的任务能拖就拖。民主制度形同虚设,有些乡镇和县直单位“一把手”借“民主”之名行“一言堂”之实。

二、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对策导致干部作风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学习引导不够,宗旨观念淡薄,官本位意识严重;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扭曲了人生价值取向,利己主义思想严重;执行制度不严,督办检查不到位,监督考评机制不健全,干好干坏都一样;腐败现象依然突出,特别是用人不当带来的错误导向影响深远。当前,解决上述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

1、注重学习,强化教育。要学理论、学业务、学科学知识

上一篇:小学综合素质测试题下一篇:学习方法总结初中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