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公开课研究论文

2022-04-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公开课定位最近,笔者在广西2011年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远程培训的一个班级论坛上发现,有许多教师参与讨论一个帖子——“如何看待语文公开课”,对公开课毁誉参半,持否定态度的典型理由是:“公开课好看不实用。”广西普通高中正准备实施新课程改革。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语文公开课研究论文 (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公开课研究论文 篇1:

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

公开课是课堂教学与研究的重要环节,但形式大于内容的错误演变也正使其饱受争议。公开课独特的锻炼价值、示范价值和研究价值要求我们正确理性地看待它。

一.教育叙事:听评一堂公开课的别样视角

在实际教育研究中,很多的研究错位于为理论本身而存在。为避免生动的教育实践活动被理论语言所修饰、遮盖,本文选取了高度符合教育教学联系生活实践要求的教育叙事研究视角来看待一堂语文公开课。教育叙事研究是指研究者通过收集和叙述个体的教育生活故事,进而在解构和重构教育叙事材料过程中对其行为和经验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教育叙事研究来源于生活、服务于实践,这对关注差异个体是非常有用的。面对有差异的教师与学生个体,我在课堂观察中采用了积极学科情感作为判断学生表现的标准。选取实例从“课堂注意力”这个维度进行观察,以时间为单位,记录教师的教学流程,重点记录学生A和学生B的学习表现,并对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的不同表现进行赋值,以此来判断他们是否处在高学科情感水平。

为了弥补研究者与叙事的割裂,我以武汉市某重点中学一位资深教师(以下简称赵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作为研究对象,与赵老师一起立足于语文公开课生成的现实场景,努力做到真实记录、深入了解,从而探索本节语文公开课向现实教学实践回归的可行性与可能路径。

二.一堂语文公开课的教育故事

2013年12月11日9:00,武汉某中学多功能演奏厅,赵老师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一堂语文盛宴。参与听课的有赵老师的学生、各校优秀教师和华师学科教育(语文)专业学生。公开课的授课内容是《“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系列学案》中“研讨交流”的上篇。一共涉及四篇卡夫卡的文章:《骑桶者》《变形记》《饥饿艺术家》与《乡村医生》。系列学案分别为:学案一、阅读“卡夫卡小说专题研读”资料;学案二、信息整合与文本研读;学案三、确定选题,搜集资料;学案四、研讨交流。这节课,赵老师尝试将名著导读与梳理探究结合起来,力图做到由课本向课外的延伸,教会学生探索的本事。

1.课堂主角的个体表现

公开课上,赵老师采用了导学案的教学方法,并引入小组合作学习制将同学分为六个小组,课堂展示了前三组的合作学习成果。赵老师提出的第一个研讨话题是卡夫卡小说中的象征。由第一组第一个学生做提纲式发言,其他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篇卡夫卡文章中的象征进一步发言。

在九点十分到九点十七分,我观察了第一排左起第一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A)。

在短短七分钟里,学生A一共做了六十个小动作,课堂中多处于完成任务状态,课堂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能集中于所学内容,长时间的处于较低学科情感水平。

在九点十八分到九点二十五分,我观察了第三排左起第一位学生(以下简称学生B)的行为。

学生B在这七分钟里也是长时间的小动作不断,观察时抵制状态稍向冲突状态转化,课堂积极性不高,注意力不能集中于课堂,学科情感水平低。在九点五十二分,学生B被点名起来回答问题,其动作是:站起来,左右摇头,双手胡乱的翻课本,双手向下扯衣服,坐下。可见学生B在课堂中长时间处于低学科情感水平,且没有明显好转。

2.课后交谈、反思与点评。2013年12月11日10:20,在多功能演奏厅走廊,笔者与两位可爱的学生进行了简短的交谈。学生C和D告诉笔者,这节公开课展现的是赵老师的教学常态,有个性的赵老师对于喜欢的文章会花费大量的课时来指导学生做专题研究,对于不重要的就干脆不讲,而她们所在的理科重点班也会在语文科目上拿到全年级第一。学生表示对赵老师导学案形式下的专题探究学习模式从陌生到享受是存在一个过程的,赵老师有意识的训练,小组合作中个人任务明确制都让她们的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经过短暂休息后,大家对刚刚的语文课进行了研讨。首先是赵老师做了课后反思。他将这节课定位于展示课,目的是向大家展示如何将梳理探究与名著导读相结合。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式的探究学习,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与合作能力。但赵老师也坦言其在课堂上缺乏与学生的互动。然后是一位特级教师做了主要点评。他首先肯定了赵老师这节课的不可多得,对赵教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课堂极强的把握调控能力表示了赞赏。导学案、小组合作学习、课外探究学习在公开课里得到了整体高效的体现,其作为一个展示性质的课是成功的。但他也认为公开课不应局限于展示层面,一堂高水平的课,应该是学生获得知识,老师获得经验,我们获得方法的三赢。

三.公开课的实践转向:教学回归现实生活的可能路径

公开课可以帮助老师获得能力上的锻炼、高质量的教学示范、宝贵的研究素材等等,这是它虽然饱受争议却一直没有消亡泯灭的重要原因。经过对这堂“讲形式”、“可回归”、“有效果”的语文公开课的教育叙事研究,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启示。

1.抢镜的形式。这是一堂讲形式的公开课,但也不能把它简单归为表演作秀课。学生在课堂中的发言表现出了极强的自主学习能力,都能自信、从容、准确、负责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内容也非常精彩。赵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的即兴追问,展示了其自身深厚的文学素养与高超的教学技巧、教学机智。但导学案在这节课上是限制了赵老师的,面对学生还需深加工地回答,赵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地引导也让我们不得不正视这堂课的知识传授功能。无论是公开课还是普通课堂,传授知识都是其最基本的教学目标。无法摘下知识朦胧面纱的课堂,是再华丽的形式也无法弥补的遗憾。让学生局限于自主学习的有限所得,而无法激励帮助学生敢于擅于质疑解惑,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

2.个性的回归。在教育实践中,教育、教学需要联系生活已经是教育界的共识了。大家也已经理解、认同并接受了教学回归生活、回归实践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地在教学实践中探讨回归的有效策略。通过与公开课学生的直接对话可知公开课所展现的就是赵老师平时的教学常态。赵老师的教学设计不仅涉及课堂、课本、学科的内外等多个维度,而且采取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梳理模式,力图教给学生探索的本事。但考虑到学习个体间客观存在的差异性,笔者认为这堂课的回归与推广是有条件的,是个性而非共性的,是长期而非即时的。只有面对与本堂公开课情况相似的学生,这堂公开课才具有回归生活现实、实现教学实践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3.打折的效果。基于合作学习模式下对学生的自主阅读、信息检索、合作学习等能力的培养可反应于学生的课堂表现。一堂好的公开课应该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否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唱主角,而不只是把他们当成配角和道具;应该看教师能否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乐趣,在学习中启发思维,在学习中获得心智的发展,在学习中体验成功。而学生A与B在课堂上长时间地小动作不断,学科情感水平低下,学习积极性差,学生B更是在被提问时不知所措。因此我们有理由怀疑赵老师开展此类专题研究课堂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学习效果。何为合作学习,不是单纯的分组,小组讨论,各自完成,课堂分享。如果合作学习只是流于形式,那么探究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丁钢:《声音与经验:教育叙事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2]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全球教育展望》2005年第9期。

[3]刘良华:《论教育“叙事研究”》[M],现代教育论丛2002年版。

[4][法]雅克·德洛尔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陈王玫,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责任编校:郑利玲

作者:陈王玫

语文公开课研究论文 篇2:

浅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公开课及其定位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语文公开课 定位

最近,笔者在广西2011年全区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通识远程培训的一个班级论坛上发现,有许多教师参与讨论一个帖子——“如何看待语文公开课”,对公开课毁誉参半,持否定态度的典型理由是:“公开课好看不实用。”

广西普通高中正准备实施新课程改革。在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怎样正确看待高中语文公开课,并对其进行恰当的定位,发挥它在语文教学中的探讨和引领作用,从而更有效地实现语文课程的三维目标,促进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这是摆在每个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作为一个高中语文教师,本人谈谈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感悟。

一、公开课是同行交流的平台,任教者华丽转身的舞台

一般情况下,学校公开课是指上课的教师和学生围绕一个学科课题,在特定的场地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向特定的群体开展的公开性的教学活动。这种活动通常是一种教与学的研讨活动。因此,如果从教师教研的类型来分,公开课可以分为汇报课、研讨课、展示课、示范课。汇报课一般是青年教师通过公开课的方式,向学校领导和同学科的教师汇报自己的教学情况,其目的和功用是培养青年教师,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研讨课是以某一课题或教学理念为主题进行试验或探究的课;展示课一般是优秀教师执教的优质教学观摩课;而示范课则是由资深教师或名师执教的演绎某种教学理念供大家观摩学习的经典课。这些课并不截然分开,有时兼而有之。它们的价值主要是为大家提供共同学习、探讨、交流的平台,促进教师的职业化发展,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与关注实用的常态课略有不同,公开课常常是一种理念课,它重在探讨,追求的是一种方向。没有理念,课堂教学就没有灵魂,教育教学就没有方向;没有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就没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而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从提出到完善,往往需要人们反复地进行实践和推敲,广泛地进行交流和探讨。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公开课就应该是语文教育教学理念的探究课、实践课。它的定位就应该是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尝试或展示的舞台,是同行探讨交流、共同进步的平台。而任教者为了上好公开课,必对与其所上内容的相关资料进行广泛阅读,充分准备,甚至反复“磨课”。通过自身不断地学习、实践,以及同行、专家的点评和指导,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往往会产生质的飞跃。纵观教师队伍中许多人的发展历程,公开课这个舞台给多少教师带来了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机遇,给多少同行实现了华丽的转身,成为市级、省级名师!所以,对公开课岂能草率否定?当听课者把它作为交流共进的平台,当任教者把它看成华丽转身的舞台时,此时的语文公开课不仅是语文教师成长的舞台,而且是语文教学发展的平台。

二、语文公开课是断臂的维纳斯

日本作家清冈卓行在《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说:“我欣赏着米洛斯的维纳斯,一个奇怪的念头忽地攫住我的心——她为了如此秀丽迷人,必须失去双臂……正是丢失了她的双臂,才奏响了追求可能存在的无数双手的梦幻曲。”笔者以为,语文公开课正像米洛斯的维纳斯那样,本身就应该是精美的艺术品,出土时尽管失去了双臂,但并不影响她的美,相反,激发了人们对美的无限联想与追求。所以,对美和表现美的艺术的不懈追求就是语文公开课的重要使命。然而,无论怎样追求,它始终是断臂的维纳斯,其双手复原的方案只有更美,没有最美。

文选式的语文教材,属于非线性结构模式,其选文虽短却是完整或相对完整的单篇文章,从文学鉴赏的角度来说,它像一只麻雀,虽小而五脏俱全。但在语文教材里,它只是某册某单元中的一篇文章,依据学段教学目标、单元教学目标,其承担的教学任务,可能只是选文所有价值的若干分之一二,一般来说,这若干分之一二应该是文本的精华部分。然而,此时的“维纳斯”可能不只是断臂,而是只剩下最能表现其神韵的上半身了。此时的语文教学则要求任教者既要完成选文所承担的教学目标,又要还原一个真实的“维纳斯”。而上公开课时,任教者常常只能在一节课中通过一篇可能几节课才能上完的选文来达成其教学目标,而且要力求上出亮点,上出新意,上出理念。所以,语文公开课常常是断臂的维纳斯。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达成其教学目标,任课教师需要对选文的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处理和巧妙的取舍,力求讲出“美”,悟出“巧”,点出“活”,练出“实”。同时,还要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多方尝试和探讨,对师生在课堂教学中角色的定位进行许多实践和研究。其结果可谓见仁见智,于是产生了众多的语文教学流派,如情感派、导读派、思维派、管理派、语感派、目标教学派、快速写作派、快速阅读派、大语文教学派等,这些教学流派大多曾在自己的领域里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在探究或展示其教学理念的语文课堂上留下许多精彩的瞬间,艺术地再现了语文教学之美,塑造了一个个完整的“维纳斯”。但是,作为公开课,在有限的时间、角度、内容里,用有限的手段,达成的有限的教学目标,不管有多少瞬间的美丽,都注定有所缺陷或遗憾。

缺陷中的完美,完美中的遗憾,这就是真实的语文教学。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始终是一门遗憾的美的艺术。因为遗憾,所以探究,因为探究,所以精彩,进而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

假如因为其中的瑕疵而否定语文公开课的价值,或贬低语文公开课的作用,这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语文教学的发展。

三、语文公开课必须充分体现语文的本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课程的性质作了这样的陈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目前对语文课程最权威的解释,它的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前提的。单就语文课程本身考察工具性的涵义,语文课程具有承载社会机构或个人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审美的价值的功能。就课程系统而言,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的积极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本身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柱。

如果对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理解和定位不准确、不恰当,极容易出现这样的现象:“萎缩的、拔高的、夸大的、虚化的语文”。后三种情况在一些公开课中表现尤为严重,这些课大多架空文本的语言甚至是内容,演变成眼花缭乱的文化课、生命课等。这些课虽然在一些方面或领域对高中语文教学做了一些积极的探究,但他们把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割裂开来,所以得不到大家的认同。

因此,笔者认为,高中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必须回归语文的本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这些可以说是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和基本理念。因此,语文课尤其是对语文教学起到探究和引领作用的语文公开课,需要技能在场、生命在场。技能在场是语文课的基本要求,这是语文的工具性所决定的,而生命在场则是由语文的人文性所决定。技能在场,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领学生透过知识的表象,挖掘出知识背后蕴含着的普遍规律,并进而将其提炼为一种解决同类问题的指导性技能。这是一种授人以渔的课。生命在场,是指教师的教学活动能够始终关注全体学生终身成长的需要;能够将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当做一切教学行为的中心任务;能够在教学活动中,让所有的生命都因为学习本身而激发出极大的热情,散发出极大的能量;能够让所有的学习者都在学习过程中体味到成长的快乐,前行的愉悦。这是语文教学的至高境界。语文实践活动其实就是一种生命活动,只有生命活动才使得语文及语言文化变得多姿多彩。语文公开课所追求的正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所达成的这种至高的境界和风采。

四、语文公开课是学生体验感悟、对话生成的场所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这实际上明确地告诉我们,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活动。

基于这样的理念,语文公开课更应该以学生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把思维的空间还给学生,把表现的机会让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体验、感悟的过程,产生动态的生成,从而获取知识与技能,感悟做人的道理。

有人说:“如果说,传统课堂把‘生成’看成一种意外收获,那么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一种价值追求;如果说传统课堂把处理好预设外的情况看成一种‘教育智慧’,新课程则把‘生成’当成彰显课堂生命活力的常态要求。”浙江师范大学王尚文教授也在《阅读教学与对话理论》的讲座中说,“我们的语文教学曾经经历了由‘训诲——驯化型’向‘传授——训练型’的巨变,看来今后很可能会向‘对话——生成型’的方向发展。”我很赞同他们的观点。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尤其是公开课,教师应对上课的内容进行充分的富有弹性的预设,让学生进行充分和平等的“对话”,比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对文本内容的个性解读),学生(读者)与作者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甚至是学生与听课嘉宾的对话等,从而产生丰富的动态的生成。通过这种“对话”或者说“互动”的交流方式,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课堂、体验课堂、感悟课堂和享受课堂,既经历成功体验的快乐,又获得增长智慧、感悟人生的能力。

当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并不是弱化或否定教师的作用,反而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扮好自己的角色,更好地践行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相对学生而言,笔者以为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主要是三“导”:教导学生爱学,指导学生会学,诱导学生自学。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学习的情境和问题的情境,营造自由、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创造让学生个体表现并体验自信、成功的机会;开发学生的潜能和独特的个性,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在师生共同质疑、释疑、生疑中,和学生一起成长、发展。

综上所述,一言以蔽之,要正确认识语文公开课,让它回归学科本色,促进师生发展,推动新课程改革。

(责编 马超勤)

作者:黄恒谋

语文公开课研究论文 篇3:

语文公开课“迷航”现象的理性思考

【摘 要】当前语文公开课存在着几种“迷航”现象,认为有课件、多互动、材料多、有探究、有生成的课就是好课;形成“迷航”的原因既有外部因素的干预,更有教师个人学养素质的限制;纠转语文公开课教学“迷航”现象,教师要准确领会课标内涵、准确把握教学对象、吃透教材设计要求、准确定位课型结构,管理部门要加强专题培训、组织典型示范、科学评价引导、有效研讨推进。

【关键词】公开课 语文教学 改进策略

当前,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新概念优课丰富多彩,然而其中不乏偏离语文课根本特质的伪优课,这些看似引领新课改潮流的示范课,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迷航”现象。

一、几种常见的“迷航”现象

1.有课件的课才是好课。毋庸置疑,利用课件上课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语文教学“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感,以其直观感、情境性、动态强、容量大、实效好等优势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好评。但是,在听评课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些课件设计和使用上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课件设计欠考虑,在一些环节上把握不到位;有的课件使用过量,学生缺少应有的思考时间;有的老师上课始终以课件为主,师生交流被纳入固定的模式而无法充分发挥参与主动性;有的教师过分依赖课件,影响了课堂生成性资源的产生;有的多媒体教学只起到了代替黑板的作用。事实上,不同的课型应有不同的授课策略和教学模式,课件并不是惟一必要的选项。

2.互动多的课才是好课。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必须摒弃成为共识之后,另一种极端的“满堂问”现象又随之产生了。一节语文课,师生适度互动是必要的,但“满堂问”现象一方面偏离了教学重点和难点;另一方面,也减弱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随着新课程的深入,“互动多”也成了部分老师追求的课堂现象,一节课下来,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收获不多,只是造成了课堂的“虚假繁荣”。

3.材料多的课才是好课。适度选用材料可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可以加深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但是,选用材料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理论上讲,“教者”输出的信息量应等于“学习者”的输入的信息量。如果一节课信息量过大,学生就会产生心理疲劳,难以接收。

4.有探究的课才是好课。近年新课程倡导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于是一些老师凡上公开课,必然要设计探究性问题供学生当堂讨论或课后延伸学习。其实,语文教师平时课堂教学是很少设计探究性问题的,因为探究性问题受各种条件限制,短时间内难以开展。探究性问题之所以在语文公开课上频频亮相,主要是因为某些地方的评课具有一定的倾向性标准——有探究的课才是好课。学生语文素质培养,适度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是十分必要的。从另一个角度看,语文课有多种类型:新授课、复习课、习题课、讲评课、探究课等等,然而问题探究只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方面,没必要每一种课型都要设计探究性问题并开展活动。

5.有生成的课才是好课。生成,是新课改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是师生、生生在互动中,从心与心的交流中,从思与思的互动中,从情与情的触摸中滋生出来的教育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一些名师、专家一味地强调生成性,一些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一味的赞扬,对学生的问题一味的鼓励,结果往往是教师抛出问题后,学生怎么回答都似乎有道理,老师还帮着学生自圆其说。然而,语文学科同样是讲究科学性和辩证性的,尽管某些问题可以多角度、多方面去分析,但还是要遵循课堂教学的“主导性”原则。

二、“迷航”的成因及其纠转

语文公开课出现“迷航”现象的原因,简言之,既有教师内在的因素:语文学养不足、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到位、对课堂状况的把握不准确、教学过程中自我监控力度不够、课件制作存在缺陷等等;也有外在因素:课堂教学评价体系本身的问题、评课专家的倾向、课堂教学培训匮乏等因素。

要纠转语文教学“迷航”现象,提高语文公开课教学的绩效,语文教师就应该“眼睛向内”,闯好“四关”:一是课标关,准确领会课标内涵。二是学情关,准确把握教学对象。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最基本原则。对不同的教学对象,要设计不同的教学策略与问题结构。三是教材关,吃透教材内容要求。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如何对待教材,常常成为争议的核心。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事实上,能否“摆正”教材的位置,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绩效能不能提升的关键。“用教材教”并不是要脱离教材。相反,“吃透”教材恰恰是“用教材教”的前提。四是课型关,准确定位课型结构。不同课型对公开课教学设计有不同的要求。对于新授课,要重点在激发兴趣、夯实基础、厘清结构等方面下功夫,课件设计、材料选用、师生互动设计等方面都应该围绕上述要求展开。

在关注语文教师内在因素的同时,也要注重优化语文公开课教学外在因素的影响。教育科研部门、学校教研组都有责任向“变味”的语文公开课教学说“不”,并积极引导教师走出公开课教学“迷航”的“雾区”:

一要加强专题培训。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平时的培训大多是新课改、师德、信息技术、心理教育、班主任管理等方面内容,很少关于课堂教学内涵的专题培训。面对新课程改革,面对日新月异的教育发展,针对教师公开课教学“迷航”的现象,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务要围绕如何解读课程标准、确定三维目标、制作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策略、创新能力培养、德育因素渗透等方面,有计划地开展课堂教学专题培训,切实规范公开课教学,扎实提高课堂教学绩效。

二要组织典型示范。语文公开课教学中的许多问题,是受公开课教学“流行风”影响的。毋庸置疑,语文公开课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新课程改革等起到了促进作用。但公开课教学也是一把“双刃剑”,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应多邀请省内外名师开设“领航”示范课,并组织教师对名师示范课进行品评、研究。同时,积极倡导公开课教学“日常化”,稳步推动公开课教学日常化、原生态化,让公开课教学少一些刻意设计的因素,回归语文课的本质特征。

三要科学评价引导。评课对公开课的引领起着决定性作用,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评课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公开课。目前,大多数的公开课评课是“不真实”的,“不真实”的评课使公开课“失真”而“异化”。评课失真主要表现在评课目的的功利化、评课主体的单一化、评课标准的绝对化,对公开课“纠偏”必须在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上下功夫:从评课目的看,应为帮助语文教师反思语文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绩效,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从评价主体看,要改变过去评课主体仅仅为听课教师或专家这一惯例,把学生纳入评课的主体,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老师课堂教学的想法和要求;从评课标准来看,应将学情、教情等纳入评价标准,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年级要区别对待,改变那种仅仅把课件的使用、材料的运用、互动的多少、问题的设计作为评课标准的做法,要把促进学生自主发展作为评价语文公开课的根本标准。

四要有效研讨推进。语文公开课教学本身就是一种常见的教研活动形式,应具有较强的学术性、引领性和研究性。但是,很少有学校把公开课教学作为科研的主要专题来对待,这也是公开课教学长期出现“迷航”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学校应该要求教研组就公开课教学进行专题研究:研究如何确定教学目标,尤其是三维目标中的“情感与价值观”目标;研究教学内容如何处理,尤其是新课程背景下如何用好语文教材;研究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和使用,尤其是多媒体课件和板书如何实现相得益彰;研究教学策略的优化,尤其要研究如何通过课堂调控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研究教学反思,尤其要研究如何通过反思交流促进语文公开课教学水平的提升。

总之,语文公开课教学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推动语文新课程改革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克服其运行过程中的“迷航”现象,对于提高语文教师的素养,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绩效,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深化素质教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相信,只要教育科研部门、学校、语文教师共同努力,则本真的、务实的、常态的、高绩效的语文公开课会越来越多。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中学。

作者:程振理

上一篇:一年级教案(精选2篇)下一篇:班级工作安排(精选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