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组织生活主题

2022-12-27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团组织生活主题

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

[摘 要]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活动的有效性,是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的有效途径,是不断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抓手,在高校中有着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在实践中应秉承紧扣主题、区分阶段、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于解决大学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将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选择组织生活主题项目、设定计划方案与主要内容、创新实施方式与模式、进行总结展示与完善。

[关键词]项目管理;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高校学生党支部

[

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实际工作中以组织生活项目化为思路,探索实践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组织生活有效性,是不断推进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的有效渠道,是扎实推进组织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与可行途径。

一、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一)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支部活动有效性与提升高校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契合度。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可以与完善基层组织体系、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健全工作制度、创新组织活动形式等结合起来,为基层党建工作注入新的动力。现实中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还存在组织生活不规范、活动形式简单化、活动有效性不足等突出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通过开展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可以切实提高组织活动的有效性,发挥其枢纽带动作用,利用党建科学化的要求指导组织生活项目制实践,这一实践也有利于提升党建科学化水平,以具有“一个好的工作制度、一个好的活动阵地”扎实推进高校基层学生党建工作。

(二)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支部活动有效性得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力支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对象与队伍与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高度一致,特别是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这三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也是学生基层党建工作的依靠力量。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该成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本阵地和坚强堡垒,通过依托既有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方法、平台等开展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将大学生在不同年级和成长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作为解决对象与工作方向,通过在一定时期内围绕主题项目开展各种活动,将引导学生党员在促进优良学风、带动青年成才、强化思政教育、增进德育工作等方面发挥作用,并带动广大学生正确、积极、主动地面对大学的学习生活,努力成长成才,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三)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支部活动有效性在高校学生党支部中具有天然的有利条件。高校学生党支部具有自身的鲜明特点,高校大学生群体知识密集度大,信息连通度高,开放有活力,而高校学生党员是一支政治水平和思想觉悟较高的基层队伍;在学生培养过程中,大学生以学习为主业,同时通过大学生活锻炼成才也是重要内容,在此过程中不同阶段面对的学习和成长任务及特点有明显的阶梯性、差异性,大学生在不同阶段所关注的对象和目标也表现出阶梯性、差异性。高校学生党支部一般以年级(专业)为单位设立,针对不同年级阶段可以选择符合本年级(专业)特点的组织生活主题,在一定时期内主要围绕此主题开展组织活动具有良好基础与现实可行性,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可以成为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的可行性平台和有效途径,真正实现立足自身实际开展党建工作,有力地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与大学生培养教育。

二、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的内涵与原则

所谓项目管理是项目管理者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管理。而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就是基层党组织借鉴项目管理的形式与做法,根据自身所处的行业单位、工作任务、阶段特点等实际情况拟定开展组织生活的主题内容,在一定时期内围绕此主题以项目化的形式进行组织建设、开展组织活动,使基层组织生活个性化、特色化、实效化。高校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探索,将主题活动与项目管理结合起来,用项目化管理的模式引导学生党支部围绕大学生阶段性主题开展组织活动,在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自主选择开展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以立项的方式对学生党建活动进行重点管理和建设,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各个环节的要求严格过程控制,项目实施终结后进行多层次、多样化的跟踪、考核与评估。针对当前学生党建中学生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发挥不足、活动形式内容单一、组织活动缺乏过程测评与控制等问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亟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 提升活动有效性应定位于立足高校特点、一切以学生为本、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的目标,开创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的可行性平台。在实践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原则:

(一)以领会组织生活项目化的内涵和高校学生基层党支部自身实际特点为基础选择组织生活主题项目。高校学生党支部加强自身建设主要有三个目标维度:党员培育、组织活动和作用发挥,通过开展各项活动实现党员素质好、组织活动好、作用发挥好的基本建设目标。以组织生活项目制提升支部活动有效性就是尝试抓住组织活动这一维度,通过创新组织活动形式开展针对性、时效性强的主题活动带动党员培育和作用发挥,使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不断获得提升。

(二)以抓住组织生活项目化的主体和提升大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为指引设定计划方案与主要内容。项目管理主要还是依靠人作为管理主体,组织生活项目化也要紧紧抓住党员这一活动主体。高校学生党员发展速度较快,规模较大,但学生党员质量的提升一直是困扰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主要难题之一,突出表现为入党前后表现差异较大、党员作用发挥不突出、党员整体形象认可度不高等。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基层党组织经常在学习和实践中深化思想认识,统一思想和行动,紧紧抓住组织生活项目化的主体,以提升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为指引,设计多样化的组织活动方案和内容,使学生党支部组织活动有特色、有实效,为学生党员的作用发挥建立可靠的平台和依托,以组织活动带动党员精神培育和作用发挥。

(三)以提升组织生活项目化的水平和解决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为要求创新实施方式与模式。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还是要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组织生活项目化就是要指向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大学生在大学时期面对着知识学习、技能提升、人际关系、接触社会、毕业就业等不同难题,同时还面临着感情、心理、经济等或明显或隐藏的诸多问题,如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正确积极地加以面对、顺利完成大学阶段的目标是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生党支部在提升组织生活水平的指引下,紧扣大学生在不同阶段面临的热点难点等实际问题,创新设计组织活动的实施主题与形式,通过发挥学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广大学生增强对党的认识和了解,带动普通同学积极要求进步,为个人成长成才与和谐校园建设不断注入新的动力。

(四)以巩固组织生活项目化的成果和高校大学生培养的目标为宗旨不断进行总结展示与完善。项目管理有着系统化的管理程序和要求,组织生活项目化要求有后续的措施以巩固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在培养合格大学生的目标指引下,将大学生成长成才有关的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内容嵌入组织活动之中,积极引导大学生提升自己,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学生党支部应认真总结项目开展经验,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通过党团组织的相关活动以及党员作用的发挥将广大学生纳入进来,使其在不同阶段均能积极参与到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中来,以组织生活项目化的多种成果发挥主旋律的感召与引导作用,促进共同成才。

三、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学生党支部活动有效性的实践环节

学生党支部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提升活动有效性应结合自身所处的高校院系、年级阶段、党员数量构成等实际情况来进行,在实践过程中应秉承紧扣主题、区分阶段、突出特色的原则,着力于解决大学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同时还应建立有效的外部考核与激励机制。

(一)选题:主题选择是关键。应在开展活动前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对支部和党员的年级阶段、数量构成特点及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仔细分析,认真研究支部及党员所面临的主要难题,触及实践中的实际矛盾,正面回应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认真总结提升以往的经验、特色与亮点,选定可以突出自身特色亮点与问题难点的主题项目。应在规范性的基础上突出针对性、特色性,围绕主题拟定项目,围绕项目开展活动,扎扎实实地推进支部组织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针对不同的年级阶段,学生党支部在实践中可选择以适应大学生活、提升理论水平、学风建设、宿区建设、实习实践、毕业就业等为主题,围绕选定主题设定项目和目标,有针对性地开展组织活动,提升组织活动的活力与有效性。

(二)立项:项目方案制定是基础。围绕主题制定出包括明确的目标、规划、责任人的详细实施方案是开展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的重要基础,应根据主题目标要求自主选择开展组织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制定操作性强的计划方案,以立项的方式对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活动进行管理和建设。立足于解决大学生面临的突出问题制定计划和措施,避免只是为开展活动而设计活动,避免简单照搬过去此类活动的经验,应将目标任务进行分解,责任到人,力争做到规范性、针对性、特色性,充实党支部和党员发挥作用的内容,提升组织生活的质量与水平。

(三)破题:落实与整改是重点。将既定主题和计划落到实处是开展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的重点环节,在此过程中必须秉承务实原则,避免形式主义,坚持标准化、制度化的运作方式,确保解决实际问题,取得工作实效。高校学生党支部在选定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定项目计划方案之后应紧扣主题开展组织活动,抓住主题不放松,将主题项目及分解项目明确告知负责与参加人员,分阶段实施,逐项落实,并及时了解反馈实施情况、总结有益经验,发现问题进行整改提升。

(四)反馈:跟踪考核与总评展示是保障。党支部开展主题项目制实践应建立相应的跟踪考核办法,坚持推进,有始有终,同时主动汇报和自觉接受上级党组织的监督考核。上级党组织或组织部门应制定总体指导方案,建立测评指标体系,对基层支部的开展情况进行跟踪指导与考核,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根据各个环节的要求严把过程控制,项目实施结束后进行一定的“验收评估”。可定期(年终)进行总评展示,树立先进典型,促进交流提高,同时在全过程的不同阶段提供人员指导和经费支持等,完善激励与动力机制,使基层学生党支部开展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有坚强的保障,不断深入推进下去。

(五)全过程:需要注意的其他问题。第一,要坚持过程化监督,力求有始有终,避免衰减效应。要坚持立项评审、中期评估、总结评优等激励机制,通过一定措施使党建项目始终处于一定的机制监督之下,有压力、有动力、有成效。第二,要坚持标准化要求,坚持预期目标、内容、措施、效果、推广等要素科学统一,以严格的标准来提升工作水平。在项目实施的不同阶段、不同层面有一个共性的考核、实施、验收标准,真正使好项目脱颖而出。第三,要坚持制度化运行,用制度来管理和保障项目,并将优秀项目成果转化为党建制度。如建立项目审批制度、中期检查制度、验收结题制度、交流推广制度等等,切实保证项目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经费、有实效。第四,要坚持长效化发展,不断充实和创新项目制的内容和运行机制。第五,要坚持动态化推进,针对项目制发展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完善探索。目前来看,项目制能否取得实效还有赖于科学评价体系的建立,项目实施者在项目落实上的主体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学生党支部书记要善于组织协调,凝聚力量,充分发挥党员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一支高素质的基层支部书记队伍显得更加关键。

有人说,当今社会一切都是项目,一切必将成为项目。项目管理是分解的艺术,更是集约的艺术。从有的放矢地命题到精心选题、扎实做题、严格结题的循环,高校学生党支部以组织生活主题项目制可将项目管理这门艺术尽情发挥。它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挖掘潜能,盘活存量,不断提高工作实效提供了有益借鉴,使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不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成为推动学校发展、服务广大师生、促进校园和谐的坚强堡垒。

参考文献:

[1] 韦冬.高校党建的经验、问题与方向——来自七所高校党建专题调研的报告[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1(2).

[2] 倪国玉,等. 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运行模式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11(11).

[3] 夏阳,等. 高校党建工作项目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3).

[4] 施小明,等.基层党建品牌建设科学化研究[J].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2(6).

[5] 赵小群. 项目化管理视野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2(4).

[6] 崔剑,等.高校学生党建与思政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探讨[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10).

作者单位:上海理工大学

■ 特约编辑:胡中良

作者:邹志强 张丽

第2篇:生态文明·生活主题·审美主导

摘要:近年来,陈望衡教授在出版《环境美学》专著之后,继续着环境美学的研究,提出一系列新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生态文明与生态审美;环境审美的主题和环境审美的方式;审美主导与城乡建设。陈望衡教授的环境美学已经形成自己的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对中国的环境保护与环境建设事业已经产生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环境美学;生态文明;美学主导

文献标识码:A

陈望衡教授是我国环境美学的重要开拓者,继2007年出版我国第一本成体系的环境美学专著《环境美学》之后,近年来他又在《光明日报》《学术月刊》《郑州大学学报》《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等报刊发表了大量的继续探讨环境美学的文章,新近出版的专著《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淡》大量吸收了这些文章的成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集中反映了他对环境美学的新思考。

一、生态文明与生态审美

,生态与文明的关系问题是环境问题中的核心问题,在这个问题上,陈望衡教授坚持他在《环境美学》一书中原有的说法,认为环境美学的哲学基础有二:一是生态主义,一是人文主义。至于这两者如何统一,在《环境美学》中并没有进行深入的阐述,而在新著中,他将这两者统一称为生态文明。在生态文明时代,人的主体性遭到严重挑战,因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人都无法与自然相抗衡。在这种背景下,有学者提出自然也应有它的主体性,这样,就有了另一个主体。这种看法能接受吗?陈望衡认为:“按逻辑,是不容许存在两个主体的,这两个主体要么一个战胜另一个,要么两者实现统一。”(Pll)陈望衡主张“统一”论,他说:“尽管人认识到要尊重自然生态,要给生态以地位,但有一点人是很清楚的:人绝对不可能回到蛮荒时代,绝对不能走回原始丛林,绝对不可能再过茹毛饮血的生活。我们不想回去,也回不去了。文明社会的人,不能放弃文明。”

那么,文明与生态能不能都不放弃呢?陈望衡认为,这是人类目前正在做的事,在理论上这涉及到哲学上讲的主体问题。陈望衡认为,在理沦上,在生态文明时代,人主体与自然主体可以统一为一个主体。入主体与自然主体的统一,实质就是“让生态与文明构成一个共同的主体”(Pl2)。

两个不同的主体如何统一为共同的主体?陈望衡认为,关键是人——人的理念和人的实践。他提出两种理念:第一,文明为生态让利。“这个世界上,人不是唯一的主人,地球是人类与一切动植物共同的家,在生态平衡的天秤下,人与其他动植物是平等的。人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动植物也有生存与发展的权利。在利益相冲突的时候,至高的调控者并不是人,而是生态平衡。调控的结果,未必都是人得利,也很叮能是人的让利。”(P29)现在人类已做并正在做的退耕还林、建立各种自然生态保护区均属此类。第二,生态'-文明共生。陈望衡认为,最好的做法是“共生”。即人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建设人类文明的过程中,不仪保护好生态,而且建设好生态,这就是文明与生态“共牛双赢”(P12)。

显然,文明与生态的共生双赢是理想的状态。在《生态与文明:从天敌到共生》一文中,他将文明对生态的“让利”和生态与文明的“共生”表述为人调整人与生态关系的两种办法,前者为消极的,后者为积极的。这后一种实际上已经在调整文明的性质了,文明不全都是人的意志与愿望的实现,也包含自然生态的意志与愿望。这种对文明性质的调整,就是“将与生态对立的文明调整为与生态和谐的文明。概括起来两句话:生态向人生存,人向生态生活,换句话说自然与生态共生:这就是生态文明”。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创见,是目前为止对生态文明的最好的解释!照此思路,生态文明是一种新的文明,后工业社会的文明虽然是多元的,但主流的或者说基本的应该是生态文明。

那么,在生态文明时代,虽然是生态与文明共同构成主体,是不是人的主体性就没有了呢?也不是。因为生态文明不是自然生态所创造的,而是人所创造的。人创造生态文明不能没有自己的立场,没有自己的意志,没有自己的目的。“我们建设生态文明不是以生态为本,仍然是以人为本!关于生态文明以何为本的问题,我认真思考过,到底以何为本,是以生态为本,还是以人为本,最后明白了,还是以人为本,我们是为了人而去尊重生态的,并不是为生态而尊重生态的。生态文明与生态有实质的不同,我们要建设的是生态文明,不是生态。生态文明,因为有文明,故仍然是以人为本的。”

陈望衡认为,树立新的生态文明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生态文明观中有三个重要的概念: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三个概念中,第一个概念最重要。所谓尊重自然,意义之一“是承认自然有自身的价值,这价值要得到充分的尊重”(P14),这是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哲学上的价值论,从来都是人的价值论,从根本上忽视或抹杀自然的价值。生态文明强调自然有自身的价值,这不能不说是哲学上的一次革命。

生态文明的提出,带来一种新的审美观——生态审美观,它突出体现在环境的审美上,首先体现在对环境美的认识上。在《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中,陈望衡明确地说“生态是环境美的基础”(P50)。

说生态是环境美的基础,不能理解成环境美的基础就只是生态,而应理解成以生态为灵魂的诸多自然因素的总体。事实是,生态离不开整个自然界,因此说环境美的基础为自然也许更准确。陈望衡强调生态是环境美的基础,也许是为了突出生态在环境美中的作用,这种作用实质是人的生命的作用。人在一定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环境的根本性质,就是对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给予肯定与支持。因为严格说来,自然界无所谓生态与非生态,它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着。但自然界的运动有些是利于生命的,有些是不利于生命的。人类一直是根据自然界对于人生命的意义来判断自然界的价值的。与过去不同的是,现在视界扩大了,不只关注自然对于人的生命的意义,还关心自然对于其他物种的意义,并且将这两者联系起来看。这种注意从生命间联系的观点来看自然的观点就是生态观。在生态观的视界下,那种利于诸种生命生存与发展的状态被称之为生态,反之则称之为非生态。表面上看,人的主体立场放弃了,其实不是,因为所谓有利于诸种生命的生存与发展首先是有利于人的生命的生存与发展。从本质上来说,只有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自然状态才是生态的。因此,生态本身就包含有人的选择与认定。生态中不是没有人,而是有人,并且人才是生态的目的。

此外,陈望衡还强调人在环境美创造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他说:“任何美都是对人而言的,离不开入。没有人的参与或者说对人不具有任何意义,即使生态条件再好,也没有美的存在。”(P50)而所谓“人的参与”,不只是人与环境实行着能量的交换,“更重要的是,人将自己的活动作用于环境,使环境打下了人的各种不同意义和形象的痕迹。这就是‘自然的人化’。”(P50-51)从人类的发展史来说,人的任何一种行动方式都是某一特定人群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形态、社会习俗及其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人类的创造,统称为文明。这种文明,当其积淀或体现在环境身上,它就构成环境美的重要因素。

但生态作为环境美的一种因素其性质究竟是怎样的?陈望衡认为,它们首先是有区别的,人们“经常将生态性与生命性混为一谈,其实这两者的区别是很明显的,生命性重在个体生命的状况,而生态性则重在生命之间的关系。某一自然物生长旺盛,并不意味着这个地方生态良好。生态审美看整体,生命审美看个体。”(P121)其次,生态究竟是一种美还是美的一种性质?陈望衡认为:“生态美其实不是一种独立存在的美,而是一种审美性质。它大量地存在于自然界中,自然界本身具有生态,因而自然美具有生态性。”(Pl21)为了突出生态这种性质在审美中的作用,陈望衡不仅将那种生态性突出的美称为“生态美”,而且认为“生态的美是整个宇宙实现其生态平衡的产物”(P85),它会给人一种完全不同的审美感受:“从生态的角度看这个世界,看一物育一物和一物降一物的生死较量,足以让你全身心地投入这宇宙的最大活剧,经历一场又一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全武行。这真是最伟大的审美享受啊!”(P85)

二、生活主题与环境审美

环境美学的主题是由环境的性质所决定的。关于环境的性质,陈望衡将其概括为“人的生命之根.生存之所、精神所依”(P23),正是这一性质决定了环境审美的本质是不能离开生存与生活的。“环境的审美是生存与牛活中的审美。”(P23)在《环境美学的主题》一文中,陈望衡明确提出环境美学的主题是生活,并对环境美学做出四个界定:“环境文明的美学维度”“环境保护的美学高度”“可持续性发展的美学保证”“家同建设的美学质量”。这四个界定,都直接关涉着人的牛活。

关于环境与生活的关系,陈望衡将其概括为两个方面:“居”与“游”。“居”包括“宜居…‘利居”和“乐居”,其中,“乐居”最为重要。关于“乐居”的环境,陈望衡提出四个要点:自然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个性特色鲜明、能满足居住者的情感需求。这四点中,“能满足居住者的情感需求”最重要。“乐居的环境,情感基调应是亲情或类似亲情。这种情感不应是肤浅的,而应是深沉的;不应是短暂的,而应是绵长的;不应是单薄的,而应是丰富的。它的调质可能五味杂陈,有喜有悲,有苦有乐,但主调应该是让人温馨的,依恋的,可以经久回味的。”(P34)这种情感的实质是家园感。

关于利居与乐居的比较,陈望衡说,乐居的突出优势是重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既在物质,更在精神。生活质量既在实惠,更在品位。品位说到底是文化的,精神的。生活质量既有标准,又无标准,重在特色,特色既显之于外,更藏之于内,无法拿来比拼的。生活质量既在大众.又在个体;个体的生活质量,既在他拥有的财产,更在他的真切感受,种种数据包括幸福参数都不能代替此种感受。”(P35)如果将环境诸多因素分为硬件和软件的话,宜居、利居的环境更多地重硬件,某些指标甚至是可以量化的,而乐居的环境则更多地重软件,它的指标是不能量化的,但是,它的标准其实仍然存在着,这标准很大程度上在人们的心中,情感中。

关于“三居”的关系,陈望衡认为:“宜居、利居都是乐居的基础,但二者与乐居的关系也还存在一些差别。宜居作为乐居的基础,是绝对的,环境越是宜居,越能乐居。利居作为乐居的基础,是相对的。虽然乐居需要优越的物质基础,但并非物质越丰富,就越能乐居。”(P36)陈望衡的这个论述对于一味追求GDP的城市建设者是一个很好的提醒。陈望衡说,他的乐居概念与幸福同义,现在不少城市在朝着幸福的目标前进,这完全足正确的,但须知,幸福与财富不是一回事,不是拥有财富越多,就越幸福。重视文化、重视情感、重视自由、重视审美,一句话重视市民精神上的满足,这在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城市显得格外重要。“上海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道出了城市发展的方向。什么叫‘生活更美好’,就是‘乐居’。”(P37)“营造‘乐居’的环境,让人们生活得幸福,这是环境美学的主题。”(P37)

环境的功能决定了环境的审美方式,在西方的环境美学研究中,关于环境的审美方式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科学认识方式,以加拿大学者艾伦·卡尔松、美国学者罗尔斯顿为代表,他们强调欣赏中主客观两分,重视在环境欣赏中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一类为介入模式,以美国学者阿诺德·伯林特为代表,它强调在审美中全身心地投入自然,不仅有视觉听觉参与,还有触觉、嗅觉、味觉等“近感受器”的参与。他说:“结合是一个很好的词,因为它在字面上的意思是我们身体的参与,这种参与在总体意义上而言就是环境审美。”(P10)

这两种观点看起来有些对立,其实还是相通的,只不过强调点不同,艾伦·卡尔松不反对环境审美的全身心参与,但他更强调对环境的审美要有一种科学认知的立场。同样,阿诺德·伯林特也不否认在环境审美中科学认知有着一定的作用,只是他更强调的是与对象的情感交流。这两种观点的共同点是都将环境当做类似艺术的欣赏对象。

但环境与艺术是同一个类似的审美对象吗?应该不是。“一个明显的事实,我们是在环境中生活,虽然周遭全是环境,我们并没有将它们当做对象来欣赏。当然,偶尔我们也会将自己周遭的环境当做对象来欣赏,比如,此刻我放下工作,抬起头来,会欣赏窗外的树林。但这种欣赏只是偶尔,尽管我时时面对着这树林,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没有特别感知到它们的存在。”(P80)

那么,环境审美在正常情况下是怎样的呢?陈望衡说:“环境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是不存在对象性的,生活中的审美是一种非对象性的审美。”(P80)既然如此,“非对象”是不是真的没有对象呢?也不是,而是“对象性的消融”。“对象性消融到哪里去了?消融到生活本身去了。”(P80)

这种“对象性消融”式的审美与伯林特的介入式审美有什么不同呢?最大的不同是伯林特的介入式审美是欣赏,而陈望衡的“非对象性”审美是生活。生活是不能不注重功利的。在环境中生活,不能不重视环境对于生活的种种意义,包括宜居、利居、乐居,这样,环境审美就不能没有功利性。环境是不是宜居、利居、乐居,在根本上决定了环境的美学质量。

这样一来,环境审美就与一般的审美大棚径庭。一般的审美是需要将对象于己的功利性予以悬置的。这就是康德说的审美无利害论。康德说:“每个人必须承认,一个关于美的判断,只要夹杂极少的利害感在里面,就会有偏爱而不是纯粹的审美判断了。”(P41)

康德的关于审美无利害的观点一直被视为美学的金科玉律形成,环境审美的出现,对这-规律形成了冲击。到底应该如何阐释环境审美,环境审美是否真如陈望衡说的是非对象性的审美,这种审美是不是具有功利性的,这些问题也许需要做更深入的研究,但不管怎样,陈望衡提出的环境审美模式值得重视。

三、审美主导与城乡建设

陈望衡始终以服务城乡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作为环境美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这点上,他赞同阿诺德·伯林特说的“环境美学可能是应用美学这一重要的新生研究方向的一个最显著的焦点”(P1)。

2007年以来,陈望衡在继续环境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用在对中国城乡建设的关注上。相继在《学术月刊》发表《环境美学的当代使命》,在《郑州大学学报》发表《将城市建设成温馨的家——中国城市现代化道路的反思之一》,《确立“美学主导”的原则——中国城市化道路反思之二》,《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环境美学的视角》,在《江淮论坛》发表《试论农业审美愿景》,在《鄱阳湖学刊》发表《未来农业应使人类幸福——生态文明与农业审美》,在《艺术百家》发表《艺术能够拯救地球——美国艺术家帕特丽夏·约翰松的环境工程》、《将工程做成景观——米歇尔.柯南和贝尔纳·拉絮斯的当代景观思想》,这些文章均以讨论现实问题为主,并针对中国城乡环境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有深刻的评析,提出了诸多富有启发性的观点。

一是“审美主导”原则。这一原则的提出,与陈望衡的环境功能观密切相关。城市环境的功能,按他的理解可以概括为宜居、利居和乐居三个层次。宜居重在生存,利居重在发展,乐居重在生活质量。按宜居的要求,需要将生态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从利居出发,需要将功能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以乐居为目的,需将审美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应该说,三种思想均有必要作为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然而如果要找一个思想作为统筹,那就只能找审美了。为什么?陈望衡说:“城市建设当然不会只有一种指导思想,而会有诸多思想,这诸多思想可以概括成真善美三个方面,真是基础,善是功利,所以,实际上是两种思想,功利和审美。按照哲学上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这统一是在美上。统一在美上,并不是只有美。相反,美正是由善与真转化而来的,美中有善,美中有真。美不只是形式,还有内容,形式是内容的存在,内容是形式的实质。城市美的外在表现为形式,它的功能包括物质E的功能与精神上的功能。功能益于人,故而是善的,功能合乎规律,合乎生态,故而又是真的。真体现为善,善依据于真,故善以真为本;善因显现为恰当的形式,既利于人又悦于人,故又为美。美学主导,决不能理解成形式主导,而应理解为以真善美相统一的原则为主导。”(P189)道理说得很透,足以为建设者们参考。

二是功能与审美统一。虽然理论上真善美三者是能统一也应统一的,但实际上它们很难做到统一。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功能与审美常常发生矛盾,在~时无法做到高层次的统一的时候,就有一个谁让步的问题。陈望衡说:“作为城市建设者,当然不能忘了城市一切设施须着眼于功能,但是也不能忘了这一切设施也要力求美。这二者要力求实现统一。如果这二者发生矛盾又不能实现统一,则需酌情处理,或审美为功能让步,或功能为审美让步。当然,最好的处理,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Pl77)陈望衡不无尖锐地指出:“所谓功能第一,审美第二,只不过是为低劣的城市建设者炮制丑陋建筑物制造一个借口罢了。”(P177)

三是将工程做成景观。在环境建设上,陈望衡响亮地提出了“将工程做成景观”的主张。这一命题的提出,来自两位外国环境工程艺术家做的工程。其一是美国环境工程艺术家约翰松做的环境工程。帕特丽夏·约翰松是美国当代一位著名的环境工程艺术家。“最近几十年来,在以大型公共艺术——现在被称为‘生态艺术’——而闻名的所有艺术家(其中有许多女性)中,约翰松是位极其优秀、却很少得到公认的先驱。”陈望衡主编的“环境美学译丛”收入卡菲·凯丽写的《艺术与生存——帕特丽夏·约翰松的环境工程》一书,比较详细地介绍了约翰松做的几项重要的环境工程。从这些介绍来看,约翰松做环境工程,立足于生态保护,注重将功能与审美相统一,通过巧妙的构思,将她所承担的治污工程都做成了景观工程。陈望衡对约翰松的工作非常推崇,专门撰文评介她的成就,并将这篇文章作为附录收入《我们的家园:环境美学谈》之中。

陈望衡对于约翰松的两个重要观点特别赞赏,其一是“把家的感觉带回到我们的栖居之所”(P50)。他评论道:…家的感觉’正是我们对环境的感觉,环境是我们的家。以爱家的态度来爱环境,我们的环境就会变得越来越美好。”(P219)其二是“艺术可以拯救地球”。陈望衡认为,这个提法是“一个深刻的哲学命题”。当然,这艺术不是指只作为观赏的艺术,而是指兼具生态、功利、审美三重功能的人类实践活动。“这种实践性活动既是人类保护环境也建设环境、利用自然也美化自然的工程,也是人类最为伟大、最为崇高的也最具哲学品位的艺术。当人类整体认识到这一点时,应该说,这种艺术是完全可以拯救地球的。”(P219)

陈望衡的“将工程做成景观”启发之二是法国工程师贝尔纳·拉絮斯为法国南部修建一条公路。贝尔纳·拉絮斯同样立足于功能与审美的统一,将这条公路所要穿过的一段废旧采石场路段,建设成重要的历史名胜区和景观区。著名的园林学家米歇尔·柯南将拉絮斯的经验写成一本专著——《穿越岩石景观——贝尔纳·拉絮斯的景观言说方式》,陈望衡同样将此书内人他主编的“环境美学译丛”。

“将工程做成景观”具有普遍的意义。虽然不一定做得很好,但只要有此理念,就会有斩获,有成就。

关于城市与乡村建设,陈望衡还有很不错的意见,比如,关于城市的美,他提出“城市意境”概念,意境本是艺术荚学的概念,艺术美美在意境。陈望衡认为,城市的美也美在意境。城市意境最重要的不是它的外在形象,而是它的内在意蕴。内在意蕴中历史文化最为重要,一座城市,外观再漂亮,没有历史底蕴,就谈不上有意境。

近些年,陈望衡特别关注乡村建设。他对现今的城镇化不无忧虑。他最大的担心是乡村的消失——意味着联系数千年农业社会的历史感的消失——“乡愁”的消失。他强调要保护旧农村,这种保护犹如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农村建设除了坚决执行国家的土地政策,尽量不占用可耕地外,在环境美学原则上,有一个基本点,那就是必须保持农村特色,突显农村的优点。”(P125)万不可将农村建成小城市,或建成城市中的住宅小区。

与通常认为人类最幸福的环境为城市不同,陈望衡认为,也许农村是更适合人类生活的环境,他说:“未来的农业应该让人类更幸福,未来的农村应该是人类的真正的伊甸园。”(P127)

陈望衡环境美学既具有深刻的理论性,也具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具有强烈的中国特色,,由于所论基于中国的现实,因此,他的环境美学已经在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城乡建设中产生重要的影响。衷心祝愿陈望衡教授的环境美学探寻有更多的收获,以造福时代,造福人类。

作者:刘思捷

第3篇:高校团组织在90后大学生中开展主题教育的创新

摘要:辅导员、学生、主题教育活动三者形成了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三角关系,作为教育者的辅导员与被教育者的90后学生在对事物的认知、价值观等方面存在着差异,使得教育意味浓重的主题教育活动不受欢迎。本文通过分析原因,剖析90后大学生的内在价值取向,解析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从而试图破题。

关键词:主体间性;支点作用;90后大学生

团中央在《关于在全团开展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意识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中青发[2005]26 号)中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团员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开展主题教育存在的基本问题:“从总体上看,当前团的基层组织是有战斗力的,广大团员也在各条战线上发挥了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但是,少數基层团组织软弱瘫痪,部分团员组织观念淡薄、模范作用不突出等问题依然存在。在全团开展教育活动,使广大团员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不断增强荣誉感、归属感、责任感;切实解决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扩大组织覆盖,完善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是共青团适应新形势、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而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更是明确了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于90后大学生的新特点分析,结合高校团组织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力图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目前主题教育活动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等客观外在的环境变化,经济基础的改变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上的体现日益凸显。尽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随着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改变,进行了必要的调整、改进。但是,大学生中出现的极端事件呈逐年上升的态势。但从数据上显示,针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减少了而是增多了。这表明了,我们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仍存在着薄弱环节,尤其是其主要载体的主题教育活动仍有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的方法、手段创新不足

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主要是指以某些特定的思想为核心,由特定的教师指导下,有学生参与的教育活动,其目的是把道德修养、素质提高等效果加入到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得到自身素质的提升。这里面就存着在,教育者(一般是辅导员)、被教育者(主要是学生)和作为主体间性沟通桥梁的主题教育活动三个方面。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讲,现在专职一线辅导员群体,主要集中在80后大学生,兼职辅导员以70后为主。在设计主题活动时,仍然是以自身所受教育的模式为主,创新不足。同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代沟”的加深,使得两者之间的距离从空间、时间上均有拉大的迹象。

作为主体间性沟通桥梁的主题教育活动不能很好地沟通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作为教育的支点,主题教育的主题过于鲜明,与教育者更贴近,诸如,“我来讲党课”、“xx理论学习”等。此类教育主题过于严肃、过于权威性,学生不主动参加,即使勉强参加教育效果也不理想。而在主题活动的组织过程中,座谈会、学习会等形式上具有压迫感、内容上与学生的接受底线有距离感。

2、对被教育者的现状把握不够细化

以上所说的两个问题,根源在于对本教育者的了解不够深入。没有真正的把握被教育者90后大学生的真实想法。90后大学生与70后、80后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截然不同,自身的特点也截然不同。以往能够奏效的“灌输式”、“说教式”主题教育活动已难以适用90后大学生的特点,学生不接受,也起不到实际效果。

根据力学的原理,支点离被作用物越远,要想撬动被作用物,所用的力越大,效果越不明显。要想撬动90后大学生,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共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要首先研究、分析90后大学生的特点。

二、90后“被教育者”的价值维度

作为我们的教育接受者,90后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维度不同于以往大学生。他们比80后、70后接受了更海量的信息,这就决定了他们对事务的看法,不再是盲目地接受或否定,独立判断意识更强,更会“讲道理”;而90年代、本世纪前十年的生活经历,激烈的社会竞争、丛林法则、金钱至上等,让90后大学生更早地考虑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思想更趋于实际,务实色彩更浓,首先考虑的是对我有什么好处,在价值标准上更注重功利性;而同时,作为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参与实践、社会交往中常表现出“以自我为中心”,个人英雄主义成为主流,集体主义成为了新的、要打倒的权威。

90后大学生是个性鲜明的一代,他们张扬个性,崇尚自由,“我的青春我做主”;期望被尊重,希望由尊卑意味浓的“师生关系”转变为平等意味强的“朋友关系”,希望成为独立的个性主体;但与此同时,在生活上依赖于家长,很多情况都是“有事,父母服其劳;有酒食,我先馔”。 出现了鲜明的思想、认识层面的独立理性与心理、生活层的依赖感性并存的两面性。但从数据统计上看,尽管在90后大学生中出现了少女援交等情况,90后大学生思想上也普遍追求进步。并没有出现“垮掉的一代”这样不堪的情况。

90后大学生是早熟的一代,同时又是尚未完全成熟的一代。他们既热情关注社会的改革,又缺乏承受社会变革的心理素质;既大胆审视社会各种现象,又不严格地去塑造自我;涉世不深,又相对敏感;追求理想,又相对远离现实。他们在价值观取向方面有时带有盲目性,喜欢的不一定是真正需要的,需要的也不一定是真正喜欢的。有些学生喜欢没日没夜地上网、玩游戏,无节制地上网、玩游戏当然不是他们真正需要的;看一些好的书籍、听一些好的讲座是大学生需要的,但有些人偏偏不喜欢。可以说,主动选择以娱乐、竞技为目的的文体活动,被动选择以引导、灌输为目的的思想教育活动。因此,根据90后大学生的特点,改进我们的主题活动设计、实践,贴近学生将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主题活动的一贯特点。

三、主题活动设计创新的原则

根据主题教育活动的参与三方的不同的特点,作为主题教育活动的设计者和实践者,我们应该遵守一下几点原则:

1、主动贴近学生原则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学生,培养学生成才。更应该要求教育者主动放下身段、放低姿态,主动改“师生关系”为“朋友关系”;要求教育者主动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政治敏感度、判断力。

2、反思原则

在积极主动地基础上,反思我们以往主题活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批判中继承,在继承中创新。

3、创新的原则

此原则是最后的原则。以往的经验均表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经过考验优秀的队伍,是能够打硬仗、打赢仗的队伍。只要改变自身的主觀认识,随之就能用实际行动改变世界。因此,以与时俱进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自我教育的特点,在实践中创新载体,以大学生更乐意接受的形式,比如:职业规划为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大原则细化为志愿服务话感恩、职业规划促素质等细分载体中,通过素质的提高,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做到到学生中去,哪里有学生就到哪里。在新媒体时代,我们要学会用现代传媒解决问题,在学生集中的网络上开展活动。通过QQ、微博、飞信等系统及时发布相应信息,积极介入学生博客、播客、人人网等网络空间等,运用现代传媒手段建设大学生的现实和虚拟双重精神家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我们用更科学理性的原则,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的新路径;用更严格的过程控制评价体系,保证我们的主题活动设计贴近90后大学生的特点,从而给学生提供更有个性、认同感强,具有持久生命力的主题教育活动。把教育的支点挪向被教育者,用更科学、高效的方式撬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大业。

参考文献:

[1]何源.高校思政主题教育活动模式的应用探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3年12月。

[2]艾曦锋; 孟楠; 强添纲. 高校主题教育活动探讨.教育探索.2012年5月。

[3]刘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年话语体系的构建——基于高校共青团主题教育活动的视角.青少年学刊,2015年8月。

[4]习近平.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2016年12月。

[5]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4年10月。

作者:史延鹏

第4篇:团组织生活主题

各团总支:

本学期各团总支、支部应紧紧围绕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等主题开展组织生活。根据工作安排,本学期全校团组织生活内容由团委统一安排四次,其余由各团总支、团支部自行安排。现将统一开展的团组织生活主题及有关要求通知如下:第四周主题: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

要求:各团总支要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引导青年既深刻理解建党9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又正确认识当前基本国情、社情;既充分感受党对青年的高度重视和热情关怀,又能深刻理解党对青年的充分信任和殷切期望,进一步坚定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第七周主题:传承革命精神肩负时代使命

要求:今年10月10日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纪念日,各团总支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使支部青年了解辛亥革命这段彪炳千秋的历史,弘扬辛亥革命精神,勇担历史重任,肩负起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

第十一周主题:活力青春魅力校园

要求:每两年举办一次的学生社团文化节是社团文化的浓缩,是我校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重要载体。各团总支结合我校开展的社团文化节,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青年团员的学校生活,展现青年人的活力,建设魅力校园。

第十五周主题:弘扬成体精神展示成体风采

要求:各团总支根据学院开展的“成体人精神”大讨论活动的结果,组织广大团员青年探讨继承和发扬成体人精神的方式、方法,以实际行动展示成体人风采,为建设好“成体人”的精神家园做贡献。

本学期,团委对各团支部的团组织生活将采取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的评比方式,并在学期末进行评比表彰。各支部可以根据主题要求,大胆创新,主动运用新媒体加强对团员青年的思想引领,力求提高团组织生活质量,并加强信息的报送力度。

第5篇:六月份团组织生活主题

1、6月5日——世界环境日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由113 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会议讨论了保护全球环境的行动计划,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会议建议联合国大会将这次会议开幕日的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同年10月,联合国大会第27届会议接受并通过了这项建议.以后,每逢"世界环境日",世界各国都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纪念活动.世界环境日的作用在于唤起全世界人民都来注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自觉采取行动参与保护环境,

为了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和强化同学们的环保意识,那么环境保护从你、我做起,从现在开始吧!

2、6月23日——国际奥林匹克日(1948)

1894年6月23日,国际奥委会在巴黎正式成立,为了纪念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日子,国 际奥委会于1948年起将每年的6月23日定为国际奥林匹克日。当年6月23日举行了首次奥林匹克日活动,从1987年开始,国际奥委会号召各国、各地区的奥委会在这一天前后举行纪念奥林匹克日长跑活动。从1987年开始,中国奥委会都要在每年的6月23日前后举行长跑活动。

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的取得,充分说明了我国强大的综合实力,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自豪。08奥运,我们能做什么?国际奥林匹克日我们能做什么?就让我们以实际行动为08北京奥运喝彩吧!

3、备战

四、六级和期末考试

六月的到来意味着

四、六级考试将至,你准备好了吗?六月的到来同时也意味着七月将至,期末考试------你开始准备了吗?

4、如何正确利用电脑过好大学生生活

大学生活短暂而宝贵,稍纵即逝。电脑的普及,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工具。然而有部分的同学却因为没有利用好电脑而把美好的时光浪费了,等到毕业了,却后悔莫及。你呢?你开始后悔了吗?你能正确的利用电脑过好大学生生活吗?

生命科学学院团委组织部

第6篇:组织生活主题

一 奏校歌旋律,展校使风采

活动目的:来到南职,我们就是南职人,作为南职人我们首先是要了解我们的母校,这次组织生通过开展各种活动让同学对母校进一步了解,从而能够更加热爱自己的母校。 二 团支部,温馨我的家

各团支部通过形式多样,充满乐趣的团组织生活,丰富课余生活,增进同学友谊,使同学们感受到团支部的温暖,对团支部产生眷恋和热爱的感情,从而加强团支部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进而使整个印包系团结进步。 三 心怀感恩

人人都应该怀一颗感恩的心,感恩是一种处世的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只有学会感恩,才能拥有积极地人生观和健康的生活态度。感恩是大学生应该有的本性,必备的素质。通过这次组织生活,增强同学们的感恩意识,使同学们感受到来自亲人,朋友,老师,学校,社会以及国家的优惠,体会生活的温暖,对帮助自己的人和集体心存感激,并进而能够知恩图报,帮助他人,回馈社会。 四 继5.12精神

又一个5.12来临,团支部开展各种活动,展现出5.12地震时中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的温暖,祖国的关怀。传承5.12精神,锻炼意志,报效祖国。 五 “小建议,小革新,小创造”我为团总支建言献策

作为共青团里的一员的你,对你在的团总支的现状和发展有什么建议,你有权利与义务提出来,这也是增强团员意识的表现。

第7篇:  主题教育组织生活会党支部检视剖析

一、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看齐能力不足。通过开展主题主题教育,我们感到支部班子成员“四个意识”

不断筑牢,但看齐意识上有时也存在“时差”,不少理论和政策从学习领会到自身消化再到自觉执行需要一定时间、一个过程,

导致有些执行起来存在“形式主义”问题,停留于“听口令、做动作”。

二是领会深度不够。虽然通过学习,班子成员对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理解,但是对社会矛盾的转化,运用到工作中往往是看问题看困难多,在行动上难以自如把握,在指导上难以主动引领,这些问题都或多或少制约了开展工作的全局性、战略性思想思维的形成。

三是实践转化不强。学用关系处理得还不够到位,理论学习和具体实践一定程度上存在脱节,有时只满足片面引用个别原理,而不能有效地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习的实效性有待加强。

二、严格党员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日常管理缺少严肃性。在工作实际中,党支部和支委成员有时候脸黑不下来,

对于个别干部的错误言行批评不够严厉,在对干部的日常监督管理,尤其对违规人员的惩戒上力度还不够大。

二是经常教育缺少实效性。目前对支部所属党员干部思想教育原则性要求多,具体化要求少,缺乏足够的刚性,真正落地的东西不多。有时生搬硬套上级文件,教育内容与单位实际情况、党员干部个体需求贴得不紧。

三是方法手段缺少多样性。信息化等新方式运用还不够充分,现在的思想教育形式与时代发展相比还显滞后,也难以充分适应新常态下业务工作和思维方式的变化。

三、联系服务群众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是回应关切不够。

工作中,有的同志自己总觉得还是少说多做好,在回应群众关切上,还没有应有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其实这也反应了支委同志深入群众不够的问题。

二是深入一线不够。虽然结合党日活动,党支部也深入到XX开展了一些服务群众的活动,但次数和频率都还不够多,服务的质量和标准也不够高,特别是面对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还停留在一些想法层面上。

三是调查调研不够。开展创新性、针对性的调研次数较少,一般仅限于XX,对其他XX调研不多;有时调研不总结、不交流、不通报,致使调研工作流

于形式,调查研究成了“纸上谈兵”,指导工作没有实效性。

四、改进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差在工作标准上。对起草的文件、方案、讲话等文字材料修改还不够、把关还不严,有的同志基层工作经验少、对实际情况不了解,导致一些文件、工作安排指导性不强、结合度不高,操作起来困难,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

差在创新思维上。一定程度上存在畏难情绪和倦怠思想,缺乏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时时处处争一流的意志,有的同志平时走出去不多,视野不够开阔、思维不够活泛,有时感到思想疲惫、思路僵化,自我要求降低,干事创业热情减退,对如何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思考研究不多、冲劲闯劲不足。

差在攻坚克难上。有的同志对于急难险重任务望而却步,不能发挥好一名党员干部的应有作用;支部还缺少合力,在集体攻关上,战斗堡垒作用还不强,还不能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

第8篇: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意见

为进一步提高党的组织生活质量,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党内有关文件规定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在全市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意义

党的组织生活是党内生活的重要内容,是我们党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的一种基本形式。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对于更好地落实组织生活要求,激发组织活力,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是加强基层组织民主建设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快速发展,政治民主化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就是要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将民主和开放的理念融入党的组织生活,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激发党员的民主参与愿望和热情,增强党员民主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基层党组织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党的民主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二)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是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的需要。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当前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从严治党的方针,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和监督,激发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生机活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的实践中创先争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是解决当前组织生活存在突出问题的需要。在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特殊背景下,面对社会结构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传统的组织生活形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存在党味不浓、载体不活、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新的形势、新的任务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我市党员成份多元、流动加快、差异增大的实际,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推动党内组织生活与党外社会生活有效接轨,突出党的组织生活的主题要求,不断提升组织生活的功能,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

二、明确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目标要求 在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总的目标要求包括四个方面:

一是凝聚党员。打造更具时代特征的组织生活品牌,增强组织生活的感染力、吸引力和感召力,使党的组织生活乐于为党员接受,普遍受党员欢迎,成为联结党员的纽带,凝聚党员的平台,促进党员自觉参加和融入组织生活,紧紧团结在党组织周围。 二是突显主体。确立“党员是党内生活的主体,党的建设的主体,党的事业的主体”的共识,把党员作为党组织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活力源泉,形成党员在组织生活中的参与机制、监督机制、权利保障机制,为党内民主的健康发展提供主体保证。

三是强化核心。以平等、和谐的组织生活,营造民主集中、团结统一的党内环境;以人本、文明的组织生活,影响和塑造新型的社会生活和社会风气。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健康发展,树立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巩固党在基层的领导核心地位。

四是发挥作用。增强组织生活的实效性,提升组织生活的教育监督功能、交流聚合功能、参政议事功能和激励服务功能,更好地为党员提高觉悟、增强素质、发挥作用提供组织载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三、把握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形式和内容

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就是主题先行,以鲜明的主题强化组织生活的目标和指向,丰富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使党的组织生活更能体现时代要求,表达党员意愿,贴紧工作实际。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主要特征:

一是主题性,把创设主题作为组织生活的主线和核心;二是开放性,推动党组织生活由封闭走向开放,党内与党外有效接轨;三是创新性,在服务中心中开发主题、创出特色,增强对党员的凝聚感召作用;四是自主性,坚持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员为主体,尊重党员在遵守党章的前提下自主开展活动。

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以基层党支部为实施对象,其内容和形式主要包括“主题党会”、“主题党课”和“主题党日”:

(一)“主题党会”。“主题党会”,是按照特定的主题组织党员召开的会议。各基层党组织要按照要求开好党员大会、党支部委员会和党小组会议,重点是分层次开好四个主题会议。一是党务报告会。党支部每年年终或年初,召开一次以听取党支部班子工作报告为主题的党员大会。会议主要内容包括:贯彻落实上级党组织工作部署情况;党支部年初工作计划落实情况;班子成员分工协作情况;干部和工作人员使用情况,特别是后备干部培养使用情况;党员培养发展情况;党务公开情况;党组织服务群众情况等。报告前要召开支委会进行认真总结讨论,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报告的情况要与党员大会有关决议一起接受党员审查,并由全体党员表决通过。

二是民主评议会。每年“七一”前夕,党支部要以党员为评议对象召开一次评议会,在党员自我总结检查、党员之间进行互评的基础上,支委会根据检查、互评情况分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对每个党员作出鉴定。其中,优秀等次一般占党员人数的10-20%。对认定为不合格的党员,党支部要落实帮教措施,进行组织处置。每年年终或年初,以党支部班子及其成员为评议对象召开一次评议会,由全体党员对支部班子及其成员的表现情况进行评议,作出鉴定。党支部班子评议会可结合听取班子工作报告一并进行。民主评议会的参评人员范围可扩大到党员联系户、村(居)民代表、工作服务对象等,畅通群众参评渠道。

三是议政决事会。属于党内的重大事务,包括党支部重点工作部署、重要党务安排和党内活动、重大党内决策、支部班子建设等事项,要在广泛听取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由党员大会讨论决定,充分反映大多数党员的意志,充分体现党员的参与权、决策权。属于单位的重要政务、村务或厂务,重大工作安排、重大建设项目、重大资金投入,以及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必须先征求党员意见,在征得大多数党员赞成后才提交班子讨论决定。 四是专题生活会。基层党支部每半年召开一次专题组织生活会,上半年一般在6月底召开,下半年一般在12月底召开,参加人员为支部全体党员。专题生活会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党内有关文件和上级指示精神,组织党员进行党性分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落实整改措施。会前,要采取适当方式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根据实际确定中心议题,制订工作方案,突出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专题生活会由支部负责人召集并主持,具体程序包括:通过上次组织生活会提出整改措施的落实情况;通报征求意见建议情况;围绕议题充分发表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会后,要对会上提出的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措施,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会议情况。

(二)“主题党课”。“主题党课”,是党组织按照与党员思想相关联、与重点工作相衔接、与党建目标相融合的原则,在精心提炼主题基础上组织的党课,基本形式包括党性教育课、时政讨论课、综合素养课、典型宣讲课等。基层党组织要结合实际创新一种主要的党课。

1、党性教育课。以开展党情分析、剖析实际问题、强化党性纪律、推进自身建设为主题,每年“七一”前后或全市开展纪律教育月活动期间,举办一次党性教育课。上级党委领导要关注了解基层党建实情,带头为基层党员上好党课;党支部书记要履行主要的教育职责,认真备课讲课。基层党支部也可以邀请党建专家、老同志向党员分析党建新情况新问题、解读党的方针政策,讲述革命历史、党的传统和改革开放成就,加深党员对党的认识。

2、时政讨论课。围绕对现行政策的理解看法,以及党员关心的各类党内生活问题、社会公共性话题,为党员设置平台,由党员自己讲、互相议、大家谈,在对话、辩论、研讨中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讨论课主要由党员选择主题,由党员轮流主持,可采取讲座式、报告式、故事式等方式具体组织开展。党支部要加强指导和规范,避免讨论与实践脱节。要创造条件开办网上论坛,通过出网上墙报,建立党员博客等形式,引导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以网络为平台开展讨论。

3、综合素养课。党支部要以“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当学习标兵”为主题,围绕中心工作、联系党员的实际需求,以提高党员的学习能力、文化素养、综合素质为目的,适时开展各类 综合素养课。要密切关注基层工作动态,抓准党员的思想脉搏,提炼出经济形势、国学智慧、历史文化、艺术鉴赏等系列主题,每年突出其中一两个主题,精选师资,举办讲座。要以开设综合素养课为依托,构建网络学堂、“社区书屋”等各类学习载体,倡导个人健康的兴趣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开阔视野、拓宽知识、增强本领、陶冶情操。

4、典型宣讲课。全市在各行业、各领域总结树立一批先进典型,组成典型宣讲报告团。党支部要结合实际,组织典型深入基层开展宣讲活动。要把学标杆、学典型、学先进纳入党支部的党课内容,开办典型宣讲专题党课,由典型现身说法,用典型的党性观念、责任意识、工作实绩教育、激励和启迪党员。典型宣讲要紧扣中心工作,并与各级表彰和支部民主评议有机结合起来,让不断涌现出来的新典型及时进入党课课堂。

(三)“主题党日”。“主题党日”,特指利用建党周年日、传统节日、党员入党日等有特殊纪念意义的某个固定之日组织开展的党内主题实践活动。党支部要根据党员群众实际确定党日主题,科学把握时间节点,有计划地组织开展。

1、实践体验日。一是实地体验。围绕中心工作组织党员开展专项考察调研;组织党员到党代表工作室接见群众,或志愿服务;机关、农村、企业党组织以结对形式联合开展活动,组织党员互相参观交流;组织参观高科技园区,革命遗址和党史展览,让党员切身感受经济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的新成就新成果。二是情景模拟体验。尝试把党员置于仿真环境中进行体验,通过模拟会议和活动主持、信访事件处理,以及选举、演讲等情景或场面,让党员进入多种角色体验,培养党员实际工作能力。三是网络互动体验。组织党员积极上网跟贴,发表网评,互动交流,用党的声音占领网络舆论阵地。借助网络开展党员创意活动,联系本职提出工作创意,展示创意成果,推进工作创新。

2、志愿服务日。基层党组织要根据党员的年龄、爱好、特长、岗位等特点组建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结合阶段工作安排,不定期组织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日活动。注重发挥驻社区党组织联席会议牵头协调作用,推动各种类型党组织联合起来,共同抓好服务活动的开展。以“尽义务、树形象”为总的要求确定主题,服务项目包括:关爱行动日,开展一次扶老助残帮困关爱行动;便民服务日,利用自身一技之长为群众做一件好事;文明劝导日,开展一次文明风尚宣传和监督;创建平安日,参加一次义务治安巡查;民事调解日,配合做好一次民事调解工作。

3、“党员政治生日”。基层党组织建立党员“政治生日”记录册,将党员名单按入党日期排出“政治生日”序列,每月组织本月入党的正式党员集体过一次“政治生日”,培养党员的党性意识和组织纪律观念。具体开展“五个一”活动:赠送党员一张“政治生日”贺卡;赠送一本经典书籍;组织党员重温一次入党誓言和入党志愿书;举行一次谈心交心会;给外出流动党员发一条祝福短信。党组织书记要利用为党员过“政治生日”的时机,主动找党员听取思想汇报,个别谈心谈话。要发动党员过网络政治生日,通过网络互相祝愿,互相勉励。

4、互访慰问日。每年“七一”和传统节日前,开展“互访慰问日”活动。倡导同一支部中的党员互相走访慰问,互相问寒问暖,互相激励关怀,密切党员之间的联系,营造党内和谐氛围,以党内和谐带动社会和谐。党支部班子成员要带头与党员进行互访,通过拉家常,听心声,了解掌握党员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听取党员的意见建议。同时,要组织党员集体慰问革命时期的老党员、集体走访改革开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人物。

四、抓好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组织实施

(一)切实加强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作为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任务,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委主要负责人、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和直接责任人职责。党员领导干部要以普通党员的身份带头参加所在党支部的组织生活,引导和带动其他党员认真参加组织生活。基层党组织书记要认真组织制定党的组织生活和阶段性工作计划,确定组织生活的内容、形式,提出组织生活的要求,切实保证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在基层组织中得到严格执行。

(二)坚持分类指导。各级党委要针对所属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不同特点,研究制定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具体实施办法。党委组织部门要担负起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总体规划、综合协调和跟踪检查责任,督促基层党组织定期、按时开展组织生活,及时了解掌握存在的问题,加强工作指导,不断创新党的组织生活的内容和形式,提高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对开展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的好典型、好经验,要及时进行总结、宣传和表彰,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

(三)加强督促检查。基层党组织要普遍建立组织生活信息化管理系统,落实好组织生活登记制度,规范组织生活的情况报送查验工作。党委组织部门对所属基层党组织的组织生活情况每半年进行一次抽查,每年进行一次检查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党建工作综合考评和党组织、党员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对执行主题式党的组织生活不落实、组织生活质量不高的党组织,要责令限期整改。对无故不参加组织生活的党员,要及时提醒、告诫,直至组织处理。

第9篇:“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主题组织生活会

议 程

1、 始

2、

3、

4、 会议第一项:奏唱国歌; 介绍到场领导

会议第二项:团总支部书记汇报会议筹备及前一阶段组织主持人宣布“践行新思想拥抱新时代”主题组织生活会开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并作团支部对照检查

5、 会议第三项:团总支部书记、委员、其他团员依次发言谈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的体会,对照“六个是否”开展自我批评(对是否信教要旗帜鲜明),提出改进措施,其他团员对其进行评议,客观坦诚提出批评意见

6、

7、

8、

9、

会议第四项:团员民主评议 会议第五项:重温入团誓词

会议第六项:上级团组织负责人、本级党支部负责人点评 会议第七项:奏唱团歌。宣布此次组织生活会结束

上一篇:写作手法中的对比衬托下一篇:车间现场管理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