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2023-02-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

湖南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

摘 要:落后的信息技术产业是当前制约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然而它却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且能为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的产业集群,湖南应将其作为新兴产业培育的主攻方向。突破此瓶颈的意义在于,既能为其他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又能为未来开拓更大经济空间,还能解决发展进程中的诸多难题。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主攻方向

一、信息技术产业在新兴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当今世界科技前沿领域中,作为全球竞争战略重点的电子信息技术既是创新最活跃、发展最迅速、影响最广泛的关键技术,也是推动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和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支撑。尤其是当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其科技成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其相关产业在我国迅速发展壮大,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来越强,已经成为引领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统计资料表明,2011年1—11月,全国规模以上信息技术制造业实现收入6.78万亿元,同比增长21.7%;软件产业实现业务收入1.66万亿元,同比增长32.8%。其总产值和年增长率远高于其他产业,事实上已经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发展空间最大的产业,这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说明:

首先,以集成电路为代表的传统信息技术产业,早已超过了以汽车、石油、钢铁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是国内产值最大的产业,成为改造和拉动传统产业迈向数字时代的强大动力,其发展正在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其次,从传统信息技术产业基础上正在兴起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含的产业链更长,涉及领域更广,有更大发展潜力。根据十二五规划的表述,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和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技术、高端服务器,软件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是11大重点发展方向。它不仅包括信息网络和相应设备的基础设施及核心基础产业建设,其应用更延伸到了其他行业或产业的几乎所有领域,如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每一个领域的技术突破都将开拓出巨大的发展空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几个主要拓展方向如下。

1.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

产业链涉及核心芯片、数据卡、移动终端、绿色基站、天线设备、网络系统、业务应用和网络优化工具、测试仪表设备,宽带接入设备、终端和关键芯片;新型光通信器件、光传输核心芯片、骨干网传输设备,光通信专用器件;卫星通信相关的通信广播、导航和遥感的应用及兼容芯片、终端模块以及小型化、车载前装、高精度授时设备;数字集群通信等。

2.移动互联网技术

涉及移动智能终端以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中间件、业务基础平台、网络和信息安全产品,终端基带芯片、射频器件、高灵敏度移动接收、低功耗等关键技术产品及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

3.物联网技术

涉及的产业链包括传感器、电子芯片、设备制造业及软件应用等多个领域。而物联网带来的全球第三次信息化浪潮,将拉动众多相关产业。比如传感设备、网络设备、有线网、无限通信、广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安全、监控、工业、农业、医疗、分布式计算、设备制造业及软件应用等多个领域的市场需求。

4.三网融合技术

产业链包括上游的设备提供商、中游的广电运营商和电信运营商、下游的内容和服务提供商,上游的设备提供商包括光纤光缆、电子元器件、机顶盒、手机、固定电话、电脑、电视等设备。未来三年“三网融合”可拉动投资和消费6 880亿元,其中广电有线网络双向改造、机顶盒产业升级和音视频节目内容信息系统的建设投资就将达到2 500亿元。

5.新型元器件和专用设备

包括片式容阻感元件、微机电器件、高频器件、新型光电子器件及高精度、高可靠性传感器等新型元器件;表面贴装设备、多线切割机、激光加工设备、环境实验设备和智能仪表、专用测量仪器、仿真仪器等专用设备仪器、新型显示技术及器件等。据DisplaySearch预测,2015年TFT-LCD总产值有望超过1 300亿美元,占整个平板显示产业的91%。

6.软件开发技术

产业链包括下游的操作系统,中游的数据库、中间件等,上游的业务应用软件。其中云计算属于高端软件业。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和文件系统被称为基础软件业,嵌入式软件、行业软件属于中间件等。2012年4月6日,工信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 ”发展规划》,提出到2015年业务收入突破4万亿元。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产业是包含众多相关产业及核心技术在内规模宏大的产业集群,其中某项核心技术一旦取得突破,将引发整个集群的整体飞跃。因而,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地位非常重要,除了是占比重最大的产业之外,其初生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更是发展空间最大的方向。即使是在当前国内外经济结构大调整时期。信息技术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不仅自身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同时对其他产业的技术进步也有巨大支撑和推动作用。是提升综合竞争实力的关键所在,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

二.湖南信息技术产业现状、问题及任务

1.湖南信息技术产业现状及问题

发展现状:由于历史的原因,湖南的信息技术产业非常落后,主要表现为基础差、底子薄、规模小,无法为其他产业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撑,已经成为湖南加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这是影响湖南发展效益和产业竞争力,成为当前经济重要制约因素的内在原因。

统计资料表明:2009年湖南信息技术产业总产值仅400亿元左右,仅相当于全国的1/160(64 000亿),不及同期广东省的1/40 (16 000亿),甚至不及广东一个东莞市的1/10(4 000多亿)。尽管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科学规划和全省人民的不懈努力下,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壮大,成为增长速度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2011年末的总产值已经达到1 380亿,成为全省工业第八个千亿产业。但与先进省份相比,仍然属于落后状态。

主要问题:从根本上来讲,制约湖南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主要是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缺乏等。电子信息和软件产业是典型的高技术人才、知识密集型产业,人才是决定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中、高端人才短缺,技术落后也在所难免,与之相应地骨干企业少,当然也无法形成完整产业链。2011年,湖南信息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企业仅1家,过50亿企业仅3家、过10亿企业11家。过亿元企业仅160多家。且主要集中在产业下游的应用领域如:光伏电子、轨道交通电子、电力电子、软件开发等。而在影响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和最有发展潜力关键环节的上游领域,如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高端电子仪器设备及核心元器件、物联网、双网熔合,新一代移动通信等领域的骨干企业和领先技术几近空白。而落后的信息技术产业无法为其他产业提供技术支撑,这也是湖南至今还依靠规模扩张式高投入高污染低效益的机械重化工产业为主的根本原因。当前的经济转型使规模扩张发展模式走到了尽头,湖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在面临严峻挑战,迫切需要另辟蹊径寻找新动力,探索一条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且有广阔前景的发展之路。加速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就是值得关注的选项之一。

2.湖南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意义及任务

湖南把信息技术产业作为培育主攻方向的意义重大。它既是适应当前经济转型大环境变化的应变策略,又是根据湖南省情和产业结构优化目标作出的必然选择。不仅有助于为经济开拓更大发展空间,还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优化和解决困扰湖南发展的诸多难题。

湖南作为农业大省,工业不发达是困扰发展的最大难题,湖南的首要任务是要让近2 000万闲置人员充分就业。在当前制造业产能全面过剩,经济面临转型的大背景下,依靠发展传统的制造业大规模扩张解决就业问题已经不太现实,加速发展就业容量最大的服务业才是解决就业问题唯一可行的途径。由于信息技术产业及以它为技术支撑的现代服务业(如信息,商贸流通,中介,研发设计,旅游休闲,物业管理等)是就业容量最大的产业集群。因此,加速信息技术产业是湖南解决就业问题最有效且最可能实现的途径。

信息技术产业是兼具制造业和服务业特点的高新技术产业,无论是制造业部分(如芯片、元器件,光纤制造等)和服务业部分(如通信,网络,软件等)都具备消耗资源、能源少,产出效率高,符合两型社会的基本特征(并且是两型社会的高级形态)。加速发展湖南信息技术产业,本身就是经济转型优化的目标方向,它既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举措,又是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同步优化的最佳选择。

同时,与传统制造业相比,信息技术产业大多数项目投资相对较少,其企业规模可以较小(如研发类、软件类、服务类企业),因而进入的资金门槛更低。对于像湖南这种经济落后但人才教育基础雄厚的省份,大量发展这类中小企业具有更大的可行性。

湖南当前新兴产业的主力是工程机械,新材料和文化产业,经济整体竞争力不强是不争的事实。工业化水平较低,制造业和服务业都不发达,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水平低和其他产业升级优化进展缓慢的原因,很大程度上也与本省信息技术产业落后有关。按省政府“十二五规划”,湖南要将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文化创意等发展成支柱产业,且将通过“两化融合”、“数字湖南”支持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实现工业现代化和经济活动的信息化。但若没有强大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支撑,其相关产业升级及相应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都将是空中楼阁,而 “数字湖南”和“信息化”目标的实现,客观上需要建立在本省信息技术产业的坚实基础之上。

因此,无论从经济转型还是结构优化或是解决就业角度,还是从产业发展可行性或实现十二五规划目标可能性来看,以信息技术产业作为湖南新兴产业主攻方向都更具科学性。

湖南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任务,首先是要夯实产业基础,继续做大做强现有的优势企业。同时,通过科学的规划和务实的推进策略,以及引进、模仿、跟踪、消化、吸收、承接转移与研发创新并举等多种途径,在最具爆发力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新移动通信、物联网、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三网熔合等)领域形成产业生长点,然后在消化、吸收基础上通过创新形成更多的生长点,再延伸到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将该产业做大做强,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完整产业链,进而带动关联产业的发展,逐步形成相应的产业链集群,直至能够为其他产业提供足够技术支撑,成为湖南经济空间拓展的新引擎。其发展效益将经历一个由低到高带动本地相关产业全面发展、竞争实力迅速增强的过程。于是长期困扰湖南发展的诸多难题就可迎刃而解。[责任编辑 柯 黎]

收稿日期:2012-04-24

基金项目: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YBA306)

作者简介:钟清流,博士,教授,从事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钟清流

第2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培育国际顶级品牌

2010年10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提出:要用20年的时间,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推动作用显著增强,其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8%左右。怎样实施这一决定,如何振兴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社科院A类重大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背景下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课题组的研究建议:培植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培育国际顶级品牌。

一、培育国际顶级品牌的必然

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必须抢占先机,掌握行业生产的核心技术,把控行业关键产品的定价权,保证行业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水平。而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领军地位的重要标志就是拥有国际著名的企业和国际著名品牌。

在现代市场经济背景下,品牌是一个被消费者高度认可的产品代表符号,包括企业和产品的属性、价值、个性、利益、特质等,由品牌名称、品牌标志和商标构成,是生产者对消费者产品特征、质量、信誉等的保证和承诺。在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品牌已被赋予更丰富、更广泛的内涵,如思想情感、文化理念、道德诚信等。品牌的作用首先体现在标识商品上,代表着产品质量和企业形象。著名品牌对消费者购买商品有着显著的导向作用,在这个层面上,品牌有利于产品参与市场竞争,提高其市场占有率。无论是国内市场还是国际市场,产品的竞争,也就是品牌的竞争。品牌的竞争,是一种全方位的竞争,包括了产品技术、服务、文化的竞争。因此,一个企业要在行业内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打造出行业内的顶级品牌。一个国家的行业要在国际市场独占鳌头,就必须打造出行业的国际顶级品牌。中国要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需要着眼于未来,实施品牌战略,培植新兴产业的国际顶级品牌。

现阶段,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是机电产品、家电、纺织服装、轻工及部分服务业等,拥有较好的产业技术和市场基础,易于实施“品牌战略”,培育出国际品牌,而信息技术、生命技术等高科技领域,中国产品的市场份额少,核心技术缺乏,缺少有影响力的国际知名品牌。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步阶段,就要立足将来,从节能环保产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入手,选准有潜力的企业,全力培植出此类行业的国际著名品牌。

二、培育国际顶级品牌的路径

培植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中国产业加入国际分工体系,参与全球范围的国际竞争,最重要的路径就是要实施品牌战略。品牌战略就是要刻意培植品牌诞生,用心维护品牌声誉,有效利用品牌价值。品牌战略是一个行动过程,是一种战略行为。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5—10年中,建议实施如下三个措施。

(一)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遴选具有国际竞争力潜质的企业,培植国际顶级品牌的依托企业

国家发改委和相关行业协会应在已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遴选出具有国际竞争力潜质的企业,有针对性地重点培植若干世界顶级品牌的依托企业。

顶级企业创造出顶级品牌,没有国际顶级的企业也就不可能有国际顶级的品牌。目前,中国还少有国际顶级企业。据2011年7月《财富》杂志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的最新排名,中国大陆共有61家公司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排名第407位)、联想集团(第449位)、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462位)首次上榜,而电子及电子设备、信息技术服务、半导体、计算机软件、建筑和农业机械、互联网服务、制药等行业仍然没有公司上榜。因此,属于战略性新兴行业的企业却并不多。

现在,国际上属于战略性、前沿性行业的企业和品牌,电信及电子行业的有日本的SONY,美国的AT&T,芬兰的NOKIA,瑞典的ERISSION;计算机行业中有美国的MICROSOFT、IBM、INTEL、惠普;汽車行业有美国的通用电气、福特,德国的奔驰,日本的TOKYO;生物制药有德国的SCHERING(先灵)、Sibiono(赛百诺)、Bayer(拜耳、德国),美国的Allele(绿阳)、P&G(宝洁)、Wyeth(惠氏)、Aetna(安泰)、Johnson(强生、美国)、Lilly(礼来、美国),英国的AstraZeneca(阿斯利康),瑞士的Roche(罗氏)、Novartis(诺华)等。显然,这些国际顶级品牌中鲜见有中国的企业和品牌。因此,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行业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遴选和培育实力雄厚、具有国际竞争力潜质的企业。

对现有国内企业实力的比对分析,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具备国际竞争潜质的企业有:

新能源汽车:东风汽车集团、上海汽车集团、广州汽车集团、比亚迪汽车股份公司等。

先进计算机:联想集团、方正集团等。

生物制药:上海医药集团、中国医药集团、广州医药集团、哈药集团、南京医药、华北制药集团、江苏扬子江药业、太极集团等。

高端装备制造:中国一拖集团(洛阳、大马力农机)、时风集团(潍坊、大马力农机)、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航空)、上海飞机工业集团(航空)、沈阳机床集团(精密数控机床)、大连机床集团(精密数控机床)、沈阳机车车辆厂(高速铁路)、株洲电力机车厂(高速铁路)、唐山机车辆厂(高速铁路)、武昌车辆厂(高速铁路)等。

新能源、新材料:无锡尚德电力控股公司(太阳能电池)、华锐风电科技集团(酒泉、风电整机)、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风电整机)、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保定、光伏)、江西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有限公司(新余、太阳能电池硅片)、保利协鑫能源公司(上海、多晶硅)、胜利动力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可再生能源燃气发电机组)、中通客车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聊城、新能源客车)、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风电、并网光伏电站)、新奥集团(生物质能、光伏)、江苏苏华达新材料有限公司(宿迁、浮法玻璃及在线镀膜玻璃)等。

(二)扶持依托企业掌握行业内核心技术,抢占行业内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优势

掌握了一个行业关键产品的核心技术,就意味着掌控了一个行业的发展先机、一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品牌的竞争,本质上是技术的竞争。政府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采取扩张性技术研发引进政策,促成依托企业迅速掌握行业内重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或关键技术。

政府可设立“战略性新兴行业核心技术研发专项基金”,对于需要急于攻克的关键技术,可成立专门的研发机构,汇集国际国内一流科研力量,进行技术攻关。要通过政策宽松、资金充裕、合作形式灵活的技术攻关政策,引进技术造诣高深,在某一专业或领域是开拓人、奠基人的国际著名科学家,或对某项技术发展有过重大贡献,在业内得到普遍认可,其成果处于本行业或本领域前沿的国际著名专家,或主持过国际大型制造科研或工程项目,拥有重大制造技术发明、专利等自主知识或专有技术的知名专家加盟战略性行业关键技术的研发。

要建设战略性新兴行业研发基地,引导依托企业自主开发、或者联合开发、或者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开发行业内重要产品的最新技术,重点攻关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的尖端技术,在立足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实现再创新和自主创造,通过广泛开发、联合设计、联合制造,实现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要通过技术研发基地的建设和培育,尽快形成战略性新兴行业研发机构群。

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专利技术贸易,如购买技术资料和图纸、购买专利技术使用权,有组织、有步骤地指导依托企业做好引进技术的准备工作,帮助企业充分利用现有制造技术基础条件,集中现有技术、资金、设施和力量,重点消化和研究引进的新技术,不断提高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

(三)启动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品牌战略工程”,立体打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顶级品牌

品牌战略就是选择、培育、宣传和保护某一品牌,使之逐步享有盛誉,并充分发挥品牌效应来促进品牌和企业本身发展壮大的过程。品牌战略是一个企业行为,但中国战略性新興行业的品牌战略要上升为一种由若干企业具体实施、政府宏观领导和把控的政府行为。

政府要依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需要,为依托企业建立国际人才交流平台,引进和培养国际市场营销人才,或引进在世界500强企业、国际著名跨国公司中担任营销策划或经营管理高层职务的人才,进行战略性新兴行业关键产品的品牌策划、品牌包装、品牌宣传和品牌保护。

对于已有较高知名度的品牌要立足扩大原有品牌的国际影响力,着力提高品牌在国际市场的占有份额,扩大品牌的经济效应,将其培养成行业内国际顶级品牌;对尚无国际影响的企业则要致力于新品牌的创立,通过关键技术的掌握、产品质量的保证、售后服务水平的提高以及营销网络的建设,逐步形成品牌在国际市场上极高的知名度、极高的信誉度、较大的市场份额和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成为行业内的国际顶级品牌。

无论是过去还是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品牌都是一个被消费者高度认可的概念,也是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结果。尽管在发掘、培育、开发上表现为企业行为,是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由于市场运行机制本身的不足和缺陷以及企业自身能力的局限,使得政府在品牌竞争中的作用和影响不可或缺,欧美发达国家的经验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在国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背景下,监控和整合各类资源,推动实施“品牌战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顶级品牌,应该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之一。相信由政府引导和组织的战略性新兴行业的“品牌战略”的实施一定会卓有成效。

(本文系中国社科院A类重大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背景下中国现代制造业体系的构建”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刘卓,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李金华,中国社科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作者:刘卓 李金华

第3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路径探讨

摘要:目前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是培育发展与体系构建的关键时期。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特征、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应依托政府规划,采用集群式发展模式;寻求技术突破,采用柔性产业组织模式,同时关注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孵化器功能。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柔性产业组织模式;产学研合作体系

全球经济进入了新一轮的密集创新时代,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主基调。中国未来经济的发展,将受到资源约束加剧、产业竞争激烈等一系列矛盾的制约,客观上要求通过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长来化解发展中的困难,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和稳定增长。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发展具有核心技术、具有市场需求前景,具备资源能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确定现阶段重点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动汽车、新材料、新医药、生物育种和信息产业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这是中国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促使国民经济和企业发展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的重要途径,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步入到实质性推进阶段[1]。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及机制探讨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新兴产业是相对于传统产业而言的,是在一定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条件下形成的,一般尚处于萌芽阶段,但是未来具有竞争力、前瞻性以及市场性,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水平的发展,可能逐步成长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或主导产业[2]。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同时具有“战略性”和“新兴性”两大特征,它既要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更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前景、扩散效应以及引导科技进步的能力。所谓“战略性”,首先该产业能够在未来的十年内不会变“老”,并能够成为未来产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支撑作用,具备“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地区生死存亡”的战略意义,关系到国家的根本竞争力、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所谓“新兴性”,是在业已存在的产业基础上,伴随着社会进步而出现的新兴生产的事业,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形成阶段的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方面的条件才能成立。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着国家的核心利益,在其培育与发展的过程中,可以获得优先发展各种有利条件,但也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一是国家意志作用明显。战略性新兴产业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意志和战略导向,产业方向选择也体现了一个国家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及可率先突破领域。二是研发门槛高。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求掌握行业的关键核心技术,甚至成为该领域的技术引领者,形成不易被模仿的竞争优势。因此产业发展对专有人才、科研人员与科研投资依存程度更高。三是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战略性新兴产业是面向未来的产业,区域的产业结构要不断地优化升级,才能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对接,从而使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带动作用较好地发挥出来,形成区域发展的新增长点。四是市场需求空间需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市场容量和市场需求的相关性也不容忽视,只有经济系统中存在某一最低限度的市场容量时,相应的产业分工才会在该系统内被采纳[3]。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

经济危机曾多次冲击全球经济,很多国家早就提出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应对方式。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以遵循[4]:一是把握好科技超前部署的规律,遵循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关注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的积累,加强发展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把握好产业技术的发展方向、超前部署、率先投入和引领发展;二是把握好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科学分析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突破产业发展障碍,通过体制、政策和市场的综合设计,实施强有力的产业扶持政策,促进战略产业持久发展;三是把握好政策引领和推动作用的规律,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创新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为自主创新产品打开市场做好服务工作;四是把握好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规律,加强对科技创新人才、创业团队的培育,在重点学科、重大专项、高新技术和金融管理领域加快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高度重视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与思路设计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早在“十五”期间,中国就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为新兴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国拥有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支撑。2009年的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35 352.9亿元,科技活动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占GDP的比例达到了1.6%。科技活动的参与范围不断扩大,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科技活动也很活跃,2005年拥有R&D活动的企业数为6 874个,占大中型企业总数的24%,2009年拥有R&D活动企业数为12 440个,比例达到30.5%,5年期间上升了27个百分点,R&D经费内部支出达到3 211.6亿元,比2005年提升了1.57倍,大中型企业成为科技创新的扩散中心。大中型工业企业也是技术引进的主要力量,2009年引进国外技术的经费支出达到394.6亿元,比2005年增加了33%。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的发展成绩卓越,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1991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建立了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目前已达到了74个,发展领域涉及生物工程和新医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环境保护新技术等方面,新兴产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产业发展取得的成绩更加可喜。以生物医药制造业的工业总产值及产值变化率(见图1)为例:2006年之后,生物医药的生产总值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变化极大,2009年比2008年的增长了163%,可见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强大的发展势头。如今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已经成为中国的技术、资金、人才高度集中资源高地,从而为中国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准备了难得的空间资源。

此外,中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础条件逐渐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潜力突出。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已较为扎实,资源条件较好,政策环境进一步改善,市场需求空间巨大,具备了加快发展培育的基本条件[5]。从技术基础看,中国不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相对较小,有些领域具有同发优势、处于同等水平,甚至局部领域取得领先优势。如动力电池,其关键技术、关键材料和产品研发与国外先进水平比较总体相当,而车用电机技术是为数不多的、具备一定技术能力的产业领域。从产业基础看,产业化能力有了较大提高,产业链条配置不断延伸。目前已形成规模较大、体系相对完善的新能源产业,光伏电池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物联网已开始在智能物流、交通、智能电网、安防、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应用,并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IPv6互联网,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从资源条件看,丰富的资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后备保障。如在生物产业发展方面,已建立了全球保有量最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库与亚洲最大的微生物资源库。在电动汽车发展方面,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所需的原材料,如锰、铁、钒、磷、稀土等均属中国富产资源。从政策环境看,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和科技对经济的支撑。中央多次明确提出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各地政府积极响应,纷纷出台了一系列发展规划和政策意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此外,巨大市场需求和低成本是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比较优势,同时丰富的人才队伍也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思路设计

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由传统产业升级而来或者由具有一定技术发展基础的新兴产业扶持而来,最终目的都是在未来实现产业化。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正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萌芽与兴起阶段,技术成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从中国的现有国情来看,虽已由技术跟踪者转变为技术领跑者,依然面临着潜在市场空间巨大但拓展艰难,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主导设计尚未定型,技术不成熟、产业化风险大、融资缺口大等难题。

从战略性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一般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关联性和全局性等特征,这需要对所要发展的新兴产业进行细致的筛选与甄别,由于其发展的重要性,更需要多层次、多方面的政策指导与监察以及各种优惠政策的扶持。而从新兴性来讲,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不确定性、高风险性、技术与知识依赖性等特点,同时产业的发展对于资源、技术、市场以及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单独的市场调节随机性与盲目性太大,需要适当的产业组织模式将各要素进行集结来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以此来看,仅以市场自身的供需来调节并不能很好地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发展,必须利用国家政策加以调控扶持,同时运用合理有效的产业组织理论与模式,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创造适宜的发展环境,促进优势资源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利用现有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优势与发展经验,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路径与模式(见图2)。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组织模式选择

(一)依托政府规划,采用集群式发展

产业集群是一种比较高级的产业发展形式,能够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产生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6]。新兴产业发展初期阶段,产业的进入与退出频繁,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弱化产业不稳定性所带来的影响,有利于发挥产业潜力形成集群效应,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实现信息共享,提升创新能力。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到国家未来经济发展的命脉,在国家层面上,目前正在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并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列为“十二五”时期发展重点;在地区层面上,各地区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大的规划框架之下寻求适宜本地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并纷纷推出扶持与优惠政策。各项政策措施的实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进一步成长与发展构筑了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培育形成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增长点。在此政策优势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应积极采取集群式的发展模式,利用政府政策的引导作用,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布局,创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集聚因子,形成集群式发展模式。

(二)寻求技术突破,采用柔性产业组织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就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寻求技术的突破发展,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技术的交流与合作,更需要有一种先进的产业组织形式来促进交流与合作的进行,从而促进产业的跨越式发展。21世纪以来,产业柔性化组织方式与虚拟再整合的产业发展体系进入人们的视野,这一高级的产业组织形式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参考。柔性化组织形式打破了刚性的企业整体形式,是以明确的目标形成虚拟的产业体,对优质资源进行再次整合利用。企业可以规避自身弊端,拿自己最长的木头与其他企业的资源整合来做一个更大的木桶,突破原有的时空限制,为更大范围内实现产业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同时可以对市场需求的变化及时的做出调整,获得“新木桶理论”效益[7]。目前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单靠技术引进已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更满足不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技术的高需求,必须加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与突破,加强产业的虚拟再整合,这样才有利于产业技术的交流和合作,有利于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实现对产业发展技术瓶颈的突破,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条的形成与发展,使其向充满活力、具有强劲创新能力、融合化的产业组织体系发展。

(三)利用“载体高地”,依附高新技术园发展

生产要素是产业运动产生的基本条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于投入要素有更高的要求,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必然要有优质资源“高地”的支持。战略产业发展的要素投入不仅包括劳动力、资本、自然资源等硬性要素的供给,还包括技术、知识、信息和企业家才能等软要素的供给。20世纪90年开始,高科技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得到了普遍重视,全国各地各种级别的高新技术园区纷纷建立,这些园区多以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研究为主,成为创新人才与高科技技术的汇集地,同时各级政府为吸引资源制定实施了各种优惠政策,从而将高科技园区打造成了不可多得的优势资源聚集地,区域内的新兴产业发展活跃。如今高科技技术园区内的各项条件已经准备完善,基础设施齐全,人才与技术准备充足,运行机制也有了一定的范式,高新技术园区所带来的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这些为中国进一步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了理想的空间载体,同时缩短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期准备阶段的投入,也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要素供给提供了有生力量。

(四)关注市场需求,优化产业孵化器的功能

市场需求是产业形成的基本动力,市场容量与潜力关系着产业成长的规模和潜力。较大而充满活力的市场需求,吸引大量的资金、创新型人才及新技术的投入,为产业的发展注入活力。而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新生事物,市场需求具有不确定性。产业孵化器的运行与发展,可以有效地应对市场的多变性,培育领军产业,促进产业链条形成。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就创办了产业孵化器,已实现了孵化器类型多样化、投资主体多元化,专业化、规范化、社会化和国际化,地区性、区域性、全国性孵化器网络逐渐构成[8]。战略性新兴产业关系着未来国家经济发展轨迹,要有长期稳定而又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支持才可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可以通过产业孵化器促进产学研结合、科技与经济结合、创新驱动与产业发展结合,推动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实现新产品的市场宣传与消费引导,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起步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取向

目前,全球正处于第五次科技革命时期,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产业发展的拓展期[9],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科学技术的有力支持,同时各项政府政策也是支撑战略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要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着眼于引发技术和产业变革,统筹规划安排,因地制宜,积极寻求产业发展思路及有效范式,努力使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实现中国产业和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一)统筹规划产业发展,推进重大项目完善实施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效益回报的产业,同时其发展也具有投资高风险性高等特征。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须由政府出面,遵循战略产业发展的特定规律,加大政策的支持力度,引导整个社会资源的投入。建议加强做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划工作,统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结构方向、空间布局与发展时序,使其与国家发展战略能够较好协调,发挥协同效应。同时,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加强对重点项目和企业的落实与实施,支持重大产业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继续组织实施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新兴领域的重大产业化项目建设,谋划培育一批对产业整体水平提升和产业链完善具有关键性作用的大项目,加强在建项目的建设和管理,培育完善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

(二)监管好资金流动趋向,疏导好资金运行通道

战略性新兴产业又是一个未来盈利与否比较模糊的产业,单凭市场经济主体的判断,具有很大的盲目性与随机性。由于市场或者产业自身发展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与限制,可能会出现对某一领域盲目投资而在另一领域内缺少资金支持的现象。因此,政府应该做好资金监管与投资引导工作,使资金投放渠道通畅,减少浪费、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要建立健全新兴产业发展的投融资体系,同时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市场的准入标准,银行信贷也应向其倾斜,鼓励中小企业发集合债。建议实施战略产业专项资金建设,面向市场进行资金征集,实施市场化操作,发行产业债券,并将资金纳入政府总体投资规划体系,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和民间资本投入并举的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

(三)建立鼓励创新机制,构建产学研合作体系

目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有赖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强力支撑。而中国各类创新主体创新动力仍然不足,因此必须尽快建立创新激励机制,构建高效率的创新发展体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网络。首先要加强对创新人才的吸引,完善创新激励机制。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及相关的一系列配套政策为导向,结合区域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激励政策进行整合;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政策、工作、学术与生活环境;支持企业建立创新激励机制,引导企业建立创新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其次要营造有益于交流的环境和氛围,积极探索整合跨国研发力量的渠道与机制,组织产业配套和技术交流活动,促进研发联盟建设,构建产学研联合发展网络,最大程度地集聚创新资源,充分发挥各类创新资源的作用,最终实现中国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四)引导新型消费观念,培育新产品市场需求

目前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处于产业生命周期的前期,并以发展绿色能源和低碳经济为主题,市场中存在多种相互竞争的技术,产品创新速度快,消费者的消费理念需要作出调整,对于新生事物的接受需要时间,从而增加了产品市场的高风险性。因此,要积极引导新型的节能、环保消费理念;加快新兴产业市场的培育,放宽市场准入政策,鼓励产业内的价格适度竞争;加强对新兴产品的比选,在需求应用条件相对成熟的重点领域、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鼓励开展先行先试,在取得一定的成功经验后,再逐步推广;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的“引爆”作用,加大政府采购力度,提升市场发展潜力,逐步形成成熟的市场化盈利模式。

(五)完善政策法规环境,加强产业监管力度

战略性新兴产业要重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这对市场操作的规范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议国家加强立法,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规范产业的市场操作规则,创造一个良性环境,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幼苗”的培植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完善监管组织体系,优化新兴产业投放的市场环境,市场行为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创造宽松的有序的竞争环境,发展符合新兴产业规律的商业模式。改善产业运行的外部环境,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组织机制与利益协调机制,统筹协调部门、地区、行业关系,形成发展合力,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和战略性新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EB/OL].http://www.gov.cn/zwgk/content_

1724848.htm,2010-10-18.

[2]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周新生.产业分析与产业策划方法及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

[4]万钢.把握全球产业调整机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J].中国科技投资,2010,(2):4-6.

[5]万钢.抓住机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N].科技日报,2009-11-27.

[6]万琼.高科技产业集群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J].经济理论研究,2007,(11):14-15.

[7]朱瑞博.价值模块整合与产业融合[J].中国工业经济,2003,(8):24-31.

[8]吴寿仁,李湛.中、美、法、韩四国企业孵化器的比较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03,(2):11-17.

[9]朱瑞博.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其政策取向[J].改革,2010,(3):19-28.

责任编辑、校对:焦世玲

The Excogitation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Analysis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in China

Di Qianibin, Zhou Leping

(Study Center for Marine Economy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116029,China)

Key words: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flexible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model; the cooperation system of enterprise-university-research

作者:狄乾斌,周乐萍

第4篇: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调查报告做强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巴州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有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调查报告做强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巴州培育打造战略性新

兴产业有

做强传统产业大力培育新兴产业巴州培育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有

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调查报告

一、调查课题名称:县市财政对产业培育发展情况

二、调查时间:

三、调查方式:实地考察,企业访谈、问卷调查

四、 调查意义: 重点对财政关于产业培育的实际具体 措施、效果、存在问题等展开了详细的了解,通过调查客 观的了解目前县市财政在产业培育方面的实效和存在问 题, 并结合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对科学合理的发挥 财政功效,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五、调查正文:

(一)市产业发展概况 近年来, 产业在我市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趋势, 通 过实地调查、查阅文献数据统计等形式,仅 2010 年,我 市产业开票销售总额达 亿元,入库税收 亿元, 占全市工业的比重分别达 %和 %,产业已成为促进 我市经济发展的源动力之一,刺激了我市经济的总体发 展。

目前,我市产业具有代表性的主要集中在新材料、新 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为主导的产业,全市已拥 有

各类产业企业 50 多家,其中一些产业(企业)在国内

外(行业内)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如:宏大特钢厂自主研 发的球团链蓖机关键制造技术及应用项目、 圣达铜业的合 金接触线等。

(二)县市财政对产业培育发展情况 通过调查发现, 我市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已取得了如 下成绩。

一是目标方向明确。

我市产业的发展目标基本明确, 即是力争将四大产业园打造成全市产业的集聚区、 自主创 新的示范区、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

到 2015 年,力争 培育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30 家, 其中, 超 50 亿元以上企 业 1 至 2 家,30 亿元以上企业 2 至 3 家,10 亿元以上企 业 8 至 10 家。

建成高新技术产业园、 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虹桥园区产业园和城东环保科技四个特色产业园。

二是组织机构基本完善。

在结合我市发展实际情况的 基础上, 成立了推进产业倍增发展领导小组, 小组主要负 责研究解决规划布局、政策引领、要素整合、扶持措施等 重大问题。

三是力度措施逐步加大。

近年来, 我市在结合产业发 展实际的基础,逐步加大了对产业的扶持政策执行,如: 将产业的发展作为对园

区、 乡镇考评的重要内容。

制定出

台了《加快产业发展规划纲要》、《产业发展倍增计划》 和 《实施开放创新双轮驱动战略、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意 见和若干政策》等一系列规划文件,明确产业发展方向、 重点和扶持政策及保障措施。

(三)县市财政对产业培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 我们发现目前县市财政在新形产业培育方 面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财政资金扶持额度有限。

近年来, 产业逐渐在我 市经济中占据的比重加大, 产业属于高投入, 高产出企业, 目前, 由于国内外经济环境等诸多因素, 很多企业都面临 着资金困难,尤其是融资难的问题,年,全市投入在产业 的扶持资金额为万元,年,为万元,从扶持资金的角度来 看,扶持资金的额度总体偏少。

二是财政资金申请的审批流程繁琐。

对于企业而言, 效率是其生存的重要法则,目前,从调查情况来看,市县 财政资金的审批流程繁琐,步骤较多,时间也较长,对于 帮扶促进企业的发展将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是财政资金的监督力度不足。

我市市县财政扶持企 业, 在财政资金方面的监督力

度需要进一步加强, 尤其是

对财政资金使用的事先预防, 事中跟踪, 事后审计体系并 没有完全建立,存在着一定的欠缺。

(四)县市财政对产业培育的建议 通过调查, 在汇总并分析相关问题的基础上, 我们认为在 加快产业培育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多渠道帮扶产业发展。

除去市县财政专项帮扶资金 外, 在面对企业融资困难的实际环境下, 市县财政可以与 银行、各类风投企业联合,共同帮扶企业的发展,一方面 可以缓解政府资金压力,也可以降低风险,共同承担,另 一方面, 也可以优化企业的融资平台。

对于双方而言无疑 是双赢的利事。

二是简化审批程序,提高效率。

作为政府财政部门而言, 要结合实际情况, 进一步优化企业申请财政补足的审批流 程,从企业的角度出发,提供一站式服务,一些可要可不 要的流程改减即减。

三是加大对资金的监管体系建设。

加大对财政资金的监管 体系建设,降低风险度,防止国有资金的流失,关键在于 防字上要下功夫,要逐步建立事先预防、事中跟踪,事后 审计的体系,对于企业和政府而言都是十分必要和重要 的。

第5篇: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言稿:

加强科技创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当前,江苏把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全省经济转型升级、增创发展新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科技和产业的深化融合,既是关系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产业,又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需以科技创新为灵魂的新兴产业。在‚十二五‛到来之际,加强关键领域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抢占新一轮经济发展制高点的重要措施,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综合效益好,是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江苏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具备较好的发展基础和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总体看来,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无论产业规模、技术水平,还是市场份额、竞争实力等方面,与北京、上海、广东等地还存有差距。我们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积极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加强科技创新,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动力源泉 新兴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紧密联系着,只有创新,产业才有连续发展的活力、产品才有持续推动的市场、产出才有陆续突破的效益。战略性新兴产业对社会、政府、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一是要努力培育一批新兴产业领域的创新型龙头企业。要充分发挥江苏省科教资源优势,加强企业在新兴产业领域的自主创新主体地位。政府要为企业充分提供创新因子,加快提升企业科技创新的能力, 重点在物联网、三网融合、云计算等产业实现迅速突破,壮大和培养一批省内创新型龙头企业。

二是要积极推进政产学研联盟的建设。加快组建一支由政府、企业、科研院所、金融机构等单位组成的产业科技创新联盟,支持与鼓励省内龙头企业与国际、国内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学府合作,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的运行高效有序的科技创新体制。

三是加紧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政府组织成立能够尽快形成产业化能力的科技重大专项,重点支持能够促进产业升级,催生新兴战略型产业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快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建设,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使用。在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过程中催生新兴战略性产业,从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体制机制,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和机制,才能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过程,也是体制改革与进步的过程,我们要逐步建立起能够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机制和体制。

一是完善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坚持以市场配置资源,以市场引导需求、以市场规范竞争,建立有序的产业进入和退出的机制,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同时也要建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风险防范工作机制,形成成熟的市场化发展和盈利模式。 二是建立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由政府成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如企业研发配套补助、购进高新技术设备补贴、成立研究院补助等;同时要充分发挥银行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作用,由政府主导,在银行设立专门用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项贷款,开办科技贷款业务。还要充分调动企业投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积极性,引导民间资本投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域。

三是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结合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坚持以产业优惠为导向,以项目优惠为重点,实行直接优惠与间接优惠相结合的税收优惠措施。另外要放宽对科技创新给予税收优惠政策的范围,除减免税额和降低税率等手段以外,还要从税基、应纳税额以及优惠税率等方面入手,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激发创新积极性。

三、实施新兴产业人才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人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新兴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拥有一支规模宏大、素质优秀、结构合理的人才队伍,对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义重大。

一是制定人才引进策略。建立创新型人才、海外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项目奖励基金等,把人才作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保障工程来抓,建立长效的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机制;同时要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领域,面向国内外引进高端创新创业人才,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支撑,打造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队伍。

二是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充分运用教育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途径,构建相互协作的多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体系。政府可通过财政、税收等方式,引导政府、高校、企业三方协作合理布局人才高等教育、在职培训、企业培养、国际交流等不同类型人才培养机制。利用职业培训体系培养基础技术型人才,利用高等教育、企业培养体系培养技术骨干型人才,利用国际交流提升技术骨干型人才的创新能力与战略眼光,逐步完成新兴产业人才梯队的建设。

三是营造良好的人才发展环境。坚持以人为本,为高层次人才的发展创造优良条件和施展才华舞台。政府出台并落实具体的优惠政策和措施,为引进人才解决住房、医疗、子女就学等问题;优化服务平台,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提供配套服务;建立实行优惠收税政策,为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设立高科技项目风险基金,对人才开展高科技项目、技术创新研发进行投资或资金赞助等。

四、鼓励发展三网融合产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引擎

随着新兴战略产业相关政策的出台,我国产业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面临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如何抓住新兴战略产业机会,发展主导产业优势,找准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成为区域面临的首要问题。三网融合的提出,为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发展方向。据有关专家预测,未来三到五年三网融合相关产业将有超过上万亿元的市场规模。我们应借助三网融合机遇,顺势而为,促进江苏省产业升级,催生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

‘三网融合’的经济效益在三到五年后会显现,其中最有潜力的是IPTV,未来三年,用户将达到3000万元,今后这将是一个可以达到几千亿元产值的市场‛。

一是重点扶持一批江苏省本土企业。三网融合试点工作,除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运营商的主动出击,关键还需要广大三网融合产品提供商、集成商、服务商整个产业链的积极配合,需要有领军企业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本土企业贴近用户、贴近本地老百姓的需求,更容易提供最适合的产品、提供最贴心的服务!因此,建议政府大力扶持一批江苏本土企业,选择一批有发展潜力、有一定自主研发能力的芯片制造、软件开发、系统集成、咨询服务等各领域企业,通过优惠政策、经费支持、人才引进等多种手段,帮助这些企业做强做大,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三网融合市场的开拓者和主力军!

二是积极打造三网融合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对于推动行业发展起到显著作用,也是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有生力量。江苏省三网融合产业发展需要培育本土企业成长为龙头企业。

三是支持建设以三网融合为主题的智慧生活产业园。要充分借助和利用江苏在信息化、数字化产业领域的政策、环境优势,吸引全国乃至世界在三网融合方面具有突出创新发展能力的企业汇聚江苏,支持建成江苏省三网融合智慧生活产业园。产业园要以更加贴近百姓生活的文创产业、现代服务业为发展重点,形成以打造百姓智慧生活为主题的三网融合发展产业链,为普通百姓提供智能消费、智能家庭、智能交通、智能社区、娱乐互动等智慧生活新篇章,从而推动江苏新型信息化人文产业大发展!

四是尽快成立三网融合产业研究院。三网融合工作,不仅涉及到技术问题,也涉及到市场利益分配问题,运营机制问题,还涉及到一些新兴产业的融合,如物联网、云计算等,需要统筹规划,政府需联合各方优势力量,支持企业建立三网融合产业研究院的方式,加快推进技术标准的制定,抢在外省市之前实现试点目标,成为全国试点成功案例,进而在全国推广。

五、 加强国际合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新机遇 一是鼓励企业、研发机构和高校走出去,积极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合作,在国外建立研发中心或科研基地,与国外有关研究机构建立长期的科研合作关系。

二是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境外投资,通过与所在国的合资合作,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推进产业‚走出去‛进程。引导企业主动参与国际竞争,借助境外资金、技术和资源,提升自身发展水平。

三是引导和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和引导外商来江苏投资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三网融合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外资企业来苏设立研发机构。

实践将充分证明,谁能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新机遇,谁就能引领新一轮产业大发展。江苏必须抓住机遇,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发展战略,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机不可失,时不待我。

第6篇: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建议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

就我省而言,目前各地都加大了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入和政策支持,其中保定市财政去年安排500多万元,重点扶持企业和大专院校创新能力建设、关键领域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

中共定州市委五届其次会议讨论了制定我市“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问题,建议中包括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跨越发展,提出了积极培育新兴战略产业。回顾定州“十一五”时期走过的历程,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与先进县市差距还很大,支柱产业还不够多,亟需更大更好的项目落户定州,这同时赋予了我们培育新兴战略产业的大好机会。

目前,定州仍然是传统的大行业占据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处于盘旋上升期,在体制、政策、资金、技术、产业化等各方面都面临诸多问题。比如:尚未形成中央和地方相结合的统一的规划体系,产业发展没有明确的政策、法规约定;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以及培育和发展所需的资源条件、科技人才等要素都需要合理布局;投入资金不足,管理部门分散,支持重点不突出;新兴产业的规模普遍偏小,研发投入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

针对目前状况,我们需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市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发展壮大还有个过程。目前我市仍然要依靠并重视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

二、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要求,抓住机遇,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特色性。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我市既要全面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我市现有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定位,科学布局。

三、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而技术引进则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发展中城市,要坚持开放式创新,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

四、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的关系。政府主要通过履行调控职责,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调动各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市场决定的发展方向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实施主体,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五、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科技和新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依靠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又要同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要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 定州市委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积极推进我市相关产业向新兴产业延伸对接,进行加工合作或项目合作,加快打造一批新兴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一批产业特征明显、辐射带动力强的高科技特色产业集群。由此看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我市成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和途径。结合我市实际,本着科学发展、因地制宜、产业关联、技术创新的原则,选择对资源消耗低、对环境污染少,有强大的劳动力吸纳能力,能创造大量就业机会,经济效益好的产业。目前,我市

在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农业、旅游方面有一定基础,比较适合我市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

针对我市,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议如下:

一、立足定州实际科学制订规划。要立足我市产业基础、比较优势以及未来前景,围绕新能源、新能源汽车、新农业、旅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科学制订规划,强化政策支持,积极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在此重点说下旅游业。

全面开发旅游资源,把旅游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对促进我市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旅游产业是典型的绿色产业、朝阳产业、新兴产业。发展旅游产业,不仅有利于我市自然、历史、人文、科技资源的充分发挥,降低物资消耗、减少环境污染,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增加社会就业,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加速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二、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包括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我市扶持产业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向新兴产业倾斜。在市场准入、示范推广、基础设施、政府采购和补贴、市场秩序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及时跟进,加强衔接,简化手续,落实到位,引导市场消费。并进一步完善出台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加大对新兴产业企业的金融支持,大力促进民间资本、金融资本投入新兴产业项目,鼓励风险投资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积极介入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引导资金向新兴产业集聚,资金担保向新兴产业倾斜。

三、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发展。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新兴产业关联和带动的对象,一些传统产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同样会涅槃重生,转化为新兴产业。把发展新兴产业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结合起来,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中激发培育新兴产业,对于我市而言意义尤其重大。

就农林业来说,在政策的持续呵护下,农林业呈现新面貌。更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我市的农林业也在进行着一场变革:集团化的生产将取代作坊式作业,特种作物队伍不断壮大,大面积绿色食品基地的诞生,合作社模式的双赢……新农林业将以现代技术和科学管理为特征,不断颠覆人们对传统农林业的印象。新农林业,正

在展露新的投资机会。

四、推进自主创新。在加快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推进自主创新要建立三个平台:一是技术创新平台,以企业为主体、以产权为纽带,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新机制,加紧建设企业研发机构;二是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建立一批科技成果中试基地和产业化基地,从中获取自主知识产权,打造自主品牌;三是创新服务平台,进一步建立完善和规范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立一批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生产力促进中心。

五、推进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通过产业集群,辐射形成一个由相互关联的企业与机构构织而成的网,促进产业链的延伸和产业配套体系的完善。着力培育壮大超亿产业,发展超亿集群,培育超亿企业,打造超亿园区,增强全市工业的整体实力。

六、制定长期的吸引人才、激励创新、鼓励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强新兴产业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围绕新兴产业发展重点领域、创新平台建设和重大项目的实施,抓紧培养选拔一批科技领军人物,吸引和培育聚集一批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高端人才。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对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重大科技成果给予重奖。

第7篇: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调研报告

罗河镇人民政府:汪金龙

当前,全县上下正紧紧围绕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进行大讨论,推进“十大工程”落实。为加快“十大工程”建设,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县政协要求我们结合联系工作、本职工作,围绕“十大工程”进行深入调研,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为此,我按照县政协统一要求,认真研读市第十次党代会和县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和县“十大工程”精神,并结合从事的工作,走访调研了相关企业,现就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谈一下肤浅的认识和理解。

一、推进新兴产业发展,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举措和突破口

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我县形成了以大地熊、龙磁、恒泰活塞、联众电子、同大汽配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这些企业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下一步应继续加大扶持力度,并推进好吉星照、恩度等企业的发展,争取形成产业链。县委王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上强调,“十二五”期间我县要在大力发展矿业经济的同时,继续大力培育新兴产业,注重产业的协调可持续发展,着力实现产业转型的新突破。

如何实现产业转型的新突破,就是要解放思想、拓宽思

路、用更加开放的理念,培育和扶持新兴产业。实际上农产品加工里面也有高新技术,培育好了也可以成为高新产业,我们发展高新产业里也包括农产品加工。如,广西恩度到我县投资的项目,就是把传统农产品嫁接高新技术以后形成一个新产品,开创以大米为原料进行深加工的功能性饮料新兴产业。另外,我县为发展现代农业,在郭河、同大两镇建立了台湾农民创业园,是目前大陆29家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之一。2011年12月份、2012年1月份,先后获批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台创园以优质稻米、家禽水产养殖为主导产业,融农产品加工物流、精品果木花卉、新农村建设、休闲观光旅游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现代农业园区。台创园从规划、功能等方面充分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发展新兴产业的决心和措施,是一个成功的典型。

二、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要细化优惠政策、完善支持措

施、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

全国有很多成功的实例,如深圳的“三来一补”模式,就是发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两头”在外;昆山模式,就是利用靠近大城市的科技、人才优势,紧盯某一个区域进行招商,主要是紧盯台湾;新余模式, 就是产业转型升级,主动地盯着新兴产业去招商,搞单晶硅、多晶硅,把“钢城”成长为“硅城”。

那么庐江应该走什么样的发展和招商模式?我觉得对我们庐江最现实的,就是利用我们的区位、科技、人才等优势,吸引庐江籍科技人才,围绕某一方面来帮助我们献智献策,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走出我们新的发展之路。要在全面规划的基础上,确定培育我们新兴产业的强项,力争在全国全省要有一两个数得着的新兴产业。我想可以依托吉星照、大地熊等大力发展磁性材料。

在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我县要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优惠政策,完善支持措施,注重把政策措施与企业的实际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强化政策的可操作性。要狠抓政策落实,加强协调配合,尽快地把优惠政策落实到基层、落实到企业,尽快把政策效应转化为发展动力,有针对性地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三、推进新兴产业发展,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企业的主体作用、市场的媒介作用和撬动作用

一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要搞好规划、成立组织、出

台政策、吸引人才。另外要培育新兴主导产业推进路径。即依托现有企业做大拉长产业链,引进新企业“填空”再由点到线形成产业链。

二要发挥企业主体作用。第一,发挥一般型企业向科技

创新企业转化提升,第二,具备新兴主导产业基础的企业要尽快发展壮大起来,象恒泰活塞、磁电企业等。第三,资源型企业要转型升级,要有危机感。

三要发挥市场的媒介作用和撬动作用,就是要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一方面县委、政府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科技创新;另一方面要更多借助市场力量,通过市场解决科技创新资金不足问题。

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科学发展、加

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面对各地竞相发展的态势,我县不仅要加快发展,更要转型发展。当前,我县战略性新兴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一定要高度重视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我市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突破口,坚持不懈加以推进。我县一定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宽思路、加大投入,用更加开放的理念,真正加大培育和扶持力度,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O一二年五月十二日

第8篇:完善创新服务体系 建设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

素 材

2011年4月17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合肥创新平台落成启用仪式暨现代显示、光伏光热、节能、农产品加工、环境工程5家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仪式在合肥高新区举行。该平台(即“一中心三基地”)位于合肥国家科技创新试点市示范核心区内,面积6.6平方公里,包括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和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科研集群基地、孵化基地、产业基地。合肥高新区将合肥创新平台为依托,集聚优势创新资源,汇集全省乃至国内外创新成果在合肥创新平台转化,为合芜蚌试验区创新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提供有效支撑。

本次启用的“一中心”和孵化基地于2009年6月启动建设,占地面积308亩,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总投资16.35亿元。“一中心”的功能主要是围绕“研发、转化、交易、服务”这一主线,提供科技创新成果展示与交易、“科技路路通”信息服务、科技创新人才服务、省市区科技创新“一站式”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共性技术研发中心以及科技金融、知识产权等各类科技中介等服务,建成服务全省、辐射全国的区域科技创新平台服务的总窗口、信息资源集聚的总后台、高新技术及成果交易的总枢纽。孵化基地主要包括动漫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大学科技园和公共安全产业基地,预计将于2011年6月全面建成投入使用。目前已有87家科技型企业先期入驻,计划年内引入企业300家,到2012年培育基地企业产值过50亿元,培育100家高新技术企业,解决4-5万人大学生就业。

近年来,合肥高新区以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为抓手,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核心,聚焦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建设,努力打造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先行区和创新成果集中展示区。

孵化抚育体系——完善合肥高新区从初创企业到毕业成长企业全流程、专业化、高效率的孵化服务体系。区内拥有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留学人员创业园、软件园、生物医药产业园、大学科技园、民营科技园、科园创业服务中心等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华亿科技园、科技实业园等科技企业加速器,在孵企业600多家,毕业企业300多家。合肥高新创业园通过多种形式与高校院所、培训机构合作,共享教育培训资源,为在孵企业管理人员举办“创业辅导——周四讲堂”系列培训53次,培训逾1600人次。该讲堂时间确定、主题连续,邀请行业专家为企业管理人员讲授项目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化建设、优惠政策等方面的知识,“周四讲堂”理论联系实际,针对性强,在企业中颇受欢迎,一些已经从创业园毕业的企业也经常来参加培训。

研发平台体系——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高端研发体系,区内省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117个,企业博士后工作站17个。高新区通过整合中电三十八所、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质院等在公共安全技术领域的优势资源,成立了合肥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研究院瞄准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和世界公共安全技术发展前沿,重点开展应急信息技术、精确定位技术、热安全技术、环境安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的基础研究、应用技术开发与系统集成以及公共安全战略和技术路线研究。阳光电源牵头成立了安徽省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联盟、安科生物牵头成立了安徽省生物医药产业技术联盟。省科技厅、合肥市政府、中科院理化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在高新区建设合肥家电技术工程院,成立由合肥高创公司投资入股的合肥中科绿色家电科技有限公司作为运营载体,从事家电高性能材料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推广、人才培养等工作,支撑和提升安徽家电及相关产业发展。

科技融资体系——政府资金、银行、担保、风险投资、小额贷款、上市融资、科技保险等多层次科技融资体系不断完善,形成便捷畅通的融资渠道。2010年全区R&D投入约40.3亿元,占GDP的7.5%。高新区大力引进风险投资机构,加快创业风险投资网络建设。由科技部、财政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参股投资的汇智创业风险投资公司已在高新区注册成立,首期募集资金规模1.93亿元。高新区管委会高新区管委会发起设立了国安、高科、兴皖3支总额11.5亿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已投项目8个,投资金额3.5亿元。发行中小企业集合信托计划,陆续发行了规模为5000万元的“滨湖〃春晓”二期中小企业发展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和规模为1亿元的“高新〃时雨”科技型企业信托贷款计划。在全省首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试点,大力推进企业上市,积极推进新三板(非上市股份公司进入代办系统)申报工作,培育上市企业10家,70余家区内高新技术企业有意进入“新三板”。常年在区内活动的风投20多家;成立2家注册资本共计为4.5亿元的担保公司,为100多家科技型企业提供贷款担保56亿元。国家科技保险试点园区建设深入推进。

中介服务体系——区内参与技术咨询、产权交易、资产评估、创业辅导等中介服务的企业60余家,拥有安徽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安徽省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安徽省产权交易所、合肥科技创新公共服务中心等专业化中介服务机构。

人才支撑体系——区内年末从业人员96050人,大专以上67.5%,其中,本科29537人,研究生7092人,科技人员1.9万人,千人拥有研发人员数在国家级高新区中排名第8位,海归300多人。

政策支持体系——在国家、省市政策叠加的基础上,高新区出台更加有力、高效的政策支持,对重大项目提供个性化支持。出台了支持企业上市、吸引海归创业、鼓励动漫及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等政策。精选80家科技型企业,实施“科技小巨人”培育计划,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对列入小巨人培育计划的企业从项目申报、资金、投融资、科技保险等方面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亿元规模企业。建设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园区,鼓励企业推进专利保护和标准化工作。近年来,高新区实施产业化项目1000多项,累计有200多项科技成果获得安徽省、合肥市奖励,10项科技成果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企业拥有有效专利3211项,其中发明专利668项。

得益于完善的创新服务体系,合肥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初具雏形,新能源、公共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含动漫和服务外包)、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2010年实现产值190亿元。2011年1-2月累计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26.57亿元。

新能源产业方面:中国新能源企业30强——阳光电源公司1-2月产值同比增长420.13%。赛维LDK太阳能高科技(合肥)有限公司1600兆瓦太阳能电池项目开工建设,为全球同类项目单体投资最大,从签约、开工到投产仅用8个月。总投资135亿元全球最大的一体化太阳能产业基地——晶澳3GW“硅片-电池-组件”项目4月11日开工;总投资50亿元的中建材太阳能电池盖板项目开工建设,美国3M太阳能电池组件背板膜项目签约高新区……一个千亿新能源产业基地呼之欲出,高新区也因此成功跻身全国首批13个“金太阳工程”示范区。

公共安全产业。公共安全产业涉及火灾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安全、交通安全和电力安全等领域140余家公共安全企业,取得了一批国内外领先、具备产业化前景的技术及产品,从业人员数约7万人,全球“首个开工、首个建成、首个使用”的合肥城域量子通信示范网项目在高新区正式启动,是我国量子通信领域自主创新的重大成果。科大立安的消防自动监控和灭火系统为奥运场馆和世博会场馆作“消防员”。四创电子的天气雷达让奥帆船赛更安全。合肥阳光电源公司承建了世博园区11个场馆光伏发电系统。合肥通用机械研究所研制的测试系统为航天服进行“体检”。四十三所用“芯片”掌控宇航服“体温”。 新一代信息产业。高新区在智能技术和产业化方面基础相对较好,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和量子通信方面具有领先的技术优势,拥有以科大讯飞、工大高科、中电四十三所、维天运通等为代表的一批实力较强的技术研发机构和生产企业。下一步将重点发展智能技术直接相关的产业,包括语音、图像、传感器、软件、嵌入式系统和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并推动智能技术和产品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智能交通和智能电网等传统产业的应用。2010年6月,高新区申报的“合肥国家智能语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获得科技部批准,作为全国唯一的以智能语音为主题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对推动语音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构建产业链起到积极的作用。2006~2010年科大讯飞连续五年夺得了国际英文语音合成大赛的冠军,并与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建立了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以拓展海外市场。动漫及服务外包企业300余家,依托时代出版、幸星数字、科大恒星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动漫、手机游戏、数字出版和软件外包等产业,打造国家动漫和服务外包产业基地。

生物技术产业方面:依托安科生物、荃银高科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新型疫苗、中药创新药物、重组蛋白质药物等产业。环保节能产业方面:依托国桢环保、东方美捷、瑞煌光电等骨干企业,重点发展水污染治理设备、大气及环境污染检测设备、水质检测设备、LED照明等产业。

展望未来,合肥高新区将以合肥创新平台为依托,集聚创新资源,全力打造成区域性科技资源的集成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区、高科技成果的孵化扩散区、高科技产业的辐射带动区,努力成为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全力打造融科技、产业、人文、山水于一体的绿色、宜居、和谐的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把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能力强劲,高端产业发达,国际化水平较高、城市功能完善,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化科技新城区。

第9篇:在全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 倪玉平

(2011年

日)

同志们: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会议,目的是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理清发展思路,全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奋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稍后,姚书记、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根据会议安排,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充分认清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意义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其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摆上紧要日程,强力予以推进。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充分认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1、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

我市逐步摆脱铜采选冶单一工业发展模式,建成了特色鲜明的重要工业基地。但随着经济发展,我市产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日益突出。一是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2010年比重仅为25.2%,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7.8个百分点。二是第二产业内部轻重工业失衡,重化工业比重高达94.8%,资源性产业占全市工业产值的比重高达80%以上。从根本上改变我市能源资源型产业比重过大状况,缓解由此带来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引领和支撑未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破解发展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当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诸多要素瓶颈。一是发展空间狭小。全市土地总面积仅占全省0.8%,建设用地较为紧张,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二是资源依赖性强。铜精砂、磷矿、钛矿等重要资源,基本需要进口或外购。三是生态环境脆弱。我市是全国典型二氧化硫和酸雨“两控区”,2010年二氧化硫排放量达4.03万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为1137万吨,环境容量基本达到承载极限。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亟需通过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降低创造单位价值所耗用的资源和生态代价,提升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经济社会可持

续发展。

3、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构建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动权的迫切需要。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国际社会后金融危机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共同选择,国内各地区也不约而同地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十二五”主攻方向,新一轮产业竞争渐趋激烈。从我市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的发展条件和基础。据初步统计,目前全市涉及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1家,集中在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产业,201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73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比重15.7%。同时,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十分突出。一是产业规模小,对整个行业的带动能力不强。二是产业集聚度低,中小企业多、领军企业少,关联性不强,产业链不长。三是大部分企业对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不够,创新能力不强。要在未来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及相关知识产权,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构建发展新优势。

4、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幸福铜陵的重要支撑。我市人均GDP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甚至一些发达地区,但社会建设、生态环境、收入水平却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的差距。无论从体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还是从

体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相协调的角度,都到了改善民生促发展、促和谐的共建共享阶段。当前,我市正在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和幸福铜陵进程,旨在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发展质量。实现这一目标,就是要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结合点,有效拓宽人民群众的就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就是要大力培育发展服务型、消费型、环保型等新兴产业,创造新产品,进一步拓宽我市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就是要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营造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理清思路,准确把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指出,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产业。我省出台的《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意见》,明确了包括国家七大产业和公共安全产业在内的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力争到“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超过1万亿元。

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遇,认真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意见》。根据《意见》要求,现阶段重点培

育和发展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所以提出这六大产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一是根据国家和省确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在工业领域选择条件较好、有一定基础的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和新能源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将国家和省确定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公共安全等产业纳入到选定的四个产业中。二是考虑到我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突出结构调整和升级,将现代物流和文化创意两个服务业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中,促进“服务经济”与“工业经济”协调发展、双轮驱动,推动形成具有我市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体系。

综合考虑现有基础条件和未来五年发展,我们提出通过实施“千百十工程”(即开工建设项目超过1000个,培育和引进100个以上规模企业,打造10个特色产业集中区),努力实现“124”发展目标,即“一千亿元、两个高于、四大产业基地”。

——一千亿元:到2015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

——两个高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同期水平,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大产业基地:建设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四大新兴产业基地,努力建设国家级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

实现以上目标,工作中要坚持三个导向:

一是在发展原则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明确发展重点,分清先后次序,从最有基础、最能见到成效的产业抓起。把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重点支持,率先突破。同时,兼顾产业协调,以点带面,实现新兴产业的整体推进。

二是在发展重点上坚持领军企业牵动、重大项目带动。强化领军企业、重大项目的引领作用,调动企业主体的积极性,切实抓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聚集上下游产业,延伸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三是在发展动力上坚持创新驱动、开放带动。放大科技和人才优势,积极“引智借脑”,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加强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等领域技术和产品研发,下大力气引进一批先导性产业,争取更多高端产业来我市发展。

三、突出重点,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当前,要按照“全面发展、梯度推进,重点突破”总体要求,进一步细化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各项工作措施,紧紧扭住着力重点,形成有力的工作抓手,从战略层面

向战术层面深入推进。重点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着力培育产业主体。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在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的基础上,积极引入市场机制,着力培育和扩大市场主体。围绕“十二五”时期培育和引进100个以上新兴产业规模企业的目标,我们要把壮大企业主体摆在突出位置,做到“三个注重”:

一要注重领军企业的引进。立足我市发展重点,积极面向国内外相关行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题招商,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带动力强的大企业和战略投资者。引进要知己知彼,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从哪里突破、最好的企业在哪里必须了然于胸,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比如PCB产业,现在竞争很激烈,国内主要集中在珠三角、长三角等地,这就需要我们点对点抓好战略合作者的引进。同时,要借助与央企、知名非公企业的战略合作,摸清国内大企业的优势和意愿,深入谋划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合作项目,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落户我市。

二要注重传统优势企业的植入。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信息技术和先进工艺设备,改造提升铜、化工、电子等传统优势产业,引导其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转型升级。有色公司要继续发挥光荣传统,加大铜资源开发力度,提高铜冶炼水平,承接国内外先进铜加工业。特别是要集中力量,在发展铜基新材料方面有新的作为,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作

出应有的贡献。铜化集团要全面创新化工产业发展的路径,大力发展精细化工,不断完善现有化工产业链条,加快向消费领域延伸,努力建设沿江绿色化工基地。

三要注重种子企业的培育。坚持把本土的中小科技企业作为实现自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活力之源,完善扶持办法,促进创新型中小企业不断涌现和发展壮大。每个产业要摸排一批成长性好、竞争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中小企业,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库。每个产业要选择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科技水平、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骨干企业进行重点培育。要设定培育发展目标,实行动态管理,并在研发、管理、人才、用地、金融、上市、项目申报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和优先扶持。

第二,着力实施项目带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落脚点在于项目建设。没有项目,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就是一句空话。

一要抓项目推进实施。重点实施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今年,要加快推进总投资168亿元的31个在建及新开工新兴产业重点项目进度,争取年内完成投资35亿元,力争10个以上项目建成投产。今后,每年每个产业都要确定3-5个重大项目作为示范项目,集中财力物力扶持,强化协调调度,实现重点突破,带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发展。

二要抓项目招商引入。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招商重

点,大力开展新兴产业专题招商。在招商对象上,要把大企业、龙头企业和专业配套企业作为主攻方向,把能够带动产业整体发展的核心企业作为重点,重视引进行业内具有特色的中小型下游企业。在招商方式上,要改变单纯比拼税收优惠政策、比拼土地价格、比拼环境承载能力的招商模式,大力开展规划招商、环境招商、产业链招商和以商引商。年内,要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发达地区举行铜基新材料、光电光伏等专题招商活动,力争引进15-20家规模以上企业。要重视做好下半年的央企合作招商活动,争取签约15个以上项目,引进投资100亿元以上。各县区要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年内至少开展一次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题招商。

三要抓项目谋划储备。在现有130个项目的基础上,继续围绕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建设谋划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在项目的谋划上,要把产业发展的高端环节放在首要位置,尽可能遴选出关键技术水平领先、生产工艺先进、产品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努力占领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要突出谋划一批战略性、牵动性的大项目,以大项目带来大产出,增强市场竞争力,形成爆发性增长源。要突出抓好铜基新材料产业链、光伏光电产业链等相关项目的谋划,补齐缺失链条、壮大薄弱链条、提升关键链条,力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领先一步。

第三,着力打造产业基地。当前,我市在铜基新材料、先

进装备制造等领域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和发展优势,但仍存在技术领军企业数量少和规模不大等问题。要千方百计地提高产业聚集度,充分发挥产业集聚效应,带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努力形成若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基地。

一是加快建设一批产业集中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多是各类产业园区内成长起来的,要充分发挥园区在引领新兴产业发展中的培育、集聚和带动作用,加紧建设有一定发展基础的产业集中区。开发区要紧紧抓住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契机,进一步优化布局,强化产业特色,提高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铜基新材料、装备制造和PCB产业集中区建设。狮子山区要进一步发挥自身特色和优势,加快光电和新型阀门产业集中区建设。铜陵县要依托金桥工业园,加快铜加工、电子材料和机械制造产业集中区建设。到2012年,初步形成一批产业集中区,培育企业120家以上,实现产值380亿元以上。

二是谋划一批产业集中区。鼓励有条件的园区建设各类专业园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谋划建设示范园区装备制造、横港铜再生、展圣现代综合物流等产业集中区,推进多尼尔房车、汽车精细拆解再制造等项目进程,努力形成一批有特色、有体量的产业集中区。到2012年,力争新的产业集中区内新增落户企业85家以上。

三是打造新兴产业基地。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技术

密集的特点,走规模化、集聚化和特色化发展路子,加快建设铜基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基地。把铜基新材料产业作为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首位产业,重点建设铜基新材料产业园和PCB产业园,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达到50家,总产值达到300亿以上,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推动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30家以上,总产值达到40亿以上。加速节能环保产业基地建设,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20家以上,总产值达到40亿以上。加快现代物流产业基地建设,争取2012年规模以上企业10家以上,总销售收入达到20亿以上。努力将产业基地建设成我市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第四,着力强化技术保障。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必须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创新成果产业化,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一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大力实施人才引进战略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程,启动“千名人才”计划,培养、造就和引进一批领军人才和技术、管理骨干。积极帮助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企业,组建面向新兴产业的省级以上研发机构。力争每年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以上创新 11

型(试点)企业15-20家,建立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5家以上。

二是提升产学研合作水平。引导骨干企业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合作共建产学研实体,引进高校院所在铜设立新兴产业研发平台。力争在铜基新材料、光电产业等新兴产业领域组建1—2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每年建立20个产学研合作实体,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50项,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组建中科院皖江新兴产业技术发展中心。

三是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进一步提高中科大创业园孵化能力,完善孵化管理体制,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向县区延伸,建立晶体材料及元器件、IT信息、LED光电子、精密模具等一批专业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和形成一批新兴产业集群。力争每年新增孵化面积1万平方米,新入驻孵化企业20家、毕业企业10家。

四是加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建立科技成果交易与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面向新兴产业集群的创新资源共享和公共服务平台。力争每年建立生产力促进、专利代理、科技咨询等科技创新中介服务机构2—3家,建成1个新兴产业创新资源共享、试验检测或技术转移等公共服务平台,建成省“科技路路通”铜陵分中心。

四、强化落实,加快形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工作合力 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必须加快

形成政企互动、市县联动、部门合力强势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的环境和氛围。

一要制定发展规划。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抓紧修订完善文化和现代物流两个产业发展规划,启动编制铜基新材料、节能环保、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四个产业发展规划,科学确定发展目标、方向和重点,统筹规划产业布局、发展规模和建设时序等。各县区、开发区也要结合各自重点培育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制订规划实施方案。抓紧制定六个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引导项目投资和企业发展。做好与国家、省规划的紧密对接,加强与我市“十二五”规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规划的衔接。

二要加大政策扶持。根据《意见》精神,今后政府关于扶持资金、建设用地、金融服务等优惠政策将优先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我市即将建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安排资金不少于1.5亿元,同时,建立战略性新兴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年内启动运作1-2只5亿元资金规模的基金项目,重点支持新兴产业发展。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竞争择优、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集中力量办大事,切实把有限的资金用到刀刃上。要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撬动作用,引导和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新兴产业领域,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投资的格局。

三要形成工作合力。市里成立了高规格的战略性新兴

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各县区要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形成上下联动的工作推进机制。要加强目标管理,分年度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要工作等,要将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健全战略性新兴产业统计指标体系,定期进行运行分析,及时掌握产业发展动态。要加强督查考核,重点检查各地、各部门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情况,提高新兴产业考核权重,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考核体系。要建立健全部门帮扶和领导联系制度,帮助解决企业发展、项目推进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营造全社会支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好氛围。

上一篇:教你打赢考试心理战下一篇:机电一体化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