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机制研究

2022-12-09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时下, 我国各行各业都在飞速发展, 新兴战略产业也在面临着空前的机遇, 新兴产业的创新成果蓬勃涌现, 孕育着巨大的发展潜能, 我们应抓住这一有利契机, 因势利导, 狠抓实干, 积极进取, 打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今后的奋斗目标, 竭尽全力迎接新时代的到来。

一、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 产业结构的趋同现象比较突出, 众多产业供过于求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实现经济腾飞的必由之路。现如今, 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势头越发迅猛, 各类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新能源汽车得到普及, 无轨电车正在运行, 光伏公路常态化发展一系列新兴产业正处于如日中天的发展阶段,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与此同时一系列趋同问题也成了不易察觉的隐形弊端。我国的部分地区盲目地将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动能等作为当地战略性发展的重要角色和支柱产业, 这些产业在全国各地重复建设, 就会出现产业趋于一致, 产品供过于求的现象, 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 形成高成本、低收益的产业格局, 扭曲了我国的产业结构, 降低了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 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从整体来看, 我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是严重缺少自主创新的能力。首先是在产品的研发与应用方面存在技术瓶颈。我国大部分核心技术都是沿用国外的技术, 习惯性引进国外的技术专利和标准, 使我国在国际上处于一个弱势地位。其次是缺少自主创新的专业性人才, 存在人才瓶颈, 出现科研队伍断层的现象。还有一些企业在引进和培养人才过程中, 草率行事, 急于求成, 致使所吸纳的人才根本达不到科研标准。纵观以上, 技术的研发力度不够, 技术创新水平不高, 技术研发机构缺失, 技术研发投入甚少, 技术人才的流失等等问题, 都不利于新兴战略产业的发展壮大, 不利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进步。

(三) 新兴产业体制机制不完善, 不健全

“十三五”时期中央将新兴战略产业摆在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位置, 但如今,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仍面临着一系列障碍, 缺乏一套完善的制度体系和政策支持就是其中的具体体现。一是我国在新兴战略产业的规划中没有因地制宜, 在全国区域的规划上覆盖率较低, 缺乏有效的指导意见, 在新兴产业的重点行业缺乏与其相关顶层政策文件来做支撑, 缺乏制度保障。二是缺乏一套完善的鼓励体系, 由于政府干预过多, 大型国有企业偏好投资那些风险小、投资周期短、收效快的新兴产业, 致使大批中小企业获得的各方面支持有限, 面临融资困难的问题, 这样就产生了过多产能过剩的新兴产业项目。

二、我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对策

(一) 消除产业结构趋同, 加强产业结构规划

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良好发展。一方面我们要充分结合各地区的资源优势、地区优势来合理安排该地区的产业结构。比如东部地区利用有利的地理优势, 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中西部地区利用充足的资源优势, 发展农林牧加工产业, 各取所需, 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另一方面要从大局出发, 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先锋指导作用, 加强地方政府的自我约束, 尊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律, 打破地区的壁垒, 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地从长远规划和制定该地区的产业布局计划。

(二) 提高新兴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自主创新能力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竞争力量。一方面我们在有效利用自身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要将引进的国外先进技术进行融合,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大力创新。另一方面人才是发展壮大新兴战略产业的首要资源, 发挥高校人才优势, 建设高校科研基地、技术科技园、技术创新孵化基地, 不断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社会培育高层次人才。其次, 要加大宣传力度, 提高全社会的科技创新意识, 努力形成自主创新的浓厚氛围, 努力做到科技创新从跟跑到并跑、领跑。

(三) 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创新, 营造产业发展新生态

一套优良的体制机制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方面我们要大力发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强化制度建设, 深入推进政府职能转变, 完善政府管理方式, 政府应当建立制约与鼓励相结合的体系, 在一些新兴产业如医疗器械、新能源汽车、电信等领域, 进一步完善审批手续, 简政放权, 尽量减少准入程序。另一方面我们要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新平台, 完善促进“双创”的法律和政策法规, 营造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兴起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崭新的机遇, 当前, 我国新兴产业的发展虽然处在初级阶段, 但相信在政府的各项政策的扶持与鼓励下, 新兴战略产业将会不断适应市场的需求, 满足人民的需求, 逐渐步入正轨。

摘要:目前,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全面推进改革创新的关键时期, 现年我国的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发生了质的飞跃。环顾四下,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企业正在蓬勃兴起, 新动能、新能源等新兴战略产业已经崭露头角, 一系列传统产业也在加快速度推动转型升级。尽管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在逐渐扩大, 但是我国还处于该领域的初级发展阶段, 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特殊时期, 在新兴战略产业的培育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 对此我们将进行深刻探讨, 深入研究解决该问题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结构,培育机制

参考文献

[1] 吴艳, 贺正楚.战略性新兴产业典型国家的产业发展对比研究[J].经济数学, 2017 (3) .

[2] 梁彦, 刘冬, 康娜娜.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现状与建议[J].现代商贸工业, 2016 (34) .

上一篇:47例酒后死亡尸检的法医学分析下一篇:仪器分析中的误差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