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团组织生活竞赛序

2022-05-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特色团组织生活竞赛序

第2篇:劳动竞赛创新创效特色工作案例预报材料:

新时期劳动竞赛的“短、平、快”

常言道:船小好调头,其实不然。八年前企业实施民营改制以来,“转机制、调结构、谋发展”面临不少难题,其中民营体制下的工会运作坚持传承与创新始终是我们优先思考的课题:而要使非公企业经济适应“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需要,首先,离不开实体经济的发展;其次,创新劳动方式、转变劳动观念是促进发展的必要手段;第三,提高职工岗位创新创效能力是实现发展的重要环节。而通过开展新时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短、平、快”活动,在践行发展目标过程中我们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所谓新时期劳动竞赛的“短、平、快”,是依据企业生产经营各阶段的节点难点而开展的竞赛活动。旨在使受众一目了然其竞赛标的、竞赛方法、竞赛条件及竞赛效果。以往那种拖沓烦长的竞赛方式(年初出方案年终作总结)已远不适应经济发展快节奏的新趋势。我们从近五年竞赛工作实践中,尝到了甜头。

一、清晰“方案”要约、 明示“竞赛”效果

企业原有30多台旧冲床,传动及电器结构系统的精度无法满足新产品质量要求,为此行政与我们沟通帮助出主意:我们建议采取“标的揭榜”竞赛方式,即原计划外购需花费100余万元,看哪个部门或个人能以最小的代价去完成17台旧设备的改造任务。通过竞标筛选,技术工艺部揭榜成功,5人小组历时4个月,实施数控化改造方案,仅花费31万元即完成目标。变废为宝的17台旧设备焕发了“青春”,产品加工能级提高了二倍,完全能满足大批量生产需求。

针对防火隔声门返修率达20%且浪费财力物力之状况,通过安装工人实际调研后证实存在诸多生产环节的问题,工会就联合技术质量部门一道,围绕设计和生产环节,开展了为期二个月的“保质杜返”专项合理化建议竞赛,并将15条建议归纳整理成9条正式建议,逐一分解为存在问题、解疑方案、落实整改的部门及期限,用书面形式反馈给总经理室,总经理极为重视审核后当即批示生产副总,逐一按照所提出的整改方案,在生产工艺设计时予以调整并贯彻实施。经过近二年的实施检验,产品返修率降低到3~5%。

二、“方案”设计要凸显“短、平、快”特性

我们公司所生产用于噪声综合治理的产品,85%系与各省市重大市政工程项目配套供货,几乎每到盛夏季节都会发生“撞车”现象,2010年8月为完成合同约定,在剩余70天内按部就班地生产,显然不可能,于是行政要求工会制订“奋战50天攻克1500万”“短距离”劳动竞赛方案,全厂总动员,将党员及各级领导干部分配到相关生产班组第一线,中途工会还设立《劳动竞赛实施专刊》(四期),及时通报完成进度、表彰好人好事,在艰苦完成1500万工作总量的基础上,行政专题召开立功授奖竞赛表彰大会。

随着经营业绩逐年递增,培育一批生产技术骨干当务之急,选派外培显然不切实际,于是我们尝试在“企业内评定工人技师”激励机制,设计较“平”缓的竞赛方案,在生产活动的实践中发现和挖掘人才,受到良好效果。接受总经理聘任的工人技师不仅得到了应有的奖励,同时还承担了师徒带教义务,形成“滚雪球”效应。

针对特殊有保密义务,要求限时限刻完成的订单,我们则以“快”取胜,制订单列的竞赛措施,采取流水作业轮回转操作法,使产品保质保量达到规定要求与时间节点。良好的企业信誉赢得了军企代表十多年的合作成果。

三、借助“短、平、快”弘扬企业团队精神

新时期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短、平、快”,它要求组织者确立传承与创新的理念,而对所有参与者来说,是一个提高自身素养、提升综合技能水平的一个平台,对转变劳动者单纯“雇佣工”观念是一种纠偏的引导,使“唇亡齿寒”及“能力决定收益”理念成为共识,民营企业的和谐发展才有基础。通过类似形式的竞赛活动,它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个参与者的聪明才智和潜能,从中培育出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团队精神和企业文化,涌现出一批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先进人物,如有三名生产技术岗位的员工,分别获得过上海市科技创新新人奖、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等殊荣,均是从一系列“短、平、快”劳动竞赛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优秀代表,他们为营造企业良好的和谐竞争氛围树立了标杆,使竞赛活动的参与者从中感悟到自身价值的用武之地。

总之,效率优先是我们开展新时期劳动竞赛工作的最大目标追求。

上海红旗机筛厂有限公司工会

二0一二年八月

第3篇:秋梨沟镇学校特色校(校本课)建设成果竞赛作品

秋梨沟镇学校校本课成果竞赛

评比规则

1、内容不限,但要思想积极,健康向上。

2、范围:诗配画、词配画、曲配画、文配画等。

3、绘画形式不限(可以是水粉、水彩、国画、蜡笔画等多种形式)。

4、作品要有创意,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画与文结合自然。

5、具有一定的绘画水平。

2009年9月15日

第4篇:打造生活教育特色校

打造生活教育特色校,铸就创造生活新人才

**县城关东门小学

**

我校是**县城区一所普通完小。为更好地整合教育资源,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解决来汀经商及外出打工、经商人员的子女进城读书的需要。2002年7月我校首办城区寄宿制小学,面向全县招收适龄儿童入学。学校现有12个教学班,在校生630人,教师34人。我们立足校情,以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为指导,以校本课程建设为依托,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三园”建设为目标,组织、开展“生活教育”活动。通过生活教育实践与研究,初步形成了“依托生活,和谐发展”的办学特色。这一特色的内涵具体表现为:阅读成为生活内容,实践成为生活本质,热爱成为生活态度,运动成为生活习惯,创造成为生活追求。

一、挖掘内涵,构建特色文化。

1、文化载体。学校校园面积小,活动空间窄,为在有限的空间内营造良好的氛围,我们开辟了以下一些“场地”,既营造了氛围,又拓展了教育空间。

(1)“三园一台”。根据实际,我们把校园划分成三个园区,即以教学楼为中心的“求知园”,以学生宿舍、食堂为中心的“美家园”,以乒乓球台、爬梯、单双杆、沙坑等体育活动设施为中心的“快乐园”。在校园中心地带建起了以陶行知塑像为中心的“行知台”。

(2)“一亭一言”。“亭”,师生读书读报亭。每层教学楼都有一个休息平台,利用这个空间各层都建立了一个读书读报亭。这些书报亭都由学生管理。“言”,学生生活感言。即每月从学生“生活教育”的日记中精心挑选出精彩的言语,然后由班主任配上学生本人的照片,张贴在教室门外的走廊墙壁上,供大家学习欣赏。诸如

“生活是一杯美酒,越品越有味。”

“幸福的生活是一种宽容。”“战胜自己才会进步。”等等,学生在不断地品味生活、感悟生活之中悟出了只有自觉地遵规守纪,保护环境,爱国爱民,才不会迷失方向的道理;也懂得了人生需要宽容和付出的道理,在“生活感言”展示栏里,学生自我教育,收效颇丰。

(3)“一书一报”。为丰富生活教育内容,学校还发动学生办“生活教育”手抄报,出版学生优秀习作《新苗》。手抄报每月一刊,学生习作园地《新苗》每个学期出两期,习作内容以生活为源泉,择其优秀习作发表,供大家评点、欣赏。

(4)“一廊一语”。“廊”系长廊,“标”为标语。在教学楼醒目处布置了大幅主题标语:“践行行知理念,实施生活教育,打造‘三园’学校”,“生活教育是发展之路,强校之柱,特色之源”,“来源生活,高于生活,创造生活”。这些标语从不同角度诠释了实施生活教育的目标、做法和重要性。“生活教育长廊”从横向方面,分七大块把生活教育的主要内容——生活与学校、生活与自我、生活与社会、生活与人文、生活与环保、生活与科技、生活与艺术,以图文形式进行布置,生动形象,一目了然。

2、文化口号。和谐发展,服务祖国。

3、特色校歌。我们根据“生活教育”活动要求创作了校歌《“三园”之歌》,让全校师生传唱。《“三园”之歌》包含了三层意思:①“三园”是什么?——求知的学园,奋飞的乐园,成长的家园;②怎么生活?——学习、探索、合作、进取、感恩、自律;③美好的愿景——我们是展翅飞翔的雏鹰。

二、务实高效,建设特色课程。

1、校本课程。

我校编写的每册《生活教育》

校本课程教材以陶行知

“生活教育”思想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识生活、会生活、能生活、并在生活中逐步做到自主、自理、自立、自强为目的,以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为出发点。全套教材编写了六册,总计65课。每册教材围绕“生活与学校”、“生活与自我”、“生活与社会”、“生活与人文”、“生活与环保”、

“生活与科技”、“生活与艺术”七个单元,分别从不同层面构建了

“生活教育”的内容与要求,供各年级使用。

(1)入课表,开齐上足。

即按教学计划把这门课程以“校本课程”的名称列入各班的课表中。并遵照学校学科教学常规管理的相关规定,在做到教材师生人手一册的基础上,对任课教师的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成绩评定等提出相关要求,进而促使校本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建设步入正轨,为校本教材的正常教学提供保障。

(2)齐步调,年段实施。

为更好地发挥团队作用,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我们以低、中、高三个年段为单位,组成三个备课组,以年段长为备课组长,对所在年段的教材,含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课时安排、教学方式、实践方式、任课教师等进行统筹规划,周密安排,科学合理地制订出学期教学计划。进而让所在年段的成员明确了该册教材的每篇课文“由谁教”“教什么”“怎么教”,为有效实施校本教材奠定了基础。

(3)重实效,科学施教。

①编写《校本课程教材----“生活教育”使用说明》。它相当于教师们常使用的《教学参考书》,内容由“教材浅析”“实施原则”“实施建议”“注意事项”四个方面组成。它为教师们使用教材,实施教学指明方向,释疑解难。

②提供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总结了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基本模式,即:1、再现生活,引入新课;2、联系生活,学习文本;3、课堂实践,指导生活;4、评讲小结,提升生活。实践证明,基本教学模式,好学易用,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活动课程。

(1)主题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是我校特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文明礼仪我先行”、“校园生活‘三字歌’”、“祭奠英烈扬精神,珍惜幸福记党恩”、“唱响红歌跟党走,快乐生活伴成长”、“感恩,我们在行动”等系列活动。主题活动遵循知情意行的规律,有主题、有方案、有过程、有评价、有总结。如“祭奠英烈扬精神,珍惜幸福记党恩”活动,围绕英烈路、英烈谱、英烈花三个章节,举行了祭扫杨成武将军和瞿秋白烈士,参观红旗跃过汀江展览,编写了《红土地上的英烈事迹选》,开展英烈与生活演讲会,布置闽籍将军生平事迹展,征集生活感言,学习英烈征文和手抄报比赛,开展回顾历史争当“四好”少年,进行学习英烈之星评选等活动,有效地引导学生认识生活、品味生活、丰富生活、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不断提高学生的生活素养。

(2)“周末乐园”课程。我校的寄宿生,父母大都远在广东、深圳等地,周末照常吃住在校,只有节假日才让其亲友接回老家。根据这一实际,我们建立了寄宿生“周末乐园”。周六上午开设英语、二胡、歌唱、舞蹈、剪纸、书法、篮球等周末乐园班,学生根据兴趣爱好自选一至两项参与训练,这些乐园班的教师主要由学校综合组的专职教师来担任,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如舞蹈、书法等我们外聘教师来充当,以此解决乐园班的师资问题。周六下午分两段进行活动,第一阶段统一组织听取诸如安全知识讲座、法制讲座、生活小常识讲座等等,主讲人一般是学校校级领导和各处室负责人,也有外聘卫生防疫和司法系统人员主讲,有时也组织观看安全知识录像或儿童短片。第二阶段分组活动,学生可以自由上网或进行棋类(象棋、围棋、跳棋),乒乓球、跳绳、阅读等活动,分别由专职计算机教师和专职生管教师组织。周日上午则利用**历史文化名城、“三红”基地、经济开发区的各种资源,由专职生管教师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访问、调查,并撰写日记或报告。周日下午,安排整理内务如打扫环境卫生、整理用品用具等,并进行一周评比活动。如此,既解决了寄宿生的周末去处问题,也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基本技能得到了有效的训练,真是一箭双雕。

此外,还有学校“四节”——体育节、科技节、读书节、艺术节传统活动。

三、构建平台,完善特色评价。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活动离不开评价,评价需要实践来支撑,两者关系紧密,相辅相

成。我校在评价建设的研究中注重实践,设法构建评价平台,使评价有一个凭借。

1、生活感言汇萃平台。即让学生把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获得的一些感悟用浅显易懂的话写出来在全班交流,与同学分享。老师集大家所成组织评选,将一些优秀的,寓意深长的感言连同照片展示在“生活感言牌”上,定期更换再汇编成册。

2、板报专刊展示平台。各班出版的“生活教育”板报有励志名言、教育小故事、生活小百科、学习新方法、生活趣事等内容,能够吸引同学们仔细认真地阅读,从中有不少的收获。每期的板报都要对其版面设计,板报内容进行评分,评出优胜班级。同时还要评选一批优秀宣传员,进行表彰。

3、生活技能训练平台。针对寄宿制小学特点,生管处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生活技能训练。主要项目有:生活基本礼仪、生活基本技能(如巧叠衣被、缝衣钉扣)、多彩的课余生活(有剪纸绣图、着衣装扮、英语交流、武术健身、课余跳舞等),并由生管老师对每位学生进行评价,全优的为“五星”奖,良为“四星”奖,合格为“三星”奖。每期组织一次生活技能专场展示表演。

4、学生银行教育平台。如何教育引导寄宿生合理使用零花钱,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习惯,学会理财,提高生活能力呢?我们创建了“学生银行”,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银行操作模式,进行管理。因其有可操作性,更具趣味性,学生非常乐于参与。所不同的是“存款利息”不是钱,而是“奖品”。即看其存款多少,又能做到节约开支、合理使用的相应发给奖品,进行评价表彰。这样有效地减少了学生乱花钱的现象,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深受家长欢迎。

5、生活品德争优平台。为让学生树立自信,养成良好品德,我校针对寄宿生设立了一系列奖项,如“团结友爱奖”、“爱惜粮食奖”、“讲究卫生奖”等等。一张张朴素的奖状让他们发现了自身的优点,为他们树立了强烈的自信,学会在生活中战胜自己。

6、生活行为规范平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受益终身。大队部为此开展各项活动评价学生的行为,其中生活教育“三字歌”的评价活动,取得良好效果,各班涌现了一批“文明之星”。学校每月进行表彰,并在“争当四好少年”展板中展示这些学生的风采。

7、争先创优竞争平台。评选文明班级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让各班更有凝聚力;争当光荣升旗手让队员们感到一种无尚的光荣;评选优秀队员、三好学生、优秀队干、学习积极分子、优秀播音员树立学生自强自信。

多种的评优方式,全面的评优项目构建了丰富的评价平台,是我校办学理念的重要体现。

四、总结提高,彰显特色成果。

2012年第3期《小学教学研究》杂志以《打造生活教育特色校,铸就创造生活新人才》为题,介绍了我校特色办学成果:

1、学校得到了发展。

学校由原来的薄弱校发展成为城区特色办学的完小之一,被评为福建省“优秀家长学校”,**县“文明学校”,

**县“寄宿制管理示范校”和

“寄宿制管理先进校”、

**县“德育工作先进单位”、“**县食品餐饮安全示范单位”。2012年12月获得龙岩市基础教育课题《校本课程建设的实践与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提高了学生素质。

学生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同学中比进步、学尊重、懂感恩、讲诚信、能勤俭、会自律蔚然成风,生活中“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极大提高,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同类学校前列。如学生参加省作文竞赛获一等奖、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市计算机奥赛二等奖。学校体育队选送队员参加省射箭比赛获女子组团体冠军,参加市举重比赛获个人22.5kg级第二名,参加县篮球赛获男、女队第二名,参加县广播操比赛连续两年获第二名,参加城关中心校田径运动会连续五年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3、引领了教师专业成长。

创建特色学校给予教师发挥特长提供了最佳平台,进一步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学校教师中有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14人,占44.1﹪;省市骨干教师1人,县骨干教师6人,占20.6﹪;大专以上学历33人,占97.1﹪;2004年以来教师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论文36篇,其中CN刊物发表22篇。教师参加中心校、县、市、省教学评优22人次获奖,其中获一等奖6人次。李华生校长2010年8月评为省特级教师。李华生、涂朴珍评为龙岩市名师。张桂水评为市优秀青年教师,曾振华、上官素婵评为县优秀青年教师。

第5篇:组织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经验特色亮点汇报

坚持思想建党、推动理论强党,持续抓好理论铸魂工程。把学习贯彻x思想同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结合起来、同贯彻落实X考察X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同推动“六稳”“六保”等高质量发展各项任务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依托理论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形式,推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形成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生动局面。

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X“五个抓好”基本要求,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是中坚力量,打铁必须自身硬,X区W组织部将X年作为部机关“作风建设年”,锐意进取、真抓实干,深入系统加强理论学习,建设“讲政zhi、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模范部门和过硬队伍,不断提高组织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明确基层导向、聚焦“泉民行动”,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按照“五化协同、大抓基层”要求,突出提升基层党组织政zhi功能和组织力,着力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质量。强化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工作质量,依托“三联三帮三促”活动,扎实推进农村、机关、社区、企业互联互动。以学历提升、公开招聘实现“一村两名大学生”,整体优化村级党组织带头人队伍,通过“两W”换届百分之百实现“一肩挑”,建设“最强党支部”。

因地制宜探索特色发展新路径,有序推进大库伦村真人CS、田家营村农产品深加工等重点项目,促进集体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打造X区村集体经济“第一方阵”。强化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工作质量,以巩固党在城市执政基础、增进群众福祉为目标,确立“泉民行动”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思路。依托“X+X+X”架构,发挥党建联席会协调W员会、党建专业W员会和X个街镇党建联席会三级作用,把不同层级、不同领域的各类党组织联接起来,推动各类要素资源向基层集中,为解决民生问题提供坚实保障。

以“为民服务三项清单”为抓手,聚焦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形成X项为民服务项目,解决居民需求X件,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全面加强区、街镇、社区、网格四级党组织建设,依托各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启动“五个一百”活动进党群,打造“党员家庭活动日”“红心家园”等特色品牌,着力从空间利用、活动内容和增强群众参与度方面对各级党群活动服务中心的功能进行优化提升,真正将党群活动服务中心建成党领导城市治理的坚强阵地、党组织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

充分发挥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四支队伍力量,开展社区“书记荟”项目,培养社区党组织“领头雁”;成立X区社会组织便民服务中心,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实现党建引领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出台《X区社会工作者激励办法》等正向激励办法,精准激励引导社会工作者担当作为;实施“在职党员回家工程”,号召X名在职党员回社区报到,开展“奉献一小时,遇见最美的你”志愿服务活动,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

突出政zhi标准、助力“一心多点”,着力培养干部人才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对干部的政zhi表现进行日常考察,通过建立干部政zhi素质档案为干部精准“画像”。加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和储备,着眼长远发展需要,重视源头储备,制定《X区优秀年轻干部培养计划》,选派X名“双一流”人才到清泉街社区挂职锻炼。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股级干部交流轮岗的通知》,完成股级干部任职满X年以上交流轮岗工作。着力提升领导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重点加强思想淬炼、政zhi历练、实践锻炼、专业训练,实施“三个一批”挂职计划,推出“筑梦忆初心、思政研修营”云课堂,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八种本领”和年轻干部“七种能力”,制定“三看三注重一考察”工作法,精准考察识别干部。聚焦净化政zhi生态从严抓好日常监督管理,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制度,健全完善干部监督信息档案,加强与纪检监察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和资源共享,多措并举提升干部监督管理水平。

助力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研究制定符合实际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有关政策办法,做好X区重点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的引进和培育等,适时对引进“双一流”人才进行培训、召开座谈会,鼓励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贡献才智、建功立业,推动人才工作向精细化、专业化发展。

第6篇:突出工会组织特色建设调研思考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工作方针落到实处,以达到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目的,同时加强对县级工会组织及系统工会组织的工作指导,提高对基层工会的认识,全面掌握基层工会的基本情况。市总工会组织开展了一次调研活动。针对工会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基层组织建设发展为题目进行了一次深入的

调研。

这次到各县市区、乡镇进行为期一周的调研活动,基本摸清了全市基层工会组织、会员的基本情况,全面掌握了基层工会组织建设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今后开展各项工作,制定工作目标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一、基本情况 : 目前全市有县级工会组织5个,乡镇工会45个,基层工会组织1215个,(涵盖独立法人单位3702个),会员121364人。,其中市区15个乡镇工会,14个社区工会,基层工会455个,系统工会10个,会员52881人。.工会主席的配置情况:县级工会全部由同级副职担任工会主席,45个乡镇全部由党委书记或由同级副职担任工会主席,并配备一名专职的工作人员,全市有18个乡镇配备了职业化工会主席,市区4个系统工会主席由处级干部担任。

二、工会组织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和存在的问题:一是以党建带工建,加强非公经济组织建会工作。形成了四带五同步的工作格局,即在政治上带,在组织上带,在工作上带,在作风上带。组织同步设置,工作同步谋划,制度同步完善,政治同步考虑,阵地同步建设,工会乘势而上,合力抓工会。二是加强目标责任管理。各级工会都能够组建工会领导小组,经常研究新建企业中的新情况,分析新问题,把握新动态,将市总工会组建工会和发展会员的任务层层分解落实,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强化各项措施,建立建会的长效机制,突出工会组织规范化建设,立足攻坚思维,加强社区联合会,工会联合会,园区企业工会的组建 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工会主席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知识不能 满足工作的需要。二是会员对工会的了解和认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企业改制劳动用工方式,部分职工离开原企业另择出路,导致会员流失;四是离开原企业的职工在尚未建立新的劳动关系时,不能及时转会,导致原有会员无“家”可归;五是绝大多数私营个体商贸企业对工会组织缺乏必要的认识,工会组建工作滞后,导致大量职工游离于工会组织之外;六是农民工流动性大,对他们的入会问题,现在已逐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亟待解决。如何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增强职工入会的内趋力和内动力,不断扩大工会工作覆盖面,真正把工会建设成为“职工之家”,成为当前我们每一位工会工作者思索的焦点。

一、多种建会方式,软化职工入会环境

工会是“职工之家”,是广大职工当家做主,充分实现民主权利,体现主人翁地位的场所。因此我们要发展壮大“职工之家”,必须首先从外延数量上广泛吸纳“家庭”成员,逐步壮大“家庭”规模,只有“家”大,才能“业”大,不仅要招贤纳士,更要兼顾一般。目前,个别企业只重视国有部分职工入会问题,而忽视了非原企业职工,如新招收工人或临时工的入会问题,一个单位两种待遇,也体现在加入工会上。这不仅挫伤了劳务输入工的主人翁热情和工作积极性,也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工会的决定》相悖。事实上,劳务输入工进出企业频繁,这本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务用工的基本特征之一。工会现行组织体制和工会干部的思维模式,理应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变化趋势,迅速扭转传统的思维定势,打破过去工作中的条块限制和传统观念束缚。从占领工会阵地需要出发,无论他们在企业的工作时间长短,都应及时吸收他们加入到工会中来,成为“职工之家”的一员,同时针对个别单位劳动场所分散,流动性强等特点(如建筑企业),采取分地点、分片区多种建会模式,灵活机动地吸纳他们入会。

二、建立会员与非会员内在差别,待遇制度,凝聚人心

在企业调研中,很多老会员谈起曾经所拥有的某些特殊待遇被弃之。如会员凭《工会会员证》可免费借阅图书,对进入“职工棋牌室”可享受一定优惠等,如今会员与员工不存在任何差别待遇,在人们眼中,会员与非会员待遇一个样,职工入会不入会一个样,《工会会员证》办与不办一个样。客观上弱化了工会组织的吸引力和向心力,也直接影响职工入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而部分单位在发展会员时忽视《工会会员证》的办理和发放,也给职工形成“会员发展不严谨”的不良现象,因而,工会组织要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就要尝试建立会员与非会员之间内在差别待遇制度,适度体现会员在工会组织内的特殊性,增强会员的优越感,营造一种“入不入会就是不一样”的氛围,让职工主动融入到工会组织这个大家庭中来,并成为大家庭中的一员而倍感骄傲与自豪。

第7篇:

上一篇:营销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下一篇:西式餐厅餐饮空间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