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特殊规律

2022-06-0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体育教学特殊规律

试析我国语境下司法规律的特殊性

[摘 要]司法规律作为一个较新的学术命题,在理论界存在一些争鸣。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司法规律对指导我国司法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从“司法”、“社会规律”、“司法规律”等概念入手,对司法规律做初步的阐释,并进而对“司法规律”与“司法规律的表现形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做分析,两者之间存在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而要全面理解司法规律,并正确利用司法规律指导我国司法实践,除了要理解和把握司法规律的一般性,更要研究其在我国政治体制、法律文化传统、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等因素影响下的表现形式,即司法规律在中国语境下的特殊性。

[关键词]中国语境;司法规律;特殊性

一、对司法规律的基本认识

司法规律作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属于社会规律的范畴。要搞清楚什么是司法规律,我们首先需要了解“司法”和“社会规律”的定义。关于司法的概念,国内法理学教材较为普遍采用的观点是:司法就是“法的适用,通常是指国家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由于这种活动以国家名义来行使司法权,故一般简称‘司法’”。[1]而“社会规律是社会事物之间稳定的、必然的和本质的联系,以及社会事物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客观必然性是其本质规定”。[2]对此,有学者将司法规律作了如下定义,即:“司法规律是司法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司法规律属社会规律的一种,它是司法权运作和司法组织设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本准则,是对司法活动、司法权的内在联系的抽象概括”。[3]从以上概念来看,司法规律作为一种社会规律是在司法活动及司法权运作中起决定作用的一种客观、普遍性准则,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我们需进一步认识的是,司法规律作为社会规律,规律本身与规律的实现形式之间是有所区别的,两者之间存在着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因为“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不仅同一定历史条件的普遍性相联系,更同一定历史条件的特殊性相联系,还需要一定历史条件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特定的、现实的契机上实现整合”。[4]“在不同的国度、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之下的司法活动中,司法规律都有不同程度、方式的体现”。[5]因此,我们要全面了解司法规律,除了要理解和把握司法规律的一般性,更要研究其在特定国度的政治体制、文化传统以及发展水平下的表现形式,即特殊性。只有既掌握了司法规律的一般性,又理解其特殊,才能真正做到司法规律与一国国情相结合,并在司法实践中发挥积极有效的指导作用。

二、影响我国司法规律特殊性的若干因素

(一)政治体制因素

政治不仅是法律存在的根基,也是法律的现实目的、实践背景和发展动因。[6] “一定社会的政治体制与制度, 决定着该国司法制度与司法活动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任何脱离政治的司法乃是不可思议的”。[7]对于司法的政治性,即使在强调司法应保持政治中立的一些西方国家也不例外,比如美国的法院在司法实践中也常常要受到总统等政治因素的制约和干扰。具体而言,对司法产生最主要影响的政治因素包括一个国家的国体、政体及其政党制度等。我国的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而政体是人民代表大会制。我国的国体决定了我们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而人民代表大会制则决定了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都由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并对其负责。由此,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决定了司法机关的司法权来自于人民,代表国家和人民进行司法活动,向人民负责。司法权实际上是统治权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我国,则是实现人民民主专政的工具。另外,现代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是一种政党政治,政党政治决定了在一国政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烙有政党的印记,特别是执政党的印记。我国的政党制度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根据这一制度,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国家的领导核心。司法机关通过行使司法权实现国家意志,实际上也意味着通过行使司法权来实现党的意志。

(二)法律文化传统因素

文化和传统一经形成,就会使人们在思想上形成一种固有的观念,进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而现代文明的发展本身又包含着对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具体到法律文化传统对现代司法活动的影响大致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形成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和沿袭,“中国传统法律制度对中国人的影响无处不在,在潜移默化之中塑造了中国人的法律观,决定了中国人的行为习惯”。[8]这部分法律文化传统在人民大众中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心理认同,根植于人们的日常思想、生活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司法行为。这种心理状态和行为习惯的存在,无论合理与否,都会对司法活动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司法活动中是不可回避的。其次,从对法律文化传统进行研究和借鉴的角度分析。数千年的法律文化传统,如果用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必定会从中发现一些与现代社会不相容的一些因素,但不容否认的是,“中华法系”在世界法制史上之所以能独树一帜,长期存在,并对周边国家产生重大影响,必定有其值得我们现代人学习和借鉴地方。梁启超曾说“近世法学者称世界四法系,而吾国与居一焉。我以数万万神圣之国民,建数千年绵延之帝国,其能有独立伟大之法系,宜也。然人有恒言,学说者事实之母也。既有法系,则必有法理以为之原。”[9]对此,张中秋在其文章中对传统中国的法观念、法秩序、法运行以及法的理想和原理中的法理义蕴进行了探讨,并认为这些法理义蕴在当代中国法理学学科建设和法制化进程中,具有文化资源和主体建构方面的意义。[10]

(三)国情因素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我们的司法同样会面临一些特殊性。比如,人民群众健全的法治观念的形成,不仅受一个国家司法体制、环境以及法制传统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人民群众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程度有很大的关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部分群众的文化水平总体比较低,法制观念比较淡薄。这一现状导致“有法不依”、“法律万能”两种极端现象的存在。前者往往缺乏对法律的敬畏,无视法律,无视法院判决,面对法院的生效判决,不断通过各种途径进行上访,干扰法院的正常工作。而后者又导致“健讼”现象的产生,认为法律可以解决所有问题。而实际上,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虽然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但现有的法律制度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司法体制中也存在一些急需改革和解决的问题,加上当前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矛盾凸显,产生了一些新型的根据现有法律体系所无法解决的矛盾纠纷和问题,从这一角度来说,司法有其局限性,并非万能。另外,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对薄弱的物质条件、司法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司法制度不完善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司法现代化进程。

三、我国司法规律的特殊性

通过对影响社会主义司法活动的三大因素的分析,从中可以初步推论出我国司法规律具有如下特殊性。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属性

通过对司法政治因素的分析可知,司法不可能完全远离政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中国的司法就必然具有其社会主义政治属性。司法的社会主义政治属性首先要求我国在司法领域中坚持党的领导, 并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 并在此基础上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司法权,从而推动司法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其次,司法规律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司法权来自于人民,又要向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也就是要坚持“为民司法”。对于司法为民、便民,董必武认为,“人民司法与旧司法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人民司法注重方便人民群众诉讼,而旧司法则繁文缛节,手续复杂,不利于人民群众的诉讼,指出我们的人民司法本着司法为民的宗旨……审判机关还是应该从便利于人民着想,尽量使手续简化”。[11]再次,司法规律的社会主义属性决定了司法权是一种在社会主义宪法和法律框架下的权力。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都应遵循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党对司法机关的领导只能是宏观上的,人大对司法机关的监督只能是事后的,二者均不可以干预司法个案,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以及人大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根本上来说不是干预司法独立,而在于促进和保障司法的独立性和公正性。

(二)追求社会和谐效果的目的性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无论是“和谐”的法律文化传统,还是从我国司法的社会主义政治属性出发,司法的根本目的都在于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进而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主义政权稳定。司法必须服务于和谐稳定这一目的,如果与这一目的背道而驰,也就谈不上真正的司法公正。强调司法工作的社会效果,强调司法的和谐稳定目标,就要求在司法实践中坚持和谐司法的理念,摒弃机械办案、就案办案思想,而应在办案过程中,力求矛盾纠纷的切实化解,做到案结事了,消除矛盾纠纷进一步激化的隐患,从而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和谐司法理念是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下,对司法规律的新认识。

(三)对本土法律文化传统的取舍性

在当前司法工作中,我们有必要对传统法律文化和思想、经验进行重新审视,有所取舍,从而在司法工作中建立起传统与现代的有机联系,为当前司法工作提供启发。首先,我们可以在司法实践中借鉴和利用法律文化传统解决有关实际问题。比如利用“情、理、法”传统,司法机关在面对一些特殊案件时,可以先利用“情”与“理”来加以解决,在辨法析理的同时,对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或者邀请当事人的亲属、朋友出面调解、说理,这种形式也许比简单的法理解释更容易让当事人息诉服判,达到案结事了得目的。其次,根据现代法治社会的特点,对法律文化传统,在吸收其精华的同时,也要对一些不适应现代法治要求的法律文化传统的产生、发展、运行及其背后的各种制度和文化因素进行深刻地研究和反思,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现有司法制度及其外部社会环境的缺陷。

(四)特殊国情下纠纷化解的局限性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以及法律等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决定了司法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方面不是万能的。即使司法机关的办案质效保持在原有水平或者得到进一步优化,但随着案件数量的增加和各类新型矛盾纠纷的出现,司法机关依职权无力解决或无法独立解决的社会矛盾纠纷数量依然会有所增加,这类矛盾纠纷得不到妥善解决就有可能进一步演变为涉法涉诉信访类事件或成为潜在的社会不稳定因素。对于司法局限性有足够的认识,一方面可以使我们主动查找当前司法工作中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适应中国国情的地方,从而促进司法改革以及司法工作的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对司法工作局限性的认识,促使我们在解决社会矛盾纠纷方面,开阔思路,在司法以外探索和寻找更多有利于社会矛盾纠纷化解的资源和途径,从而推动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的多样化,增加矛盾纠纷化解方式的可选择性。

[参考文献]

[1]沈宗灵.法理学[G].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49;张文显.法理学[G].(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76.

[2]张翠.略论社会规律的本质与特点[J].长江论坛.2010,(2 ):11.

[3]张笑英,杨雄:司法规律之诠释[J].法学杂志,2010,(2):76.

[4]何关银.论社会规律的实现形式[J].探索.1992,(3):45.

[5]张笑英,杨雄:司法规律之诠释[J].法学杂志,2010,(2):76.

[6]姚建宗.法律的政治逻辑阐释[J].政治学研究,2010,(2):32—40.

[7]公丕祥.当代中国的自主型司法改革道路——基于中国司法国情的初步分析[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3):44—4.

[8]周军,李志民.中国传统法律思想文化浅析[J].法学研究,2010 —8 :8.

[9]梁启超.梁启超法学文集.范忠信选编[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69 .

[10]张中秋.概括的传统中国的法理观——以中国法律传统对建构中国法理学的意义为视点[J].法学家,2010,(2):56—67.

[11]董必武.对参加全国司法会议的党员干部的讲话.董必武政治法律文集[M].法律出版社,1986:121.

[作者简介]周楚臣,浙江省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

作者:周楚臣

第2篇: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特殊规律

[摘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栽体的发展有其特殊的规律性,表征为定向规导律、内需梯度律、协同互推律和风险超越律等;把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栽体发展的特殊规律,对建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栽体,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栽体;发展;特殊规律

[作者简介]邱仁富,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2004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贺争平,广西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生,广西 南宁 530006

[

[文献标识码]A

[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中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探索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必须厘清其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的特殊规律性。只有把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特殊规律,才能建构实效载体,提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特殊规律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向规导律

这个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描述、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必须反映、遵循一定时期执政党的意志和意愿,规范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审美和信仰等方面的价值理念,并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外化行为给予价值判断。如图1所示: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通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处理中心,把执政党的意志和意愿输送给思想政治教育对象。在输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同时,规范、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对农民的思想道德行为进行监督、评判和矫正。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描述、承载、传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必须反映、遵循一定时期执政党的意志和意愿。政治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思想政治教育必然要充分反映政治性。斯大林曾精辟论述了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他指出:“在国家和党的任何一个工作部门中,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愈高,工作本身的效率也愈高;反过来说,工作人员的政治水平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觉悟程度愈低,就愈可能在工作中遭受挫折和失败。”把政治性提高到思想政治教育命脉的高度来看待,使思想政治教育赋予了载体神圣的政治“光环”。因此,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描述、承载、传导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必须反映、遵循一定时期执政党的意志和意愿,如思想意志、政治意识、价值观念,以便使广大农民了解、认同、支持、践履执政党的思想意志、政治意识、价值观念、发展趋势、前进方向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只是机械传导目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还要传导具有前瞻性的能够代表一定时期执政党思想政治教育意愿的内容或信息,使思想政治教育传导具有传承性、连续性,保持传导的一脉相承性,并使两者相统一,从而达到扩大执政党的群众基础和影响,使农村经济社会得到稳定发展,增强执政者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永葆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规范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审美、信仰等方面的价值理念。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规范和引导农民的政治、思想、道德、审美、信仰等方面的价值理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恩格斯在《法德农民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可能面对的农村居民包含有一些很不相同的组成部分,这些不同的组成部分本身又按各个地区而有所区别。”我国民族众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使我国农村居民的思想、道德、审美、信仰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有的相矛盾,甚或相冲突。

社会转型期,伴随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广大农民的价值观念发生巨大变化,农村正处在信仰危机期或潜在危机期,许多农民存在信仰困惑和危机。没有信仰的农民是个危险的群体,其外在表现诸如搞封建迷信、赌博、卖淫等。而封建迷信最甚,“农村是滋生封建迷信的温床”。传统思维认为,经济发展了封建迷信自然会减少甚或消失,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笔者调研发现,有些经济发达的农村更是花大量的钱财看风水算命等。此外,“六合彩”在农村的泛滥,农村少女出外从事卖淫活动(被称之为“站街女”),青少年外出游离城市从事犯罪活动(如广西温江村的“砍手党”)等等,这些异化行为本质上都是价值观念缺失、信仰缺失的缘故之一。因此,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规范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行为,旗帜鲜明地阐述是非、善恶、美丑观念。报刊杂志、电视广播要高扬社会主流的健康价值观念,唱响主旋律,对各种不健康行为予以大胆批判和强烈谴责。开展多种形式的是非讨论活动,针对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丑陋现象引导广大农民参与讨论、思辨。合而言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是要在广大农村扬善抑恶、扬美抑丑、扬是抑非、扬正抑邪,最终达到规范和引导广大农民树立良好的政治、思想、道德、审美、信仰等方面的价值理念的目的。

二、内需梯度律

这个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是与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精神文化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所呈现的梯度发展趋势相互作用的过程。

(一)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健康精神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内在驱动力。马克思主义需要理论指出,人们的需要是促进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人们唯有对事物的追求才会努力去实践,参与社会活动,努力改造客观世界和丰富发展主观世界。人们内部需求的增加提升了人对事物发展符合自身发展的诉求,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能够发展的根本驱动力是广大农民群众对载体的需要不断增长。在新中国建立以前,农民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需求往往不能够得到明显的体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往往是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不是广大农民的内部需要。换句话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根本目的是为了加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以实现统治阶级的需要,农民根本没有机会也不可能通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自身发展的企求。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仅仅是为了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发展农村经济、促进民族团结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不断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让广大农民有创建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不断满足广大农民群众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则内在地促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并随着广大农民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需求节奏来发展。因此,有必要对广大农民的需求节奏进行考量。

(二)农民内需的梯度性决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呈梯度趋势,表征为从低层次载体需要到中等层次载体需要再到高级层次载体需要的

梯度上升过程。一般而言,人总是要有某种需求的,并且是呈现出一定节奏性的需求。马克思主义指出,人的“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人的需要总是随着社会发展进步而不断增加的,当一定的需要达到满足时,新的更高级别的需求也就会自发产生。如果某种需求的满足极为简单和容易,那么新的、更加高级的需求频率也就越来越快,甚至会滋生一些极其荒谬的需要。总而言之,在广大农村,农民内需普遍呈梯度发展趋势,主要是三个层次,即低层次的需要、中等层次的需要和高层次的需要,每一个梯度的时间不完全相同。这些需求的层次性决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层次性,也决定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梯度频率。

农村低层次载体需要的原始生成。在早期,农村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需要的生成是在原始状态下产生的。这种需要主要是为了进行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家庭、家族、村落村民之间的道德对话。如语言的产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满足交际需要而自发产生;如乡村文化、民族文化的形成,是广大村民在社会生产、交往过程中创造、丰富和发展的。这种文化往往是经历了几代村民、甚或是经历十几代村民的积淀而成的一种文化契约,为本乡村世代相袭的、能够体现自己特色的、为村民普遍认同的文化默认。如在广西三江侗族地区的钟鼓楼、风雨桥等,这些建筑文化至今仍然被侗族人民世袭着,成为一个民族团结的象征。

农村中等层次载体需要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农民从经济人向文化人、文明人过渡的中介。“仓禀实而知廉耻”,当农民物质需要达到一定满足时,就会产生精神方面的需求,如农民在休闲时间看看报刊杂志,关注世界时事、生产生活等方面的信息;在农闲时期搞些乡村活动,如舞狮比赛、歌舞团比赛、篮球比赛、对歌等等,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农村高层次载体需要是塑造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最主要的就是要培育一代代新型农民,只有农民的现代化,才有农村的现代化。塑造新型农民根本上说就是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诉求,提升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涵养和价值判断能力。在信息化高速运转的社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信息化就成为时代的召唤,每年有以亿为单位的新生代农民工外出务工,是中国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最频繁的人口迁徙,数亿人口的城乡流动,增加了城乡之间的幸福观念、价值观念、消费观念、风俗习惯等文化交流与互动,给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注入新的血液。农村新型农民的时代精神文化的需求促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向数字化、信息化高速发展。如网络日益成为农民获取生产技术、销售市场、价格波动等信息的重要载体,成为广大农民“产前获取信息一产中获取技术一产后获取市场”一条龙服务的现代化平台;此外,网络也成为农民休闲娱乐活动的重要平台。“三电合一村村通”工程大大地提高了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质量,能满足农民多方面的精神需求。低层次的需要→中等层次的需要→高层次的需要,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轨迹,昭示农民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的需要,是农村新型农民全面发展的必然。

三、协同互推律

这个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协同互推规律表征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综合等方面发展的互相协同、互相推动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结果之间是相互协同、相互推动发展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要素之问的互相协同、互相推动的规律。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发展的互相协同和互相推动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根本上是由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决定的,是与民族文化相承接的,是与各方面发展相协调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政治发展相协调,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建设、发展群众性民间组织、协会、社团等,根本上来说要靠党的领导。党在政治方向上引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促进载体朝着为广大农民谋求福利、提供健康信息的方向发展,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反之亦然,党的政治思想也需要通过载体来传播给广大农民,这就促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与农村政治发展的步调一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正如邓小平指出:“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深刻领悟到社会主义“不仅经济要上去,社会秩序、社会风气也要搞好”,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社会的和谐稳定,不仅仅是经济的快速发展,还要各个方面协调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将削弱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农村文化建设本身就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必须高度关注农村文化的发展。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间是相互协同和相互推动发展的规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旨归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终极标准和评判手段。一个时期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如何是这个时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各个方面建设的重要表征。所以,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是作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目标和衡量手段。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决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方向。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就如同水管道一样,纯净的水与被污染的水,甚至有化学污染的水对水管的腐蚀程度是不一样的。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可以有利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伴随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不断丰富而不断发展。如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赋予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这给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提供新的发展契机;如“十一五”规划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建立电信普遍基金,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发展农村邮政和电信,基本实现村村通电话、乡乡能上网”的目标,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也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和效果的实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传播,新时代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也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传播。如大众传媒载体、网络载体在乡村的广泛运用,使广大农民及时有效地了解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高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传播效率。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实现途径需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内容、载体等要素,而载体成为其中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合而述之,农村思

想政治教育载体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间是协调关系。

(三)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要素之间的互相协同和互相推动的规律。这个规律是对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逻辑关联与相互作用的描述。随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多样性发展,载体系统要素不断增加和提升,如古代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要素显得比较单调,而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的载体不断涌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的要素也不断扩展。总而言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发展存在着一种“非加和”性关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推动,在矛盾发展的过程中推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系统的发展。

四、风险超越律

这个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在描述、涵化、传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和规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过程中是由低风险不断向高风险发展的过程;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越超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越超前,风险系数就越高,如图2所示:

(一)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在描述、涵化、传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和规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过程中是由低风险不断向高风险发展的过程。超越意味着黏附风险,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个风险性载体,在当前高风险社会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风险也不断增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承担的风险是一个由低风险向高风险发展的过程。传统乡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描述、涵化、传导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或内容比较单一,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或内容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所有描述、涵化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不断扩展,而且复杂性、多样性也不断增加,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面临风险不断增大,即准确描述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的风险性增加。易言之,大量的复杂性、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或内容使得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难以准确、及时传导和涵化,甚或出现载体系统崩溃的危险。不能及时传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往往使得统治阶级不悦,导致受限制或禁止的危险性增加,如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查禁民间书籍、清佛事件等。

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由单纯性向复杂性转变,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规导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风险性不断增加。传统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比较纯朴,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规导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比较容易,风险也比较小。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个性不断得到解放,尤其是大量的农民工涌入城市,他们辗转农村与城市之间,受城市风气影响农民思想比以前要复杂得多,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规导农民的难道加大,甚至有遭到抵制和破坏的危险。并且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强,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在满足农民健康需求方面面临新的挑战,其风险性也显著增加,比如农民可以通过大众媒体表达自己的心声,发出自己的诉求等,这不同程度上增加了载体的风险。

(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越超前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越超前,风险系数就越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既要立足现实又要放眼未来。所谓立足现实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要满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需要、适应客体接受水平和发展的需要、符合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所谓要放眼未来即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要超越现实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然,代表一定时期执政者思想意识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载体的发展趋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越超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然,所承担的风险就越大,即成本投资风险和适应未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风险就越大。

成本投资风险系数不断提高。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一种资本,其发展需要社会其他资源的投资,而投资就意味着有风险。换言之,投资具有盈利的可能,也有失败的风险,盈利系数越高,意味着风险性越大。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如网络、大众传媒、手机电视、手机网络、卫星电视的发展,它们开发的成本高,社会投资大,且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的好,可以很快“盈利”,即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如果用的不好,可能恶化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增添了一些不确定的因素,比如网络传播的不健康的、不道德的、腐朽的、落后的文化价值观念充斥农村,加速农村传统道德的瓦解和崩溃,增加了农村道德文明重塑的难度。因此,这些高科技的载体进入农村已超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然,超越普通农民的思想道德品质水平和鉴别能力,其风险性必然会很大。

适应未来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风险性增加。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必须展望未来,必须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为旨归。在内需梯度规律里面阐述了人的需要的梯度性,如果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只为满足农民的低层次需要,其不需承担什么风险,但是人的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在适应这种需求过程中充满风险。表现在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对稳定性与农民快速提升的精神需求之间的矛盾冲突;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大众性与多层次农民需求的零散性之间的矛盾冲突。这两种矛盾冲突容易导致农民对载体的不信任甚或反感。缺少农民的认同,意味着载体的失败或失效,这是最大的风险。譬如,如果电视收视率低、农民普遍对电视节目不满意,表明这种载体进行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就有失效的危险。

因此,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发展应该把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超越系数与风险系数保持一定的张力。这样既可以适应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又可以降低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风险,而保持这个张力就要把握农村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发展的规律性。只有这样,才能建构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实效载体,推进农村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进展。

[责任编辑:陈梅云]

作者:邱仁富 贺 平

第3篇:体育教学一般规律及特殊规律解析

体育教学规律

体育教学是通过体育课来进行,体育教学目标和内容是通过体育课来让学生掌握的。一个课时的体育课就是一个教学过程。同样,一个单元的体育课、一个教学期的体育课、都可以看作是一个教学过程。凡是教学过程都必须遵循一定的原理,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是这样。

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联系。它制约这体育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组织形式和教学手段。体育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可分为一般教学规律和特殊教学规律。

一、体育课应遵循的一般规律 1.社会制约性规律

体育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培育人的过程,它会受到社会的物质、文化条件与社会需要,特别是受到一定社会教育目的及其内容的制约。所以,各国的国情不同,体育教学的目标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我国的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学校体育的组成部分,并和其他学科一道成为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途径和重要手段。同时,体育教学的条件和手段(体育教师、场地、器材设备等)对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更具有依赖性。因此,体育教学必须与社会的条件和需要相适应,并随着社会发展和需要的变化而 变化。

2.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体育教学中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相应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措施等,都必须从不同的年龄,不同性别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符合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体质状况,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不断提高。 3.认识事物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世界的一种特殊过程。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过程中,必须遵循认识活动的规律。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感知、思维、实践三个环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缺一不可。感知是认识事物的开始,是形成表现的基础,在不同年龄阶段有不同的感知能力;思维是形成理性认识,掌握运动动作的关键,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到高级,既有连续性又有阶段性的发展变化过程;实践巩固知识运用,改进提高动作技术,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的必要途径。这反映了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4.教育,教养和发展相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教师应结合对学生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学生个性,使他们的思想感情、精神面貌、道德情操、意志品质等都受到熏陶和提高,这是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又是学生的认识过程,要以一定的、系统的知识、技术、技能武装学生,这是体育教学的教养目标;教学过程也是学生的发展过程,必须充分发展学生的体力和智力,使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具有自学、自练、自评的能力,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是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教育、教养和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统一整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统一于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中。

5.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辩证统一的规律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的矛盾运动过程。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正确认识教与学的关系,既要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用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就其本质意义而言,是由教师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到用的转化过程,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实质所在。但是,教师主导作用只是教与学关系的一个方面,是外 部条件,即外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取得教学成功的内部根源,是内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过程中没有学生主导感知、思维、实践,即对所学的知识、技术、技能反复练习,加工消耗的过程,但凭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认识和发展是无法实现的。这说明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师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及其程度如何,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否被调动起来,只有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努力积极配合,协调一致,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体育课应遵循的特殊规律

特殊教学规律是指体育教学过程所特有的规律,有以下几个方面: 1.动作技能形成规律

体育实践课的教学,以运动动作的练习为主,学习掌握动作技术技能的教学过程,有自己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即粗略掌握动作阶段,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以及巩固与运用自如阶段。这三个阶段是有机联系的。但由于教材的难易程度、教师的组织教法水平、学生的基础,以及其他有关条件的不同,三个阶段的具体特点和所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因此,三个阶段的划分是相对的,没有严格的、明显的界限。但在不同阶段中,动作技能的教学各有特点,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只有根据这些特点、目标和要求,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人体机能适应性规律

人体进行运动时,体内会产生一系列的变化。机体对这些变化有一个适应过程,有一定的规律性。当人体开始运动时,身体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体内异化作用加强,能量储备逐渐下降,这一时期称为工作阶段。经过休息和调整,体内能量储备逐渐恢复到接近或达到运动前的水平,称为相对恢复阶段。再经过合理休息,机体的恢复功能可以超过原来的水平,称为超量恢复阶段。根据这一规律,为了使学生达到增强体质的实效,必须合理安排体育课的间隔时间,才能产生运动动作练习的效果积累,提高学生的机能水平。如果间隔时间过长 ,失去了负荷后的痕迹效应和最佳时间,机体工作能力就会降到原来水平,称为复原阶段。

3.人体生理和心理活动起伏变化的规律

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身心同时参加活动,在反复的练习和休息的交替过程中,学生的生理机能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一节体育课来看,呈上升-稳定-下降的趋势。由于学生年龄特点,健康状况及训练水平不同,教师选择的教材和采用的组织教法的差异,以及气候变化条件的差别,机能活动曲线上升的坡度和进入高峰阶段的高度及延续的时间等,也会有所不同。对少年儿童来说,机能活动能力曲线一般是上升的时间短而快,但维持高峰阶段的时间较短。身体训练水平越高的学生,机能活动能力提高的时间较短,达到和保持最高阶段的时间延长,并可承受较大的生理负荷。在体育教学中,由于练习与休息进行反复地,合理地交替,练习的负荷时有起伏,学生生理机能变化呈现出一种波浪式的曲线运动。与生理活动相适应,学生的心理活动(主要是指注意、情绪、意志)也呈现出高低起伏的曲线图像。这种波浪式的曲线变化规律,形成了体育教学鲜明的节奏,也是体育教学应遵守的规律。

总之,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都是根据上述规律围绕活动,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有相互区别的。在教学活动实践中师生之间是双向信息交流的一个有序的可控过程,在相互交叉中发挥着一定的作用来完成教学。

2、体育课的进行还应遵循自己的规律,这些规律有:

(1)要遵循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规律。教育和教学必须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相适应,这是一条基本规律,体育课也必须遵循这条规律。

体育课要促进学生的一般发展和特殊发展,这就要求体育课的目标要定得适当,教学方法,手段等也要适当。要达到这点,就必须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针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促进其不断发展。

(2)要遵循学生生理和心理指标起伏变化规律。在体育课的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承受着不同强度和数量的负荷,引起一系列生理和心理指标的变化。由于在体育课的

教学过程中,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学习活动方式,如听讲、观察、进行身体练习、帮助同伴以及休息等等,这些方式的改变,对学生身心有着不同的影响,于是学生机体生理指标和心理指标的

变化便呈现出波浪型,这种高低起伏的变化是体育课教学特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体育课的进行要遵循这个规律,保持合理的生理、心理起伏变化的节奏。 (3)要遵循感知、思维和实践结合规律。体育课上学生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身体练习,耳、眼和机体等感官直接感知动作,大脑积极思考如何行动,机体去协调做动作,其中,直

接感知是基础,思维是核心,实践是归宿。这三个环节是紧密结合的,缺少哪一个都会影响体育课教学的效果。因此,这也是体育课必须遵循的。

(4)要遵循掌握体育知识技能螺旋式上升的规律。体育课教学要向学生传授有关的知识、技术、技能等。一种知识、技术、技能掌握以后,如果不及时强化,就会遗忘或消退。在前面传授

的知识、技术、技能,有时由于某种原因面中断复习、巩固,便会出现知识、技术、技能衰退现象,后面的体育课就应改变这种现象,使前面学习的知识、技术、技能得到巩固、完善和提高

。所以,学生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螺旋式上升,也是体育课教学应遵循的一条规律。

3、体育课教学还应遵循其它学科所揭示的有关规律。例如:(1)运动生理学所阐明的人体工作能力变化的规律是逐渐上升,达到一定的高度水平后,保持一段时间,再逐渐下降,达到或

接近开始时的水平。所以体育课开始时要做准备活动(热身活动),然后进行强度更大的练习,下课前做整理活动。这种安排程序与人体工作能力变化规律是一致的,也是不应当违反的。(2)

运动心理学所揭示的动作技能形成为泛化、分化和自动化三个阶段的规律,是体育课应遵循的又一条规律。

第4篇:《找规律》教学反思

《找规律》教学反思张雯雯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课上,我以学生喜欢的“迎六一教室布置”为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同时,注意发挥群体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协商,以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另外,我还安排了学生涂一涂、摆一摆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规律的感知体验,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

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第5篇:《找规律》教学反思

太平川第二小学 金玉红

我所执教的是小学一年级下《找规律》第一课时,纵观本节课,有成功之处,也有许多不足。

一、导入环节设计了学生感兴趣的纸鹤,设计了猜的过程,让其初步感受规律有含义,同时激起学习的欲望。

二、在具体情境中,感受规律。

新课伊始,我为学生创设了“联欢会”时张灯结彩,这一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把气球和灯笼有规律的呈现出来,使发现新知过程,融于丰富有趣的活动中,激发了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让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理、操作中意会,初步感知规律。同时人人能够参与,有利于面向全体,给学生提供思考、尝试的机会。并总结找图形规律的方法,让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能够准确找到并叙述清楚。

三、在自主探究中,认识规律。

1、这一环节我创设了让学生“猜”的环节。如下一朵花是什么颜色?等,哪几个图形为一组,有几组?都是让学生先自我感受,再听取别人的意见。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独立思考、自我尝试、独立猜想、和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强化一组重复排列才是有规律的排列。

2、在动手操作摆一摆的过程中,让学生根据书本要求动手,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

四、在合作交流中,探究规律。

以学生喜欢的“联欢会布置”为主线展开教学,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同时,注意发挥群体优势,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交流、协商,以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另外,还安排了学生涂一涂、摆一摆、欣赏生活中的规律、找找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创作自己喜欢的规律等,进一步加强对规律的感知体验,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创设出更多、更复杂的规律,培养了他们的大胆创新意识,体现了“玩中学,做中学”的理念。

五、在课程整合中,挖掘规律。

在本课中,我首先利用资源创设一个“联欢会的布置”的情境,让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探索事物的规律,直观、生动、形象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让学生全方位地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的魅力。

还借助多媒体让学生欣赏规律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有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学课堂也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是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如个人经验不足,在备课过程中没在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差异性,学生课堂常规不好,乱说乱动等等,这样使课堂感觉很乱,通过本节课,我发现需要努力的地方还有很多。

第6篇:《找规律》教学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找规律》教学反思

屈明霞

“找规律”是根据课程标准改革理念新增加的内容,主要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方法的教学。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本节课采取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小组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教学。

1、例

2、例3是最简单的图形的变化规律,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固安排在一节课内教学。为了让学生自然地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我设计了游戏导入环节。通过游戏,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纷纷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相当热闹。我话锋一转说:“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会这样做吗?”课堂安静下来,学生们都在猜测。这时我勾起了学生的胃口,整个课堂气氛高涨,不仅学生热情全都调动起来了,还渗透了后面即将要学的新知识。为吸引学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把图画画到黑板上,并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在教学主题图时,我设定了一个情境,让聪聪和明明带着大家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六一”那一天,并配熟悉的“快乐的节日”主题歌,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讨论发现规律。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课堂上我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我充当一个参与者和组织者,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动手摆一摆、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在教学最后,我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一些规律,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这节课,我和同学们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由于内容安排较多,所以有些环节仓促而过,并且减少了学生的回答次数总之,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今后,我要继续学习新课程、新理念提高教学水平。

第7篇:《找规律》教学反思

杨枧小学

王慧

《找规律》的第一课时。本课时让学生找的都是一些直观图形和事物的变化规律,还未抽象到数,所以我在课堂中结合了多媒体来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在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中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主动地去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的设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反映和体现《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

1、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水平和思维特点,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积极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

2、在教学中就要努力挖掘学生身边的学习资源,为他们创建一个发现、探究的思维空间,使学生能更好地去发现,去创造。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我以学生喜欢的“猜魔术”为引子,通过“找简单的规律——画规律——找生活中的规律——动手创造规律”等活动。使学生在自己喜欢的实践活动中探究、发现事物的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概括、推理能力,以及提高学生间相互合作的意识。

3、进行数学活动的教学。建构主义学者认为,学习是主体在对现实的特定操作过程中对自己的活动过程的性质作反省抽象而产生,学习数学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我设计了找一找、涂一涂、拼一拼、说一说等活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规律。

4、数学学习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数学学习的本质是学生的再创造。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通过涂色,摆学具、活动,把知识进一步的拓展,从而让学生再创造出不同规律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5、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教学中,我把知识进行拓展,让学生都纷纷举出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通过找生活中的规律,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这节课,我和同学融为一体,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愉快时刻荡漾在课堂上,创新,自主探究,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

第8篇:找规律教学反思

郑东新区中州大道小学

郭永胜

本节课是找规律这一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是介绍一些图形简单的排列规律,培养学生用数学观点发现规律的意识,为进一步学习有关数的排列规律做好准备.新教材对这部分知识的编排,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实际,从联欢会装饰物有规律的排列现象,引出图形排列的一些简单规律,使学生感受生活应用的广泛性,同时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既让学生自然的接触新知识,又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设计了几个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导入环节.从做游戏激趣导入,自然的引入今天要学习的简单图形的排列规律,在本节课上,教学环节进行的过快,在讲授新知时有些快了,在课堂预设上没有预设到,孩子在表达图形排列规律的时候,语言表达不够完整,在预设上这是我没有想到的.从一开始的联欢会图片引入,让学生通过讨论.猜测,涂色等活动,自己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讨论发现规律.在教学的最后,把知识进行了拓展,让学生先欣赏了几个生活中有规律的事物,再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有规律的事物,孩子都乐不可支,通过举例让学生体会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因为有了规律,我们的生活才会丰富多彩.只要同学们善于观察,会发现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上一篇:幼儿园特色办园下一篇:绿色食品现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