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学投稿指南

2022-1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图书馆学投稿指南

《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编制指南》评介

摘要:概述了《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编制指南》编写的背景、内容,分析其特点,并提出《指南》对指导我国高校图书馆编制发展规划和促进我国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战略管理;书评

1 引言

图书馆战略规划是面向图书馆的未来,确定其使命、愿景、目标、战略及其实施计划的思维过程与框架[1]。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是实施战略管理的重要前提。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指导思想或者说一种管理手段,它能帮助图书馆人描绘未来蓝图,并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找出实现蓝图的有效途径和科学方法,从而使图书馆扩大其影响,提升其地位,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的功能与价值。

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虽然已有近三十来年的历史,但目前仍然处于比较低的研究层面上,特别是在普及推广的范围上局限性更大。柯平教授通过对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现状进行深入研究后发现,目前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存在着7个方面的问题:(1)我国图书馆的战略意识淡薄;(2)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缺乏文本规范;(3)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缺乏连续性;(4)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宣传水平有限;(5)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缺乏实施和评价;(6)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缺乏理论支撑;(7)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的体系存在不足[2],以上问题在公共图书馆表现突出,高校图书馆同样普遍存在。《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与读者见面的,《指南》的出版发行对我国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在战略规划的制订和战略规划的实施等方面将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指南》的内容概述、特点分析,以期望引起业界同仁对本书给予关注,并结合本馆实际制定出科学规范的图书馆发展规划。

2 内容概述

《指南》由西南交通大学图书馆高凡馆长负责总策划并担任主编,海洋出版社2015年10月出版发行。高凡是图书情报专业博士、研究馆员,兼任教育部全国高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委员及中国图书馆学会大学生阅读委员会副主席等社会职务,在图书馆专业领域有较深的研究,广受业界赞誉。《指南》除前言与附录外,全书共有五部分内容。

2.1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的编制原则

图书馆战略规划是要保障图书馆在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它既是图书馆改革与发展的纲领,又是图书馆谋划未来和应对环境变革的有效手段。因此,战略规划的制订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从而保障战略规划制订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本书列举了战略性原则、实效性原则、科学性原则及开放性原则等四个基本性原则,并对如何具体运用这些原则作了较为详尽的说明,同时把立足实际、满足需求、引领未来等思想贯穿于对各个原则的阐释当中,使读者阅读后自然会产生心领神会之感。

2.2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的编制方法与流程

用正确的方法或者说用最好的方法去做某一件事,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甚或决定事情的成败。作为指南性的专著,《指南》究竟怎样来指导各个图书馆编制好自己的发展规划,本书没有直接讲应该怎样去做,而是结合我国高校图书馆自身特点,通过大量图表的方式对规划编制过程中一般需要涉及的点进行“示范”。分析环境、确定目标、评价资源、编制计划及评价意愿等编制发展规划所需要涉及的方方面面,编著者都一一呈现于你的眼前,让你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发展规划编制的流程,书中除了从组织保障、目标确立、方案拟定和文本编制四个环节进行叙述外,还整理出了“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总体流程”图,让读者对“流程”一目了然。

2.3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的文本形式

一个好的内容自然需要一种好的形式予以呈现,图书馆发展规划文本是图书馆实施战略管理的纲领性文件,因此需要有一个相对规范的约定俗成的文本形式。本部分内容虽然只有两页,但还将其单列成章就说明图书馆发展规划文本形式的重要。书中首先对发展规划的编制的文本形式,从科学性、逻辑性、主题性和概括性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然后给出规划文本的一般组成要素,即:一份完整的图书馆发展规划文本应包括“使命、愿景、指导思想与原则、战略目标、经费预算、具体任务、行动计划、实施策略”等内容。同时,书中还交代了规划文本编写的一般顺序,即“前言、目录、正文、附录(参考文献、规划方法等)及后记”。

2.4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内容结构

《指南》从六个方面对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的内容结构进行了叙述,这六个方面分别是引言、使命、愿景、价值观、战略目标及行动计划,对这六个名称的内涵分别作了解释,对各自应包括的主要内容与应注意的事项也给了明确的交代。比如“战略目标”,书中一开始就指出“战略目标是图书馆管理者在特定时间内达到某一具体绩效的承诺,是图书馆未来前进的具体方向,是战略规划必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接着提出战略目标要从“对教学与科研的支持、信息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建设、服务承诺、馆舍建设、技术应用、信息素养、合作与交流及经费支持”几个方面进行考虑,最后又谈到要注意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其战略目标的制订应有差别,比如“‘211’类高校图书馆应将向大学教师和学生提供全面、丰富、优质的文献信息和支持科研为其长期的战略目标”。

2.5 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发展规划制定的保障体系

《指南》认为,机制和责任这两个方面是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制订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体系保障。在机制上,第一,应有组织保障。要设立专职或专门机构来负责战略规划的制定,以确保战略规划的制订及后期的实施与评价能顺利进行。第二,制度保障。 制度保障主要是通过制度来保障规划的连续性与相关方面的协调性。第三,资源保障。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订除了人员与必要的时间保障之外,还需要经费等方面资源的保障支持。第四,交流机制保障。战略规划的制定涉及方方面面,建立相应的沟通交流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3 《指南》特点

3.1 理论体系完备

对于战略规划理论体系的内涵,我们可以从管理大师德鲁克的观点来理解,德鲁克认为,战略规划是系统化制定当今企业决策、获得未来最重要知识以及系统化执行组织决策所需的各种工作,并利用有效反馈对照原有预期测评决策成效的一种持续过程[3]。尽管德鲁克是站在企业角度阐述的,但战略规划是一种系统化过程的观点无疑是成立的。那么,要对这样一种系统化过程进行指导,自然需要一整套完备的理论体系作支撑。基于此,《指南》编著者将许多理论知识融入五个章节之中逐一分解:编制原则、方法与流程、形式要件、内容结构和保障体系,其内容编排在逻辑顺序上也很符合人的一般思维定势,这五个方面是图书馆战略规划制订者所必须了解的,它是对已有战略规划理论研究的总结与提炼,是浓缩的精华。

3.2 内容重点突出

本书主体部分的五个方面,编著者并没有平分笔墨,而是对重点部分详细交代。如何编制高校图书馆发展规划,编制发展规划都需要哪些方法,需要对哪些相关层面进行分析,这些都是发展规划的制订者需要了解的,也是读者想从《指南》中得到的“答案”,因此这些内容成为本书的重点所在。“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编制方法与流程”这一章节正是满足读者所需,这一部分内容就用了32个页面,占整个主体内容篇幅的66%。对发展规划的编制方法,分别从分析高校图书馆战略环境、确立高校图书馆战略目标、评价高校图书馆战略资源、评价高校图书馆战略支持意愿、明确高校图书馆战略定位、编制高校图书馆行动计划、优化高校图书馆实施方案等七个方面给以指导。《指南》的编著者基本上都是来自高校图书馆一线,他们大多都多次参与或领导过本馆发展规划的制定,深知方法在制定发展规划中的重要性,因此就将其作为重点进行介绍,仅各种数据分析图表就用了17个。为了使各图书馆编制出的发展规划更科学更符合实际,编著者特别强调战略规划“体现着高校图书馆全体员工、服务对象、所属高校、政府部门、相关组织,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思想意志”,“发展愿景和战略目标的制定至少应该得到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和认可”。这些观点,应该能引起每个图书馆战略规划制订者的共鸣。试想,在制订战略规划时如果不做好各种因素的分析、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怎么能科学的设计出未来目标,这个目标就很难得到相关利益者的认可,自然也就得不到他们的支持,这样的规划注定会以失败而告终。

3.3 结构新颖别致

《指南》全书的内容结构从大的方面看是由两部分组成,即正文部分和附录部分,并且附录部分所占篇幅远大于正文部分,这种结构看似简单,实际上是大有文章。由于各馆规模、层次及条件等因素千差万别,在战略规划的制定上既应有规范化要求,还应有一定的灵活性。编著者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在正文之后选录了大量国外图书馆战略规划编制范例,入选范例所制定的规划时间有长有短、文本篇幅有多有少、内容陈述有繁有简,就是要让读者在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后,自己再从不同的范例中找到共鸣点为己所用。这就充分体现出本《指南》只是“指南”性的,而不是指令性的这一特性,它不是要给我国高校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一个单一化的固定模式,而是要通过这种必不可少的共性的东西来达到指导各馆提高制定战略规划的效率、降低制定战略规划的盲目性这一目的。在所选的45个范例中,来自于美国的就有26个,这是由于美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体系完备,学习与借鉴美国优秀大学图书馆的经验与做法,将有助于我国高校图书馆科学、合理地制定战略规划[4]。

3.4 篇幅短小精悍

《指南》篇幅短小精悍、结构紧凑,虽然全书有307页,但是正文部分仅仅只有52页,对于读书人来说只要静下心来两三个小时即可搞定。这对每一位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订者来说,面对这本《指南》心里很轻松,读上几遍也非难事,自然而然就达到了“指南”的效果。在有限篇幅里,《指南》的内容依然涵盖对国内高校图书馆的现状分析、环境分析、发展趋势分析与功能定位分析,关注国家层面、区域层面、不同层次学校层面的纵向衔接,同时也注重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教育发展规划的横向链接。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4 结语

毋庸置疑,《指南》是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制定战略规划的不可多得的好帮手,它的出版发行是及时的、必要的,是图书馆界同仁所期盼的。有调查显示,近90%的调查对象(图书馆工作人员)赞同制定图书馆战略规划编制指南[5],说明规范和促进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工作势在必行。当然,任何一部专著要符合每一个人的胃口都是比较困难的,何况《指南》又是“指南”性的。笔者认为,如果书后附录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文本范例中,能有几篇(最好是代表不同类型的高校图书馆)我国(内地)的是不是更好一点,这样会离大家更近一点 ,其借鉴性也就更强了。

在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方面,还有几部专著,同仁们不妨在制定本馆战略规划时参考,如赵益民的《图书馆战略规划流程研究》[6]、柯平等的《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7]、《图书馆战略规划 理论、模型与实证》[2]以及江洪的《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8]等,这些成果都围绕着图书馆战略规划编制这一中心内容而展开,既有理论探讨又有实际范例分析,一定会对各馆编制本馆战略规划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汪东波编著的《图书馆行业中长期战略规划选编》[9],主要选录了国内不同类型公共图书馆近年来所编制的发展规划文本,同时也选录了重庆大学图书馆、东南大学图书馆及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ZK(#]盛小平.大学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几个基本问题[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9,27(2):14-18.

[2]柯平.图书馆战略规划:理论、模型与实证[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3:132-133.

[3]付立宏,袁琳.图书馆管理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67.

[4]别立谦,刘晋伟.美国高校图书馆战略规划的方向、实施及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2(5):19-24.

[5]柯平.关于《图书馆战略规划编制指南》的若干问题[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2,(3):4-10.

[6]赵益民.图书馆战略规划流程研究[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1:5.

[7]柯平,等.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

[8]江洪.图书馆战略规划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5.

[9]汪东波. 图书馆行业中长期战略规划选编[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13:7.

作者:王思根

第2篇: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的理论导航和实践指南

关键词:《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图书馆营销;精准营销;大学图书馆转型

摘 要:吴国英教授所著的《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围绕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展开研究,创新性地提供了一条解决目前大学图书馆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该书内容丰富,视野开阔,体系完备,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可操作性强,可作为大学图书馆进行微营销的理论导航和实践指南。

图书馆营销的重要性已被业界广泛认可。随着互联网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普及,微营销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并被应用到圖书馆工作中。2018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吴国英的《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对大学图书馆微营销进行了深入探讨,值得图书馆工作人员学习借鉴。

1 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视野下的图书馆微营销

目前,我国正在持续深入地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已将“双一流”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大学图书馆作为高校的信息中心,面临着严峻挑战。如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广大师生读者,实现自身更快、更好的发展,已成为大学图书馆亟须思考的问题。由于新时期的图书馆用户有了更多选择,因此图书馆需要主动出击,根据用户需求调整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与互联网搜索引擎及信息服务机构争夺用户。图书馆营销正是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得到业界广泛关注的,《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的作者吴国英极具发展眼光地融入互联网思维,围绕日益蓬勃兴盛的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创新性地提供了一条解决大学图书馆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的作者吴国英是河北经贸大学教授,主讲课程包括管理学原理、营销学等,在2010—2016年担任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馆长,现为河北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该书视野开阔,体系完备,内容兼具理论高度和实践深度,主要包括5个篇章,分别是绪论、转型时期的大学图书馆、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理论、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实务和大学图书馆微营销案例分析。篇章之间逻辑分明,从宏观背景分析到大学图书馆营销发展趋势归纳,从营销理论的发展变化到微营销的定义、特点及形式,从理论辨析到实务步骤,从一般实务流程到个案实践示例,内容全面细致且有条不紊。该书理论部分十分全面,不仅阐述了4Ps、6Ps等传统营销理论的发展变化,还介绍了微营销理论的主要基石,如摩尔定律、吉尔德定律、迈特卡尔定律和长尾理论等。实践部分具有高度的可操作性,分为战略制定、服务设计、营销工具和品牌建设四个部分,既有大学图书馆营销战略的一般方法,又有在微营销理念下进行服务设计的具体方式;既有网站、e-mail、短信、微博、微信、微电影等线上微营销工具的使用方法,又有海报、馆刊等传统营销工具在微营销中的应用指南,还提出了有利于推动微营销持续健康发展的图书馆品牌建设策略。在全面阐述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理论和实务的基础上,吴国英还以在担任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馆长期间所开展的微营销服务实践为案例,详细展示了如何在大学图书馆实践工作中应用微营销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推动图书馆更快、更好地发展。

2 《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的亮点

2.1 鲜明独特的互联网思维

《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涉及大量互联网相关内容,如:微营销是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思维和传统营销模式的相融创新。目前,我国互联网已经历了Web1.0、Web2.0和Web3.0三个发展阶段,各阶段的核心技术、用户关系、主要营销方法都各不相同。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普及,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都在不断发生变化。微营销是进入Web3.0时代后得以迅速发展的,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更加精准、个性化的营销方式,通常以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为沟通平台,以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为主要工具。因此,互联网思维是微营销不可或缺的原力。融合了互联网思维的微营销与传统营销有显著区别,与传统营销相比,微营销具有精准、传播便捷、互动性强、成本低廉、亲和力强等优势。同时,对于包括大学图书馆在内的图书馆来说,互联网也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互联网的出现分流了图书馆的用户,给图书馆带来了严峻的生存和发展压力,但如果没有互联网,图书馆只是一座“信息孤岛”,难逃被隔离、被遗弃的结局。现代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互联网,各种互联网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发展动力,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水平,让用户与图书馆的关系更加紧密。因此,微营销在图书馆的应用兴起不仅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要求,还是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集中展现了这一观点,凸显了互联网思维的重要性,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2.2 全面、系统的营销理论体系

近年来,虽然我国图书馆界日益重视图书馆营销,但依然存在营销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图书馆员对营销不够了解,即使是实际从事营销相关工作的图书馆员,对营销也是“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图书馆微营销还停留在起步阶段,图书馆对于微营销理论的应用更是十分鲜见。现实的业务层面如此,学术研究层面也存在这些状况。在目前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很少有研究人员对微营销做出明确解释,有些研究人员将微营销等同于微博营销或微信营销。《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的第二篇为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理论,内容包括传统营销理论及其发展、微营销理论基础、微营销与传统营销、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等,为读者全面、系统地展现了一个营销理论体系。此外,该书还将微营销与微信营销、互联网营销等概念进行了辨析,并在此基础上明确提出了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的定义、特点和形式,这显然非常有利于引导图书馆员加深对营销、微营销及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等相关理论的理解,从而更好地开展工作。

2.3 易操作、可借鉴的实践指南

《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的第三篇是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实务,第四篇是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实践,二者仅一字之差,内容都与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实践层面相关,区别在于二者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第三篇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实务是从一般层面讲解大学图书馆应如何制定微营销战略、设计产品(服务)、利用各种工具进行微营销,以及如何在微营销中加强图书馆品牌建设。第四篇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实践是作者吴国英结合自身工作经历,以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的微营销实践为例,以个案的形式展现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在微营销理念指导下进行的变革和创新,以及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主要包括基础服务变革、阅读推广服务水平提升、日常咨询与学科服务工作优化、微营销服务创新及图书馆空间再造等。该馆的微营销服务创新十分值得其他图书馆借鉴学习,如:该馆通过开发应用“座位精灵”程序实现座位管理自助服务,解决了大学图书馆抢座、占座的问题;通过推出读者综合自助服务平台“读者微服务站”,解决了不同应用系统之间兼容和数据同步的问题,为读者体验各项基础服务提供了便利;通过建设移动图书馆、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读者享受便捷的移动式服务提供了便利;通过开发应用学科自助服务系统、教辅应用系统“课服精灵”和微信平台服务小精灵“图图”,实现了与读者的线上线下互动交流。这些易操作、可借鉴的微营销实践为其他大学图书馆开展微营销实践提供了参考。相关数据显示,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自2010年开展相关微营销实践以来,读者到馆量、馆内数据库数量、数据库使用次数均有了显著增长。此外,《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还特别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论文、网站和书目等资源,为读者进行扩展阅读提供了便利。

3 《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的重要意义

3.1 推动了图书馆营销理论的发展

《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的出版展现了我国图书馆营销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这一成果丰富了图书馆的营销理论体系,并有力地推动了图书馆营销理论的发展。无论哪个领域和學科,理论的发展历来都需要与时俱进。营销学作为一门学科,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诞生的,历史不算悠久,而营销学理论被引入图书馆领域的时间则更短,相关理论体系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信息时代,新旧事物交替的速度不断加快,尤其是在与互联网相关的领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相关技术的不断涌现,营销学领域的新理论、新方法层出不穷,并不断被应用到图书馆领域。由于营销学理论产生于商业领域,图书馆作为非营利性机构,需要对营销学理论进行改造,进而推动图书馆营销理论的发展。目前,以微信、微博等为主要工具的图书馆微营销实践刚刚兴起,相关理论体系还不健全,《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的出版对整个图书馆营销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3.2 为大学图书馆开展微营销提供了行动指南

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年轻的大学生群体,这一群体一般在18—30岁之间,正处于乐于接受新事物的阶段,他们对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使用率较高、依赖性较强。因此,大学图书馆应以用户需求为导向,不断进行微营销实践,推动微营销理论的发展。为了提升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图书馆员要认真学习微营销的相关知识。《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是我国第一部有关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的研究成果,是大学图书馆开展微营销的必备参考书。该书内容翔实,体系完备,既可作为图书馆员学习图书馆营销的入门教材,又可作为图书馆员开展图书馆营销工作的实践指南,对于促进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理论的发展及相关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3 为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规划了明确道路

开展微营销是目前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以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为例,展现了微营销理念对互联网时代的大学图书馆的改变和推动作用。在互联网环境下,我国大学图书馆应通过微营销的方式,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适应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不仅总结了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的成功经验,还从理论高度和一般实践层面为大学图书馆微营销提供了指导,为大学图书馆转型发展规划了明确道路,对于促进我国大学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4 结语

近年来,大学图书馆的发展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大学图书馆面对各种挑战时展现出一种自我变革的迫切感。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可有效吸引大学生用户的关注,提升馆藏资源的利用率,推动自身的发展。吴国英的《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一书不仅总结了河北经贸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的成功经验,还将微营销的成功经验上升到理论高度,是大学图书馆微营销实践的一个重要研究成果,值得大力推荐。

参考文献:

[1]吴国英.大学图书馆微营销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107.

[2]都蓝.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微营销实践研究:以广州地区高校图书馆为例[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6(3):9-13.

[3]赵雯.基于互联网思维的高校图书馆微营销研究:以微博和微信的应用为例[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5(5):60-61.

作者:陈荣

第3篇:基于《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相关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普通高等学校;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

摘 要:文章针对新时期高等学校图书馆建设过程中采购工作逐渐突显的问题,以《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作为研究对象,对采购的方式、组织、操作流程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出采购前期准备工作还有待加强、系统性规划亟须完善、采购方式需要合理配置的结论。

收稿日期:2014-12-16

作者简介:皇甫军(1969—),内蒙古医科大学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1 《指南》概述

《指南》是结合《教育部政府采购管理暂行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所制订的符合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的工作指南。目的是使高校图书馆的文献采购工作符合当前政府对使用财政性资金进行采购的规定与要求,提高采购经费的使用效益,规范高校的文献采购行为,为我国高等学校集中采购管理部门和图书馆处理文献事务提供参考依据,保证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科学、有序的进行。从现行《指南》看,其内容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1 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遵循的原则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作为高校办学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的高低对将来教学及科研水平起到直接的影响。因此,《指南》中制定了进行图书馆文献采购时需遵循的几点原则。①文献采购应该充分考虑到文献类型的不同以及文献资源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最适当的集中采购方式,以提高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采购质量。②高等学校作为具有法人资格的机构,也是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的主体,因此,采购工作最好由高校集中采购管理部门主持,也可委托图书馆组织主持,最好不要交给校外采购机构承办,以免出现中饱私囊的现象。③在实际的图书馆文献采购工作中,必须要遵循集中采购的原则,以便节省高校图书馆的经费和推进资源共享[1]。

1.2 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的方式

从目前的形势来看,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的集中采购方式主要由竞争性谈判、公共招标、邀请招标、询价采购、单一来源采购等几种。此外,根据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的实际情况,还可选择采购备案制,全权授予图书馆自行决定采购方式,其在采购时只需根据规定在学校管理部门登记资料备案即可。

1.3 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的组织

首先,高校图书馆文献采购需在学校集中采购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学校所制定的集中采购管理办法开展。其次,各高校最好成立由校图书馆、校相关职能部门等组成的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委员会,以便对详细的采购项目、方式等进行讨论。最后,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管理部门需负责集中采购工作的组织,包括接受采购申请,审核采购相关资料,确定采购方式,组织招、开、评、定标,组织竞争性谈判,进行采购询价、采购资料的整理与归档等工作。

1.4 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的操作流程

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的操作流程主要为:招标——竞争性谈判——询价——单一来源采购——采购备案(见图1)。

图1 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的操作流程

2 基于《指南》相关问题的分析

通过对《指南》的详细分析,可以看出,该《指南》对规范高校的采购工作,促进采购效率的提高与采购经费的合理使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我国高等学校图书馆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其在采购过程中,依旧存在着文献质量低、馆藏文献难以满足教学科研需求、文献购置经费不足、馆藏文献缺乏整体性等诸多负面现象。究其原因,这些现象的出现与《指南》应用的不合理有着直接关系。

2.1 图书馆集中采购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

在高等学校图书馆集中采购过程中,采购前期的走访、询价等环节,对后期采购的经济效益与采购质量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在实际的采购工作中,却存在着前期采购走访、询价工作未能深入,随意性较大的问题。如图书馆文献资源的使用对象绝大多数是学校教师与学生,因此,采购人员为保证文献资源采购的合理性,应该重视对师生的走访,了解他们真正需要的文献资源。但在实际采购中,却普遍存在走访对象不够全面、详细,不具代表性,走访信息无重点等问题,最终影响到图书采购的质量。

2.2 图书馆集中采购工作缺乏系统性规划

由于《指南》中对图书馆文献采购的一些主体性原则表述不清,容易使高校图书馆集中采购工作缺乏系统性规划,从而出现图书馆文献采购过于盲目、采购原则不科学、采购方向不明确等问题,对于高校馆藏文献的整体建设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此外,图书馆文献采购人员大多不具备深厚的学科性与专业性知识,他们中的大多数只懂采购、会计、财务等相关知识,对图书馆文献资源的知识与要求一知半解。图书馆文献采购人员的专业能力有限,他们不能准确把握师生的需求。此外,《指南》中也未能详细描述图书馆文献采购人员的监督权、管理权与具体责任,这样容易出现所采购的文献资源无法适应学校学科与专业发展需求的现象。

2.3 图书馆集中采购方式应用不合理

在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技术普及的当今社会,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方式也渐渐突显出诸多弊端。如在一些高等学校图书馆,采购人员对先进技术的应用不够娴熟,虽然高校为满足师生需求,加大了对图书采购经费的投入,但由于《指南》本身的文献采购规律不合理,再加上对先进性技术使用的不合理,最终使其无法有效满足高校图书馆大批量采购图书文献的需要。

3 加强高等学校图书馆文献资源采购配置的建议

3.1 认真贯彻执行《指南》中相关的采购要求

首先,通过分析可见,《指南》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从整体来看还是比较科学的。因此,只有认真学习和贯彻《指南》相关内容,才能保证整体文献资源采购配置的合理性。其次,图书馆应建立一支专业技术水平高、采购能力强的队伍,并在采购工作中严格执行招标合同,做好前期工作,为后期采购奠定基础。最后,针对当前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的不合理之处,配合相关部门及时寻求解决与完善方案,为文献集中采购中的谈判、询价等工作提供依据。

3.2 加强图书馆文献采购工作的系统性规划

高校图书馆进行文献采购时,应考虑以下因素。①专业设置特点。图书馆文献资源规模应根据学校的招生情况与学科专业来决定,切勿统一按照一个标准采购图书文献。如针对招生较少的专业,图书复本量最好控制在2—5册之间;针对招生较多的专业,复本量应控制在10—30册之间;针对高校公用课图书,复本量应控制在30—50人之间。②学科建设特点。文献资源配置还应根据学科建设特点,遵循“层次性”配置原则,如学科建设层次主要为:国家级重点省部级重点校级重点重点发展一般性学科,而文献资源也应该以这种层次进行合理配置。③构建合理的文献管理机制。应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需求逐步积累,最终达到优质图书文献的配置目标。④推广电子文献资源的应用。大力推广电子文献资源的应用,弥补纸质图书文献存在的不足,保证文献资源均衡发展[3]。

3.3 科学合理地落实文献集中采购方式

首先,合理选择供应商。对图书馆文献资源供应商的服务、折扣、信誉度、资质、供货质量、责任心、价值取向等各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与评估,选择综合实力良好的供应商,从而达到学校图书馆与供应商之间互惠互利的目的。其次,加强监督与管理。为保证图书馆文献集中采购工作合理、顺利、高效开展,还需要利用相应的法律法规,对采购人员的行为工作进行约束、监督与管理,进而使采购人员具备较强的职业道德与自律能力,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为保证采购经费的合理利用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小琼.高校图书馆财政专项文献采购经费使用存在的问题[J].图书馆论坛,2013(5):135-138.

[2] 王海花,刘艳民.高校图书馆采访模式现状分析及新思路[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4(2):28-30.

[3] 耿 鹏,穆 鸿.重庆图书馆与第三军医大学图书馆合作共享的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2(1):25-27.

(编校:马怀云)

作者:皇甫军

第4篇:图书馆学投稿指南

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期刊投搞指南 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04年版 图书馆学、情报学普通期刊 (按音序排列)

1、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主办单位: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 刊 号:ISSN 1001-8867,CN11-2746 编辑部地址: 北京市中关村南大街33号 (100081) 电 话:(010)88545141 E-mail:tsgxb@nlc.gov.cn 网 址:http:///newpage/publish/index.htm

2、图书情报工作(月刊)

Library & Information Service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刊 号:ISSN 0252-3116,CN11-1541 编辑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614室(100080) 电 话:(010)82623933;010-82626611-6614 E-mail:journal@mail.las.ac.cn 网 址:http://159.226.100.20/lis/

3、大学图书馆学报(双月刊)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es 主办单位:全国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刊 号:ISSN 1002-1027,CN11-2952 编辑部地址:北京大学图书馆314室(100871) 电 话:(010)62759056 E-mail:JAL@lib.pku.edu.cn 网 址:http:///chtml/xuebao/index.htm

4、情报学报(双月刊)

Journal of the China Society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刊 号:ISSN 1000-0135,CN11-2257 编辑部地址:北京市复兴路15号(100038) 重庆图情通讯(季刊)

主办单位:重庆市图书馆学会等主办

编辑部地址:重庆渝中区长江一路11号(400014) 电 话:(023)63613212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季刊)

主办单位:安徽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刊 号:ISSN1006-1525,CN34-1141 编辑部地址:合肥市肥西路3号:安徽大学图书馆内(230039) 电 话:(0551)5107944 E-mail:tgw@ahu.edu.cn 当代图书馆(季刊) 主办单位:陕西图书馆学会

编辑部地址:陕西省西安市西大街146号(710002) 福建图书馆学刊(季刊) 主办单位:福建省图书馆学会

编辑部地址:福州市湖东路227号(350003) 甘肃科技情报(双月刊)

主办单位:甘肃省科技情报研究所

编辑部地址:兰州市平凉路421号(730000) 高校图书馆工作(双月刊)

主办单位:湖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刊 号:ISSN1003-7845,CN43-1032 编辑部地址:长沙湖南大学图书馆内(410082) 电 话:(0731)8822267 E-mail:gtg@hnu.net.cn 网址:http://lib.hnu.net.cn/gxtsggz/default.htm 高校文献信息研究(季刊)

主办单位:广东省高校图书工作委员会

编辑部地址:广州市新港西路135号中山大学(510275) 贵图学刊(季刊)

主办单位:贵州省图书馆学会等

编辑部地址:贵阳市北京路31号(550001) 国家图书馆学刊(季刊) 主办单位:国家图书馆

刊 号:ISSN1006-9666,CN11-4099 编辑部地址:北京中关村南大街33号 (100081) 电话:(010)88545737 网 址:http:///newpage/publish/guankan.htm 河北科技图苑(双月刊)

主办单位:河北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 刊 号:ISSN1006-9925,CN13-1203 编辑部地址:保定市合作路60号(071002) 电0312——5012070

第5篇:图书馆杂志(投稿指南)

1图书馆杂志 (核心) 上海淮海中路1555号 200031 电话:021——64455503 644555022情报理论与实践(核心) 北京2413信箱10分箱(100089) 010——68961793 68963306

3. 现代情报 ( 核心 ) 长春市人民大街4966号 130021 电话:0431——5647990 电子邮箱:xdqb257@sohu.com

4.大学图书馆学报 (核心) 地址:北京大学图书馆314室 电子信箱:jal@lib.pku.edu.cn010——62759056

5. 情报资料工作 (核心) 北京 张自忠路3号 100007 电话:010——64057499

6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核心) 宁夏银川市西夏区同心北路 750021 电话:0951——2021540

7. 图书馆论坛 (核心) 广州文明路213号 510110 电话:020——83825705

8. 图书情报知识 (核心) 武汉珞珈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430072

电话:027——87682657-8502 87682653-8502

E:tqy12@whu.deu.cn

9.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核心) 天津南开区康复路15号 300191

电话:022——23368221 E:tsggzyyj@sina.com

10. 图书馆 (核心) 湖南图书馆学会主办 长沙韶山路38号 410011

0731——4119412 4429412 E:xt012@mail.cn.cninro.net

11.情报学报 北京复兴路15号(100038) 010——58882992 injo@istic.ac.cn

12 图书馆建设 (核心) 哈尔滨市南岗区长江路218号(150090) 编辑部电话:0451-53969015

13.中国图书馆学报(核心) 中关村南大街33号 (100081) 010——88545141 E: tsgxb@nlc.gov.cn

14情报科学 (核心) 长春市人民大街142号(130022) 0431——5095200

15. 情报杂志 (核心) 西安雁塔路南段99号 710054 029——85529749 E:qbzz@263.net

16.图书情报工作(核心) 北京中关村北四环西路33号(100080)

电话:010——82623933 82626611——6614

17.文献 季刊 北京中关村南大街33号(100081) 010——88545562

18.情报探索 福建省福州市湖东路11号(350003)0591——7857288

第6篇:投稿指南

2012年

第57卷

第1期

投稿指南 《中国科学》杂志社

SCIENCE CHINA PRESS 《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投稿指南

《科学通报》(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是由中国科学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科学》杂志社出版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 致力于快速报道自然科学各学科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的最新研究动态、消息、进展,点评研究动态和学科发展趋势, 要求文章短小精悍, 可读性强, 能在比较宽泛的学术领域产生影响. 有中英文两种版本, 中文版创刊于1950年, 英文版创刊于1966年. 2010年起中英文版均为旬刊, 中文版每月10日、20日、30日(2月最后一天)出版, 英文版每月5日、15日、25日出版. 每月出版3期.

为提高文章传播速度, 扩大文章传播范围,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自2011起年发表的全部文章采取开放存取(Open Access)方式出版, 全球读者可在SpringerLink平台免费下载. 《科学通报》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是SCI核心期刊, 同时被Academic Search Alumni Edition, Aca- demic Search Complete, Academic Search Elite, Academic Search Premier, ASFA, Biological Sciences, Biological Ab-stracts, BIOSIS Previews, CAB Abstracts, Chemical Ab-stracts, Current Contents/Physical, Chemical and Earth Sciences, Current Mathematical Publications, Digital Ma-thematics Registry, EMBio,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b-stracts,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nd Pollution Management, Google Scholar, Inspec, Meteorological and Geoastrophysical Abstracts, Pollution Abstracts, SCOPUS, Water Resources Abstracts, Zentralblatt MATH, Zoological Record等国际著名 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根据2011年JCR公布的数据,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的影响因子为1.087, 总引频次为6148.

《科学通报》是《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和《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的源期刊, 同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 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1年发布的最新数据, 《科学通报》的影响因子为0.746, 总引频次为5938. 《科学通报》连续3届荣获国家期刊奖, 连续8届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11年荣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期刊奖.

1用稿原则

投给《科学通报》的文章必须未在其他任何地方、以可以索取本刊最近出版的电子样刊. 为了缩短您稿件的发表时间, 请仔细按以上要求修改您的稿件. 请使用在线方式投稿: 访问本刊网站csb.scichina.com, 进入“作者投稿系统”. 首次投稿时需注册一个“作者账户”, 注册完成之后, 按照提示与引导进行投稿.

在“投稿说明”一栏中请简要说明本工作的研究背景、创新性与科学意义, 并请从“用稿原则”的5个方面说明来稿为什么适合在《科学通报》上发表. 请务必认真填写投稿说明, 它将直接影响审稿人对稿件的初筛和评审.

请详细填写第一作者和联系作者的有效联系方式.

建议作者推荐3~5位该领域的国内外专家作为评审人, 也可提出要求回避的审稿人, 以备稿件送审时参考.

文件要求: 文字通栏排列, A4规格, 10 pt字, 1.5倍行距, 并标出行号, word或PDF文件均可. 图表插入文中. 文件大小不宜超过5 M. 必要的补充数据(比如一些大的数据表, 以及有关方法的详细描述)可以作为附加文件同时上传, 文章录用后这部分内容作为附录在网络版发表.

中文稿的最后应有一份英文的概要, 要求包括稿件的英文标题、摘要, 作者姓名及单位, 单列1页, 列于文稿的最后. 当系统收到您的稿件后, 会发出一份回执, 回执中为您提供一个稿件编号. 它是这篇稿件的唯一标识, 今后与编辑联系时, 请使用该编号.

本刊不接受email投稿.

本刊不接受一稿多投之文章, 如发现此类投稿, 我们将通知作者单位和对方期刊.

5 有关说明

投稿指南

关于中英文版本

《科学通报》中文版和英文版有不同的定位和任务. 中文版的宗旨是为华语科学界全面提供科学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信息, 对国内的基础研究发挥借鉴和引导作用; 英文版作为全面展示中国科学研究总体面貌、动态和成果的窗口, 报道国内外重要科学进展, 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

自创刊以来, 《科学通报》中文版与其英文版Chinese Science Bulletin一直有着密切的联系, 绝大部分文章为对照发表. 目前我们正在逐渐改变这种状况, 尽可能减少对照出版. 因此, 您在投稿时请选择好文种, 对于以中文投稿的文章, 接受发表后我们不再邀请您撰写英文稿, 反之亦然.

为了扩大《科学通报》中英文版在国内外的影响, 我们对录用的稿件采取以下措施: (1) 对于只在中文版发表的文章, 同时刊登其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2) 对于中英文均发表的文章, 我们将尽可能使英文版先出版(印刷本或在线出版), 并在中文版发表时注明英文出版时间. (3) 对于只发表英文版的稿件, 我们选择其中优秀的成果, 邀请作者改写为一篇简报在中文版发表.

建议尽可能请专业语言服务公司或以英语为第一语言的同事对论文进行检查修改. 英文稿中避免使用长而复杂的句子; 动词用作谓语时, 要与主语的人称一致, 对于一个主题应使用一个句子表达; 尽量使用简单词语. 稿件的评审

每篇稿件首先由编辑和编委初筛, 初筛的评判标准一般是: 文章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科研成果是否新颖, 是否具有广泛的意义. 专业性太强, 读者面窄的工作不适合《科学通报》. 若稿件未通过初筛, 一般将在7天内通知作者.

通过初筛的稿件将由编委会组织2~3位甚至更多的同行专家进行评审, 并做出录用与否的决定. 评审过程大约需要30~60天. 评审结束后, 无论录用与否, 编辑部将及时向作者转达评审意见. 作者若在60天内没有收到编辑部有关稿件的取舍意见, 请及时与编辑部联系. 作者在通知编辑部后, 可以改投他刊.

对于通过了同行评审的英文稿件, 我们还要进行英文文字审查. 稿件的可读性

ix

2012年1月

第57卷

第1期 文章经过评审后, 编辑会对文章进行推敲、润色, 以使文字和图表更具有可读性, 对于同行专家和非同行专家来说, 都易于理解. 同时让文章符合本刊的要求. 稿件录用之后

稿件排版后, 我们会以E-mail方式给作者发出校样及收取版面费的通知, 并要求在收到后3日内将校样返回. 如果作者要离开原通讯地址. 务请及时通知编辑部. 封面文章

《科学通报》选用当期一篇科学意义较为突出的文章的插图或照片设计封面, 用作封面的彩图应画面美观, 有明确的科学意义. 欢迎投稿时提供彩色封面的建议. 文章的署名

科技论文的署名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 通讯作者应保证每一位作者在投稿前都读过这篇文章, 并同意署名. 署名及其排序在投稿后不可随意更改. 向《科学通报》投稿, 意味着该稿件通讯作者接受了这样一份责任: 保证所有的作者都同意在稿件上署名, 都看过并同意稿件的内容, 也同意将其投给《科学通报》. 任何署名的改变要有全部原作者签名同意的书面材料.

如果确有必要说明两个以上的作者对成果的贡献是相同的, 可用一个“*”标在作者姓名的右上角, 并注明“同等贡献(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著作权

引用他人研究成果(图、表、照片、公式、数据等)时, 务请按《著作权法》有关规定指明其出处. 稿件被录用后, 全体作者必须签署“著作权转让声明书”, 将该论文(各种语言版本)所享有的复制权、发行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翻译权、汇编权在全世界范围内转让 给《科学通报》的出版单位《中国科学》杂志社. 全体 著作权人授权《中国科学》杂志社根据实际需要独家代理申请上述作品的各种语言版本(包含各种介质)的版权登记事项.

论文刊出之后

论文出版后, 编辑部将赠送1本样刊. 如果作者需要更多的样刊和纸介版抽印本, 请向编辑说明, 但需加收一定费用. 如果需要的话, 您可以给编辑部提供一份名单, 我们会把您的全文PDF文件发送给这些专家.

x

在线出版

稿件通过评审后, 英文稿将在SpringerLink提前在线出版. 文件在上线的同时将发送给所有收录的检索系统.

中文版全文下载网址:

; (5) *.psd; (6) *.srf; (7) *.xls; (8) *.fh; (9) *.gmf; (10) *.wmf; (11) *.tif; (12) *. jpg等. 图的分辨率不能低于600 dpi, 图中线条要清晰, 宽度5 px, 汉字幼圆体7 pt, 字母和符号Arial 7 pt. 彩图为四色, 格式同上. 每幅图单独存一个文件(由多个分图组合成一幅图时请做成1个文件), 打包成zip文件后上传到图片文件位置. 如果文件较大, 可以通过email发送给编辑.

公式以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并用圆括号括起置于公式右侧. 7

参考文献著录体例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请参考国家标准GB/T 7714-2005执行. 简要说明及示例如下:

(ⅰ) 西文人名一律“姓”全拼在前, “名”缩写在后, 名缩写不加缩写点, 姓、名中间加空. “姓”首字母大写, 余小写;

投稿指南

“名”只写首字母, 大写, 两缩写名间加空. 外国人名中间有连字符的, 照加, 前空后不空; 中国人名, 中间一般不加连字符.

(ⅱ) 引用多位作者合著的文章时, 列前3位作者, 加“等(et al)”.

(ⅲ) 西文文章题目中, 首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其余一律小写.

(ⅳ) 刊名按照ISO规范缩写, 不加缩写点. 如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应写为Chin Sci Bull,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应写为Sci China Life Sci.

(ⅴ) 西文书名和论文集名中实词首字母一律大写, 介词和连词为小写, 但首词和四个字母以上的介词首字母应大写.

(ⅵ) 每条文献中各项必须齐全, 并要特别注意以下容易忽略的项目: 论文集编者姓名, 论文集书名, 专著和论文集的出版城市及出版社, 起止页码等.

(ⅶ) 非正式出版物不能作为参考文献.

(ⅷ) 互联网主页(网址)不作参考文献, 放在正文中. (ⅸ) 英文版上引用非英文期刊或专著时, 在文献的后面注明文种, 如“(in Chinese)”.

示例

期刊

1 Hu C H, Hu W P, Zhang F B, et al. Sediment resuspension in Lake

Taihu, China. Chin Sci Bull, 2006, 51: 731–737

2 陆钧, 陈木宏, 陈忠. 南海南部现代水体与表层沉积硅藻的分布特征. 科学通报, 2006, 51(增刊II): 66–70 注意: 1) 引用增刊论文时, 卷号后注明“(增刊)或(Suppl)”.

2) 已被接受但尚未发表的论文, 缺年、卷(期)、页码中任一项的, 注明“已接受(in press)”.

专著

1 施雅风.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 北京: 气象出版社, 2003. 124

2 Sambrook J, Russell D. Molecular Cloning : A Laboratory Manual. 3rd ed. Cold Spring Harbor: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 2001 注意: 第一版不用列出.

论文集

1 Altpeter F, Fang Y D, Xu J, et al. Comparison of transgene expres-sion stability after Agrobacterium mediated or biolistic gene transfer into perennial ryegrass. In: Hopkins A, Wang Z Y, Main R, et al, eds. Molecular Breeding of Forage and Turf.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4. 255–260

2 王东晓. 南海环流多时空尺度与局地海气相互作用. 见: 苏纪兰, 主编. 南海环境与资源基础研究前瞻. 北京: 海洋出版社,

xi

2012年1月

第57卷

第1期 2001. 150–155 注意: 第一版不用列出.

会议论文集

Shelton R D, Holdridge G M. The US-EU race for leadership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indicators. In: Jiang G H, Rousseau R, Wu Y S, eds. Proceedings of the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ientometrics and Informetrics, 2003 Aug 25–29, Beijing. Da-lian: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ess, 2003. 289–296 注意: 非正式出版的会议论文集只能作为脚注.

学位论文

1 羊向东. 硅藻转换函数与环境定量重建——以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湖泊为例.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4. 1–10 2 Pegan S D. Molecular gating dynamics of the cytoplasmic domains of inwardly rectifying potassium (Kir) channels. Doctor Dissertation. San Dieg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2006 技术报告

Chang V. Th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of the Linux Operating Sys-tems. Technical Report, Electron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 2006

xii 专利文献

Tan C, Shen D, Weng J, et al. Pyrazole diacylhydrazine compound, and its preparing method and use. PRC Patent, CN1709875-A, 2005-12-21

使用手册

Bhandarkar M, Brunner R, Chipot C, et al. NAMD User’s Guide Version 2.6, 2006

计算机软件

Hemodynamics III: The ups and downs of hemodynamics. Version 2.2. Orlando (FL): Computerized Educational Systems. 1993

光盘版材料

Anderson S C, Poulsen K B. Anderson’s Electronic Atlas of Hema-tology. 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kins, 2002

期刊电子版本论文

Christine M. Plant physiology: Plant biology in the Genome Era[OL]. Science, 1998, 281: 331–332[1998-09-23]. http:///anatmorp.htm

第7篇:《信息通信》投稿指南

1.投稿要求:

本刊只接受以 Word 文档编写的稿件,对于编写格式不符合本刊要求的稿件,将不予送审,直接退稿。

来稿必须是在中外文正式刊物上未发表的论文,请勿一稿多投。

稿件作者不止一位时,请确定一名通讯联系人(姓名右上角加*号),并注明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话及 E-mail 地址。作者中有国外学者时,须附同意发表的证明。

2.格式要求:

文章标题:一般不超过 20 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并译成英文。

作者姓名、工作单位: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姓名下面写单位名称(一、二级单位)、所在城市(不是省会的城市前必须加省名)、邮编,不同单位的多位作者应以序号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摘要:用第三人称写法,不以“本文”、“作者”等作主语,应是一篇能客观反映文章核心观点和创新观点的表意明确、实在的小短文,切忌写成背景交代或“中心思想”,100-200字为宜。

关键词:3-5 个,以分号相隔,选择与文章核心内容相关的具有独立性的实在词。

正文标题:内容应简洁、明了,层次不宜过多,层次序号为一、(一)、1、(1),层次少时可依次选序号。

正文文字:一般不超过 1 万字,正文用小 4 号宋体,通栏排版。

数字用法:执行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凡公元纪年、年代、年、月、日、时刻、各种记数与计量等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夏历、清代及其以前纪年、星期几、数字作为语素构成的定型词、词组、惯用语、缩略语、临近两数字并列连用的概略语等用汉字数字。

图表:文中尽量少用图表,必须使用时,应简洁、明了,少占篇幅,图表均采用黑色线条,分别用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应有简明表题(表上)、图题(图下),表中数据应注明资料来源。

注释: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着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其序号为①②③„„。

第8篇:小记者投稿指南

一、《宁波晚报》小记者专刊投稿地址

朱红宇编辑:zhy@cnnb.com.cn(《宁波晚报》主持小记者工作时间最长的编辑,面向的稿件一般发生在家庭和学校以外,题材范围最广泛)

周丽珍编辑:zlz@cnnb.com.cn(《宁波晚报》小记者专刊扩版以后增加的编辑,主要管理以下栏目:记录小记者校园生活的《上学那点事》、描述家庭趣事或者烦恼事的《瞧这一家子》,展示小记者丰富的业余爱好的《我来露一手》(可配图),对父母说悄悄话的《我对爸妈说》,对社会事件表达自己观点和看法的《童眼看世界》等。

非主持日常编辑工作的编辑:xjz@cnnb.com.cn(如,管琰蔺,王妙妙等不定时出现的编辑,xjz即小记者的意思。)

三、《未来作家报》投稿地址

1——3年级投稿(低小版):邮箱dxb@wlzjb.com

4——6年级投稿(小学版):邮箱xxb@wlzjb.com

四、《现代金报》学通社投稿地址

编辑:张竹林 xdjbxiaojizhe@126.com 温馨提示:

1、除《未来作家报》不需要小记者证号以外,其他报刊投稿时,除注明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外,还要写上小记者证号。

2、@前面的都是姓和名音节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例,朱红宇(编辑),其姓和名拼音分别是:zhu hong yu,所以,@前面的字母组合是zhy——即zhy@。其他邮箱名称识记方法相同。

3、建议:一篇稿子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如果一家报刊没有发表,要向别的报刊继续投送(当然不同报社的记者不相同),避免因为编辑们审美倾向不同而减少习作发表可能性的遗憾。

东南商报小记者: 1熊丹阳 2周嘉悦 3庄佳璇

4 陈文婕

5虞骐闵

附少儿期刊信箱投稿

《聪明泉》南昌市新洲路新田绿洲小区金世纪大厦1701(330025) http:///

第9篇:材料类期刊投稿指南

投稿登陆:http://library.ouc.edu.cn/html/tgzn/introsci.htm SCI EI 投稿指南http:///down/soft/181.htm 化学专业资料库

http:///

3 SURF SCI REP SURFACE SCIENCE REPORTS 表面科学报告 0167-5729 14.091http:/// 7 MAT SCI ENG R MATERIALS SCIENCE & ENGINEERING R-REPORTS 材料科学与工程报告 0927-796X 6.143 http:///loi/matsci?cookieSet=1

11 APPL PHYS LETT APPLIED PHYSICS LETTERS 应用物理快报 0003-6951 3.849http://ojps.aip.org/aplo/

12 PROG POLYM SCI 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 聚合物科学进展 0079-6700 3.738 http:///journals/cmatex/

14 PHYS REV B PHYSICAL REVIEW B 物理评论B 0163-1829 3.07 http://prb.aps.org/

15 ADV CHEM PHYS ADVANCES IN CHEMICAL PHYSICS 物理化学发展0065-2385 2.828 http:///is/journals/current/jmc/mappub.htm 17 ACTA MATER ACTA MATERIALIA 材料学报 1359-6454 2.658http:///publications/bulletin/ 19 BIOMATERIALS BIOMATERIALS 生物材料 0142-9612 2.489http:/// 20 CARBON CARBON 碳 0008-6223 2.34 http:///japo/

23 CHEM VAPOR DEPOS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化学气相沉积 0948-1907 2.123 http:///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3

26 CURR OPIN SOLID ST M CURRENT OPINION IN SOLID STATE & MATERIALS SCIENCE 固态和材料科学的动态 1359-0286 1.92 http:///

31 APPL PHYS A-MATER APPLIED PHYSICS A-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应用物理A-材料科学和进展 0947-8396 1.722 http:///jvstb/ 34 J MATER RES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杂志 0884-2914 1.539http:///publications

/jmr/ 35 PHILOS MAG A PHILOSOPHICAL MAGAZINE A-PHYSICS OF CONDENSED MATTER STRUCTURE DEFECTS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哲学杂志A凝聚态物质结构缺陷和机械性能物理 0141-8610 1.532 http///refs/jvsta /Default.html 39 DENT MATER DENTAL

MATERIALS 牙齿材料 0109-5641 1.441http:///pubs /journals/JEM/jem.html 41 J NUCL MATER JOURNAL OF NUCLEAR MATERIALS 核材料杂志 0022-3115 1.366http:///xpl

/RecentIssue.jsp?puNumber=77 47 METALL MATER TRANS A 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S A-PHYSICAL METALLURGY AND MATERIAL 冶金与材料会刊A——物理冶金和材料 1073-5623 1.273 http///journals/MT// 48 THIN SOLID FILMS THIN SOLID FILMS

固体薄膜

0040-6090

MATERIALS

0925-3467 1.266http:///EJ/journal/0022-3727

50 INTERMETALLICS INTERMETALLICS 金属间化合物 1.239http:///EJ

/journal/0964-1726 58 ADV IMAG ELECT PHYS ADVANCES IN IMAGING AND ELECTRON PHYSICS 成像和电子物理发展 1076-5670 1.188http:///EJ/journal/0268-1242

65 J EUR CERAM SOC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CERAMIC SOCIETY 欧洲陶瓷学会杂志 0955-2219 1.071http:///refs /mseb/Default.html 70 CORROS SCI

CORROSION

SCIENCE

0010-938X 1.021http:///xpl /RecentIssue.jsp?puNumber=6040 80 INT J FATIGU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 疲劳国际杂志 0142-1123 0.957http://

/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20 87 PHYS STATUS SOLIDI B PHYSICA STATUS SOLIDI B-BASIC RESEARCH 固态物理B—基础研究 0370-1972 0.873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

/cgi-bin/jhome/40001185 88 J THERM SPRAY TECHN JOURNAL OF THERMAL SPRAY TECHNOLOGY 热喷涂技术杂志 1059-9630 0.862http:///content/Journals /JournalofThermalSprayTechnology /thermalspray.htm 89 MECH COHES-FRICT MAT MECHANICS OF COHESIVE-FRICTIONAL MATERIALS 粘着磨损材料力学 1082-5010 0.849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

/cgi-bin/jhome/6152 90 ATOMIZATION SPRAY ATOMIZATION AND SPRAYS 雾化和喷涂 1044-5110 0.82http:///EJ/journal/MSMSE 94 INT J THERMOPHY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RMOPHYSICS 热物理学国际杂志 0195-928X 0.773http:///pubs /journals/JOM/ 106 J BIOMATER APPL JOURNAL OF BIOMATERIALS APPLICATIONS 生物材料应用杂志 0885-3282 0.697http:// /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66 111 MECH COMPOS MATER ST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110 IEEE T SEMICONDUCT M IEEE TRANSACTIONS O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IEEE半导体制造会刊 0894-6507 0.676http://ieeexplore.ieee.org /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66 111 MECH COMPOS MATER ST MECHANICS OF COMPOSITE MATERIALS AND STRUCTURES 复合材料和结构力学 1075 -9417 0.675http:// /journal/index.cfm?edpsname=epjap 115 PHYSICA B PHYSICA B 物理B 0921-4526 0.663http:///

117 POLYM COMPOSITE POLYMER COMPOSITES 聚合物复合材料 0272-8397 0.661http:/// 123 APPL COMPOS MATER APPLIED COMPOSITE MATERIALS 应用复合材料 0929-189X 0.627 http:///general/home.asp 142 J MATER SCI LETT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材料科学杂志快报 0261-8028 0.489 http:///xpl

/RecentIssue.jsp?puNumber=58 144 B MATER SCI BULLETIN OF MATERIALS SCIENCE 材料科学公告 0250-4707 0.465 http:///JOURNALS

/COMPTECH/comptech.html 152 ACI STRUCT J ACI STRUCTURAL JOURNAL 美国混凝土学会结构杂志 0889-3241 0.435 http:///PUBS

/JOURNALS/SJHOME.ASP 153 MATER DESIGN MATERIALS & DESIGN

材料与设计 0261-3069 0.434http:///EJ/journal/0964-1726

155 MAT SCI SEMICON PROC MATERIALS SCIENCE IN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半导体加工的材料科学 1369 -8001 0.419http://

/Publications/JCT.html 159 J REINF PLAST COMP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增强塑料和复合材料杂志 0731 -6844 0.383http:///publications

EVALUATION

材料评价

0025-5327 /materialseval/materialseval.htm 164 POLYM POLYM COMPOS POLYMERS & POLYMER COMPOSITES 聚合物与聚合物复合材料 0967-3911 0.368 http:///mto/

169 HIGH TEMP MATER P-US HIGH TEMPERATURE MATERIAL PROCESSES 高温材料加工 1093-3611 0.342 http://.uk/

181 J MATER PROCESS TECH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材料加工技术杂志 0924-0136 0.255http:///JAM.html

185 SYNTHESE SYNTHESE 合成 0039-7857 0.208

TECHNOLOGY 玻璃技术 0017-1050 http:///cgi-bin/SoftCart.exe/index.shtml?E+mystore 188 MATER SCI TECH-LOND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材料科学与技术 0267-0836 0.171 http://matse1.mse.uiuc.edu/~tw/home.html

189 POWDER METALL MET C+ POWDER METALLURGY AND METAL CERAMICS 粉末冶金及金属陶瓷 1068-1302 0.161 http:/// 193 RARE METALS

RARE

METALS

1001-0521 0.142http:/// 196 J INORG MATER JOURNAL OF INORGANIC MATERIALS 无机材料杂志 1000-324X 0.131 http:/// 198 MET SCI HEAT TREAT+ METAL SCIENCE AND HEAT TREATMENT 金属科学及热处理 0026-0673 0.096 http:///nace/content/publications/mediakit.asp#MP

201 J MATER PROCESS MANU 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 MANUFACTURING SCIENCE 材料加工与制造科

学杂志 1062-0656 0.078http:///xpl/RecentIssue.jsp?puNumber=6144 204 JOCCA-SURF COAT INT JOCCA-SURFACE COATINGS INTERNATIONAL JOCCA—国际表面涂层 1356-0751 http://.uk/publications/sci/sci_intro.lasso 205 ADV FUNCT MATER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先进功能材料 1616-301X http://www3.interscience.wiley.com/cgi-bin/jhome/77003362?CRETRY=1 206 ANN REV MATER RES ANNUAL REVIEW OF MATERIALS RESEARCH 材料研究年度评论 1531-7331 http://arjournals.annualreviews.org/loi/matsci 207 MATER TRANS MATERIALS TRANSACTIONS 材料会刊 1345-9678 http:///pubs/journals/MT/MT.html

上一篇:四下语文单元整合教案下一篇:教师师德师风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