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

2023-02-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历史与社会经济全球化

“去全球化”及其对经济不公平的 多重影响:理论研究与历史分析(上)

摘 要: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一直在进行着“去全球化”的各种努力,试图与世界经济脱钩。但并没有缓解美国的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以及贫富差距等问题,反而由于对美国企业的过多保护,使其远离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导致这些问题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美国对制造业的政策倾向是有失理性的,过分关注由贸易逆差而造成的制造业部门工作岗位流失,而不是关心对所有工人的冲击,这本就是一种不公平。事实上,受“去全球化”政策影响,美国服务业部门的低工资工人的数量已呈上升趋势。

关键词:去全球化;经济不公平;开放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2.01.004

一、全球化与经济不公平:问题的提出

有一种观点认为,全球化是美国经济不公平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美国在过去 20 多年的时间里一直在“去全球化”,逐步离开世界经济体系。随着保护主义抬头、国际竞争减少,美国的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贫富差距等现象不仅没有缓和,反而进一步恶化,并且还带来了政治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

那么,全球化对美国经济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美国经济对外开放与发展之间究竟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它们如何影响了美国的经济公平、收入分配与贫富差距?美国需要通过“去全球化”或者离开世界经济体系来减弱这种影响、缩小这些差距吗?在人类历史上,关于实行“去全球化”政策、与世界经济脱钩、离开国际市场,有不少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尝试过,也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尝试并不是指专制体制和计划经济国家,而是指一些原本是民主体制和市场经济的国家,包括美国。在过去20 多年的时间里,几届美国总统都曾考虑过、都曾讨论过如何将美国企业从世界各地撤回,如何用保护主义政策抵御全球化进程。但是,在这20多年的时间里,尽管美国政府在推进“去全球化”和离开世界经济体系,但美国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和贫富差距问题并没有因此而减少,相反还在增加。与此同时,其他高收入的民主国家,甚至是那些过去认为比美国更加封闭、更加保守的国家,比如法国和日本,由于不断从封闭走向开放,积极加入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积极参与全球化,其结果是国内经济逐步走向公平、贫富差距逐步缩小。

我们知道,目前美国政府面临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他们认为,这些问题和挑战都与全球化有关,都与美国经济对外开放有关。因此,他们希望通过“去全球化”、离开国际市场和撤回美国企业来解决这些问题。与这些问题相关的还包括企业过度集中和过度竞争、金融投机和操纵及其对实体经济的挤压。很明显,这些问题都是存在的,但其根源并不是全球化,不是对外开放,也不是国际竞争。

事实上,想要解决企业过度集中问题,进一步开放美国市场、强化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是更好的选择,而不是加强对美国企业的保护。要想解决美国工人工资过低问题,需要关注所有工人的生活、工作、就业和福利,而不是仅仅关注那些“因为贸易竞争和贸易逆差而受到影响”的产业、家庭和个人。全球化、对外开放对美国经济是有利的。全球化可以提高美国劳动力保护标准,提升美国蓝领工人的社会福利水平;对外开放有助于强化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提高企业效率和增强美国经济竞争力。

二、“去全球化”及其对经济和就业的长期影响

有经济学家认为,全球化是美国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和贫富差距扩大的主要根源。我们认为,事实正好相反。正是由于美国政府实行“去全球化”政策,使美国企业受到过多保护,离开国际市场和国际竞争,才造成美国国内的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差距扩大。当然,这并不是说,国际市场竞争对美国蓝领工人没有影响,而是说美国政府的“去全球化”政策,并没有给蓝领工人带来就业和福利的改善。“去全球化”和保护主义背景下的贸易壁垒、投资壁垒和移民壁垒不可能解决美国经济的任何问题。

无论是与 20 世纪 90 年代相比,还是与 2000 年以来相比,我们都知道这样一个事实,即20 世纪 80 年代的贸易保护政策并没有真正解决美国贸易逆差问题,也没有解决美国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和贫富差距问题。“在20世纪80年代,就像现在一样,美国巨额贸易逆差被视为不公平国际贸易的结果”。为此,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尤其是针对日本的保护措施。当时,美国总统罗纳德·里根将保护重点放在汽车、钢铁和新半导体技术等方面,同时,对日本企业实施了一系列关税、配额和其他进口限制措施。到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结果是其贸易逆差从1980年的36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1.3%)扩大到1989年的170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3.7%)。并且,在 VERA 协定签署后的 6 年时间里,美国收入最高的1/5家庭平均收入增长了 48%。相比之下,在美国与中国贸易关系正常化以及1999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的 6 年時间里,美国收入最高的1/5家庭平均收入增长了 18%,增速明显放缓。还有另外一组数据也可以说明这一问题:20世纪 80 年代包括美国在内的高收入民主国家的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21世纪的第一个10 年中一些高收入民主国家的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开始上升,而美国劳动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仍然保持下降趋势。 20 世纪 80 年代,一些高收入民主国家之所以出现劳动收入明显增加,主要是放松政府管制和财税制度改革的结果。相比之下,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美国贸易争端不断,贸易保护政策升级,贸易保护主义盛行。

20 世纪 90 年代,世界大多数国家都融入全球化的潮流之中。随着各国经济不断开放,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持续增长。各国进出口贸易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 1990 年的39%上升到 2008 年的 61%。后来,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冲击,国际贸易急转直下;再后来随着世界经济的恢复,国际贸易增长速度也逐步恢复到了危机前的水平。此间,美国受“去全球化”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国际贸易停滞不前,贸易逆差进一步扩大,美国贸易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不仅远远低于其他高收入民主国家,而且也远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也就是说,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对外贸易下降速度与世界平均降幅基本相同;而危机之后,随着世界经济恢复,各国对外贸易也在逐步恢复,而美国对外贸易却一直止步不前,至今尚未真正复苏。当然,作为一个庞大的、先进的、多元化的国家,尤其是美国与世界大部分地区都隔着大海大洋,其对外贸易增长在国际贸易增长中占比较低有一定的客观性,也可以理解。然而,美国政府并没有理由不以与世界各国大致相同的速度对外开放,更没有理由实行逆世界潮流而动的“去全球化”。

美国的贸易逆差是长期存在的。也许是这些年对贸易逆差影响的担忧情绪上升,使美国政府不愿意继续签署新的自由贸易协定。2000 年以来,美国政府主要出于外交原因而不是经济原因,与世界一些小型经济体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东的巴林和约旦,以及哥伦比亚、巴拿马、秘鲁和拉丁美洲、中美洲国家。但是,这些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非常微小。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只有 2012 年达成的《美韩自由贸易协定》对美国经济具有较为明显的积极影响。《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本来可以推进美国经济开放和发展,但是,在唐纳德·特朗普就任美国总统的第三天就拒绝了这一协定。《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与其前身《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相比,为美国汽车制造提供了更多保护。虽然我们支持《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所提出的高标准环境保护和劳工保护,但是,就美国参与国际竞争或推进对外开放而言,《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的部分内容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倒退。

世界多数国家都在逐步走向经济开放,走向国际市场。 2000 年以来,欧盟增加了 13 个新的成员国,欧盟扩容有力地推进了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包括欧洲劳动力的跨国境自由流动。欧盟还与美国、日本和韩国等签署了类似的自由贸易协定,与加拿大、新加坡和越南达成了与自贸相关的协定。日本不仅加入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而且还通过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进一步加快了与中国和韩国的相互开放。澳大利亚、新西兰和新加坡也加入了《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唯一一个与美国逆开放有可比性的是英国,只有英国是比美国更多地退出各种自由贸易协定的高收入民主国家。正如有经济学家所预测的那样,英国退出欧盟将对国内蓝领工人产生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但是,即使英国现在也在积极寻求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除了上述情况之外,美国还在以另外一种方式“去全球化”,即阻止外国公司在美国建立新工厂、办公室和研究院等。众所周知,“绿地投资”要比公司收购、兼并或跨国出售企业等更加有利可取,对一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更有好处。但是,自 2000 年以来,流入美国的“绿地投资”数量急剧下降,从 2000 年的每年 130 亿美元下降到 2019 年的每年40 亿美元。这一趋势与过去四届美国政府所采取的保护主义政策有直接关系,这些政策加大了对技术转让的限制。

此外,移民情況也表明美国正在“去全球化”,并逐步脱离世界经济体系。有一种观点认为,大量移民会对美国经济和社会造成重大伤害,从而影响美国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这种看法是没有依据的,也是错误的。在这一错误观点影响下,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美国净移民人数一直下降,这一趋势早在唐纳德·特朗普上任之前就开始了。移民人数下降的部分原因是“推动”因素减弱,比如墨西哥国内工人工资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墨西哥工人“北上”的动机;另一部分原因是“拉动”因素减弱,比如美国国内反移民情绪空前高涨,并且对美国政府的移民政策产生了一定影响。无论是什么原因,美国国内劳动力市场越来越排斥外国工人是不争的事实。与对外贸易一样,其他高收入的民主国家正在逐步走向开放,包括增加移民数量。即使是那些被认为在移民政策方面较为封闭、较为保守的经济体,比如澳大利亚和日本,近年来的移民人数也在不断增加,而美国的移民人数却在持续减少。

总之,在过去 20 多年的时间里,在美国贸易保护抬头、贸易壁垒强化、移民人数减少的同时,美国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贫富差距却在增加,政治极端主义和民粹主义也抬头。同时,尽管美国的“去全球化”进程已经开始,美国正在离开世界经济体系,但是美国服务业部门的低工资工人(主要是女性工人)的数量却呈上升趋势。对全球化的错误理解以及“去全球化”的错误做法,转移了人们对这些现实问题的注意力。

三、制造业偏好、保护主义与就业:国际比较

一个时期以来,美国政府将其注意力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制造业部门,空前关注美国制造业的萎缩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美国白人男性工人的失业问题。这种政策倾向是错误的,对所谓制造业部门“好工作”的过分强调是有失理性的,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并且,这一政策倾向根本无法解决美国传统工业区和偏远地区长期存在的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自德国和日本的出口产品与美国产品形成激烈竞争以来,在半个世纪的时间里,一些经济学家和政界人士都在哀叹美国制造业部门的衰落。有经济学家提出,如果美国政府能够更多地支持制造业部门,就可以避免来自德国、日本的竞争,就有可能在这一竞争中让美国企业获胜。这种看法是完全错误的。

德国和日本确实是在制造业发展和贸易顺差等方面保持了几十年的优势,但是,在过去40多年的时间里,德国和日本制造业部门劳动力占其总劳动力的比例也在下降,并且与美国的下降速度大致相同。事实上,无论对外贸易是顺差还是逆差,几乎所有高收入民主国家制造业部门的就业人数都在快速下降。

只有大约 16%的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人选择在制造业部门工作,剩下的那些没有能够得到这一“好工作”的蓝领工人呢?他们的占比为84%,他们才是我们要重点关注和研究的。实际上,无论美国经济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那种认为一个国家能够通过制造业部门,大幅提高国内就业人数的观点,都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依据的。没有一个国家在成为发达经济体之后还这样做过。此外,全球制造业部门实际提供的就业岗位呈下降趋势。制造业部门产出和附加值的可持续增加,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的结果,而不是贸易保护和劳动力市场保护的结果。

要求更多的劳动力在国内制造业部门就业是需要成本的,而且成本巨大。与其他行业一样,制造业部门也会对激励政策和限制措施做出理性反应。贸易保护主义给制造业部门带来了巨额成本,这些成本会转嫁给那些支付了更高关税的美国企业,从而使这些企业更难与国外对手竞争,并且,这些企业的出口商品还会受到外国报复性关税的影响。美国消费者因为贸易保护主义而付出的成本也非常巨大。尤其是那些低收入家庭,他们收入的很大一部分要用于购买那些受到贸易保护主义影响的进口商品,包括服装、食品和家庭生活用品。正如有经济学家所说,“关税实际上是一种累退税,对女性和单亲父母的影响最大。”

此外,对制造业部门的工作偏好并不是一项中性政策。在制造业部门工作的男性工人,由于其从事的重体力劳动和比較危险的工作,能在广大选民中引起较为强烈的赞赏、同情和共鸣,但是这一情况却不能出现在从事服务业的女性工人群体中。我们希望,在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各种肤色和性别的蓝领工人可以改变这种偏见。实际上,对制造业部门的工作偏好是一种传统的或者说落后的性别观点:美国只有 30%的制造业部门工人是女性工人,大多数制造业部门的工人是男性工人。当制造业部门收缩时,首当其冲的是那些女性工人而不是男性劳动者。

就制造业部门的男性工人而言,制造业企业偏爱白人男性而不是有色人种男性。美国黑人和拉丁裔工人占未受过大学教育的劳动力的1/3以上。在制造业部门中从事同样工作的黑人和拉丁裔工人的平均工资明显低于白人工人。研究表明,在制造业部门,与女性工人一样,黑人男性工人更容易失去工作。无论造成这些性别和肤色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过分关注由贸易逆差而造成制造业部门工作岗位流失,而不是关心对所有工人的冲击,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和保护了一部分工人,但也造成对另外一部分工人的不公平。

一个因为与外国企业竞争而失去工作的美国人,与另外一个因为自动化或企业搬迁而失去工作的美国人相比,后者更应当得到同情和支持。考虑到因技术进步而造成的企业工作岗位流失,或者由于技术进步而造成的办公室工作人员流失,对于受此影响的企业工人和办公室工作人员来说,与同其他国家竞争而造成的制造业部门工作岗位流失,并没有什么根本性差异。我们或许更多地关注了与其他国家的竞争情况,从而忽视了那些因为技术进步或企业搬迁而失业的工人。此时,这些蓝领工人正在经历着动荡和贫困。其实,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美国企业与国外企业竞争一直存在。我们不应当忘记,在历史上,当工人在国际竞争中失去工作时,他们是如何应对的,政策是如何为他们而调整的。

对“好工作”理想的坚持,无论是在传统制造业部门、新兴产业部门还是在对外贸易部门,都有一个非常糟糕的结果,即它分散了多数低工资工人对现实的注意力。许多人——不仅仅是非法移民、在非正规部门工作的人、从事不稳定工作的人——缺少社会保障和发展前景。那种将制造业部门视为“好工作”的观念是不现实的,因为即使我们能够真正“去全球化”,真正离开国际市场,真正脱离世界经济体系,我们也根本不可能为如此庞大的蓝领工人群体,都提供这么一份理想的“好工作”。

(未完待续)

"De-Globalization" and Its Multiple Impacts on Economic Inequities: A Theoretical Study and Historical Analysis(Ⅰ)

Adam S. Posen

Translated by Wang Yu

作者:亚当·S·波森 王宇译

第2篇: “去全球化”及其对经济不公平的多重影响:理论研究与历史分析(下)

摘 要:从国际经验来看,当一个地区失去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和产业时,即使政府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也很难真正振兴这些地区。美国离开世界经济体系的“去全球化”政策不仅造成了国内的民族主义倾向,而且造成美国经济放缓。美国政府政策调整的目标应当是提高所有人尤其是低收入蓝领工人的收入水平和福利水平,为此,美国应该改变保护主义政策,通过交通补贴、职业培训、就业激励、工资福利保护等措施,真正解决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应当遵守国际规则,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使自己的国际政策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积极推进国内经济改革,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和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实施,以此促进美国经济发展。

关键词:去全球化;经济不公平;开放

DOI:10.19647/j.cnki.37-1462/f.2022.02.004

(接上期)

四、贸易逆差、传统工业区衰落与就业:国际比较

对美国贸易逆差的担忧,还表现为对受美国贸易逆差影响最严重的传统工业区的担忧。长期以来,由于“锈带”地区的制造业企业逐步转移到海外,破坏了建立在原来企业周围的经济生态。在类似的地区,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所遭受的苦难也是真实情况,而且还在不断加剧。任何有同情心的人们都希望尽快解决这些问题,就更不用说敏感的政治家了。增加就业似乎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途径,为了实现就业目标,就要努力恢复遭受重创的传统工业区和偏远地区的经济。近年来,许多经济学家呼吁,要重视传统工业地区的经济和就业,加快传统工业区的重建工作。

问题在于,政府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重新振兴一个遭受工业衰退之苦的地区吗?这种情况还不多见。地理不是命运,而是经济史在现代社会的体现。20世纪70年代,劳伦斯和洛厄尔纺织厂破产倒闭,造成整个地区的经济衰落。时至今日,这一地区的许多城镇仍然是一片萧条。的确,匹兹堡已经恢复了活力,底特律也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但是,它们都曾经历了艰难的产业更替和人口更替。

我们再来看一下国际经验,也许更有启示意义。在欧盟大力支持下,德国和意大利曾经向其经济落后地区,包括前东德和意大利南部,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财政转移。然而,这些城镇在就业和人均收入等多个方面至今未能赶上德国和意大利的平均水平。日本经济制度的特征之一是政府向偏远地区长期、大量输送资金,但是收效甚微,有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搬离偏远地区,搬到东京、大阪和其他大城市生活和工作。在英国,那些失去煤矿、钢铁厂和造船厂的英格兰北部一直是政府不断努力提升的贫困地区,但是该地区至今还不能与富裕的东南部地区和伦敦地区相提并论。其实,任何国家的情况基本一样,有文化、有技能的年轻人一定会去寻找那些有更多发展机会的地方,无论现在他身处的地方在历史上曾经有多么辉煌。

任何人都不应该仅仅因为他们所居住的地方衰落而被抛弃,任何地区都不应该仅仅因为他们的产业更替而被忽视。尤其是政府不应该通过对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政策加倍下注来欺骗社会公众。当一个地区失去了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和产业时,即使政府投入了大量资源,也没有方法来真正拯救他们。

当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美国政府希望工人能在同一个地方找到相同工作的想法是不现实的,限制劳动力流动的政策、限制移民的政策是不正确的。今天美国偏远地区、传统工业区,尤其是“锈带地区”的贫困和衰落不应当被忽视。我们需要诚实地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劳动力自由流动和移民自由是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蓝领工人的,更是有利于低收入工人的。

有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美国一些地方,只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就业岗位选择,或者只有少数几种占主导地位的就业岗位选择,这样的垄断赋予了企业压低工人工资的权力,而且企业也在行使这种权力。政府对企业的扶持政策可能使企业更多地剥削工人,其中少数族裔工人和女性工人受到的剥削可能最多。

即使某一地区的援助政策曾经有过成功的经验,现在也不是加大援助政策力度的时候,因为长时间累积起来的问题可能使这些往日的政策失灵或失败。疫情可能会改变现行教育、交通和医疗保健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远程工作模式迅速发展,为那些在传统工业区和偏远地方居住的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工作机会。远程工作的兴起对于白领阶层来说,意味着工作机会增加,但是,对于那些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蓝领工人来说并非如此。因为无论是在服务业部门还是制造业部门,蓝领工人体力劳动的职业特征要求他们必须回到工厂的生产线上。

五、为了公平和福利:是离开世界经济体系,还是改变保护主义政策?

美国联邦政府可以帮助人们及其家人搬迁到工作机会较多的地方,也可以对提供较快运输工具的企业进行一定的补贴,这样人们就可以进行远距离通勤,接受远程工作。类似地,美国联邦政府可以帮助人们进行职业培训,为在新兴行业工作做好准备;可以为那些因年迈或疾病而无法继续工作的人们提供社会安全网;也可以借鉴欧洲国家就业政策和再就业经验,加强就业激励、增加就业培训,降低失业率。

其实,就美国经济来说,那些过于强调新自由主义的地方并不是在對外贸易领域,而是在国内各种经济问题上。美国政府总是担心强大的社会安全网会抑制人们寻找工作的积极性,从而对政府提供的社会保障产生依赖。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美国政府在医疗保健、教育培训、公共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财政金融支持力度远远不足。这是在克林顿政府和奥巴马政府、布什政府和特朗普政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021年3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美国经济救助计划》,其中许多措施是正确的,也是及时的,包括扩大儿童税收抵免和扩大公共投资。

实际上,真正需要保护的是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福利,而不是某一个工作岗位和某一个地方。为此,我们应当实施《平价医疗法案》,使医疗保险真正具有公平性和便利性。我们应当在企业之间整合养老金计划,以降低工人的成本支出。零工、临时工和兼职工人应该得到与全职工人相同的工资待遇和法律保护,应该允许他们像全职工人一样积累资历、储蓄和福利。只有这样,才能为所有工人创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并使他们能够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之间自由转换。目前,我们看到其中一些措施正在发挥作用,但是,这些措施不能仅仅是由于新冠肺炎疫情,也不能仅仅是由于为了推动经济恢复而赋予工人的临时性权力,我们需要通过立法来真正解决美国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和贫富差距扩大等问题。

沒有证据表明,如果联邦政府将劳工保护标准提高到与美国一些州或者提高到与其他高收入民主经济体相同的水平,就会失去数百万个工作岗位。澳大利亚、加拿大和大多数西欧国家都有着严格的劳动保护法规、全面的医疗保险计划和养老金计划,其劳动力参与率却一点也不比美国低,甚至高于美国。比如,近年来美国女性劳动力参与率一直下降,而日本和欧洲大部分地区的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却一直在显著上升,并且这些成就都是在开放市场以促进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国际移民自由流动的背景下取得的。

另一个问题是现行法律法规的执行问题。负责执行健康、安全、劳工和环境法律法规的机构长期资金不足,对违规行为的罚款过低,结果造成污染者和工资欺诈者横行。劳工保护法律法规执行不力不仅降低了低工资工人的收入,而且恶化了他们的生活水平。

在扩大这些计划及其执行范围的同时,美国政府应终止外贸援助和其他旨在帮助那些因贸易逆差而失业的工人的公共计划。这些计划在多个方面都失败了:它可能帮助一些工人找到了新工作,但它不可能减弱人们对美国经济放缓的焦虑,也不可能振兴已经衰落或正在衰落的传统工业地区。对外贸易援助,无论如何称谓,都是美国独有的计划,它反映了一种观念的扭曲。大多数欧洲国家每年都会将国内生产总值的 0.5%~1.0%用于帮助失业工人重新就业,这里所说的重新就业是指所有失业者的再就业,无论他们为何失业。相比之下,美国只花费了这个数额的 1/10,而且美国政府只帮助那些在对外贸易部门的失业工人。美国政府的这一做法是完全错误的。

美国能够负担得起欧盟所采取的积极的就业政策的成本吗? 答案应该是肯定的。美国联邦政府关于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遗产税的税率大都处于历史低点,低于几乎所有其他高收入民主国家。其他高收入民主国家已经实现了人均收入的可持续增长,尽管他们的税率要高得多。对那些在过去20年里收入和财富大幅增长的美国人来说,加税不仅是公正的,而且是政治正确的。它还可以为美国联邦政府扩大就业项目和社会福利项目提供财税保障。

六、美国重新融入世界:改善经济不公平之根本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平与效率选择中,美国一直在以效率的名义牺牲公平,为此,应当通过“去全球化”来减少经济不公平,调整收入分配不公正,缩小贫富差距。这一观点是错误的。从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跨国界移民等全球化的经济指标来衡量,美国“去全球化”已经进行了20多年,这期间美国的经济活力一直在下降,不平等程度和贫富差距一直在上升。与2000年之前相比,现在美国劳动力的国际流动性更小,在美国新开工的国际企业更少。美国的“去全球化”不仅助长了美国国内的民族主义倾向,而且造成美国经济持续放缓。

自从2021年1月暴徒占领美国国会大厦以来,美国政府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件令人痛心的事情:最近几十年来,美国政府一直在向全世界讲授民主选举的重要性,然而,今天却发现自己也不能幸免于政治失败;最近几十年来,美国一直在向世界讲授封闭经济的危害性,然而,今天却发现自己正在“去全球化”,正在离开世界经济体系。其结果不仅造成国内更高的价格水平和更少的工作岗位,而且进一步加剧了低工资工人对企业集中和利益集团的不满和对立。

事实上,许多国家正是通过对外开放来推动国内变革,以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停滞和社会腐败。我们应当学习和借鉴日本明治维新、土耳其凯末尔·阿塔图尔克改革、中国市场化改革以及南欧和东欧国家加入欧盟的经验,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变革。虽然美国不是专制政府统治下的计划经济,但它确实需要认识到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及世界各国竞争对手的优势,继续宣传美国是世界上最开放、最有活力、最具竞争力、机会最多的经济体是一种自欺欺人。继续将美国自己的问题归咎于国外,归咎于外国工人、外国公司、外国政府,是一种掩耳盗铃。

美国应当遵守国际规则,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教训,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竞争。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一直在鼓励其他国家开放市场、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实施贸易自由化和资本自由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些理念和政策都是正确的。最近一个时期以来,情况正在发生变化,美国政府将美国定义为开放经济,将其他国家描述为保护主义。美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被视为不公平贸易,美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被视为不对等待遇。在实施了20多年的“去全球化”政策之后,美国经济确实需要重新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美国企业需要有来自国外的竞争压力。

美国政府应当使自己的国际经济政策更具开放性和建设性。美国政府应当承认,在美国“去全球化”、离开世界经济体系时,世界多数国家仍然坚持经济开放。面对美国对世界经济体系的退出,国际贸易正在以较快的速度恢复。历史表明,没有一个国家的关税壁垒和保护主义能够阻挡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即使一个国家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但国际市场一定更为庞大。面对一个更加庞大的国际市场和全球经济,美国“去全球化”和离开世界经济体系的防御性退出对于改善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公正、贫富差距扩大只是徒劳。

美国应当更加积极地推进结构改革,促进本国经济发展。美国和世界许多国家都需要一场大规模的经济和社会变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政府也认识到这一点,并且试图通过签署和实施各种自由贸易协定来实现这种变革。从根本上讲,在国内方面,美国政府应当通过签署和实施自由贸易协定来推进国内的经济社会变革。国际方面,华盛顿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国际规则和国际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方面,而不是数字目标,比如减少美国的贸易逆差;也不是单方愿望,比如加快世界贸易组织改革。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以下四个方面对于美国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是国际公司税。我们非常赞同美国财政部部长珍妮特·耶伦女士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支持通过谈判所达成国际协定对美国税法进行修改。一些公司将利润转移到低税地区进行逃税,这会侵蚀政府职能,破坏市场经济的合法性。数字经济的兴起和发展使这些扭曲更加严重、更具挑战性。全球的集体行动应该给美国一个机会,不仅要将其税率提高到其他主要发达经济体的水平,而且要防止本国公司逃税。这将有助于缩小美国的贫富差距,使美国收入分配更加公平。

第二,是碳定价。美国需要碳税,世界也需要它。美国经济应加快脱碳步伐。科学技术进步和私人投资增加正在产生有积极意义的进展。拜登政府对能源生产和运输规则的改变、对绿色发展的重视、对绿色投资的补贴都非常有正面意义。但是,由于还没有全国性的碳排放税,美国仍然落后于欧盟成员国和其他一些国家。如果美国不迎头赶上,这些国家将有理由进行碳边界调整,以抵消美国等地碳投入价格过低的影响。总之,保护环境需要国际合作。

第三,是寻求独立于现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劳工保护标准和环境保护标准。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更新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协定》有两个方面的积极影响:一是有助于维护美国、墨西哥和加拿大蓝领工人的利益;二是表明美国可以在保持市场开放的同时解决对劳工权利的关切。未来美国政府应该与劳工保护标准较高的国家达成自由贸易协定,并且在立法和执法方面做出改变。

第四,是继续探讨并逐步实现“有原则的诸边主义”。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期内,美国政府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或《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的可能性不大。不过,美国政府仍然可以做一些事情,鼓励其主要盟友加入并且向前推进自贸协定。

归根结底,美国需要继续变革而不是回到过去。美国在“去全球化”的道路上已经走过了20多年的时间,此间,美国经济不公平、收入分配不平等和贫富差距问题越来越严重。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政府坚持认为,制造业部门是“好工作”,制造业部门的发展是美国经济恢复的关键,为了发展和振兴美国制造业部门,必须实行保护主义政策,以避免美国企业受到全球化的不公平竞争。很明显,这种看法和做法、这种理念和政策都是错误的。它忽视了广大蓝领工人的利益,赋予了少数特权者和利益集团以继续剥削工人的权利,不仅具有误导性,而且具有破坏性,继续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会使蓝领工人的收入水平进一步下降,并且加深对低薪服务工作者的偏见。

美国政府的政策调整目标应当是,提高所有人尤其是低收入蓝领工人的收入和福利水平,而不仅仅是为少数特权者和利益集团提供“好工作”。未来美国政府应该充分利用國际市场和国际竞争来提高美国工人和美国企业的竞争力,而不是将全球化以及美国贸易逆差问题继续视为美国经济不公平、收入不公正和贫富差距的根源。如果美国联邦政府只重视美国的某一个或某几个产业和部门、几个地区和城镇,其结果可能是撕裂美国社会而不是促进美国经济发展。事实上,在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已经这样做了,现在到了需要改变的时候了。

作者:亚当·S·波森

第3篇: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及中国机遇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 科技革命 生产力 战略机遇

经济全球化是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不断加深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之路。只有深入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逻辑和发展趋势,才能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背后的必然性,把握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主动权。

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最终决定性力量,其发展是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地看,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科技进步的必然结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国家人为造出来的”。当生产力发展到这样的程度——人们有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商品生产和交换,寻求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逐步拓展市场,经济全球化便不可遏制地出现了;而且,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在全世界优化资源配置能力的增强,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了不同的世界市场发展状况,经济全球化的历史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殖民扩张和世界市场形成阶段。西方国家凭借巧取豪夺、强权占领、殖民扩张,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基本完成了对世界的瓜分,世界各地区各民族都被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中。14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出现了存在雇佣关系的工场手工业,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早期资本家、冒险家既渴望得到欧洲之外的特产(如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又希望将欧洲的商品销售到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经过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的探索,到达东方及环球航行的新航路开辟了出来。新航路的开辟,彻底宣告了世界各地隔绝状态的终结,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从欧洲到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也是殖民国家对殖民地征服掠夺的过程。美洲大片的庄园被开辟出来,导致了“三角贸易”的兴起与繁荣;欧洲商品源源不断地输往非洲,交换的却是近亿的黑奴;美洲的金银和工业原料等整船地运往欧洲,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765年,英国织布工人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了。1785年,瓦特改良的蒸汽机应用于纺织部门,人类进入蒸汽时代。随后,蒸汽动力运用于交通运输部门,火车、汽船相继发明问世,生产效率获得飞速提高。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销往国外,亚非拉地区成为其工业原料供应基地和商品倾销市场,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19世纪70年代,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汽车、电报、电话、飞机等相继问世,并投入使用,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组织开始形成,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垄断阶段。1869年苏伊士运河正式通航并被英法控制,1914年巴拿马运河正式通航并被美国控制,这大大缩短了世界各地的航程,从时间、空间上将世界经济活动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了一起。

二是两个平行世界市场阶段。生产力在世界范围内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也把它不断推向自我否定。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确立。与崭新社会制度确立相对应的是崭新生产方式的产生。这种崭新的生产方式不仅在苏联而且在全世界彰显了它的生命力。于是,一个新的世界市场出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世界形成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这个新的世界市场已经成为能够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平行的存在。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并不是完全互相封闭的,而是在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航天、微电子、生物工程等技术突破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既进行着激烈的相互竞争也进行着一定程度的合作。在内部,它们在各自体系内加深合作,推进各种形式的一体化发展;在外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的扩张,推动经济全球化走向体系化和制度化。总体来看,世界各国的经济合作进一步加深,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便捷。

三是经济全球化阶段。随着冷战结束,两大阵营对立的局面不复存在,两个平行市场亦不复存在,各国相互依存大幅加强,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后,世界呈现“一超多强”格局。世界局势得到缓和,各国都制定了适合本国发展的政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带来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便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获得竞争优势。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社会生产力空前发展,使得经济全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进入新世纪,经济全球化“向前的动力、向后的阻力”均有了新发展。一方面,以信息革命为先导,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奏响了世界互联互通的新乐曲,各种新技术、新制度把世界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全球利益共享和责任共担进一步深化。另一方面,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美国提出“美国优先”的口号,在国际事务中推行单边主义,经济全球化发展遭遇巨大阻力。

经济全球化必然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继续向前发展

经济全球化发展会遇到如此之大的阻力,与这样一个事实紧密相关:尽管旧的生产关系不可能阻止新的生产力的发展,但其在退出历史舞台之前,一定会竭尽全力地阻碍新的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及各国内部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旧的财富和权力分配格局仍未被打破。旧格局、旧体制通过留存的力量阻碍与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相适应的新一轮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形成巨大挑战。

首先,经济全球化会加剧国际“两极分化”,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第一重自我否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凭借早发优势积累了雄厚的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力量,掌握着国际经贸组织的主导权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制定权,并用这种权力为其在全球化发展中谋利,限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其结果是,经济全球化越发展,南北差距越大,世界经济发展越不平衡,一些技术经济条件比较差的发展中国家被边缘化。据统计,2018年,西方人均GDP最高国家的人均GDP甚至是世界上人均GDP最低国家的300倍。显然,那些被边缘化国家的人民及它們的同情者一定会形成反经济全球化的思想。

其次,经济全球化会放大经济危机,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第二重自我否定。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彼此之间的依存度逐渐升高,“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当代经济全球化主要受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支配,这就使得资本主义基本矛盾随着经济全球化而扩展到世界范围。当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会爆发世界经济危机。此外,经济全球化很大程度上是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在全球扩展的同时,也把自身存在的自发性、盲目性扩展到全世界,进而加剧世界经济的无序和风险,诱发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可见,经济全球化在实现各国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资源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同时,也会把个别国家的经济风险扩散到其他国家。如果经济全球化按照现有模式进一步发展,爆发全球性危机的风险将越来越大,经济全球化受到的批判也会越来越激烈。

最后,经济全球化会放大社会动荡,形成经济全球化的第三重自我否定。一则经济全球化使得财富分配更具有全球性,从而导致财富分配的不公也更具有全球性,原来一国范围内的社会阶级矛盾扩大到了全世界。可以说,当前和过往模式的经济全球化越发展,阶级矛盾就越深入,卷入的人就越多,影响的地域就越广阔,如果出现社会动荡,規模也就越大。这就使得经济全球化大概率会受到希望缓和阶级矛盾的人们的反对。二则经济全球化使得各国国内因素与国际因素的联系与互动增强,国际问题诱发国内动荡、国内问题引发国际动荡的机率增大。原本只会在局部或一定国家内发生的动荡,很可能会通过要素的流动扩大到全世界。那些被牵连而引发动荡的国家很可能将自身损失归罪于经济全球化。

尽管如此,我们要看到,经济全球化是与新的生产力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当前,随着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以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和应用,推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使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例如,不断涌现的在线直播、短视频、移动游戏、在线教育、云计算等新型信息服务模式都具有全球消费的特征。实体经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物质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借助信息网络、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可以在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为实物产品的使用者提供信息技术支持。信息沟通突破地域限制,从量变走向质变。仅就信息而言,人类甚至将从“地球村”跃进到“一家人”的程度,信息技术为人类交往、经济全球化提供了更广阔的天地。

进入新世纪,生命科学的新发现、生物技术的新突破、生物技术产业的新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及社会发展的进程。例如,日益成熟的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以及正在加速发展的基因组学技术和蛋白质组学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生物芯片技术、干细胞组织工程等关键技术,推动了生物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深刻改变着人类的医疗卫生、农业、人口和食品状况。这不仅将给予人类个体更长的生命,扩大全球交往的机会和意愿;还将带来观念的改变,最大限度地从个体的角度降低冲突的发生、财富的损失,使世界更加和平与稳定,使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更加安全。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制造技术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转型,正在加速发展的以清洁高效可持续为目标的能源技术将引发全球能源变革,空间和海洋技术正在拓展人类生存发展的新疆域。这也意味着经济全球化的空间正在不断地拓展。另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积聚力量,催生大量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将给全球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切都意味着,经济全球化是物质力量作用的结果,必然随着新的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

中国的发展要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势

“经济全球化是历史潮流。长江、尼罗河、亚马孙河、多瑙河昼夜不息、奔腾向前,尽管会出现一些回头浪,尽管会遇到很多险滩暗礁,但大江大河奔腾向前的势头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因此,中国的发展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逻辑、大趋势,紧紧抓住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性机遇。

第一,携手打赢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站上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新起点。疫情防控期间,中国主动同有关国家和国际组织开展合作,保质保量向国际社会提供急需的防疫物资,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有力证明了团结合作是国际社会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优化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是捍卫公共卫生安全最好的方法。打赢全球疫情防控阻击战,应强化世界卫生组织等多边机制作用,将抗疫国际合作中形成的经验做法切实转化为立根本、管长远的制度体系,筑牢全球公共卫生安全的铜墙铁壁;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推动世界经济复苏。

第二,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新格局,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建设一个更加美好世界的必由之路。为此,需要坚持互利共赢、共同发展,优化全球产业链布局,保障全球供应链安全,建立健全贸易摩擦解决机制,加快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磋商;倡导多边自由贸易机制,扩大自由贸易“朋友圈”,主动分享发展经验,增进民生福祉。

第三,适应世界大变局,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随着国际力量对比消长变化和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加强全球治理、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大势所趋。当下,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不是推倒重来,不应采用冷战、零和博弈的旧思维,而要在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前提下,积极补充、改革、完善现有国际秩序,推动世界贸易组织等多边机制的改革,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储备更强大的体制机制红利。

第四,促进文明对话和绿色发展,蓄积经济全球化发展新动能。坚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推动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加快全球绿色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文明对话和绿色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发展拓展新的空间和机遇,促进经济全球化基础更牢、程度更深、更可持续。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大势还应深刻认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因素。第一,要统筹好开放与安全。既要打开窗户,扩大开放,也要装好纱窗,更好维护经济安全。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谋划国内发展,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全面扩大开放促进市场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以更强的产业竞争力、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来保障经济安全,以更加安全的经济体制参与更高水平的经济全球化。要顺应大国经济发展规律,切实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立足点,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好开放与改革发展,找到开放与安全的黄金结合点。

第二,要有效防范化解风险。要坚持底线思维,坚决守住底线和红线,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稳住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把风险防范落到实处。要把握好扩大开放的力度、进度和深度,积极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更好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要提升参与和引领经济全球化的能力。要提升规则制定能力,多边、区域与双边并举,积极参与新一轮全球规则制定,反对保护主义,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主义。要提升安全保障能力,运用国际通行规则,健全产业安全机制,完善经济安全风险预警,健全外资安全审查、产业损害预警、贸易救济等机制,维护我国发展利益。要提升人才保障能力,积极培育经济、法律、管理、谈判等方面的国际化人才,增加我国在国际组织的代表性。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无论人们如何批判,无论其发展过程会出现什么样的曲折,都是不可能否定得掉的。因此,我们所能做的就是深刻理解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发展趋势及其背后的必然性,以“勇敢者”的态度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趋利避害,掌握发展主动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导)

【参考文献】

①习近平:《开放合作 命运与共——在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新华网,2019年11月5日。

②人民日报评论员:《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论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主旨演讲》,新华网,2018年11月6日。

责编/刁娜 美编/李祥峰

作者:陈江生

第4篇:历史与社会中考时政题目精讲与精练 经济全球化

三次科技革命不仅从根本上促进了世界近代化,更为重要的是,每一次文明进步都推动的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对中国的经济社会产生了极其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材料一】: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以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他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据中国新闻网报道,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从3月22日起,对俄罗斯、坦桑尼亚、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德班举行的金砖国家(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领导人第五次会晤。金砖国家是新兴的发展中经济体,习近平发表题为《携手合作,共同发展》的主旨讲话。此次会晤再次表明,金砖国家合作将继续向更高水平发展,继续在带动全球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加强多边主义和国际关系民主化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

图1

习主席出访行程简图

图2 金砖国家位置示意图 【材料三】: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中的关系链:

【材料四】: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没有使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古巴前领导人菲德尔·卡斯特罗

【材料五】:习近平主席接受金砖国家媒体联合采访时说:世界在变化,中国也在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必须随着形势和条件的变化而向前发展。只有不断与时俱进,中国才能充满活力。只有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最终才能走得通、走得好。

请回答

问题一:材料一中从“彼此隔绝”到“联系在一起”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1分) 问题一:新航路开辟。(1分)

问题二:根据材料二,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所在地,东临哪个海域?历史上最早到达到这一海域的欧洲航海家是谁?(1+1分) 问题二:印度洋;(1分)

迪亚士(1分)

问题三:根据材料二回答: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国家体被称为金砖国家(BRICKS)的原因是什么?(1分)这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怎样的发展趋势? (1分) 问题三:都是新兴的发展中经济体;(1分)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

问题四:根据材料三指出,促成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这种特点的因素是什么?(2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能感受到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给我们带来的便利和问题,请你各列举一例。(2分)

问题四:促成因素: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跨国公司的推动。(2分) 便利: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遍及中国许多城市。(1分)

问题:环境污染严重。(1分)(开放性命题,言之有理即可)

问题五:依据材料

三、四,概括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特点的本质是什么?(1分)为什么会“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2分)

问题五:本质:经济全球化由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与发达国家间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1分)

原因: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处于不利的境地;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的存在。(2分)

(言之有理即可,回答出两方面可得满分

问题六: 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2分)“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我们要坚持走一条什么道路?(1分)

问题六:答:如何应对:a、中国应顺应时代潮流,抓住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b、同时防范风险、趋利避害。c、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更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d、加强南北对话和男南合作,为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2分)

道路: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分)

第5篇: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全球化进程与社会主义运动

国内对全球化的讨论正在深入。这一讨论一直存在不少热点和分歧。不同意见的讨论与商榷,对理论研究大有裨益。应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来诠释全球化的内涵,考察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关系,有助于深化全球化的讨论。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与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点一般有两层含义:人类不断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的进程;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的进程与趋势。国内有学者认为,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拓展了世界市场,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全球化进程应与资本主义进程“属于同一过程”,因为两者有着“时间上的契合性与历史的同步性”。(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经济全球化进程究竟在何时启动,争论不少。其实,这应依据客观的历史与经济全球化基本特征的出现而定。如果我们从世界文明史的进展及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一层定义出发,那么很容易得出结论:经济全球化进程并不与资本主义进程同步。因为在世界文明史的进程中,各民族打破地域、民族、制度、文化障碍,进行交往,并不是始自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早在资本主义产生之前,不同民族之间就采取各种方式相互交往。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交往,既包括和平方式,例如,不同民族间的产品贸易、外交和文化交往;也包括战争方式,如掠夺、侵略和征服。马克思曾指出,“战争本身还是一种经常的交往形式”,应“被看作是历史的动力”。

如果从以上经济全球化的第二层定义出发,以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作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启动标志,那么同样可以得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不同步的结论。因为各国经济形成不可分割的全球有机整体,只有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时才有可能。而统一的商品、劳动力、资本的世界市场,直到工业革命进入高潮之时的19世纪中叶才形成。既然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直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时各国经济才初步形成全球有机整体,经济全球化才有可能启动,那么,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揭开了全球化进程的序幕”的论点,就难以自圆其说。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内容十分丰富,贯穿在众多的专著中。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主义原理》、《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等代表性著作中有较集中的论述。如果我们完整阅读这些文献,就会发现,马克思主要是在论及大工业的历史作用时,提出其“世界历史”观的。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论及机器大工业的伟大历史作用时强调,是它引起广泛的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促成了统一的世界市场,从而把一切民族与国家联成一体,是“它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一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的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各国以往自然经济形成的闭关自守状态”。(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的这段话的主语“它”,应是机器大工业!但是,国内有的学者却认为,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可得出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的结论,因此,“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相同,也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等同。(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empirenews.page--] 这种理解与以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引文的意思以及全文内容的原意并不相符,因为资本主义进程,并不能与机器大工业等同,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在机器大工业发生前,已有两三百年的历史。根据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不是资本主义“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而是18世纪后期的工业革命启动了“世界历史”。但是直到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进入高潮时,“世界历史”发展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了,经济全球化进程才启动。可见,马克思关于由机器大工业启动的“世界历史”进程与资本主义进程以及全球化进程并不重合。总之,应依据世界文明史,以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为指导,理顺资本主义进程、“世界历史”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全球化问题的讨论夯实基础。

就全球经济的联系与制度安排而言,经济全球化进程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世纪中期,工业化进入高潮,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全球化开始启动。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商品、劳动力和资本的全球性流动。西方少数工业化国家完全依赖世界市场,大多数非工业化国家并不完全依赖世界市场,不少国家仍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状态之中。因此,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程度较低。

第二阶段。二战以后,新科技革命将工业化进程引向新高潮,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生产力进入“黄金发展”时期,经济全球化的程度提高,不但制度安排基本完成,包括国际金融及国际贸易机构与体制建立并完善,而且经济全球化的物质载体已具备,跨国公司大量涌现。但是东西方冷战与“两个平行市场”的存在,使这一阶段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严重受阻,因此,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并没有出现,充其量只出现了经济“半球化”现象。

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新科技革命进入信息革命时代,工业化社会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出现了全球的制度创新与扩散,以及跨国公司的更大规模的渗透,企业经营国际化程度普遍提高,新自由主义思潮盛行,资本的国际流动借助因特网而速度空前、规模巨大,经济全球化程度空前提高。由于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及亚洲一些国家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边缘状态”,因此,至今完全意义上的经济全球化仍没有实现。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仍然很漫长。

二、经济全球化、“世界历史”与社会主义运动

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运动,是全球化讨论中的一个热点。有的国内学者认为,“‘世界历史’或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是社会主义理论产生与实践展开的条件”,“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其基本论据是:

(1)世界历史形成,为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的创立提供了条件;

(2)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

(3)由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其内在的矛盾与危机必将导致无产阶级革命。经济全球化没有消解这些矛盾,也不能改变其灭亡的命运,但是资本主义可以“在全球化中转移自身矛盾,由此延缓它的存在。”而“社会主义则将以其历史逻辑的力量,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empirenews.page--] (4)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将把各国无产阶级联在一起,使无产阶级革命“具有全球性性质”。马克思说过,“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因此,由马克思“世界历史”观,可得出社会主义必胜的结论。

以上的观点与推论是否站得住脚,值得逐一推敲;同时有必要认真核对一下,其中引用的马克思的有关论述是否准确,其基本理论依据是否准确无误。

首先,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固然离不开[1][2][3]下一页 经典作家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批判。但是,20世纪的世界历史表明,资本主义主导着世界体系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大多数落后国家尽管深受资本主义剥削与压迫之苦,但在二战后还是选择了资本主义道路。

历史昭示,落后国家要在资本主义主导的世界体系中选择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往往需要某些相应的国际条件和一定的国内社会条件。当国际资本主义处于空前危机而国内社会处于历史转折时,例如,帝国主义陷入两次世界大战时,落后国家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才有可能取得重大成功或突破的机会。一战中,出现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二战后,出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在通常状况下,仅仅依靠资本主义的“负面效应”与“世界历史的进步性”,并不可能将落后国家推向社会主义。在21世纪更是如此。战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教训很多,其中,一些落后国家在一定的内外历史条件下,尽管跨越了“卡夫丁峡谷”,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但是普遍忽视了对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与利用,过度强调与资本主义制度及意识形态划清界限,排斥市场经济,完全否认了对现存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付出沉重的代价。苏东剧变的惨痛教训令人深思。

其次,资本主义既然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能转移内部矛盾,延缓生存期,那么如何理解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的结论?如何推导出全球化“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的论点?显然这一推论过于简单牵强。

第三,仅仅用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这一抽象的概念,得出社会主义“最终取得全球的胜利”的结论,尚不具有充分的说服力。(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社会主义自身的“历史逻辑的力量”是什么?必须加以明确的阐述。国内有的学者,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的论点,以证明经济全球化必然导致资本主义灭亡和社会主义胜利的结论,其实并不恰当。因为这两句话出自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原理》,而这段论述的基本论点,却是恩格斯晚年郑重声明放弃的过时论点。[!--empirenews.page--] 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恩格斯在回答单个国家能否发生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时,说:“不能”,“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是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的革命,„„共产主义革命也会大大影响世界上其他国家,会完全改变并大大加速它们原来的发展进程。它是世界性的革命,所以将有世界性的活动场所。”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也有同样含义的话: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会扩大交往,“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立即’同时发生的行动才可能是经验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篇文章都是马恩在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之前写的。当时他们设想,机器大工业与世界市场已将所有“文明国家”的经济联成一体,同时造就了相同的社会阶级状况: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世界市场已把这些国家的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并消灭了他们的地域性特征,一旦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就可能使所有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同时行动起来,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爆发世界性的无产阶级革命,实现世界共产主义革命的目标。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曾与此论点相关。但是,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爆发以后的事实却与马恩的这一判断并不一样。1895年恩格斯临终前,根据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运动发展的新情况,在《<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中郑重宣布,放弃半个世纪前的“所有‘文明国家’同时爆发革命”的论点。他认为,“历史清楚的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资本主义大工业”在1848年还是有很大的扩展能力”,因此“要以一次简单的突然袭击来达到社会改造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22年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用事实证明了1848年前马恩关于发达工业国无产阶级“同时革命”的判断有误,恩格斯晚年的纠正是明智的。

今天,当人们在运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观研究经济全球化问题时,如果不能全面理解该理论的内涵,仅仅断章取义地引用其中的某些论据,甚至是被马恩晚年纠正的论点,由此所得出的结论,就可能有失偏颇,并且可能有违马恩相关论述的基本立场。

三、全面客观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对经济全球化的“双刃剑”作用,人们已达成共识。它既使全球经济的要素配置更合理、成本更低、效率更高,也使南北差距日益扩大。应该承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达国家处于优势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劣势地位。这是历史造成的客观现实。但是,无法回避的经济全球化潮流是否仅眷顾发达国家,给它们带去的都是机遇,却将挑战都留给了发展中国家?国内有些学者对此似乎给予了肯定的回答。他们认为,在市场经济中占据优势的发达国家能借助经济全球化“维护本国的经济安全”(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而处于劣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不但遭到“一定的威胁”,而且“如果听任经济自由化的摆布,就会深受其害”。(注:夏兆龙《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一部分》,载于2002年1月24日《社会科学报》。)事实究竟如何?如果我们全面客观地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双重效应,那么就应承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主权遭到削弱,发达国家的经济主权和安全也遭到跨国公司、资本和劳动力全球流通的“一定的威胁”。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处置不当,发展中国家会遭灾,发达国家也“会深受其害”。就具体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全球化的“双刃剑”效应,应理解为对任何参与者在带来挑战的同时给以机会,在给以机会的同时伴随风险。能否趋利避害,驾驭这种双重效应,取决于各国政府的应对政策。[!--empirenews.page--] 其实,当全球南北差距扩大时,发达国家内的贫富差距也在扩大。据英国国家统计局2000年的统计数据,基尼系数从1995—1996年的0.33,扩大到1996—1997年的0.34,再到1998—1999年的0.35,贫富差距在拉大。

当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时,发达国家也面临巨大压力。90年代以来日本经济连续十余年疲软,国内失业情况加剧。欧盟同样面临两位数的失业率。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经济学教授亨利·费伯预测,未来三年内,美国有近25%的失业者难以找到工作,近75%的人在找到新工作前被迫忍受没有任何收入的生活。其实,正是发达国家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其成为世界反全球化活动的策源地与中心,折射出发达国家在应对经济全球化时遇到的挑战与困惑。90年代以来的世界反全球化活动,主要发生在西方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反全球化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那些受全球化冲击较大的产业部门和弱势群体组织,如工会与农会。美国的劳联和产联是大闹1999年西雅图世贸组织部长会议的主角;法国的“农民联盟”则是2001年11月巴黎反全球化示威游行的主要参加者。此外,还有主张加强国家对经济掌控的新国家主义者、极左和极右势力分子、无政府主义者和环境保护主义者等。这些反全球化的组织和活动,主要并不是为了捍卫发展上一页[1][2][3]下一页 中国家的利益,而是为维护自身的权益。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在2000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发言时曾指出,“最近形成了一个奇特的联盟。极左派、极右派、环境保护组织、发达国家的工会和自封的文明社会代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这个目标就是不让发展中国家人民获得发展。”(注:宋士昌、李荣海《全球化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尽管不少第三世界领导人也批评全球化,但是他们并不是全盘抵制全球化,而是要求公平有序的全球化,参加者都能公平分享全球化的果实,参与全球化游戏规则的制定与修改,避免发达国家独占全球化“红利”,而自己被边缘化。

东亚与其他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验证明,正是在积极参与全球化的进程中,发展中国家才可能趁势发展起来,成为新兴国家。中国社会主义的巨大发展与改革开放20多年的建设成就举世瞩目,更证明了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虽有风险,但也是机遇。亚非一些日趋落后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事实也说明,如果发展中国家因为怕冒风险而游离于经济全球化进程之外,如果不能积极应对与参与,也就意味着丧失与放弃发展机会,就有被边缘化和淘汰出局的危险。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排斥经济全球化,也可能重蹈苏联崩溃的覆辙。

对待经济自由化的态度与对待经济全球化一样,排斥经济自由化必然抵制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就是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发展中国家要发展只有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并适应经济自由化与市场经济机制,只有接受挑战,抓住机遇,才能求得发展。东亚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对经济全球化双重作用的评价必须客观,避免情绪化而有失偏颇。[!--empirenews.page--]

四、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是全球化问题研究中的另一个大课题。

国内有些学者在肯定全球化“是社会主义生存和发展的客观条件与历史根据”“,其发展趋势在根本上与社会主义的趋势完全一致”“,并包摄社会主义价值原则”的同时,也不无忧虑地认为,“全球化为资本主义势力颠覆、瓦解、演变社会主义提供了某些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遏制以至和平颠覆的目的与主张,将在全球化进程中得到强化”。(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 毫无疑问,在一个半世纪多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已有数百年历史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占绝对优势,并主导这一进程;社会主义形态作为只有不到一百年历史的新生事物,仍处在相对的劣势地位。必须指出,由于历史文化与政治理念的差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至今仍有一批死抱冷战思维不放的人士,他们对社会主义 制度持敌视态度。冷战虽已结束十几年,但“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的战略意图并没有改变(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20页。),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同时,改革开放,尤其是“入世”以后,中国已向国际社会作出相应承诺,正在从组织建构与管理制度上与WTO接轨,在更大程度上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问题上,我们应采取与时俱进的理性态度。

首先,应承认国际社会中“资强社弱”的客观态势。其次,不应过分强调“两制”之间意识形态与社会制度对立的一面,而应充分利用不同制度之间日趋密切的经济联系与俱荣俱损的特点,抓住机会加快发展自己。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看到,在全球经济中,中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恰恰是美、欧、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它们的出口,占我国出口贸易量的75%。其中,中美两国贸易犹为重要。美国是中国最大的投资国与贸易伙伴,中国是美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美国经济景气,亚洲经济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条件就宽松,发展就相对顺畅。“9·11事件”以后,美国经济严重受损,中国的出口状况马上由睛转阴,出口立即转为负增长。在一定意义上,“两制”的经济合作竞争状况将决定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状况,反之亦然,双方综合国力的对比状况将最终影响“两制”的竞赛结局。在和平发展时期,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尽快壮大社会主义经济实力,应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只有有了强大的综合国力,社会主义的大旗才能抵抗更大的狂风暴雨的袭击。对西方一些仍抱有冷战思维的人士的“和平演变”企图,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与此同时,我们自己也不能囿于冷战时代的意识形态的思维惯性不能自拔。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随着时代主题与世界格局的转换,意识形态与政治制度因素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已下降,经济与科技因素成为主导因素。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资本主义制度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关系,更多地已不再表现为冷战时期那种你死我活的“零和”关系。处于相对劣势的社会主义制度,现时并无能力也无可能取代强势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社会主义力量应在图存自强的目标下,积极推动相互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以求共存双赢的局面,这是处于劣势的社会主义力量最现实与理智的战略选择。

第6篇:2010历史专题测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2010历史专题测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txt什么叫乐观派?这个。。。。。。就象茶壶一样,屁股被烧得红红的,还有心情吹口哨。生活其实很简单,过了今天就是明天。一生看一个女人是不科学的,容易看出病来。2010历史专题测试:世界市场的形成与经济全球化趋势

重点难点突破

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根本原因、基本途径及评价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通过不断的海外殖民扩张而完成的。它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把亚非拉大多数国家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落后地区的经济结构和生活方式,促进了这些地区的近代化,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经济文化联系的加强,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给殖民地或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了深重的灾难,造成了这些地区长期的贫穷和落后。

2.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的影响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此问题,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既有利也有弊,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1)从有利的方面来看,有利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体表现在有利于我国进口高新技术和紧缺的资源,有利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持续增长,有利于我国继续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有利于我国更多地获得国际分工利益,逐步形成核心技术开发能力。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国大量引进国外资金和先进技术与设备,在若干产业中形成了较大规模和较低成本的制造能力。制造能力的扩大

和成熟,有利于我们形成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 (2)从有弊的方面来看,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具体表现在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引起国内经济波动,政府调控经济的能力有可能受到影响,同时对国家经济安全也可能产生影响。

测试

从15世纪末到20世纪初,随着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不断深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也在逐步形成。据此回答1—3题。

1.新航路开辟后,早期殖民活动出现。早期殖民活动对资本主义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 ①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②加速了西欧封建主阶级的衰落

③开拓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

④为欧洲手工工场掳掠了大量劳动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2.观察下图,从图中我们可以获得的历史信息是( ) 英国资本总额(万英镑)

A.英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家 B.英国是世界上对外输出资本最多的国家 C.英国已经取得了统治世界的地位

D.工业革命促使英国的资本总额迅速增加

3.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是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不包括( ) A.殖民活动的开展 B.国际贸易的扩展 C。民族主义的兴起D.交通运输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三个重要阶段。据此回答4~6题。

4.自由主义取代重商主义是社会的进步,这主要是指( ) A.它把生产推进到机器大工业阶段 B.它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C.它使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得到缓解 D.它使人类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

5.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资本急剧集中从而产生垄断,这表明资本主义( ) A.进入黄金阶段 B.由盛而衰 c.进入成熟时期 D.要求瓜分世界

6.二战后初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采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起来。这说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 ①使国内市场相对统一②有利于克服生产和销售的矛盾③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消除④有利于政府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 A.①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D.②③④

7.以下是1850~1990年问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中的比例变化曲线图

对此评述不正确的是( ) A.美国内战后其经济实力迅速上升

B.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严重削弱其经济实力 C.二战中大发战争财使其经济达到最高峰

D.二战后经济实力下降使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阅读19世纪晚期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据此回答8~10题。

8.图中所揭示的历史信息是( )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B.英国开始成为“世界工厂” C.英国的海外市场急剧萎缩 D.英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确立

9.这一时期英国的海外贸易状况表明( ) A.英国的资本输出额度被美国超过 B.英国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

C.英国通过更新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来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 D.大量欧洲资本涌入英国

10.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为了更好地参与经济竞争,采取的重大举措是( ) A.充分利用美国的援助

B.与西欧其他国家紧密联系开始一体化进程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开始在英联邦内实行互惠关税

欧盟是当今世界上运作效果最好的一个区域性经济组织。据此回答11--15题。

11.欧盟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下列哪项是欧盟最早的起步( ) A.欧洲煤钢联营的建立 B.欧洲原子能共同体的成立 C.《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的签订 D.欧元的诞生 12.“冷战”结束后,以法德为核心的欧洲联合进一步扩大,到1994年,欧洲联盟( ) A.成员国包括西欧、北欧和东欧的国家 B.整体实力与美国相当

C.在区域经济组织中一体化程度最高 D.实现了货币联盟

13.意大利参加欧洲共同体的目的是( ) ①实现区域内商品自由流通②实现区域内货币统一③提高国际地位④提高科技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4.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是战后欧洲走向联合的重要步骤。它的影响不包括( ) A.促进了西欧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 B.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C.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

D.消除了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15.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 ) A.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 B.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D.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13益缩小

经济全球化是"-3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趋势。据此回答16~20题。 16.下列区域经济组织中最有代表性的正确选项是( ) A.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

B.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C.欧盟、“七十七国集团”、“欧佩克” D.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七十七国集团”

17.下列现象能反映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主要趋势的是( ) ①1997年东南亚爆发金融危机②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③欧元启动加快欧洲一体化步伐④美国首先出现新型经济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8.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哪些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环境,从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和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 ) ①把污染重和利润低的企业迁至发展中国家②将工业垃圾和有害物质向他国倾卸③凭借自己的优势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式开采④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②④

19.关于经济全球化,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本质是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经济全球化给各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同等的机会 C.经济全球化催生了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发展 D.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趋势 20.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在《人类发展报告》中指出:“迄今为止的全球化是不平衡的,它加深了穷国和富国、穷人和富人的鸿沟。”这说明发展中国家在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受到主要按西方国家意志制定的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的制约。但是,发展中国家无法选择逃避,毕竟全球化也提供了发展本身经济的机遇。下列各项中,对上述材料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经济全球化的过程是西方主导的 B.发展中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 C.旧的国际秩序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D.发展中国家应该回避经济全球化 2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5月9日) 材料二 第三条„„共同体的活动应包括: (1)在各成员国之间取消商品进、出口的关税和定量限制,以及具有同等影响的一切其他措施。

(2)建立对待第三方国家的共同关税率和共同贸易政策。

(3)在各成员国之间,废除阻止人员、劳务和资本自由流动的各种阻碍„„ ——《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1957年3月25日) 材料三 西欧„„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导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主要指哪些冲突和《舒曼计划》的主要目的和内容。

(2)根据材料二,从内外两个方面归纳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的主要目标。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材料三中说美国遇到了“竞争”和“挑战”? (4)说出材料四展示的会旗和货币所代表的国际组织名称,并概括指出上述四则材料体现了欧洲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 22.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可谓“得市场者强,失市场者衰”。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前后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有着“世界工厂”之称,请分析其得市场而强盛的原因。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德、日、俄四国是怎样解决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的国内市场问题的? (3)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拥有广阔的市场,为什么经济发展却相对缓慢?。 (4)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经济正朝着市场化的方向发展,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样也离不开市场。围绕“市场”的话题,你认为发展中国家应如何加快经济发展?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早期殖民活动主要是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积累了原始资本,而从非洲掠夺的劳动力主要运到了北美。

2.D从图中的年代只能得到的信息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迅速增加。 3.C民族解放运动是反对殖民扩张的,不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4.B自由资本主义代表了工业资本家的利益,适应了工业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5.C资本主义进入黄金时期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后,是20世纪50~70年代,选项A错误。垄断组织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的发展。由此,资本主义进入成熟时期,而非由盛而衰,故选项B观点错误。选项D的表述与题干的要求不符。

6.C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以消除的观点错误,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就无法解决。排除包含③的选项,正确答案为c项。

7.C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展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罗斯福新政的成功、未受到战争的破坏和二战后美国对欧洲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其与发战争财关系不大。

8.A由英国的海外贸易示意图不能说明B项和D项,C项说法错误,只有A项符合题意。 9.B由时间19世纪晚期和英国海外贸易示意图可判断B项符合史实。A项从图中不能说明,C、 D两项不符合史实。

10.B 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开始加入欧共体,开始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11.A考查欧盟建立的过程,注意掌握发生在不同时间的不同事件。

12.C本题考查欧盟的发展状况。1994年,欧盟成员国只包括西欧和北欧国家,东欧国家加入始于2l世纪初期,而此时欧盟的整体实力才与美国相当,所以A、B两项不正确。货币联盟局面的出现应该在2002年欧元使用后,所以D项不正确。但到目前为止,欧盟仍然世界上是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区域经济组织。

13.D此题是组合选择题.找出最容易排除的一项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得出正确答案。意大利是欧共体的创始会员国,欧共体在成立初期并没有致力于货币的统一,所以排除②,只能选D项。

14.D欧洲共同体是欧洲经济政治的联合组织,其建立在总体上促进了西欧地区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作为一股新力量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动摇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但不可能消除西欧各国之间的矛盾。

15.C题干反映的是经济区域集团化,反映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 16.B“七十七国集团”是由第三世界国家组成的,“欧佩克”是中东石油组织,故c、D两项可以排除。A、13两项相比较,符合题干“最具代表性”之意的正确答案是B项。 17.C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能反映这一趋势的是①②③。在美国首先出现的新型经济即知识经济虽然也是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之一,但不是主要的,故可排除④。

18.B本题的题眼在于“破坏自然环境和引发全球生态危机”。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虽然对发展中国家不利,但与题干的要求没有联系,所以最正确的答案应该为B项。

19.B B项明显是错误的,因为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由于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科技水平低下和国力弱小的限制。与发达国家竞争更加激烈,发展的机会和空间更小。所以才倡导重新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

20.D经济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有利于各国经济的互补,加入经济全球化是各国发展经济之路,发展中国家应该积极加入,以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回避全球化过程是错误的,故认识不正确的是D项。

21.解析:本题图文并举,以欧盟问题为命题切入点,旨在考查考生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中法、德之间的冲突可根据教材知识回答,《舒曼计划》的目的和内容贝13考查了考生

获取信息的能力。第(2)问考查考生概括材料信息的能力,其目的要从内外两个方面作答,即成员国之间、成员国与第三方面国家之间。第(3)问考查了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调动和应用情况,注意材料三的时问是“1971年”。第(4)问考查了考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总之,四段材料集中体现了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答案:(1)冲突:普法战争,一战和二战中的法德之间的战争。目的、内容:建立欧洲煤钢联营,防止法德之间再次爆发战争,逐步使欧洲走向统一。

(2)成员国之间逐步实现商品、人员、劳务和资本的自由交流,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共体在许多领域已经赶上或超过美国,对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构成挑战。

(4)欧洲联盟。体现了欧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22.解析:解答第(1)同时,注意分析要全面,可从政治、外交、科技三方面概括。解答第(2)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然后分另lJ说明美、德、日、俄四国解决国内市场的途径。解答第(3)问时,注意题干时间限制在“t9世纪末20世纪初”,然后从殖民帝国、老牌资本主义国家方面概括原因。解答第(4)问时,注意本问是开放式设问,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答案:(1)①政治制度:较早地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②对外扩张: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对外进行疯狂的殖民侵略、血腥掠夺、殖民贸易,18世纪中期成为最大殖民帝国。③科技力量:最早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2)美国通过内战,维护了国家统一;废除了奴隶制度;通过《宅地法》,加快了西部开发,扩大了国内市场。德国通过三次王朝战争,结束了德意志长期分裂状态。日本在明治维新中废藩置县,废除国内重重关卡和行会制度。俄国通过1861年改革,废除农奴制。(3)①众多的殖民地可以带来的广阔的市场、原料产地和廉价的劳动力,即使在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下,资本家也能从殖民地获得巨额利润;②资本家宁愿把大量资本输往国外,不愿用于更新国内的生产设备和采用新技术。(4)①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把握机遇,拓展市场,应对挑战,趋利避害。②改革开放,加强与各国的政治经济交往,采用灵活多样的手法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求得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合作与发展。③发展科技,拓展国内市场及增强经济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w.w.w.k.s.5.u.c.o.m

第7篇: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

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 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经济全球化,有利于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球的合理配置,有利于资本和产品在全球性流动,有利于科技在全球性的扩张,有利于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发展进步的表现,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它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柄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特别是对经济实力薄弱和科学技术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面对全球性的激烈竞争,所遇到的风险、挑战将更加严峻。

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技术、劳动力、自然资源和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按照更优方式的重新配置。强势国家因获得更多的资源和市场而受益,弱势国家则可能丧失原来支配的资源和市场而被边缘化。经过 20 多年的改革开放, 中国经济已逐步融入世界经济, 经济全球化必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机遇与挑战同在。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庞大的人口基数使我国成为了世界上劳动力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巨大的市场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投资者;同时我国的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巨大的就业压力又使我国经济的发展陷入了不利的境地。经过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内生的增长机制已形成。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不断把后发展的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中国有望成为最大的受益国。

一、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可以发挥中国的比较优势

1.人口众多的大国优势

人口众多曾是长期困扰中国经济的最大障碍。在全球化背景下,这一劣势正在向比较优势方向转化,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动向。一方面,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可以长期维持低工资成本的优势;另一方面,人口众多,潜在市场需求巨大。在资源全球重新配置过程中,廉价劳动力和巨大市场潜力吸引大量外资进入,尤其是随之带来的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开发能力。这些稀缺要素与中国优势的结合,是中国2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重要动因。这一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对外贸发展速度显著加快。(2)直接利用外资迅速增长。

2.劳动力成本的长期比较优势

在劳动密集型产业方面中国具有极强的国际竞争力,这早已是公认的事实。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优势的长期性,这表现在两个方面:

(1)中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低成本优势将长期维持。东亚先期发展国家经验表明,随经济增长和收入增加,这类产业很快会因工资成本上升在国际间发生梯度转移。由于中国劳动力供给潜力巨大,许多改革开放之初就已形成的产业,20多年后工资成本仍没有多大变化。直到最近两年发达地区的“民工荒”才显露出工资向上的压力,距竞争力丧失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况且,这些产业在国内的梯度转移和赋予农民工市民待遇的社会政策改革,将延缓工资成本上升的过程。可以预测,这种竞争优势维持的时间大体与城市化进程一致。

(2)中国在中高技能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开始显露。1990年代以来,由于就业压力增大,以升学为目的的中学教育和重视工程教育的高等教育体系的优势逐步显现,使中国在资本和技术密集的产业开始形成很强的竞争力。目前,中国的这种优势才刚刚显露出来,随高等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发展,高技术人才在工资成本上比较优势将会越来越突出。中国从“制造业大国”成长为“制造业强国”只是时间问题。

3.巨大市场潜力的长期优势

除廉价劳动力优势外,同样基于人口众多的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吸引外资及其稀缺性资源进入中国的另一重要原因。随经济长期高速发展和市场潜力的释放,“用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有了实施基础。跨国公司为抢占中国这个未来有可能超过北美和欧洲巨大市场,即使短期不能盈利,也要进入中国。这种行为给中国带来梦寐以求的高端技术、管理知识和市场开发能力,这些稀缺性资源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结合,使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分工体系重构过程中具有了极大的比较优势。

中国要长期维持市场潜力巨大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国际竞争优势,除了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外,将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这是今后需求持续扩张的主要源泉;二是教育体系调整和体制改革,以适应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对劳动力素质提高的要求。由于在这两个领域的发展与改革不能单单依靠市场化来推进,社会政策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对中国经济长期增长将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只要中国始终把自己的比较优势主动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经济高速增长的潜力至少还有几十年时间。

二、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可以弥补中国的比较劣势

自然资源相对匮乏和就业压力巨大是困扰中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主要问题,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化解这些劣势。

1.全球化有利于中国利用国际自然资源

中国矿产资源的绝对量不低,但人均占有量却很贫乏。同时,还存在资源结构不合理,品种不齐全,一些矿产资源量虽然很大,但品位偏低,可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随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资源耗费量不断增大,资源短缺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背景下,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有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分工,进口短缺资源,出口制成品,通过大进大出解决自然资源匮乏问题。

2.全球化有利于促进就业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就业压力将长期存在,压力主要来自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国有经济改革造成的下岗失业人员3个方面;从动态角度看,就业压力表现为经济的增长与就业增长不同步,就业增长率低于经济增长率。资源的全球配置一方面促使发达国家加快产业升级换代,技术进步越快的国家,就业增速慢于经济增速的现象就越突出;另一方面后发展国家则通过竞相压低劳动成本的竞争来接纳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产业,这使劳动成本最具竞争力的国家同时是就业增速低于经济增速差距最大的国家。

对于中国来说,劳动资源丰富就像一把双刃剑:它有利于劳动低成本优势的形成;但要维持这一优势又需要不断将潜在的劳动供给转变为现实供给,通过增加各层次劳动力供给来降低工资水平,以维持竞争力,这又会使就业压力长期化。尽管经济增长率与就业增长率之比下降,但增长仍拉动就业绝对量增加,全球化对中国就业的效应仍是利大于弊。

三、全球化有利于完善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

经济全球化不单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重新配置,同时也是市场经济规则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过程。因此,中国主动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仅意味着资源上的扬长避短,也意味着经济运行规则与国际接轨。

纵观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经历,对外开放对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效应大于改革。一方面,由于在传统体制中缺乏市场经济体制基础,借鉴发达国家市场体制的经验大大节约自我探索的交易成本。在这方面,大到市场经济制度确立,小到现代企业制度、知识产权观念和制度的确立,再具体到企业经营方式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发达国家经验。另一方面,由于原有利益结构的刚性,许多重大的改革措施仅仅依靠自身改革很难迅速推进,往往是在借助全球化的利益诱致和外来压力下才得以快速确立。

全球体制的一体化对中国的影响并非是单向的,主动融入全球化进程也为中国影响甚至改变原来由美欧等发达国家制定的游戏规则提供了可能。正像目前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的许多国际经济规则在很大程度上由中国厘定,其他国家只有利用政治手段才能在边际上对其发挥影响。

由于中国在体制上与发达国家落差较大,这也是中国融入全球化进程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尤其金融等关键领域中改革滞后,是一个典型的弱势产业,在与国际接轨时,如处理不当,可能遭受冲击,甚至可能中断正常的发展进程,需要认真应对。

总之,全球化对中国经济发展来说是利大于弊。这一结论不仅为中国20多年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所证明,也为外国经济学家采用计量方法加以了说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制度等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很大落差,把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优势还有很大空间。只要不断调适自身体制,以主动的姿态参与全球化进程,中国在这一进程中的收益有可能超过美国,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最大获益国

第8篇:我国企业与经济全球化

学习时报:中国企业如何应对全球经济格局变动

时间:2013-01-07原文作者:李建红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中国经济增速回落也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的趋势,国内外经济环境中的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包括央企在内的中国企业既面临不少潜在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诸多严峻的挑战。作为中国经济脊梁的中央企业,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探讨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中国企业有效应对当前全球经济变局的迫切需要,也是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科学发展和长远目标的战略举措。

后危机时期世界经济的格局变动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深刻认识这些变化,是明确中国企业未来发展之路的重要前提。一是全球经济放缓,进入“弱增长”周期;二是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酝酿新的产业革命与技术革命;三是新兴经济体崛起,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多极化;四是全球经济格局变化加速国际政治格局动荡。

世界经济格局变动给中国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国家间的经济竞争更多表现为企业间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国经济能否继续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能否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过去 30多年中国企业在战略机遇期里快速成长。中国企业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中,经历了数次全球经济格局调整,但总体而言,由于中国经济保持有史以来每年10%左右的高速增长,企业在这一黄金发展期间所面对的机遇大于挑战。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抓住了战略机遇期,成功实现核心竞争力的不断跃升。

未来10多年中国企业面对的挑战大于机遇。一是中国经济增速下降,传统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二是中国传统产业的竞争优势受到挑战;三是非经济因素增加中国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的风险。

成功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作为中国经济脊梁的中央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战略管控能力不强;国际化经营水平不高;科技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改革有待深化;市场化经营机制不够完善。

应对世界经济变局的主要着力点

加强战略思维,提升战略管控能力。中央企业要坚持战略导向,克服机会导向。未来 10多年,世界经济格局复杂多变,中国经济面临严峻挑战,企业的经营风险也越来越高,只有在科学战略引领下的企业才可持续发展。

企业战略的制定须建立在对未来趋势的科学判断基础上,立足自身能力,具有前瞻性和跨越周期的特性。中国南车集团以战略引领创新和产业转型是实施战略管控的成功范例。自2000年成立以来,中国南车以战略为引领,以打造核心竞争力为中心,结合自身情况和宏观趋势分阶段实施四大战略:“整合归核”战略,即在成立之初、专业能力不足的时候,集中资源到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轨道交通装备领域;“借力强核”战略,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缩短与国际领先企业的技术差距;“创新造核”战略,依靠自主创新实现技术领先,培育核心能力;“拓展扩核”,利用轨道交通装备专有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培育未来“种子”业务。通过10年成功实践,中国南车全面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推进国际化进程,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中央企业应实施国际化经营战略,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开拓海外业务,提高海外市场份额,着力优化产业链和价值链。努力培养全球化思维和开放视野,立足全球配置资本、人才、技术、市场等资源,逐步实现战略、营运、管理及文化全球化。另外,深化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掌握国际竞争规则,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主流。中交集团的海外拓展是成功推进国际化经营的典范。该集团在巩固传统港口、公路建设、疏浚等市场的同时,逐步向机场、房基、电力、轨道交通、水利、环保等新领域拓展,同时带动投资、设计、咨询等业务走向海外,充分发挥全产业链的协同优势。

中央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必须坚持属地化原则,通过任用当地人才、尊重当地文化、与当地经济融合、努力创造双赢局面等措施,使企业经营深植于当地市场。以中远集团为例,自从开展美国业务以来,中远长期被美国列为“受控承运人”,在航线和运价等经营内容调整时需层层报批,极大限制了其在美国的发展。但中远坚持深耕当地市场,一方面,改善经营,确保航运质量、安全、环保、服务;另一方面,聘请美国公关公司,做好反华议员工作。在美国波士顿港口处于困境、数千工人濒临失业的时刻,中远应美方要求,冒着短期内亏损的风险大胆开辟波士顿航线并实现盈利。最终,中远成功摘掉“受控承运人”的帽子,之后更获批投资洛杉矶码头。

国际化人才的吸收和培养是成功“走出去”的又一关键。中央企业要特别注重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国际商务规则的企业家,同时不拘一格用好、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和适应中西方文化的复合型人才。例如,中国水电集团始终坚持“人才资源是企业的第一资源”理念,建立健全了国际经营人才的引进、选用、评价和激励约束机制,在待遇、职称、职务任用上实行有别于国内业务的差别政策,集团聚结了一大批国际化精英人才,成为推进集团国际业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加强科技研发,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科技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的核心要素。拥有核心技术胜于对资源的占有,而品牌优势则胜于成本优势。过去30多年,我国的科技进步大部分依靠从国外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在中国企业整体科技水平较低时,获取外部技术转移相对比较容易。但在中国企业科技水平逐步提高甚至在很多领域已赶

超国际水平的情况下,对手不再愿意扶持跟自己实力接近的竞争者。因此,未来十几年、几十年,中国企业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研发必须依靠自我创新,不能再抱有继续依赖扶持的幻想。

中央企业要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科技发展战略与规划,好的战略是科技研发取得成功的前提和重要保障。必须明确科技创新的目标、方向与任务,建立健全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研发设计、工程及生产有机结合,促进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同时,优化配置企业科技资源,加大研发投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着力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把专有技术优势向相关产业延伸。南车集团和中远集团是两个成功的案例。作为中国轨道交通装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之一,南车集团牢牢把握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利用轨道交通核心技术,加快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步伐,并向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其他有协同作用的新兴产业渗透。以航运、现代物流和修造船为主业的中远集团,在21世纪第一个10年中期,全球造船行业的火爆时期,就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抵御住短期获得暴利的诱惑,坚定转型发展海洋工程战略,建立国家级海洋工程实验室,并通过全球招聘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海工设计团队,成功建造世界一流海工。

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是企业创新的一部分。如宝钢集团在立足制造业的同时,积极开发“服务先行的制造业”等创新商业模式。在纵向上,沿着钢铁供应链延伸,提供基于钢铁产品的增值服务或材料综合服务,在理念上推进“以产品为中心”向“以服务为中心”的转变;在横向上,积极推动多元化产业,大力推进技术及商业服务模式,推动了公司服务业收入的迅速增长,在战略转型方面迈出坚实步伐。

推进转型升级,提升效率和盈利能力。根据产品价值链的“微笑曲线”原理,企业经营高利润的环节更多体现在产品两端——稀缺资源和原材料、研究设计、销售推广和服务,而处于中间环节的生产加工、组装的附加值最低。在国际分工中,一些中央企业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使得企业的盈利水平在外部经济环境波动时容易受到限制和挤压。未来中央企业要瞄准世界产业革命前沿,推动产业布局向产业链高端发展、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增长方式要从依靠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转向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同时,推进产权结构向股份制、多元化、证券化发展。此外,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先进产能比重,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使资源向优势行业和企业集中。

中集集团在上世纪 90年代完整地掌握了集装箱的设计和生产技术,成为世界集装箱第一大供应商,占有接近50%的全球市场份额。中集集团在巩固集装箱地位的同时,规划发展了第二代、第三代、第四代产品。第二代产品是机场登机桥,第三代产品是半挂车,第四代产品是钻井船。目前,登机桥、半挂车都已形成规模并已盈利;前三条钻井船已在英国北海油田使用,仍处于产业培育期。通过这种产业升级,中集已成功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

招商局集团“蛇口网谷”的开拓则是抓住城市更新和产业升级机遇成功实现老工业区转型升级的经典案例。2009年,深圳市政府出台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产业振兴政策。作为

中国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工业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积极响应地方政府号召,充分利用政府相关产业扶持政策及区内厂房更新和产业升级的阶段特点,提出发展网络信息、科技服务和文化创意三大产业。通过改造出口加工业的旧厂房区,引进了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高科技产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如今,建设中的“蛇口网谷”已成为蛇口高端服务业基地和深圳乃至华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互联网产业园,并成为“广东省产业升级突破点”的示范项目。

深化企业改革,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实践表明,宏观经济形势趋紧,正是企业深化改革和提升管理的有利时机,因为来自外部环境的倒逼压力使得企业内变革的阻力和成本相对降低,且变革效果更好。中央企业必须坚持深化改革,做优做强企业,以获得可持续发展能力。

企业改革必须坚持市场化原则,遵循市场化规律。一是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富有活力的企业经营机制。同时,推进公司化和股份制改革,实现公司股权结构多元化,建立规范健全的法人治理结构、把握好“控制”和“效率”之间的平衡。二是重视人事制度的改革,着力于建立健全市场化选人、用人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人才要职业化、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薪酬体系同样要市场化。人才选用可采用个三原则:在选用新兴产业和高度竞争性产业人才的时候,可通过全球招聘的方式,获得最具市场竞争力的人才;在企业已具备竞争优势、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行业,选用人才时可以内部产生为主;在特定行业人才方面,如需要跨行业专门人才时,由于此类人才很难直接从内部产生或者直接在市场上找到,可以通过专业的猎头公司来获得。三是做好全面风险管理提升工作,应对内外部经营风险。较强的风险管控能力是世界先进企业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在世界经济格局持续波动的环境中,企业内外部经营风险明显提高,中央企业各种结构性、深层次的矛盾可能集中显现,这使中央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企业风险管理体系改革和重塑成为当务之急。中央企业应全面提升风险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全面风险管理的认识、完善全面风险管理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风险评估工作、培养风险管理人才队伍、推动全面风险管理文化建设。中国五矿集团提升风险管理工作的一些经验值得借鉴。中国五矿将集团总部与各经营单位分别定位为“风险管理”和“管理风险”的部门,清晰划分了两个层面的风险管理职能。同时,针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供应链运营风险等重大风险,有预警、有预案、有措施、有方案、有动态改进机制。在进行投资决策过程中坚持“五不投”原则,很好地诠释了风险管理与业务拓展之间的关系。通过这些措施,中国五矿有效控制住了发展过程中的突出风险与隐患,抵御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全方位冲击。

(本文章摘自1月7日《学习时报》,作者系招商局集团总裁)

第9篇: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09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教学案

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

2008.10.

21一、高考考点:(1)经济全球化(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对外开放

跨国公司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三、高考预测:

1、结合我国对外开放的具体事例,分析我国(包括企业)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的意义、措施。

2、近几年高考对本单元的考查以主观题为主,重点考查时政热点和知识的综合运用,要关注社会热点,注意一些新提法。

四、知识体系:

五、考点梳理 (课前预习):

(一)经济全球化

考点1: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

⑴含义:

⑵表现:

考点2:跨国公司

⑴含义:

⑵作用:

考点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思考:如何评价经济全球化的影响?我国政府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二)积极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

考点1:对外开放

⑴提出:地位:⑵原因:

⑶当前的开放格局(是什么)

考点2:国际经济组织

地位:作用:原则:

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思考: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是什么?

考点3: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

思考:怎样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六、课堂点拨、归纳、练习与拓展:

(一)经济全球化

(1)观点一: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使所有国家普遍受益”;

(2)观点二:有人认为“经济全球化意味风险全球化”。

思路提示:要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

有利

—积极作用

发达国家主导—两极分化(加剧发展中国家贫困)

有弊 联系加强- -波动导致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

高考体验:

1. (2008全国卷Ⅰ28)我国197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06.4亿美元,外贸依存度(贸易总额/

国内生产总值)为9.7%;1998年进出口贸易总额为3239.5亿美元,外贸依存度为31.8%; 2007年进出口贸易总额达到21738亿美元,位列全球第三位,外贸依存度为73%。这表明

A.我国经济越来越脆弱

B.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D.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 C.我国出口商品结构越来越优化

28.5%。这说明我国

①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②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协同推进③经济发展的对外关联程度提高④进出口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A. ①②B. ①③C.②③D.②④

3. (2008宁夏卷15)2005年7月21日,美元兑人民币的汇率由1美元=8.21人民币调整为1美元=8.11人民币元。此后,人民持续小幅升值,截至2008年4月,人民币累计升值约为16%,人民币升值有利于

①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 ②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③我国对外投资的增加 ④吸引外商在我国投资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练习:

1. 美国次级房贷危机爆发,并向全球金融机构深度蔓延,致使许多国家的金融业遭受严重损失,2. (2008山东卷16)2003~2007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货物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分别为10.6%、

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事件告诉我们:

①经济全球化不利于经济发展②要高度重视国家经济安全

③要放慢金融业的对外开放步伐④应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由华尔街引发的“金融海啸”波及世界。2008年9月29日纽约、伦敦油价单日暴跌超过10美元。这说明()

①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②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③经济全球化也意味着“风险全球化”④我国必须重视维护自身的经济安全

A.①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③④探究分析:

背景:华尔街金融风暴

近来美国金融业风云变幻,纽约华尔街发生动摇全球金融体系的地震,美国四大投资银行中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证券公司被美国银行收购,华尔街5大著名投行跨塌3个,各大金融机构也纷纷暴露问题。各国政府纷纷联手救市。

(1)雷曼公司是世界著名的投资公司,其资产遍布世界各地,我国有7家上市银行持有雷曼相关资产,合计数量约为7.2164亿美元。这说明了: ( )

A.生产全球化B.贸易全球化C.资本全球化D.技术全球化

(2)美国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复苏构成威胁,对全球金融市场以及跟美国经济联系比较密切的国家带来负面影响,欧洲、日本的金融震荡,一些新兴市场国家的感受到危机。远隔大西洋的英国受害更严重,股票急速大跌,市场紧张。危机也影响我国经济,直接给国内金融机构造成损失,影响我国贸易进口,冲击国内股市。

结合材料指明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针对这一状况,我国政府应采取怎样的态度?

二、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交流

重点:我国如何积极参与

(1)强调从国家宏观角度如何参与

(2)尤其重点关注新阶段、新形势下的开放,突出新的要求。

练习:

1. 在产品出口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国内企业遭遇反倾销诉讼也越来越多。这意味着我国对外贸易必须改变那种依靠廉价劳动力、出售低端产品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因此国内企业必须 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②增加进口,减少出口

③面向国际市场,调整产品结构④创立国际知名品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A.①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

2. 2008年上半年山东省“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境外投资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额双双攀升。加快“走出去”步伐:

①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外资,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②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必然要求③有利于更好地发挥我省企业的比较优势 ④意味着山东省的对外开放发展到了一个新层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3.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取得了巨大成就。与此同时,国际贸易摩擦不断,我国遭 受反倾销调查越来越多。对此,我们要

①深入研究和充分利用世贸组织规则②制定应对反倾销和贸易摩擦的策略③了解行情,提高我国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④优化进出口结构,坚持以质取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拓展探究:

结合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分析我国企业应如何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

探究分析:改革开放30年

1.200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山东省不断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提高对外开放的层次和水平,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从而使综合经济实力得到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呈逐年增长的良好势态,政府财力持续扩大,人民生活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域。

结合材料,说明山东省取得上述成就的经济原因。

2.近几年,因为我国部分出口产品市场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欧洲、东盟等传统市场,所以引发了诸多的贸易摩擦。据商务部统计,2007年,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对我发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调查近80起。此外,同期我国还遭遇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17起。我国在连续多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后,2007年又成为全球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

请你运用所学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结合上述材料,为我国应对贸易摩擦提出几点建议。

七、感悟与反思:

参考答案:探究分析:改革开放30年

1、(1)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适应经济全球化,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2、①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对外开放的基本战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2分)

②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立足以质取胜,调整进出口结构,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2分)

③企业要逐步增强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规范自身的竞争行为。(2分)

④加快培育我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建立一套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提高国际竞争力。(2分)

上一篇:浅谈施工项目进度管理下一篇:中国古代历史名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