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下教学计划

2022-12-0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开展一份新的工作或者任务之前,你是否会感到紧张和迷茫?而一份好的计划能为新的工作制定方向,更加胸有成竹。那么计划要如何书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历史与社会下教学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1篇:历史与社会下教学计划

历史意识:素养导向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追求

摘 要:素养导向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培育学生历史意识为应然的教学追求,在具体而微的叙事中呈现宏阔的时空格局,在缜密的史料实证、适切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历史评判,最终表现为逻辑严密的历史叙述,从而达成培育历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历史意识;素养

无论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还是着眼于综合课程建构的方法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以削弱历史教育为代价的综合方案,注定是行不通的[1]56。因此,强化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必然选择。构建历史意识,既是历史学习的本质,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应然追求。

一、学科视角下历史意识的内涵解读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评判[2]44。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笔者对历史意识的内涵进行以下学科化解读。

首先,历史意识是一种“自觉反映”。任何意识都具有主体性、体验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历史意识与经验有关,是基于主体反思的心理活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我理解。徐兆仁认为,历史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认知的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是一种自觉意识[3]108;博多·冯·博里斯则认为,历史意识与情感因素密不可分,情感或心灵现象影响历史意识的形成[4]。

其次,历史意识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为客体,是人类基于特定时空发展的自我认知,是“在历史中的意识”。瞿林东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5];王雄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与共同生活所创建出的一切制度、器物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6]。在这一点上,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以人类文明的进程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纵向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横向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明差异及其联系[1]76。

再次,历史意识的构建以“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为前提,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过程的现实性思考,反映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内在联系”。同时,历史意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超越性,是置身于更广阔和更深远的历史上下文的透视关系中,获得某种鸟瞰性的超越视野。在这一点上,陈新将历史意识界定为“引导我们以过去来定位现在的一种阐释意识”[7];约恩·吕森则认为,历史意识“以记忆为媒介将时间经验进行加工处理用以指导人类的实践生活”[8]。历史与社会课程则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与发展的规律[1]75-78。

此外,历史意识还表现为一种价值体认。任何历史意识都反映当事人的价值判断, 既涉及对历史的态度、认识、评价,也包括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徐赐成认为,历史意识是“关于主体和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集合及其价值判断和方法确认”[9];徐兆仁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关于事物及其辩证关系的公理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3]110;约翰·托什则指出,所有群体都有对过去的认识,但是他们倾向于用它来强化自身的信念和认同感[10]。在这一点上,历史与社会学科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文明多样性等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家国情怀。

二、素养导向下历史意识的培育路径

基于历史意识的内涵认知,我们确立了其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培育目标。由此,进一步明晰了素养导向下历史与社会学科培育历史意识的教学路径。

(一)论证有据: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理解

“历史”不仅指过去的史实本身,也指人们对过去史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和解释。学生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历史”,都是经过被选择、被解释的“历史”,并非史实本身。对同一史实,“历史叙述”往往因叙述者的立场、情感和经验而有所不同,甚至彼此矛盾,需要我们以史料为基础,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通过逻辑推演不断探寻历史真相,从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这就是“历史理解”的过程[2]44。在历史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历史叙述”的不足而进行质疑。首先,教科书限于篇幅,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过于简单,甚至只有史论,缺少论证。如教科书认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缺乏逻辑上的合理性。其次,教科书对同一史实的叙述前后矛盾,或者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叙述不一致。如平型关大捷到底属于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和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各执一词。更为常见的是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相冲突。如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果真的像伯里克利描述的那样完美,为什么在雅典的历史上反复被寡头政治所替代?15世纪欧洲冒险家积极开辟新航路是由于东西方传统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吗?等等。对于这些质疑,我们要帮助学生搜集和辨识史料,小心求证,寻求合理的历史理解。

克罗齐指出,“历史意识是逻辑意识而不是实际意识”[11]。历史意识以求真、求实为前提,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批判来获得历史事实的认识,并通过逻辑推理对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等方面做出的合理判断,也就是“求其信,循其理”。逻辑推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思维工具,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具体史实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如以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为例,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归纳得出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素养导向下的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如在《维新变法运动》一课中,许多学生对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放弃流亡海外却选择英勇就义表示难以理解。学生倾向于认为谭嗣同更明智的选择应是流亡海外,以期能够重新投身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新探索。如何为谭嗣同的选择寻求符合逻辑的解释呢?我们适时补充谭嗣同的“酬君思想”、与大刀王五等侠客厚交等史料,从而呈现谭嗣同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神入和共情,理解谭嗣同舍身求义的内在逻辑:以死报答有知遇之恩的光绪皇帝,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

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均必须以史料实证为逻辑路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2]5。在历史学习中,建立某一史实所涉及的多种联系以及不同史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完善自己的历史叙述,构建合乎逻辑的历史认知,这一过程只能通过翔实的史料。历史逻辑是一个复杂的关系,比较重要的因素有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等,论证过程需要把具体的史实放置在具体的历史现场中去比较、分析和综合,尤其要置身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和中外比较宏大的背景中有逻辑地展开。如对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的分析,要将其放置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文明浪潮席卷世界的大背景下,对比中国和日本的应对之策。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合理理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最终让学生主动发现: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的不同结局是由其近代化程度决定的——中国近代化仅从军事、经济、教育的局部方面着手,而日本则从政治、经济、教育等全面展开;更重要的是,中国近代化不能像日本那样建立宪政制度,从根本处做起。

(二)疏通知远: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评判

“疏通知远”,语出《礼记·经解》,白寿彝将其解读为两层意思: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观察当前的历史动向,又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对未来的想法[13]。可见,“疏通知远”既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落脚点,也是历史意识的具体表现。我们要综合历史文化在现实中的认同,探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既要基于历史的传承性为现实生活“寻根”,更要着眼于现在去理解和阐释历史,以寻求历史对现实的意义。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大肆抹黑,到处宣扬“中国威胁论”。对此,中国政府一再重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初衷。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自古以来中国走的就是和平发展道路,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对外交往活动,见证的是合作共赢的文明交流。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里,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苦难的历史让中国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当然,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鉴往知来”,关注现实社会,但并不意味可以盲目追求课程的生活化,要避免“以今度古”所带来的“时代错置”。

历史评判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历史意识,指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与社会现象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2]44。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12]4。任何试图从单一向度来评判历史的做法都是不全面、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单向度评判改为多向度的综合评判。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例,欧洲和美国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及其他殖民者的到来,使印第安文化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大量印第安人死于疾病、繁重劳动和殖民者残酷的奴役政策;被奴役的非洲黑奴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黑奴贸易,他们被掳掠、被贩卖、被奴役的噩梦就此开始,受尽人类所发明的最残酷的奴隶制的压迫和剥削。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整体世界开始形成,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商业联系日益增强,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动植物品种交流和传播。可见,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在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及不同国家或民族那里,往往有着非常不同的认识与评判,这些声音都值得关注。如果我们仅仅把哥伦布当作发现新大陆的伟大探险者去对待,其实也在告诉学生长大以后要倾听谁的声音,谁的声音可以不听,这必然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三)二律统一:基于宏观格局的微观演绎

教科书常以“大叙事”“大概念”“长时段”为基本框架,对历史的叙述偏重于宏观架构,其优点是高屋建瓴、以点带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然而,历史教育的宗旨卻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之同情”地去分析和认识历史,对历史“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历史意识的构建,不仅要有辽阔的时空疆域和恢宏的时代背景支撑其宏观格局,更要有微观层面的叙事、辨析与探究丰满其微观叙事。因此,历史意识的培育既要有基于历史时空的宏观架构,又要基于历史细节的微观演绎,也就是“点、线、面”结合。

首先,要构建一种长时段大时代主题式的思考范式,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综合审视,实现古今中外的纵横贯通。要借助年代尺、大事年表等载体梳理历史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之系统化。要避免片面的、狭隘的历史认识,把历史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从长时段演变中把握历史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从宏观视野俯瞰历史全貌,把握历史特征,探寻历史规律,形成“通古今而观之”的历史意识。

其次,要善于选取微观视角,关注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适度突现个体在历史上的经历与体验。微观史学理论认为,研究历史的视角不应局限在对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研究,而是应该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通过描述微细的事件和平常人物来重构历史,让人体会到历史的脉搏,即通常所说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意识的构建要以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更需要在教学中丰富具体而微的历史细节,促发学生的共情与内化。

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为例。宏观层面上,要整体上把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基本论断。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羸弱,政府腐败,民不聊生。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但均因阶级局限性未获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依靠工农群众,逐步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击垮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一系列探索中,辛亥革命实现了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的目标,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北洋军阀手中,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与英、法、美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辛亥革命有其独特性。这是中观层面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在辛亥革命中,一批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如黄花岗起义,失败的结局早在意料之中,革命者仍从容赴死。林觉民《与妻书》、方声洞和李晚的绝命书,都把这种为国舍家、为义舍身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生与死、爱与义的抉择中慷慨赴义。只有充分感受到革命者对家的眷顾与不舍、对亲人的真情与挚爱,才能深刻领悟这种“舍家”“舍身”行为所彰显的大爱,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福祉义无反顾的使命感。这是微观层面上对辛亥人物的丰满。

总之,素养导向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培育历史意识为应然的教学追求,在具体而微的叙事中呈现宏阔的时空格局,在缜密的史料实证、适切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历史评判,最终表现为逻辑严密的历史叙述,从而达成培育历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牛学文.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科考试评价[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12):44.

[3]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4]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M].孟钟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2.

[5]瞿林东.历史·现实·人性: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6.

[6]王雄.历史观念的沉淀 、冲突与建构:培养中学生现代历史意识的教学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2):9.

[7]陈新.历史意识引导我们以过去定位现在[N].社会科学报,2018-8-17(6).

[8]尉佩云.历史叙事的理性逻辑:约恩·吕森与当代西方历史叙事理论[J].史学月刊,2018(5):85.

[9]徐赐成.中学生历史意识构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1.

[10]约翰·托什.史学导论[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11]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M].傅任敢,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13]白寿彝.说“疏通知远”[J].史学史研究,1984(2):1.

作者:夏陈伟

第2篇: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探究

摘要: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和新课改教学政策的不断落实推进,初中历史作为初中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学科,也逐渐抛弃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落后的教学手法,并积极响应国家的新课改教学号召,将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能力作为首要教学目标,开展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成长,推动初中历史教育的不断向前发展,本文将阐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并提出几点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社会教学;教学策略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核心素养是指:历史时空观、史料作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这五个方面。与其他理论知识和实践性类的课程不同,初中历史与社会属于综合了价值观、道德观、理论知识与人文情怀的综合学科,它在教学过程中就要求学生不能只是对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还需要探究历史关系与人文层面,是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全面发展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拓展学生知识眼界,完善学生思维模式的最佳教学途径。

一、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意义

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是我国在新课改教学政策中对各个学科作出的明确教学要求,更具备着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提升,帮助学生完善道德观念、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作用,是保障学生未来长久发展的重要基石。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借助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机会,培养学生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与道德观念,重塑学生的行为规范意识,引导学生拥有学习历史文化、理解历史文化和传承历史文化的能力,充分体现出“学史以明智”的道理,促进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效率的提升和教学内涵的升华。

二、目前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许多初中历史教师没有对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意识,也认识不到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性,更是缺乏关于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经验。所以在实施核心素养培养教学策略的时候遭遇到了许多不利阻碍,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

第二,虽然我国一直在大力推广素质教育理念,但应试教育中“唯成绩论”和“师尊生卑”的教学观念却仍在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开展与成果。学生在教学中主体地位的不凸显导致教师的教学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过分追求考试成绩的提升就会忽略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而阻碍中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的提升。

第三,很多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开展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手法和教学模式都过于单一和过时,导致教学传递出一种枯燥和单调的氛围,教师也没有与当今的时代发展相结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辅助工具和教学思路,自然会导致中学生在初中历史与社会学习中学习兴趣的降低,进而影响到学生对初中历史与社会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

三、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策略

1.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所以,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在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的教学辅助工具,给课堂教学带来新颖感和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能力。

例如:在学习《国土与人民》这一课时,初中历史教师为了能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我国的疆域辽阔和随着历史发展疆域的不断变化,运用了信息技术的教學辅助工具,制作了从古至今我国疆域的变化动图。从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尚书·禹贡》九州,再到被认为是中国疆域原型的明朝时期的“秋海棠叶”,一直到我国目前的疆域范围。

将历史的变迁与沧海桑田的改变都清晰的呈现学生的眼前,创设生动的课堂教学情境,减缓学生学习难度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荣誉感,最后达成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的教学目的。

2.结合中外历史,培养学生的史料作证能力

就像我们每个人在生活的过程中都是伴随着别人一同进行改变和发展一样,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都是“历史”中的一部分。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在进行核心素养能力的培养教学过程中,不但要重视我国历史的教育,更要放眼于全世界,结合中外历史的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的史料作证能力,锻炼学生以小见大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学习《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课时,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借助这一课,向学生介绍同一时期中国历史与外国历史有哪些交集点,这些交集点为后世带来了哪些改变等等。比如在张骞出使西域构建“丝绸之路”的同时,威尼斯商人来到了唐朝,游历之后写下了《马可·波罗游记》,为当时的西方国家认识东方世界埋下了伏笔,也再一次证明中外文化的沟通和交流是一直在互相影响着。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和看待历史事件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多加考虑,从一件微小的历史事件看到它将会带来的影响和对当时历史发展的映射,培养学生的史料作证能力。

3.借助时空变化,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历史时空观念就是指学生在思考历史事件和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能够结合时间和空间这两个概念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到时空观念下事件的多变性,从而做出理智的判断。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教师同样可以借助历史的时空变化来开展教学,减缓学生的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例如:在学习《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课时,初中历史教师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请学生自己从课本上搜集信息,在地图上准确的标出当时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这样的教学方法更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到红军长征的不易和辛苦,将当初革命先辈抛头颅洒热血的不屈精神传递给当代学生。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当时的历史地理知识和历史革命背景,从而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

4.拓展教学范围,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时间和教学范围都有限,教师想要为教学添加更多的素材和教学途径,就可以采用课内+课外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起学生的课余时间,适当拓展教学范围,通过让学生进入到特定的历史情境和氛围当中,来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加深学生对重要历史事件的感受,利用这种教学辅助途径来调动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升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育内涵,并达到培养学生历史价值观念的教学目的。

例如:在学习《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这一课时,初中历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本地的一些红色革命遗迹,像烈士陵园、革命先辈的居住旧址、战争遗迹、纪念碑、纪念塔等等。这些地方都能带给学生一种浓厚的历史感和浴血奋战的革命悲怆情感,最有利于学生从中体会历史情感并且汲取相关的思想和观念。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组织排演历史话剧,让学生沉浸到这段历史中去,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念,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不仅是顺应新课改教学号召的必然选择,也是促进中学生综合素养全面发展,推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育不断向前发展的最佳途径。为学生提供更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帮助学生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并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未来长久的学习发展奠定一个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振涛.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以唯物史观和时空观念教学为例[J].文教资料,2019(13).

[2]林奕晶.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03).

[3]黄云龙.初中历史教学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中),2017(02).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第一中学,浙江 杭州 311115)

作者:沈林华

第3篇:网络环境下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模式的建构

一、为什么要建构这样的教学模式

(一)历史与社会课程要求构建综合开放的教学模式

课程改革之所以把历史学科改变为“历史与社会”,要表达的是:历史是社会的历史,是社会的流变;社会是历史的社会,是历史的横截面。希望学生能够透过社会反思历史,穿越历史,发展社会。从而培养合格的社会公民。因此,本课程具有综合性、人文性、实践性等特点。

课程目标只是具有指导性和方向性,而依据课程目标编写出来的新教并没有做到真正综合,而历史社会资源是浩瀚无垠的,这就需要师生充分运用网络环境和信息技术,创造性地补充和扩展内容。

(二)信息社会的教育环境要求开放合作的教学方式

人类正在走向信息社会,当传载信息的网络将世界连结成一个“地球村”的时候,人类的整个生存状态,都将发生一次根本性变革,故此,教学活动也应该发生变化。

网络环境既是一种具有多种通讯机制的多媒体学习环境,更是一种基于网络通讯而日益形成的信息社会下开放的教育大环境。

开放性学习是网络环境下学习的根本特点。即学习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进行,学习者可以自主参与、自主选择,这样,学习就变成自发、自觉的过程,学习就成为令人兴奋的事情。

在开放性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的理解,要想获得对世界的多种理解,建构出世界的多重意义,就需要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交流。

(三)新课程要求建立“学生”为根本、知识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强调“面向学生”,即强调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高;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使大多数学生都能达到要求,获得成功;强调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课程教学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心理和发展特点,关注学生的需要、兴趣、追求、体验、经验、感觉、困惑、疑难等。

新课程的实施也将导致新的课程因素的出现,从强调教材单一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是四因素相互之间持续互动的动态过程。在新课堂中,课程的授受知识应该包括:教科书及教学参考书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学生的知识和师生互动产生的新知识。新课程允许并提倡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中要为学生个性的发展留出充分的空间,允许学生自己去建构知识的意义与联系,允许学生自己去体验与探究社会生活,升华情感。

基于对这些新要素的考虑,笔者认为应该建构具有生本性、开放性、分工合作性和动态生成性的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师生的发展,而师生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

(四)师生自身发展需要构建互动生成的教学模式

新教材是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制订的,而国家课程标准是国家根据全国大多数地区的国情制订的基本要求,是一个最低标准。因此,各地的一线教师应该根据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决定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

深圳等发达城市的学生在现代激烈竞争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竞争意识强,合作能力弱;自我意识觉醒,渴望展示自己;他们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术和信息素养,可以自主查找收集学习资源。因此,我们认为应该让学生在共同的主题与任务的驱动下进行合作学习,发展协作的能力,并且使学生在三个维度上有所发展。

二、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程

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流程用下面的图来表示。大圆表示无垠的网络环境,教师和学生都置身其中。

三、主题和任务驱动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建构

(一)建立学习小组,创建合作环境

学习小组的建立首先由学生自己找学习伙伴、定出学习目标;老师根据组内异质互补、组间同质竞争的原则,进行个别调整。由于学习伙伴基本上是同学们自愿组合的,这样相互间的合作就相对顺畅。为了避免学生形成狭隘的小团体意识,关注的焦点只囿于本学习小组,每隔一段时间,重组学习小组。

(二)根据学生需要,确定主题与任务

根据学生的学习意愿、课标要求和相关教学内容,确定每次教学的主题,各小组或者自己选取主题中的某一子题,或是由教师分配任务,共同完成某一个主题的学习。如在学习“国家与地区”时,各小组分别以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概况(面积、人口、民族、国旗、国徽等)、简史、地理环境、景观、文化习俗、资源、经济、环保等作为本小组的学习任务。

此时,教师要起到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确要学习什么、获得什么,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

(三)查找整理资料,自主发现建构

教师在此时要起到指导者的作用,即资料收集和信息技术上的指导。

(四)确定呈现资料、分享成果的方式

各学习小组自由选择本小组呈现资料、分享成果的方式。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展示实物和图片,也可以是声情并茂的讲解、小品表演、小组或个人抢答等等。呈现方式的自主选择和多样开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将知识“外化”。

(五)分享知识与情感,共同体验与探讨新问题

课堂上,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展现资料,阐述自己的观点,表达自己的情感,提出自己的问题。其他各组进行质疑或补充。师生一道就学生关注的问题或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进行深入探讨与实践。

此时,教师要起到课堂设计者的作用。教师一方面要做到“知己知彼”,才能驾驭课堂;另一方面教师要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氛围,科学合理地设计课堂教学环节,才能避免课堂上学生讲学生的、教师讲教师的,学生老师“两张皮”现象!才能避免学生呈现的资料反而有碍于独立观察与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的现象。

(六)解决新问题,生成新情感认知与技能

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通过课内外进一步收集资料和反思,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或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解决新问题,从而生成新的情感、认知与技能。

教师在此时要对学生进行问题意识上的指导。精心设计学习的问题,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引领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发散思维和创新精神。

(七)开放式作业与评价,分享成功,升华情感

通过BBS、校园网、QQ群等,享受与他人交流的乐趣,作品的展出与发表也可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

此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化。

在对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时,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实施发展性的评价:按时完成主题或任务;搜集、整合信息的能力;课件制作和表述能力(是否有自己的见解);合作表现;课堂纪律等等。

四、新教学模式下师生的发展

(一)分工合作下学习内容的充实与扩展

如在学习“澳大利亚”内容时,短短的一节课时间,不但把澳大利亚的方方面面都了解了,还重点讨论了澳大利亚经济发展的特点与它的环保情况,远远地超出了教材的范围,学生兴趣盎然。南山区历史与社会教研员吴萌老师点评说,“这节课真是把澳大利亚‘刨地三尺’了”。周静文同学在“网络时代与我”的征文里说:信息的时效性、共享性特征在网上得到充分体现,这张无垠的“天罗地网”神奇而令人向往,把天下人和事浓缩在小小屏幕上,轻点鼠标,漫游环球信息网,任思想驰骋,‘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

(二)成果分享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与发展

传统教学往往只强调认知目标的达成,而忽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而今,师生在网络文化、智能文化等新文化观念的冲击下,在共同的主题与任务目标下,一起经历学习的历程,体验分享的快乐、被他人认同的幸福与成就感,丰富了心灵世界。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带给学生欢快、激奋和成功。正如赞可夫所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到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在上《我爱我家》一课时,师生采用信息技术记录各自家庭生活的精彩片段,再用技术的手段展现出来,师生交流互动。记录的过程,是情感积累的过程;展现的过程,则是情感激发的过程。以情感为桥梁,信息技术与历史和社会正在进行一次整合。一些学生在课后的作文中写道:“这节课让我感受到了什么是亲情,什么是爱,怎样去爱我们的亲人,爱我们的家。它,挖掘出了一直深埋在我们心底那最真诚的东西——爱。”在谈到学习小组时,学生们说:“期望在初中毕业的时候每个同学都是我的学习伙伴。”

(三)主题与任务驱动下新的学习方式的建立

在主题与任务式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下,三年来,学生都习惯了自己去寻求问题的答案,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习惯了自主分工与集体协作,逐步养成了根据事实说话的品质,不盲从或人云亦云。这几年的中考,我们学校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四)教师的发展——智慧地工作、快乐地工作

几年来,我们一直伴随着历史与社会课程一起在成长。师生之间、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探讨,促使我们智慧地工作。工作中,我们教师成长了、收获了;工作中,我们合作了,分享了,所以我们快乐。因为我们快乐,所以我们感觉工作着是美丽的。

在新的教学模式的建构中,我们逐渐总结出信息技术与史社等人文学科整合的层次与方式。网络环境与人文学科整合的层次:课前,世界走近我们(认知工具);课上,世界在我们手中跳舞(演播工具、生态互动环境);课后,世界在我们心中,链接现实,建设未来(认知工具、生态互动环境)。信息技术与人文学科整合的方式:网络环境下师生的分工合作,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陈述性知识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查找,了解和演播。思维方式和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通过课程载体,培养问题意识,借助信息技术动态直观地显示思维过程,引导学生的发展。

这种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需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学习的内容被分成了多个主题或模块进行,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对人类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线索与脉络的整体把握。海量的信息资源有可能使学生无所适从,迷失其中。因此,在运用此模式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学会辨析,对人类历史与社会的发展、对课程核心要素有一个明晰的了解与把握。切不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信息不见知识,只见知识不见智慧和信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基教[2001]17号.

[2]付强,顾进勇.信息技术环境下对“学习”概念的理解[J].教育新视窗,2003,(1).

[3]蒋振远.教师怎样“教”新课程.峰峰教育网.

[4]何克抗.论计算机教育发展的新阶段.1997年12月.

[5]吉曙清.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课自能学习模式探索. 科技教育网.

[6]肖川.新课程与学习方式变革.科技教育网.

[7]任长松.走向新课程:给教师的18条建议[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2).

[8]余胜泉.基于Internet的学习模式.国际网校.

[9]李宝敏.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互动活动理论的探讨与研究.上海教育[J],2001,(18).

作者:梁咏梅

第4篇:七年级下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

博明学校12-13学第一学期《历史与社会》

七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一、教材的主题、主要内容与基本要求:

本册教材共分为四个单元,即第五单元“走进社会”、第六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和第八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四个单元实施的主题、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如下。

第五单元:走进社会

1. 单元内容分析:

单元内容共分三部分:意识社会中成长,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人们的生存,说明个人离不开社会,社会为人们的生存、生活提供了必需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在社会的舞台上,我们一出生就在家庭中成长,扮演着家庭成员的角色,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走进了学校,学生成为我们扮演的新角色,同时,我们又生活在特定的社区中,是更广阔的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二是社会是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随着角色不断变化,人们的想法和行为也会有所改变。在这个舞台上,不同角色之间相互理解,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作为学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是我们融入社会的关键一环。三是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生活中的规则无出不再,社会生活离不开公平、公正的规则,规则既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2.学习目标要求:

(1)理解个人不能脱离社会而生存,社会是个大舞台。

(2)掌握并分析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对我们的不同影响。

(3)扮演好人生舞台上的各种角色,学会与家长、老师、同学的沟通,互相理解。

(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守规则。

第六单元: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

1.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以“消费”为主线,以“选择”为主题,紧紧围绕学生的生活,教给学生既有用又实用的知识和提高生活质量的方法,让学生逐步懂得在消费中既要珍惜财富,又要选择时尚;既要注意质量,也要选择文明;既要珍重今天,更要选择未来。

第一课“永远面对的选择”从我们都是消费者说起,说明了我们的生活消费品是生产出来的,并需要从市场上购买;如何购买物美价廉、货真价实的商品,需要一些技巧;影响人们购物的因素是什么,怎样购物才算合理。消费方式提倡选择文明、选择时尚(更新换代)和选择未来。

第二课“创业有方,信用无价”说明了增加收入的办法,追求效益的策略,规避风险的策略;根据市场变化的的经营之道是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地制宜、因物制宜;信用是创业成功之本,它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是现代经济生活的灵魂。 第三课“为国当家,人人有责”从家庭收入、支出的种类和内容说起,谈到如何合理安排家庭收入和支出;什么是国家的收入和支出,国家的收入和支出有什么用;什么是税收,税收有什么用,人人都同税收发生着密切的关系。

综合探究八“做文明生活的小管家”,让学生在家庭生活中感受消费内容的变

化,消费观念的变化,体验家庭理财的要领。

2.学校目标要求:

(1)结合日常生活体验,初步了解消费和商品,掌握并分析影响消费的多种因素。

(2)体会信用对个人成功创业的重要意义,懂得信用是金。

(3)学会根据家庭收入选择不同的投资方式,合理安排支出。

(4)初步学会合理的购物方式,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5)懂得把握住机会,创业才会成功,学会规避风险。

第七单元:精神生活的追求

1. 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包含了三棵内容:知识就是力量;大众传媒;追求真善美。这三个方面的内容,说了知识推动着社会前进,大众传媒日益融入人们的精神生活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明的社会同样也是提倡真、善、美的社会。

2. 学习目标要求

(1)通过学习,让学生理解“知识就是力量”的含义,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和意识。

(2)了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精神生活产生的巨大影响。

(3)学会对文学艺术作品的欣赏,对真、善、美不懈追求。

第八单元:社会生活的变迁

1.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社会生活的变化,文字和书籍的出现及发展过程。通过讲述文献资料,口述资料,实物资料,要求我们树立资料保护意识,保护了资料,也就保护了我们祖先创造的文明成果。

2.学习目标要求

(1)学会通过自己身边的事物的演变过程,感受历史。

(2)了解我国文字和书籍的演变过程。

(3)认识中华文明绵延千载生生不息的历史画卷。

(4)学会用公元、世纪、年代表述历史。

(5)学会利用历史资料来考察历史。

(6)分辨史料的价值,充分利用那些有用的资料。

二、教学实施措施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才能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就

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教学进度安排:

本学期教学时间为21周,七年级《历史与社会》课程设置为3课时/周,全学期共52课时。

第5篇:新课程下的《历史与社会》创新教学的探索和实践

来源:网络转载 作者:佚名 更新:2009-9-4 阅读:652次 关键词: 新课标 创新教育 探索与实践

[摘要]精心设计的课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课题、新内容中去,为上好本堂课打下基础。而创新教学能捕捉课堂锲机、挖掘学生潜能,使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拓展思维, 发展 能力。创新是 教育 发展的根本,是培养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就是创新教育时代。素质教育的春风吹遍了神州大地,这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求以学生为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全方位高素质的人才。

在新课程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要,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根本,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途径。加快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所在。学习贵在创新,老师的责任就在于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健全的个性。而课堂作为教学的主阵地,是我们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场所,面对新课程,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教育要创新,就必须课堂创新。笔者就新课程下的 历史 与社会创新教育谈一些浅见。

一、 结合现实生活,培养创新精神

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中学生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思维活跃,具有强烈的探究欲望,他们不满足于对书本知识简单地死记硬背。随着生活空间不断扩大和知识、阅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形成了初步的认识,初步形成了对个体和社会生活方式的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基础教育阶段是培养有责任感、有创意、有个性的生活方式的关键阶段,是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关键阶段;他们不满足于单纯的书本知识的接受性学习,向往成人的社会生活,具有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且具有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结合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有效地有步骤地开展创新,让学生开发思维,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如在上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时,首先提问学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大家比较熟悉的国外知名品牌有哪些?”[如有NIKE(耐克)、ADIDAS(阿迪达斯)运动服装;T0SHIBA(东芝)、SONY(索尼)、SAMSUNG(三星)电器;McDonald’s(麦当劳)、KFC(肯德基)快餐;MERCEDES-BENZ(奔驰)、TOYOTA丰田汽车;IBM、DELL(戴尔)电脑等等。]教师进一步启发学生:“大家知道这些国外品牌为什么会来到我们身边呢?反映了一个什么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认识今天的世界是一个统一的市场,追根溯源要归功于整体世界的形成。又如上八年级《综合探究六·在生活中感受 工业 文明》,教师课前悬挂 中国 政区图,可让学生说出自己最远到过哪个地方,乘汽车还是乘火车、乘飞机,需要几天行程。也可让学生指出自己在国内距离最远的亲戚朋友住在哪里,从家乡坐火车或坐飞机多久可以到达那里。然后让学生量出图上直线距离,按比例尺算出实际距离, 计算 一下,如以步行日行80里的速度,需要多少天才能到达。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工业文明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从而达到激发兴趣、感染熏陶的目的。

二、营造学习氛围,点燃创新之火

在新课程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引导者,是平等中的首席,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很强的服务意识,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必须转变角色,做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是学生的朋友,不要觉得高高在上。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和激励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营造“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学习氛围,才能合作的探讨,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和个性的发展。

我们可以通过讨论,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集思广益、相互启发、相互探讨,实现信息交换,扩大信息和思维容量,以求得解决问题和深化认识。教学观念通过师生及生生之间的讨论、交流来达成目标。通过师生及生生的活动来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培养创新思维的广泛性(发散性)和深刻性,使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通过学生间相互合作探索,使学生相互吸收、相互完善,激发思维碰撞,产生思想火花,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对问题的理解、认知、探索和创新,同时得到体验、交流和表现。学生合作、交流、讨论应该是课堂教学实践的一种重要活动形式。如上八年级第六单元第二课《整体世界的最终形成》,教师可首先提出问题:“在古代历史上,我们的祖先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在今天,我们能不能不与外面的世界交往、联系,只靠自己建设一个富强的新中国?”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因为今天的世界已经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由此导入新课。又如上八年级《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教师可引用一个观点,航海家郑和受命七下西洋,表明那时中国有着比欧洲更强大的航海能力,但中国没有把它转化为现实力量,丧失了一次重大机遇。而西方各国在哥伦布和麦哲伦“地理大发现”后迅速向全球扩张。欧洲紧紧抓住这次机遇,第一次领先于东方。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结果呢?我们今天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样就改变了过去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被动局面,形成师生互动、生生有问的良好局面,培养他们自主探究、善于创新思维的意识。

三、创设教学情境,开展创新实践

人的思维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必须借助于某种环境因素的刺激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创设的情境,正是引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条件。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他们的情绪。学生一进入情境,就会与画面、老师的语言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创设出教学情景,让学生置于情景中去观察、去分析和去发现,达到解决问题、培养能力的目的。如上八年级第七单元第五课《万众一心的抗日战争》,放映电影《中华儿女》的主题歌相关影片,引导学生齐唱国歌,提问:“国歌原先叫《义勇军进行曲》,它是什么时候由谁创作的?歌中所唱的‘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指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说这个时候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义勇军进行曲》是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原是电影《中华儿女》的主题歌。当时华北事变爆发,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 中国 社会的最主要矛盾,中国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以此导入新课。影片导入容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情感,有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又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 教育 。

总之,时代在呼唤教育,教育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全面提高学生的 科学 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为突破口。因此我们不能只片面追求升学率而使 历史 教学失去了它的本来面目,以致于历史与社会课在学生的眼中变的越来越枯燥、乏味。我们要精心设计每一堂课,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课题、新内容中去。

第6篇:历史与社会7下知识点.

《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册知识点 第五单元 走 进社会 第一课 在社会中成长 1 2 人离开了社会,就是长大了,也无法成为真正的人。 3

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 5 一个小社会。 6 7

8、我们身边有哪些镜子?当来自周围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不一致时,我们应 该怎么办? (1我们的身边的镜子有:同学、老师、父母、朋友等。有的镜子是良师, 有的是益友他有的起不到正面作用。

(2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自己。既要认识自己的优点,又要认识到自己的缺 点。 (3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用好镜子。当别人的评价与自我的看法一致时, 我们要正确的对待。把别人的评价作为一个了解自我的参照。善于认识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这样才能成为合格的,优秀的社会群体组织的一员。

第二课 社会舞台中的角色

1 2 3 4 5 成为国家的主人, 我们读书上学,

6、学生的本分是学习,但是,是否学习好,我们就可以不管其他的社会角色 呢? 初中生不仅要承担学生的角色,还应学会扮演自己承担的其它的社会角色。学 习好只是扮演好学生角色的重要方面,但同时,还应担负起其他社会角色的责 任,履行好自己的义务。

7、 不同的社会角色是有联系的,“在家不是好儿女, 在学校不会是好学生, ” 你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是。不同的社会角色是有联系的,一般意义上,在家里不是好儿女,在学校也 不会是好学生是成立的, 因为一些基本角色规范, 角色责任是适用于各角色的, 一个没有基本角色规范与不尽责任的人很难扮演好其他的角色,但个别时候, 也可能会出现一些类似在校在家两样表现的情况,因为人们在不同的舞台上扮 演不同的角色,也受到其扮演的环境,舞台等因素的影响,在一个舞台上扮演 得好,在另一个舞台上却不一定能扮演得好。

第三课 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1 有些规则规定去哪里做什么;有些规则规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怎样做;

规则。 2 3 4 向行人传递特定信息,标明生活的规范,建立生活的秩序,提高生活的效率。 5 6 7 要标志。

8、社会的经纬,由各处各样的规则共同纺织而成,这些规则成为社会制度的 重要组成部分。

10、规则是怎样建立的? (1规则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社会的历程,也是各种规则、制 度不断和更新的历程。

(2规则的出现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建立生活的秩序。

(3规则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规则都来自于生活,并 随生活的需要而不断变化。

(4我们不仅是规则的遵守者,也是规则的制定者。 11 它符合多数人的意愿,大家更愿意遵守。

12、为什么要遵守规则? 如果没有规则,我们的生活就不会有序,我们的权利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享受, 我们的人身安全就不会得到充分的保障;我们的学习环境就不会安静、有序、 高效,我们的个人成长就不能顺利,我们的生存环境就不会空气清新、清净漂 亮。

13、为什么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1法律保障社会的公正与公平; (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法律是国家制定的,人人都必须遵守的规则。

(4当社会公平遭遇挑战时,如果没有法律,社会就会失去准绳;如果不公 正的执行法律, 社会公平就会失去保障, 因此, 尊崇法律是文明社会性的标志。 14 15 16 关主管部门打电话或写信,与人民代表面谈和通过给新闻媒体写信等三种方式 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第六单元 走向富足的文明生活 第一课 永远面对的选择 1 2 3 劳动产品。

5 6 7

8、 9 要,最后是自我实现的需要。

10、 如何对待消费观念的差异?一方面, 消费方式是个人选择, 别人无权干涉。 另一方面,消费方式也应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适当提前消费将成为未来消费 的主题。

11 成为现代文明生活的标志。

12、什么是恩格尔系数? 恩格尔系数高说明人们的生活水平怎样?食品支出 家 庭或国家越穷,反之,越富裕。 第二课 创业有方 信用无价 1 2 3 4 风险越大,创业者要有承担风险的勇气。 5

6 用、不讲道德,也许能获得暂时的利益,但最终会失去所有的合作伙伴,会失 去所有的未来机会。

7 感,社会中就会充满尔虞我诈;如果每个人都以讲信用来要求自己,社会就会 成为一个诚信的社会。

第三课 为国当家 人人有责 1 2 越来越多的人认为, 人们把钱存入银行而不放在家里, 实际上是借钱给银行,银行为使用这笔钱而向储户付利息。 3 本付息的责任,是风险最小的债券。 4 5 出。

6、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重要的公共设施和服务项目,是不可缺少的,必须 靠政府投资举办。

7 最重要、最稳定的收入。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8著特 9 第七单元 精神生活的追求 第一课 知识就是力量 1 2 宋代得到发展,成为农耕时代的科技发明典范。 15 明了印刷机,书籍的出版更加快捷,知识的传播更加容易。我国印刷术的最早 31946 21世纪解决全人类吃饭问题的法宝。航天技术的发展不只人 的视野和思想,而且在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人类的宇宙梦想不断实现,人类

4、 身感受。

5、学习改变命运。

(1知识使我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 (2使我们学会生存,促进发展,走向新的生活。 (3知识已成为改变人生命运最强大最有效的力量; (4学习成为每个人开启富裕之门的钥匙; (5知识将最大程度地决定经济的发展、民族的进步、国家富强以及人类文 化的提升。

6

7、学习化社会:“ 每一个公民享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取得学习、训练的培养 自己的各种手段。 …… 每个人必须终身持续不断地学习。 ” 如今在世界各地, 820世纪中叶开始流行的一种教育思想,主张教育应该贯穿在人 的一生中进行,这是学习化社会的具体体现。

9、 1973年,法国创办了第一所老年大学。 10 便快捷。 第二课 大众传媒 1

2、大众传媒特性(功能

哪些优点和不足?大众传媒的作用(书 P67 3 联网这个平台,你可以从中浏览报纸和电视这两种不同媒体的信息;互联网的 “ 博客 ” 一词源于英文单词 BLOG ,也简称 “ 网络日志 ” 。互联网不能取代一切,各种媒体各有自己的受众,

4、如何正确对待大众传媒?正确对待大众传媒,我们要善于思考,保持清醒 的头脑,通过对比、分析,锻炼自己去伪存真的本领。

5、大众传媒是一把双刃剑。 (具体见书 P71

6、现代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

网络是学习的工具, 可以开阔青少年的眼界, 增长知识, 丰富文化生活、 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网络可以是娱乐工具,娱乐是青少年生活的重 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长的需要,有利于青少年学习社会。

大众传媒中的信息来源复杂, 如果不加选择, 过量接受, 可能会导致“信 息污染综合症”;虚假的不良的广告信息也会对青少年造成不利影响;大众传 媒中还有一些暴力、色情等内容,会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些不健康的信 息可能会影响青少年的思想等。如果长时间的泡在网上,会影响他们的休息和 身体健康,还可能使他们感到孤独感,颓废感、困惑感,亲情得不到满足,影 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第三课 追寻真善美 1 现。 2 3 然界奥秘之门的钥匙, 表现了其“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 4 的本原。 5 程碑式的一步。

6、居里夫妇发现了镭,居里夫人付出艰苦的努力,终于提取出了纯镭,先后 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7、 探索自然界的奥秘需要具备什么样的条件? (1 勤于思考, 不断探索; (2 艰苦努力,不怕困难;(3谦虚谨慎、健康乐观

8、你认为科学家都具有那些素质? 9 10 11 12 13 求。

14、“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举例说明这个观点。 (1不同的艺术作品可以表现不同的美。《江山如此多娇》表现了祖国山河 的自然美。《掷铁饼者》表现了人体的阳刚美和力量爆发瞬间的动感美;《格 尔尼卡》有力揭露了法西斯的罪行。

(2文学艺术反映了人类最真实的情感。如《背影》表现了父子情深。 15 16

17、古希腊雕塑家米隆的代表作《掷铁饼者》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 量表现得淋漓尽致;

18、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格尔尼卡》是画家对战争暴行的控诉,对人类灾难 的同情;

19、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描绘出父亲对儿子深切的关爱,由此,读者们会联 想起自己的父子之情; 20 21

源于我们的生活。

221790年,一种以徽调和汉调为主,兼收昆曲、 秦腔、 梆子等地方戏精华的新剧种诞生了, 这就是京剧。

23 24 综合探究七 实话实说话“流行” 1 2

3、经典与流行的关系:不同点

... :流行的事物如果是有生命力的,将会传唱不 息,成为经典;而没有生命力的,将逐渐消亡。共同点

... :经典的是流行的,流 行的也可能成为经典,经典的会一直流行。

4、那些能够历经岁月考验、被人们代代传唱的歌曲,其魅力就在于它们是时 代精神的产物。

5、音乐作品:《第五交响曲》 影视作品:《风云儿女》 绘画作品《江山如 此多娇》 建筑作品:佛罗伦萨大教学 雕塑作品:《思想者》 文学作品 《背影》

6 第八单元 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一课 身边的故事

1、家庭的变化

(1家庭规模、成员从 20世纪初的四世同堂、聚族而居到今天大多数三口之 家。

(2衣:服饰的变化。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窄衣小袖→一千多年前唐朝宽 袍大袖的华服→清朝满族人的传统民族服饰:马褂和旗袍→辛亥革命时期的中 山装。

(3食:吃的变化。生吃→用火烤来吃→烹饪熟了吃

(4住:住的变化。树屋→山洞→干栏式建筑→砖瓦平房→现代化住宅小区 (5行:行的变化。行走→骑马→畜力车→老爷车→现代化交通工具

(6坐:起居习惯的变化。汉代席地而坐→魏晋时期盛行坐塌→五代十国时 期普遍高坐椅子

2、电话的变化。手摇电话→固定电话→移动电话→传真电话→可视电话

3、船的变化。独木船→帆船→机动轮船

4、服饰的变化是反映社会变革的一个窗口。

战国 赵国 北方少数民族 窄衣小袖 便于骑马打仗;马褂和旗袍是满族的传统 民族服饰,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之一;

5、文字的发展 . 距今约六千年,文字开始出现;中国迄今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文字,是距今约三 千多年的甲骨文。

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简化字 书籍的演变:竹木简(简牍→帛书→植物纤维纸书籍→ 电子书籍

世界各地的早期书籍:古埃及→纸草书卷 ;苏美尔人→泥版文书 ;中亚和欧 洲:羊皮书和牛皮书;

6、给我们的启示

变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历史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历史长河中。

10、“学富五车”的由来?(P89阅读卡

第二课 我的成长历程

1、“我”的历史,能见证我们祖国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 2

3、历史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沟通了过去和未来。

4、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一心为公,“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

5、一千多年以前,蹴鞠就十分流行,蹴鞠就是古代的足球运动,在宋代已达 到相当水平。

6、 1860年,英法联军抢掠了圆明园,焚烧了这座举世文明的“万园之园”。

7、 1838年 12月,清道光帝任命林则徐到广州查禁鸦片——虎门硝烟。

8、 1937年 12月 13日,日寇制造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9、 1964年 10月 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0 11 第三课 过去是怎样被记载下来的

1、表示历史时段的常用词汇和习惯用法。 ①公元前、公元后

公元纪年法:把基督教传说中耶稣诞生的那一年, 定为公元元年, 即公元 1年。 以公元元年为界划分为公元前、公元后。

②世纪:每 100年称为一个世纪。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1949年,这是 在 20世纪 40年代。

③年代:每 10年称为一个年代

④时代:一个较长的时段。例:青铜时代、春秋战国时代、工业时代、近代 ⑤中国王朝纪年。

皇帝年号纪年法:西汉的汉武帝首创以年号纪年,定公元前 140年年号为“建 元”, 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 明朝以前, 一个皇帝可以使用一个以上年号; 到明清时期,一个皇帝一般只用一个年号,例: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 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

2、计算时间的长度: 不跨越公元前、公元后,只需要两个数字相减;跨越公元前、公元后,则是两 个数字相加再减 1。

3、历史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实物资料、口述资料。 (1按照资料的表现形式可分为: A

②竹木简(战国、秦朝、汉朝和三国时期竹木简上的文字)纸发明之前的文字 记载。 ③史书(如:《史记》)了解历史的最重要文献。史书是人们了解历史的最重 要的文献。 ④档案、日记、报刊、图片等其他文件和音像资料。例:档案局的档案资料、 《雷锋日记》、当地的、历史上的报纸等。 B、实物资料: 文物

(过去的人们遗留下来的实物)文物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文字产生之前的历 史,还能帮助我们破译古老的文字,再现历史。 C、口述资料。口述资料也是我们了解历史的重要依据。 ①口头传说(大多是人们长时间口耳相传的产物)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 例:中国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传说不等于历史,却能告诉我们老 百姓是怎样看待历史的,而且他们还是对历史文献的一种补充,有了他们,人 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历史。 ②口述历史(把人们讲述的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记下来)可以弥补历史文献的不 足。 (2)按照资料价值的不同分为: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 ①第一手资料 原始资料(文字、实物和口述资料中比较直接的证据)。由当事人根据亲身经 历写成或由距离较近的人记录的资料,是直接的证据,如:原始文件、档案、 信函、日记、回忆录、照片、文物古迹和其他实物等。 ②第二手资料。后人的说法或记录,是间接的证据。 综合探究八 第 16 页 共 17 页 探寻身边的历史

研究某一事物的历史,先尽可能地收集相关资料,包括文献资料、口头传说和 实物资料等,然后对收集到得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并分析这些资料提供给我 们的信息。 第 17 页 共 17 页

第7篇:八年级下_历史与社会屈辱的岁月说课稿

说课稿

一、 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

1、与本教材对应的课标是:

2、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

教材重点描述了

3、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因此本节教材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4、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阅读、小组合作探究、比较归纳、角色表演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比较、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合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5、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以及课程标准的解读,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 难点定为:因为这些知识必须要求学生在了解当时特定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再对历史现象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根据学生实际有一定的难度。 二,教学方法的使用与分析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理念,注重学习过程中的学生获得,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能否积极地参与探究、能否主动的建构自身的知识体系,其前提是学习的兴趣。在此基础上学生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最大限度地激发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主-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式才能得以实现。

本节课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把激发学生的兴趣,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其目的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积累以及积极的情感体验,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中主要运用媒体直观演示教学、问题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采用演示教学和问题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兴趣与思维,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做到教学有的放矢,顺利实现课标要求。采用对比教学法则主要为了强化知识之间的对比,从而对问题的认识更加深入、透彻。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又可以强化对知识的理解。

三、学法指导

针对本课特点和教学目的要求,我主要设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阅读、感悟体验等多种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获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能力等。让学生做到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

在教学中,努力实现教法和学法的有机结合和高度统一。

四、教学过程分析

为了有效实现教学目标,设计如下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探究质疑—自主合作—情感提升—知识巩固五个教学环节,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理解、分析、综合的能力。 五,教学预设

1、情景导入、新课呈现:

播放《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历史介绍片视频片段,时间约4分钟,要求学生仔细观看,尽量获取更多信息,并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观看《鸦片战争》视频最强烈的感受。学生可能会说:悲痛、愤怒、气愤、屈辱等,从而引出本课的课题——屈辱的岁月(板书),导入新课。

这样设计目的是运用直观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并提升学生情感,让学生迅速参与课堂学习,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性高并直奔主题,并且学生直观了解当时中国的社会状况,为下一环节的学习服务。

2、层层质疑 探究原因

导入新课后,我随即提问“英国为什么对中国民动鸦片战争呢?”,围绕这一问题向学生展示一组围绕鸦片战争的提问。让学生围绕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努力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思维的敏捷性。

(1)刚才在《虎门销烟》中介绍的民族英雄是谁? (2)为什么称他为民族英雄? (3)林则徐为什么要禁烟?(鸦片的危害)

(4)《鸦片战争》介绍的是什么战争?这场战争的时间、发动者和直接导火线分别是什么?

(5)没有林则徐的虎门销烟,鸦片战争是否可以避免?(探掘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真正原因)

(6)鸦片战争的结果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要求学生根据视频信息,结合课本,积极思考、作答。估计学生对(1)(2)(4)题能够回答林则徐;他维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和民族尊严,因此称他为民族英雄;鸦片战争、时间是1840年-1842年、英国发动、虎门销烟是直接导火线等答案;对第三问,学生可能知道从鸦片的危害上回答,但往往比较片面,帮助学生学习阅读卡后,我从对个人、对国家与社会等方面进行启发引导,达成鸦片摧残身心、导致国力空虚、国防脆弱、社会混乱等共识后,我趁机进行禁毒教育,希望学生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对第五问,对学生有一定的难度,可能会有争议,我将引导学生认识林则徐禁烟是其爱国的表现,而爱国之人绝非林则徐一人,应该可以迎刃而解。既然鸦片战争无法避免,那么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绝不仅仅是因为虎门销烟,从而引导学生认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是用武力保护鸦片贸易,他们把战争建立在通商贸易基础上,发动殖民主义侵略战争是其真正原因,虎门销烟仅仅是借口而已。对第六问,鸦片战争的结果学生容易回答,但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我将引导学生从对中国经济(赔款)、领土(割地)、海关(关税)等主权方面的损害等方面加以分析。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运用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培养辩证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由浅入深,顺理成章,便于把握学习重点,通过层层释疑,得出鸦片战争及其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意味着中国从此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屈辱岁月的开始,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板书: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开始沦为 )

3、自主学习、独立讲解

解决了“英国为什么对中国发动鸦片战争”的问题后,我进一步提问:那么,近代中国还饱受了哪些屈辱呢? 要求学生四人为一小组,确定好记录员、发言员,下发探究单(展示探究单内容),要求学生利用课本P66-67图画、地图、文字资料等,像老师那样提问,相互回答,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寻找你认为近代中国遭受屈辱的表现,每组尽量能回答2—3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说出理由。(提示:理由可以主要从中国权利丧失的角度考虑)

小组探究时间设计为约5分钟,然后由小组汇报探究结果。学生在学习,借鉴了刚才老师告诉的学习方法,估计他们能顺利的开展。学生可能会探究下列问题:(1)甲午战争爆发的时间、地点、发动者分别是什么?(2)甲午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3)《辛丑条约》的内容是怎样的?对中国社会有哪些影响?等等,在学生汇报过程中,我用课件及时呈现事先已设计好的如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会审公廨等相关图文资料。并在学生汇报后,逐一做总结强调,特别是对理由的分析。并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效果进行肯定,使学生始终处于学习的兴奋之中。(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适时板书:甲午战争与《马关条约》、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等内容)

为突破难点,我又启发学生思考“西方列强的几次侵略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是否相同?”展示《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与《马关条约》(甲午战争)条约内容,要求学生从割地、赔款、通商口岸等方面进行对比,得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的程度。再指导学生观察课本P67关于《辛丑条约》的阅读卡,得出:清政府已完全成为洋人统治国人的工具,这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的极端体现。最终得出: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侵略战争中,中国丧失越来越多的主权,一步步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充分体现学生主体,还课堂于学生,锻炼学生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我再加以适当点拔与指导,使学生比较、分析等能力得到提高与拓展,努力使教师始终是课堂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4、感悟体验 情感提升

学习历史就是要反思历史,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义务对中国近代屈辱历史进行反思与感悟, 反思

1、为什么极度辉煌的中国,此时却遭到来自西方如此的屈辱?主要是指导学生分析控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的原因。为了突破难点,我和学生一起回顾已学知识分别从中国和西方进行分析,并分别展示西欧国家体制的变化、工业革命成果、殖民扩张和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皇权加强,专制腐败、落后的社会生产的对比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西欧与中国的巨大反差,从而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

反思

2、为促使学生进行历史感悟,我设问:假如你身处屈辱岁月之时,你会怎样做?现在的你,了解了这段屈辱的岁月,你想对后人说些什么?要求学生选择其一即兴演说。学生可能会说我会象林则徐一样;我要与侵略者抗争;我要号召全中国人团结起来等等。现在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报效祖国;落后就要挨打,要避免历史重演我们必须奋发图强等等;

这样设计的目的既是为了突破难点,分析近代中国逐渐落伍的原因,培养学生知识比较的综合分析能力。由感性到抽象有助于得出主要原因有政治腐败,经济、军事落后等,从而让学生加深对清政府腐败的认识,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并通过角色体验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情感得到升华,体现爱国主义教育,同时为下一课《悲壮的抗争》的学习做好铺垫。

5、巩固练习,知识升华

1.把《屈辱的岁月》的内容编成歌谣,加深对基本认知结构的记忆,并体现情感教育。

自编的歌谣内容:鸦片甲午八国侵,南京马关辛丑订;丧权辱国权尽失,落后挨打铭记心。

2.布置相关作业,并建议学生观看电影《虎门销烟》《鸦片战争》《甲午战争》写观后感,激发学生认真学习,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即将下课时,我将用激动的话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

同学们,近代史让我们辛酸,近代史更让我们坚强,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历史无法改变,但我相信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一定可以开创共和国的美好未来。

最后,我说一下本课的板书设计:(省略)

六、设计反思 教师教学设计的自我反思是客观、合理的自我总结,对于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过程,我认为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并注意了与现代信息技术的结合,教学方法上,教学体系上,体现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注意了学生的知识获得过程。我在设计本课时,希望通过情境的创设充分再现历史,并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破重点、化难点,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从而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让学生真正做到感知历史,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是课程改革中着力倡导的新型学习方式。但是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小组合作的探究学习存在着很多困难,首先是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体现面向全体,给每个学生以机会?能否让每个学生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都能参与进来?再次,历史问题的讨论只能依托于史料才能使讨论不沦为空谈,课堂上提供大量的史料(视频资料、图片资料、文字资料等),势必不能有充分时间让学生阅读分析。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这些都值得去思考。我想要解决上述问题:

1、要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网络或其它途径学习相关资料,或者课前老师印发一些相关资料让学生预习,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这样才能保证课堂小组学习活动的顺利实施。也就是平常说的肚中有货,心中不慌,打有准备之仗。

2、平时学习时,要有固定的历史学习小组,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这样就能保住小组学习氛围的延续性。

3、小组学习探究的问题有利于吸引学生探究的积极性,让小组的每个成员始终保持高度的探究热情。

4、老师要注意探究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引导,避免盲目性。方法要科学,效果要实在,避免花架子。

第8篇: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学计划

小编精心推荐: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一】

一、学生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任教八年级(1)、(2)班的历史与社会课,由于学生对本学科的不重视,学生基础较差,其中有几为男生调皮,爱说闲话,不讲学习,但课堂气氛活跃,布置作业及时完成,有15%的学生作业工整清晰,有15%的同学字迹潦草,书面不清晰,有一种蒙混过关的心理,总体比较好的。

二、教学目标 第一单元史前时代

1、初步了解从古猿到人的进化过程,知道人类产生的基本条件和生活方式。

2、知道从打制石器到磨制石器是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改变了远古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方式。

3、通过文物资料,了解远古人类丰富的精神世界。

4、收集与交流中外古代传说,从中找出反映文明起源时期社会的巨大变化和无数先民创作文明的传说、故事。

5、通过分析文物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树立自觉保护文物的意识。

第二单元文明的起源

1、通过了解大河流域的文明和早期国家河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体会人类文明发展的脚步。

2、从古代文明的起源特点,发现四大文明和发展的必要条件,理件自然环境对人类早期历史进程的影响。

3、通过观察图片发资料,掌握文字,城市遗址,青铜器等,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4、分析县体资料,理解等级制度及其存在的根源,认识军队和刑法在古代社会的作用。

5、从蓝田人家园的变迁,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

6、参与社会调查,利用书籍,网络等多种渠道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学会分析,归纳历史问题,尝试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历史现象。

第三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上)----相继兴衰的欧亚国家

1、依据资料,描述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发展兴衰和基本社会特点。

2、利用资料,说明欧洲主要封建国家的发展过程,以及欧洲建庄园制度、等级制度和农奴制度的形成和特点。

3、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提炼,说明基督教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对欧洲封建社会的影响。

4、学会运用已有的知识,观察分析和说明身边的文化现象,并能进行比较和鉴别。

第四单元农耕文明时代(下)----绵研不绝的中华文明

1、通过本单元基本史实的学习和整合,把握中华文明的发展脉络,并能通过比较,发现每个时代各自的时代特色和精神风貌以及与世界文明的差别。

2、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理解历史发展规律,树立有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3、整合相关史实,认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性意义。

4、养成关注普通人生活的意识,认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5、在学习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伟大文化成就的过程中,培养民族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三、教材主要内容概括

第一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人猿相揖别;第二课原始农业和先民的国家;第三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综合探究一;保护我们身边的古老文明。

第二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得天独厚的大河文明;第三课早期国家的形成;第三课告别野蛮。综合探究二;感悟沧桑巨变。

第三单元分三课:第一课希腊、罗马与欧洲古典文明;第二课欧洲中世纪与基督教文明;第三课阿拉伯帝国与伊斯兰文明。综合探究三;从宗教景观看文化的多种性。

第四单元分三课:第一课从封邦建国到一流天下;第二课汉唐盛世;第三课多元文化的交融与世俗的时代。综合探究四:过年,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

四、课时安排及措施:

本教材授课42课时,复习6课时,测验6课时,机动6课时,总计60课时。

措施: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及时调整课程的浅,难程度,深入了种学习情况,按学习的实际情况,深入浅出,难度适应,瞄准把子,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学有作用,尽量做到教学相长。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计划上册二】

一、学情分析

1、本人任教的班级是八年级三个班,他们在上个学期的社会课内容相对有了一定的掌握,但对于初二的下学期的历史内容相对较为陌生,所以针对学生的这种状态,教师需要在近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历史的习惯进行引导,以便他们形成较好的学习习惯,为了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学科知识以及学科特点,都需要我们教师花大力气去引导和点拨,因此我们的教育教学任务并没有丝毫的减轻,放松不得。

2、从这几周的课堂教学看,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的学习习惯很不好,尤其是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思考问题的主动性、听课与做笔记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上存在明显的偷懒现象。

(2)学生对社会学科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其中有部分优生对社会学科也不感兴趣,这对他们提高学习成绩是很不利的,所以这学期,要想提高这三个班级的历史与社会成绩和学习能力,困难很大。

(3)学生对学科的一些历史知识概念、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经常表现为“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重难点

八年级学生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阶段,每天都接触社会,他们的一些想法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他们受到年龄与知识的限制,社会分辨能力正在形成之中,虽然是不定型的思想,但也会影响其行为。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社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端正学习态度,应经常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与思想状况,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切实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真分析其学习状况,发现其长短处,在此基础上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从大多数同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也要兼顾两头。 1.注重学科间知识的融合与渗透

在把握教材时,教师应从总体上突破原有学科之间的界限,使学生能在多学科的背景下掌握教学内容。在宏观上,应保持合理的综合结构;在微观上,更要注重各人文学科知识间的合理渗透、相互融合和必要联系。 2.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倡导真正立足于学生发展的新的学习方式,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在教学中,通过那些能够带给学生理智挑战的教学;通过那些在教学内容上能够切入并丰富学生经验系统的教学;通过那些能够使学生获得积极的、深层次的体验的教学;通过那些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真正做到“以参与求体验,以创新求发展”的教学,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3.突出能力目标的主导

即强调学生思考能力、创造精神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能力目标为主导,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平等、理解、信任的态度,创造融洽的教学环境,给学生足够的空间,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始终围绕能力目标的实现,努力探讨用能力目标主导教学的途径和方式,真正地把知识、能力和人格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三、教材分析

《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册的主题是工业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又称为现代化。工业文明发展进程又可以分为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6世纪初到18世纪工业革命前,工业文明的早期阶段,也称原初现代化。在这一阶段,工业文明首先在西欧兴起。

第二阶段是工业革命开始以后到19世纪末。在这一阶段,经过工业革命后,人类真正进入工业社会,同时工业文明从西欧扩散到全球。

第三阶段是20世纪上半期。在这一阶段,由于工业文明的全面到来,人类社会有许多不适应,出现了巨大的震荡,也进行了调整和探索。第四阶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70年代初。在这一阶段,人类吸取了上一阶段的经验教训,工业文明得到顺利推进。第五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是工业文明深入发展的阶段。

以往的历史教学体系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分开,分别教授。这种作法有利有弊。本教材采取了中外混编的方式。中外混编不是简单的世界史和中国史的拼盘,而是要把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需要正确地在世界文明进程中给中华文明定位。

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的一个重大区别就是工业文明打破了各民族各地区封闭孤立发展的状态,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世界各个国家相互联系,相互依赖,即全球化。当前,全球化迅猛发展。从人类文明的角度追溯全球化的历史进程,对于深刻理解现实是十分必要的,也构成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册涉及的历史时期内,与工业文明的三个发展阶段相对应,全球化也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单元叙述了新航路开辟后,整体世界即全球化的开始。第二单元叙述了工业革命后,在寻求市场的力量的推动下,整体世界最终形成。第三单元叙述了整体世界形成后,西方列强争夺殖民地引起的灾难性后果——世界大战。

全球化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全球化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历史的进步。人员的流动,物种的传播,商品的交换,文化的交流,有力地促进了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的发展,尤其是全球化把首先在西欧兴起的工业文明传播到世界,使亚非拉民族走上现代化道路。

另一方面,全球化是以西方殖民扩张为载体的,伴随着侵略与掠夺。全球化过程,特别是早期全球化过程,又是亚非拉地区殖民化的过程。即使在殖民体系瓦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发达国家依然居于全球化进程的中心主导位置,建立了对发展中国家不利的不平等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本教材力图全面把握全球化的这两重性,在第一和第二单元中分别做了叙述,既揭露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殖民扩张的血腥,也肯定全球化的进步和积极作用。

四、改进措施:

1、做好教育常规工作

(1)认真钻研教材、教参、教纲;认真备课;上好每一堂课;细致批改作业;耐心辅导学生,教书育人。

(2)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教师的教法,深入学习教学理论,积极撰写论文,提高教学理论水平和教研能力。

(3)优化课堂教学。严抓纪律,采用多种教法,如讨论、评论、阅读、自学等方式,启发学生动口、动手和学会学习。

2、基础知识教学

(1)对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进行具体描述,讲清线索。每课突出重点、基础点让学生掌握巩固好。

(2)经济、文化、政治方面让学生知道,并了解发展情况,追溯本源,充实内容,联系当代与环保相关知识,及时教育。

(3)对课文知识进行归纳、综合,让学生系统掌握,教会学生学法、记法,充分利用课本的思考提示、“想一想”等,增强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思想品德教育,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教育:

(1)进行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教育。充分利用教材史实,增强学生爱国认知,学革命先烈及仁人志士的爱国事迹,为实现人类理想而奋斗。通过战争的破坏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初步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观教育。使学生学会科学分析评价革命时期的史实及人物,培养分析归纳能力。

(3)进行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我国历史发展,是统一巩固发展,即使是革命时期同样是统一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民族发展,树立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观念。

(4)进行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我国古代有无数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和能工巧匠,都反映出高尚情操和优秀品德,值得发扬光大。

(5)进行国情教育,增强时代责任感,让学生了解认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内外对比,更要为国争光,树立民族自尊、自豪、自信。

4、其他措施

(1)做好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2)帮助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的梳理和掌握,以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3)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审题和解题,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4)帮助差生提高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多引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提高合格率。

(5)做好中等生的学习情况,解决他们的学习困难,提高优生率。

(6)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第9篇: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总结

本学期继续担任九年级历史与社会教学,所教班级与去年一样多,分别是九(

1、

3、4)班。这三个班是平行分班,每个班的学生情况大体差不多。

本届九年级的教学时间已过半,现对这一学期的教学中作作如下总结:

1、对教材的把握进一步增强。由于去年教了一年九年级,更准确地说是从06秋~09春教了一个轮回,对本学科教材的编写思路、课程标准、教材重难点、中考的考试方向和考查要点都理解得比较清楚。所以教学时就可以更灵活地处理、整合教材,该补充拓展的就补充拓展,该少讲或自学完成的就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

2、对复习专题的整理更加科学了。政史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教师要对各知识点进行提炼、归纳,将相同内容的知识整合为一个专题。专题复习打破了教材的编写顺序,比如说:“主要国家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这一专题,相关知识点八下第

五、

六、七单元都有介绍,现在就是要把这些知识从每个单元中提出来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专题进行复习。根据课标要求和中考考试说明,我们把教材整合成七个专题,这学期随着我对教材的熟悉和教学经验的积累,我对这些专题的整理和补充更科学,精炼程度更高了。

3、团队意识进一步增强。政史合卷使我们牢牢树立了政史一家的思想,我们的目标就是政史要考到1.5的位置值,所以两科老师密切配合,政史两科任意一科考好了,而另一科没考好,最终没有达得1.5的位置值,那说明我们还是做得不够。所以我们加强了对思品或历史偏科学生的辅导力度,加强了教学进度和合卷测试的协调,增多了对一些不良课堂现象的磋商,增多了相互看课的次数。我们备课组一共三人,现正在全力组织复习。

4、对自己的教学水平更加注重反思和总结。每节课下来,我虽然没有写下教学后记,但我都是认真的在心里进行了反思和小结。因为我今年的课时量减少了,去年每班每周三节,今年变为两节,每班两节课上完一周就过去了,一学期一共也就只有十几周,所以我对每节课都是非常重视的,每节课我一定要上“精”上“好”。于是对每节课后的反省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反思清楚了,设计出了更好的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才能使下一次课更加优化。

当然不足之处也是有很多的。但我坚信:态度是成功的基础,目标是成功的主题,时间是成功的效率,行动是成功的保证。 我会一步一个脚印,把我的教学工作搞好,让学校放心,让家长满意,让自己进步。

上一篇:镇委环保工作汇报材料下一篇:知识缺乏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