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社会论文

2022-03-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写论文没有思路的时候,经常查阅一些论文范文,小编为此精心准备了《历史与社会论文(精选5篇)》,供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可以运用本站顶部的搜索功能。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也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而如何将历史地图有效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就成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只有结合历史教材与学生实际历史学习水平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才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可以在历史地图的帮助下强化自身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识。

第一篇:历史与社会论文

历史意识:素养导向下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追求

摘 要:素养导向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培育学生历史意识为应然的教学追求,在具体而微的叙事中呈现宏阔的时空格局,在缜密的史料实证、适切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历史评判,最终表现为逻辑严密的历史叙述,从而达成培育历史意识的目的。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历史意识;素养

无论是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还是着眼于综合课程建构的方法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任何以削弱历史教育为代价的综合方案,注定是行不通的[1]56。因此,强化历史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是历史与社会课程的必然选择。构建历史意识,既是历史学习的本质,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应然追求。

一、学科视角下历史意识的内涵解读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的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评判[2]44。结合历史与社会课程,笔者对历史意识的内涵进行以下学科化解读。

首先,历史意识是一种“自觉反映”。任何意识都具有主体性、体验性,是主观存在的独特坐标。历史意识与经验有关,是基于主体反思的心理活动,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我理解。徐兆仁认为,历史意识是人们在历史认知的基础上凝聚、升华而成的经验性心理、思维、观念和精神状态,是一种自觉意识[3]108;博多·冯·博里斯则认为,历史意识与情感因素密不可分,情感或心灵现象影响历史意识的形成[4]。

其次,历史意识以“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为客体,是人类基于特定时空发展的自我认知,是“在历史中的意识”。瞿林东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在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对自身历史的记忆和描述”[5];王雄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对自身社会行为与共同生活所创建出的一切制度、器物进行反省、诠释的综合能力[6]。在这一点上,历史与社会的课程内容“以人类文明的进程特别是中华文明的发展为主线”,纵向呈现人类社会的演进过程及其基本趋势,横向揭示不同地域环境和文明差异及其联系[1]76。

再次,历史意识的构建以“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为前提,是人类基于历史发展过程的现实性思考,反映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内在联系”。同时,历史意识具有一定的前瞻性、超越性,是置身于更广阔和更深远的历史上下文的透视关系中,获得某种鸟瞰性的超越视野。在这一点上,陈新将历史意识界定为“引导我们以过去来定位现在的一种阐释意识”[7];约恩·吕森则认为,历史意识“以记忆为媒介将时间经验进行加工处理用以指导人类的实践生活”[8]。历史与社会课程则强调历史与现实的密切联系,把社会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来看待,借助历史的眼光认识今天的社会,帮助学生认识历史与发展的规律[1]75-78。

此外,历史意识还表现为一种价值体认。任何历史意识都反映当事人的价值判断, 既涉及对历史的态度、认识、评价,也包括对自身民族、国家、文化的历史及其发展的认同。徐赐成认为,历史意识是“关于主体和过去、现实和未来之间关系的集合及其价值判断和方法确认”[9];徐兆仁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关于事物及其辩证关系的公理性思维方式和价值观[3]110;约翰·托什则指出,所有群体都有对过去的认识,但是他们倾向于用它来强化自身的信念和认同感[10]。在这一点上,历史与社会学科在课程目标上强调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持续发展理念、文明多样性等价值观的认同,增强家国情怀。

二、素养导向下历史意识的培育路径

基于历史意识的内涵认知,我们确立了其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的培育目标。由此,进一步明晰了素养导向下历史与社会学科培育历史意识的教学路径。

(一)论证有据:基于史料实证的历史理解

“历史”不仅指过去的史实本身,也指人们对过去史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和解释。学生在教科书上看到的“历史”和日常生活中接觸到的“历史”,都是经过被选择、被解释的“历史”,并非史实本身。对同一史实,“历史叙述”往往因叙述者的立场、情感和经验而有所不同,甚至彼此矛盾,需要我们以史料为基础,对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进行比较、分析、综合,通过逻辑推演不断探寻历史真相,从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这就是“历史理解”的过程[2]44。在历史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因为“历史叙述”的不足而进行质疑。首先,教科书限于篇幅,对历史知识的阐释过于简单,甚至只有史论,缺少论证。如教科书认为“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缺乏逻辑上的合理性。其次,教科书对同一史实的叙述前后矛盾,或者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的叙述不一致。如平型关大捷到底属于敌后战场还是正面战场?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和统编初中历史教科书各执一词。更为常见的是教科书的历史叙述与学生已有的认知相冲突。如雅典的民主政治如果真的像伯里克利描述的那样完美,为什么在雅典的历史上反复被寡头政治所替代?15世纪欧洲冒险家积极开辟新航路是由于东西方传统商路被奥斯曼土耳其控制吗?等等。对于这些质疑,我们要帮助学生搜集和辨识史料,小心求证,寻求合理的历史理解。

克罗齐指出,“历史意识是逻辑意识而不是实际意识”[11]。历史意识以求真、求实为前提,通过对史料的分析批判来获得历史事实的认识,并通过逻辑推理对因果关系或规律性等方面做出的合理判断,也就是“求其信,循其理”。逻辑推理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主要思维工具,分为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归纳推理是历史教学的基本方法,在具体史实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出历史发展的某些规律。如以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地交往、新航路的开辟、经济全球化为例,比较不同时期区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影响,归纳得出人类社会历史从分散逐渐形成一个整体发展的基本趋势。近年来,素养导向下的历史教学越来越重视演绎推理的运用。如在《维新变法运动》一课中,许多学生对谭嗣同在变法失败后放弃流亡海外却选择英勇就义表示难以理解。学生倾向于认为谭嗣同更明智的选择应是流亡海外,以期能够重新投身于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新探索。如何为谭嗣同的选择寻求符合逻辑的解释呢?我们适时补充谭嗣同的“酬君思想”、与大刀王五等侠客厚交等史料,从而呈现谭嗣同当时复杂的内心世界,通过神入和共情,理解谭嗣同舍身求义的内在逻辑:以死报答有知遇之恩的光绪皇帝,根植于内心深处的舍生取义的侠义精神。

无论是归纳推理还是演绎推理,均必须以史料实证为逻辑路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12]5。在历史学习中,建立某一史实所涉及的多种联系以及不同史实之间的联系,从而完善自己的历史叙述,构建合乎逻辑的历史认知,这一过程只能通过翔实的史料。历史逻辑是一个复杂的关系,比较重要的因素有时序与地域、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等,论证过程需要把具体的史实放置在具体的历史现场中去比较、分析和综合,尤其要置身于长时段的历史进程和中外比较宏大的背景中有逻辑地展开。如对中日甲午战争结局的分析,要将其放置于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文明浪潮席卷世界的大背景下,对比中国和日本的应对之策。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合理理解为什么明治维新使日本逐渐强大起来,洋务运动却未能挽救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惨败的命运。最终让学生主动发现:甲午战争中中日两国的不同结局是由其近代化程度决定的——中国近代化仅从军事、经济、教育的局部方面着手,而日本则从政治、经济、教育等全面展开;更重要的是,中国近代化不能像日本那样建立宪政制度,从根本处做起。

(二)疏通知远:基于唯物史观的历史评判

“疏通知远”,语出《礼记·经解》,白寿彝将其解读为两层意思: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观察当前的历史动向,又一个是依据自己的历史知识,提出自己对未来的想法[13]。可见,“疏通知远”既是历史与社会学习的落脚点,也是历史意识的具体表现。我们要综合历史文化在现实中的认同,探寻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既要基于历史的传承性为现实生活“寻根”,更要着眼于现在去理解和阐释历史,以寻求历史对现实的意义。如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日益崛起的中国大肆抹黑,到处宣扬“中国威胁论”。对此,中国政府一再重申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强调“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初衷。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着历史与现实的必然性。自古以来中国走的就是和平发展道路,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对外交往活动,见证的是合作共赢的文明交流。鸦片战争后的百余年里,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压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段苦难的历史让中国深知和平的重要性。新中国成立以来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中国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和平的环境。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也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当然,历史与社会课程强调“鉴往知来”,关注现实社会,但并不意味可以盲目追求课程的生活化,要避免“以今度古”所带来的“时代错置”。

历史评判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历史意识,指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与社会现象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2]44。唯物史观是揭示人类社会历史客观基础及发展规律的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12]4。任何试图从单一向度来评判历史的做法都是不全面、不可取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从单向度评判改为多向度的综合评判。以“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为例,欧洲和美国认为,新航路的开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印第安人认为,哥伦布及其他殖民者的到来,使印第安文化遭到毁灭性的破坏,大量印第安人死于疾病、繁重劳动和殖民者残酷的奴役政策;被奴役的非洲黑奴认为,新航路的开辟刺激了黑奴贸易,他们被掳掠、被贩卖、被奴役的噩梦就此开始,受尽人类所发明的最残酷的奴隶制的压迫和剥削。从全球史观看,新航路开辟后,整体世界开始形成,欧洲与亚洲、非洲和美洲各主要国家之间的商业联系日益增强,促进了全球范围内的动植物品种交流和传播。可见,对于同一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或历史现象,在不同的人、不同时期及不同国家或民族那里,往往有着非常不同的认识与评判,这些声音都值得关注。如果我们仅仅把哥伦布当作发现新大陆的伟大探险者去对待,其实也在告诉学生长大以后要倾听谁的声音,谁的声音可以不听,这必然影响其人格的发展。

(三)二律统一:基于宏观格局的微观演绎

教科书常以“大叙事”“大概念”“长时段”为基本框架,对历史的叙述偏重于宏观架构,其优点是高屋建瓴、以点带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历史发展脉络。然而,历史教育的宗旨卻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之同情”地去分析和认识历史,对历史“附随一种温情与敬意”。历史意识的构建,不仅要有辽阔的时空疆域和恢宏的时代背景支撑其宏观格局,更要有微观层面的叙事、辨析与探究丰满其微观叙事。因此,历史意识的培育既要有基于历史时空的宏观架构,又要基于历史细节的微观演绎,也就是“点、线、面”结合。

首先,要构建一种长时段大时代主题式的思考范式,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进行综合审视,实现古今中外的纵横贯通。要借助年代尺、大事年表等载体梳理历史线索,把握知识的整体结构,使之系统化。要避免片面的、狭隘的历史认识,把历史的发展视为一个整体,从长时段演变中把握历史事物和社会现象的来龙去脉,从宏观视野俯瞰历史全貌,把握历史特征,探寻历史规律,形成“通古今而观之”的历史意识。

其次,要善于选取微观视角,关注历史事件与社会现象的独特性,适度突现个体在历史上的经历与体验。微观史学理论认为,研究历史的视角不应局限在对辽阔地域、长时段和大量民众的宏观研究,而是应该注意个别的、具体的事实,一个或几个事实,或地方性事件。通过描述微细的事件和平常人物来重构历史,让人体会到历史的脉搏,即通常所说的“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对于初中生而言,历史意识的构建要以学生乐于接受、易于理解的形式进行,更需要在教学中丰富具体而微的历史细节,促发学生的共情与内化。

以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为例。宏观层面上,要整体上把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一基本论断。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羸弱,政府腐败,民不聊生。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救亡图存的探索,但均因阶级局限性未获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以马列主义为指导思想,充分依靠工农群众,逐步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最终领导全国人民击垮国民党政权,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近代中国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在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一系列探索中,辛亥革命实现了推翻帝制、创立共和的目标,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革命果实很快落入北洋军阀手中,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斗争依然任重道远。与英、法、美等西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相比,辛亥革命有其独特性。这是中观层面对辛亥革命的认识。在辛亥革命中,一批志士仁人抛头颅、洒热血,为革命事业献出了生命。如黄花岗起义,失败的结局早在意料之中,革命者仍从容赴死。林觉民《与妻书》、方声洞和李晚的绝命书,都把这种为国舍家、为义舍身的心声表达得淋漓尽致,在生与死、爱与义的抉择中慷慨赴义。只有充分感受到革命者对家的眷顾与不舍、对亲人的真情与挚爱,才能深刻领悟这种“舍家”“舍身”行为所彰显的大爱,对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福祉义无反顾的使命感。这是微观层面上对辛亥人物的丰满。

总之,素养导向下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以培育历史意识为应然的教学追求,在具体而微的叙事中呈现宏阔的时空格局,在缜密的史料实证、适切的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独到的历史评判,最终表现为逻辑严密的历史叙述,从而达成培育历史意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韩震,朱明光.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牛学文.基于核心素养的社会科考试评价[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7(12):44.

[3]徐兆仁.历史意识的内涵、价值与形成途径[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0(1).

[4]斯特凡·约尔丹.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M].孟钟捷,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82.

[5]瞿林东.历史·现实·人性:史学的沉思[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6.

[6]王雄.历史观念的沉淀 、冲突与建构:培养中学生现代历史意识的教学研究[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1(12):9.

[7]陈新.历史意识引导我们以过去定位现在[N].社会科学报,2018-8-17(6).

[8]尉佩云.历史叙事的理性逻辑:约恩·吕森与当代西方历史叙事理论[J].史学月刊,2018(5):85.

[9]徐赐成.中学生历史意识构建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1.

[10]约翰·托什.史学导论[M].吴英,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1.

[11]贝奈戴托·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M].傅任敢,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67.

[1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5.

[13]白寿彝.说“疏通知远”[J].史学史研究,1984(2):1.

作者:夏陈伟

第二篇:历史分期与社会进步

编者按:如何对社会历史进行科学的分期,向来是一个见智见仁见的问题。一个科学的观点,既要符合事实又要符合逻辑。本期所选《历史分期与社会进步》,观点新颖,也有对某些问题的"释疑"作用。是否经得起检验,还望读者评论。

不同的社会有着不同的分配方式,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例如社会主义的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的分配方式则是按需分配。由此启发我们,是否能以分配方式作为标准,对人类整个社会的历史进行分期呢?本文就是对此所作的一种尝试,窃望既能说明历史又能逻辑简单。

"按人分配"的原始社会

早期人类生活的悲惨状况,以今日的观念很难想象。一次洪涝灾害或流行病,就可以使人口减半或部落灭绝。即使无病无灾,也是濒临饥饿的边缘。乌干达的伊克人是人类原始社会的一个活例证。他们以前是些猎人,食物的来源一是野生植物,二是鱼鸟走兽。该社会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就是食物,对"幸福"的惟一感受就是"填饱了肚子"。只在有一种特殊的合作需要时才会有"家庭",孩子被勉强带到大约三岁,就得令其自谋生路。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第一个社会制度,原始社会持续了上百万年的时间。粗糙的石器和简陋的弓箭是当时的生产工具。由于生产工具的简陋,人同自然界进行斗争的能力非常薄弱,单独的个人很难抵御猛兽和开荒种地。只有若干人聚集在一起,才不至于被大自然所吞噬,才能取得必要的生活资料,解决起码的衣食住问题。

由于生产出来的生活资料少得可怜,当下都吃不饱,更谈不上有剩余。生活资料的数量仅仅达到能够维持氏族成员的生存。其中一些人如果多吃了,另一些人就难以存活,从而也会使整个氏族相依为命的生存关系遭到破坏。因此,生活资料的分配不得不采取在"全社会"当中按人口进行分配的方式。即不管男女老少,只要是活着的人,每人都能分到一份让人不至于饿死的必要生活资料。在人类语言的发展中,"我"和"我的"等词汇比其它词汇的产生晚得多。这个现象也提示我们相信,原始社会是极度贫穷状态下的财产公有制社会。

一百多年前,达尔文描写他在环球旅行中见过的火地岛人时,说到有人送给当地人一块麻布。后者就把它分成完全相等的小块,以便人人各得一份。居住在中国内蒙古地区和大小兴安岭的鄂伦春民族,直到新中国建立前后,还保留着原始公社的遗迹。鄂伦春人的基本社会组织形式,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乌力楞"。乌力楞的成员都来自一个父系祖先的若干子孙,少的有四五户,多的10余户。他们共同从事狩猎活动,猎场、马匹为乌力楞所共有,实行以性别为基础的分工。生产资料的公有和共同劳动决定了劳动产品要按乌力楞的户数进行平均分配,而不管本人是否参加了劳动。如果有外族人来做客,也按平均数量分给一份。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中国的一些贫困地区,对粮油柴草这种基本生活资料的分配,许多"生产队"实行的是"人八劳二"的办法。他们集体播种,集体收获,收获物总量的20%按照所提供的劳动量进行分配,总量的80%则按人头分配。无论是体弱的老人、强壮的中青年劳力,还是刚刚出生的婴儿,只要你是一个"活人",八成数量的收获物都按"人均一份"分配。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正常年景打的粮食将及温饱,遇到自然灾害还得靠国家救济。救济粮自然也是按人口来分配的。

我们也可以用"反证法"来设想,在原始社会,如果某个部落不是按人分配,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状况就可能会导致其灭绝,因而也就没有他们的历史了。

"按体分配"的奴隶社会

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的发展已经使得社会开始有了些许剩余产品,使得某些人多吃多占一些,还不至于使社会的整体生存受到威胁。也就是说,社会开始发展到这样一个阶段,社会财富或劳动产品的不公平分配成为可能。那么,哪些人有可能得到多吃多占的"荣幸"呢?虽不排除某种随机因素,但占主导作用的必然是人的体力。由于生产工具和″武器″十分简陋,那些打斗中的胜利者,依靠的主要是相对而言的身强力壮。最初的奴隶都是来自于战俘,就足可证明那时的社会公理就是赤裸裸的"强者王侯弱者奴"。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小亚细亚,各个原始部落间频繁的战争促进了奴隶制关系的发展。战俘都沦为奴隶,他们再生儿育女,形成祖辈奴隶。战胜者成为奴隶主,一个得胜的战士往往有10多个奴隶。大奴隶主拥有的奴隶常常达百口以上。奴隶主的子女也比其他人有着"先天的"优越地位,成为父辈特权的继承人。

奴隶社会状况的黑暗可以从牙买加的奴隶社会中观察得到。那里任何事情都无公正可言;不存在一点文明和艺术的习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残酷如狼。从分配关系上说,我们可以把奴隶社会对生活资料的分配特征概括为"按体壮分配原则"或简称"按体分配"。按照今天的术语,我们也许可以更确切地称之为强盗式的分配。近世一些落后地区,"山岱王"之类的强盗集团,谁当"老大",谁占有较他人为多的利益,还是凭着直接的身强力壮,或凭着某种武艺及武器,也就是延伸了的"体壮"。

"按等分配"的封建社会

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存在阶级剥削和阶级对抗的社会,也是比原始社会高一级的社会形态,在一定时期和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让奴隶活下来从事生产,总比刚刚俘虏来就遭杀戮要强。由奴隶承受繁重的劳役,而将剩余产品集中于少数奴隶主的分配方式,虽然对于奴隶而言很不公平也很残酷,但社会生活资料的相对集中,在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文化、艺术和科学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各个小的奴隶主集团经过兼并,出现了若干大的奴隶主集团。到了奴隶社会晚期,社会生产资料的积累已经使得奴隶主们有可能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几十万人参加,占领绵延数千里的大片领土。这样,战胜者就面临一个如何有效管理"国家"的课题。"国王"把占领的土地分封给他的军官、侍从和亲信,而分得土地的人则必须向国王纳贡。通过这种封赐取得的土地,叫做领地。领地的所有者叫领主。占领大量领地的大领主又把自己的土地分给部下,这样又形成许多小领主,从而形成层层等级制度。

再说,奴隶毕竟也是人,他们不可能长期处在非人状态保持劳动的积极性。相反,奴隶厌恶和仇视劳动,往往用消极怠工、破坏工具来进行反抗。因此,一方面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有了进步,另一方面,奴隶的这种态度,又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的继续提高。于是有些奴隶主开始采取新的办法来组织生产。他们释放一部分奴隶,把自己的大地产分为许多小块,分别分给被释放的奴隶耕种,但前提是要缴纳一定的地租和承担一定的劳役。这种被称为"隶农制"的制度,就是奴隶社会的封建主义萌芽。另一方面,奴隶主的子女成为父辈特权继承人的状况,也意味着"等级制度"的开始。

西欧封建化的过程,从公元5世纪开始,到10世纪结束,公元10世纪以后,封建制度便完全确立起来了。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全部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当时罗马的土地为军事首长所占有,并封赐给亲信和臣属等。公元5世纪法兰克王国墨洛温王朝时,国王和贵族开始以赐地的方式,与其亲兵或家丁形成封君和封臣关系。封地称为采邑,受封者宣誓效忠封君,战时需提供骑兵和金钱。受封者不履行义务,封土得随时收回。公元9世纪后,封土由终身占有变为世袭领地,但仍以承担封建义务为条件。封土往往是层层受封的。因而一块封建地产上往往凝结着层层叠叠的权利和义务,形成一系列层层分享土地收益的占有等级。

中国是在春秋战国之交,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经过200多年的争斗,新兴地主阶级战胜了保守的奴隶主贵族,确立了整个社会的封建主义制度。直到1840年鸦片战争外国资本入侵为止,中国的封建社会大约持续了2000多年。

在封建制度下,皇帝享有土地的最高所有权,全国的土地都归他所有。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为了培植皇朝的统治支柱,历代皇帝又以各种名目把大量土地封赐给亲族和文武官员。譬如中国唐朝从开国时起,就以法令形式规定,凡有爵、勋、官等称谓的人,都赐给永业田,归他们私有。封赐土地的数量则根据爵位的高低确定。最高爵位者为万亩,最低爵位者200亩。封建地主阶级虽然同属统治阶级,但本身又分为不同的阶层。它们之间有着爵位、品级或族姓的区分,不同的等级有着不同的待遇,甚至庭院的大小都有严格规定。皇家庭院有九道门,皇帝的卫队长叫做"九门提督"。如果较低层的官员私建了较高级的庭院,则被看作严重犯罪。生活资料或劳动成果的分配特征是层层纳贡。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者向小领主纳贡;而小领主又向大领主纳贡,直至向最大的领主国王纳贡。因此,封建社会的分配关系,突出地表现为"按等级关系分配",或简称"按等分配"。

同这种封建的经济关系相适应,封建社会的政治和道德等级关系也十分森严,并且逐步延伸到社会意识形态的深处。在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官员的任用上实行以家室出身为重的"九品中正制"。通行一个时期后,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社会状况。在社会伦理和意识形态上,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礼教,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纲常,也都是为了维护既有的经济基础。为适应并利用这一等级关系,望族之间相互通婚,出身寒微者极难与富贵之家攀亲。

"按资分配"的资本主义社会

封建社会比奴隶社会更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封建社会那种"师傅带徒弟"的手工作坊逐渐让位于机器大工业,生产过程越来越社会化,单个的资本抵挡不住大资本的竞争,谁拥有的资本雄厚,谁就所得越多。占有生产资料的成为资本家,进行劳动的工人则是被雇佣的活机器。这时候,历史就前进到了资本主义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虽然也是生产资料的私有制,但奴隶没有人身权利,劳动所得完全归奴隶主;封建社会里农民既有相当的人身自由,也具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可以依靠出卖自己的劳动产品为生。但到了资本主义阶段就不同了。小农经济和小的手工业者在社会化大生产的规律制约下,逐渐分化为两大阶级,或者是发了财的资本家,或者是破了产的无产者。资本家和无产者都是完全"自由"的。资本家可以自由地购买无产者作为劳动力;而无产者可以自由地将自己的劳动出卖给任何一个愿出更高价格的资本家。这一切决定了劳动产品的分配取决于资本的投入。在资本家眼中,工人的工资也是资本家的一种投入,与购买机器和原料的投入在本质上没有区别,无非是购买的具体东西不同而已。在"等价交换"的制约下,在统一的收益标准下,无论是全社会的还是每个人的意识,都认为生产所得或所得利润的分配比例,应当取决于所投资本的比例。显而易见可称之为按出资多寡进行的分配或简称"按资分配"。

"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指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即资本家在表面的"等价交换"下面,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把工人的工资压得过低,无偿占有了工人的一部分劳动成果。这就会产生马太效应和两极分化,最后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变革。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更合理的分配方式是社会产品按劳动的质量与数量进行分配,简称"按劳分配",以鼓励劳动者为社会多做贡献。实行这种分配方式,也就到了社会主义社会。从20世纪的社会主义实践看,全世十多个社会主义国家,立国之初就实行了按劳分配的制度及其配套政策。

有人可能提出,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主义不是按劳分配一个原则,还有公有制、计划经济和人人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等四个特征。其实,这四个特征从逻辑的观点看又可以归结为一个特征。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也就是说在进行产品分配时,不存在因生产资料因素而产生的份额,只能是根据直接按劳动的质与量来进行分配。既然生产资料是全民的,自然谁也不能再从生产资料的意义上多分配财富,成为差别的,只能是各人的劳动差别;既然是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就不是各干各的,还有一个对生产活动进行计划管理的要求;既然人人都对生产资料有着同样的权利,好比都是同样的"股东",当然也就享有同样的民主权利。因此,公有制、按劳分配、计划经济和公民的民主权利,这本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说社会主义的特征是按劳分配,也就等于说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说到了每个人的民主权利。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也就是以此为核心内容建立起来的社会。同理,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在给出回报时,生产资料必然要占很大的分配比重,这就不能不归结为"按资分配"。实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生产什么也就由生产资料的占有者个人决定。因此,私有制、按资分配、个人决定和富人的天堂,也是一个事物的不同侧面,难以分割。所谓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依此为核心内容建立起来的社会。

"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理想

从既有的社会历史中可以看出,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对应着分配标准的变更或"进步"。由此可以很自然地推论,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也必然要有更加"合理"的分配标准。

按照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设想,共产主义社会是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成熟更发达的阶段。由于经济的发展,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之间的本质差别已经消失,每个社会成员不再为旧的社会分工所束缚,劳动时间也大大缩短。全体人民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都极大地提高,不计报酬的自觉的社会公益劳动已成为劳动者的习惯。劳动不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开始向"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过渡。因此,共产主义的分配标准将是"按需分配"。其基本特征可概括如下:

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劳动生产率非常高,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都已极大丰富,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取所需。虽然一种新产品一开始生产时不一定能马上满足每个人的需要,但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先后得到这种新产品的时间不会间隔很长,差别也不会明显。

第二,生产资料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由于对消费品已实现了各取所需,任何人独占生产资料已失去了意义,所以生产资料为全社会共同占有得以完全实现。

第三,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的本质差别已消失,每个成员都将得到全面发展的平等机会。

第四,不再有商品和货币。马克思说的"在一个集体的、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品,消耗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到共产主义社会就可以完全实现了。那时"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曲折的道路,而是直接地作为总劳动的组成部分存在着"。既然不存在商品和交换价值,货币当然也就不存在了。

第五,每个劳动者都是具有共产主义思想道德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极大提高,劳动时间也就大为缩短,每个人都有充分的时间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学习各种知识、提高专业水平,并且能够做到自觉自愿地、不计报酬地为社会劳动。对于每个劳动者来说,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手段,而且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全社会和每个成员已具有了共产主义精神文明。

第六,作为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已完全消亡。从国内看,由于实行了各取所需,阶级差别也就不复存在,"国家"的对内职能消失。从国际看,由于侵略和对外战争已经失去了经济基础和政治意义,国家的对外职能也消失。因此,作为阶级压迫的工具,"国家"的作用和概念将逐渐淡化,直至消亡。这样看来,实现共产主义不是一个国家的事,而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所以马克思说,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无产阶级自己。当然,共产主义社会并不是没有矛盾,也不是说共产主义社会就不需要管理了。矛盾在任何时候都是存在的,管理也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譬如,社会成员中先进和落后,正确和错误之间相对而言的差别和矛盾还会存在,整个社会和地区、个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矛盾也会存在。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由于判别正误的标准也是客观合理的,全社会以及每个人的根本利益也是一致的,因此解决这些矛盾和加强管理也完全是对事不对人的,社会管理工作中的任何所谓阶级关系、人情关系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也没有立足之地,为人处事中因这些因素所造成的种种差异和不快也就不复存在了。

理想的科学性和现实性

以上有关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虽然是理想性的,但其科学的规定性是完全符合逻辑的。也就是说,共产主义社会的几个特征,都是完全现实和合理的。人类社会在进入19世纪以来,共产主义就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开始走向实践。无论作为一种思想还是作为一种实践,共产主义与以往种种社会变革最大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不是为某一个阶级,某一部分人,而是为全世界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崇高的事业,作为一种美好的理想和神圣的旗帜,无数革命志士为此牺牲了他们的生命。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这个最高理想都是我们共产党人和先进分子根本性的精神支柱和奋斗旗帜。

有些人认为共产主义很难想象。譬如对按需分配,因为总是认为物质极大丰富,就单纯地理解为想要什么有什么,想要多少有多少。实际上,这只是按需分配的第一种含义,例如空气对于人,多少年来就是在这个意义上分配的。按需分配还有第二种含义,即在物资有限时,谁更需要就优先分配给谁,例如在救灾中,将有限的物品先分配给好老人、妇女和孩子的分配方式,难道不是按需分配吗?

其实,按照共产主义原则组织社会,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最常见不过的事实,只不过目前大多还局限在家庭范围之内。譬如,你能不能在自己的周围看到一个和睦相处的农民家庭。对这个家庭以外的人来说,它的生产资料是私有的,它的产品也不能白给他人而只能拿物品来换或拿钱来买。但若我们把考察的眼光放在这个家庭内部,就完全是另一种情形了。生产资料是这个家庭成员共有的,夫农妇桑、男耕女织,大人小孩,济济一堂。劳动所得的分配,既有某些按劳分配的因素,如粮食不太富裕时,家里的主要劳动者相对吃得"饱"一些;也有按需分配的因素,如小孩正在长身体,宁可父母少吃一点,也要让小孩吃的相对"好"一些,等等。反倒很难见到哪个家庭,有人生病受照顾或者孩子吃得好一点,还要算账付钱或斤斤计较的。需要作出某种决定时,整个家庭成员平等商议,或家长为了大家的共同利益而筹划、决策。这样的管理模式,在绝大多数家庭来说,不仅是一种最有效率的方式,而且家庭内部各成员之间的交往不用货币而以感情来维系的做法,也更贴近人的本性,因而是最合乎发展要求和伦理道德的。这样的家庭在世界各国,在普通的农民、工人和知识分子当中,不都是最普通也最常见的吗?你看,生产资料公有、按需分配、计划发展和人人享有同等的民主权利等,在这样的一个家庭中哪一点还没有体现出来?既然都体现了,我们为什么不能说在一个家庭内部,实行的就是共产主义制度?其实,所谓共产主义社会,也可以说就是试图把一个家庭内部的组织原则和真挚感情推广到全社会来的一个理想。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也被有些学者形象地称作"共产主义大家庭"。

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不但在一个家庭范围内实行确有其合理性,而且把它推广到一个较大的社会团体中的情况也不乏实例。远的不说,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战争年代延续几十年的生活资料"供给制",以及大家兄弟姐妹般的团结互助,就说明不靠等级压迫,也不靠经济控制,更能维系一个强有力的社会。至少,这样的社会的确存在了"一代人"的时间,并产生了感人至深的无数故事。也许,正是由于这种先进合理的社会组织形式,才具有无与伦比的凝聚力,使得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家党的"飞机加大炮"。

不同社会形态的交叉与跳跃

人类历史发展的社会形态以进步程度不同而划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必将实现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们是因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必然地和依次更替的。但是,由于全世界地域的广大及各个地区发展速度的差别,在某一个时间横断面上,一个社会往往存在多种形态的生产关系,甚至出现交叉和反复也是不奇怪的。例如在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中,"按人分配"的原始共产主义制度就与"按体分配"的奴隶制度长期并存过。在奴隶社会向封建主义社会过渡中,奴隶制度也与封建制度在斗争中同时存在了很长时期。一些国家,虽然主体已经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而某些边远地区的个别部落还存留着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状况,譬如美国就曾存在过黑奴制。中国也是如此,20世纪50年代初期已经宣布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但同时也还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封建主义残余,甚至少数边远地区还存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民族和部落。类似的情况在全世界范围内可举出很多例子。

就某一个时间断面看,各种社会形态不但可以交叉存在,而且在外力的影响和强制下,社会发展的阶段也是完全可以逾越的。新中国建立以来凉山彝族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就是一个很有说服力的事例。1958年初,凉山彝族人民在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帮助下,完成了民主改革,使广大受尽压迫的奴隶从黑暗的统治下解放了出来。在民主改革胜利完成的基础上,又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很短时间内就从奴隶社会进入到社会主义社会。后来的事实证明,凉山彝族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他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一下子超越了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历史阶段。中国西藏解放后也是从奴隶社会一步跨进了社会主义社会的。

世界历史上这样的例子更多:一些被帝国主义进行殖民侵略的地区,本来处在原始社会状态下,因为殖民者的到来,使之越过奴隶社会而直接进入封建殖民主义和资本主义混合的社会状态。当然不是说这些地区的人民就应感谢那些殖民者,而是说某一个社会的确可以因外来影响而跳跃式地发展。正如列宁所说过的: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势或顺序上所表现出的特殊性。简言之,史实说明,只要条件具备,不同社会形态的交叉和跳跃是毫不奇怪的。但不论怎么交叉和跳跃,区分不同历史阶段的标准是可以是不变的。譬如,无论是在局部还是整体,也无论是公元前还是公元20世纪,只要在分配方式上采取的是"按等分配",那就是封建主义。要使社会进步,就要采用先进的分配标准。或看一个社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可以看它所采取的标准是怎样的!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步意义

有这样一个问题仿佛困绕着人们: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搞经济体制改革,在公有制条件下搞市场经济,是否历史的倒退?但眼见经济体制改革又受到群众的欢迎,是不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观点不正确?

若用本文所说的观点进行分析,这一问题就不存在疑难:社会主义国家也存在着不同社会形态的交叉,有不少东西还是封建主义的。这些封建主义,一是因中国长期的封建主义思想和文化,改造不彻底残留下来的,如家长制作风和等级制观念;二是因认识上的模糊和私心作怪而发生的蜕化,把社会主义的某种事物蜕变为封建主义的。例如为提高全民教育水平,国家投资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图书馆,这本来是公有公用,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但建成交付使用后,图书馆的领导在管理中,悄悄把一些房间高价出租给一些公司,把收取的房租用来增加图书馆的职工福利;国家办的大学本来也是公益事业,但一些大学将学校围墙拆除,在原有的围墙处建造商店取得丰厚收入,将这些钱用于自身员工的福利;一些国有大型企事业单位决定让本单位职工的子女顶替职工退休后空出的岗位;以及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种种事例,其实都是封建主义性质的东西。因为从分配角度看,这里对于利益的分配,同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和资本主义的按资分配都不沾边,完全是按某个圈子,按亲疏远近来分配的,完全符合"按等分配"的特征,因而是地道的封建主义性质。人民群众最不满的,其实正是类似的这些东西。在这个状态下,搞市场经济和一些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事情,当属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迈步,是社会历史的进步,自然会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马克思关于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观点是完全正确的。进一步看,市场经济也不是没有缺陷,经济体制改革中所出现的基本困难和问题,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还是要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不断完善来解决。

作者:康晓燕 喻凡石

第三篇: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新课改政策的贯彻落实,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也逐渐受到教师的重视,而如何将历史地图有效融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就成为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教师只有结合历史教材与学生实际历史学习水平对教学方案进行优化,才能够让学生切实体会到历史学科的魅力,使学生可以在历史地图的帮助下强化自身对相关历史知识的认识。因此,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将历史地图合理应用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策略,使其能够将有关知识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为学生历史水平的提高提供助力。

关键词:历史地图;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

教师在以往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总是会依据落后的教学理念选用与学生真实学习状况不相符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难以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所涉及的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得学生无法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内化,从而对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体系的构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而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教师需要遵循时代的发展规律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使其能够对历史地图的重要性形成准确的认知,让其可以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来加强历史地图的有效性,促使学生能够利用历史地图来充分感知历史与社会间的联系,进而让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可以焕发出新的光彩。

一、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时空概念

历史与社会作为初中阶段的重点学科,其具有涉及知识面广的特征。教师只注重对教材内容的讲解,会让学生难以对枯燥且抽象的历史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使学生无法在脑海中对其形成时空概念。因此,教师要学会在实际教学中借助历史地图来加深学生对空间以及时间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站在宏观角度上来对历史人物及事件进行思考与分析,让学生可以有效掌握所涉及的历史知识。比如,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教学时就可以借助《清朝疆域图》让学生对通商口岸形成初步的认识,使学生能够站在空间的角度上来形成更深层次的认识。

(二)有助于学生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历史教材是以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为原则进行编制的,而与教材呈现出相辅相成特征的历史地图也是以此为原则进行编制的,教师合理利用历史地图可以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准确抓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进而为学生找出其发展规律奠定良好的基础,促使学生能够深化对历史对理解[1]。比如,教师可以借助《西周分封形势》让学生了解周人的活动范围,其还可以借助《秦朝疆域》来让学生对秦统一后的疆域形成准确的认识,使学生能够在读图的过程中感知到统一这一历史发展趋势,促使学生可以通过提升自身的识图能力来加深其对历史的理解。

二、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深化教学内容

教师想要有效提升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就需要依据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当前的教学模式,使其能够加强历史教材与地图间的联系,让其可以带领学生结合知識点来对历史地图进行分析,使得学生能够从地理环境、空间、时间等不同角度来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度分析,从而为学生历史与社会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教师应学会基于学生的实际历史水平以及认知水平来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度挖掘,使其能够对历史教学目标进行进一步的优化,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意识的推动下对历史地图进行深入探究,促使学生能够在开展历史学习的过程中充分调动自己的大脑来对所涉及的知识进行思考。

比如,教师在进行“隋唐时期”的相关知识教学时,就可以进行分层次教学,使学生能够明晰隋唐发展的时间线,让学生在积累历史知识的同时可以形成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发展提供助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借助丰富的学习资源来深化对有关知识的认识,使其能够独立制作出隋唐时期的年限图表,让其可以从时空的角度来对该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形成准确认知,促使学生能够自主构建较为完善的历史知识脉络。

(二)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想要将历史地图合理融入到实际教学当中,就需要学会利用多元化的教学资源优化历史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了解单一地图的基础上明晰多张地图间的联系,让学生在某一时段事件的同时可以对社会历史变化形成较为全面的认识,从而为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培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合理规避学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外界影响,让学生参与历史教学活动的热情能够被有效激发,使历史教学的效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相关知识教学时[2],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来将中国近代发展史生动地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对中国近代史的时间线形成清晰的认知,使学生可以进一步明晰历史与社会间的联系。

另外,教师还可以采用讲画结合的形式来开展历史教学,使学生能够对历史知识形成更为直观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准确抓住教学重点,使学生的历史课堂参与感能够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为学生巩固相关知识做出良好的铺垫。

结论:历史地图是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只有将历史地图合理应用于历史教学中,才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让学生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收获足够多的知识,从而学生成长为具有历史素养的综合型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左金喜.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学文摘.2019(16)

[2]封桂苏.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0(05):55.

作者:林珍

第四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学研究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全会通过的最重要的决定之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到21世纪初最新的战略举措,是更好、更快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现实需要。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是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里的长期奋斗目标,是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长远的战略目标。

从历史学的角度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

我们要构建的和谐社会,其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中外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某种相对和谐的时期,它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把中国社会的发展导向它的更高级的未来的,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组成部分,是毛泽东思想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毛泽东早在半个世纪前就说过:“我们的目标,是想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以利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较易于克服困难,较快地建设我国的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党和国家较为巩固,较为能够经受风险。总题目是正确地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和正确地处理敌我矛盾。”(《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456~457页)《共产党宣言》说过:共产主义社会“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这实际上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在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那样一种政治局面下,从事社会主义建设,社会稳定,人心舒畅,现代化事业就能又好又快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能顺利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物质基础就会越打越牢,向社会主义的更高级的阶段发展就具有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精神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无差别、无矛盾的社会,而是长期化解各种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世界是由矛盾组成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我们的任务,是要正确处理这些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不是对抗性的,但是处理不好,也可能转化为对抗性矛盾。新中国建立将近60年,改革开放也将近30年,这方面的历史经验,我们已经经历到了、体会到了。苏联、东欧的教训更是我们亲眼看到的。我们今天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是最好的、最适应我们社会实际需要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两种不同的经济模式,在所有制形式、管理方式、市场运作、市场占有、资源共享方面,既有互补作用,也会有矛盾;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民营经济之间也会有矛盾;国家和单位、个人之间会有矛盾;国家的长远战略利益和近期利益之间会有矛盾;整体发展和局部发展之间有矛盾;东部沿海先发达地区与中部、西部晚发达地区有矛盾;城乡之间差距在扩大,收入两极分化在形成,也是巨大的社会矛盾;“三农”问题严重,上亿的农民工与所服务的工地、公司、单位等有矛盾;经济发展与环境存在着严重矛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矛盾;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体系很不完整,积累和分配、再分配之间有矛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尽管是一个完整的体制,但是在社会主义性质与市场经济运作之间会有矛盾,市场的利益最大化与社会主义的公平、公正、公益有矛盾。在社会主义的政治体制下,执政党与参政党(即民主党派)之间在政治参与、社会发展理念之间或有不同认识,也是矛盾;干部中一小部分贪官污吏,一些行业存在着的腐败现象,与党和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社会主义的整体利益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党的领导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之间,在理论上也是存在矛盾的;汉民族与国内各少数民族之间在经济文化发展上也存在矛盾;宗教信仰与传播和主流社会之间也存在矛盾。由于历史的原因,国家实行一国两制,实行资本主义制度的香港和澳门,在政治、经济发展上与内地也存在着矛盾;台湾还没有与祖国统一,当然也存在着矛盾。在社会发展中,民主和集中的矛盾、纪律和自由的矛盾、部分和全体的矛盾,总是存在的。

在国际关系上,政治上的多极化与单极化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经济全球化丝毫没有减轻各国在经济利益上的冲突和矛盾,国际经济贸易中对市场的占有与反占有、制裁与反制裁无时无刻不存在;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与社会主义的体系之间的矛盾无时无刻不存在。我们与西化、分化我国的国际敌对势力的矛盾将长期存在。中国成为发展中的大国,经济总量已进入世界前列,与周边国家、与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在开发问题、援助问题、资源问题、市场问题上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矛盾。

以上各种矛盾是就经济、政治关系而言的。在思想文化领域,矛盾也普遍存在。主流意识形态、一元化的理论指导与思想文化的多元化趋向明显存在着矛盾。实际上这是目前的社会经济结构决定了的。“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这四个“深刻”是我们面临的社会现实。在这样的社会现实面前,如何保证主流意识形态在思想文化领域起主导作用,就像如何保证公有制经济在国家社会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一样,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在国家发展中逐步化解这些矛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旧的矛盾化解了,又会产生新的矛盾,又需要加以化解。化解这些矛盾,需要民主,需要法制,需要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的各种手段和办法。总之,需要运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种方法化解这些矛盾,使国家社会生活健康、稳步、平和地发展。在国家统一、国际间斗争问题上,我们需要以和平、和谐相号召,努力在和平、和谐的环境里解决冲突和矛盾,但是不能忘记了在国际间还有阶级斗争的存在。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经济制度上经历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发展经济方面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应该说,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已经过去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业已初步建立起来。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这个总的概念中,如何从制度上、法律上、价值观上把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这两个本来对立的概念,从内涵上结合起来,恐怕还需要积累经验,也需要及时在理论上加以总结。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过程中,共产党人要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自己的理想信念结合起来,与共产主义长远目标结合起来。没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撑的社会主义,不是科学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说过:“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306页)我们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奋斗,我们的目的是建设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物质产品极为

丰富、财富分配极为平等、社会生活极为民主和个人自由得到极大发挥的时代,那是真正和谐的时代,那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只知道眼前的和谐目标,忘记了共产主义的真正的和谐社会,是短视的表现。当然,共产主义的真正的和谐社会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建设民主的、法治的、和谐的、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经之路。为了保证这条道路的畅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一个关键所在。中共中央正在推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是保证思想文化领域主流意识形态地位的重要举措,需要坚持进行。这项工程的积极成果,需要贯彻到社会生活中去,需要贯彻到大、中、小学教师的头脑中去,需要贯彻到主流新闻媒体工作人员的思想中去。

史学工作者怎样看待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历史学的关系

应该说,正确的历史观,反映在对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上,它是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思想保障,而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做出的决定强调指出:“正确的思想舆论导向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23页)。历史研究要遵循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遵循历史唯物主义指导,要努力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和演变,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研究阶级社会的历史,还要注意研究阶级关系以至阶级斗争的状况,研究社会生活的演变,研究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的活动,研究社会精英的思想及其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研究统治阶级的活动,研究革命、改革、改良与历史前进的关系,等等。总之,影响历史前进的人类活动,都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内容。就中国历史来说,研究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史,研究近代中国及其与世界的关系,研究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史,对于我们正确认识中国历史的走向,认识近代历史如何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择了社会主义,对于我们判断今后中国历史的走向,都是大有益处的。也就是说,这种研究和对中国历史的正确认识,对于今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意义。

我在这里结合编纂大众历史读物所涉及的历史观,提出一点个人的想法。

1.编纂历史教科书必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

历史知识的大众化,也就是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非常严肃的工作。就读者的阅读面来说,中学历史教科书也可归人大众历史读物。中学历史教科书的编著,对于青少年一代形成正确的历史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各国历史教科书的编纂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历史教科书要接受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是不应该有疑义的。

某一个城市新编高中历史教科书,报载有关编者对记者发表谈话说,这是要“呈现一个有关中国过去更和谐的形象”,编这样的教科书,是要“推进更稳定、较少暴力的中国历史观的广泛努力的一部分”。这位编者认为,这是要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和政治目标。编纂历史教科书,要服务于当前的政治、经济目标,主观动机是可以理解的。这里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当前的政治、经济目标,你判断准确了吗?再一个是,用阉割了历史内容的历史教科书,可以为当前的政治、经济目标服务吗?这显然是对历史和现实关系的不正确的理解。什么是更稳定、较少暴力的中国历史观?是不是把中国历史、世界历史描绘成为一部更稳定、较少暴力的历史,就是中国历史观?在这样的历史观指导下,新的历史教科书不再去描写历史上长期存在过的阶级与阶级斗争、战争与暴力,把历史写成更稳定、较少暴力的历史,就符合历史的真相吗?如果贯彻这样的指导思想,编出来的就不是历史教科书,而是贯彻某种政治意图的政治读物了。这种所谓中国历史观,显然不是唯物史观。这种所谓中国历史观,是中国历史学界闻所未闻的。用这种历史观指导写出的历史书,不可能是真实的历史。不能因为今天建设和谐社会,就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塑造成为一个“和谐的形象”。既然历史上的中国都是和谐的,还要革命干什么呢,还要中国共产党和全国人民的奋斗干什么呢?既然历史上就是和谐的,还要全党和全国人民集中全力来建设和谐社会干什么呢?这样的历史观,必然导致青少年思想的混乱,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影响和谐社会的建设。

2.正确评价西方大国的发展经验

前不久,电视台播出了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引起了观众广泛的评论,意见并不一致。《中国青年报·冰点周刊》在2006年11月29日发表了记者采访记,《大国崛起》的总策划在采访中系统阐述了制作这部电视纪录片的指导思想。读过了这篇采访记,深感这位总策划的基本思想是大可质疑的。

概括一下,这位总策划制作电视片的指导思想是:

第一,让中国公众建立一种基础的人类现代社会的历史理性。这个历史理性就是,现代社会从哪里来,现代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什么。对这个事实的尊重,是我们今天面对改革的一个知识基础和理性基础。

第二,让公众理解“妥协”这两个字的社会价值和理性价值。西方这些现代国家的建立,其标志就是以理性的方式、妥协合作的方式,来探寻一种新制度,探寻社会利益分配的一种新形式。这部片子将来播放了以后,中国观众只要能领会和学会两个字,我们就功德圆满了,那就是“妥协”。

第三,社会发展的方向是什么,这个方向不是你自己确定的,而是西方文明确定的。西方这种文明带来了工业革命,带来了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物质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会伴随着政治制度的要求,市场经济与民主化本质上是同一回事。当这个社会方向确定以后,我们用一个中性的词,叫做现代化。

第四,引领大众来看西方的历史。这些世界几百年来文化主体的代表性国家,它里面包含着我们今天面对的所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所有开放性的对外观看,实际上都是为了反省自己。

第五,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政治传统、政治惯性,就是一种社会转型为另一种社会时只有一种方式,就是绝对冲突的、崩溃和再建的模式,从来没有说,转型是通过协商的、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实现的。

这五点指导思想,算是什么呢?西方中心论?或者其他什么论?总之,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总策划的动机可能是好的,希望中国的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能够用协商的、和平的、渐进的方式前进。他希望用西方人发明的“妥协”理论、“妥协”行为启发具有绝对冲突的政治惯性历史经验的中国当代人。可惜,由于这位总策划受某种西方中心论影响太深,完全不懂得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道理,不懂得历史的辩证法。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即使是好的动机也是无法达到的。

我在这里作一点解析。首先需要指出,人类历史,不管东方还是西方,妥协与斗争,往往是历史场景中的两个面。绝对不是西方只有妥协,中国只有斗争。这就像革命与改良一样,人们往往称赞改良,不喜欢革命。其实,历史上,革命与改良,也往往是历史场景中的两个面。

有人以为,革命是少数人煽动起来的,完全是误会。少数人的煽动是不可能制造出革命的。恩格斯说:如果不通过革命就能达到无产阶级的目的,共产党人是最欢迎的。他说:“革命不能故意地、随心所欲地制造,革命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是完全不以单个政党和整个阶级的意志和领导为转移的各种情况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39页)。这就是为什么痛恨、反对革命的阶级和政党可以延缓革命、不能阻止革命的发生的原因,也是欢迎革命的政党和阶级可以推动革命、不能随意制造革命的原因。

在人类历史上,不管西方还是东方,往往是斗争以后出现妥协,革命以后会有大规模的改良。国际条约往往是斗争以后的产物,或者是战争以后的产物。妥协与斗争甚至战争,是紧密相连的。斗争和妥协,革命和改良,都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难道西方只有妥协、没有斗争,只有改良、没有革命吗?现代国家的建立,除了“妥协合作的方式”就没有别的什么了吗?欧美国家内部的阶级斗争与革命,各国之间的战争,两次世界大战,殖民主义侵略与殖民主义体系的建立,都是血淋淋的历史。就是现今的世界,也是既有合作和妥协,也有不合作和不妥协。美国要打伊拉克,联合国反对;联合国斗不过美国,只好妥协。历史的面像,不止一面,往往是两面甚或多面,只说一面是片面的。放弃了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以偏概全,就说不出历史的真相。

以英国为例。人们总是津津乐道英国的和平变革。其实英国哪里只是光有和平、没有斗争呢?说英国近代只有和平、没有斗争,说轻了,是对历史的无知;说重了,是有意掩盖历史真实。在英国“民族国家”建立的过程中,发生过30年战争,即所谓玫瑰战争;在“光荣革命”前,发生了1640~1660年的暴力革命,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以后,发生所谓“光荣革命”。“光荣革命”虽然是和平的变革,却起到了限制专制王权的作用。“光荣革命”虽是和平的,但它只是暴力以后的和平。没有暴力,哪来的和平。坚持王权的国王詹姆士二世用血腥手段镇压了辉格党的武装反叛;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率兵进入英国,詹姆士二世不得不出逃,新国王不得不接受议会的条件。所谓“和平”是被斗争逼出来的。人们夸夸其谈英国的“光荣革命”、英国的和平,为什么看不到和平背后的暴力和斗争呢?说到英国革命,人们往往只讲1640年发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实际上,从以上的事实看,从1649年杀掉查理一世到1688年的所谓“光荣革命”,都应该看作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此后,英国资产阶级的政治制度就转趋稳定地发展了。新的社会政治制度的建立,为英国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过了一个多世纪,在英国血腥的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基础上,发生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工业革命。

英国历史上的暴力还不止于此。英国在走向资本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发生过有名的圈地运动。15~16世纪、18~19世纪,英国历史上的血腥的圈地运动,使农民陷于极端悲惨的境地(钱乘旦在谈到圈地运动时写道:“圈地运动造成了不少农民的悲惨境遇,引起社会动荡”,使“租佃农和小自由农失去土地,成为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自由劳动者,这为后来工业的发展准备了劳动后备军,虽然这个过程十分血腥”。参见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70~71页)。16世纪,英国多次爆发农民起义。19世纪,英国资产阶级取得决定性胜利,议会通过立法使圈地合法化,国家机器强迫农民服从圈地法案。马克思指出:“从亨利七世以来,资本主义生产在世界任何地方都不曾这样无情地处置过传统的农业关系……从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切关系,不仅村落的位置,而且村落本身,不仅农业人口的住所,而且农业人口本身,不仅原来的经济中心,而且这种经济本身,凡是同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相矛盾或不相适应的,都被毫不怜惜地一扫而光。”(《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第Ⅱ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63页)原来,英国的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是建立在血腥的暴力基础上的。

以上所说的英国的暴力是发生在国内的。英国的暴力与不妥协,更典型地体现在海外殖民侵略与殖民战争中。英国在“光荣革命”以后的两个多世纪中,参与了全面的殖民战争和殖民掠夺,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号称“日不落帝国”。虽然18世纪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给了英国殖民体系以打击,但是英国丝毫也没有放松对世界各地殖民地的掠夺。我们仅以1840年英国发动对华侵略的鸦片战争以前的历史为例。在亚洲,17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占领了印度的马德拉斯、孟买和加尔各答,18世纪中叶英国出兵占领孟加拉,此后又数次发动对印度的殖民战争,到19世纪30年代,除中部、北部若干土邦外,整个印度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从此成为英国侵略亚洲各国的后方基地。英国用来打开中国大门的特殊商品鸦片,主要的产地就是印度的孟加拉。1824年,英国又把马来亚的槟榔屿、马六甲和新加坡合并为海峡殖民地。北美的加拿大和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在18世纪就成了英国的殖民地。澳大利亚西南的新西兰,也在1839年接受了英国的统治。19世纪初,英国还取得了西非洲的冈比亚、塞拉勒窝内和黄金海岸等地以及南非的开普殖民地。大略统计,19世纪前期,英国拥有的殖民地领土为20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达1亿,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参见张海鹏编著《中国近代史稿地图集》,地图出版社1984年版,第5~6页)。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英国或者独自,或者联合其他资本主义大国,多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在中国取得广泛的利权和势力范围。它的东印度公司,它的鸦片走私,它的炮舰政策,中国人记得的还少吗?举第二次鸦片战争为例。研究远东国际关系的历史学家、苏联人纳罗奇尼茨基写道:“还在1850~1854年,英国政府已在考虑对中国发动新的战争。1850年9月29日,巴麦尊写道:很快就可以通过对扬子江下游重要据点的占领以及切断大运河的交通来对中国实行‘新的打击’。他写道:‘中国人在对唯一能使他们信服的论据——大棒论据退却以前,就不仅应该看到这根大棒,而且应该感到这根大棒确实打在自己的背上’。1851年9月,巴麦尊询问包令究竟在什么时候最宜切断对北京的大米供应,中止大运河和长江会合处的粮食运输。”

(见A.Л.Нарочницкии:Колониальная понитика Капитлщстичестических Держав НаДальнем Востоке 1860~1895,第71页,莫斯科,1956年,转引自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第二次鸦片战争》第6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8页)1855年8月,英国驻华公使包令说:“用孤单的行动而不伴以强大的军事压力,就没有希望从中国取得任何重要的让步”(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1卷,英文本,第687页)。这就是说,用战争手段逼迫清政府同意让出更多利权,这已经是既定决策。很快,英国借口所谓“亚罗号”事件,挑起了再次侵略中国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在对华侵略上是一点也不妥协的。

关于英国殖民主义者在印度强行输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对印度的掠夺,我们读一读马克思的《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的未来结果》,就很清楚了。对于北美殖民地要求独立,作为宗主国的英国也是绝不妥协、绝不让步的,以致北美独立战争从1775年打到1781年,打了6年,英军才被迫投降,到1783年英国才痛苦地做出让步,承认了北美13个殖民地的独立。非洲的黑人贸易,中国的华工买卖,哪一桩不是血淋淋的暴力呢!国内的圈地运动,海外的殖民掠夺,建立起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为什么我们不指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与这些血腥的暴力的联系呢?电视片《大国崛起》中英国这一集完全体现了总策划的这一思想,对英国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建立忽略了它的暴力与不和平的一面,对它的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只作了轻描淡写,这对于观众了解英国崛起的真实的历史是一种误导。

其次,什么是人类现代社会的历史理性?总策划说,这个历史理性就是,现代社会从哪里来,现代社会的起源和走向是什么。对这个事实的尊重,是我们今天面对改革的一个知识基础和理性基础。照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所谓人类社会的历史理性,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到共产主义,这是人类现代社会的基本走向。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到近代演变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又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我们今天仍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我们在政治制度上实行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这是不同于西方民主的一种新型的民主制度。我们在经济制度上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种经济制度。在这种经济制度下,我们加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吸取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技术手段和运作经验,这种市场经济不是绝对自由的,是要接受社会主义的约束的,是为提高全体人民的福祉服务的。建立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建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些就是我们的社会发展方向。这些都是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如果说历史理性,这就是我们理解的历史理性。怎么可以说,我们社会发展的方向是西方文明确定的呢?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工业革命、以科学技术为背景的物质生活方式,等等,是人类社会的历史性创造。社会主义也应该继承这一历史性创造,并且在这一创造上加以发扬,以造福人类。邓小平说过,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按照那位总策划的说法,市场经济、民主化,加上现代化,它本质上是同一回事。我们今天搞的现代化,不过是西方文明确定的。这种理解,把资本主义的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完全混淆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与西方文明的现代化不是一样的。今天在中国向人民大众解释现代化,如果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解释成西方文明的现代化,那是大错特错的。

由以上分析,可以引出下面第三点:说西方几百年来文化主体的代表性国家,包含着我们今天面对的所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是完全错误的。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所走的路,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所走的路根本不同。怎么可以说西方那些代表性国家有着我们今天所有改革的经验和教训呢?我们的政治制度,与西方完全不同。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联合各民主党派,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组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在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制度下,为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努力奋斗,这与西方大国的两党制完全不同。我们在政治改革方面的经验与教训,可以从西方大国中去寻找吗?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不仅要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而且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这种经济制度,与西方大国的私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制度是很不相同的。在这种基本的经济制度下,我们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西方任何国家未曾实行过的,也是苏联式的社会主义未曾实行过的,我们怎么可以从西方大国去寻找改革的经验与教训呢?我们的“三农”问题、城乡关系,可以从圈地运动中去寻找经验与教训吗?我国人口众多,任何世界大国都无法比拟,我们实行什么样的劳动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社会保险制度,也只能立足于我国的国情,在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下探索我们自己的处理方式。我们积累资本的方式与西方各国完全不同,我们主要靠自己的国内市场积累资金,吸收外资是一种辅助手段,虽然是重要的辅助手段。我们完全不可能走西方大国靠掠夺殖民地来积累资本的道路。当然,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生产经营、市场管理与营销、金融体制、公司制度、吸引外资、国际贸易、法律制度诸方面,尤其在技术层次上,极需要了解、吸收西方各国的经验与教训,这是不容讳言的。但是这与从根本制度上吸取西方各大国在发展过程中的什么经验、教训,完全是两码事。我们通过新闻媒体让观众了解西方世界的时候,不能不有这样清醒的头脑。引领大众片面来看西方的历史,只会与主持者的主观愿望相反。我们需要从开放性的对外观看中反省自己,但这决不是要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使我们自己在前进的方向上发生动摇。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引导社会向前的。研究历史经验,则是向后看的。向后看是为了给向前看提供正确的历史借鉴。历史是什么就是什么,要实事求是地研究历史,普及历史知识,这样才能对今天的社会现实提供有益的借鉴,否则,是会帮倒忙的。学习和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不能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在观察社会历史的时候,尤其不能脱离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否则,我们的历史研究,我们的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就会走偏方向。

作者:张海鹏

第五篇:例析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

【摘要】历史意识的培养也就是历史事实、历史理解、历史评判和历史认同,能够引导学生认识过去,理解现在以及思考未来,对于学生历史表述能力以及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作用。鉴于此,文章根据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经验,简单地对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历史与社会;历史意识;重要性;培养策略

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转变自己的教学目标,并深化改革自身的教学模式。历史与社会学科在培养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同时,也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让学生能够形成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念。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使得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以及道德观均得到正确的培养,并且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地对不同事物提出不同的见解,形成自己独有的历史思维方式。

一、历史意识简析

历史意识是一种人类拥有的独特认识能力,能帮助人类更深层地对自身的发展时间、发展活动以及发展变化进行更加本质的认识,从而使得人类能够在认识历史的过程中,形成继承历史以及创造历史的主观能力[1]。在这种能力的帮助下,人类才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发展水平,从而向着文明进步。同时,在历史意识的影响下,人类才能够有效地摆脱大自然给人类发展带来的枷锁,使得人类能够脱离自然的控制,走向现代文明。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对学生的历史思维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意识没有具体的概念,而是一种心理意识活动,其涉及的使用范围极为广泛。但是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历史意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单单是要求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进行记忆认知,还要帮助学生对历史进行有价值、有方向的思考,对学生的历史思维以及价值观、历史评价能力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历史意识是一种普适性的价值观,是对人类的发展历程的深入认识。在对世界改造建设的过程中,人类对自身的需求以及存在产生了意识,并对万物起源产生了好奇心,从而提炼总结出来了历史意識[2]。每当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对过去的事实进行回顾时,就会自动构建出历史意识。因此,历史意识就是人们对历史的总结以及反思,并提出的发展创新观念。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对历史的认识基本上是无法离开历史意识的,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开始,到最终的社会实践,都离不开历史意识的作用。基于此,我们也可以认为历史意识是人类发展以及社会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历史意识的培养更符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提出的要求,使得学生能够形成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以及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

二、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历史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一)历史意识自身的教育功能

首先,历史意识具有目标导向教育功能。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历史意识是核心素养之一。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使得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理论知识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应用历史意识的作用[3],形成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以及思考模式。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以及构建,并将此作为开展历史与社会教学的重要指引目标。其次,历史意识有着理解驱动功能,帮助学生从直观感受向知觉感受发展,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使得学生将自身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等应用到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地对自己的生活进行观察,形成自己的历史意识,从而创造自己的生活。

(二)历史意识可以提高学习价值

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初中学生对历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还处在极为基础的阶段,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还比较欠缺,同时无法对历史事件做出自己的评价。这就不能反映历史知识的趣味性以及示范价值。而在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可以使得学生迅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历史与社会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历史的趣味性以及示范价值,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显著激发出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价值[4]。

三、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学生历史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重视历史知识关联性

在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重视对学生开展教学课本的理论知识教学,还要重视教学课本的延伸性教学,注重历史知识关联性的重要作用[5]。

首先,教师要重视历史知识之间的关联。每当开展新的教学之前,教师都要深入地研究本节课的知识点与之前所学的知识点是否存在关联性,加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得学生能形成一个系统的历史与社会知识体系,这对学生历史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6]。例如,在讲到元朝统一中国的历史内容时,教师除了要重点突出元朝的历史外,还应当回顾一下历史上其他的统一事件,例如秦朝统一六国,并在关联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这两次统一进行深入的思考。比如秦朝和元朝的统一有什么区别?有的学生提出,秦朝的统一是一种内部的统一,元朝的统一是一种外部侵略式的统一;有的学生提出,秦朝灭六国后,将货币、文字、度量衡等均进行了统一,将国家中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思想进行了统一,使得国力更加强盛,而元朝统一后,将不同的民族进行了等级划分,实质上是一种分裂式的统一,削弱了国力。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对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支持,并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增强,并逐步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要重视历史与社会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的关联性,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让学生将积累的历史知识与现实生活进行类比,从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加全面的历史认识手段以及历史发展规律,使得学生能够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

(二)重视思想理念的教育

历史与社会教学不单单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而是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能够认识到历史事实以及历史发展的过程,从而在掌握历史规律的基础上,能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的重任。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需更加重视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例如爱国理念、民族意识等,都对学生的思想理念起到一定的培养作用[7]。同时,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思想理念教学内容,也是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关键因素。例如教师在进行鸦片战争历史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对课本中的历史内容进行延伸,引入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意识与民族意识,使学生更加深入地掌握鸦片战争对我国造成的伤害,并形成自己对历史事件的独特看法,提升自己的社会责任感。

(三)历史评析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要求初中学生能够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自主理解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这就要求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必须转变自身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历史评析能力,使学生学会用历史眼光看问题,认识到未来发展的前景,使得初中学生形成良好的历史意识。分析历史事实,让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自主评价,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分析,从而在评价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掌握历史的发展规律,形成自己的历史意识。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历史人物李鸿章进行评价,先让学生对李鸿章的基本信息进行收集,然后对李鸿章的生平事迹进行分析,最后引导学生对其功过进行客观评价,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同一个人或同一件事,让学生的精神境界得到有效提升,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明辨是非能力。

(四)积极开展研究性學习

初中历史知识虽然多是一些较为基础的内容,但是对于刚接触历史知识没多久的初中学生来说,总会有一部分比较枯燥难懂,使得初中学生对历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增强初中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教师就必须要积极开展历史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要对初中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将学生依据学习能力合理地进行调配,并提出相关的学习课题,让各学习小组在课下搜集与学习课题相关的历史资料,在小组内进行研究讨论,从而在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兴趣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了解历史知识,并逐步形成自己的历史意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能够培养初步的历史阅读能力、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这对历史意识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背景下,历史与社会教师要认识到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性,探寻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有效策略,促进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认识以及思考模式。

【参考文献】

[1]徐赐成.中学生历史意识建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5.

[2]李侦观.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意识的培养方式略谈[J].才智,2014(24):49.

[3]宋周理.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0):53.

[4]石宏慧.高中历史教学中历史意识培养初探[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3.

[5]雷明.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历史意识培养[J].才智,2011(36):123.

[6]谭维平.利用探究教学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文学教育(中),2011(06):149.

[7]杨恒清.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J].教学与管理,2009(07):50-51.

作者:车纪宏

上一篇:科技生物论文下一篇:林业技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