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2022-08-26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古峰二小 韩莺妹

《哪吒闹海》是一篇神话故事,写的是小哪吒不畏强暴,大闹东海,制服龙王,使人们又过上太平日子的故事。课文情节生动有趣,语言直白,尤以动词居多。针对本课文体特征和富有特色的语言现象,我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定为:

1、通过品词析句,体会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2、体会本文使用连续动词的妙用,初步感受文中反衬的写作方法。教学中,我以哪吒怎样闹海为主线,抓住最能体现哪吒品质的三闹,紧抓重点词语反复品读,通过朗读与想象的结合,还原人物形象,还原文本画面,激活学生读书的热情。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并运用语言呢?本节课我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品读中积累。

哪吒大闹东海的时候,文章有一系列的表示动作的词语来描写哪吒,“跳进、一摆、一闪、躲过、取下”等,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找出这些动词,再反复引读,用动作演示读,边读边想等方式理解词语,使得这些动词和哪吒的形象变得生动起来,激发学生爱读,乐读的兴趣。如在教学“滔天巨浪”一词时,让学生想象画面,创设情境想象水晶宫摇晃时龙王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体会滔天巨浪所带来的后果,感受混天绫法宝的威力之大,感悟哪吒的本领高强,在品读中积累词语。

二、在说话练习中的积累。

在学习完哪吒二闹东海后,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就是用连续动作描写的方法把哪吒的武艺高强,机灵勇敢写精彩了,然后播放视频设计了一个说话训练的环节,引导学生用上连续动作描写的方法来说几句话,从而达到积累运用的目的,将生活和文本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三、在讲述中积累词语。

“讲述”是学习神话故事后的一项必要作业,这是刚进入作文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最缺乏、也最需要的能力。但它应该作为第三课时的主要部分,在第二课中我只能稍作练习。学生在自己组织语言所进行的讲述中,相信他们会将神话故事记得更牢固,词语得到积累,讲述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另外,本节课四个生字中的“即”和“纵”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因为“即”和“既”学生通常无法辨别,我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古文字字形和编儿歌的方式引导他们识记,希望他们能有所收获。

反思一节课下来,还有许多不足之处,希望各位同仁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第2篇:《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千古流传的神话故事,在教学课文之前,我深入孩子中了解了

孩子对故事的了解情况,发现大多数孩子以前都听过或看过这个神话,所以,我想在教学时学生想要理解故事内容应该是件很简单的事情,想要把这篇课文上好,必须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能力上,所以我反复思考,决定把教学重点摆在提高孩子三方面能力上。

首先我想到了以读感悟。在抓住关键词语理解课文内容。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我紧紧抓住一个"闹"字来引导学生朗读感悟。题目是文章的灵魂,在板书课题之后,引导学生理解题目。“哪吒闹的什么海?”“你怎样理解‘闹’字的?”“文中怎样写哪吒闹海的?”仅仅三个问题便抓住了文章的核心,可以说找到了一条突破重点的捷径,不失为阅读教学中一种省时而有效的好办法。先让学生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哪吒为什么要闹海?通过朗读,学生体会到东海龙王父子的可恶,也体会到哪吒为民着想。并注意适时出示重点词;"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要求学生边读边感悟。通过朗读,学生已经了解到了"闹"的原因。在课堂教学中,读书是本节课的主旋律,课堂上最美的声音就是孩子们的读书声,尤其是抓住重点句段反复研读,学生读得字字响亮, 读得入情入境。“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理解感悟。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小哪吒可机灵啦……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一个“扔”字在学生的情感领域里产生了不同的解读。轻读能表现出哪吒的功夫高超,再重的乾坤圈在他手中举重若轻,不费吹灰之力;重读则能表现出乾坤圈分量之大,非常人所能比拟,也正是因为乾坤圈之重,扔过去才能将凶神恶煞的夜叉致于死地。 除此之外我想要给孩子进行词语积累。所以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积累语言,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圈画出关键词语,让学生注意用词要准确。如: "跳进"、"取下"、"摆"、"掀起"、"摇晃"、"机灵"、"一闪"、"躲过"、"气冲冲"、"举枪便刺"等;强调这些词语也是为了方便学生更好的记忆,复述课文时能尽量运用书上的原句。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我多次抓住了文章对龙王、夜叉、三太子的描写,这些侧面描写在这节课的教学中占到了主要位置,我引导学生抓住“留白”,想象说话,学会创造性的复述。课文中的

二、

三、四自然段,都正面地描写了哪吒闹海的动作表现,我在处理教材时,有心地变换了角度,从侧面引导,以烘托正面形象。但现在想想,应该让哪吒正面亮相。

最后我给孩子进行了想象训练。我布置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如你脑海中“滔天巨浪”是什么样子?水晶宫里摇晃起来,那么龙王和虾兵蟹将们会怎么表现呢?三太子现出原形之后,哪吒会怎么说?如果你是百姓你想对哪吒说什么?这样的设计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稚气却又大胆的想象让家长不禁跟着笑起来。我注重让学生把话说完整,说的有次序,这样也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夸哪吒”这一语言训练,帮助学生树立做人的榜样。“哪吒你真勇敢,我敬佩你!“哪吒你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哪吒,你真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从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学过程成为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这恰恰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课全部上完后,我设计了一个复述故事的环节,我向导演一样,“动画片《哪吒闹海》现在开播,第一集:龙王称霸,第二集:摇晃水晶宫,第三集:打死夜叉,第四集:制服三太子,第五集:天下太平”。因为时间比较短,所以没能尽兴。

总之,我觉得在自己的精心设计下,这节课上的还是比较让我满意的。

第3篇:《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教学反思

很喜欢教神话故事、历史故事类体裁的课文,《哪吒闹海》节选自《封神演义》,动画片之类的影视作品估计孩子们已看了不少,读懂是没有什么难度的。

读到一篇《我的节日》的文章,作者应该是一位大学老师,他说给学生讲课就是过节,上课前可以洗洗澡,除去身上的污垢,换一身笔挺的西装,满面春风出现在学生面前。太佩服这位可敬的前辈了,也足见老师的精神状态在课堂上多重要。讲这节课,我的学生们也都激情澎湃起来,我要做的,是引他们关注语言,品读文字,发现语文的美妙。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重点,有三个自然段,分别写哪吒大闹东海、打死夜叉、制服三太子,这三个自然段语言简洁,对于打斗的描写却很精彩,也有一两句人物语言。哪吒闹东海和与他人搏斗的描写,课文使用了不少动词,以哪吒与夜叉的打斗为例,文中这样描述:

夜叉从水底钻出来,只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钻、举、砍”是夜叉的动作,“闪、躲、取、扔”是哪吒的动作,表示动作的词语使用密集,打斗场面描写紧张激烈。其他两个自然段亦是如此。教学时我主要让学生读一读句子,划一划表示动作的词语,结合插图想象画面。朗读的指导意在让孩子们用声音表现人物形象,如本段中夜叉出来什么样子?该怎么读?哪吒呢?从夜叉见到娃娃洗澡就用斧头砍,足见他不是好人,孩子们争相读第一句,表现夜叉的凶神恶煞。读哪吒则表现他的机灵。为了更好的比较二人的形象差别,本段朗读我也采用了比较读,请两个孩子分别读描写夜叉和哪吒的句子,请男女生分别读,一比较,声音的变化就体现出来了。

站在以读助写的角度思考,本课的动词使用可以训练学习,于是临时起意,设计了一道写话题:回忆你与别人打架或赛跑、骑车、玩游戏等场景,模仿课文《哪吒闹海》写一段话,用上至少五个表示动作的词语。作业还没有批阅,不知效果如何。

第4篇:《哪吒闹海》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体会课文内容,弄清哪吒闹海是为了整治恶人,让老百姓过上太平日子,从而进一步感悟哪吒机智勇敢、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精神。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同学们都颇有兴趣。我配合一定的图片、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更生动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本节课围绕“闹”字带同学们仔细品读了哪吒三闹的过程——“一闹”:大脑水晶宫;“二闹”:打死夜叉;“三闹”:降服三太子。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哪吒闹海的过程,我采取了“读+演”的方法。例如,“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摆,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小哪吒身子一闪,便躲过了这一斧头,随机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哪吒一纵身,趁势抖出混天绫。”为了使学生们更好的理解这一系列动词,我让他们一边有感情地读,一边演

我还让学生带入角色去读,文中的东海龙王、夜叉、三太子等负面形象,如何体会他们称霸一方、兴风作浪、胡作非为呢?例如,“夜叉从水底钻出来,见一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举枪便刺。“我让学生演一演这些角色,读一读他们的话,从语言、动作、神态方面多角度感受他们的凶恶残暴。

作为神话故事,文章为孩子提供了很多想象的空间,我还充分利用留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对学生进行说话能力的训练。例如,龙王气得嗷嗷直叫会叫些什么?令我欣喜的是,同学们竟真的像龙王一样,怒气冲冲地大喝,引得全班哄堂大笑。再如,人们过上太平日子想对哪吒说什么?让学生们发挥想象,更好的理解哪吒机智勇敢、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的美好品质。

这节课也存在许多不足。一是缺乏对课堂的掌控能力,这也是大多数新教师的弱点。说到精彩之处孩子们便一发不可收拾了,维持课堂纪律便要花时间,显得课堂内容不够紧凑。这也是我在今后的课堂管理中需要加强的。二是忽视了对学生复述故事能力的培养,我应以填空的形式带学生复述故事内容,也是由于时间关系,没能及时做到。

第5篇:《哪吒闹海》的语文教学反思

《哪吒闹海》这篇课文我导入是用哪吒动画片的主题曲导入的,我觉得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因为这种动画片孩子们都看过,所以对于主题曲也耳熟能详,能有很大的吸引力,而且从他们的笑脸上我也感受到了快乐,所以,我觉得,一个好的导入能使一堂课的效率高很多。

这堂课主要体现出哪吒的机智、勇敢、本领大。抓住一些动作,比如:摆、闪、随即取下等,来突出哪吒的厉害之处,同时也要让孩子读出那种感觉。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突出东海龙王的胡作非为,比如夜叉拿斧头便砍,三太子不由分说就刺,这都是他们蛮不讲理的体现。

这篇课文还是比较简单的,其实我现在纠结的是很多二会字要不要都让孩子学会写呢?会不会负担太大?

第6篇:《哪吒闹海》 教学设计

《哪吒闹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

2学会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练习按事情发展顺序讲述哪吒闹海的经过。

2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如“兴风作浪”“胡作非为”等。

教学难点:感受并学习哪吒为民着想、不畏强暴、敢斗邪恶的精神。

第一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

小朋友你们喜欢神话故事吗?你看过哪些?

2、出示图,你们认识他吗?谁来介绍(交流前搜集的哪吒的知识)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神话故事(哪吒闹海)板书题

4解题,质疑(闹:扰乱、搅乱)哪吒为什么要闹海?怎样闹?结果怎样?

学生自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解决刚才提出的问题。标画出文中不懂的问题。

二、展示交流。

1、检查自读情况。

(1)汇报词语,(出示要求掌握的词语,争做小老师领读,从几位同学中选出一位“最佳小老师”,得到一颗红五星)。词语注解等

(2)、请同学进行新旧生字的比较,说说哪些词容易写错,应注意什么。教师范写,学生练写描红。

(3)、小组内分段接读文,其余同学认真听,指出优缺点,并纠错,其他学生思考文讲了一什么事?。

三、默读文提出问题,合作探究。

、学生默读文,思考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2、结果如何?

3、哪吒为什么要闹海?

4、小组合作交流。

四、读中感悟,学议释疑

汇报交流,教师作适当引导,点拨,并相机指导读好相关自然段。

相机引导读好部分描写

例读好龙王父子的坏;

东海龙王父子……下海捕鱼。从“称霸一方、兴风作浪”指导朗读。

五、达标练习,掌握字词。

、小结本所学内容,并进行互评

2、学生完成《学习乐园》

1、2小题。同桌互换检查。

六、作业。

读文

2读抄词语

第二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检查,复习导入

、听写生字词,纠正改错。

2、指生分自然段朗读文,回顾文内容。

二、细读文,合作探究

默读文

2、

3、4段思考,哪吒闹海,“闹”了几次?分别是怎样闹的?

讲述故事:

谁愿意把“哪吒智斗三太子”的场面讲给我们听听?可以加上平时看到动画片里的情节,还可以加上动作。小组交流:

准备好了的,到学习小组内交流交流,和小伙伴们分享你的智慧成果吧。

我们仿佛看到了那精彩的场面,真棒!还有谁想和他比一比?

闹的结果

经过这么一闹,二闹,三闹,哪吒居然把龙王父子给制服了,这口憋了好久的气终于出了。结果怎样?(若学生答不出,则提醒“其实书本这位无声的老师已经告诉我们了,让我们来把这个结果通痛快快、高高兴兴的告诉人们”)

三、品读感悟。

齐读最后一小节

小哪吒三闹东海,看到这儿,读到这儿,想到这儿,你有什么话要对小哪吒说吗?(哪吒你真聪明;真勇敢;为民除害)

最后,让我们把对哪吒的所有感情,都化作一声,来读一读题,夸一夸哪吒!听听谁夸得最好!准备好了吗?

预备齐——(读第一个题)齐读题

想一想,哪吒制服龙王,制服夜叉,制服龙王三太子,大闹东海的事情,我们再来读一读。齐读题

让我们为哪吒的正义,为哪吒的勇敢再来读一读。齐读题

四、拓展延伸

、小结文:这是一篇神话故事,写小哪吒大闹东海,制服龙王,使人们又过上太平日子的事,表现了哪吒为人民着想,对恶势力敢于斗争而获得胜利的可贵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2、写一写:

如果你是那里的渔民,现在你再也不用害怕龙王兴风作浪了,可以正常地出海捕鱼了。大家快来啊,我们的小英雄哪吒凯旋归来啦,现在你是人群中的一员,此时你想对哪吒说些什么?

(1)学生自己写一写。

(2)指名畅所欲言。

(3)师生进行朗读评析。

(4)你觉得自己你哪里写的不满意,再修改一下。

四、作业。

、我喜欢的哪吒--把哪吒闹海的故事说一说。

2、我敬佩的哪吒--把哪吒闹海的故事画一画。

3、我心中的哪吒--把哪吒闹海后的故事写一写。

板书设计:

23哪吒闹海

正直 摆、掀 吓

机灵 闪、扔 打死

勇敢 扔、喷、裹 打死

(正义战胜邪恶)

上一篇:学习雷锋好榜样卡通版下一篇:专业知识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