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分析

摘要:2020年,我国已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彻底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减贫史上的奇迹。现阶段发展目标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在5年过渡期内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大别山区作为国家曾经划定的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涵盖鄂豫皖三省共36个县市,具有相对贫困地区共同的贫困特征,如自然禀赋脆弱性、民族宗教敏感性、因残因病致贫率高、缺乏特色产业体系等,因此返贫率高,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大背景下,仍然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领域。在诸多减贫举措中,普惠金融的优越性逐渐显现,于相对贫穷地区而言,普惠金融发展对于缓解贫困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扎实完善普惠金融体系,是实现精准扶贫工作长足发展的必然之势。本文旨在明确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的门槛效应,通过对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指标进行度量,对普惠金融扶贫的门槛效应进行估算,为相对贫困地区防止返贫政策的实施提供借鉴意义。采用2011-2020年大别山区36个县域的面板数据,构建普惠金融指标体系并对大别山区所有县域的普惠金融指数进行测度,为后文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提供核心解释变量。构建以城乡收入差距为门槛变量的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贫困减缓的门槛效应。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一是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扶贫效果具有明显的双重门槛特征;二是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第一个门槛值或介于两门槛值之间时,普惠金融对贫困减缓均具有正向积极作用;三是当城乡收入差距低于第二个门槛值时,普惠金融发展对贫困减缓效果不再显著;四是控制变量中的农村人均收入、第一产业的发展情况以及第二产业的发展情况也能促进减贫。最后本文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为更好推进相对贫困地区普惠金融的减贫效果,对我国与大别山具有相似贫困属性的农村地区防止返贫工作提供政策建议:三省政府层面,应加强县域联动,平衡区域间发展;金融机构层面,应下沉金融机构网点,创新金融服务;收入分配层面,应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防止规模性返贫;非金融层面,应培育特色产业,注重三产融合发展。

关键词:普惠金融;贫困减缓;门槛效应;城乡收入差距

学科专业:金融(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1.2.2 普惠金融减贫效应实现路径

1.2.3 普惠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普惠金融减贫的门槛效应理论基础

2.1 普惠金融及贫困减缓理论

2.1.1 普惠金融内涵

2.1.2 金融排斥理论

2.1.3 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2.1.4 贫困循环累积因果关系理论

2.2 普惠金融减贫机制

2.2.1 普惠金融直接减贫机制

2.2.2 普惠金融间接减贫机制

2.3 普惠金融减贫效应理论基础

2.3.1 普惠金融减贫门槛效应理论基础

2.3.2 城乡收入差距对普惠金融减贫理论基础

第3章 大别山区现状及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3.1 大别山区简介及现状

3.1.1 大别山区简介

3.1.2 大别山区现状

3.1.3 大别山区致贫原因

3.2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发展现状

3.2.1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政策扶持现状

3.2.2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服务覆盖现状

3.2.3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产品使用现状

3.3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

3.3.1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指数测度指标数据来源

3.3.2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指数指标体系构建

3.3.3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指数测度

3.3.4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指数分析

第4章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减贫门槛效应实证分析

4.1 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研究设计

4.1.1 面板门槛模型研究方法

4.1.2 面板门槛模型设定

4.2 面板门槛模型变量选取与描述性统计

4.2.1 面板门槛模型变量选取

4.2.2 面板门槛模型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4.3 面板门槛模型实证分析

4.3.1 面板门槛模型门槛效应检验

4.3.2 面板门槛模型门槛值估计

4.3.3 面板门槛模型实证结果分析

4.4 稳健性检验

4.4.1 稳健性检验模型选取

4.4.2 稳健性检验模型设定

4.4.3 稳健性检验回归结果

第5章 大别山区普惠金融减贫的政策建议

5.1 三省政府层面——加强县域联动,平衡区域间发展

5.2 金融机构层面——下沉金融机构网点,创新金融服务

5.3 收入分配层面——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防止规模性返贫

5.4 非金融层面——培育特色产业,注重三产融合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电子机械论文提纲下一篇:全科型小学教育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