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如何发展普惠金融

2022-06-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银行如何发展普惠金融

大力发展村镇银行推进农村金融普惠

监管机构要着力引导村镇银行坚持“支农支小”定位,构建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健全的内控机制和科学的激励约束机制,推进“三农”普惠金融的发展

2011年以来,福建银监局积极创新思路,探索“以省内农商行为依托,以特殊政策为突破”的批量组建模式,加快村镇银行组建步伐,推动村镇银行做专做精做优,进一步完善了农村普惠金融组织体系。

福建银监局专门成立了村镇银行组建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协调,注重质量,扎实推进,实现“好、稳”。吸引16家主发起行在福建设立村镇银行,引进主发起行资本金18.54亿元、同业存款15.28亿元支持县域经济发展;遴选360多家优秀民营企业投资入股村镇银行,民营资本入股村镇银行达32.74亿元,占总注册资本的94.73%,“筑渠引水”成效明显。全辖已有55家村镇银行组建规划获银监会备案批复,其中已组建村镇银行44家,组建进度跃居全国前列。大部分村镇银行准确定位,下沉重心,利用机制灵活、决策链短等优势,积极探索门槛低、手续简、效率高、灵活多样的“支农支小”服务模式和产品,成为县域和民营经济金融服务的生力军。辖区村镇银行共下设乡镇、村级营业网点10个,发放个体工商户及小微企业贷款63亿元、涉农贷款63.1亿元,分别占各项贷款的87.8%和88%。村镇银行的蓬勃发展为政府带来新税源,为农企农户带来新服务,“鲶鱼效应”为农村金融市场带来生机活力,形成了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组建工作得到银监会和福建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老少边穷”地区集中连片组建模式得到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批示肯定并要求总结推广。

坚持“支农支小”定位,走特色化发展道路

组建村镇银行的意义在于改善农村金融服务状况,促进金融服务城乡普惠。只有坚持“支农支小”定位,即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县域经济,村镇银行才有安身之本,才有竞争优势,才有发展空间。

坚持本土化战略。鼓励股东多元化、本土化,在坚持主发起行制度的基础上,多吸收当地优质农村经济主体投资入股。推动业务本土化,利用决策链条短的优势,不断推出与当地需求相匹配的产品和服务,提高核心竞争力。

坚持“小额、分散”原则。村镇银行服务范围限于所在县域,服务对象主要是“三农”和小微,业务以传统存贷汇为主。要严防资金流出县域,禁止以各种形式帮助他行绕规模,坚决制止“垒大户”现象,逐步降低大户贷款和户均贷款余额。

坚持特色发展道路。要充分了解当地金融消费市场特征,着力打造“量体裁衣”式的特色产品和服务,做好与县域和社区长期互动有人情味的“关系金融”。在把握风险的前提下,着力打造针对农户、小微企业的便捷高效的“信贷工厂”,与传统涉农机构开展错位竞争。

构建良好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决策管理水平

建立简洁高效的法人治理体系。村镇银行的“三会一层”架构设置不宜搞“一刀切”,要结合决策管理的复杂程度、业务规模和服务特点来设置,关键要做到职责明晰、相互制约、运行高效,并根据实际运行和业务发展情况加以改进完善。

完善“三会一层”议事规则和程序。要按照公司治理要求搭建起基本的法人治理架构、议事及决策规则,确保“三会一层”规范运作。完善运行机制,通过明确公司治理各主体及成员的职责来规范公司治理架构、明晰职责边界和人员资质与履职要求。

规范高管人员配备。村镇银行应合理确定董事会的人数和结构,适当提高涉农企业董事在董事会中的比例。董事长与行长分设的村镇银行,可以不设立监事会,只设专职监事;董事长与行长没有分设的村镇银行,必须设立监事会。

构建健全内控机制,提升风险管控能力

完善内控制度。在机构运营和业务拓展中要坚持制度先行,参照《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借鉴主发起行内部控制要求,全面开展整章建制,确保内控制度覆盖各项业务、各个流程和各个岗位。

抓好制度执行。要提高制度执行力,严肃查处有章不循、违章操作行为。要定期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和评估,检查内部控制贯彻落实情况,提升内控质量和水平。

加强信息科技系统建设。这既是业务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业务拓展的重要手段。科技系统要能满足村镇银行日益发展的业务需要。同时,要加强信息安全管控,防止因此发生声誉风险。

强化内审监督。村镇银行要配备内审人员,有条件的可以设立独立的内审部门,根据风险状况和管理水平合理确定审计频度和范围。

加强重点风险防控。加强风险的监测、分析、防范和处置,重点防控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科技风险和声誉风险,确保安全稳健运行。

构建科学激励约束机制,提升队伍管理水平

加强高管队伍建设。优秀的高管队伍是确保村镇银行稳健发展的关键,发起行、大股东委派高管要保持稳定性,人选以培养为主,也可通过社会招聘等方式吸收优秀的本土化人才;同时针对优秀高管实行股权激励计划,提升高管团队的专业化水平和稳定性。

建立科学的干部任用制度。树立科学的选人用人导向,建立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着力培养一批管理能力强、业务水平高、作风过硬的中层干部,为村镇银行持续发展打好人才基础。

培养优秀的客户经理团队。培养一支熟悉县情乡情、品行端正、吃苦耐劳的优秀客户经理团队,并确保人才招得进、管得好、留得住。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绩效考核要向“支农支小”和符合监管要求的创新类业务倾斜,强化风险控制和发展转型考核,防止片面考核规模指标、速度指标和市场份额。坚持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相协调,建立有利于战略目标实施、人才培养、风险防控的薪酬机制。

正确处理“四个关系”,实现“百年老店”梦想

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董事会和高管层要有战略眼光,既要看到眼前利益,更要着眼长远发展,把基础做牢、做扎实,谋求做百年老店,不片面追求短期分红。

加快发展和控制风险的关系。做好风险防控是发展的前提。村镇银行成立初期,员工管理经验缺乏,创业扩张的热情高,容易忽视风险管理。村镇银行要坚持内控先行,加强整章建制,引导全体员工树立风险合规意识。

扩大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关系。村镇银行要坚持审慎、科学的发展理念,避免盲目追求规模快速扩张,要着力构建良好的经营机制、内控机制和企业文化,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回报,力求做“小而精、小而专、小而强、小而特”的银行。

依托主发起行和有效公司治理的关系。主发起行有义务维护村镇银行独立法人地位,承担起出资人责任、风险处置责任和信息科技、支付结算、人员培训等支持责任。同时,村镇银行要尽快完善法人治理体系,增强自主经营意识,不能一切依赖主发起行。

强化“六项措施”,全面完善村镇银行监管

强化属地监管。村镇银行地处县域,服务农村,属地监管责任重大。属地监管部门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加强村镇银行监管,确保监管信息报送及时、措施落实到位,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底线。

强化非现场监管。属地监管机构要按照“五谈、四盯、三报、三会、二评”的非现场监管工作框架,扎实做好非现场监管。建立和完善多维度、全方位的非现场监测预警体系,对支农支小比例未达到监管要求、监管指标突破法定值等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防止监管指标下滑和违规行为的发生。

强化现场检查。针对村镇银行经营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做好现场检查立项,重点加强内控、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展业规范性等方面的检查,推动提升风险管理水平。

强化并表监管。监管部门应全面掌握主发起行及其所设村镇银行的整体风险状况,对各类风险实施全面并表监管。加强对主发起行及其所设村镇银行的关联交易监管,重点防范主发起行将村镇银行利润转移至自身,将自身风险转移至村镇银行。

强化分类监管。探索建立村镇银行分类监管工作机制,根据业务拓展、经营管理、风险管理等状况对村镇银行进行分类排队,采取差异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针对性。

强化联动监管。加强监管部门的纵向监管联动,确保困难问题能及时向上反映,监管要求能有效向下传导。建立横向监管联动会谈制度,构建主发起行所在地监管部门、村镇银行属地监管部门、主发起行、村镇银行“双线监管、四方联动”的长效工作机制。督促银行业协会村镇银行工作委员会发挥好行业交流园地、政策宣传窗口、教育培训及业务咨询平台的行业服务作用,促进村镇银行健康发展。

作者:周民源

第2篇: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探索

摘 要:当前商业银行竞争激烈,业务发展进入增长缓慢的阶段,发展普惠金融业务既能拓展商业银行的发展路径,又能促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商业银行在发展普惠金融业务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同时欠缺经验,如何探索丰富多元的发展路径是商业银行开展普惠金融业务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以下对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进行了探索,以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银行 普惠金融 发展路径 探索

引言

商业银行作为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金融机构,应该积极抓住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建立健全自身的普惠金融体系,不断创新发展路径,增强业务的多元化水平,更好地促进小微经济体发展,促进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推动性。

1普惠金融概述

联合国将普惠金融定义为“一个能够有效、全面服务于所有部门和社会群体的金融系统,特别是为低收入和贫困人口提供服务”。中国政府将其定义为“基于平等机会和商业可持续性的原则,通过加强政治领导和支持、加强金融体系和改善金融基础设施,为所有部门和社会群体提供合理有效的金融服务。”与其他金融相比,普惠金融有三个特点:第一,以服务广大群体,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小型私营企业、贫困和边远地区。第二,服务提供商范围更加广泛,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非银行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公司、社会非政府组织和其他机构等。第三,客户总量规模大、单笔业务较小,集群效应明显,可以认为是小额信贷的发展。

2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程

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历经四个阶段,从最初的公益性小额信贷阶段,逐渐过渡到发展性微型金融阶段,然后进入综合性普惠金融阶段,现在发展至创新性互联网金融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为了改善农村经济落后的窘境,依靠其他渠道的捐助或软贷款,开始推行公益性小额信贷。在小康社会初步形成的背景下,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应运而生,金融机构、政府机关纷纷入局,小额信贷的规模得到扩大,成为提高国民收入,刺激就业的重要工具。2005年,我国普惠金融的繁荣时代正式到来,顺利转移到第三阶段——小额信贷机构数量激增,出现多种创新型金融服务,小额贷款公司能够改制成为村镇银行,推进农村金融机构改革。如今,在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下新兴互联网金融产品大受欢迎,普惠金融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进入互联网金融发展阶段。

3发展普惠金融对商业银行的意义

3.1发展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改善客户结构的重要途径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中国经济由投资拉动向消费驱动转变已经成型,商业银行对公业务受到明显的影响;同时,由于大中型企业本身具备较强的融资能力,在获取金融服务过程中拥有更多的选择权,使得商业银行往往处于被动地位。普惠金融业务涉及的客群种类多样,并且都有较为广阔的发展预期,对于商业银行客户结构改善非常有利。此外,大中型企业也是由小微企业成长而来,发展普惠金融能够为商业银行培养大中型客户夯实基础。

3.2是服务社会的需要

脱离社会责任的商业利益是不可持续的。商业银行发展富惠金融,小型微服务、双窗机、扶贫、农业相关领域主动推卸社会责任,消除国民经济薄弱领域的资金困难,降低主持人的筹资成本,帮助服务供应方面的结构性改革,促进国家经济的变革和升级,以及促进实物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有助于商业银行本身的长期发展。

3.3发展普惠金融是顺应数字化时代的客观要求

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发展驱动着银行业朝移动化、智能化、数据化的方向发展。麦肯锡研究认为,全面的数字化转型是银行参与下一阶段数字化银行业务竞争的入场券。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银行正积极筹备大规模的数字化转型。普惠金融是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落地应用的重要领域和工作重点。数字化技术创新推动着普惠金融业务的获客渠道创新、营销方式创新、客户服务创新、信用评级创新和风控手段创新。事实上,除了传统商业银行,蚂蚁金服、腾讯金融和京东金融等金融科技公司,都开始积极布局普惠金融。

4目前城市商业银行在普惠金融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

4.1普惠金融社区服务普及力度不够

从目前各大城市商业银行提供的数据来看,在自助服务设施量、开卡量、网络支付使用量等方面的数据水平都较低。普惠金融的一大特点就是需要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领域更应充分发挥其便捷性的优势,以上三类主要数据量就是城市商业银行在服务链末端便捷性的体现。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大城市商业银行在离行式自助设施的投入量都偏小,网络支付的使用量无法与当今现实生活相接轨,必然导致城市商业银行无法更深入地进行普惠金融社区化服务。

4.2商业可持续

普惠金融在现实运营中因其分布广、组织散和风险高等特征,成本居高不下,银行获得的收益较难覆盖成本,影响了商业银行的发展积极性,导致普惠金融业务难以保持市场化可持续发展。普惠金融不是政策性金融,发展普惠金融不能单纯依靠国家补贴的鼓励。不解决商业可持续这个痛点和难点,普惠金融做不大,也难做久。

4.3在大数据基础上的电子银行推行速度低

在经济新常态大背景下,各行各业都要尽快适应新常态经济的发展,金融行業也不例外。各大城市商业银行为顺应时代潮流,也都在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的资源打造自己的电子服务平台,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城市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的开户量都较低,远远低于国有银行,在大数据席卷全球的今天,城市商业银行皆未在互联网金融领域有较大建树。而运用互联网优势是普惠金融在社区服务进一步开展的重要手段。

5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探索

5.1树立正确的普惠金融理念

商业银行虽然一直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但是应当清醒地看到,这句话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应作不同的解读。过去所说的“以客户为中心”,其内在注重的是客户的价值,商业银行选择高净值客户,为其提供合适的金融服务和产品帮助其进一步提升价值。这种以价值为中心的经营模式,造就了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银行业以个人关系为纽带经营业绩的现象,并滋生了一些不规范的操作,阻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种理念已经得到了转变,现在的商业银行更注重的是客户关系,各家银行的目标是建立起更多、更稳定的客户联系,并获得更广泛的客户沉淀。因此,树立正确的普惠金融理念,对于银行明确发展目标,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5.2发行小額贷款,增强银企合作

虽然市场上已有许多小额信贷机构,但这并不意味着商业银行就应当放弃竞争小微企业这部分客户群体。相反,商业银行关注到小额贷款公司的贷款资金来源受限,在筹集和补充后续资金有一定困难,存在巨大风险。看准了这一点,商业银行立即采取了行动。招商银行旗下的“生意一卡通”就是国内首个集融资、结算和生活于一体的小微企业专属金融服务工具,企业经营者获批授信额度后,借款还款随时都能一卡完成,期限灵活,按日计息,随之还设计了专业的评分卡技术确定授信额度,克服了信用卡低额度短期限的限制。光大银行则是为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了现金管理平台,提供更多产品与增值服务,进行全面有效的管理和维护,促进小微企业统一管理资金,增强资金的使用效益。民生银行作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先驱,仿照商会模式,搭建小微城市合作社,银行不再需要借助第三方就能获悉需求,进而扶持小微企业发展壮大。在银行评级和授信制度下,所属共同组织的彼此之间更加了解,搜索成本和结算费用减少很多。银行同时也在小微企业频繁交易的过程中,获得存款沉淀,并转移到小微企业贷款上,实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资本自偿性周转。

5.3加强数据平台建设,强化对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普惠金融的落脚点和实施核心,是平台经营、数据经营,以金融科技为支撑,通过搭建外部交互开放、内部充分整合的平台,进而为市场和客户服务,增强客户黏性和认同,产生流量和交易,拓广拓深经营空间和未来市场。因此,商业银行要以平台经营模式,推进普惠金融,由商业银行搭台,各方唱戏,与各类用户、各种场景深入连接,多方融入、共享交互,集聚客群,经营“内容”,生成“流量”。从而实现数据的积累,再把数据作为一种资产来经营,创造更丰富的内容,进一步增强客户黏性,产生更多的流量,实现良性循环。支撑普惠金融平台的,是全方位打通的系统,以及开放式接入的各类数据及数据挖掘应用。用户无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方式接入平台,均能实现客户信息同步整合,实现多点触发,集成管理。平台内沉淀积累的数据信息是未来商业银行的重要资产,商业银行应以企业级视角,分析挖掘数据价值,支持客户精准营销、产品创新优化、精细风险管控、客户维护与价值创造、流程效率改进,打造数字化管理条件下的竞争优势。

5.4利用互联网提供便民服务

银行与互联网企业积极配合,打造电子银行,帮助客户高效便捷地享受金融服务。除了具备基础的账户查询和咨询服务以外,还涵盖在线消费、公共服务、即转即到、投资理财等多种新业务。只要有金融需要,客户随时都可以通过互联网与商业银行迅速地建立起联系,获取服务的流程被大大简化。同时,银行针对客户在不同的生活场景下碎片化的金融需求还设有个性化的金融产品。

6结束语

富惠金融的服务内容包括信用金融、付款结算、投资理财、保险等,而商业银行富惠金融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利用信用支点部署资源,满足中小企业等主体的融资需求,促进经济实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兆斌.商业银行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逻辑与路径[J].新金融,2018(11):57-62.

[2]王红.普惠金融视角下我国社区银行发展路径探索[J].中国市场,2018(24):46-47.

[3]潘晓健.邮储银行普惠金融发展路径研究[D].吉林大学,2018.

[4]盛日玲.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路径[J].南方农村,2017,33(01):47-49.

[5]王楠.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路径探析——基于商业银行视角[J].现代商业,2017(03):107-108.

[6]王会钧.普惠金融视角下的商业银行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6(02):88-89.

[7]杨飞.我国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可行性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银行业,2015(09):34-36.

作者简介:

李鉩玥,女,汉族,就读于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工作单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分行,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作者:李鉩玥

第3篇:农商银行网络金融创新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影响

摘要:概述发展普惠金融的研究背景,以及当前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描述并借鉴国外发展普惠金融的经验,以如何发展落实普惠金融为最终目的提出农商银行网络金融创新的相关策略,真正把普惠金融落实,尤其是偏远地区和贫困地区人民能够享受金融服务,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普惠金融的发展。

关键词:普惠金融;网络金融创新;国内外普惠金融的现状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6.28.045

1 发展普惠金融的背景

近几年来,国家经济日益发展,群众对金融服务和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特别是偏远农村地区,所以国家对偏远地区的金融普惠十分重视。尽管对我国农村进行了各项改革,但是结果并不理想。在我国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明确提出过发展普惠金融这个观点,虽然普惠金融在我国发展较为迅速,但我们仍需在国外的发展经验中汲取适合我国发展的精华并加以借鉴,我国农村普惠金融的发展和国外相对比呈现出大量不足,我们需要不断完善我们的普惠金融体系。中和农信副总经理认为要想达到普惠金融必须以互联网金融创新为基础,在社会日益发展的过程中,偏远地区的人民对金融服务从单一业务需求逐渐转化为多元化的需求,所以发展普惠金融需要以IT技术为支撑,进行大数据风控,完善金融衍生服务。近日,央行在青海省进行普惠金融试点建设,根据青海省自身发展情况制定了一系列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对策,以精准扶贫和绿色发展两方面为中心,更好地为贫困地区和偏远地区人民提供金融服务,进一步完善我国普惠金融体系。安徽合肥的相关专家认为目前迫切需要解决小微融资这个难题,我国应该简化贷款程序,降低贷款门槛,放宽贷款限制,真正落实国家政策,规范市场秩序,完善市场贷款机制。无论是互联网行业还是金融行业都有其弊端,在这个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金融行业必须借助互联网这个平台来进行产业创新才能迎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然而互联网交易的分散性使得信息不对称这个问题越发突显出来,信息不对称极有可能引发信用风险和道德风险,从而造成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伤害。因此我国农商银行目前迫切需要进行网络金融创新来达到普惠金融的目的,研发出适合不同阶层群众的金融产品,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进一步提高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水平。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国外研究现状

普惠金融体系这个概念来源于英文“Inclusive finance system”,在“2005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时广泛应用的词汇。普惠金融这个理念在国外较早的得到关注,大多数国家政府一直在探索如何为广大人民尤其是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的贫困人民提供金融服务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机制并促进农村金融的快速发展。Leyshon和Thrift(1995)认为金融排斥是某些特定社会阶层人群获得正规渠道金融服务的行为和过程。Conroy(2005)认为金融排斥的对象主要是贫困人群和弱势群体,该人群很难获得正规渠道金融服务的现象被称为金融排斥。

美国的社区银行在促进完善其普惠金融体系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首先美国的社区银行营业点一般都在社区,能够随时为社区人民提供服务,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业务手续费,降低群众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其次,社区银行对社区情况十分了解,可以有效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开发出多项迎合客户需求的金融产品,提高银行的盈利能力;再次,美国政府对社区银行的政策扶持,依照《社区再投资法》定期对社区银行的各个部门进行检查和监督,对部门业绩进行考核,从而进一步了解社区银行的融资情况和发展动态;最后美国社区银行还成立了全国性的行业自律组织进行行业自律管理。

印度相对于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其农村金融体系是发展较早并且比较完善的,印度政府的Planning Commission(2009)在2009年印度金融机构改革委员会报告中认为普惠金融包括信贷,以及其他一系列的金融服务,比如储蓄、保险和汇款等。印度政府先是建立信用合作体系,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商业银行的介入,再通过扩大和完善银行分支机构网络体系,现在已经形成较完善的金融体系了。印度的农村合作金融主要包括中短期信贷合作系统和长期信贷合作系统,其中中短期信贷合作系统包括三个机构:初级农业信用社、中心合作银行和邦合作银行。印度政府为了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从文化,经济、政治等三个方面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在文化上,开启金融教育普及工程,提高人民的金融知识水平,让普惠金融和金融机构之间能够进行有效的对接,从而改善金融市场金融不对称的情况。在经济上,印度政府通过开展一些活动,降低金融需求者享受金融服务的成本,进一步降低了低收入者享受金融服务的门槛;RBI还大力推广电子支付系统,完善偏远地区的银行电子网络金融体系,通过设立一些网点连接银行的网络终端,便利民众的生活服务。印度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持,从2000-2001年度的976亿卢比增加到2003-2004年度的1407卢比,约增加50%。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农业的发展,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从而为普及农村金融奠定基础。

2.2 国内研究现状

1951年,我国正式成立了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事业在新中国开启。中国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系渐渐退出后,农信社占据了越发重要的地位,也成了农村地区贷款的一条主要渠道。农村信用社的网络覆盖了广大农村地区,而且农村信用社的信贷资金投放近年来出现了空前巨大的增长,农村的直接到户率高达80%以上,但农村的金融需求仍受到极大的限制,只有31.88%的农户能够得到正规贷款,同时在有金融需求的农户中仍有40%以上的农户不能获得正规信贷支持。主要原因是农村信用社较低的资金能力,比重相对较高的不良贷款和完善程度缺乏的信贷管理手段。上述原因使获得农业贷款的信贷规模较小,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了农村的发展。

我国的农村金融发展近年来经历了以下事件:2007年开始,农业银行开始在全国8个省市进行服务“三农”试点。在银监会2006年发布90号文件和2008年发布《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指导意见》之后,有许多大型的金融机构包括包商银行,民生银行等参股,或是注资到了各个村镇银行,以及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等。2009年5月下旬,农业银行正式发布了《农户小额贷款办法》,强调必须从农业真正需求出发,建立了合适于农户贷款的相关制度,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农户贷款门槛,使农民可贷款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同年11月,银监会在第四次的金融形式通报会上做出如下强调:对于“三农”领域信贷的支持力度需继续加强,必须使涉农贷款的增长速度不低于全部贷款的增长速度。扶持小微企业的金融贷款,继续推行绿色信贷,为实现金融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2012年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监管工作会议中做出了以下强调:“三农”市场的定位必须被牢固坚持,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得到全面提升。会议明确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是“三农”金融服务的主力军,调整“三农”的业务结构,加强监管,化解风险,完善金融管理体制,坚持以股份制改革为方向,打造股东承诺制,把重点放在金融创新。2012年6月中旬,银监会提出:当前时期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的相关余额在整体银行业中的占比是33%,而农户的贷款余额占了银行业的77%,县域等机构的网点则是占了银行业比重的60%。截至到2013年7月底,全国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共有16.5万亿元,占了全部贷款份额的22.5%之多,较之年初时候增加了有1.6万亿元,更是比去年同期多增加了3533.3亿元,比其他各项贷款的增长速度高了6.3个百分点。2014年,在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必须对新型的农村金融服务主体进行大力支持,同时在已有基础上进行创新,从而构建一个农村的多层次的金融体系。提高“三农”的服务水平,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贷款难”和“贷款贵”,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按照2015年中央发出的一号文件,要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深入地推进我国农村金融体制的改革,必须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以及农业的特点,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持续不断地拓展农村地区的相关金融业务,使贷款程序、和农村的网点布局得到优化。金融机构更要加强对于普惠金融的意识,尽量做到最大限度的让利给人民群众。可以通过广泛地设立ATM机、POS机、自助服务终端、和转账电话等金融电子器具,使农民方便地利用手机、电话、电脑等网络通信工具来办理所需求的金融服务。

银监会联合国务院扶贫办于2016年4月中旬召开了《全国银行业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以小额信贷为重点,努力做好精准扶贫,大大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金融服务水平。截至去年底,国开行发放扶贫贷款余额9623亿元,其中当年投放2122亿元;农发行审批易地搬迁项目贷款3200多亿元;农行在832个扶贫重点县贷款余额5907亿元;邮政储蓄银行在重点县累计小额放贷410亿元;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承担了扶贫小额信贷投放量的一半以上,有力的支持了贫困地区各项事业发展。

3 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某些金融机构因为自身的盈利性以及农业生产低收入性,不愿意将大额资金出贷给农民,进行农副产业投资。农村的金融市场相对城市的金融市场利润较低,所以导致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商业银行不愿意将资金投入到偏远地区,导致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而得不到满足,最终也导致国家支持“三农”的政策无法被实现。

(2)由于农村居民接受教育的局限性,农村地区受教育水平指数低,这就使得农村地区普遍存在对金融概念模糊,金融基础知识了解少,金融意识和信用意识比较薄弱等问题,从而降低了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执行的可行性以及对新型金融产品的接受性。

(3)偏远及农村地区的低收入者、贫困群体盲目跟风,没有科学地利用资金进行投资导致没有资金来偿还贷款,或者借款人不讲信用,以及恶意逃债等以上原因都会导致农商银行的不良贷款增加。

(4)从表1可以看出网络在我国农村的普及率并不高,但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比较大,可见普惠金融要想通过网络金融创新在我国得到发展还需继续加大网络普及力度。

(5)自普惠金融在我国提出以来,农村金融机构发展速度较快,非金融机构也发展迅速,虽说这些使得我国的金融服务区域实现了广大覆盖。但是,“我国在2012年末还有1696个乡镇没有金融机构,事实上,在我国每一个地区都实现有一个自身金融服务机构的目标,还存在相当大的困难。”

4 农商银行互联网创新及对策

(1)推动农商银行建立健全自己的网上服务平台,创新其金融服务产品,顺应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农商银行应当顺应普惠金融的发展,积极推出创新性服务产品,并在可控风险的范围内,降低贷款门槛、提高贷款额度,以适应特定地区特定人群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

(2)地方政府和农商银行应当创新发展操作简便的小额支付工具,开发对金融知识普及率较低地区的大众更友好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农商银行应当创新推出小额的支付工具,简单化其操作流程,来满足金融知识缺乏但同样需要金融服务的上述特定人群。

(3)要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这个问题,需要定期到基层去调查,了解借款人的人资产状况,分析贷款的风险度,从而降低不良贷款率。内部需强化考核,实行绩效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有效地利用法律这个盾牌来保护自身利益。

(4)政府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真正落实政策实施,推动更多的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与全面健全小康社会相适应的普惠金融的服务和保障体系。

(5)提议政府早日推出普惠金融的诱导机制。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政策的手段,降低贷款风险,增加储户收益,确保农村金融机构盈利水平与大中城市基本相当。政府应针对发展普惠金融的特定地区推出适宜的政策手段和长效机制,并于某些地区进行试点操作,一旦有所成效,就可以面相更广大地区范围进行推广,从而带动普惠金融在我国的全面发展。

5 结语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得出普惠金融是带动偏远地区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农商银行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有利于我广大偏远地区及农村的中低收入者也能够充分地享受到金融服务。农商银行通过网上银行服务平台,创新金融服务产品、发展创新小额支付工具、兴建基础金融服务机构以及推出普惠金融的诱导机制,使我国偏远及农村地区的金融得到良好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Duvvurlsubbarao.Financial inclusion-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Z].The Bankers’ Club,Kolkata,9 December,2009.

[2]Leyshon A and N Thrift Geographies of Financial Exclusion:Finnancial A bandonment in Britain and the United States[J].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1995:312.341.

[3]Conroy,J.APEC and Financial Exclusion:Missed Opportunities for Collective Action?[J].Asia Pacific Development Journal,2005,12(1):53.58.

[4]Planning Commission,Government of India.A Hundred Small Steps:Report of the Committee on Financial Sector Reforms[R].SAGE Publications,2009.

[5]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359.

[6]印度政府.2004年印度参考年鉴[Z].新德里,2004:576.

[7]韩俊.中国农村金融调查[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9:5.

[8]银监会以扶贫小额信贷为重点切实推进银行业精准扶贫小额[OL].2016.04.21.

[9]李晓璐.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保定:河北大学经济学院,2015,(8).

作者:李杰 秦诗梦 袁鑫 李小慧

第4篇:普惠金融工程与农商银行发展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偶得

“群众利益无小事”,“藏富于民”,“普惠金融”,这些词耳熟能详。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今天,会有更多的实际意义。

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这是党的群众路线的有效工作途径。老百姓,支持党取得政权,让党代表群众的利益,为广大群众谋幸福生活,这是群众的期盼。所以说群众利益无小事。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但是我们也看到,社会的贫富差距在拉大,还有群众生活水平需要得到进一步改善。特别是一些弱势群体,由于各种原因,没有跟上经济的发展,需要拉一把,扶一扶,推一下。

社会安定来自于百姓安居乐业,“无农不稳”批的是农业产业对于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一直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藏富于民”也是我所期望实现的,“水涨船高,民富国强”。浙江农信不自于群众,服务群众六十多载,自身的发展也是受惠于群众点点滴滴的汇聚。

普惠金融是个系统工程,涉及整个金融行业,而我们浙江农信是普惠金融的真正“笃行者”。因为它有源,有根,有径。因而它的发展能像古人所说:“水有源,故其流不穷;木有根,故其生不穷。”

我参加农信工作二十多年,我从小目睹农信人朴实无华的支农情结。我的舅公就是一位,群众有困难找他总是热情相助,而亲戚有事找他,他从不徇私情。到老一直受人尊重,这也是我到农信社工作的一种动力。

“立足三农,支持中小”,农信服务“广覆盖、深受惠、长相助”。这一实质恰恰吻合普惠金融的本质,“为中低收入阶层甚至贫困人口和小微企业提供可得性金融服务”。其理念,也与普惠金融一致,即“让每个人拥有并实际获得金融服务的权利,有机会参与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农信社门槛低,百姓愿意到信用社,因为这是群众自己的银行。我们走村串户,披星戴月,东家出西家进,端个板凳拉起家常,群众与我们心近了,情更浓了,农商行的新名字让他们将六十年的农信社深深地结合起来。

我们现在推行“创业普惠、便捷普惠、阳光普惠”是三大目标,网络覆盖、基础强化、扶贫帮困、感恩回馈、创新升级是五大实际行动。这些都是我们农信社支农支小的历史传承,是浙江农信承担社会责任的具体表现,也是浙江农信从做强做优向行大善大爱的转变之举。

普惠金融工程,让农商银行的称呼走进百姓心里,真心真意为百姓服务,也必换来群众的支持,推动农商银行跨向更美好的明天。

姚庄支行

钟永明

第5篇: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探究

摘 要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倡导发展普惠金融,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大型商业银行纷纷响应号召设立了普惠金融事业部。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小微企业及农户贷款余额近年来不断攀升,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效率低等问题也应该得到重视。为此,本文对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重要性、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大型商业银行应抓住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技进行产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从而实现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普惠金融;大型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

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

(一)普惠金融的概念

“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e)这一概念缘起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2005年的“国际小额信贷年”,旨在能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及城镇低收入人群等是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的现状

从普惠金融相关统计数据看,截至2017年6月末,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30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5.2%,同比增长9.9%,其中农户贷款余额7.7万亿元,同比增长15.2%。其中,大型银行涉农贷款余额8.64万亿元,同比增加3920亿元。

银行业扶贫小额信贷余额2038.4亿元,支持建档立卡贫困用户486.1万户,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已覆盖54.43万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97.3%,银行业网点覆盖率达到96%,基本实现了“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的目标。其中大型银行精准扶贫贷款余额5473亿元,同比增加1574亿元,增速40.35%。

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28.6万亿元,同比增长14.7%,约占全部贷款比重的25%,贷款户数1417.2万户,申贷获得率达94.7%。其中,大型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7.02万亿元,同比增速10.25%;贷款户数164.6万户,同比增加17.13万户,增速11.61%,较银行业平均水平高2.41个百分点。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大型商业银行2017上半年新发放小微贷款利率为4.7%-5.1%,在各类金融机构中处于较低水平。

从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我国的大型商业银行在解决小微企业、农户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有力的推动了我国普惠金融的进程。

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

1.区域间、城乡间发展不平衡

长期以来,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资金资源倾向发达地区和城市集中的特征明显,而小微企业、农民以及城镇低收入者的金融服务需求难以得到有效的满足,基础的金融服务投资不足、资源配置不平衡以及严重缺乏等问题在广大农村地区尤其严重。

2017年年底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金融改革中农村仍旧是最薄弱的地区,“三农”层面的资金缺口已经超过3万亿元,且有继续扩大的趋势。根据波士顿公司的全球财富管理数据库的数据显示,我国有约一半以上的人尚未被金融服务体系有效覆盖,特别是在农村,有80%的家庭年纯收入低于1.3万人民币,这些家庭缺乏可供选择的投资渠道和基本的金融服务。普及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所需的金融基础设施以及电信基础设施还存在严重缺乏,尤其是在农村地区。

2.成本高、效率低,服务动力不足

普惠金融的本质是用可负担的成本为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及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关键就在于大型商业银行如何进行产品定价,使得信贷产品以广大小微企业及低收入群体可以接受的成本服务市场,归根结底解决成本和效率的问题。

大型商业银行面对的是缺乏信用记录的小微企业、农户等客户群体,意味着投出去的贷款面临着更大的风险以及不良贷款率的上升,这无疑增加了大型商业银行普惠金融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普惠金融业务要深入到中西部以及村镇地区,就需要更多的网点及柜台等基础设施的完善,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大型商业银行增加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支出。此外,普惠金融信贷产品的开发要基于市场需求的变化投入大量研发资源,而信贷产品的利率要考虑到小微企业等群体的承受能力,如涉农贷款是典型的低利率贷款,这显然又降低了大型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

3.信贷产品差异化不够显著

目前,我国大型商业银行推出的普惠金融信贷产品各种各样,如建设银行推行的个人网上自助贷款服务“快贷”,其贷款门槛低至1000元,很大程度地扩大了贷款客户覆盖面并且惠及民生消费;中国银行早在2007年就已经设计、研发出“中银信贷工厂”模式,构建了覆盖大、中、小、微客户类型的全方位金融服务体系,通过端对端、流水线和标准化的规范操作大大缩短了中小企业的贷款授信和审批流程等。这些产品的设计和推广确实吸引了大批的小微企业、农户以及低收入者群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市场上信贷需求,但深入解剖这些银行研发的产品后,我们不难发现大型商业银行很多产品差异化不够明显、产品形式较为单一。

(二)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发展普惠金融存在问题的原因

1.信用体系不完善,信息不对称

大型商业银行之所以把贷款资源倾向大型企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企业拥有健全的财务制度和公开披露制度,大型商业银行依据企业财务并其他公开信息进行贷款审批是相对可靠并且行之有效的,而绝大多数的小微企业没有建立透明的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财务制度,更不必说农户和城镇低收入者。大型商业银行针对这些类型客户征信信息收集难度大,信用体系不完善,融资双方信息存在严重不对称。在2014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信用体系建?O规划纲要(2014-2020)》,对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和路径进行了具体部署。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我国信用体系也正在逐渐建立,但是对小微企业、农村征信还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失。在对小微企业、农户及城镇低收入者这些客户没有足够的信息支撑信用时,大型商业银行只能谨慎放贷,从而将资金投向信用度高、财务透明的大客户,严重制约了农村和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的发展。

第6篇:商业银行如何在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发挥作用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风暴不但对金融市场和经济发展造成重创,也正在冲击着现有的金融和经济体制以及隐含在其中的价值观念。从政府到民众,从投资人到管理者,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正反思并开始探讨建立更加合理的、可持续的、以人为本而不是唯利是图的发展模式。

若不把金融服务当作获取暴利的手段,金融体系原本的功能是融通资金,合理配置社会资源。2005年以前,被金融界普遍接受的资源配置的原则是效率,而风险和回报是衡量效率的指标。就商业银行而言,为降低风险,形成了以抵押和担保为主要手段的风险控制机制;为降低成本,习惯性地偏好大客户而忽视小客户。其结果是将缺乏抵押和担保条件的小客户、特别是那些贫困和低收入人口排斥在金融服务之外,形成商业银行嫌贫爱富的传统形象。这种商业模式以所谓效率的公平性造成了社会的不公平性,违背了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经济发展原则。

2005年,联合国在国际小额信贷年期间创造性地提出了“普惠金融”的概念,提出一种新的金融发展模式,认为公平合理的金融体系应该能够让全社会所有具有金融服务需求的人和企业都能有机会得到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参与资源分配,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既是政治主张,也是经济制度的创新。

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中最重要的任务是发展小额信贷和小额金融。小额信贷是为那些被传统商业银行信贷模式排斥在外的贫困、低收入人口和微型企业(既个体工商户)提供的信贷服务;小额金融则是为这些低端客户提供的各类金融服务的统称,又称微型金融,包括信贷、储蓄、汇兑、保险等。

小额信贷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目前已经在全球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金融行业,出现了许多成功的小额信贷商业模式。特别是在“小额信贷教父”、孟加拉乡村银行创始人尤努斯教授获得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后,小额信贷得到普遍认同。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小额信贷行业逆势而上,不仅没有滑坡,反而持续增长,证明为穷人的提供的金融服务一样可以盈利并可持续发展。

第7篇:关于商业银行普惠金融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嘉宾、媒体朋友们:

大家好!

大家都知道,总书记在去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现今已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战略重点,在今年,总书记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生产力水平。作为银行,需要借助互联网平台,搭建“互联网+生活”生态圈,通过对消费环境场景化,主动引导客户的需求,提升运营能力,节约成本,深入践行了供给侧改革,为人民提高生活水平作出贡献。

随着互联网快速发展,客户在生态圈的活动方式也在悄然地发生变化,现实情况是一部手机在手,衣食住行全有。而这些,则是依托电子支付平台在国内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支付手法孕育而生。

从技术角度讲,大数据、云计算、平台建设、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发展实现了应用环境的又一次质变,使去中心化的连接、开放、协作更为畅通。大幅提升金融服务的可获性、及时性和便利性成为可能。从经济驱动角度讲,实体经济某些领域(如大众个体和小微企业)存在巨大的金额服务需求;数额庞大的民间资本迫切需要更高效的投资方式和渠道;加之利率市场化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等等,诸多因素促使我国金融业大胆寻求突破,在支付、融资、理财、投资、保险等方面陆续出现“微变化”,并最终通过互联网的聚合效应促成了一定当量的“核裂变”。

面对日益火热的移动支付市场,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的步步进攻,银联以及各大商业银行、其他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加入到移动支付的竞争行列。但是面对节假日的红包大战,银联、各大银行以及第三方支付机构却无能为力。虽然各家银行不断跟三大运营上多番推NFC进场非接触支付,但不得不承认银行基本上已经被迫退出战场。这只是暂时的是去,缺不代表永远失去。近期,五大行宣布转账免费、apple pay携手银联和各家银行纷纷加入到移动支付竞争行列。持卡人可享受无卡支付带来的畅快支付体验。

银行已经在移动支付市场中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便利,发展创新。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普惠金融,让所有市场主体都能分享金融服务的雨露甘霖。为推进普惠金融发展,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和满意度,增强所有市场主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对金融服务的获得感。为此,各银行在发展现有的产品及服务基础上,需不断的创新,加强银行间的合作,对接供需资源。支持就业、创业、小微企业等薄弱领域。 普惠金融是银行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银行在推荐普惠金融的同时,要加大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力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更加开放、便捷、安全、互联互通的银行服务。

第8篇:新县农商银行建设普惠金融造福四方百姓

今年以来,新县农商银行紧紧围绕省联社和银监部门的安排部署,在全辖范围内全力开展了普惠金融建设工程,通过该工程的有效实施,大力提升了全行金融服务水平,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是以阳光信贷为抓手,有效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该行开展信用工程创建活动为载体,创新农户联保贷款新方式,对辖内申请贷款的1635名农户进行了阳光授信,授信面占申请总额的89%,授信总额5670万元,被授信农户在需用贷款时,只需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贷款卡至柜面即可办理贷款业务。

二是以扶贫贷款为抓手,支持贫困农户脱贫致富。该行始终将扶贫贷款作为全行的重点工作之一,借助扶贫贷款平台,支持农村贫困户、一般农户脱贫致富。仅今年以来,已在辖内投放扶贫贷款6930万元,支持2110名农户脱贫致富。

三是以支持全民创业为抓手,助推创业群体发家致富。该行对辖内想创业、有技术、懂经营、会管理的人员建立了创业人员信息数据库,为创业者提供行业资讯,传递技术经验,积极为创业者们搭建信息平台。今年以来,该行已累计发放各类创业贷款8960万元,其中创业青年贷款2630万元、工商业类创业贷款3630万元、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1960万元,累计支持1560人实现成功创业。(杨胜余斌)

第9篇:普惠金融 和谐共富--哈尔滨银行简介

普惠金融

和谐共富

——不断发展的哈尔滨银行

哈尔滨银行是近年来崛起于中国东北地区的一家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总部位于哈尔滨市。现有哈尔滨、天津、成都、沈阳、大连、重庆等13家分行,在北京、深圳、吉林、甘肃、重庆及黑龙江等地设立了24家村镇银行,两百余家营业机构,在职员工逾5000人,遍布全国六大行政区,省内地市机构覆盖50%以上、哈尔滨市县市实现全覆盖,拥有分行、村镇银行数量在全国城商行中均名列第三位,并投资参股广东华兴银行,初步搭建了全国发展布局。截至2011年末,资产总额2024.99亿元,存款余额1416.38亿元,不良率0.67%,实现净利润17.08亿元,盈利能力在黑龙江省位居前列。据中国《银行家》杂志2011年统计,我行在全国资产规模1000亿元以上城商行中,竞争力排名第四位,在《21世纪经济报道》“亚洲中小银行综合竞争力排名”评选中位列第六。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认真贯彻监管要求,不断加强公司治理建设,形成了“三会一层”独立运作、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架构及科学有效的决策、执行、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十几年的发展,哈尔滨银行现已成为一家治理规范、资本充足、特色突出、定位清晰、效益良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哈尔滨银行经营特色突出。在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大力发展小额信贷业务,并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理念,与我行实际相结合,形成了“本土化加国际化”的小额信贷模式,打造了“乾道嘉”系列品牌,在小额信贷领域形成了较强的核心竞争力。被中国银监会授予200

6、2007和2011年度“全国小企业金融服务先进单位”称号,荣获《亚洲银行家》颁发的“中国最佳中小企业银行服务”国际大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国内城商行。荣获“2011中国十大最佳城市商业银行”、“2011中国最具发展潜力零售银行”、21世纪传媒金贝奖“最佳设计与创新城商行”等称号。在2011年度中小企业家年会上,喜获“2011年度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2011全国中小企业最受欢迎金融特色产品”等荣誉,多名信贷员荣获“花旗银行微型创业奖”殊荣。农金业务品牌建设成效显著,分别获得“首届中国农村金融十大品牌创新机构”、“年度最佳三农服务中小银行”及“服务三农最佳社会责任奖”,“助农富”农户贷款产品进入全国“双十佳”金融特色产品90强。

我行历经十几年的创新发展和战略转型,在差异化发展、合规经营、风险管控、公司治理、综合效益、企业文化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已成功跻身全国城市商业银行第一梯队,并加速向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目标迈进。

规范的公司治理

2003年以来,按照我国《商业银行法》、《公司法》以及监管部门有关要求,我行逐步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架构,形成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经营管理层各负其责、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法人治理结构。

全面的基础管理

在加快发展步伐、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各项指标成倍增长的同时,我行狠抓管理基础建设,使发展的基础更加健康牢固,逐步步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发展轨道。全面开展ISO9000认证工作,完善规章制度,建立了系统全面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搭建了科学的管理框架。

2 聘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德勤、安信永、新鸿基公司进行会计尽职调查、资产评估及引进战略投资者评估,提高了财务资产管理能力,实现与国际接轨,在全国城商行处于领先水平。

聘请普华永道、德勤管理咨询公司开展管理会计、IT建设、内控体系建设及全面风险管理三大咨询项目,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科技手段,全面提升创新能力和治理水平。

树立“科技兴行”理念,加大科技投入,进行网络环境、硬件更新、软件开发、异地容灾建设,更新改造了核心业务系统,开发并升级了信贷管理、资金交易、资产管理、国际业务、网上银行、行政办公、人力资源、稽核管理等20个信息管理系统。其中微贷管理系统还获得自主知识产权,聘请国际著名咨询公司普华永道、毕博公司进行了IT信息安全评价和科技发展规划,引进科技人才,充实加强了科技队伍,科技支撑能力不断加强。

引入经济资本和经济增加值理念,构建以经济资本为核心的风险和效益约束机制,将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资本性占用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建立了以经济增加值为核心的考核体系,以风险调整后的健康利润考核管辖行经营成果,建立了资本对风险的约束机制,强化了风险管理导向,使我行发展更加健康。促进外埠分行及小额信贷业务发展,完善了绩效考核体系和激励机制,提高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

严密的风险控制

我行始终把风险防范放在首要位臵,加强风险管理基础建设,创新手段和方法,采取多种措施强化风险管理,风险防范水平不断提高。加强流程管理,实施授信全过程流程化管理,将授信审查、审批、发放和贷后管理分离到不同部门管理,按业务操作流

3 程实施全流程管理。在信贷管理上,建立“审贷分离、分级审查、集中审批、全面监督、差别授权、相互制约”的信贷管理模式。实行业务大集中管理模式,将业务监督、结算、银企对账及财务核算集中到各个管理中心,提高了管理科学化、专业化程度和工作效率。

构建全员参与的风险防范网络,在全行范围内开展了内控风险“定点清除”工作。加强了稽核组织体系建设,实行了稽核员派驻制,建立健全了我行稽核管理体制。加强业务操作风险控制,先后两次出台了30余条加强业务操作风险意见。完善了风险管理体制,成立风险管理委员会、风险管理部、授信审批部,实现了审贷分离。加强信贷管理,对贷款实行五级分类,规范了五级分类流程。

加强贷款发放监督,把贷款发放纳入监控中心实施监控,严格审查信贷档案,有效规避了信贷风险,及时堵塞了贷款发放过程中因手续不全而出现的漏洞。完善了信贷业务授权体系建设。对全行信贷业务进行等级评定,根据评级结果,结合信贷产品风险度,市场营销目标、客户需求特点,进行差别授权。推行问责制度。出台了专门认定信贷责任的办法。聘请国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对我行内控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评价。

创新稽核方式,实行“整体移位”式稽核检查。加强安全防范工作,标本兼治、注重预防,全行上下联动,人防物防技防并举,创造了人人重视安全、时刻防范风险的良好氛围,全面提升了安全防范水平和能力,我行连续7年实现平安年,受到监管部门的好评和高度评价,并在同业推广。

4 突出的业务特色

自2004年起,我行大力实施中小战略,把资产业务重点转移到发展中小企业信贷业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我行在小额信贷领域做出了有益探索和积极贡献,被中国银监会确定为全国小额信贷标杆行。

我行的小额贷款划分为四大板块,即小企业类贷款、农户类贷款、微小企业类贷款和个人消费类贷款。截至2011年末,小额信贷余额360.88亿元,占全行信贷资产总额的61%。小额信贷业务实现总收益27.4亿元,占信贷资产收入的66.84%。现已累计投放小企业贷款1.6万户300多亿元、农户贷款107万户34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8万户47亿元、个人消费类贷款10万户177亿元。我行小额信贷专业技术日臻完善,总结提炼四项国内领先的小额信贷技术,编撰我行首部《小额信贷技术输出服务手册》及《小额信贷产品手册》,成功营销四川绵阳游仙农信联社、涪城农信联社以及江苏海门农商行的小额信贷技术输出项目。多次受邀为中国银监会、北京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做专题培训,受到业内广泛关注和一致好评。目前,我行已经建立了覆盖城市和农村市场,产品系列化,服务专业化,经营规模化,形象品牌化,技术国际化的小额信贷体系,形成了以哈尔滨为中心,向黑龙江省、东北地区和全国延伸的小额信贷发展格局。据亚洲开发银行统计,我行小额信贷规模已经位居世界前10位,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额信贷发展之路。

在开展小额信贷过程中,我行加强与法国沛丰、美国行动国际、孟加拉格莱珉银行等国际先进小额信贷交流,与国际金融公司(IFC)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小额信贷业务迈上了国际化发展平

5 台,极大提升了我国小额信贷水平。2010“乾道嘉”小额信贷业务在世界著名的美国MIX市场(小额信贷信息交流市场)成功挂牌,标志我行小额信贷国际化战略迈出了重要一步。

我行小额信贷工作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3次播发了我行开办小额信贷业务的经验,《新华内参》等多家媒体多次报道小额信贷工作情况,我行被国内媒体喻为“中国的尤努斯”,我行先后受邀参加“纽约微型国际投资论坛”、“日内瓦国际小额信贷论坛”和中央电视台“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国际论坛”,并做主旨演讲。作为城商行代表参加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作为中国小额信贷联盟代表参加美国福特基金会“国际小额信贷社会绩效基金项目启动工作研讨会”,在“国际小额信贷社会绩效工作组年会”上成功发布“中国小额信贷社会绩效管理——以哈尔滨银行为例”专项研究成果,接受世界著名通讯社汤森路透社专访,出席“全球金融基础设施发展大会”等国际重大活动,在《金融时报》等主流媒体上宣传,提高了我行在国内外小额信贷领域的地位。

不断的业务创新

近年来,我行积极开拓市场,不断深化业务创新,创造了同业的诸多“第一”,填补了地方金融服务领域的多项空白。在全国城商行中第一家收购城市信用社成立县域分支机构,第一家跨出行政区域成立异地分行;成立省内第一家票据贴现市场,首家开通全国统一客服号码95537,是东北地区拥有各种经营资格最全的银行,品牌度在全国城商行中排名前5位。

我行债券业务在同业中保持领先水平,票据贴现量在哈尔滨市金融机构中排名第一。创立“哈邦德”交易室,取得了全面债

6 券市场业务资格,多次被评为最具市场影响力奖,被授予“2011年银行间市场交易量百强单位”及“交易活跃百强单位”称号。

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办国际业务,是东北三省第一家获得外汇经营权的城市商业银行。2007年成立卢布现钞兑换中心,成为全国首家卢布兑换机构,2009年7月,成立个人外汇业务中心,我行成为国内首家开通卢布存款业务的银行,卢布兑换量多年位居全国首位。2010年获批成为人民币对卢布的首批做市商,成为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第二家城商行做市商。

积极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打造“丁香花理财”品牌,深受广大客户好评,在国内权威报刊《金融时报》2008年发布的“国内外银行理财产品竞争力”综合排名中,我行名列第25位,在城商行中排名第5位。在由中国《银行家》主办的“2008年中国金融营销奖”评选中,“丁香花理财”产品荣获2008年度中国金融营销奖“金融产品十佳奖”。荣获中国银联“2010年度银联标准信用卡成长奖”。

我行积极争取市政府大项目,成功取得市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业务、金保工程、金税工程、市政一卡通等项目,各项业务的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精干的员工队伍

我行坚持以“四个一批和两个人才库”建设为主线,抓好“四个计划”的实施,即“地平线计划”、“接班人计划”、“学院培养计划”,以及为适应我行未来发展需要的“职业经理人培养计划”,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启动“090、091人才培养计划”,培养一批熟悉现代商业银行新业务、新技术和新工具,具有丰富

7 的业务实践经验、扎实的理论基础、领先的技能水平和领导者能力的专家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特别是通过与国内外小额信贷组织的合作,培养了一支属于我行自己的小额信贷团队。

先进的企业文化

我行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工作,打造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规范了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企业理念系统、企业行为规范系统,建立了以“普惠金融、和谐共富”为理念的企业文化体系,形成了具有我行特色的风险文化、用人文化、授信文化、营销文化、小额信贷文化、网点建设文化,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品牌传播体系,并在行内开展了战略规划及企业文化学习宣讲工作,由行领导主讲进行战略解读,逐条线、逐单位分解落实,并组织考核验收,为做好新阶段各项工作发挥了战略导向作用。企业文化活跃开展。加强各级党工团组织建设,组织开展首届哈尔滨银行辩论赛、“创新哈行成就梦想”双语演讲比赛、第九届职工乒乓球赛、“紫丁香之约”集体婚礼,以及庆祝建党90周年先优模表彰大会等系列活动,在各条线涌现了一批先进典型,营造了和谐奋进的良好氛围。

良好的企业形象

作为一家黑土地上成长起来的本土银行、家乡银行、市民银行,在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同时,我行始终不忘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把支持地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用金融的雨露,滋润每一片渴望资金的土地。

我行出资200万元赞助了第29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出资100多万元,成立哈尔滨钱币博物馆,丰富了我市金融文化内涵;出资60万元,承办首届“发现哈尔滨”全国摄影大展;出资

8 20多万元,成立我省抗联希望小学,弘扬了抗联革命精神;出资30万元成立弘毅助学基金,支持革命老区教育事业;出资600多万元,支持我市城市一卡通工程,为建设数字哈尔滨做出了积极贡献;2008年5月,向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捐款159万元,2010年4月,向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表达了我行对灾区人民的一片深情

我行先后被评为哈尔滨市第二十九届、三十届、三十一届劳模大会先进单位称号,第三十二届劳模大会模范单位称号,有三人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董事长郭志文同志荣获2005全国城商行年度人物称号,荣获第二届市长特别奖及2011年度全球微型金融领军人物提名奖,行长高淑珍同志荣获2010中国小额信贷年度人物奖,荣获2011全国金融机构服务“三农”十大年度影响人物荣誉称号。

优质的文明服务

2005年,我行引进国内知名的服务咨询机构,对服务状况进行评估,搭建了服务管理架构,建立了服务总监、督察中心、督察代表和客户投诉代表四级服务质量管理监督体系;成立优质服务工作领导小组,专职从事服务管理工作;建立服务规范,编制服务案例1500个;出台了营业网点文明规范服务管理办法,统一了服务礼仪、文明用语;开展文明示范单位、十佳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了员工的服务技能。

优化网点布局,改造网点环境,投资8000多万元对网点进行标准化装修改造,改变了城信社时期的落后面貌,我行有两个营业网点被评为“全国百佳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

9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哈尔滨银行将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化经营道路,秉承“普惠金融,和谐共富”的理念,“立足中小、服务市民、办本土化银行”的市场定位和“中小加特色”的经营模式,传承哈尔滨国际金融之都的历史文脉,努力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小额信贷银行”,为我国金融事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上一篇:加油站典型案例汇报下一篇:李白杜甫搞笑对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