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国家审计、市场化进程与国企创新

摘要:随着当代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从传统的资源驱动向现代技术驱动的进一步转化,科技和创新已经成为了引领当代中国经济发展和增长的第一推手和驱动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国有企业因为其规模和影响力一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国有企业必须发挥先进带头作用持续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国有经济的竞争力。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可以通过其“免疫功能”作用于国企内部治理。本文以2008-2019年我国上市国有企业为研究对象,利用从2007-2018年的《中国审计年鉴》和《中国财政年鉴》中手工整理并计算的国家审计数据,采用功效系数法构造了省级国家审计治理指数,考察了国家审计治理与国企创新产出的关系。分析发现,国家审计与国企专利申请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且在代理成本和内部控制这两种调节路径作用下国家审计的发挥效果不同。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场化进程会削弱这种正向效应。在市场化发展较慢的地区,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市场化进程削弱了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正向作用。本文拓展了国家审计治理对国企创新行为的相关研究,且分析了市场化进程这一调节作用。以上发现对于进一步发展国家审计监督作用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国家审计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创新产出的提升,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第二,代理成本在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之间表现出反向调节效应,内部控制在国家审计与国有企业创新产出之间表现出正向调节效应,而且滞后一期结果仍然显著。反映出国家审计不仅能改善政府与企业之间关系,通过完善的国企内部控制和较低的代理成本,影响国有企业创新;第三,在市场化发展较慢的地区,国家审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越显著。本文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创新:第一,在研究框架方面,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等理论,展开分析并验证后发现国家审计通过低代理成本与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两种机制增强企业创新产出,丰富并发展了国家审计领域的研究;第二,在研究方法方面,本文借鉴其他学者,结合审计发现问题金额率、移送处理人数率、审计整改金额率和审计结果利用率这四个指标,采用功效系数法构建国家审计治理综合指数来度量国家审计治理水平。国家审计治理指数可以衡量一个地区的国家审计监督作用的状况。结果显示各省级层面的国家审计治理水平参差不齐,并进一步分析国家审计指数与地方国企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同时将企业创新产出,区分创新产出为发明型和非发明型专利,并分别探究国家审计对其二者的影响;第三,在研究对象方面,现有文献主要收集审计署发布的国家审计信息公告中经审计的央企作为样本对象,将经审计的中央企业审计作为准自然实验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国家审计事件对央企的创新活动影响。较少有文献将国家审计治理与地方国企创新产出相结合进行讨论;第四,引入市场化进程探究其调节作用。国家审计作为外部机制,在作用于国企创新活动时,往往会受到众多外部因素影响。研究市场与政府的有效结合,有助于拓展宏观政策对国有企业的影响的作用机理,丰富市场化进程因素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关键词:国家审计;市场化;国企创新

学科专业:会计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的思路

1.3 研究的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国家审计的经济后果

2.2 企业创新的影响因素

2.3 市场化进程的影响因素

2.4 文献述评

3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3.1 国家审计促进国企创新的理论基础

3.1.1 信息不对称理论

3.1.2 委托代理理论

3.1.3 信号理论

3.1.4 交易成本理论

3.2 国家审计促进国企创新的理论分析与假设

3.2.1 国家审计能否促进国企创新产出

3.2.2 市场化进程的调节作用

4 研究设计

4.1 数据来源

4.2 模型设计及变量选取

5 实证结果分析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2 相关性检验

5.3 回归分析

5.3.1 国家审计治理水平对国企创新的影响

5.3.2 市场化进程的影响

5.4 稳健性检验

5.4.1 工具变量法

5.4.2 审计功能检验

5.4.3 公司固定效应

5.4.4 其他稳健性检验

6 进一步研究

6.1 创新投入

6.2 创新类型

7 研究结论与局限性

7.1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1 研究结论

7.1.2 政策建议

7.2 本文的研究局限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造林林业资源论文提纲下一篇:H公司绩效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