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学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逆反心理和暴力事件,这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疏导和降低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发生的策略。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1:

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摘要〕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以便减少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方法:使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对361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1)中学生逆反心理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男生的逆反心理得分高于女生;初二、初三、高一年级的中学生逆反心理得分高于其他年级。(2)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在性别、年级上存在差异,在父母亲惩罚与严厉教养方式上,男生得分高于女生;在父母亲严厉与惩罚以及过分干涉与保护教养方式上,初一初二年级得分高于其他年级。(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中学生逆反心理呈显著相关,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会减少对逆反心理的产生;父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过度保护以及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与严厉会增强逆反心理的产生。

〔关键词〕家庭教养方式;中学生;逆反心理

一、引言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人发展过程中重要的时期,同时也是最容易产生心理和行为问题的时期。这个时期自我意识觉醒,独立性增强以及性意识的骤然增长使得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容易产生逆反心理。有研究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与子女的心理健康水平显著相关[1]。家庭作为人一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教养的不同方式会影响中学生的成长,增强或减弱中学生逆反心理,逆反心理又会对心理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学生可能会由于逆反心理从而疏远家庭。因此,研究中学生逆反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正确引导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正确认识、看待和处理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并且帮助他们,使用合理的家庭教养方式以引导中学生健康成长是现阶段不可缺少的议题。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在贵州省遵义市第十二中学、遵义市第一中学、遵义市第三中学分年级分别随机抽取165、130和85名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380份,收回有效问卷361份,回收率95%。其中初中生共152名,高中生共209名。

(二)研究工具

1.逆反心理量表

引用国外HONG氏逆反心理量表[2],该量表一共11道题,包含四个维度,分别是对依从性的逆反反应、对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应、对别人意见或建议的逆反心理和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每个项目采用1~5四级计分法(即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总分和各维度的分数越高,表明逆反心理越强。

2.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

采用由瑞典于默奥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该量表有11个因子,父亲的教养方式有6个因子,母亲的教养方式有5个因子。共有66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1~4四级计分法(即从“不”到“总是”)。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3]。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收回问卷后,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程度的测量

1.中学生性别对逆反心理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在抵制来自他人影响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在抵制来自他人影响上得分显著高于女生,并且各个维度的得分均是男生高于女生。见表1。

2.中学生逆反心理水平的年级差异分析

本研究显示:中学生在抵制来自他人影响维度上年级主效应显著(F=2.794,p=0.017)。进一步对年级作多重比较发现,高二年级学生在抵制来自别人影响上要显著低于初二、初三和高一的学生。见表2。

(二)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分析

1.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性别差异比较

结果发现:父母亲惩罚与严厉在性别上存在差异,男生得分均高于女生。见表3。

2.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年级差异比较

结果发现:父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和母亲过度干涉和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在年级主效应上差异都非常显著;父亲过度保护在年级主效应上差异很显著。进一步对年级做多重比较发现,在父亲惩罚与严厉上,初一要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二年级高于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三年级高于高二年级的。在父亲过分干涉上,初一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二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三年级高于高二年级的。在父亲拒绝与否认上,初一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二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在父亲过度保护上,初一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二年级高于高三年级的。在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上,初一年级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二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三年级高于高二年级的。在母亲拒绝与否认上,初一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級的;初二年级高于初三、高二、高三年级的;高一年级高于高二年级的。在母亲惩罚与严厉上,初一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二年级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初三年级高于高二年级的。见表4。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逆反心理总分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会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父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度保护、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严厉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父母惩罚与严厉、过度保护与过度干涉、拒绝与否认会增加逆反心理的产生。父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以及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会增强依从性的逆反反应、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应、对意见逆反和抵制来自他人影响的逆反心理。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会减少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的逆反行为。见表5。

四、讨论与分析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的讨论分析

1.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对逆反心理影响的分析

研究发现,男生的逆反心理总分与各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女生,与张军红[4]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男生而言,他们更想要独立自主,对周遭事物比女生有更多的不满,常有抵触情绪;而女生表达不满的方式则更内敛,所以逆反心理总分与各维度分均比男生低。张军红的研究显示,不同性别的初中生在逆反心理总分和各个分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女生的逆反心理显著低于男生的逆反心理[4],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本研究显示,男生在抵制来自别人影响上的逆反水平显著高于女生。可能的原因有:样本有差别,张军红等人的研究被试只有初中生,本研究被试为初中生与高中生;女生性格更随和,同理心比男生强,对于来自别人的影响更容易接受,所以在抵制来自别人影响上得分要显著比男生低。

2.不同年级的中学生对逆反心理的影响

研究表明,高二的学生在抵制来自他人影响因子上要低于初二、初三以及高一的中学生,这与曹钧等人的研究结果不一致[5],曹钧研究结果显示,年级在抵制他人影响上差异接近显著,初三和大一两个年级段的学生在对别人意见上的逆反心理分数最低,表明其逆反心理水平是最弱的,大二和初二年级段的学生在逆反心理上是最强的。这可能是因为被试的年龄阶段不同的缘故,他们的被试年龄样本为14~22岁,涉及初中到大学的学生,本研究的被试年龄样本则在11~18岁,只有初中生與高中生。目前研究结论不一致,有待进一步的验证。

(二)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讨论分析

1.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分析

研究表明,男生在惩罚与严厉因子上的均值高于女生,这与谢小丹的研究结果不一致[6],有待进一步的验证。谢小丹研究发现:父亲在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母亲偏爱被试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男生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均高于女生。男生在惩罚与严厉因子上的均值高于女生,说明父母亲对待男生比对待女生严厉,可能的原因是由于青春期男女生身心发育的特点决定的,男生更加想要独立自主,所以可能会有冲动的行为,女生则可能较温柔乖巧,因此父母亲对待男生要比女生严厉,所以男生的得分高于女生。

2.不同年级的家庭教养方式的分析

本研究发现:父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和母亲过度干涉和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在年级主效应上差异都非常显著;父亲过度保护在年级主效应上差异很显著。进一步对年级作多重比较发现:在父亲惩罚与严厉因子上,初一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二显著高于高一、高二、高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二;在父亲过分干涉因子上,初一、初二年级要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二;这与谢小丹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6],原因可能是初一、初二的学生刚升入初中,环境的改变使父母担心他们受到不良环境的影响,所以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的消极教养方式高于其他年级。

在父亲拒绝与否认因子上,初一、初二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在父亲过度保护因子上,初一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二年级显著高于高三;在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因子上,初一要显著高于初二、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二要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二;在母亲拒绝与否认因子上,初一要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二要显著高于初三、高二、高三,高一显著高于高二;在母亲惩罚与严厉因子上,初一、初二要显著高于初三、高一、高二、高三,初三显著高于高二。该研究表明:家庭教养方式随着年级的增加而有着不同程度的改变,其中低年级的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更加偏向消极教养方式,可能原因是初一、初二的中学生的思想与其他年级中学生相比较更不成熟,所以父母的教养方式趋于严格或者宠爱,随着年级的上升,中学生的思想变得成熟,父母的教养方式就不同程度地改变。特别是对于高二、高三年级的中学生,父母的消极教养方式减少,这可能是由于高年级的中学生更多地把时间和精力放进了学习中,父母看见了他们的改变,所以减少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和保护以及拒绝否认这些消极教养方式。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逆反心理总分的相关分析

研究发现:母亲情感温暖理解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负相关,说明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会减少逆反心理的产生。父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过分保护、母亲过分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严厉与逆反心理总分呈显著正相关,说明父母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和保护以及拒绝与否认的消极教养方式会增加逆反心理的产生。这与王雪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7]。

父亲惩罚与严厉、过分干涉,拒绝与否认以及母亲过度干涉与保护、拒绝与否认、惩罚与严厉会增强依从性的逆反反应、限制性选择的情绪反应、对意见逆反和抵制来自他人影响的逆反心理。可能的原因是中学生由于身心发展不平衡,容易做出错误的判断,同时中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渐发展,以自我为中心,有自己的观点,想有自己的选择权利,但父母想要子女顺从听话,拒绝或否认子女的观点等消极教养方式会让子女不愿意接受来自他人的影响,从而抵制来自父母或者周围人的影响。父亲教养方式严格,禁止子女做其他的事,过分干涉子女的生活,对于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采用拒绝的态度,然而过多的规则与惩罚会导致中学生更不愿意顺从父母,依从性的逆反心理和限制性选择的情绪逆反就会增加。

父母亲情感温暖与理解会减少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的逆反行为。原因可能是父母亲在子女生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积极教养方式会让子女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父母采用情感温暖的方式与子女沟通,倾听他们的困惑并给予一定的方法,减少其困惑会让中学生接纳父母的建议,从而减少抵制来自别人的影响的逆反心理。

由此研究表明:父母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养方式会降低中学生的逆反水平,父母过于严厉,用惩罚的消极方式对待中学生会增加其逆反心理。而逆反心理的产生会不同程度的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从尊重中学生的角度出发,更多地与子女沟通交流,接纳子女,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子女肯定,鼓励子女比惩罚子女、过多地干涉子女会让其减少逆反心理,从而减少逆反心理带来的逆反行为;让子女感受到更多的安全感,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建立自信,才能促进子女的心理健康,能够更加幸福的生活。

注:本文系遵义市家庭教育专项课题“关于家庭教育中儿童积极心理品质路径、对策研究”成果(编号:JTJYYB2017003)。

参考文献

[1]罗苑,齐平.家庭教养方式与青少年人格形成及心理健康研究综述[J].宜春学院学报,2009,31(2):166-167.

[2]Hong,S H,Feadda,S Refinement of the Hong Psychological Reactance Scale[J].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1996,56(1):173-182.

[3]岳冬梅,李鸣杲,金魁和,等.父母教养方式:EMBU的初步修订及其在神经症患者的应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3(3):97-101.

[4]张军红. 初中生逆反心理的影响因素及其管理策略[D].保定:河北大学,2013.

[5]曹钧.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相关因素分析[D]. 南京:南京医科大学,2008.

[6]仝文,刘洁.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家庭教养方式关系研究[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29(3):151-153.

[7]谢小丹.中学生家庭教养方式的调查研究[J].校园心理,2016,14(2):105-107.

(作者单位: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遵义,563006)

编辑/刘 芳 终校/于 洪

作者:王燕 杜安娅

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2:

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的成因及策略研究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中学中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学生逆反心理和暴力事件,这已成为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疏导和降低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发生的策略。

【关键词】中学生 ; 逆反心理 ; 暴力事件

2014年5月23日下午6时50分左右,宜宾江安县五矿镇金锣村坝头组发生一起斗殴事件,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3名死者均为五矿镇中学学生。近几年,中学生暴力事件频频发生,给家庭、学校、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而从深层次来看,中学生暴力事件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学生逆反心理而引起的。

一、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研究概述

逆反心理是以怨恨、恐惧或不安等心理状态为特征所表现出的态度,常表现出一种较强的情绪性,甚至表现出一种明显的暴力倾向性[1]。我国许多学者研究认为,中学生的逆反心理产生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在因素,又有社会发展的外在因素[2][3]。尽管从一些生理指标来看,中学生几乎达到了成人的水平,但这个群体普遍对社会的认知仍显不足,看问题容易产生偏激,难以调节或把控自己的情绪,这时非理性的认识占主导地位,相应也会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中学生也对社会或学校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常感到困惑和不解,极易受到同伴中的一些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倾向的影响,这也会导致逆反心理的出现[4]。

随着对逆反心理研究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学者越来越倾向于由逆反心理引起的暴力事件的研究。中学生普遍具有叛逆、好奇、寻求刺激等心理,这些心理受到不良诱惑或者他人的怂恿等因素的影响,很容易导致暴力行为的发生[5]。

二、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婚姻稳定程度

当前,我国家庭离婚率显示出逐年增高趋势,家庭婚姻状况不稳定,极易造成中学生逆反心理产生,进而表现出暴力倾向。一些学者调查研究发现,中学生父母关系紧张、婚姻状况不稳定等因素与校园暴力行为发生有着非常明显的关系[6]。也有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中学生父母婚姻生活美满,家庭氛围良好,其子女发生暴力行为的比例较低,也就是说父母婚姻生活越美满,其子女越不容易发生暴力行为。同时,父母婚姻状况的稳定与否,也对其子女的生理和心理能否健康成长影响很大[7]。

(二)家长管教方式

许多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学生父母的管教方式与其子女暴力行为发生有很大的相关性。父母是其子女人生的第一位启蒙老师,如果父母对其子女娇生惯养、过分溺爱或者釆取极端的大棒管教方式,都容易导致子女性情暴躁、粗野蛮横,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增加其作为暴力事件实施者的潜在危险几率;如果父母对子女从小就釆用专断、独裁的管教方式,则会使子女形成胆小懦弱的性格,增加其在暴力事件中成为受害者的潜在危险几率。因而,放纵溺爱型或独裁专断型的家庭管教方式,都可能导致中学生暴力行为的发生 [8]。

(三)学校教育与重视程度

当前,中学成为学生应试教育减负的重中之重。但是,效果仍然不很明显。因为,仍然是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学校领导要求老师将分数作为教学的唯一追求,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和老师水平的唯一尺度。为了应付各种统考,校领导卡教师,教师又卡学生。学生一旦考不好,教师待遇就受影响,于是出现教师“死教”、学生“死学”,周末没了,寒暑假几乎也没了,每天做作业到夜里十一点,甚至十二点成为常态化。在这种学习环境和学习压力下,中学生极易产生逆反心理,导致暴力事件的发生。

(四)网游与社会媒体

現在,网络游戏非常火爆,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沉迷于网络游戏。根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第三次网瘾调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城市青少年网民中网瘾青少年约占14.1%,约有2404余万人;在城市非网瘾青少年中,约有12.7%的青少年有网瘾倾向,人数约为1800余万。中学生一旦沉迷于网络游戏的一个严重后果就是其会把虚拟世界的规则应用到现实社会中,增加了各种逆反和暴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同时,社会大众传媒的暴力传播也直接影响着中学生的社会行为方式。一些研究显示,偏爱暴力娱乐的青少年比起那些很少看暴力片的青少年进攻性指数要高得多。在对因暴力而入狱的男性犯人调查发现,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承认他们在犯罪时有意识地模仿电视中的暴力犯罪手段。因此,大量的“媒体暴力”加重了中学生对暴力的麻木感与宽容度,削弱了其社会的是非辨别能力。

三、疏导和降低中学生逆反心理与暴力事件发生的策略

(一)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父母应该给子女构建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氛围,培育子女自主能力,分享子女成功的经验与不足。正确疏导和降低子女逆反心理的危害,规避暴力事件的发生。

(二)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

学校与家庭对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负有教育和监护的责任与义务,当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暴力事件发生的时候,学校应主动与学生家长沟通,不能相互推脱责任。同时,学校定期利用家长会的机会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实时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

(三)优化媒体与网络环境

近年来,一些影视作品为了追求票房和收视率,常常通过增加血腥的打斗场面和色情来吸观众眼球。由于中学生其分辨事物好坏的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这样的影视作品对其负面影响较大。同时,网络已成为媒体的一个重要的传播通道,一些网络媒体也会通过一些另类的、暴力的、情色的节目来吸引眼球,赚取利益。因而,国家有关部门要共同努力,优化媒体与网络环境,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有序、文明和谐的媒体与网络环境。

参考文献

[1] 曹钧,董爱民,张宁. 青少年逆反心理的相关因素研究[J]. 精神医学杂志,2008(2):86-88

[2] 赵正铭,周丽萍. 论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问题教育的对策[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208-211

[3] 徐妍,张岗英. 浅析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应对措施[J]. 福建论坛, 2007(8):93-95

[4] 王巍,石国兴. 青少年逆反心理新探[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13,15(5):85-88

[5] 李思. 初中生心理暴力、社会支持和成就动机的关系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硕士论文,2013

[6] Finkelhor D, Ormrod R.K, Turner H.A. Lifetime assessment of poly?鄄victimization in a national sample of children and youth[J]. Child Abuse & Neglect, 2009, 33(7):403-411

[7] 张丽梅,黄明明. 青少年校园暴力现状分析与干预策略研究[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2(11):164-170

[8] 邱雯婷. 中学生逆反心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9

作者:仝艳霞

中学生逆反心理研究论文 篇3:

浅谈课外体育活动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

【摘要】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分析了造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以及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并对丰富课外体育活动提出建议。

【关键词】体育课外活动;中学生;逆反心理

中学阶段是青少年身体、心理、个性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时期,伴随着个性心理的形成,中学生逆反心理表现得异常突出,外在表现为顶撞老师、破坏公物、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为此,学校加大管理力度:装摄像头、请保安、分派值日老师,可是收效甚微。中学生这种逆反心理的长期存在,不但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设置了不少的障碍,特别是给学校德育工作的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分析造成中学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以及体育课外活动对学生逆反心理的积极作用,并建议通过丰富课外体育课外活动的内容来促进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

1逆反心理的涵义

逆反心理是指个人为了维护自尊、以显示自我的独立性、自主性或存在价值,在接受外来的教育、规范、制约等刺激影响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冷漠、拒绝或反感、讨厌并导致背道而驰的一种心理状态。逆反心理仅仅是一种临时性的态度变化,并非个体稳定的心理结构,它并非为某些人所杜撰,也不是青少年的专利,但青少年时期,由于各种特定原因,使其更加具有明显性和阶段性。在学校道德教育实践活动中,逆反心理表现为对道德教育的抵制和抗拒,具体表现为是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环境、教育者产生厌烦,反感、对立,甚至拒绝教育的情绪体验和与此相应的行为倾向,对社会道德要求的背离,即对道德教育的逆反心理,这种逆反心理使青少年学生容易对道德教育信息产生曲解,形成抵制道德教育信息的行为意向,不易被与自己原有态度不

同的道德教育所说服和固化。当逆反意向倾向越积越多,就会产生逆反行为,即出现不道德行为。道德教育中的逆反心理严重阻碍了道德教育信息的有效接受,是当前学校教育实效性不佳的重要原因。因此,分析道德教育中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并有效预防逆反心理的产生对于提高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逆反心理形成的原因

2.1心理因素中学阶段正是人们由少年步入青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人生的特殊阶段,中学生的独立意识日益强烈,迫切希望摆脱成年人的监护。为了显示自己的“成熟”,他们特别渴望具备类似成年人的那种能力;为了表现出自己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们对周围事物常持批判态度。但另一方面他们毕竟尚未成熟,缺乏自我克制与分辨是非能力,求知欲虽旺但易转移兴趣,明知不可为而偏为之。受教育法的限制,学校除了经济上处于经济上赔偿并无很好的对策。

2.2学校教育因素①教师原因,教师教育方法的失当,空洞的说教和呆板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则是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直接的客观因素。学校是青少年成长和社会化的主要环境,学校不良因素的影响也是青少年逆反心理形成的又一主要因素。一些教师不顾及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体验,一味地强调师道尊严,导致学生对教育者本身的排斥;还有一些教师过于注重学业分数,使学生产生“老师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想法,在情感上与老师疏远、背离甚至反其道而行之。②学生原因,部分学生对学习的理解处于迷茫之中,一时又找不到合适的发泄途径,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或顾及所谓的“面子”跟老师对着干。

2.3环境因素①家庭环境,家庭环境对青少年成长的作用重大,它是人生中最先接受教化的地方,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会培养出孩子不同的心理品质和个性。②学校环境,由于我校刚合并,来到一个新的环境,学生不免会遇到一些不便之处,又一时又无法解决,学生为表达自己心中的不平,故意向学校挑衅。或顶撞老师、或破坏公物。③社会环境,当代中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和机会越来越多,社会上五光十色的事物和各种社会思潮对中学生思想发展的影响作用也越来越大。同伴及群体不良因素的影响较大程度上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青少年不仅有共同的心理感受和需求,而且有相近的兴趣爱好,他们之间容易相互认同,相互感染。因而青少年同伴及群体中的不良价值观和行为取向有较强的交叉感染力。

3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

3.1体育课外活动可以加强老师与学生的交流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会吸引师生的共同参与,从而为师生的交流提供广阔的空间。一方面老师可以体察学生的心情,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学生学习背后的故事,为日后的谈话积累资料;另一方面使学生感觉老师的平易近人,建立师生之间的友谊。直接避免往后意见的分歧而导致的师生冲突。

3.2体育课外活动可以增加教师的可信度学生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对老师的话持怀疑态度,当教师灌输给他们的价值观发生冲突时学生会产生很大的疑虑,往往他们的应对方式就是拒绝和反抗。教师在体育课外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优越性会使学生在心底里产生一种仰慕、崇拜之情。以致教师的可信度增加,不容怀疑,甚至盲从。为教学、德育打下坚定的基础。

3.3体育课外活动可以提供学生一个发泄的舞台,找到自己的价值部分学生文化成绩较差,老师不予重视,使学生感觉到被冷落,深觉自己可有可无,适时的课外体育活动能让学生找到成功的喜悦,建立信心,为学生实现自我价值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3.4体育课外活动可以培养业余爱好,部分成绩较差学生还可以通过这个途径升学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意志品质,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避免受微小挫折而产生逆反倾向,进而演变成逆反行为;通过训练,体育课外活动还可以为部分心理困惑的学生解决升学的压力。

3.5体育课外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名誉感良好的集体凝聚力是班级良好班风、学风建立的重要保证,而集体凝聚力的形成需要不断激起每个同学的集体名誉感。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无疑会使几十颗心无数次的碰撞,依靠集体的力量,同龄人的心理特点也势必会减少逆反心理倾向的形成、逆反行为的发生。

3.6体育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课外生活中学生的课外时间较为充裕,由于中学生心理活动变化较频繁,大部分时间过得单调而乏味,这也是导致逆反行为的一重要原因。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使学生过得心情舒畅、充实而有意义,从而减少逆反心理倾向的形成。

4结论

中学生的逆反心理普遍存在,逆反心理的形成是中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学校教育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体育课外活动为中学生逆反心理的疏导和消除起到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作用,不仅对中学生有着积极的影响,对教师的教学也是很好的促进,体育课外活动使得教学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为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时也促进了中学生学业的顺利完成和和谐校园的建设。

5建议

通过以上研究表明体育课外活动对中学生逆反心理的作用是积极的,因此,建议通过以下形式来丰富体育课外活动,目的在于进一步疏导中学生的逆反心理。①开展学校传统的体育课外活动,并根据各年龄层学生的特点设计体育课外活动;②开设体育课外活动课程选修课并记录学分;③定期开展田径运动会,趣味运动会及拓展运动(师生均可参加)。

6参考文献

1周丽君.浙江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8):1108-1110

2羌立新.浅谈逆反心理正效应对体育教学的影响[J].山西体育科技,2005,25(2):58-59

3李重阳,俞凤茹.青少年的逆反心理及其应对策略[J].怀化学院学报,2006,25(9):155-158

4周丽娟.中学生产生不良行为的心理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5,35(26):107-108

5姜梅.浅谈中学体育课外活动的几个问题[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0(2):106-107

作者:阮学礼

上一篇:公路路基和桥梁工程论文下一篇:商务局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