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狭隘心理研究论文

2022-04-14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文章所要探讨的中心内容是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这两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中学生狭隘心理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中学生狭隘心理研究论文 篇1:

同伴关系对农村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摘要:同伴关系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有许多正负方面的影响,绝大多数学生的心理是健康发展的,文献及一些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对其心理发展有很大危害,只有了解它们形成的原因,才能找出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对策。

关键词:同伴关系 心理问题 对策

朋友在青少年的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人际关系失调而来。”可见人际关系对维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他们渴望独立自主,渴望与人平等相处,渴望通过自己的智力和竞争赢得别人的尊敬,这些在家庭中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中学生强烈渴望与同龄人交往。中学生是一个特殊的人群,是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的人。心理学上把这一阶段称之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的学生内心充满了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如果对他们的心理关注或研究不够,缺乏正确的心理疏导、身心培育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任其发展,就会导致恶性循环,产生心理疾病,危害身心和社会。为了使学校、家庭和社会能在学生产生心理失调之前或之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和矫治,有必要对学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了解和掌握。经过长期观察,我们认为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了解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心理健康的学生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并能及时地控制自己一些消极的想法与行为。

一、同伴关系调查结果与分析

我们注意到并不是所有的中学生能处理好同学之间的关系。大部分的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困扰,一部分中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困扰。这提醒学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人际关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不良的人际关系必然会直接导致心理卫生问题的产生,从而影响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健康心理的维护以及健全个性的培养。

经过课题组的调查发现,我校就业班学生与朋友相处的困扰程度比升学班轻。由于每个人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态度不同,个人性格、自信心、人际关系倾向、社交环境及社交技能不同,对人际关系处理便有好差之分。

就业班学生与朋友相处的困扰程度比升学班轻的主要原因是:第一,自卑心理的存在。目前由于父母最关心子女的学习成绩,升学班学生平时成绩优异,但由于某些原因使他们不能都进入重点高中。中考的压力给他们带来阴影,长期处于精神不佳状态。久而久之,自卑感加深,无暇与人交往,羞于与人交往,不敢与同伴交往,同学关系便处于紧张状态。第二,就业班学生成绩相差不大,几乎没有升学压力。人的需要、兴趣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他们在学习以外方面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交往频率高,容易形成密切的关系。第三,同学关系总体上男生比女生差。据有关数据表明,学生喜欢用“聊天”学习方式的比例中,女生高于男生。聊天多了,思想交流也就多了,彼此了解的机会就多了,容易形成共同的感受和体验,更易形成亲密关系;与人相处时,女生比男生更宽容,更能帮助和关怀别人;女生更倾向于认为人于人之间是友情关系、合作关系,男生则认为是竞争关系导致女生的人际关系比男生好。第四,学生刚进入初一时,由于大家来自不同学校、不同班级组成一个新的环境,心理上发生很大变化。部分学生本来在班级里是个优秀生,到了新环境后人才济济,使其显得普通,便出现羞怯心理和自卑心理。过度留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重视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因而在人际交往中显得拘谨、手足无措等。从“优秀生”到“普通生”,这一角色的变化,使心理承受力差的学生失去信心和勇气,该说的不敢说,特别害怕别人伤害自己,所以不敢抛头露面,不敢与别人深层次交往,形成不良的自卑心理,出现心理失调。而优秀生,信心十足,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人际关系更好。第五,异性交往的比较。女生与异性交往的困扰程度比男生小。从生理上讲,男生正处于性萌芽到性成熟的阶段;女生性成熟早于男生,使女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比男生好。一般来说,男生比女生粗狂、冲动、好胜、易与别人发生争执,使其与女生关系紧张;有些男生怕与女生交往频繁会引起别人的误解与非议,持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便不敢与女生交往。女生由于性成熟较早,内心渴望的与男生交往。所以,女生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比男生强。

二、 同伴交往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危害

中学生的人际关系是多元化的,但是中学生的同伴关系最为突出和重要。步入青春期后,初中生产生了许多心理上的不安和烦恼,他们需要有倾吐烦恼、交流思想并能保守秘密的朋友。他们需要心灵有沟通,感情有寄托。如果缺乏这种交往,会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引起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性。由于年龄原因,当前中学生在交往中存在不当心理问题的比例相当高。因此,能否将教学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自我中心:是指为人处事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出发点,从不顾及他人。表现在固执己见,盲目地坚持个人的意见;很少关心他人,与他人关系疏远,不能和睦相处;只注重自己利益的得失,从不考虑他人的利益。这些表现突出反映了有些青少年身上的偏激自负、狭隘自私的个性特征。

2.偏执自负:是指不能正确地认识人和事物,缺乏对自己的客观评价。偏执自负的人很难与人友好相处,原因在于他们不仅敏感多疑,对人缺乏起码的信任,而且固执己见。他们 不能客观看待问题,喜欢夸大他人和事物的消极面,好揭人之短,挑剔他人,且这种对他人和事物的偏执还不易更改。偏执自负的人还好斗,喜欢与他人争辩。他们大多自我评价过高,自认自己的能力不凡。而一旦受到挫折,往往将责任推诿于他人或客观原因。他们心胸狭隘,报复心和嫉妒心极强。正是这些异常的个性表现,使他们常常将自己置于孤立的境地,不能快乐生活,其才能也难于施展。

3.自卑:是指与他人相比较,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并由此而惭愧、羞怯、畏缩,甚至心灰意冷的心理表现。在没有横向参照或攀比对象的情况下,一般人是不会产生自卑心理的。但如果自己与他人同做一件事情,别人能做好,而自己却做不好,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则有可能产生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心理。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一般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从而使自己对自身的评价过低。有自卑心理的人,行为上往往表现出顾虑重重,畏缩不前。这一方面是因为害怕再次遭受失败和挫折,被他人讥讽、嘲笑;另一方面则是自己在心理上失去了信心。一个人的生活和工作,如果让自卑心理占据了主导地位,那么无论是他的身心健康,还是事业的成就,都会受到严重影响。

4.孤僻:是指不愿与他人接触、交往,喜欢单身—人,独来独往,却又时常感到寂寞、空虚的心理現象。它属于一种不健康的性格类型。具有这种性格的人疑心较重,容易神经过敏,对周围人常有戒备心理,不愿表露真实的情感,所以缺乏亲密的朋友,感受不到人世间的真情。因为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缺乏友爱和群体支持,使其内心苦闷、压抑、沮丧,整日忧心忡忡,以至消沉、颓废,给其身心健康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

5.拘谨:是指事事谨小慎微,过于拘束,其表现为生活中胆小怕事;社交活动中羞羞答答。作为青少年,在生活上应该热情奔放,充满活力,在学习上勇于进取,富于开拓。这是良好个性结构中的重要特征。而拘谨既不利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也不易于使青少年充分显示其智能和才华。

6.嫉妒: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或愤怒、憎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其产生的基础是严重的个人利己主义和强烈的虚荣心。这种嫉妒心理不仅对个人的身心健康有损害,而且是青少年人际交往中的一大心理障碍。

7.情绪起伏内隐外露交替:青春期个体在生理上的剧变和心理上的发展相对缓慢,形成了矛盾,这一矛盾必然引起他们情绪起伏内隐外露交替。如,一个微笑会使情绪飞扬,彻夜兴奋;一个侧目会使情绪低迷,辗转反侧。然而他们内心的激动、高兴或苦恼、消沉在表面上却表现得很平静;他们想与别人交流,却又缄默不言。这种情况如得不到理解和诱导,便会出现心理压抑、焦虑和抑郁。

8.早恋:早恋是未到谈婚论嫁年龄时的恋爱,这在中学生中有普遍化的趋势。中学时代,正值青春发育期,其最突出的矛盾之一是性发育迅速成熟与性心理相对幼稚的矛盾。中学生由于受认识能力和个性发展的限制,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不及时、不得力的情况下,就会使中学生性心理发展的幼稚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自认为认真的、诚挚的、负责的恋爱在朦胧状态下出现了。尽管这种恋爱带有好奇和模仿的成分,但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棘手的问题。

花一样的季节,拈着花一样的希望、幻想和追求。为了把这些希望、幻想和追求变成现实,青少年必须付出种种努力。当这种追求持续地在青少年身上发生效应,使之心理得到满足的话,就会使他们形成奋发向上、催人奋进的良好自我意象,而受用于整个人生及至于人生的各种转折关头。反之,青少年的持续追求得不到心理满足的话,就会产生挫折——需要得不到满足的紧张情绪状态。如果挫折产生于较高的目标,如学业、就业等,这种挫折则称之为失败;如果挫折产生的压力与障碍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并影响到身心健康发展,使人处于一种不利的人生位置之上,则称之为身处逆境。挫折、失败、逆境会给青少年带来失望、压抑感或挫折心理。挫折感在人的青少年时期反映较为明显。这个时期常会因个体对人生的思索、学业的担忧、情感的烦恼、社交的障碍而体验到令人失意的挫折心理。中学生的挫折是多方面的——学习方面、人际关系方面、兴趣和愿望方面、自我尊重方面等。面对挫折造成的困难与痛苦,中学生的反应方式有两类:消极的反应与积极的反应。消极的挫折适应方式一旦习惯化、稳固化,在一定的情境中挫折状态即使有所改变,其行为却仍以习惯化的适应方式如影隨形地出现。并且,伴之而来的是形成一些较为严重的不良行为如偷窃、欺骗、暴力、逃学、赌博、迷恋网络、吸烟等,不但影响了中学生在校的学习,影响了将来的成才,而且还会使家庭和他人受到伤害。

目前,我国青少年品行障碍的表现是形形色色的。从整体上说,是各类社会问题和丑恶现象对青少年品行的不良影响的反映。具体来说,是由于同伴关系的不和谐、不协调而造成的心理问题。人际关系是学生之间相互理解、融洽合作、共同进步的桥梁,也是现代人最基本的需要之一。人际关系问题是学生产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第二大主因。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学生能够了解彼此的权利与义务,能客观地了解他人,关心他人,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

中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除希望得到老师的理解与支持之外,最重要、最关键的是被同伴所接纳支持。这种接纳与支持,不仅是调剂情感、和谐身心的润滑剂,而且也是化解矛盾、加深交流、达成合作、提高学习效果的催化剂。由此,我们应该意识到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使他们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质要求;也关系到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事业。

三、维护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对策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日常必要的心理、情绪调节技术、技能。课程应包含心理健康养护的理论部分和实践操作部分。前一部分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为主,后一部分则以心理、情绪调节最有效的方法为主。实践操作的内容应包含角色扮演、相互询问、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的训练,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自我心理调节手段,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2.设立心理热线和信箱。大量的教育实践证明,心理热线和信箱有利于学生对一些隐秘、平时难于表达的心理问题进行交流,同时给予咨询或指导。另外,这种方式对那些性格内向、不善于面对面交流的学生提供了便利。热线和信箱还可以省去害羞、隐秘被揭的忧虑,使中学生敞开心扉排遣忧愁、苦闷和烦恼,更有利于老师针对性地解决他们心理健康问题。

3.设立心理咨询室。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要求也日益迫切,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门诊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了起来。作为为未来社会培养合格建设者的中学教育也应的设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与治疗服务,这不仅是时代发展和学生成长的要求,而且也是学校生存、发展、壮大的必然趋势。

4.设立家长培训学校,注重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指出,3-6岁是人的个性显现或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家庭的情绪、文化氛围及其行为背景对孩子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奠基性地影响,尤其对心理发展影响十分明显。家庭的教养方式、人际关系、为人处事都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些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是家庭问题的表现和延续。因此,设立家长培训学校让家长和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对教育计划的制订和落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5.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教师主导着教学过程,教师的引导和其心理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学校要加大对全体教师进行心理健康培训的力度,一方面使教师自身心理更加健康,尽最大可能减少对学生的心理伤害;另一方面让教师形成自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所有学科都要把单纯传授知识、技术、技能的教育转变成学生个体的教育,让学生不仅在学校中学习,而且在学校中健康成长。

6.建立学生健康档案,对学生的认知、情绪、行为问题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 《大中学生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人民日报》,1989年8月15日,第2版

[2] 骆伯巍、陈家麟,《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教育研究》,1985年第6期

[3] 杜玉庆等,《中学生心理适应情况的调查报告》,载《社会心理研究》,1992年第2期

[4] 张厚粲主编,《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一版

[5] 沃建中主编,《走向心理健康》,华文出版社,2002年1月第一版

作者:刘彦君

中学生狭隘心理研究论文 篇2:

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摘要:文章所要探讨的中心内容是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这两者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70名中学生的研究测试,得出了一下几个方面的结论:首先,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其次,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成正相关;第三,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心理正常再加上少数轻微心理问题的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95%以上;第四,心理韧性能够很好地预测出学生的心理健康。所以,心理韧性影响着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健康又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

一、前言

心理韧性指的是人在面对困难、悲剧、逆境等消极生活状况时的一种适应能力。在这些逆境的高压环境下,其社会适应能力、个人发展能力没有受到影响和损害,对于中学生等广大青少年来讲,他们经历了这些磨难,但依然可以成长为一个正常的人。更有甚者,面对这种现实逆境,他们反而突破了各项条件的限制,取得意想不到的巨大成就。要想让我国的教育改革能够取得良好的成效,就不能忽视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方面的研究。

初中阶段的中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发展初期,在这个时期,他们的身体和智力、心理发展水平都达到了人生的鼎盛时期。尤其是心理方面的发展最为显著,但是身体上的发展变化速度则较为缓慢,这种情况下他们的很多愿望不能实现,因此造成一些心里矛盾的形成。同时,该时期的他们缺乏正确的判断性和明辨是非的能力,受外界影响较大。遇到困难时缺少勇气和毅力,容易灰心丧气,形成自卑情绪,时间一久,势必会使心理韧性降低,影响心理健康发展。

二、研究结果

利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结合症状自评量表(SCL- 90),通过对某中学抽取的270名中学生做出的主观幸福感抽样调查问卷表明:

(1)高中生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得分及其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2)中学生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健康的相关系数(如表2所示):

1、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幸福感状况良好,测试成绩好

通过对比调查研究,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情况,所以此次的研究是分为两组对比进行的,即高中组和初中组。对比调查结果显示:高中生的心理韧性得分很明显低于初中生;但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得分确比初中生高出很多;同时高中生对于幸福感的满意程度比初中生低。

2、心理韧性在心理健康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的是一个中介作用

消极的情感和生活环境对心理韧性有显著的影响作用;压抑、恐惧等消极情绪对主观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也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最后还能看到心理韧性、心理健康共同对主观幸福感产生作用(具体数据资料可以参照上表1、2)。

3、心理健康、心理韧性和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影响关联

心理健康与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显著的负比例关系,而与消极情感呈现正相关。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成正比例关系,与消极的生活态度成负比例。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与思想情绪同主观幸福感也成正比例关系(具体数据资料可以参照上表1、2)。

这项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心理健康同各个分量呈现出来的都是负相关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韧性越高,他们应对生活中的逆境、困难的能力就越强,那么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就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遇到问题也能很快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并把这种情绪转化成奋进的力量,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自然也就越少。这个结论与前人研究的结果是相适应,保持一致的。众多的分析结果表明,一个人对自己情绪的控制能力越强,那么他的心理也就越健康。研究人员发现,那些适应能力比较好的学生,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情绪都很稳定,很少出现慌乱、焦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容易获得较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又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水平和情绪的控制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能够让他们的个人综合能力得到极大发展。中学生在青春期的发育阶段,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成熟促使他们急切地想得到成人的认可,独立意识非常强烈,如果老师家长能够对他们的某些意见和行为加以肯定和认可,就能减少负面情绪对他们心理健康方面的影响,生活满意度和主观幸福感也会得到提高。结果还显示,心理韧性能够预测出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方向。心理韧性差的学生容易受负面情绪影响,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能以正确的情绪来对待,缺少信心和勇气,久而久之遇到困难就想着退缩,觉得自己不行,时间一长就形成了自卑心理,严重影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他们以后的成长发展也极为不利。

三、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

1、综合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结果来看,它们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联系。一般来讲,心理韧性越好的学生,他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发展水平也就越好,由此可见,心理韧性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良好的生活态度,树立自信心,正确发挥个人能力。所以中学教育不能只停留在书本教育,还要有挫折教育,这样才能激发出他们内在的潜能,从而形成面对压力、逆境、困境和伤害时候的解决能力,最终达到形成良好心理韧性的目的,这一点对中学生来讲是很重要的。由上图可以看出,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下,心理韧性系数达到0.536***,而心理健康系数达-0.326***,也就是说心理韧性越好,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少。

抽样测试的结果表明心理韧性能够有效预测心理健康状况,这也从人生交际和人生目标两个子量上揭示了这两点对于心理健康的意义。对中学生进行日常人际关系的训练,帮助他们进行人生规划,也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好的提高和促进作用。

2、通过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研究显示,中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数据显示二者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635***,是正值。也就是说学生的心理韧性越好,对抗困难的能力就越强,所谓的困难不会影响他们对主观幸福感的体验。针对主观幸福感差异的检验结果显示,主观幸福感高的学生,心理韧性要高于主观幸福感较低者。因此,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的教育重在智力教育,然而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在现阶段的基础教育中,我们更应该进行的是普及教育,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也能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得到提高。由此,提高中学生的生活积极性,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提高他们的主观幸福感和心理韧性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培养中学生的认知能力,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而这些又有利于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这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主观幸福感三者来说都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

四、如何培养中学生的心理韧性

1、对学生进行艰苦项目的训练,让学生接受挫折和困难的考验

每个学期都应该安排几节活动课,设计一些相对艰苦的训练项目,例如越野障碍赛跑和长跑、接力赛、百米冲刺等,不仅你锻炼了学生的心理韧性,还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增强集体荣誉感。尤其对于平时学习不用功,但又爱好体育锻炼的学生来说,这给了他们一个展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这些艰苦活动的训练,能够在提高学生的心理韧性上取得一定成效。经历风雨,才能见彩虹。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在日常生活中受到家长和长辈多方面的关照,但是这些关照只是停留在吃、穿、用等物质生活上,几乎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求,可以说是有求必应,而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上的关注很少甚至不加关注。所以,学校基础教育要关注这一现实情况,补上心理素质教育课程。教师可以安排有一定难度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并表现出自己独立的观点,让他们对困难有所体验。面对困难退缩不前、悲观失望都是缺乏心理韧性的表现。

2、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导向方面的指导

目前中学生所面临的现状是学习压力大、动力不足、对个人要求也不高。这是因为他们的心理韧性不高,对困难始终存在畏惧心理,认为读书仅仅是为了在将来能够获得一份好工作,很少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状况和发展需求,人生观和价值观都很狭隘。但是,目前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应对社会压力,处理社会问题的时候,一味要求得到他人的尊重却不懂得尊重他人,造成心理上的扭曲,不利于主观幸福感的形成和发展。所以学校教育要重视这种问题,正确引导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高尚的人生价值观,明确每个人所背负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在逆境中增加人生阅历,这对他们的成长来讲是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在时间的积淀中形成一种独特的幸福感受。例如教师可以让他们了解一下当今的社会现状,让他们多关注时事新闻。

3、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也就是让学生明白自己的心理、生理上的现实状况,了解自己扮演的社会角色,初中阶段是青少年形成自我认知的关键时期,学校要着重提升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针对这一时期青少年心理特点进行科学引导,培养他们正确分辨事物的能力,利用正确的眼光看待自己,接受自己身上好的和不好的方面,让自我意识发挥应有的作用。要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通过合理的方式手段获得情感体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确保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在此过程中,切忌使用强制性的教育手段,否则会适得其反。可以开展一些课堂练笔,如“我的同学xxx”等,既可以写自己也可以写他人,通过这种形式让中学生通过自我认识,或者借同学的眼睛来了解自己、审视自己。

4、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现在很多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除了与家庭成员之间有交流会之外,没有其他同龄人之间的交流和人际交往,平时处理问题相当自私狭隘。学校针对这一状况要多开展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的主题班会,让他们学会在集体中利用团结协作的方式处理和解决问题,遇到冲突要学会考虑双方的感受,尽量让学生自己以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还要引导他们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依靠社会环境来磨练他们的意志。家长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也不能一味溺爱,针对他们的要求不能完全满足,要让他们学会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相应的回报。

如,课堂上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他们讨论问题,并对所处小组的讨论意见进行协调、统一,这就从侧面促进了学生与周围同学的人际交往。

五、结语

目前国内对中学生心理韧性还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很少。虽然已经有不少学者认识到了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也有一些相关研究成果,但是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倾向于高中生、大学生和农村留守中学生,没有把中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对象来研究。所以,探寻中学生的心理韧性、心理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对于指导义务教学阶段的学生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肖楠,张建新.韧性——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5).

[2]吕良成,周凯.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韧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3]周凯.有童年期留守经历的中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弹性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D].曲阜师范大学,2011.

(作者简介:程 越(1986.10-),男,江西南昌人,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学。)

作者:程越

中学生狭隘心理研究论文 篇3:

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10年回顾与展望

【摘要】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评估、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以及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从总体上说,“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单一的研究方法和“飘忽”的理论思考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今后需要研究者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采用多样化的研究范式,通过“扎根”的实践探索,以推动该领域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关键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路径

【作者简介】张敏,淮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博士,安徽淮北235000

常识告诉我们,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开始举家“流动”,伴随的是流动儿童数量急剧增加。作为一个庞大的群体,流动儿童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社会各方面的神经,影响着我国社会的和谐与持续发展。这一重大的现实问题必然引起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并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对流动儿童问题进行了多视角研究。作为近年来我国儿童心理研究中尤为关注的两大群体(另一个是留守儿童)之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心理学界的关注。纵观十年来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在该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致力于通过两条线索来梳理和分析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总体情况。一是通过学术期刊网进行文献搜索,筛选出不同时期期刊论文中影响较大的文献进行重点解读,归纳总结现有研究中反映的流动儿童真实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主要结论。二是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其他相关文献的比较分析,探究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勾刻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路径。

一、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结论

由于对流动儿童群体知之甚少,最初的研究集中在各种流行病学调查上。随着流动儿童人数的不断增加,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通过对第一篇探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文献到近年以年均双位数递增的大量文献的梳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学术界关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主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估

1.总体情况

目前国内已有丰富的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评估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学术界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还没有统一认识。因而研究采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也是多种多样。为了能够对相关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本文选取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中最常用的评估工具,通过对发表在国内中文核心期刊上典型研究报告的深入分析,以揭示当前流动儿童真实的心理健康状况。

从现有文献看。研究涉及到的评估工具主要有:(1)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陶红梅等人使用该量表对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和公立学校初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調查,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初中生心理问题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公立学校学生,突出体现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紧张和敏感、适应不良以及情绪不平衡四个方面。(2)心理健康诊断测验。白春玉等人运用该工具调查了沈阳市流动儿童和常住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流动儿童在学习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身体症状等4项评估指标上的问题检出率均超过10%,明显高于常住儿童。(3)症状自评量表。李怀玉采用该量表对郑州市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发现流动儿童在所有评估指标上达到中度痛苦水平的比例高达22.32%,明显高于城市儿童的13.49%,在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精神病性等项目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后者。(4)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验。胡韬等人运用该工具对贵阳市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估。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症状检出率高于一般儿童。

除了使用专门的心理健康评估工具,一些研究者还针对反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个别指标(如社会适应、孤独感等)进行了调查。曾守锤等人曾对国内有关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报告进行了分析梳理,发现相关研究结果比较一致,即相对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着更多的困难和问题:刘菂斐等人运用“儿童孤独量表”对合肥市流动儿童和非流动儿童的孤独感进行了测查。发现前者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后者。这些研究结果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评估结果比较一致,可以说是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补充验证。

2.基本结论

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引入“比较”的视角。通过比较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揭示出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而言,尽管相关研究采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工具不尽相同,但研究结果却比较一致,即流动儿童的心理症状检出率较高,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并明显差于城市儿童。显然,根据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总体状况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流动儿童心理总体上处于弱势,显现出各种心理健康问题。具体而言。相关研究结果在具体心理健康评估指标上的表现有所不同,这除了与不同城市针对流动儿童的政策差异、流动儿童自身的心理发展差异以及流动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等原因有关外。也与研究对象的差异性和研究工具的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研究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已经表明,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会受到其自身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龄、人格特质、智力水平等),这是毋庸置疑的。从统计概率上讲,无论流动儿童还是城市儿童,其自身因素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的效力应当是等同的①。但从现有的研究结果看。我国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明显差于城市儿童。除了个体差异。一个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两类儿童所处的现实环境及其衍生的社会心理环境不同。就现有研究文献看,研究者主要从流动儿童的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两个层面,对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主客观原因进行了探索。但正如上文所述。个体因素本质上不能揭示出流动儿童真实的心理健康问题,可以说是一个“伪问题”。本文只对涉及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环境因素(家庭、学校和社会)的研究报告进行重点分析。

1.家庭因素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当前流动儿童所处的家庭环境明显不同于城市儿童,这就为研究者探讨为什么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如城市儿童提供了合适的切入点。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者主要从流动儿童的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以及流动儿童家庭的城市际间迁移等视角,考察了各种家庭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是流动儿童的家庭资源。相对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所拥有的家庭资源,无论是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的社会关系,还是父母的职业类型,都明显处于弱势地位,这种弱势的家庭资源必然会对流动儿童的学习生活产生消极影响。已有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家庭功能均显著差于城市儿童:父母的职业类型、家庭生活指数和社区环境等家庭环境变量对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产生显著的预测作用。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经济资本、社会资本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和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家庭资源越丰富,流动儿童的自尊水平越高。

其次是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流动儿童的父母普遍存在着受教育程度偏低、工作强度大、经济收入低等状况。这种状况很大程度上削弱了父母对孩子教育的精力投入,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缺乏有效的情感沟通,从而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相关研究也已对此现象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周皓的研究发现。充分的亲子交流能够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父母的教育期望对儿童的心理健康会产生显著的影响。程黎等人的研究发现,城市和流动超常儿童在家庭教养方式上存在差异,城市超常儿童在情感温暖理解指标上的得分明显高于流动超常儿童,并对儿童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具有积极的预测作用:在惩罚严厉等消极指标上的得分却低于流动超常儿童。陈丽等人的研究则表明,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的频率、时间和主动性都低于城市儿童,亲子沟通各维度上的得分也显著低于后者;亲子沟通显著地预测了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

最后,是流动儿童家庭的城市际间迁移。现实生活中,很多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出于各种原因,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从一个城市迁移到另一个城市,流动儿童也就随之而迁移,导致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周皓采用队列分析的方法,讨论了迁移行为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发现城市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又好于流动儿童学校的流动儿童。结果一方面表明人口的迁移与流动的确会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也表明人口迁移与流动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具有异质性影响。主要取决于流动儿童在迁入地所处的社会情境(如公立学校还是流动儿童学校),社会情境不同,迁移的影响作用就不同。正如已有文献指出的,生活环境的时常变化会导致流动儿童很难与他人建立和保持良好、稳定的人际交往模式,无法满足被认同、接纳和支持的人际交往需要,因而更容易敏感,造成人际关系的紧张;不断的城市际间迁移会打断流动儿童正常的社会化进程,使得他们不得不去重新适应新的环境,从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严重影响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

2.学校因素

学校是影响儿童心理健康的另一个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儿童对学校适应性的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者主要从学习表现、学校人际质最和学校行为习惯等方面对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因素进行了考察。

首先是流动儿童的学习表现。学习是儿童的主要任务之一,能否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否有着良好的学习表现,直接影响到儿童的学业成就和心理健康。吴继红针对流动儿童城市生活和学习适应性的調查研究发现,流动儿童虽然对学校的学习环境比较满意,也有着积极的学习态度。但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方面却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很多流动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不能按时完成课堂作业,也不会主动预习和复习功课,还经常不交家庭作业;高达51%的流动儿童缺乏良好的学习方法,不会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既不会提出问题,也不会检查并订正错误;31%的流动儿童不适应老师的教学方法,46%的学生上课跟不上老师的思路。

其次是流动儿童的学校人际质量。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之后,不可避免地要与城市儿童和老师发生各种联系与交往。这种人际交往既是他们融入城市学校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适应学校生活的重要标志,低质量的人际关系会使流动儿童产生强烈的孤独感、不安全感和学校疏离感。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比城市儿童有着更为强烈的孤独感。这种孤独感更多产生于他们与城市社会各群体的互动过程之中,其中同学交往方式是引起孤独感最主要的原因㈣,知觉到的社会关系排斥则是导致安全感缺乏的主要原因;同伴组成方式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的重要因素,同伴中大多数为流动儿童的流动儿童学校归属感显著高于同伴中大多是城市儿童的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比较融洽,同伴关系则存在着很多问题,流动儿童的师生关系及同学关系是否和谐对其问题行为及躯体化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最后是流动儿童的学校行为习惯。流动儿童进入城市学校后,能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其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倘若与城市儿童的行为习惯存在差异,甚至是格格不入,必然会引起城市儿童的排斥,产生强大的心理压力。有研究发现,不少流动儿童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失范现象比城市儿童更加普遍,主要表现为不遵守校规校纪,经常迟到、旷课;缺乏卫生意识,生活邋遢,乱丢垃圾;说话粗鲁,打架斗殴现象时有发生。年龄、每天看电视时间、每周上网时间和自身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行为习惯的主要因素,年龄越大、看电视和上网的时间越长、体验到的社会排斥感越强烈,学校行为习惯的适应性就越差。

3.社会因素

与上述有关家庭和学校因素的实证研究取向不同,社会因素方面的研究以理论分析为主。研究者主要从现行的户籍制度、教育制度等角度探讨了社会因素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造成的间接影响。徐玲等人从户籍制度的角度分析了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现象,认为我国现行的二元城乡户籍管理制度强化了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使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排斥于城市系统之外。由于没有城市户口。流动儿童无法拥有与户籍紧密联系的各种福利待遇与资源,失去了在流入地正常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既不能像城市儿童那样在正规的公立学校上学,还要饱受上学贵的困扰,不得不选择那些办学条件较差的打工子弟学校上学;这种二元城乡户籍管理制度还固化了流动儿童的身份和社会地位。绝大多数流动儿童只能固守农民的身份,决定了他们只能拥有较低的社会地位㈣。史秋霞等人考察了户籍制度背景下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发现在城里人一农村人连续体中,流动儿童具有了多元化、多维性的社会认同,已经意识到城乡居民间的差别,但在自我认同上除了明确的身份认同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儿童处于“模糊”、“没考虑”状态。显现出流动儿童身份自我认同上的困境与危机:不同的身份认同又导致流动儿童的情感归属呈现出多元化特征,“没考虑”自我身份的流动儿童其情感归属远离城市人,明确“是农村人不是城里人”的情感归属最远离城市人,自我身份“模糊”的流动儿童的自尊心最弱,明确的“是农村人不是城里人”则有着较强的自尊心。

应当说,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是导致流动儿童处于弱势的根本原因,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各种制度和政策则进一步强化了流动儿童的弱势地位,加剧了对流动儿童的社会排斥。有研究指出,我国目前的义务教育办学与投资体制导致流动儿童享受不到国家的公共教育资源,不合理的教育经费分配制度导致在城市上学的流动儿童要另外缴纳很高的费用,却只得到低于城市水平的教育服务;即便出台了有关流动儿童的相关教育政策,各级城市教育行政部门在制定教育资源分配、学校布局、各类教育绩效评估、升学等相关政策时也没有把流动儿童纳入系统的城市教育体系中㈣。在这样一个具有强烈排斥性的教育制度体系下,流动儿童由于承受了教育上的种种不公平待遇,必然会造成他们的发展水平和发展前景不如城市儿童,从而会撕裂本应和谐相处的两个群体的关系,导致流动儿童更容易产生敌对、排斥等各种不良心理。此外,在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下,“城里人”占据各种有利条件,往往具有强烈的优越感,对流动儿童常常抱有偏见态度。由于城市与农村环境之间的差异以及生活习惯的不同,城里人对流动人口的偏见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的心理和文化适应。决定他们能否形成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正确看法。从而直接影响到其健全人格的形成。

4.基本结论

科学研究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区分出哪些问题是“真问题”,哪些问题又是“伪问题”。正如前文所述,当前不少研究者探讨了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个体因素,但由于该问题本身是一个“伪问题”,其所应有的研究价值必然有限。若以真实的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则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流动儿童离开家乡进入一个新的城市。面临的最大变化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无论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还是生活其中的社区环境,对流动儿童来说都是崭新的,需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感知、探求、理解和适应,这个过程必然会产生各种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因而从环境的视角研究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真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成果看,基本上可以得出一个共同的结论:流动儿童处在一个相对不利的环境中,各种环境总体上都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三)流動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1.总体情况

由于流动儿童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研究者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践探索。理论研究方面,有学者提出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发展。社会层面上,各地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一样享受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出台相关政策,保护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基本权益,使他们在城市中能够健康快乐地生活,进而为流动儿童的教育创造良好氛围。学校层面上,要建立流动儿童档案,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并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家庭层面,父母要为孩子营造民主、自由的家庭氛围,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对待孩子。有学者基于社会工作反歧视的研究视角。从干预的对象、干预的重点领域、干预的重心以及干预的技术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干预模式,强调要把城市的公共政策和资源分配作为干预的重点领域,从情绪情感、观念意识和行动等三个层面,综合运用个案工作、小组工作和社区工作等多种干预方法。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学校以及同龄城市儿童及其家长、家庭所在社区等进行系统干预。还有学者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提高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问题,提出要通过充分关注流动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积极和建设性的力量并发掘其流动经历中积极的价值,为流动儿童提供一个安全、自由而充满尊重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增强自我效能并学会应对学习、生活、人际、情感的各种策略,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系统,让流动儿童感受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和主观幸福感。探索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实践探索方面。张琦等人运用整体健康促进模式对民工子弟学校开展了健康促进学校试点工作。并重点在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服务等三个方面对流动儿童的心理进行干预。通过为期两年的心理干预,发现流动儿童的自信心增强,在各种环境指标上都表现出向积极方向转变,吸烟、饮酒等失范行为较干预前有了明显改善。曾守锤运用单系统设计方法,对一个流动儿童的学业投入情况进行了个案干预。发现代币制有效地减少了该儿童过度使用电脑的行为,增加了其学习时间;但由于案主中途退出干预,致使提高学业成绩这一长期干预目标未能实现。

2.基本结论

探讨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他们全面健康发展。通过对现有研究的综合分析。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结论:当前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总体上是理论思考为主、实践探索为辅;虽然在理论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但缺乏可操作性,无法对实践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具体的实践探索不过是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简单复制。

二、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的研究路径

十年来我国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经历了从表面现象的理论分析,到心理健康状况的实际评估、各种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再到流动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实施,无论研究的广度还是深度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着不足之处。需要研究者重新思考和设计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基本路径。

(一)从“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到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

1.当前的问题:“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

能否以客观的态度对待研究对象,直接关系到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带有偏见的研究态度必然导致研究视域的狭隘、研究问题的偏颇和研究结果的失真。流动儿童不过是从人口学角度对某一群体的界定。但在现实生活中却越来越被标签化,研究者往往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把流动儿童定位为问题儿童,喜欢戴着“有色眼镜”去研究和分析与流动儿童有关的现实问题。从目前的研究文献看,研究者往往基于一个趋同的假设,即流动儿童所处的“流动”情境,对他们的日常生活、家庭教育、身心发展等方面均带来不利影响:在研究中倾向于关注流动儿童的极端心理表现。过于强调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群体的心理差异。并且把流动儿童的一些表现或差异简单归结于流动状态,忽视了流动儿童与其他儿童群体的心理共性研究。事实上,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看,流动儿童表现出来的一些心理问题,也同样存在于其他儿童群体,是儿童不可回避的发展问题。已有少数研究显示,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在心理健康水平上并不存在差异,在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业成就上表现良好。

“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必然导致研究视域的狭隘,使得研究者倾向于从负面角度探讨流动儿童的消极心理,忽视了他们自身具有的积极心理品质。当前的研究者普遍对流动儿童存在认识偏差,认为流动儿童必然遵循着“处境不利一压力一适应不良”的线性发展。但根据心理弹性的有关理论,流动儿童也可能遵循着“处境不利一心理弹性一适应良好”的轨迹发展,不利的环境反而可能塑造他们乐观、独立、包容的积极心理品质:少量的研究也表明,流动儿童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具有较高的乐观主义倾向,迁徙时间并不会对积极心理品质的发展产生影响。

2.未来的研究方向: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

要准确把脉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找出真实的问题所在。研究者的首要任务就是秉持客观的态度对待流动儿童,拓展研究视域,全面探寻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和消极心理。心理健康和心理问题并不是同一因素的两极,心理问题的消除并不意味着心理健康的存在,心理健康还意味着正向力量或积极品质的产生与增加。积极心理健康才是最好的健康状态。因此,要准确描述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除了心理问题,研究者还要关注他们的一些积极心理品质。事实上。通过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流行率调查后发现。大多数儿童并未筛查出心理问题。

为什么有些流动儿童出现了心理问题,另一些儿童不但没有反而表现出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这一现象引起了心理弹性领域相关研究者的注意,并尝试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揭示流动儿童在经历逆境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得到良好发展的现象,以避免心理学研究中长期弥漫的心理病理学思想及其所导致的偏见态度的影响。从心理弹性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既可以从逆境方面对相关问题进行评估。考察流动儿童是否因为“流动”而存在普遍的压力和困境:又可以从发展方面进行评估,考察流动儿童目前的发展状态是否符合常态。通过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弹性,寻找有利于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保护因素和不利于心理健康的危险因素,揭示流动儿童良好适应和发展的原因机制以及影响他们心理健康的原因机制。能帮助那些存在心理问题的流动儿童克服并合理调动各种资源,积极主动地应对面临的压力与困境。当然,尽管从心理弹性的角度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可以摈弃“先入为主”的偏见态度。但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从流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中寻找有意义的变量,揭示并有效解释其心理弹性现象及其蕴含的机制。使相关研究结果能够为制定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提供指导。

(二)从单一的研究方法到多样化的研究范式

1.当前的问题:单一的研究方法

正确的研究方法是保证研究结果科学有效的前提。即便研究者秉持了客观的研究态度。倘若研究方法不当,也无法揭示出真实的问题所在。从已有的文献资料看,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构建和高水平的理论指导,研究者倾向于用单纯的测量工具進行量化的横断面调查研究。但运用测评工具进行调查研究,只能从某个侧面反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部分现状,以部分结果(且不论研究对象的选择是否具有代表性)来推论流动儿童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显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而且测评工具的不一致也容易造成研究结论的不一致。

单纯地依赖测量工具,造成当前的研究主要是量化的横断面研究。尽管通过量化研究对流动儿童的某些特征按某种标准作量的比较。一定程度上可以发现或揭示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一些现象或规律,但量化研究只能对事物本身那些可量化部分进行测量,无法深入了解和理解研究对象真实的主观感受和内心看法。造成研究结果只能显示某些横断的心理现象,常常夸大或缩小了一些关键因素的作用,既不能反映出研究对象随时间变化的心理发展的全部过程,也不能顾及那些特殊的研究被试。正是当前普遍流行的量化的横断面调查研究,导致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研究难免流于现象描述,缺乏发展的连续性研究,限制了问题研究的视角和深度,抓不住真实的问题所在,无法深度挖掘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再加上一些研究者仅凭自己的经验对流动儿童作出不恰当的推论。对他人的研究结果没有“去伪存真”,而是为了自身的研究需要互相引证,结果造成关注的问题雷同,阐述的内容相似,研究的结论趋同。

2.未来的研究方向:研究范式的多样化

鉴于当前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局限,未来研究中需要量化研究与质化研究结合,横断研究与追踪研究并举,以多样化的研究范式去全面探索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后的研究要注重用发展的、连续的视角来探索不同时期同一(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必要的质化研究来弥补量化研究的不足,灵活采用个案访谈法、追踪法等,对流动儿童心理的各个层面进行详细描述和分析,从流动儿童自身的角度去了解和理解他们对自身状况的真实感受和评价;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考察流动儿童的生活史,揭示他们曾经面临、正在面临和将要面临的各种生活事件,了解生活事件发展的动态过程,描绘出一条能反映流动儿童心理健康变化的动态曲线,从而挖掘出影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的深层原因,并为不同发展阶段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践依据。否则。流动儿童现实存在的真实问题就有可能成为被量化研究“主观化”了的问题。同时,由于目前的研究限于调查分析,少有实验研究,直接导致国内学者虽然针对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提出了诸多对策和措施,但大部分只是限于理论探讨,有的甚至只是一种口号或者政策方向,缺乏可操作性和实效性。以后的研究还需要根据调查结果开展有针对性的实验研究,探索适合流动儿童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三)从“漂浮”的理论思考到“扎根”的实践探索

1.当前的问题:“漂浮”的理论思考

尽管目前有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已很丰富,但多限于理论思考,主要是一些政策性的对策建议,高水平、系统化、可操作性的理论研究成果较少。这种“漂浮”的理论思考,由于缺少了坚实的现实根基,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探索起不到应有的指导价值,既造成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两张皮”现象,也造成实践探索薄弱的现实困境,呈现出“理论上不去实践下不来”的尴尬局面;少量的实践探索不过是简单复制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流动儿童已有的某些心理问题进行干预。问题是,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所处的环境不尽相同,照搬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其研究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要大打折扣的。而且这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干预研究,即便是报告了令人满意的结果,但由于缺少了科学系统的理论指导,导致研究结果缺少了普遍意义和可借鉴性。因此,如何对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提高现有研究的理论水平,加强理论指导实践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是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

2.未来的研究方向:“扎根”的实践探索

鉴于当前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存在的困境,当务之急就是对现有的各种零散的理论进行整合,“扎根”我国的现实环境,加强系统的理论研究。其中,生态系统理论应该是将来指导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研究的一个不错的理论。根据生态系统理论的观点,人的发展是与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研究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必然要把该问题纳入大的生态系统中去全面分析。在当前我国流动儿童生活环境和相关政策难以短时间内改变的现实情况下,如何“扎根”实际。立足于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规律,合理利用现实的各种资源,构建具体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最迫切的任务。由于流动儿童在一个可预见的将来会持续存在,对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既不能是片段式的心理干预模式,也不能是割裂式的心理预防模式,还要充分挖掘流动儿童的自身潜力,探索促进流动儿童全面发展的心理发展模式。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在生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构建基于“干预一预防一发展”的连续的生态化的流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并根据各种具体的研究结果探索切实可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和途径。除了对存在心理问题的流动儿童,在可操作的范围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还要从预防的角度构建“社会一学校一家庭”三位一体的预防教育。更重要的是研究者要摈弃固守的偏见态度。把发展流动儿童自身潜在的积极心理品质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各种环境资源,寻找有利于儿童发展的保护因素,通过有效的实践探索来激发流动儿童身上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心理力量。

当然,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流动儿童心理进行干预、预防和发展,不是一两个研究者能够做到的,除了需要儿童自身、家长、同伴、学校以及生活社区的积极配合外,更重要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要制定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保证流动儿童能与城市儿童一样生活在一个和谐的生态系统中,这才是解决流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促进他们健康发展的根本途径。

作者:张敏

上一篇:公务员试用期个人总结三篇下一篇:业务部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