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苏州模式”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其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从而带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为我国各市县争相模仿。然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苏州模式”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如何实现苏州经济的第三次转型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为就此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论文 (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论文 篇1: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期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机制研究

摘 要:当前社会背景下,我国宏观经济正在进行一场全面而深刻的改革,也可以说,这是我国经济发展高速列车的一次“换挡期”。在这段时期,我国将经历工业主导型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要素主导型向创新主导型经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经济的转变。在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期间,产生了对人力资源的大量需求,尤其是创新型人才的匮乏导致了有些地区企业单位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相关地区高等院校要加强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输送更多具有较高英语素养的创新型人才。结合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期的特点,对这一时期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进行阐述,以供广大研究人员参考。

关键词:经济发展转型;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机制

一、经济发展模式转型与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自上而下正在经历一场全面而深刻的变革。市场经济新阶段、创新驱动战略、消费升级是这次经济换挡转型期的三大特点。

首先,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新阶段,服务业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成为我国三次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而且其比重比工业比重低,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发展好服务性产业,从而进一步提高经济体系的承载力和包容力,逐步建立起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经济体系。服务型经济体系的构建离不开对服务型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当前我国外贸型经济占比较大的情况下,更是需要大量高素质的英语人才来服务于对外贸易活动和文化交流。

再者,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产业链进行创新链的部署,资金链的投入则要围绕创新链。创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下,大数据、3D打印、云计算等前沿科技的研究应用过程中,必须要与英美等发达国家进行技术交流和合作,这就要求英语人才不仅要懂语言,更要懂技术,也就是现在提到的“创新型英语人才”,也即英语专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与发展。

世界银行的研究报告称,我国将跃居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我们并不承认这种“世界大国论”,但不可置否的是我国处于消费市场释放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紧抓第三次消费升级的机遇,充分利用互联网、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新型消费趋势,多鼓励和支持电商、物流业等消费附属产业的发展,从需求侧引导消费。消费转型升级过程中,需要高等院校加强对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从而在新型消费产业中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总结来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推动了对创新型英语人才的需求,也更新了高校人才培养计划和方案,从而使得高校毕业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前经济发展环境,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创新型人才的“批量生产”能够加快我国的金融体制、创新体制改革进程,从而为经济转型构建稳定的长效增长机制。

二、“创新型人才”概念概述

创新型人才即有着敏锐观察力、超前创造力、坚韧创新精神、科学创新实践能力的创新综合素质的人才。高等院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创新意识;(2)创新思维;(3)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基础,创新过程要实现量变到质变首先要有“金点子”、有“key”,创新能力则是进行创新的手段,从而完成对学术理论或科研成果的创新。另外,创新并不一定是“从无到有”的创造,甚至可以是“从有到更好”,或者是对技术方法应用领域的拓展等。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重在传统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创新,即尊重不同个体之间的性格差异、知识掌握情况差异,让学生能够将英语知识技能和专业知识结合起来,扩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各高等院校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专业,从而改变当前英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窄、创新能力差、迁移运用能力薄弱等问题。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也是人才储备的关键时期,通过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行产学研联动等实践,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创新型英语人才又可以细分为复合型应用人才和单科研究型人才,这两种人才的共同点是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前者重在学术理论方面的研究,而后者则重在实践性创新应用,而翻译一类的英语人才则介于理论和实践这两方面之间。值得说明的是,这二者并没有绝对的分别,而只是有利于阐明创新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即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综合。

在高等院校与企业之间建立了长效的互反馈机制,从企业对英语人才的反馈情况来看,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专业人才的基础知识技能普遍较强,这与他们在学校接受的教育程度成正比,具体表现在翻译、写作能力强等方面;(2)在岗英语人才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缺乏对关键点的突破技巧探索能力。

三、经济转型期英语人才培养措施

首先,充分利用经济转型期对创新型英语人才进行分流培养。经济转型时期的另一大特征是各产业领域的均衡发展,为了迎合这一经济发展趋势,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要进行“分流”,针对不同行业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方案,从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三方面的培养入手,让其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这门语言,为经济发展服务。

其次,加快产学研联动培养模式的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所学到的英语知识技能运用到真实的岗位上。为此,高校应加大对教学基地、实训基地的资金投入,创造真实的企业运营环境,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进行创新创造活动,做到学有所用、用有所长。实习基地的“企业领导”队伍要由企业在岗管理人员和教师共同担任,从而更接近真实的商务活动情景。

再次,加大校企结合力度,培养定向型英语人才。经济转型期,我国外资资本市场逐渐扩大,因此急需大批英语来从事商贸活动和对外交流活动,高校英语学科建设,尤其是商贸英语专业建设的目的性也越来越明确,即经济学与语言学的交叉型学科。校方要加大与地方企业、特别是外企的合作力度,进行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推荐和定向培养,为人才培养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不仅是校企之间,校校之間也要加大人才交流的力度,通过开展交换生学习、专题讲座等形式为经济发展培养更多优质的创新型人才。

四、结语

总而言之,“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是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的攻坚阶段,我们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带给英语教育行业的机遇和挑战,以市场为导向,针对未来可能从事不同行业的学生群体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从而避免“就业堵车”的现象,这也是充分尊重学生发展方向的体现,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振定,黄艳春.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刍议[J].外语教学,2013,(1):61-64.

[2] 蔡其伦,张振环.经济转型期的商务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0,(6):136-137.

[责任编辑 刘 瑶]

作者:吴迪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论文 篇2:

苏州市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

摘要:“苏州模式”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典型模式之一,其以建设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外资企业入驻,从而带动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模式为我国各市县争相模仿。然而,经过三十年的发展,“苏州模式”的弊病也逐渐显现,如何实现苏州经济的第三次转型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本为就此问题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苏州市;发展模式;转型

一、苏州市经济发展特点

苏州市经济发展的特点可以简单概括为“苏州模式”,“苏州模式”是指以吸引外商直接投资来发展出口加工贸易为主要手段的“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模式。它源自于曾经一度被全国各地争相模仿的“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是指苏南地区的苏州、无锡和常州等地为摆脱当时僵化计划经济体制和所有制体制的束缚,以发展介于国有制经济和民营经济之间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来发展地区非农经济,提升地区经济发展效率的发展模式。但是到了90年代,由于集体所有制经济产权不明晰等缺陷,该模式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由此,集体所有制经济开始逐步退出舞台。而外向化、城市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开始成为苏州市发展地区经济的新手段,吸引外资企业入驻的工业园区开始成为经济发展重要载体,苏州市工业园区更是成为全国工业园中的典范,外向型经济开始成为苏州市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以此逐步发展成为现在的“苏州模式”。

二、苏州市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苏州经济保持高速发展,每年GDP增速都维持在有两位数以上。2008年苏州市实现生产总值6701.29亿元,比2007年增长12%,是2004年生产总值3450亿元的近两倍。2008年苏州市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06863元(按户籍人口计算),按2008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5388美元。2008年苏州市对外贸易保持平稳增长,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2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其中出口总额131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7%。在出口总额中,私营企业出口额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2.1%;一般贸易出口28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0.4%;高新技术产品出口79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5%,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0.4%。

值得一提的是,苏州市传统的支柱产业为轻工业,且引进的外资多为制造型企业,造成苏州市二次产业比重过高、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的现状。2008年,苏州市三次产业比例为1.6:62:36.4,虽然相比于2004年的65.7%二产占比有所降低,但依然处于过高的水平。

三、苏州市外向型增长模式产生的问题

(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从全国性的视角来看,苏州市经过三十年的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但是作为世界性的制造业中心来看,苏州的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于西方核心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2008年苏州的人均GDP已达到15388美元,却仅相当于70年代美国、1984年日本、1987年香港、1989年新加坡和1995年韩国的水平。这是由于苏州发展的起步时间比较晚、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但是要作为引领将长三角建设成为世界第六大城市群的重要城市,苏州市还需解放思路,尽快缩小与欧美核心城市的差距。

(二)经济体系抗风险能力较弱

苏州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凭借的是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为基础,通过建立工业园区为载体,吸引大量的跨国公司在苏州投资建厂,发展来料加工贸易。同时,苏州大部分的民营企业都是为跨国公司配套生产零部件和提供相应服务,其发展大都取决于跨国公司的发展状态。此类高度外向型的经济体系极易受到国际经济波动、国家汇率政策和发展政策等外生性因素的影响,一旦外部环境有所恶化,将十分不利于苏州经济的发展。同时,单一的依靠处于利益链低端的出口加工贸易支撑经济发展,在经济发展中仅能获得很小部分的收益,同时牺牲了本土产业的发展,随着苏州成本优势的逐渐丧失,地区经济的发展将逐渐失去持续的动力。

(三)经济发展付出的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但是苏州的经济增长是一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不协调、低效率和难循环”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通过单纯依靠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和扩来实现的经济增长。这样的发展虽然微观的企业和个人能够获得经济上的利益,但是会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现在苏州的土地资源已经十分匮乏,许多宝贵的耕地和河湖被用作了工业用地,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能源和矿产资源的低效率利用让本地资源十分匮乏的苏州地区雪上加霜,对外部资源的依赖度过高同样不利于苏州经济的健康发展。

四、苏州经济转型的对策建议

(一)转变苏州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地区经济效益

苏州市依靠吸引国际资本入驻发展以来料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虽然在短时间内带动了苏州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低下的经济效率和苏州脆弱的环境承载力使其显得难以为继,这种高资源投入,环境破坏大的经济增长模式必须在短期内得到调整。苏州市须以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为主要目标,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立足于调整产业结构、资源节约利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经济,巩固和提高苏州工业优势地位,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

(二)适度优化苏州地区产业结构

苏州市2008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6:62:36.4,服务业的发展大大滞后于第二产业,这样不均衡的产业结构将对苏州市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苏州在充分发挥自己制造业优势的同时,应该尽力破解地区如何发展第三产业的难题。促进苏州地区第三产业发展,首先,苏州市应该在引进外资时有针对性的进行“选资”,加大引进服务业的力度,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其次,延伸苏州地区制造业的产业链,加大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的力度。

(三)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

可持续发展观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措施的思想基础。只有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清洁生产、文明消费、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社会风气,才能从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去全方位地考虑问题并勇于承担自己在可持续发展中的责任和义务,从而全面贯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

参考文献:

[1]吴季松.科学发展观与中国循环经济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2]徐斌.苏州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07.

作者:黄亮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研究论文 篇3: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问题研究

摘要:经济发展是指经济由不发达状态向发达状态的转变,包括数量的增长和质量的提高两个方面。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由其发展模式决定。“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虽然带来了财富的增加,但引发的社会问题已成为我国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必须转向“以人为本”的发展模式,注重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强调经济运行的协调性和人的全面发展。通过转变经济结构,改革分配制度,完善社保体系和创新体制、机制来实现发展模式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根本转型。

关键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以物为本;以人为本

文献标识码:A

经济发展是一个国家摆脱贫困落后状态,走向经济和社会生活现代化的过程,这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主要由其发展方式决定。传统的经济发展理论是一种数量型经济发展理论,在这一理论指导下,我国形成了“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这种理论和模式在经济发展的低级阶段有其合理性,但在高级阶段迈进的过程中,其弊端和局限性就逐步暴露了出来,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产生的巨大冲击,把我们长期沉淀和固化下来的矛盾集中地凸显出来,显现出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缺乏足够的平衡性、协调性及可持续性,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由“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提升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增强中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一、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迫切性

“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突出强调物质财富的增长,表现为既定资源条件下的最优产出组合和资源配置的效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这一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获得明显提高。但是,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引领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传统力量正在弱化,引发的社会问题积重难返,“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新阶段的新变化,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显得尤为迫切。

(一)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导致经济发展不可持续

在物本主义经济增长中,所谓的高效率是对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和最大限度的产出,追求效率的借口成了掩盖对社会利益损害的冠冕堂皇的理由。物本主义经济增长的资源配置优化至少会带来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单个经济组织在经济活动中的外部不经济问题,如对公共资源的过度利用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这种将个人成本社会化的做法,固然可以增进个人的效率和利益,却是建立在他人和社会利益受损的基础上的,起到了降低社会整体福利的作用。因而这种个人的高效率对于社会而言是负效率的,其作用是消极的,它最终会损害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增长。二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资源的使用者为了实现可把握的现实利益,资源使用者的倾向必然是对资源充分利用,直至这种资源的现实价值被开发殆尽,而不管这种资源是否还具有潜在的、尚未发现的更大的利用价值,因为这对使用者来说是无法预见的,也是无法把握的。这种资源利用方式在短期内可能以其极高的效率而受到追捧,但对社会来讲,是对未来利益的损害,是以牺牲社会的可持续经济增长能力为代价的,最现实的后果就是导致人类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日益紧张,而自然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惩罚着人类,导致经济发展的不可持续。

(二)收入差距托大抑制需求增长,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长期以来.经济增长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在物本主义视角下,效率是实现经济增长及物质财富快速积累的必要保障,公平问题则属于政府的宏观调控范围,认为通过收入的事后调节就能够解决。而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效率主导下的收入分配结构具有制度上的不公平性,而不涉及制度根本变革的收入结构调节,有可能缓解不公平导致的社会矛盾激化,或在时间上推迟矛盾激化,但并小能从源头上解决不公平问题。我国“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由于没有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导致收入分配格局不合理,贫富差距急剧拉大。2003年以后,我国收入结构出现了较大变化,即劳动者报酬所占的比重由过去25年长期保持在52%左右大幅下降,经过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到2007年下降为40%。发达国家之所以居民收入差距较小,主要是因为劳动者报酬所占的份额均在55%以上,经营盈余所占比重较为适宜,在20%左右。目前,我国收入差距已经达到世界警戒线,这不但会引发社会问题,并且严重抑制消费需求,直接对经济增长造成巨大影响。我国在遭遇金融危机冲击后,发展战略必须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而国内消费需求不足成为经济持续发展的障碍。因此,实施缩小收入差距的政策不仅会得到更多的民众支持,而且会推动新的发展,它将带动需求(主要是消费需求)的扩张,从而纠正投资与消费的不平衡问题。

(三)经济发展的“唯物”性抑制了人的全面发展

在“以物为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以效率为中心,以物质财富的增长为终极目的,忽略人作为经济增长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当代“人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人的发展的基本要素应包括“生存”、“自尊”和“自由”三个方面。以此标准来审视,中国发展模式中的人还处在低端发展状态。生存方面,中国迄今仍存在为数可观的贫困人口;自尊方面,中国“人类发展指数”(HDI,指健康、教育和人均国民收入三个分指数的算术平均值)较低,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特别关注的“体面的生活和尊严”存在相当大的落差;自由方面,在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这不但偏离了经济发展的价值取向,而且抑制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要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必须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

二、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

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方向是从“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就是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的的经济发展模式。在这种发展模式中,人是经济发展的核心要素,满足人的需要是根本目的,优化生命质量是衡量标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终极目标。

(一)“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是通过技术进步和知识创新来实现的。传统经济增长理沦强调了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作用。新古典增长理论则认为在相同的生产要素投入中可能获得不同的经济增长率,认为影响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是技术进步和要素质量提高。而新增长理论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如外生技术变化),而是经济体系的内部力量(如内生技术变化)作用的产物,将知识和人力资本等内生技术变化因素引入经济增长模型,提出要素收益递增假定。认为知识是推动增长的独立要素,知识创新和人力资本的积累作为经济增长

决定性因素会产生收益递增的效应。这一理论突破了传统经济理论关于要素收益的递减或不变假定,为经济的持续增长找到了源泉和动力。这些研究成果构成了“以人为本”经济发展模式的理论依据。

(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宏观经济的平衡性、经济结构的稳定性和经济运行的协调性。“以物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以GDP增长为判断标准,忽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因此,通常伴随着非常规性的剧烈经济波动.并付出沉重的环境代价,这极大地提高了经济发展的成本。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注重保持经济系统内要素数量间的比例关系,不断调整产业结构,注重经济平稳发展,能在较长时期内逐步调整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问的关系,从而避免激化矛盾,大大降低经济发展成本。

(三)“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里“人”的内涵需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上加以提升,即“横向上扩到边(全体人),纵向上贯到底(多代人)”的思想。在横向上,超越“部分人”、“多数人”思维,把握“全体公民”或“全体纳税人”,要使“全体人民”(而不是“一部分”、也不是所谓“多数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纵向上,超越“当代人”思维,而应把握“多代人”或“跨代人”,着眼于“代际公平”。“全面发展”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理解。内容上,要实现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陛,把产业系统与生态系统相对接,把经济目标和环境目标有机地统一起来;衡量指标上,告别GDP崇拜,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与幸福指数;结果上,要使经济发展在人的需要满足上达到时间与空间上的统一,为子孙后代留下足够的空间和资源,着力创造一个适应人类自然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

“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从目标设定、战略选择、机制运行到结果考量等方面都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新的发展模式的构建是否合理,实践是否成功,归根结底都要以“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将“以人为本”的理念直接引入发展模式,并置于发展模式的核心层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以来重要的观念进展,政策进展和行动进展。所以说,这不仅是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更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根本提升。

三、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路径选择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是一个系统工程,实现“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路径转换,需要从经济结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和体制、机制四个方面具体展开。

(一)调整经济结构,确定转型的主攻方向

经济结构不合理是我国发展模式存在诸多问题的主要症结,调整经济结构是解决国内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的根本举措,是实现“以物为本”到“以人为本”转型的基本途径。

1.需求结构由“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转变。投资、消费和出口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其中,投资和消费被称为内需,出口被称为外需。由于我们过度强调出口的作用和推动出口的增长,我国经济逐渐形成了出口导向型增长模式。这种模式潜在的风险是:当国际市场对我国产品的需求极度萎缩,无法支持我国出口继续增加时,我国企业会因缺乏市场而导致生产和投资收缩,从而使得经济增长速度快速下滑。2008年金融危机使这种风险进一步显现出来。目前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更加复杂,无论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美国转变增长方式(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以及扩大出口),还是各种贸易保护主义,都凸显了外部依赖的脆弱性和不可持续性,必须实现“出口导向型”向“内需拉动型”的转变。这就需要我们着力挖掘内需潜力,特别是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而中国居民消费率一直处在较为低迷的状态。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刺激居民消费欲望,释放居民消费需求,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是完成需求结构转变的关键。

2.产业结构由“第二产业带动”向“产业协同发展”转变。目前,我国仍处在工业化中期,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带动,第三产业滞后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则成为产业短板。因此,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由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转变。首先,推进农业结构性战略调整,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增值能力,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其次,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型新兴产业;再次,把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作为切入点,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推动作用,放松市场准入限制,推进产权多元化,促进现代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

3.城乡结构由“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变。由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和深刻的体制性问题,中国城乡之间存在严重的制度性鸿沟。破除城乡二元分隔体制,构建城乡一体化新格局,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突破:加快土地制度改革,提高农民土地资产收益;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打破农民流转的制度障碍;打破行政主导的城乡二元资源配置方式,探索建立“工业带动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机制,在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上形成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格局。

(二)改革分配制度,释放转型的需求潜力

我国经济要向立足内需的方向转型,就必须找到拉动内需的关键点。事实上,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而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尤其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人分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例偏低、收入差距拉大是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因此,只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才能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为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1.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农民工和城市工薪阶层的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适当降低资本所有者的回报,合理控制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真正体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企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度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加强国家对企业工资的调控和指导,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2.加大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税收标准,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加大对高收人者的调节力度;加强税源监控和税收征管,建立完善的收入信息体系和信用体系,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税收流失;对公益事业的捐赠款项实行全额税前列支或抵扣,以此激发社会的捐赠热情,鼓励公共事业的发展,以便筹集更多的社会资金用于调节收入分配。

3.改革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垄断经营,完善垄断性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构建收入分配的民主决策和自我约束机制。规范资本收益,合理调节收入,扩大国有资本收益上交范围,对垄断行业获取的政策性垄断超额收益进行合理分配,逐步消除公众对收入分配失衡、失范的心理感受。改革管理方式,实行双重调控,即国家对垄断行业的工

资总额和工资水平进行双重调控,根据经营管理绩效、风险和责任确定薪酬,建立和完善公开透明、监管有力的制度体系。

(三)完善社保体系,稳定转型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基本制度,具有调节收入分配、缓解社会矛盾、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国家长治久安的强大功能,是社会的“安全网”,也是经济的调节器。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而且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起到重要的稳定作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部署。

1.明确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本方针。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政治体制和历史传统各异,因此,各国社会保障的覆盖范围有大有小、保障水平有高有低。但就制度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基本保障项目而言,却是大同小异。我国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探索,总结出“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并且着重强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浩大的民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

2.加快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扎实推进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逐步做实个人账户,加快覆盖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各类劳动者的养老保险体系;改革完善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制度,建立失业保险动态监测制度和失业预警机制;完善城乡社会救助制度,落实和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稳步提高保障标准;加快制度整合,逐步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和城乡衔接,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公共财政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支持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可持续运转,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要稳步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而且投入要重点向农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城市无业人员和城乡残疾人等特殊困难人群倾斜。形成用人单位、职工个人和政府三方负责的、科学的分担机制,提高社保资金的透明度、规范性,加强相关制度建设,努力提升社保资金的运行绩效。

(四)创新体制机制,建立转型的基础支撑

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需要有新的体制、机制予以支撑。要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环境制度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创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如果没有体制、机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难以实现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

1.经济体制的市场化。围绕更加深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基础性作用这一基本方向,应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继续推进经济市场化改革:第一,加快推进国有经济布局调整和垄断行业改革。放宽石油、铁路、电力、电信、市政公用设施等重要领域的市场准人,明确行政性垄断企业的经营范同,保护民间资本合法权益。第二,改变资源的定价机制,加快建立资本、土地、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市场,由市场来决定资源价格,充分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第三,深化财税和金融体制改革,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促进财政体制更加公开透明,深化国有控股商业银行改革,积极引导民间金融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发展模式下的经济市场化改革不是浅层的市场化,而是带有“攻坚”性的深度市场化改革。

2.政治体制的民主化。“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按照“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思路,在扩大党内民主、发展基层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加强对权力制约和监督等方面力争取得实质性进展。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最大障碍在于,政府存在角色错位、职能越位和服务缺位现象,因此,要通过一系列的行政体制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由“无限政府”转变为“有限政府”,由“权利政府”转变为“责任政府”、“服务型政府”。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和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改革干部人事制度,鼓励政府行为长期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科学合理的政府决策机制,为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行政体制环境。

3.社会体制的和谐化。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动。同时,新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出现。贫富差距加大、社会阶层分化、思想道德滑坡是导致社会不安定、不和谐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空前的社会变革面前,需要建立一套与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和文化多元化相适应的新型社会体制,构建—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重点处理好国富与民生、公平与效率、活力与秩序、多元与平衡的关系。

中国的体制、机制变革是一个涉及经济、政治、社会全方位的庞大工程,既有各自独立的中心任务,又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只有做到各方面改革协调有序,才能把人民群众中蕴含的积极性、创造性呼唤出来、激发出来。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根本所在。

作者:杨秀萍 马云泽

上一篇:团委组织部工作总结范文2下一篇:年防震减灾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