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2022-04-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概述乡村金融在当代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进一步分析其与农业经济的联系、约束效应及影响。重点分析以制度约束为背景,推动二者协调良性发展的思考方向,如稳定多元格局、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以供讨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篇1: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

摘要:农村金融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本文通过空间自相关检验研究了农业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并通过空间自回归模型以及空间误差模型分别分析了可观测因素与不可观测因素,进而比较探究了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关键词: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增长;空间相关性

0 引言

我国在成立了中国农业银行之后才开始正式支持农业经济的增长,现今正是我国农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农村金融是支持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经济资源,农村金融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1 空间相关性检验

研究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可以采用空间自相关检验方法,一般情况下认为如果相同一个变量在相邻位置的观测值相似,则该变量在相邻区域存在空间自相关,可以采取全局莫兰指数来对农业经济增长是否具有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全局莫兰指数计算值通常在(-1,1)之间,当全局莫兰指数大于零,表示各地区整体空间正相关;当全局莫兰指数小于零时,表示各地区整体空间负相关;当全局莫兰指数等于零时,表示各地区整体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2 空间计量模型

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后,应当进一步探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使用空间计量模型进行探究,空间计量模型包括空间自回归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两种,空间自回归模型是用来分析相邻地区因变量对本地区因变量产生的影响,为空间溢出效应;空间误差模型是用来分析相邻地区不可观测的因素对本地区因变量产生的影响。

3 变量选取

3.1 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随着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农村剩余人口以及务农人员越来越少,因此不能选择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以及农村人均纯收入来表达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第一产业生产总值中包含了农、林、牧、渔四项,可以选择第一产业中农业总产值来表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3.2 核心解释变量

核心解释变量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支付方式也由现金逐渐转化为移动支付,农村中的金融機构日益减少,在农村经常通过在地方性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小额贷款公司来获取信贷资金,因此可以选择农业贷款余额来表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

3.3 控制变量

控制变量包括农机投入量、化肥投入量以及土地投入规模,农业机械发展的水平能够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因此可以选择农机总动力表示农机投入量;化肥投入量能够关系到农作物的产量从而影响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选择化肥折纯的投入量表示化肥投入量;土地投入规模对农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可以选择各地区耕地总面积表示土地投入规模。

4 数据来源

通过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能够更全面具体的探究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可以选取近三十年我国省级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数据选取的范围是除了西藏、中国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的三十多个省级地区,为了消除实证分析中方差的影响,要对所有的变量均进行对数转换。

5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计量分析

5.1 基准回归

空间外溢性指的是在空间计量分析中,不光要考虑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还需要考虑各区域之间被解释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首先要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回归分析,通过分析空间自回归模型与空间误差模型能够得两项空间溢出效果并不明显,由于数据跨度时间较长导致控制变量的检验结果也并没有达到实际效果,为了更好的进行空间计量分析,要对时间维度以及空间维度分别进行回归分析。

5.2 时间维度

在不同年份各地区所经历的政策以及自然情况都有不同之处,因此要从时间维度上进行研究,通过对时间维度估计结果分析可得出,2008~2016年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每上升1%,该地区农业经济增长水平随之增加22.6%,通过数据能够得出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越高,该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就越高,可以推出我国各地区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之间形成差异能够导致我国农业经济增长水平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5.3 空间维度

由于我国各地区之间农业自然资源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能够从空间维度上进行研究,通过对空间自回归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东部地区相邻地区之间相比于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较为明显;通过对空间误差模型的分析可以得出西部地区相比于中部地区以及东部地区在农业经济增长中受到除了农业投入、土地投入等因素以外的不可预测因素的影响比较显著,这也与我国各地区文化的分布实际情况相近。

6 结论

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的分析,我国在制定农村金融发展相关政策时,要多加考虑各地区之间农村金融以及农业经济增长的水平,使各地区之间的农业经济能够得到协同发展,我国要将农村金融均衡发展的重心放在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上,重点考察西部地区以及中部地区农村金融实际发展情况,并根据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政策的合理制定。

参考文献

[1] 温红梅,王宏宇,赵睿藜.农村金融发展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1978—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4):3-13.

作者:陈威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篇2:

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的研究

摘要:本文概述乡村金融在当代的发展现状及优势,进一步分析其与农业经济的联系、约束效应及影响。重点分析以制度约束为背景,推动二者协调良性发展的思考方向,如稳定多元格局、充分利用民间资本等。以供讨论。

关键词:制度约束;农村金融;农业经济

金融对现代化经济,有显著的价值,鉴于金融领域的复杂性,应当对其展开深度分析,研究基于制度约束,乡村金融给农业经济带来的影响,展现出必要的约束意义,使得农村金融可以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出坚实的力量。

1 乡村金融建设

1.1 金融发展现状

国内乡村金融机构目前还在发展阶段,包括正规机构和民间机构。其中,民间机构出现在部分公司、个体与小家庭之间;正規机构属于连锁运营的金融组织。虽然民间机构不在银保监会的监管范围内,融资风险相对较大,但其的优势也比较明显,正处于不断壮大中。现如今,我国民间的金融机构中,具体有私人钱庄、典当、民间集资与股份制的基金协会等。此类机构的不确定性及收益多等类似特点较为突出,在全国各地的乡村经济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是正规机构的市场化补充。

目前,各级政府纷纷出台关于农资设备、农技等领域的帮扶政策,提供适当比例的财政补贴,这给农业经济的总体发展,创造有利的大环境。现阶段,机械化生产模式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切实提高了农村地区的生产能力,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优化农业生产流程,使得农作物总产量得到平稳增长。但同时,乡村地区某些难以短期内解决的问题现象,制约乡村经济的继续增长,比如城乡差距问题,导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使乡村地区现存的劳动力锐减;人与地之间的冲突问题;农业活动会被自然条件影响,存在明显的不确定性,容易引发经济损失;在城市发展建设中,不断扩大城市面积,占用乡村地区的土地,再加上其他客观条件的影响,使得耕地面积逐渐缩小;等等。类似于上述的问题,都会对乡村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制约力。

1.2 金融发展优势

首先,有效控制金融风险。以往的经济条件中,乡村金融运行的规模较小,而且对于此类产业发展的支持强度有限。再加上,不良金融交易,如转移农业的发展资金等,使得农业金融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而通过制度约束,可为乡村金融的良性发展,打造有力保障。基于制度约束,能预防市场秩序混乱及人为操纵的问题,让相应的金融资金,可以正常应用,以消除不必要的风险问题。其次,有效进行资金引流。乡村农业在未出现制度约束以前,有资金流向及构成等方面的不足,体现在:农业金融过于倾向经济底蕴更深厚的企业机构,其他小规模公司与个体户,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导致农业金融运转并不均衡。正是因为缺少政策资金的注入,使得部分经营者出现高息借贷的情况。同时,还有非法集资及套取资金的问题,最终无力偿还,导致农业金融面临不稳定的问题。所以,基于制度约束,推动农业金融与优化资金流向、提升乡村经济运行质量等,具备特殊价值。最后,有效促进相关资金的流转速度。如今,农业金融逐步跟上整体经济成长速度,打破原本粗放式的运营状态。具体来讲,国内农业金融业务的规范性逐渐突显,按照乡村经济的具体状况,调整金融服务与经营方式,促使资源分配更加合理,推动金融资金的高效运用。同时,农业金融需及时改变业务内容,打开工作领域,把部分资金主动投入到销售环节中,利用现代手段,促使农业经济进入线上销售空间,这给提升农产品销售的水平,提供稳定的金融帮助[1]。

2 乡村金融与农业经济的分析

2.1 二者联系

基于国内当下发展程度与农业分析情况来讲,推进农业产业的经济建设,对政府扶持以及财政补贴方面,有一定的依赖性,在部分地区,农业经济属于占比较高的产业。可以说,当下及未来农业经济怎样发展,需要有关人士重点讨论。而农业经济是基于原本的金融体制,拓展而来的,可起到适当调控资金流向及运转的作用,其与农业经济之间,应当保持互相推动、制约及平衡的状态。基于制度约束,金融资源分配上,会降低资金分配效率的灵活度,使得此领域金融被制约,对应的经济,难以获取前期资金,这给农业经济,同样带来制约因素。另外,普通农户收入不多,对相关金融资金的有效流通,起到重要影响,使得金融发展被约束。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乡村金融可以向农业经济输送更多资金,后者拥有长效、稳定运转的条件。与此同时,农业经济得到成长,可增加乡村金融在融资方面的源头,进一步给乡村金融,带来重要的特殊保障[2]。

2.2 约束效应

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乡村经济和乡村金融都呈现出特殊的性质及地位,二者既拥有农村经济的共性表现,又有各自的特色。在讨论二者关系中,需基于有关制度的长期变迁过程,对于我国金融和乡村经济机制进行总体性分析,二者之间的异同点。比如说,制度变迁的主体。乡村经济机制与乡村金融的整体变迁过程中,遇到乡村经济主体和政府主体,同时还具备次要和主要作用的区别。早期计划经济中,二者的主体均来自政府方面,并且乡村经济在整个体系中居于从属位置。而在我国经济体系调整后,实行市场经济,政府宏观调控,此时制度执行方和信息的反馈方同样展现出不同的特质。市场化经济结构下,乡村经济体系调整中,当地政府和乡村经济主体的实际地位有所上升,甚至切实参与到制度变迁中。同时,应当强调的是,无论何时,中央政府都是乡村金融的主体,反映出被制约的形态,乡村经济主体推动金融体系变迁,仍旧在持续运转中。又如,制度不断变迁中,还会面临差异化的情况。计划经济中,国内乡村金融与对应经济体制的调整,均是以政府为主导基础,从上至下强制执行,所以金融体系的调整会更加明显。而在社会不断进步以及市场经济的深化中,乡村金融体系还是依托于政府方面的推动性,促进制度的革新。而实际上的市场化改革,更多是停留在战略发展的初级水平。所以,应当有效平衡各经济实体的联系,有效协调,以促进乡村经济的进步。

2.3 金融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不考虑市场分割约束的情况下,金融发展对于经济来说,存在一定的机理作用,但前提条件是不涉及到制度约束,而且在市场空间中,各类资源能进行自由流通。基于上述陈述,可先进行适当假设。倘若经济体没有市场分割情况,则在面对拥有明显约束力的制度时,一般会选择提高经济体内实物资本的当下保存量。此时,实物资本对应保存量为增长状态,反观金融资本则是保存量减少的情况。而在实物保存量减少中,金融资本在总资产中的占比同样会下降。基于此种现象,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中,对应的金融资本和经济资本之间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比例,由此会产生一种金融抑制的情况,经济体无法拥有良好的产出。并且在制度长期落实中,其应当有一定的刚性特征,倘若制度无法根据外部产生的冲突,及时改变调整,经济体仅能基于金融抑制程度的标准范围,进行资本配置,以在新的环境中,寻求增长产出的切入点,以此打造新的预算约束线与产量线。而在此过程中,因为制度的非刚性情况,促使制度根据金融状态,及时给出相应反馈,同时借助经济主体合理化激励和约束,避免出现金融过度的情况。

3 基于制度约束协调推动乡村金融及农业经济发展的思考

3.1 明确约束制度

国内经济追求成长中,乡村金融以及农业经济,均因为其特别的性质,拥有独立发展的机会。换言之,二者拥有乡村经济所展现的共性和特殊性。因此,在探讨二者关系及推动协调发展中,应当基于制度变迁历史,明确国内整个金融及农业的体系。根据二者在制度上的变化,能归纳出两种,即政府与乡村经济主体,并且二者各自均存在差异化的内部架构。早期计划经济阶段,由政府决策推动制度方面的调整,而在国内经济体制持续调整变化中,在落实及反馈数据等行为上,实际特征出现改变,并且权力集中的特点逐渐显现。而进入市场经济后,乡村经济实体与各地政府,在对应经济体制下,地位明显提升。

3.2 推动多元成长

乡村经济不断成长中,诸多经济体系均偏向单一,而此种状态下,乡村经济的前行脚步,势必会较为缓慢,为改变此种状况,应当落实多元成长格局。对此,政府方面需推出有效的处理方案,既强调大规模企业集团的运转发展,又要为小规模公司及个体户,提供必要的支持。另外,由于地理区域与其他条件的制约,国内乡村经济始终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所以,相关小规模企业机构,需适度打开业务范畴,扩展乡村经济市场,以追求全方位的成长。同时,还需构建国有金融机构,改变乡村经济资金注入的比例,并搭配适宜的优惠策略,为乡村经济的多元发展铺好路。仅有如此,才能使乡村经济拥有综合性成长的机会。此外,各级政府还要鼓励引导乡村金融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调整,推动正规的金融机构,携手共同进步,让相关金融市场中存续的主体,更为多样化。而农村合作社,需继续保留原本的发展优势,明确推动经济建设的任务目标,全面投入到三农领域中。另外,在寻求发展的道路上,应注重在金融层面上的风控问题,以保持经济运转的稳定性,给乡村金融奠定长效发展的基础。而商业银行需贡献出资金优势,改变服务战略重点,努力挖掘乡村经济的利益增长点,比如农副产品及农产品加工等行业,都可以作为投资的方向,深入到乡村建设事业中。政策性银行需及时推出新方案,增加在乡村基础建设项目上的资金服务,让政策性和效益性可以一同推进。总而言之,若想推动乡村金融主体构成的多元化,应予以乡村现代化的金融产品及服务,促进农业经济增长。

3.3 革新信用联社

我国乡村金融的长效发展,能给农业实现产业化格局,提供有利环境。在此期间,为使乡村经济可以实现健康运转,需强调信用联社体制的有效革新,为新时代的经济增长,提供正面推动性的帮助。乡村信用联社能给农业经济稳定、良性发展,予以资金支持。但同时,农村信用联社,可以输出的资金规模,还是较小,再加上持续提供经费的周期较短,给追求产业化经济格局,会有所制约。因此,在推动乡村金融革新中,需注重调整信用联社的基本结构,将当代产权制度,充分融入到信用联社,这可帮助信用联社进一步明确个体产权的问题,并能推动信用联社在收益及利率等若干方面的稳步前进。实际落实产权制度革新期间,需强调经济效益的问题,仅有如此,才能保障乡村信用联社的实际收益稳定增长,确保在追求发展与革新中,能收获较多的利益,从而有效保障及增强信用联社在资金上的输出能力,同时能进一步加固其在农村地区金融方面的地位,以给农业经济增长构建坚实的力量。

3.4 利用民间资本

挖掘农业经济中,民间资本起到重要的价值逐渐显现出来。因而,利用引导民间资本逐渐规范化,有效补充我国乡村金融的开发格局,全面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根据乡村金融的开发状况,我国信用联社成长深度有限,这给民间资本发挥自身价值,创造有利的空间。结合目前民间资本的运转情况,对于借贷还未形成正规、完善的制度约束,这给农业经济的增长与发展,带来某种程度上的影响,关键不足体现在借贷利率偏高,由此使得农业经济在进一步开发中,需要付出较大的代价。直至如今,我国乡村地区能接触及应用的金融资源,存在稀缺性的问题,结合市场供需规律,使得民间借贷普遍有偏高的利率。而此种金融开发模式,在某种角度上,会损坏大部分个体经营者的实际利益,这将干扰到农业经济的稳定健康运转。面对此种情形,乡村金融应结合农业经济状况,强化对民间资本的管控,使得民间金融运转形式,变得更加正规与专业,净化金融市场。另外,还要不断改进运作机制,监控民间资本涉猎的范围和运行模式,由此才能利用好民间资本,给农业经济增长带来更多稳定的资源[3]。

3.5 优化资金构成

从国内的农业经济成长历程来看,农业金融的有序发展,对相应经济领域的高质量发展,有重要作用。依托于金融帮助,农业经济获得现代化技术及人力等,加深农业整个产业链条的科技底蕴,改良农技、农机,优化农业经济运行中的管理方法与技术,逐渐开发出诸多智慧农业。所以说,乡村金融为农业经济增长,提供良性推动作用。而在农业经济长期发展中,接受金融服务的同时,也面临资金构成不平衡、金融风险大幅度提高、资金倾向大规模产业等情况。而为处理好以上问题,应注重调整金融资金构成,调整资金业务配置,控制资金流动。对此,乡村金融需基于国家现行政策,改变资金供给的对象范围,投入到小规模公司、农技合作社及个体户等,通过政策补贴,形成金融收益点,并能缓解资金失衡的问题,让该经济领域中相对弱势的各方,可获得支持继续运转的资金。以达到发展的目的。另外,还需注重资金流向的合理性,以保障资金周转效用性,发挥出资金的价值。

4 结语

制度约束环境中,农业经济受到乡村金融的影响,要对现实状况,加以分别。因为在制度约束的条件下,金融资金分配构成存在缺陷,对此能通过弱化约束力解决,同时,要调动好各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利用各方资源,使农业经济得以稳定增长。

参考文献

[1] 叶起华.农业经济发展与农村金融变革问题研究[J].山西农经,2021(17):184-185.

[2] 张永文.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新農业,2021(14):25-26.

[3] 邵文.制度约束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问题若干思考[J].经济管理文摘,2021(11):51-52.

作者:张丽娜

农村金融发展农业经济论文 篇3:

互联网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发展与农业经济增长

摘 要:振兴农村,发展农村经济是至关重要的。农业经济在我国经济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我国农村经济实际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不足,农村地区的融资不足以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故本文探讨了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现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背景;农村金融;农业经济增长

在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我国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一、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现存的问题

(一)农村地区金融结构较为单一

农村金融市场的整体结构较为单一,经营成本较高且利润较低。互联网背景下,许多金融机构出于成本考虑,逐步关闭了缺乏足够盈利能力的农村金融终端。目前,在我国一些不发达地区的乡镇,一般只有两个机构提供金融服务,即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在这一前提下,金融机构数量的减少将导致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逐渐缩小,使得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状况逐步恶化,导致金融资源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减弱,最终将影响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农村金融发展状况不够理想

目前我國的农村信用环境还有待优化,许多金融机构还缺乏足够的农户金融数据和农村贷款数据,一些信用档案数据信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及时更新,导致金融机构不能了解农民和农村企业的信用状况,无法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金融服务。部分地方政府在防控农村金融风险方面管理相对滞后,没有完整的金融风险应对计划,导致农村企业无法受益于有效的金融服务。

(三)农村地区金融服务较为落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传统的农村金融服务已无法有效适应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的农村金融应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农业银行、农业保险等机构并存的完整体系,但是目前农村大多只有农村信用合作社和邮政储蓄银行。近几年来,银行纷纷从农村撤离转战城市,据不完全统计,仅国有商业银行撤并机构就有4万多个。金融结构的不完整加上资金流向城市,导致农村借贷供给困难。另外,银行为了规避风险,贷借款手续严苛烦琐,有些急需用钱的村民会冒着高风险选择方便快捷但不受市场调控的民间借贷,甚至引发金融诈骗事件。

(四)农村地区的金融风险政策保障尚需完善

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到了新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迅速推进,因此,农村金融机构也应适应新形势创新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我国部分地区的政府对农村金融风险没有充分的政策保障,没有专门的风险补偿基金。同时,也存在着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低、农村保险意识不强、没有建立金融担保体系、金融担保公司较少在农村地区开展担保业务等问题。因此,我国需要创新制定良好的农村金融风险防范机制,以分担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确保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互联网背景下农村金融服务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建议

(一)转变传统的金融服务理念

转变服务理念是农村金融机构真正扎根农村的第一步。一是农村金融机构应了解当前农村地区的经济状况和农民的切实需求,积极开发契合实际的新型金融产品。二是农村金融机构应调整经营策略,合理控制风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从而为农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三是农村金融机构应着眼于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支持“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优势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为农村经济的发展积极提供金融服务,并结合相关国家政策不断扩大农村金融业务范围。

(二)优化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结构

金融机构应在努力完成自身农村金融业务的同时,合理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范围,深化推进农村金融体系建设,认真落实“三农”金融政策措施,切实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应根据农村地区的人口情况,建立配套的农村金融销售市场,提高网络服务质量和人员培训质量。同时,金融零售市场的发展也要与时俱进,支持智能化、网络化的精锐零售市场的发展,建设智能化营业厅,让农民群众从现代化的农村金融服务中受益。

(三)简化管理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农村金融机构应创新金融服务理念,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加快新的金融产品研发,重视用户体验,满足农民群众的多样化金融需求,成为既发挥传统银行作用又利用互联网服务创造新效益新价值的金融服务中心。如金融机构使用金融App简化服务流程、实施业务模块专业操作,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服务。同时,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对农村市场的调研,尤其是销售市场领域,为客户制定专业化的精锐产品,注重提供适宜当地特色区域产业需求的特色金融产品,在专注于做好传统金融产品的同时及时开拓创新。

(四)互联网技术加速推进农村金融技术创新

农村金融机构应加强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的合作,依托互联网优势,开发更加完善的金融服务和金融超市,为社会保障、消费与电子商务之间的联系等不同生活领域经济活动提供支持,利用大数据分析热点领域,实施有针对性的产品变革和投资,促进新产业的健康发展。

此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应加强信用风险管理,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金融机构要强化对国际和国内金融形势的认识,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保持可持续增长与风险防范。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采取“强化基础资源管理、创造控制”等措施,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有效做好风险防控,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另外,农村金融机构还需要在遵守市场原则的前提下,进行有计划的债务重组,以便及时识别和预防现有风险,避免重大损失,确保金融资产的安全。因此,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管理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贷前认真调查,严格控制与实际生产相联系的实际信贷需求,坚决杜绝通过虚假合同获取资金的现象。二是办理贷款过程中认真进行核实,严格核对债权人提供的资料,执行信用责任追究制度。三是贷款后,为了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使用,农村金融机构需要随时识别业务流程中的潜在风险,并对行业、公司状况、现金流等要素进行全面分析、调查和评估,以有效规避风险。

三、结 语

农村经济的发展有赖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社会的稳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有效实施。因此,农村金融机构应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正确认识农村金融服务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利用农村经济发展机遇,使互联网金融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要积极转变发展理念,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提高服务质量,做好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保障工作,加大风险防控力度,为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薛勇刚.农村金融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机理及作用效果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

[2]王双正.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8.

[3]孙春国.新形势下农行网点转型的方向与策略[N].中国城乡金融报,2019-10-13.

[4]李春霄,贾金荣.农村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J].广东商学院学报,2019(6):59-64.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郑州自贸区分行)

作者:周恬宇

上一篇:市民政局工作总结下一篇:仓储物资主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