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关系

2022-09-1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农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资金支持, 这一特点是所有行业经济发展通行的规律。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离不开农村金融机构推动作用的发挥, 农村金融机构有着自己独特的优势, 他们所开展的业务与农村经济有更高的切合度。而农村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增长, 因为金融业的发展始终要依托于其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由此来看, 两者之间的关系复杂并且呈现出多维度的状态。本文首先分别对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进行阐述, 其次对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进行分析, 最后对两者之间的相互制约作用进行探讨。

1 现状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经济种类开始增多, 农民的收入逐年呈现增加的趋势。以2016年为例,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了6050元, 实际增长了6.7%。可以说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巨大的改变, 从农村购买的汽车数量上就能够看出。

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另一面,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农业经济的比重随着现代化经济的发展在不断降低, 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在拉大, 使得农村经济的增长远远落后于城市经济的增长。2016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入达到了16957元, 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倍, 由此不难看出城乡经济增长的差距。另外农村大量人员流入城市, 使得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劳动力极度缺乏的形势。

可以说农村金融的发展具有同样的状态。一方面农村金融业的规模逐渐增大, 金融机构网点逐渐增多, 并且信贷需求越来越多[1];另一方面农村金融业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 一些先进的金融业务还无法得到推广。因此农村金融的发展还受到许多方面的限制。

2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促进作用表现在多个方面, 是多维度、多层次的一个表现状态。

从农村经济增长来看, 农村经济的增长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农民信贷业务需求的良性发展。知识的普及以及国民受教育水平的提升, 使得农村人民的经济素质得到极大提升, 申请信贷进行其他生产亦或者营利活动的能力以及手段得到极大的丰富, 此时农村金融的发展带动农民信贷业务的发展, 与此同时, 也会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促进农村经营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丰富农民创收来源, 促进农村经济的活跃化发展, 反过来也会进一步促进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2]。其中最重要的是农村经济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农村金融机构吸纳广大优秀人才进驻农村金融机构, 为农村金融机构的升级服务提供有效的帮助。可以说农村经济的增长与农村金融的发展二者之间是互利共赢的。

从金融发展的角度来看, 农村经济的增长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农村金融的发展。 (1) 农村金融规模的增大有利于扩大农村经济增长资金支持的广度, 因为资金支持的广度主要取决于资金储蓄量的多少, 而资金储蓄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金融的规模。并且金融的规模还能保证农民信贷收益面的广泛, 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公平性。 (2) 农村金融业务种类的增多能够增加农村经济增长资金支持的深度。从金融学的角度来看, 金融业务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金融业务种类的多少。在农村地区不同的金融业务种类能够使不同的人群受益, 更能满足不同经济发展实体的需求, 这样一来农村经济增长整个载体的活力就被激发起来[3]。因为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在于每一个经济实体都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并且满足他们各自的要求, 而农村金融业务种类的增多恰恰实现了这些目标。 (3) 农村金融机构运行效率的提高往往能够加速农村经济的增长。我们知道一般农村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主要表现为信贷业务工作的效率以及运行机制, 以及需办手续的多少。应该说手续较少、运行机制简单便捷的信贷业务往往能够大量节约农村居民办理业务的时间, 这样一方面能够产生自身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农民资金问题也会在短时间内得到解决, 使得农村各种经济实体遇到的资金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3 农村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的相互制约作用

农村经济增长对农村金融发展的制约作用一般来说表现在2个方面。 (1) 农村经济的增长恰恰没有形成农村人群回流的局面, 却造成了农村人群大量的外出局面。很多人富裕之后都去城市买房居住, 从而在城市中找份工作, 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村金融的服务对象呈现出减少的趋势, 因此农村金融信贷需求的增长也就受到了限制。 (2) 农村经济得到的国家支持力度和一二线城市金融得到的支持力度相比相差太多, 这样一来就使得农村金融发展的主要动力获得受到了限制。

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增长的制约主要表现在: (1) 农村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以及服务意识水平较大城市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从而使得农村居民在办理业务时受到一定的不良影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差, 使他们不能把一些业务的具体内容清楚地介绍给需要办理业务的农村居民, 加上农村居民本身文化水平低, 这就使得农民无法办理适合自己的业务[4]。 (2) 农村金融机构的分布往往取决于交通情况, 一般来说金融机构大多集中于乡镇或者畅通道路两边的村庄, 这就使得一些偏远地区居民在办理信贷业务时困难重重, 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自然受益很小。

4 发展农村金融的重要性及加快农村金融建设的措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使得农村金融产业的发展对于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与此同时, 对农村金融业的发展也重新给予高度的重视。

加快农村金融建设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提升政策的协调性。农村地方政府管理部门根据中央下达的文件以及相关规定及时进行政策协调性的调整, 确保落实到农村的金融政策既符合当地发展实情又能满足当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 与此同时, 注意政策的协调性以及发展的长期性, 为农村金融机构服务于“三农”发展提供稳定的政策扶持。 (2) 提高政策支持的针对性以及有效性。我国农村分布广泛, 各地需求以及实际情况不尽相同, 需要当地政府部门建立完善的涉农贷款统计制度, 全面及时地对农村的农林牧渔业的贷款、农户贷款、农村小微贷款及农民合作社贷款情况进行了解、统计以及反馈, 从而以此为参考依据促进农村金融政策的差别化实施以及监管。 (3) 加大支持力度。当地政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奖励、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工具, 重点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户小额贷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农业种植养殖业贷款、大宗农产品保险, 以及银行卡助农取款、汇款、转账等支农惠农政策性支付业务。

5 结语

我国农村经济目前呈现出多样化的状态, 一方面农村经济自身有了迅速的发展, 另一方面农村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却在不断下降。而农村金融的发展现状表现为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但是农村金融的业务水平还比较低, 金融业务体系的构建还不完善。

我国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之间一方面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因此需要立足于综合的角度去把握两者的共同发展, 使两者相互促进的作用更加明显和突出, 这样才能带动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

摘要: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每年都保持连续增长的发展趋势。这一迅速发展的背后除了有良好政策的支持以外, 更多还应该归功于农村金融机构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所起到的积极促进作用;反过来看, 农村金融的发展也离不开农村经济增长的推动。两者之间更多呈现出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关系。

关键词:农业经济增长,农村金融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玉成.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解题京津冀一体化与推动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对接京津与环首都沿渤海第13次论坛) 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 2016:5.

[2] 王娟.试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村金融发展关系分析[J].东方企业文化, 2015 (9) :281.

[3] 李春丽, 曾文明, 王威, 等.江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A].//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2015年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 2015:12.

[4] 王蕾, 谭东明, 王静.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2 0 11学术年会论文集[C].黑龙江省农业工程学会, 2011:6

上一篇:江西省野生寒兰分布和保护现状下一篇:浅谈小学儿童注意发展的规律与注意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