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2022-04-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本文基于培养学生对其生活环境、乡土文化的情感,主张以桂林乡土文化为题材,在美术课中加入乡土文化和地域艺术资源,以美启德,继承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篇1:

利用美术教学活动 弘扬乡土文化艺术

“福建土楼被誉为东方古城堡、世界建筑奇葩,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神话般的山区建筑模式,它有哪些艺术特点呢?——”笔者在上《长城礼赞》这一课讲完长城的艺术价值后,向学生提出这个问题。然而能把问题回答完整的学生寥寥无几。从土楼走出来的孩子不懂土楼的特点,生于斯、长于斯却不了解本土文化特色,这就是对本土文化知识的严重缺失,也是当前中小学生对乡土文化艺术的认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乡土文化艺术,就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人们从生活中撷取和养成的,具有鲜明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的文化艺术。它表达了民间群众的美好愿望,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是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悠久历史的民族奇葩。

英国著名的艺术批评家拉斯金说:“文化艺术的发展是该民族道德水准的反映。”在民族文化艺术走势强健的今天,弘扬本土民族文化艺术所具有的优势和特长显得尤为重要。而要让民族文化艺术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应大力借助学校教育,让乡土文化艺术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通过对乡土文化的认识与整合,提高学生保护、传承、弘扬乡土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意识。美术教学活动,因其具有极强的文化艺术性,因此,在弘扬乡土文化艺术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

一、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乡土文化艺术

现代课堂教育空间对文化互动上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其潜在的价值也是无可比拟的。在美术课堂教学中适当渗透乡土文化艺术,既可以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又有利于民族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教育,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活动中,充分利用和依托乡土资源,即是对这一教育思想的充分体现。而融合了地方文化的美术课,更为美术教学增添了特色。就如在上《长城礼赞》(湘版九年级美术下册)这一课时,讲解了“万里长城的雄伟壮观以及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长城逐渐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之后,也来讲讲作为我们客家人的精神家园—永定土楼的精巧结构与独特风格。又如在上《艺术表现的深层意蕴和审美价值》这一课时,讲解了“北京故宫庄严、宏伟的太和殿,那对称的格局既张扬了封建皇朝的尊严与神圣,又寄寓着朝野和谐、社稷稳定的深意。”之后,也来讲解“土圆楼—承启楼厚重、粗犷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秀丽的造型艺术,以及这种聚族同楼而居的生活模式,典型地反映了客家人的传统家族伦理和家族的亲和力。承启楼号称‘土楼王’,与北京天坛、敦煌莫高窟等中国名胜一起竞放异彩”。长城、故宫——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无比自豪!而那些既壮观,又抒情的方圆土楼群,却让我们为客家先民的聪明才智而感到骄傲,从而使学生萌发“要更好的保护土楼,传承本土文化艺术”的强烈意识。在讲解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体会北方山水的雄、奇、险、峻时,也可讲讲福建武夷山的恬淡秀美、连城冠豸山的婀娜多姿,家乡东华山的朦胧宁静……。

总之,教师如何将本土文化艺术资源切入到每一堂美术教学中,既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弘扬乡土文化艺术的有效途径。同时,在学校美术教育中讲解乡土美术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种族的美术时,能使学生了解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的审美价值,不同地域文化的艺术品反映出人类不同的信念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在继承本土文化艺术的同时,应具包容多元文化的意识及人文精神。

二、在课外实践中,感受乡土文化艺术

美术学习不仅来源于书本,也来源于生活。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不要让学校的大门把儿童的意识跟周围世界隔绝开来。这一点多么重要,我竭尽努力使在童年时期的所有年份里,都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地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永恒魅力,是人们陶冶性情,开阔胸怀,增长知识的绝好空间。学习美术更应该走向自然、走向社会。

当地社会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地理、文化等深厚的人文性。在课外实践中,可引导学生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去感受乡土文化艺术。

1.艺术采风活动

文化艺术根植于丰富的人文背景之中的,人类的理想、情感智慧等人文特征蕴含于美术作品之中。对乡土文化艺术进行绘画写生、摄影等,一方面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家乡的人文景观,有利于深入了解乡土文化艺术。另一方面通过写生、摄影、创作等形式,使乡土文化蕴含于艺术作品之中,更有利于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闽西这块红土地上,不仅有永定客家土楼、连城冠豸山、培田古民居、古田会议会址、汀州古城——等名胜古迹;还涌现了张鼎丞、邓子恢、扬成武、刘亚楼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还流传着多少生动感人的故事与传说。这些都是当地美术教育的优势资源,也是发展当地美术教育的有利条件。如今,许多文人墨客、艺术大师驻足这片热土,进行采风、艺术实践。作为学校美术兴趣学员、摄影爱好者、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更应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和有利条件,去感受、去表现、传播乡土文化艺术。

2.远足实践活动

“远足”实践活动已成我校学生的一项德育课程,每学期一次。主要以永定土楼、革命基点村、知青旧址、农场等具有浓厚乡土文化特色的地方作为远足实践活动基地。如在西溪农场,学生置身其中,想象着当年厦门知青热火朝天的干活情景。而“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大有作为”的标语,让人回想起那个悲壮年代;在金砂张鼎丞纪念馆、革命暴动旧址缅怀先烈,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另外,校团委、学生会,以及学校“客家文化研究会”“书画协会”等校园组织机构,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考察家乡的人文景观、民情风俗,近距离接触乡土文化艺术,感受乡土文化艺术魅力。如土楼里发人深省的书法楹联匾额,与楼共存的私塾学堂,教化育人的壁画彩绘,无不激荡着历朝历代土楼人家“修身齐家”的理想和“止于至善”的追求。厚重的福建土楼,承载着厚重的传统文化。不仅深刻感受了客家先民健康、原始、质朴的美学思想以及艺术创造、智慧才能,而且增强了我们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参观考察、远足实践活动,既有利于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和各种技能的培养,又提升了学生对乡土文化艺术的认知。同时,能激发学生对乡土文化艺术的热爱,保护家乡传统文化的意识进一步加强。

3.当地民俗活动

当地社会保留的一些传统习俗,如岁时节令和生活仪式,如诞生、结婚等重大的庆祝活动,都会有多姿多彩的美术形式出现,以渲染喜庆氛围或祈祝吉祥如意。它也是绘画设计的原型和起源。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去看坎市镇的“打新婚”,看湖坑镇李氏“作大福”,看抚市镇元宵“走古事”——。有跳采茶灯的、踩高跷的、舞龙灯的、玩狮子的、扛大旗的、摇小旗的、提香篮的、演奏传统“十番队”优美乐曲,“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场面盛大,热闹非常。这些感受至今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而这些民俗活动和民间故事,既体现了我们的民族性格,也铸造着我们的民族灵魂。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不仅启迪了我们的心智,也成了我们美术创作的源泉。

因此,在春节、元宵等节假日,应该鼓励学生参与到健康、快乐的民俗活动中去,从而获得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和健康的审美情趣。

三、开发校本课程,传承乡土文化艺术

丰富的本土文化艺术资源,是学校文化艺术教育的重要课程资源。教育部关于“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的原则指出:学校可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适当补充地方内容或结合教材内容融入本地可利用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也是建立三级课程体制的重要内容。

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乡土文化艺术资源进行课程开发,有助于学生了解乡土文化,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师传播乡土文化,改变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艺术经验得到丰富和升华。同时,来自身边的材料特别容易使学生可亲可信,产生对家乡无限眷恋的情感。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作用。

闽西有着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有着鲜明的地域文化和民俗艺术,美丽的自然景观、悠久的人文历史、客家先民的建筑杰作以及极具特色的人情风俗,这些无不凝聚着闽西乡民的艺术创造及智慧才能,也积淀了闽西厚重的乡土文化艺术。作为一线美术教师,如何有效开发利用本土文化艺术、自然环境资源,开发教学内容,设计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课程,以弥补国家美术课程的单一与不足,发挥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优势,使学生在乡土教材中学习到属于本民族、本地区的独特的文化艺术,满足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多样性和实用性的需求,从而更好地弘扬乡土文化艺术,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我校语文组负责编辑的《客家民俗》读本已审定并在校内发行,而美术组负责编辑的《土楼艺术》也即将完成。以此把乡土文化艺术的传承教育贯串在学校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

总之,对乡土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研究,有利于我们认识祖先千百年来延续的生存发展根脉;有利于增强我们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理解;不仅补充了美术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些缺失,也为探索民族文化内涵提供了有利依据。这无论在促成新课程教学的转变,还是促进乡土文化艺术的发扬光大,都具有深远意义。

胡锦涛同志在视察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时说:“客家土楼是中华文化瑰宝,是大家庭、小社会和谐相处的典范,要把祖先留下的这份珍贵遗产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要把本土文化艺术“守护好、传承好、运用好”,当地政府和社会应大力加强宣传教育,而作为教育人的阵地—学校,更要担负起弘扬本土文化艺术的神圣职责,作为教育者,尤其我们美术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科的教学特点,在课堂教学、课外实践以及课程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紧扣乡土文化,引导学生将美术学习与传统文化资源、生活经验、周围环境等联系起来,使“生于斯、长于斯”的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感触身边文化的艺术魅力;从而更好地继承和发展民族文化,使本土文化艺术代代相传、生衍不息。

(责任编辑:林文瑞)

作者:邓凌

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篇2:

让乡土文化艺术走进美术课堂

【摘 要】本文基于培养学生对其生活环境、乡土文化的情感,主张以桂林乡土文化为题材,在美术课中加入乡土文化和地域艺术资源,以美启德,继承民间艺术,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

【关键词】乡土文化 美术教学 实践渗透

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的高速发展,多元文化和外来时尚不断冲击和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的思想,且呈现持续升温的趋势,从一系列洋节日渐渐冲击中国传统节日来看,本土传统文化的影响力正在缩小,传统文化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当下美术教育应迅速将传统文化融进课堂,将素质教育与本土文化紧密地结合在一起,避免受西方文化的侵扰,使民族意识和继承传统的意识迅速回归。

美术课标明确指出,应充分利用当地民族、民间艺术资源以及文物资源,开展各种形式的美术教育活动。地方美术课程资源非常丰富,各地美术教研机构、研究人员和教师应高度重视做好课程资源开发工作,有组织地在当地进行调查、了解,分类整理,并充分加以利用,体现当地美术教育的特色。

美术是人类文化较早和重要的载体之一,美术形式是人类历史的一种有效而生动的传递情感和思想的信息载体。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交流是我国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乡土文化资源存在于学生身边,引导学生去参加乡土文化活动,容易激发学生的情感,继而产生创作的灵感。地处桂林的教师应深知本地蕴藏着丰富的美术资源,而且这些资源造价低廉,用之可以方便地开展与乡土文化相关的学习活动。

一、将自然、人文景观引入美术教学

目前各地所编写的教材,都会考虑教材的通用性,因此主要呈现美术教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与方法,然后才考虑美术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编入一些具有地域性色彩的内容。美术历来都是不能脱离社会生活而存在,因此,我们在美术教学中,应自觉而自然地联系本地生活内容,增加具有地方特色的教学资源。

开发地方资源拓展美术课堂教学活动成为美术教学的另一种有效途径。学校和教师应挖掘地方资源,结合学生所在地区的美术教育资源进行课程开发,这对激发学生兴趣、提高美术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亦对地方美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桂林市的名胜古迹与手工艺制作品等,都是桂林人民的智慧结晶与艺术创造,特别是那些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手工作品,凝聚着桂林人民浓浓的乡情。将这些自然、人文景观引入不仅能丰富美术教学内容,而且还能增加学生对乡土文化的自豪感和归属感,可谓锦上添花。桂林有不少美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都会巧妙地应用这些题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比较突出的是七星区教研员,组织全区美术教师进行长达4年的开发本土自然资源的课题研究,取得很不错的成果,成功编写了第一套以桂林山水为主题的校本教材。

二、挖掘古代建筑资源

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太受重视,本土文化日益淡化,这种现象也已经引起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他们强烈呼吁要从基础教育抓起来以改变这种状态。我国有很多古老的民居建筑,是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精髓,是我们的祖先建筑艺术的智慧结晶。桂林市的明清古建筑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浓郁的本土文化,如靖江王府、恭城县的文庙、阳朔县的渔村、永福县的永宁州古城遗址、兴安县的秦家大院、灌阳县的月岭古民居以及具有苗、瑶、侗、壮各民族风格的木制干栏式建筑、吊脚楼,等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

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欣赏各种建筑形式的美,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传统艺术的熏陶。然后通过集体讨论活动,引导他们进一步体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在惊叹这些人类智慧的同时,更加热爱人类创造的建筑艺术。龙胜县教研室秦晓月老师在开发吊脚楼文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秦老师带领中小学美术老师考察龙胜各族村寨的百年老屋,摄取了大量关于古民居吊脚楼的图片资料,以此为基础,组织骨干老师编写了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教材。而恭城县二小的李芳老师把本地有着悠久历史的孔庙建筑历史以及具有瑶族特色民居文化渗透在美术欣赏教学中,把德育與美育进行融合,让学生在美术欣赏课中感受家乡的建筑文化与瑶族文化。引导学生搜寻历史发展踪迹,探究民族精神,了解其与中原文化相融合的历史过程,让学生在欣赏多姿多彩的宫廷文化和民间风俗及传统艺术的同时,享受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之美。

三、利用典雅的瑶族服饰元素

桂林恭城县的瑶族挑花刺绣工艺精致细巧,题材广泛,主要内容来自山川河流、树木花草、飞禽走兽、云霞水文、城堞齿轮、几何图形、文字形象、人物形象等,各支系的花纹图案风格各异、姿态万千、鲜艳夺目,令人称奇。瑶族服饰繁缛的传统纹样,不仅与瑶族所处的生态环境有关,而且与瑶族众多的文化事象相关。它既反映了民族的经济发展水平,又反映了人们复杂的社会意识,汇聚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它作为瑶族的表意象征符号,以其形象、直观的方式,展现瑶族的社会历史、经济生活、文化传统、审美情趣以及宗教信仰等。欣赏瑶族服饰上的传统纹样,宛如阅读一部载负着丰富文化信息的无字书,可以追寻瑶族悠远的过去,见证瑶族的今天,预测瑶族的未来。瑶族服饰的传统纹样,以其图志式民族文化传承功能,珍藏着瑶族传统文化的精髓,维系着整个民族文化使其延绵不断传承下去。

恭城县美术教研员贝为丽抓住瑶族乡土文化中的服饰和刺绣文化,展开课题研究。她从丰富多彩的瑶族服饰实物出发,结合有关考古、民族民俗资料,探究瑶族服饰传统纹样的文化内涵,揭示服饰文化与民族历史、图腾崇拜、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等民族意识形态的关系,并将瑶族服饰图案元素和民间刺绣工艺渗透到美术教学中,有效地提高了恭城县中小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四、善用民间手艺绝活

桂林市的民间工艺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油纸伞、民间扎染、雕花门窗、青花瓷器、壮乡铜鼓、剪纸艺术,等等,无一不透露出来自民间清新、质朴、粗犷的新鲜气息。

龙胜侗乡的糯禾,是心灵手巧的侗族人进行草编创作的原创材质。他们在劳作之余编出生动有趣的动物、实用的生活用品等。因此侗族民间草编艺术蕴含着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俗、民间故事等。把草编艺术引入美术课堂,有利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有利于学生从民间艺术中吸收灵感,激发学生对家乡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同时培养他们民族认同感。与此同时,更能体现教师与学生对当地人民的劳动价值的深刻认识,使学生在学习草编制作中培养正确的人生观,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艺术独特的育人功能。

贴近现实生活的龙胜侗族草编艺术直观朴实,它植根乡村,具有较强的生活表现力,并且内容丰富、风格特别,便于学生操作,是当前比较现实的美术教材资源。尤其是稻草龙的造型,它的结构风格特点是侗族人最早的审美想象表现形式,其原始的质朴美恰恰是学生所喜爱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认识和深刻挖掘侗族民俗文化,并以此塑造学生独特个性,完善学生人格,培养学生创造习惯,培养优雅的生活情趣。

龙胜县美术教研员秦晓月,组织全县美术教师结合课改理念,遵从学习规律,开展《草编》的课题研究和校本教材编写活动,通过教师反复思考和实践,提炼出草编最基本的制作要点,并成功地将乡土资源引进课堂,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如龙胜民族中学的陈伟骏老师指教的《稻草龙》一课于 2014 年获得第 25届广西和中南六省现场课评比一等奖,于 2015 年在第六届全国美术教学现场课比赛中获得中学组一等奖,获得评委和观摩老师的一致好评。这是广西首次美术课在全国获得的好成绩。

另外,传统节日教育也是美术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综合探究活动内容之一,但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于一般的美术学习,也有别于其他的人文学科学习。如果教师擅于拓展美术学习空间,让开放的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参与文化传承与交流的场所,那么就能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如龙胜县古壮寨三月三开耕节、灌阳县的农具节、兴安县米粉节、资源县的河灯节、恭城县桃花节和月柿节、市区每年端午节漓江划龙船比赛,等等。这些传统节日,都以其丰富的内容、浓郁的气氛把民俗民艺展现在生活中。本地美术教师如果在平时的美术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传统节日文化资源,那么不但能够给予学生美的享受,而且还能引发学生热爱家乡、尊重传统、弘扬传统的热情。除此以外,少数民族的婚丧嫁娶、驱灾求雨等古风民俗,也蕴含丰富的美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就可以丰富教学内容。

美术课标指出,美术教师要充分结合当地丰富的资源开展美术活动,让學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学习美术。乡土艺术是学生生活和成长所在地的民间美术,由民间在日常生活、习俗、信仰、宗教生活上,逐渐发展出来的代代相传的具有使用功能的美术,它们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因此鼓励教师尽最大努力地去开发和利用乡土艺术,对引导学生主动地发现美和认识美进而创造美,增加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宿感,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增强民族凝聚力具有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使美术教育能够在传授美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达到育德于美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蒋 萌(1972— ),女,广西桂林人,中学高级教师,桂林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美术教研员,主要从事中学美术教学研究;王 奎(1983— ),甘肃兰州人,广西艺术学院水彩画硕士研究生毕业,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系教师,研究方向:水彩画教学研究。

(责编 卢建龙)

作者:蒋萌 王奎

乡土文化艺术论文 篇3:

农村治理视角下高额彩礼问题调查研究

摘要:目前,高额彩礼现象已经成为中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当前学术界针对高额彩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剖析农村高额彩礼现象产生原因的层面,而对该如何治理农村高额彩礼现象的分析较少。本文以甘肃省白银市农村为例,通过细致的田野调查,以社会学为视角,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深入挖掘农村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和导致的社会问题,最后就如何改变农村高额彩礼现象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白银市;农村青年;婚俗;高额彩礼;治理

高额彩礼现象是中国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里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目前学术界对高额彩礼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剖析原因方面,而在治理方面则成果相对较少。

甘肃省白银市地处西北,全市包括靖远县、会宁县、景泰县、白银区、平川区5个县区。其中,会宁、靖远、景泰三县为六盘山集中连片特困县,平川、白银两区为省定插花型扶持县区。近年来,通过讲文明树新风活动的开展,以及相关的专项整治活动,白银市三县两区的高价彩礼现象有所缓解,人们期盼的文明新风正在形成。但不可否认,由于产生的根源还未根除,经济社会水平发展缓慢等原因,高价彩礼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甚至还比较严重,已经影响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需要引起高度关注。为了深入研究白银市高价彩礼问题,笔者赴三县两区进行了专门调研。

一、白银市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及产生的原因

(一)白银市农村高额彩礼现象

据调查,白银市三县两区彩礼目前平均在10万元左右,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处偏远的地区彩礼已高达20余万元,比如,景泰县的正路、寺滩,会宁县的侯川、杨崖集、靖远县的北八乡、平川区的种田、复兴等乡镇高额彩礼现象比较严重。按照中国农村的传统习俗,男女双方缔结婚姻时,男方向女方赠送聘礼(彩礼)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彩礼已经明显偏离了原有的习俗轨道,高额彩礼不仅给农村家庭带来了沉重的家庭负担,更是诱发了各种社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白银市农村高额彩礼现象产生的原因

在白银农村,但凡谈及子女结婚,人们首先关心彩礼钱是多少、男方有无车房、女方陪嫁是多少等问题。通过调研,白银农村高额彩礼现象背后的主要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农村男女婚恋资源严重失衡

在偏远的西北农村地区,中国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依然很严重,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很多农村家庭为了生男孩在孕妇早孕期便非法进行胎儿性别鉴定,长此以往导致农村男女人口比例严重失衡。加之农村很多适婚女性在外出务工后选择留在城市,使得当地男性的婚恋资源较为短缺。而外出务工的男性在外地寻求配偶则很困难,只能回到家乡相亲,这使得当地男女婚恋资源愈加失衡[1]。根据2018年白银市妇联《白银适龄未婚青年情况调查表》显示,以会宁县为例,当地适龄未婚青年男女比例为4:1,并且男青年多在乡村,女青年多在城市,男女婚恋资源的不平衡使得男青年找对象困难,也导致彩礼价格越来越高。

2.嫁女养老与嫁女解困的思想根深蒂固

在白银农村,人们普遍认为辛辛苦苦把女儿养大,收高额彩礼很正常。越是贫困的家庭越是希望通过女儿出嫁所获得的高额彩礼来改变贫困的生活现状,也有部分家庭需要利用女儿出嫁的彩礼钱来偿还儿子娶妻所欠的高额债务。此外,白银部分地区山大沟深,农民长期以来“靠天吃饭”,经济收入微薄。多数家庭的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空巢老人越来越多,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嫁女养老”的思想逐渐出现,嫁女所获得的高额彩礼不仅可以直接缓解家庭经济状况,而且能使自己获得一笔可观的“养老保障金”。

3.高价彩礼成为衡量女方自身价值的关键

在甘肃白银农村,根深蒂固的婚俗观念认为,彩礼价格的高低基本反映了女方的容貌、才学等各方面的自身条件,高彩礼是女方高价值的直观体现,男方愿意支付高额彩礼说明女方的优秀得到了男方的认同,而女方彩礼要低了就会给人一种“不值钱”的印象,得不到社会的认同与赞扬。调研发现,彩礼要得越高的女孩,婚后在家庭中地位越高的概率确实更大,在家庭中也更加具有话语权;而以低彩礼出嫁的女孩,则会被认为“没面子”,婚后在婆家被看不起的概率大大增加。总而言之,高價彩礼不仅是女方提高自己婚后地位的重要保障,也是婚俗舆论乃至是个人价值的物质体现。

4.盲目攀比,高彩礼高陪嫁成恶性循环

传承并重视“婚姻六礼”的传统习俗,本无可厚非[2]23-27。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白银农村彩礼的金额节节攀升,这里面少不了人们虚荣心作祟而盲目攀比的因素。据调查,白银农村目前彩礼金额平均高达数十万元。而且在当地的婚俗当中,男方如果给的彩礼多,女方也会不甘示弱地增加陪嫁;有的女方为了显示自家的财力而抬高陪嫁,倒逼男方支付更高额的彩礼。很多乡村的陪嫁已经从最初的家庭生活用品变为汽车,黄金首饰等贵重物品。在高彩礼、高陪嫁的盲目攀比下,彩礼价格居高不下。

5.“媒婆”对彩礼价升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白银农村,有一群“媒婆”专门从事说媒工作。他们根据男女双方的年龄与长相、家庭条件与经济状况、有无手艺等情况进行选择匹配。农村大多青年男女都需要通过“媒婆”牵线相亲,当通过“媒婆”介绍相识的青年男女结婚时,“媒婆”就按一定比例从彩礼中抽取酬劳,部分地方的“媒婆”报酬能达到彩礼价格的10%。为了获取更高的收入,“媒婆”在婚介行为中利用部分家庭的攀比心理哄抬彩礼价格,从而获取更多的收益,“媒婆”的推波助澜使得彩礼价格水涨船高。

二、白银市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导致的问题

调查发现,高额彩礼现象俨然成了白银三县两区的一种陋俗,已经引发了一系列的家庭、社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家庭背负上沉重负担

对白银的大多数农村家庭来说,支付高额彩礼所需的资金主要是靠银行贷款、向亲朋好友借钱、嫁女儿获得彩礼等途径获得。大多数家庭娶了媳妇之后就会背上巨额债务。按照白银农村的家庭收入,大多数家庭需要省吃俭用才能在5到10年内还清债务,高额彩礼给很多农村家庭成员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经济压力。

(二)一些人谋取不当利益

在许多乡村,因为高价彩礼现象的存在,为一些人谋取不当利益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一些所谓的“媒婆”,往往以介绍对象为名骗取钱财。在调研中,就遇到过类似情况,某个男青年已经近40岁,依然单身,附近村的“媒婆”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双方见面商定并达成一致意见后,男方付了十六万元彩礼,还产生了一些其他费用,到了准备结婚时,女方却找种种借口解除婚约,男方因此白白损失一笔钱财。

(三)引发一些违法犯罪行为

因为高额彩礼现象的存在,农村一些地方出现了一些以骗取钱财为目的的骗婚现象[3]。在我们调研的靖远县五合乡有一户人家,孩子到了结婚年龄,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会宁籍女子,女方收了十六万彩礼,结婚不到几天,女子借故回娘家,从此不见踪影,男方的母亲因此一病不起。对这个本来就不富裕、甚至有些贫困的家庭而言,付出高额彩礼却遭遇骗婚可谓是雪上加霜。

(四)埋下婚姻不幸的根源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高价彩礼成就的婚姻大多不幸,这种不幸带来的身体和心灵创伤可能会伴随女方一生。因为高价彩礼成就的婚姻实质上是一种买卖婚姻,如果男方家庭宽容,女方可能会受到尊重;如果男方家庭刻薄,女方往往就会受到歧视,遭遇不公平的待遇。客观情况也是如此,我们调研的10户高价彩礼成就婚姻的家庭中,有8户人家女方多多少少受到过家暴威胁,婚姻不幸。

(五)助长了不良社会风气

在白银乡村,高额彩礼是一个家庭最为奢靡的消费,很多人互相攀比,助长了很多错误思想的产生:第一,农村很多人认为高价彩礼可以降低离婚率。在他们看来,男方家花了重金娶媳妇,离婚再娶的话代价太大,因此,高额彩礼可以保证婚姻稳定。第二,在大多数人心里,女子彩礼价格越高,将来在婆家的地位就越高,彩礼价格如果太低会被人说女子不值钱。第三,虚荣心作祟导致盲目攀比。很多人对比各地的彩礼价格,认为本地彩礼价格算是很低的。因为有了这些错误思想,很多人会觉得索要高额彩礼是理所当然的事。高额彩礼现象作为一种不良的社会现象助长了一些不良社会风气的滋生。这种不良风气如果不能及时遏制就会愈演愈烈,从而影响整个农村社会建设的进程。

三、遏制白银市农村高额彩礼现象的对策

要想遏制甘肃白银农村高额彩礼现象,发展当地经济、全面推进婚俗改革、倡导简约适当的婚俗礼仪是重中之重。

(一)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契机,规划长远发展

基于现实考虑,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应更多地从乡村振兴的高度去谋划、规划乡村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乡村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一方面应该直面乡村“空壳化”问题,从更长远的角度重新谋划乡村未来;另一方面应该直面乡村发展问题,统筹规划并充分利用各地的资源禀赋,发展适合当地的经济。比如在乡村产业发展上要注重投入、注重融合有效资源,谋划集约型农业高效发展的路径。通过培育集约高效的农村产业,带动农村发展,让人们对乡村振兴充满希望,并以此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到农村,吸引外出务工的本地适婚青年重新回归本村,在村里谋求发展。可以通过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产业集约化发展等方式,促进农村经济长效发展,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通过发展逐步缓解农村的婚姻矛盾,缓解甚至杜绝高价彩礼现象的发生[4]。

(二)创新制度,形成约束机制

目前,针对乡村的各种富民优惠政策比较多,在此基础上可以出台一些政策制度,以有效化解高价彩礼问题。比如说:建立公开承诺制度,与所有家庭签訂文明新风公开承诺书,对于违背公开承诺书规定者,在贷款、社会救助、扶贫等有关政策上给予一定限制;建立备案登记制度,对于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彩礼金额,都可在所在村委会进行登记,村委会对彩礼进行比较,区分不同等级,作为以后制定相关政策的参考;建立评比制度,开展家庭与家庭、村庄与村庄、乡镇与乡镇之间的评比,对倡导文明婚俗做得比较好的家庭、村庄、乡镇进行政策上的激励或物质上的奖励,使文明蔚然成风。

(三)改进工作机制,形成良好风气

高价彩礼不良风气的产生与基层一些工作机制有很大关系,可以通过一系列基层工作机制的改进来遏制高价彩礼不良风气:

一是发挥村“两委”班子成员作用。让他们在倡导文明新风中发挥主流作用。对他们当中违反文明新风收受高价彩礼的,坚决从“两委”班子成员中剔除,对他们当中发挥率先垂范作用的,则在年度选先评优时优先考虑,从而让他们形成一种风气引领作用。

二是发挥村红白理事会等村自治组织的作用。借助他们的作用,使文明新风成为人们的一种自觉选择。可以每年在市、县、乡开展一次评选活动,评出那些在倡导文明新风中作用发挥比较好的红白理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在有关配套设施或资金等方面给予他们或他们所在的村给予支持,形成一种鼓励引导作用。

三是发挥乡土文化艺术人才作用。乡土文化艺术人才的价值在于他们的作品能够接地气,他们的作品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可以通过他们创作的作品,引导百姓形成文明的家庭婚姻观。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培训,提高乡土文化艺术人才的创作水平,组织他们到典型示范地区参观考察,激发他们的创作灵感,鼓励他们经常性地深入群众采风,对在群众中产生良好影响的作品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激励。

四是发挥法律工作者的作用。让法律成为形成良好风俗的有力支撑。通过摸排,掌握重点人群,对以“媒婆”名义骗取财物的人群进行重点整治。一方面进行法律方面的宣传教育;另一方面畅通信息、举报渠道,一旦发现就通过法律手段给予打击。建立法律援助特别通道,对因支付高额彩礼而陷入困境的家庭提供法律上的支持,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挽回财物损失,同时对收受高额彩礼的家庭进行法律教育,或通过法律手段予以处罚。经常性地开展婚姻家庭方面的法律宣传,让婚姻家庭在法律的维护下更加和谐幸福[5]17-19。

五是加大对农村的文化建设力度。通过思想教育转变人们重男轻女的落后思想,在此基础上加大法律知识的宣传教育。此外,应该为农村适婚青年提供更多的教育、就业机会,使农村青年男女毫无顾虑地留在当地工作、发展,缓解农村男女婚恋资源失衡问题。

参考文献:

[1]吴天慧.农村“高价彩礼”的社会学分析[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6,36(6).

[2]李安宅.《仪礼》与《礼记》之社会学的研究·绪言[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3]岳琳鑫.中国乡村彩礼现象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白莉.陇东农村彩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

[5]李银河.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罗钰涵

作者:张玉清

上一篇:中职德育教育论文下一篇:消费税纳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