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发展策略——以花垣县骑马坡村为例

2022-09-1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引言

“乡村振兴”战略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的重要构成部分[1]。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 美丽乡村建设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2]。美丽乡村事业将为乡村振兴、国家复兴承担更为重要的责任[3]。保护乡土文化的同时依托文化发展对美丽乡村规划建设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对于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山地文化和名人文化的武陵山片区而言, 实现武陵山片区的持续稳定发展, 振兴武陵山片区乡村、重塑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价值是新时期提出的新要求。

乡土文化是村民在乡村这一特定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文化, 是指在乡村区域的村民在生产、人际交往过程中, 为满足生存、生活需要, 共同创造、集体享有的人类创造物的总和。这是村民与自然环境在相互作用中所创造出来, 包括所有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4]。

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发展存在众多挑战。如乡村发展缺乏长远的文化产业规划、偏好短期利益的发展模式、村庄文化产业缺乏特色和优势等问题亟待解决。

另外, 村民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可度不高、缺乏专门化的人才和技术培养、整个文化产业层次单一、文化产业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也不可忽略。因此, 如何在精准扶贫背景下促进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发展, 是本文研究的关键问题。

二、相关概念解析

(一) 乡村振兴政策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响应国家号召, 湖南省各县市开始了新一轮村庄规划全覆盖工作。

(二) 精准扶贫政策

2014年, 国家出台《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 指出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是帮扶的重点, 要求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机制。

我国现行精准扶贫政策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 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相较于传统扶贫更能因地制宜、因人而异, 是一种科学的扶贫模式。

(三) 精准扶贫与乡村规划的关系

精准扶贫涉及村级道路畅通, 饮水安全, 农村电力保障、危房改造工、特色产业增收、乡村旅游扶贫、教育扶贫、卫生和计划生育、文化建设等方面, 这实际上是落实了乡村规划中的公共设施规划、村民住房规划、基础设施和产业规划等, 能切实解决村民的刚性需求, 属于底线保障。

武陵山片区是湖南省重要的扶贫攻坚地区, 面对扶贫攻坚的任务, 乡村规划作为综合指导村庄发展的公共政策, 应该充分发挥其对村庄的引领作用[6], 做出相应的调整。乡村规划不能脱离扶贫工作而进行, 应建立好从规划前期研究、规划设计、规划成果沟通、规划实施保障的全程跟踪引导机制, 坚持村民主体地位, 重视基础基层的沟通工作, 更好地推动精准扶贫的顺利进行, 切实提高乡村规划的可实施性。

三、精准扶贫背景下的骑马坡村乡土文化发展状况分析

(一) 武陵山片区乡土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 一方面为地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智慧支持和氛围渲染, 另一方面又通过不断与地域经济的摩擦融合, 产生了经济、社会、文化效益, 直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1. 民族文化

地域文化又往往与广义上的文化不同, 它是带有空间范围限定词的文化。武陵山区是以武陵山脉为中心, 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体的湘鄂渝黔四省毗邻的地区, 有着独特的生活习惯、节日庆典、民俗服装等等, 并与武陵山区的自然环境相融合,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地域民族文化, 是保育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2. 建筑文化

武陵山区, 地形以山地为主, 海拔均在1000米左右, 整个山体形态呈现出顶部平整、坡度陡峻、峡谷深邃的特点。在独特的地形条件与气候条件的相互作用下, 孕育了吊脚楼、风雨桥等特色的建筑文化, 成为了独树一帜的建筑地标, 也促进了乡土文化的旅游发展。

3. 风貌文化

武陵山区地形复杂、气候温和、雨量丰富、经过长期的侵蚀风化, 形成了喀斯特地貌, 峰峦叠嶂、山高谷深, 加上森林茂密, 给动植物的生活、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 现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许多珍稀的动植物品种, 是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重要生态功能区和风景旅游胜地, 也成为武陵山区文化的特色组成部分。

(二) 武陵山片区文化发展现状概况

武陵山区是湘西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区, 地方文化底蕴深厚, 人杰地灵, 溪河山岭相间, 孕育了吊脚楼、街巷等特色空间, 沈从文笔下的《边城》即对武陵山片区宁静、朴实的乡村生活的描述, 成为现代人的向往, 影响深远。此外, 名人的生平事迹、文化艺术作品以及故居和遗物等都给武陵山乡土文化蒙上了神秘的色彩。

近年, 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推进, 武陵山山区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也开始受到重视, 但传统文化的传承表面化、形式化、过度的旅游开发加剧了传统聚落景观的破坏或衰退, 在开发过程中, 忽略了乡村空间肌理延续的意义与作用, 对乡村的自然风貌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名人事迹胡乱编造或将名人事迹生搬硬套, 以此作为旅游的噱头, 也使现存文化丧失了原真性, 影响了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三) 骑马坡村乡土文化发展现状

骑马坡村位于湖南武陵山区板块内, 属湘、渝、黔三省交界之地, 拥有悠久的历史, 民俗丰富多样, 依山傍水;且位于湘西生态民俗风情旅游带辐射范围内, 旅游优势突出。著名作家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就是以骑马破村所在镇茶峒旅游区为背景, 其区位条件优越, 生态环境良好。但长期以来其村庄文化发展却存在一些问题。

1. 本土建筑面临消逝的风险

宗庙祠堂历来是村民进行公共活动以及精神信仰的中心的重要建筑。但近年来在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下, 这些将所有村民联系在一起的情感纽带却在逐步消失。而传承下来的建筑艺术、建筑特色也正在被弱化。

2. 村庄景观文化认同感逐步丧失

随着以建筑为主的小洋楼、小别墅的兴起, 骑马坡村传统建筑受到冲击, 乡村景观缺乏统一规划, 整体脏乱差, 宅前、宅间的覆盖率低, 统一和谐的村庄景观逐步丧失[7]。

(四) 骑马坡村乡土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1. 乡土文化产业规划周期长, 缺少可落地性

乡村规划缺乏长远的文化产业规划, 偏好短期利益的发展模式, 武陵山片区文化的展示千篇一律, 各村文化产业并没有落到实处, 创造实际的收益与价值。笔者在调研过程中收集意见时发现村民主要关注于完善村内道路、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村民脱贫愿望迫切。扶贫规划在物质方面的改善能在短期内落到实处, 而文化产业规划相较于扶贫规划其周期性长, 村民看不到实际保障。因此, 村民不会寄希望于长远的村庄文化规划。

2. 文化产业层次单一, 品牌价值未有效挖掘

村庄文化是潜移默化的, 文化产业投资周期长, 具有一定的风险性。而骑马坡的特色渔村文化、边城文化、民族文化等存在缺失和断层, 村庄文化传承如:特色吊脚楼建筑、景观风貌、民俗习惯等面临同化和消逝的风险。在村庄现有产业中农业占据了主体地位, 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对匮乏, 整个文化产业相对薄弱、层次单一, 文化的价值与实际创造的收益不匹配。

3. 村民规划意识薄弱, 积极性难以调动

目前, 村内缺乏专门化的人才和技术的培养, 因缺乏了解对发展文化产业的认可度不高。在村庄实际意见征求中, 许多村民认为规划与自己无关。规划工作者常常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收集村民意见, 以少数领导干部个人意见为主, 普通群众甚至不知道乡村规划。

规划对文化的普查力度有所欠缺, 未起到有效指导作用。村民对规划工作的不信任, 加剧了村民对规划的疏离。未来还需充分调动群众的力量与智慧, 发掘村庄文化的内生动力, 使村庄发展真正惠及广大村民。

四、精准扶贫背景下的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发展策略

(一) 建立和完善乡村规划和管理体系

传统乡村规划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可落地性较差, 不能有针对性地解决乡村实际问题, 成为形式上的规划。

创新乡村规划模式, 建立并完善乡村管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不仅仅局限于乡村规划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的布局, 还应重视产业发展规划, 从区域的角度与周边的地区协调联动发展, 充分发挥集聚效应, 建立能落地并具有持续性的乡村规划。乡村规划的管理一直处于城市规划管理的空白地带, 各级规划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乡村规划管理和建设的力度, 引导乡村的空间、产业和风貌朝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

(二) 挖掘传统文化价值, 构建多元文化产业链

乡村特色资源的挖掘和凸显, 需要依靠政府部门进行引导, 建立专业合作社, 选择适宜当地的产业契机, 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然而乡村产业的定位应与乡土文化密切相连, 通过产业提升乡土文化的经济能力, 为村民实现以文化为基础的创收。在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基础上, 乡土文化保护与复兴也将成为村民的自觉履行的义务, 同时乡土文化在不断的自我强化过程中, 也会成为新兴产业的推动力量, 最终构成多元文化融合、产业健康发展的新型乡村模式。

(三) 加强乡村规划过程中的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乡村规划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程序让村民能够参与到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和规划的制定和决策过程中。这一过程不只是村民被动的接受乡村管理方案, 让村民提意见而不后期落实, 而是村民能够进入规划管理的决策团体, 真正实现公众参与的效力。构建乡土文化的关键在“自觉”而不在强制, 这需要乡村社会成员的共同推动, 并主积极动发现乡土文化发展的内在活力与生命力, 赋予文化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经济支撑。

五、结语

乡土文化振兴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 随着村庄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乡村规划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武陵山片区村庄规划研究, 探索在精准扶贫背景之下的乡村规划之道, 规划应充分发挥其指导作用, 统筹好扶贫规划, 建立和完善乡村规划管理体制, 发掘村庄文化内生动力, 倡导公共参与, 从而提升村民的幸福指数, 为实现乡土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摘要:在近年来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 水电、交通、教育、医疗和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武陵山片区大多数村民们有了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该区拥有丰富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山地文化和名人文化, 振兴武陵山片区乡村和重塑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价值是新的历史阶段提出的新要求。本文通过对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产业发展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以花垣县骑马坡村为例, 提出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武陵山片区乡土文化发展的策略, 从而促进武陵山区乡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精准扶贫,乡土文化发展策略,武陵山片区,骑马坡村

参考文献

[1] 刘永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须率先振兴乡土文化[N].中国民族报, 2018-12-28 (007) .

[2] 魏玉栋.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J].中共党史研究, 2018 (3) :14-18.

[3] 朱启臻.建设美丽乡村夯实乡村振兴之基[J].农民科技培训, 2018 (1) :23-25.

[4] 单福彬, 李馨.创意农业中乡土文化资源开发的关键问题分析[J].北方园艺, 2016 (15) :198-202.

[5]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 (2018—2022年) 》[N].人民日报, 2018-09-27 (001) .

[6] 董慰, 陈莹, 董禹.面向村民自治的精准扶贫规划机制与引导模式[J].规划师, 2018, 34 (12) :5-11.

[7] 杨靖, 罗琳琳, 周思佳, 等.武陵山区文化依托型美丽乡村空间规划路径探究[J].现代园艺, 2019 (8) :70-72.

[8] 潘峰.武陵山经济协作区药业产业化发展研究[J].经济视 (下) , 2012 (10) :4-7.

上一篇:浅谈常压储罐罐底板焊接变形控制下一篇:丹江水库上游西峡水源涵养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