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2022-05-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猫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猫的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生命生命》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遵循新课标理念,根据年段目标和教材特点,本设计创设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情境,引导学生在宽松、民主、和谐的探究氛围中积极参与发现、质疑、研读、思考。通过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品词、品句、品读,学生了解句子的深刻含义及表达方法,突出了阅读教学重朗读、重理解、重感悟、重积累和重运用的特点,引导学生在以读悟语、以读悟情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其中蕴涵的意思;学习理解句子的方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引导学生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领悟三个事例中蕴含的意思,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

课前活动:

1、听歌曲:不白活一回

2、男、女生轮读诗歌《生命》:

生命是满天飞舞的蒲公英的种子

生命是午夜梦回的昙花一现

生命是老树枯枝上的新芽

生命是母亲怀中婴儿的啼叫

生命是夏日清晨沾满露珠的荷花

生命是放飞在春风中的杨花柳絮

生命是博击长空的雄鹰

生命是挺立黄土坡的白杨树

生命是傲霜绽放的秋菊

生命是凌寒吐艳的腊梅

生命是黄山石上的奇松怪柏

生命是春草萌发的坚强

生命是樱花的绚丽烂漫

生命是青松的坚强刚毅

生命是破茧成蝶的美丽

(设计意图:课前听歌曲《不白活一回》,让学生在歌声中感悟到生命要活得有意义。在诗歌的诵读中,又鲜明而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处不在。激发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为学习课文做好情感的铺垫。)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引发生命的思索。

1、生命无处不在,生命是美好的。请同学们拿出笔本,和老师一起用心书写课题,再轻轻呼唤一下生命。此时,你有什么疑问吗?(预测学生可能会质疑出:生命到底是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做题目呢?)

2、过渡:是呀,关于生命有很多问题值得思考,有的甚至需要我们去思考一辈子。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杏林子,共同思考生命是什么?

(设计意图:在第一课时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质疑,不但能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还可以以疑激趣,整合问题,作为深入探究文本的切入点,从而诱发学生阅读和探究的欲望。)

二、品读赏析,感受生命的存在。

1、请同学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课文讲了哪几个有关生命的事例?(教师随机整理概括板书: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心脏跳动)

(设计意图:从整体出发探究文本,体现学习从整体&rdf;&rdf;部分&rdf;&rdf;整体的意识。)

2、请同学们用心默读课文中的三个事例,看看哪个故事最能感动你,看看哪个句子,哪个词语打动了你?或者让你大吃一惊,或者让你肃然起敬?建议同学们按这样的方法学习:(1)熟读文段。(2)画关键句。(3)点关键词。(4)写出体会。

(设计意图:学习提示中渗透学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在静思默想中运用学法,品词析句,体验真情。)

3、合作学心、交流体会。随着学生的交流,老师引导、点拨品读重点语句。

△学习“飞蛾求生”

引导学生读句子、谈体会。老师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1: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飞蛾那种求生的欲望令我震惊,我忍不住放了它!

(1)引导学生理解:

A “脆弱”——只要我的手指稍一用力,它就不能动弹了。(指导读出脆弱)

B、“顽强”——但它挣扎着,极力鼓动双翅,我感到一股生命的力量在我手中跃动,那样强烈!那样鲜明! 师引导学生做动作体会小飞蛾的顽强:鼓动双翅——用力鼓动双翅——极力鼓动双翅 (指导读出顽强)

C、“顽皮”——骚扰着我(指导读出顽皮)

(2).移情体验,体会顽强

A现在你就是那一只既顽皮、脆弱又顽强的小飞蛾,想象一下,那只捏着你的手会有多大,再想象一下,那个伸手来捉你的人会有多大?B感觉到攥着你的手越来越紧,你们这渺小的飞蛾,如果此时要你开口说话,你会说什么?C情境对话:你放弃吧,因为你是那么渺小——

(3)指导感情朗读。就是一个这么渺小,这么脆弱的生命,却有如此强烈的求生欲望,难怪我会感动震惊,忍不住放了它。也难怪作者会一连用了三个!,你能把这三句感叹句读好吗?(4)再读课题:飞蛾的生命是渺小,但它用那强烈的求生欲望告诉我们,它决不轻言放弃,这就是 生命 生命

(设计意图:“品词、品句、品读”是体现阅读教学工具性的有效方式。这里,抓住句子中的关键字眼让学生换词比较、作动作揣摩、展开想像移情体验,再把自己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从而深刻感悟小飞蛾对生命的渴望,领悟出人应该对生命执着地追求。)

△学习“瓜苗生长”

生命是什么?砖缝里的香瓜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引导学生读句子、谈体会。老师随机出示句子:

句子1:那小小的种子里,包含着一种多么强的生命力啊!竟使它可以冲破坚硬的外壳,在没有阳光、没有泥土的砖缝中,不屈向上,茁壮生长,即使它仅仅只活了几天。

(1)引导学生抓住“没有阳光、没有泥士”体会这粒香瓜子的生长环境的恶劣。

结合“不屈向上”体会“不怕困难、不屈不挠”。

换词对比理解“竟然——居然”体会作者的出乎意料、敬佩之情。

结合“茁壮成长”体会瓜苗活得健康、活得灿烂。

(2)这小小的香瓜子在没有任何营养的情况下,能冲破坚硬的外壳是多么不容易啊。但仅仅只活了几天,你觉得它的努力值得吗?

(3)发散思维:如果你就是这株小瓜苗,你此时会想:

(4)指名交流所想,带着各自的想法再读这段话。

(5)再读课题。香瓜子的生命虽然短暂,但是就算只能活几天,也要让这几天的生命焕发光彩,这就是 生命 生命。

(设计意图:通过激发想象、引导探究、补充文本空白,引导学畅谈想法,感悟香瓜子对短暂生命的珍爱。)

△学习“心脏跳动”

小小的飞蛾不轻言放弃生命,香瓜子让短暂的生命焕发光彩,那么杏林子是怎样感受到自己生命的存在呢?

引导学生读句子、谈体会。老师随机出示句子:

1、出示句子1:那一声声沉稳而有规律的跳动,给了我极大的震撼,这就是我的生命,单单属于我的。

杏林子感受到自己生命存在时的心情怎样?(激动、自豪)读出这种情感。

2、手摸脉搏,感受自己的心跳。谈谈你感受到了什么?

3、你知道杏林子是一个怎样的生命吗?(文字出示资料:杏林子一生的不幸)

4、杏林子面对残缺的生命,她说:

出示句子2: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决定,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任。

默读这句话,如果让你在“我必须对自己负责任”前,加一个词,你想加什么呢?

5、杏林子又是选择了哪一种方式对待自己的生命呢?

6、文字出示资料:杏林子一生的成就

为什么说她好好地使用了自己的生命?(让学生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通过补充资料,深刻感悟杏林子生命的不幸和光辉的成就。既实现拓展阅读的大语文观,又达到对生命认识的情感升华。)

三、精读体会,让生命光彩有力。

1、过渡:同学们,杏林子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对自己负责”的庄严承诺。所以,课文最后她深有感触地说道──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2、质疑。在这一段里,同学们有不理解的地方吗?

3、拓展资料,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句子:虽然生命短暂,但是,我们却可以让有限的生命体现出无限的价值

理解“有限的生命”:为什么说生命是有限的?

理解“无限的价值”:

(1)引导学生结合杏林子的经历、成就来理解;

4、杏林子用她残而不缺的生命书写了生命的感言,建议大家把它熟读成诵,铭记在心。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习背诵。

(2)指名背、齐背。

5、再读课题:杏林子以她残缺的生命,光辉的成就,告诉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一定要使自己活得光彩有力,这就是生命 生命。

(设计意图:°感悟、积累、运用±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三部曲。在教学的最后环节,适时地让学生谈谈生活中以有限生命创造无限价值的事例,激发学生对生活积淀的运用,体现语文生活化,生活即语文的观念。)

四、回归课题,深悟生命的可贵。

1、此时你是否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作题目?她在强调什么?她想提醒我们什么?本文中还有哪些写法上的精妙之处?

2、此时,让你给课题加标点,你将怎样加,说说理由。

3、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体会再读课题,此时你对生命又有了哪些新的感悟?用

一、两句简短的话,写你对生命的感悟。

4、学生交流自己对生命的感言,教师随机评价。

5、教师小结:同学们,生命是美好的,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但主宰生命的却是我们自己。希望同学们能永远铭记飞蛾的永不放弃,香瓜子的不屈向上,杏林子的光彩有力。真正做到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善待生命。衷心祝愿同学们一路走好,一生精彩!

(设计意图:由读、背名言到写自己对生命的感悟,正是一个由学到用的内化过程,也是一个语言探究实践的过程,凸现了阅读教学积累运用、读写结合的要求。)

五、课外拓展,延续体验的情感。

课外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

六、板书设计:

飞蛾求生

瓜苗生长 生命 生命

心脏跳动

第2篇:《识字3》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以情激情

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学生“开火车”读。

朝阳 晚霞 晨雾 秋霜 碧绿 杨柳 桃李 山清水秀 万紫千红 和风细雨 鸟语花香

2.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图画,是一首悠扬的乐曲,是一首迷人的小诗。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在我们学习的对子歌里,让我们再来好好的读读课文吧!

二、理解词语,朗读感悟

1.学习对子歌的第一节。

(1)教师范读对子歌的第一节,学生认真听,然后自己练习读一读,读流利。

(2)指名读对子歌的第一节。

(3)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4)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内容和对子中词语的意思。

雾、霜:你见过雾和霜吗?谁来说说雾和霜是什么样的?

朝霞、夕阳:用相关图片或投影片帮助学生理解。

和风细雨:用图片让学生感受词语的意思。

(5)指导朗读。对子中写了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们美美的读一读吧!

2.学习对子第

二、三节。

(1)自由读一读,想一想对子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2)把自己学会的向老师和同学汇报。

(3)教师以直观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碧野”的意思;利用图片让学生感受“万紫千红”的意思,并在文中找一找类似的词语。(和风细雨、山清水秀、鸟语花香)

(文中的这些词语写的都是比较抽象的事物,因此要用形象、直观的方法让学生去感受词语的意思,不宜用词解词。)

(4)升华情感,指导学生读好课文。配乐朗读全文,再一次感受对子歌的优美意境。

三、拓展延伸

这首对子歌写得多么美妙啊!“雪对霜,桃对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在生活中有哪些词可以对对子?比一比,哪个小组找的多。

四、指导写字

1.巩固“李、秀、香”3 个字的读音,用这 3 个字组词、说话。

(让学生用学过的生字组词,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字意,积累词语。练习用常用的词语说话,可以训练学生说一句完整的话,使学生受到全方位的语言训练。)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点和结构,并把自己的发现和同桌交流。

3.教师重点指导学生写好“香”和“秀”字的“禾字头”。写得扁一点,“上撇”是“平撇”,“竖”要写得短一点,给下面的部分留下空间,“撇”和“捺”尽量写得伸展。

4.教师范写,学生先描红,再书写。

5.展示学生的作业,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五、课后作业

1.抄写生字,抄写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2.找一找自己喜欢的对子读一读、背一背。

六、板书设计

识 字 3

云──雾 朝霞──夕阳 和风细雨

花──草 蓝天──碧野 万紫千红

桃──李 山清──水秀 鸟语花香

第3篇:《半截蜡烛》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学习课本剧的特点。

2、能力目标:

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把剧本遍成故事。

3、情感目标:

了解剧中母子三人机智、勇敢、爱国的品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半截蜡烛这篇课文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谁来说说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之处?(装有情报)

2、是呀!正是这与众不同的半截蜡烛,引发了一场没有硝烟而又惊心动魄的战斗。请同学浏览课文3~7自然段,完成这道填空:

(在这场战斗中,伯诺德夫人一家与德军的周旋真可谓是 呀!)指名答:相机板书。

二、深入学习课文

学习第三自然段:

1、我们继续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3自然段,说说伯诺德夫人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

⑴ 学习读画。

⑵ 交流:

师:当德军点燃蜡烛后,伯诺德夫人是怎样做的?又是怎样说的呢?

① 指名读:

怎样才能把这段话读好呢?我们来看看此时伯诺德夫人的内心想法。

② 指名读,现在你从伯诺德夫人的言行中又体会到什么呢?

(镇定机智、从容不迫。)

③ 请同学们用刚才学习方法学习第5自然段。

指名读。你体会到什么?(带着体会读)

④ 这一段中还有哪些句子让你体会到气氛的紧张?

⑤ 我们来分角色朗读,同桌上先练练。

三、小结

多么了不起的一个家庭!一家三口怀着对祖国的热爱,在这场战斗中凭着他们的镇定与机智最终战胜了敌人真让人敬佩。

第4篇:《葡萄沟》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模式1、名称:尝试发现

2、主要流程:主动尝试→多种比较→求异发现→巩固深化

3、操作要点:

(1)引导学生将观察与表达相结合,读写结合,引导学生主动尝试学习,尝试作业,学懂课文。

(2)引导学生进行多种比较,将自己说的想的与同学比较,与课文比较。

(3)引导学生求异发现,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读懂课文,鼓励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质疑,在尝试、讨论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主动尝试中发现新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作业、阅读资料卡等形式,对所学内容巩固延伸,肯定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成功表现,达到巩固深化的目的。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第二段,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初步背诵第二段;

3、知道我国新疆吐鲁蕃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难点:能初步背诵第二段。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录像激趣,引入新授

1、T:上节课,我们一起去了新疆的吐鲁蕃,知道那里盛产水果,五月里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而到了九十月份呀,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你们想不想去葡萄沟看看葡萄成熟的景象?好,那老师带你们去!

2、观看录像。

3、看了葡萄成熟的景象,你有什么感受吗?

T:是啊,葡萄沟盛产的葡萄真吸引人啊!作者把它写得可美了。让我们去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二)读中感受,尝试作业

1.教师配乐范读第二节。学生闭上眼睛,说说听后的感受。

2.你们想读吗?给3分钟时间让学生反复读。

3.尝试作业(课件出示)

T:小朋友们读得很认真,这道题肯定难不倒你们!

课文第二段一共有()句话。第()句是写葡萄种在什么地方,从第()句开始是按()顺序写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是()和()。

1)学生试写;

2)写完的可站起来读;

3)指名读答案,校对。(出示“梯田”图)

4.再读课文,尝试自主学习,用“——”划出描写夏季的句子,用“~~~”划出描写秋季的句子。而后校对。

三)运用学法,自主学习

请小朋友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研究每个季节的句子。

1、教师可在学生说的基础上,提示学习方法:

1)朗读体会为主;2)抓重点词句体会;3)结合画画欣赏;等等

2、学生按喜欢的学法自学(在自学中发现新的学习方法)

四)分季节交流

(一)

夏季

1、出示夏季句子:

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2、指名读;请喜欢夏季句子的同学站起来齐读;全班齐读

3、抓住重点词,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说,教师适当点拨)

结合图片,观看录像,主要解决:

1)这句句子主要是写枝叶;

2)从“茂密”、“四面展开”、“凉棚”这些词中可看出枝叶的多、大、茂盛;

3)“绿色”写出了枝叶颜色漂亮,生机勃勃;

4)理解比喻句,把什么比作什么,形象地写出了葡萄长得十分茂盛。

(想看看茂密的枝叶搭起的凉棚吗?可看凉棚图)

4、朗读指导

谁能把这句句子读好,能让老师和同学们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枝叶的茂盛!

指名读/齐读

5、背诵

这么好的句子,你能把它背下来吗?说说你背诵的好方法。

试背(在试背中发现新的背诵方法,及时肯定,表扬)/指名背/齐背

(二)秋季

1、喜欢秋季句子的同学齐读

出示秋季的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2、比较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挂在绿叶底下,美丽极了。

你认为哪句好,为什么?(找个理由说服老师)

结合录像,图片,主要解决:

1)“一大串一大串”写出了葡萄一串串长得又大又密;

2)“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写出了葡萄颜色多而美;

3)“五光十色”写出了葡萄颜色多而漂亮,很有光泽,在阳光的照射下,在绿叶的衬托下,散发出诱人的光芒,特别引人注目。

3、想象说话:你看,五光十色的葡萄在看着我们呢,它可能会对我们说些什么?(鼓励学生在想象中创新)

指名朗读,试背。

4、师引读“要是这时候……”这句句子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1)自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教师可点拨: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维吾尔族老乡很热情好客?

2)讨论,抓重点词“准会”“最甜”“吃个够”体会老乡的热情好客。

5、你会背吗?试背

说说背秋季句子的好方法(尝试发现背诵的好方法)

(三)朗读欣赏体会

1、配乐朗读第二段;

2、试背;

3、当一回配音演员,给这段录像配音。

五)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小结学习内容;说说你在这堂课的收获。

2、阅读有关葡萄的资料卡两张,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第5篇:太阳是大家的第二课时教案

第二课时

设计理念:

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读”为主要方式,借助于多媒体电教资源,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领悟诗歌表达的意境,在朗读训练中渗透写的训练,实现读写结合,逐步提升学生品读、感悟、创作的综合性语文素养。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注重引导,帮助学生由“读会”到“会读”。在读的过程中贯彻课标中提出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的理念,鼓励学生充分进行自由表达,并在有所感有所悟之后,回归文本,在读中积累语言,培养语感,明确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诗歌内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续写诗歌第二小节。

2、品读重点诗句、词语,体会诗歌拟人化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和朗读能力。

3、感受诗歌的快乐氛围,体会各国儿童要团结友爱,加强信任和理解,懂得全世界人民是一家。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加以朗读感悟并背诵,续写第二小节。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体会其中所蕴含的“太阳是大家的”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其他国家小朋友生活情况、文化习俗等方面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美美读第一节

1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第25课,引读课题――《太阳是大家的》。谁自信地来说一说,你上一节课有哪些收获?

根据学生的回答随即在课件上出示诗歌第一节的内容。

2. 师强调:我们常常用“如诗如画”来形容景物非常美丽!课文中这首诗里面藏着一张张画呢!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只要展开想象的翅膀,就会发现每一句美丽的诗句就是一幅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把美丽送进这一节的字里行间,一齐美美地读第一节。

齐读诗歌第一节。

【设计意图】

子曰:“温故而知新”,此环节的设计,既是向学生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渗透,又启发学生在温习旧知的基础上,获得新的领悟。教师启发性的谈话,不仅激发学生对新的知识的兴趣,同时巧妙地提示了学习诗歌的方法。

二、朗读感悟,尝试创作表达

过渡:太阳不仅带给我们美丽的景色,她也是我们的朋友,还为我们做了很多的好事,

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诗歌的第2小节,用横线在课文中画出太阳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

1.读后交流:太阳都为我们做了哪些好事?随机板书:小朋友 小树 鲜花

课件出示第二节的

1、2句。

2. 这几句诗中有几个字用得特别好,谁发现了?(洒、拔)为什么?

洒:谁用动作来表现一下洒的意思?指名做动作。并带上动作读。

有了太阳的金光,鲜花才开得更美更香;有了阳光普照大地,鲜花才更加艳丽芬芳,让我们加上动作读好这一句吧!

拔:指名用动作表现“拔”的意思。聪明的同学想一想,是真的“拔”吗?你是怎么理解的?鼓励学生畅谈自己的体会。

原来是阳光使小树茁壮成长,长得快的意思。

指名带上动作读好这一句。

3.男女生分角色,并加上动作读好诗歌第二节的第

1、2句。

4.想象一下,我们就是鲜花和小树,面对着阳光,我想说 。

指名说。

5.学习诗歌这是这样,边读边想,边想边读,还可以加上动作来表现。让我们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说说太阳还照在哪里?什么怎么样?

课件出示

太阳照在高山上,冰雪

照在校园里

照在

咱们也成小诗人了!有了太阳,我们的生活才更加美好,让我们开心地读一读这一节的最后两句,课件出示

3、4句。

6.老师有一个发现,太阳是人吗?写太阳怎么用这个“她”?(课件中突出显示“她”字)是不是作者用错了?谁来解释一下。

你真会读书,知道这是拟人的写法,作者把太阳当作人来写,当作我们的朋友。那就带上你的快乐,一起再来读读这两句。

7. 课件出示第2节。这一节诗写得可真生动,太阳真的成了我们的朋友啦,让我们再次带上自己的体会投入地来读好吗?分组比赛读第2节

8. 尝试创作表达。

同学们,我们注意到这里有一个 (课件突出显示省略号)“省略号”在这儿表示什么?聪明的你们想一想太阳还做了哪些好事?让我们也来做一回小诗人吧!

课件出示

要求把太阳当作人来写,你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几句:

一天中太阳做了多少好事:

在舒缓的背景音乐下,学生尝试创作表达。

9.指名读自己写的诗句。点评。(展开了合理的想象写出的诗句,都应该给予鼓励。)

【设计意图】

诗歌教学的主旋律首当其冲的应该是朗读,其次不要忽略对诗句中关键词句的理解。为了帮助学生透彻理解诗歌中用词的生动性和准确性,我没有做过多抽象而概念化的解释,而是启发学生通过做动作进行直观而具体的感悟体会。边做动作边朗读,尽情朗读之后,让学生拓展思路,进行写法迁移。旨在在有限的课堂中营造相对宽松的思维环境,时刻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细腻的感悟,培养语感,及时对积累的语言文字进行有效运用,加强学生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

想象拓展说话和仿写,也对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培养,领悟诗歌之中饱含的丰富而多元的内容和情感。由表及里地把认识与创造结合起来,使课堂中积累的语言文字得到内化提高。引导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及时表述自己内心独特的感受,用自己的心灵来解读诗歌,实现由“读会”到“会读”的过程。教师想给予学生的不仅仅是想象的翅膀,还要给予他们展翅腾飞的空间。

三、深情诵读,领会诗歌意境

过渡:太阳忙碌了一天,她会和我们一样也进入甜美的梦乡吗?她会去哪儿?去干什么呢?请大家看着大屏幕小声读一读诗歌的第

3、4小节。边读边想,她又去哪儿了,去干什么了?(课件出示诗歌的第

3、4小节)

1.指名读第3小节。

2.谁注意到第三小节中的第一个标点符号,它是??(课件中突出显示感叹号)太阳就要落了,她就要走了,你的心情怎么样?

那你就把这个“感叹号”所要表达的感情读出来吧!指名读第1句。

3.还有摇着大脑袋的??(课件:问号左右摇摆)指名读第2句。

4.能读出了两个标点符号表达的意思,真棒!谁完整的来读好第3小节?指名读第3小节。

5.她要去别的国家干什么?谁愿意读读第4小节?

指名读。你为什么要把最后一句读得很轻?

6.同学们,我们知道在别的国家里也有?? 指着板书:小朋友 小树 鲜花

引读:太阳在别的国家里,也把金光往 ,也把小树往 ;她也会陪着别的国家的小朋友 ,看他们 。太阳不仅是属于我们的,也是属于别的国家的,所以说??(师指课题,齐读课题)

7.(课件展示:书中插图)你们看,现在别的国家的小朋友都来了,你想对别的国家的小朋友说什么?

朋友说什么?

【设计意图】

在本诗中,标点符号发挥了语言文字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在朗读诗歌时,既要引导学生领悟这些标点符号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又要领会标点符号中蕴含的丰富情感。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1.读到这儿,你是否明白“太阳是大家的”大家指的是谁?

小结:也就是说太阳是你的,太阳是我的,不论是人类还是动植物,无论穷人富人,无论世间万物,我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太阳,太阳是大家,世界万物都是大家的,全人类是一家人。

板书:世界万物 全人类是一家

所以,让我们肯定地告诉身边的伙伴??齐读课题 太阳是大家的

怀着对太阳的由衷热爱,让我们大声地告诉所有人??齐读课题 太阳是大家的

2.除了太阳是大家的,你知道还有什么也是属于大家的?(鼓励学生根据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自由表达。)

3.听同学们这么一说啊,让我想起了另一首诗。

课件出示:

太阳是大家的,

月亮是大家的,

地球上的每一个人,

都有权力分享

阳光的明媚(mèi),

月光的温柔。

齐读

3.同学们,有了太阳,我们的世界才美丽,太阳每天都陪伴着我们,给我们光明,给我们温暖,让我们带着感谢的深情背诵这首诗吧!

尝试背诵全诗。

【设计意图】

语言凝练是诗歌最大的特点。开放性地提问,就是恰当地引导学生感悟凝练的语言背后的内容和情感,引领学生将自己的思维驰骋于语言文字之外的无限想象的空间。背诵诗歌是积累语言的要求。适当的拓展阅读,深化诗歌的主题,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

五、作业菜单,根据兴趣选择。

打开作业菜单看看,你喜欢哪样作业就选哪样,至少选一样。

1.我喜欢这首诗,我想把它抄在积累本上。

2.这首诗真美,我想把它背下来。

3.我要把诗中美丽的景色画下来。

4.学了这首诗,我有很多想法,我要把它们写下来。

【设计意图】

“作业菜单”的名称贴近学生生活,富有趣味,让学生不觉得作业是枯燥无味的任务,增强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作业内容设计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根据兴趣选择”,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适用学生的个体需求,有利于发挥学生各自的潜能。

六、板书设计:

25 太阳是大家的

小朋友 小树 鲜花

全世界是一家

世间万物

【设计意图】

板书言简意赅,眉目清楚。用简单明了的结构展示出诗歌的内容和思路,提炼出诗歌的意境。

第6篇:《荷叶圆圆》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小蜻蜓”“小鱼儿”“小青蛙”的头饰、透明塑料做的“翅膀”一幅,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片、教学挂图。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咱们上堂课已经认识了几位好朋友,今天它们又来了,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开火车认读词语:笑嘻嘻、蹲、翅膀、摇头、停)

2、在我们大家根据这些词语做一做动作好吗?

(笑嘻嘻、蹲、翅膀、摇头、停)

二、初读课文

1、师:老师遇到一个难题,今天我请来的4位小客人不见了,谁愿帮老师找一找?

(学生纷纷举手)

2、师:好,请小朋友们把书打开到第14课自己读一读课文帮老师找一找这四位小客人。

生:四位小客人是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

3、师:这几位小客人都在哪儿?咱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教学挂图)

4、师:你来告诉老师,小客人们在……?

生:小客人们在荷叶上。

5、师:小客人们在都在荷叶上吗?谁在荷叶上,谁在荷叶下面呢?

生: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在荷叶上,小鱼儿在荷叶下。

6、师:现在谁愿意把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读给大家听?

(指名读)

7、师:请同学们学着他的样子读一读。

(五位同学分别带领大家读完全篇课文,老师在旁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8、师:同学们表现都很好,老师呀想来带大家玩一个“捉迷藏”的游戏。(出示幻灯片:“是”)(“是”)这句话藏在书里,请同学们把它找出来。

生:荷叶是我的摇篮。

生: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生:荷叶是我的凉伞。

生:荷叶是我的歌台。

(跟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这四句话)

9、师:好,第1关同学们已经顺利闯过去了,但第2个问题又出了:这四个“我”分别指的是谁?同座位相互说说。

生:“荷叶是我的摇篮。”中的“我”是“小水珠”。

生:“荷叶是我的停机坪。”中的“我”是“小蜻蜓”。

生:“荷叶是我的歌台。”中的“我”是“小青蛙”。

生:“荷叶是我的凉伞。”中的“我”是“小鱼儿”。

四、朗读理解

1、第二段:

⑴ 师:小水珠长的什么样呀?

生:小水珠亮晶晶的。

⑵ 师:请同学把这段话读给同座位同学听听,要读得对,读得好听。

⑶ 指名读。

⑷ 齐读。

⑸ 男女生赛读。

2、第三段:

⑴ 真棒,听了你们的朗读咱们的老朋友小蜻蜓也飞来了,想读一读这一段吗?

⑵ 指名读。

⑶ 齐读。

⑷ 指名表演读(给学生带上“小蜻蜓”的头饰,披上透明塑料袋做成的“翅膀”)。

⑸ 全班表演读。

3、第四段:

⑴ 同学们表演的真不错。哎呀!你们看小青蛙也来凑热闹了。瞧!它把荷叶当成了铺着绿绿地毯的歌台正在大声唱歌呢!谁想读?

⑵ 指名读。

⑶ (教师带上“小青蛙”的头饰)现在我就是一只“小青蛙”了,听好。

(教师范读)

⑷ 指名读。

⑸ 齐读。

⑹ 同学们读得真好,连小青蛙也想给大家献上一支歌,听!(放音乐《一只小青蛙》)好听吗?咱们一起边做动作边唱一唱,好吗?

4、第五段:

⑴ (师出示“小金鱼”的头饰)你们看这是什么?喜欢吗?现在我想请同学分小组读一读最后一段。过会儿谁读的好就能得到小金鱼的礼物。

⑵ 指名读。

⑶ 齐读。

5、整篇课文朗读:

⑴ 全班齐读整篇课文。

⑵ 全班加动作齐读整篇课文。

四、拓展活动

1、师:同学们,你们愿意分小组进行一场比赛吗?荷叶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金鱼的凉伞,那在你的眼里荷叶是谁的什么呢?在一分钟内哪一小组说的最多,哪一组就获胜。

2、进行比赛:

生:荷叶是我的阳光碗。

生:荷叶是小青蛙的桥。

生:荷叶是……。

3、进行评比、表扬。

上一篇:准则和条例考试题下一篇:万有引力理论成就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