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情包盛行原因及问题分析

2023-02-2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一、表情包的流行原因

(一) 易读性

通过信息的易读性公式及施拉姆的信息选择的或然率可知, 任何一条信息如果通俗易懂, 而人们又能从中获得更多的收益, 那么这类信息就能迅速传播。表情包通常是图片配以文字的形式, 它的出现满足了普通大众的需求, 一方面用户可以借助表情包将一些不便当面说的话表达出来, 缓解人际交往中尴尬的氛围。另一方面表情符号延伸了文字的功能, 成为人们日常交流的重要手段。根据心理学家赤瑞特拉的分析, 人类通过视觉获得的信息占83%。[1]视觉是解码的基础。文字属于抽象的语言符号, 对它的理解取决于后天的培养, 只有在共通的意义空间才能实现传受双方有效的交流。图形与文字搭配产生丰富的语义, 能够增加正确解码图像信息的机率, 降低信息理解的偏差。

(二) 娱乐性

尼尔·波兹曼指出, 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 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形式出现。随着时代的变化、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 人们在物质条件得到满足的条件下, 更多转向精神世界的追求。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 用户接触、使用表情包是为了满足他们的娱乐需求。表情包由于图文并茂的形式、夸张、幽默的表达, 使其充满了娱乐大众的特点。“斗图”就是表情包使用者的一项特色活动, “斗图”能够增强双方交流的趣味性, 在图片竞技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网络时代, 表情包往往以“恶搞”、“讽刺”和“卖萌”的娱乐形式出现, 随着社会热点的不断变化, 表情包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

(三) 抵抗性

表情包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 亚文化对社会主流文化的对抗是伯明翰学派亚文化理论关注的主要观点。伯明翰学派指出, 亚文化可能产生于由于发展引起的社会迁移的语境中, 并且与身处的阶级环境相联系。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容易出现贫富分化、公平与法治等问题, 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人容易夹杂着一种自傲与自卑混杂的身份文化, 自卑与自傲的调试是心里不平衡转向平衡的机制[2]。表情包作为一种带有宣泄和调试功能的亚文化, 它一方面展示了用户对现实的反抗, 另一方面也给用户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出口, 起到社会解压阀的功能。

二、表情包使用不当会带来弊端

(一) 话语交流障碍

表情包在传播过程中长期积累的话语壁垒会造成共通意义空间的缩减, 年轻人与长辈之间使用的表情包就不是同一个类型和风格。年轻人的表情包主要是“萌”和“贱”的特点, 选材多样, 姚明、崔成国以及花泽香菜三人以其夸张的表情被网友制作成表情包在网络上传播。而长辈们使用的表情包颜色大多以红绿为主, 同时配以旋转或发光的特效。智能手机在中老年群体中的普及推动他们加入网络世界, 但审美取向和价值观的差异让他们难以融入年轻人的网络世界, 越来越视觉主导的社会交往使得青年和中老年的共通意义空间进一步缩小, 代沟越来越大[3]。虽然双方然存在着沟通的欲望, 但在两代人的交流过程中, 依然存在传播隔阂和传播障碍。

(二) 侵权行为

2016年, 葛优对艺龙旅行网提起了诉讼, 起因是艺龙旅行网在其微博中发布了使用葛优肖像的配图微博。葛优认为艺龙旅行网在未经本人同意的情况下加工、使用自己的肖像图片, 且具有明显的商业属性, 容易使消费者误以为他与艺龙旅行网存在商业合作关系, 使自己蒙受外界诸多误解。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条规定, “公民享有肖像权, 未经本人同意, 不得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肖像也包含表情包, 擅自制作使用他人肖像或影视作品的剧照并从事以营利性为目的的商业行为即使是免费下载, 则可能构成侵权[4]。

(三) 低俗化

目前, 我国对于图片信息的监控较为薄弱, 相关技术有待于进一步的开发, 所以在这个相对原生态的表达中存在低俗化、污名化等现象。通常情况下, 用户会把一些低俗的表情包当做玩笑发送给他人, 而表情包会在这种看似“玩笑”的借口下尺度越来越大。一方面现在网络的接触人群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青少年接触低俗表情包的机率大大增加, 在生活中易受不文明表情包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些低俗表情包与现实的道德规范教育相悖, 若一些带有脏话、黄色图像、错别字的表情包等在网络流传, 这些低俗表情包会影响人文素质的提高, 侵蚀、污染社会传统主流文化中的真、善、美的价值标准, 甚至消解主流价值的权威性, 污染社会风气、渲染放大社会浮躁心理。

摘要:表情表情包作为一种亚文化现象, 共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初期依托于英文字母、数字、标点符号以及运算符号, 模拟人的面部表情, 形成颜文字;中期社交媒体开始在国内发展, qq、人人网、开心网等早期社交媒体先后推出了默认表情、自定义表情和动图表情;后期进入移动互联网阶段, 这一时期的表情包融合了动画、影视、网红等多种元素, 表情包逐渐成为一项新兴文化产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蓬勃发展。表情包的流行与其易读性、娱乐性、抵抗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一旦使用不当, 也会带来诸如话语壁垒、侵犯隐私权、低俗化等问题。

关键词:表情包,盛行原因,问题

参考文献

[1] 陈月.社交网络中恶搞表情包流行因素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7期.

[2] 郑玮.解读网络表情符号[J].青年记者, 2010年第20期.

[3] 孙页, 薛可.网络群体传播中的亚文化研究——以表情包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 2016年第13期.

[4] 李若伊.“以盈利为目的”与肖像权侵权责任的认定[J].法制博览, 2015年第27期.

上一篇:高龄产妇96例分娩护理探讨下一篇:项目管理理论在大学生创业能力提升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