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将在城乡盛行初探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胡适曾指出, 但凡勤劳奋斗的民族是绝不会被麻将征服的。麻将只能是不思进取不惜光阴的民族的“专利品”。[1]近年来, 虽然社会经济飞速发展, 但人民所享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并没有成正比地增长。社会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使赌博风在城乡间盛行。以麻将为代表的赌博方式成为部分市民的主要娱乐方式。他们痴迷于麻将桌上的输赢, 不怕影响身体健康, 将大部分时间花费在麻将桌上。却不愿花费更多时间, 增加学识, 提升文化修养, 这不利于提升整个国家的国民素质。我们须探究麻将在城乡间盛行的表现及原因, 以警示后人勿误入歧途。

1 麻将在城乡间盛行的原因

麻将能迅速在城乡间盛行, 并不断扩张, 其缘由何在?

1.1 城乡间传统文化萎缩和新文化尚未形成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 沿海地区经济迅速发展, 中西部地区的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加入“民工潮”南下打工。而沿海地区民众也纷纷“下海经商”, 导致大量人口外流, 城乡原有的传统文化活动逐渐消失, 春节时各地的玩龙灯、舞狮子、唱戏、灯会庙会等已少见。新型文在城乡间的弱势, 使留守者只能以玩麻将来寻求文化的寄托与精神上的刺激。

1.2 城乡间文化娱乐设施的缺乏以及人口文化素质较低, 限制了对闲暇消费方式的选择

城乡间文化娱乐设施十分缺乏, 尤以中西部尤甚。根据四川南充市的阆中市、南部县和仪陇县三地资料显示, 目前, 三地只有部分乡镇每年开展科技文化活动, 向民众发放科技宣传资料, 举办专题讲座, 开设民工培训班, 并拥有自办闭路电视节目。但从整体来看, 三地超过70%的地区尚无图书馆、文化娱乐室、网络学习室等文化基础设施。有线电视在城乡间的发展, 也导致不少村广播室被撤销合并, 现有的广播室也大多闲置。许多民众无法通过阅读书籍丰富知识;无法运用网络了解国家法规政策;无法通过参与娱乐活动远离麻将桌。

三地人口受教育比例也较低, 以南部县为例。根据政府公布的资料显示, 截至2011年, 全县约130万人, 未接受教育的人口为540661人, 文盲率高达41.59%。而未参加工作或外出打工的人口多为文盲, 他们将大量业余时间用于玩麻将而非用于学习知识, 提升个人文化素养。

1.3 地方政府的文化政策不到位

许多留守者在闲暇时, 只能看电视、赶集或串门聊天, 生活十分单调枯燥。同时, 电视节目的城市化和现代性, 使得这些未受过高等教育的留守者对电视文化有一种距离感。[2]部分乡镇和村社的党员干部缺乏学习和不断更新文化知识的意识, 他们只把发展当地的经济作为任内的首要工作, 无视先进文化对促进城乡间发展的重要作用, 更不会充分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 制定相关文化政策以推动农村娱乐设施的建设和科学知识的宣传, 使城乡间民众的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1.4 不劳而获和寻求刺激的心理, 使部分民众成为麻将桌上的“瘾君子”

无业流民是玩麻将的主体。他们抱着玩麻将赚钱容易的想法, 在麻将桌上消磨时间。也有一些暴发户, 由于文化素养不高, 只有在麻将桌上大赌豪赌以寻求刺激, 释放高负荷工作而堆积的压力。久而久之, 他们便成了麻将桌上不折不扣的“瘾君子”, 无法戒掉。

2 麻将在城乡间盛行的表现

在中国几百年的历史中, 麻将的根基很深, 现今麻将在城乡间的扩张, 不亚于其它任何娱乐活动, 国民对麻将学习和把玩的热情, 大大超过了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2.1 麻将拥有最大群众基础

曾有人用:“十亿人民九亿赌, 还有一亿是后补”。形容麻将在中国城乡间的迅速扩张, 形象地反映了麻将在中国城乡间盛行的景象。痴于麻将之人群, 已不分男女老幼, 更不受文化程度的限制。有人概括说, 农民参赌最普遍, 离退休老人搓麻将的面最广, 青年人的赌瘾最大, 个体户的赌注最高, 党政干部参赌的影响最恶劣。[3]

2.2 麻将具有广阔地域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而制作麻将的材料改用塑料, 使之物美价廉, 更容易地迅速地在城乡间泛滥。如今, 无论是在城市, 在乡村搓麻将之声不绝于耳, 玩麻将热与日俱增。

2.3 麻将在中国日益职业化

麻将的日益泛滥, 滋生了一批以麻将为赌博方式的“专业户”, 一些赌博犯罪集团纷纷加人这支赌博大军。他们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为前提, 披上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外衣, 将玩麻将与茶文化这种高雅的娱乐休闲方式相结合, 分布在大街小巷。这些“专业户”还根据人们喜欢寻求刺激和赢钱的心理, 举办各种各样的麻将职业比赛, 诱使一些包括暴发户在内的人出巨资参赛。这使得麻将职业化的特点日益突出。

关于麻将起源的各种传说, 都表明这种娱乐方式最初出现时并不涉及到金钱, 只供人们在闲暇时消遣, 其初衷是好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麻将中存在的不合理性逐渐被一些不法分子所利用, 发展为赌博的方式之一。不少人因此而成为麻将桌上的“瘾君子”, 甚至走上不归之路, 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因此, 我们必须一方面恢复城乡间原来的传统文化, 另一方面加强新型文化的宣传与推广, 将麻将赌风从我们的业余生活中赶出去, 还民众一片没有麻将噪声的纯净生活空间。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推进, 城乡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城乡间原有的传统文化不断地萎缩, 新文化却尚未形成。具有极强的娱乐性和博弈性特点的麻将迅速占据传统文化萎缩留下的空间, 在城乡间不断扩张, 并呈现出群众基础广泛、地域广阔、日益职业化的特点。

关键词:麻将,城乡,盛行,原因,表现

参考文献

[1] 吴启忠.麻将长短录[J].老年人, 2005, (03) .

[2] 卓惠萍, 鲁彦平.农村麻将主体女性化:事实、假象及是非的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 2010, (02) .

[3] 高克让.麻将忧思录[J].理论与当代, 1994, (Z3) .

上一篇:非集中控制应急照明系统的强制点亮控制下一篇:创建灵动的物理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