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灵动的物理课堂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

2022-09-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当前, 我国的基础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的能力。只有实施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基本素质合格, 个性特长鲜明的人才群体, 以适应五彩缤纷的社会。而素质教育更需要灵动的物理课堂。所谓灵动的物理课堂, 就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切实做到学生是学习的精灵、学习的主人, 在课堂上让学生真正活起来、动起来。灵动的物理课堂其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因此, 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一定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 让学生充分参与充分表现;要打破正襟危坐的“听—记—练”模式, 提倡活跃和活动, 让学生开口说、动手做、表演、摹拟、探索、实践;要摒弃死记硬背, 提倡质疑发问, 鼓励奇思异想引导学生创造性“学”物理。

1 发展学生观察力, 激发学生好奇心

观察是学生全面、深入、正确地认识物理现象的一种过程, 也是学生认识世界, 增长知识的主要途径。常言道:善观察者, 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 入宝山空手而归。如牛顿、爱迪生、爱因斯坦等不仅具有惊人的观察力, 而且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熟视无睹、习以为常的现象中发现新东西。例如, 我们平时的烧开水是一种常见的生活之事, 一般的学生对其漠然视之, 而我们教师就得抓住这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学生会突然有许多的新发现:加热的过程中水中的气泡会逐渐增多;水中的产生的声音会先逐渐变响而后又变弱;气泡在沸腾前从下而上是逐渐变小的, 而在沸腾的过程中从下而上是逐渐变大的;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其温度将保持不变等等。教师善于并有意于抓住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物理现象, 以此来发展学生的观察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勇于质疑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 疑则诱发探索从而发现真理。质疑就是要善于寻找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品质在青少年时期就应当培养。教师应把质疑、解疑作为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一是要求学生自己预习教学内容, 进行独立思考, 发现疑难, 提出问题;二是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疑难问题, 尤其对物理教学中疑点和难点以及比较含蓄的内容, 启发学生思索探讨, 逐步解疑, 在探索中有所发现和创新;三是鼓励学生间积极争辩, 各抒己见, 陈述矛盾, 揭露弊病;四是鼓励学生解放思想, 发扬“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创新精神, 大胆向老师置疑性提问;五是鼓励学生破除迷信, 活读书敢于对课本, 对参考书提出疑问, “吹毛求疵”列举课本实验过程、仪器等的缺点, 进行批判;六是学生积极探索不成功物理演示实验失败的原因, “创造”纠正方法;努力分析实验误差原因, 设法寻找减小实验误差的途径等。

3 启发学生大胆想象

创造离不开想象, 创造必须以想象为基础。想象并不是胡思乱想, 而是有其内在的逻辑必然性, 大多数预示着可能的后果, 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被证实。想象可以帮助学生冲破现有知识经验的局限, 帮助学生深刻地理解物理教材, 因此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敢于想象、敢于创新及时鼓励, 珍惜他们的好奇心, 努力把学生的想象振奋起来, 大大改善学生的思维空间, 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增长。如在物理教学中, 培养学生想象力的方法以假设、猜想、设计实验为最优选择。可以假设没有摩擦、人变成强磁体、重力突然消失……让学生充分想象会出现一些什么样的情景?让学生想得开心, 开心地想。让学生猜想在物理实验中增加一些条件会出现什么现象, 减少一些条件又会有什么结果。鼓励学生展开想象地翅膀多做探索性物理实验、多做设计小实验、多做小制作等等。

4 教育学生善于逆向思维

许多科学家的发明创造所以能超过别人, 就在于不仅有雄厚的知识基础, 而且具有敏捷尖锐的思考力, 这是指对新事物的敏感和对严密的知识规律的再认识能力。许多英才在童年时都喜欢“钻空子”, 提反面问题。科学的成果往往已严密到紧封着“大门”, 要想再突破这扇大门时不可能的, 只有第一个想到从“后门”冲击的人才是胜利者。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是这样的奇才。如物理学家法拉第从电产生磁的现象中得到启发, 他从反方向思考并提出创见:磁能不能产生电呢?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 反复实验, 终于发现电磁感应现象。逆向思维充分展现了人的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和创造性。如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我们可通过“运用实验,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学生根据结果去寻求原因;要求学生对分组实验中的“偶然现象”不轻易放过, 循根究底;习题课教学启发学生多向思考, 巧用“光路可逆、电路可逆、过程可逆、方向可逆……”简洁解题等, 有效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5 引导学生乐于合作、集智取长

本世纪以来, 由于学科门类的剧增, 学科知识的深化以及科学技术的复杂化, 学科间合作研究越来越明显地得以体现。一个人要有所发明, 除了个人的努力钻研及具有开拓精神外, 还要具有真诚、开朗的性格以及乐于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能够处理好与他人的协作关系, 搜集群体人的智慧取长补短, 是跨世纪优秀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因此,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的机会, 使学生在知识上相互补充, 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 培养学生乐于并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如共同解决知识疑难、友好协作做物理实验、热烈讨论争辩是非;学习借鉴他人优秀的物理解题方法、巧妙的实验技能、虚心请教的艺术、读书求知的良好方法习惯等, 这是非常有利于创造性学习能力发展的。

灵动的物理课堂归根结底还是要靠教师来创造。教师的高瞻远瞩、观念更新, 教师的锐意改革、教法创新, 教师对现代教育理论和技术的学习与掌握, 是改革物理课堂教学、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创新学习能力的根本保证。因此, 只要我们以饱满的创造热情去积极探索、思考和想象, 我们的物理课堂教学就会时时充满活力, 我们的创造实践就会硕果累累。素质教育不仅要重视传授知识, 更要重视学习方法, 尤其要重视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 只有这样才是抓住了素质教育的核心, 物理教学才有蓬勃的生机, 才能真正提高质量, 培养出大批高素质富有竞争力、创造力的优秀后备人才。

摘要:本文主要从以下五方面来阐述创建灵动的物理课堂, 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能力;发展学生观察力, 激发学生好奇心;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教育学生善于逆向思维;引导学生乐于合作、集智取长。

关键词:物理,培养,创新能力

上一篇:麻将在城乡盛行初探下一篇:宠物殡葬的市场机会和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