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戏剧有感

2022-11-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观戏剧有感

观王毅书法作品有感

王毅,1971年生于沈阳,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美术教育专业。现为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书画院签约书法家,沈阳大学副教授。出版有《王毅国学经典书法作品选》、《汉张迁碑笔法详解》、《颜真卿勤礼碑笔法详解》、《米芾蜀素帖笔法详解》等。

书法作为一门艺术,在国人的文化视域中想来是不陌生的。但是,在世界艺术的范畴中,这朵奇葩确实是生面别开。就书法艺术的现实考量而言,是从泛艺术的角度着眼,抑或是从民族文化土壤的深层中挖掘,这种向度的选择是很纠结的问题。对书法发度维度和向度的把握,可能是引领其面向未来的前提和条件。

当代艺术发展的强劲态势表现为一派繁荣的气象,这不仅是现实的景状,也是主流的呼声,是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在文化艺术方面折射出的场效。书法艺术概莫能外,也是在这个体系下展开的。当代,书法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其独特性,迥异于其发韧、流便过程的状态。书法家以艺术家的独立身份出现,书法更多是以线性的视觉倾向为指归,其文化的脉络被消解和重构。即使一些书法家在创作中重拾了“文化记忆”,但这种有目的的碎片似的综合,往往大失书法的本意。书法艺术渐离中国传统文化的场,而片面追求艺术的新,其价值何在,很难说得清楚。这种前瞻,对于生活在当下的书法家是应该思考的。

在这个思考过程中,可以明确的是书法艺术当代性的体现,要在视觉艺术和文化内涵双重场域中展开。出于上述的思考,王毅在辽沈中青年书法家中,是我关注较多的一位,因此对他的艺术面貌和特点也大体了解。艺术是在交流和互动中生发的,在和他谈论书法时,有一种直觉,就是他更注重书法文化内涵的表达,这可能也是他给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所在。

他创作的作品有洋洋千言的长卷,亦有通篇数百字的条屏,内容涵盖了儒、释、道的思想精要。王岳川说:“在21世纪的中国,要想成为一个好的书法家,必须具有中国文化的功底,中国文化的精神寄托。”王毅的艺术实践,很显然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的,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也正在于此。事实上,只有把握了书法文化诉求的方向,才能在道的层面上去谈书。

王毅的书法创作,坚守了书法艺术语言本体的“本”和“原”。所以,他能很好地把握和理解传统,在“技”的层面上,潜心精研,取法高古。“书贵有古意”,对传统的继承是书法艺术的生命之源、创新之本。他的书法创作,真、行、草、隶、篆诸体均有所涉猎,以真、草为规模,旁及隶、行,可谓致力有专精,博采兼众长。

项穆《书法雅言》中道:“书之为言散也,舒也,意也,如也。欲书必舒散怀抱,至于如意所愿,斯可称神。”王毅在潜移默化中,也在寻求神化的书写境界。这在他的草书创作中有着突出的表现,其用笔遒丽劲健,提按腾挪跳跃,使转盘曲逶迤,线条飘逸飞动。但他的草书创作更多表现出的是“守拙归田园”的意境。草书在“拙”字上着眼,是他视觉物化的“本心”表现。拙而生力,如开弓之弩,箭在弦上,引而不发,这种颇具韧性的力度表现,让人联想到东坡的诗句“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王毅的书法创作,更追求“心性”和“禅意”的言表,这在他的楷书创作中有很好的体现。王羲之《书论》云:“夫书字贵平正安稳。先须用笔,有偃有仰,有欹有侧有斜,或大或小,或长或短。”可见楷书是以静中见动,有合老僧坐禅之道,外象安如泰山,内修思越千言。王毅的楷书既不同于六朝碑版,又不同于隋唐写经,他是以唐碑为根基,取“欧体”结字之险绝、“颜体”用笔之遒劲,兼乎二者,于庙堂气中蕴清隽之态。

现下,王毅在他创作中倾心于对北朝摩崖书法的研习,摩崖作品的朴茂高古、正大严整成为他新的书法审美追求。北朝摩崖刻石在文化上融合了释与道的思想精髓,亦反映出书法流变的时代印痕,法兼众妙,气势磅礴,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原创性。王毅从中深刻体悟到书法艺术,在取法用宏中表现书法家原创精神的重要性。他通篇地临习《泰山经石峪金刚经》、《无量寿经》等经典,感悟良多,受益匪浅。当然,对北朝摩崖的追摹只是王毅书学道路上的关节之一,未来仍要以“渺沧海之一粟”的精神不断进击,方能有大作为,成大境界。

书法家就其实际的文化意义而言,与国学家应该是“同形同性”的,这决定着书法艺术的未来走向。这样的境界和理想,是真正书法家的必由之思,可以看得出王毅有着这样的前瞻性思维。正是如此,他的书法艺术之路可能更为艰辛,诚如屈子所云:“路漫漫其修远兮。”更何况,王毅身为师者,亦要有传道、授业、解惑的担当和责任,何止是要有“上下求索”之为,更要师诸本心,传诸本心。如能有此作为,他的艺术也定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前途和景致。

(作者单位:沈阳书画院)

责任编辑:宋建华

作者:马

第2篇:观“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有感

2014年12月8至14日,我荣幸地受到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之邀,参加了“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项活动。

观摩活动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三天,是小学音乐课程的展示;第二部分为后三天,是中学音乐课程的展示。每个部分完成后,我和其他评委一起进行了点评。因为日程紧、时间有限,每人分配到的点评时间较短,很多内容来不及细说。因此,本文以活动中的点评为基础,谈一些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一、课程观摩活动带给我的感动

参加观摩活动让我受到很多启发,带给我很多感动,甚至是很多震撼。老师们在课程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教学,在教材中开掘出的丰富而有效的多种教学方法,以及在课程教学中启发、挖掘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耐心而细致地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形式的各个构成要素,如节奏、旋律、速度、力度和配器等在音乐作品中的运用和作用,学生们在老师悉心引导下对音乐作品所表现出的非凡领悟力,都让我深受教育和感动。

尤其让我感到惊讶并十分高兴的,是老师们在课程教学上对音乐理论成果的有效运用。音乐是一门抽象艺术,不像文学,见诸于日常生活用语的基础之上;也不像美术,其色彩和形状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音乐运用的符号更为抽象,靠的是不同音高和不同节奏型在时间中的各种组合和依次展现,配合不同的速度和力度,虽然与生活中日常用物距离较远,表现的却是人人可以在相当程度上理解和感悟的外物与内心。由此而导致对音乐的理解有较大的可调整空间,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生活经历、心境,以及不同的感悟力而见仁见智;音乐形式上的分析也随之而抽象。而这些抽象的音乐理论,在老师们的循循善诱中变得那么可亲可近。

看到学生们在老师成功、有效的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音乐感悟力和音乐理解力,我感到,如果我们的中小学音乐课这样持续进行,受到这样音乐教育的学生长大后再从事不同种类的音乐工作,那么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将不可限量。

二、中国传统音乐以较高比例进入中小学课堂

因为我在中央音乐学院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教学和研究,所以当我看到大量传统音乐课程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时,既感到喜悦,又格外敬重这些老师们。

在21节小学观摩课程中,涉及中国传统音乐内容的有《喜歌》 《打枣》《草原》《打麦号子》《花蛤蟆》《划龙船》《看大戏》《蝈蝈和蛐蛐》共计八节之多,比例接近40%;在20节中学观摩课中,涉及中国传统音乐内容的有《东北风情小拜年》《沂蒙山小调》《世代相传的歌》《走进京剧》《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走近古琴》《我在贵州等你》共计七节,比例为35%。这样的比例,让我对开发这些课程的老师们充满了敬意,因为我深知中国传统音乐的教学是多么艰难。

我1978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1983年留校从教,专业是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三十多年教学和研究的经验,使我能够体会到,在中小学教授这些课程内容,老师所花费的心血和努力,要远远超过教授其他类型课程内容,包括我国的专业创作音乐、西方经典音乐、爵士乐以及非洲音乐等,其原因是中国传统音乐现有理论基础的单薄和匮乏,很多传统音乐中积淀的艺术经验还缺乏理论表述。所以,尽管有些涉及传统音乐的课程尚有较大的完善余地,我仍然对这些老师抱有崇敬之心。至于那些把民间音乐课程教得十分出彩的老师,更让我内心充满了感动和赞叹。

历史上,音乐的发展在中国,有重实践、轻理论的倾向。大约在20世纪30年代,我国有些学者受到西方音乐理论的影响,开始尝试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音乐形态的研究。但由于研究对象的区别,以及当时国力羸弱的原因,更是由于我国传统音乐理论基础的匮乏和传统音乐与西方专业音乐不同的创作机制,很容易让人产生“中不如西”的感觉。但我坚信,我们应平和而公正地看待我国传统音乐与西方专业音乐在创作机制上的不同而导致的必然结果,同时应该有信心建树中国传统音乐的系统理论。不能先入为主,以产生于西方专业音乐创作基础上的理论,来等同看待中国传统音乐。我们需要针对中国传统音乐而归纳自己的音乐理论,但这个过程艰难而缓慢。

因此,那些把中国传统音乐教得精彩的中小学老师们,你们做到了在国内很多大学讲授传统音乐欣赏或理论的老师们都不容易做到的成就。所有帮助开发这些课程的幕后工作团队的老师们,我知道你们查阅了很多书籍、很多资料,用自己创造性的工作和十分艰辛的努力,才取得了这样的成果!同时让我感到愧疚的是,由于专业院校和相关研究部门在中国传统音乐形式方面理论建树的薄弱,你们开发这样的课程,不仅需要不辞辛苦,还需要巨大的勇气。

有人说,这样的课程并不是常态,我同意这个说法。但是,至少这些课程代表了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最高水平。通过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这些最高水平的课程树立起了我国中小学音乐课程的最高标准,起到了典范和榜样的作用。从观摩活动现场的人气和热烈气氛看,这些课程具有毋庸置疑的引领导向作用!

三、观摩活动更坚定了我的信心,给我研究的动力

看了这些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教学,使我产生了更坚定的工作信心和更强的研究动力。

尽管我国有不少音乐院校和研究机构,但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形态的研究,历来是极其短缺的。这是因为,中国专业音乐院校的成立和教学体制,建立在西方专业音乐院校的基础之上;所有学生入校之前和之后,大量接触和学习的是西方专业音乐的作品和理论。许多学生和学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远远不及对西方专业创作音乐熟悉。而如何在学习西方音乐理论的基础上,建树中国传统音乐的形态理论,这不仅需要学人付出艰辛的努力和运用创新思维,更需要发自内心地对传统音乐的热爱和理解,需要艰辛的大量传统音乐音响的长年积累,还需要对我国传统文化所积淀的精华充满自信心。

观摩活动给了我信心,我们对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研究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经由这些中小学音乐课程开发者的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已经灌输到中小学教育之中。这些课程对我们是鞭策,催促我们加快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的进度,为这些热心于传播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使者提供更多、更好的理论支持。

四、关于课程评选的标准

这里只谈中国传统音乐的课程。

观摩活动中有几节课上得十分精彩。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由于教师具有高超的音乐才能;第二个方面是课程在教材的挖掘和安排上颇具匠心。

例如,小学课程中的《打枣》与《划龙船》,教师因具有的出色的音乐才能,使课上得风生水起;又因为教师自己边表演边解说,对于希望了解传统音乐奥秘的人来说,这种课比音乐会上的表演更引人入胜。

《打枣》课上,重庆市的马红磊老师展现了自己在唢呐、咔腔和口弦子上的特殊演奏技能。以唢呐、咔腔和口弦子分别演奏音乐旋律、模仿不同角色的说话和唱腔,使我国民间器乐艺人因戏曲音乐深入人心、受到广泛欢迎,而在唢呐这件乐器基础上,运用创造性思维,开发出来的演奏方式。目的是以戏曲唱腔的模仿,或者是不同人物说话的音色模仿,来突出唢呐音乐中的生活化因素,扩大对群众的吸引力,增加唢呐演奏的趣味。不要说小学生会在课堂上产生兴趣,即便是音乐院校里的专业教师,也未必都知道这种民间乐器的演奏技巧。音乐会上我们偶尔会看到这类的表演,但很多人因不知其中奥妙,也只是一掠而过。音乐院校里有懂得唢呐演奏技术的专业教师,但也只是在个别课上对本专业的学生有所传授,并没有机会在面对所有音乐院校学生的大课上进行讲解。马红磊老师在课堂上自己做示范表演,并边示范边讲解,就比单纯播放音响或视频再加老师的讲解更为直观,也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深化了学生的理解。这样的教师,以及这样的课程讲授,培养出来的学生会比现在音乐院校里的许多专业音乐学生更理解民间音乐。

《划龙船》课上,安徽省合肥市的王睿老师有很好的声音条件,并且更为难得的是,还保持了对民歌《划龙船》质朴本色的演绎。在课堂上,王睿老师先播放了由专业歌唱者演唱的《划龙船》,其后自己边演唱边讲解,并带动学生参与其中,既使这堂欣赏课避免了容易产生的单调乏味感,又使学生在趣味中对端午节的风俗、划龙船的情景,以及民歌《划龙船》本身加深了理解。之所以说王睿老师对民歌《划龙船》质朴本色的演绎十分难得,是因为现在舞台上或其他媒体中的民歌演唱,往往过于注重表现而忽略了音乐的本质,演员常以过于修饰而虚浮的表演,错误地表现民歌,以至这样演唱的民歌丧失了本真和深刻。我们常说追求民歌的“原汁原味”,原汁原味的民歌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民歌的音乐以及民歌的演唱。对于研究者来说,由于他或她熟知民歌的本真演唱,所以曲谱可以作为研究的样本。但对于普通听众来说,只在曲谱上真实而在演唱上虚浮的表演,离民间原汁原味的民歌相距甚远,只能说是一种“假民歌”。所以,王睿老师在课堂上的演唱,比他所播放的专业歌唱者演绎的《划龙船》更为精彩,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将来再听到虚浮的假民歌表演时,有可能会增加甄别良莠的能力,并提高他们音乐欣赏的品位和格调。

中学课程里的《丰富的民间器乐—丝竹相和》,讲授者是陕西省西安市的陈煜老师。她并没有在课堂上突出展示自己在乐器演奏或歌曲演唱上的特殊音乐才能,而是以导入聆听、讲解丝竹音乐民间乐器的分类、出示西湖美景的图片、感受江南丝竹《中花六板》的音乐风格,细致而循循善诱地一步步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在这导入的过程中,她以对教材相关音乐理论的熟知和自如的运用,让学生步步深入地学习到了很多音乐知识。继而,教师又深入讲授《中花六板》来自古曲《老六板》的变化加花,并让学生在学唱《老六板》的基础上,深入理解《中花六板》的生成和特点,这就是课程意图中所设计的“从‘面’的欣赏转为‘点’的欣赏”方面,使课程内容不仅有广泛的相关背景知识介绍,还层层深入到民间音乐的创作本质。

在音乐母体基础上的加花变奏,是我国民间音乐由于创作和传播机制不同于专业创作音乐而导致的重要特点。由于我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没有专职的作曲家,都是由演奏者或演唱者兼任,所以这个特点同时也是民间音乐之外其他传统音乐的特点。基于这个特点,不仅使民间音乐和其他传统音乐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产生了浩如烟海的曲目,还由于生成过程中艺人、歌手等音乐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创新性地衍化出许多经典曲目,如《沂蒙山小调》《茉莉花》《孟姜女》《二泉映月》《十面埋伏》《一枝花》《江河水》《夜深沉》等,从而使我国民间音乐表现出强盛的生命力,生生不息。

《丝竹相和》这节课,展示了中小学音乐课程优秀教学的另一个方面,即教师并不一定必须具备超凡的音乐才能,挖掘好教材和设计好课程过程,也可以使一堂课教得精彩。在观摩活动的讨论中,评委们的共识是,教师的音乐才能可以“上不封顶”(原话出自中央音乐学院的宋瑾老师),但不能只以是否具备突出的音乐才能作为评选好课的标准。人的才能有大小,而一个好的音乐教师和一堂好的音乐课的评价标准,应该是在有突出音乐技能之外的更多教师可以做到的。这是在非常态音乐课观摩活动中对常态教学的引导。

“第七届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给了我深刻的感触。例如,教材的编辑具有多元音乐文化的理念,亚洲、欧洲、拉美、非洲音乐都有,丰富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并从小培养他们欣赏多种音乐的能力。我们在观摩活动上看到的是老师们的教学,在这背后,还有教材编写者辛勤的劳动,精心选择、编辑曲目,在学唱或欣赏的区分方面、在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方面,都有细致的思考。这个工作量也是很大的。还有,观摩活动中一些教师开发孩子的音乐创作思维,让他们尝试变换某一乐句音符的顺序,从而改变曲调;在乐器的演奏上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让学生自己把音乐玩出精彩。这些做法,对消除音乐的神秘感,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知晓音乐,有很大的帮助。而用一些非乐器的道具,如木凳、算盘和水等,让学生施展自己的想象空间,表现对音乐的参与,这就不只是挖掘学生音乐的潜力,对开掘学生在其他学习中需要展开的创造性思维,我认为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另外,观摩活动中老师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也体现出近年来中小学音乐教师培训的多方面成果,应该说这方面的进步也是巨大的。

总之,创造好的条件,激发出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整合好现有的资源,这些前提的合力,使我在中小学音乐课观摩活动中收获了惊喜,增强了信心,对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充满了希望。

周青青 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作者:周青青

第3篇:以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观《放牛班的春天》有感

摘要:学校社会工作作为一个新的理念,指将运用社会工作的方法,关注学校学生的心理、情绪,帮助联结教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更好的帮助学生融入学校的环境。本文以一部关于问题少年的教育电影为内容,分析电影中旧的和新的教育理念,从而以学校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少年的教育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思考。

关键词: 学校社会工作;问题少年;教育

一、“问题少年”的故事

放牛班的春天讲述的是一名代课教师马修被派到一家专门收留问题少年的学校,马修在课堂上遇到很多烦恼,捣乱的学生皮埃尔经常打架,甚至伤害到了学校的修理工大叔,而校长对这种捣乱学生采取的是关禁闭,而马修则从另一个方面来解决问题,让皮埃尔去照顾学校修理工大叔来作为惩罚,这让皮埃尔的心里有很大的改变,慢慢懂了爱。马修开始培养这些捣蛋的孩子们学习唱歌,组建合唱队,给每个孩子安排了最合适的位置,逐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插班生蒙丹,心理医生把他放到这所学校作实验。蒙丹无恶不作,人性几乎已被泯灭殆尽,他被校长指控偷了学校的20万法郎后被送进警察局,蒙丹从警察局逃出来一把火烧了学校的某几间房,而马修作为负责人也被辞退。马修而马修取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他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同事的认可。

看着电影,其实我最关心的还是马修的爱情,马修看着自己心爱的女子上了别人的车时,我的心也痛了一下,为什么这么好的人却没能拥有好的爱情,影片他告诉我们,在马修的世界里只要她爱的能获得幸福,他也是幸福的,他没有占有,而是选择了释怀。从马修的爱情观里,我们不难看出来这是一个有自我牺牲精神的人物,所以也成就了他能在“池塘之底”学校获得学生信赖的很好的支撑点。当影片最后看到马修再次回头把佩皮诺带走的时候,我那一刻的想法是:马修终于有个人来陪伴了,其实选择陪伴自己的并不一定要是爱情,也可能是一种亲情,马修在爱情失去的时候选择了亲情的陪伴,这也是一种幸福的选择。

二、“池塘之底”之校长和马修的教育方式

“池塘之底”在别人的眼中,被称为是有问题孩子聚集的地方,特别是他们的校长,在校长的眼中,“池塘”感觉这些孩子被永远的埋没在底下,他们没有能力,品质差,无可救药,所以在校长的所谓“行为与反应”模式里,孩子们做出违反校规的事情,校长只会通过自己的权威,然后就是负惩罚的方式,像关禁闭,打骂,扇耳瓜子这种体罚的方式,来让学生禁止甚至是恐惧在去再犯规则,这样的“行为与反应”其实就是最初的“条件反射”效应,并没有真正做到具体情况的“行为与反应”模式的运用。把人当作物来教育,那是一种军事化或者说是强权的模式,必会遭到人的反抗。蒙东就是一个例子,他是一个有暴力倾向的孩子,这种简单的治理模式只会激发他的暴力倾向,再加上校长对他的不信任感,他很可能会采取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对于有暴力倾向的孩子,以暴制暴不是一种好的解决方式。

马修的到来,真正意义上是一种理念的到来,在马修的眼里,“池塘之底”里的孩子并不是一无是处,可以说马修刚开始是带着观察的眼光进去的,他没有完全听从校长对孩子们的介绍,而是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孩子们,他用自己的幽默去感染着自己 的课堂,用自己的真诚去维护学生的利益,他并没有完全站在权威者的角度去替其管教或者说是体罚学生,而是愿意站在他人的视角上去看待问题,这里有他的同理心,有他的换位思考方式。这些是一种理念,当理念转化为行动时,他散发着感染甚至是影响学生的作用,在对于皮埃尔对修理大叔的伤害,马修体罚他的方式是让他照顾大叔,在照顾中,孩子真实感受到了自己对他人的伤害,他用自己的照顾换来别人的原谅,又重新获得了信任,这样的“行为与反应”模式里,其实只加了一样那就是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认知。当然,我们马修老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孩子们的,还是他那双善于发现别人美的眼睛,他鼓励孩子们唱歌,当孩子们一个个唱的时候,马修很负责的说:“你是高音,进去左边。”这一句简单的话语,其实是一种对学生的肯定,还记得皮埃尔是副指挥时坐在桌子上的可爱身影,萌萌的书架学生虽然唱歌不好,但马修也给他找到了很好的位置,有时候好的定位也是成功的启蒙点。

三、如何以管理者的身份改变“池塘之底”学校的系统

从管理者来说,你一开始的态度就决定了你工作的水准,要带着一种积极的心态去带领你的下属,这是一种领导影响力。

其次,要学习好并制定好学校的管理模式,连“行为与反应”的模式都没有学会,祸害的就是一群孩子,在“行为与反应”的模式里,个人认为还应该加入认知这一因素,也就是要用“认知行为治疗模式”,我们面对这样一群有问题的孩子,首先应该了解他们的认知情绪,认清其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通过改变认知再取得行为上的改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还应该融入优势视角和个别化的原则,适当的去挖掘每个孩子的潜能,给他们的人生定位有一个好的启发,而不是否定他们的所有。

管理者要客观的看待老师和学生,好的管理者往往不是为自己谋福利,而是大家一起谋福利,多站在别人的利益考虑问题,才是解决问题的长久之法。

“池塘之底”学校系统的改变,个人认为最重要的就是办学理念上的转变,有问题的学生是被大众所不能接受的学生,来到我们这里并不是要替大众来体罚他们,而是要给予他们一种社会上的关怀,给他们带来信任感与社会认同,当然坏的行为我们需要用专业的方法进行矫正,而更多的帮助其寻找新的发展突破口,帮助其再社会化,理念对了,管理的路子就走对了。

四、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社工如何解决

学校社会工作是将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及技巧运用于教育机构和相关设施,旨在改善学习环境和条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提高学习和生活能力,矫正其错误的认知和行为,预防和解决学生问题,促进学生、家长及社区的互动关系。

作为社会工作者,以学校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所做的角色就是要做好协调者,协调好学生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使得他们的思想观念管理方式能有一个好的磨合,达到一种认同。同时,社会工作者也应是一位治疗者,对待不同的学生应该制定不同的方案,比如偷盗的学生、暴力倾向的学生,应该帮助其矫正不良的行为。同时,社工更多地应该有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能力,不要给学生“贴标签”,应该用观察和访谈了解学生的认知,与其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在与学生互动过程中才能有真诚的交流。

作者:司双双

第4篇:观戏剧有感作文(最终版)

观戏剧有感作文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种类多样。下面是关于戏剧的观后感作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最近,我们在老师的指引下,走进了戏剧世界,真是既兴奋又迷茫。终于在亲身感受之后,我认识了戏曲。

戏曲是我国悠久文化造就出来的精粹。著名的剧种有京剧、越剧、河南梆子等。京剧被称为“东方歌剧”,这是形成于北京的剧种,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很著名。拥有“中国戏剧之母”之称的昆剧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我们湖北黄梅县的黄梅戏,最后壮大于安徽。可以说,各个地方剧种都各具特色,深受当地人民群众的喜爱。

有一种戏曲发源于我们本地,正是楚剧。因为发源于本地,剧中人物对白就是我们的方言。楚剧也是对我国戏曲艺术有较大影响的剧种。对此,你是否有一种自豪感呢?

楚剧《四下河南》中有一个片段叫“母亡店中”,主要表现一位母亲临终前对一双儿女说的话。表演者以生动的面部表情,高超的唱功,塑造了一位含辛茹苦、满腹冤仇的母亲形象,让听众无比感动,甚至泪流满面。

亲耳聆听了一些戏曲唱段,我明白了很多。唱戏跟唱歌不同,它很慢,有时几乎是一字一拖。舞台上的场景布置也很简单,仅有两三件道具,但演员凭借唱腔、动作、面部表情等,可以模拟出非常丰富的内容,给人身临其境之感。有的戏十分精神,表演者一句一个动作;有的戏场面热火朝天,十分给力。而有的戏却是一个人在那里不停地唱,没有明显的高潮,让人昏昏欲睡。这样的戏,大概就是所谓“文戏”吧。

虽然直到现在,我对戏曲知道的依然不多,但比以前那是有大大的进步了。今后,我还有更多地去留意戏曲,体验这我国文化的精华。

中国的戏曲,源远流长,有着鲜明的民族风格。每种戏曲都有各自的特点,如京剧的容华美,昆曲的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黄梅戏的悠扬委婉。

为了感受它博大的内涵,去品味它悠长的韵味,我特地上网查找。

我先一段既简单又好听的黄梅戏《天仙配》选段。“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绿水青山带笑颜你耕田来我织布你挑水来我浇园……”听着听着,那似乎散发着清香的泥土气息的黄梅小调使人感受到了剧情人物的欢喜幸福,看到了潺潺的溪水,在枝头欢歌的小鸟……突然,我感到一阵摇晃,猛地睁开眼,感到重心不稳,原来由于我听得太入迷了,差点摔倒在地。再一看,戏早已唱完了。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原来戏曲不比流行歌曲差。同样很好听。

想到这,我不禁感到脸红。我这个只知道听流行音乐,只知道追流行歌手的小女孩,却一直没发现戏曲艺术的美,一种脱俗的美,一种自然的美……

常言道:想知道梨子的味道,就必须亲自去尝一尝。其实,很多东西不能光看表面,需要亲自去实践,才能知道事物的真假。就像戏曲,它虽不分时代,但既不会过时也不会老套。它是中国艺术的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永不褪色。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看戏剧《宝连灯》,我兴奋极了。同学们叽叽喳喳,就像一群乐坏了的小鸟。我们开始出发了,走了好长好长的路,终于到了影剧院。表演开始了。我瞪大眼睛看着台上精彩的表演,生怕漏看了一个小细节。故事给我们讲了沉香跟孙悟空学本领,夺回宝莲灯,劈开华山救出母亲的事。

看完了戏剧《宝莲灯》演员们精彩的表演,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勇敢的沉香。他敢于和二郎神挑战。然而,我却很胆小,一到夜晚就害怕起来。沉香很爱自己的母亲,不怕千辛万苦救出了自己一面都没见过的母亲。我知道,沉香这么做的动力是因为他深深爱着自己的妈妈。我也爱妈妈,可是我却……记得有一天,妈妈无力地躺在床上,叫我拿药。我却权当没听见,理都不理。这件事虽说过去了很长时间了,但看了今天的戏剧我才知道爱是互相的,我惭愧极了。

第5篇:莎士比亚戏剧有感

读莎士比亚最后两篇戏剧有感

近一年来我断断续续得读莎士比亚的作品,他的这个版本总共有十二册,每次借时最多两本,另带一些其他的名著。还好我有耐性,一直在坚持着。看的书籍基本都是外国名著,还有同学推荐的有影响力的中国书籍。今天我终于把这套书中的戏剧看完了,小有一些成就感。 这套书的安排是前五本是喜剧,剩下的我认为都是悲剧。莎士比亚是以悲剧出名,也因此这套书选取的悲剧比较多。我先看完戏剧,觉得很是过瘾,在不知不觉之处,笔锋一转,给我带来意想不到的完美结局。今天把最后两篇看完,我已惯性的想法认为这来是悲剧,就以悲剧的心情来看,给自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文中的好人遭遇一些不幸,让我很心疼,想着他们已经这样苦了,最后还是要死,真的替他们不值,我在心中默默地为他们祈祷,希望转悲为喜,但心中一直有声音在提醒我,这是悲剧。我没有为了满足好奇心,而翻到最后一页看结局,虽心中确定是悲剧,但还是存有侥幸心理。即使看到事情有所好转,但还不确定不放心,一直提心吊胆的看着,心思随着情节流转,随主人公的情绪而变化。最后终于看到结局,是很好的大团圆,我双手紧握,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仿佛我自己得到幸福一样。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快乐。

书我会继续看下去,他给我带来了生活中感受不到的幸福与快乐,教给我许多生活中学不到的。

第6篇:读《亚洲的戏剧》有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冈纳·缪尔达尔在《亚洲的戏剧》一书中的一句话:“中国的戏剧概念不完全是喜剧,最容易引人入胜的恰恰是即将上演的悲剧。”让我对这本书起了兴趣。

本书作者缪尔达尔教授是1974年与哈耶克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著名经济学家,是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之一,在他科学生涯的早期,缪达尔就已表现出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广泛兴趣。在《经济理论发展中的政治因素》中他最早阐述了政治价值判断对经济分析的作用。在得到瑞典皇家科学院充分肯定的学术巨著《美国的困境:黑人问题和现代民主》中,缪达尔充分地显示了他把经济分析与广泛的社会学事业结合起来的才能。

本书是冈纳·谬尔达尔潜心研究多年的结晶。书中对南亚国家的贫困和发展从制度体制安排、人们对教育和生活的态度等诸多方面进行深刻地剖析。缪尔达尔为了写作这本书,用接近十年的时间在南亚国家进行调研,所以他的著作里面可能很多东西是不能用理论模型描述的,但是却是极其发人深省。他认为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态度和制度是经济发展最大的障碍。而态度很多时候又是因为贫穷而导致的,由于营养不良导致的缺乏工作效率与工作热情,缺乏工作效率导致工作报酬率非常低,就更没有工作的动力。发展中国家令人绝望的另一个方面是人口的增长,缪尔达尔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有大约百分之五的新增人口可以在现代产业中找到工作,在印度,而新增人口的大多数不得不依赖于本来已经显得人满为患的传统部门。缪尔达尔最后的希望还是寄予在政府之上,希望政府能够变得强硬起来,有所作为。

读完本书,最大的感受在于认为政府也许是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途径,虽然坏政府与坏政策是很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长期贫困的根本原因,但是似乎发展还得依赖政府,因为发展是一种公共品,人们很难在没有外力的情况下朝向一个目标前进,政府的强有力行为反而更容易产生成效。

第7篇:中西方戏剧对比有感

——以《哈姆雷特》和《窦娥冤》为例

亢菲

2012级教育学一班

摘要: 通过对《哈姆雷特》和《窦娥冤》的解读,剖析出我个人对于中西方戏剧不同处的看法,同时也提出我对于戏剧未来的期待,以及对于戏剧表演形式改进的看法。 关键词: 心理描写、语言描写、哈姆雷特、窦娥冤

在酒神剧场,古希腊人年年粉墨登场。同一时期,在中国的先秦时代,孔子删定了《诗经》,屈原写就了《离骚》,老子在讲道,庄子说逍遥,百家争鸣,可谓气象恢弘。但那时,中国人观赏不到戏剧。戏剧艺术在中国文化土壤上艰难孕育,待到它蛹化成蝶,距离古希腊戏剧的黄金时代已是千年流失。但就是源于不同文化土壤上的两种戏剧,造成了今天戏剧舞台上的异彩纷呈。下面我以《哈姆雷特》和《西厢记》为例,谈谈我对中西方戏剧的感悟。

一、 西方悲剧典型代表——忧郁王子“哈姆雷特”

1601年,一个经典戏剧人物形象——哈姆雷特在英国戏剧大师

莎士比亚的笔下诞生了。哈姆雷特的原型是丹麦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有关他替父报仇的传说激发了莎士比亚的创作热情。经过莎翁的卓越创造,这个人物从苍白的历史记载走上了生动的戏剧舞台,成为了永恒的哈姆雷特。同时,哈姆雷特也成为西方戏剧塑造人物追求性格化传统的鼻祖。

哈姆雷特是一位非常理想的王位继承人。但是,一场灾难将这位“阳光王子”拖进了人生的深渊。哈姆雷特所崇拜的父王死了,他所依恋的母后改嫁了,父亡母嫁的事实让他一时间无法接受。就在他悲伤迷惘的时候,父亲的亡魂又告诉了他一个骇人的事实:自己是被自己的弟弟,哈姆雷特的叔叔毒害的。年轻的哈姆雷特陡然间遭到了双重打击,他的悲伤无法抑制,它的愤怒无法遏止。从此,他长久地生活在这两种负面情绪中,并造就了他复杂的内心世界。

哈姆雷特是一个谜,一个关于人的复杂内心的谜。哈姆雷特为什么没有直接剑刺仇敌的胸膛呢?这个问题,400年来没有得到一个公认的答案。哈姆雷特自己也非常困惑,他不断的自责说:“现在我明明有理由,有决心,有力量,有方法可以动手干我所要干的事,可是我还是再说一些空话„„始终不曾表现出来。”那么为什么呢?有四种解释非常流行:因为懦弱,哈姆雷特没有勇气,所以逃避复仇;因为性格谨慎,哈姆雷特思虑过多,所以没有轻易行动;因为心地善良,哈姆雷特不希望流血,所以竭力避免流血行为;因为没有机会,哈姆雷特无从下手,所以只能等待时机。但接下来,又有人根据具体情节推翻了以上四种说法。有人曾说: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可见哈姆雷特内心世界的复杂,而莎翁的高明之处在于给观众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让观众有机会在哈姆雷特身上找到自己,也有机会描绘自己内心的哈姆雷特。

所以我认为西方戏剧故事的跌宕起伏主要体现在人物内心的纠结与斗争。西方戏剧不会浓墨重彩的去描述具体的故事情节,也不会通过大量铺陈来体现戏剧性效果,而是通过人物内心的斗争来展现戏剧特色。并且这种戏剧传统也深深影响了西方的小说创作。在西方的小说作品中 ,我们会发现大段的人物心理描写,这些心理描写往往是解读人物复杂心理性格的关键。同时这种人物的心理描写也将整个小说情节推向了高潮。

读西方戏剧,我会不由自主的融入到戏剧当中,与剧中人物发生奇特的心理共鸣。他们内心纠结,我也内心纠结;他们内心矛盾,我也内心矛盾;他们悲伤的难以自制,我也会悲伤的泪流满面。我与剧中人物无比和谐的融合在了一起,俨然不知我是剧中人,还是剧中人是我。

二、 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窦娥冤》

公元13世纪,蒙古人灭金亡宋,建立元朝。由于蒙古族推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报国无门,只好投身于戏剧创作,从而在整体上提升了中国戏剧的艺术性。正是在这种特别的历史背景下,中国戏剧迎来了自己的黄金时代。据不完全统计,元至明初200多年的时间里,剧作家留名史册的就有近200人,作品数量高达500多部。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纪君祥、高明是元代五位具有代表性的剧作家,他们的代表作—《窦娥冤》、《西厢记》、《汉宫秋》、《赵氏孤儿》、《琵琶记》基本上能够构成元代戏剧创作最为卓越的部分。从世界范围来看,人类戏剧在中国的元代迎来了继古希腊戏剧之后的第二次繁盛期。

下面我就中国十大悲剧之一的《窦娥冤》谈谈我对中国戏剧的感受。 《窦娥冤》是关汉卿最优秀的代表作,剧作以窦娥的悲惨遭遇揭示了元朝吏治的腐败和社会的黑暗。士人窦天章无力偿还蔡婆的债务,不得不把年仅7岁的女儿窦娥抵押给蔡家做童养媳。窦娥17岁与丈夫成亲,但不久丈夫就病死了。蔡婆外出讨债,欠债不还的赛卢医竟欲把蔡婆勒死,恰逢泼皮无赖张驴儿父子路过此地,救下蔡婆,并以此相要挟,逼娶蔡家婆媳。软弱的蔡婆答应下来,窦娥则坚决不从。张驴儿在羊肚汤里下了毒药,企图毒死蔡婆,霸占窦娥。不料,张驴儿的父亲喝下了羊肚汤中毒而死,张驴儿反诬窦娥,两人对簿公堂。山阳太守贪赃枉法,偏袒张驴儿,对窦娥严刑逼供,还扬言要刑讯蔡婆。窦娥担心婆婆年纪大了受不了大刑之苦,只好屈打成招。临死前发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州大旱三年。这三桩誓愿都一一得到验证。三年后,窦娥的父亲窦天章靠着窦娥冤魂的指引,从审了这桩冤案。恶人受到了惩罚,窦娥的沉冤得到昭雪。

窦娥的冤屈让许多人都哀叹不已,我们在为窦娥鸣不平的同时,也对元朝吏治的腐败产生了深深的厌恶。仔细阅读剧本,我们会发现《窦娥冤》中几乎没有对窦娥及几个主角的心理描写,这与西方戏剧相比显示出了极大的不同。《窦娥冤》中大多采用语言描述,通过不同人物的语言来体现人物性格特征,并且也着力将情绪融汇在语言中,从而将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读中国戏剧,我好像是一个隐世高人,冷眼旁观的看着尘世间发生的一切。我总会置身事外,以一个先知的身份感受着剧中人物的欢乐与悲伤。我会最客观冷静的发掘出作者想传达给我的想法,找到这个戏剧最震撼我灵魂的地方。但却会有一种“举世皆浊我独清,举世皆醉我独醒”的痛苦。最终只能化为“我笑他人忒疯癫,他人笑我看不穿!”

三、 中西方戏剧的现代化

不论是西方戏剧注重心理描写,还是中国戏剧注重语言描写,都没有好坏之分。正是这两种不同的戏剧形态才造就了今天世界戏剧的异彩纷呈,我们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从内心出发,用心去品读其中的韵味。

不论是西方戏剧,还是中国戏剧,都面临着一种较为尴尬的境地。当代年轻人都不是很喜欢戏剧这种文艺表演形式,这就需要我们改进戏剧,为戏剧加入许多现代化元素,与时俱进。例如: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化语言,用一些多媒体设备,改编一下剧本。总之,只要为戏剧加入当代年轻人的创新思想,戏剧一定会在年轻人中找到“粉丝”。

我坚信:戏剧这朵艺术奇葩会开的更加绚丽!

【参考文献】

1、《忧郁的王子》

2、《漫长的历程》

第8篇:读《亚洲的戏剧》有感(推荐)

读《亚洲的戏剧》有感

陈晓红 S12252050 区域经济学

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纲纳﹒缪尔达尔(Gunnar Myrdal)于1968年出版了该本论述亚洲和贫困问题的著作,六年后,这位经济大师于197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是对他毕生研究的肯定。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对这位传奇的作者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缪尔达尔于1898年12月6日出生在瑞典达拉那省古斯塔夫斯教区一个农庄。他幼年的生活是在乡间度过的,他一生主张平均主义,信奉清教伦理,都与他的农村生活背景有着较深的联系。缪尔达尔的童年经历与终生信仰对他后来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年缪尔达尔是与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一同分享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获得此项殊荣的原因是:“ 因为他们在货币和经济波动理论中的先驱工作,并且因为他们对经济、社会和制度现象的相互依赖关系的深刻分析。” 其中,缪尔达尔“把他的大多数研究工作指问最宽广意义上的经济问题,特别是美国黑人问题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从缪尔达尔的平生不难看出他对贫困群体的关注,《亚洲的戏剧》一著也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亚洲的戏剧》一书内容十分丰富,极具创见。虽然时代更迭,但到了几十年后的今天,书中的很多观点仍旧具有很高的价值。

1968年的亚洲究竟是什么样子,作者在书中给我们描绘了那副图景。当时亚洲的境地内交外困,社会意识的更迭,经济的停滞,让亚洲沦入贫困的陷阵。中国正处于革命热潮致中,文化大革命几乎将国家的发展停摆;印度则意味崇尚有节制的计划经济和社会公平;新加坡刚走入独立时代;其他亚洲国家也问题连连。唯一发展比较顺利的日本,继美国和苏联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但总的来说,亚洲的发展都是低水平的,人民面临贫苦的生存环境。作为发展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喜欢将发展经济学的兴衰和政治因素联系起来。缪尔达尔认为,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二战前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文学家,而战后,主要的研究者变成了经济学家。这并非是一个偶然的转变,而是世界政治形势变化的结果。二战后殖民制度的瓦解,不同欠发达国家各自为营,期望得到新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不同社会阵营的冷战与对峙,使得发达国家更加关注欠发达国家的发展。西方国家对欠发达国家的关注并非来自怜悯之心,而是来自政治和自经济利益的需要。

全书缪尔达尔从四个部分论述了他心目中亚洲这出经济戏剧,分为经济现实、制定计划的第三世界、劳动力的使用以及人口质量。缪尔达尔在书中探讨了南亚国家贫穷落后的原因,他将矛头主要指向了制度的落后。制度的约束往往让一个国家的发展最为艰难,这种贫穷来源于社会阶层的固化、社会的不平等。不平等往往会加速社会的阶层分化,更加阻碍社会的进步。现代部门的发展似乎不是改善了制度,而是恶化了制度状况,特别是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里。在不公平制度的背景下,无论是现代部门的发展,还是教育的推广,只会使得种姓之间的差别更大,不平等的恶化使得制度更加偏向某些群体,制度没有使社会的现状得到改善,反而愈加恶化。并且似乎这些问题并不是依靠外部力量可以改变的,而在南亚内部存在的一个普遍情况是,由于推行普遍的自由放任而导致的国家作风不强硬,这种“软作风”不仅使政策难以实施,还给政府带来腐败问题。政府没有具体的行动纲要,或者即使制定了行动纲要也很难付诸实践,所以就陷入一种恶性的均衡之中。缪尔达尔最后的希望还是寄予在政府之上,希望政府能够变得强硬起来,有所作为以改变。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迅速的人口增长也令人担忧,缪尔达尔按照最乐观的估计,也只有大约百分之五的新增人口可以在现代产业中找到工作,在印度,而新增人口的大多数不得不依赖于本来已经显得人满为患的传统部门。并且,发展中国家还没有找到有效的控制人口增长的途径,人口的高增长和人民赤贫之间的矛盾使得新增人口营养不良、教育欠佳,使得国家的发展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

缪尔达尔的这本著作并非是虚建在模型之上的研究,而是他用接近十年的时间在南亚国家进行调研所作的成果,极为发人深省。很多内容在今天看来对我国的发展都很有启发,值得我们揣摩、细读。

第9篇:观《观超强台风》有感

曾不止一次看过这步影片,但每看一次,就有不一样的感觉,不一样的感动.在这用电影形式展现出来的关于温州市发生台风时的场面,人民与国家干部同心协力共抗台灾的动人情景.让普通老百姓都能感受到党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理念.感动让人民团结一致,上下一心;镇静使生命再次重生.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在大灾来灵时我们的干部我们的同胞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和超凡的毅力.温州市长的大度英明,各级领导的严阵以待,专家的果断与准确计算,让生命的意义得到了最完美的诠释.在这次抗台斗争中,我们损失了几百亿的国家财产,滞后了经济的发展,但我们的党忠实履行了|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博爱精神.我看着这部影片,写着自己的感慨之言,为的不是让人恭维我的语言功底,也绝非借此来宣传自己.我的目的很简单,只想让更多的人分享我的这份感动,让我们九零后的人思考生命的内含,更加珍惜和平,立志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好好的活着,我们不能像军人那样为祖国而战,也不能像决策者那般为民谋福利,但我们要用最简单的方式,最平凡的举动来表达对祖国母亲最深沉的爱.

在看的过程中,泪像雨一样,下个不停,感动如雨,无处不在,就算是你,或者是那些正在遭受苦难的人如果看到这样的场景,谁又能不为之而潸然泪下呢.毕竟,我们都是有七情六欲,有良知的中华儿女.我不能为大家把所有的剧情呈现,但我强烈推介大家去看.下面,我会向大家讲述我在这部剧里面所看到的人性光辉.

台风来临前,小镇还是往日的平静,人来人往,依旧车水马龙,还有那无数的笑颜,一片和谐的景象,一方安详的水土.故事以一对四川籍夫妇旅游为线索,拉开了大灾里感动的序幕.台风来啦,但夫妻二人却在此时失散,妻子所在的地方竟然是海中的一个孤岛,并且还是台风眼所在地,这个即将成为母亲的妇女却在此时难产,岛上仅有的卫生所条件极为有限,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也没有专业的妇产医生,只有一位年轻的女护士.远在岸上的丈夫与爱人失去了联系,心急如坟,完全不顾国家法律的规定,私自偷渡出海,男人好样的,看破自己的生命,把自己爱人和孩子的生命放在了第一位。他那种毫不犹豫,是好男人的征兆,他没有太多文化,也没有太多金钱,平凡的几乎没人认识他,但他对家庭的爱,对生命如此透彻的理解,是我们常人无法做到的。

“你们走吧,再不走,我们会连命都保不住,如果生命都没了,那就什么都没了”,台风吹打起的雨滴落在了市长的身上,但他为了人民生命的安全,全然不顾自己,脱去蓑衣,在雨中向人们下跪了,这一跪,让在场人无不震惊,人们惊叹说:“你是市长啊,怎么能向我们下跪啊”,但他这样回答,“但你们是我的亲人”。简单的回答,感动了观众,震撼了人心。泪在流着,心在痛着,为人民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动流泪,为这多灾多难的国家而心痛|、、、、

故事到这里并不算结束,但从中,我们以泪来浇灌了我们干涸的心灵。我以一个大学生的身份来评价这部影片,悟出的是一份责任,一份牵挂。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我们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又该用怎样的方式去处理遇到的麻烦。多少问题困扰着我们,但我想说的是,有感动,大学生就有救,

就能唤醒无数良知。看了这部电影,我不知道该告诉大家什么,但这无语的结语,将记录我们大学生行为的点滴,指引着我们前进。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