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改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中小学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随着科技进步,各国都认识到人才是发展的关键,积极实施课程改革。我国在实施新课改后,各地中小学都对课堂进行了改革,在全国刮起了一股改革风。但是在新课改的十几年中,许多问题也浮出水面,通过走访各地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初步了解之后,发现中小学教师对新课改的学习认知出现偏差,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不清和运用不明,在课堂教学中忽视学生的生命特性,对新课改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有些背离。根据走访学校的教师反应的急于解决的重要问题整理制定出详细的问卷对中小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深入调查。调查显示教师在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广泛运用三维目标,将三维目标看成是科学的有机整体关系和层层递进的关系,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作为改革的突破口,整理出6种教学模式:阶段教学模式、效率教学模式、环节教学模式、时间结构模式、多媒体手段模式、班级组织模式。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自主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导学案。教学方法是辅助教学模式运用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同教学方法相互交叉、互为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学习,其中既有积极效果,也有消极影响。通过小范围的调查发现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部分问题,集中表现在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教师对三维目标的理解仅仅停留在书面上,在实际教学中过度重视知识与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较为薄弱。三维目标只在教案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不能有效执行和贯彻。教师在教学中避重就轻,过度追求模式方法改革,忽视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整个学校的大环境制约着教师的发展,天天嚷着课程改革,但教育评价体系并未改变,教师不能放开步子实施改革。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不仅要从教育者的主观思想方面进行分析,而且要关注问题的客观层面,力求全面,才能提出有效的策略。主观方面,教师受功利主义思想趋势,追求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强调个人的利益,在当前教育制度下考试成为教师攀比的工具,一些教师出现冒进思想,往往忽视学生的生命特性,只重视结果。教育本质异化,寄希望于模式方法的翻新,忽视课堂教学的本质。客观原因包括教师、学生、国家政策、学校、家长等方面。教师在新课改中迷失自我,对课程改革出现水土不服,处于新旧角色交替中,长期重复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师出现职业倦怠,教师的专业发展受到制约,缺乏自我提升。学生水平差次不齐,很难兼顾全体,优化教育改革,缺乏推行新模式的环境。中小学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策略重点放在对中小学课堂的构建上,从课堂理念、课堂设计、课堂构建三方面合力构成完整的生命课堂。教师应将生命教育的理念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从生命的整体性出发,提升人的生命价值。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要正确处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的关系,只要将其内涵和特征分析清楚,才能设计课程的原则,只有遵循课程设计原则基础上,教师设计课堂备课活动,才能使课堂具有生成生命课堂的特征,进而迸发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课堂要从两方面建构,科学的结构为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艺术的情境为课堂教学内在品质;科学的结构为课堂教学的骨架支撑,艺术的情境为课堂教学的血肉灵魂,二者相互融合,构成生命课堂的基本教学策略。教师同学校协同努力,为中小学课堂创设良好的环境。

关键词:中小学;课堂教学;新课改

学科专业:教育学原理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1.1.1 课题来源

1.1.2 目的

1.1.3 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课堂教学研究综述

1.2.2 国内课堂教学研究综述

1.3 相关学习理论及概念界定

1.3.1 相关学习理论

1.3.2 相关概念界定

1.3.2.1 教学模式

1.3.2.2 教学方法

1.3.2.3 教学策略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基本现状

2.1 问卷调查的基本情况

2.1.1 调查准备

2.1.2 正式调查

2.2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现状

2.2.1 课堂教学目标的理解

2.2.2 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

2.2.3 课堂教学方法的选择

第3章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及归因

3.1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问题

3.1.1 教学目标理解出现偏差

3.1.2 过度追求教学模式方法改革

3.1.3 教学评价体系制约改革

3.2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问题归因

3.2.1 功利主义驱使

3.2.2 教育本质异化

3.2.3 教师专业发展困难重重

3.2.4 学生水平参差不平

3.2.5 缺乏推行新模式所需的环境

第4章 中小学课堂教学的解决对策

4.1 树立生命教育理念

4.1.1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提升人的生命价值

4.1.2 课堂是为了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而存在的生命体

4.2 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4.2.1 正确处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形式的关系

4.2.2 课程的实施原则

4.2.3 具体的备课思路

4.3 构建结构和情境相融合的生命课堂

4.3.1 构建科学化的结构

4.3.2 创设艺术化的情境

4.4 教师同学校共同努力

4.4.1 教师专业化发展

4.4.2 学校创设支持性的校园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设备管理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