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

2023-02-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管理

农技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研究

摘要:根据我国经济体系的持续发展与进步,农业作为我国的基本产业,就必须从科学发展的方面研究农业是怎样提升产量与持续性。唯有先进化的农业理念深进到基层,才可以在大幅度提升创建我国农业经济制度的质量管控的可能性。基层农业技能推广人员将最基础的技能与措施来作为推动途径,需要了解到其性能的主要性,并且探究清楚能够影响农业技能发展的原因,才可以维持基层农业技能发展水平。

关键词:农技;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

引言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经济迅速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与进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影响。想要达到农业经济不断持续迅速发展,就需要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若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能得到高效确保,那一定会直观性的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從而使得农业经济发展进步受到抑制。提升人民群众对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管控过程中的重要效用的了解,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

各个级别的政府单位,具有颁布食品法,增强产品质量可追溯性,国家总局、农业部以及林业部推动绿色产品生产,都为保障我国的质量与安全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农产品流程和食品与药品“生产,销售一同犯罪”,然而,我国的农业生产措施与制度繁杂,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贯通在农业生产、加工、存储以及输送等全过程中[1]。保障整体社会的食品安全十分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我国农产品的生产与分配相联系。实质因素就是农业生产受到损失以及农药与化肥的应用。不应使用农药和化肥,否则就会导致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一方面是生产主体的区分,责任主体缺少补偿能力。二方面是生产障碍,生产技能与生产措施不相符,生产与销售数据有所不同。三方面是没有确切应用保鲜技能的配备,安全责任的主体是十分散漫的。四方面是产品质量与产品销售利润之间的不均衡,这是无效的生产。五方面是产品质量与市场变动效益之间的不均衡。

二、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当中的效用与意义

从客观层面研究,高质量安全的农产品作为促进与贯彻先进化农业标准的一项体现方法。现行法当中明确规范,农产品必须要把已颁发的多种不一样种类条件作为根本。按照这一基本来完成日后的生产组织,全部产品的质量安全必须要实现条件规范,并且还需要使用安全质量的评判条件来对其开展判断。经过此种措施的科学合理使用,不但能够使得农产品实现质量条件规范,并且还能够达到人民群众对食品质量安全提出的特别化需求。根据以上能够知道,想要从实质上确保农产品质量的安全,就需要保障管控条件在创建与详细贯彻时候含有先进化的特点,并且还要确保要求在实际中更加高效的落实[2]。第一,由于农业生产过程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土壤环境等等多种不一样要素的影响,因此其自身在预见性、可管控性等层面的管理成效都相对较差。因此,能够经过对规范化措施展开科学合理的应用,达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高效管理与管控。为了确保质量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保障每个部分措施都能贯彻落实,就必须要融合实际条件,经过对农业生产使用过程中持续归纳经验,对现有的问题展开客观评价,并且提出较为有效的处理措施。第二,在对农行业规范化开展创建与详细使用的时候,一般情况下能够经过一些农业科技骨干来操作,然而农业条件在详细进行时就需要创建与落实贴合实际规范的技能服务队伍,此种能够为每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给予参考。在以往的农行业规范化进行过程中,农业条件在创建与详细使用的过程中都需要达到对多项要求的高效贯彻,并且还需要对部分要求展开监管。然而这些部分互相之间的脱离十分严重,特别是针对部分还未构成网络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队伍来说,其本身要想为农民给予多种不一样种类的技能服务措施与对策,就不得不融合实际需求,对其开展客观性检查,并且还要确保引导对策能够切实有效地贯彻实施。

三、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高效结合

(一)工作任务从扩张技术覆盖面积转化为做强做大农产品

现时期的农业机械普及应该按照真实需求,科学合理地创建与落实现存的普及任务。一般是在下述情况下创建此任务:农产品供应较为匮乏,并且需要具有规划的经济制度支撑,需要持续扩张技术范围,并且提升农产品质量产品需要获得达到详细规范与条件。当前,根据社会与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与进步,农产品供应存在一些剩余。在此时期应利用的对策是经过一系列技能服务措施与对策高效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进而使得农产品占据部分位置[3]。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不得不在规定任务中扩张技能范畴,并且越来越将任务转化为更加强大,更大的农产品。必须保障产品质量切实规范条件,此样才可规避农产品的部分问题。

(二)提升从业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责任思想意识

为了提升农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不得不提升农产品的实际质量。最实质的流程是加强工作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思想意识,这也是提升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性的最基础措施。农产品安全与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是相关工作人员未创建合理的安全思想意识,也未认识到农产品的安全与质量问题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存在影响。因此,相关单位就需要增强对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推广,激励大部分工作人员转变生产观念,调整有意识地生产高质量的农产品,提升对生产责任的掌握。使得工作人员了解到生产无公害农产品的必要性与日后发展的前景,是投资人真正的投资在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三)检测技能智能化

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越来越提升,对农产品的需要与质量标准也日渐增长。在种植、收割、加工以及输送等流程达到行业全面监督,是作为提升农产品检测技能的新时期技能,这是主要的对策。根据目前检验灵敏度的提升,检验性能与检测范畴的扩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技能的进步一定会达到智能化,迅速对农产品检验。

微电子技能,纳米技能与传感器技能在农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的使用对推动检测技能的迅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效用。并且,抗体与适体等有效辨别物质的研发构成农产品质量检验技能发展的主要基本。此外,GPS技能、迅速检验技能以及远程信息数据处理技能将创建“三合一”技能检测体系,进而为我国农产品智能化检验的发展给予强有力的技能支持。

结束语

综上所述,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普及相关工作,有助于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所以,工作人员需要与真实需求相结合,利用有针对性的对策贯彻农业技术普及对策,为农民经济效益的增强给予强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肖慧,谢芳婷,文喜贤,曹开蔚,龙珑,朱述斌.江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县的模式比较、政策评估与未来展望[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01):169-173.

[2]张萌,付长亮.我国农技推广高效协同创新研究——基于机制视角[J].中国农机化学报,2021,42(01):219-224.

[3]禹绍国,何秀古,陆华忠,刘建峰.乡村振兴背景下“一园一平台,专家进企业”的农技推广模式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08):154-162.

作者简介

呼宝健(1973.12--),男,汉族,云南建水县人,本科,高级农艺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技推广。

作者:呼宝健

第2篇: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与溯源管理

摘 要:该文介绍了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溯源管理;泾县

受自然条件限制,泾县农产品生产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市场竞争意识不强,大多重视生产基地、厂房设施、机械设备等硬件投入,而对提高员工素质、农产品生产档案记载、相关制度执行等软件建设的重视程度不高,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泾县农委逐步加大了对农产品生产单位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的监管力度,2017年建立了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系统平台,将县域内规模农产品生产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纳入系统平台进行管理,对农产品生产(加工)管理各个环节进行线上实时监管。同时,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联合县农技推广中心每年对农产品生产单位开展2~3次日常巡查,检查农产品生产及农产品安全相关制度的执行情况,配合省、市监管部门开展例行监测,进行样品抽检;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利用民生工程建立的快检室对辖区内农产品进行抽样快检;对泾县食用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进行全程监管,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1 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农委的关心与支持下,泾县围绕食用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目标,深入开展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全面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管,不断完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大力推进食用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全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稳步提高。从近年来开展的例行监测和监督抽检情况来看,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总体安全可靠。目前大部分生产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和安全生产技术都有了一定水平的提高,蔬菜监测合格率稳中有升,农业投入品的使用日益规范,高毒农药退出经营市场,近几年来全县未发生初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1.1 健全监管网络,落实监管责任 近年来,泾县农委不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2011年全县11个乡镇均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成员由农综站技术人员兼任,负责辖区内农产品质量安监管工作。成立了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领导机构,明确了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村级农产品安全协管员,建立了乡(镇)、村食用农产品监管体系。2017年2月,县编委(泾编【2017】11号)批复同意成立县农产品质量监管局,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的建设。在责任落实方面,按照农委各二级机构及科室的职能,对职责范围、责任内容和责任追究进行了规定和明确,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落实监管任务。

1.2 加强检验检测,提升监管实效 利用农产品安全民生工程项目,全县11个乡镇全部建成了农产品安全快检站,建成了23套农产品安全快检系统,每个乡镇配备2名兼职的检测人员,全县实现了乡镇蔬菜农残快检全覆盖,特色种、养农产品安全就地快速检测;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通过了市级验收,配备了3名专职检测人员,可对农产品安全进行定量分析与检测;利用农业项目帮助4家食用农产品生产单位建设和提升产品质量安全自检系统,在建4套农产品生产单位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积极配合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的例行检测工作任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

1.3 加强行政执法,强化源头监管 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与县农技推广中心部门联合,有效开展农业专项执法检查、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等,在农药、化肥等投入品使用高峰期间如夏、秋季,加强日常监督检查。通过专项集中整治和日常监管相结合,引导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建立连锁经营模式,建立并完善农业投入品经营档案,实行规范经营,依法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经营行为,加强农产品安全源头监管。给农产品生产单位分发统一印制的生产记录,规范农事操作的记载。逐步将农产品生产和农业投入品经营单位纳入泾县农产品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系统管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管,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

1.4 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质量安全 近年来,县农技推广中心积极推广种植业标准化生产,开展优质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指导,推广性诱剂、杀虫灯、防虫网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初步构建了一套产前、产中、产后的安全标准体系,将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降低农残等措施具体化、规范化和简便化,使农户在生产中有标可依,有章可循。通过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他们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效载体作用。近3年来,泾县农技推广中心推广应用生物技术、性诱技术、太阳能杀蟲灯、色诱板等茶园面积3333.33hm2、水稻面积1.33万hm2,组织编写《涌溪火青》等地方标准和技术规程近10部,实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1.5 建立农产品安全追溯系统,完善追溯体系建设 2017年,泾县农委利用宣城市2017年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试点项目,为安徽省中徽茶叶专业合作社、泾县涌溪火青茶叶有限公司、泾县兰香茶业开发有限公司3家食用农产品生产单位各建成了1套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建立建全生产(加工)记录、相关制度等软件资料,产品相关数据上传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系统生成二维码信息,打印后张贴于产品包装盒,消费者扫描二维码信息进行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利用省级财政资金2017年农业品牌追溯体系建设项目为安徽翰林茶业有限公司建成1套包含产品自检系统、物联网监控系统、电子商务系统、二维码信息查询系统等内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利用县级财政资金为泾县仕同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泾县海纳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泾县三联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云岭星火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项目目前正在实施中,建设完成后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将初具规模,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将更加扎实可靠。

1.6 大力推行信用体系建设,增强生产者的自律和诚信意识 企业自律和诚信是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为一步提高种植业产品生产单位的自律和诚信意识,泾县农委除加强日常检查与宣传外,给全县90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信用档案,按月向市局报关信用档案信息。建立了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信用“红黑榜”制度,根据产品抽检结果不定期发布企业诚信信息,并将企业纳入“红黑榜”管理。

1.7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利用网络、手机微信等传播媒介和方式,不断强化农产品生产单位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利用每年开展的食品安全宣传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放心农资下乡、送科技下乡、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活动,向农产品消费者和生产者编印发放茶叶、蔬菜种植生产基本知识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汇编》等技术和宣传资料。针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实际和群众需求,重点开展科学种植和安全用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组织开展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提高农产品生产单位的质量安全能力。

2 泾县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

2.1 职责交叉的环节分工不明确 农产品生产和消费要经过一个完整的链条,包括种植生产、加工、运输、贮藏、销售、烹饪等环节,从农田到餐桌各个方面,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产生对食品的污染,造成农产品的不安全。实践中,各行政机关按照2004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进行分工,规定虽然简单明确,但在管理体制上往往形成部门职能交叉的模糊地带,产生质量安全监管真空。比如,泾县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农业行政执法大队),但县农产品安全检测站在农技推广中心,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由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畜、禽、水产养殖则由畜牧水产局负责,3个单位同等级别职能交叉,形成不了完整的监管体系,给监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良莠不齐 截至2017年底,泾县已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401家,其中种植业合作社国家级4家、省级4家、市级23家;家庭农场652家,其中种植业家庭农场省级10家、市级22家。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大多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受人员文化水平、薪资成本等因素影响,软件资料建设薄弱,甚至有的经营主体根本就没有原始记录,为了申报荣誉临时编写材料,达不到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的要求。如泾县种粮大户卫毕发全年种植水稻60hm2,农药化肥到宣城统一购买,加上项目上发放的生物农药,投入品的购买施用自己记在本子上,没有按照要求进行生产记录的记载。泾县石壁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石壁水稻種植家庭农场,前者是一个松散组织,名不符实;家庭农场农业投入品实行统一购买、统一防治、统一施肥,有记工的本子,没有生产记录和农事记录。方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全桃粮食种植家庭农场2块牌子一套人员,产品申请了有机认证,虽有生产记录但并未规范记载。

2.3 散户生产经营主体管理难 《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的违法行为有具体的规定,而对家庭散户生产中的违法行为缺乏约束机制。受自然条件影响,泾县种植业大多呈分散状态,部分农民专业组织合作社实际上也是散户生产,根本做不到企业化生产的要求,在依法监管上存在监管难、处罚难、执行难的问题。

2.4 监管力量和技术支撑不足 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任务量大面广,而农产品安全监管部门人员偏少,有限的监管力量难以应付日益繁重的监管任务。乡镇农产品安全监管站只是一块牌子而已,没有编制人员,没有专项工作经费,很多监管职责未落实到位。目前常用的监管手段是抽样监测,乡镇监管站只能进行快检定性,难以全面评定农产品安全。县级定量分析检测仪器尚未开机运行,县级抽样检测只能送市检测中心或委托第三方进行。

2.5 市场准入制度不够健全,质量问题追溯难 初级农产品市场准入门槛低,农户自产自销的蔬菜未经农残检测便进入了批发或零售市场,外地调运的初级农产品大多也没有产地证明或质量安全检测报告单,市场准入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一些生产者对农产品质量责任意识、安全意识比较淡薄,标准化措施得不到有效贯彻和执行。尤其对于那些自产自销、生产规模不大的农产品,一旦出现质量安全问题,难以溯源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6 种植业产品自检能力不足 一是县农检中心专业检测人员少且年龄偏大,未配备专业化定量分析人员,实验室不具备认证基础,目前仅能开展部分食用农产品的快检工作,无法出具检验检测报告,不能为行政执法提供技术依据。二是绝大部分的食用农产品生产单位没有自律性的检测能力,有些农业园区虽然建成了检测室,但自检意识不强、自检能力不足、检测项目不符,普遍存在“检不了、检不出、检不准”的问题。三是市场准入检测尚未完全实施。目前泾县没有符合国家标准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不能对进入泾县的农产品开展集中检测。四是取样难,特别是到基地一家一户取样费用问题,签字造册无法报销,不符合单位资金管理制度。

3 加强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与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近年来,人们在经历了“毒豇豆”、“毒生姜”、“毒奶粉”等事件后,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经营的种种弊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薄弱基础,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泾县种植业产品质量安全重在加强源头管理,把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前移到田间地头,质量安全意识落实在生产的各个环节,利用物联网与二维码信息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做好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工作。

3.1 健全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 理顺县乡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关系,县级检测站负责全县食用农产品安全监测并指导乡镇级检测站开展工作。加强检测人员培训,更新理论知识提高操作水平,充分利用县检测站配备的高端检测仪器设备开展检测工作。县检测站依据有关法律法规,按照属地管理的要求,尽快落实“三定”,抓紧通过“双认”。

3.2 大力推行市场准入制度 着力推行市场准入制度,让农产品进入市场前政府要我检变为市场要我检,杜绝有质量安全问题的产品进入市场。农业部门应加强与市管、城管等部门的配合,让所有农产品凭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合格单进入市场,归属地乡镇快检站履行快检义务。

3.3 进一步完善诚信体系建设 泾县种植业产品生产单位自律意识亟待提高。比如,日常中发现很少有规范记载、妥善保存的农事操作的记录,大多是为了应付检查或申报项目而突击填写,自律意识可见一斑。因此,今后要加大宣传与日常监督检查力度,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生产单位特别是农业龙头企业的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3.4 推行种植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进一步推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产,不断夯实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基础。大力扶持和培育绿色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帮助企业进行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工作,并加强证后监管工作力度,促进优质安全食用农产品上规模、上档次,提高泾县食用农产品的整体竞争力。

3.5 完善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探索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长效机制,以推行生产档案制度为重点,加大对标准化示范区、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农产品生产记录、农业投入品使用的检查力度。逐步扩大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与追溯系统平台的监管对象,运用好监管平台系统。进一步巩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成果,利用财政资金扶持、政策鼓励等手段,帮助有能力和條件的农产品生产主体建设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产品流向可追踪、储运信息可查询,不断提高可追溯能力。通过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完善泾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体系。

4 结语

农业部确定2018年为全国农业质量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质量兴农,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解决我国农产品基本质量安全问题。泾县地处长江南岸平原与皖南山区交接地带,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有着良好的产地环境基础。2017年泾县成功创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说明泾县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能够得到充分的保证。种植业的发展已由过去的提高产量转变为提升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成为了重要的民生问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管理涵盖农产品生产记录、产品安全检测等关系质量安全关键要素,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实现方式。

(责编:张宏民)

作者:肖三虎

第3篇:农业技术推广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探析

摘 要:先进的农业技术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作物产量的提升,对农业技术推广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很有必要。此外,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应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和预警应急系统。

关键词: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能够更好地实现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为了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所有农产品的质量必须符合规定的要求和标准,采用安全质量标准进行评判。为此,生产者对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甚至国际标准,都必须了解并严格执行。科学合理的政策能够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同时能够满足人们对安全食品的需求,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为此,在标准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中,要保证其先进性,并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实施,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将农业生产发展的实际需要考虑在内,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农业技术推广措施,在推广的过程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分析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1 农业技术推广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是先进农业标准的主要体现,国家的相关法律有规定,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必须符合相应的标准,同时还应该用标准对农产品的质量进行判断。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必须控制农产品的标准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有效地落实。首先,农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的影响。为此,通過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可以提高管理水平,从而保证各个环节的有效落实,并且结合农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农业生产做到可预见和可管控。相关的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技术推广的过程中应该客观地分析所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其次,在制定相关农业标准的过程中,科技人员起着关键的作用,而标准的具体落实需要相关的技术服务组织协助,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过去的农业标准化工作在开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各项标准的有效落实,并进行监督与管控,但是这些环节较容易出现脱节现象,尤其是农民对先进的技术服务手段不理解,推广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阻碍。为此,相关工作部门应该结合农民的实际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类型的技术服务和措施,同时保证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2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模式

2.1 行政公益型推广模式

行政公益型推广模式,就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一种农业技术推广模式,政府在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方面至关重要,其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的主要责任。政府在该种技术模式推广过程中扮演的角色,能够促进我国各个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其推广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的财政拨款。这种推广模式的主要优势是能够发挥政府部门的带头作用,保证农技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因此,政府通过颁布各种政策和指令在农村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了推广的效率。但是该种推广模式主要依赖于政府,对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专业素质方面要求不是很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推广的效果。

2.2 以教育科研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模式

以教育科研部门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其主要目的是提升农业科研的实力,增加自身在科研方面所创造的价值,在承担着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之余,也肩负着农业技术推广的使命。实行此项推广模式的资金大多依靠科技成果奖励和政府的资助等,需要相关的教育科研部门和政府部门合作,政府在资金投入方面起着关键的作用。这个模式的主要优点是专业人员的素质较高,能够直接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促进我国农业技术的快速发展。

2.3 涉农企业推广模式

涉农企业推广模式的主体是企业,主要目的是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经费主要来自于政府的补贴或企业自身。企业会从自身经济角度出发,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结合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和农户之间建立直接的推广模式。其主要优点是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农业技术推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较高。然而,该种推广模式过度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推广的效果和持续可操作性,对于农业技术推广效果的提升也存在风险性。

2.4 农民自主型推广模式

农民自主型推广模式是现阶段以来主要的推广模式之一,其不仅能发挥农民自身的主体性作用,又能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增加了农民对科技文化知识的理解,又让农民认识到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该种推广模式的经费主要来自农业类企业及政府的补贴。在具体推广的过程中,农民可以选择富有经验的代表进行培训和新技术的学习,然后在实践中推广。这种推广模式因为有需要而使农民乐于接受。

3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与农业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3.1 基层推广设施不完备

在具体的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基础设施直接影响农业技术的推广效果。科研机构研发的新技术,如果因为基层设施不完备,很难用于具体的农业生产中,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在我国的一些偏远地区,农业基础设施较落后,基本靠天吃饭,排灌等基础设施跟不上。通信条件差、沟通不及时,许多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因为种种原因难以深入基层进行农业技术推广,从而影响推广效果。

3.2 推广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我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还存在着推广效率低下的问题,尤其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农业技术推广人员了解国际国内先进农业技术理论不足、无法掌握先进农业技术,就不能让先进的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先进农业生产力,也有农民不愿意应用先进农业技术的情况,导致推广效果差。此外,农业技术人员因为推广经验较少、实践能力不足,缺少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不能及时传达先进农业理论与技术给农民,也影响了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4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建议

4.1 培养新型的农产品生产主体

为推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应该重视对高素质专业农民的培养。国家鼓励并支持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及合作组织等新型主体,农业管理部门需要培养一批文化素养高、懂技术和会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充分发挥农村生产要素潜能,使有知识又能扎根农村的新农民能遍地开花。此外,通过造就和培育新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可以促进我国农业向着专业化、集约化和组织化的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农产品的产业化水平。

4.2 从严把控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受场地环境的影响。在具体的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严格监督每个环节的生产工作。对于产地环境方面,要严格遵循《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改善产地环境,对农作物进行合理种植。在农产品的生产环节,可以通过宣传和培训,加强生产主体对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使用,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并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的使用和溯源体系建设,使食用农产品在不同的管理环节和不同的物权转移环节都能实现可追溯,使农产品生产主体能自主约束生产行为。在农产品进入市场前,要加强农药残留与重金属含量检测,杜绝不合格、农药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入千家万户,从严把控、从源头把控“菜篮子” “米袋子”的质量与安全,使人民能吃上放心粮,尝上放心菜。

4.3 加强农业服务能力建设

首先,加强办公场所和管理技术的建设,使农业发展中各个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都可以符合要求。其次,可以建立农产品安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达到农产品信息资源共享,形成统一的农产品安全信息评估和预警指标体系。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这一方面,可以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再次,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多种媒体宣传农产品安全健康知识,让更多的人民群众认识到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最后,积极推进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4.4 夯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的基础

首先,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改善农田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问题。其次,加强农产品技术研究。开发新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再次,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督管理体系,开展农产品的风险预警,为农产品的丰产、丰收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奠定夯实基础。最后,完善农业保险体系,为农民提供病虫害损失的保险和保障。

5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与农业技术推广的有效融合

5.1 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应该结合农技推广工作的实际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不断扩大技术覆盖范围,并科学合理地规划农产品种植的布局,保证农产品质量达到国家和行業标准、国际标准,让我国的农产品不断做大、做强、做优质。

5.2 从科技工作者转向生产经营者

现阶段,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在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要让科技人员能够参与到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让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的农业生产力。在此过程中,需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及提升农业生产主体的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可持续操作,保证各项规章制度的顺利落实,为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奠定基础。此外,在日常工作中,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该重视自身角色的转变,要时刻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主要目标,促使科技工作者转变为生产者和经营者。通过对应角色的转换,既可以满足农业技术推广的实际需求,还可以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使理论联系实际融入实践。

5.3 实施农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

市场准入制度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非常关键。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部门对各种农产品进行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在各个环节做好质量监督管理,保证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才能进入市场。各个农产品生产主体必须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组织生产,从根本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

6 结束语

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提升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并促进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只有采取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及规范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措施,才能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升农产品生产主体质量为先的服务意识,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的农产品。

作者:姚晓琴

第4篇: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管理探讨论文

摘要: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农作物,农作物的质量安全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药管理方面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严重威胁着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农药管理;威胁;隐患

1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因素

1.1农业生产相对落后

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还相对落后,有很大一部分地区还处于小农经济的模式,使用的农业设备及生产工艺也相对滞后。同时,大部分农民还不熟悉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并缺乏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视。

1.2环境污染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环境问题更加凸显。农民为了促进农作物更好地生长而使用农药,使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存在着巨大隐患,同时也造成了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1.3农产品检测程序不规范

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购买农产品的重要场所,在这一环节中,要做好对农作物农药残留的检测。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批发市场都放宽了要求,甚至不设置安全检测这一环节,造成市场中存在着大量不合格的农产品。

1.4相关政府部门缺乏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目前,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不断出现,作为政府相关部门往往是在问题出现后才亡羊补牢。另外,负责食品安全的工商、质检等部门不能根除安全隐患。当问题出现后,各部门相互推卸责任,造成了有质量问题的农产品不断地流入市场,从而威胁着人们的安全。

1.5农产品检测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系统还不完善,很多农产品无法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测。另外,在有质量检测机构的地方,也往往因为执法不严等,导致送检、抽检出现问题。

2农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相关法律法规尚不完善

近几年,我国颁布了一系列农药管理和使用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这些法律仅提出禁止在生产上使用某些农药品种或某些作物禁止使用高剧毒农药,对于违反规定的处罚措施却没有明确的规定,使执法者的操作性大大降低。另外,我国对于防治农药污染的法律还处于空白状态。

2.2各个部门的监督不能有效结合

目前,我国农药的监督管理部门有公安、质检、工商和农业局等。公安和质检部门是根据化学危险品对农药进行管理,不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商部门负责农药市场的管理,实际上是对经营资格的管理;农业局对农药的管理除涉及公安、安检的内容外,还通过内部的农业执法、农技中心、农产品检测等涉及相应的内容。但是,这些单位职能划分不明确,不能对农药进行合格的管理监督。

2.3农药技术相对滞后

农药技术的更新主要分为农药生产、农药使用、农残定测等方面。虽然,大多数农药生产企业生产的农药都呈现毒性降低的态势。但是,农药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毒性和残留性,造成对农作物和环境的危害。就农药使用方面而言,农药的喷洒设备还相对落后,大部分地区仍使用手动喷雾器喷洒农药,对农户的身体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时,导致农药大量的浪费,且危害自然环境。就农残定测而言,现有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但其中仍存在一部分操作性较差的标准,造成农残定测工作的难度加大。

3农药管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

当然,适当使用农药可以促进农作物健康的成长。但是,作为相关管理部门应认真负责,做好农药的管理工作,禁止高毒等不合格农药的使用,为农作物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的保障。

4结语

农药管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息息相关,要做好对农药的管理,可以有效确保农产品的质量。作为相关管理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标准监督农药生产企业,确保农户能够使用合格的农药,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贠和平,赵秀红,师小梅.农药生产使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及应对措施.农业技术与装备,2012,(02):16~17

[2]古力先依达也提.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农药使用与管理.时代农机,2016,(01):157~159

[3]吴利交.强化禁限用农药管理,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代园艺,2016,(16):53~54

第5篇:农产品流通调研报告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农产品流通调研报告

目录

第一篇:发展××农产品流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调研报告 第二篇:关于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调研思考 第三篇:农产品流通

第四篇: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总结报告 第五篇: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正文

第一篇:发展××农产品流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调研报告 发展××农产品流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研究—调研报告

农产品流通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和社会的安定,及时地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问题,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满足人民需求和保持市场繁荣稳定,都有着十分重要意义。本文联系××情况,就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流通与推进农业产业化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一、农产品流通对推进农业产业化的积极作用

㈠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环节。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企业和经济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按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一含义,发展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而扶持一批加工流通和外销型的龙头企业,增强其竞争、辐射、带动能力,则可大大促进农产品的流通。因此,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农产品最终价值的关键,也是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措施。

第 1 页 共 1 页 ㈡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要求。农业产业化是在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的基础上,确立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农业经营形式。这一形式的首要特征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农业生产、加工、销售与流通各个环节都要根据市场机制来进行,要求改变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的管理与运行机制。农业生产经营要求适应“以销定产”、“大规模生产、批量化与网络化销售”的特点,在国家产业政策的指导下,按市场需求进行。农业生产的产品最终是以农产品流通的形式进入市场,农产品在市场中实现价值的高低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巩固与发展的关键。因此,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集约化经营的客观要求。

㈢农产品流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在联系。农产品流通和农业产业化具有高度的“亲和力”。一是二者具有相同共性。都是市场经济产物,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二是农产品流通对农业产业化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农产品流通的龙头功能、优化功能可以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农产品流通的规模经济功能可以促进农业主导产品和支柱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和基地化建设。三是农业产业化为农产品流通拓宽空间。农业产业化有利于农产品流通对产品质量、生产规模和科技含量的要求,有利于推动市场体系的发展,从而为农产品流通提供广阔的舞台。

二、××农产品流通现状

××农产品流通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农业系统、供销系统、粮食系统企业购销转变到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中介组织、销售组织经纪人为辅的销售渠道。目前,我市有农贸市场90多个,面积约252173平方米,其中较大的产地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6个,面积9956平方米,年交易额9.5亿元;销地农产品批发市场4个,面积8300平方米,年交易额10亿以上;农产品综合批发市场1个,面积

第 2 页 共 2 页 3023平方米,年交易额近亿元。全市现有各种农产品流通销售组织200多个,专、兼职经纪人约2600多人,约有50%—70%农产品通过专职经纪人和销售组织销往全国各地。目前,我市大宗农产品主要流通形式有:各销售组织、公司、个人向外销售,外地到产地收购运销,当地市场销售。

总的来说,当前我市农产品流通形势是好的,主要的大宗农产品都能及时销售完毕,没有形成积压,但仍有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影响农民的收入。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㈠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大。农产品价格是由市场来进行调节的,而市场调节的关键是全面、准确、快捷的现代化农产品流通信息网络系统。多年来,由于信息闭塞原因,我市农产品的销售是被动的,主要由外地商贩收购,价格也由外地商贩确定,对外地市场销售行情和价格不了解不清楚,造成了丰年农民增产不增收。

㈡农产品批发市场功能作用难以有效发挥。农产品流通,已经形成了以批发市场为枢纽的流通体制。我市 90多家农贸市场,其中大部分是在农产品供求追求数量扩张阶段建立的,而且分布不尽合理,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现在供求质量提高新阶段的需要。

㈢流通的农产品质量偏低,经济效益难于提高。我市农产品品种多、繁、杂,管理粗放,产品质量差,大路货偏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不能形成具有影响的龙头产品。农产品的供求格局,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所以加快发展我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进程,要用优化的体制来保证优质农产品的流通。

㈣“加工订单”兑现率不高。目前我市农产品加工能力差,上规模、上档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较少,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农产品的进一步流通。

三、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的对策

第 3 页 共 3 页 我市加快发展农产品流通,应当按照“三个代表”思想的要求,以及自治区“1234610”农村工作思路,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

㈠制定农产品流通发展规划。农产品流通对农业生产的引导带动作用越来越明显,特别是近年来,市场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农产品流通对生产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市必须从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密切结合农产品生产、流通、消费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内一些成功经验,制定出我市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发展规划并形成方案,有步骤地组织实施。

㈡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一要编制好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标准、发展规划和整顿规范方案。二要加强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监管,加快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当前,我市首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设施建设,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备检验检测设备,加快合浦山口“两广综合市场”建设步伐。

㈢加强农产品流通网络体系建设。一是整合我市已有的农产品流通相关的信息网络资源,尽快的构建市、县(区)、镇(乡)、村四级统一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平台。二是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三是开展多种形式的信息技能培训,提高信息员对信息技术的维护、收集、处理、分析、发布能力。

(四)大力培育农产品流通龙头企业。按照农产品流通产业化的发展方向,推动商户企业化,在税费、资金和经营上予以支持。重点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产品运销企业,进出口企业的扶持力度。目前,我市应重点发展培育加工流通和出口外销型的龙头企业,带领农民进

入市场,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的出路。如合浦鸿雁食品公司这样的龙头企业,通过扶持农户养鹅加工鹅肥肝出口,带领农民进入市场,使养鹅业得到迅速发展,就是一个很好的典范。

第 4 页 共 4 页 ㈤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品牌是质量的标志,品牌价值一旦凸现,就会被越来越多人认识、接受。我市应进一步加强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为农产品流通品牌化打下良好基础。当前应重点抓好香山鸡嘴荔、金品优质果菜、天鲜鱼糜制品等一批农产品品牌。

㈥重点扶持产销大户发展。规模生产是效益的基础,是市场形成的重要因素,抓好产销大户的发展,对搞好农产品流通,促进生产发展起到十分重要作用。当前我市应通过抓示范、树典型的方式,扶持发展一批种养销售专业大户,形成一批专业规模产销队伍。如市银海区平阳村西瓜大王冯辉友是一个很好的典型,他不但每年种植几百亩西瓜,而且帮助瓜农销售西瓜数百吨,在他的带动下,已形成一批种销西瓜的能人和专业户。

㈦加强流通队伍的建设。流通队伍建设的好坏会影响到我市农产品流通。因此,我市要加强流通队伍建设,进一步扩大流通队伍,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扶持壮大一批流通组织,全面开展对流通经纪人的培训。目前我市约有50%—71%农产品通过专兼职经纪人和销售组织销往全国各地。

㈧创新农产品流通形式。在发展农产品流通中,要通过各种形式积极扩大农产品的销售,特别是利用展销和信息服务等形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目前,我市应利用各地举办的各种农产品展销博览会,积极组织农业企业和农产品参加展销活动,以此产品宣传和扩大销售额,增加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合作和了解,调整生产经营方向。

第二篇:关于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调研思考

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是现代农产品流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的保障。构建完善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通过信息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可以大大降低市场运营过程中的不确定

第 5 页 共 5 页 性和盲目性,改变农产品流通的传统模式,提高流通效率,使农业发生深刻变化。

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的现状 伴随着计算

机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信息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流通信息系统也得到迅速发展。但是,目前农村的信息服务体系仍然薄弱,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农村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由于我国政府在农村信息化方面的投资明显偏少,同时缺乏多元化的投资主体,从而使信息基础设施薄弱,农村信息化水平不高,远远落后于城市发展水平。一方面,互联网的用户和农业网站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相对发达地区,真正的农村地区的用户很少。另一方面,大多数农产品市场没有配备信息设备及专门人员,致使市场信息、库存信息功能未能充分发挥。

2.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利用率低。有调查显示,几乎国内比较大型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但是,实际上这些农产品电子商务网站,大多只是发布信息,展示企业形象,没有起到真正的交易作用。大多数农产品网站冷冷清清,即使有了初步的搭建,也形同虚设。并且信息化建设存在重技术轻内容的情况。

3.信息发布渠道不畅。在部分地市县没有建立互联网的信息平台,绝大多数乡村缺乏网络沟通手段。基层农业部门信息发布渠道少,媒体间在农业信息传播和发布方面缺乏必要的配合和沟通,信息利用不充分。同时,农业行政部门的管理服务工作电子化水平相对较低,政府和用户双向互动网上事务处理还没有开展,从而难以为监管主体和公众提供高效的网络化服务,尤其在产品和生产资料的市场监管方面,很难满足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秩序的迫切需要。

4.农产品流通系统各个环节不协调。农产品流通系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

第 6 页 共 6 页 体,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流通的各个环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一个环节效率、效益的提高有时会降低其他环节的效率、效益,从而导致整体的效率、效益降低。所以一个高效率、高效益运转的流通系统必然是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系统。但我国由于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信息流不顺畅,流通的众多环节各自为战、竞争无序。例如我国许多地方采取大量运输鲜活农产品的策略来提高运输效率,但因与其他环节协调不足,往往出现盲目运输的现象,使鲜活农产品一时供过于求而无法销售,又难以储存,最终导致大量浪费,使系统整体蒙受损失。

5.信息资源没有实现有效共享。由于农产品流通由分散的成员各自进行运作,缺乏统一的信息网络平台,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链是阻断的,农产品流通信息资源没有实现有效共享。由于没有形成连接市场、政府、用户、农产品生产加工者等之间的信息网络,市场供求信息不能快速传递,整个农产品流通过程的信息链是阻断的,各方信息不能相互共享,造成本应多边共赢的各方相互之间缺乏必要的了解,从而造成信息封闭、堵塞。具体表现为市场建设无序,批发市场间价格差异明显,波动剧烈,信息失真,导致批发市场的重要功能——“价格发现功能”不能很好发挥,市场供求信息指导生产与消费的作用也不能有效体现。

加快农产品流通信息服务体系构建

由于农业信息使用的“非排他性”和收集成本很高,加之其使用的边际成本很低,因此,单个企业和个人一般不主动去收集和发布信息,而是倾向于采取”搭便车”的做法。这就决定了农业信息化具有公益性特点,要求政府必须进行支持和投资。为此当前务必着重做好下列工作:

1.加大农产品流通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耗资巨大的

第 7 页 共 7 页 工程,要有大量投入用于农业信息系统酌硬件设施建设,还要有充足的系统运行经费,以保障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这就要求政府必须在这些方面进行大量的投入:首先,加大农村广播、电视等信息载体的投入,合理安排农产品信息节目的播出时间,增加农产品流通方面的信息量。提高农产品流通信息载体的利用率。其次,加大农村电信等基础设施的投入,要加速改变目前我国农村的电信基础设施薄弱、通讯费用居高不下、农户电话普及率较低的实际状况。有关信息服务部门要开通农业信息咨询电话,方便农民及时了解信息。

2.加强政府的信息服务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市场体系还很不完善,如果大量的市场和生产信息不由政府部门来组织,就无法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和信息使用的公平性、及时性。并且由于我国农民文化素质比较低下,对信息的分析辨别能力也比较差,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强信息服务工作,推动农业信息网与各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及期货市场建立联网,直接从信息源采集信息,配备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信息分析和加工处理,及时向外发布和传播,不断增加信息服务内容,提高信息服务质量,

第三篇:农产品流通 农产品流通存在问题分析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一号文件重点关注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抓到了破解卖难买贵问题的核心。

当前,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依然薄弱,基础设施落后,组织化程度低,产销衔接不紧密,“卖难”“买贵”等问题突出。具体表现为:

——产销不衔接。订单农业比重低,农产品“卖难”“买难”问题时有发生,

第 8 页 共 8 页 价格波动大。

——农产品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流通环节多、损耗大。商务部的资料显示,我国果蔬产后腐损率达到25%左右。

——组织化、标准化发展滞后。我国仅有8.2%的农户参加农民合作组织。 ——流通基础设施薄弱,尤其缺乏冷链物流设施,我国果蔬、肉类、水产冷藏运输率分别为15%、30%和40%。

近几年部分农产品出现价格大幅波动的情况,主要就是流通环节出现了一些问题。价格波动背后不是农产品供给绝对不足,而是有效供给不足,即同一产品有些地方短缺涨价,有些地方滞销贱价。另一方面,有些农产品价格大涨时,农民并未增收;而价格大跌时,消费者仍不觉得便宜。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在于流通环节多、层层增加成本。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免除蔬菜批发和零售环节增值税,开展农产品进项税额核定扣除试点,落实和完善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清理和降低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和超市的收费等等,同时通过产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这些政策的落实对于解决农产品卖难买贵,让菜农和消费者双双受益将起到积极作用。

目前农民选择农(更多请关注:)产品种类存在一窝蜂的现象,什么好卖就都种什么,一旦行情不好又都转产,这样导致某些农产品产量剧烈波动,价格大起大落,根源就在于缺乏权威的参考信息,农民无法了解某类农产品当前生产规模,市场供需量数据。今年的一号文件提出抓紧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这对于指导农民生产意义重大。

对农产品流通环节“暴利”问题的认识。

农产品流通存在“两头叫、中间笑”的现象,即农民卖了低价菜,城镇居民

第 9 页 共 9 页 吃了高价菜,大量利润被流通环节赚取。

蔬菜、水果等鲜活农产品进入终端消费(消费者直接消费不去面对通路或是批发商),一般要经过产地收购、长途运输、销地市场批发、零售等环节。 首先,产地收购环节。寿光产地收购商与销区批发商(长沙马王堆市场内的批发商)有多年的合作关系,产地收购根据销地批发高的信息决定收购的品种、数量,收购价格由市场决定(但由于农民分散小规模生产,通常是收购价格的被动接受者,没有定价话语权)。收购时进行简单分等分级、装箱再进行长途贩运

(有的先进行预冷以长保质期,有的在产区冷库进行冷藏保鲜待市场行情看好后再销售)。在收购环节,为收购商提供代理收购服务的经纪人按收购数量获取每公斤1—2分钱的佣金,不承担市场风险,收益比较稳定。

其次,长途运输。由于冷藏运输车耗能高、且不能超载,我国鲜活农产品长途运输多采用汽车敞车加高加宽,棉被、加冰等土办法进行温度控制,少量采用冷藏车运输。(因公路运输服务市场竞争激烈,运输价格波动较大)。收益相对稳定。

第三,销售批发商一般采取快进快出的方式,依靠大批量和快速周转赢利,销售地批发商收益相对较高,从中谋取暴利。然而,没有这些批发商,蔬菜销售就会陷入绝境,他们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销售环节。目前农产品终端消费中平均85%通过集贸市场销售,15%通过超市销售,超市销售价格高些。集商户多为农村进城务工人员,每天清晨去批发市场贩菜,白天贩卖,收益虽然相对稳定,但也仅维持在城市最低生活水平,远不能赚取高额利润。而且,超市租金、折旧、人工、管理、包装等成本标准高,价格相对较高,但通常超市经营生鲜农产品主要是为了吸引人气,获取丰厚利润。

上述情况表明,由于我国农业生产分散,流通主体众多,决定了我国农产品

第 10 页 共 10 页 流通环节多、链条长,造成流通环节“暴利”。

搞活农产品流通,是促进农民增收、降低居民消费成本的关键环节。因此要采取必要措施,扶持农产品流通从业者做强做大促进农产品流通行业健康发展。

为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今年一号文件做出明确部署。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把农产品批发市场、城市社区菜市场、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农产品加工流通设施建设的用地政策。

加快发展鲜活农产品连锁配送物流中心,支持建立一体化冷链物流体系。继续加强农村公路建设和管护。扶持产地农产品收集、加工、包装、贮存等配套设施建设,重点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初加工和贮藏设施予以补助。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2012年要新建和改造一批现代化的大型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菜市场,构建农产品流通骨干市场网络。

目前中国大中城市的农产品供应,80%左右都要通过批发市场和集贸市场。这些市场基本上由企业投资并经营,为了收回投资并获得利润,只能采取收取高额进场费、摊位费、交易费等办法,这是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

针对这一问题,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鼓励有条件的地方通过投资入股、产权臵换、公建配套、回购回租等方式,建设一批非营利性农产品批发、零售市场。

为加强产销衔接,一号文件提出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生产者与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宾馆饭店、学校和企业食堂等直接对接,支持生产基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城市社区增加直供直销网点,形成稳定的农产品供求关系。

陈德铭表示,今年要积极推进农超对接、农批对接、农校对接等多种形式产销衔接,降低对接门槛和流通成本,扩大对接规模。总结周末车载菜市场经验,

第 11 页 共 11 页 适度发展周末蔬菜直销市场、流动售菜车和早晚市。

针对近年来频繁发生的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现象,一号文件强调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准确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变化,采取有针对性的调控措施,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市场稳定,保持价格合理水平。

令人高兴的是,今年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这一问题的解决之道,强调要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市场流通效率,切实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

首先是加强农产品流通设施建设。统筹规划全国农产品流通设施布局,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农产品流通网络。开展“南菜北运”、“西果东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

其次是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等现代交易方式。探索建立生产与消费有效衔接、灵活多样的农产品产销模式,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此外还应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抓紧建立全国性、区域性农产品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农业统计调查和预测分析,防止各类虚假信息影响产业发展、损害农民利益。

搞好农产品流通,能使买卖链条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得到实惠。我们应通过采取得力措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抓紧建立全国共享的农产品信息平台,提高市场流通效率,从而努力保障农产品稳定均衡供给,防止农产品价格大起大落。(杨开新) [原因]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长期原因是供求关系的变化。一方面,在我国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中,减少了城市郊区农产品种植面积,进而影响供应;另一方面,原来的农民进城打工,从生产者变成了消费者,居民收入提高,吃菜、吃肉的比重

第 12 页 共 12 页 也增加了。此外,蔬菜生产基地从大城市郊区逐步转向外地农村,流通环节增多、运输成本增加和劳动力成本上升也是重要原因。

短期内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一方面是今年以来气候条件不利,西南地区大旱、中东部地区持续低温,蔬菜、大蒜、绿豆的生产、供应受到较大影响;另一方面,也有社会资金利用大蒜、绿豆等农产品产地集中、季节性强、产量下降、市场信息不对称等特点,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因素。

我们最近在河南的调查显示,种粮每亩种子农药肥料成本为320元,机耕机播机收排灌154.5元,人工成本367元。而亩均卖粮收入1340元,加上76元种粮补贴,户均承包5亩耕地,则户均收入2875元,仅相当于一个农民工外出打工两个月的收入。谁还去种粮食?或说,粮价不应该涨吗?是呀,农产品的价格不涨,一部分农民就会退出这个市场,供给减少,最终农产品价格还是会涨上去。

但是,从另一角度看,通货膨胀,城市居民,包括很多需要购买粮食、肉类、蔬菜的农村居民受不了。最近央行调查显示有近70%的居民认为物价“难以接受”。这就出现了一个两难的局面。 农产品价格不涨, 农民受不了;农产品价格上涨,城市居民受不了。

我觉得今年的反通胀措施,特别是反食品通胀措施应该把重点放在中间流通环节上。我国流通环节成本之高,堪称世界之最。

而据报道,从北京郊区新发地的农贸批发市场到我家附近的菜市场,价格就增加了整整一倍。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报道,在农村地头的价格仅卖几分钱一斤的菜,到了消费者手中就变了一两元钱了。这几十倍的流通成本与利润,农民又没有得到实惠,而消费者却付出了大价钱。这个问题不解决,价格机制就不能很好地起到调节市场的作用。我国流通领域加价过高的现象不仅在于食品,而是在很多领域都普遍存在的现象。最近在“降药价”网上晒出的两万五千多种药

第 13 页 共 13 页 品的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差价,竟达几十倍。我国商店中卖出的高档商品,很多都是在国内制造的,但价格比在国外销售的同样商品贵数倍。

“何以解忧,唯有改革”。在反通胀这一重要的领域中,可以从改革中间流通环节入手。首先政府要带头,杜绝各种不合理的行政收费和罚款,税收减免, 防止由此上升的成本最终转嫁给消费者。二是要打破各式各样的垄断,减少流通环节,减少运输成本,避免层层加价。三是做好市场信息的沟通和服务、加强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好农民组织、行业组织的作用,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的环境和秩序。同时,政府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应最大限度地发挥市场自身的调节作用、保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而不要过多地干预市场,特别是不能用行政手段去直接干预物价。从减少流通领域的成本入手, 既能减少消费者的负担,又不会损害农民的利益,有可能创造出一个双赢的局面。

第四篇: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总结报告 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总结报告

随着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具有先天优势,也是中国能跟世界强国一争高下的行业,但由于我国地少人多,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农产品质量不如国外同类农产品,信息化程度不高等原因导致农产品卖难问题长期存在,严重的影响了农民增收。如何加大农产品的流通与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问题。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理应走在全国前例,率先成立了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尝试。协会本着为会员提供服务,为农民提供服务,维护会员、农民合法权益,保障行业公平竞争,沟通会员与政府、社会的联系,促进行业经济发展的宗旨;遵循政府协助,自主办会,实行会务自理,经费自筹的原则。协会可以根据会员需求,组织市场拓展,发布市场信息,推介行业产品或者服务,开展行业培

第 14 页 共 14 页 训,提供咨询服务 。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协会联结政府和企业,发挥信息、咨询、人才培养、产品介绍、质量管理评优等行业服务的作用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转换还将把一部分行业管理职能转移出来交给行业协会,行业协会参与有关行业管理的作用也将更加明显。但行业协会在发展过程中还出现一些业务范围重叠交错的同类团体,协会在开展服务、自律、协调等基本职能中也遇到了一些新的问题。现在我就前一阶段的工作做一下总结回顾:

农产品流通与加工协会成立至今已数月有余,虽然成立时间尚短,但开展的活动却有声有色。

一、会议的召开情况举行了一次会员大会,在这次大会上选举出了自身的领导机构,确立了协会的章程,并举行了协会的挂牌仪式。

举行了一次理事会议,在会上讨论了协会发展的方向,收取会费的多少,协会为会员提供何种服务。举行了一次会长会议,在这次会上,我与副会长们一致确立了必须坚持政府培育市场、市场解脱政府、协会开拓市场、企业发展生产的改革思路。政府培育市场是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途径,也是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建立阳光政府的有效措施;运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和解决问题,让市场解脱政府,使政府能集中精力去管好该管的事;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新世纪范本网://,原创范本免费提供下载基地。)、有序的统一大市场和发展的大环境;通过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引导企业发展生产经营,有助于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经济实体。

组织了一次会长级人物考察活动,在这次考察中我们及时掌握了深圳、广州地区的市场行情并结交了许多当地的农产品营销大户,为奉贤地区的农产品打入广州深圳市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第 15 页 共 15 页 举行了以小组为单位的分组会议各一次,通过四个小组会议的召开,使会员之间增进了解,通过互相的交流使会员之间优势互补达到资源共享,开拓了新的销售渠道;会员通过协会这座桥梁使他们在农业生气上面临的一些难题能通过协会上达下达,为政府制定相关农业扶持政策获得了一定的依据。会员通过朴素的交流了解了该行业的发展趋势与未来的发展规模。

同时在会上会员们反映的一些问题如病虫害的预防机制,农药使用问题,水电费价格问题,销售问题,贷款利息与贷款手续问题也突出反映了当前奉贤地区农业生产中的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有些我已当众解答,给了会员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还有一些问题我还需要与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尽早给会员们一个满意的结果。

在这四次小组会上我们对各会员做了一下摸底工作,具不完全统计,会员的农产品销售额达数亿元,带动农户二千多户,产品销售包括蔬菜、珍禽、水果、树木苗种、食品配送等。利润达二千多万元。在这些成绩的背后,各行业的带头人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珍禽养殖销售方面的唐建章、产品配送方面的陈志荣、特种水产品养殖方面的朱耀军、他们不仅自己生产而且还带领农户一起发家致富,为农户的卖难问题提供了一个好的平台。还有海光冷冻厂的邱宜何,年加工虾类达三百多万吨。他虽然不从事生产活动,但是通过他的工厂把奉贤地区的虾类生产推入到一个新的养殖高潮,使农户养殖的虾类有了一个很好的销路,不仅在价格上得到了保证而且也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了他们的收入。

同时信息简报已经出了四期,简报主要发送给会员、各镇农副镇长.农业科科长、区府领导。简报是本协会的窗口,通过这个窗口让奉贤有农民朋友们、会员们、区领导们了解农民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了解协会中行业领头人的事迹、了解协会中开展的活动。在这里我想指出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竞争日

第 16 页 共 16 页 益激烈,特别是农产品的竞争。作为一个会员来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展开工作,即除自身的发展得益外还要带动农户一同发家致富,做到既发展了自己又带动了农户。同时也要做到两个了解和三个定位,既要了解农业发展的趋势,又要了解各自行业发展趋势。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与经济作物的比例已由原来的7:3变成了现在的3:7。我们必须走以市场为导向确定自身发展思路;生产绿色无公害农产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带动农户奔小康。三个定位的确定为会员确立了一条全新的发展之路,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农户能够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之路。

通过上一阶段的工作,在各位副会长、理事、会员的支持和配合下,协会取得了不小

的成绩,在奉贤的农民心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认知度。在这里我表示由衷的感谢,希望在新的一年中各位继续一如既往的支持我的工作,使协会的工作更上一层楼。二:会费支出情况召开会员大会和协会筹备工作花费二万元,会长级人物出外考察用去一万六左右,召开理事会用去二千五左右,召开各小组会议一万六千元左右,收到会费三千二百元,其他支出六千元左右,剩余资金四万二千元。(不包括本次会员大会)

在新的一年里,协会的宗旨仍然是是为会员服务、为农民服务、为政府服务。农产品是一个特殊的产品,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但由于绝大部分农户缺信息、技术、知识文化,因而导致卖难的问题。由协会向农户提供信息、销售渠道,解决农户卖难的问题是安定农村,为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要实现这一宗旨却又于协会的运行机制是密不可分的,协会的协作机制必须体现三个结合四个要。即集体负责与分工负责相结合,集体活动与小组活动相

第 17 页 共 17 页 结合,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相结合;要有全局观念,维护协会形象,维护会员与农户的利益。要全面出击,全力捕捉市场信息,对外掌握市场行情,对下抓好农产品质量,形成合力。卖出好价,使农户、市场、自身三方得益。要相互沟通形成共识,形成合力,要灵活多样的开展活动。

协会要在明年开展各小组的考察活动,通过这些活动使农户了解市场行情,市场价格,认识当地一批营销大户,为农产品的销售打开一条新思路。

第五篇:农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一、 调研地点:xx市xx区农贸市场

二、 调研时间:xxxx年xx月上旬

三、 调研对象:消费者以及经销商

四、 调研方法:观察和询问以及问卷三者合一的形式

五、 调研目的:分析农产品的各种价格,农产品市场的饱和度和市场集中度农产品各种买卖渠道,农贸市场环境住哪概况以及消费者对待农产品的消费的特点、消费观念和他们对待市场产品特点所持态度和现在市场发展状况以及农产品服务将要的服务发展方向。

六、 农贸市场农产品现状

目前,农贸市场集中了蓄产品市场、粮食产品市场、水果产品市场、蔬菜产品市场、肉类产品市场以及人们各种生活消费市场组合的农贸市场。在各种农产品买卖区中呈现出不是很集中的状况,小部分市场产品较分散,大多农产品都在交易厅棚里进行,农产品经营零销商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实行各种渠道买卖农产品为主。在农产品供应基本能满足人们需求,价格总体上波动不是很大,出小部分农产品因种种原因波动大外,其余在消费者面前还算合理。在农产品质量上还能够符合消费者营养需求,资量上有保证,人们可安全食用。各种农产品共给

第 18 页 共 18 页 和需求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目前人们对农场品主要以主食类、蔬菜类、肉禽类、杂粮类为主。目前初步形成了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中贸易小市场、直销中心小卖区、农产品初加工小区、农民合作卖区、农民经纪人、行业小协会、仓储小物流中转站以及初放形小卖区为基础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

在粮食市场上,主要供应以大米、面粉、玉米等主食为主以及其他食品为辅。需求方面又以大米为最大需求粮食产品,在粮食市场上,种类还比较齐全,货源也还稳定,价格波动不是很明显。人们都喜欢一小批量购买为主,在粮食的种类、价格、质量、消费场所还算满意。两市供应上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粮食市场比较集中,主要以家庭经营为主,个别合作以及联盟经营,主要以厅棚为买卖场所以及租的门面买卖未辅。所以在粮食市场上无论是共给还是需求以及价格、质量上都还能满足人们的满意度。

在蔬菜市场上,由于近期销售渠道的变化和持续的下雨,蔬菜在供给上有点不足,价格短期类产生波动,有的蔬菜甚至短缺,共给状况不是很好,但在调查中显示今年的蔬菜总体价格呈现下降趋势,在未来短期中蔬菜供给上会慢慢好转,价格波动幅度不是很大。近期看,蔬菜产品大部分还是供应上及时,新鲜程度较好,市民们关心的质量上野蛮有保证的,基本能满足人们需求,价格还以算合理。近期中,大白菜、胡萝卜的价格都上升,其他蔬菜都有价格上升的趋势,从总体上看,市场上一个周内蔬菜价格都同比上升,共给需求不是很平衡,共给有点不足。

在肉类产品市场上,主要以猪肉消费为主,供给上能满足人们需求,在价格上保持在xx元到xx元每斤波动,但从近期看加个有上升的趋势,肉类除猪肉供给外还有鱼类、羊肉、牛肉、鸭肉、鸡肉等肉禽产品。羊肉、牛肉、鸡肉在近期内基本价格稳定,鸡肉在xx元每斤。肉内在渠道来源上有零售商、中间商、自

第 19 页 共 19 页 销商等销售主渠道,都集中在厅棚里一起销售,从总体上看,供给还是处于稳定中,能瞒住消费者需求,价格上不是波动很大。

在果类产品市场上,主要以西瓜、苹果、香蕉、葡萄为主。近期中,西瓜销量很大,本周西瓜主要在xx元每斤市场价格,市场情景也不错,但短期由于天气变冷价格有呈现下降趋势,香蕉现阶段也明显在价格上下降,供给上有点偏多,香蕉在xx元到xx元每斤左右波动,市场情景不是很好,但短期中波动不是很大。苹果以及其他水果类产品价格波动不是很明显,但市场情景便哈不是很大,总之,在果类产品中,种类比较齐全,能满足消费者需求,近期中,供给又慢慢大于需求的趋势,价格可能有下降的波动。

七、 农产品市场分析

在粮食产品市场上,大米基本保持在xx元每斤的价格水平,由于大米是必需品,人们不可缺的生活消费品,大米的需求是去发弹性的,有在我们国家政府的各种政策下,大米的价格波动幅度是很小的,无论是消费者还是销售者在价格上都不必担心。目前,大米在供给上还是质量上都能满足需求,销量能保持在一定水平上,销售渠道来源于农民直销、零售商和经销商。目前,其他粮食产品如玉米、面粉由于季节的影响,价格上存在小小波动,由于暑期放假,好多学生返乡回家,我们xx市场需求明显减少,但价格不会明显波动。 在蔬菜产品上,大葱xx元每斤、洋葱xx元每斤、蒜瓣xx元每斤、白菜xx元每斤、香菇xx元每斤、洋芋xx元每斤、花菜xx元每斤、南瓜xx元每斤、菠菜类xx元每斤、生姜xx元每斤、白萝卜xx元每斤、黄瓜类xx元每斤、蒜苔xx元每斤等。在本周蔬菜产品供给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蒜类产品在经过“蒜你狠”之后,价格已开始回落,经过调查分析,由于市场去年价格一直很好,当地居民在一年时间里,加大了种植面积,导致供给明显大于需求,使今年的蔬菜蒜类价格到价格下降阶段,又由

第 20 页 共 20 页 于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价格预期、今年的利息调整以及种种原因,在蒜类产品价格下降的同时其他蔬菜产品价格上升,比如:大白菜、胡萝卜、冬瓜价格都比上周价格明显上升,但上升价格还算合理,供应上还比较新鲜、及时。

农贸市场上蔬菜种类也齐全,能满足消费者需求,从消费者消费特点看,易简装为主,方便人们购买观察。有服务上门送货的潜在市场,但现在人们对增加服务费比较反感,比较不赞同。但对订货送货上门对很多人来说都很方便、及时、快捷、节约时间,他们都比较赞同订货送上门,但在质量上有一定的问题。在蔬菜市场上,近期中,蔬菜价格总体上升趋势,还算合理,在供应商销售渠道上有新的销售服务渠道。

在水果市场上,具体的调查了西瓜、香蕉两种水果,西瓜主要有周边瓜农供应,西瓜在xx元每斤左右波动,本周xx元每斤,在上周基础上下降xx元,消费倾向挺高的,质量上也有保证,消费市场情景不错,由于短期内下雨,天气变冷,从而影响消费,供给大于需求,导致西瓜价格下降,但由于天气慢慢转热,未来的销量情景应该不错,瓜农不必担心,应持乐观态度。

本周香蕉价格以xx元每斤,在上周得价格基础上下降了xx元,由于转入夏天,天气渐渐变热,各地的香蕉的成熟度加快,由于保存的措施不是很好,所以导致供给明显加大,在消费上不及与供给,销售者为了最大程度上售出去,减少储存成本,所以在香蕉价格上出现现阶段的持续下降,在此希望销售者应以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销售香蕉,以减少成本。又由于水果类产品在消费商富有弹性和具有替代品以及水果类产品不是人们必需品,所以销售者需进行合理的定价,以达到最大收益。

在肉类市场上,主要以猪肉销量最大,价格在xx元到xx元每斤,由于最近供应渠道的延伸,供应状况不是很好,需求量大,较上季度的价格基础上呈上升

第 21 页 共 21 页 价格,但据调查这种价格波动不是很快,是一种正常波动。供应上肉类能满足市场需求,保质保量,价格上在未来预期中不会一直升会哟下降的趋势。

八、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现有的市场规模小、服务半径、市场又是不是很方便人们购买,市场上基础设施、管理次序不是很好,市场区分已不是很明显,没有农残控制系统体系,农贸市场有的还占道经营,脏乱情况有点不是很好,规划上起点不是很好,市场区分还不是很明显,配套设施不全,当地农产品生产优势逐步建立,版规模不是很大,农产品质量上、新鲜程度不是很好,我们的xx区龙头企业少,经营规模小、规模效应没有从分发挥出来,对我们xx区的农产品带动市场的带动不是很明显,农贸市场好多产品来至于其他县城,没有推行有效地检疫系统和没有很好的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有些农产品不是那么的放心食用!

九、我的建议

在我的调研情况中显示,大多数人们对现在的价格还比较合理,人们主要在农产品的质量、价格、营养、新鲜度、方便快捷、购买环境以及服务上都比较关心,在农产品上比较喜欢简装,易于购买观察,销售服务有定制送货上门的潜在市场。

所以,现在我们花溪的现状中,我觉得还应该多方面的筹集资金以支持农产品市场的规划建设,重视带动,吸引社会资金和贷款,参与到农产品整体建设中,加快农产品市场建设步伐,也使农产品市场进一步的提高,从而加快人们的经济增长。并进一步的建立完善的规章着制度,改进交易方式,规范我们很多不足的交易行为,不断提高农产品中的组织管理水平,应到农民经纪人从单一的农副产品交易到农产品交易向生产、加工、保鲜、储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并健全我们的规章制度,加强我们的市场调研,应该编制主要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建设规

第 22 页 共 22 页 划,预测并发布农产品市场行情供给情况,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性,落实好我们的相关制度,发挥好我们的特设产品优势,共同推动我们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强市场信息搜集系统建设,合理布局,并加强交易厅棚改扩建保鲜措施。

并在此基础上调整好我们的市场结构,经一步完善粮食市场、肉类市场、水果市场、蔬菜市场、粮油等市场产品市场区域的加大、质量规格、包装等方面的有效控制,推行有效地检疫系统,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市场农产品的安全放心!总之,农产品的质量的好坏关系到消费者的利益也关系到我们销售者自己的经济收益,所以现阶段我们要好好在农产品上好好下功夫,加大加质的生产,加大我们的投入力度,长期中慢慢的经一步提高我们的经济收入,我相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会取的好绩效的! 更多文章:

乡镇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调研报告 初级农产品深加工调研报告 关于农产品市场建设调研报告 关于农产品走私风险的调研报告 第 23 页 共 23 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目录

第一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第三篇: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总结 第四篇:XX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第五篇: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正文

第一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扩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等优质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由此可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已经成为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今年以来,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自治区农业厅的指导下,认真贯彻中共中央1号文件和全区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在千方百计抓粮食生产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切实保障农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安全,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工作如下:

一、前段工作总结

(一)广泛宣传培训,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根据农业厅农办发[xx]44号文件精神和《关于印发全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方案的通知》的工作部署,我市于xx年4月23-30日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活动,以市人民政府名义印发“两个通告”:《xx市人民政府关于实行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的通告》和《xx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各10000份分发到各县(市、区)农业主管部门,由农业主管部门负责监督有关人员在农业投入品市场,乡镇、

第 24 页 共 24 页 村、屯等地张贴。为了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周”的活动成果,我们在5月25日及时召开各县(市、区)农业局正副局长、负责农业执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干部会议。专题总结与分析了前一阶段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的情况,潘局长做了具体布臵,要求各县(市、区)农业部门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提高到一个更重要的位臵。同时,会议把6月份定为xx市“无公害农产品宣传月”,在活动期间,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通过广播、板报、报纸、横幅等形式,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有关政策、法规、标准、技术的宣传,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据统计,全市在城市社区和县(市)悬挂横幅共250条,制作宣传板报17版,在乡、镇以及交通要道张贴宣传标语1680张,共出动技术人员231人,车辆58台次,在主要农产品市场、集市和重要村、屯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张贴和发放宣传资料23000份,全市共举办各种无公害农产品知识宣传培训班45期4000人次。大新县农业局组织农业、水产畜牧、工商、卫生、安监等部门开展现场咨询宣传活动,共挂横幅18条,张贴标语530条,印发宣传资料8500份,向群众宣传无公害产业和绿色食品知识,以及严禁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等有关知识。扶绥县农业局上半年结合“科普活动周”、“打假护农保春耕”等活动,认真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农资打假的宣传、发动工作,在农贸市场、中小学、餐饮企业、农药经营户及重点村(屯)张贴宣传市政府两个“通告”及宣传横幅25条,并采取“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培训方式,累计开办各类培训班17期,培训人数1116人,向乡镇农技干部、农资经营者、农民技术员及农民群众培训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生态种养技术、禁止销售及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新规定等相关知识和法律法规。

通过多形式、多角度、多层次的宣传活动,我市群众无公害生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在生产中不再滥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逐步采用捕食螨、诱虫灯等生物技

第 25 页 共 25 页 术来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

(二)严格把关,加大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力度

根据农业部和自治区农业厅的农资打假电视电话会议精神以及《xx年##省农资打假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我市成立了农资打假和毒鼠强专项整治部际协调小组,制定整治工作方案。市农业局先后召开各县(市、区)农业局长、主管农业执法工作的副局长、执法大队长、植保站长等人员会议两次,对农资打假工作做出具体部署,会后,各县(市、区)结合当地实际制定种子、肥料、农药等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我市从3月初开始,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农资打假活动,加大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力度。据统计,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018人次,出动车辆254台次,检查市场188个,检查单位862个,检查生产企业20个。通过检查立案查处违法案件62起(其中种子10起,肥料52起),罚没款15.66万元,挽回经济损失86.8万元。

我市通过开展种子、肥料、农药等专项整治,有效防止甲胺磷、甲基对硫磷、氧化乐果等高毒高残留农药上市流通。同时,在严格做好农业投入品监控工作之中,一些县还重点搞好农药分类经营工作,如扶绥县帮助农药经营者按农药毒性或防治对象、作用方式等进行分门别类臵放、销售,便于引导群众正确选购和使用对口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深受群众欢迎;宁明县和大新县在整治中,要求各农药店设立瓜菜用药专柜,极大的方便了群众。

(三)强化落实,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

1、成立xx市农产品检测中心,积极开展有效监测。

今年,市政府将建设农产品质检中心作为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市财政拨出专款用于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建设。抽调人员组成专门工作机构,制定了我市农产品质检方案并组织实施,在2月份落实了实验室,完成仪器设备购臵安

第 26 页 共 26 页 装和调试工作,开始对我市的蔬菜农药残留情况进行抽样检测,主要检测农药种类为有机磷类和氨基甲酸酯类。检测地点定在扶绥县(两个生产基地、两个批发市场)、宁明县(两个生产基地、一个市场)以及江州区(两个主要市场和两个生产基地),对这6个基地和5个市场进行定点定时检测,掌握我市蔬菜的农药残留大体情况,为正确引导农民生产、推进我市无公害产业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至今为止,检测中心共进行了6次检测,检测蔬菜样品714个,有100个样品超标,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14%。从几次的抽检结果中发现,我市的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下降很快,从第一次超标率为44.3%到第六次2.5%,下降了41.8%个百分点,这是我市蔬菜质量安全生产中一个好势头,主要是各县(市、区)的高度重视,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各项工作,加强对农民生产用药的指导,严肃整顿农业投入品市场等措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蔬菜农药残留的超标率。

2、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申报工作。

今年我市计划申报有七个县(市、区)26个生产基地,其中蔬菜基地11个,粮食基地2个,水果7个,茶叶4个,其他2个。上半年有11个基地已上报材料,已申报了6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目前有驻龙州##省亚热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和##省农垦国有先锋农场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已经通过认证。市农业局对这几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加强管理指导和无公害技术培训,帮助做好示范工作,带动当地乃至全市的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

3、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生态环境好差直接关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的质量。我市xx年立足于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全面推进生态示范建设。一是完善扩大以沼气为纽带的“猪+沼+果(菜)+灯+鱼”、“免耕稻+鸭(鱼)”、“捕食螨示范推广”、“频振灯灭虫”、“生态富民示

第 27 页 共 27 页 范村”等模式建设,扶绥县柑桔害虫综合防治采用“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同时配套安装频振式诱虫灯诱杀害虫和悬挂黄扳诱杀蚜虫和粉虱,新技术的应用使各示范片已实现了连续2个月不使用化学农药,大大减少了果园的农药使用量、使用次数和果农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水果的农药残留量,明显提高了果品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增加了果农的经济收入。二是重点抓好无公害瓜菜基地建设(主要抓江州1个、宁明1个、扶绥2个共4个无公害示范基地建设)。江州区归龙瓜菜基地采用频振式诱虫灯后,使用农药大大减少,经送南宁市检测全部达标。三是从黑皮冬瓜、果蔗、指天椒,龙眼、茶叶等优势品种着手,制定本市特色农产品的标准生产和操作规程,培育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绿色产品品牌,提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凭祥的夏石镇黄花菜等农产品计划在年内申请有机食品。

(二)明确重点,搞好和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五个环节及六大体系

1、要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控,必须大力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农业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和市场准入等五个环节的管理。

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和产地认定

目前为止,我市农业系统申报无一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产地认证。下半年,我们要加强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展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各县(市、区)要根据农业厅桂农办发[xx]44号文件精神及《xx年##省xx市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工作实施方案》的工作部署,对照产地认定条件和申报程序,积极组织申报,将基地建设任务和产地认定指标细化,加强领导,加快产地认定步伐。在组织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过程中,应把农业生态环境条件作为重要标准。农业部门要与环保等部门一起,严格农产品产地环境的管理,重点解决化肥、农药、兽药、饲料等农业投入品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产品的污染。要抓紧制定相关农产品的产地环境标准,全面开展农产品重点生产基地环境监

第 28 页 共 28 页 测,采取切实有效的农业生态环境净化措施,保证农产品的产地环境符合要求,从源头上把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关。

建立农业投入品的禁用、限用制度,进一步开展农业投入品综合整治 要全面贯彻落实关于禁用限用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规定,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的生产、经营和使用。对种子、肥料、农药等投入品的生产经营要从严准入,严格登记审批,依法加大对高毒高残留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排查清理整顿力度,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生物农药,推行综合防治和生物防治。今年要在晚稻和秋冬菜备耕期间,联合有关方面的执法监管力量,集中整治一次,切实加大执法力度。今后要逐步建立起规范的监督检查制度,定期加强对农业投入品生产和经营单位的监督管理,强化对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的监督抽查,加强标签标识管理,推行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建立质量追溯制度。

注重生产过程,大力推广无公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

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必须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管理。认真执行200项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和自治区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并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品种的不同管理要求,加快研究开发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操作规程,为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另一方面,要通过农业标准化生产综合示范区、示范点、示范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行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

抓好包装标识,建立追溯制度

要根据不同农产品的特点,逐步推行产品分级包装上市。对包装上市的农产品,要标明产地和生产单位,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制度。凡列入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目录的产品,要严格按照农业转基因生物标识管理规定,予以正确的标识或标注。下一步,我市要建立一个无公害蔬菜专卖店,各县(市、区)也

第 29 页 共 29 页 要找业主建立专卖店。

抓市场准入,加强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监管

巩固和完善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农产品市场质量安全准入是一项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人民消费安全的民心工程,要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市场准入工作,充实检测力量,完善检测制度,做到未经认证、检测的产品不得入市销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拓宽市场准入的路子,实现关口前移,由市场检测向基地检测延伸,扩大范围,由蔬菜检测向果品等其他产品检测延伸,系统控制,由分段检测向全程质量控制延伸。

二要加强学习,掌握农产品质量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新知识、新办法。质量标准、认证认定、监督检验、准入壁垒等很多工业上常用的术语和知识,现在被广泛地引入农业,引入农产品质量建设和管理工作,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面对这些新理论、新知识,我们从事农业行政管理的同志,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加强学习,尽快掌握和领会新的知识、新的管理方法,提高我们的工作水平。

三要拓宽工作思路,探索农产品质量建设的新路子。要围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重点。要从生产环节的管理转向产前、产中、加工、流通全过程的管理,加强农业标准化、农产品质量认证认定、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管理,既对农业生产者负责,又为农产品经营者和消费者服务。

四要积极争取投入。农产品质量建设从标准的制定实施、检测机构的建立、检验工作的开展,到农业环境、投入品的整治等等都是公益性、基础性工作,要争取政府财政和农业系统内部的项目和资金支持,为农产品质量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

五要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农产品质量建设工作。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建设,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和通力协作。农业部门要主动向政府汇报,与有关部门

第 30 页 共 30 页 沟通,争取方方面面的支持和配合,为农产品质量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具体工作中,要争取新闻媒体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建设的正面宣传引导,增强全社会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同时要与新闻界沟通好,慎重对待各种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在未经权威部门确认前,尽量避免不实宣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社会影响。

第二篇: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管理制度 保德县农业委员会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制度

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根据《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忻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等相关规定,进一步明确部门监管责任,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结合我委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具体负责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县农业委员会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二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农药经销点、蔬菜生产基地、蔬菜销售基地、主体为主,重点抓好农产品生产环节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制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监督。监督范围覆盖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单位)、农产品批发市场、大型超市、集贸市场等生产流通环节,监督产品为蔬菜、瓜果、食用菌、等初级农产品。

第四条强化农业综合执法,进一步做好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环节监管工作。

第 31 页 共 31 页 第二章监管职责

第五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是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协调牵头单位,负责编制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计划、方案,配合上级有关部门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和监督抽检,组织开展本县内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检查,发布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负责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量化考核、达标验收等工作;负责组织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六条基地管理机构负责农产品基地建设工作,按照相关标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落实。

经管机构负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工作,督促其全面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

“三品”认证机构认真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产品的认证工作,按照相关标准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各项措施落实。农技、植保、环保、土肥、种子、植检、食用菌、蔬菜、等技术推广部门,要积极参与各类农产品基地,大力推广病虫害物理、生物防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渔)药及生物农药等农业新技术。

第七条农业综合执法机构负责农业投入品监督管理工作。依法开展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环节的执法检查,实施农药市场准入备案制度,严把农药市场准入关。积极开展农药、肥料、种子等农业投入品质量检测,严厉打击制售

假劣农资及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禁、限用农业化学投入品等违法行为。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严厉查处违反《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各种行为。

第八条 农业质量检测机构负责农产品质量、农业投入品检验检测工作。 第三章质量监测

第 32 页 共 32 页 第九条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负责制定本辖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计划,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例行抽检和专项抽检工作。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应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十条农业部门农业质量检测机构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农产品质量检测。 第十一条农业质量检测机构要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

第十二条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检测结果发现问题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责成相关单位调查处理,并将处理情况上报。被检出禁限用农药、非法添加剂等违禁化学品的,由相关单位做出处理。

第四章信息通报及管理

第十三条严格农产品质量检测结果通报制度。农产品质量例行监测及专项检测结果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报

请分管领导审批后,以《农产品质量安全通报》的形式上报委领导、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送同级农产品质量安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发委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农业、蔬菜等有关部门。

第十四条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检测及专项检测结果未经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审核、分管领导审批,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外传和发布。

第十五条建立农产品生产及流通信息交流通报制度。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等相关信息及时通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相关信息包括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基地(企业、市场)规模、主要品种等基本内容。

第五章应急处理

第十六条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应按照有关规定,认真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应急处臵

第 33 页 共 33 页 工作。

第六章附则

第十七条 本制度自公布之日起实行。 保德县农业委员会 XX年3月17日

第三篇: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总结 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总结

**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由于领导重视,农药残毒检测工作从XX年开展至今已有5年多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农产品质量安全是政府和广大市民十分关注的一个问题。部分农产品尤其是生长期短的蔬菜类,由于使用农药不当或在药效期内提前采摘上市,造成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超标时有发生。农药残留监测事关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一项持之以恒的工作,为了把好蔬菜的安全关,我们将蔬菜检测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来作。 现将本的农残检测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保障市民身体健康

为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需要,提高我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公司市场竞争力,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增强我公司农业整体素质,在市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农业开发区管委会领导的帮助下,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

为全面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深入贯彻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精神,自XX年开始,公司把检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任务来抓。XX年又投入资金建成标准化质检室,配备了相关的仪器设备,配臵了空调、冰箱,定制了专用的实验台。对公司农户进行了大量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宣

第 34 页 共 34 页 传。以上工作的开展为了让广大员工了解该法的具体内容和农残检测的重要意义。形成了全公司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氛围。

三、蔬菜农药残留检测

我国目前农药残留较为突出的是蔬菜中的农药残留问题。蔬菜是一种生长期短,茬口多的作物。在蔬菜生长旺季,也是病虫害发生的旺季。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需要用农药防治病虫害。如果不按规定的用药量、用药次数、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由此产生了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开展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加强蔬菜种植管理和蔬菜现场的监管非常有必要。

1、生产

按照XX年初计划,在已有的蔬菜大棚中进行两茬种植。春季种植的有:辣椒,产量125吨;毛芹,产量40吨;韭菜,产量160吨;西红柿,产量270吨;黄瓜,产量200吨;野菜,产量50吨。秋季种植的有:辣椒,产量100吨;毛芹,产量200吨;韭菜,产量160吨;西红柿,产量90吨;黄瓜,产量100吨;野菜,产量50吨;叶菜,产量180吨。全年种植的品种为13个,产量约为XX吨。

在品质上,公司领导严格要求全体员工按照无公害和有机蔬菜的要求种植,全年生产XX吨的无公害产品,并在管委会的大力支持下于今年7月取得了260亩的自治区有机蔬菜认证资格。公司全心全意为市民提供安全放心的绿色蔬菜。

2、取样

根据公司整体安排,公司抽检两个蔬菜基地:7号地和9号地。

蔬菜基地的菜农对我们的工作很支持,其实菜农也非常需要农药方面的新知识、新信息。在采样的同时,我们向菜农们介绍宣传了安全用药的一此注意事项,鼓励菜农们使用低毒无公害的农药。

3、检测

第 35 页 共 35 页 检测所用仪器为农残速测仪。依据国家现行标准方法酶抑制率法,检测蔬菜农药残留是否合格。

4、结果

XX年,我们共进行蔬菜生产基地农残检测180批,抽取蔬菜500个样品,黄瓜、西红柿、辣椒、茄子、毛芹等13种品种,不合格样本0个,合格率为100%。

XX年工作展望

公司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体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没有出现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总体上是安全、放心的。但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和上级部门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明年我们将计划

1、巩固现有工作,保持今年工作上取得好成绩 ;

2、加大抽检力度,确保每批蔬菜都能放心的上餐桌;

3、加大宣传广度,让公司每一位员工都知道蔬菜安全知识;

4、加大培训深度,对蔬菜种植员工进行系统的种植安全培训

检测工作的顺利开展跟上级领导部门的关心和帮助分不开,公司领导的重视给予我们极大的鼓舞,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XX年将把检测工作做得更好。

xx公司

二零一四年一月二十五日

第四篇:XX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XX年上半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到经济发展和农产品放心消费,关系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稳定大局,是当前农业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利州区农业局在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及有关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要求,积极开展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现将

第 36 页 共 36 页 XX年上半年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 加强检测严把质量安全关

根据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方案和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工作方案的总体要求和部署,加强检测严把质量安全关,对我区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收购点、农产品种植企业、农贸市场和超市的农产品采取定点、定时监测与全程监测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了农残例行监测、节假日农产品监测。半年内,共抽检快速检测样品576个,合格率为100%;共抽检定量检测样品120个,未发现违规禁用农药。

二、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

在科技活动月、食品安全周活动、科技下乡活动和平时的流动宣传活动中,深入各个乡(好范 文站推荐:)镇、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田间地头,利用广播、视频、横幅、海报、宣传册、小册子等形

式多样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相关政策法规。共出动流动宣传车15车次,张贴海报一千多张,发放宣传册和小册子上万份。通过强化宣传,营造起了"政府监管、企业自律、农民自为"的良好氛围。提高生产、经营和消费者的责任质量安全意识。

三、加强专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安全生产技能

我局,在全区各镇各村委会及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开展无公害栽培技术培训、农药安全使用技术培训,共举办大大小小培训班12期,培训XX多人次。为我区农产品安全生产常态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

开展全区基层检测人员培训,培训内容为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方法和原理》等理论知识。学习掌握pr-3农药残快速检测仪使

第 37 页 共 37 页 用步骤以及试剂配备、样品制备、检测数据上报模式等相关专业知识。我股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100多人次。通过学习培训不仅提高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人员的理论知识,更极大地提高了动手操作技能,规范了操作规程。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1、加强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有关文件精神及相关政策法规,明确本部门在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中的职责,树立服务于三农的强烈意识。

2、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重要的生产基地、企业、专业合作组织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对农产品生产安全督导。加强外来农产品的监测力度,保证农产品市场供给安全。

3、加大投入,提高检测精度。对现有仪器设备进行完善配备,对相关药剂进行补充,提高定性检测覆盖率,同时确保检测精度不断提高。

4、加强技术培训。采取异地研修、专家授课及现场仪器操作培训等手段,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检测能力。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大力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在全区各主要农产品生产基地设立农药使用警示牌,张贴公布禁用农药名单、常用农药使用规范等,进一步增强增强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6、加大投入,建立健全的覆盖全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全面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全面提升我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能力。

第五篇: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农业局) 2011年12月28日

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主要是围绕打击食品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

第 38 页 共 38 页 专项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通过落实责任,各司其职,加强宣传教育,执法检查,使整治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确保区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防止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为了加强对这次整治行动工作的领导,我局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的副局任组长,质量安全监管股、种植股、渔政大队的负责人任成员,下设三个工作小组,质量安全监管股负责日常工作。同时,还制定了整治行动工作方案,将专项整治工作职责分解至各个工作小组,负责执法、种植、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整治各小组的负责人认真负起责任,带领本组人员积极完成好各项整治任务。

(二)、制定了专项整治工作方案,使工作有序开展。 今年初,根据省农业厅、市农业局的部署,针对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在XX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动我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提高,确保深圳大运会期间农产品质量安全,制

定了《***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方案》,在方案中,明确了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时间要求,落实工作职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顺利进行。

(三)、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质量安全意识。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区广大人民群众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局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分赴各镇(街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专项行动。一是在执法检查中,采取法规宣传与执法检查相结合的方式,逐户发放《农药使用注意事项》、《农药管理条例》等法规宣传单,并按法规和有关文件要求逐一检查农药、渔药经营门

第 39 页 共 39 页 店,核对所经营的农药、渔药,清查是否有销售违禁和假劣的农药、渔药;向种植、水产养殖场(户)广泛宣传禁用农药、渔药、假劣的农药的危害,并督促其完善、规范种植、养殖档案;二是通过举办培训班、咨询会等,提高种植、养殖户和消费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广泛宣传,有效地提高了我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三)、狠抓落实,推进各项整治工作。

从4月下旬以来,按照上级的部署,我局认真开展以打击食品违法添加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一是抓好农业投入品的监督检查。各有关单位按照要求,共出动执法人员25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0多份,检查农药、渔药经营门店280多家次,种植和养殖企业45家。经检查,未发现有生产、销售和使用禁用药物的行为;二是着力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全年共抽检蔬菜样品***个批次,受监测的蔬菜品种有***种,所抽样品总数达***个,总合格率为***%。其中有***个样品来源于区内各基地及菜场,合格率***%;有***个样品来源于区内各农贸市场,合格率***%。农贸市场的合格率比基地及菜场的合格率高,这说明我们这一年的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绝大多数种植农户安全生产意识都有很大提高,都知道农产品要过了药残期之后才能采收上市。另外从各个季度来看,第一季度样品数***个,合格***个,合格率***%;第二季度抽检样品数***个,合格***个,合格率***%;第三季度抽检样品数***个,合格***个,合格率***%;第四季度抽检样品数***个,合格***个,合格率***%。从各个季度的检测数据来看,全区全年蔬菜质量安全势头良好,各农贸市场上销售的蔬菜都比较安全,各城乡无因食用农产品中毒的事件发生。三是农产品品牌建设工作继续推进。以加强农产品生产的质量监督和管理为手段,大力推进开展品牌建设,实现农产品的安全品牌生产和品质提升。第一,指

第 40 页 共 40 页 导农产品生产企业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申报。经努力,使******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及其“***”牌***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按绿色食品标准进行的检测,表明其符合绿色食品的认证标准,其相关认证申报材料正在整理中。同时使惠农蔬菜专业合作社位于我*****的蔬菜基地及生产的“***”牌菜心、油菜、蕹菜通过了上级主管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按无公害农产品标准进行的检测,表明其符合无公害农产品

的认证标准,其相关认证申报材料正在整理中。第二,积极组织辖区内符合条件的农产品生产企业申报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同时加强对其申报材料的审核和指导,使***威龙经济发展有限公司的“***”牌***和***合作社的“***”牌***顺利通过省评审委员会的评审,使“***”牌***继续保持其原有的***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称号,使“***”牌***成为我***第三个拥有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称号的特色农产品。

三、下一步工作设想

下一步整治工作认真按照上级的部署,围绕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继续狠抓各项深化整治工作的落实。

1、继续深入宣传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进一步提高广大农业干部和农业生产者、农资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

2、继续加强执法人员的培训,提高执法水平。

3、要加大执法的力度,深入查处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和禁用农业投入品的行为。

4、继续做好农产品检测工作。确保上市农产品质量安全。 好给各位

第 41 页 共 41 页 关于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检查工作总结 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农委XX年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XX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总结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总结

第 42 页 共 42 页

第6篇:产品质量管理与质量控制措施

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和控制措施

一、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制定了产品质量管理制度及细则。

二、边抓质量体系文件认证,边抓产品质量管理。目前,TS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通过了第一和第二阶段的官方审核,即将取得证书。定期进行质量体系的《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和有效运行。

三、保证质量管理体系在生产过程中的顺利实施,严格按文件要求进行监督、检查。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培训。

新入职人员,由行政人力部组织进行规章管理制度、产品质量意识等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

(二)对生产设施设备、工作环境,采取不定期进行6S规范化管理检查,为确保产品质量提供条件,并提出改进措施,责令限期整改。

(三)注重源头,严把原辅材料的入场检验关。

制定原辅材料的质量标准,规定每种每批次原辅材料到场后,先由保管员进行首次质量验收,再申请质保部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合格后出具合格通知单,方可进行入库使用。车间领料员凭保管员出示的检验合格通知单接收物料。

(四)过程产品控制。

1.公司建立了《产品质量先期策划控制程序》,针对新产品、新客户不同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主要以APQP小组的形式对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先期策划,保证后续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要求。

2.建立多级产品质量管理和监督机制,确保产品质量达到客户要求。

以生产操作工为第一质量责任人,前后工序实行物料质量确认交接程序,以达到物料满足本工序的质量要求;以车间主任、工艺员等为第二质量责任人,监督、检查操作工是否按产品质量控制程序、工艺要求进行加工、控制;以生技部、质保部经理为第三质量责任人,负责对生产过程中的过程控制情况、记录等进行抽查,对违规操作的人员进行处罚。

3.检验人员依据产品检验规范要求对每批次产品实行检验,严格把关,质保部经理进行监督,并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以确保产品合格出厂。

4.制定不合格产品控制程序,规范不合格品的处置与管理。通过原因分析,制定不合格品的预防和纠正措施,防止同类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5.制定记录控制程序,确保生产过程和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规定的质量记录得到控制,方便产品出现异常时进行查阅、原因分析和产品的追溯管理。

6.加强产品标识的管理,以达到可以追溯的目的。

依据产品的特性和顾客的要求,在产品包装袋上有产品标识(如产品名称、牌号、批号、生产日期等),另外还标注有产品防护(如防雨、防潮、防火等)。产品标识可以在产品出现质量异常时进行追踪分析。防护标识可以防止产品在交付至顾客以前受到损坏。

7.很抓监视和测量仪器设备的控制。

定期对监视和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校准,确保监视和测量仪器设备的准确、灵敏、安全和可靠,满足生产工艺要求。

8.产品贮存管理。

公司制定了库房管理制度,以规范产品贮存管理。要求标识清楚、分类存放,保证产品先进先出的原则。

通过以上的产品质量管理原则和控制措施,经过实践验证,我们的产品质量能够得到保证,基本上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第7篇:产品质量奖惩与管理制度

一、目的

1.提高产品合格率,防止不良产品流转。

2.提高员工自我品质控制意识,完成公司质量目标。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生产的全过程品质管理。

三、品质管理“三工序”控制原则

1、检查上道工序流转产品,不接受不良品。

2、不生产不良产品,做好本道工序产品。

3、不流转不良产品,服务好下道工序。

四、岗位职责

1、营业部:负责提供外部质量信息,收发退回的产品,提供考核依据以及质量损失统计。

2、检验员:负责收集统计内部质量信息,提供考核依据。

3、品质部:负责执行本质量考核,形成质量考核表负责追溯相关责任人及质量问题性质的确认。

4、制造部负责做好产品流转卡、标识卡号等标识工作,根据各加工工序明确落实责任人,便于发生质量问题时可追溯性。

五、职责分配原则

1、责任产生的部门按本制度条款负全部责任。

2、如品质部提出改进要求且责任部门认可的,责任部门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改进措施,并在此时间之后提供符合改进要求的产品,否则,品质部可判其产品为不合格,按相应条例进行处理。

3、客户反馈问题需要有明确的图片或其它有效证据(尽量带回相关不良品),以便分析。

六、关于领导责任

1、目标达不到的,由相关部门承担领导责任,属于个人问题的,由员工承担责任。

2、如果主管领导未按公司的制度或工艺文件等执行,出现质量问题、产品报废或应对问题的,全部责任由部门领导承担。

3、如果按照公司的制度或工艺文件的要求执行,员工未按要求执行而导致质量问题的,员工承担80﹪责任,部门领导承担20﹪责任。

七、设计责任

1、允许小批量试制第一批存在问题,数量应在10件内,且需要发放技术试样跟踪单。

2、由于对客户的图纸设计问题,而导致报废的,不作处罚(需由技术部主管或副总签字)。

3、如果相关部门已经提出要求,但技术部未能按期进行改进导致外部质量问题,作为设计问题,相应责任由技术部承担。对责任人处罚50元/次。

4、由于技术部设计的图纸(作业指导书)出现问题并造成产品报废的,对责任人处罚100元/次;可返工、返修及报废产品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赔偿,责任由技术部图纸设计人承担。

八、内部质量赔偿及奖惩规定

1、未经上级书面同意,违反图纸要求、作业指导书及更改编程数据进行生产的,处罚100元/次,造成其它损失的,按照实际产生的费用赔偿,由责任人承担。

2、未按规定对产品进行首检、自检和巡检的处罚20元/次,如未送检等原因造成的批量质量不良现象,则由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每只报废产品按1元进行赔偿。

3、为逃避赔偿责任,未经检验确认,私自报废或抛弃产品的,每只产品按5元进行处罚。

4、操作人员和检验员未规定填写《生产启动、检验控制表》的,操作人员和检验员各处罚20元/次。

5、检验人员因首检出现错误的,对检验员处罚50元/次;如产生产品批量报废时,每只报废产品按2元进行赔偿。

6、首检确认合格,操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未进行自检而造成批量性报废的,报废损失则由责任人承担;每只报废产品按1元进行赔偿。

7、生产过程中因设备或工装原因调整,需及时送检验员确认,未经检验员确认造成的报废损失则由责任人承担;每只报废产品按2元进行赔偿。

8、调试员、检验员和操作人员对已调试好的设备或工装并开始加工生产,由第三方人员检查出错的且造成产品返工、返修或报废的,对各责任人处罚50元/次,每只报废产品按2元进行赔偿。

9、当班生产出现的所有不良品,报废品需交检验员统一收缴,检验员确认可以返工的,则由责任人员自行返工,返工后须送检验员确认,确认合格后投入使用,不合格的按报废品处理。

10、各工序可返工、返修的产品责任人拒绝返工、返修的,对其责任人处罚50元/次;2次以上加倍处罚;返工、返修产生的所有费用由原工序人员承担。

11、在生产过程中对报废事件隐瞒不报或私自处理者,对各责任处罚100元/次

12、本道工序生产时自检发现不良产品的,不做任何处罚,如需返修的产品工时不予计算。

13、产品流转卡上未经检验员签字认可的,对该工序人员处罚10元/次。

14、其他工序发现报废产品的,每只按0.5元作为赔偿,发现者按5元/次进行奖励;下道工序发现其他工序不良品的(可返修产品,并在10只内),下道工序发现者按0.5元奖励,超过10只时,相同缺陷报废的奖励金额按10元/次进行奖励为上限,不重复奖励。

15、调试设备出现报废品的,由调试员签字认可;机器报废(在公司规定数量的范围10只内)由车间主任签字确认,此种情况除外,不作处理;报废数量超过20只以上的,(需副总签字认可)。

16、产品经全检或包装筛选发现不合格产品要求退回返工的,对此尚有疑虑的产品要向检验员或部门主管确认方可流转。

17、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有图纸、作业指导书由错误现象的,对发现者奖励30元/次。

18、生产过程中及时发现有技术、工艺改进的,为公司提升产能、质量或是经济效益的,经公司领导认可的;给予奖励100元-1000元并通报表彰。

九、外部质量信息处理规定

1、由于产品质量缺陷而导致客户对公司索赔的,由品质部负责根据客户反馈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制定改进措施落实整改;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2、不良产品流出厂,未引起客户索赔,只引起客户抱怨时,此种情况不作处理;但相关责任部门应做出整改措施。

十、其他

1、考核涉及奖励和处罚的金额必须经公司副总经理或总经理审批签字确认。

2、本文件规定解释权归公司品质部,特殊质量情况的奖励及处罚金额品质部可根据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

3、考核涉及奖励和处罚的金额于当月工资中体现。

4、对考核结果有异议的部门与人员,可向考核部门或公司领导反馈,申请复议;在未复议前按考核结果执行。 十

一、附件

1、HJ/07-10/11-A0《生产管理奖罚申请表》

2、HJ/08-17/11-A0《废品收缴单》

3、本制度未尽事宜由品质部另行发文处理,自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

新昌县杨妍峰有限公司品质部 2014年2月7日

第8篇:探讨如何加强与提高产品质量管理

1 引 言

常言道:“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对于重点型号产品承制单位,这句话更有份量。因为质量不仅是企业的生命。甚至是决定未来发展的法宝。

各重点型号产品承制单位,应该按GJB9001A-2001(或其它相关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为产品质量保证搭建基本的框架。但在实际工作中,各单位会遇到或多或少的问题。当然,不能说有了产品质量问题,就否定一切,否则GJB9001A-2001就不会存在“8.3不合格品控制”这一章节。我们希望通过不断地认识问题并有效地整改,将产品质量问题控制到最低限度,甚至达到杜绝的理想水平。

在一段时期,笔者曾经从事过某系列产品的质量管理工作,对工作中存在的难点以及如何进一步地做好产品质量管理工作,有以下的切身体会。

2 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难点

2.1 某些人员质量意识不强

产品质量理念,已从早期的检验质量发展成当今的全面质量管理。要做好全面质量管理工作,自然离不开“人员”。GJB9001A-2001所依据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其一就是“全员参与”,说明了人在质量工作中的重要性。但一些人员的质量意识与现在重点型号产品的质量要求准则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产生该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质量理念不够强,认为质量管理工作只是几个人的事情,与己无关;

2)对重点型号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所造成的影响和产生的后果认识不足;

3)人员流动性大,不以一项工作作为自己工作的长期目标。

2.2 个别产品设计质量不完善

“科技是品质的源泉”,也就是说,要有好的产品质量,首要因素是产品的设计水平。GJB9001A-2001也强调对“设计和开发”的控制,分别从“策划、输入、输出、评审、验证、确认、更改的控制”等方面来规范设计过程。 多年来,在重点型号产品的研制中,造就了一批过硬的设计师队伍,提升了设计水平,对设计质量的重要性也有了高度的认识。但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也不排除个别产品存在设计缺陷。这主要体现在4方面:

a)订立的设计指标与用户实际的使用条件有差距,这里不是指设计余量,而是产品的实际用途。例如:某产品在实际使用时,先空载激活,后带载工作;而在产品规范中规定的检验条件是带载激活,产品按带载激活条件设计,致使实际使用中发生质量问题。

b)有时迫于进度方面的要求,忽略了“设计和开发”所必须的控制程序。

c)由于设计人员专业技能的限制,其综合设计能力提高的速度,赶不上形势迫切的需要。如某化学类产品的设计,要兼顾线路设计(无线电)、结构设计(机械)、热设计(物理)等。

d)4以上的产品只做设计定型,不做生产定型,批量生产后,一些产品就会暴露出设计阶段存在的不足。

2.3 原材料/元器件的控制水平有待提高

目前,虽然对原材料/元器件环节有所控制,但仍存在着不足,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a)原材料认识的技术屏障

例如:对于某型号产品,原材料中的哪些特性将决定最终产品的性能,还有待进一步认识。目前还不能做到一旦确定原材料的某些特性后,就可直接做出合格产品,而必须经过一定数量的产品性能实效考核,才可反向决定使用哪批原材料。

b)原材料6元器件的管理问题

原材料/元器件从采购文件的制定到最终使用,存在多个控制环节,有脱节现象,因此,在管理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例如:某型号产品,用户指定了所用电阻的规格、型号,但承制单位误将其它型号的电阻装入最终产品中。

c)产品质量的控制问题

尤其是对外协、外购厂家产品质量的控制尚需进一步加强。

2.4 操作质量控制尚需加强 GJB9001A-2001重点内容之一是“过程控制”。落实到产品制造上,应该是各工序人员的操作质量,尤其是对那些部分性能指标不可检验的产品,操作质量更为重要。目前操作质量控制的难点主要有4方面:

a)人员的流动性。一旦人员岗位稳定性不强,操作熟练程度就会受到影响,因为熟练操作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即使是上岗培训考核合格者也须如此。

b)产品的流动性。由于交付进度等原因,个别产品生产时出现流动现象,即不固定组别制作,这样将或多或少地影响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c)部分操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够强。

d)检验人员的作用需要充分发挥。

2.5 部分产品的评审力度有待加大

GJB9001A-2001多处强调“评审”,有“与产品有关要求的评审”、“设计和开发评审”、新产品试制中的“工艺评审”、“产品质量评审”等内容。在实际工作中,部分产品评审力度的加大,可能受到以下方面的影响。

1)评审(会议)时间短,不易评透;

2)评审过程中,一些评审点容易被忽视(见本文“3.5(2)”条款);

3)生产前状态评审的频次、力度还不够。 3 措施与建议

3.1 增强相关人员的质量意识

可采取下列方法:

a)通过会议或其它形式来宣贯产品质量的重要性,强调人与产品质量的关系,每个人的工作不到位,都可能导致产品不合格。例如,操作人员未按规定操作;设备维护不到位,造成精度不足;产品生产环境维持不到位,导致洁净度、相对湿度等控制不到位;设计人员在产品设计时,对产品性能指标验证不足;未充分考虑产品加工方法;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编写不到位;原材料/元器件控制不到位……

在宣贯过程中,如能穿插具体的实例将更有说服力,同时可避免枯燥性。

b)定期编制“警示”影片,组织相关人员观看,尤其是一线操作人员。 c)上岗前,对相关人员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必要时可签定“质量责任书”,以约束其质量行为。当然首先要让他们知晓其所负的质量责任,并且评价其有能力完成相应的质量工作。

3.2 提高设计质量

可采取下列方法:

a)抓源头,切实做好与产品设计有关的评审,满足GJB9001A-2001中相应条款的要求。同时还需关注两方面的工作:

1)了解用户如何使用产品,即实际使用时要求产品达到的指标,含产品工作性能以及电器接口、机械接口、热接口等要求,以避免设计/检验指标与用户实际使用情况出现偏差;

2)要让用户了解自己产品的特性,与用户充分沟通,优化产品指标,既要考虑实际应达到的工作性能,同时又兼顾产品的可靠性、安全性及寿命等。

b)严格执行“设计和开发”程序,对于产品的交付进度有特殊要求的,方式可灵活多样。例如:充分借鉴成熟产品的设计思想,针对不同处进行重点的策划评审、验证等。

c)注重对设计人员进行新知识培训,且要一贯坚持,方式可灵活多样。例如:派设计人员到专业院校学习、请专业人士到承制单位授课、委托相关专业单位对承制单位设计人员实地培训等。

要关注设计评审专家的专业性,要与被评审产品特性相关,且应全面,避免对产品性能达到的程度所进行的评审不到位,即未能充分发现问题或对发现的问题不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d)对于生产定型,即使用户没有强制要求,各承制单位也应该做,尤其是对那些批量生产暴露出问题的产品。同时应将相关信息反馈给用户,共同寻求解决方案(甚至涉及技术指标的微调),避免带着问题生产,留下隐患。

3.3 加强原材料2元器件的控制

可采取下列方法: a)要充分认识原材料研究的重要性,对原材料性能研究应设立专项。可以采取奖励相关研究成果等方式,以激发科研人员对此工作的积极性。

在对原材料性能未能充分掌握之前,可应用统计技术,统计各材料批次及所应用产品的性能,寻求产品质量的一致性。

b)应把原材料/元器件从采购文件的制定到最终使用的众多环节贯穿起来,其中相对重要的是采购文件的制定。在制定过程中,要与设计输入类文件作充分的对照,包括用户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相应文件,同时,应对采购文件实施动态管理;在产品研制的不同阶段,一旦用户对原材料/元器件的要求发生变化,或者设计指标的变化导致所用的原材料/元器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修改采购文件。

采购文件作为采购的源头,应避免出错,否则后续工作都是徒劳的,而且还会给承制单位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或带来其它方面的影响。

c)要加强对外协、外购厂家产品质量的控制。除了要执行相应的控制程序外,这里主要指要加强对外协、外购厂家生产过程的监督,尤其对那些产品质量暂时尚可,但还没有较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保证手段的供方(由于受产品数量、特性的影响,通常承制单位只能选择这样的厂家做其供方)。承制单位要积极帮助这些供方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还要不断地将外协、外购产品的使用情况与生产厂家进行沟通,一旦有问题,要促使他们或与他们共同采取相应的措施,并对措施的有效性做验证。切忌采取只将外协、外购不合格品简单剔除而不与供方进行沟通的做法。

3.4 进一步严控操作质量

可采取下列方法:

a)减少人员的流动性,尤其是对那些以手工操作为主、特殊工序较多的产品更应如此,可以针对人员的工作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对工作出色的员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提升工作岗位对人员的吸引力;也可以使用其它方式激励员工热爱本职工作。这比换人操作导致产品质量波动造成承制单位经济损失、声誉的降低而付出的代价要小得多。

b)减少产品的流动性。通过合理地编排研制、生产计划,可有效地避免产品的流动性。一旦多个用户提出的产品交付进度重叠,也可与用户先行协调,尽量将交付进度错开。还要加强产品研制、生产前期准备的计划性,避免产品在装配阶段“撞车”。 c)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心。可采取本文“3.1”章节的措施。

d)充分发挥检验人员对产品研制、生产过程的监督检查作用。应做到3点:

1)作业指导书(或相应文件中)的检验要点及检验方法要规定到位,使检验操作有依据;

2)检验员亲自操作;

3)保证检验员数量的充分性。

3.5 增加产品评审力度

可采取下列方法:

a)评审会的时间要充分,不能仅限于对会议文件的审查,还要对实物产品进行审查。

b)在评审过程中,不能忽略下述几点:

1)将输出与输入的文件、产品进行对照,输入包括用户下达的设计任务书或相应文件,同时对用户规定使用的原材料/元器件的规格、型号甚至是否在指定的供方购买等内容进行审查;

2)除了审查最终产品的性能外(毕竟只是抽样),还要对产品形成过程的控制情况做重点审查,直接到操作现场审查,效果更佳;

3)对解决产品质量问题的措施的有效性进行审查,对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的信息,由评审组亲自向用户询问将更加真实可信;

c)除进行产品出所(厂)质量评审外,还应加强产品生产前状态评审的力度,含原材料/元器件、设备、环境、加工方法、人员资格等方面,将产品质量控制点前移,尽可能地避免后续出现不合格品,而给承制单位造成经济损失。

4 结束语

各重点型号产品承制单位,在实际的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但通过不断地认识问题并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一定能够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工作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满意、放心的产品。

第9篇:我国肉制品企业的管理与产品质量问题

摘要

目前,我国肉制品行业,已经由卖方市场演变为买方市场,其重要标志就是客户要求肉制品的品种更多、交货更快、质量更好、价格更低,这就迫使企业在与时间赛跑、与行业竞争的过程中,亟需广泛采用总成本领先策略、标新立异策略和目标集聚策略,持续改进现场管理,不断获取新的竞争优势,提升核心竞争能力,在市场竞争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基于建立竞争优势,探讨肉制品行业企业现场管理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一、前言

2005年,我国肉制品总产量7650万吨,人均年占有量达到58公斤。肉制品品种和质量较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中西式肉制品的总产量约700万吨左右,中国传统风味肉制品在总产量中的比重也显著增多,各地市场一派繁荣。据农业部肉及肉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有关专家分析,尽管我国肉类工业发展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品种、质量和产品技术含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尽快促进肉制品行业的进一步完善,改善现状、缩小与国际差距,不断提高检验检测水平是当前的首要任务。

二、我国肉制品企业与肉制品工业概况

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肉类总产量7642万吨,比上年增长 5%,为肉类的总供量提供了保障,为肉类加工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但在品种结构上,牛羊肉生产量仍显不足,其价格一直处于坚挺。2009年我国肉类工业面临的突出问题仍是畜禽产品价格的极不稳定性。以主导品种生猪为例,在国家政策倾斜、支持鼓励发展中,是年生猪饲养、母猪在栏、仔猪繁育都超出预设量。与此同时,也受动物疫情及甲型H1N1流感传播的直接威胁,随之引起的生猪价、仔猪价逐月下滑,猪粮比价从3月的1︰7.64下跌到6月的1︰5.66,短期内亦有回升,但仍徘徊在黄色警区边缘。致屠宰毛白差率一直摆动在36%走势中。为此,国家启动保护性应急收储政策。禽肉及禽蛋增产,对市场起到积极地调剂性作用,但价格也一直处在应时性波动中。肉类工业处于畜禽产品向肉类产品转化的地位,其连接着城市与农村、养殖与消费,上游的波动必然通过工业环节反映到市场振荡,同时,全球经济危机也给肉类工业带来一定影响,除企业发展资金瓶颈外,内外需求总体疲软,肉类进出口贸易量出现收窄。我国肉类工业在积极应对诸多严峻挑战的形势下,随着工业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提升,产品结构的调整,服务质量的改善,仍取得了平稳发展。

三、我国肉制品企业的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肉制品企业管理与之前相比有明显改善,管理体制也日渐完善,但照发达国家相

比,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

1. 产品质量不稳定

由于目前肉制品加工行业的管理体制、质量监督体系、生产企业的产品标准不够完善,生产企业的质量意识、技术水平、加工工艺、建筑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卫生条件、原料、辅料、添加剂、香辛料等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如违规使用食品添加剂、非法使用工业级原材料等,使肉制品的质量不稳定。一些刚起步的个体企业,原辅料进货渠道混乱,以注水肉、劣质肉等为原料,使得产品质量难以保证,很难形成品牌效应。

2.企业内部运作不佳

就目前部分生产企业而言,主要存在体制活力不够、管理人员和职工素质差、缺乏先进的技术支持、效益差、领导者经营思想有待于进一步改进等几个方面的问题。

3.企业规模差距大

目前全国肉类食品加工规模以上企业2155家,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2005年,知名品牌占据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另外20%由全国几千家企业所分摊。 由于缺乏强制性行业管理和监督,存在大工厂和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差距较大。为了争夺原料和市场,某些厂家降质、压价,以保本销售甚至亏本销售来挤垮对手。可见,缺乏行业管理的恶性竞争,其结果是消费者吃不到优质产品,对肉制品失去信心,生产企业由于利润降低而难以为继,由此导致企业倒闭的事情时有发生。

四、我国肉品质量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这不仅让老百姓吃起东西来小心翼翼,而且也成了我国政府的一块心病。对此,有人称:我国已经开始了一场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经过调查和研究表明,引起我国食品质量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公司治理结构不合理

公司治理结构要明确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双汇董事长万隆将双汇由资不抵债的小厂发展成行业霸主、纳税大户,双汇几乎成了冷鲜肉的代名词,品牌价值近150亿元,万隆也成了企业的精神领袖,创造了令人振奋的 “双汇模式”,在企业发展壮大的过程中可以说其功不可没。万隆在双汇工作四十余年,在集团公司一把手岗位上担任职务也近三十年。由于其长期在一把手岗位任职,加上对双汇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在公司内形成

了绝对的权威,设立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都要听他个人的指挥,不自觉地都会按他的行为模式做事,容易搞一支笔、一言堂,无法对其形成有效的制衡机制,不能更大限度地发挥各个职能部门和干部职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而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人管制度而不是制度管人的现象。

2、设立单一的质检部门存在的弊端

目前包括双汇在内的许多企业内部都设立了质检部门,专门负责质量检验工作,虽然便于集中管理,看起来也比较规范,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旦质检机构失职,谁又能对它监督呢?没有外部有效的再监管,只是自己监督自己,为了局部利益,很容易流于形式。没有广大媒体、非政府组织和民众的直接参与,没有建立以行政监管为基础,以大众舆论监督为补充,以法律法规为后盾的立体式、多层次的质量监管体系,诸如“瘦肉精”类的有害物品仍可能死灰复燃。

3、没有建立有效的定期岗位轮换制度

古语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个人在某个岗位特别是诸如采购、质检等关键岗位上工作时间久后,就会积累很多资源,不仅容易受人情、关系的束缚,更有可能滋生贪污腐败的苗头。如滥用职权,出现管理权力部门化、部门权力利益化、不当利益合法化的非正常现象,最终害国、害民、害己。而轮岗则可以规避因资源被个人垄断而对企业利益形成的潜在危险,有助于预防腐败。

4、企业文化“底板”不牢

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4月14日同国务院参事和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座谈时说:“从一定意义上讲,文化是制度之母。”企业的核心不是生产规模、加工设备、生产技术这些“短板”,而是企业文化这个“底板”。一个管理有效的企业,经营的理念与制度的执行不仅要靠自上而下的命令,更要靠文化理念认同下的自觉与自愿精神。上面提倡“诚信立企、德行天下”,下面的执行者却放任瘦肉精一路绿灯,由此可见,企业文化这个“底板”不牢,其他软硬件再先进完备,企业也会不堪一击。

5、企业缺乏社会责任心

作为企业,必须肩负起应有的社会责任,做合格的企业公民。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主要是通过其提供的优质产品来实现的,提供优质产品是其履行社会责任的前提。没有正确处理好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当然也就无法实现企业与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 品牌,通俗地讲就是品质与牌子的结合体,品牌的正面是牌子,它的背面就是品质。一个企业要打造出长久不衰的品牌,就必须注重品质的锤炼。而一个变了质的牌子只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就不再成为消费者心目中的品牌。

五、我国肉品行业如何健康发展

1、行业自律,强化职业道德

温家宝总理在谈到食品安全时曾说:“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许多企业为了追逐利润而丧失了道德。是不应该让这种现象出现的。一个企业家身上应该流着道德的血液。只有把看得见的企业技术、产品和管理,以及背后引导他们并受他们影响的理念、道德和责任,两者加在一起才能构成经济和企业的DNA。”作为行业一定要自律,作为企业家和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很多企业也把“做企业如做人”,“产品就是人品”等之类话常挂在嘴上,其实应该付诸行动。越是大企业越要懂得这样的道理,要敢于担当起社会责任,关注民生的安全与健康。企业的生命和形象来自于对产品质量的坚守,更来自人们对其的信任和支持。企业家和经营者必须明白企业一旦做大了便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生产者和经营者,而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品牌。而品牌的意义就在于公众和消费者的信任,这也是当前国内品牌最缺少的。因此,肉制品行业要找回人们对其信任就必须学会自律,讲道德、做良心产品。

2、构筑全产业链,以安全系数重建信任

食品安全必须从从源头抓起,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的产业链条体系,来确保各个环节的生产安全。只有这样才能生产出安全可靠的食品来,才能取信于民。河南伊赛牛肉公司作为一家牛肉加工企业其做法是值得借鉴,伊赛牛肉全产业链建设共分三个部分,首先在产业前:伊赛牛肉为了控制源头除拥有自己养牛基地外,还采取“公司+合作社+养殖户”的经营模式,采取“五统

一、一扶、一优”(五统一指的统一供种、统一供料、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销售;一扶指的是帮扶农户贷款和养殖;一优是指农户购买和卖给予充分的优惠)的管理办法,确保活体牛源安全。其次在产业中:通过现代化的检查、屠宰、排酸、分割、加工等实现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第三在产业后:公司采取连锁专卖店的销售模式,确保牛肉产品在销售过程中的安全。通过从产业前到产业后等三个部分,实现产品从源头到终端的全产业链安全服务。当然构筑全产业链的同时要推行标准化管理,这样可以降低产业链环节搀杂使假的风险。标准化管理有助于提高源头产品的安全系数和效益,更便于执法监督。只有这样才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食品,老百姓只有吃到安全放心的食品,才会去相信企业,忠于企业,否则,就会唾弃企业。

3、建立肉制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我国在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方面无论政府还是企业做的还不够,与西方国家还存在很大的距离。在20世纪80年代初,一些欧美国家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已达80%,日本国家标准有9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而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采用国际标准的比例仅为60%。专家指出,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依然存在数量偏少、标准陈旧,与国际接轨程度不高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的食品监管标准老化,未能与国际接轨,不但如此,我国的食品标准太多太乱,如卫生标准、质量标准、国家标准、企业标准等等,各标准间重复交叉、层次不清,而且同一个产品甚至有几个互相矛盾的标准。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工作还应进一步完善。其实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担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质量安全

标准的担心,人们不知道什么样食品才是安全的。例如目前很多肉制品(卤汁制品、香肠、烤肠等)的标准界定和原材料、配料比例都很模糊,所以更不好谈安全标准问题。当然在国家没有出台标准和标准不完善的情况下,作为企业应该做到自律、负责,最起码不能添加不该添加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让老百姓吃上放心的产品,老百姓才能相信企业。

4、严格执法、全面接受监督和监管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十分严峻,从苏丹红到三聚氰胺,从瘦肉精到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而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落实不到位、监管不力和一些部门不作为也给不法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也难怪人们质问,为什么总是在媒体曝光后才加大监管和执法,监管部门干什么吃的?难道不能做到 “未雨绸缪”吗?这说明什么?我国的监管体系也存在很多问题。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对食品安全的监管涉及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假如这些部门能按照从原材料到产品、市场流通等顺序进行监管,层层把关,也能为老百姓的食品安全构筑一道安全的屏障。关键我们这些部门缺少责任划分和界定,缺少相关的约束机制和监督机制,所以最终遭殃的还是老百姓。那么,肉制品企业要想重新获得老百姓信任,必须做到自觉守法经营,同时接受监督和监管;而作为相关部门也必须严格执法,同时而针对当前食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特点,出台有效的措施,通过严格执法巩固企业的道德基石,给老百姓以安全可靠的产品,让老百姓放心,这样才能赢得民心。

六、结语

目前,我国正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一个比较长的时间内,我国的经济将保持高速度增长,人民生活改善的幅度要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这种宏观大势为肉类食品行业的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肉类制品的加工现在已纳入生产许可证管理的范围,全国各地正在对肉类制品企业进行改造和整顿。只要我们加大产品及市场整顿力度,推进肉类生产大工业化,强化肉类安全保障体系,制定畜禽屠宰和肉制品生产与流通法律法规,完善和提升技术标准,严格市场准入制度,建立肉类食品企业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完善流通领域环节,加强人员培训,继续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力度,肉类食品行业将出现一个大好的局面。

参考文献

[1]谢菊芳;猪肉安全生产全程可追溯系统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第1版

[2]霍丽玥;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36-47

[3]姜励卿;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风险的认知和信息搜寻行为研究[D];浙江大学;2004:91

[4]段海强;我国动物性食品安全的现状及其保障体系的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05年,第一版

[5]周德翼,杨海娟;食物质量安全管理中的信息不对称与政府监管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2002,(06):21-33

[6]江忠元;我国大型企业物流管理系统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年,第一版

[7]宋永;肉中亚硝酸钠含量的预测及干腌肉品风味反应模型的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33

[8]孟祥晨;孔保华;;利用注射腌制改进几种传统肉制品的加工工艺[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C];2001:11-57

[9]刘振民;;肉品发酵剂研究概述[A];2001年肉类科技交流会暨中国畜产品加工研究会第三届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

[C];2001,第一版

[10]刘卓萌;吉林省牛肉流通体系分析[D];吉林农业大学;2007:7

[11]林凌;周德翼;;构筑食品质量安全可追踪系统研究[J];商业研究;2005,(21)90

[12]何德华;周德翼;周向阳;杨顺江;;食用农产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研究[J];湖北社会科学;2007,(03):10-22

上一篇:老旧小区停车调查报告下一篇:散文诗歌作品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