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论文

2022-03-2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小学美术论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进度的稳步推进,大众的视线也一并转向于“美育”培养之中,如何创设高质量美术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审美水准,以及又如何运用民间美术资源来加大小学美术开发力度,成为了当前小学美术教师务须思索的难题。基于此,笔者将以民间美术资源作为文章切入点展开详细论述,以供诸位同仁借鉴。

第一篇:小学美术论文

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

摘要:小学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对艺术家及其作品有全面的认识;要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交流、外化等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欣赏技能,并能应用所学的美术知识和技能欣赏美术作品;还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本文探讨了如何以审美为中心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发挥美术欣赏课的功能和价值,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达到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完善学生人格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审美能力

1.分析儿童的美术欣赏习惯和模式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教师进行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之前,了解小学生对于美术的欣赏习惯和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只有知道了这些细节,小学美术教师才能更好地推行美术教学。所以,在笔者看来,小学美术教师必须了解小学生的欣赏习惯和模式。以下是笔者在进行小学美术教学工作之时总结出的小学生的美术欣赏习惯和模式,希望和大家一起探討。

1.1色彩分明,颜色艳丽。根据笔者的观察,小学生对色彩的感知是十分敏锐的,他们喜欢各种颜色鲜明的物件,喜欢一些看上去五彩斑斓的画作。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色彩上是充满想象的,他们认为树木不一定是绿色的,彩色的也很不错;天不一定是蓝色的,粉色的也很美丽。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不能扼杀小学生的这种想象力,美术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领域,小学美术教师应当正确引领小学生的这种想象力,让他们能够在小学美术中充分展示他们的想象力。

1.2小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只关注细节,而忽视整个效果,这种现象在小学美术中尤为突出,很多时候让他们欣赏一幅构思完整的风景画,他们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现画中的各处景色,但是却没有办法完整地描绘出整幅图的意境和画面。那么,根据这种现象,小学美术教师就要注意了,在小学美术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培育小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

1.3小学生由于自身年龄比较小,接触到的事物比较少,对事物难以形成一套完整的评判标准。他们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往往只是根据第一印象做出评判标准,而这种标准是很不稳定的,常常会因为时间、空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而且他们根据第一印象产生的评判标准往往是肤浅的,如果放任他们由第一印象来评判每一幅美术作品,可能最后他们会迷失在自身不断变化的标准之中,这一点也不利于培育小学生对美的感知。

1.4由于国情关系,我国城乡之间差距较大,不论是从生活质量、生活品质,还是经济发展水平,城市远远超过了乡村。正是由于这种差距,我们城里的小学生难以理解一些乡村原生态的美,例如他们无法理解绿油油的稻田的美,劳作妇女的美,雨后泥泞小路的美,当然我们乡村的小学生也无法理解月色朦胧,暗香浮动的美。小学生都是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作为自己感悟美的能力,虽然有利于更容易地接受美,但也局限了他们在美的方面的感知能力。

2.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安排和效果

由于以上这些关于儿童的美术欣赏习惯和模式,笔者认为教师在开展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时就应当有所侧重,注重针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小学生开展各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如低年级小学生,笔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侧重让他们感知和分辨颜色,利用相关的模型和道具,让他们整体把握事物。如果所任教的小学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简笔画教学工作,当然这需要小学美术教师根据自身的情况出发,结合实际,判定最合适小学美术教师自身和小学生的方案。

而高年级的小学生,他们在美术上是有一定的基础的,会简单地欣赏和评价相关的画作,那么,小学美术教师就要相对规范他们的评判标准。还有高年级的小学生动手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开始带领他们练习简单的素描,让他们自己去构思,自己去完整一幅画。小学美术教学是一个逐渐的过程,在整个小学阶段,小学美术教师要根据他们的自身情况不断调整自己的授课模式和方法。

3.小学美术教育的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3.1现场赏评课。现场赏评课重点就在现场两字上,我们可以利用一些课堂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向自然、亲近自然,没有什么比现场欣赏更能震撼小学生的。例如,我们在教学《春》这幅图时,就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去欣赏春天的美景。当然,在安全无法保障的情况下,小学美术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来进行一些展示。

3.2课堂欣赏。由于课堂是一个地域限制较强的授课方式,小学生可能会感到疲惫,那么作为小学美术教师就可以寻找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来展示给小学生欣赏,如刺绣、书法、摄影、绘画等。低年级的小学生可能只会看看热闹,但这也完全不影响对低年级小学生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高年级的小学生,小学美术教师可以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再让他们欣赏后组内推荐一名同学在全班同学面前分享他们的感受,小学美术教师可做适当的点评。

3.3美术作品专题欣赏课堂。美术的领域很宽泛,小学美术涉及到的内容也很多,如果没有一个系统的讲解,小学生可能最后什么也学不到,所以给小学生举办专题讲解是非常必要的。小学美术教师可以举办一些如毛笔字专题欣赏、西洋画专题欣赏、水墨画专题欣赏等等各式专题。当然在准备专题教学时,小学美术教师要注意学生的年龄层次和接受能力。

总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年龄跨度较大,小学美术教师难以整体把握小学生的一个行为模式及思路;另一方面,小学生的接受能力、自我学习能力不如初、高中学生,他们更加依赖于教师的讲解,但是美术是一门要求动手能力与自学能力都是十分强的课程。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因时因地而制宜是非常重要的,小学美术教师要不断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黄东旭.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2]吴恒英.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作者:周怡梦 岳于萍

第二篇: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摘 要】 随着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许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在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目标及教学任务。就当下小学美术教育情况来看,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目标不清晰,教师教学模式单一,忽略贴近生活等,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理清教学任务和目标,鼓励学生开放性探索和自由式创造,构建出高效的小学美术课堂。

【关键词】 小学美术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引言

美术不仅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更是承担着传递学生绘画技巧、慰藉学生心灵、提升审美能力的任务。小学生已经初具一定的美术赏析能力,也初步形成了自身的审美特征,但由于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忽略了“美”与“术”的有机融合,学生的审美水平和绘画能力难以协同发展,整体美术教学效率不佳,亟待教师转变单一片面、万古不变的所谓普遍有效的教条式教学方式,制定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

一、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

美术是一门艺术类课程,要想真正学好美术就需要大量的赏析和练习。如果一味地注重表面临摹,则很难感受到美术创造中的情感表达,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当下美术教学中,老师利用课件进行艺术讲解,简单地完成一些绘画技巧的传授后,让学生自行练习,这种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很大的反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教师的教学思维僵化也是一大问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仍然活跃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对于一些思维较为守旧的教师而言,传统的教学模式属于自己的领域,实施起来驾轻就熟,将自己的美术从教经验作为基础,也就更加倾向于墨守陈规,这对于学生发散多元化思维显然极其不利。最后,教师教学目标定位存在偏差。当代美术教育既注重技能的培养,同样注重人文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然而当下美术教师普遍存在认知偏差,教学目标定位不甚清晰,存在重“术”轻“美”的情况,即忽略学生审美能力和赏析能力的培养,学生难以从美术中获得熏陶和感染,以致于其综合素质难以提升。

二、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策略

1. 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理念,为课程实施奠定基础

只有明确了教师的教学目标理念,才能为后续美术教学奠定基础,当代美术教师不能一味地注重“术”的教学,而是应注重“美”和“术”的协同发展,让学生既具备鉴别真善美丑恶的辨识能力,也能掌握高超的绘画技巧,促进学生身心的综合发展。

2. 注重引导,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思维能力培养同样是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通过分析美术的教学课堂发现,学生对美术图像理解是存在不均衡性的,要是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是很难领略美术中的美感,更不会有意识地针对某一方面做特定的强化,这对于发散学生思维能力十分不利,需要教师创新教学理念,引发学生对图像的多元思考,促进其思维方式的形成。比如在对一副图片的讲解中,由于阅历和基础知识的限制,学生根本无法深刻了解其内涵,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对图片做出全方位的讲解,引导学生对图画的多元化思考。

3. 采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美术作品极具美感,然而由于以往教学手段的限制,及教学目标定位的偏差,即“美”的忽略,让学生触摸不到这些“美”,学生审美能力不足,而利用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和图片展示功能,让学生深刻体悟到作品蕴含的美,例如在“俯瞰山川”的教学中,以往学生只能通过教材图片了解祖国的山川大河,而借助于多媒体的视频播放功能,给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山河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河的壮阔,再结合欣赏感受、技能鉴赏等手段进行全方位赏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技能。再比如在学习“光影变幻”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其中的意蕴美,光影中不但有优美的图像美,还有意境美,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讲解,把“日常生活中的灯光结合起来,让学生能够真切地感受到这些画面带来的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领会到光影的特征、色彩以及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手段引领学生享受艺术美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于艺术图片中的“美”进行口头描述,并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的较为模糊的形象变得立体起来。在审美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摘取一些该作品的评语,作为学生学习技能的参考,以此来启发学生的思維、培养他们的综合美术素养,让他们真正步入艺术的殿堂。

三、总结

美术是小学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对于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内涵有着关键作用,但是就当下的美术课堂情况来看,还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目标定位偏差等问题,意味着在新时期,老师要及时转变教学方式、理念和教学模式,制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发挥出自身的创造性思维,提升其审美能力,绘画技巧,最大程度上达到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晏晓倩.如何上好小学美术课,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J].商业故事,2017(04):117.

[2] 顾伊雪.构建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策略探究[J].科幻画报,2020(08):259.

作者:刘志慧

第三篇: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进度的稳步推进,大众的视线也一并转向于“美育”培养之中,如何创设高质量美术课堂以此来提高学生审美水准,以及又如何运用民间美术资源来加大小学美术开发力度,成为了当前小学美术教师务须思索的难题。基于此,笔者将以民间美术资源作为文章切入点展开详细论述,以供诸位同仁借鉴。

关键词:民间美术;小学美术;教育教学;美育

引言

由于当前部分教师对于民间美术资源如何開发以及利用的认知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从而导致小学美术实际课堂教学成果较差,需要我们为其提供相应的指导意义,那么如何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于小学美术课堂便成为了我们每一位美术教职者不容推脱的使命所在。为此,选择小学美术课堂融入民间美术资源为文章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之间能够相互融合的机制,探索民间美术与小学美术课堂之间的良性互动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美术知识吸收效率,以及创建高质量美术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一、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小学美术课堂的重要性

事实上,民间美术与我们寻常记忆中所认知的落后的、封建的、糟粕的艺术刻板印象有着截然相反的差异,其作为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同样有着雅俗共赏的特性,参照于国外对我们中国风格的美学艺术的狂热追捧程度来看,我国民间美术的价值便已无须赘述。参照素质教育中施以“美育”的教学原则,小学美术课堂应将教学侧重点放置于培养学生美术兴趣以及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之中,为此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于美术课堂教学之中便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任务。

二、小学美术融入民间美术资源的方法

(一)结合美术教材,调整民间美术内容

首先,民间美术内容具有多样性和具体化的特点,美术教师若想在美术课堂中发挥其真实效果,便需要将其调整为与美术教材一致性的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上册的《巧编妙织》一课时,该美术教学的重点便是要让学生掌握编织技术。而我国民间对于编织艺术的研究可谓是已接近于炉火纯青的境界,教师可选择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诸如藤编、竹编、草编等编织工艺品以作艺术鉴赏,因编织工艺所涉及的理论因素较少的缘故,教师过多的讲解反而容易出现降低学生美术兴趣的反作用,为此,待学生观看完毕后,教师便可直切主题,并向学生进行提问:同学们,视频中形式多样的编织作品不仅精美且实用,而我们这节课要挑战编织难度较高的中国节,大家有没有信心跟着老师一起完成它?

其次,因学生年龄较小的缘故,教师所布置的编织任务要进行适度调整,并按照分层教学的原则把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并进行逐步展示。此外,因有些学生进度较为缓慢容易产生焦躁心理,教师应当将关注重点放置于其身上,以此来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

(二)引导学生鉴赏民间美术资源,扩大其审美视野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心智极为稚嫩,对于事物的评价判断多来自于直观性的视觉冲击,学生们凭借感性认知的特征恰巧也决定了美术教学得天独厚的重要地位。民间美术资源大都拥有着其耐人寻味的历史故事,其中更是包含了大量的美好寓意于其内。这便启发我们在对民间美术资源进行开发过程中不能仅仅将视野局限于如何应用方面,也应利用其所蕴含的历史故事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师通过开展民间美术资源鉴赏活动,不仅能够起到强化学生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作用,同时对于帮助学生养成细腻的情感也有着重要成效。例如同归属于编织艺术的乌毡帽最早可追溯至秦汉时期,历史可谓是源远流长,而有关于其的传说故事则是一名金性的猎人在追捕一头受伤的老虎时偶然获得。而随着历史潮流的变迁,乌毡帽也被党和人民所喜爱,其不仅满足了各个时代人们追求保暖时尚的生活需求,同时也是那个艰苦奋斗年代的见证者,是我们不可多得的专属时代记忆。教师通过以故事的形式向学生讲述诸如乌毡帽类的民间美术作品,以此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熏陶。

(三)结合传统节日,做好课堂教学延伸

民间美术从字面意义来讲既是大众的美学艺术,其必然与百姓的生活习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其贴近于生活的特性容易使人产生亲近感,用于增进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有着天然的共通之处。在我国传统节日中同样包含了大量的美术元素,教师不仅要依附教材开设美术课堂,同时更要尝试脱离教材融入于生活之中。以我国元宵节教学为例,其节日最为显著的外在特征便是光彩夺目的花灯,教师可在美术课堂正式进行前便安排学生准备好彩纸、胶棒、剪刀等工具,而在上课时便安排学生按照绘制花灯图形、涂抹花灯颜色、制作花灯结构顺序进行开展,不仅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于民间美术的认识,可谓是两全之策。

结论

综上所述,为使得民间美术资源能够于小学美术课堂中渗透更为融洽,本文主要提出了结合美术教材,调整民间美术内容、引导学生鉴赏民间美术资源,扩大其审美视野、结合传统节日,做好课堂教学延伸三点作为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韩凤莲.浅谈如何引入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J].考试周刊,2020(76):153-154.

[2]苏德禄.关于开发民间美术资源应用于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0(8):31-32.

作者:董丽瑶

第四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之美术欣赏教学

摘 要:教学评估在艺术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评估教学是艺术教育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艺术教育与教学的有效整合可以帮助提高学生的评估技能。因此,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针对性地进行评估教学,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新的培训标准;课堂教学;评估教学

评估教学在艺术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可以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传统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习惯于采用灌输的理论方法进行教学,并没有考虑这种教学方法的教育质量。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方法应适应新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满足新课程标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学习,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学生美术评价的心理与评估习惯

进行初等教育的艺术教学是一种心理活动的指导,在这种活动中,艺术作品被认为是审美客体以及感觉和情感的关键因素。这与教师的指导以及学生对学科的知识和理解密切相关,用于分析和吸收学生的评估习惯和特征。

(一)强烈的色彩刺激可以唤起学生们的注意。蓝色的天空,红色的花朵,深色的树木,黄色的水果以及鲜艳多彩的色彩,常常使学生感到舒适、愉悦并乐于接受。如果同时放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对彩色图片的反应会更强烈。

(二)在评估过程中,学生们经常注意观察某些细节而忽略了整体。例如,当学生们看着画作《美丽的风筝》时,都被五颜六色的风筝图案所吸引,从而忽略了风筝线等其他问题。

(三)小学生年龄较小,因此很难形成一套综合的评判标准。在评估艺术品时,通常仅根据其第一印象进行评估,并且标准非常不稳定,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经常发生变化,常常根据其第一印象进行评估。如果允许学生根据第一印象来评判每件艺术品,学生可能会迷失在不断变化的标准中,这不利于发展小学生对美的理解。为了加深学生的评估经验,视觉记忆通常需要伴随听觉记忆。没有教师生动活泼的语言的帮助,学生们将不会有深刻的艺术感觉,实际上,许多成功的培训课程都采用了音乐伴奏教学法,目的是制造气氛并增强记忆力。

二、解决小学美术课堂教学问题的方法

(一)采取互动式教学策略。由于学生和教师是相互依存且相互协作的,因此在从事美术教学时,应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评估技能。在设计美术课程时,教师应纠正学生的审美观念并纠正学生的美学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策略,以积极了解学生学习艺术的真实情况,并在此过程中不断指导学生进行交流和互动。通过增强学生的深层思维能力。教师还可以与学生互动,以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寻求美术学习的主动性并丰富学生的美术学习。

(二)通过评估来发展学生的思考能力。由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思考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提高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帮助学生大胆提出学习问题,并表达学生的个人想法,使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探索美术学习的知识,从而使学生可以反思作品的真实含义并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还可以计划学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能够通过评估和探索逐步探索知识。教师还可以改进对学生问题的分析,热情地指导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通过逐步的教学和指导来增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

例如,当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如何看待海景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播放与海洋有关的视频,从而使学生可以体验海底世界的丰富性,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审美和感知能力”,使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和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三)评估课程。观察评估手工艺品(包括素描、创作、绘画、造型和手工艺品)的欣赏,这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例如,教师为每节课准备了示例图片和材料,指导学生观察其中的说明,并注意作品的美观性。另一个例子:为了让低年级的学生用彩色铅笔进行改进绘画作品,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素描的了解,并展示一些合理图片的例子,这是一个教师对学生指导教学的一个过程。

(四)现场评估。现场评估是在教室外进行美术教学的一种形式,这是指通过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对学生现场进行的教学指导。例如: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的艺术展览和艺术品,探访艺术家,并观看艺术家的制作过程等。

(五)有效整合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基础美术课程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中,教师应不断创新和扩大使用多媒体技术的美术教学。在实践中,教师应使用多媒体向学生更直观的介绍美术教学工作以及美术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评估技能。教师还可以扩大学生在教育和培训中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思维,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应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更多的艺术作品,以便学生可以通过评估和研究确定科学和良好学习的概念。

總的来说,基础美术教育和培训的发展将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一方面,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小学美术教师很难理解所有小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小学生独立接受和学习的能力不及高年级的学生,更多地依靠教师的解释。但是艺术是一门既需要实践技能又需要自我指导的课程,作为小学美术教师,适应时间和地点进行教学非常重要,小学美术教师应不断调整其教育和培训制度,以适应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

参考文献:

[1]黄东旭.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2]王晶晶.小学美术欣赏课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J].小学生(多元智能大王),2016(10):157-159.

(湖南省衡阳市衡山县长江镇中心学校)

作者:罗珊珊

第五篇:浅谈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教学

【摘要】现如今,学生艺术感的培养受到家长高度重视。小学的美术课堂不再是过去的传统教授式教学,而是将培养学生兴趣作为先导,在兴趣的前提下恰当的渗透问题意识,培养他们一边欣赏一边思考的良好习惯,最后通过亲身实践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进而使它们的学习热情得到激发,以保证学生欣赏和学习能力的快速提升。本文结合小学美术欣赏的具体特点提出了欣赏教学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 美术欣赏 特点 策略

学校开设美术欣赏课程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要从小培养学生高雅的爱好兴趣和崇高的理想,进而为以后的人生之路奠定基础。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和对真理的不懈追求精神就是美术欣赏课程的最终目标。兴趣作为人们对于某种学习入门的最便捷途径有其重要的作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美术欣赏课,既可以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又可以不断激发他们对美术的热爱。

一、小学美术课堂欣赏教学的特点

(一)色彩感受到重视

小学美术课堂美术欣赏的过程中,不但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实际需要制定丰富多彩的课程设计,从而使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有效提高。从多位经验丰富的教师可以了解到,色彩鲜艳的美术作品更能受到小学生的喜欢。美术作品中色彩与其他因素相比更能直观的被学生接受,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在小学的美术课堂上,教师更愿意将一些带有红花、绿叶、蓝天、白云等事物的作品进行展示,可以起到很好的吸引学生的作用。事实也证明,绝大部分小学生画出来的都是一些色彩艳丽的作品。

(二)注重细节,缺乏全局意识

通过了解,学生在小学阶段对于美术作品的欣赏,绝大部分只注重对某些小细节的欣赏,而忽略作品的整体,缺乏全局意识。他们关注的部分也只是自己喜欢的。例如,在美术欣赏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欣赏作品《风筝》,可以想象,绝大部分学生会集中关注风筝的颜色和花纹,而不会关注全局,即风筝整体和陪衬物。在小学生的眼中,美术作品的主要欣赏部分就是其色彩和花纹等,而非作品本身。

(三)习惯对自身生活做出联系

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习惯于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所看到的作品进行联系。比如,都市中的小学生通常想到耸立的高楼、纷繁的街道、色彩艳丽的服装店与夜晚城市璀璨的灯光等等。而农村的学生则会更加喜欢蓝天白云、碧野青葱、小桥流水这样的景象。这种欣赏特点因生活经验和环境不同而迥异,但都是天性使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个人特点有区别教学。

二、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策略

(一)培养小学生对美术作品的兴趣和热情

无论哪个学科,学生学习的最好的老师一定是兴趣,只有拥有浓厚的兴趣,才会激发学生源源不断的热情进行求知与思考。那么,教师就要做好引导工作。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青花瓷》这里美术作品时,就可以利用教师的多媒体设备,对多种青花瓷进行展示,同时可以播放适合的音乐,从感官上直接刺激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随后就可以对美术作品进行欣赏教学,这样就会为美术的欣赏过程奠定基础。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做到边欣赏边思考

小学美术课的美术欣赏过程,也需要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对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至关重要。在课堂上,通过老师的引导,如果学生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并能够结合作品思考,无疑是非常令人欣慰和值得鼓励的。例如,在欣赏有关森林的美术作品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一些鸟叫、虫鸣的音乐,使学生感受到我们与森林的距离并不遥远而且密切相关,所以要保护好我们的大自然。

(三)结合实践提升小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素养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欣赏作品,不能只单一的欣赏某幅作品,这样会使小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并且感到烦躁。所以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实践,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欣赏美术作品的魅力所在。例如,在《会变得花树叶》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带学生到室外进行观赏,通过真切的感受来体会大自然、欣赏大自然,进而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素养。

在小学的美术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整个欣赏过程的所有环节,主要是通过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整个过程中,教师首要的就是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兴趣带动热情;而后就是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使得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做到边思考边欣赏,快速提升学生的美术技巧;最后结合生活实践对作品进行欣赏,激发学生的感官,提升他们美术素养,以此不断激发他们的兴趣,从本质上提升欣赏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康琳.授人鱼,不如授人渔—论学前美术教育中的美术欣赏教学[J].咸宁学院学报,2012,(2).

[2]黄东旭.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教育教学论坛,2015,(2).

[3]吴恒英.浅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4).

[4]肖显军.对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思考[J].湖北教育,1999,7(8).

[5]齐龙腾.从理论到实践———谈小学美术欣赏教学[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9,(21).

作者:李欣

上一篇:物流企业论文下一篇:小学安全教育优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