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2022-04-1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摘要:小学生天真活泼、朝气蓬勃,美术课堂又是解放天性的一个平台。所以小学美术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而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等手段致力于构建小学美术活力课堂,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篇1:

怎样提高小学课堂美术作业质量

摘要:本文介绍笔者多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包括画面普遍偏小、构图不饱满、基础绘画能力差、涂色乱等等;总结多年教学经验,我采取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提高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和涂色练习等多种教学方法模式,使以上问题得到一些改善并增强了学生的绘画兴趣,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

关键词:意识;问题;练习;兴趣

我从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近二十年,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的课堂作业质量存在着一定问题,而这些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年级。问题是:(1)画面普遍偏小,构图不饱满。(2)基础绘画能力差。(3)涂色乱。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针对这些问题在美术课堂上采取了一些教学方法,使这些问题得以改善并取得了一些效果。

一、培养学生的构图意识

构图是对画面内容和形式整体的考虑和安排,但是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还不理解。为了方便学生理解,我采取了通俗易懂的语言来讲解,并画出例图帮助学生理解。

1.画单个物体。比如画一个苹果,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位置看起来好看,这个苹果又画多大好。我会出示几幅不同位置,不同大小的构图让学生来选择,学生很快能看出来画在中间位置的大一些的苹果好看。接着让学生分析其余的几幅为什么不好看,学生也很快回答出来:太大,太小,往左了,往右了,太靠上了,太靠下了,等等。这样教学,使学生明白画单个的物体在画纸的什么位置、画多大好。

2.画多个物体。一幅画里往往并不是一个物体,而是多个物体的组合,很多学生在画这样的画时构图都偏小。对于此类画的构图我是这样教学的:先给学生出示几幅画有多个物体的画,让学生观察哪一幅画好看。通过观察,学生很快能看出来,画面饱满,主体突出的好看。我又让学生分析其余的画不好看的原因,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也很快能说出画面太小、主体不突出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教给学生这样来画:A.先画主体物。让学生确定画的主要物体是什么,在画纸的什么位置画,画多大,然后再画出来。B.画背景:主体物画好后再画其周围的背景,背景也要分主次,先近再远,画满画纸,使画面饱满。

3.怎样确定一幅画的横竖构图。一幅画常常有横构图和竖构图,绘画时学生经常不分横竖拿来就画,那怎样才能教会学生确定是横构图还是竖构图,我是这样解决的:A.临摹画。对此类绘画我要求学生画前认真观察所要临摹的画是竖着的还是横着的,竖着的就把自己的画纸竖着放,横着的把画纸横着放;接着分析画中主要物体和周围物体在画面中所占的位置,再把它画在画纸上。B.想象画。确定想象画的主体以及主体周围的物体,它们是竖着排还是横着排的,竖着排的就竖着构图,横着排的就横着构图,然后按照脑中想象先把主要物体画出来再画出周围的物体。虽然教授了学生怎样构图,但在具体绘画时大部分学生往往不能学以致用,把学过的构图知识抛到了脑后。这就需要老师提醒学生,减少学生的急躁性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这一点需要老师经常提醒,时间长了构图知识就逐渐深入到了学生脑中。

二、提高学生的基础绘画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用语言叙述得非常好,但让他用画笔画,往往画不出来,无论辅导老师怎样启发引导都画得不理想。很明显,这样的学生基础绘画能力差。俗话说要先学走再学跑,我认为儿童绘画也是。现在美术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想象能力,这是对的,但一定要让学生有一定的绘画基础,这样才能把丰富的想象用画笔表现出来。为更好更快地提高学生基础绘画能力,我精选了一些绘画范图让学生进行练习,比如给学生提供一些生活中常见物体的绘画范图叫学生进行临摹绘画;临摹一些船舶、武器、飞机、太空飞船、人造卫星等生活中不常见的物体;临摹一些小动物;临摹儿童人物画等。

在学生进行临摹练习时还要教授学生绘画的方法,比如画儿童人物画应先临摹头部,再临摹上身或胳膊,接着画腿、脚,还要注意所临人物的动作。学生经常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会大大提高他们的基础绘画能力。

三、涂色练习

俗话说三分长相七分打扮,绘画也是如此。许多学生画的底稿非常漂亮,但一涂色整个画面就显得乱七八糟。相反,有的学生画的一般,但他涂色涂的好,色彩漂亮,整张画看起来非常好。为使学生把画变得更加漂亮,每次的美术课辅导中我都会让学生进行涂色练习。具体的涂色方法有以下几种。

1.水彩笔:学生准备的涂色笔大部分是水彩笔和油画棒。对于用水彩笔涂色,许多学生都用水彩笔来回涂,甚至有些学生不仔细,涂到了轮廓线外,画面显得非常乱。我让学生先用水彩笔按轮廓线描一圈,再一笔一笔按顺序排线涂色并示范。经过涂色练习,学生发现:原来用水彩笔这样涂色会使自己的画变得漂亮,于是学生会在下一次的美术作业涂色中更加认真地涂色。

2.油画棒:油画棒涂色分为一种颜色平涂,多种颜色渐变涂色。平涂:先沿轮廓线慢慢小心地涂一圈,不要涂到轮廓线外,然后按一定的顺序来回涂色。重涂要求涂匀尽量少留底色;轻涂要涂匀称,按顺序和一个方向来回涂;还可根据画面需要,有的地方线条涂密一些,有的地方线条稀疏一些。渐变涂色:这里是指用同类色、临近色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逐渐变化地涂色。在教学中我教会学生在渐变涂色前先观察色彩盒中的色彩,色彩盒中的色彩一般按不同的色系排列,比如:红色系(深浅不同的红)、黄色系(深浅不同的黄)、绿色系(深浅不同的绿)、蓝色系(深浅不同的蓝)、紫色系(深浅不同的紫)等。根据自己想要涂的颜色选择色系,比如想涂绿色渐变,就要在色彩盒中选择绿色系色彩,选好色彩后就要在需要渐变涂色的图形中按自己的设想由深到浅或由浅到深逐渐过渡涂色。刚开始涂色先重涂,当准备过渡到下一种颜色时,就要轻涂,然后再用下一种色彩在前一种轻涂的色彩上再涂一遍,以此类推,直到涂完所选用的颜色。课堂美术作业中学生用渐变涂色使画面中的色彩丰富多彩,增加了画面的美感,也锻炼了学生对色彩的认知能力。

3.水彩笔和油画棒相结合:在学生的课堂美术作业中,有的图形大,有的图形小,对于大图形可以用油画棒涂色,小图形如果还用油画棒涂色往往会涂出轮廓线,因为油画棒的笔头太粗了,这时小的图形就可以选用水彩笔涂色,这样画面就显得整齐美观。但在课堂上学生往往只有一种涂色笔,我就会让学生互相借用,在快乐的绘画中也增加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一堂小学美术课时间只有四十分钟,学生用铅笔画好后涂色时间就不多了。这时要让学生不慌不急,按老师的要求慢慢涂,特别是水彩笔涂色一定要一笔一笔的,涂不完下节课接着涂。学生有了充足的时间,就能更加认真地涂色,他们的涂色水平慢慢就有了提高。因为作业时间有限,所以美术课堂作业中的构图意识、绘画基础的提高、涂色水平的提高不是短时间内能够改观的,它需要老师在美术课中经常提醒学生注意构图、涂色,时常进行基础练习,并认真辅导学生的课堂美术作业,经过半学期或一学期的时间才可使学生的课堂美术作业质量得以改观。

在多年教学中,经过我辅导的学生在构图、基础绘画还有涂色水平上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学生基础绘画能力的提高,为其画好想象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许多学生多次参加各类级别的美术书法绘画比赛并获奖,从而又增加了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以上是我多年美术教学的一点经验,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求索,不断创新。

作者:康莉莉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篇2:

简论小学课堂教学中活力美术课堂的构建

摘要:小学生天真活泼、朝气蓬勃,美术课堂又是解放天性的一个平台。所以小学美术课堂不应该是死气沉沉的,而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教师积极开展合作学习、主动学习、团结协作等手段致力于构建小学美术活力课堂,从真正意义上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活力;构建

如何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下,创造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实践,是当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点。近年来,我以“自主探究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为突破口,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会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创设开放的充满活力的课堂,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课堂中个性发展。怎样把学生变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养成自主学习能力,我认为学习方式的选择是关键,合作学习方法是有效途径之一。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的这种教学模式在很多的课程中都有被运用到,当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也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需要,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间交流互动,有效促进学生心理

机能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而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最简便易行但效果显著的模式,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非常切合。在小学美术教学合作课堂中教师应注意三点:(1)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2)培养小组长及整组的团队意识,提高合作学习时效;(3)及时给予小组合作成果的肯定,让小组体会合作的力量。

例如在教学 《画纸转转转》一课中,可以采用小组无主题合作方式完成绘画:每组第一位学生在纸上画上自己喜欢的简单图形,到了规定时间后,无论完成与否,把自己的作品传给小组另一位同学,那到前一位作品的同学观察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继续学完成作业;同样在规定时间里,在把作品传给后一位同学,如此循环,直到作业完成。学生对小组完成的形象和突出的色彩感到兴奋和愉悦。采用这种接力游戏不仅给学生创设了自由、活泼的创作空间,也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体会了与人合作的快乐,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合作学习课堂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空间

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有计划地巧妙设疑,置疑,创设问题情景,为学生创设自由生动活泼的学习空间,让学生进行交流,使学生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教师共同面对问题情景,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创造者.美术教学也必须在一种氛围中,一种文化中才可能进行.如果学生由头至尾都不能走进你的思路,那么美术教学就难以继续下去。

三、在合作中培养孩子团结协作,助人为乐的精神

集体是力量是源泉,众人是智慧的摇篮。美术课堂中,孩子们画画或做手工时,经常忘了带这样工具,那样材料,采用合作学习课堂形式,小组内你借我的水彩笔,我借你的剪刀,互相帮助,大家都能做出好的作品来,或者共同完成一个作品。孩子们大多数时候都合作得比较和谐、愉快。有时有腼腆的孩子不敢向别人借东西,当老师去问情况时,马上就有周围的孩子主动大方地拿出自己的东西说:“我借给你!”其实,孩子是很单纯的,只要正确地引导,每个孩子都是积极向上的。在动手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得到了美育的培养,还能进行感情的交流,体验团结互助的乐趣。

四、在合作学习中应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

教学中我们发现没有进行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学生根本不知要如何进行合作,尤以一年级学生为最。他们的知识经验少,对合作交流的认识几乎为零。为了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能够更好地开展合作学习,一定少不了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引导。我们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教师占据其主导地位,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之下,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我们首先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在他们大脑中建立起合作学习的概念。例如在欣赏作品时,可以先请分析能力较强的学生发表见解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然后再请学生针对不同的作品模仿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方法进行两人讨论,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一个导向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合作学习中,为学生遇到的困难或问题加以引导和帮助,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

现在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较强,又多是独生子女,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要让小组合作学习更深入有效,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小组结构,精选合作内容、丰富合作形式、使之真正成为有效可行的学习方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合作学习课堂创设激励评价空间

通过合作学习课堂,师生交往、生生交往,让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得到情感的体验。但往往在美术教学中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在知识的理解与表现上会有一定差异,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学生的美术作品,更不能用“画得像不像”来衡量小组学生的作品。该表扬时就给予表扬,并提出新的期望,去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地创作,从而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在每次下课前给孩子评价自我,可以相互借鉴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判断,审美等方面的能力,并且学生在互动中学会了宽容。我们用师者的真挚及诚恳的心态去对待所教学生,多给予他们一些表扬与鼓励,不去轻易地否定一个学生的成绩,作为师者,千万不要吝啬表扬、鼓励。因为你的一个手势,一句赞美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神情,都将成为学生学习上进的动力。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所有细节是教师成长的阶梯,是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宝贵财富,它能为美术教学注入新鲜活力。但在美术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根据课堂实际的教学内容适时地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时机,要明确合作学习的模式并不是适用于任何教学内容,不是在每一节教学中都需要运用合作学习的模式。持之以恒地进行探新,寻找适合班级学生的课堂学习模式,将其内化为美术教学生活的规律,让我们美术教师享受美育教学的快乐与幸福。

参考文献:

[1]余文森 从知识论和教学论视角解读情境教育的依据和意义[J].基础教育课程,2009,(2)。

[2]李吉林 情境教学怎样设计情境[J].人民教育,1999,(2)。

[3]杜威 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4]范铁山 中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保护[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李崴 提高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策略初探[J];成才之路;2011年30期

[6]刘军超 运用于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24期

作者:代亚林

小学课堂美术论文 篇3:

浅谈中小学课堂中外国美术作品欣赏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需要,教育的整体改革已经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新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新的话题,新的要求。那么,基础美术教育和教学的面貌是否应该有一个新的改观呢?特别是中小学的艺术课中的外国美术作品欣赏课,我对此看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外国美术作品欣赏的学习领域在拓展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美术学科的名称有了改变,其中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已把“美术”改称为“视觉艺术”,英国称为美术与设计。这样的改革,不仅仅是名字上的改变,而是使美术学科超越了传统“纯绘画”或“纯艺术”范畴的教育,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艺术学习领域。例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指出,视觉艺术包括:(1)传统物纯艺术,如素描、绘画、版画、雕塑;(2)传播与设计艺术,如电影、电视、平面设计、产品设计;(3)建筑与环境艺术,如都市设计、室内与景物设计、民间艺术;(4)美术作品,如陶瓷、纤维、珠宝、木制作品、纸制作品及其他材料的作品等。所以做为美术教师,我们应与时俱进,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关注社会有关美术的动向。

二、美术欣赏要成为一种文化的学习

视觉艺术、传统艺术和表演艺术为考察美国和世界各国的文化和艺术提供了多样的视角。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发展变化的历史。学生需要学习各种艺术之间的深远联系,以及特定艺术风格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历史发展之重要力量,艺术品是世界人民创造、为世界人民所享用的。因而艺术课程建设的一条关键原则,是要注意民族、民俗、传统、宗教、性别等问题,以及各种艺术要素和审美反应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作为新时期的中学教师应了解欧洲以及其他地方的文化關系,其中包括:(1)毛利人的独特艺术形式;(2)新西兰的艺术形式与欧洲或北美的传统和历史的关系;(3)近来受海外影响的新西兰的艺术形式,例如来自亚洲或澳洲的影响;(4)兼有毛利人和非毛利人方式的艺术形式;(5)来自太平洋岛国的艺术形式;(6)新西兰以外的传统的和当代的艺术形式。由此可见,注重美术文化的学习已是新世纪美术教育的一大特点。通过美术文化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方面的联系。

三、美术欣赏中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与融合

美国全国美术教育协会主席麦克尔德认为,美术学习的潜在范围就如世界的历史一样浩瀚,学习的种类繁多,就如美术和工业设计在当代生活中无所不在一样。学生在校期间,在不同时期,要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和视觉艺术进行学习,包括从远古到现在的作品。包括:绘画、素描、印刷、陶瓷和雕塑,学习应用性视觉艺术,如图像设计、建筑和室内装潢。作为一门课,学生们将进行与美术有关的阅读和写作,进行历史研究,讨论和辩论美学问题,了解视觉艺术是怎样影响并提高他们自己现在作为学生,将来作为公民的生活质量的。这一广泛的美术学习基础为把美术与学校其他科目及学生兴趣联系在一起提供了许多机会。

四、注重学生在欣赏课学习方法的改变

罗伯特、斯莱文说过:“建构主义是一种认知发展的观点,学生通过他们的体验和相互配合主动地建立起目的系统和现实的理解过程,儿童通过连续不断地吸取和接纳新的信息,主动地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的影响下,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去体验、尝试并积极地进行探索,改变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

五、计算机和网络美术教学对外国欣赏课的重要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现代教学媒体普遍运用于美术教学将成为新世纪美术教育最具特色的一道风景线。由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把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创作激情顷刻之间变为形象的画面;还可以使教师的板书更加清晰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可以把多层次,多方位的思维集中在一起进行比较、创造美术、表现自我提供了一种充满乐趣和信心的途径。同时,在欣赏课中,能更直观的进行欣赏课教学,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方式。制作课件运用到欣赏课中,是很好的教学方法。

今天,从教育的发展看,对美术学科课程进行有效的交叉、整合了全球化教育发展的一种大趋势。尤其是当我们的社会进入到信息的时代,我们必须看到学科发展了,同时又分化了,在发展和分化中走向综合、交叉,变得复杂起来了。正因为如此,美术教师更应该努力回应时代和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努力拓宽自己的视野,在与各学科的对接中吸取营养充实、完善自己,使美术课更具有“文化”的品位与特征,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一个更符合其成长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空间,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重要着眼点。

作者:陈 琪

上一篇:个人工作业绩报告(精选2篇)下一篇:血液库存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