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创新教育论文提纲

2022-11-1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论文题目: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研究

摘要: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整合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的常态,教育信息化为教师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ACK)是解读信息化背景下教师知识结构的系统理论,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师必备的知识体系。尽管当前研究者们已经开展了大量TPACK研究,但这些研究对特定教学情境下TPACK研究仍不够充分,TPACK学科化是当前研究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针对美术学科而言,美术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如何紧跟时代发展更新迭进是现今研究的首要任务之一。本研究旨在对美术教师的教学知识结构做出初步聚焦探讨,研究思路如下。首先,选取小学美术教师为研究对象,提出整合技术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Fine Arts Knowledge,简称TPFAK);其次,采用调查研究、结构方程、视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其结构建立的科学性、实践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再次,通过阐释TPFAK模型各元素的概念内涵、建立元素间的关系结构、探究小学美术现实课堂样态、观察挖掘TPFAK形成差异的各项影响因素;最后,提出建立合理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教师教育策略,为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能力发展提供助力和支持。论文由导论和正文(五章)构成。导论主要从研究缘起、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理论基础、研究设计与方法等方面做出简要陈述。第一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构建。该部分基于理论,构建了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阐释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的内涵,明确了结构的七个要素。并按照由外而内,从基础到核心,从单一到复合这三个层级关系对要素进行分层,并提出整合化、情境化、动态化、实践化、创造性等六个方面的结构特征。第二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模型构建研究。研究利用小学美术教师教学TPFAK知识水平测量工具开展测量,通过AMOS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工具,对TPFAK知识结构中的七个元素的影响关系进行建模和修正,最终得到拟合度较好的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并验证了各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第三章,基于TPFAK结构模型探究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运用视频分析法,结合课堂分析视知工具(Observed Known on Classroom,缩写为OKC)获得各编码元素的时长覆盖率和频次,从教学行为、媒体应用、TPFAK三个角度进行综合对比分析,探究小学美术教师TPFAK结构的课堂呈现方式和结构特点,以此审视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第四章,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差异影响因素研究。该部分采用访谈法对不同TPFAK水平(高水平、中等水平、低水平)的小学美术教师开展访谈,并基于扎根理论整理访谈数据,最后总结分析得出小学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影响因素,分别为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学科因素、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并构建出小学美术教师TPFAK差异影响因素模型。第五章,小学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构建及策略提出。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构建了三层“基于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立足于此认知模型提出用整合技术、教学法和学科作为促进美术教师专业成长的触媒;以创新和实践作为美术教师改革教育过程、促进学生培养的行动关捩。总体来看,本研究提出TPACK学科化的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并基于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验证了TPFAK结构的内在关系、现实样态和差异影响因素。以期通过该研究为优化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促进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以及完善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理念提供新的思路和应用策略。

关键词:整合技术;TPFAK;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结构;TPACK

学科专业:教育技术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国家的政策导向

(二)美术学科发展的未来趋势

(三)小学美术教师素养新要求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研究问题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问题

四、文献综述

(一)关于小学教师教学知识结构的研究

(二)关于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研究

(三)关于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研究

五、理论基础

(一)DBAE理论

(二)TPACK理论

(三)具身认知理论

六、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研究设计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构建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理论渊薮

一、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结构框架(TPACK)内涵

二、整合技术的教学知识结构框架(TPACK)特征

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分析

一、小学美术教师教学知识结构TPFAK的内涵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的构成要素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层级关系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框架特征

一、解构到重构——知识元素整合化

二、适应到联动——知识元素情境化

三、求变到追优——知识元素动态化

四、内隐到外显——知识元素实践化

五、智慧到创新——知识元素创造性

第二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的TPFAK知识结构组成元素水平测量

一、问卷设计与修正

二、数据搜集

三、数据分析

第二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模型研究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理论假设模型的构建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结构方程模型的识别与修正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评价指标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内涵及元素相互影响关系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内涵及构成元素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核心知识元素间的影响关系

第三章 基于TPFAK结构模型的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现实样态

第一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一、视频分析在课堂观察中的应用

二、课堂行为分析在TPACK研究中的应用

三、相对中心度测量

第二节 研究实施

一、研究对象

二、编码量表的设计

三、研究工具开发

四、编码记录

第三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小学美术教师课堂行为维度分析

二、小学美术教师课堂教学媒体维度分析

三、小学美术教师TPACK维度分析

四、以某一种维度为主课堂TPACK趋势分析

五、基于编码数据分析的教师小学美术教师TPFAK课堂样态分析

第四章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差异影响因素研究

第一节 访谈实施过程

一、研究对象

二、访谈问题设计

三、访谈提纲的编制过程

四、访谈过程

五、访谈资料整理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不同阶段的小学美术教师的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二、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科教学差异

三、新课改下的学科教学差异

第三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影响因素模型

一、个人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形上内因”

二、组织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制度支架”

三、学科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客观实存”

四、环境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外部境况”

五、技术因素——影响美术教师TPFAK共同差异形成的“工具载体”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第一节 小学美术教师TPFAK知识结构研究

一、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的意义

二、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实际情况

三、小学美术教师TPFAK教学知识结构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

第二节 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小学美术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一、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建立

二、基于美术教师结构认知层次模型的专业发展策略

第三节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局限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小学美术教师 TPFAK 知识水平测量问卷

附录二 视频分析部分编码记录

附录三 视频分析视知工具 V1.0 专利证书扫描件

附录四 小学美术教师 TPFAK 访谈提纲

附录五 小学美术教师访谈第一遍整理稿 (片段截取)

上一篇:建筑施工质量控制论文提纲下一篇:文学观念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