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中心车辆管理制度

2022-10-25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制度是前人经验与血泪的总结和提炼,是行为的基本准绳,必须执行到位。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配送中心车辆管理制度》,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1篇:配送中心车辆管理制度

配送中心车辆调度问题的分级求解

[摘 要]本文根据配送中心运输任务类型的复杂程度不同,将车辆调度问题分为四个等级。进而描述每个等级的约束条件,并结合实际应用对各个等级问题的求解方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配送 分级 约束 车辆调度

由于配送运输业务类型的多样性和复杂程度不同,需要对实际应用中的车辆调度问题按照复杂程度进行分级介绍。为方便讨论,本文中将工厂、配送中心、仓库等装货点统称为资源点或发点,而把不同的货物发送到另外的一些卸货点,称为需求点或收点。下文便将车辆调度问题分为四个不同等级问题并逐一讨论。

三、Ⅲ級问题:现实约束下(时间约束、车辆约束)的配送运输调度问题

(1)问题描述。由于用户通常对发送或交货的时间有具体的期望,配送往往受到时间的约束。譬如一个小组需求送货到n个需求点,并表示为1,...,a,...n,需求点a完成时间是固定的,值为Ta,服务时间(如卸货时间)也是固定的,为Sa。假设Ta为9:00,Sa为2小时,那么车辆必须能够在7:00到达需求点a。此处我们用H(a,b)表示从收点a到b之间的运输时间,用dab表示两点的距离。假若Tb-Sb>Ta+H(a,b)成立,则弧(a,b)就有存在的可能性。将弧(a,b)成本Cab指定为H(a,b)或dab的函数。此时,这个问题就转变为:依据已知给定数量的从起点a到终点b的路径,要求包括所有的节点,并使得在全部车辆的安排计划中,运输总时间(或运输总距离)为最小值。

(2)求解讨论。一般可以采用两步算法求解该问题。第一步:查找无圈有向网络,确定从a到b并经过包括全部节点的路径的最小数目(最大流或最小费用流算法可用来求解)。就是确保满足所有需求点的需求所必须的车辆数的最小值,然后将车辆数固定,求解对应的费用流最小化问题。这个解的合理性在于,一方面能够保证车队规模的最小化,另一方面能够使得路线行驶成本为最小值。

四、Ⅳ级问题:多个发车点的配送运输问题

(1)问题描述。如果将上述的问题进行直接延伸,允许若干车辆的发点不止一个,可以是从多个配送中心出发,此时,配送问题就转变为巡回销售员问题,即可能存在多个封闭的循环回路。显然,这是一个多组合优化的问题。此时,车辆调度的目标是以最少的车辆通过最经济的线路完成所有的运输任务。

(2)求解讨论。对于此类问题,可以采用两类方法求解。

1.先分组,然后制定路线时间计划表。首先把客户依据一定的调度标准划分成独立的集合,每个集合指定一个车库。然后,用Ⅱ级问题的方法求解每个车库。如果破坏了任一车库的容量限制(包括极大和极小容量),就需要重新修正客户的最初集合,再结合Ⅱ级问题进行新一轮的求解。按这种方式继续运行这一过程,直到得到较优解。

2.先安排路线时间计划表,然后制定分组。对整个网络求解Ⅱ级问题,而忽略用来存放任一车辆的车库情况。这样,就构造了一条大的路线或回路(通常不可行),它包括了所有需求对象(即节点或弧)。然后,将任一车辆的路线表指定为对应车库,其目标使总的运输距离为极小值并限制车库所存放车辆数量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当各个车辆进出车库的里程与路线表上的运输距离的比值越小时,这种方法的合理性就越大。

配送中心的车辆调度工作,应在符合约束条件的基础上,对调度问题按复杂程度进行归类,并针对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求解方法。从而,有利于从节约运输里程等角度,控制和降低运输总成本,提升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君兰. 物流配送车辆调度问题算法综述.物流科技,2012.3

作者简介:于斌,,男,(1982—),籍贯:江苏连云港,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单位: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于斌

第2篇:某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摘要:一些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噪声级较高,干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导致居民对噪声污染的投诉越来越多。为了明确某企业噪声对周围居民区的影响范围和程度,通过测定某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及其周边敏感点的噪声值,采用导则推荐的模型,预测了运输车辆对敏感点的等效声级(Leq)和最大A声级(Lmax),从实测和预测2个途径,明确该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分析各敏感点噪声的超标情况。将等效声级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相比较,预测结果稍大于实测结果,两者相差1~2 dB(A),表明预测结果可信。根据敏感点噪声超标情况,提出了运输车辆噪声控制对策,以减少该物流配送中心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

关键词:噪声与振动控制;物流配送中心;敏感点;运输车辆噪声;噪声预测;控制对策

doi: 10.7535/hbgykj.2017yx01011

交通噪聲是城市区域环境噪声中辐射最强、影响面最广的污染源,是困扰城市声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1-3]。由于城市建成区的工业企业与居民区混杂在一起,距离很近,工业生产排放的噪声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导致关于噪声污染的投诉时有发生。据了解,在各种环境污染的投诉中,有关噪声污染的投诉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绝大多数是居民对其居住的环境受到噪声干扰而产生不满[4-6]。因此,研究工业企业的车辆噪声对其周围居民的影响现状、影响程度和防治对策,对改善城市居民的声环境质量状况具有重要意义[7-8]。

某物流配送中心与周边居民之间因噪声问题一直纠纷不断。为明确噪声污染状况,首先,对该物流配送中心的周边环境、场内声源及居民反应进行了调查,确定了扰民的主要声源;其次,实际测定了主要声源和敏感点的声级;第三,采用《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 2.4—2009)[9]中噪声预测模型,预测各敏感点的等效声级(Leq)和最大A声级(Lmax),并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最后,根据敏感点噪声的超标情况,提出该物流配送中心的噪声控制对策。

1 某物流配送中心基本概况

1.1 周边关系

某物流配送中心周边声环境影响敏感点详细信息见表1,周边关系及停车场位置见图1。

1.2 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类型及运行情况分析

根据物流配送中心提供的资料及现场勘查,送货车辆、发货车辆类型及进出情况见表2。

2 声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2.1 噪声监测点布设

通过实际噪声的监测,全面客观地反映本项目噪声对周边居民的影响,本文进行了厂界、环境敏感点、噪声源及背景噪声的监测。监测点布设情况见表3。

2.2 监测方案

1)敏感点噪声监测

监测1天,昼夜各1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20 min,同时记录车流量。通过主观判断,说明敏感点的主要噪声来源。

2)大车噪声监测

根据大车类型,监测有代表性车辆的最大A声级,同时记录车型、停靠位置及行驶速度。

3)背景噪声监测

监测1天,昼夜各1次,每次监测时间不少于20 min。通过主观判断,说明敏感点的主要噪聲来源。

监测所用仪器为AWA6228多功能声级计(杭州爱华仪器有限公司提供),噪声监测布点见图1。

3 噪声监测结果及评价

3.1 运输车辆噪声监测结果

对物流配送中心周边居民的调查结果显示,确定扰民的噪声源是运输车辆噪声,主要指车辆进出厂区及货箱装卸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包括车辆正常进出厂区的行驶噪声、装卸过程中的怠速及启动、前进、倒车、停止等不同运行工况下产生的噪声。本文对运输车辆不同运行工况时的噪声进行了监测,监测结果见表4。

3.2 敏感点噪声监测结果与评价

根据现场调查,该物流配送中心周围的敏感点为A公寓、B公寓和C小区。对敏感点A公寓13号楼1层、3层和5层,B公寓5号楼1层,C小区进行声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见表5。

由表5可见,在A公寓13号楼以及B公寓5号楼夜间的监测结果相对背景值较高,可见夜间该物流配送中心的运输车辆对周围居民环境噪声造成了严重影响。由监测结果可知,只有C小区昼间等效声级超标,其他测点均能达标。超标原因为测点紧邻某道路,车流量较多,受交通噪声影响所致。A公寓13号楼、B公寓5号楼和C小区,夜间等效声级不能达标,超标原因为物流配送中心夜间车辆进厂及社会生活噪声影响所致;C小区超标原因为测点附近就是道路,受交通噪声影响所致。

4 噪声预测及评价

4.1 预测目的

本研究将实测结果和采用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从实测和预测2个途径,明确该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4.2 预测内容

1)机动车辆夜间运行时,各敏感点的最大A声级和等效声级;

2)物流配送中心平均工况下昼间各敏感点等效声级。

4.3 预测模型

1)声源简化

车辆行驶噪声简化为有限路段长线声源;

卸车、装车噪声简化为点声源,声源位置为发动机处。

2)声级计算

4.4 预测结果

根据周边居民的反映,夜间送货车辆噪声影响最严重。根据现场调查,夜间进入物流配送中心的车型为大型车和重型车,因此本次预测对大型车和重型车的最大A声级和等效声级分别进行预测,各敏感点夜间最大A声级预测结果见表6,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预测值见表7,等效声级预测结果见图2。

由表6可知,大型车夜间进入物流配送中心,只有A公寓13号楼超标,超标8.4 dB(A)。重型车夜间进入物流配送中心,A公寓13号楼、B公寓5号楼和C小区全部超标,分别超标15.4,6.6 和3.0 dB(A)。超标原因为高噪声车辆入厂,其次噪声源距离敏感点较近,不能满足达标要求。

由表7可见,A公寓13号楼、B公寓5号楼昼间等效声级可满足标准的要求;C小区受道路交通噪声的影响,不能满足标准要求,超标1.4 dB(A)。B公寓5号楼夜间等效声级满足标准的要求;A公寓13号楼由于夜间运货车辆进入配送中心并且距离停车场最近,超标0.1 dB(A)。C小区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超标3.9 dB(A) ,不能满足标准要求。

4.5 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分析

各敏感点昼间等效声级实测值和预测值的比较见表8。由表8可见,预测结果稍大于实测结果,两者相差1~2 dB(A),预测结果接近实测值,表明采用的模型预测运输车辆对周围敏感点的噪声影响可行,可以满足预测要求。

4.6 小 结

通过调查某物流配送中心噪声污染现状,确定了该物流配送中心周围有3个敏感点受到噪声影响,并得出运输车辆为扰民噪声源。各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表明,除了C小区昼间等效声级超标外,其余敏感点昼间等效声级均达标;各敏感点夜间等效声级不能全部达标,A公寓以及C小区分别超标3.8~10.6 dB(A)和8.3 dB(A)。

采用导则推荐的预测模型,对夜间进入该物流配送中心的大型车和重型车的最大A声级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大型车夜间进入物流配送中心,只有A公寓13号楼噪声超标。重型车夜间进入物流配送中心,A公寓13号楼、B公寓5号楼和C小区噪声全部超标,分别超标15.4,6.6,3.0 dB(A)。各敏感点等效声级预测结果表明,昼间等效声级A公寓13号楼、B公寓5号楼噪声均达标,C小区受道路交通噪声影响,噪声不能达标。夜间等效声级B公寓5号楼噪声达标,A公寓13号楼由于夜间运货车辆进厂并且距离停车场最近,噪声超标0.1 dB(A),C小区受道路的交通噪声影响,噪声超标3.9 dB(A)。

5 噪声控制对策

为减缓该物流配送中心运输车辆噪声对居民的影响,提出如下噪声控制对策。

5.1 限制高噪声车辆入厂

《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495—2002)[11]中规定了距离车辆行驶中心线7.5 m处不同车辆的噪声限值,见表9。按此限值实际测到的7.5 m处最大A声级为93 dB(A),为噪声不合格车辆,应限制其进入厂区,同时应要求采用能满足第2阶段标准的汽车进出该物流配送中心。实施该措施可使大车最大A声级降低2~9 dB(A),显著降低大车对居民的影响。

5.2 调整停车场位置

根据物流配送中心平面布置图,建议按图1调整大车停车场位置。厂区北边界和厂办公区之间有28 m距离,进场车辆最长的为21.6 m,有一定的空间进行调头。据计算,最大A声级为93 dB(A)的车辆达到65 dB(A)的距离为110 m,图中厂区东侧2区域边界距B公寓3号楼最近距离为110 m,距C小区最近距离为110 m,能满足两处的最大A声级不超过65 dB(A);两侧1(a)和1(b)两个区域可停放最大A声级为86 dB(A)的大车,其与B公寓3号楼、C小区之间的最小距离均能满足最大A声级不超过65 dB(A)。采取措施后等效声级预测结果见图3。

可见采取以上措施后,除C小区由于背景噪声超标不能达标外,其余敏感点处等效声级均可满足标准要求。

5.3 建设绿化带

充分发挥绿地减噪效果,在該物流配送中心西侧围墙处建设宽度为5 m的绿化带,可以增加降噪效果,美化环境,降低物流配送中心车辆运行对附近居民造成的不良心理效应,绿化降噪声效果为1 dB(A),而且美化环境,但绿化造价较高,为80~100万元。由于绿化降噪的措施具有时间滞后的特点,只能作为辅助措施[12-16]。

5.4 减少白天噪声影响

具体措施如下:

1)加强管理,减少人为噪声干扰;

2)卸货或装货时车辆应熄火,减少怠速噪声;

3)禁止在厂区内鸣笛。

因考虑该物流配送中心周围附近的实际情况及建造声屏障后的安全性,本文暂不考虑建造声屏障减少噪声的影响。

鉴于某些城市建设中忽略了居住区与工业企业之间需保持一定的环境安全距离,导致企业噪声对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侵扰,建议在建设工业企业时,考虑其周围环境敏感点,为城市居民生活创造良好的声环境。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胡迪秦,卢庆普,何志辉,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及其效果调查分析[J].广州环境科学,2004,19(2):22-26.

HU Diqin, LU Qingpu, HE Zhihui, et al. Analysis in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control technique of urban roadway and its impact investigation[J]. Guangzhou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04, 19(2):22-26.

[2] 李辉.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特征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D].长沙:湖南农业大学,2012.

LI Hui. Research on Urban Road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D]. Changsha: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012.

[3] 臧程程.居住区交通噪声评价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9.

ZANG Chengcheng.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Traffic Noise in Residential area[D]. Beijing: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2009.

[4] 徐超.居住区环境噪声特征及烦恼度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5.

XU Chao. Research on Evaluation of Environmental Noise Characteristics and Annoyance in Residential area[D]. Hangzhou: Zhejiang University, 2005.

[5] 刘子强.居住区声环境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3.

LIU Ziqiang. A Study on Acoustic Environment in Residential District[D]. Tianjin:Tianjin University,2003.

[6] 刘培杰,孙海涛,赵越喆,等.居住小区交通噪声预测评价[J].噪声与振动控制,2009(1):140-143.

LIU Peijie, SUN Haitao, ZHAO Yuezhe, et al.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f traffic noise for a residential quarter[J]. Noise and Vibration Control, 2009 (1):140-143.

[7] 胡影峰,华虹,陈孚江.居住区声环境质量的控制改善与灰色聚类评价[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6,28(1):96-100.

HU Yingfeng, HUA Hong, CHEN Fujiang. Control and improvement and the grey clustering evaluation for acoustic environmental quality of residential area[J]. Journal of Chongqing Construction University, 2006, 28(1):96-100.

[8] 王玮,李玉洁,李治国. “十一五”期间石家庄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J].河北工业科技,2015,32(6):557-560.

WANG Wei, LI Yujie, LI Zhiguo. Status and reason analysis of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in Shijiazhuang City during the Eleventh Five-Year Plan period[J].Hebei Journal of Indust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5,32(6):557-560.

[9] HJ 2.4—2009,声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S].

[10]GB 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

[11]GB 1495—2002,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S].

[12]李何,李志东,李明.Cadna/A在立交桥噪声预测评价中的应用[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37(1):168-171.

LI He, LI Zhidong, LI Ming. Application of Cadna/A software in prediction and assessment of express way noise[J].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 2012, 37(1):168-171.

[13]李玉文,石瑾斌.哈尔滨市交通噪声监测与评价[J].环境科学动态,2005(3):48-49.

[14]马静.浅议噪声污染与防治[J].北方环境,2010,22(4):73-75.

MA Jing.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noise pollution and measur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J]. Northern Environment, 2010, 22(4):73-75.

[15]肖雪.居民小区交通噪音污染防治方案及其可行性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XIAO Xue. The Research of Control Scheme and Its Feasibi-lity of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in Residential Area[D]. Guangzhou: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4.

[16]张树玲.城市环境噪声对居住区声环境的影响及优化方法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1.

ZHANG Shuling. Urban Environmental Noise in the Area of Environmental Impact of Noise and Optimization Methods to Study[D]. Changchun: Jilin University, 2011.

作者:沈洪艳 周可心 杨雷 张红星

第3篇: 卷烟配送中心配送车辆管理考核细则

为严格卷烟配送中心的车辆管理,根据《交通安全管理制度》相关规定,结合卷烟配送中心实际,特制定如下管理考核细则。

1、 钥匙上交工程管理

钥匙保管箱严格执行双门双锁制度,钥匙保管箱外柜门钥匙由送货部值班班组长轮流掌握,并负责值班期间外柜门的开启和关闭。

所有配送车辆的备用钥匙必须全部上交送货部负责人进行集中管理,无故不上交的则扣除其三个月考核奖金;驾驶员如因使用备用钥匙(包括非备用钥匙)驾驶配送车辆进行非工作行驶的,将按照私自出车进行处理,每发现一次扣除该驾驶员当月考核奖,当年绩效考评直接进入D类;如造成事故的,则上报市局(公司)进行处理。

驾驶员在当日送货结束后必须将配送车辆停放在指定地点,将本人所驾驶的配送车辆钥匙、车辆的行驶证、本人的中国烟草机动车驾驶员上岗证自行放入钥匙保管箱内;值班班组长在送货全部结束后一小时内关闭钥匙保管箱。

凡是驾驶员当日送货结束后没有按照规定的时间,将本人所驾驶的配送车辆钥匙、车辆的行驶证、本人的中国烟草机动车驾驶员上岗证放入钥匙保管箱内的,将视为无故不放入,每发现一次,则扣该驾驶员当月绩效10分,如造成事故,则上报市局(公司)进行处理。

值班班组长要严格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不准私自开启保管箱或不按照规定关闭保管箱。

第4篇:配送车辆日常管理规定

中天恒物流有限公司

配 送 车 辆 管 理 办 法

1、 目的

合理安排车辆使用,提高车辆使用率,加强科学管理,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保障安全生产运输,充分发挥车辆的效能和降低运行消耗,加强监控,控制成本。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物流公司所有车辆。

3、职责

运营部负责对公司车辆的统一管理和调度,并负责对相关发生费用审核控制。

4、管理内容 4.1驾驶员的管理 4.1.1驾驶员招聘流程

综合部面试→提供相关证件→运营部组织驾驶操作→综合评估→岗前培训(安全培训、公司制度)→跟车实习→正式上岗。 4.1.2驾驶员离职流程

向所在部门申请→综合部审核→运营部审核→总经理批准

运营部重点审核车辆相关情况,包括里程油耗以及违章记录情况 4.1.3驾驶员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1)牢固树立“安全第

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2)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3)坚持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的例行检查。

(4)认真执行车辆检查、保养、维护、交接、报修等方面的有关规定。 (5)随时掌握车辆状况、道路情况、气候变化、车辆行人动态。 (6)不开斗气车、英雄车、带病车、冒险车、侥幸车。

(7)交叉路口慢行,转弯下坡慢行,雨、雪路面慢行,会车让车慢行,视线不清慢行。 (8)不疲劳、酒后驾驶,不超速、超载行驶。

(9)驾驶车辆时禁止吸烟,不得穿拖鞋驾驶车辆,接听电话必须使用耳机。 4.2车辆管理

4.2.1区域定点维修厂的选定: 中天恒物流有限公司

(1)各区域定点维修厂的选定,根据当地维修厂的资质、技术力量、设备条件、服务质量、行业信誉、价格水平、财务状况等综合指标进行评审选定,原则上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定; (2)定点维修厂尽可能选择车辆生产厂家指定的特约维修站,以确保使用正厂的零配件,保证维修质量; (3)定点维修厂选定后,须与其签订《维修合同》,以保障我方权益。定点维修厂的相关资料和《维修合同》由运营部备案; (4)如定点维修的车辆数量较少,不能与维修厂签订公司统一《维修合同》的,则由运营部与维修厂签订《维修协议》。 4.3维修管理

4.3.1车辆维修必须由各区域管理人员开据《车辆维修审批单》并登记备案。如遇需增加项目,须由区域管理人员落实实际项目及费用。

4.3.2维修完成须由驾驶员落实维修项目及费用,并在维修单签字确认。

4.3.3车辆大修,各区域车管人员要提前向公司运营部提交大修申请,并注明大修的项目,经运营部维修管理人员现场查验审核,运营部经理同意后报公司分管领导批准,并呈报集团审核批准后由运营部统一定点进行大修,否则,维修费用由责任人承担。费用的审批权限暂定区域管理人员500元以内,超过500元以上由运营部批准,超过1000元以上由公司总经理批准。维修金额超过500元而无申请的,超额部分由区域自行承担,不予支付维修费。 4.3.4维修费每月25日截止,各区域管理人员须填报《维修明细表》《配件收发明细表》《单车维修台账》于每月30日前上报至公司运营部。

4.3.5《单车维修台账》须由驾驶员及区域主管签字确认,无误后于每月30日前将原件及电子版传至公司运营部。

4.3.6车辆维修配件的更换,要严格按照公司规定上报运营部统一在定点采购厂家购买。对于确因配送任务急需的配件,须上报运营部批准后,在当地维修厂更换。不得因急需而更换不符合公司规定的配件。

4.3.7对于车辆常用的配件,例如:轮胎、机油、电瓶等,公司将采取统一确定品牌,统一采购的原则予以配发,实行专项管理,并根据同期的费用确定奖惩标准。

4.3.8车辆的配件参考价格,运营部要及时了解各类配件的市场的变化,对各类配件的价格定期进行更新、调整。

4.3.9运营部定期对各区域维修情况进行审查,和对各区域定点维修企业进行全面审核,发现不按照维修规定操作的行为,要对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中天恒物流有限公司

4.4车辆仪表管理

4.4.1表盘内所有显示的数据,包括:仪器仪表、里程表、油量表等均属管理范围; 4.4.2仪表在车辆出厂时经严格的校验,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对车辆的安全运行起着重要作用,因此驾驶员应认真保护好仪表器具;

4.4.3驾驶员在日常行驶中,发现仪表有异常情况,应立即上报区域管理人员校验维修,不得私自进行调整;

4.4.4车辆的仪表盘、速度控制盒和里程表经公司封存后,任何人不得私自进行调整和拆卸; 4.4.5驾驶员应严格遵守仪表器具的管理规定,凡对仪表、速度控制盒和里程表私自调整,造成仪表损坏不能正常工作的,公司将严肃处理,每发现一次除本人写出书面检查外,并罚款500元,如发现第二次将予以辞退;

4.4.6凡发现对已封存的仪表盘、速度控制盒和里程表人为损坏和拆卸,造成仪表不能正常工作的,弄虚作假,虚报行驶里程,盗取公司成品油的,按公司相关制度追究所有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4.5轮胎管理

4.5.1运营部专人负责管理,建立完整的管理台帐,各区域设立轮胎更换明细账,对轮胎实施现场动态管理和监督审核;

4.5.2 每月轮胎的更换,由运营部与区域现场鉴定轮胎磨损情况和核对行驶里程是否达到定额要求,对各区域需更换的轮胎报采购主管进行采购,下发区域; 4.5.3轮胎更换定额标准

(1)正常路径,如水泥路、柏油路按子午胎5万公里,斜纹胎4万公里; (2)特殊路面:如沙、石,按子午胎4.5万公里,斜纹胎3.5万公里; (3)混合路面:按子午胎4.6万公里,斜纹胎3.7万公里; 4.6轮胎采购

轮胎的采购由集团行政部会同物流公司相关人员一同对轮胎市场进行考察和筛选,通过招标等方式确定轮胎品牌、供应厂家和价格。 4.6.1轮胎出入库

轮胎采购完成后,运营部应按规定办理轮胎的入库手续并填制轮胎入库台帐,入库完成后根据各区域轮胎申购和批准数量办理轮胎出库手续,出库手续需由各区域车管人员签收,各区域要建立轮胎更换明细账,记录轮胎更换里程,并有轮胎使用人(驾驶员)签字确认,原则上不允许有轮胎库存。 中天恒物流有限公司

4.6.2 经批准更换下的轮胎要保存待查,报废轮胎由各区域管理人员负责回收和管理,运营部报请集团统一处置,能作为备用轮胎使用的要充分使用,任何人不得私自处理已更换的轮胎。

4.6.3人为造成轮胎损坏(人力划伤、碰撞)或丢失而造成达不到更换标准的,其费用由个人承担。

4.6.4未经批准私自更换或转卖在用轮胎,一经查实予以辞退,并根据经济损失情况处罚经济价值的1-5倍。

5、车辆配件管理

5.1 配件由公司指定供货商供给,每次发放附配件明细及价格,各区域接收配件要核实配件型号及规格,并在《配件收发明细表》登记。(要求登记详细无遗漏配件) 5.2车辆管理人员要核实配件更换的真实性,并由使用人(驾驶员)签字确认。 5.3更换的废旧件要及时回收,并在《配件收发明细表》登记确认 5.4废旧件要入库管理,由公司质检时统一处理。

5.5《配件收发明细表》每月截止日期为25日,并在30日前将原件交至公司运营部。逾期不交者公司将停止对该区域配件供应。

6、车辆牌证及设备管理规定

6.1各区域应认真检查落实车辆的牌证及随车附品的配备情况并逐一登记备案。 6.2在岗驾驶员为责任人,负责车辆牌证及随车附品的保管及使用。

6.3驾驶员发现牌证丢失和随车附品损坏应查明原因,并立即向区域管理人员汇报,在一天内区域汇报公司运营部予以补办和购置。

6.4牌证丢失及随车附品损坏应由责任人承担补办和购置的费用,并罚款100元(非可抗力因素除外)。

6.5车辆交接时新老驾驶员应认真进行牌证及随车附品的交接,必须填写《车辆交接清单》因交接不清造成牌证丢失及随车附品损坏应追究当事人责任. 6.6车辆即停即走牌应妥善保管,必须随车携带且按要求摆放,凡因不按要求摆放造成的损失,其费用由责任人承担

7、油耗管理

7.1车辆具体油料消耗情况实行定额管理,其标准按现行百公里定额标准执行。 7.2 车辆必须使用油卡加油,一车一卡到指定的加油站加油(特殊情况除外)。 7.3由各区域负责单车的油料考核,并每月上报公司。 中天恒物流有限公司

7.4每月的行驶里程和油料消耗,做为驾驶员当月的油料考核依据。 7.5驾驶员不得私自转借和买卖燃油,如经查实按双倍处罚,并予以辞退。 7.6按照百车公里油耗每节约一升按市场价格的50%进行奖罚,在当月工资中兑现。 7.7每月的最后一天(遇休息日提前),所有车辆把油箱加满油,严格实行满油箱制度,以便于月初对各车的油耗考核,对于未加油的驾驶员每出现一次扣罚200元,连续两次未加油的,予以劝退。

8、车辆调度管理

1、运营部负责车辆在各区域及项目调度安排。

2、物流公司实行车辆属地性管理,由车辆所属部门实行属地化管理,部门负责人依照公司的相关规定负责车辆的维修、调度以及安全管理。

3、公司的备用车辆归运营部统一调配。

9、其他管理

1、车辆的年审工作由运营部负责

2、车辆的更新、淘汰由运营部负责

10、注意事项:无

11、附件:无

第5篇:[烟草配送车辆调度管理方案]

一、需求分析

中国烟草工业历史悠久,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烟草工业的发展成为令人关注的,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烟草企业一直强有力的支持着地方和国家的财政,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为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各地企业纷纷大批量高起点引进国际先进技术,注重信息化建设,加强现代化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企业产品的安全运输也成为了企业管理中倍受关注的问题. 在现有的车辆管理和烟草产品运输管理模式中,盗窃,抢劫,调包以及监守自盗行为给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同时也无法对车辆的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控,存在疲劳驾驶,超速行驶等隐患,导致大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影响.为有效地促进公司及厂部车辆工作的开展,提高卷烟制品运输的安全性,并对车辆的运行全过程进行实时监控,拥有一套可对配送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的安防定位系统成为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辅助手段. 而且在烟草配送模式下,如何提高配送效率,节省配送时间和成本,也成了烟草企业的关注点. 烟草配送车辆需求的特点是:

(1)安全需求

烟草在运输途中,由于无法对司机进行有效的监督,会存在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违章行驶等问题,这些都是安全事故的隐患;每年的安全事故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影响. (2)经济效益需求

货物在运输途中,缺乏有力的监控管理,致使司机有机可乘,掉包或者监守自盗,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3)监控管理

车辆在运输的过程中,公司无法得知其到达位置和运输状态,不能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并对发生的问题及时响应,同时也缺乏对司机和货物的有力监督. (4)求助报警

配送车辆在途中,会遇到交通事故,抢劫及困难,有时会因为种种原因,企业无法及时获得信息,延误了援助和抢救的机会. (5)配送线路优化

通过实际因素的综合分析,对送货线路进行优化,形成最佳配送路线,达到最高满载率,保证企业送货成本及送货效率指标最佳. (6)数据分析

随着企业的信息化,各类业务数据也日渐丰富,如何充分利用这些数据,将抽象数据变得直观生动,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势在必行.

二、系统概念

深圳亿瑞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烟草物流配送车辆调度系统是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以及无线通信技术于一体的软、硬件

综合系统。其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车载终端、无线数据链路和监控中心系统。可对车辆进行统一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调度。可以对车辆进行准确有效的定位,监控,营运调度,并提供各种信息服务;也可以进行各种综合分析和信息查询,具有防劫,防盗及救援的功能;可以对运输车辆营运状态和相关技术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收集,通过与企业其他信息管理系统的无缝连接,提高企业的现代化管理水平,通过线路优化,最大程度的提高配送效率,节省成本;而通过将空间数据与业务数据的结合,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分析,显示数据,揭示运行管理中的规律性和潜在商机,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和工具,使企业为自身和社会创造更大的效益.

三、方案特点

(1)经济实用性

根据现有的技术条件及业务需求,充分考虑系统的可实现性及环境的复杂性进行设计解决,在正常情况下,实现车辆的有效调度,提高车辆的有效利用率; (2)可靠性

系统是一个长期运行的系统,设计时充分考虑后备以及灾难恢复机制,使系统在部分故障时仍然能够提供对用户的服务,并且能够很快的排除故障恢复正常运行. (3)安全性

安全性对于系统而言是极为重要的.建立系统的网络安全机制,设置权限控制,通过网络的自检,实时监控和自动故障报警检测以及一定程度的自恢复,确保网络和数据安全,成为必须具有的特性. (4)开放性

整个内部网络传输采用标准的 TCP/IP 协议;其他的系统也采用相应的工业标准,充分保证系统的开放性.并在设计时保留必要的接口,实现与其他系统的对接. (5)可扩展性

系统设计除了可以适应目前的需要以外,充分考虑用户日后的业务发展需要.按最经济的原则,规划成一个扩展性很强且在扩容升级时浪费最少的系统.支持软件支持二次开发,计算机网络系统适应将来的广域扩展. (6)先进性

在兼顾系统成熟性的前提下,采用业界先进的技术,以目前较为先进的方法实现需要的功能,既反应当今科技的先进水平,又具有发展潜力,使计算机系统发挥最大的效率. (7)实时性

GPRS 实时在线,通过这种通讯方式,可以实时的获取车辆的定位信息,并保证数据的完整,具有实时,准确性.

四、系统功能简介

车辆实时跟踪调度

在GPS精确的数字地图、专业的交通地图,及立体的卫星混合模式地图的支持下,调度中心通过电脑屏幕可以快速查询车辆位置信息,了解车辆分布情况,合理调度、使用车辆。 系统平台辅助确定最佳线路

当调度中心向配送车辆发出调度指令后,司机只需要给出要前往的救援地点。系统便会通过GPS监控综合分析路线上的交通情况,为司机自动规划出最佳路线,避免交通堵塞、迷路等现象。

车辆远程控制

紧急情况下,调度中心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对车辆进行远程控制。例如,运输车辆出现超速、越界等违章现象时,远程控制功能切断车辆油路,令司机不能继续行驶,确保生命财产安全。

历史轨迹纪录查询

运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轨迹信息将被纪录保存,方便事后查询。调度中心可选定过去一时间段,查询该时间段内指定车辆的历史数据,进行历史回显,是进行数据分析的得力助手。

紧急报警

当车辆遭遇紧急情况时,车载终端会自动向监控中心发送报警数据,在监控终端显示出车辆位置,并声光提示。另外,当司机在运输过程中遇到险情或发生交通事故、车辆故障等情况下,可通过车载终端的报警按钮向调度中心求救。调度中心还可对车内情况进行监听并录音。

区域/偏航报警

特殊情况下,为了加强调度管理,要求车辆行使固定路线或者只能在特定区域活动。在系统中为配送车辆预先设置行车路线,车辆行走路线及状态开始被监控及记录,如车辆未按预设行车路线行车或者驶出设定区域,系统将会自动报警,调度中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措施。

车辆统一信息化管理

系统能够车辆进行集中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管理内容涵盖车辆车牌号码、车台号码、车型、颜色、发动机号、底盘号码、用途等。系统将对车辆的所有这些信息进行采集、录入,而后向用户提供修改、删除以及查询功能。

五、系统效应

统一调度:提高车辆使用效率

最佳路线导航,减少油耗,节省开支

提高车辆及人员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

做到实时监控,实时指挥,杜绝违章作业

统一车辆信息管理,提高管理信息化水平

第6篇:配送中心管理系统

通讯-总部---下一部---关闭

第一步:用admin进入总配送管理系统,新建用户名,权限---增加用户---填写个人信息---保存---点击新建的用户右击权限----在组列表中选择学生组---增加---关闭---退出系统

第二步:用新用户名进入系统---基本信息---商品信息---商品资料查询

第三步:基本信息---仓库仓位---仓位分配---输入个人信息---执行---选择仓位编码---分配---关闭

第四步:基本信息---仓库仓位---仓位商品查询

第五步:厂商作业---订货管理---订货单据---输入个人信息(详细如图)---右击空白处---伍兹维护---新增---输入信息---保存---审核

第六步:厂商作业---订货管理---订货单据查询---搜索单据编号---右击订货单据---物资维护---新增---输入个人信息---保存---审核、核价

第七步:厂商作业---验货管理---验货作业---输入预报单号---下一步---调整数量---下一步---生成入库单---验货成功---关闭

第八步:厂商作业---验货管理---预检单据查询---右击物资维护---核价

第九步:厂商作业---入库管理---入库单据---输入个人信息---右击新增---物资维护---输入信息---保存---审核

第十步:厂商作业---入库管理---入库单据查询---搜索单据编号---右击物资维护---核价---退出系统

第7篇:统筹配送中心绩效管理

低价出售百度文库财富值帐号 实力见证一切 联系旺旺 whx0910

专业销售爱问共享资料积分帐号 价格公道合理 联系QQ1747-886

32http://whx0910.taobao.com

第十章 配送中心绩效管理

1、配送中心绩效评价内容有那些?

答:

(1)配送中心财务方面:包括配送成本、配送业务量、配送业务营业收入、配送利润水平及利润趋势的评价等。

(2)配送中心技术方面:包括配送中心业务流程的评价、配送中心设施设备的配置及运行的评价等。

(3)配送中心资源方面:包括能源利用率、原材料利用率、回收率及资源对环境的影响情况等。

2、物流绩效倍增系统(PAC)的核心是什么?运作程序? 答:

绩效、分析与检查、管理。

(1)收集日常物流配送工作各项数据资料,确定各项作业耗费的生产工时

(2)分析各物流工作岗位的绩效损失原因

(3)根据科学方法来确定每个物流配送工作岗位的标准工时

(4)测算物流绩效的损失状况

(5)消除物流绩效损失

3、配送中心作业绩效评价指标怎样选择 ?

(1)设施空间利用率

(2)人员作业效率

(3)设备利用率

(4)物品、订单效率

(5)作业规划管理能力

(6)时间效益率

(7)成本率

(8)品质水平

第8篇:卷烟配送中心安全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烟草仓库安全技术暂行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安全法》等要求和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结合配送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章

一:组织机构

配送中心安全领导小组,是配送中心统管安全的组织、协调领导的机构,全面协调、监督配送中心的全线的安全生产工作。

组 长: 文冬凝

副组长: 李栗 王运虎 成 员: 配送中心管理人员

二:职责为主任责任制,各部门负责安全具体责任。其中具体安全工作包括:负责制定配送中心安全生产管理办法和安全生产应急预案;分析配送中心安全生产形势,及时研究安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制定防范措施,预防各类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组织安全检查活动,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做好特殊工种的劳动保护工作;每季度进行一次常规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形成书面材料,及时协调解决,定期通报;

三: 专职安全员负责落实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制定有关安全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安全专职员负责监督检查所管辖部门的安全生产、人员安全、规章制度、等安全工作,并做好相关的整改笔记,对不合格的地方提出整改要求。

第三章 安全生产管理

一: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实行主任责任制,安全生产工作实行分级负责制,主管领导是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人。 二: 安全例会制度

(一)配送中心每月召开一次全线安全工作会。由配送中心安全领导小组主办召开,各分部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参加,听取分部门安全情况汇报,研究部署当年总体安全生产工作。

(二)各分部门主任每周召开一次安全会议,会议中听取一线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情况,对难解决、难根除的安全问题进行彻底的解决方案。

(三)每次例会召开后,各部门专职人员对会议具体内容、安全解决具体方案进行详细记录,并交由配送中心主任进行审批。

三: 安全培训教育

(一)各部门必须坚持对新上岗、短期合同、临时性季节用工的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每季度对员工进行一次安全教育活动。

(二)对特种作业人员,包括叉车人员、空压机操作人员、电工、线上操作人员等,必须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安全教育。

四: 安全检查

由配送中心安全领导小组进行组织,专职安全员具体实施对各部门安全工作参照绩效考核表以及《消防安全控制程序》《安全用电控制程序》《车辆交通安全控制程序》《特种设备安全控制程序》《内部安全保卫控制程序》等程序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问题的单位或部门及时下发 “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纠正。各单位应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做到防患于未然。

送货部(资金):送货部管理员每日打印出《分线路分结算类型销售查询单》,明确当日现金销售数据。

送货完毕后送货员将当日所收现金存入银行,进行POS结算,打印出《银联结算总计单》。

送货员将《银联结算总计单》交至送货部管理员。

管理员将各线路《银联结算总计单》与《分线路分结算类型销售查询单》上的现金销售数据进行核对,做到不赊欠无差错,日帐日清。

次日,管理员与《湖北省POS结算对帐系统》反馈的结算数据进行再次核对,确保无误。

管理员进行单据汇总、整理、装订、保存,以备查询。 管理员每旬向公司财务科上报《POS机收款明细表》。 每月底管理员向公司财务科上报《资金结算汇总表》。 送货部资金管理按市局(公司)《资金安全控制程序》执行。 送货部(车辆)

1必须签定《驾驶员安全责任书》,由车辆使用部门负责人与驾驶员签定,做到一人一书、一年一签,明确双方安全责任。

2驾驶员必须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开车、不冒险开车、不酒后开车、不疲倦开车,随时注意人员、货物、资金等的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严格执行《驾驶员安全行车制度》。 3驾驶员按规定对所驾车辆的安全技术状况认真做好出车前、行车途中、收车后的自检自查,发现故障填写《车辆报修审批表》,按本程序4.1实施维修。

4驾驶员原则上只能驾驶指定本人驾驶的车辆,确因特殊情况和工作需要,驾驶员之间相互交换车辆必须经单位分管领导同意。未经同意私自交换车辆或将车辆交给其他人驾驶的,按因私用车处理。

5驾驶员不准擅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或借予他人使用,不得擅自将公车开回家,不准用公车办私事,否则,对当事的驾驶员实行待岗或解聘处理。 6各单位要对驾驶员实行严格的考核制度,要建立《驾驶员技术档案》。凡多次违章行车经教育仍不改正的驾驶员,要调离驾驶岗位。

7机动车辆使用实行“两证一单”(上岗证、驾驶证、派车单)制度。 8各单位车辆管理工作必须贯彻执行“集中管理、统一调配、分散使用”的原则,实行车辆“六定”(定人、定车、定线、定量、定期维修保养、定责任制)管理。

9按车辆用途、技术性能、行驶区域、合理使用车辆,对单车出勤实行“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建立健全《车辆动用制度》。

10全系统所有车辆均由市局(公司)后勤服务中心按固定资产相关规定组织购买。

11新购车辆由市局(公司)后勤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人员验收合格后办理相关手续。各单位与市局(公司)后勤服务中心办理好交接手续后领用车辆。车辆管理人员建立《车辆档案》。 12市局(公司)后勤服务中心组织相关人员建立健全《车辆维修保养制度》。车辆保养必须以预防为主,坚持“视情修理、强制维护”的原则,要纠正以修代保、拖保、漏保现象;车辆大修严格按大修里程标准、状况标准送修。

五: 伤亡事故报告制度

用人单位在劳动过程中发生重伤、死亡和急性中毒等事故,必须立即报告安委会,同时按程序报相关部门。

六: 事故调查与处理

事故调查与处理实行分级负责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有关的规定程序执行。应如实填写《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表》。处理事故必须坚持就实原则,严禁弄虚作假,隐瞒事故或避重就轻,违者依据有关规定送至公安机关严肃处理。。

七: 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根据行业特点和安全生产工作需要,按标准为特殊需求员工及临时性用工配发劳动保护用品,并按时发放。

八: 安全生产工作资料登记、保管

各部门要及时、准确、认真地做好各项安全活动工作记录。包括:安全会议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安全教育活动记录、事故隐患登记及各类事故报表等,要定期进行整理装订,以备检查。由专职安全员每季度定期对以上内容进行检查,并且纳入绩效考核评定。

第四章 安全事故报告

一: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内容 (一)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

(二)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具体伤亡人员简况。 (三)事故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

(四)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况。 (五)事故报告人、事故报告部门。 二: 安全生产事故范围

(一)本部门及在本部门辖区内活动的员工伤亡安全事故; (二)消防安全事故; (三)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四)工程施工安全事故;

(五)使用爆炸物品和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 (六)其他应该上报的安全事故。 三: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时限

(一)一般事故,向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接到事故报告后2小时; (二)伤亡事故,向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接到事故报告后1.5小时; (三)重大安全事故,向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接到事故报告后1小时; (四)特大安全事故,向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接到事故报告后1小时; (五)特大恶性安全事故,向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接到事故报告后30分钟。 四: 安全生产事故报告方式和程序

(一)发生各类伤亡事故时,事故发生单位应在得到事故消息后立即用口头报告、电子文档形式对安全领导小组组长进行报告。

(二)接到事故报告的部门领导应按事故报告时限要求用快速方式和书面形式逐级上报;

(三)发生事故单位在口头报告、电话报告的同时,迅速了解初步情况,填写事故报告单,电传管理处安委会办公室,并同步报所在地人民政府。

五: 安全生产调查处理

(一)一般事故, 由发生事故的单位组织事故调查, 并将事故调查报告和处理意见,上报管理处安委会,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二)其它事故,由管理处安委会上报集团公司安委会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第五章 责任追究

一: 对发生事故的单位,实行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制。

(一)一如未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严格依照《卷烟配送中心消防工作应急预案》追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有关部门不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拖延不报的。 (三)有关负责人接到重大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后,没有立即赶到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抢救,造成事故扩大的。 (四)不积极配合事故调查,采取各种方式阻挠和干涉对事故调查的。 二: 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

一票否决是指对违反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的各单位及相关人员,实行一票否决。即在否决期内,取消各单位及第一责任人、安全管理主要责任人员参加劳动竞赛评选资格、各类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评选资格。

对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实行一票否决:

(一)发生伤亡事故后隐瞒不报、消极对待、组织救援不力,致使损失严重扩大或导致上访,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生活、工作秩序。

(二)存在重大事故隐患,不能在规定期限内完成整改的。

(三)漠视安全生产管理,各项安全制度、办法不健全、措施不到位,不能在限期内完成整改的。

(四)其他严重违反安全生产职责的行为,导致重大、特大、特大恶性安全事故发生的。

以上安全检查将纳入绩效考核内容,采取一票否决制。

上一篇:小学数学暑期学习心得下一篇:企业登记注册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