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经济论文

2022-03-21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地理经济论文(精选5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信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对人类的社会发展方式产生巨大改变。文章分析了信息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信息经济对旅游地理学的影响和要求,以及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第一篇:地理经济论文

地理标志保护事关区域经济发展

“20 16年,库尔勒香梨产量达60多万吨,而打着库尔勒香梨旗号销售的却有390多万吨。”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高层论坛之“地理标志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专题论坛上,新疆巴州库尔勒香梨协会会长盛振明痛诉假冒伪劣之苦。

据盛振明介绍,库尔勒香梨协会成立之初,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打假维权。“区域公共品牌集体商标很容易被‘搭车蹭光’,导致假冒伪劣盛行。我们发现,地理标志是保护老百姓利益的最有效手段。”

据有关部门统计,2018年3月国务院机构改革之前,我国共有3个部门负责地理标志产品的认定,其中,原质检总局授予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1192个,原农业部授予的地理标志农产品有2594个,原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注册的地理标志商标有4867件,这些地理标志的认定和保护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福建省漳平市市委常委、副市长李享表示,自“漳平水仙”地理标志商标成功申请注册以来,漳平水仙茶产业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不仅产品价格提高了3倍,农民的收入也增加了近5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副区长唐凯表示,“知名地域+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形成了双向促进的效果,地理标志产品“马庄香包”仅在2018年就实现了1200万元的产值,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

从统计数据上看,地理标志保护工作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帮助农民创收。原商标审查协作中心副主任姚坤表示,地理标志产业是一艘大船,地理标志注册人是船长,地理标志生产者是水手,地理标志文化是动力,商标法是倚天之剑,“一号文件”是东风。地理标志产业这艘大船,在船长的带领下,在水手的努力下,在地理标志文化的推动下,在商标法的庇护下,在政府精准扶贫措施的实施下,在中央“一号文件”东风的吹拂下,载着亿万农民驶上致富的幸福彼岸。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提出,当前我国地理标志相关产值已经超过了一万亿元,成为不少地方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实施精准脱贫的主要途径之一,要求扎实做好原产地地理标志工作,助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北京国立食品安全技术研究院院长刘崇森表示,地理标志产品是一种独立的知识产权,是质量与品牌的象征,地理标志产品作为国家对消费者的一种承诺和担保,具有品牌公信力和认知度。

国家知识产权运营公共服务平台常务副总经理于立彪说,中国农业已经进入了品牌化的新时代,品牌化是地理标志产品重新塑造品质和整体形象的重要途径,这也是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

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保护司地理标志和官方标志保护处处长王琛表示,我国自1985年加入巴黎公约以来就承担起保护成员国地理标志和原产地名称的业务,2008年,我国发布《国家知识产权戰略纲要》,将地理标志作为特定领域知识产权,强调完善地理标志保护制度,推动地理标志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第123条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知识产权,为全面加强地理标志保护奠定了良好的体制机制基础。

据王琛透露,国家知识产权局未来将研究起草地理标志保护行政法规的可行性,提高行政的立法层级;制定地理标志审查指南和工作指引,实现统一受理渠道,统一审查标准,统一发布公告,统一专用标志和统一保护监管;完善地理标志保护的标准化体系,拟定地理标志侵权判定标准,并提升地理标志保护水平、健全保护的工作体系,推动地理标志严格保护成为常态。

作者:何可

第二篇:高铁重塑中国城市经济地理

2008年8月1日,京津城际铁路正式开通运行,这是中国大陆第一条设计时速为300公里的高速铁路,标志着我国步入高铁时代。

21世纪的中国高铁正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革命性因素,正在重塑中国城市经济地理。

“八纵八横”促进城市均衡发展

根据2016年6月30日国务院通过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之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到2030年,将实现从“四纵四横”向“八纵八横”快速铁路网络的全面升级。

“八纵”包括沿江通道、北京经上海至福州通道、北京至深圳通道、哈尔滨至香港通道、呼和浩特至南宁通道、呼和浩特至三亚通道、银川至福州通道、西安至昆明通道。我国南北省区市在资源禀赋、人力资本、社会文化等方面各有优势,纵向高铁贯通,将大幅提高南北城市资源配置的空间效率,增强核心区域的技术与经济扩散效应。

“八横”包括北京至兰州通道、青岛至银川通道、陇海通道、上海至成都(拉萨)通道、上海至昆明通道、重庆至厦门通道、广州至成都通道、广州至昆明通道。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存在明显差距,横向高铁贯通,有利于中西部地区有效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城市的平衡发展。

城际客运系统优化城市群结构

“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围绕沿海沿江沿线纵横经济轴带,加快核心经济区城际客运系统建设,形成多个城市群集聚发展、均衡发展的新格局。

城际客运系统的建成,将促进城市群优化发展。随着环渤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等地区城际客运系统建成营运,城市群系统内1小时经济半径将延伸至200公里以外,加快形成0.5—1小時交通圈。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大城市之间,都将陆续修建高速客运铁路专线。这些连接线的畅通,必将促进资源要素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实现优化配置,增强省会城市、城市群之间的经济联系,并在市场、产业、交通等方面形成整体联动的发展格局。

区域性快速专线将促进新兴城市群的均衡发展。目前,沈阳及周边城际圈、长春—吉林地区、郑州及周边城际圈、武汉及周边城际圈、长沙—株洲—湘潭地区、赣江经济区、皖江经济区和成都及周边城际圈等城市集中带,均将规划修建城际铁路。这有利于东北地区、中原地区、长江中游、成渝地区、关中平原等城市群加快形成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一体化

城市地理体系演化是一个伴随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通过城市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对区域范围的影响,促进城市化区域与组团式城市群之间、城市地区与农村地区之间的协同发展。

高铁体系推动城乡区域平衡发展。我国城市层级体系呈扁平化,缺乏功能强大的大都市和具有活力的中小城市。高铁体系连接大都市、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大大降低通程成本,促进分工,提高经济效率,逐步形成“资源要素集中→市场规模放大→创新驱动发展→长效增长机制”的良性循环。在城市群内部,高铁加强各省域城市群之间、中心城市之间、省际双边接壤区域以及城乡之间的交流合作,发挥中心城市对周边城市和农村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区域中心城市与卫星城镇的合理布局。

高铁新城是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日本、法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高铁新城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高铁带动城市之间的关联产业发展,对催生城市新中心、拓展城市新空间、形成产业新引擎等具有明显作用,有利于城市结构转型和产业升级。

(摘自《中国社会科学报》)

作者:肖卫 肖琳子

第三篇:信息经济时代的旅游地理学

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信息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必将对人类的社会发展方式产生巨大改变。文章分析了信息经济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探讨了信息经济对旅游地理学的影响和要求,以及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信息经济;旅游地理学

一、信息经济及其特征

信息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该术语最初由美国企业家保罗·霍肯在他的《下一代经济》(1984年)这本书中提出来的。他在该书中给信息经济下了定义:所谓信息经济,就是使用更多的知识和消息,消耗较少的能量和材料,生产出质量更好、人们更喜爱的商品经济。现在,信息经济的发展已成为全球的趋势。一些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和劳动力的50%以上都同信息活动有关。例如在美国,信息服务业同农业和工业相结合所形成的生产模式使农民的数目就大大减少,生产率大大提高。1970年,占全部就业人口55%的美国农业劳动者,供应了全国所需粮食的100%;而到1980年,由于信息和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农业劳动者的比重下降到2、2%,却供应了全国所需粮食的120%。同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相比,信息经济有一些显著的特征:

(一)、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服务型经济,而不是工业化时期的制造业经济。

在信息时代,人们力求最大限度地以信息的投入来代替材料和能源的投入,从而取得倍增效应。现在有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叫做“增值”。所谓增值是说人们对某种原料进行加工或对某种服务加以改进后,就使制成品或者服务的价值高于原来的价值。棉花变成衣料,它就增值了,1公斤棉布比1公斤棉花值钱。不言而喻,在这个增值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信息。把未加工的棉花纺成纱,需要受过培训的工人和机器,把纱织成衣料,除了人和机器外,还要投入花纹或图案方面的信息。

(二)、信息经济的劳动力主体将转化为信息工作者

什么是“信息工作者”?对于这个问题,各国学者的理解并不完全一样。20世纪80年代意大利《时代报》发表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本世纪末我的儿子长大后干什么?》。文章写道:“我们将来有些什么工作呢?将来是这样一个金字塔:最高层是“信息生产者”——科学家、研究员和工程师。接下来是“信息传播者”——教师、公共信息传播人员、交流人员等。再下来是“协调和管理人员”——信息分析人员、市场调查专家、计划人员和监督人员。再下来还有“信息处理人员”,最后是“信息业基础设施工作人员,包括设备操作人员和通讯工作人员。”这是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科技的繁荣,离不开信息工作者———知识分子。现在战略性的科技人才,成了世界性竞争的焦点。

(三)、信息经济是交互性、跨国性、全球性的经济。

信息经济的生产过程不再局限在一个公司甚至一国范围内。在企业之间,竞争与合作、交流和限制总是并存,从而形成复杂的局面。信息经济的跨国性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的专门化和分工的专业化,很多产品不是某一企业甚至是某一地区或国家能单独完成的,需要多个企业或是国家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例如,今天制造一架飞机就是一项国际性的工程——由十几个国家制造几千种部件组成。机身可能是美国造的,发动机可能是英国造的,注油系统、电子系统又可能是其他国家的产品。生产的跨国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现在,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额,已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就全球而言,贸易的增长率一般高于经济的增长率。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的增长率不到1%。而世界贸易量的增长,即使剔除了物价因素,也达到了3%。

(四)、信息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的经济。

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信息服务业的发达,金融业、保险业、商业的运行,不再单靠现金或黄金的实际转让,而是靠信用信息的传递和使用。在一些发达国家里,多数人的工资是用支票支付的。个人的开销也多用支票、信用卡或银行通用汇票。在许多国家,“信用卡这种“塑料钱”正在变为“电子钱”,信息技术已经发展到可以在家里利用电脑来存取款项、购买商品的程度。在信息时代,科学技术正在以几何级数而不是数学级数的速度迅猛发展。“市场拉力”正在被“技术推力”所取代。现在是高新技术在主宰社会、塑造社会,因为这种技术正在

引起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技术发展日益加速的步伐,不仅在经济方面带来了迅速的变化,而且也导致了整个社会的迅速变化。”这就是信息经济。它带给人们的既有社会的进步,又有无形的压力。压力形成动力,进而再推动社会的进步。

二、信息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

(一)、信息经济使旅游业有新的客源。

人们看到,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的开掘正在改变以物质资源投入为主要支撑“旧”的经济增长模式;“信息经济”的主要活动成员是IT(信息技术)行业人员。2003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全行业直接就业人员达408万人,如将间接从事电子信息产业的人员计算在内,从业人员近千万。而这种增长势头持续强劲。

据教育部、信息产业部、国防科工委、交通部、卫生部共同发布的人才需求报告初步测算,全国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的需求每年将增加100万人左右。那IT业从业人员强劲的增长势头对旅游业的影响在哪里呢?在于它是一个潜在的巨大的旅游客源市场;在于这一群体既有强烈的休闲旅游渴望,有具备休闲旅游所必须的经济实力。据北京市统计局城市经济调查队对北京高收入“白领”所做的最新调查显示,收入最高的前20种职业IT行业名列其中。而根据新浪科技曾对IT人“生存状态”进行过一次调查,发现绝大多数从事IT行业的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收入、生活各个方面都不满意。在这个调查的中,90%的受访者表示自己的日工作时间在8个小时以上,称自己为“产业工人”。他们感觉自己 “苦”、“累”、“身体体质下降”“生活高度紧张”“过得不快乐”。

IT企业固然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群聚集之地,由于竞争激烈,根据从业人员的工作强度,其行业属性恐怕要改成“劳动密集型产业”更为合适,他们也属于高强度劳动的群体,他们迫切需要休闲旅游。

(二)、信息经济使旅游资源有新的来源

信息经济的出现,导致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转变的,除电子、信息技术外,还包括生命科学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空间技术、海洋技术、环境技术和管理技术等,而不是某一孤立的技术创新,信息经济的基本内涵其实是“高科技经济”和“知识经济”。由此看来,信息经济不仅带来经济模式的转变,也创造了新的旅游资源。以生命科学为例,可开发的旅游资源有生命技术、生物制药、生物农业、海洋生物、生物环保、生物化工、生物信息技术、基因工程等。

其中有“看点”和“娱乐”并已经相对成熟的旅游资源有生物农业和海洋生物馆等。例如,黄山农业高科技示范园是黄山万亩高科技大棚经济园区的核心工程,园区现已建成集高科技无土栽培、大棚种植、大棚养殖、花卉盆景、无公害农产品、优质粮油示范区于一体,融示范、培训、科研、观光、招商于一炉的多功能综合性示范园区,初步实现了农业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科技集成化、服务社会化、管理规范化、环境良性化的“六化”目标,成为较理想的生物农业旅游资源。

(三)、信息经济对旅游经济的借鉴作用

经济学家认为信息经济具有“全球化经济”或者“资源最优化配置的经济”的特征。信息经济的出现实际上源于全球采购、全球性的资源优化配置、资产优化重组和竞争扩展到全世界范围,新财富的真正来源是经济系统重组所带来的效率增长,为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榜样。

在旅游资源方面,不局限于自己的资源,而要把他人的资源纳入经营视野,作为资源优化配置的经营规划;在旅游资产方面,宜把目光放开来。对一些有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设施缺乏,接待能力不足,目前外国旅游业的投资很少进入的国家和地区(如老挝、柬埔寨、缅甸等)进行适度投资,以增加强我们的经营能力。在旅游人才方面,我们不仅要引进,还要输出。

在旅游目的地的组织方面,也要像新经济那样全球“采购”。这主要因为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大幅增长。为满足这种需要,我们在国外“采购”相关资源,可以实现一举多得的利益,最明显的是扩展了经营的“地盘”。

三、信息经济对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启示

旅游地理学是应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边缘学科,其发展的历史还不长,其理论研究和体系建设还很薄弱。同时,旅游地理学又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发展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及对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有关。随着全球经济的繁荣、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信息化的推进,旅游的需求规模也会越来越大。因而信息经济的发展给旅游地理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和更高的要求。在信息经济的推动下,旅游地理学从理论到实践都会呈现新的特色。

(一)、信息经济必将大大丰富旅游地理学研究的内涵。

关于旅游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皮尔斯(D.pe-orce. 1989)认为主要包括:①供给的空间模式;②需求的空间模式;③旅游地地理;④旅游流;⑤旅游影响;⑥研究;②旅游资源研究;③旅游规划开发研究;④旅游区域影响的研究;⑤旅游区划研究;⑥旅游信息与地图(刘振礼,1996)。还有的学者认为旅游通道、旅游环境容量(保继刚,1993)也属于旅游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对与此相关的旅游地理学在理论和观念上应有新的认识,在信息经济背景下,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应从宏观的传统向微观实用方向发展。要加强旅游媒体、服务设施、企业行为和布局的空间分析研究、旅游者空间行为与目的地营销、旅游业的知识管理与创新、旅游对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影响机制等研究。

(二)、信息经济必将不断拓宽旅游地理学的实践领域

旅游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生命力就在于应用。旅游地理学研究向以旅游规划、区域旅游发展战略、区域旅游资源调查和评价见长,对旅游相关行业研究不足。旅游及旅游业的发展是旅游地理学发展的基础,在信息经济背景下,旅游及旅游业的巨大变革,也给旅游地理学研究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信息经济时代,旅游需求的易变性、多样化和个性化对产品和服务要求智能化、网络化。如有文章以大标题标出:“有网络还要旅行社吗?”“网上休闲:一种悄然而至的生活方式”《未来时速》中也谈到“一个能提供高度个性化的旅程的旅行代理商依然会大受欢迎。”这些都给信息时代的旅游服务业提出了“信息管理”的新要求。

这种管理要求在管理过程中更强调以人为本,在资源开发和服务上强调挖掘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营销活动的知识含量;在产品的经营方式上强调产品培育、创造市场和开发产品并重。这在区域旅游地理研究和规划中都要不断拓展。

(三)、信息经济必将推动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和手段现代化

地理学具有综合性特征,善于“从整体上考虑并解决问题”,但在传统的研究中往往由于信息源不足或者信息通道不畅,定量化不够,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就缺乏系统性,从而使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显得有些苍白。在信息经济时代,因特网的普及和广泛应用,服务业知识管理化水平的提高,基本管理手段的信息化和研究人员获取信息的计算机化和网络化,为旅游地理学研究方法现代化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技术保证,有利于进行准确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强化了研究成果的可扩散性,从而推动着学科的进步。

目前,我国国家旅游资源信息库已经建立,1996年,“英特中国旅游预订系统开通”,因特网上中文旅游网站已达上千家。但总体来讲,普及程度还不够。加快旅游业信息化步伐,与国际旅游发展接轨,必将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也推动旅游地理学的学科进步。旅游地理学是一门交叉性边缘学科,其研究方法和手段,还应大量借鉴应用其它学科如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的理论和方法,加快学科发展步伐。

参考文献:

[1]于连亭,顾树保.旅游市场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

[2]胡泳,范海燕.网络为王[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7.

[3]比尔·盖茨.未来时速[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达尔尼夫.知识经济[M].樊春良,冷民,译.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5]刘爱荣,等.知识经济与旅游地理学[J],地理研究与开发,1999,18(4)

[6]金茨萍,等.初探新经济对旅游业的影响[J],企业经济,2005,294(2)

[7]江治平,浅析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和信息经济的四大特征[J],2006,25

[8]卫红,信息产业与信息经济发展[J],情报杂志,2001,10

作者:张志勇

第四篇:试析《读史方舆纪要》的经济地理价值

摘 要 清初顾祖禹独撰的《读史方舆纪要》在同时期诸多地理学著作中独树一帜,被梁启超誉为“旷古一绝作”和“实称绝学”,其最为后人所称道的便是鲜明的军事地理价值,“其书言山川险易,古今用兵战守攻取之宜,兴亡成败得失之迹所可见,而景物游览之胜不录焉。”而书中有关经济地理的记述,也是其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就围绕其经济地理价值展开一些论述。

关键词 读史方舆纪要 区域经济 价值

一、《读史方舆纪要》简述

顾祖禹,字瑞五,号景范,江苏无锡人,生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卒于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顾祖禹随父避居常熟虞山,“躬耕于虞山之野,久之益穷困”。其父临终前留下遗训“吾家自两汉以来,称为吴中文献,先代所著述,小子可考而知也。士君子遭时不幸,无可表见于世,亦惟有掇拾遗言,网罗旧典,发舒志意,昭示来兹耳。尝怪我《明一统志》,先达推为善本,然于古今战守攻取只要,类皆不祥;于山川条列,又复割失伦,源流不备。……而十五国之幅员,三百年之图籍,泯焉沦没。文献莫徵,能无悼叹乎!余死,汝其志之矣!”在其父去世十五年后,二十九岁的顾祖禹开始动手撰写《读史方舆纪要》,直到五十岁(1692年)才撰成此书,历时三十余年。

《读史方舆纪要》共一百三十卷,体大思精,发凡起例别具一格,“天下之形势,视乎山川;山川之包络,关乎都邑。然不考古今,无以见因革之变;不综源委,无以识形势之全。是书以列代州域形势,先考镜也;次之以北直,尊王畿也,次以山东、山西,为京室之夹辅也;次以河南、陕西重形胜也;次之以四川、胡广,急上游也;次以江西、浙江。东南财富所聚也;次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自北而南,声教所为远暨也;又次以川渎异同,昭九州之脉络也;终之以分野,庶儿俯察仰观之义与。”

“是书以古今之方舆,衷之于史,即以古今之史,质之于方舆。史其方舆之乡导乎?方舆其史之图籍乎?苟无当于史,史之所载不尽合方舆者,不敢滥登也,故曰读史方舆纪要。”正因为顾祖禹对历史地理学有这样一层“舆史结合”的深度理解,所以这部书相比之于唐代的《元和郡县志》,宋代的《太平寰宇记》和明代的《大明一统志》、《寰宇通志》在体例、文献涉猎和创作理念上都有极大的超越,特别是在军事地理、经济地理、生态地理等方面有非常翔实的记述和考证,注重人地关系的辩证思维和经世致用的现实关怀。

近代以来,学界对于此书评价甚高,被誉为“千古绝作”、“海内奇书”,尤其在历史地理学界,先师们对此书更是倍加推崇,国学大师钱穆曾因耽搁了其稿本的点校而后悔不已,在他晚年台湾出版的《九十书怀》有这样一段感慨:“见主事者,为顾廷龙(起潜),乃顾颉刚叔父。起潜告余,彼之主要任务即为续校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一书。迄今将三十年,闻合众图书馆已不存在,景葵与起潜亦不获其消息。《读史方舆纪要》之顾氏传家本,今不知究何在。苟使余不主先作校对,则此传家本将早已行世。余对此事之愧悔,真不知何以自赎也!”,由此可见《纪要》一书不仅在史地学界,而且在整个史学领域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学术价值,就连钱穆这样的大师仅因错过了稿本的点校而愧悔不已。对于此书的研究,基本上重点都在于它的军事地理价值,《纪要》着重论述州域形势、山川险隘、关塞攻守,引证史事,推论成败得失,“以古今之史,质之以方舆”,详细记载历代兴亡成败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张之洞认为“此书专为兵事而作,意不在地理考证。”。随着历史地理学的深入发展,此书在经济地理,生态地理等方面的价值也被进一步挖掘,本文就其在经济地理的研究作些探讨性的论述。

二、《读史方舆纪要》中的经济地理

顾祖禹在书中对经济的重要性有明确的认识,认为“自古未有不事民生而可以立国者。”在传统中国社会中,以农业经济为主的传统经济导致了一个经济区大致上和一个自然区是大致重叠的,而自然区中的地形、气候、水文等因素又决定了该区的经济地域特征,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过记述:“夫山西饶材、竹、榖、纑、旄、玉石;山东多鱼、盐、漆、丝、声色;江南出枂、梓、姜、桂、金、锡、连、丹沙、犀、瑇瑁、珠玑、齿革;龙门、碣石北多马、牛、羊、旖裘、筋角;铜、铁则千里往往山出棊置:此其大较也。”区域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影响了人口、交通和城镇的变化,进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圈和经济中心的形成。

清初的苏州,地处今江苏省的东南部,西南临太湖,北依长江,东接松江府,西连常州府,南通浙江嘉兴、湖州两府,京杭大运河南北贯通,驿路四通八达,交通便利,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井邑之富,过于唐世。郛郭填溢,楼阁相望,飞杠如虹,栉比棋布,近郊溢巷,悉甃以甓。冠盖之多,人物之盛,为东南冠。”宋代祝穆的《方舆胜览》中对姑苏有着这样的记述:“民安俗阜,田利倍他壤。曾子固静应山修造记云:鱼虾竹苇柿栗之货,既足以自资,而其江山之胜,又天下之奇处也。”由此可见,苏州在两宋时期其城市发展已有相当规模,农工商业也高度发达。到了清前期,苏州不但是全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城市,也是全国极为重要的文化中心。康熙时人沈寓就曾说:“东南财赋,姑苏最重;东南水利,姑苏最要;东南人士,姑苏最盛”。“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正如司马迁所说,高度繁荣的文化势必要以殷实的经济为基础,而经济要发展离不开交通的制约,特别是在传统时期大宗的交通运输主要依赖于水运,所以顾祖禹首先点明的便是“枕江而倚湖,食海王之饶”,由长江、京杭大运河和东海三者为主构成江南水上交通网将当时中国最为繁荣发达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又加上几个经济重镇比如杭州、无锡、吴江、嘉兴、常州、苏州等串联起来,使其在经济发展上具有极大的地理区位优势,从而使该区域成为一个具有国际性意义的经济发展圈,《纪要》在此卷开篇便言此区位因素,可见作者对于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形势的把握是具有十分准确而长远的眼光的,后世也证明了此种观点的正确性,乃至今日,顾所言之也不曾褪变。

《纪要》论及两湖经济:“今者荆土日辟,沃土弥望,再熟之稻,方舟而下,吴会之间,引领侍食。”“土地平旷宜桑麻,有水陆良田,盖柤中者沔南之膏腴沃壤也。”顾主要针对该区庞大而成熟的农业经济来论述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明代李釜源撰《地图综要》内卷:“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谚曰‘湖广熟,天下足。’”,乾隆《长沙县志》也有记载:“浙江及江南苏松等府地窄人稠,即在丰收之年,亦即仰食于湖广”,这种由“苏湖熟,天下足”到“湖广熟,天下足”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明清时期南方农业经济重心的转移,这种变化势必会引起人口规模的变动,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相关农田水利,交通运输和城镇乡村的建设,在当时治国者眼中这是一个不可不谈的重点战略区域。

以江汉平原的农业经济为例,江汉平原位于湖北省中南部,是由长江和汉水冲积而成的一个冲积平原,其范围西起枝江,东抵武汉,北达钟祥,南隔江与洞庭湖平原相连,并与之合称两湖平原,总面积达3万平方公里。

河道曲折,湖泊密布,大部分是古云梦泽的残留部分。江汉平原的农业之所以能够在明清得到快速开发,其首要原因便是明清两朝持续未缀的移民,这些移民主要包括战乱造成的难民,灾荒导致的饥民,和平时期由人口密度高、粮食紧张地区(如江浙)一带流向人口密度低、容易觅食的江汉平原地区的自由移民。

其中最为突出的便是江西移民,比如洪湖县有关族谱记载:“迨元季与明初遭兵燹,强掳每扰于洪都,遂播迁乎。”康熙《监利县志·赋役志》:“他方之民聚焉,而江右为甚”,宣统《江陵县乡土志》:“自明末遭张、李之乱后,户口凋零,多有自江西迁入者。”还有一些移民是出于最求商业利益的需要“东南之人以觅利至,西北之人以避地至”,这些“觅利”的东南之人对江汉平原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明显的促进作用,这类移民中的手工业者为江汉平原带来了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商业工作者则活跃了江汉平原的商品经济。

由上综述而知,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为农业的开发提供了先天的自然基础;庞大的移民队伍成为此区农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而江浙地区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变化使得其粮食产量不能自给,所以两湖地区农业的异军突起是历史的必然,这也正是顾祖禹在论及湖广地区战略地位一个非常重要的区位条件。

在经济方面,漕粮征派的重点地区,多为农业生产的发达地区漕运的发展同时也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唐宋以降,漕运中出现附载私货的现象,到了明清时期,朝廷开始认同这一现象,并制定相关的政策予以规范,尤其是清代,对于漕运人员限载的“土宜”数量限制不断放宽,如康熙年间,准许每只漕船附带“土宜”60石,到了雍正年间,数量上升到了100石。此外,漕运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一方面,随着运河的开通和运输条件的不断改善,一大批城镇随之兴起;另一方面,运河漕运日趋频繁,以及它所带来的大量商品和贸易机会,极大地吸引了各地商人小饭的汇集。明代大运河疏浚通航后,专营河运,当时运河上“舳舻蔽水”,“樯帆相望”。

《明史·食货志三》载:“初,运粮京师,未有定额。成化八年始定400万石,自后以为常。”可见运河的开通对于政府的钱粮赋税的征收是具有如此重大的意义。

三、《读史方舆纪要》中经济地理的局限

《纪要》作为一部集大成的沿革地理著作,其内容之丰富,考订之精细,结构之严密,不仅远胜与唐宋时期的《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等总志,也大大超过了明代编撰的《寰宇通志》和《大明一统志》,但是其在经济地理方面也存在着不少局限。

(一)《纪要》所描述的经济地理特征始终不能脱离其重军事地理的桎梏,顾所论区域经济,高屋建瓴,是将各区域的经济发展,置诸于其与全国范围内的政治形势,尤其是军事形势的相关的背景下加以考察的。因此,顾的重经济地理,仍然是他的重军事地理的延伸,比如这一段举元代历史的论调:“元并江南,海道挽输,平江最为繁富。及张士诚窃之,而运路中绝,大都尝有匮乏之虞,士诚富强一时,为群雄冠。然则元之覆亡,未始非士诚先据平江,竭彼资储之力也。”顾看每一区域的经济时,着眼点都在于其战略意义,而不是从经济本身出发。

(二)《纪要》一书的编撰主要依据的是庞大的文献资料,而实地考察少,对一些地区的理解难免会出现偏差和错误,在经济地理方面,比如对于一地经济特征的描述基本停留在一些大体方向性的理解上,很少提及该地具体的物产风俗等,更不能达到量化的层面。

四、总结

《读史方舆纪要》对于研究中国经济史和历史经济地理有着极大的价值,书中对各省区农业生产状况、特点所作的概述,所汇集的资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些地区历史上经济发展的状况及其地位。随着历史地理学这门学科的不断深入发展,研究领域的不断开阔,研究对象的不断丰富,对于《纪要》一书不仅是它的经济地理价值,还有其他的研究价值也将被逐一发掘。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作者:周炫宇

第五篇:《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教学与探讨

摘 要:物流经济地理作为一门辐射物流和经济地理的综合性职业基础课程,如何加强实践教学等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急需改进和创新。文章通过分析传统教学方法的现状及问题,针对性提出教改方案。

关键词: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方法;实践教学

Key words: logistics economic geography; teaching methods; practice teaching

物流经济地理是一门较年轻的学科,目前教学中积累的材料和经验尚不够丰富,希望相关专业的师生共同努力,推进该学科的教学改革,完善学科体系及内容。反映物流经济地理学科的基本规律,反映最新发展理论和实践态势,提高学生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是此文的出发点。

1 传统教学方法的现状

1.1 传统理论教学模式存在缺陷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在台上讲授,学生在下面听课,其中伴随提问、讨论、互动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教学方法可谓多种多样,但每种都有其利弊。如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式课堂讲授,计划性和目的性很强,但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情绪;如通过电脑和投影演绎的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视频、图文声像、动画等激发学生兴趣,但教师工作量大、互动困难。

1.2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理论体系有待完善

一方面从当前物流市场来看,物流行业的发展有待完善;另一方面从院校物流专业来看,物流经济地理学科专业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从而大大加强了该学科教学的难度。学生在接触物流经济地理学科之前一般只对地理知识有所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传授过程中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引导。

1.3 教学内容呈现滞后性

教学内容的滞后性使学生在校园内学到的知识往往是已经被淘汰了的方式方法,跟不上市场的发展,学校无法为物流经济地理的发展提供适宜的创造性人才。因而在教学实践中,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内容必须能够反映学科的新进展,要注意引进国内外学科发展的新进展,以及可能为物流经济地理所用的其他相关领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

1.4 教学内容与行业接轨不协调

物流经济地理课程的开设依托于物流行业的蓬勃发展,在课程教育过程中,学校教学条件限制往往无法及时归纳和总结学校所在区域的地方物流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没有及时地引入课堂教学中,这也就造成了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在进入社会后无法很好地与社会接轨。

2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改革探讨

2.1 以图为主进行启发式教学

高职校物流经济地理教学采用以图为主的直观教学,是教学原则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在教学中借助实物、模型、图表、幻灯、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发展,进而达到对学生终生受益和学以致用的最终教学目的。

2.2 阅读补充材料,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物流经济地理学科是一门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作为一本教材不可能涵盖所有相关内容。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围绕教材内容,精选摘抄相关的知识内容,形成文字材料让学生阅读,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提高了学生学习该课的兴趣。如讲授“绪论”时,就让学生阅读如下材料:“1996年长江洪水并不大,流量小于1954年,但水位却高,灾情严重百年不遇,致使16个省区遭受严重洪涝灾害。2010年我国历年多雨的云贵高原也遇到了百年大旱,早期达近百天之久。”课后让学生总结出问题所在并利用课余查找资料,找出不同的答案,归纳出相对一致的结论,再把一些有独到的见解放在地理兴趣小组上进行辩论。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拓宽了学生知识面,有效地解决了现代微电脑控制技术无法引入课堂教学的难题,而且也缩短了学生理论与实际认知能力的差距,同时创设了专业独特的教学意境。

2.3 开展教学做一体化

教学做一体化的实施首先要打破纯粹的按照章节或项目教学的模式,而是根据教学需要将前后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加以整合。如在学习我国的国际海上运输线路时,学习后要马上应用,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此时教师可将后续的农业、工业、商业中的具体产品的产销情况、流量和流向一并简单介绍,就以其中的某些具体产品为例设计其合适的线路。

2.4 实习指导教学法

实习指导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工作)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方法贯穿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将知识运用干实践,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实习指导教学一般在课堂外或校外实习场所进行。在物流经济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设置相关的实习专用周,教师应结合专用周的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相关的实习作业任务,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例如,可以组织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考察当地的一些农产品市场,记录下各种不同的农产品物流的具体流向,发现它们存在的问题,归纳它们的特点,最后给出相关的优化方案。或者,联系当地较有影响的几家物流公司,组织学生去那里做调查研究,实习结束后,由学生提交调研报告,教师结合报告的情况进行总结。

3 结 论

总之,完善而又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方法是完成教学任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保证。物流经济地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学术界和物流界还有很多新的思维和观点,对于它的教学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类教学方法,才能真正提高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真正成为社会和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秦瑞. 物流经济地理教学案例创新情境研究[J]. 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214-215.

[2] 袁旦. 物流经济地理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框架构建探讨[J]. 新经济,2014(4):80-81.

[3] 杨晓楼. 高职物流经济地理课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 科技导刊,2013(6):93-95.

[4] 冯其河. 中职物流专业理论类课程评价改革探析——以物流经济地理课程为例[J]. 物流科技,2010(4):62-63.

[5] 兰琦.《物流经济地理》课程教学方法初探[J]. 科技创新导报,2009(9):43-44.

[6] 郑广春. 论高职校物流经济地理课内外教学改革的探索性研究[J]. 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8):55-56.

作者:刘金明

上一篇:大学艺术鉴赏论文下一篇:大学生学习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