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2022-09-10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推荐作品”的教法初探

摘 要:选修模块的教学一直是高中课改推进核心部分。在本文中,我提出了关于提高学生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能力的一些方法,以期为各位语文教师解决选修课教学中“推荐作品”的教法的困惑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选修模块;编写意图;推荐作品;存在意义;教法初探

一、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推行正确的教学方法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根据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编写的选修课教科书。每个单元它都包含四个部分:赏析指导、赏析示例、自主赏析、推荐作品。此教材编写的目的是为了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和文言文阅读能力,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完善他们的审美情趣,从而提升他们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最终完塑学生的文学文化修养[1]。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是和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相配套的,本质上它们都是语文教材。所以教师在学习必修模块时采用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都是适用于选修模块的[2]。但选修模块是在必修模块的基础上的拓展延伸,更侧重于学生鉴赏与阅读能力的提高、对语言文字理解能力的提升以及文学修养的完塑。尤其是每单元的“推荐作品”,它是为学生灵活运用鉴赏方法,以获得对作品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而设计的。

所以,选修模块的教学应更多地让学生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讨。

二、理解“推荐作品”的存在意义,提倡多样的鉴赏手段

对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里“赏析示例”“自主赏析”作品的鉴赏,学生可以在教师适当的引导下欣赏文本。但对于“推荐作品”,教师尽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情感、语言特色,进行多层面的理解,理解的答案可以是多种的,不必强求唯一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需组织学生对明显的常识性错误辨别清楚即可。以下便是笔者推荐的几种对于“推荐作品”教学的方法:

1.百家争鸣——学生上台讲析,生生对话

课标总目标指出,应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所以,我们应该充分给予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的权利,留给他们足够的时间,让不同的学生能够施展各自的才华,从而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过程,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例如,《一剪梅》的教学,笔者先是把学生分成四大组,每组又分为两个小组共同协作。并布置了四项任务:①诵读指导;②明景悟情;③品析字句;④ 比较阅读。实录如下:

第一小组:创设情境,多媒体播放《一剪梅》flash动画及其插曲,其他同学在音乐中划出节拍、读准字音、读出情感,并根据画面展开想象。

第二小组:收集百家之言,选择描述精准的文字。请其他组员范读想象之作,并找出关键字词,感悟词人心情。

第三小组:这个小组的任务最灵活,只要能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即可,最后组长小结。

第四小组:比较异同,本组的任务是帮助同学们分清李清照早期和晚期的创作风格不同的成因。

在这样的教学中,首先,是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处理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其次,要将学习过程交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学、愿意去学。

2.奇思妙想——学生尽情想象,还原意境

前苏联作家别林斯基曾说过:“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而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更是给学生提供了不少可恣意想象的篇目,学生只需根据现有的关键词句,将其连缀成一幅幅图景,并尽情沉醉于所营造的意境中,就能获得审美愉悦。例如,以下文字是其中一个学习小组对《新城道中(其一)》描绘的画面:

窗外的绵绵春雨下个不停,这可如何是好。明天我还有事需要进山,唉,只好冒雨前行啦。一夜过去,怎么雨停了呀,难道东风知道我有进山的打算,特意把阴云吹散了吧。一座座峰峦头上顶着什么啊。原来是一朵朵凝滞不动的云彩,真像一顶帽子啊。不过这太阳也不算晒嘛,不然矮篱后面那些山桃花就不敢出来了。沙溪边上的柳树摆得一扭一扭的枝条,真是蛮好看的。山间的农妇,应该正在烧饭做菜了吧。哞,哞,哞……趁雨过天晴,人们都忙着春耕了。我也想去耕作了。

可见,想象是拓宽学生思维的有效形式。所以课堂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还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敞开心怀写出自己的想法。

3.妙笔生花——学生改写作品,本色创作

新课标关于选修课系列的“教学建议”提出了一些实践活动的途径和方法,教师可以有选择地借鉴,也可以因地制宜,利用本校的教学资源,自己创造一些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对于“诗歌与散文”的课程,除了重点进行阅读鉴赏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外,教师也应该指导学生尝试进行文学创作。

例如,以下是学生参考网络佳作对《国殇》进行的散文式改写:

远处,硝烟滚滚、战旗倒地。

楚国的将士们啊,握紧你们那双强劲有力的手吧,并紧紧拽住手中的吴戈。须知,即便是坚硬冰冷的犀甲,也遮盖不住我们挺拔的爱国脊梁!车毂交错,刀剑互相拼杀。已经倒地却仍飘扬的战旗啊,已遮蔽了山那边的残阳。可是敌人却如黑云一般汹涌嚣张。战士们仍前仆后继,誓要把那侵我阵地的敌人杀光!怎奈何,敌众我寡。作战的车轮陷入泥中,马儿仰天长啸。鼓声响起,声声击震在我心上。这天昏地暗,神鬼皆怒的情景,我们要将这万千愤慨凝于胸腔,用无限豪情化为一声戛然而止的怒吼。

依稀记得,出征前,娇妻和幼儿挥着小手对我恋恋不舍。仍记得,出征前,佩长剑,挟秦弓,那报国的心啊,至此也永不改变!我们是楚国的将士,大楚的兵士们啊,生是人杰,死亦为鬼雄!

文本阅读的最终目标是“使阅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生长点、策源地,成为承载学生生命价值提升的有力翅膀”。学生在亲历文本阅读之后,大胆想象,以文字為依托,努力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这样才能真正丰富学生的情感,最终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

4.集思广益——学生专项出题,参透文本

文学欣赏类的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给他们体验与感悟的时间与空间,还应通过检测的手段把握学生的理解参透能力,做到诵读评议相结合。笔者以为,让学生参与命题,既能让学生掌握试卷命题的基本形式,又能让他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例如:执教的理科3班对第一单元试卷命题的设计手稿(并说明出题意图):

第一题,积累与运用。拼音、词语解释、课文分析。

第二题,阅读鉴赏。作品的意象(境)、内容、情感基调、表现手法、用字效果。

第三题,表达交流。拟定新闻标题、仿写句式、看图(表)答题……

总之,无论必修篇目,还是选修作品,语文学习的最终目的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教师所能做的就是让学生通过愉悦的学习方式在更广阔的范围内运用语文、享受语文。

参考文献: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王素贞.选修课的开设与教学第二讲——选修课的开设的思考 [DB/OL].http://images.cersp.com/article/3003/950000/951300/90000348/300/300926/20070818/1383805.html.

作者:陈大琳

第2篇:浅谈中国古代诗歌教学

【摘要】  古代诗歌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审美性。这对学生的审美意识教育,以及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都具有极为重大的作用。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以及古代诗歌的特征,进行科学系统的教学。

【关键词】  意象 意境 艺术手法 知人论世

学习古代诗歌,是了解承传我国古代优秀文化的重要途径。那么,怎样进行古代诗歌教学,实现古代诗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和年龄特点以及古代诗歌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第一,注重意象

意象,是中国美学中一个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概念,是抒情文学作品构成的重要因素。在作品中,意象是“情感的载体,是经过诗人的心灵‘化’出来的艺术符号”。意象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情感性,它往往运用于抒情文学作品中。从中国诗歌文化来说,许多意象不但蕴含着丰富而独特的情感,而且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内涵,表情功能极强。一个意象一经产生,或经过诗人反复运用而固定,自然积淀着相应的文化内涵,不但情感深厚,而且渗透了理性,成为一定思想情感的载体。这样,诗人可以根据表达需要而自由选用;读者读到这些意象词语,也就容易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理性思考。在诗词中,往往有些意象与离愁别恨有关,成为表达相思离别的符号。比如,宋代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词中“庭院”这一意象,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其意象意义是“抒发少妇思念征人的怨情”。诗人用它统摄其他的意象,使之巧妙结合,形成深邃的艺术意境,从而表现了闺中思妇那复杂的内心感受。

第二、注重意境

意境“是指诗歌中心灵化了的生活场景。它是由意象與意象的有机组合而形成的”。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富于生命、韵味无穷等特点。意象与意象的组合所形成的时空形态(也叫“场”),使诗歌形成了“空框结构”,也成形成了“召唤结构”。这样的结构,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这中间之美召唤着读者去想象,去思考,让读者徜徉其中,感受着诗歌所蕴含那无尽的审美意蕴和审美情韵。如,柳宗元的《江雪》,可以说,诗歌描绘的生活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这种“寒雪独钓”的画面,是诗人的心灵幻化出的“第二自然”。它召唤着读者去思考,去想象。一个清高孤傲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形象出现在脑海,而且从这个形象中,更感受到它所蕴含的一种精神境界——追求心灵自由和行动自由。可以说,这首诗的意境是深远的,意蕴更是深刻的。因此,在教学中,注重诗歌的意境,不但感受到诗歌完美和谐的艺术美,而且在含蓄蕴藉中,获得余味无穷的情感美。

第三、注重手法

艺术手法或技巧,是形式美的体现。可以说,在诗歌艺术中,艺术形式与作品的内容相辅相成的,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而诗歌意蕴及其意境的形成,与诗人巧妙地运用一定的艺术手法(技巧)相联系。可以说,在诗歌创作中,一定的艺术技巧是缺少不了的,巧妙地运用这些艺术手法或技巧,不但有助于提高诗歌的形象性、艺术性,增强艺术表达效果,而且更好的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如,李白的《夜宿山寺》:“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诗人运用了夸张的写法。王安石的《梅花》运用了是衬托的手法,它用冬天的白雪,来衬托报春的白梅。在这些诗歌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运用艺术手法或技巧的运用,不但增强诗歌的形象性,而且把无生命的东西写活,赋予诗歌以生命,巧妙地表达思想感情。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如果理解了这些艺术技巧,不但有助于理解诗的意蕴,而且学会了怎样进行审美的方法,从而提升审美能力。

第四、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作为一种文学欣赏方法。现代文学大家鲁迅说:“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很容易近乎说梦的。”他强调了在文学鉴赏中必须了解作者的性格、生平经历,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社会环境等。

1.知人

文学作品是一定社会生活和作家生活历程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作品反映的生活,一般都是作家感受、体验、理解、认识了的社会生活,有些内容甚至是作家的亲身经历。因此,在鉴赏文学作品主题的时候,了解作家的经历、思想、创作意图,对于深入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是非常重要的。如,柳宗元的《江雪》是柳宗元因参加以王叔文为首的革新集团被贬,到达永州时写的。因为革新失败,诗人被削官降职,流放荒蛮。此时他虽然到了江南,但保守派对他政治上的打击迫害并未停止,面对严酷的政治环境,柳宗元毫不屈服。因此,写作《江雪》一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作者在诗歌中,刻画了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不惧风雪严寒,独自江边垂钓的老渔翁的意象。我们在阅读这首诗歌时,不会认为这是真实的人或事。因而,老渔翁是诗歌的焦点,客观上说,老渔翁是一个象征体。他是诗人用来表现了自己身处逆境而坚持操守、毫不妥协的精神品格。

2.论世

文学作品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或对人生的感悟的结果。在作品中,不管作家写的是现实题材,还是历史题材,抑或是神话题材,都是作家对所处时代精神的体现或外化,都不可避免地或直接或间接地打上时代烙印。因此,在文学鉴赏中,注重考察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例如,《古诗十九首》主要内容是反映东汉末年动乱不安之中中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感情。诗歌除了表现游子思妇离别相思的惆怅,还有表现人生无常、功名不就的苦闷以及及时行乐的思想。现在不知道诗歌的作者情况,对这些思想这样理解?对此,如果能论世,问题就迎刃而解。从历史来看,东汉末期,政治黑暗,文人失意,加上当时道家思想盛行,所以滋生出人生无常,及时行乐的思想就是很自然了。

因此,在教学中,注重知人论世,对于学生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邓伟文

第3篇:中国古代散文史撰述研究

摘要:中国古代散文史的撰述,散文发展演变阶段或时期的划分,应注意从作家创作、散文自身和散文文体三个角度审视,其中从作品自身的状态体认散文发展演变的规律较为适当;对散文内容的安排,应当循序渐进而不是跳跃性的内容缺失;散文史作家选择的不一导致散文史撰述作家层面上的不平衡,影响对散文史流变的体认;散文史引用的作品,谁最具代表性的问题没有解决,客观上形成散文史撰述不同的文本走向,继而有了作品层面的不平衡;散文作品艺术特色的评价见仁见智实属自然,但或东或西及同一文本的不同评价易让读者迷惑,撰述者需寻求评价的客观性;散文流派的论述,分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共性,合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个性,显然需要将分论与合论综合在一起考察彼此之间的联系;辞赋与骈文入散文史素有分歧,它本是不同散文观念的结果,而文体限定性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使撰述者的论说往往有一定的程式,缺乏活力。因此,重写散文史成为新的期待。

关键词:古代散文史;撰述;篇章内容;作家作品;散文流派;辞赋骈文

收稿日期:2012-02-18

作者简介:阮忠(1952-),男,湖北黄陂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

中国古代散文史或称中国散文史、中国散文发展史、中国散文源流史、中国散文通史等,其撰述在20世纪以来颇受学人关注,撰述者甚多。据不完全统计,真正堪称散文通史且目前能搜集到的有20余部,其中郭预衡、谭家健、刘衍、刘振东等先生都有多部中国散文通史性的著作。然而,古代散文史撰述的状态此前没有人作过专门的研究,使散文史撰述的相关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关注。如这些散文史著作同样冠之以“史”,篇幅或长或短,论述或详或略,散文发展的分期、论述对象包括作者与作品的选择没有统一的标准,自然会引起对散文史流变认识、对一个时期甚至一个作家及其作品认识的差异,从而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来,散文史撰述者个人的视野与学养决定了散文史著作的不同面貌,但问题是撰述者划分的散文发展时期,谁的最符合散文史运行的规律;对散文史上作家及其作品的选择,谁的最适合散文史的需要;所作的文学与非文学批评,谁的最接近散文的历史本色。诸如此类的问题,的确应该引起学人的认真思考。

基于此,本文选择16部中国散文通史(以下一律称中国散文史,一个作者撰有多部者,只选择其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对其撰述状况作些比较,力图通过它展现古代散文史撰述的历史与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林林总总的问题及其对读者的深刻影响,以见其短长利弊,进而使之成为重新撰述散文史的基石,帮助撰述者更好地把握散文史撰述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使必然会产生的新的散文史更加完善,亦让读者更加清晰地审视散文史发展的基本脉络和规律,对散文史中的作家、作品有更好的认知。本文所选研究对象见表1:

上述这些散文史的出版顺序存在特殊的情况,如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为上、中、下三册,均为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上册1986年版,中册1993年版,下册1999年版,这里以下册出版的时间为准。赵义山、李修生主编的《中国分体文学史·散文卷》初版为2001年,这里用的是2007年的修订版。这些散文通史字数最多的为157万字,最少的不足20万字,但作为古代散文史,无论详略,总是在共同的历史框架之内,不影響研究的客观基础。

一、古代散文史篇章划分的问题

古代散文史的分期往往通过其篇或章的安排来体现,或有篇且篇下分章,或无篇直接以章显示。这些篇章的划分,并不是简单的篇章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古代散文发展阶段或时期的划分。但首先可以看到的是,这里尽管均以历史朝代为基本线索,划分的情形却有所不同:

一是单纯冠以朝代的,如谢楚发著分为:绪论,我国散文的起源,春秋战国时代散文,两汉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唐代散文,宋代散文,元明清散文;漆绪邦著分为:先秦散文,汉代散文,魏晋南北朝散文,隋唐五代散文,宋代散文,辽金元散文,明代散文,清代散文。类似的还有刘一沾、张梦新、陈玉刚、胥洪泉、郭预衡、赵义山等人所著,其中略有差异的是或以唐宋分列,或以唐宋合一;或以宋元分列,或以宋元合一;清代或独立,或与明代合一而论。

二是冠以时代特征的,如杨民所著分为:百家争鸣中的色彩纷呈——先秦散文;大一统天下的鸿篇巨制——两汉散文;战乱频仍中的清峻超脱——魏晋南北朝散文;复古大旗下的明“道”重“散”——唐代散文;复古大旗下的明“道”重“散”——宋代散文;无奈的继承,有为的追求——辽金元散文;八股时代的无个性的个性——明代散文;八股时代的无个性的个性——清代散文。

三是冠以文体特征的,如陈柱所著分为: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先秦);骈文渐成时代之散文(两汉三国);骈文极盛时代之散文(晋及南北朝);古文极盛时代之散文(唐宋);以八股为文化时代之散文(明清)。

四是冠以散文发展特征的,如刘衍所著分为:古代散文的萌芽与成型(春秋前);古代散文的发展高潮(战国);古代散文演变和发展的高峰(两汉);古代散文的革新与骈化(魏晋南北朝);古代散文的鼎盛(上,唐);古代散文的鼎盛(下,宋);古代散文的因袭与迁变(辽金元);古代散文的探索与理论建构(明清)。类似的还有李艳所著。

五是冠以作家追求的,如刘振东所著分为:为实用求审美时期——先秦两汉散文;自觉追求形式美的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实用和审美并重的时期——唐宋散文;总结探寻创作规范时期——明清的散文。类似的还有刘墨、李措吉所著。

六是冠以时代特征、文体特征等的,如谭家健所著分为:史官文化与先秦历史散文;百家争鸣与先秦哲理散文;大一统背景下的汉代散文;多元化的六朝文章;唐代骈散之争和中唐古文运动;北宋古文运动和南宋散文;学派纷争的元明散文;清代散文——中国古典散文的终结。从而让人们看到古代散文发展阶段或时期不同的史家选择或标准。

在这里,以历史朝代为序是古代社会发展的基本线索,也符合“一代有一代之文学”的通则。然而,唐宋应属于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时期还是两个时期?宋元亦然。这隐含了一个问题,即古代散文发展阶段或时期的划分,是否意味着散文风格的演进过程?划分的差异是否意味着演进过程的差异?然而,发展时期或阶段划分的或此或彼,在大体上针对的都是同一对象,这表明人们的认识是不同的,究竟谁是谁非呢?

用历史朝代作标志的古代散文发展阶段或时期的划分,不及从散文风格或文体等角度的划分更能体现其历史与文学相融合的流程,但散文风格或文体划分标准的客观性不及历史朝代的客观性。我们可以认同不同作家的取舍,以见古代散文史的多姿多彩,但在划分标准上如何认同?在这一点上,如果散文史的撰述者均以“实录”为基本态度和方法,自然会客观展现散文史的基本面貌,但在现行的散文史中,无一不有撰述者基于文本的主观判断和论析,而撰述者的学养与识见又存在着差异,那么,古代散文发展的流变,在上述散文史中,谁最贴近客观或说历史本色呢?这一点实在难以判断。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道出了文学批评的多样性,于是在古代散文史中,依据朝代的更迭看散文的流变,是散文史构成最简便的方法,但文学发展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决定了最理想的古代散文发展阶段的划分是依照其自身的规律。而从它出发,有三种角度是需要重视的:

其一,从作家创作审视,如刘振东等的《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把散文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即为实用求审美时期(先秦两汉散文);自觉追求形式美的时期(魏晋南北朝的散文);实用和审美并重的时期(唐宋散文);总结探寻创作规范时期(明清散文)。

其二,从散文自身的状态审视,如刘衍的《中国古代散文史》将散文的发展分为七个时期,即古代散文的萌芽与成型(春秋前);古代散文的发展高潮(战国);古代散文演变和发展的高峰(两汉);古代散文的革新与骈化(魏晋南北朝);古代散文的鼎盛(唐宋);古代散文的因袭与迁变(辽金元);古代散文的探索与理论建构(明清)。

其三,从散文文体审视,如陈柱的《中国散文史》将散文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即上述提到的骈散未分时代之散文(先秦)等,他在这里涉及骈文、散文、古文、八股文,其中散文与古文本各有所指,但在一般的概念上难以区分。

这三种划分方法无不跟时代相系,就散文发展史阶段或时期划分的方法论,不分轩轾,问题是谁最宜于展示散文的流变。很有意思的是,刘振东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后记》中说:“我们写的是古代‘散文’发展史,因而把阐述的重点放在了‘散文’本体的发展演变上,至于历代散文作品中所包含的哲學、政治、道德、伦理观点,一般既不加以介绍,也不加以评论,因为我们认为那是属于相应学科的范围。……我们写的是古代‘散文’发展史,目的在于勾画出古代散文发展演变的轨迹,因而重点放在了考察、分析、说明每个时代的散文比起前代有哪些进展、突破和变化上,一般地既不对作家的生平、思想做过多的介绍,也尽量避免对作品作面面俱到的罗列。这是我们写作的宗旨。”这表明他在散文史的纲目上标明的作家追求,落实在史中还是归结为散文文本的探究。而陈柱在谈到自己的《中国散文史》三种写法时,其二的“文学史最重阐明源流,本书有因源以及流者,亦有因流而溯源者”;其三的“所论各家之文,贵有例证”,同样是归结为散文文本。既然如此,散文发展演变阶段或时期的划分,最宜从作品自身的状态出发,以便对散文发展演变规律的体认。

二、古代散文史内容安排的问题

考察这些散文史篇或章下的内容安排,更容易明白撰述者对古代散文史的把握。其一是先秦散文。先秦是古代散文的源起与重要发展时期,上述散文史从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卦爻辞探寻散文源头是很自然的,乃至有从文字的创造或文字传说谈起的。而作为散文的源头,或称产生、开端、萌芽等,语义上虽有差异,但人们广为接受。

在先秦散文的撰述上,随后会看到趋同的现象,这就是它们都以历史散文或史传散文、诸子散文或哲理散文为研究对象。二者存在不同的提法,如前者又称叙事文学或史家之文,后者又称学术散文或私家著书和文章。对于后者,或按时序排列;或按学术流派分而有儒、墨、道、法等;或按文体论如语录体、对话体、论说体及语录体、传诵体、寓言体、论辩体等。在这样的分门别类中,历史散文的文本对象主要是《尚书》、《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或兼及《公羊传》和《谷梁传》。而诸子散文主流是《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除此之外,广揽者兼及《商君书》、《孙子》、《公孙龙子》,《管子》、《吕氏春秋》、《鹗冠子》、《文子》、《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六韬》、《鬼谷子》等。

表面上看,这里有略史与详史之别,即像50万字以内的散文史多只关注诸子散文的主流,而超过50万字的散文史则多有搜罗。但又不能一概而论,像漆绪邦150万字的《中国散文通史》对诸子散文的论述就只在主流上做文章,涉及的是哲理散文《论语》、《老子》、《孙子》、《墨子》、《孟子》、《庄子》、《苟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礼记》。而谭家健的《中国古代散文史稿》58万字,却比漆绪邦之作涉及广泛得多,涉及儒家著作《论语》、《孟子》、《荀子》、《易传》、《孝经》;道家著作《老子》、《庄子》、《鶡冠子》、《文子》、黄老帛书;法家著作《管子》、《商君书》、《韩非子》以及李斯的作品;墨家、兵家、纵横家著作《墨子》、《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六韬》、《鬼谷子》;名家和杂家著作《尹文子》、《公孙龙子》、《尸子》、《吕氏春秋》。从而可见,论述对象的多寡并不取决于所撰之史的详略,而在于撰述者的立场和取舍。毋庸置疑,撰述者的散文目光起了关键作用,对于不同的作家或文本有不同的态度,如《尚书》,或作为散文的萌芽,或作为散文的成型,萌芽意味着的刚兴起,与成型意味着的成熟是很不一样的;或作为历史散文,或作为经书散文,在古典文献的分类及理论中,史与经历来有别,《尚书》的确是史,又的确为后世儒学尊为经典,但视之为散文,究竟应当从史来认识还是从经来认识,认识的路径不一样,结论也是会有区别的。而陈玉刚著“经书散文”的提法,下属只有《尚书》、《春秋》,这其实是很不够的,《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孟子》等亦为经,却分属于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可见分类标准的紊乱。不过,撰述者在论述中又都很自觉地作散文观,使所谓史与经的界限并不分明。

再则,无论是《左传》、《战国策》,还是《论语》、《孟子》、《庄子》等,大多称之为散文,也有人称之为文章,如郭预衡称巫卜记事和文章的发展,史家记事和文章的发展,私家著书和文章的发展。而散文与文章的概念是很不相同的,即使二者表现的形式一样,但散文注重文学性,文章可重文学性,也可不重文学性。现在从广义上看,所有非诗歌、非小说、非戏曲之文都被视为散文,其中包含了没有文学性的文章。而广义的文章,也包括散文、骈文和辞赋。作为散文史,理应讲究基本概念的规范,统称为散文。只是人们在散文的认识上,是从狭义而重纯文学之文,还是从广义而重一切文章,至今都没有定论,所以,在散文史的撰述中出现概念的含混是不奇怪的。同时,散文与古文也是有别的,但现在许多时候,人们都没有严加区分,或以散文代指古文,或以古文代指散文。

还有,在同一标题或同一内容下,散文史撰述者的把握也不相同。如郭预衡说《孙子兵法》以《计篇》为例,谭家健说《孙子兵法》以《军争》为例;郭预衡说《公孙龙子》以《白马论》、《坚白论》为例,谭家健以《迹府》里的一则小故事为例。这二者是众史不常论的。皆论者亦然,取证不同而结论不同或取证相同而结论也相同的情况常有,这对于散文史的撰述固然是正常的,但对于产生一部或几部堪称经典的散文史来说是很大的挑战。这一点在下面还会涉及。

同时,在先秦散文内容的安排上,对于散文的文本或直截了当地称呼书名,或冠以散文的风格,如李艳所著即有简约而古奥的《尚书》和《春秋》;文约而事丰的《左传》;文胜而言庞的《国语》;铺张而扬厉的《战国策》。她对诸子散文稍改变了一下提法,即坐而论道之儒雅:《论语》;雄肆论辩之浩气:《孟子》;恢弘缜密之渊博:《荀子》;玄妙精微之睿智:《老子》;汪洋恣肆之超拔:《庄子》,均以风格冠首。或冠以散文的发展过程,如刘衍所著为散文的源头:上古文字传说与龙山陶文,文献传说中的上古散文;散文的萌芽;甲骨文的发现与散文因素,铜器铭文——散文萌芽的新里程,《易经》的文学特色;散文的成型:《尚书》与散文的成型,《春秋》的地位与影响;史传散文发展的高潮:《左传》的体例与特色,《国语》的体例与特色,《战国策》的崭新成就;学术散文的发展及其高潮:《论语》与《老子》、《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及其他。或散文的风格与地位相兼,如赵义山等所著为散体文的产生、发展与体式特征:散体文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散体文的体式特征;先秦史家之文:平实畅达、风格不一的《国语》,典美博奥、委婉含蓄的《左传》,亦史亦文的杰作《战国策》;先秦诸子散文:儒、墨开山之作《论语》、《墨子》,道家经典《老子》、《庄子》,儒家重镇《孟子》、《荀子》,法家、杂家代表作《韩非子》、《吕氏春秋》。这些均无不可,但在一部通史里,体例的统一是有必要的,贯穿散文史的流变也是必要的,它有益于整部散文史的系统与和谐。

再看唐代散文部分的内容安排。唐代历来被认为是散文发展的重要时期,隋与唐相系是通史中习见的现象,与隋祚短浅相关联;唐与宋相系也不少见,陈柱、刘振东、刘一沾、李艳等著皆是,这当然是另外的问题。就唐代散文内容的安排看,有三种角度:

一是从文体审视,有古文与骈文说。刘振东、谭家健等从古文与骈文立论,刘著先说古文,再及骈文;谭著则古文与骈文并提,尤其见于唐代前期和后期。因文体而兼及唐代重要的文学现象——古文运动。如刘振东著分列如下——唐代古文运动:古文运动的兴起和发展,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延续和衰落;唐代骈文:唐代骈文的发展,初唐“四杰”的骈文,盛唐张说、苏颈、张九龄的骈文,中唐陆贽的骈体奏议、晚唐李商隐的四六骈文。

二是从作家审视,在唐代散文中,特别为通史撰述者关注的是韩愈、柳宗元散文和晚唐皮、陆、罗三人的小品文。甚至有主要以韩、柳散文构成唐代散文史的现象。不过,也有对唐代散文家作全面审视的,最详尽的是郭预衡的《中国散文史》。他论述的是隋之统一时期:歌颂新朝之文,提倡复古之文;唐初贞观前后:极谏之文,牢骚之文;武周革命前后:媚附权幸之文,指陈时弊之文,不甘御用之文,自为一体之文;开元年间:盛世之文;安史之乱前后:衰世之文,乱世之文;朝政改革时期:韩愈的用世之文,永贞前后的用世之文,柳宗元的用世之文,永贞前后的用世之文,会昌前后的用世之文;黄巢起义前后:愤世之文,刺世之文,避世之文;从唐末到五代:末代之文;余论:制诰之文,谏疏之文,碑志之文,序记之文,赋体之文。

三是流派审视,如陈柱著中的韩门难易两派之散文,矫枉派之散文,艰涩派之散文。

三种角度的提法各异,但可以注意到在一种提法之内,表述也不一样。如说古文运动与韩、柳,刘振东将古文运动置于论述韩、柳散文创作之前,刘衍将论述韩、柳置于古文运动之前,二者的用心是不一的。在具体的论述中,刘衍所著却也像刘振东所著一样,先谈古文运动,然后再及韩、柳散文成就。又如,晚唐的散文,或径直提散文,如陈柱所著;或提杂文,如赵义山等;或提小品文,如张梦新等。姑且将散文作为一个大的概念,杂文和小品文都在其中,但杂文和小品文并不是相同的概念,固然从“杂”或“小品”的角度看晚唐散文都可以,但哪一个概念最为贴切呢?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如或说韩愈、柳宗元的散文创作,或说韩愈、柳宗元的散文成就,或说韩愈、柳宗元的散文,三者都归结到韩、柳散文创作的内容与风格,但就提法来说,同样是含义有别,那么,哪一种最为合适呢?

这还只是与内容安排相关的问题。在内容安排上,怎样以散文的作家、作品昭示散文的发展,客观地说,漆绪邦、刘衍、郭预衡、谭家健等著从唐代社会不同的发展时期来看其散文的流变当是散文史撰述的常态。那么,把撰述的重心放在韩、柳之文上,如刘墨所论的“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柳宗元、骈散文之异以及韩柳之异、韩愈之后,李措吉等人所论韩、柳古文的历史文化定位,韩、柳古文的新观点,韩、柳散文文体的变革与创新,是不是意味着韩、柳之文足以代表唐代散文史?固然,韩、柳之文代表了唐代古文的最高成就,但最高成就的代表不能等同于散文史。坊间历来有借一斑而窥全豹的说法,假如以这种说法来理解韩、柳之文在唐代散文史上的代表性可以吗?散文史的发展有不同的阶段性,如果我们忽略它的阶段性,而像刘墨所著以韩、柳散文代表唐代散文史的话,那么这一撰述究竟属史还是属于作家研究?这种状况略去了从初唐到中唐韩、柳之间的散文发展,显然是不合适的。同样,从韩、柳散文直接过渡到晚唐散文也是不合适的。这里缺失关乎作家、作品、散文现象、散文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其本质是史的缺失。

进而言之,散文史终有详略之别,漆绪邦、郭预衡所著较之于刘衍、谭家健所著,漆、郭之著详而刘、谭之著略;刘衍、谭家健所著较之于谢楚发、胥洪泉所著,刘、谭所著详而谢、胥所著略。这种情况因读者的需求及撰述者构想的差异,永远都会存在。而略者较之详者,总是因有所缺失方显其略,问题是该略去的或说缺失的是什么?略去一个时期如略去盛唐散文应当是不可以的,因为如此就使散文史在发展线索上发生断裂,这样的散文史不能称为通史而只是片断史或阶段史。就此而论,散文史的详略构想和安排,对撰述者也是很大的挑战,循序渐进式的撰述与跳跃式的撰述显然是不同的。可以再简单地看一下明代散文部分。

明代散文也是散文史重要的一部分,上述散文史或明代独立为一阶段或时期,或明清联姻,或元明清一体,单就明代本身的散文史来说,漆绪邦、张梦新、郭预衡、谭家健、李艳等将明代散文分为初期、中期和晚期,从时期的分割来体现明代散文的发展。在这一基础上,也存在特殊的现象。如陈玉刚在“晚明的小品文”之后,又设“明末的几位散文家”一节;郭预衡则设“明清易代之际”的散文一节,无论是从作家切人还是从作品切入,都因为突出了明末社会动乱时期的散文创作而显示出明代散文发展的流变。而谭家健则在“明代后期散文”之后,设“元明骈文和明清八股文”一节,从文体上将骈文和八股文从明代散文的主流中剥离出来,虽然论述甚为简略,但在内容安排上可谓是另一种形式。

明代文坛上流派甚多,意味着作家甚多。诸史或重流派,如谭家健对明代散文的把握,主要是论述开国派、台阁体、茶陵派、前后七子、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等。类似的有刘一沾等人所著。而郭预衡所重的是作家,故将宋濂、王祎、刘基、高启、苏伯衡、方孝孺、杨士奇、杨荣等一一道来,直到易代之际的张溥、艾南英、陈子龙、夏完淳、张煌言、张岱、朱之喻等人。类似的有漆绪邦所著。这是两种典型的撰述状态,二者都力图对明代散文史有全面的审视。

不过,这里也同样有论述明代散文而不求其全的现象,胥洪泉所著从明代中期的归有光开始,以归有光的创作代表明代中期的散文创作,尽管他说归有光的文章“曾被誉为明文第一”。在这种情况下,明代中期的前后七子之文没有入史,与归有光同时的唐宋派中人唐顺之、王慎中、茅坤也没有入史,重现了以少数或个别散文作家研究代替散文史研究的现象,这作为散文史撰述是不合适的。同样,由于散文史的详略不同,在明代散文部分也有所涉及的作家差异很大的,影响到散文史有不同的表述。由此,下面专门选择了唐、宋两个时期,看各史撰述入选的作家状态,以期对散文史撰述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古代散文史的主要作家问题

在一个时期的散文史中,撰述者主要涉及哪些作家。这里主要作家的界定:一是在散文史的章名或节名上标示的作家,二是在散文史中有较长篇幅论述的作家,凡是在行文中偶尔提到、一闪而过的作家不在此列。另外,有的作家出现在不同的文体之下,如宋代的欧阳修、苏轼,有的散文史既把他们放在古文之下,又放在四六文之下,但在本研究中都只出现一次。

各史唐代部分出现的作家排名先后大体以时序为准则,也存在撰述者刻意安排先后的,如李艳著将韩愈、柳宗元排在最后。显然,各史涉及的主要作家相当不均衡,论述作家最多的是郭预衡著,78人;其次是刘衍著,47人;再次是漆绪邦著,46人。论述作家最少的是李措吉等著,6人;其次是赵义山等著,7人(注意,赵著将辞赋、骈文单列,构成全书的上编“散体文”,中编“辞赋”,下编“骈文”,如将其唐代辞赋家、骈文家算在内,则远不止7人,不过其他各史均以散文为主);再次,胥洪泉著,12人。入史作家人数的差异无疑导致了散文史面貌的不同,何况入史人数相差最多达72人。散文史的详与略固然从这儿体现,但详者和略者,更应该称谁最当是散文史?

在各史涉及的作家中,全都论及的只有3人,即中唐的韩愈、柳宗元和晚唐的罗隐,有15部散文史论及皮日休和陆龟蒙,有12部散文史论及元结,有10部散文史论及王勃。这些作家都不在盛唐。初唐除王勃外,郭预衡著论及的作家最多,有傅奕、魏征、岑文本、马周、虞世南、褚遂良、王绩、骆宾王、卢照邻、杨炯、李峤、崔融、苏味道、宋之问、阎朝隐、陈子昂,刘知几、员半千,张鷟、富嘉谟、吴少微等21人,这与只论王勃一人的散文史实在差距太大,相形之下,给人的强烈感觉是,一人之论或扩大为数人之论,都不足以构成散文史。略去盛唐之文,但盛唐毕竟有张说、苏頲、李白、杜甫之文,李、杜向以诗歌创作为世人称道,但李白的《上安州裴长史书》、《与韩荆州书》,杜甫的《进雕赋表》都是不错的散文。而张说和苏頲在当时并称“燕许大手笔”,以能文取誉于一时。虽说张、苏多为制诰之文,但其所具的文学风格早有人评说,如《唐语林》说张说之文“逸而学奥”,苏頲之文“少简而密”,如是的风格评价,散文史的撰述应当如何面对呢?

散文史对作家的选择是撰述者决定的,这一决定可能有被动的因素,即所撰散文史的篇幅,篇幅的长与短会影响到入选作家的多与少。但同为史,诸史的本质是一样的,简史撰述的困难及撰述者构思简史的用心在这里充分凸显出来。那么,是否诸史都论及的作家是最具代表性的,或者说是散文成就最高的?韩愈、柳宗元没有异议,罗隐呢?陈柱论述晚唐散文家只及罗隐,是引用了林传甲之论,以林传甲所说的“罗隐怀才不试,好为寓言,出以过激,每不中理,然亦晚唐之后劲,吴越文人所仰景望也”代表自己的评述。如果这里将陈柱的《中国散文史》置而不论,15部散文史都论及的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是不是在唐代散文成就仅次于韩、柳?不妨选三部重要的散文史,看它们如何评说。

其一,郭预衡著说:“当黄巢起义前后,最有时代特征的杂文作者是皮日休、陆龟蒙和罗隐。……这三个人的作品,确实代表了这个历史时期杂文小品的时代特征。”

其二,漆绪邦著说:“皮日休、陆龟蒙、罗隐的散文,以其高度的现实性、深刻的批判性和犀刻锸利的笔触,在苦难的晚唐时代,讥时讽世,挞暴伐贪,为民请命,确是晚唐社会的一面镜子,也是衰弊的晚唐文坛上焕发出的一道辉光。”

其三,谭家健著说:“唐末小品是艺术性政论,有别于山水小品、抒情小品。其作者都有匡时救世之心,他们不再阐发先王圣贤之道,也没有机会直接进献治国平天下之策,只是写些小文章,发泄愤懑,指陈时弊,揭露奸邪,起振聋发聩作用。著名作家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以及司空图等。”

这三部散文史在论述时,都引用了鲁迅在《小品文的危机》里说的皮、陆、罗小品文“正是一塌糊涂的泥塘里的光辉和锋芒”,上面引用郭著的一段话,中间省略的就是鲁迅所言。尽管三部散文史对皮、陆、罗的小品文有艺术风格的评价,但他们所重的是皮、陆、罗小品文的社会批评。皮、陆、罗为各史所重的程度超过了唐代韩、柳之外的其他散文家,就在于其社会性或说批判性,它在实际上成为晚唐散文成就高低的标尺。而他们散文的艺术成就并不及初唐王勃和骆宾王等人,却反受到更多的撰史者的关注,这是值得思考的。

再看各史在宋代散文史部分涉及的主要作家。这些著作在作家排名的先后上也不一致,大体上各史多以作家出生先后为序,但也有在结构安排上,把重要作家置前或置后的,如谭家健的《中国古代散文史稿》在宋代部分将欧阳修、苏轼作专节论述而前置,李艳的《中国古代散文史》同样将欧、苏作为专节作家却后置。

各史均论及的作家有五位,即欧阳修、王安石、曾巩、苏轼、苏辙。苏洵的散文创作与这五位齐名,唯杨民著论不及苏洵。而在这几家中,像郭预衡著各设专节是很少的,大多撰述者最重视的是欧阳修和苏轼,或设为专节,或设为专章,将王安石等人的散文论述或合为一节,或两人一节,或数人一章。还有胥洪泉、刘墨、李措吉、赵义山所著,只及北宋六大家;只及北宋作家的则有李艳著。

宋代有北宋、南宋之分,论及宋代散文家较多的有四部著作:漆绪邦著论及作家35人,即杨亿、刘筠、钱惟演、王禹偁、穆修、柳开、石介、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范仲淹、司马光、苏轼、苏洵、苏辙、黄庭坚、秦观、陈师道、张耒、晁补之、李廌、李格非、宗泽、李纲、岳飞、胡铨、陈东、李清照、陆游、辛弃疾、朱熹、陈亮、文天祥、谢枋得、林景熙,其中北宋21人,南宋14人;刘衍著论及作家45人,即柳开、王禹偁、杨亿、穆修、范仲淹、尹洙、石介、苏舜钦、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司马光、周敦颐、张载、沈括、苏洵、苏辙、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秦观、晁补之、张耒、李席、宗泽、李纲、岳飞、胡铨、陈东、李清照、陆游、范成大、辛弃疾、陈亮、朱熹、叶适、孟元老、洪迈、徐梦莘、周密、岳珂、罗大经、文天祥、谢枋得、谢翱,其中北宋24人,南宋21人;郭预衡著论及作家59人,即柳开、王禹偁、杨亿、穆修、张景、范仲淹、尹洙、石介、苏舜钦、欧阳修、曾巩、王安石、司马光、苏洵、苏轼、苏辙、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黄庭坚、晁补之、陈师道、秦观、张耒、李廌、宗泽、李纲、胡铨、陈东、杨时、胡寅、叶梦得、汪藻、岳飞、李清照、孟元老、范成大、杨万里、陆游、辛弃疾、周必大、楼钥、朱熹、吕祖谦、陈傅良、叶适、陈亮、洪迈、陆九渊、真德秀、魏了翁、文天祥、谢枋得、王炎午、林景熙、郑思肖、谢翱、邓牧,其中北宋26人,南宋33人;谭家健著论及作家32人,即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曾巩、苏洵、苏辙、王禹偁、范仲淹、苏舜钦、周敦颐、司马光、胡铨、李纲、虞允文、陈亮、邓牧、吕祖谦、岳飞、文天祥、谢翱、李清照、洪迈、徐梦莘、陆游、罗大经、周密、范成大、朱熹、林景熙、杨亿、汪藻、周必大,其中北宋11人,南宋21人。

上述四家论著出现两种情况,漆、刘所著北宋散文家多于南宋,郭、谭所著南宋散文家多于北宋,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状态,究竟当是北宋的散文家多还是南宋的散文家多?这里无意作两宋作家多寡论,首先想借此表明的是,宋代散文史只及北宋散文家而不及南宋散文家显然是严重的缺失,作为散文史,不可以用北宋散文取代或遮蔽南宋散文,以致宋代散文史只有半部。其次,北宋与南宋散文家在这四家散文史中的状态是不平衡的,其中,北宋散文家如王禹偁、范仲淹和司马光均有所论,西昆体的代表作家杨、刘、钱或论或不论,穆修、石介、柳开等或论或不论,论或不论的取舍标准是什么?对南宋散文家的入选也是如此。这些都还只是表象,但足以让人感受到散文史撰述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当然还表现在具体的作家论中,当漆著说王禹傅之文“大都篇幅不长,结构严谨,文字亦平易通畅……其思路不够开阔,文笔欠活泼,文章风格也显得单调逼仄”的时候,刘著说王禹偁之文“以其清峻的情怀,平易的风格,为宋初文坛带来了新气息”;当郭著说范仲淹《岳阳楼记》“这样的文章,时人或以为俳谐,类似‘传奇’之体。其实,宋人以文为赋,也以赋为文。这篇《岳阳楼记》,就是以赋为文的典型,与‘传奇’之体不同。题名为‘记’,实为赋体”,谭著则说《岳阳楼记》“文中多用四言,杂以排偶,这并不是优点,而是受北宋初年西昆体崇尚骈俪风气影响的结果。所以古文家尹洙对之颇为不满,说它‘用时语说时景’,乃‘传奇体尔’。唐人传奇小说中确有用骈语写景的现象,明清长篇小说亦然。故尹氏讥其为一种不伦不类的文体”。对同一文本论述的见仁见智下面还会专门讨论,这里却已经看到了同一时期入史的作家不同,同一作家之文评价的不同,散文史的撰述者都面临着共同的问题:读者将怎样去认同已有的散文史呢?

四、古代散文史引用的主要作品问题

在各史涉及的作家中,最为突出的散文作家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轼,不仅各史无一遗漏,而且韩、柳、欧、苏在各史中多有专章或专节,不妨以他们为对象,看各散文史引用的韩、柳、欧、苏的散文篇章是什么,进而探讨关于他们散文风格的评价。这里的引用指大段或全篇引用,只提到篇名或只有三言两语的引用不算在内;某一篇没有长段引用,只作直接论述的不算在内;因说明作家生平而不是讨论作家的创作思想或散文艺术风格的引文也不算在内。后者如郭预衡《中国散文史》中引用的《论按察官吏札子》等。

韩愈在中唐倡导古文,自己也努力从事古文的写作。各史均重韩愈,实因他是唐代古文观念与创作的主将。李措吉等的《中国散文》虽没有长段引用韩愈之文,但其对韩愈的杂文、传记文学、碑志文和序文各有专门而简要的论说,自当别论。上述对韩愈之文虽有长段引用的散文史,却无韩愈的一篇作品是全都引用的,当然,不长段或全篇引用并不意味着也不论及,如赵义山等著,没长段引用而论及的韩愈作品有《师说》、《杂说四》、《柳子厚墓志铭》、《毛颖传》等,这种情况在诸史中普遍存在。这里之所以以长段引用为准则,主要因长段引用一般可以说明撰述者对这些文章的重视或关注程度较高,以见这些被引用的文章在散文史上的地位。鉴于此,可以看到的是,各史引用韩文最多的是《送李愿归盘谷序》,8次;其次是《祭十二郎文》,7次;其三是《张中丞传后序》,6次;其四是《柳子厚墓志铭》,5次。

上述最早引用《送李愿归盘谷序》的是刘振东,他引用了关于“大丈夫”的一节,即“利泽施于人……争妍而取怜”。其次是漆绪邦引用了“愿之言曰:人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其三,张梦新所引与漆著相同。其四,杨民引用了“归隐者”一节:“穷居而野处……大丈夫不遇于时者所为也,我则行之。”其五,刘衍引用了全文。其六,胥洪泉引用与杨民引用相同。其七刘墨、其八赵义山引用与刘衍引用相同。这里,刘振东所引揭露“大丈夫”,杨民、胥洪泉所引颂扬“归隐者”,各有不同的取向,漆绪邦与张梦新所引则包括了这两个方面。当然,漆、张所引又不及刘衍、刘墨、赵义山所引更为完备。

问题是在如是的引用中,引用者得出了怎样的结论。刘振东说:“借李愿之口,揭露了权贵们的骄横跋扈和糜烂生活。”漆绪邦说:“文中借李愿之口,对权势显赫的大官僚和奔走形势之途的势利小人进行辛辣的讽刺。……文章以二宾夹一主的对比手法,将得势与不得势的官僚小人丑恶嘴脸同高洁的隐士对比,前者卑污而后者高尚,形象极鲜明生动。其中有委婉的讽刺,有直露的批评,庄谐相济,恰到好处。语言上奇偶相生,文采斐然。”杨民说:“就李愿当时的实际,把大丈夫遇于时的得意生活放置到了一边,对低眉折腰事权贵的龌龊生活表示不屑一顾,从而就突出了归隐田园的高尚、乐趣。……这里是通过想象而勾画出了一幅理想的田园美景,为李愿所设定。”刘衍说:“作者借李愿的话,刻画了三种人:一种是声势显赫的达官贵人;一种是隐居山林的高洁之士;一种是孜孜于功名利禄的无耻之徒。文章揭露了达官贵人的骄奢淫逸、不可一世,勾勒出钻营功名利禄的蝇营狗苟之态,赞颂了隐士自由自在的高洁情怀。”这里根据上述所引的四种形态各选一例,对其评说进行审视,从中可以看出大家所重的都是内容评述,或取其片断,或取其全貌,难免有相当大的趋同成分。艺术风格评述则是少数。当然,也有不同的,如赵义山等所著同样是引了全文,但他们是从文章的结构来评述的,最后归结为“韩愈以咏叹调般的抒情文字,赞颂了朋友的归隐”。这些评述从文本出发,产生大同小异的撰述效果是很自然的。

还可以再看关于同样引用较多的《祭十二郎文》,艺术风格的评述是怎样的状态。如刘振东说:“文章打破祭文用骈文或四言韵文的框框,以散体文的形式、对话的方法,表达对亡侄的哀悼。……结构严谨,而又回环转折,变化多端。……其波澜之纵横变化,反诘、反跌语的灵活运用,虚辞耶、也、乎、矣的反复出没,都曲尽至情。”刘一沾说:“作者以低回往复的笔墨把内心极度的悲哀表现得淋漓尽致。”张梦新说:“此文一反用韵语的常规,化骈为散,不拘一格,创为祭文的变体。”郭预衡说:“韩愈之写祭文,也是变化不测的。……絮絮而谈……以散体叙事出之。”这些评述较之于文本内容的评述差异大得多,但也有相同的地方,如《祭十二郎文》的笔法变化与散体叙事,不过又有表述上的不一致。

于是,可以看到的是,各史对韩愈作品引用的不一,能够引发的思考远不限于引用本身。其中有:是否引用最多的作品最能代表韩愈散文的风格,像《送李愿归盘谷序》是否就是韩愈最优秀的作品?而这最具代表性及最优秀,应当是就韩愈的总体作品论还是就某一文体的作品论?

再看各史引用唐代柳宗元的主要作品。柳宗元之文与韩愈齐名,各史对他作品的引用也不算少。在各史所引用的柳宗元的作品中,引用最多的是《(虫负)蝂传》,7次;其次是《钴鉧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各6次;再次是《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始得西山宴游记》,各5次。从这里可以看到,各史对柳宗元散文的关注,最多的还是山水游记。除了这里的三篇之外,还有《游黄溪记》、《小石城山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等。然后是柳宗元的寓言,《(虫负)蝂传》即是寓言,而各史所引用的寓言还有《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罴说》、《谪龙说》等。

《(虫负)蝂传》被引用最多,是出自它的思想内容还是艺术特色,显而易见的是它所表现的(虫负)蝂贪得无厌、不自量力,以讽刺当时的贪官污吏。刘振东据此说其艺术特色表现为“刻画很生动,形象很完整”。而郭预衡说柳宗元的《(虫负)蝂传》“以寓言而为传记,是写得别致的”。这样的艺术风格论明显过于简单。不过,他们评述柳宗元寓言的所有特色都可能体现在《(虫负)蝂传》上,评述山水游记如《始得西山宴游记》也是如此。

而在具体的引用上,以《钴鉧潭西小丘记》为例,刘振东、刘一沾引了全文的最后一段:“噫!以兹丘之胜……所以贺兹州之遭也。”刘振东说其写得“委婉曲折,感慨良深”;刘一沾说柳宗元“这样的议论进一步突出了作品的主观性、抒情性”。漆绪邦、胥洪泉引了全文,漆以明代茅坤之说“借石之瑰玮,以吐胸中之气”来说明《钴鉧潭西小丘记》的寄寓性。刘衍则引用了其文写景及柳宗元抒发自我感受的几段文字,以见文中的境界及柳宗元的审美情趣。赵义山只引用了“山之高……渊然而静者与心谋”一段,说它借助“艺术抽象……表现了宇宙自然的澄明与韵律、气韵生动与深邃沉静”。引用的差异性仍然是各取所需,评述的差异性依旧是见仁见智。不同的散文通史对同一作家、同一文本会有种种不同的评述是可以理解的,但它们对唐代韩、柳散文作品引用的风格一致。只是各史的详略不一,撰述者的用心不一,实在难以界定哪一种引用最适合读者,哪一种引用最符合柳宗元散文的风格。

为深入认识各史对作家作品的引用情况,下面选择北宋的欧阳修和苏轼再作考察。

欧阳修的作品为各史引用最多的是《醉翁亭记》,10次;其次是《五代史伶官传序》,8次;其三是《朋党论》,7次;其四是《秋声赋》,6次。《醉翁亭记》为人关注,不仅被作为游记文的代表作,而且也被视为代表了欧阳修散文艺术成就的名篇。唯一只引用了欧阳修《醉翁亭记》的谭家健说:“欧阳修的记叙文,以游记最出色,语言精练,工于描状,构思巧妙,有许多神来之笔。往往情文并茂,由景物引起反复咏叹,抒发感慨和议论。《醉翁亭记》是最能体现作者艺术成就的名篇。”如果就欧阳修的记叙文论,这种评价可以的话,那么以之通观欧阳修的议论文和辞赋的艺术成就是否也可以呢?

在各史所引用的欧文中,议论文不在少数,《五代史伶官传序》、《朋党论》和《与高司谏书》都是名篇。《五代史伶官传序》又不同于另两篇,因欧阳修撰史而总结历史的教训,说出:“《书》曰:‘满招损,谦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其中固然有借古说今之意,但毕竟历史已成过往,其中的反思和沉痛,心态趋于平和,不像《朋党论》和《与高司谏书》有论辩的激烈。这些散文和《醉翁亭记》的文体不同,创作时的心态不同,风格也不同,可否用《醉翁亭记》的评价以蔽之。诸史如从不同的文体之文发论,这样自然会更加客观。

同时,从各史所引的欧文来看,显然注意到从不同的文体寻求具有代表性的作品进行论述,从中审视出欧文的多种风格。只是各史所引有相当多的趋同,可见《醉翁亭记》等文为人认可,同时,也有一些篇目的引用存在差异,或不引,或引全篇,或引片断,由此引发的评述同与不同都是值得关注的。仍以《醉翁亭记》为例,张梦新说:“全文始终围绕一个‘乐’字……非骈非散,骈散结合,以散为主;写景抒情,高度简洁,平易畅达……注意虚词的运用,有21个‘也’字,8个‘者’字,既富有音乐感,又在舒缓语气中渲染酣乐纯净的气韵。”刘衍说:“文章由面到点,层层抒情,层转层深。整篇文章语言精美,流畅自然而又错落有致。全文连用21个‘也’字,构成反复咏叹句式,曲折而从容不迫。”胥洪泉说:“全篇以‘乐’字贯穿始终,集写景、抒情、议论、叙事于一体。脉络清晰,结构精巧,语言精当,表现力强。句式骈散相间,整齐而有变化。善用虚字穿插呼应,句中嵌入‘而’字,21个‘也’字置于句尾,既增加了文章的抒情气氛,也增加了文章的咏叹情调。”这里只是从三部散文史的评述来看,不同的语言表述下有大体相近的思想认识。

再看各史引用苏轼的主要作品。各史对苏轼作品的引用最多的是《记承天寺夜游》,10次;其次是《前赤壁赋》,7次;随后有《文与可画筼笃谷偃竹记》、《方山子传》各4次;《石钟山记》、《超然台记》各3次。这些文章中虽有《前赤壁赋》称“赋”,实为记游之文,让人感到各史的引用重“记”或说记叙文,包括《方山子传》也是可以归于记叙文的。而被引用到的记叙文还有《喜雨亭记》、《宝绘堂记》、《记游松风亭》、《放鹤亭记》、《记游定惠院》等。苏轼写得同样精彩的议论文,这里只有《留侯论》、《魏武帝论》、《教战守策》、《上皇帝书》等数篇,且引用的频率不高,多少可以看出撰述者的思想倾向。同时,苏轼一生最具影响的贬谪地黄州、惠州、儋州,各史所引用的文章出自黄州的最多,如《记承天寺夜游》、《前赤壁赋》、《后赤壁赋》、《方山子传》、《记游定惠院》等,可见苏轼贬谪黄州时期的散文成就。

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被引用得最多。这篇写于黄州的83字小文为什么会受到如此的青睐?撰述者在怎样认知?刘振东说它把苏轼“贬谪中自我排遣的特殊的心境”、“清冷的月光和清冷的心境交融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漆绪邦说:“此文几笔写出一个澄净空明的境界,如诗如画,‘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数语,起着三毛传神的作用。而笔墨之精,也令人叹为观止。苏轼的散文艺术,此时确已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张梦新说它“情语、景语,如乳水交融”。郭预衡说它“写得自由、随便”,“为此月夜之游,等于苦中作乐”。刘墨说它“简洁优美、清丽空灵之极”。这里选择了四部散文史的评述,足见《记承天寺夜游》写情与状景的融合造就的艺术魅力对撰述者的感染,乃至有由衷的赞叹。

《记承天寺夜游》对于苏轼行于所当行、止于不可不止的散文笔法来说,算得上是一个范例。本来文章的优劣不以长短论,然而,《记承天寺夜游》过于短小,对苏轼在黄州时思想情怀的表现仅仅是一个侧面,不及《前赤壁赋》思想丰富和手法多样。虽然在上述各史中,不引用并非不论述,如李艳著未引用《前赤壁赋》,而在详论《前赤壁赋》之后,引用了人们多不引用的《后赤壁赋》,并将《后赤壁赋》与《前赤壁赋》进行比较,说道:“通观前、后《赤壁赋》,前者由乐写到悲,又由悲转到喜,表现出一种比较达观的精神情绪;后者由乐写到悲,又转到一种怀疑精神上去。因此,后者比前者更带有一种悲怀迷惘色彩。”但是撰述者乐于引用《记承天寺夜游》还是值得思考。同时,苏轼一生好辩理,他写的历史人物或事件论、策论相当多,偶有散文史引用他的《留侯论》、《魏武帝论》和《教战守策》显得太单薄,与苏轼这方面的散文成就很不相称。而就任何一部散文史来说,完全不大段引用的是一种行文风格,而有所引用的无不有限,引用一篇或几篇者可证。

上述各史关于作品的引用至少可以说明两点,一是散文史本身通过引用昭示了作家的撰述风格,而这并不以史的详略论,如引用苏轼作品,漆著150.6万字,引用9篇;郭著157万字,引用7篇;杨民著25.4万字,引用8篇;刘衍著46万字,引用9篇。陈柱曾说他撰述《中国散文史》有四条原则,其三是“所论各家之文,贵有例证,而例证尤忌割截,古之美文一经割截,则其美全失,如割截美人之口鼻以论其美也。故本篇除篇幅太长不得不节录者外,所录皆全篇文字”。他这一说法主要用于自我的著述,但从这里可以知道他所说的例证即本文所说的引用,陈柱用全篇文字为例证,而上述的各史或引全篇,或引片断为例证,自然是依据不同的撰述需求。二是什么作品最为修史者所重,以见其在散文史上的地位。从韩愈的《送李愿归盘谷序》、柳宗元的《(虫负)蝂传》,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均为记叙文。虽然各史所引韩愈的议论文稍多,但也不及所引记叙文的分量。这意味着记叙文在古代散文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它们也最能体现古代散文的艺术风貌。

五、古代散文作家作品的艺术特色评价问题

关于古代散文史对作家作品的评价,这里与上述相应,只选择最具代表性的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欧阳修、苏东坡的作品。从各史所引用的韩、柳、欧、苏之文,再到撰述者的评价,也许能够让这里的研究显得更系统。对于古代散文家及其作品评价本身,我尽可能采用各史中的原话,不作改动。但各史的情况不一,有的评价语言表述过长,限于篇幅,则主要把握各史评价中的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在不影响原意的情况下作适当的简化。先看关于韩愈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

各史关于韩愈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显然存在两种状态,一是不分文体的笼统评价,如陈柱、刘振东、刘衍、郭预衡、刘墨、李艳、赵义山等著;一是按文体进行评价,如漆绪邦、刘一沾、张梦新、陈玉刚、杨民、胥洪泉、谭家健、李措吉等著。它们表明各史撰述在作家作品评价上的两种路数,不仅仅是对韩愈,而且关于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文的艺术评价及没有提到的其他作家作品评价,也都存在这两种状态。

客观上,不按文体的笼统评价中仍然有文体问题,如刘衍说韩愈散文的成就表现在“创作的个性化和多样化”,“变幻莫测,风格多样”,就以《毛颖传》、《进学解》、《祭十二郎文》、《送廖道士序》、《与崔群书》为例,这涉及传、论、祭、序、书五种文体;郭预衡在说到韩愈散文“慷慨激昂,忧愤甚广”时,提到了韩愈的《杂说四》、《送温处士赴河阳军序》、《送董邵南序》、《进学解》、《原毁》等,他把说、序、论置于一种风格之下。这种评价方式把握的是多种文体的艺术共性,显然在每一评价之下,都会涉及不同的文体。而就文体论,不同的文体可能会有类似的风格,因此,漆绪邦著在分别评价了韩愈的论说文、应用文、记传文和碑铭墓志祭文之后,会用“综上所述”的方式把韩愈散文的风格归结为: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尚奇,追求奇辞奥旨的境界,雄奇的气势,新奇的语言,奇妙变幻的艺术构思。这种情况也出现在杨民、胥洪泉、谭家健等所著中。

然而,如果把这些评价按上述的两个类别进行比较,会发现不分文体的评价除了刘振东“大胆揭露时弊,抨击黑暗现实”这样的内容评价及相类似的评价之外,主要有五个方面:一是文体评价,刘振东、刘衍、郭预衡注意到文体的创新;二是审美趣味评价,如陈柱的奇怪说,赵义山的新奇说;三是气势评价,如谢楚发的豪迈奔放说,刘衍的气势凌厉说;四是情感评价,如郭预衡的慷慨激昂、忧愤甚广说,赵义山的情深说;五是语言风格评价,如陈柱的文从字顺说,郭预衡的语言新颖活泼、造语精工、文辞丰富凝练说。这些并没有完整地体现在哪一部散文史中,而这些散文史,所论的作家及其作品都有差异,哪一家的说法最贴近韩愈散文的本色呢?

再看按文体进行评价的。可以注意到,涉及文体评价的各史在韩文文体上的分类或提法不尽一致,议论文或称论说文,记叙文或称记传文,抒情文或称言情文,还有称铭传行状文、祭文、赠序的。在它们中间,最无争议的分类是议论文或说论说文,尽管有的散文史在议论文里又分出政论一类。在这里各史的评价显然不一,如漆绪邦认为韩愈论说文的特色表现为:经世致用,意正气直;语言平易质朴,简练明快;章法变幻莫测,结构起伏跳荡。刘一沾认为韩愈议论文的艺术特色是:气势盛大,气盛言宜。张梦新认为韩愈议论文的特色是:理足词充,沛然莫御,雄壮奔放;逻辑严密,结构紧凑,曲折变化而流畅明快,波澜起伏而气势雄壮。陈玉刚认为韩愈论说文论辩滔滔,才情横溢,因事陈辞,有理有据。杨民则说韩愈的论说文严肃、架子大,有盛气凌人之感。胥洪泉说韩愈的论说文雄奇奔放,气势磅礴等等。在这些评价中,漆著和张著最为全面。不过,一般的韩愈议论文气势评价、才情评价能够充分说明他这一类散文的风格吗?或问:对韩愈的每一种文体都需要作全面的艺术评价吗?这种情况也出现在对韩愈记叙文、抒情文的评价中。

有几部散文史在分体评价之后还有总结性的评价,如漆绪邦说韩愈的散文:发言真率,无所畏避;尚奇,追求奇辞奥旨的境界,雄奇的气势,新奇的语言,奇妙变幻的艺术构思。张梦新说韩文有三个特点:第一内容丰富,题材广泛,体裁完备,形式多样;第二构思新颖奇特,同类文章极少雷同;第三化骈为散,善用古语和当代语,独创新的词汇。杨民说韩文写山水人鬼,各得其貌,各绘其神;气势充沛,滔滔不绝;随物赋形,因事设题,没有定格,笔带感情,气贯始终。谭家健说韩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基本风格是刚健宏肆,泼辣明快,气势雄壮;善于灵活运用古代有生命力的语言,创造新的语言形式。这些对韩文题材、构思、气势、语言的评价虽有相近的地方,但各为一格,读者当如何去选择呢?读者的困惑还会存在于关于柳宗元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中。

关于柳宗元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大多散文史都从不同的文体人手。柳宗元在散文创作中运用的文体较多,其他不论,漆绪邦著就提到骚赋、山水游记、序别文、议论文、传状文、说体杂文、寓言七种文体。而在这些文体中,最为各史认同的是柳宗元的山水游记、人物传记和寓言。

关于山水游记,各史的评价集中在柳宗元善于描写及寄情于景。郭预衡的看法很简洁:模山范水,借物写心,寄寓迁客骚人的不平之气。张梦新说得稍详:柳宗元对山水刻画得精细入微,文笔清隽秀美;语言精练,富于变化,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表现手法,富有诗情画意;在山水描绘中渗透自我的身世之感,寄托愤懑之情。类似的说法,都是山水游记的常态,各史所把握的其实是这一文体自身的基本特征。从这里出发,方有对柳宗元寄托情感的不同感受,以致杨民说“柳宗元被贬谪于穷乡僻壤,寄情于山水,只是一种寂寞、孤独和无奈,他的内心是忧郁的、痛苦的、悲愤的。当他把笔转向山水,虽说山仍是那道山,水也是那道水,但他笔下展现出来的山山水水,却因为情绪不同而透出一股冷气,阴森、幽邃,寒彻人的肌骨”。而在这方面有较多的撰述者自我的认识,在寄情于山水的前提下,可谓是各抒己见。于是也有人说柳宗元的山水游记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山水意境”。

再看柳宗元的寓言。陈柱对柳宗元寓言的艺术特色有高度的概括:“写意深刻,笔墨削峭。”谭家健和刘衍等有较为复杂的表达。谭说:“柳宗元的寓言大多篇幅短峭,立论精辟,工于体情察物。通过某些习见的动物或日常生活现象,捉住其本质特征,加以夸张想象,创造生动的形象,编织有趣的情节,显得饶有兴味,而又严峻沉郁。”刘衍则说:“柳宗元的寓言式散文小品:通过各种艺术形象寄寓哲理,针砭时弊,表达政见,构思立意和布局谋篇也极有特色。”在这些撰述中,题材不必多言,各史都很在意柳宗元寓言的现实性、哲理性和讽刺性,而这些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文体自身规定的,只看柳宗元对社会的批判达到怎样的境界。

各史对柳宗元山水游记和寓言的评价,彰显出文体对他的散文艺术特色的制约较大,他创作个性的自由游弋主要在文体的规定性之内,他的传记文也是如此。不过,也有人认为柳宗元的寓言自成一体,这主要是思想性的。可以看到,从文体出发,各史的评价意见相对比较接近,这意味着当柳宗元的散文创作受制于文体的时候,散文史撰述者的评价也受制于文体,好在这些依文体作的评价较之跨越文体的评价清晰多了。这是否影响到对其他一些作家作品的撰述难以揣度,但撰述者显然以此为一种评价定势。再看关于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

不能不说,关于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后人深受苏洵的影响。苏洵曾在给欧阳修的信中说:“执事之文章,天下之人莫不知之。然窃自以为洵之知之特深,愈于天下之人。……执事之文,纡余委备,往复百折,而条达疏畅,无所间断,气尽语极,急言竭论,而容与闲易,无艰难劳苦之态。”以此为参照,可知有的撰述者的评价脱胎于此。如以下五家对欧文的艺术风格作的总评:刘振东认为欧文平易自然,委婉曲折。谢楚发认为欧文委婉曲折,平易自然,从容自如。漆绪邦认为欧文不讲气势,而重委婉;不求痛快,而尚含蓄;不避平易,而主畅达。胥洪泉认为欧文平易自然,委婉曲折。李措吉认为欧文的基本风格是平易简洁,委婉流畅,气势旺盛,长于感叹而又从容闲易。还有直接以苏洵之论作评的,如谢楚发说欧阳修的议论文、刘墨评欧文即是。

各史对欧阳修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也有不同的文体分类。分得最复杂的是胥洪泉,其将所论欧文分为记叙文、论辩文、序跋文、书信文和祭碑文,但不及一般分为议论文、记叙文、抒情文科学。就记叙文来说,刘振东把游记、亭台记、碑志和笔记等归于这一类,然后分别说这些文章:构思新颖,格调各异;善于描绘景物,语言精美而有意境;善于依据不同的景物展开议论,抒发感情,富有理趣和情韵。他涉及构思、描写、语言、意境、议论、抒情等。谭家健的评价是四个方面:语言精练,工于描状,构思巧妙,情文并茂。张梦新说欧阳修的记叙文简洁流畅,平易自然,舒展圆润;记叙为主,兼有描写、抒情、议论。刘衍则说欧阳修的记叙文以记游记事为线索,重抒情议论,或有理趣,或近时事,以明心志。从这四例可以看到撰述者的认识同与不同。但给人的感觉还是相似点甚多,总不离结构、手法、语言等方面。

又如抒情文,张梦新说欧文善于表达曲折的情致,渲染气氛,在从容舒缓的笔调中蕴涵着优美的韵律和感情的力量;陈玉刚说欧文清丽隽永,大义凛然;谭家健说欧文或自然流走,酣畅淋漓,音节铿锵顿挫,或极力铺陈,着意渲染,词采华美,文笔蹈厉,具有形式美和韵律感;李措吉说欧文有鲜明的自我形象,抒情色彩浓厚。涉及情感,诸如刚提到的蕴涵感情的力量、大义凛然、酣畅淋漓和抒情色彩浓厚,哪一种表述对欧阳修的抒情文最为合适呢?本来就模糊的表述哪一种更利于读者接受呢?同样的对象和文本,给了撰述者不同的选择,张梦新就《秋声赋》说欧的抒情文,陈玉刚就《醉翁亭记》说欧的抒情文,谭家健就《祭石曼卿文》和《秋声赋》说欧的抒情文,李措吉就《秋声赋》和《泷冈阡表》说欧的抒情文,如此,怎么可能有同样的感受和认知呢?这种情况在散文史的撰述中普遍存在。

还有关于苏轼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苏轼对自己的文章有一番评价:“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舀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这也可以作为苏轼散文风格评价的参照,从中感受诸史的撰述者怎样受苏轼自评的影响。

各史对苏轼散文的评价,大体因循分类作评的旧例,首先,较为复杂的是有的散文史将苏轼的创作分为前期和后期,然后再作文体的划分,如漆绪邦著。其次,是大类中又有小类,如苏轼的议论文,或称论说文,或分为政论与史论。其三,还有一些提法较为凌乱,如议论文除了前面的提法之外,还有杂说文、杂说、书信杂论、论事之文、策论文等提法。这也许是把握苏轼议论文的困难,或者说是撰述者因文而论,没追求称谓的规范,从而需要读者自行辨别和界定,也显示了诸史对苏轼议论文认知的摇摆,或者至少可以说散文史在苏轼议论文撰述上的不成熟。

漆绪邦以苏轼被贬黄州团练副使为标志,视此后为苏轼的后期,认为这时苏轼的人生和思想都发生了变化,散文创作也深受影响,“前期那种雄博浩瀚的论文已不多见,抒情寄意的作品则多起来了”。苏轼的人生与散文创作如斯,可以推论许多作家的人生都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尽管有的作家可能一生保持着一种风格,但还是存在人生的变化导致风格变化的自然状态,散文史从不同的阶段来认识作家作品及其风格,应该是合适的撰述方式。但因为一些作家生平资料的匮乏,作品编年的不易,散文史的撰述者多不从作家人生的发展阶段论文是可以理解的,由此引起撰述过程中某一作家的作品顺序颠倒是完全可能的,这自然会影响撰述结论的客观性。

同时,在这些散文史中可以看到,一种看法往往会引起共鸣,却又指称不同的对象。如“翻空出奇”,刘振东用来评价苏轼的议论文,杨民、谭家健用来评价苏轼的史论文,刘墨用来评价苏轼的策论文。毫无疑问,议论文可以涵盖史论文和策论文,但史论文重历史而策论文重当下,莫非二者在论题取向上是不同的,在风格表现上是相同的?二者可以共享此论还是非此即彼?那么,“翻空出奇”的评价究竟适合谁呢?还有“姿态横生”说,刘振东、郭预衡、李措吉说苏轼的杂说文或杂文,漆绪邦说记游文和杂说,赵义山则就苏轼散文的总体论。“挥洒自如”,李措吉说杂文,刘墨说游记、杂文和随笔,胥洪泉、赵义山作总论,一种评价面对不同的文本,孰是孰非呢?

上述关于韩、柳、欧、苏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如果单独审视一部散文史,也许读者的思想是清晰的,如果把各史综合起来看,同一对象的不同评价容易让人迷惑,它对散文史的撰述者则可能是一种提示,在诸多评价中探寻最为公允的评价,这当是史家的追求和散文史的理想境界。

六、一部散文著作与两个散文流派的评价问题

上述对各史中关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散文艺术特色的评价作了审视,在任何一部散文通史中,这四个视点还显得较为单薄。为照顾到古代散文史撰述的面,这里再选司马迁的《史记》,明代的公安派、清代的桐城派,作评价研究。

《史记》作为史传散文在古代散文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它的评价,在一些散文史中显得较为模糊,陈柱的“文体近散”是一例。不仅如此,诸如《史记》“在文章的结构体制上,它提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显示了在叙事方面形象思维能力的极大提高”;“司马迁在开创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同时,也开创了传记文学这一体式”都是如此,尽管隶属于评价,实际评价的意义不大。还有“作者对自己的描写对象有着着尊重历史、尊重事实的实录精神”,虽被列为“艺术经验”,但实际上主要是司马迁身为太史令的史官精神,与艺术经验有别;而“它开创了以写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文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司马迁运用剪裁、结构的艺术手法,着意刻画人物性格,树立典型形象”,也没有说明什么问题,因为剪裁、结构的艺术手法是任何一部散文著作或一篇散文都会用的,只看是怎样剪裁,怎样结构。

诸史把《史记》作为散文的艺术评价较为集中地体现在人物表现上,这是《史记》本为传记文学决定的。在司马迁的笔下,虽然有一些王朝史或诸侯国史,但他的本纪、世家和列传主要是以人物为中心。诸史的评价是不平衡的,郭预衡所评相当简单:增加了故事情节,增加了戏剧冲突,写进了生活细节,他称之为《史记》人物传记的新特点。而这是《史记》最基本的特点,他这样说是在《中国散文史》上册1986年出版的时候,其后的散文史大多注意到这三点,主要在于怎样表达。刘衍所说的五点较为全面:其一,写人物在选材和构思上能抓住主要事件,突出人物性格;其二,刻画人物性格多用“互见法”;其三,善于把人物放在矛盾冲突中刻画;其四,常写一些典型细节显示人物性格;其五,语言个性化,通俗形象,采用土语、俗语、民谣、谚语。

可以注意到,刘衍没说“故事情节”,而说“主要事件”,漆绪邦、谭家健则说“典型事件”;刘衍没说“戏剧冲突”,而说“矛盾冲突”,刘振东、张梦新也说“戏剧冲突”;刘衍说的“互见法”源于苏洵论司马迁《史记》之作,“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袭用者甚多,刘振东、胥洪泉、谭家健都用此说。刘衍的“细节说”也是人们的共识,刘振东称典型化细节,谢楚发、刘一沾、李艳等说细节描写,还有一些变通的说法,如胥洪泉说的“通过琐事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本来琐事不等于细节,但他随后把琐事和细节并提,可见他所说的琐事的指向。还有李措吉说的“细处着手”,对“细处”也有解说:“他往往通过典型化的细节,个性化的语言,暗示性的闲笔塑造人物形象,从而透过细微处见出真性情。”

除了这些之外,刘衍提到《史记》语言上的特色也是诸史所在意的,只是差异较大。如刘振东说语言纯熟。谢楚发说语言流畅活泼,接近口语。刘一沾说语言浑厚、雄健而畅达,生动传神而个性鲜明,简洁凝练。张梦新说语言朴实,通俗易懂,辞达;词汇丰富,情感饱满,生动形象,深沉有力。陈玉刚说语汇丰富,用词准确,形象生动,朴素洗练。谭家健说记录人物个性化的动作、表情、谈吐话语,符合特定人物的身份和处境,使读者如见其形,如闻其声;用夸张的语言描绘人物在特定场合下的突出表现;吸收口语,不避俗语,喜欢采用民间谚语和歌谣。凡此等等,虽说其中有共通的因素,但“接近口语”不等于“吸收口语”,“简洁凝练”不等于“朴素洗练”,“雄健而畅达”不等于“辞达”,在它们中间,哪一种评价最为合适呢?

再看关于公安派散文的评价。这里我侧重在总体评价,可以看到两种状态,即无总体评价和有总体评价。其总体评价关注公安派的创作追求和散文风格,如张梦新认为:“他们的散文抒写性灵,出自胸襟,真情畅达,显露个性,不拘格套,清新自然。特别是小品散文,如传状、书简、小引、序跋、游记等,大都清新俊逸,活泼生动,富有情趣。”这一说法沿用了袁宏道在《叙小修诗》里的名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这首先是说袁小修即袁中郎的创作态度,其次才是人们以之审视三袁的创作立场,影响深远,诸史鲜有不用其说的。涉及三袁的散文风格,或说清新自然,或说清新俊逸,或说清新流利、自然灵巧,或说清新明快,蕴涵其中的是真、趣、韵。

张梦新在公安派的总评价之后,只论及袁宏道的散文成就,从而昭示了在公安派散文论中的不平衡。这种现象普遍存在,诸史多重袁宏道,其次是袁宗道,再次是袁中道。虽然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一说是针对袁中道之文的,但袁中道之文并不为史家所重,主要是人们通常认为他的散文成就不及袁宏道。当然,在散文史的撰述中追求对作家作品评价的平衡是困难的,而所谓平衡的含义不是平均用力,而是依据各自的散文创作状态给予适中的评价。袁宏道在公安派中散文创作的成就固然较高,但只论袁宏道,不论袁宗道和袁中道,或者是只论袁宏道和袁宗道,不论袁中道,是否妥当?对于一个散文流派,它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怎样体现?

可以看到的是,郭预衡论及三袁,先说“‘公安派’的作家,自以三袁为宗;但三袁兄弟,为人为文,也不尽同。而且同是三袁,其思想文风,前期后期,亦有所不同”,然后按排行逐一评述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没有特别关注三人散文创作上的关联。谭家健论公安派,先说公安派的文学见解有二,“一是反对贵古贱今,模拟抄袭”;“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然后也是分说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同样没有特别关注三人散文创作上的关联。不过,也有综合论述的,刘衍即是。他先说三袁简略生平,再说三袁的创作理论和实践,引袁宏道的《满井游记》说明三袁的散文风格,最后是三袁散文的缺陷。在这样的论述中,合论而没在意各自的创作个性和彼此之间的创作关联,与郭著、谭著形成两种不同的撰述方法。

这里的问题是,对于散文流派的研究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撰述方法?分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共性,合论不见流派中人的创作个性,显然需要有第三种即将分论与合论综合在一起的撰述方法。同时,诸史往往会说三袁是公安派的主将或主要人物,那么,副将或次要人物呢?几乎没人关注公安派三袁之外的其他作家作品,对于一个散文流派的研究,这显然是不够的。

再看关于桐城派散文的评价。诸史关于桐城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槐、姚鼐,对于其先的戴名世,其后的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以及曾国藩、恽敬等人均不涉及。同时,所谓的“桐城派散文评价”和上述的“公安派散文评价”一样,侧重在总体评价。

漆绪邦主编的《中国散文通史》对桐城派的阐述甚详,其中说道:“桐城派从产生到消亡,有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戴名世、方苞、刘大槐为代表,是桐城派的创建时期;第二个时期以姚鼐及其弟子为代表,是桐城派的张大时期;第三个时期以曾国藩及桐城派其他传人为代表,是桐城派的衍变和消亡时期。”这样一个发展阶段的划分,本来便于作总体的审视,但他随之说“本章及下章,对各个时期的主要作家及其作品分别加以论述”,果然,其论述就是“分别”的实践,从戴名世开始,逐一道来。很有意味的是,诸史和漆著一样,均重在对方、刘、姚等人的个体研究,对桐城派没有总体评价。这和上述说到的郭著、谭著对公安派的论述相类似。

桐城派及其散文创作的情况相当复杂,诸史对方、刘、姚之间联系的关注有二:一是散文创作的基本理念,从方苞的“义法说”到刘大槐的“神气说”,再到姚鼐的“义理、考据、文章说”;二是桐城派在姚鼐之后的流衍,包括阳湖派及姚门弟子梅曾亮、管同、方东树、姚莹等人。但诸史对方、刘、姚之文都不作总体评价,而是分而论之。这也许与方、刘、姚的年龄差距较大有关。方苞生于1668年,刘大槐生于1698年,小方苞30岁。而姚鼐生于1732年,小刘大槐34岁。但话说回来,年龄不应是三人风格总体评价的障碍,只是总体评价不及单个评价便利。

诸史对桐城派散文不作总体评价,不利于读者对这一散文流派的总体把握。不过,在诸史对方、刘、姚的逐一评价中,时或可以看到比较的文字。如漆绪邦说:“如果说方苞散文的不足是‘能醇不能肆’,那么刘大槐正好相反,是‘能肆不能醇’。”郭预衡说:“从以上几篇文章(《天道》、《答吴殿麟书》等——引者注)看来,大櫆和方苞相比,思路与文风,颇不相似。但大櫆另有一些文章,命意行文,是与方苞比较相似的。”可以说,比较在散文史的撰述中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它有利于审视不同作家作品之间的关联,只是这样的比较文字在诸史中较少,比较也粗略,如诸史对《史记》的撰述,多着眼于《史记》自身,力图从传记文体和人物中心分析出它的散文特色,少有人顾及先秦的《左传》、《国语》、《战国策》在散文风格上对《史记》产生过怎样的影响;从公安派到桐城派的撰述,最凸显的是流派中人的逐个评价,流派中人相互的联系和影响,始终显得比较薄弱。

七、古代散文史中辞赋和骈文撰述的个案问题

除上述的几个问题,这里再考察各散文史对辞赋和骈文的认识。在这两种文体上,各史的把握是不一样的,尽管或说屈宋赋、汉赋;或说南朝骈文,唐宋四六文,但没有哪一部散文史对这两种文体的评述贯穿始终。这里只选择汉赋和南朝骈文中庾信的骈文、骈赋作研究对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汉赋作家,是从辞赋的角度来考量的,论及汉赋作家的散文作品而不及其辞赋者不算在内。这些散文史对辞赋的态度显然有别,其中有7部散文史没有把辞赋纳入其中,从而反映出两种不同的散文观:广义的散文观之下认为辞赋是散文;狭义的散文观之下认为辞赋不当归于散文。

就认同辞赋是散文者论,收入史中的辞赋划分的状态不一:或按发展时期划分,如谢楚发的西汉前期,西汉中、后期,东汉前、中期,东汉后期;漆绪邦的西汉前期、西汉后期、东汉;陈玉刚的初期赋、中期赋和晚期赋。或以赋的功能划分,如郭预衡把辞赋分为歌颂之赋和牢骚之赋;张梦新把辞赋分成歌颂之赋和抒情之赋。或以赋体划分,如杨民的大赋、小赋;胥洪泉、赵义山的骚体赋、散体赋和抒情小赋;李艳的骚体赋、大赋和小赋。

按发展时期划分的,西汉前期以哪一年为限?谢楚发的西汉前期赋只有贾谊的《鹏鸟赋》,枚乘的《七发》,而漆绪邦的西汉前期赋则有枚乘的《七发》,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长门赋》,贾谊的《吊屈原赋》、《鹏鸟赋》,严忌的《哀时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司马迁的《悲士不遇赋》,东方朔的《答客难》。其中司马相如以后的赋,都被谢楚发放在西汉中、后期。由于西汉前期的断限不一样,自然影响西汉后期的断限和相关的辞赋。再则,陈玉刚是就两汉划分初、中、晚,其初期与谢楚发划分的西汉前期相同,但中期划到了东汉班固时代,与谢、漆划分的都不一样了。汉赋时期的划分关系到它的发展流程,一个时期应该象征着汉赋文体、风格等的一个阶段,下一时期会有所变异或发展。那么,这里的划分谁最符合汉赋的发展规律呢?

按辞赋的功能分,歌颂之赋、牢骚之赋,或歌颂之赋、抒情之赋。歌颂之赋不论,牢骚之赋与抒情之赋的提法有别,抒情可能是牢骚之情,也可能是非牢骚之情。但张梦新在抒情之赋下涉及的汉赋篇目与郭预衡牢骚之赋下的汉赋篇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郭著中有严忌的《哀时命》、董仲舒的《士不遇赋》,张著中有扬雄的《解嘲》、班固的《答宾戏》,它们都属于牢骚之作。这意味着在特定的语境和文本之下,牢骚之赋与抒情之赋的提法的内涵相同。故张梦新说抒情之赋“从内容倾向上说又可以称为牢骚之赋”。不过,赋家固然是借赋发牢騷,但抒情的提法适应面更宽也是真的。

按赋体划分,大赋、小赋,骚体赋、散体赋、抒情小赋,骚体赋、大赋和小赋之类,将它们放在一起,很容易发现这些提法多少有点混乱。大、小就篇幅长短称,当然可以,但在它们之外列一骚体赋就不合适。骚体是就语言形式而言的,其既有篇幅长的《九叹》、《九怀》、《九思》等,又有篇幅短的《吊屈原赋》、《士不遇赋》、《悲士不遇赋》等;而骚体赋、散体赋、抒情小赋的提法,骚体、散体是语言形式的分类,抒情小赋是功能与篇幅相兼的分类,这些在辞赋的分类标准上就有点问题。

另外,上述各史涉及的汉赋作品也不一致,对汉赋艺术特色的评价多少会产生一点影响。再看关于汉赋艺术特色的评价。这里涉及汉赋的散文史有两种评价方式:一是总体评价,二是分赋体评价。

在这两种评价中,涉及汉赋的各散文史有一些共同的评价元素,如结构上的主客问答,谢楚发、李艳的总体评价和胥洪泉说散体赋时都曾提到。铺陈,谢楚发说铺张扬厉,虚辞夸饰;漆绪邦说骋辞,即追求对事物的极为铺陈与夸饰的描绘;李艳说铺采摘文,体物写志,赵义山也用此说。还有体制宏大,文辞华美,张梦新说歌颂之赋体制宏大,务求藻饰,润色宏业;杨民说场面廓大,内容丰富,组成了鸿篇巨制;胥洪泉说辞藻华美丰富,五彩缤纷,体制宏伟,篇幅庞大等等。说抒情则有感情真挚、直抒胸臆之说。虽然各史存在不同的表述方法,有些评价稍有差异,但总体上人们对汉赋艺术成就的认同度相当高,这在散文史上是较为特殊的现象。

关于骈文部分撰述的研究,原拟以南朝为对象,后感到南朝从事骈文写作的作家较多,作品也较复杂,不利于比较,故取庾信及其骈文、骈赋为研究对象,借此以见一斑。

庾信生于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二年(513),梁元帝承圣三年(554)42岁时出使西魏,因梁朝灭亡而留在西魏,后又在北周做过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故有人将他置于南朝,有人将他置于北朝。庾信特殊的经历使他的人生自然分成了前后两个时期,创作亦然。在北朝,由于他深怀故国之思,影响到文章风格的变易,所以,其后期的文学成就较高,诚如杜甫在《戏为六绝句》其一中所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诸史所选的庾信作品,虽有张梦新所选《春赋》、《对烛赋》,漆绪邦所选《荡子赋》出自前期,且漆绪邦说:“前期的赋限于作者的生活阅历,题材比较狭窄,但语言整齐,明快如诗,音韵和谐,婉转如曲,在艺术上是精心结撰之作。”但大多出自后期。这自然带来一个问题,即对庾信文学成就的认识,应不应该像漆绪邦那样兼顾他的前期创作?在一般情理上,史的撰述宜虑及全面,以庾信前期或后期的创作来说明他一生的成就都显得不够完美。也就是说,散文史的撰述是不当弃庾信前期的创作而只论其后期之文的。

而庾信后期的创作又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表现故国之思,怀有亡国之痛的作品,如《哀江南赋序》、《哀江南赋》、《伤心赋》、《小园赋》、《思旧铭并序》;另一类是他给北周赵王、滕王的答谢辞,如《谢赵王赉雉启》、《谢滕王集序启》、《谢赵王赏白罗袍裤启》。对于后者,引用过《谢赵王赏白罗袍裤启》的谭家健说:“庾信文集中有书启16篇,皆为骈文精品。其中多数是对北周皇族赵王、滕王赏赐的答谢,内容无非是颂谀赐物之美,陈述感激之忱。而比喻形容曲尽其妙,选词造语委婉多姿。‘葩采进发,情韵欲流’,实在令人爱不释手。”但上述提到庾信这类作品的只有3部散文史,各涉及1篇,可见庾信的这些作品并不为撰史者所重。而后者中的《哀江南赋序》与《哀江南赋》各自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实为一体。尽管如此,撰述者对这类作品显然重视得多。

对于庾信的骈文、骈赋,将会有怎样的评价呢?对于骈文、骈赋,文体自身的要求褚斌杰在《中国古代文体概论》一书中归纳过四点:语言对偶,四六句式,音韵声律,用典与藻饰。这四点宜把“四六句式”并入语言对偶,而把用典和藻饰析为二。据此审视诸史对庾信骈文、骈赋的评价,大体都是从文体自身的特点出发,说语言对偶,就有对仗工整、长于对偶、偶对整齐、语言对偶、属对工巧等说法;说音韵声律,就有音节协调、音韵和谐、讲究声律、讲求音韵声律等说法;说用典,有用典丰富、用典贴切而多、多使事用典、处处用典、几乎通篇用典等说法;说藻饰,则有富艳精工、富赡华丽、富赡精工、语言精丽、辞藻华美等说法。

虽然各史的评价有出入,不像这里说的一一对应评价,但只要涉及上述文体的特征,大体都受制于文体特征本身。所不同的是诸史对庾信骈文、骈赋表现的自我情感的认识,表述各有不同。谢楚发说的是苍凉悲慨,张梦新说的是苍凉沉郁,胥洪泉说的是凄怆、沉郁而悲凉,李艳说的是沉雄悲凉。这些表达在情感上有共通的地方,但悲慨毕竟不等同于沉郁,苍凉也不是悲凉。除此之外的苍劲之气与苍凉,心境之悲与悲慨或悲凉也是不一样的。而大家面对的庾信文本主要是《哀江南赋序》和《哀江南赋》,在庾信表白自我人生苦痛的时候,大家因情感的共鸣也感受了庾信的苦痛,认识上趋同或略有差异是自然的。

从上述关于辞赋和骈文的个案分析,很容易看到文体自身的规定性对散文史撰述者的影响,只是撰述者在评价时不求其全,各逞己意而已。不过,有些评价诸如说庾信骈文、骈赋的华实相副、情文并茂,叙事、抒情、议论相兼之类,更像是惯常的套话,对作品艺术特色的把握较为抽象,需要更深入、细致的推敲。

八、结论

研究古代散文史撰述情况,是希望较为深刻地认识当今古代散文史的状态,以供学史者和撰史者思考。在上述研究过程中,本文针对古代散文史中不同的研究对象,已有论述,最后拟作总结。

在古代散文史的撰述中,我们已经有一些关于如何撰述的理念,如郭预衡在《中国散文史》“序言”里开宗明义地说:“写这部散文史,曾有三点奢望:一是不从‘文学概论’的定义而从汉语文章的实际出发,写出中国散文的传统。二是不从‘作品评论’或‘作品赏析’的角度,而从史的发展论述中国散文的特征。三是不要写成‘文学史资料长编’,但也避免脱离作品实例而发令人不知所云的长篇大论。”这三点“奢望”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从作家作品把握史的发展,写出散文的传统。这传统当是古代散文发展业已形成的规律,写出传统也就写出了规律,当然是很好的。

不仅是郭预衡,刘振东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的“后记”里说:“我们写的是古代‘散文’发展史,因而把阐述的重点放在了‘散文’本体的发展演变上”;“目的在于勾画出古代散文发展演变的轨迹,因而重点放在了考察、分析、说明每个时代的散文比起前代有哪些进展、突破和变化上。”他把“古代散文发展演变”作为撰述宗旨,有思想的高度自觉也是值得嘉许的。但散文史的撰述理念与实践是有距离的,一些散文史无法摆脱传统文学史的作家作品论的撰述模式,在史的脉络下写出散文传统,写出散文演变,实在是艰难。

在古代散文发展的分期上,不同的撰述者各行其是。在上面的篇章划分中就可以看到,即使是依从历史的朝代,唐宋为一?宋元为一?元明清为一?还是唐宋元明清五朝各自独立?而按散文发展的阶段分,初期、中期、晚期或高潮、低谷在时段上怎样把握?撰述散文史,如果关于散文发展的分期认识不清晰,就意味着散文发展演变的模糊,使我们不知在哪一历史的节点上散文的风格扬弃旧的而有新的开拓。这似乎是弄清散文发展规律的前提,为了这一前提,在散文史发展分期的划分上该何去何从呢?

在作家作品的撰述上,各史的撰述表面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因为任何散文史都需要以作家作品为基石。在这一点上,各史的撰述者都表现出高度的自觉。然而,面对一个时期,怎样选择作家?面对一个作家,怎样选择他的作品作专门的论述?从上述可以看到,就一个时期看散文史内容的安排,各史多有不同;就一个作家看,各史引用的作品常有差异。哪一部散文史的选择最为合适呢?还有,作家的作品数量有别,对于有大量散文作品的作家,如韩、柳、欧、苏,撰述者引用作品的数量多则不过10余篇,这10余篇是否都最具代表性?况且有的只引用数篇,这是否会使散文史的撰述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再则各史引为例证的作品不一,我们可以说它们都很适中吗?

还有,在散文史的撰述上,虽然一些散文史偏向少谈时代背景和作家生平,但专意于作品论析可以吗?可以理解文学史撰述的传统模式即时代背景、作家生平、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给后来者的影响,但少谈就表明抛弃了旧的文学史模式吗?问题在于,散文史怎样可以发掘时代、作家、作品之间的内在关联。不仅如此,还需要探寻作家与作家之间,不同作家的作品之间的关联,以期让人们看到的散文史是一部在演变中的流动史,而不是孤立的作家作品论的组合史。这一点在研究上有相当大的难度,作家作品的编年,作家与作家之间,作品与作品之间联系的资料匮乏,都有碍于散文史演变的撰述。面临这一现实,散文史的撰述者应该怎么办呢?

问题未完。在上述研究中,笔者有意作了作家散文艺术评价的研究。在这些研究中,汉赋与骈文、骈赋的研究因文体的制约,撰述者趋同的元素较多,这也表现在对柳宗元山水游记、寓言的评价中,但更多地可以看到,撰述者不同的语言表现和思想倾向,那么,谁的撰述或说谁的表达最贴近所论作家的本色?当然,如果他们选择的研究文本不一样,有不同的评价也是自然的。即使有相同或相近的评价,这一评价能够取信于读者吗?散文作家作品的评价从来就受制于撰述者的学养和识见,表现出思想的异样光彩,但诸多的散文史,怎样的评价能够最大限度唤起读者的共鸣呢?

提这些问题,并不是说我们只需要一部思想高度一致的散文史。由于散文史或撰述者有不同的切入角度,这样就会产生多面的散文史。但无论散文史具有怎样的多面性,已成为历史的散文当撰述者再现它的历史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或说总有一些较为稳定的传统,不管从哪儿切入都会得到再现。而现在的散文史的撰述都在朝着理想目标努力,窃以为理想的目标尚未实现,散文史的撰述仍有很大的空间。基于此,重写散文史仍然是必要的,读者有理由继续期待。

(责任编辑 刘剑涛)

作者:阮忠

第4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单元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1.

目标的设定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八个字既是诗歌欣赏的目标,也是诗歌形象鉴赏的方法之一,是考纲“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这一能力要求在课内的具体再现,也是必修课诗歌鉴赏的延续。它起到了课内外衔接的作用,起到了平时训练与高考规范答题的过渡的作用,所以对这一单元的诗歌既注重诵读欣赏的教学,也要注重欣赏方法的探究。 2.

课堂的构建

选修课注重的是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教师根据学生在必修课的所学实际进行分析整合,启发引导,授以探究的方法是制定单元课堂结构的前提。单元课堂结构可形成系列:师生共同探讨——学生自主探究——学生交流整合——学生拓展应用。每一课时:学生前半部分把握探究方法,后半部分,用此方法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的认识,完善诗歌意境鉴赏的思路方法,获得审美体验。 3.

教材与学情的分析

本单元主要通过对古典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发挥想象,体会和品味中国古典诗歌

特有的意境美。但在具体阅读某一篇作品时,我们还要根据作品中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如: ①针对意象较为丰富或典型的《春江花月夜》《扬州慢》《菩萨蛮》可采用抓典型意象分析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②对整篇优美、浑成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可采用整体把握再现情景的方法把握意境;③对诗中人物形象较为鲜明的《登岳阳楼》《旅夜书怀》可采用分析人物形象挖掘人物感情的方法把握意境。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背诵本单元要求背诵的篇目

2.引导学生置身诗境,发挥想像,品味诗歌的意境

3.引导学生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诗歌的意境。 【学习重点】

把握意象,探究方法,品味意境 【学时安排】

8学时 【学习过程】 第

一、二学时 【活动内容】 单元介绍

学习《春江花月夜》《菩萨蛮》《扬州慢》 【活动过程】

一、单元介绍

学生了解“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的内容及学习目标。

二、学习《春江花月夜》 1.诵读全诗

2.从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中师生共同寻找鉴赏突破口,探讨鉴赏思路和方法。

这首诗作者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越是复杂深邃的,越要找准切入点,可从小处入手,以小见大。

例如:可从春江、落花、明月这三个意象入手,分析意象的固定含义,把握诗的感情哲理,从而体会优美意境。

(1)

调动所学知识,联想与江花月有关的诗句,明确三个意象的常见含义。 (2)

结合分析本诗中三个意象所在诗句,把握诗句含义,理解诗句感情和哲理。 江:“但见长江送流水”——时间流逝——引发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 明月1:“江畔何年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明月常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明月2:“可怜楼上月徘徊”——思妇望月——相思 落花:“昨夜闲谈梦落花”——游子思乡惜春——相思

(3) 整合三个意象的含义,全面把握诗的意境。

三、用以上方法学生探究讨论《扬州慢》 (1)

阅读全文寻找典型意象: 荠麦青青 清角吹寒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2)分析意象含义

战乱 物是人非 黍黎之悲

(2)

学生组织表述本词的意境

四、用以上方法学生独立探究《菩萨蛮(其二)》

(1)

结合歌曲《江南》把握“江南”这个意象的含义 (2)

学习本首词进一步把握“江南”的含义和作者的感情 (3)

组织表述本词的意境 (4)

互相交流 第

三、

四、五学时 【活动内容】

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师生共同探究欣赏方法 运用所学方法,学生自主探究《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意境 【活动过程】

一、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全诗,读懂文意

二、想像联想,再现仙境

(1)重点阅读“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先之人兮列如麻”,结合所看有关仙境的电视剧拓展想像李白的梦中仙境,并用自己的的话表述出来。力求具体形象,真正置身诗境。 (2)用贴切的词语综合仙境的特点 (3)仙境与现实比较得出作者感情 (4)组织表述本诗的意境

三、有感情诵读全诗

四、学生运用以上方法,自主鉴赏《夜归鹿门歌》《积雨辋川庄作》《新城道中》 第六课时

【活动内容】

学习《登岳阳楼》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欣赏方法 学生自主探究《旅夜书怀》意境,巩固所学方法 【活动过程】

一、诵读全诗

二、学习《登岳阳楼》师生共同探讨诗歌欣赏方法 (1)

抓关键诗句、关键词语分析景物特点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开阔壮丽 (2)

抓神情动作表述人物形象 老病

涕泗流

(3)

由神情追根溯源挖掘人物感情 伤己悲国,忧国忧民

(4)

综合表述本诗的意境

三、学生运用以上方法学习《旅夜书怀》,鉴赏意境。 第

七、八学时 【活动内容】

学生交流整合,理清每一种诗歌欣赏思路方法 相关链接拓展阅读,学生灵活选择诗歌欣赏方法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选择适合与所教方法的学案练习或高考题,对学生进行拓展阅读训练

二、交流学习心得,质疑问难,查漏补缺,理清每一种诗歌欣赏思路方法,鼓励学生寻找更适合自己的其他方法。

三、学生自主选择一道训练题,自主选择鉴赏方法,鉴赏诗歌意境,形成文字,师生互评。 附: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教案 教学设想

4.

目标的设定

3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二单元“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是诗歌欣赏的目标,也是形象鉴赏的方法之一,是考点“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内涵,分析艺术表现力”在课内的具体再现。另外,诵读是诗歌教学的不可或缺的手段。所以目标定为“背诵;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诗的意境”。 5.

课堂的构建

选修课侧重的是学生自主探究,所以,教师启发引导,授以探究的方法是课堂前半部分的内容,后半部分,学生用此方法自主探究,得出个人的认识,完善诗歌意境鉴赏的思路方法,获得审美体验。 6.

教材与学情的分析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意象不够典型,不宜深究典型意义。意象不多,组合的画面变化不大,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体会和审美体验,发挥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将诗人描绘的画面再现在自己的脑海中,是可以做到的。 《登岳阳楼》《旅夜书怀》两首诗的精妙之处不在整个诗篇的精妙浑成,而在于颔联营造的意境之美,所以突出对这一联的涵咏品味,从此入手,联系全诗,缘景明情,感受意境,理解诗歌内涵。

教学目标

1.

背诵

2.

置身诗境,缘景明情,感受意境 教学重点

学习缘景明情的方法,探究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联想想象诗人形象 课时安排 1课型新授

教学过程

一、

直接导入,明确目标

欣赏古典诗歌,品味优美意境,就要缘景明情。今天我们通过诵读《登岳阳楼》来学习一种缘景明情的方法。

二、

诵读《登岳阳楼》

登岳阳楼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朗读全诗和注释,理解诗句,学生质疑、解疑

师:同学们大声读一遍全诗和注释,读懂诗句,有疑问请提出。 学生读后

4 生:“凭轩”的含义 师:谁能帮他解答?

生:靠着窗子。或靠着栏杆。 师:根据词义读出诗句的停顿。 两名学生读。其他评价,有缺点再读 、齐读

三、分析缘景明情的方法

师:哪位同学给我们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生:吴楚东南坼,乾坤日月浮。

师:颔联具体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画?(或颔联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自然景

生:吴楚两地被洞庭湖水划分开来,日月星辰和大地昼夜都漂浮在洞庭湖上,描绘了一幅浩瀚壮阔的自然景象。 师:“坼”和“浮”是如何体现这个特点的?

生:坼,分裂,引申为划分、有力度。仿佛洞庭湖万顷波涛,千层巨浪,把吴楚两地的广袤冲开、分裂。显示出洞庭湖的磅礴气势。浮,洞庭湖包容了天地万物,比天地还广阔。

师鼓励学生读出颔联的气势(声高、速慢)。

师:诗人也是这是幅图的景,只占一隅,却是点睛之笔,关键之处,不容忽视,那么,这幅图里的诗人的外貌神情是什么样子的?同学们根据最后两联想象诗人形象。 指名一学生朗读颈联、尾联。 生:孤、老病、涕泗

师:诗人流泪的原因是什么? 生:“戎马关山北”,忧国忧民。(对当时动荡时局的担忧,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师:同学们根据板书提供的关键词,添加适当的词句,系统地组织一下这首诗的意境。 生:诗人描绘了一幅洞庭湖水划分开吴楚两地,天地日月都漂浮在湖水之上的浩瀚壮阔的图景,自己孤单无依、年老多病,却仍担忧战乱,抒发了忧国伤时的伟大胸襟。 师:置身诗境,大声诵读,试着背诵。 背诵。

学生总结缘景明情的方法:先找景物抓特征具体描绘自然图景,然后联想想象景中诗人形象,最后追根溯源就可以理解诗人感情。

三、

运用这种缘景明情的方法阅读《旅夜书怀》,体会意境。 师:同学们自由朗读《旅夜书怀》然后从颔联入手缘景明情。 学生朗读后

一学生上黑板演示,其他学生写在课本或笔记上。 星、平野

阔 月、大江

似沙鸥

5 名岂

官应

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 漂泊无依的凄苦

学生组织表述诗的意境:明星低垂、平野无际、月随波涌、大江东流的壮阔景象中,诗人呆江边孤舟上像一只天地间无所依存的沙鸥,渺小孤寂,抒发了漂泊无依的痛苦和罢官后理想不得实现的悲愤之情。 鼓励学生有感情朗读。 齐读

五、延伸读本,自我实践

师:杜甫的这些诗能用这种方法感悟意境,其他人的诗能否也可以?(探究) 阅读《赋得暮雨送李曹》,锁定颔联“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缘景明情体会意境。 学生朗读

赋得暮雨送李曹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学生分析:

能用。细雨分飞,打湿船帆、鸟翅,营造阴沉压抑的氛围,雨中岸边,诗人清泪沾襟,对朋友离别依依不舍,表达离别愁绪。 师:这种方法适合写景抒情的诗。

六、布置作业

背诵《旅夜书怀》体会意境 朗读《倦夜》,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板书:

缘景明情的方法

描绘自然图景

星、平野

月、大江

人形象

似沙鸥

追溯诗人感情

名 官

岂 应

6 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第五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单元教学目标】

一、在熟读课文基础上,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积累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文言虚词的意义及用法,掌握文言句式、通假及词类活用。

二、了解本单元作者散文的特点及各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三、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四、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因声求气,感受作者情感的起伏流动(气脉),认识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五、理解作者在本文中流露的情感和阐述的道理。

【单元导读】

本单元所选文章,照顾到不同体裁和风格。

《六国论》是苏洵写的一篇政论文,文章围绕“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利用对比推论,最后告诫北宋统治者不可重蹈六国破亡的覆辙。语言多用对偶、排比,感情愤郁,沉痛激切。

《伶官传序》是议论文,是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作的序。文章通过总结后唐庄宗李存勖得失天下的历史教训,阐明了国家盛衰取决于人事的道理,讽谏北宋统治者力戒骄奢,防微杜渐。语言骈散结合,错落有致,读来抑扬顿挫,气势旺盛。

《祭十二郎文》是一篇抒情散文,是韩愈为悼念其侄写的一篇祭文。文章在抒写对亡侄的哀悼和人生感喟中,隐含着对生死祸福难明难测的理性思考。作者很重视语言的复沓重叠,回环转折,多利用排比句式和语气助词来强化悲痛之情。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记叙了作者苏轼与文与可之间的深情厚谊,并阐述了文与可的创作理论,是有回忆、有议论、深情缅怀亡友的文章。虽为悼文,语言却凝练生动,活泼幽默,乐中寓悲,凄恻动人。

本单元推荐作品《狱中杂记》《陶庵梦忆序》杂叙所历所见,或痛心于刑狱黑暗腐败,或忧愤于家国破亡,也是通篇情感贯注、情理兼胜的优秀散文。

7 【学法导引】

本单元主要从形与神的关系角度欣赏古代散文,通过提要钩玄、沉思力索与反复诵读、因声求气的方法,把握作品的文气、意脉和情感,体会古代散文中的逻辑性和抒情性;另外,要继续进行文言基础知识的积累,并关注背景、了解作者,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写作特色及创作风格。

总之,学习本单元课文,要多读、多品味,注意不同作者、不同文体散文的风格特点及语言韵味,逐步培养自主鉴赏古代散文的能力。同时,还应有质疑问难的精神,大胆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从而获得对文章内容的更深刻的理解。

【课时安排】 8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

1.

学习单元“赏析指导”,理解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2.

初步了解本单元散文特点,并进行本单元学法指导。

3.

结合课文注释,疏通《六国论》文意,做《学案》“积累整合”

4.

通过“赏析示例”,初步了解《六国论》文章脉络及主要思想内容。

【活动过程】

1.自主阅读单元“赏析指导”,谈谈对本单元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特点的认识。

2.教师讲解本单元散文特点,提出单元教学目标,并进行学法指导。

3.教师指导预习“赏析示例”,作《六国论》一课的《学案》“积累整合”。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

1.

通过提要钩玄,梳理归纳,弄清《六国论》的论证结构。

2.

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把握文章意脉、情感及写作特点。

3.

通过探究讨论,认识苏洵观点的片面性。

【活动过程】

1.

自主朗读课文,列出《六国论》的结构提纲。

2.

齐读第一自然段,体会作者是怎样提出论点的。

3.

齐读第

二、第三自然段,弄清

二、三自然段是如何分别论证两个分论点的,这与中心论点有什么关系?

4.

指名朗读最后一段,归纳比较的内容,理解比较的意图。

5.

重点朗读第

二、第

三、第四自然段,体会对偶句、排比句、对比句在增强文气、体现情感方面的作用。

6.

探究讨论:六国破灭,真的弊在赂秦吗?如果你认为本文观点欠妥,对你今后读书有什么启发?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

9

1.通过质疑解难,归纳梳理《伶官传序》一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作《学案》“积累整合”。

2.

通过反复诵读,提要钩玄,把握《伶官传序》的论证结构和论证特点。

3.

通过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体会本文语言特点,了解欧阳修散文语言的多样性。

4.

通过探究讨论,理解本文观点,明确写作目的。

【活动过程】

见“教案示例”

第四课时

【活动内容】

1.

通过质疑解难,归纳梳理《祭十二郎文》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

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本文抒发的骨肉之情和宦海人生的感慨。

3.

品味本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语言。

【活动过程】

1.默读《祭十二郎文》,利用课文注释疏通文意,归纳梳理本课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自由朗读课文,说说本文和一般的祭文有什么不同,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指名朗读课文,并从文中画出句子说明韩愈对侄儿的死为什么会这样悲痛欲绝?

10 4.重点朗读第五自然段,揣摩语气助词在表达感情上的重要作用。

第五课时

【活动内容】

1.

通过提要钩玄,归纳梳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一文的文言基础知识,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

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贯穿本文其中的感情逻辑和思想逻辑,把握形散神聚的特点。

3.

通过诵读品味本文语言凝练生动、活泼幽默的特点。

【活动过程】

1.

自由诵读,提要钩玄,梳理归纳,完成《学案》“积累整合”。

2.

朗读课文第

二、第三自然段,说说本文记叙了有关文与可的哪几件事?分别表现了文与可怎样的个性?

3.

朗读第一自然段,概括本文阐发了怎样的创作思想,并谈谈你对这些思想的理解。

4.

巩固练习

⑴完成《学案》“学练平台”第5题。

⑵完成《学案》“拓展应用”

(三)第4题、第5题。

第六课时

11

【活动内容】

单元拓展巩固

【活动设计】

比较阅读《六国论》和《伶官传序》(或《祭十二郞文》和《祭妹文》),分析其异同,看看是不是比分别阅读有更多收获。把自己比较阅读的心得写下来。

回顾本单元课文,体会它们紧紧围绕中心取材、“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模仿其中一篇文章的写法,自己写一篇小论文或抒情性的文章互相交流展示。

第七、八课时

【活动内容】

单元小测

【活动设计】

作《学案》“单元检测”,教师讲解部分题目。

附:教案示例

《伶官传序》教学思路设计

一、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通过赏析示例《六国论》,学习了提要钩玄,逐层梳理文章脉络的鉴赏方法,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欧阳修的《伶官传序》来继续认识古代散文“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特点。

二、

整体感知

课文写了什么事,表达了什么观点呢?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把课文中的观点句划出来,并试着翻译。

三、品读欣赏

欧阳修散文作品有很多,体裁也丰富多样,我们接触到的就有《醉翁亭记》、《秋声赋》、《泷岗阡表》、《朋党论》等,可是据说欧阳修认为,《伶官传序》是他平生最得意之笔,文章好在哪里呢?

再次自由朗读课文,读完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对本文的看法。

(一)问题导读:

1、《古文观止》的编者认为本文“起手一提,包括全篇之意”,对这句话你怎样理解呢?

明确:本文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句话,具有提挈全文的作用,全文都围绕它进行论证。

2.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这句话的理解?

明确:国家兴盛与衰亡的道理,虽然说是天命,难道不是由于人的作为吗?

重点是强调人在主观上是否努力

小结:本文观点鲜明,条理清晰 ,很值得我们在作文中学习和借鉴。

3、文中哪几个词语最能表现庄宗忧劳?

受、藏、遣、告、请、盛、负、前驱、纳

欧阳修为什么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得天下呢?

明确:欧阳修极力渲染庄宗忧劳,就是为了突出 “忧劳兴国,逸豫亡身”这个主题。

4、作者在文中是怎样论证观点的呢?

13

明确:使用正反对比举例的论证手法

(二)朗读品味

1.读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和“及仇雠已灭这两个句子”

注意感情和语气。

第一句赞叹,庄宗意气风发,应该读得激昂、振奋;第二句惋惜,庄宗败绩可叹,读得低沉、缓慢、哀伤。

2.将这些句子改为两两对偶的句子让学生评价

优点:使用对偶,朗朗上口;使用短句,干脆利落。

缺点:呆板,无变化。

在表达情感上平淡了,为什么?

引导学生发现课文句子的特点。

明确:(1)本文有陈述句,有感叹句,有反问;有骈句、有散句;有长句,有短句。句式错落有致,读起来抑扬顿挫,一唱三叹,感情饱满,气势充沛。

(2)第三自然段“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巾,何其衰也!”

这是两个感叹句,用词不同,却包含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壮哉,在赞叹中有轻蔑;衰也,在惋惜中有谴责,都表达了作者对这件历史事实的鲜明的观点。接着又用“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和“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反诘语气的选择复句强调后者,说明成败之事“皆自于人”的道理。文章感情充沛,语言富于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3.同学们再齐读一遍体会。

4.回顾《醉翁亭记》中的句子:

14 明确欧阳修散文的语言特点:

骈散结合、行文流畅,“也”字的运用构成反复咏叹,却毫无拖沓之感。

(三)探究讨论

1.本文是欧阳修为《伶官传》作的序,可为什么本文的主人公却并不是伶官而是庄宗呢?

明确:本文很少直接写到伶官们的事,因为伶官的事迹在传内已作了详细叙述,不必重复。庄宗的衰败正是由伶官所引起,作者以历史为鉴,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以史论事,内容联系很紧密,重点落在庄宗盛衰的史实和评论上。文章最后也提到“数十伶人困之”的事实,使伶人的作乱和后唐的盛衰直接联系起来,这样扣住了题意,突出了中心。

2.欧阳修为什么要就伶官乱政误国之事评述国家兴亡盛衰之理呢?

(四)拓展提高

让学生发表对课文的观点的个性评价。

(五)结语:

正所谓“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欧阳修在乱世中,在仕途多舛中,肝胆忠心昭日月,义正词婉劝君王。《伶官传序》就像一面镜子,让我们从庄宗的悲喜人生中谨记: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居安思危,防微杜渐。

第5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二单元》

一、研究主题:借助联想和想象置身诗境

解读文学作品,特别是具有跳跃性的诗歌,需要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去神游冥索,去迎寻作者所暗示的境界、情调。正如苏联作家别林斯基所说:“在文学中,尤其在诗中,想象是主要的活动力量。”的确,想象能突破时空的限制,能使情节更完整,形象更丰满。

在古典诗词的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启发学生展开想象,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参与讨论,使学生从被动接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自觉学习,让学生身、心一同参与到古诗词的鉴赏来,把诗中的意境转化为自己脑中的具体形象,最终形成一幅分明而有序的直观画面,如耳闻,如目睹,身临其境,从而品味到诗词中作者的感情,达到与之共鸣,并转化成一种精神的力量,获得审美感受。这不仅使学生把握一首诗的主旨,也能使他们举一反三,培养他们自学古诗的能力。

二、研究重点:如何借助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

三、研究难点:借助联想和想象鉴赏诗歌的方法

四、预设课时:3课时

五、设计指导学生进行专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

第一课

教学内容:

1、举例明确什么是联想和想象。

2、借助回顾初中及高中必修模块古典诗歌的诗境,感受联想和想象在诗歌鉴赏中的重要作用。

3、借助回顾初中及高中必修模块古典诗歌的诗境,明确联想想象的基本方法。

参考资料

(一):想象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运用

1、以字解诗。

古人对诗词的用字极为讲究,往往要反复推敲后完成,所以古诗词的语言大多十分精练,具有丰富的内涵。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去体会诗词的妙处。李白的诗《夜宿山寺》中有一关键的字“摘”。提问:“人能摘到天上的星辰吗?”于是学生展开想象,联系全诗就能明白:那是因为人站得高,即山寺之高。山寺真有如此高吗?显然不会,由此学生自然能理解诗人那夸张的笔调。再如《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笛》一诗的后两句:“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是全诗的难点,也是理解作者感情的关键。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性想象,一步一步逼进主旨,化难为易。提问:(1)五月份中哪些花会开放?梅花是在什么时候凋谢的?谁都知道,梅花谢落时间应在冬末春初,而不是“五月”;(2)梅花在五月凋谢这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反常的现象。(3)为何会出现此种反常现状?联系《窦娥冤》的内容,这种现象是有悖常理的,诗人以此种反常现象来说明自己遭受奇冤。至此,诗人的那种愤懑之情就不难理解了。

2、以画解诗。

心理学家曾作过调查,结果发现学习配有插图的课文与不配有插图的课文相比。学生要多获25%的信息④。教材中的插图具有直观性、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如能合理加以利用,引导学生由此展开理想,就能使学生从整体上去理解古诗词。如于谦的《石灰吟》,学生从字面上仅仅了解到石灰的高贵品质,但这并非诗人的意在,它还有更深的意隐藏在诗面的背后,这时就可利用插图引导学生加以想象:“画面上主要画的是谁?旁边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两者有何联系?”学生通过想象就能明白:诗人于谦看到在烈火中锻烧的石灰,想到自己。由此也就不难体会到此诗中诗人以石灰自喻,立志报国,死而后已的思想感情。利用插图,学生全面把握了诗的主旨,难怪有的老师说:“插图是学生理解课文的金钥匙。”

以画解诗的另一种方法是让学生在初步了解诗词大意后,根据自己对诗的理解,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用水彩或水粉画一幅图,即利用自制的插图来加深他们对古诗词的更深的理解,同时提高他们对美的感受能力。如杨万里的《小池》,细流、树荫、小荷、蜻蜓几种事物组成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学生饶有趣味地对它进行创作,这本身是一种审美的过程,同时在美丽的风光中不难体会到诗人的热爱之情。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轻松把握了主旨,提高了他们学习诗歌的兴趣,发挥了他们的主体作用。阅读的快乐与收获的喜悦与诗歌一起伴随。

3、以导解诗。

它是指教师在讲解诗歌时先介绍与作者有关的背景知识,让学生赏析诗歌时联系背景展开想象,最后理解诗意,把握诗心。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运用了浪漫手法,虚拟了一个美妙的仙境,学生通过教师关于诗人人生经历和社会现实的介绍展开对比想象,就能清楚地明白其用意,即它表达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对自由的渴望。试想,如果没有背景的介绍,学生就不能展开想象,只从字面上理解诗歌就很难把握主旨了。

4、以诗解诗。

不同时期的诗人,虽然有不同感情,但总有不变的东西。在教学古诗词时如果能把学过的诗与新诗对比讲解,让学生在对比中展开想象,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时,我就引导学生联系他的另一首诗《春望》,在对比中启发学生想象两首诗中诗人的不同形象。在想象中学生不难体会到诗人在经历了彻骨的悲痛后,意外听到喜讯时的那种情不自禁,泪流满面,喜极而泣的感情。由看到国家衰败的悲到听到收复河山的喜,学生想象出诗人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形象,自然就能感受到诗人那种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

5、以读解诗。

这里的读决不是那种漫无目的,有口无心的瞎读,它含有反复诵读,潜心涵咏的意思。教师要引导学生慢慢地读,细细地吟诵。如此反反复复,次数多了就自然能引发学生的想象,使他们头脑中的意象不断丰富,从而悟出诗意。李白的《静夜思》明白如话,同时也能激起学生的无限遐想。教师只要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中展开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去感悟诗人的思乡之情。此时教师任何自谓精妙的讲解都是多余的。

除此之处,教师还可以以写解诗(让学生运用想象扩写诗歌,进而把握诗歌内容),以演解诗(通过学生创造性的表演来领悟诗歌主旨)等。

参考资料

(二):

一、看题目,猜内容

导入新课后,要求学生看着课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大胆推测诗歌内容。例如学习《天上的街市》,教师板书课题后,要求学生结合平时所见街市景象,联系有关神话、传说,想象天上的街市会是怎样的景象?有学生想象到:天的街道是用水晶铺成的,晶莹剔透,诗仙李白手执酒杯,口吟“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在天街散步。学《观沧海》,则要求学生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想象海上的壮阔景象。这样,新课伊始,便引导学生煽动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为新旧知识搭起了桥梁,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画面再现法

詩歌具有形象性,解读詩歌就须依据诗句特定的语言文字符号,进行再造想象,从而在脑海再现詩歌的意象。在教《渔歌子》、《江南春》一类画面性强的写景作品时,我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要求他们在大脑荧光屏上再现有关诗句所描绘的画面,并试用语言表述出来,有时还要求他们为诗配画,将语言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这样,学生在联想想象过程中,渐渐进入了诗歌描绘的境界中,既初步理解了诗句,又锻炼了口头表达能力,还发展了特长,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添枝加叶法

精炼含蓄、跳跃性强是詩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诗人只能提出几个要点,其余部分要靠读者自己去想象、配合、组织”(吴世祖语)。基于此,在叙事诗的教学中,有意设计练习,要求学生为情节添加细节,使故事情节更具体、更完整。如在《石壕吏》的教学法中,引导学生想象石壕吏的外貌、动作、神态、语言,想象妇人的衣着、动作、表情、语言,设想他们对话时的场景。这样,不但拓展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也加深了其对课文的理解。

四、改写、续写、尝试写诗法

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将抒情诗改写为抒情散文,叙事诗改写为故事或剧本。笔者曾让学生将《送元二使安西》、《塘湖春行》改写为抒情散文,将《卖碳翁》《木兰辞》改为故事,将《石壕吏》改为剧本,或以《碳被抢后》、《石壕吏续》为题续写记叙文,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写诗。如常栋同学以《平行线》为题,写道:命运/开了个不小的玩笑/让我们有缘相识/却无缘相交/只能/遥遥的注目/把思念与祝福/给白鸽/传告/语言虽稚嫩了点儿,但毕竟有点诗的味道/不乏诗的灵光。

五、假设情境法

教完一首诗歌后,往往设计,假如你是诗人,处在当时情境中,会怎么想,怎么做的思考题,引导学生联想、想象。比如,学完《卖碳翁》,要求学生设想:假如你是白居易,目睹了卖碳老人的不幸遭遇,你会怎么想,怎么做?这种开放式的思考题,既能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詩歌主旨,又能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力,激活其创新思维能力。

另外,在指导朗读中,我借鉴 宁鸿彬 老师的做法,要求学生口中念, 耳朵听,眼睛看,脑子里面想画面,不但训练了联想想象力,而且有效的提高了记忆效率,培养了语感。有时还为诗歌配上音乐,在配乐朗诵中使诗歌形象与音乐形象相互补充,进一步丰富学生想象的空间,增强记忆的效果。

参考资料

(三)

一、渲染意境,古诗换新颜

古诗词的美在于凝练和模糊。其优美的意境往往只有通过读者的想象才会领略,若用白话直解诗意则会荡然无存。因此,对于写景状物类的古诗,让学生在通读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语,通过想象来描绘渲染出诗句的意境,是融理解、想象、表达和创造于一体的最佳方法。比如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诗中的“残阳”每个语 文 老师都会解释为“落日余晖”而学生合理想象夕阳映照下江面的秀丽景色,以《秀丽的江景》、《江面残照》或《暮江夕照》为题,加以想象把诗景诗境描绘下来,比按句子翻译《暮江吟》来得更有意思吧!

二、联想补白,妙笔绘彩章

叶圣陶 先生曾说:“古诗教学的目标是陶冶性情和培养想象能力。”挖掘诗句存在的联系,启迪学生展开联想,补其空白,究其意渊,以扩写法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的丰富的想象能力又为提高写作水平提供了契机。如《村居》“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很优美的诗境,也留有许多的艺术空白,给人以回味。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补充诗中的“空白”。描绘草长莺飞柳醉春烟的春景,充实古诗中的春景自不待言。而那“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情景,若能联想补白,该是何等景致啊!如儿童散学早归的欢喜劲儿,步履轻快,可能在回家的路上就三五成群地讨论起了回家后的安排,语言和动作就成了此时作文的联想补白点;回到家急急地拿出纸鸢赶到草地,想象儿童放纸鸢时的神情和动作吧:有的踮着脚尖,高举纸鸢,迎着风,等待着放飞的一刻,他们的神情认真又欢悦;有的孩子拿着线轴,一手随着风向手捏棉线,做好了随时拉着纸鸢凭飞借力的准备;想象纸鸢“一行飞在青云端”,想象着“纸花如雪满天飞”,想象着“风筝吹落画檐西”,而此时的儿童又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呢?仿佛置身其中,揣测着他们的心理,描绘出天真烂漫的情态„„在教师的引导下,一个个儿童放风筝的形象就栩栩如生地展现出来,使想象者成了画面中或事件中的旁观者,身临其境,真情实感,方能写出具有活力的作文。

用联想补白法对叙事性古诗进行想象作文,犹如把学生带到一棵冬天的树前,想象春天来

临时枝繁叶茂的情景,给古诗联想补白,就如同给冬天的树添上一条条绿枝、一片片嫩叶。

三、虚构再造,细摩写文章

再造,即重新建造、重新制作。再造法,即在理解诗意的前提下,抓住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或几点借题发挥,重新立意,谋篇布局,进行虚构的想象性作文。鲁迅在《怎么写》中曾言:创作即是他个人的造作,允许而且必然要有幻想与虚构,不能要求象“新闻记事”那样的“真实”。古诗的创作年代距离我们很遥远,可是诗中的情、景、事、物却是我们熟悉的。因此再造法既可以借古诗中的一点或几点内容进行借题发挥,也可抒发由古诗而感受到的激动人心的“心境”,既然是再造性的虚构的想象作文,那么我们可以极逞“创意之才”,发挥强烈的想象力,“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主观的思想感情、意志欲念,均可借助事物来畅想抒发,感受驰骋的想象所带来的行文的无拘无束,并从中感受到一种语言的趣味,训练学生虚构的能力和想象的能力。

崔护《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的抒情诗。崔护考进士未中,清明节独游长安城郊南庄,走到一处桃花盛开的农家门前,一位秀美的姑娘出来热情接待了他。第二年清明节再来时,院门紧闭,姑娘不知在何处,只有桃花依旧迎着春风盛开。简练的言辞构勒出了简单的情节,回旋着一种淡淡的惆怅。有位现代诗人抓住“去年”、“今日”、“人面”、“桃花”四个重要词语,再造《题都城南庄》,在诗歌中,诗人不仅以清朗的笔调描述了崔护进京赶考偶经农家的经过,又以流露着的浓郁的情感使现代版《题都城南庄》流淌出回肠荡气的感觉。诗人在诗末写着:“你是谁?谁家的女子?

为了谁?站在这春风中?

我在梦中一次次地喊醒,

我在醒时一遍遍地追问,

桃花依旧,笑春风。

而那花下的人呢?

我把寻人启事,写进诗里。 后来广为流传,

一千多年了,

至今没有回音。”

我们读完一首古诗,留在头脑中的可能只是一种模糊的感觉,也可能只是一种感慨,亦或是诗中的最打动人心的一个词语。虚构再造,就是抓住这一瞬间的感觉,“跟着感觉走,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温柔”,而此时的思维却越来越灵活,甚至于豪放不羁,在感觉的引领下,浓墨重彩地描叙着古诗带给我们的梦般的情节。当然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却总是囿于见识浅薄,即使老师允许其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地想象,其想象的结果总难离窠臼。因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指导时,用经典性的优秀文章来拓宽学生的想象,补充学生想象角度上的空白,让他们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各种端地,写出灵巧新颖的想象性文章。

四、见证诗境,奇思出佳作

理解诗意背诵古诗是学生学习古诗的习惯,诗人轶事学生虽然接触不多但比较感兴趣。他们读了《七步诗》也就知道了曹植七步成诗;读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也就知道了曹操其人,对于杨修以“一人一口酥”参透曹操“盒”字的用意而知道曹操是一个多疑的人;读了王冕的“谁家洗砚池边树,朵朵梅开淡墨痕”而与课文王冕学画联系了起来;读了李白的“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体会到了李白的豪放与洒脱,很自然地联想到流传民间的高力士为李白脱靴等等;读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我们知道了李白与汪伦之间的深情厚谊,课外链接更让我们知道了汪伦以“十里荷花,万家酒店”骗来深深敬仰的“诗仙”李白的趣事。

诗人的种种奇事趣事轶事为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写作空间。我们可以坐上时光机器,穿越时空,回到某个朝代,扮演诗人或者诗中的人物,亲临古诗中的情节。比如,我们可以看着古诗,来到风烟弥漫的三国,化身曹植的友人,听他倾诉七步成诗后的愁肠。穿越时空,来到梦幻般的唐朝,让我们变成汪伦,亲自与李白泛舟小湖,吟诗会友;变成一位过路人,受到一豆昏黄灯光的指引,无意中在黑夜里投宿在李商隐家,看他写着“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我们可以回到清瘦的宋朝,成为岳飞麾下的将士,与“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的岳将军驰骋沙场,感受金戈铁马的悲壮。阅读着古诗,我们可以尽情地挥洒想象的笔墨,就这样,我们可以写过春秋,写过三国,写过唐、宋、元、明、清,有多少诗人可以在我们的笔下重生?有多少诗人的小花絮可以在我们的笔下绽放?有多少历史事件可以在我们的笔下重演?而我们既在这样的想象中练笔,也在这样的练笔中既感受着诗人的喜笑言嗔、抑郁沉顿,又感受着历史激情的冲荡。

阅读古诗,充分利用古诗资源进行想象性作文,使读为写作所用,而写作又促进了对古诗的理解,使读写互为彰显。古诗如此,成语故事、精短文言文不也同样可以用渲染意境、联想补白、虚构再造、穿越时空四法进行想象性作文吗?

第6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名句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天旋日转会龙驭,到此踌躇不能去。 春风桃李花开夜,秋雨梧桐叶落时。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野哭千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以地事秦,有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优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第7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厦门市2012~2013学年(下)高二质量检测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考生注意:答案全部写在“答题卷”上。

监考教师注意:只须装订“答题卷”,本“试题”让学生带回、保存。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4分)

(1)荒忽兮远望, 。(屈原《湘夫人》)

(2) ,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野哭千家闻战伐, 。(杜甫《阁夜》) (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 2.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4分)

(1)岩扉松径长寂寥, 。(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2) ,良有以也。(李白《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 (3)昆山玉碎凤凰叫, 。(李贺《李凭箜篌引》)

(4)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3.文学常识填空(4分)

(1)屈原是中国诗歌史上最早的、影响最为深远的爱国诗人,他的代表作《 》集中反映了他的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

(2)唐代诗人 的山水田园诗将诗情、画意、音乐美,与道家、禅宗的意趣结合起来,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3)在韩愈、柳宗元的倡导下,中唐文风大变,清新流畅的新文体,基本上取代了几百年来占统治地位的骈文。文学史家称这场诗文革新为唐代 运动。

(4)《六国论》的作者 是北宋散文家,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也以文学著名。后人并称他们为“三苏”。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两朝开济老臣心 济: .(2)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 阳: .(3)籍独不愧于心乎 独: .(4)汝殁以六月二日 以: .高二语文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5.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序天伦之乐事 B.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 C.径须沽取对君酌 D.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6.下列各项中,与例句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函梁君臣之首 .A.目眇眇兮愁予 B.骊山北构而西折 ..C.项王军壁垓下 D.吾数击杀响马贼,夺其物,故仇我 ..7.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又可冀其成立耶 B.吞声踯躅不敢言 ....C.可怜光彩生门户 D.思厥先祖父 ....8.对下列各句句式特点归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函谷举

②不吾知也

③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④其又何尤 ⑤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⑥惟兄嫂是依

⑦吾佐董丞相于汴州 A.①③/②④⑥/⑤⑦ B.①③/②⑥/④⑤⑦ C.①⑦/②③⑥/④⑤ D.①③⑤/④⑥/②⑦

二、课内文言语段阅读(16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3题。(10分)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高二语文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A.足之所履 履:踩 .B.庖丁释刀对曰 释:放下 .C.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遇:对待 .D.族庖月更刀 族:众 .10.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砉然向然,奏刀騞然 B.技盖至此乎 C.善刀而藏之 D.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依乎天理 B.因其固然 ....C.为之四顾 D.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2分)( ) A.庖丁为文惠君解牛 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 ..B.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以无厚入有间 ..C.依乎天理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D.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 ..1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第一段描写庖丁解牛的熟练动作和美妙声响,极力渲染庖丁解牛的自然、优美。 B.解牛三年之后,庖丁对牛的全身结构完全摸清了,不用眼睛看就可把它拆卸开来。 C.庖丁能够“依乎天理”,“因其固然”,所以他的刀用了十九年,刀刃“若新发于硎”。 D.文中的“养生之道”是指在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中把握规律借以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翻译下列课内文言文中的句子。(6分) 14.(1)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3分)

译: (2)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3分)

译:

三、文学名著阅读(10分)

15.下列各项对《复活》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 ...A.听完判决后,马斯洛娃因觉得冤枉而放声大哭。陪审员涅赫柳多夫赶忙上前安慰她,并向庭长指出判决不当,结果遭到了庭长斥责。

B.涅赫柳多夫向马斯洛娃表明,要用结婚的行动来赎罪。马斯洛娃认为涅赫柳多夫是想用她来拯救自己,她厉声斥责他并叫他走开。

C.在库兹明斯科耶,涅赫柳多夫按照低廉的价钱把土地租给农民。他为此蒙受了很大的损失,可是农民们并不满足,他们仍有所期望。

高二语文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D.当助理护士说认不出旧照片中的马斯洛娃时,马斯洛娃的脸色变得凄凉。她想起自己相貌巨变的起因,对涅赫柳多夫又产生了愤恨。

E.在涅赫柳多夫的多方努力下,马斯洛娃终于免受流放的刑罚。马斯洛娃很感激涅赫柳多夫,但她仍然告诉他,自己爱上的是西蒙松。

16.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回答问题。(5分)

涅赫柳多夫回到莫斯科以后,头一件事就是到监狱医院里去„„

涅赫柳多夫有心像上次那样对待她,然而他不能够照他所打算做的那样伸出手去同她握手,现在她在他的心目中变得极其讨厌了。

涅赫柳多夫去监狱医院的目的是什么?他为什么极其讨厌马斯洛娃?请简要叙述。 答:

四、课内古代诗歌阅读(15分)

(一)阅读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完成17~18题。(7分)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17.下列对这首诗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诗的开头以比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的遭际受门第贵贱决定的不平现实。 B.诗人认为人各有命,不能行时叹息坐时愁,体现了诗人乐观、大度的情怀。 C.诗的前六句为五七杂言,句式长短相间,语调时缓时急,富有节奏感。 D.此诗为歌行体,语言质朴,全诗用近乎口语的文字写成,明白晓畅。

18.请简析“心非木石岂无感”这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

答:

(二)阅读周邦彦的《苏幕遮》,完成19~21题。(8分)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19.下列对这首宋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鸟雀呼晴”的“呼”字很传神,通过描写小鸟的欢快叫声来表达词人轻快心情。 B.下片“故乡遥„„久作长安旅”四句,抒发了诗人有家难归的羁旅之情。 C.下片“五月渔郎相忆否”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朋的思念之情。 D.全词明白如话,不加雕饰,意境深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高度。 20.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纽带的意象是“ ”。(2分) 21.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请从炼字的高二语文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角度赏析此句中的“举”字。(3分)

答:

五、课外文言文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2~26题。(15分)

钱塘六井记 苏轼

潮水避钱塘而东击西陵,所从来远矣。沮洳斥卤,化为桑麻之区,而久乃为城邑聚落,凡今州之平陆,皆江之故地。其水苦恶,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而所及不广。唐宰相李公.长源始作六井,引西湖水以足民用。其后刺史白公乐天治湖浚井,刻石湖上,至于今赖之。.始长源六井,其最大者,在清湖中,为相国井,其西为西井,少西而北为金牛池,又北而西附城为方井,为白龟池,又北而东至钱塘县治之南为小方井。而金牛之废久矣。嘉祐中,太守沈公文通又于六井之南,绝河而东至美俗坊为南井。出涌金门,并湖而北,有水闸三,注以石沟贯城而东者,南井、相国、方井之所从出也。若西井,则相国之派别者也。而白龟池、小方井,皆为匿沟湖底,无所用闸。此六井之大略也。 .熙宁五年秋,太守陈公述古始至,问民之所病。皆曰:“六井不治,民不给于水。南井.③沟庳而井高,水行地中,率常不应。”公曰:“嘻,甚矣,吾在此,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乃命僧仲文、子圭办其事。于是发沟易甃,完缉罅漏,而相国之水大至,坎满溢流,南注于河,千艘更载,瞬息百斛。疏涌金池为上中下,使浣衣浴马不及于上池。而列二闸于门外,其一赴池而决之河,其一纳之石槛,比竹为五管以出之,并河而东,绝三桥以入于石沟,注.于南井。

明年春,六井毕修,而岁适大旱,自江淮至浙右井皆竭,民至以罂缶贮水相饷如酒醴。.而钱塘之民肩足所任,舟楫所及,南出龙山,北至长河盐官海上,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余以为水者人之所甚急而旱至于井竭非岁之所常有也。以其不常有,而忽其所甚急,此天下之通患也,岂独水哉?

(摘编自《苏轼全集》)

注:①沮洳(rù)斥卤:低洼潮湿的盐碱地。②派别:江河的支流。③庳(bēi):低下。④甃(zhòu):井壁。⑤罅(xià)漏:缝隙,漏洞。 2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至于今赖之 赖:依靠 .B.问民之所病 病:疾病 .C.比竹为五管以出之 比:并列 .D.而岁适大旱 适:恰逢 .2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高二语文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①A.惟负山凿井,乃得甘泉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此六井之大略也 是何楚人之多也 ..C.可使民求水而不得乎 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D.绝三桥以入于石沟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24.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六井修治措施的一项是(3分)( )

①少西而北为金牛池 ②于是发沟易甃,完缉罅漏 ③六井不治,民不给于水 ④而列二闸于门外 ⑤比竹为五管以出之 ⑥皆以饮牛马,给沐浴 A.①②⑥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⑤⑥ 25.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介绍钱塘城的形成和地理特征,为下文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作了必要的铺垫。

B.钱塘六井的开凿始于宰相李长源,终于刺史白乐天,为百姓引来了西湖之水,解决了饮水问题。

C.陈述古到任后,组织人员对钱塘六井进行了修治,使六井在第二年的大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D.本文以记钱塘六井的开凿和修治为主体,但不局限于“记”,而借“记”发“议”,意在“记”外。

26.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余 以 为 水 者 人 之 所 甚 急 而 旱 至 于 井 竭 非 岁 之 所 常 有 也

六、课外现代文阅读(10分)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27~29题。

寒夜生花 迟子建

①今冬大兴安岭奇寒,春节前后,气温都在零下摄氏三十七八度之间。世界看似冻僵了,但白雪茫茫的山林中,依然有飞鸟的踪迹;冰封的河流下,鱼儿也在静静地潜游。北风呼啸的街头,人们也依然忙着过年。

②有生命的不止这些,还有花儿。 ③是霜花!

④每天早晨,我从床上爬起,拉开窗帘,便可望见玻璃窗上的霜花。户外寒风凛冽,室内温度只有摄氏十七八度,所以今冬我见的霜花,不像往年只蔓延在窗子底部,而是满窗盛开!

⑤霜花姿态万千,真是要看什么有什么。挺直的冷杉,摇曳的白桦,风情万种的柳树,高二语文试题

第 6 页(共 8 页) 初绽的水仙,半开的芍药,怒放的菊花,你在霜花的世界中,都能寻到。当然,除了常见的树木和花朵,霜花也隐现动物的形影,比如呼呼大睡的肥猪,飞翔的仙鹤,低头喝水的鹿,奔跑的狗,游走的蛇等。你要问霜花中有没有人?答案是肯定的。亭亭玉立的少女,蹒跚学步的儿童,弯腰弓背的老人,霜花也不吝惜它的笔,勾勒他们的形影,并为之配上人间的烟火气——房屋、水井、田地、牛车、犁铧、米缸、灶台、饭桌、碗筷甚至肥皂。仅有这些还不够,没有光,世界是彻头彻尾僵死的,于是霜花中就有了日月星辰,有了来自天庭的照耀!

⑥不要以为霜花总是烟花般灿烂,它也有孤独的脚印;它也不总是祥云缭绕,那里也有离人的眼泪!

⑦在这里,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刻,也是最黑暗的时刻。太阳三点多就落山了,好像它答应了要去照耀另一个更黑暗的世界,而把人间过早地推入暮色之中。白昼中被阳光鞭挞的寒流,在太阳消失后,竟做起了浪漫的事情。它们中的一部分,潜入千家万户的窗缝,在人们熟睡时,用月光星光做笔,蘸着清芬的霜,在明净的玻璃窗上,点染出一幅幅图画。

⑧有千万扇窗户,就有千万个霜花的世界,因为霜花的世界没有相同的。今天你看到的芭蕉树形态的霜花,明天演变为一片葳蕤的野花了;今天你看到的少女,明天就可能变成老妪;今天你看到的光秃秃的树,明天挂上了几盏灯笼。还有那饭桌和房屋,可能一夜之间会缺了桌脚,或是两层的房屋变成了三层四层,让你慨叹它们造房的神速。

⑨太阳走得早,并没有想着第二天要早来。它晚来也好,霜花会存留长久些。七点多钟,晨曦初现,霜花被映照成柠檬色,远看像张金箔纸;等八点多太阳完全冒出头来,霜花就是橘红的了,如果此时恰好有酒杯形态的霜花闪烁其中,我就是喝到浓郁的葡萄酒了;而等太阳升得高了,阳光照耀着雪地,天地间跃动着白炽的光芒,霜花就回到本色,一片银白,玻璃窗就成了银库了!不过,太阳每前进一步,霜雪图就损毁一些:花瓣凋零了,树木枯萎了,河流干涸了,房屋坍塌了,动物少了四蹄或是尾巴,犁铧残破了,玻璃窗像是心疼什么人似的,漫溢着霜花的泪滴。阳光把这样的泪滴照耀得晶莹剔透。如果说冬天也有露珠的话,该是它们吧。

⑩霜花在正午时消失了,玻璃窗干干净净的了!不要以为它们的故事就此结束了,夕阳尽了,霜花又会在玻璃窗上重谱新篇。于是像我这种爱做梦的人,又有了新的憧憬。

霜花似乎很懂得主人的心思,有的时候,我能从霜花中看到已故亲人用过的东西,比如茶壶、眼镜,比如砚台、笔管。让人怀疑他们夜间悄悄匍匐在窗棂上,听我梦中的呓语。在冷酷的现实世界中失去的,那个世界又温柔地回馈了我,让我直想亲吻那片霜花,让我所爱的,再度与我的呼吸共融。

没有一个早晨,我不是与霜花共度的。我站在它面前看它,它也在静静地看我。能与心灵共通的世界,谁敢说是虚幻的!霜花是彼岸世界送给此岸世界的哈达,你的目光与它交汇时,就是领受了福气。

高二语文试题

第 7 页(共 8 页)

(选自《文汇报》2012年2月11日,有删改。)

27.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是霜花!”这句单独成段,并用感叹号强调,照应标题,表现作者的惊喜之情。 B.第⑤段中作者调动丰富的联想和想像,以生动的笔法写出了霜花的万千姿态。 C.第⑦段“潜”“蘸”等动词刻画了“寒流”的无孔不入,渲染出寒夜的阴郁沉闷。 D.第⑨段以时间为序,描写随着太阳升高霜雪图渐渐损毁的景象,充满动态和美感。 28.作者笔下的霜花有哪些特点?请分点概述。(3分)

答: 29.有评论者认为迟子建的这篇散文“冷色调中,有着融融的暖意”,请结合文本,从文章主题意蕴的角度谈谈你的理解。(4分)

答:

七、写作(60分) 30.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议论文。(60分)

谁若游戏人生,他就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便永远是一个奴隶。——歌德 宿命论是那些缺乏意志力的弱者的借口。——罗曼·罗兰 对上述名人名言,你有什么感悟和思考?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立意自定;(3)标题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高二语文试题

第 8 页(共 8 页)

第8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试题

满分;100分

一、注音。(2分×9=18分)

被十余创()鹧鸪()扁舟子()...1.词是在时期产生,从中唐后流行起来的一种新诗歌体。词是的简称,

就是歌词的意思。

2.第一单元我们主要学习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分析诗歌的内容和主

旨,第二单元则是怎样以“置身诗境,”的方法来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和品味诗歌特有的意境美。

觱篥.()消溽.暑()万乘.( 遘.者()以粝.()报粻.()

二.名句默写。(1分×16=16分) 1.出师未捷身先死, 2.心非木石岂无感? 3.袅袅兮秋风,。 4. 5.天长地久有时尽, 6. 7.春江潮水连海平, 8. 9.,不能使我开心颜? 10.吴楚东南坼, 11.,凭轩涕泗流。

12.钟鼓馔玉不足贵, 13.五更鼓角声悲壮, .六王毕,,蜀山兀,。

15.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

三.文学常识填空:(2分×12=24分)

第9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

新课程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目录 诗歌之部 第一单元

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长恨歌/白居易

自主赏析

湘夫人/屈原

拟行路难(其四)/鲍照

蜀相/杜甫

书愤/陆游

推荐作品

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越中览古/李白

一剪梅/李清照

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自主赏析

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登岳阳楼/杜甫

菩萨蛮(其二)/韦庄

推荐作品

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旅夜书怀/杜甫

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扬州慢/姜夔

长相思/纳兰性德

第三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将进酒/李白

自主赏析

阁夜/杜甫

李凭箜篌引/李贺

虞美人/李煜

苏幕遮/周邦彦

推荐作品

国殇/屈原

燕歌行/高适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菩萨蛮/温庭筠

般涉调·哨遍 高祖还乡/睢景臣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散文之都 第四单元

创造形象 诗人有别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过小孤山大孤山/陆游

自主赏析

庖丁解牛/《庄子》

项羽之死/司马迁

阿房宫赋/杜牧

推荐作品

西门豹冶邺/褚少孙

大铁椎传/魏禧

第五单元

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六国论/苏洵

自主赏析

伶官传序/欧阳修

祭十二郎文/韩愈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苏轼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方苞

陶庵梦忆序/张岱

第六单元

文无定格 贵在鲜活

赏析指导

赏析示例

种树郭橐驼传/柳宗元

自主赏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论语》

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李白

项脊轩志/归有光

推荐作品

游沙湖/苏轼

苦斋记/刘基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

上一篇:广州技工学校哪家好下一篇:城乡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