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人

2022-06-03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中国古代文人

中国古代文人对“三农”的情感态度初探

摘 要:文人阶层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文化群体。作为传统农业社会的一分子,中国古代文人必然受到来自“三农”的强烈影响。有赖于其时全社会“重农”“敬农”的整体氛围,“三农”及其相关问题的阐发讨论在他们所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中有大量呈现:(1)文人官僚作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天然地站在利于国家运转的宏观角度,他们对作为社会经济基础的“三农”及其相关问题给予高度的重视,借助作品“劝农”,如陶渊明《劝农》组诗、戏曲《牡丹亭》之《劝农》一出;(2)面对身负重压却仍勤恳劳作的古代农民,感性的古代文人会自然而然地发出同情、怜惜之感,是为《田草赋》等“悯农”文艺作品的精神根源;(3)文人群体中也不乏信奉“士农一体”“耕读传家”者,如陶渊明《归园田居》与谢灵运《山居赋》中所描绘的那般,这类选择“事农”的文人所创作的作品能“零距离”体现出古代“三农”的真实面貌。

关键词:古代文人;三农;文艺作品;劝农;悯农;事农

收稿日期:2021-04-05 DOI:10.13968/j.cnki.1009-9107.2021.05.17

作者简介:蒋志琴,女,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艺术美学及书画美学。

引 言

中国古代文人是社会制度文化所催生出的特定阶层群体,他们或天生贵胄,或出身寒门,或在仕途上顺遂,或于山水间得意,或年轻气盛目空一切,或老成持重虚怀若谷……无论何种身份、志趣与性情,中国文人象征着知识修养和精英诉求,是“识文断字”“能言善辩”且持有一定话语权的时代文化引领者,他们对待世态事物的思维方式、价值尺度与行为逻辑亦通过其作品流芳百世,继而渐渐沉淀、渗透进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之中。而恰与某些立足于当下高度城市化的现实所生发的诸如“文人轻农”“士人贱农”一类的狭隘观点相反,對于身处农业产值占比、农业区域占比及农业人口占比皆遥遥领先于其他诸产业行业的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中国古代文人而言,“耕读传家”可能更为接近其中大部分人的真实生存生活状况,即在中国古代,似如今一般与“三农”绝对“割袍断义”的文人士人并不占据主流,许多文人都是从“耕读”“樵读”乃至“牧读”“渔读”起步,抑或同“三农”间存在着诸如“庄园主-庄园/佃户”“地方官-辖区/百姓”“投宿客-旅居地/主家”一类千丝万缕的关系的;亦即自先秦时《管子》将“重农”这一命题做以相对完备的论述阐发始,后世的中国文人总体而言大多秉持着类似“重农”“敬农”一类的积极态度,他们充分地肯定“三农”于社会运转、民生福祉所能够起到的不可磨灭之作用与价值。而尽管“三农”概念和“三农”问题的提法,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学术界的重要而独特的理论创造[1],但农业、农村和农民及其相关问题的存在却是我国古已有之的不争客观事实,千百年来,有关于此“三农”的言说与争鸣从未真正间断过。基于此,笔者拟从中国古代文人阶层的宝贵精神结晶——中华古典文学艺术出发,通过分析其作品中有赖于“三农”的文学书写与艺术刻画,尽可能充分地挖掘在全社会“重农”“敬农”的大前提之下,那些借由文人之手、文人之眼乃至文人之心所展现出的“三农”形态,共情感受其在自身文艺创作过程中、经意或不经意间所生成并流露出的对于“三农”之特殊情感态度与具体对待方式,从而为农业史、文学史、艺术史的研究提供一些新视角与新思路。

一、劝农——贵农思想的审美外化

言及文艺作品中的“三农”,首当其冲的便是自宏观视角而生发出的“劝农”态度。“劝农”在以往文献记载中多指统治阶级自上而下地对普通百姓的农业生产活动进行鼓励和督责,即所谓“劝课农桑”,然而通过简单的农业史考察不难发现:作为沟通中央与地方、衔接政府与平民的重要政治枢纽,文人阶层除需常常向文化素养不过关的农民百姓“下达”解读代表官方意志的相关农政精神外,还需时时同某些久居宫禁、不问民生疾苦的最高统治者“上传”诉说来自民间的底层群众呼声,以求执政者能够更加重视“三农”及其问题,当然,文人群体内部也免不了就该话题展开更为深入的探讨与反思,故而笔者将在本文中稍加拓宽“劝农”一词的内涵外延,即所有以恳请、劝诫乃至责令一类“有所盼”的使役口吻来向他人介绍、传播“三农”信息资讯的行为及行为逻辑皆可隶属于“劝农”这一范畴。“劝农”实质上是“以农为本”这一中国古代社会传承上千年的主流思想的具体实践,折射出中国古代社会根深蒂固的小农生产方式所导致的“崇农”“尚农”意识。

作为一种制度化的政治性话语,“劝农”一词在中国古代社会本身就具有颇强的文化辐射力,甚至有文艺作品直接以此为名,其中又以东晋陶渊明《劝农》组诗与晚明汤显祖名剧《牡丹亭》中《劝农》一出最为闻名。《劝农》组诗由“悠悠上古,厥初生民”[2]24起兴,尔后通过介绍重视农耕稼穑的古今贤者、感叹其时农业生产的繁荣景象以及批判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的懒惰“众庶”来劝勉人们应当重视农桑、积极参与农业生产活动,而其中最后一首则表示“孔”(子)“董”(仲舒)专心学业“耽道德”、不事农耕“田园弗履”的行为高不可攀,借以批评那些既不劳作务农、又不进德修业之流,自反面强调应当重视农作;《牡丹亭·劝农》则借身为南安府太守的女主角父亲杜宝之视角,托清乐乡中田夫、牧童、采桑女、采茶女等各行各色的务农者之“唱”“念”“做”,着力勾勒出了一幅似“红杏深花,菖蒲浅芽”[3]61般生机勃勃,如“村村雨露桑麻”[3]62般欣欣向荣的田园农忙风光画。单就此来看,两篇《劝农》仿佛并无任何特殊或不妥之处,然倘若将其分别置于陶渊明的整体创作体系与《牡丹亭》全剧的完整作品结构之中加以辨析,则这二者之“异端”属性可谓再明显不过。《劝农》组诗之风格几乎完全背离了“陶渊明美学”,从外在形式上看,《劝农》显然是诗人通过使用四言短句这一上古韵文的常见句式结构和“厥”“靡”“伊何”“时维”一类庄重典雅的艰深词藻来完成其对象征着王室权力、贵族统治的《诗经》之《雅》《颂》篇的艺术致敬,这与一贯讲求通俗流畅、“重意不重形”的陶诗(“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2]53“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2]235)是相去甚远的;从主题内容上看,“矧兹众庶,曳裾拱手”“顾尔俦列,能不怀愧”[2]24等诗句中所透露出的浓重的说理教化意味与刻意的居高临下姿态,更是与以“天人合一”为主旨、自身外杂物觅趣味的陶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173“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巅”[2]53)所大相径庭的。而汤显祖之《劝农》则是《牡丹亭》通篇可歌可泣、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中一出同主线情节无甚关联的“热闹戏”,一方面就剧情逻辑而言,《劝农》表面上展现乡村风光、讴歌官民关系,本质上是传统农业社会的独特生产方式、组织形态之小小缩影,而全本《牡丹亭》却是以杜丽娘柳梦梅生死相依的才子佳人传奇为艺术载体,进而彰显晚明情欲美学思潮之高涨,二者无论或表或里,其各自所凸显的题旨(农为邦本——爱情至上)、背后所蕴藏的美学(朝廷、民俗美学-市民、士人美学)皆是迥异的;另一方面就搬演模式而言,《劝农》(第八出)前后几出(第六出《怅眺》、第七出《闺塾》、第九出《肃苑》、第十出《惊梦》)皆是一两个演员“主挑大梁”的重头戏码,单场戏中的人物行当并不很多,主要考验的是“生”(柳梦梅)、“旦”(杜丽娘)、“贴”(春香)个人的戏曲表演功底。而《劝农》则是一出彻头彻尾的群像戏,外、净、贴、丑、生、末、老旦、旦分别扮演太守、皂吏、门子、县吏、父老、公人、田夫、牧童、采桑女、采茶女等角色悉数登场,有限的一出戏中几乎集结了其时所有的戏曲行当类别,众人一道插科打诨、欢声笑语,最终的舞台呈现无疑是可以想见的热闹与逗趣,这与前后几出戏通过“文士自怜”“丫鬟闹学”“游园诉情”所展现的书卷气质、深闺意象是截然不同的。

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异端”情形,很大程度是源于两篇《劝农》都并非由完全意义上的“文人”所创作,或者更确切地说,此二者都并非是在完全意义上的士人美学的观照下所生成的文艺作品。关于《劝农》组诗的创作年代问题,袁行霈先生力主其作于陶渊明首次入仕任江州祭酒期间[2]25,许多相关研究者也认可这一基本判断;《牡丹亭》的具体创作年代学界众说纷纭,但就其《<牡丹亭记>题词》中所书“万历戊戌秋”(1598年)而言,其成书年代应不会晚于这个时间,即与汤显祖愤而弃官归里同年,也就是说《牡丹亭·劝农》创作之时作者很可能尚在知县任上、或刚刚罢官离职。那么显而易见,两篇《劝农》都是作者任一方父母官时所完成的作品,故其审美表现一定程度上受到统治阶级的朝廷美学影响,与强调个性独立的典型士人美学存在某些差异。事实上,所谓文艺作品中的文人“劝农”态度,大多夹杂着官方价值与仕宦立场,因为此时的文人不仅是懂文化、有学识的“文人”,更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是依附隶属于朝廷体系的“士大夫”官员,他们的“劝农”同其政治身份息息相关,本质上体现的是“劝农”这一国家性的农业教育制度及“农本”这一深入人心的指导思想在文学艺术层面的执行与落实。除诗、戏之外,此类与朝廷美学密切关联的“劝农”文艺作品亦有很多,这其中就包括“耕织图”——“耕织图”滥觞于南宋,时任于潜县令的楼璹“慨念农夫蚕妇之作苦”,首次以二十一耕事、二十四织事入画,绘制《耕织图》(原图已佚)并得到全社会各阶层的重视、欣赏乃至传播。其后南宋翰林图画院《蚕织图》、南宋梁楷《耕织图》、元代程棨《耕织图》、明代夏厚《摹宋人纺织》、明代宋宗鲁《耕织图》、明代邝璠《便民图纂》等一系列参照楼本所作的描绘耕织、勾勒农桑的绘画作品使“耕织图”逐渐成为所有展现我国古代农耕文化场景的美术作品之总称,而这些作品则多由宫廷画师或地方官员创作,其目的显然是希望通过比较直观的图像内容能够向文化程度不高的底层观看者介绍和传递尽可能准确的农耕与丝织劳动程序,最終达到促进农业生产的根本目的[4]。清代康熙年间更是出现了由皇帝亲自撰序、配诗并推广至全国的焦秉贞《御制耕织图》(见图1),从而掀起了中国绘画史上继楼璹《耕织图》之后、第二次详尽展现“三农”图像的艺术高潮。

当然,也并非所有的文人之“劝农”态度都全然建立在进行政治宣教、完成政治任务的现实功利立场之上,譬如从先秦时老子《道德经》中“大道甚夷,而民好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馀。是为盗夸。非道也哉!”[5]一节便可看出,面对着无德少能的当权者与危机四伏的社会,一个站在客观立场上的独立精英文人同样会寄希望于统治阶级能够重振朝纲、重视农桑,使天下重归于“道”。

二、悯农——民本精神的集体观照

“悯农”,顾名思义即怜悯体恤“三农”(集中体现于农民)、关怀体察农民生存现状。作为人口基数最为庞大的社会底层群众,“靠天吃饭”的古代农民其实生活得极为艰辛,他们勤于耕织、精于农桑,依靠循环往复的“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6]3勉力维持着全家的生计,但随时而至的天灾人祸仍然可以迅速瓦解他们赖以存活的物质生产基础;他们竭尽全力、耗空气血供养着“四海无闲田”[6]2,却依旧可能在“秋成万颗子”[6]2的喜悦气氛中换得“农夫犹饿死”[6]2的悲惨结局。故而自先秦伊始,如孟子一般的文人便颇为关心“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劳苦农民,并自觉形成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7]的可贵民本思想,继而逐渐在其后千百年的文艺实践中形成了“怜农”“悯农”“体农”的文化传统。若说“劝农”态度是庄重肃穆、理性冷峻的宏观教化,那“悯农”态度则好似是文人们正就站在“三农”一旁,俯身察看、侧耳倾听,进而由胸臆间所迸发生成的真实直观感受。

依据作品所指代的具体内容,“悯农”又大抵可被划分为“自悯”“悯他”两类。“自悯”是务农文人内心深处的呼唤与呐喊,既有像陶渊明《有会而作》诗序中所道“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旬日已来,日念饥乏。岁云夕矣,慨然永怀”[2]214一般历尽农事之苦辛、慨叹家计之艰难的就事论事之篇;亦不乏似元杂剧《朱太守风雪渔樵记》一般的作者,假托主人公之口借题发挥:“(正末云)……今日纷纷扬扬下着如此般大雪,冻的手都僵的,怎生打柴!(叹科,云)朱买臣,你如今四十九岁也,功名未遂,看何年是你那发达的时节也呵!”[8],剧中“正末”朱买臣将采樵之“劳身”上升为壮志难酬、宏图难展之“愁心”,倒使这原该纯粹的“悯农”态度中平添几分顾影自怜的失意文人滋味。“悯他”则是心系“三农”者“作壁上观”时油然而生的感喟之情,当视线轻扬向上时,“悯农”常常是有德士大夫作为基层官员的自我勉励与自我督责,有时或可上达天听、用于劝谏君主爱民勤政,正好比白居易在目睹“田家少闲月”[9]4、耳闻“家田输税尽”[9]5并体感“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9]5等一系列农人之苦后终于《观刈麦(时为盩厔县尉)》诗末有所云:“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9]5;当视线微斜向下时,“悯农”便是蕴含着文人拳拳真情的感性诉说,恰如宋词《南柯子·山冥云阴重》之下阕:“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10]2401不过寥寥几笔,王炎便描绘出了农人日日起早贪黑、四季(此处的“三农”当指“春耕”“春种”“秋收”三个与时节息息相关的固定农事行为)勤恳劳作的动态画面,面对如此场景,词人毫不迟疑地发出了最为简单通俗却也最由衷从心的“人间辛苦”之感慨。

就创作者所运用的切入视角与展现手法而言,则“直/正悯”“间/侧悯”二种表达皆可纳入“悯农”的范畴。“直/正悯”是文人对“三农”之直接、正面的怜悯式书写,除上文所举例证多属此类外,唐人李公佐所撰传奇《庐江冯媪传》更是索性直接为一贫弱的底层农妇立传,并在一开篇便正面揭示出彼时之农者为生存而苦苦挣扎的惨烈景象:“冯媪者,庐江里中啬夫之妇,穷寡无子,为乡民贱弃。元和四年,淮楚大歉。媪遂食于舒,途经牧犊墅。值风雨,止于桑下。”[11]82相较之下,“间/侧悯”便是文人有意在作品中遮蔽了部分与“悯农”相联的信息、抑或添设了某些同“悯农”无关的内容,进而迂回地表露自身之“悯农”情怀。一种是大胆辛辣的讽刺,“名不副实”的束皙《劝农赋》恰能体现此点,作品名曰“劝农”、实为“悯农”,缘何?全赖劝农官“专一里之权,擅百家之势”[12]1157,假权谋私,“受饶在于肥脯,得力在于美酒”[12]1157,最终“遂乃定一以为十,拘五以为二”[12]1157乱改税赋以盘剥农民、更令他们陷入水深火热的境地之中,全作虽并无一字直接描写农民之状、却通过对“害农之蠹”的生动刻画使读者皆可想见受其压榨后的农民生活该当何等凄惨悲哀,令人不免惜之悯之;又一种是耐人寻味的对比,范仲淹五言绝句《江上渔者》(“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13])即为一例,初读似平平无奇,不过行人食鱼、渔夫捕鱼而已,然细细咂摸词句后方才了然其意味之蕴藉,一个“但”字昭示行人作为“吃水者”对“掘井人”的漠然与忽视,与之形成鲜明差异的却是身为“掘井人”的渔夫仍只乘小小“一叶舟”,于江水的“风波里”若隐若现、“出没”不定,冒着生命危险而继续“打井”得鱼,小诗画面感极强、此中之辛酸实在让人动容。

“悯农”态度的成因无疑是极为复杂的。从文艺作品的创作主体来看,之所以创作者会对“三农”存在怜悯体恤的特殊情感,主要还是由于在传统农业社会中,文人同农民的接触几乎无可避免,这种空间距离上的“近”往往导致心理距离上的“亲”、进而奠定了“悯农”态度发生的现实基础;中唐之后,伴随科举制的推行,越来越多的中下层读书人“由‘农’入‘士’”(有诗为证:白居易《孟夏思渭村旧居寄舍弟》“故园渭水上,十载事樵牧。”[9]203),打破了世家大族子弟对精英文化及文人身份的垄断,该类夹杂着浓厚“悯农”情怀的文艺作品亦数量激增,如白居易《埇桥旧业》中所述:“有税田畴薄,无官弟侄贫。田园何用问,强半属他人!”[9]515此时的诗人已非立于老农一边、俯身倾听的“旁人他者”,而是与饱受苦难的农人血脉相连、情谊深厚的至亲兄伯,“悯农”不再仅限于“文人”阶层对“农民”群体的关怀与体贴,而更是一个“人”对自身之“根”的认同与眷恋。从创作对象来看,文人之所以集体悯“农”而非其他,究根结底还是因为农事辛苦,农民可怜。清初大儒黄百家就曾于《田草赋》中慨叹农事劳作本身的不易:“夏暑雨而流金兮,冬祈寒而折胶。日匍匐于畦町兮,虽勤劬而莫号”[14];此外,古代农民还面临着天灾人祸等一系列从事农业的客观挑战:频发的自然灾害很可能致使耕耘一整年的农人到头来颗粒无收,元散曲《[正宫]鹦鹉曲·农夫渴雨》中的“农夫”就曾一壁高唱着“稻苗肥恰待抽花,渴煞青天雷雨”[15]102,一壁望眼欲穿、亟待“人间三尺甘霖”[15]102能稍加缓解现下的旱情;唐人陆龟蒙所作的《记稻鼠》则通过小品文的形式说明即便耕者能有所收成,已开花结穗的庄稼亦难逃“群鼠夜出,啮而僵之,信宿食殆尽”[16]的宿命,生物危害同为侵扰农夫日常劳作的导因之一;古代“人吃人”的恶劣可怖之社会实际又往往直接破坏着农民的生存状况,摧残着农民的身心健康,致使“农”之“可悯系数”不断攀升;清传奇《长生殿·进果》一出以看田老汉的抱怨进果使臣“不知踏坏了人家多少禾苗”[17]的口吻直指统治阶级不务正业、骄奢淫逸。北宋苏洵在其政论文《田制》中也曾痛陈“募召浮客,分耕其中”[18]95式的土地兼并问题实则是大地主“鞭笞驱役,视以奴仆”[18]95般对普通小农的欺侮与折辱。元代刘时中的套曲《[正宫]端正好·上高监司》前套“十分料钞加三倒,一斗粗粮折四量,煞是凄凉。”[15]192反映出的则是税赋无常这一可令无数农人焦虑哀号的亘久之矛盾。杜甫《石壕吏》亦展现了战争动乱致使农村“室中更无人”[19]121、甚至连老妇也不得不“急应河阳役”[19]121被征召至前线的可叹事实。

三、事农——务实价值的行为渗透

虽说在农业社会以农为纲的大前提下,中国古代文人与“三农”之间的距离并不遥远,但受限于“士农工商”的阶层鸿沟与行业壁垒,多数情况下二者当中还是会天然地存在着一道尚未突破的屏障,继而催生出文人对“三农”的或教化、或同情、或赞许、或暗羡等各种自“他者”角度而发散开的、终究夹杂着淡淡“疏离感”的情感态度,而唯有“事农”是一种文人同“三农”间无所隔阂、真正“零距离接触”的“我他一体”之浑融态度。“事农”,即从事农业生产活动,重视“农”的现实效用与直接功利性。文艺作品中投射出的“事农”态度应当是在场的“我”作为农民直接参与农事实践、作为地主全面关注农事进程、抑或有意愿下场投身于“农”且身体力行、学农务农,在此层面上,“读书人”与“事农者”皆为文人群体的身份标签,“士”与“农”一表一里对其而言几乎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三农”不再仅仅是作为文艺创作者的文人瞬时性观摩、欣赏乃至敷演成文的审美表现客体,更是他们颇为倚重、付出过心力并以盼收获回报的长期性事业所系。

毫无疑问,“事农”态度是文人阶层对“三农”最为实践化的理解和最具现实性的把握,文艺作品中的“事农”则是他们亲近“三农”、拥抱自然的艺术化话语表达,其主要经由以下四类文人之“笔”而逐渐形成一股独到的美学风向:

其一是退守田园的躬耕垄亩者。此类文人或一早看破仕途无常向不以平步青云为志、或几经浮沉后终心如止水厌倦官场之黑暗,从而选择主动拾起农具、与“农”为伴、安享天然,这中以陶渊明及其追随者之作品为鲜明突出。陶诗《归园田居》其三中存有“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穢,带月荷锄归”[2]59一类诗人具体描述自身事农经过的句子,不难看出陶渊明既未掩饰务农之辛劳、亦不夸大自身之哀怨,只是以一种恬淡的笔调描摹自己的真实生活罢了。唐代王绩曾以“草生元亮径,花暗子云居。倚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20]478(《田家》其一)“东川聊下钓,南亩试挥锄……尝爱陶渊明,酌醴焚枯鱼。”[20]480(《薛记室收过庄见寻率题古意以赠》)的学农经历向“偶像”致敬,尽管王绩并非如陶渊明一般当真需要以躬耕为生,但其不排斥事农且有兴趣亲自尝试的心态举措已是颇值得称道。北宋大文豪苏轼则是在被贬黄州期间逐渐体悟到了陶渊明思想之精髓,从而打消怨怼、缓释心绪、转而以疏朗开阔的自嘲姿态起号“东坡居士”并书写下以《东坡八首》为代表的一系列“东坡事农”之佳作,借此与陶渊明达成神交、隔空共谱田园耕曲,更有词云:“梦中了了醉中醒。只渊明。是前生。走遍人间,依旧却躬耕。”[10]385(《江神子》)。

其二是尚未出仕的耕读世家子。此类文人多是因战乱纷争、无人引荐、门第寒微、科举未第等种种主客观原因而尚未被授予一官半职、跻身士大夫行列,加之受“耕读传家”这一文化传统的精神熏陶和其身为小地主或自耕农所固有的养家糊口之现实生计需要,在念书学习的同时不辍农事生产、以待来日发展。“三顾茅庐”前诸葛亮的生活情状便是如此,孔明先生“卧龙”于山野之间,亦耕亦读长达十余年,其传世之作《前出师表》中曾以“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21]280自陈出身,明代折子戏《草庐记》则通过张飞在第十一折中的唱词“他是琐琐一田农,与樵夫牧览相同”[22]及念白“妄自尊大,止不过一耕夫耳!”[22]以看似嫌恶不耐的口吻点明诸葛亮此时之正经生业。而至罗贯中作《三国演义》小说之际,作者更是极富创造力地于诸葛亮应下刘备之邀后有意地添设了一笔:“次日,诸葛均回,孔明嘱付曰:‘吾受刘皇叔三顾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芜田亩。待我功成之日,即当归隐。’”[23]既刻画出诸葛亮不慕荣利的淡泊情操、亦彰显出其对于亲耕事农的浓厚情感。此外,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中《荷花三娘子》《河间生》两篇小说皆以介绍主人公之耕读身份开场:“湖州宗湘若,士人也。秋日巡视田垅,见禾稼茂密处,振摇甚动。”[24]204“河间某生,场中积麦穰如丘,家人日取为薪,洞之。”[24]221很显然,即便是商品经济长足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崛起的古代社会晚期,依旧有许多文人秉承着“耕读传家”的优良传统,在“金榜题名时”到来之前恪守着务农勤耕的经济本分而并不逾矩。

其三是宦而不得的被迫务农人。较之上述两类自觉“事农”的文人,此类文人之“事农”则多是出于被逼无奈,即其主观上并不见得对农事活动有甚好感、不过是仕途不得志或难有一技之长,苦于生存需求而不得以出此“下策”、行此“下事”而已。西汉杨恽就曾在予朋友之回信《报孙会宗书》中言道:“窃自私念,过已大矣,行已亏矣,长为农夫以没世矣。是故身率妻子,戮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不意当复用此为讥议也……田家作苦,岁时伏腊,烹羊炰羔,斗酒自劳。”[21]272此中委屈愤懑之情溢于言表,将“戮力耕桑”“灌园治产”视作“过大”“行亏”后的惩罚,强调其农事产出最终仍需“以给公上”,显是不情不愿而“事农”,因根本上对自身境遇不满而迁怒于现有之生计方式,颇有一番赌气怨怼之意。由于政治体制之特殊、社会环境之恶劣,元代汉族文人地位低下且科举停摆报国无门,故而面对着晦暗的客观事实,文人们只得纷纷转身以“异业”“小道”治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便选择回归农事,如乔吉之小令《[中吕]满庭芳·渔父词》中“几年罢却青云兴,直泛沧溟。卧御榻弯的腿疼,坐羊皮惯得身轻”[15]175就将“青云兴”“卧御榻”与“泛沧溟”“坐羊皮”两组分别代表着“仕宦”与“事农”的意象并置共提,似有意强调既往为官之劳心与尔今务渔之闲适,聊以慰藉作者内里隐藏的丝丝苦闷。马致远散曲《[南吕]金字经·樵隐》“担挑山头月,斧磨石上苔。且做樵夫隐去来……空岩外,老了栋梁材”[15]75则在展现过樵夫之日常生途后于末句终呼喊出曲家心底最真实的牢骚,即对自己身负才能却无处施展的愤慨与不甘。

其四是坐拥山林的闲情富家翁。此类文人则相对特殊,与上述三种皆有一定区别,他们多出身豪强贵族或已有官衔俸禄在身,并无生存之虞,他们所关注之“农”主要指其自身所拥有的私产,故其重视“农”之实用价值通常出于自身积累财富、壮大产业规模的考虑,从而其具体的“事农”举措也并非体现于种田、砍柴、放牧、打渔等细枝末节处,而是站在庄园领主的立场上对农事活动进行整体的宏观布局和顶层设计,以确保能够实现自身经济效益的最大化。那么自然兼具物质生产价值与审美消遣价值于一体的文人私家园林及其相关衍生作品便是经这一“事农”思维指导后所生成的杰作了:南朝刘宋谢灵运之巨著《山居赋》以极尽“体物而浏亮”的飞扬文采将谢之居所“始宁墅”全方位、无死角地予以完整呈现,譬如从“石傍林而插岩,泉协涧而下谷……草迎冬而结葩,树凌霜而振绿”“春秋有待,朝夕须资。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桃李多品,梨枣殊所。枇杷林檎,带谷映渚。椹梅流芬于回峦,椑柿被实于长浦”[25]三节便可看出谢灵运对于其庄园有着清晰而明确的精英式规划,首先他了解作物的习性、熟知农时、可以通过具体的作物状态及作物间关系安排不同植株的分布,其次他有极强的园林景观概念,能够将各作物本有的自然之美有序整合組织、使其表征出富有士人美学色彩的艺术化品格,最后他亦非五谷不分的“清高”文人,在兼顾作物生长与园林美学的同时,谢灵运也将其庄园的经济价值变现与物料产出问题考虑进了自己的造园构想之中,实是既有创意、又肯务实的称职庄园主。

正所谓“一方水土哺育一方人”,成长于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古代文人阶层必然同“三农”之间存在着无法开解的情缘。透过文艺作品的审美棱镜,我们可以从中得以发现如“劝农”“悯农”“事农”等文人群体加诸古代“三农”之上的特殊情感态度,借此小窥其时知识分子视野中的农业、农村及农民。

参考文献:

[1] 贾俊民,葛文光.关于“三农”概念与“三农”问题提法的考察[J].中国农村观察,2013(5):86-94.

[2] 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汤显祖.牡丹亭[M].蔺文锐,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

[4] 解丹.清殿版《御制耕织图》研究[M].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15:37.

[5] 王弼,老子道德经注[M].楼宇烈,校释.北京:中华书局,2011:145.

[6] 李绅,李绅集校注[M].卢燕平,校注.北京:中华书局,2009.

[7] 杨伯峻.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364.

[8] 王季思.全元戏曲:第6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383.

[9] 白居易.白居易集[M].顾学颉,校点.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 唐圭璋,王仲闻,孙凡礼.全宋词[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 鲁迅.唐宋传奇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9.

[12] 欧阳询.艺文类聚[M].汪绍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2.

[13] 范仲淹.范仲淹全集[M].李勇先,王蓉贵,校点.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48.

[14] 黄宗羲,黄百家.南雷集·附·学箕初稿·八[M]//四部丛刊初编,附录.北京:商务印书馆,1929:卷一之三十.

[15] 思履.彩图全解元曲三百首[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5.

[16] 董诰.全唐文[M].北京:中华书局,1983:8408.

[17] 洪昇.长生殿[M].翁敏华,陈劲松,评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116.

[18] 郭预衡.唐宋八大家文集·苏洵文[M].熊宪光,评注.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1997.

[19] 张忠纲.杜甫诗选[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0] 彭定求.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1] 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M].钟基,译.北京:中华书局,2014.

[22] 无名氏.刘玄德三顾草庐记[M]//古本戏曲丛刊编刊委员会编,古本戏曲丛刊初集.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4:一卷十五.

[23] 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319.

[24] 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中华书局,2013.

[25] 顾绍柏.谢灵运集校注[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33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Emotional Attitude of Ancient Chinese Literati to “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

JIANG Zhiqin,HU Yuxin*

(Institute of Art Studies,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024,China)

Key words:ancient literati;agriculture, rural areas and farmers;literary and artistic works;encouraging farming;commiserating with the farmers;being engaged in agricultural work

(責任编辑:董应才)

作者:蒋志琴 胡玉鑫

第2篇: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与当代大学生人文教育

摘要: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在新形势下传统文化的传承势在必行,也是当今教育的当务之急,中国古代文人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他们积极求索的精神和豁达的情怀为后世所敬仰,对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人文教育

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程,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和强大的精神文明与文化成果,它们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是民族精神的升华,它维系着民族的团结,具有强大的凝聚力与感召力,一个民族命运的兴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民族文化是否强大,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今天学校教育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他们勇于求索的精神为后世所敬仰,他们用自己的人生书写着厚重而又深沉的历史画卷,他们表现出的高蹈的精神气质,对当代大学生人格的塑造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今天对当代大学生的培养应注重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为核心的思想素质塑造,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放在首位,培养他们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通过人文教育使大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的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孔子是儒家文化創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具有深广的文化道德内涵,他毕生坚定不懈的努力体现出儒家思想积极现世的态度,其中的主动参与与主动创造的精神追求,激励后世一代又一代文人投身于关注国家时事命运积极进取的洪流中,为社会的发展献出自己的力量,孔子也因之成为“万世师表”。他发扬了我国传统文化中勇于开创奋斗不息的精神,成为古代文人的榜样。作为当代大学生应关注现实,以社会的发展为己任,担负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从孔子身上汲取动力,思考人生,探索未来,为民族的振兴与发展献言献策,贡献自己的知识和力量。

唐代诗人李白一生游移于儒道之间,他满怀激情地投身于社会实践,又始终不忘对大自然进行热情讴歌,他从不隐晦地表现自己,为人处处充满朝气与坦荡,“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他是中国古代文人中最明朗激进的诗人,他的诗歌充满通透的亮度,思想积极向上,李白的艺术精神为宋代文人尤其是苏轼打开了广阔的发展道路。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人中的另一位大家,他的人生实践与人格理想历来为世人所激赏,苏轼具有达观的处世情怀,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苏轼:“有寓理、有寓情、有寓气、有寓识。”苏轼纵情山水,摆脱尘世的纷扰羁绊,在理性认识维度中,将自我置于一个历史的高度,俯视世间万物,芸芸众生。苏轼在人生实践上很大程度发扬的是儒家进取精神,但随着宦海沉浮,遭遇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在此期间,他表现出了一种“超然物外 旷达乐观”的胸怀,他全面而深层次地反思人生,由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转化为对内心自足的探寻,使他能够在常人难耐困苦的境遇中自得其乐,成为摆脱尘世羁绊的达观之人。苏轼一生既不拘泥于进取,也不放任自己流于隐逸,而是儒释道集于一身,达到人生的超越。他将有为与无为进行巧妙结合,用自己丰富的人生智慧解答诸多人生困境,他重物又不为物所役,他的人生态度为古代文人树立了榜样,他随缘自适,自我调和,求得了心灵的永恒,这也是他超乎寻常的人格魅力之所在。当代大学生应学习苏轼的精神,培养自己达观的人生态度,在积极进取的同时积累深厚的知识底蕴,以文化底蕴为依托,使精神世界得到升华。学生们在漫长的人生历程中需要面对种种磨难和坎坷,提高自己的文化含蕴,使自我人格得到健康发展,才能迎接各种挑战,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为苏轼所敬仰的范仲淹是宋代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他是文学家,也是政治改革家,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进亦忧,退亦忧”体现出一种伟大的胸襟与抱负,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这种厚重的情感表现了古代文人崇高的精神内蕴。

中国古代文化精神的形成经过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发展过程,古代文人对于自我人生价值的追求体现了文人作为社会存在主体的奋斗精神。他们的人生历程与文化表征共同构筑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崇高与优美,使我们民族文化具有了深刻的内涵与丰富的美学意义。无论孔子抑或庄子,屈原抑或陶渊明,李白抑或曹雪芹,大学生通过古代文人的精神熏陶,使自我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并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一代接一代地传承下去。

大学应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教学,将人文教育渗透与科学教育相结合,找到培养现代化大学生全面提高文化修养的正确之路,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素质教育,以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3.

[2]庞朴,刘泽华主编.中国传统文化精神[M].辽宁人民出版社,1994.

[3]鲁力.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取向及其道德教育价值研究[J].学术论坛,2016(02).

作者:张雪扬

第3篇:读古诗文,探古代文人出世动因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第十七条指出:“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可以说,对语文教学资源的重新整合,加强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在当前教改力度日趋加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探究意在于此。古代文人的出世之因很复杂,既有个性的因素,又有历史的因素、时代的因素、政治的因素、文化的因素等等。

所谓“出世”,《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超脱人世,摆脱世事的束缚。”具体而言,是指一个人不再关心人类生活中普遍追求的功名、权力、财富等,也不再关心社会衰颓动荡,而是希望自己超脱世人的生活,远离尘嚣,远离污浊,回归自我天性,回归心灵净土。古代文人出世之因很复杂,这里只是管中窥豹。

一、明哲保身

《屈原列传》中的“渔父”形象便是很好的证明。他对屈原说:“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举世皆浊,何不随其流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其糟而啜其醨?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渔父是一个懂得与世推移、随遇而安的隐士形象。

“随流扬波”便清浊难分,不会因为自己的太过清明,引火烧身;“哺糟啜醨”,便醉醒难辨,不会因为自己的太过清醒,独自痛苦。渔父看透了社会的污浊,但不思改变,而是在随性自适中以求自保。他能认清社会的黑暗并懂得与世推移,可见他不是一般的人物。可以说,渔夫是很有头脑很有智慧的。但他与屈原不是同路人。渔父是作为屈原的对立面存在的。面对社会的黑暗、污浊,屈原则显得执著,决绝,他始终坚守着人格之高标。渔夫的处世态度反衬出屈原之高洁。从这里不难看出,渔父出世主因恐怕就是明哲保身。

与渔父类似的文人很多,张衡就是典型的例子。

张衡所处的时代,政治日渐腐败,宦官在和外戚的斗争中权力越来越大。对腐败黑暗的现象张衡都有过抗争,在为官期间惩治奸人的力度相当大,但终究是难以力挽狂澜。范晔的《张衡传》有这样一段文字:“时政事渐损, 权移于下, 衡因上疏陈事…… 后迁侍中, 帝引在帷幄, 讽议左右。 尝问衡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懼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 衡常思图身之事, 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面对黑暗的社会、昏聩的君王、当道的奸人,张衡已无话可说,只好“诡对而出”,以求自保。其实,他思想里充满了矛盾和痛苦。但时局不利,他也只能慨叹,只能自保,只能“上书乞骸骨”。

二、追念旧朝

刘辰翁是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词人。曾任濂溪书院山长、福建转运司幕、福建安抚司幕、临安府教授、江东转运司幕、中书省架阁等职。宋亡后,刘辰翁矢志不仕,回乡隐居,居家著作。他对故国的怀念在他的诗作中有所反映。

柳梢青·春感

铁马蒙毡,银花洒泪,春入愁城。笛里番腔,街头戏鼓,不是歌声。

那堪独坐青灯!想故国,高台月明。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

这首词作于南宋灭亡之后。另一说,这首词作于南宋灭亡前夕,当时京都临安已经沦陷,宋恭帝被俘,绝大部分土地被元军占领。作者隐居故乡,做此词以怀念故国。

上片写想象中临安元宵灯节的凄凉情景,曾经的热闹、祥和已一去不复返了。 “铁马蒙毡”,点明整个临安已经处于元军铁蹄的蹂躏之下,渲染出一种凄惨阴森的氛围,与元宵灯节的本应喜庆的气氛形成巨大反差。“银花洒泪”是凄婉的、沉痛的、刻骨铭心的亡国之痛。虽有“番腔”,但不堪听,乱人意,痛人心啊!

下片抒发了作者思恋故国之情和亡国之痛。 “想故国,高台月明”表达了作者对故都临安和南宋故国的深切怀念、深挚眷恋之情。“独坐青灯”,指自己在故乡庐陵山中,独自面对青灯。遥想沦亡之故都,不但无力恢复故国,连再见到故都临安的机会也很难有,苦闷之情哪堪禁受呢。

“辇下风光,山中岁月,海上心情。”“辇下风光”,指故都临安的美丽风光。作者所指的“风光”应是宋亡前临安城元宵节的热闹、喜庆的场景,以及亡国前祥和的氛围和太平生活。“山中岁月”,指自己隐居山中的孤寂生活。“海上心情”,一般都指宋朝一部分爱国志士,在临安失守后在福建、广东一带继续进行抗元斗争的事情。

“位卑未敢忘忧国。”刘辰翁虽然隐居偏远的山村,但依然牵念着故国。往昔的美好家园已被异族的铁蹄践踏,曾经祥和安宁的生活就如东流水一去不复返。作者对故国刻骨铭心的爱恋让他在南宋灭亡后不再入世,而是彻底走上了归隐之路。

三、遵从本性

陶渊明出生于没落的官僚地主家庭。少年时代受过儒家思想影响,曾积极进取,抱有达则兼济天下的入世思想,在青年时期曾怀着“大济于苍生”的胸怀走上仕途,一生中经历过出仕—辞官—出仕—辞官—归隐的几个阶段。

陶淵明辞官归隐的原因,在他的《归去来兮辞》里有充分的说明。从本文的小序里,我们不难发现他归隐的主要原因:质性自然、违己交病、深愧己志、吊丧武昌等。而“质性自然”是归隐的根本原因。正文是对小序内容的具体而形象的反映。 “心为形役”,心被身体役使,指出来做官。“悟已往之不谏”,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追回,即指出来做官是错误的。“迷途”,指出来做官。“昨非”,出来做官不对。由此可见,辞官的原因是他不愿同流合污,不愿屈心抑志。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有人认为这是想象中的云鸟。云的无心出岫,正像他的无心出仕,所谓“无心”,即不为求取功名,却出来做官;鸟的倦飞知还,像他的厌倦官场生活而回家。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兮欲何之。”生命苦短,自由宝贵。余生不多,听从心声,又何须汲汲于富贵? 正如文中这一句所言:“富贵非吾愿。”

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和日后隐居生活的畅想,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的厌恶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道出了他出世的根本原因:本性使然。

杨朴的出世也是遵从其本性。他作为北宋布衣诗人,终生隐居农村。宋真宗在位时,想要在林泉之间访求真正的大儒。有人就向宋真宗推荐了隐居在郑州的杨朴,宋真宗就下诏,让杨朴出来做官。杨朴天性恬淡孤僻,不愿作官,于是见到宋真宗后就把妻子做的一首诗念了出来: “更休落魄贪酒杯,且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 这次被宋真宗召见后,杨朴还写了《归耕赋》,来表明自己归隐乡野的志向。如此这般,宋真宗只好放他走了。

四、社会制度

门阀制度大体萌芽于东汉后期,初步形成于曹魏、西晋,确立、鼎盛于东晋及南北朝前期,衰落于南北朝后期。门阀制度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

左思出身寒门,虽有很高的文学才华,却在当时的门阀制度下屡不得志,只好在诗中表述自己的抱负和对权贵的蔑视,歌颂隐士的清高。左思所作琴曲有《招隐》,收入《神奇秘谱》之中,并在解题中引录了他的两首同名诗,此外,《秋月照茅亭》《山中思友人》也有人认为是他的作品,这些作品中都贯穿着隐逸思想。他在《咏史》中写到: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

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

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

这首诗写在门阀制度下有才能的人因为出身寒微而受到压抑,不管有无才能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要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晋书·刘毅传》)的不平现象。

此诗意在抨击当时影响恶劣的门阀制度。诗人以涧底松比喻有才能却屈于下位的人,以山上苗比喻无才能而有权势的人。这与李白的《古风》(其三十九)很类似。其中有这样两句诗:“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梧桐之木本凤凰所止,而燕雀得巢其上,喻小人在上位而得志也。枳棘之树本燕雀所萃,而鹓鸾反栖期间,喻君子在下位而失所。

“世胄蹑高位”四句,写当时的世家大族子弟占据高官之位,而出身寒微的士人却沉没在低下的官职上。这种现象如同“涧底松”和“山上苗”一样,是地势使然,由来已久。

“金张藉旧业”四句,紧承“由来非一朝”。内容由一般而至个别、更为具体。金,指金日磾家族。据《汉书·金日传》载,汉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七代,金家都有内侍。张,指张汤家族。据《汉书·张汤传》载,自汉宣帝、元帝以来,张家为侍中、中常侍、诸曹散骑、列校尉者凡十余人。“功臣之世,唯有金氏、张氏,亲近宠贵,比于外戚。”冯公,即冯唐。他当初以孝悌而闻名,拜为中郎署。由于他为人正直无私,敢于进谏,不徇私情,所以时时处处遭到排挤,直到头发花白,年事已高,也没有得到升迁。

这里以对比的方法,表现“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具体内容。

在门阀制度甚嚣尘上的社会里,一人飞升,仙及鸡犬。靠着家族势力,很轻易地就能跻身权贵行列,再不是那种“学而优则仕”了。权贵阶层的家族可以世代身居官位,不论贤愚都可享受特权,他们轻易地掌握国家政治资源,控制社会的经济命脉。而寒门子弟由于没有这种特殊的家庭背景,就会被边缘化。出身寒門的文人最终或归隐田园或闭门著述。

五、文化心理

《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有这样一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的时候就要管好自己的道德修养,得志的时候就要努力让天下人就是指百姓都能得到好处。这与孔子所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类似的。这恐怕是古代很多文人的理想人格,也折射出特定时代里文人的文化心理。

孟浩然早年有用世之志,但政治上困顿失意,以隐士终身。他是个洁身自好的人,不乐于趋承逢迎。传说王维曾私邀他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于是放归襄阳。

孟浩然的一生,徘徊于求官与归隐的矛盾之中,在屡屡碰壁后才了结了求官的愿望,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之胜,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作。

夜归鹿门山歌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一二句写鱼梁洲渡头日暮十分喧闹,以此衬托诗人沉静和脱俗的胸怀。三四句写人们归家,诗人去鹿门,写出了世人与诗人不同的归途。五六句写月光照耀,夜登鹿门山的情景,表达出隐逸的情趣。最后两句写庞公隐居之所,岩壁门外,松径寂寥,只有诗人与山林相伴,与尘世隔绝。庞公,即庞德公,东汉襄阳人,隐居鹿门山。幽人,即隐居者,诗人自称。至此,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呼之欲出。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屏弃世俗生活而安于孤独隐逸的情感,营造出幽美恬淡的意境。

作者:邢玉英

第4篇:中国古代文人的十大经典名句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句: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蜀相》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安石的十大经典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

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甘露歌》

9、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

10、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

陆游的十大经典名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9、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4、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1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曹雪芹的十大经典名句:

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3、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5、其静若何?红梅绽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6、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7、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8、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0、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第5篇:浅谈中国古代文人的人格美

中国古代诗词歌赋成就辉煌,它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块神奇瑰宝,是美学欣赏的一个重要对象,它的珍贵之处不仅在于它在艺术上的成就,同时还在于它在思想上对于后世的影响。王国维曾说过:“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于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苟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故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学者,殆未之有也。”此四子的文学才气是与他们高尚的人格分不开的,人格美对于作家的创作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最早对于人格美提出要求的要数孔子与孟子两大圣人了。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与“礼”,这两大思想都涵盖了对人格美的要求。在《论语》中,有忠、恕、仁、孝、理、知、信、义等思想主张,这种种思想,都闪耀着一种人格美的光辉。其中“仁”是人格美的重要思想,其他是人格美的不同体现。他要求美以‘仁’为内容,点明了美在内容方面的本质特征。

孟子在继承孔子美学的基础上更深入地论述了人格美这个问题,高扬了人格美的意义和价值。孟子在中国美学史上第一次明确指出人的道德、操行能像声、色、味一样引起人们普遍的愉快感受,从而使人格精神成为新的审美对象。

孟子认为人格美的内涵就在于它所体现的仁义道德。孟子把个体人格的美和道德上的善联系起来,他认为个体从追求善的自觉努力中能够升华至对人格美的追求,体现出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强烈担当精神和博大的胸怀。个体为了实现善,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奋发蓬勃的精神状态,要“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认为,“浩然之气”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长期不懈的修养与意志的磨练。 “浩然之气”的主要内容是不动心。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个体必须拥有坚强的意志,上升到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才能养成“浩然之气”。

基于儒家思想孔孟提出的人格美学说,中国几千年的文人都践行着培养自己人格美的箴言,用人格美书写作品美。

谈到具有伟大人格美的作家就不能不谈屈原。屈原发展了儒家美学思想,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美学精神。为了完善自己的人格,屈原毕生坚持“内美”和“好修”。他具有精神美和外在美的统一。在《离骚》中他自我评价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精神美”和“外在美”是屈原所看中人格美的两个方面,并认为二者是互相依存的。

“精神美”是指道德品质的修养和锤炼。首先体现在他的“清洁”,这是他人格的核心素质。在《离骚》中,屈原称“伏清白以死直兮”,他愿为清白正直去死。其次是他的强烈责任感,他说:“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屈原始终以楚国的兴衰存亡为念,即使君王疏远他,他仍“九死未悔”地承担着自己的道德责任。最后是一种执着的精神,面对“众皆竟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的现实环境,他义无反顾“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为自己的政治理想而不懈奋斗,甚至不惜以牺牲生命为代价。

除了精神美外,他认为还应具有“外修美”,这从他在作品中经常用“香草美人”做比喻就可以看得出来。这种精神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反映了屈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追求完美人格的精神。屈原的人格具有悲壮的美和巨大的感召力,他向当代和后代昭示着:美的人格不会随着肉体的消失而泯灭,它能唤起麻木灵魂的警醒和自觉,培养人们高尚纯洁的品格和爱国主义情感。 陶渊明的人格美也十分突出,他的特点是“真”。首先体现在他的出仕上,在《饮酒》中他提到“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他迫于饥寒,只得放下犁头去求官。这既显示出他本性的“真”,也看得出他的坦诚,毫不避讳。其次,陶渊明的“真”表现在他对功名的漠视以及他的愤世嫉俗,与腐朽的统治阶级毅然决裂。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归园田居》),陶渊明深感自己过去没有认清社会,他由衷地感到脱离官场是”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仕途中展开的围绕功名富贵的追逐所形成的虚伪、欺诈、明争暗斗等恶习与陶渊明的率真的本性是相冲突的。正是陶渊明这样率真的本性,使得他的作品清新脱俗,开创了新的田园诗派,对后世影响颇深。陶渊明的一生是“真”的一生。

杜甫伟大的人格美也是众所周知的,他的现实主义诗中处处透露出他心怀国家,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回首我们读过的杜诗,我们曾被“国破山河在”的豪气所萦绕,我们也曾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责任所倾倒,我们既为那“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忧民意识所敬佩,我们更为那“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忧国意识所落泪„„杜甫之所以被称为“诗圣”,因为从他的诗歌中能读到那个时代的使命感,这与他自身洋溢着的使命感是分不开的,杜甫的伟大人格铸就了他的伟大诗篇。

王国维所提到的最后一位文学天才——苏轼,他也具有美好的人格。他的人格美首先表现在他的为人耿直,坚持己见,不随波逐流而又超脱的处世精神上。苏轼的一生充满了坎坷,被新旧两党都排除在外,这与他耿直的人格是分不开的。但在这种情况下,他一生从未消极颓废,而是坦然面对人生,因此他的人格美还表现在善于以旷达的胸怀、达人的修养、哲人的睿智来对待逆境中的苦难生活。如《定风波》中他说:“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情。”面对“穿林打叶”的风雨,苏轼从容不迫,无所畏惧,正是他乐观面对残酷人生的真实写照。苏轼的人格美还表现在发扬“仁者爱人”的精神上,以博爱的胸怀热爱所有的人,因此他的为官总是赢得百姓赞誉。苏轼将优雅、乐观的人格美带进文学创作,使得他的诗、词、文不仅有深沉博大的理性思考,而且有超旷飘逸、豪放爽朗、清雄刚健的风神气骨。

在儒家文化的培育下,中国古代的文人无不具有伟大的人格美,正是内在的人格美渗透到作品中,才使得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不仅文辞美妙,更是感情至深、思想至醇。文人的人格美给了作品以血肉,形成了别样的风骨。后世读到的不仅仅是冰冷的文字,而是文人们跳动的内心。这样有灵魂的诗,怎能不打动人,怎能不流芳千古呢?

第6篇: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浅谈中国古代文人宦游的文化情结

摘要

文章对“宦游”这一中国旅游文化中的特殊现象的定义、特点、类型以及其出现的思想根源分析了“宦游”对中国旅游文学的影响,肯定了古代宦游文人性格中坚韧和积极乐观的方面。

关键词:宦游 旅游文化 诗歌

从《诗经》中的远游思念到《离骚》中屈原的故国之思,从李白的“不知何处是故乡”到刘禹锡、柳宗元的“二十三年弃置身”。那份离乡的哀怨就一直萦绕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从马致远的“古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刘长卿的“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再到李商隐的“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这份哀怨愈加直白明显。

中国历来讲究安土重迁,然而当古代文人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后,他们注定有朝一日将毫不犹豫地远走高飞,去历练,去宦游。他们游学、做官、升迁或者被贬流放„„历经沧桑,从此,故乡成为他们永远的牵挂,庙堂之高是他们魂牵梦萦的地方。他们伤感、哀怨、游移„„然而,他们的一生,最终将由他们的诗词记录,让世人来见证那段有他们参与的历史。

何谓宦游?由先秦的游说之旅复兴流变而来的宦游是指士人为谋取一官半职,离乡去国;或奔赴京都;或直谒宫门,毛遂自荐;或拜谒权贵,借力晋身;或广交朋友,沽名钓誉所形成的旅游。我国古代的宦游历史悠久,有官吏依赖就又关于宦游的记载。《诗经》所云:“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实命不同。”古代宦游目的明确,虽为游历,但是中心目标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在许多文人士大夫的游记文学中,往往以优美的文字描述自然风光,游赏之乐,但在其结尾处往往明确的表明心中抱负或借景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渴求被重用的心情。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等等。

为什么宦游?什么样的信念使着这些多愁善感的文人倔强的抑制自己还乡的冲动,是什么样的力量阻挡着他们回乡的车船?正如高适在《送蹇秀才赴临光朓》中所云:“帐望日千里,如何今二毛。犹思阳谷去,若厌陇山高,倚马见雄笔,随身唯宝刀。料君终自致,勋生在临朓。”又如李白曾云:“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或许还如辛弃疾说的那样:“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为天下需要每一个读书人的才华和力量去治理,为在史书上留下一个可以供人瞻仰的名字。在他们心中,自然分得清个人愁苦与天下兴亡孰轻孰重,可是,他们又是如此多情。家乡的温情,父母的叮咛,还有妻儿的期盼,尤其当他们遇到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他们被打击,被贬谪,被流放„„所有他们的经历,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使得他们的“宦游文学”成为中国文学力度放异彩的一支艺术之花,而那些他们用生命谱成的无韵离骚则为中国记录了点滴。

宦游的产生是中国传统儒家学说“经时济世,学以致用”、“格物致知”和道家“无为”、“逍遥游”思想共同的结果。孔子在《论语》中谈到士子应该“学而优则仕”,提倡士子积极入世,为辅佐君主,匡扶社稷做贡献。同时,孔子本人历时十余年率弟子游历齐、魏、郑、曹、宋、陈等多个国家,对后世的文人宦游起到了重大的影响。道家学说提倡“无为”、“逍遥游”的观点。道家思想认为旅游是不带任何功利意味的游戏游乐,旅游者应该以从中得到精神上的自由和满足为目的。这一观点,对我国古代知识分子的宦游活动影响也十分深远。当他们仕途失意的时候,往往寄情于山水之间,他们会追求率性自由,参悟人生真谛,化解心中的郁闷无奈。正如苏轼在《赤壁赋》中写的:“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带着这种心境,他才能在黄州的人生低谷时唱出“羽化而登仙”“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这样昂扬的调子。可以说,文人的这些羁旅诗歌不仅是他们人生的写照,更是当时所处时代的投影。

可以说,中国的古代文学因为文人宦游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历代名人的宦游使得此后旅游主体以及旅游观念有了变化和更新。人们开始承认旅游具有个人审美和调适的功能,具有文化色彩的文人宦游还发展了游览艺术和旅游审美意识。旅游文学愈加丰富多彩,如王维“空山新雨后”、“山色有无中”的虚实写法,“声喧乱石中,色静深山里”的动静写法,“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的光色的细致体察和描述。旅游文学推动着旅游业的发展,而这些名篇游记更是将名山明水推向大众。

纵观中国的旅游文学,因宦游而成的羁旅的诗歌创作,其情真,其意深。常常是文人由眼前所见抒发感想,又在对于人生亲历、思考之后转向积极上进的人生态度。时间与空间,人生归宿与国家政治,眼前之景与故国之思,满腹情愫扭结升华,构成一片特有的历史气象。宦游文学也反映着中国文化和中国传统的民族心理、在家与国之间漂流的中国文人,尽管有不尽的忧愁,有不尽的痛苦,但是他们为了心中的信念自觉抑制思乡之痛,忍受流离之苦的精神,值得我们对其产生敬意。

第7篇:古代文人的名句

文人的十大名句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德不孤,必有邻。

6、礼之用,和为贵。

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9、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10、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老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2、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3、.治大国,若烹小鲜。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5、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8、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9、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李白的十大经典名句:

1、最大气悲凉的景色描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最自信的诗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最狂傲不羁的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4、最无奈的诗句:大道入青天,我独不复出。

5、最脍炙人口的诗句: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6、最为经典成语的诗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7、最细腻的景物描写: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8、最惊心动魄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9、最催人泪下的诗句:令人惭漂母,三谢不能餐。

10、最熟悉最经典的诗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杜甫的十大经典名句:

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3、朱门九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4、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

5、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 《蜀相》

6、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7、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8、挽弓当挽强,用剑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前出塞九首》

9、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

10、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四首(其三)》

苏轼的十大经典名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2、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4、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5、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6、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8、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9、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10、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

王安石的十大经典名句:

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2、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泊船瓜州》

3、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元日》

4、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题张司业诗》

5、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梅花》

6、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书湖阴先生壁二首》其一

7、浓绿万枝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咏石榴花》

8、折得一枝香在手,人间应未有。《甘露歌》

9、自古驱民在诚信,一言为重百金轻。《商鞅》

10、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北山》

陆游的十大经典名句: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冬夜读书示子聿》

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4、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人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5、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文章》

6、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临安春雨初霁》

7、天机云锦用在我,剪裁妙处非刀尺。《九月一日,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

8、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书愤》

9、平生铁石心,忘家思报国。《太息·宿青山铺作》

1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病起书怀》

李清照的十大经典名句:

1、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夏日绝句》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五陵春》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声声慢》

4、不如随分尊前醉,莫负东篱菊蕊黄。《鹧鸪天》:

5、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如梦令》

6、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武陵春》

7、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

8、、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9、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

10、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凤凰台上忆吹箫》

曹雪芹的十大经典名句:

1、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2、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3、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4、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5、其静若何?红梅绽雪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6、世事洞察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7、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8、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9、百足之虫,死而不僵。

10、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第8篇:我国古代文人别号

五柳先生——晋·陶渊明

香山居士——唐·白居易

东坡居士——宋·苏轼

幽栖居士——宋·朱淑贞

山谷道人——宋·黄庭坚

白石道人——宋·姜夔

后山居士——宋·陈师道

易安居士——宋·李清照

衡山居士——明·文征明

温陵居士——明·李贽青莲居士——唐·李白 九华山人——唐·杜荀鹤 六一居士——宋·欧阳修 半山老人——宋·王安石 淮海居士——宋·秦观 石湖居士——宋·范成大 庐山居士——宋·张无平 清真居士——宋·周邦彦 六如居士——明·唐寅 柳泉居士——清·蒲松龄

第9篇:【文学常识】古代文人称呼

1.有先生之称者

卧龙先生→蜀汉、诸葛亮

靖节先生→东晋、陶潜

五柳先生→东晋、陶潜

羲皇上人→东晋、陶潜

昌黎先生→唐朝、韩愈

醉吟先生→唐朝、白居易

广成先生→唐末、杜光庭

逍遥先生→五代、郑遨

通玄先生→五代、张荐明

涑水先生→北宋、司马光

南丰先生→北宋、曾巩

濂溪先生→北宋、周敦颐

明道先生→北宋、程颢

伊川先生→北宋、程颐

横渠先生→北宋、张载

紫阳先生→南宋、朱熹

考亭先生→南宋、朱熹

象山先生→南宋、陆九渊

诚斋先生→南宋、杨万里

潜溪先生→明朝、宋濂

正学先生→明朝、方孝孺

阳明先生→明朝、王守仁

震川先生→明朝、归有光

亭林先生→清朝、顾炎武

梨洲先生→清朝、黄宗羲

南雷先生→清朝、黄宗羲

船山先生→清朝、王夫之

谢山先生→清朝、全祖望

望溪先生→清朝、方苞

聊斋先生→清朝、蒲松龄

随园先生→清朝、袁枚

惜抱先生→清朝、姚鼐

中山先生→民国、孙文

2.有居士之称者

青莲居士→唐朝、李白/

香山居士→唐朝、白居易/

六一居士→北宋、欧阳修/

东坡居士→北宋、苏轼/

后山居士→北宋、陈师道/

清真居士→北宋、周邦彦/

稼轩居士→南宋、辛弃疾/

易安居士→南宋、李清照/

石湖居士→南宋、范成大/

柳泉居士→清朝、蒲松龄/

更生居士→清朝、洪亮吉

3.人物并称(一)

孔孟→孔子、孟子 /

孟荀→孟轲、荀况 /

杨墨→杨朱、墨翟/

老庄→老子、庄子/

屈宋→屈原、宋玉/

马班→司马迁、班固/

枚马→枚乘、司马相如/

曹王→曹植、王粲/

徐庾→徐陵、庾信/

李杜→李白、杜甫/

王孟→王维、孟浩然/

高岑→高适、岑参/

元白→元稹、白居易/

刘白→刘禹钖、白居易/

刘柳→刘禹锡、柳宗元/

韩柳→韩愈、柳宗元/

韩欧→韩愈、欧阳修/

沈宋→沉佺期、宋之问/

温李→温庭筠、李商隐/

欧曾→欧阳修、曾巩/

苏辛→苏轼、辛弃疾/

苏陆→苏轼、陆游/

苏黄→苏轼、黄庭坚/

张柳→张先、柳永/

程朱→二程、朱熹/

陆王→陆九渊、王阳明/

孙洪→孙星衍、洪亮吉/

康梁→康有为、梁启超/

4.人物并称(二)

儒家五圣→至圣:孔子 / 复圣:颜渊 / 宗圣:曾子 / 述圣:子思 / 亚圣:孟子 /

大毛公、小毛公→毛亨、毛苌/

大戴、小戴→戴德、戴圣 /

儒家、墨家→显学 /

晁错、贾谊→政论家 /

建安七子→徐干、陈琳、应玚、刘桢、王粲、阮瑀、孔融 /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向秀、阮咸、王戎 /

三曹→曹操、曹丕、曹植 /

二陆→陆机、陆云 /

大谢、小谢→谢灵运、谢朓 /

南徐北廋→徐陵、廋信 /

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老杜、小杜→杜甫、杜牧 /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

词家三李→李白、李煜、李清照/

词中二李→李煜、李清照 /

唐宋古文八大→韩愈、柳宗元、欧阳修、 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 /

三苏→苏洵、苏轼、苏辙 (父子)/

二程→程颢、程颐 (兄弟)/

大范、小范→范雍、范仲淹 /

南宋四大诗家→尤袤、杨万里、范成大、 陆游 /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马致远、 郑光祖、白朴 /

元剧四大家→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王实甫(西厢记)、白朴(梧桐雨)/

元剧五大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 白朴、郑光祖(倩女离魂)/

元散曲双璧→张可久、乔 吉 /

刘基、宋濂→明初文宗 /

刘基、高启→诗齐名 /

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兄弟)/

清初三大师→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

桐城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 /

归奇顾怪→归庄、顾炎武 /

干隆江左三大家:袁枚、蒋士铨、赵翼 /

南袁北纪→袁枚、纪昀/

南洪北孔→洪升、孔尚任 /

近三百年四大思想家(胡适)→ 顾炎武、/ 颜习斋、戴东原、吴稚晖 /

5.九流十家

儒 家→孔子、孟子、荀子 /

墨 家→墨子 /

道 家→老子、庄子 /

法 家→慎到(重势)、申不害(重术)、商鞅(重法)、韩非 /

名 家→公孙龙、惠施、邓析子 /

阴阳家→邹衍 /

纵横家→苏秦、张仪、鬼谷子 /

杂 家→吕不韦、淮南王 /

农 家→许行 /

小说家→宋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诗骨--陈子昂

其诗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大有“汉魏风骨”,被誉为“诗骨”。

2、诗杰--王勃

其诗流利婉畅,宏放浑厚,独具一格,人称“诗杰”

3、诗狂--贺知章

秉性放达,自号“四明狂客”。因其诗豪放旷放,人称“诗狂”。

4、诗家天子 七绝圣手--王昌龄

其七绝写的“深情幽怨,音旨微茫”,因而举为“诗家天子”。

5、诗仙--李白

诗想象丰富奇特,风格雄浑奔放,色彩绚丽,语言清新自然,被誉为“诗仙”。

6、诗圣--杜甫

其诗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境界广阔,人称为“诗圣”。

7、诗囚--孟郊

作诗苦心孤诣,惨淡经营,无好问,曾称之为“诗囚”。

8、诗奴--贾岛

一生以作诗为命,好刻意苦吟,人称其为“诗奴”。

9、诗豪--刘禹锡

其诗沉稳凝重,格调自然格律粗切,白居易赠他“诗豪”的美誉。

10、诗佛--王维

这种称谓除了有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之外,也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代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

11、诗魔--白居易

白居易写诗非常刻苦,正如他自己所说:“酒狂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过份的诵读和书写,竟到了口舌生疮、手指成胝的地步。所以人称“诗魔”。

12、五言长城--刘长卿

擅长五言诗,他的五言诗作是全部诗作的十分之七八,人称其为“五言长城”。

13、诗鬼--李贺

其诗善于熔铸词采, 驰骋想象,运用神话传说创造出璀璨多彩的鲜明形象,故称其为“诗鬼”。

14、杜紫薇--杜牧

曾写过《紫薇花》咏物抒情,借花自誉,人称其为“杜紫薇”。

15、温八叉--温庭筠

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他为“温八叉”。

16、郑鹧鸪--郑谷

以《鹧鸪诗》而闻名,故有“郑鹧鸪”之称。

17、崔鸳鸯--崔珏

赋《鸳鸯诗》,别具一格,人称“崔鸳鸯”。

18、诗神--苏轼

苏轼诗,挥洒自如,清新刚健,一帜独树,人称诗神。

春秋老子人称“广成子”,因居于空洞上,又自号“空洞子”。

春秋百里奚沦落楚国,被秦穆公用五张羖(音古,指黑公羊)皮赎回相秦,人称“五羖大夫”。

春秋时鲁国人颜叔子独居一室,一天,一位女子要求投宿,颜叔子整夜点着蜡烛火把照明以避嫌,时人称他为“鲁男子”。

战国时越国大夫范蠡。他辅佐越王勾践打败吴国后,激流勇退,归隐民间为商贾,于是以“鸱夷子皮”自号,并改名为“陶朱公”。

战国邹衍,精通阴阳五行,爱发议论,时人认为不合常理,称他“谈天衍”。

秦汉人范增,足智多谋,为项羽效力,项羽尊称他为“亚父”。

汉代晁错,精研法家刑名之学,为汉文帝所重,被称为“智囊”。

汉代召信臣做上蔡县令时,爱民如子,百姓称他为“召父”。

汉代杜诗做南阳太守,除暴安良,关心民生,百姓感激他,称他为“杜母”。

汉代杨震博学多才,精通经史,追随他学习的有一千多人,时人称他“关西孔子”。

汉代张安世,博闻强记,汉武帝驾临河东时,丢失了三箧书,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书,只有张安世能够说出内容,后来找回三箧书,果然不错,人称他为“张三箧”。

汉代李广,精于骑射,勇冠三军,人称“飞将军”。

汉代郅都,任中郎将、中尉等,敢于直谏,执法严酷,权贵称他为“苍鹰”。

汉代卢植为人刚毅有气节,曹操称赞他为“国之桢干(栋梁)”。

汉代崔烈花五百万钱买了个司徒的官,时人称他为“铜臭司徒”。

东汉刘宠任会稽太守,廉洁奉公,离任时,有五位老人每人送他一百钱,刘宠只各选一枚,出了地界,把钱投入江中,时人称他“一钱太守”。

汉代杜钦与杜邺,同字子夏皆以文才称于世,但两人时被人叫混,于是杜钦主动戴一顶小冠,杜邺则戴一顶大冠,时人称杜钦为“小冠杜子夏”,称杜邺为“大冠杜子夏”。

汉代秦彭,与堂兄弟四人都是二千石的官,人称“万石秦氏”。

汉代严延年为河南太守,手段残酷,杀人无数,人称“屠伯”。

汉末陈琳,文章写得很好,他的好友张竑称他“文伯(文坛霸主)”。

汉代班昭,早年守寡,很有文才,多次被召入宫想皇后及嫔妃们传授知识,当时号为“曹大家(音姑)”。

汉代龚胜,曾为谏议大夫,王莽篡政后,隐居乡里,字号“隐翁”。

汉代黄香,侍奉父亲极为孝顺,京师人称她“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汉代严遵,在成都摆摊卖卦算命,每天赚够一百文钱即关门挂帘研读《老子》,杨雄曾向他学习,称他为“逸民”。

东汉末的庞统,德才超卓,时人称他“南州士之冠冕”,又称他“凤雏”。

东汉何休,学识渊博,著作丰富,时人称他为“学海”。

东汉甄宇,为人谦逊。光武帝建武期间,每年岁终祭神之后,皇帝按例下诏赐博士每人一头羊。因为羊有肥瘦,负责分羊的总管感到为难,甄宇带头取了最瘦的一头,众人再无争执。人送其美称“瘦羊博士”。

东汉光武帝时将军冯异,作战勇敢,屡立战功,平时却为人谦和容让。每当行军休息时,诸将军常坐在一起争功论赏,争得面红耳赤,冯异则常躲开,自己坐在树下,军中称为“大树将军”。

东汉董宣为洛阳令,不畏权势,京中号为“卧虎”。又因得罪湖阳公主不肯低头认罪,被光武帝称为“强项令”。

东汉张湛,官至光禄勋,敢于直谏,常骑一匹白马上朝,皇帝称他“白马生”。

东汉马融,学习勤奋,有一次梦见一树林,林中繁花似锦,便摘了许多花朵吃下,醒来后就对天下文词无所不知。当时人称他为“绣囊”。

东汉宋登,任汝阳县令时,为政清明,治理有方,时人称为“神父”。

汉代郑均,品格高尚,多次征召不就,汉章帝亲赴他家,赐他终身尚书俸禄,时人称他为“白衣尚书”。

汉代陈遵,道德文章均受人尊敬,每一出现,往往举座瞻望,人称“陈惊座”。

三国时,大将军曹爽手下的何晏、邓飏、丁谧被称为“三狗”。

三国时曹操部将许褚,容貌雄奇,勇力绝伦,而为人赤诚近于痴,时人称他为“虎痴”。

? 宋代张威,官至扬州观察使,统兵打仗,战无不胜,战斗越激烈,他精神越好,两眼变红,人称他为“张鹘眼”。

? 宋代王德曾率十六骑夜入隆德府,生俘金国姚太师。宋钦宗问姚被俘时情形,姚说:“臣被俘时,只见有夜叉来到面前,无从反抗。”王德因而被人称为“王夜叉”。

? 宋代喻汝砺,气节高尚,反对与金议和,曾摸自己的膝盖说:“我是不会让你弯曲的。”时人称他“扪膝先生”。

? 宋代钱剀(右边应是“页”),曾任殿中侍御史,刚烈正直,苏轼有诗赞他“乌府先生铁作肝”,人称“铁肝御史”。

? 宋代李若拙,为人崇尚气节,自号“五知先生”。“五知”即知时、知难、知命、知退、知足。

? 宋代词人谢逸,字无逸,临川人,曾作《蝴蝶诗》三百首而闻名于世,世称“谢蝴蝶”。

? 宋代词人张先喜欢用一“影”字,著名的句子有“云破月来花弄影”“无数杨花过无影”“隔墙送过秋千影”等,人们称他“张三影”。

? 宋代词人张炎,其词追求骚雅,严守音律,字句工巧。宋亡后词风凄怨苍凉,多追怀往昔,抒写家国身世之悲。其《解连环?孤雁》词,有“写不成书,只寄得、相思一点”之句,广为流传,人皆称之“张孤雁”。又曾因写《南浦》咏春水一词,被人称“张春水”。

? 宋代词人贺铸,晚年的一首《青玉案》曾名动一时,尤其是其中的一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广为传唱,贺铸也因此博得“贺梅子”的雅号。

? 宋代词人秦观。以文才称于当世,为苏门四学士之一。其词多写柔情,亦有羁旅感伤之作。清新婉丽,优美谐畅,情韵兼胜。《满庭芳?山抹微云》是秦观“别情”词的代表作之一。作者也因此词被苏轼戏称为“山抹微云秦学士”、“山抹微云君”。

诗人有趣的绰号

温八叉:唐代温庭筠文思敏锐,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人号之“温八叉”。虽数举进士不第,却常代人作诗。一生作词颇多,现存六十余首。

长爪郎: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因其手指奇而长,被时人称为“长爪郎”。其又名“诗鬼”。

诗家天子:唐代王昌龄的七绝写得深情幽怨、音旨微花,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而被誉为“诗家天子”。

郑鹧(zhè)鸪( gū):唐代郑谷自称“七岁侍行湖外去,岳阳楼上敢题诗”。司空图则称他“当为一代风骚主”。他写过一首《鹧鸪》诗,其中“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两句,广为传诵,被人称为“郑鹧鸪”。

五言长城:唐代刘长卿极负诗名,为“大历十才子”之一,时以“钱郎刘李”并称,其作诗长于五言,被誉为“五言长城”。

红杏尚书:宋代宋祁写诗作词辞文优美,描写生动。所作《玉楼春》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之句,为不朽名句,时人称他为“红杏尚书”。

张三影:宋代张先作词注重修辞,语言工巧,曾因“云破月来花弄影”、“帘压卷花影”、“坠轻絮无影”三句善用“影”字,被誉为“张三影”。

贺梅子:宋代贺铸作词擅长锤炼字句。他作《青玉案》词,生动地描绘了江南景色和相思情意,特别是末尾几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令人赞赏,被称为“贺梅子”。

谢蝴蝶:清代谢学士咏吟《蝴蝶诗》三百首,时称“谢蝴蝶”。

祁鱼虾:清代祁珊洲,因有“一夜东风吹雨过,满江新水长鱼虾”的诗句,被诗人王海洋称为“祁鱼虾”。

中国女性称谓多

自古至今,中国女性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进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尊敬和爱戴。由此,在古籍诗文中出现了许许多多对她们的尊称、敬称,美称和雅称。

“女士”,源于《诗经》“厘尔女士”,孔颖达疏“女士,谓女而有士行者”,比喻女子有男子般的作为和才华,即对有知识、有修养女子的尊称。

“女流”,《儒林外史》第41回记载:“看她是个女流,倒有许多豪杰的光景。”这是对旧时女人的泛称。

“女郎”,古乐府《木兰辞》中有“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之句。寓有“女中之郎”的壮志之意,也是对年轻女子的代称。

“巾帼”,源自《晋书》,是古代妇女头上的装饰物,借以代表女性。当时诸葛亮伐魏,多次向司马懿挑战,对方不应战,诸葛亮便把妇女的头饰遗下,以此辱笑他不如一个女人。后来,人们常把妇女中的英雄豪杰称之为“巾帼英雄”。

“女史”,指古代有学问并当过掌管宫廷王后礼仪、典籍、文件工作官员的女子。

“裙衩”是古代妇女的衣着装饰,泛称女性。多在小说、戏剧中出现此词。《红楼梦》第1回:“我堂堂须眉,诚不若彼裙衩。”“淑女”,指温和善良美好的女子,文学作品中常见此称谓。《诗经·周南·关睢》:“关关睢鸠,在河之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妙龄少女”,指正值青春年华的女子。“绝代佳人”,指当世无双的美人。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故对年轻美丽的女子总是冠以“玉人”、“璧人”、“佼人”、“丽人”、“玉女”、“娇娃”、“西施”、“尤物”、“青娥”等称。

“扫眉才女”,指有文才的女子。

“不栉进士”,指才华横溢的女子。

“冶叶倡条”,指轻狂娇艳的女子。

“软玉温香”,指温柔年轻的女子。

“道旁苦李”,指被人抛弃的女子。

“小家碧玉”,指小户人家的美貌女子。古乐府《碧玉歌》有“碧玉小家女,不敢攀贵德”之句。

美丽而坚贞的妇女被称为“罗敷”。

貌丑而有德行的妇女被称为“无盐”。

尊称别人的女儿为“千金”、“令媛”、“女公子”。

称别人的妻子为“太太”、“夫人”,此外还有“会阃”、“室人”、“令间”之称。称自己的妻子为“贱内”、“内子”、“内助”、“中馈”、“糟糠之妻”等等。

在女子称谓中,“母亲”是最伟大而高尚的。清《冷庐杂识》中载:《尔雅》对母亲称“妣”,《诗经》称“母氏”,《北齐书》称嫡母为“家家”,《汉书》列侯子称母为“太夫人”。其他记载还有:帝王之母称“太后”,官员之母称“太君”,一般人之母称“妈妈”。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举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