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讲稿

2022-09-08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讲稿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业务培训讲稿

抓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要以“三级联创”( 县、镇乡、村三级党组织分别争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个好” 乡镇党委、“五个好”村党支部,县直有关部门创建群众满意部门,乡镇站所创建群众满意的站所,形成齐抓共管、整体联动的基层党建工作格局)为主线,以“五大载体”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动车组工程”,

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整体推进。

一、关于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农村党组织是党的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党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可靠保证,是农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是实现党对农村工作领导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加强村党组织建设,是我党固本强基工程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央强调,要充分认识搞好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意义,要把它作为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促进农村改革和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省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2006-2010年规划》,明确提出了农村党的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更新观念、强化功能、改进方法、提高能力,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目标要求:按照中央提出的“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要求(“五个好”内容: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对村级党组织提出了“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的目标要求。

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够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廉洁勤政,奋发有为。村党组织书记应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农民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

2、党员干部队伍好。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干部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党员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中能够当好示范、做好表率。

3、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村党组织和村委会关系协调,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

4、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成效显著。

5、群众反映好。基层干部尊重农民,爱护农民,诚心诚意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得到群众满意,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党组织得到群众拥护),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用5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达到以下要求:

——组织体系健全。调整和创新党组织设置,形成以乡镇党委为龙头,以村党总支(党委、党支部)为主体,以产业(社区)党支部为基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体系。村党总支(党委)与所属党支部工作关系顺畅,村“两委”关系协调,形成较为完善的村党组织领导的村民自治机制。共青团、妇女、民兵、调解等组织健全,依法按章开展活动。

——班子功能增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年龄、文化、专业、性别等结构不断优化,乡镇党委制得到不断完善,党政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增强。村“两委”班子健全,以具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中青年成员为主体。乡村干部一般达到思想政治素质好和发展能力强的要求。

——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宗旨观念牢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和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活动深入开展,30%以上的党员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地进行,新党员中35岁以下的达到70%以上,一般具有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

——工作机制完善。在党委领导下,形成上下联动、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格局。县(市、区,下同)、乡、村党组织“三级联创”活动有目标、有计划地推进,效果明显。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职能得到转变,领导方式方法得到改进,形成较为完善的服务农民、组织农民和保护农民的制度体系。

——服务保障有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紧扣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实践来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以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有力地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和谐社会、平安乡村建设,促进我省“十一五”规划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任务的全面完成。

二、关于乡镇党委建设

在这里,我们不妨打

第2篇:08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讲义(讲稿)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讲义

第一部分 基础篇

-----对新形势下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理解和把握

一、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基本内涵

1、‚三级联创‛活动的提出和部署 ⑴农村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工作

1994年11月,中央下达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建设的通知》(中发[1994]10号),《通知》明确:‚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包括乡(镇)、村两级,重点是村。‛《通知》提出:‚大力加强农村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推进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和全面进步,力争在三年内把处于软弱涣散和瘫痪状态的基层组织整顿和建设好。‛这一指导性文件连续指导全国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达十年之久,文件提出的主要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对我们目前开展的农村党的建设工作仍然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当前,根据新时期党的建设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根据我的理解,可以这样概括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以加强党在农村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为根本出发点;以“五个好”为目标标准;以“三级联创”活动为总载体;以新农村建设为主题;以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为主要工作对象;以乡村领导班子建设、乡村干部队伍建设、

1 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⑵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新部署

‚三级联创‛活动是目前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综合性总载体,最早表述为‚县、乡、村层层联动,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六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我市于99年5月正式开展了这项活动。省委最早于2002年6月进行了全省第一批‚三级联创‛活动评选,至2007年11月,全省已进行了三轮评选。

2003年9月2日,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意见》(中办发[2003]26号),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战略部署,将‚三级联创‛活动统一规范为:创建‚五个好‛村党组织、‚五个好‛乡镇党委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活动。

目前工作的规范性提法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和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

(3)对“三级联创”活动和各级党组织的工作定位 2006年11月,贺国强同志在全国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工作视频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是把农村党的建设与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紧密

2 结合起来的一个重要载体,是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实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推进、常抓不懈的一个有效机制。

县、乡、村三级党组织是开展‚三级联创‛活动的主体,县(市)委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关键,乡镇党委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重点,村党组织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的基础,组织部门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牵头抓总部门。开展‚三级联创‛活动,要把县、乡、村三级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统筹安排、科学分解工作任务,努力做到联责任、联目标、联奖惩,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促进的工作格局。

2、‚三级联创‛活动的工作范畴

从对象上分:包括县(市、区)、县(市、区) 涉农部门、乡(镇)、村四部分。重点是乡(镇)、村。

从内容上分: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四部分。

从具体目标上分:包括乡村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党领导下的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

3、‚三级联创‛活动的工作标准

对乡镇、村党组织而言,具体指中央提出的‚五个好‛目标标准,这一标准经过了三个发展完善阶段。

⑴原村级组织建设“五个好”标准

3 村级组织建设‚五个好‛标准最早见于1994中发[10]号文件,具体表述为:⑴建设一个好领导班子⑵培养锻练一支好队伍⑶选准一条发展经济的好路子⑷完善一个好经营体制⑸健全一套好的管理制度。

⑵原乡镇党委建设“六个好”标准

原乡镇党委建设‚六个好‛的标准要求,是在1997年10月29日,由时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的胡锦涛同志在‚全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具体表述为:⑴选配一个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公正廉洁、团结合作、战斗力强的好班子⑵建设一支精干高效、素质优良、群众拥护的好乡镇干部队伍⑶选准一条符合本地实际的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好路子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管理和监督的好制度⑸保持一种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实事求是的好作风⑹形成一个坚持两手抓、两手硬,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好的工作格局。

⑶现行乡镇、村党组织建设“五个好”标准

2003年9月,中办发[2003]26号文件对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把村党组织、乡镇党委建设的目标要求统一规范为‚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新的‚五个好‛目标标准。

二、我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回顾与认识

1、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成效显著

几年来,全市农村各级党组织始终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以组织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为目标,全面、深入地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的精神面貌、思想作风及基层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工作成效明显。主要体现在:

一是全面组织开展了‚设岗定责‛活动,为农民党员发挥作用、保持先进性搭建了舞台。我市是在全省最早开展这项工作的地区,先进性教育期间,省委在总结推广我市经验基础上,在全省组织开展了‚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建设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二是超前指导开展了组建‚产业支部‛工作,是在全省较早探索进行村党组织设臵形式和活动内容创新的地区之一,目前已取得了较好成效,《人民日报》编发了我市的经验做法。三是全面推进实施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全市的工作以东港市为代表走在全省前列,无论是建设标准、建设面积和资金投入都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四是成功组织实施了连续两届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特别是去年的换届选举工作,各级党组织的组织领导力度空前强化,全市‚一肩挑‛比率和一次选举成功率均名列全省前列。五是培养树立了一大批农村党员和优秀基层干部典型群体,

5 李茂丰被省委命名为‚为民、务实、清廉‛的优秀基层干部,体现了全市农村党建工作的高度和深度。六是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连续多年在全省处于前列,一大批乡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受到省委命名表彰,东港市连续三轮、凤城市连续二轮被省委命名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市)。

总结回顾几年来的工作,我们感到: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健康发展,首先得益于各级党委特别是县(市)区委不断健全完善工作责任制,履行了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职责;其次,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党在农村的工作大局开展基层组织建设,较好地突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这个中心;第三,各地始终坚持以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为目标,不断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有效发挥了农民党员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骨干带头作用;第四,各地始终注重以村级组织为重点,不断加强乡村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夯实了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基础。此外,各县(市)区委组织部门注意研究和把握新时期农村党建的特点和规律,紧密结合本地的实际,立足于创新和突破,创造了许多颇具特色的载体和活动;各乡镇党委也注重采取有效措施,在加强自身创建活动的同时,切实加强对村党组织创建活动的组织领导,全市形成了县、乡、村三级联动、相互促进、争先创优、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有力推动了全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6 这些成绩的取得,反映了各地对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内在规律的正确认识和较好把握,适应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为新时期农村党的建设工作始终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奠定了良好基础。

2、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制约性因素不容忽视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差距和不足,特别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还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

一是农民党员队伍的结构和作用发挥与切实加强党在农村先进性建设的要求不适应。农民党员队伍结构改善进展缓慢,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不强,特别是农村党员队伍整体年龄老化、后继乏人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到去年底统计,全市农民党员的平均年龄达到了53.1岁。这反映出在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在加快农村党员发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在进一步深化‚设岗定责‛活动、切实发挥农民党员作用方面,工作还存在差距。

二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能力与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要求不适应。应当肯定,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上是好的,为推进我市农村改革发展稳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也有相当一些基层干部执政意识不强,不能始终从巩固党在农村执政基础的高度开展工作;发展能力不强,缺乏

7 组织带领群众发展生产的本领;工作作风不实,不能始终从群众的需要和愿望出发开展工作,个别基层干部甚至还存在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行为。这反映出我们在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选拔与配备、教育与培训、管理与监督等方面的工作还不够扎实有效,特别是基层干部的激励保障机制还有待于进一步健全完善。

三是全市村级党组织的建设水平与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领导核心作用的要求不适应。尽管多年来各地始终注重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这项基础性工作,但一些深层次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在班子建设方面,全市约有10%的村‚两委‛关系够不协调,一些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受到削弱;在促进发展方面,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全市有109个村的集体经济收入空白,致使相当一部分村陷入了‚无钱办事‛或‚办事实力不强‛的境地,直接影响到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凝聚力的增强和新农村建设重大任务的实现。

四是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加强党对农村工作领导的要求不适应。随着农村改革发展的深入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历史任务的提出,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对党的组织设臵形式和活动方式进行相应转变或调整的紧迫性认识不足,特别是目前一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对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理解还不深,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转向推动农村经

8 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意识还不强,能力和水平也亟待提高。

这些情况说明,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任务、新要求,要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坚强有力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任务还很艰巨,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

三、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形势与任务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六中全会分别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重大决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部署,党的十七大提出了‚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要求。特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对基层组织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的同时,又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拓展了更新的领域、丰富了更多的内涵,是我们党对农村的领导方式和工作方式的一次重要转变。对于农村基层党组织而言,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党的建设,就是要在继续全面、深入、扎实开展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中下功夫,提升活动标准,丰富活动内涵,增强活动实效

提升联创活动标准,就是要始终着眼于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政治保障,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主题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在指导思想上相统一,总体目标上相一致,工作部署上

9 相协调,工作成效上相促进,以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成效来检验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丰富联创活动内涵,就是要以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本地新农村建设的任务,把‚五个好‛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具体化,使创建活动与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有机结合起来,从本地实际出发开展富有特色的党建载体活动,努力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长效机制和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第二部分 工作篇

-----推进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几项重点工作 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体部署,根据我市农村党的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全市农村各级党组织要始终坚持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不断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着力从以下七个方面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着眼于健全完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全面深化农民党员“设岗定责”活动

1、活动成效与评价

‚设岗定责‛活动,是近年来我市在实践中创设的充分发挥农民党员主体作用的有效载体,从2004年开始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展开,这一活动得到了省委的充分肯定,并作为

10 全省农村先进性教育的主题实践活动。到去年底,全市上岗党员占农民党员总数的76%,占有活动能力党员总数的91%;并有8043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跟岗锻炼,较好发挥了农民党员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几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设岗定责‛活动的深入开展,较好地发挥了农民党员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各项事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是农民党员保持先进性、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载体,我们必须将其作为长效机制坚持下去并不断加以发展深化。

2、省、市委的有关工作部署

今年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继续深化‚共产党员工程‛活动,广泛开展设岗定责、公开承诺、志愿服务、党员责任区等活动,创新党员发挥作用、服务群众的载体。市委组织部的部署要求是:继续在农村党员中开展‚设岗定责、服务群众、建设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构建党员联系群众和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使党员真正成为牢记宗旨、心系群众的先进分子。

3、我市关于推进工作发展深化的指导安排 要抓住三个关键环节,重点从三个方面加强工作: 一是要抓住岗位设臵环节,进一步优化岗位设臵。根据新农村建设‚五句话二十字‛的目标要求,突出‚科技示范岗‛、‚共同致富岗‛、‚文明新风岗‛和‚村务监督岗‛等岗位,增强活动的针对性。

11 二是要抓住履岗尽责环节,进一步丰富活动形式。通过采取党员骨干带岗、镇村干部联岗等形式,推动普通党员履岗尽责。同时,要把部分入党积极分子也吸纳到活动中,实行跟岗锻炼。要及时开展‚设岗定责、星级评创‛活动,树立履岗党员标兵进行示范引导,增强活动的吸引力。

三是要抓住评岗述岗环节,进一步加强管理考核。建立健全动态管理机制,完善履岗尽责考核评价和激励措施,通过采取全员述岗、民主评岗、组织考核等办法,进行定期考评,并公示党员履行岗位情况和考评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提高活动的运行质量。

4、深化设岗定责活动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要把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作为增强“设岗定责”实效的基础工程来抓。目前,真正能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无职党员还不多。要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切实加大对那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带头人,发展农村经济的各类经纪人,创办个私企业的负责人的培养教育力度。

二是要把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作为保持“设岗定责”持久性的关键环节来抓。要建立配套的考评激励机制,保证无职党员持久发挥作用的内动力。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成绩突出的要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并在资金、技术、培训上予以倾斜。对业绩突出的上岗党员,要列为后备人选重点培养。

三是要把强化村党支部的堡垒作用作为实现“设岗定

12 责”制度化的龙头工程来抓。在‚设岗定责‛工作中,村党支部起着组织、实施、监督的重要职能。要配好配强村党支部班子后,组织开展好‚设岗定责‛活动。

四是把开展党员教育活动作为贯穿“设岗定责”始终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要加强思想政治学习,增强农村党员的党性和宗旨意识,激发他们强烈的上岗履责的政治热情。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与实践活动,支持和鼓励无职党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建功立业。

(补充)

5、进一步健全完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 在不断深化和完善设岗定责活动的同时,还要注重加强对农民党员的经常性教育,不断激发广大党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内在动力,不断巩固和扩大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各项工作,确保把中央、省委和市委的长效机制落到实处。

要认真按照《丹东市乡镇(街道)机关建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和《丹东市村级党组织建立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的要求,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和关心帮助党员等方面,进一步明确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总体要求、基本内容、方法途径和保障措施,落实完善党员学习教育制度、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党费交纳日制度等,切实把党的先进性要求转化为农民党员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6、外市地的相关工作做法简介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期间,一些地方推行了与‚设岗定责‛活动相类似的‚党员承诺制‛活动,其主要内容分为共性承诺、岗位承诺、实事承诺和自律承诺四个方面;承诺形式包括党员个人承诺、党组织承诺、多名党员集体承诺和多个党组织联合承诺四种形式;工作环节分为个人明诺、合理定诺、民主审诺、公开示诺、积极践诺、年终评诺等六个方面。

这项活动也得到了中组部的肯定,值得我们在深化‚设岗定责‛中加以借鉴。

二、着眼于创新村党组织设置形式和活动方式,积极开展以组建“产业支部”为主导的产业党组织建设

(一)工作实践与成效

2003年以来,我市在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有关村党组织设臵形式和活动内容的创新,重点是指导基层党组织在组建‚产业支部‛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即:着眼于增强村党组织活力和领导发展的能力,依托产业项目把党员重新组合起来,在完善和扩大产业链条过程中组织党员开展活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

2006年9月,市委组织部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村级党组织设臵形式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对推动这项进行了系统部署,目前的规范提法是:以组建‚产业支部‛为主导的村级党组织设臵形式和活动方式创新,简称组

14 建‚产业支部‛工作。到2007年底,全市开展这项工作的乡镇和村分别达到了56个和285个,占乡镇总数的73%、村总数的43%。各地共组建产业党组织173个,其中产业支部102个、协会支部37个、园区(基地)和其他形式的产业党组织34个,产业党小组334个,参加活动的党员骨干5168人。全市初步形成了以村党总支为主体、产业党组织为骨干、功能党小组为基础的全市村党组织创新发展新格局。

(二)问题与制约性因素分析

支部建在产业上作为一种新生事物,正处于发展阶段,并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但也存在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

一是形式单一。一些地方重视了组建产业支部工作,但忽视了开展多种形式的设臵形式创新,工作仍停留在浅层次上。具体表现为‚一多一少‛,即:不具备独立活动能力的产业党小组多,组织健全、活动规范的产业支部和协会支部少。目前全市建立的507个产业党组织中,产业党小组334个,占66%,参加活动党员占产业党组织党员总数的41%;产业支部102个,占20%;协会支部37个,仅占产业党组织总数的7%,这与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迅速发展的状况不相适应。

二是职责不清。一些地区的产业党组织在发挥作用、开展活动方面工作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工作存在一定的随意性,特别是在明确产业党组织的职责作用和活动方式方面,

15 上级党组织的督促指导不到位,使其作用发挥时好时差,活动特点不鲜明。

三是管理不顺。一些地方对产业党组织的归属管理不规范,以致出现村党支部管理产业党支部等不正规现象;同时,由于产业党组织具有人员和产业项目变动性较强的特点,有的村不经上级党委同意和党员大会讨论,随意建立和撒并党组织等,影响了组织创新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是保障不力。由于没有一定的经营活动和经济实体做依托,产业党组织在开展技术培训、考察学习和收集市场信息等活动时普遍缺乏经费保障。产业支部成员特别是支部书记报酬待遇难以保证,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积极性,这一问题成为目前制约这项工作健康发展的主要现实因素。

(三)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与部署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这是我们开展新形势下产业党组织建设工作总的指导原则。

今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明确要求:‚基层党组织建设要着力于优化组织设臵,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在按照地域为主、单位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要适应经济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等的变化,积极探索新的更加务实管用的基层党组织设臵形式,理顺党组织隶属

16 关系,实现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所有领域的广泛覆盖。‛

全省组织工作会议明确部署:‚要优化基层党组织设臵,在坚持按照地域、单位为主设臵党组织的基础上,推广在产业链、专业协会、党群共同致富联合体建立党组织的办法,不断扩大组织覆盖。‛

市委关于开展工作的具体四要求是:大力创新党组织设臵形式和活动方式,在农业产业链上设臵党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富有成效的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使党组织真正担负起推进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引领服务责任。

根据上述要求和部署,可以总结出工作的基本出发点: 组建原则是: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作用、有利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

工作要求是:在符合党章规定的原则下,打破行政区域限制,积极引导农村党支部实行跨地域、跨所有制、跨产业整合联建,形成产业链、利益链、区域链、服务链等多种设臵形式。

工作目标是:改变农村基层党组织空间覆盖不到位、职能定位不科学、作用发挥不充分的状况,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功能,努力构建以村党总支为主体、产业党支部为骨干、专业党小组为补充的新型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

17 (四)推进工作发展深化的指导安排

1、创新模式抓组建。本着‚简便、易行、实效‛的操作原则,建议按照‚1+5+1‛的工作模式进行探索实践。

所谓‚1‛就是将党建基础较好、党员数量较多、产业规模较大的建制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所谓‚5‛就是市委组织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市村级党组织设臵形式创新工作的实施意见》中所提出的5种组建模式,既:产业支部、协会支部、联合支部、园区(基地)支部和联合流动支部。所谓‚1‛就是做为补充形式的产业(协会)党小组。

此外,大力提倡根据不同实际,组建经济合作组织党组织、龙头企业党组织、专业市场党组织等不同形式的产业党组织。

2、立足实际抓规范。执行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重点抓好‚三个规范‛:一是规范党组织设臵程序。按照党员特长、工作需要,提出党支部设臵和党员编组初步方案,经党员民主讨论通过后,按管理权限报批,并及时向全体党员公布。二是规范党组织隶属关系。对新组建的产业党组织,在建制村内的,由所在村党组织管理;跨村设臵的,由所在(街道)党委管理;跨镇(街道)成立的,由产业化经营组织核心层所在地党委或其上级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三是规范党员组织关系。重点理顺直管党员、双重管理党员、流动党员三种类型党员组织关系。对主要在产业组织活动的党员,引导其将组织关系转到产业党组织;对在产业党组织活动时间较短或临时不愿转移组织关系的党员,采取‚工

18 作时间产业管、居家时间村里管‛的双重管理办法;对流动党员,根据从业稳定状况、工作联系紧密程度、党员居住地及本人意愿,合理转移组织关系。

3、突出重点抓班子。产业党组织建立以后,要把工作重点放在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上,特别是选好配强党组织书记。建制村内建立的产业党组织,原则上由村党组织书记或其他委员兼任产业党组织书记。跨镇(街道)、村成立的产业党组织,选拔政治素质高、‚双带‛能力强的党员担任党组织书记。没有合适人选的,从乡镇机关或行业主管单位机关党员干部中挑选。

4、激发活力抓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特色实践活动,为产业党组织、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一是开展产业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以有正规的办公培训场所、有配套的便民服务机构、有带动力强的示范项目、有完善的规章制度为标准,以‚五个好‛党支部为目标,组织产业党组织积极争创产业党建工作示范点,加强示范引导,促进产业党建工作上水平。二是开展党员争先创优活动。组织产业党员比党性,争当政策引路人;比技术,争当科技带头人;比服务,争当群众贴心人,引导产业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三是开展‚三向培养‛活动。努力把产业组织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使产业组织中的党员干部成为致富能力与政治素质‚双优‛型人才,并为村级组织建设储备优秀人才。

三、着眼于发挥农民党员的主体作用,大力推进村级重

19 大事项民主决策“四议一审”制度

关于推行‚四议一审‛制度的方法步骤,要按照市委组织部《关于在全市农村推行村级重大事项民主决策‚四议一审‛制度的通知》要求和全市工作经验交流会的部署进行。这里,结合贯彻李部长讲话精神,就如何把握和推进工作,再做一新的概括:

一是如何认识----坚持四个基本原则,处理好与原村务管理工作关系。一要有利于村党组织领导作用的强化;二要有利于党员主体作用的发挥;三要有利于村级决策效能的提高;四要有利于村务管理和基层民主的加强。

要明确:开展‚四议一审‛工作是借助原有村务管理的工作程序对党建工作的创新,是通过加强党的建设对原有村务管理工作流程的发展和完善,既不是脱离了党的建设主线;也不是对民政职能工作的包揽和代替。组织部门和民政部门是各有侧重,工作互动,成果共享。因此,要着力解决好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发动工作,让村干部明白意义、让党员自觉参与、让群众理解支持,切实做到既积极推进又稳妥开展。

二是如何切入----突出两个关键环节,确保工作取得扎实成效。既:‚党员大会复议‛和‚乡镇党委政府审核‛。五个环节中,‚党员大会复议‛和‚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是两个新增环节。其中,‚党员大会复议‛环节是组织部门牵头

20 开展‚四议一审‛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着眼点,是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要求的具体体现,是我市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探索发挥农民党员主体作用的具体实践。‚乡镇党委政府审核‛环节是我市发挥乡镇党委政府对村务管理指导把关作用的又一创新性举措,(在去年组织实施村两委换届选举中,我市创新性提出了乡镇党委政府要对村提名侯选人进行审核把关的要求),因此,一定程度上说,这个环节是对‚村民自治法‛中关于乡镇党委政府指导作用在我市的新的明确,是党管农村工作的具体体现。这两个环节的落实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这项工作的成败,要务必抓住关键,切实抓出成效。

三是如何推进----做好四个工作结合,推动“三级联创”活动整体水平的提高。‚四议一审‛工作是当前我市推进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的创新举措。要按照春晓部长的讲话要求,具体抓好‚四个结合‛,以重点推进‚四议一审‛工作为契机,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各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这‚四个结合‛分别是:一是与深化农民党员‚设岗定责‛执政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发挥农民党员作用以制度的形式从点到面加以拓展和深化。二是与开展‚产业支部‛建设工作结合起来,着眼于创新村党组织设臵形式和活动方式,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村级组织建设。三是与加强村级干

21 部队伍建设结合起来,健全完善村干部目标考评和监督管理各项措施,提高村干部素质能力,高水平组织开展‚四议一审‛工作。四是与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结合起来,‚四议一审‛工作对农民党员的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快新党员发展步伐,切实改善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四是如何把握----加深几个关键问题的认识,确保工作健康发展。

一是关于党员大会的地位:市委组织部在《关于在全市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党员议事制度的意见》明确提出:以党员议事形式对村级事务管理和发展稳定等重大事项提出建议、进行监督和开展复议,其核心在‚议‛而不在‚决‛。因此,要处理好党员大会与村民代表会议的关系,不能违背村民组织法的基本原则。但这一环节不能省略,并要形式多样、全过程地开展复议,保证党员参与的广泛性。

二是关于乡镇党委政府审核环节的摆布。把‚乡镇党委政府审核‛放在第三个环节,其作用和用意在于两个方面:一是把关和指导,既对前两个环节进行把关,对后两个环节进行指导,以便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易于形成统一意见。二是接受党员大会的监督和修正,在党委政府意见与党员大会意见不一致时,要充分尊重党员大会意见。这个环节也是对党员主体作用的有力体现。

四、着眼于发挥村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切实加强村

22 级组织建设各项基础工作

村级组织建设在整个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处于基础地位,乡镇党委对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负有直接责任。村级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党支部自身建设,特别是班子建设;焦点是理顺村‚两委‛关系,增强村‚两委‛的工作合力。

(一)加强村党组织班子的选拔配备

要以促进发展为标准,拓宽视野,广开渠道,采取从本村优秀致富能手和后备干部中选拔;从返乡青年、退伍军人和务工人员中选配;从乡镇企业骨干和机关干部中选派等方式,大力选拔配备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不断打造‚创业型‛和‚发展型‛班子,并探索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党政机关干部、有成就的企业经营者和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等人才到村里任职、创业。

(二)加强村级组织配套建设

其中最重要、也是最难把握的是协调理顺和规范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要注意把握‚三个一‛开展工作:

一是明确一个原则。党的领导是宪法中明确的一个最基本原则。村党支部作为我们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是党在农村执政的基础,必须起到领导核心作用。必须始终坚持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村委会对党支部领导的服从,实质上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服从。同时,也要明确,这

23 种服从是以一个党支部的工作既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群众意愿为前提。

二是采取一种方式。既党组织书记与村委会主任‚一肩挑‛。这是当前中央和省、市委大力倡导的理顺村‚两委‛关系的主导模式,在去年结束的村级组织换届选举中,我市这方面的工作要求和指导力度进一步加大,成效也较为明显。目前,全市实行‚一肩挑‛的村达到429个,占建制村总数的64.3%,比上届提高了20个百分点。倡导这种方式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强化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同时便于形成村里的工作合力。

三是执行一个文件。我们在2003年与民政部门联合制定下发了《丹东市村级‚两委‛工作细则》,对村‚两委‛的职责地位、相互关系和工作程序等,从制度的层面作了明确规定,明确要建立四个制度、完善四个制度,大家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

(三)继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

1、工作的简单回顾

06年8月以来,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我市集中开展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到2007年底,全市共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154个,占全市建制村总数的23%;投入资金总额3620万元,总建筑面积37793平方米,各新建的活动场所于党的十七大召开前全部投入使用。

24

2、我市的工作要求

开展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乡村党组织热情极高,中央和省、市、县、乡各级党委政府投入极大,因此必须极大发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功能和作用。要按照去年印发的《丹东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办法》的要求,一方面,要继续加大新建和维修力度。据我们年底前统计,全市目前还有55个因抵债和借住在学校等原因而新产生的无村部村、有45个村部属于危房无法使用的村、65个村部破旧急需维修的村,新建和维修的任务还很重。要以县(市)区和乡镇、村投入为主,着力解决这部分村的场所建设和维修问题;另一方面,要切实抓好场所的管理和使用,达到管好和用好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开展党组织活动、加强村务管理和进行民主决策中的活动功能和主阵地作用。

3、中央和省委的最新工作部署

2008年4月,中组部等国家五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和使用的意见》,我省以辽组通字[2008]17号文件予以转发。《意见》从‚要高度重视村级组织活动场的管理和使用工作、积极拓展综合功能、不断完善配套设施、逐步规范监督管理‛四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我市在去年10月下达的《丹东市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管理使用办法》中已基本上都有体现。需格外强调的是:中央和省委的文件在关于‚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监督管理‛方面,

25 进一步明确提出:

凡使用集体土地建设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应明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房屋所有权和集体土地使用权归村级组织拥有,并依法办理批准手续。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属公益事业场所,其土地、房屋不得转让、抵押、出租和改变用途。凡有乡镇以上(含乡镇)财政(含党费)和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国有企业部分投入或全部投入配备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设施,其所有权归国家和村级组织共有。未经县级财政(国有资产管理)等有关部门同意,村级组织活动场所的设施不得出售、出租、抵押。

同时,明确了责任主体:县、乡两级政府要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资产监管,村‚两委‛要切实负责,确保活动场所国有(集体)资产的安全完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名义侵占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不得擅自改变其使用性质。

(四)着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强弱是衡量一个村整体工作的重要标准,组织带领群众共同富裕、走强村富民之路是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工作目标。

1、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定义:我市在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提出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含义是指:开发、利用村集体资产所得的经营性收入,包括集体企业上缴的利润、承包费;集体所有的房屋、土地、山林、水面等承包收入,集体

26 为农户提供服务的收费所得等。不包括向农民收取的各种款项和上级的赠款、扶贫款投入等,但也不扣除用于集体的各项费用支出。不指净收入。

2、中央和省、市委的指导要求:中央和省、市委历来重视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早在1998年胡锦涛同志就明确指出:‚要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发掘本地优势,组织开发性生产,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当前,省、市委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具体指导要求是:从强化集体资产的管理和经营、组织好生产服务、搞好资源开发入手,以健全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扶持各类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着力点,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各乡镇党委要积极采取鼓励、扶持和政策、资金倾斜以及把增加村集体收入纳入对村考核目标等方式,引导村以各种开展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组织物质基础。

五、着眼于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扎实做好农村新党员发展工作

组织发展工作既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一项经常性的常规工作,也是基层党务干部和党组织书记最基本、最重要的一项职责任务。随着新时期党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这条主线的展开,以及十七大关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等重大命题的提出,切实做好新时期新党员发

27 展工作、大力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就做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扎实抓好党员队伍建设这一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提高党员素质‛。全国和全省组织工作会议对此做出了明确部署:要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科学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规划,切实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全面推广发展党员工作公示制、票决制,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质量。要继续重点做好在生产和工作第一线、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有计划地吸收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入党,加强在进城务工人员等党组织的力量相对薄弱的社会群体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要建立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及时处臵不合格党员,保持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当前,要继续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并根据我市农村农民党员队伍老化、作用弱化的实际,着力在‚突出重点、明确责任、加快速度、开展活动‛这四个方面做好工作。

一要明确重点对象。认真组织开展‚三向培养‛工作,以‚三向培养‛为目标,以优秀村组干部、回乡知识青年、产业致富骨干和专业协会负责人等为重点发展对象,切实做好在新型农民中发展党员工作,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

二要落实工作责任。县(市)区委组织部除要制定本地

28 区发展规划,加强总量调控外,还建立基层发展党员‚复审‛制度和做好定期检查分析指导工作;乡镇党委要认真履行直接责任,规范发展党员各环节工作,并要指导村党组织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建议各地要建立健全完善村党组织书记发展党员责任制,督促村党组织建立党员教育帮带重点发展对象责任制等。

三要适当加快发展速度。要破除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延续多年的思维方式和条件限制,进一步拓宽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思路,坚持在新农村建设的实践中培养、锻炼入党积极分子,及时把那些符合党员条件的新型农民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特别是要把去年换届选举新当选的非党村干部作为培养重点,力争在两年内将其中的绝大多数非党村干部发展为党员。要适当加快农村新党员发展速度和数量,原则上,每个村每年至少要发展1名党员,尽快从根本上解决当前我市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作用弱化的问题。

四要扎实开展载体活动。扎实开展丰富有效的党建载体活动,增强党组织活力,吸引和凝聚农村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一方面,加大组建‚产业支部‛工作力度,全面推行‚四议一审‛制度,发挥党员主体作用,增强党员荣誉感和党组织活力。同时,以‚三个服务‛的理念组织开展党员教育管理,开展党员技能培训,并在产业项目和信贷信息等方面向党员倾斜,增强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另一方面,要通

29 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载体活动,为入党积极分子尽快成熟创造条件,让入党积极分子在‚设岗定责‛跟岗锻炼和参加党群共同致富活动中找到位臵,发挥作用,尽快成熟。

六、着眼于提高领导新农村建设的素质能力,全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于建设一个坚强有力的村党组织班子,培养造就一批‚为民、务实、清廉‛和‚想事、干事、创业‛的基层党员干部。要按照《丹东市乡(镇)、村领导班子素质建设工程实施意见》的要求,努力建立健全‚三种工作机制‛,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

1、健全完善选拔任用机制,切实改善村领导班子结构。进一步明确选人用人标准,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完善选拔任用程序,以促进发展为标准,大力选拔配备政治素质强、发展能力强的‚双强‛型村干部,特别是要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对村班子成员特别是村党组织书记的选拔,要普遍实行‚公推直选‛的办法,扩大党内外民主,建立和形成科学有效的选拔机制。

2、健全完善学习培训机制,提高村干部队伍素质。针对去年村级组织换届新当选村干部较多、‚一肩挑‛比例加大等情况,县、乡党委要着力采取分层负责的形式,系统开展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教育。要突出培训重点,大力加强对

30 农村党员干部的执政意识教育、市场经济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等培训教育,努力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和基层干部执行政策的能力、加快发展的能力、服务群众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要落实培训责任,采取基层干部培训上调一级的方式,市委组织部将继续把乡镇主要领导的培训纳入市委党校的主体班次进行集中培训,各县(市)区委要负责培训村‚两委‛一把手,乡镇负责培训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面要达到100%。

3、健全完善监督激励机制,大力推进村班子规范化建设。要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和换届选举后村级干部队伍监督管理的新情况,完善各项监督管理和目标考核评比措施,逐步建立目标考核与民主评议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探索完善新形势下的村级干部教育管理的有效方式。同时,还要建立健全村干部激励保障机制,认真落实与干部工作实绩挂钩的激励保障措施,完善落实基层干部报酬待遇正常增长机制和社会保障措施,解除村干部的后顾之忧,激发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促进发展的工作热情。

目前,省、市委正着手研究选拔优秀村干部进入公务员队伍和担任乡镇领导的问题,年内将探索实施。省委组织部还会同省财政部门初步拟定了《关于对离任村干部实行生活补贴的意见》,县、乡党委要不等不靠,积极谋划。

4、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农村后备干部队伍建

31 设是全面加强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工程。要采取公开选拔的方式,把那些政治素质好、文化水平高、致富本领强、真心实意为群众办事的年轻优秀人才选为后备干部,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乡、村后备干部队伍。

七、着眼于发挥乡镇党委“龙头”作用,切实加强乡镇党委自身建设

乡镇党委是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龙头‛,在整个‚三级联创‛活动中,乡镇党委要在创建活动中发挥好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既要抓好村级组织建设,为自身创建活动打好基础,又要以县(市)区的创建工作为总目标,积极通过自身的创建活动为县(市)区的创建活动做出贡献。

1、要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要不断增强乡镇领导班子的能力,改善结构,选优配强一把手,提高领导三个文明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以转变作风为重点,不断加强思想作风建设。

2、要健全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要统筹作出本地区党建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制定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党委和领导班子成员抓党建工作责任制,重点是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和村干部的调整、配备、监督、管理等。

3、要切实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以转变作风、提高素质和服务‚三农‛能力水平为重点开展工作。要着眼于探索推动乡镇党委落实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继续鼓励和完善

32 先进性教育期间部分县(市)开展的乡镇建立‚为(便)民服务中心‛工作模式,引导乡镇机关干部学习掌握新时期做好农村工作和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不断强化乡镇党委在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农民群众、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

4、要指导和领导好乡镇站所的创建工作。从2004年开始,我市将乡镇站所的创建工作也直接纳入到了‚三级联创‛活动的考评验收中。要以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站办所‛活动为载体,以服务‚三农‛和新农村建设为主要内容,切实履行工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首问责任制、承诺服务制等制度,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服务。

(补充)

5、认真做好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工作。7月23日,省委组织部在盘锦市大洼县召开了‚全省选派机关干部开展驻村指导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了大洼县选派机关干部开展驻村指导工作的经验,要求各地因地制宜、逐步推开。市委组织部高度重视,于近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切实做好选派机关干部开展驻村指导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要认真借鉴大洼县工作模式,以县、乡干部为主体,全面推进我市选派机关干部开展驻村指导工作,到2008年底达到每个建制村都有一名以上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工作的目标。

应该说,从市、县、乡机关干部中选派工作人员进村指

33 导工作,是我市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开展多年的一项工作。在当前形势下,进一步部署安排开展这项工作,其意义在于,通过进一步明确驻村指导工作新要求,落实驻村指导工作新任务,完善驻村指导工作新形式,有利于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有利于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健全完善先进性建设长效机制,从而形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各县区、各乡镇要从这个角度,认识和开展好这项工作,及早安排,不等不靠,因地制宜、形式式样地开展好选派机关干部驻村指导工作。

以上七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既:三项载体活动,分别指深化和开展‚设岗定责‛活动、‚产业支部‛建设和‚四议一审‛工作;两只队伍建设,分别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和基层干部队伍建设;两级组织建设,分别是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和乡镇党委建设。

第三部分 方法篇

-----乡镇党委工作方法评析

从工作摆布、工作方法和外地经验介绍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工作如何摆布

结合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的本职工作,就主要工作内容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农村党建工作:

(一)基础性工作

34

1、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划和年初工作要点

2、党委责任制落实完善,书记带头履行抓党建责任

3、乡村党建簿册、版栏等,要完整、统一和规范 (二)常规性工作

1、组织发展:突出重点,严格程序,保证质量;

2、村级干部管理:熟悉情况、建档立卷、调整配备;

3、乡镇干部管理:重点在转变作风,提高素质能力;

4、教育培训工作:开展对村干部、后备干部、党员和积极分子的经常性培训。

(三)落实性工作

主要指要较好完成省、市、县党委、组织部门部署开展的各项载体活动,如:深化‚设岗定责‛活动,推行‚四议一审‛制度以及落实村级组织建设两委工作细则等。

(四)创新性工作

指结合本地实际,在工作内容工或工作措施上开展体现本地特点的党建工作创新。如创造性开展组建‚产业支部‛工作,设计并实施自己创设的单项和综合性载体活动等。

二、工作如何开展

谈谈对开展乡镇党建工作在具体工作方法的一些理解,也是对乡镇党委开展工作的一点具体建议,分五个方面,用五句话概括:

1、总体谋划,营造格局。一个好的乡镇党务干部必须

35 善于从工作全局上考虑问题,布臵工作。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既掌握本地区总体情况,又较好理解和吃透上级精神,知道党建工作每年、每季度,甚至每个月总体上要抓什么,重点做什么,做到心中有数。可以结合上级精神和本地实际,按照党委建设、支部建设、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制定好年度计划和三年规划,从而在发展态势和总体格局上把握工作。乡镇党委副书记和组织委员的工作繁杂、忙乱,只有理清工作思路,才能做到纲举目张,万变不离其中。古语有: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2、突出重点,整体提高。要在注重整体提高前提下,每年都根据本地工作实际和工作优势,重点在一至二项工作上有所突破和提高,所谓:‚基础工作抓规范,常规工作抓落实,重点工作抓突破‛。同时要注意,落实与提高是开展任何一项工作的两个方面,不是截然分开的。抓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和突破,但把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是基础和前提。比如:发展新党员工作是开展多年的一项常规工作,如何抓落实,上级党委有许多具体要求,这是我们首先要完成的,但如果对其中的精神把握较好,创造性开展工作,仍然可以取得突破的成效。反过来说也一样,‚设岗定责‛活动和‚四议一审‛工作是当前上级党委部署的工作重点,但如果不首先在抓落实上下功夫,提高和突破就无从谈起。

36

3、立足创新,争创一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是一项鼓励创新,提倡首创精神的工作。创新,是对工作规律的深刻理解和把握,是对每一位党务工作者的最高要求。经过努力,在全县、全市仍至全省推广典型、创造经验,这是我们开展党建工作并取得成效的最高境界。我们这里所说的创新,其实并不高不可及,我理解不外乎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二个方面。所谓内容创新,是指在大的党建格局下,开展了别人没有开展的工作;所谓方法创新,是指就同一项工作,采取了别人没有采取且行之有效方法和措施。按照这一标准开展工作,必须做到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时刻以创新的标准和要求开展工作,我们的工作就有了不竭的动力。

4、设计载体,推动工作。一个好的活动载体可以简洁、明了地阐明我们的工作意图,可以使工作对象(乡村干部和党员)明白、透彻地理解和完成我们提出的工作目标,可以更直接地推动我们的工作。这也是我们在设计载体活动时要注意的三点要求,既:载体活动的内容必须符合上级工作部署和本地工作实际,并赋予本地特色;载体活动的目标必须要有正确的工作方向,以推动工作为目的;载体活动的名称必须简洁、明了,便于党员干部理解和掌握。这一方法,与上一条‚立足创新‛的要求紧密相连。

5、典型引路,抓点带面。一个称职的党务干部必须善于发现典型、培养典型,运用典型指导和推动工作,处理好

37 抓点和带面的关系:点就是典型,它代表了工作的深度;面就是普及,代表了工作的广度。缺乏典型的工作没有思想深度,难以反映工作水平;同时也要注意,没有推广的典型是摆设,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既要发现和培养典型,又要推广和普及典型,用典型推动工作。

三、省内外市地、县区党建活动载体评析

最后,再用一点时间对省内部分地市和省外部分地市、县区开展农村党建工作载体的特点加以简要评析,供大家在创设活动载体时加以借鉴和参考:

1、沈阳市苏家屯区:实行农村党员分层量化积分考核办法,按照村两委一把手、其他党员村干部、60岁以下无职党员、外出流动务工党员和60岁以上老党员五个层次,采取设定5—40分的基础分考核,使职务高、年纪轻的党员需要完成更多的工作才能达到考核标准。

这是根据上级已有工作部署的‚措施完善型载体创新‛。

2、本溪市明山区:四项制度抓党建,建立健全党务工作例会制、党建工作督查制、基层支部书记工作述职制和基层党组织工作报告制开展工作。

这是着眼于健全工作机制的‚制度整合型载体创新‛。

3、辽阳市弓长岭区:开展创建‚星级党支部‛活动,将村党组织的工作目标按照‚发展之星、团结之星、文明之星、民主之星、富裕之星‛五个方面进行评比。

38 这是围绕‚五个好‛目标要求的‚标准拓展型载体创新‛。

4、贵州省余庆县:在县直部门和乡镇站所中开展‚五民‛活动,分别是素质带民、作风亲民、制度便民、帮扶助民和业绩问民,并将工作细化为‚五个一‛。

这是着眼工作全面部署的‚整体推进型载体创新‛。

5、四川省营山县:推行乡镇工作‚阳光政务‛、实施党务工作‚阳光工程‛,实行政策公开、决策公开、财务公开、办事公开、问题公开和承诺公开。

未提及活动具体内容和措施的‚成效激励型载体创新‛。

6、黑龙江省嘉荫县:实施‚三个一‛工程,探索党建工作新机制,对乡村‚班子进一流班子、党员进一流党员、干部进一流干部‛进行量化考核评比。

是总结工作目标任务的‚目标推进型载体创新‛。 以上是我今天与大家交流、探讨的主要内容。今天在座的各位党委副书记、组织委员和县(市)区委组织部农村基层科的干部,是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工作骨干,市、县委的工作要求靠你们贯彻实施,大量基础性工作靠你们完成,许多工作中的新鲜经验由你们在实践中创造。大家的工作既艰辛,又清苦,在此我对大家对我们工作上的支持表示感谢。

谢谢大家!

2008年8月

39

第3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培训讲稿

根据安排,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基层组织建设方面的基本知识。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与大家共同学习。这三方面分别是:

一、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

二、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三、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全镇党组织建设工作任务

下面我们开始从第一方面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中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开始学习

这一方面主要分三点:

(一)党组织设置的相关程序

(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

(三)一些基本概念

(一)党组织设置的相关程序

党组织设置的相关程序主要讲3个方面。党的组织包括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重点讲一下基层组织的设置。

1、党的基层组织的设置: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委员会和支部委员会。

党的基层组织的组织形式,应根据工作需要和党员人数而定。一般情况下,党员超过100人的基层单位,可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下面再分设若干总支部或支部;党员超过50人不足100人的,可设立党的总支部,下面分设若干支部;有正式党员3人以上50人以下的,可设立党的支部。不足3人的可以和邻近单位组成联合支部。党的各级基层委员会的设立均需上一级党组织批准。设立党的基层委员会必须报经县委批准。党小组的划分。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为便于管理党员和开展活动,党支部一般应根据本单位党员的数量和分布情况,划分若干党小组,一个支部所划分的党小组不宜过多。一个党小组不应少于3名党员(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正式党员)。有的党支部党员比较少,活动比较方便,也可不划分党小组,由支部书记直接组织党员的活动。

2、建立党的基层组织工作程序党章规定:凡是有正式党员三人以上的基层单位,都应当成立党的基层组织。

建立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程序可以概括为7句话,28个字(提出申请、审查核实、提交报告、讨论审批、下发批复、组织选举、结果报批)。具体来讲:(1)提出申请:由单位向上级组织提出建立基层党组织的请示报告。说明建立党组织的条件、组织形式、下设组织及人员构成情况,报送上级党组织审批。(2)审查核实:由上级党组织组织部门具体审查,审查申请单位的情况是否属实;讨论申请的理由是否充分;下设的党组织以及委员构成是否符合党章的有关规定。(3)提交报告:根据了解、核对情况,组织部门先提出是否建立基层党组织及其组织形式、人员构成方面的具体意见提交党的委员会讨论审批。(4)讨论审批:上级党的委员会召开会议研究审批。设立党委的需经县委常委会讨论审批。(5)下发批复:由组织部门以上级党的委员会名义发文批复,批文内容包括:组织设置形式,党组织成员组成名额等。⑹组织选举:申请单位接到批复后,组织召开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党的基层组织。⑺结果报批:向上级党委报告选举结果。报告内容包括:选举工作情况;选举产生的书记、副书记、委员名单。经上级党委召开党委会研究批准后,开展工作。

3、撤销、改建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程序

(1)由原单位党组织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撤销或改建的请示,写清撤销或改建的理由和方案。

(2)上级党组织根据请示的内容,由组织部门考察,提出意见,再由党的委员会研究决定。

(二)民主生活会的程序

党的民主生活会是党的组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交换意见,沟通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总结经验,解决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上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讲党支部(党小组)生活会一般每季度或半年召开一次;党的基层委员会民主生活会,一般每年召开一至两次;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每年召开一次。

要掌握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的程序分三个阶段:

(1)会前准备阶段:

1、确定中心议题:根据本单位的中心工作,或上级党组织的安排,结合领导班子存在的主要问题,初步确定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2.谈心沟通:围绕民主生活会的中心议题,党员领导干部之间,通过个别谈心沟通情况,相互征求意见,达到消除隔阂,统一认识,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3.征求意见:通过召开座谈会、设立群众意见箱,发征求意见表等多种多样形式,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并对群众的意见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整理归纳。通过整理归纳,将群众的意见梳成辫子,分清主次。在对群众意见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民主生活会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确定开会的时间、地点。

4、确定列席人员名单: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可吸收与会议内容有关的其他党员干部列席参加,便于更好地解决问题。5.安民告示:会议中心议题,开会时间、地点确定后,应提前通知参加和列席会议人员,与会人员应积极作好准备。6.个人准备:根据会议要求,结合自身存在的问题,自学有关文件精神,用马列主义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问题,用党性原则解剖自己。必要时可写成自我批评发言稿。7.报告上级组织:准备工作就绪后,应提前10天将会议的主要议题、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会议人员名单等材料报告上级党组织,以便于上级党组织决定是否派人参加。

(2)会议进行阶段:

1、按时开会,严密组织:经过充分准备之后,要按照预定的时间,如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参加会议人员必须按时到会,除遇特殊情况请假外,不得以任何借口无故缺席,会议要确定专人记录。主持人要作到对与会人员的情况胸中有数,善于引导,严密组织,使会议收到预期效果。

2、学习有关文件:围绕会议的中心议题,组织大家共同学习有关文件。通过学习统一思想认识,达到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的目的。

3、检查上次生活会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在本次民主生活会召开之前,应对上次民主生活会上提出的整改措施进行“回头看”。如:哪些措施落实得好,哪些措施正在落实,还存在些什么问题,原因是什么,责任在谁?今后该怎么办,等等。

4、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遵循团结---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的方针,围绕会议中心议题,交流思想认识,总结经验教训,开展严肃认真的自我批评和互相批评。达到统一思想,增强团结,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

5、列席人员发言:列席人员可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以及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存在的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党组织的负责同志和领导班子成员要虚心听取他们的发言。

6、总结经验、制定整改措施: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础上,“班长”要组织大家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改进措施,力求达到具体,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各自对落实改进措施的责任和时限要求。与会班子成员及委员集体讨论提出整改措施。

7、上级组织派员发言:上级党组织委派参加下级组织生活会的同志,一定要从对上、下两级党组织负责的精神,认真发言。发言内容一般包括对会议的基本评价,主要特点以及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如何落实整改措施提出意见。

8、会议小结:会议结束时,党组织的负责同志应对会议情况进行小结,其内容一般包括:主要问题是否找准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得如何;总结的经验教训是否切合实际;改进措施是否有力;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

(3)会后进行阶段:

1、向上级组织报告情况:会议结束后,必须在十五日内向上级党组织提出关于民主生活会的情况报告。其内容包括:开会的时间、地点、应参加人数、实参加人数及名单、列席人员名单、缺席人员的姓名及其理由,主持人、记录人的姓名及会议主题。围绕中心议题,开展批评的情况,生活会检查出来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哪些改进措施等等,并附:征求意见汇总材料;生活会议程;生活会原始记录;整改措施或整改意见。

2、向下级党组织及党员群众通报:将民主生活会适于向下一级党组织通报的情况予以通报,对于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和整改措施,视情况用适当的方式进行通报,以便于群众监督。

3、巩固会议成果:民主生活会的结束后要消化会议内容,巩固会议成果。书记与班子成员和委员提高认识,增强团结,按照分工,负责抓好整改措施的落实,并对其他同志给自己提出的意见进行梳理、整改。

4、信息反馈、收集意见:民主生活会情况向下级党组织及广大党员通报后,还要及时了解群众反映。看问题找得准不准,改进措施得力不得力,以及落实改进措施的情况。收集群众反映可采用深入群众、征求意见的方法进行,也可以通过群众团体组织把群众的意见反上来。

5、建立档案:每次民主生活会后,要将生活会的资料立卷归档。其内容包括:会议的原始记录及生活会情况报告,征求群众意见资料,每位成员的发言材料、整改措施和其他有关材料。

(三)一些基本概念

1、“三级联创”活动

“三级联创”活动含义是:县、乡、村三级联动,创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五好”乡镇党委和“五好”村党支部。

“五好”的要求是: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建设业绩好、农民群众反映好。

“帮建升级创十好”活动,十好的具体内容是:环境卫生整治好、用水问题解决好、道路巷道建养好、文体活动丰富好、弱势群体帮扶好、孩子上学安排好、合作医疗落实好、矛盾纠纷化解好、土地财务管理好、农村经济发展好。

“一定三有”的内容:村主干定岗位目标、工作有待遇、干好有前途、离岗有保障。

“三有一化”的内容:有人干事、有钱办事、有场所议事、党建工作真正实现区域化。

2、党支部的选举办法:

(1)“公推直选”是指把党委直接提名和委任变为在党组织领导下,通过党员个人的自我推荐、党员群众的联名推荐、党组织的推荐这三个环节产生候选人,然后由全体党员直接参与选举产生党组织领导班子。

公推直选主要环节是,宣传发动、公开报名、资格审查、组织考察、召开公开大会等。

“公推直选”的含义实际有两个层次,一个是“公推”,其基本含义就是采用党员自荐、党支部推荐、党员联名推荐和员工集体推荐或者是四种方式相结合的方式,在全体党员中公开、民主推荐基层党支部委员候选人。对选出的候选人经过党支部按照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审核后,再呈请上级党委审批,党委审批同意的候选人就是正式参加选举的候选人。再一个就是“直选”,“直选”的基本含义就是通过召开支部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党支部委员、副书记和书记,也就是一张选票,一次选举。

这种体现党员主权思想和运用社会认同系统的选举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的根本要求。

(2)“两推一选”,是选举产生村级党组织成员的一种方法。是指在村党组织进行换届时,先由党员和村民代表投票推荐党组织委员候选人初步人选,再由乡镇党委依据推荐票数和村党组织委员任职的基本条件,进行审查并同意后,确定村党组织正式候选人,在党员大会上差额选举村党组织委员会委员。村党组织书记在新当选的委员中由全体党员选举产生。

3、党日制度

党日指党组织和党员进行党的活动的法定时间。党日是党的生活在时间上的保证,党的组织生活的各项制度绝大多数要在党日中落实。党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召开党的会议,进行党的教育,开展组织生活,处理党务工作。

4、“三会一课”制度

“三会”指的是:支部委员会(简称支委会)、支部大会(全体党员大会)、党小组会;“一课”指的是:党课。

(1)支部委员会

①支部委员会由支部党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两至三年。在支部党员大会休会期间,负责领导和处理支部的日常工作。

②支部委员会一般每月召开一次会议,根据工作需要,可随时召开。

③支部委员会由支部书记或副书记主持,支委会全体成员参加。

④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个人专断。支部委员会有权审议、监督支部书记工作。

⑤支部委员会讨论和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指示、决定和支部党员大会的决议。研究支部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按照党章规定和党的基层组织的任务,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开展各项经常性工作研究讨论本支部的党建和党员教育工作。研究抓好支部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以便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对组织生活会的内容提出要求。研究本支部的发展党员工作和预备党员的转正工作以及党的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工作。研究对党员的奖励和违纪党员的处分等。

⑥支部委员会讨论决定问题时,到会的委员必须超过半数,所作出的决议方能有效。如遇重大问题需要作出决定,能够到会的委员又不超过半数时,必须召开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⑦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决定重大问题时,必须召开支部党员大会。如有个别问题不宜在支部大会上讨论,可由正、副书记提出意见,报上级党组织决定。

⑧必要时可以召开支部委员会扩大会议。吸收党小组长或其他党员列席,听取他们意见。但在决定时,被扩大参加会议的同志无表决权。支委扩大会支委必须超过半数才能召开。

⑨支部委员会要对支部党员大会和上级党组织负责,定期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工作,接受它的审查和监督。

⑩支部党员大会做出的决定,支部委员会要认真贯彻执行。支部委员会做出的决议和决定,支部党员大会有权修改或否定。如果发现支部大会的决议不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可请示上级党组织裁决或重新召开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

(2)支部大会

①支部大会的会期:支部大会是全体党员参加的会议,是党支部的最高领导机关。一般每季度召开一次,也可根据工作需要,提前召开或适当增加大会的次数。

②支部大会的内容:传达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的决议、指示,制定本支部贯彻、落实的措施;讨论通过支部工作计划;听取支部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对支部委员会的工作进行审查和监督;党员之间进行思想交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讨论接收新党员和预备党员转正;讨论决定对党员的表彰和处分;选举支部委员会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讨论罢免、撤换不称职的支部委员或出席上级党代表大会的代表;党支部季度工作小结、布置工作;对支部工作规划、重要工作安排等重大问题进行讨论,提出意见或建议;讨论决定其他需由支部党员大会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③支部党员大会一般由书记主持,如果书记缺席,可由支部委员主持。

④支部党员大会必须有半数以上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出席。出席人数未超过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不得通过决议。决议经过到会正式党员的半数以上通过方为有效。

⑤会后,要由支部书记及时向上一级党组织汇报大会的情况。关于接收新党员、预备党员转正、处分违纪党员和对党员劝退或除名的决定,要及时报请上级党组织批准。上级党组织批准后,要及时向党员公布。支部党员大会作出的决议,支部委员会和每个党员必须认真贯彻执行。

(3)党小组会

①党小组是党支部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它在党支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对党员的管理,具体地组织和指导每个党员的日常活动,保证党组织的决议的贯彻执行。

②党小组会,每季度召开一次。由党小组长主持。

③党小组根据本支部党员数量、分布情况及工作需要等方面因素划分。每个党小组不得少于三名党员(其中至少要有一名正式党员),党小组长必须由正式党员担任。

④党小组会的主要内容:党小组会的内容,一般要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党支部的工作、学习计划以及党支部近期的具体任务,结合小组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上级组织有关文件,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报、党刊、科学文化知识及其它有关材料,学习先进党员的模范事迹等;讨论研究如何贯彻执行支部决议,团结带领本小组党员和群众完成各项任务;分析本小组党员和群众思想状况,研究如何做好党员、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汇报党员个人思想和工作情况,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研究非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情况,酝酿党员发展、转正情况;改选小组长、酝酿支委候选人和出席上级党代会的代表候选人;评选优秀党员,讨论对党员的处分及党务方面的工作;分析群众思想情况,研究如何做好群众思想政治工作,密切联系群众。

(4)党课

党课是对党员进行经常性教育的主要形式,搞好党课教育要做到:

①党课以党章为基本教材,结合各个时期党的中心工作,联系本单位党员思想实际,对党员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党性修养、党风党纪及理想宗旨、党员标准、党的形势任务以及怎样做一名合格党员等方面教育,也可播放有教育意义的电视录相等课程。

②党支部要认真制订党课教育计划,确定每次授课的时间、内容、形式、教员。

③党课要形成制度化。每半年进行一次,全年达到2次,参加人员为支部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党课一般由支部书记、支委讲授,也可由优秀党员或邀请上级党组织领导、本局英摸和局党校讲师讲党课。

④为了提高党课的质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也可以运用电影、电视、录像、录音等现代化手段进行教育。

⑤党员必须做到认真听、认真记、不迟到、不早退。党课结束后,要组织听课的党员进行讨论,以加深理解,增强学习效果,也可进行测验

⑥党员领导干部要定期到所在的党支部或党建联系点讲授党课,每年不少于2次。

5、民主评议党员

民主评议党员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制度。每年进行一次民主评议党员活动,是要通过对全体党员进行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特别是在贯彻执行"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基本方针的实践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弘扬正气,表彰优秀党员,克服党内消极因素,妥善处置不合格党员,消除党内腐败分子,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民主评议的实施步骤通常为:

学习教育阶段。民主评议党员的学习内容,一般以党章、邓小平理论以及中央有关文件为基本内容,也可结合当地实际和评议内容学习有关文件。着重抓好邓小平理论的教育、理想宗旨教育、党风党纪教育。

自我评价阶段。自我评价主要是对照党员标准和评议内容进行。要联系个人思想和工作实际,自觉清理思想,检查言行,肯定成绩,找准存在的问题及根源,在是否合格上进行自我认定,自评前,应认真、如实地写好个人总结材料,并主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个人总结写好后要经党支部审定,然后由党员在党支部大会上进行自我总结。

党内、党外评议阶段。先在党支部或党小组内进行党内互评。评议中要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敢于触及矛盾和问题,避免不负责任的评功摆好。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解剖自己,带头接受批评,带头评议别人。对不宜公开批评的问题,可通过意见箱或同党员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党员充分发表意见。党内互评后,可采用座谈会或民意测验的方法,听取党外群众对党支部和党员的意见。

组织考察阶段。召开支部委员会,将各方面对每个党员的评价和反映,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意见,需要核实的情况,再进一步调查核实。然后提交党员大会讨论,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形成正式组织意见。对确定为优秀党员和不合格党员的,要报上级党委审批。

表彰、处理阶段。经过民主评议,对一致公认表现好的党员,由基层党组织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进行表扬,对突出的优秀党员,报上级党委给予表彰;对合格党员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不合格党员要按照有关政策,区别情况,严肃处置。

6、四议两公开

“四议两公开”是河南省邓州农村创造的党领导下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就是所有村级重大事项都必须在村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四议”、“两公开”的程序决策实施。“四议”即:村党支部会提议、村“两委”会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会议决议;“两公开”即:决议公开、实施结果公开。

7、创先争优

“创先争优”活动,以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争当优秀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

①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是,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成效明显,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基本任务,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努力做到“五个好”:一是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决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的决策部署;注重加强自身建设,班子健全,结构合理;团结协作,求真务实,勤政廉洁,在日常工作和突发事件中行动迅速、处置果断,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党员队伍好。党员素质优良,有较强的党员意识,认真执行党组织决定,积极完成组织分配的工作,在做好本职工作、服务群众等方面能够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发挥较好。坚持经常性、有计划地发展党员。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和分布结构合理。三是工作机制好。各项规章制度健全,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顺畅有序,服务高效。重大问题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民主氛围好。认真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党组织生活开展正常。坚持和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能够做好党建工作与各项工作统筹兼顾,互促共进。四是工作业绩好。切实贯彻落实本单位科学发展的思路和措施,工作目标明确,抓落实的措施有力,工作成绩显著,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事迹突出。五是群众反映好。工作措施符合群众意愿,尽心竭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为民服务优质高效,工作作风和工作实绩群众满意,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党员在群众中有良好形象,党群干群关系密切。

②优秀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是,模范行使党章规定的权利,自觉履行党员义务,努力做到“五带头”:一是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理想信念坚定,在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

一、维护民族团结等大是大非问题上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行动坚决;带头参加集体学习,坚持个人自学,认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努力钻研履行岗位职责的业务和技能,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二是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立足岗位,埋头苦干、开拓创新、无私奉献,业务熟练、技能精湛,高质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勇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在本职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三是带头服务群众。具有强烈的宗旨意识,积极参加党组织开展的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党员承诺、设岗定责、社会公益活动,经常深入基层,了解群众要求和呼声,主动关心群众疾苦,积极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四是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模范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本单位各项规章制度,不信仰宗教,与封建迷信活动作坚决斗争。五是带头弘扬正气。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模范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引导群众崇尚科学,追求文明进步,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6、“十星百旗”活动

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十星百旗”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创建“十星农村基层党组织”,争做“十星农村党员”,树立百杆“十星农村党组织”旗、千杆“十星农村党员”旗。

①“十星农村党组织”即:团结战斗星、工作规范星、干事创业星、增产增收星、基础建设星、民生保障星、村容整洁星、民主管理星、平安稳定星、廉洁清正星。

②“十星农村党员”即:勤奋学习星、建言献策星、遵纪守法星、明礼诚信星、勤劳致富星、表率示范星、服务群众星、扶贫济困星、弘扬正气星、廉洁自律星。

二、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综合分析,我镇农村基层党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农村党支部战斗力不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有部分村党支部表现出不适应,对发挥领导作用定位不准,对树立领导地位缺乏信心,不敢理直气壮开展工作,一味埋怨政策不配套,村民不好管,农村工作不好做,上面只给任务不给办法,老办法用不上,新办法找不到,对层出不穷的农村矛盾束手束脚,无所适从。部分村支两委主要成员搞不团结,互相争权。甚至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做文章,相互拆台,相互抵毁。有的村支部书记唱独脚戏,支委村委摆样子。对一些重大决策不深入调查研究,不征求群众意见,作风浮夸,工作随意性强。对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形势下产生的一些新问题、新矛盾,凭主观老经验老办法,造成不同程度的工作失误,影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和号召力,给农村改革、发展带来不稳定因素。

二是全镇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年龄老化问题仍就严重。据统计,我县共有农村党员 人,其中农村女党员 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35岁及以下党员 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高中及以上党员 人,占农村党员总数的 %。从这些数据看,我镇农村党员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妇女偏少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

三是基层党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还不够。经过一年努力,在县委的统一安排下,在各级干部党员的努力下,现在基本实现全覆盖,但装修、配套、场地硬化、绿化还有差距。还有过去虽然有场所但比较破旧,与新农村建设不匹配,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三、进一步明确今后一段时间全镇党组织建设工作任务

1、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始终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基层领导班子的带头人,是落实各项工作任务的领头雁。

2、抓好农村党员队伍建设。农村目前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妇女党员较少,已成为制约农村党员发挥作用的瓶颈。镇党委将对多年不发展党员的村,指定专人结对联系,跟踪培养,主动吸收。特别是信教群众较多的村,更要主动培养,要把发展党员、壮大党的队伍作为重要工作去完成。同时,加强流动党员管理,目前我镇流出党员 余名,农村的年轻党员流出占多数,以至于有些村支部开会过不了半。重视加强教育、管理、联系等工作,在抓发展党员和管理好流动党员的同时,党员的培训也应形成一种长效机制,党内正常的一课三会要形成制度,发展党员的程序也需高度重视。

3、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关键在于结合本单位实际选好载体,目前已在全党开展的创先争优活动,就是要党组织创先进,全体共产党员争优秀,以党的先进和优秀带动整个社会争先进创优秀,使创先争优成为全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共同追求,创先争优的核心在于全员公开承诺,具体做法是:对象是各级党组织及全体共产党员,程序是根据各自工作性质和具体任务承诺,形成个人承诺、党组织审诺、全体党员议诺、公示栏示诺、每半年评诺的承诺模式。实实在在把每个组织和个人在各自队伍上的先锋作用发挥好,真正做到一个组织一个战斗堡垒,一个共产党员一面旗帜。在公开承诺的同时,要实行大表彰,采用巡回讲、媒体登、宣传栏宣传、阶段表彰的方法,大力宣扬身边的模范,用身边的人和事教育身边的人,努力营造一种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的社会氛围。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目标:

①推动科学发展;

②促进社会和谐;

③服务人们群众;

④加强基层组织。

4、抓好基层党组织的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进一步加大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力度,要集党员活动室、支村委办公室、医疗保健室、图书室、财务室、文化活动广场为一体的群众文化活动场所,要把活动场所建成本村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全村的政治文化活动中心,成为百姓的温暖家园。

5、强力推进"四议两公开"工作,切实提高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四议两公开是河南邓州在长期总结农村工作中如何加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而提出的一种工作方法。即:凡村里的重大事项决策,先由村党支部提议,再交村两委会商议然后交村党员大会审议,最后由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决议,实施过程公开,结果公开。8月2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关于党的基础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会议强调,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尊重党主体地位,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要发扬民主,广泛参与,真正落实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表达权、监督权。同时强调,党的基层组织是本级实行党务公开的责任主体,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因此,村级组织必须形成制度,详细划分哪些事项必须公开、必须议,哪些事项采取什么办法公开,这样才能达到规范运作,群众满意,农村和谐。

6、党的基层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基层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覆盖是我们整个农村工作的基础,不能留有盲区,我们要坚决落实中央指示精神,坚定不移地做到哪里有人群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党的阳光、雨露要照射每个角落。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关心好每一寸土地上群众的冷暖,使之和谐稳定、奋勇争先。

谢谢大家,请多提宝贵意见!

第4篇:努力抓好农村三支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努力抓好农村三支队伍建设 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 中共埭溪镇委员会

近年来,埭溪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着力狠抓村两委会干部队伍、村组队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为重点的农村三支队伍建设,围绕讲党性、强素质、提能力,坚持“选、育、管、用”并重,创新工作思路,拓宽培养路径,为农村科学发展打造了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基层一线团队,为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一、当前我镇农村三支队伍建设的基本现状

埭溪镇目前共有20个行政村,近年来,经过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等系列有力举措,全镇村两委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1、村两委会队伍:目前全镇共有村两委干部112人,男女比例调整恰当,其中男性91人,女性21人,做到每村配备一名女性村干部,村干部中党员92人,占82.1%。主要呈现出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是呈现年轻化。08年换届后,村两委干部呈现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村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3.76岁,其中35岁以下16名,占14.3%;35岁至45岁有42名,占37.5%;45岁至55岁有50名,占44.6%;55岁以上4名,占3.6%(见图一)。

302320100135岁以下35岁至45岁45岁至55岁村干部队伍年龄结构50404250村两委干部村主职干部1612455岁以上 1

二是整体素质提高。112名村两委干部中,高中学历74名占66%,大专以上12名,占10.7%;小学以下只有1人(见图二)。

80706050403020100127中专高中村两委干部村主职干部村干部学历结构7425254初中1小学以下大专以上三是村主职干部能力强。村主职干部37人,书记20人,其中3人兼职村主任,东红村村主任空缺,村主职干部中高中以上学历31人,占86%。年龄结构上50岁以上仅3人,并有一名村支部书记为大学生村官直接任命。村主职干部中大部分都有“双带双创”项目,其中村党组织书记中有17人“双带双创”项目,在村干部带头创业致富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如芳山村村主任任长林创办的长林农庄,利用浙江大学的技术建立优质茶果产业基地,已完成核心面积7000亩,辐射全镇达10000亩,在带动周边群众创新创业上影响力很大。

2、农村党员队伍:埭溪镇现有农村党员1106人,其中男性955人,女性151人,平均年龄52.1岁。普遍年龄较大,最大的村,平均年龄57岁,最小的也有46岁(见图三)。

500400300200100

全镇党员年龄结构495219161231党员02 35岁以下35岁至45岁45岁至55岁55岁以上

学历方面,本科以上有39人,占3.5%,大专70人,占6.3%,中专高中学历198人,占17.9%,初中以下739人,占66.8%;年龄结构上,35岁以下219人,占20%,35至45岁161人,占14.5%,45至55岁231人,占20.9%,55岁以上495人,占44.76%,其中60岁以上354人(见图四)。

3、组队干部:埭溪镇现有村组队干部267人,其中党员46人,年龄结构上,年龄普遍较大,35周岁以下4人,占1.5%,35至45岁56人,占20.97%,45至55岁125人,占46.82%,55岁以上82人,占31.71%(见图五)。

14012010080604020

全镇党员学历结构4003002001000109198党员387352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以下村民小组长队伍年龄结构12610256村民小组长0435岁以下35岁至45岁3 45岁至55岁55岁以上学历方面仍然比较低,大专以上仅有1人,占0.3%,高中(中专)32人,占11.98%,初中127人,占47.57%,小学107人,占40.15%。(见图六)。

村民小组长队伍学历结构1401201008060402001大专高中中专初中小学及以下127107村民小组长33任职年数上,任职5年以下的有119人,任职5-10年的76人,任职10-20年48人,任职20年以上28人。

村民小组长队伍任职年数1201008060402005年以下5至10年10至20年20年以上118754828村民小组长 4

二、近年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的探索及成效

(一)以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为关键点,着力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关键是要突出抓好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后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近年来,镇党委始终把打造一支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村党组织书记队伍、努力提高村级班子整体效能作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目标,努力做到:优化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村干部能力素质。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有利契机,推行每月例会学习制度,切实增强村干部的大局意识、发展意识;开展经常性的谈心谈话活动,组织了一次全镇村主职干部“讲党性、强素质、守纪律、促发展”主题读书会,对照自身思想、作风、纪律找差距,总结交流各村工作,切实提高村两委会干部综合能力。创新绩效考核办法,增强村干部创业创新活力。镇领导班子和全体机关干部带头示范,双向选择建立6大重点工作组12个工作小组,层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奖惩考核。创新完善村主职干部考核办法,实行积分制考核,明确村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的工作职责:村书记以村班子及党员队伍管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和提高农民收入、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四大责任为主;村主任以新农村建设、村级财务制度执行、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农民建房“建新拆旧”四大责任为主,由各村下派副书记、联村片长、各相关办公室分别考核。把全镇267名村民小组长纳入到基层组织队伍建设的管理范畴,形成民主管理机制,重视发挥老干部、党员骨干、村民小组长和村民代表的联合作用。落实村干部报酬待遇,激发村干部工作热情。从2002年起,我镇就把村主职领导干部的报酬统一列入镇财政开支,每年安排60余万元用于村干部基本工资补助、考核奖励以及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今年来,为进一步规范村干部工资报酬标准,加强村级财务管理,抓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根据各村规模大小、工作量、经济实力等因素,我们又对各村主职干部的工资报酬标 5 准进行统一。基本工资补助分为每月1000元、1200元、1400元三个等次;年终奖为3800元/年。绩效考核(平均5000元/年)、福利补贴(5000元/年)等由村集体发放。其他村两委会干部按正职干部待遇的80%落实到位。同时镇财政、村集体每年各负担16万元(1200元/人.年),用于补助全镇267名村民小组长误工补助。强化监督管理机制,落实后备干部保障。从提高村干部的思想作风建设着眼,贯彻落实十七大四中全会精神着手,在7月中旬起组织开展村两委班子“回头看”活动,每村安排一天。结合“回头看”,完成后备人才的推荐、考察工作;完成对新一届班子人员的工作情况、履职情况等方面听取意见;党员发展考察;现有班子成员谈心谈话。落实一线工作制和联村分工制选好配强农村指导员,通过以会代训、季度考核、参与村集体经济脱贫基地生产等方式加强对19个大学生村官的培养管理,采用本村上岗和配合镇中心工作挂职多种锻炼形式发展培养了64名村级后备干部,并选拔18名人员参与镇重点工程建设,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撑。

(二)以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为突破点,着力提升农村党员整体素质。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有利契机,不断创新教育管理办法,准确把握当前农村党员队伍的特点,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进一步完善农村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树立先进典型,发挥党员先锋作用。按照标准,认真做好新时期党员发展工作,积极吸收双带双创能力强的到党员队伍中来,开展“七一”庆祝系列活动,表彰一批优秀基层党组织和先进工作者,发扬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无职党员”设岗定职活动和党员志愿者活动;深化党员远程教育工作,提高学用水平。强化教育培训,培养适应新农村建设需要的高素质高能力党员人才。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利用远程教育平台,发扬创业典型,传播农业技术,强化农村党员劳动力培训,全面提升 6 党员创新创业能力。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组织农村党员开展轮训工作,让千名党员进课堂学技能。培训班主要针对埭溪镇五金机械加工企业用工需求以及山区竹笋资源丰富的特点,开设了机械工程焊接、毛竹笋山覆盖等方面的技能培训班,已先后举办了15期,有600多名农村党员参加了学习。其中有516名党员掌握了一技之长,占全镇农村劳动力党员总数的73.1%。健全工作机制,解决老干部后顾之忧。完善党内关爱机制,真正体现组织的温暖,坚决贯彻落实“双千万结对帮扶”工程,加大对困难党员的结对帮扶力度,每年“七一”期间,专门组织慰问组,慰问老党员、老干部,走访结对帮扶的困难党员关心关爱村退职老干部,切实解决老干部后顾之忧,统一了全镇村188名退职老干部待遇补助标准,累计计算最高补助标准为200元/月,补助政策落实后,得到了广大老干部的一致好评。

(三)以开展和巩固创建活动成果为切入点,着力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服务水平。一是积极开展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创业创新先锋工程”创建活动,确定“处处有看点、点上有深度”的目标,巩固示范村、提升中间村、整转后进村,完成了上强村等9个村的创业创新五好党组织创建和太平桥村等8个村的“党员服务中心”建设,拓展党员服务中心新功能,与社区服务中心对接联合,落实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制,整体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二是优化深化组织功能设置。按照“能发挥作用、发挥好作用”的目标,我镇根据新农村建设、党员教育管理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探索建立老虎潭社区、官泽新村等一批农村新社区党组织,合理升格50人以上的一批行政村党组织,科学调整三产、农业等一批专业党组织,及时组建一批竹笋加工、茶叶生产等协会党组织,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基层组织网络。三是强化党员干部“双带双创”政策。选准切入点,突出在“科技示范”和“优质服务”上做文章,通过干给群众看,引导群众跟着干, 7 在全镇上下培植了5个创业示范典型村,7个企业党员创新示范岗,111户党员创业中心户,形成了覆盖全镇的“带创”联动网络,构建领导农村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继续扎实开展“党员农贷快车道”等活动,让农村党组织站在前台直接服务于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入落实规范“学用工作”,认真做好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积极发挥远程教育对提升农村党员创新创业能力的作用;落实“党员互联网”工程,细化目标任务,落实到人,探索党员创新创业新途径。

(四)以加强农村基层党内民主管理为根本点,着力保障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行。一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保障组织运行经费落实。以村庄布局优化整治和宅基地复垦等为契机,广开增收渠道为发展形式,积极利用土地流转、厂房商铺出租等形式,积极盘活村集体物业资产,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探索“异地集中、抱团脱贫”的发展模式,全力建设小羊山集体经济薄弱村脱贫基地,为完成我镇龙头村、中心村、社区村、小山村“四位一体”建设任务,打造环境美、品位高、特色浓的美丽山村提供财力支撑。二是健全民主管理机制,规范组织运行机制。坚持用好制度来做好事,实现有章理事、依章办事。落实村两委“周一例会”制、村委会向村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和村领导班子成员谈心谈话制,加强班子成员的交流沟通,增进班子团结,理顺工作关系,提高工作效率。全面推行党员发展票决制公示制,不断提高党员发展工作水平;全面推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落实“三重二轮票决制”、村级民主恳谈听证会等各项制度,不断规范和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三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打造风清气正干部队伍。认真推行“创业、履职、廉政”三位一体的村干部岗位承诺制,进一步落实村干部任期审计制、村级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和建设项目专项审计制,强化廉政教育和监管,真正把我镇的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既能做好事、坚决不出事的坚强堡垒。

三、新时期农村工作对三支队伍建设的新要求

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赋予了农村三支队伍新职责和新使命,农村三支队伍的主要任务已经转移到搞好服务、强化管理、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上来,转移到发展农村民主、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上来,这对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我们认为,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在指导思想上,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把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成为团结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

在总体思路上,必须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要求,大力加强农村三支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优化农村三支队伍结构,进一步提高村组干部领导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能力,提高农村党员的“双带”能力;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措施,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三支队伍的管理和监督。

在整体目标上,必须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要求,努力把农村三支队伍建设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各项方针政策,政治坚定、结构合理、作风务实、充满活力、诚信为民、依法行政的坚强战斗集体。

在具体要求上,要做到服务理念进一步提升。始终把服务发展作为方向,服务群众作为根本,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三支队伍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推动发展的能力、公共管理服务的能力、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和为民办事的能力有效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三支队伍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进一步得到发挥;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通过扎实有效的服务活动,使新形势下广大群众对三支队伍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四、当前农村三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9 当前,我镇农村基层党员、村干部、组队干部三支队伍总体上是好的,素质较高,作风扎实,是一支靠得住、过得硬的队伍,但是用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来衡量,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整体素质不够高。一是文化程度偏低。从村组干部成员知识结构来看,初高中文化程度的村干部比较普遍,而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凤毛麟角,小学文化程度的也大有人在。目前村干部的平均年龄都超过40岁。在全镇1612名党员中,大学本科以上128人,占7.94%,大学专科174人,占10.79%,中专124人,占7.69%,初中以下的914人,占56.70%。对村组干部的教育培训,过多强调在实践中学习,而忽视了必要的理论学习,导致了一些村组干部政策水平、思想水平长期得不到提高,造成从整体上看村组干部素质参差不齐,当遇到处理具体问题或突发性事件时往往形不成合力应对。虽然近几年我镇通过与成校合作,要求村干部参加了函授大专学历的进修,但大多数村干部只是走形式过场,思想上没有引起重视,交了钱不上课,个别村干部甚至连考试都找人代替,认为只要拿到文凭就好。二是年龄老化严重。全镇党员队伍中,35岁以下的344人,仅占21.33%,55岁以上党员662人,占41.06%,党员平均年龄为48.68岁。随着新农村劳务产业的迅速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以务工的形式向城市大量转移,导致农村基层队伍中党员难发展,后继乏人和年龄老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三是创新能力不强。一方面较低的文化程度和较大的年龄,影响了新观念、新知识、新思想的接收;另一方面部分村组干部更替不快,老的村组干部在经验丰富的同时带来了经验办事、创新不够。农村党员大多对自己的定位不明确,党性观念较差,整体素质偏低已成为当前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突出问题。

(二)带头能力不够强。一方面,部分村组干部对于当前农村工作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老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再加之村级经济薄弱与必要的公益事业支出的矛盾比较突出,难以做到让 10 群众满意。另一方面,部分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对自身的职能定位,还停留在满足于完成上级布置的常规性工作和突击性任务,习惯于延续了十几年的老一套工作方法,尚未将精力转移到潜心研究本村经济的增长点上来,缺少带领群众致富的真本领,尤其在开发新产品、引进新项目、推广新技术方面的示范引导作用不强,带动作用不够,工作方法、领导水平与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调查的情况看,在农民党员中,家庭较为富裕、有一定帮带能力的党员约占农民党员总数的20%左右,相当一部分党员仍处于不前不后状态,甚至有的还是“扶贫”对象,根本谈不上“带”的问题,基本上失去了感召力。

(三)作风上存有差距。一是监督机制不健全,造成纪律较涣散。少数村组干部受生产生活条件限制,将主要精力放在自己的生产或经营项目上,把管理村务当作兼职,工作随心所欲。二是民主意识淡薄,群众参与管理能力有限。现在农村党员、青年骨干许多外出打工,长期在外,对村委会的事情不了解,也很少过问,因而对村委会事务不能进行有效的监管。所以,民主意识淡薄、群众参与管理能力薄弱也是农村基层干部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后备力量缺乏。近几年,由于有一定文化、脑子比较灵活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或从事

二、三产业,留在村里的大多是年龄偏大、文化偏低、缺乏一技之长的村民,村组干部的后备人选面较窄,使得提高村组干部队伍素质的工作难度加大。少数村的村组干部换来换去还是老面孔,缺少活力。有的在职村干部怕培养后备干部影响自己的连选连任,长期不发展党员,长期不培养后备干部。从我镇村级干部任职来看,连任的占90%左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后备干部的成长,导致村级后备干部严重缺乏。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原因所致。据统计,全镇农民党员中,“文革”前入党的 11 有398名,占24.68%,而现在这批党员正趋于高龄化。“文革”时期发展的党员,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二是大量人才外流。许多农村青年都不愿留家守业务农,不少农村基层领导反映,现在农村好“苗子”难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轻人外流严重,读书升学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亲靠友挂出去一批,客观上造成了农村培养村干部后继乏人的状况,直接影响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结构的改善。

三是集体经济薄弱。在全镇20个村中,经济薄弱村7个。由于缺乏经济实力,既不能有效地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又不能为群众办实实在在的好事。

四是基层组织自身的因素。一些基层党员干部放松或忽视理论知识和文化科技知识的学习。据调查,相当部分农民党员干部不知道“三个代表”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是什么,分不清楚干部权利与义务的区别。由于不重视学习,致使农村干部队伍“低、老、少、缺”的状况普遍存在,即“觉悟低、观念老、知识少、技术缺”,面对新形势步履维艰。

五、进一步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强农村党员、村干部、组队干部三支队伍建设,大力提高三支队伍的综合素质,使农村三支队伍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农村经济优势。针对我镇农村三支队伍现状,应当多措并举切实加强农村三支队伍建设。

(一)强“龙头”,狠抓村干部队伍建设。

一是建立和完善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注重把那些年龄轻、文化程度高、思想观念新、带头致富能力强、能为群众办实事的人选拔到村干部岗位上来,坚持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里的致富能手培养成党的干部,不断为党组织 12 增添新的活力。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扩大选拔村干部的视野。要打破地域、身份、职业界限,采取内举、外聘等多种形式,选贤任能,特别是注重从科技能手、致富能手和其他经济能人中选拔村干部,加快带头富、带民富的“双带”型农村干部队伍建设。

二是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村干部整体素质。从我镇整体情况来看,目前村干部主要缺的是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真本领和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好思路。因此,对村干部的培训一定要有针对性。对新选任村两委班子进行岗前任职培训,做到从农村的实际出发,从村干部自身的实际出发,强调针对性,讲求实效性。在形式上,可采取举办培训班、走出去参观、请进来辅导等灵活多样的学习培训方式。在内容上,主要强化政治理论、岗位业务、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三是建立和完善管理考核机制,提高村干部科学决策能力。建立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双述职、双承诺”制度。年初,各村广泛征求党员、村民或代表意见,形成初步承诺内容,同时,与镇党委政府按照年初总体部署给各村下达指令性任务相结合,确定全年承诺事项。对上,由镇党委与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签定承诺书,对下,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在党员、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会议上书面承诺,并在村务公开栏内进行公示。年底,镇党委对村班子进行考核时,党委派员参加村民大会,由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分别向镇考核组成员和村党员群众述职,并接受评议,根据评议结果确定村班子考核等次,并做为工资统筹的依据,这样增强了村干部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四是建立和完善后备队伍培养机制,培养一批新农村建设带头人。一是建立健全“三培养”机制。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致富能手培养成村干部,各村按照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要求配备后备干部队伍。二是加强后备干 13 部培养和管理。以定岗锻炼、跟班培养的形式,实行“一对一”帮带,在实践中加快成长。对后备干部实行动态管理,不具备条件的,及时调整充实。三是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采取公推优选的办法,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在培养使用上,要坚持认真培养、敢于使用的原则,把村级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纳入村干部的教育培训总体计划,有重点地安排后备干部到急、难、险、重岗位锻炼。同时,做到备用结合,当村干部出现缺额时,及时把培养成熟的后备干部充实到村干部岗位上来。

(二)壮“骨干”,抓实组队干部队伍建设。

目前我镇大多数行政村村民小组一直延续生产队的设置,有的户数过多,村民小组长工作难以开展;有的户数过少,村民小组长形同虚设。加上村民小组长年龄普遍偏大,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待遇低,一年报酬只有1000元左右,难以调动工作积极性,发挥村民小组长的作用。针对当前村民小组长队伍存在问题,加强村民小组长队伍建设,必须在加强思想教育、推行岗位责任制和工作考核、规范福利待遇等方面下功夫,真正造就一支素质好、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小组长队伍,为农村工作提供坚强有力的保障。

一是打破“一个生产队一名小组长”的原则,根据工作需要合理设置村民小组长。本着方便生活、便于管理、便于会议的召开和各项活动的开展的原则,针对户数较多的生产队经本组村民同意,可以增设一名村民小组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

二是注重加强村民小组长的培养,努力把村民小组长培养成党员或村干部。建立起“把党员推选为村民小组长、把村民小组长培养成党员或村干部”的机制,同时把小组长纳入村级后备干部来储备,把比较优秀的村民小组长作为村级后备干部加以重点培养,有效地激发村民小组长工作积极性。各村要克服对小组长队伍“重使用、轻管理”的倾向,注重对这支队伍的教育和培训,激发热情。各村党支部安排 14 出一定时间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等载体对村民小组长进行培训。建立村民小组长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村民小组组长会议,定期向村民小组长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本村近期工作,同他们一起分析形势、研究工作,并听取村民小组长的工作汇报和收集的村民意见和建议,加强村民小组长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三是建立和完善村民小组长工作岗位责任制,理顺和规范村民组长工作职责。各村每年要开展一次优秀村民小组长评选活动,年底各村要对村民小组长进行评选,根据各村实际评出若干名优秀村民小组长,对连续两年评选不合格的取消下一届村民小组长候选人资格,推动基层自治组织建设向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四是实行业绩报酬制度,提高村民小组长的待遇。把村民组长的工作业绩与报酬直接挂钩,建立村民小组长考核办法,提高村民小组长的待遇,对参与重大项目建设的村民小组长,视工作情况另行补助,充分调动村民小组长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夯“基础”,强化农村党员队伍建设。

一是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结构。目前,我镇农村党员还存在结构与分布不合理,党员发展缓慢、不平衡等问题。因此,需要在创新发展党员制度上动脑筋。我们认为,在农村党员发展工作上要加强四个薄弱环节:连续多年未发展党员的村要加强力度。对连续两年以上未发展党员的村采取配强调优党支部班子,夯实组织基础,重点监控,跟踪督导,杜绝连续几年不发展党员的现象发生。吸收优秀青年农民入党要加强力度。为改善农村党员队伍的年龄、文化结构,应该把加强年轻、有文化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作为关键环节来抓,采取公推后引导、培养上侧重、发展上优先等措施,使入党积极分子逐渐年轻化,文化结构逐年提升。发展非党农村干部和致富能手入党要加强力度。四是发展优秀妇女入党要加强力度。目前全镇女性党员特别是农村女性党员只有151位,只占党员总数的13.65%,因此在考虑发展党员 15 时,应有目的的引导优秀农村妇女加入到党员队伍中来,即可体现现代新农村的新观念,又可以充分调动妇女同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提高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在农村党员教育上注重三个加强。加强党性教育。镇村党组织可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农村党员的党性教育。尤其是通过扎实开展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使农村党员的党性观念有明显增强、党员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加强形势与任务教育。在强化党员党性教育的同时,不断加强对农村党员进行形势与任务教育,帮助农村党员认清形势,明确任务,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觉性。加强实用技术培训。应坚持把加强对农村党员实用技术的培训作为提高党员素质的重要一环,狠抓以师资队伍体系、教材体系和培训基地体系为主的农村党员实用技术培训“三大体系”建设,采取专题讲座、送科技下乡、外出考察学习、培训基地学习交流、鼓励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加强对农村党员“技能型”培训。

三是促进农村党员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要充分发挥党员、积极分子在农村工作中的典型示范和引路作用,在工作中给他们交任务、压担子、进行培养锻炼,使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党的先进性,加强对党的宗旨、党员标准的认识。针对新形势下流动党员数量增多的问题,可建立镇流动党员管理服务中心、村党支部流动党员管理服务点等管理服务网络,并明确具体的工作职责,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台账,跟踪联系,提高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规范化水平,促进流动党员作用的发挥。引导农村骨干党员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帮助贫困党员脱贫致富。积极动员老党员带头教育好家庭成员,积极化解群众矛盾,维护农村稳定,使每个党员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进程中,创业绩、当先锋、做表率、树形象,充分体现党员的先进性。

第5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百科名片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大力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党的领导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保证,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农村基层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和关键。大力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

目录

组成

核心

主要方面

系统工程

组成

核心

主要方面

系统工程

组成

农村基层组织的组成

农村基层组织,包括设在镇(办事处)和村一级的各种组织,主要是指村级组织。包括基层政权、基层党组织和其它组织三个方面,主要有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团支部、村妇代会、村民兵连及“两新”组织(“新的经济组织”和“新的社会组织“)。由此可知,农村基层组织涵盖了党在农村的全部工作。

核心

农村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基础党组织

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关键在党。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是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核心力量。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决定了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组织基础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组织基础

中国共产党是有组织的统一整体,它是由党的中央、地方和基层组织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其中,党的中央组织是党的首脑和核心,党的地方组织是连接中央和基层的中间环节,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基础。农村基层组织更是这基础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到2008年底,中国共产党党员总数为7593.1万名,现有基层组织371.8万个,而全国34324个乡镇中,34321个乡镇建立了党组织。60.6万个建制村中,60.5万个建制村建立了党组织,占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建制村总数的99.98%。正是这些农村基层组织,成为党组织发展壮大从而服务于广大农民的坚实的基础。

桥梁和纽带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立在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的现场,居于农民群众之中,处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第一线,同农民群众保持着广泛而又密切的联系。因而成为党的领导机关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基本纽带。这种纽带作用的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困难和愿望,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反映到党的领导机关中来;另一方面,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农村基层党组织贯彻到农民中去,变为广大农民群众的自觉行动。

战斗堡垒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的农村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

党的路线的贯彻执行和党的农村工作任务的完成,都需要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的战斗力,党的力量,首先表现在30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没有广大基层党组织战斗力的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是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主要体现在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自己的工作使之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体现在领导农民群众建设繁荣、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在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群众完成各项任务上。领导核心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基层组织中的领导核心

在我国广大农村,存在着的各种社会组织,如行政组织,自治组织、群团组织、经济组织等,在这许多组织中,农村基层党组织是领导核心。这种领导核心作用,有利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有利于重大问题的科学决策,有利于协调乡镇、乡村各种组织的关系,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和矛盾,有利于对农村各项工作实行统一领导,保证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主要方面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主要是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重点是要抓好农村党支部建设。农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要求在农村,村民委员会等群众自治组织,妇女、青年、民兵等群众组织都必须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发挥各自的作用,促进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

系统工程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加强基础组织建设,要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领导和支持村委会、集体经济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等组织和乡镇企业工会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章程开展工作。要发展和完善党领导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使之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动力、增强村级党组织凝聚力的重要举措、改进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抓手。

第6篇: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建设(范文模版)

文章标题: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促进农村和谐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涉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也给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组织部门作为党委的重要职能部门,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肩负着重要职责,必须适应这些新要求,

大力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一、科学设置党组织,在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上下功夫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员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流动地点呈现多变性,过去单纯按党员居住地就近设置党组织的做法,已滞后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能适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要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党员分布流向,及时科学、合理地调整党组织设置,努力做到有党员的地方就有健全的党组织,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正常的组织生活。近年来,我市根据全市农业产业化迅猛发展的需要,按照“产业建支部、党员带头富、农民增收入”的工作思路,探索实践了设置农村党组织的六种新模式:一是产业聚集式。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布局,依托产业集约优势建立党组织,对从事同产业的党员实行统一管理。二是龙头企业式。依托龙头企业,联合生产基地和党员农户建立党组织,形成“公司党委 基地党支部 农户党员”的党组织设置格局。三是专业市场式。依托农产品经营市场组建党组织,积极引导专业户合作经营、有序竞争,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四是乡村园区式。依托乡村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开发园区,把园区范围内的党员组织起来建立党组织。五是行业协会式。依托规模较大、会员较多、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行业协会建立党组织,积极开展党的活动。六是合作组织式。发挥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与农民联系紧密的优势,有针对性地在规模较大的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组织和引导农民自我服务、民主管理、合作经营、增加收入。到目前,全市已建立产业基层党组织958个,逐步形成了以产业为纽带、以龙头企业党组织为骨干、以区域党组织为核心的农业产业化党组织设置新格局,实现了党组织建设与农村最新组织形式的相互促进,扩大了党的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增强发展本领,在强村富民上下功夫

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的目标,必须努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强村富民的本领。坚持把那些带头致富能力强、奉献意识强和公道正派的群众发展为党员、培养成干部,把勇于创业、带头创业的党员干部培养成带头发展和群众致富的主心骨,使农村基层党组织成为优秀人才密集的组织,使广大农村党员真正成为强村富民的主力军,成为引领发展、带头致富的实践者和推动者。在选配党组织负责人时,除坚持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等基本条件外,还把带领群众面向市场、调整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能力作为硬性标准突出出来,重点推选那些技术高、能示范的科技型人才,懂流通、善营销的经营型人才,开拓意识强、能兴业办厂的创业型人才进入党组织班子。目前,全市具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党员都掌握了1至2门实用技术,80以上的党组织书记是懂技术、有项目、善营销的致富能人。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我们立足**实际,一方面,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市委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意见》,提出了兴办产业化服务实体、搞活土地经营、合理开发资源、借势发展“三产”等增加村集体收入的“九条渠道”。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作用,千方百计帮助农民增加收入。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壮大蔬菜、水产、果品、花卉、苗木等主导产业,努力形成一批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优强企业和知名品牌,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探索推行“行业协会 农户”、“专业合作社 农户”、“龙头企业 农户”等生产经营模式,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结机制,帮助解决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的事情,引导群众致富,带动群众致富,帮助群众致富。

三、强化教育培训,在倡导文明上下功夫

实现乡风文明,最根本的是全面提升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就要求基层党组织既要搞好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也要搞好对广大群众的教育培训,以党员干部素质的提高带动广大群众素质的提高。根据中央和省委部署,我市深入扎实地开展了第三批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切实解决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与先进性要求不一致、不适应的主要问题,建立健全保持农村共产党员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组织实施了“素质升级工程”,充分发挥农广校、乡镇党校、培训示范基地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的作用

上一篇:感恩励志故事下一篇:部编版语文中考必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