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郑州参观学习有感

2023-04-22 版权声明 我要投稿

第1篇:赴郑州参观学习有感

赴郑州参观学习有感

6月11号、12号,我有幸参加了郑州公司组织赴郑州、新郑部分楼盘参观学习。本次活动共参观了新郑的林溪湾、龙湖,郑州的恒大名都、绿地集团、银基王朝等房产项目,通过两天来的参观学习,感受颇深,下面从几方面谈谈我的观感:

1、小区的规划、配套

参观的几个楼盘基本上是郑州地区的高端楼盘,人车分流的措施,超宽的楼间距,超大的绿化面积,通幽整洁的小道,没入路边绿化带中的雨污井,线路井,美丽的园林景观倘佯其中,立即没了城市喧嚣,犹如漫步在画卷之中。

2、物业服务

房产开发后期物业的服务,是开发公司开发理念的延续,也是开发商为后续楼盘宣传的样板,两天的参观,各小区内整洁的路面,修剪整洁的绿化苗木,悠扬的音乐,洁净的水塘,体现了物业公司严格的管理和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的安保人员,笔挺的站姿,标准的敬礼、干净得体的制服、真诚的微笑、礼貌、有理、有节的服务用语,使业主切实找到了“上帝”的感觉。

3、营销

售楼中心是开发公司对外宣传、销售公司产品的窗口,这次参观他们大气的售楼部,百问不厌的售楼员,煽动人心的销讲词,风格不一的样板房(有的时尚、有的简洁、有的奢华)加上完善的配套,贴心的服务,使人有一种购房的冲动。

综合以上感观再结合自身,发现我们和他们相比,在各个方面差距太大,纵然有地区的差距,但面对不断增加的竞争对手,我们只有在建筑品质、小区配套、绿化、物业服务、营销策划、服务态度等方面上台阶,树品牌,才能被客户接受认可,我们公司出去参观学习的次数不少,心得体会没少写,我感觉太多都流于形式,提高不大,面对目前浚县市场竞争程度,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要立足于本身找差距,要找服务、建筑规划、营销、绿化等方面的差距,而不是找待遇、工作条件的差距,制定出整改方案,认真执行,不流于形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

第2篇:赴上海盐业参观学习有感

2010年6月23日,随省盐业专营集团公司考察团,到中盐上海公司参观学习,所见所闻,启发很大,感受颇多。

一、中盐上海公司现状及做法

中盐上海市盐业公司是中国盐业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负责上海市19个区县1900多万人口的食盐专营和加碘食盐供应工作,与上海市盐务管理局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职能分设、合署办公,承担上海市食盐市场管理和盐政执法职能,主业在岗员工200人,其中经营人员150人,盐政管理人员50人。2009年营业收入突破3亿元,利润总额突破6000万元,食盐小包装销售突破8万吨,销售盐及盐化产品27万吨。

面对盐业管理体制改革,他们提前进行了转机制、降成本、扩销售等管理层面的改革。在现行体制下,超前进行了上游货源、中间经营、下线网络的优化,做到了上游直、中游宽、下游短。在上游,他们已经确定最近、最有货源保障、品质优良的金坛盐场为生产供货商,并投资参股。这样,在进货渠道上,就占据了最有利的竞争地位。在中游,也就是自身经营体系,把盐做专、做精、做全,主打市场的绿色盐综合品种、生活用盐进入千家万户,非盐商品经营无论品种还是经营量都在日益增加。在下游,已经设立自营直销店49个、特许加盟店100个、区域配送中心4个,加上成熟的大中型超市,真正掌控了终端市场。

中盐上海公司的成本管理是应对改革的杀手锏,他们把成本核算到一个机构、一项职能、每个人头上,把成本精确到每笔业务,每个商品品种。从管理、经营和财务等方面,都把成本压到最低,以最有利的状态,立足当前事业,迎接未来变革。

二、受到的几点启发

通过中盐上海公司参观学习,结合我省盐业实际,受到的启发有以下几点:

1、必须提前做好盐业市场化的各项准备。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盐业市场化是趋势,是食盐流通现代化的需要,我们不能消极坐等,要积极面对。二是措施上要到位。要加快体制创新,尽快建立“航母”式的全省盐业集团,上下一体,资源共享,荣辱与共。要加快管理机制创新,转变管理模式,完善企业管理制度,提高管理应变能力,积极向市场化的经营管理转变。

2、必须将成本量化到最低水平。一是省公司触角要向上延伸,与大的盐业厂家搞深度联合,掌控货源资本。二是减少批发环节,目前我省盐业系统160多个法人单位,5000多人,人员过多,环节过繁,销量太少,成本过高,效益

太低。三是压缩人员,要将人员及机构配置好,作用发挥到极致,一个人也不能多,能减少一个环节,就省一个环节的费用。这样才能轻装上阵,减少成本。三是在配送车辆是买还是租、配送路线设置等方面,也要综合考虑,费用量化到天,细化到分。

3、必须开展以盐为主的多种经营。盐的经营市场化后,利润空间会更低,我们仅仅依靠这一个品种,在市场中是难以立足的。为此,一是要做好本行,将盐的品种做全、做细。对盐的结构品种要调整,将精力用在高附加值的盐上,如绿色盐、多品种营养盐等,销量要上去,市场要占住,效益要扩大。二是着手其他项目建设,寻求区域总代理、总经销,或者利用我们的资源或政策优势,寻求合作伙伴,做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4、必须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网络。现在,人们的品牌意识越来越强,“海晶”牌食盐正在深入人心。但还不够响,不够亮,要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空间平台或者乡村庙会、集日及各种会议场合,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大造宣传声势,在广大消费者头脑中留下深深的印记。目前,我们的网络非常脆弱,一旦市场化后,是否会卖我们的盐,也很难说。对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从现在开始,继续发展直营专营店、连锁加盟店,或者利用我们代理的其他品种营销店,打造利益共同体,紧密合作关系,将网点牢牢掌握在我们手中,不管市场放不放开,都是真正属于我们的阵地。

第3篇:赴外省监狱参观学习有感

一监区:刘伟

二〇〇七年五月三十日

赴外省监狱参观学习有感

5月16日,在监狱党委的组织下,在副监狱长牛太忠和总工程师王克超同志的带领下,一行近50名管教口和生产口的民警历时10天,参观学习了北京潮白监狱、山东潍坊监狱、山东邹城监狱和山东青岛监狱。这是监狱党委对基层民警的关心和爱护,体现了监狱党委对一线民警的关怀,历时10天,虽然行程匆忙,但让我们领略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又从四所监狱发现了我们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让我们开阔了视野,为今后的工作开创了思路,下面就几所监狱参观感受汇报如下:

第一站我们参观了北京潮白监狱,首先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领导干部年轻化,体现出了一种朝气蓬勃的感觉。潮白监狱成立11年来连续实现了“四无”目标,监狱押犯1300多名,而民警仅有314名。进入潮白监狱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行温馨的话语: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可以把握自己;你不能样样顺利,但可以事事尽力。充分体现了潮白监狱的人性化管理,监狱的创建工作更是达到整齐划一,各种创建资料规范整齐,每一个分监区管理模式统一标准,监狱实现了分级管理,对罪犯实行“集中关押,滚动改造模式,该模式是从等级上将服刑人员分为三类五等,表现好、改造效果突出的严管人员可

以滚动进入普管,反之表现不好的就进入严管楼,不能享受特殊待遇,从而调动押犯的高燥积极性;潮白监狱另一个特点就是办公设备自动化,硬件设备的配备很高,人员机构精明干练,对罪犯的规范化管理可以说是达到规范化,标准化。每一名干警都在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新时代下的新型管理式监狱。

第二站我们参观了山东邹城监狱,这所监狱成立于1993年,和我们一样是一所监狱煤矿。邹城监狱自成立以来,生产上从未发生过重大死亡事故,改造上实现了“四无”,进入监狱给人的感觉就是对犯人的管理张弛有度,文明规范,该监狱1999年达到了省级文明监狱,2005年达到了部级文明监。我们参观了创建资料,资料管理规范整齐,各种表格简单明了,整齐划一,最重要的一点是干警机构编制,短小精悍,不象我们监狱在编干警多,但从事井下一线的民警远远不够,我认为我们目前应该缩编科室,从而提高干警的待遇,尤其是基层一线的,并且提高干警的工作效率,把管教工作真正落实到位。我认为我们监狱目前应该转变工作体制,转变观念,大胆改革,转换机制,精简机构,切实将多余的干警补充到基层一线,把我们的两个安全搞好,早日成为部级文明监狱。

第三站我们参观了山东潍坊监狱,该监狱的女警服务指导中心,由20名女民警组成,主要负责押犯的心理咨询,构建短信平台,以及广播电台和电视直播节目,设备一流,能将国

家政策和监狱精神及时传达到每一名服刑人员中,能使服刑人员自觉、稳定、持续改造。

第四站我们参观了山东青岛监狱。该监狱是一所百年监狱,在这所监狱我们看到的是严格有序的管理整个生产区秩序井然,在民警的带领下,每个生产车间的押犯在生产各种刨床的各种配件,车间内悬挂着每一名服刑人员的逐月考核奖惩情况,使人一目了然。

虽然参观了四所监狱,但由于时间仓促,需要所学的知识很多,四所监狱有着四种不同的管理方法。通过这次参观学习,使自己感觉到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我分监区距离标准化还差很远,当前我分监区的首要工作就是扎扎实实做好基础工作,建章立制,改变观念,不能以过去简单粗暴的态度去管理押犯,要突出人性化管,宽严相济,奖惩严明,充分调动罪犯的改造积极性,使我分监区在和谐、文明的环境中自觉改造。

第4篇:学习心得---赴XX小学参观有感

设计

引领

创新

人文

----赴山东济南宝华小学参观有感

友谊路小学

王云龙

5月15日至17日,我有幸参加了本次校长资格培训。三日下来,感觉充实,高效,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既有专家报告,又有参观交流;既涵盖管理策略,又涉及学校创建;既立足于解决我们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又着眼于我们未来如何发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组织高效。真切感受到教育大有可为,也必将有更大的作为。在聆听中,我把工作中的思考与专家的理论结合起来;在观察中我又把同行先进的实践经验放在自己思考之中。不断的思考,成了这次培训我最大的收获。

天桥区的宝华小学就带给了我很多的思考。一所2014年成立的学校,短短时间就发展成为区域名校,靠的是什么?有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之处?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我自己的认识。

一、设计

要办好一所学校,就好比上好一堂公开课,应该先从教学设计入手。一所学校要办成什么样的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宝华小学在建校之初就很好地完成了这些问题的设计。周校长讲,校舍还在建设的时候,她就在不断的思考学校的教育理念,想来想去,总不适合。最后偶然发现日本童谣诗人的一首歌词“大家不同,大家都好”,心里豁然开朗。既有辨识度,又浅显易懂。这样就有了顶层设计。我们常讲因材施教,正因为才不同,才有教不同,宝华小学追求的不正是全面而个性的成长吗?师生共美,各美其美。个性、共性、天性,在这里可以完美结合。此外,宝华小学还提出如何培养人的“适性教育”和以儿童为中心的“品质学校”理念。正确切合实际的办学理念会根植于全体师生心中,成为学校一致行动的纲领,他就像指路明灯,指引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行。

二、引领

一所学校最大的资源就是老师。如何做好教师队伍建设,是摆在每个学校面前的必然课题。教师队伍建设不是简单的生拉硬拽,教师的成长需要一个过程的,要靠他们自生力,要靠引领。宝华小学针对自身特点,通过组建“青柠班”,引领年轻教师快速成长,使他们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周校长亲任班长,组建一个团队,就是让大家有归属和认同感。老学员变新班长,随着一届一届的青柠班毕业,年轻老师被不断带动起来。其实我们好多工作达不到预期,可能就差了一点创新的组织形式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保华学校五年的坚持,成就了他们今天的精彩。

三、创新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的活水来自于不断的创新。在宝华小学教学楼后面的小树上,悬挂的一些木质的小鸟巢。这是同学们在一门叫Stema课程上亲手做的。Stema课程是宝华小学一门创新课程,它是将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艺术整合在一起的一门课程。在参观活动室的时候,我们看到有激光枪、组装机器、人手工操作平台和各种各样的工具。这已经超过了一般综合实践活动课的范畴。可以想象,在动手操作的时候孩子们是多么的快乐!这就是宝华小学提出的宽基--多元的适性课程群建设。我想是先有了创新的理念,才有了创新的课程,最后才诞生了创新的作品。在这个学校创新焕发出了强大的活力。

四、人文

周校长在报告中讲,在学校引入大数据以后,发现孩子们的体质健康数据也是令人担忧的。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首先是要培养身体健康的人。这是教育首当其冲的任务,也是责无旁贷的社会责任。宝华小学调整的时间规定,孩子们到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到操场进行体育锻炼。每间教室的前门和后门堆放着每一个学生的训练垫。从垫子的使用程度上,我相信孩子们一直在坚持使用。几年下来,孩子们的体质已经有了巨大进步。这就是一所学校的人文关怀。他对家长,孩子和教师有着巨大的感召力。这种力量会内化为大家对学校办学的一致认同,从而形成教育合力,进而转化为社会影响力,助推学校发展。

宝华小学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我想他的成功也不仅仅只是因为以上这些,我们优秀的教育同仁也不仅仅只有宝华小学。今后我们应该把目光放得更长远,借这次区划调整的东风,抓住当前“学习提升,精细化管理”活动的有利时机,力争在三类学校创建中有所作为,为钢城教育增光添彩。

第5篇: “走红色道路”----赴西安、延安参观学习有感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翻开历史的红色篇章,延安,一个在我思想中深深烙印的名字,一个带着耀眼红色光环的名字,一个被中国历史永留的名字,还有那“窑洞、棉纺车、南泥湾”等等特殊的符号,勾勒出我对延安的刻板印象和金色梦想„„

2011年7月29日我们一行37人在集团王主席的带队下开始了西安、延安红色之旅的参观学习活动。此次之行,我们先后参观了西安的大雁塔、西安博物馆、西安事变张学良公馆,黄帝陵及吉县的“壶口瀑布”,一路下来,大家对中华五千年文化历史和人文景观发自内心的敬佩,也对自己身为中华民族的炎黄子孙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真可谓感慨多多! 延安,中国红色革命圣地,共和国诞生的摇篮,70多年前红军经过漫长的跋涉,艰苦的奋斗胜利抵达延安,中国共产党的命运和中国的命运从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世纪风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乍起,无数美丽、动人的传说,惊心动魄史诗般的画卷在一代代人心中久久传唱和回荡,神秘的窑洞、高亢的信天游和绵延的黄土高坡是我儿时的记忆,今天我终于怀着激动、虔诚的心情踏上了我梦中的这片红色土地---延安。

我们是在阳光如丝的上午,参观了延安王家坪旧址,详实珍贵的历史图片,一幅幅展现在我们眼前,解说员生动而翔实的讲解,把我们带回了那光辉而峥嵘的岁月,深深领会到了延安的历史和精神是那么的丰饶和厚重。

阳光下,穿流不息的人流,密密麻麻,包围着风景如画的杨家岭,人们每到一处,都怀着无限的敬意,凝神静思,拍照留影。在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工作和战斗过的合影照片前,我久久伫立,那一刻,阳光斜斜映了下来,柔软的阳光把杨家岭的一切都泊上了一层圣洁的光环。我和我的同事,也随着人流,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那样闲散的时光,一大片叫做感染的东西轻轻砸进心窝,扭头去看毛主席种过的菜地,住过的窑洞,拿着相机,拍下窑洞前的小石桌、主席开垦的土地,还有,雄伟依旧的小礼堂,并在所到之处,留下自己的身影。也许,在将永恒的历史定格在自己生命里时,留给人们的,除了珍贵,便是肃然起敬了。

走进枣园,踏在枣园绿如铺毯的草地上,心,宁静而安祥。漫步在领袖曾经走过的路上,凉风徐来,抱满怀泥土香。流连在中央书记处会议室、作战研究室、休息室和机要办公室的周围,一颗颗绿莹莹的枣树苍翠欲滴,让人禁不住喜欢。往里行,绿荫深外,便是那一排排,一座座带了围院的土窑洞了。

这些窑洞,依次住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高层领导。凝视这些曾经是一代伟人工作和居住过的窑洞、木门,半开的花格子窗户,简陋的床,简单的家具,主席坐过的藤椅,那盏主席用过的小油灯。仿佛将我们带入那往昔的峥嵘岁月,仿佛看到那些土窑的灯光彻夜不息,主席在窑洞里奋笔疾书、周恩来与士兵一起比赛纺线、朱老总抡锄开荒种地„„那些一草一木一物都深刻记载着我党当时的艰辛和不易,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永远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坚持坚定的政治方向,尤其是对我这样一个基层的党员,更应该坚定方向,积极进取,永葆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树立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当前机场面临大发展时期,我们要向周恩来说的那样“讲真话、鼓真劲、做实事、收实效”不断推动工作向前发展。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树立忧患意识,对机场来说机遇多,挑战也多,市场环境变化纷杂,只有兢兢业业谋发展,不断开源节流,才能创造更大的效益。 昨天的历史定格在这些窑洞里,窑洞的历史又在向我们讲述着昨天的故事,它朴实得如同一捧黄土,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奇迹。在延安,在枣园的窑洞里,陈列着简单与清贫,却显示着中共高层领导人的睿智与伟大,向世人讲述着一代伟人是如何叱咤风云,指点江山,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

西斜的阳光梦幻般照在巍巍宝塔时,我们来到了心中的圣地,背靠宝塔山进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那种肃穆、庄严的激动,令人心潮澎湃,宝塔高度不算太高,却有一种不能言表的气势:它淡定宁静,直指苍穹;它洁白朴素,昭耀光辉;它平和坚定,屹然耸立,它高瞻望远,气势凛然。小时我曾指着图片上的宝塔山问老师,宝塔山到底有多大多高,老师庄重地告诉我,宝塔山在老百姓心里很高很高,在中国革命的史册里无法丈量。时至今日,宝塔,是灯塔,指引着前进的方向;1135.5米高的延安宝塔,是历史的见证,是旗帜,是胜利,是从延安走向全国的一条革命大道。

离开延安的时候,更多的是不舍,禁不住频频回眸。那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景观的窑洞,那些美丽的糊着白纸的格子窗户,窑洞门前挂着的红辣椒,还有那象征着革命圣地的宝塔,都似有一种暖暖的感动情怀在牵扯着我,让我的心里蓄满一种敬仰的情绪。短短几天让我感受到了延安精神的真谛,我的灵魂得到了升华。

终于终于,参观结束了,久久不愿离去,却还是要说“再见”。坐上车,我禁不住透过车窗回望这片的土地,我深感中国历史积淀的厚重,那些一草一木一物都真实的记载着我党当时的艰辛和不易。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永远坚持和弘扬延安精神,感受延安精神的真谛!

护卫消防部消防科

梁磊

2011年8月3日

第6篇:参观郑州烈士陵园有感

2014年10月22日,我们学习小组共九人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乘车来到郑州烈士陵园。经过两个小时的时间,我们终于来到了郑州烈士陵园的门口,我们表情肃穆的向里面走去。

一进大门,我们首先看到的就是雷锋雕像,雷锋那年轻而又善良的面孔让我们顿时感到既亲切又可敬,我们整齐的向雷锋雕像鞠躬后便又慢慢向前走,这时满地枯黄的落叶随风轻轻飘动···又为这块安息着众多英雄的圣地增加了一种沧桑不朽的气息。紧接着映入眼帘的便是那醒目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和纪念碑上周恩来总理苍劲有力的题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注视着这几个大字,我的心中思绪万千:革命烈士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在我们心中,永远不朽!

紧接着我们又瞻仰了纪念碑后的浮雕,深切的感受到了烈士们为了伟大的解放事业献身的壮烈和英勇。接着我们来到了烈士的墓地,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将军的墓碑,墓碑后有吉鸿昌将军的生平简介。他坚持抗日,于一九三四年被日寇在东北杀害。吉鸿昌烈士在牺牲时丝毫未动摇抗日的决心,英勇就义。接着我们又一一认真瞻仰了彭雪枫将军碑亭、杨靖宇将军碑亭、吴焕先将军碑亭。四将军都是河南人民的骄傲,河南人民、全国人民永远缅怀你们!在接下来的瞻仰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那偌大的墓群中很多的无名烈士墓,我在一位无名烈士墓前站了好久,我在那一刻仿佛看到了她/他年轻刚毅而又微笑着的脸庞。最后我深深鞠了三个躬后,慢慢向前走去〃〃〃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将近两个小时过去了,我们这次的参观活动接近了尾声,走出陵园,我望着外面高大的大厦,宽阔的柏油马路,感慨道:那些伟大的烈士们,像女革命家秋瑾所说的“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一样,用鲜血与生命,铸成了现在的中国,我们现代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浸在烈士们的鲜血中。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

13级行政管理专业3班

学号:1309104084

姓名:王自豪

上一篇:电力述职述廉报告下一篇:2017经典励志语录